公共关系的道德遗产

2024-05-11

公共关系的道德遗产(精选12篇)

公共关系的道德遗产 篇1

遗产旅游处于旅游的核心地位, 遗产旅游产品是旅游产品中的精品和极品。在遗产旅游中存在着诸多价值关系, 探讨这些价值关系有利于正确认识遗产旅游, 掌握遗产旅游价值规律, 有利于保护与开发遗产旅游, 使遗产旅游引领各项专题旅游发展。

由于遗产旅游是一种跨多门学科的科学, 并且处于中心地位, 所以它的价值关系具有多重性, 形成一个价值体系。从时间线条来说, 遗产旅游呈现出历史价值、现实价值与未来价值的线形关系;从需求链条来说, 遗产旅游呈现出观赏价值、商品价值与文化价值的梯次关系;从商品实体来说, 遗产旅游呈现出使用价值、商品价值与精神价值的三位一体关系;从旅游圈来说, 遗产旅游呈现出外圈价值、中圈价值与核心圈价值的由外及里关系;从旅游层来说, 遗产旅游呈现出表层价值、中层价值与核心层价值的由浅入深关系。

1 从时间线条来说, 遗产旅游呈现出历史价值、现实价值与未来价值的线形关系

就遗产本身来说, 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背后都具备了一段很长时间的历史。自然遗产动不动就是几十亿年。文化遗产像北京周口店有50万年的历史, 故宫将近600年, 中国最年轻的颐和园也有250年。这些遗产不仅有它的历史功能, 还有它的现实功能。例如故宫, 它的历史功能是皇宫, 是皇帝坐朝与居住的地方, 而它的现实功能是博物馆。随着时间的推移, 它的未来功能也会显现, 未来价值有可能上升也有可能下降。

1.1 历史价值:记忆

遗产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是从某一地区、某一民族深厚的传统文化、悠久的发展过程中, 历经岁月沧桑保存、流传下来。例如, 有相当一部分民间文学就是远古时代的神话传说, 它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 反映着历史文化传统和文化变迁, 是现代和传统之间流动的见证, 我们可以从中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生产发展水平、社会组织结构、生活风貌、道德习俗和思想禁忌。非物质文化遗产蓄积了不同历史时代的精粹, 保留了最浓缩的民族和地域特色, 承载了过去, 孕育着未来。人们可以通过有形的文化遗产和无形的文化遗产同遥远的祖先沟通, 看到他们的身影, 了解他们的生活状态, 了解他们的思想, 感受他们的情感和智慧, 辨认出他们一步一步走过来的脚印。因此, 遗产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1.2 现实价值:造福人类

地球缔造了一处又一处自然造化的奇观, 也孕育了一个又一个饱含着人类智慧的奇迹。奇观, 令人敬畏;奇迹, 让人崇拜。交通的发达, 可以让我们到世界任何一个角落去瞻仰历史的灿烂;传播的便利, 可以让我们在任何一个空间去欣赏不同区域文明的辉煌。具有世界性、杰出性、独特性和多样性的自然和文化遗产, 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2 从需求链条来说, 遗产旅游呈现出观赏价值、商品价值与文化价值的梯次关系

旅游作为一项复杂的社会经济活动, 既包含物质消费, 又包含精神消费;既是经济现象, 又是社会文化现象, 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旅游消费呈现出一种由重观赏到重购买商品再到重文化的梯次关系。

2.1 观赏价值:获得美感

置身于旅游景观之中, 直接从不同的角度观赏, 寻找其美的内涵, 得到美的享受。如选择观景位置进行欣赏, 远眺俯视高大雄伟、面积广阔的山峦, 仰视瀑布, 俯看、远望江、河、湖、海, 平视城市湖泊;选择不同季节欣赏, 清明踏春、重阳登高、秋赏红叶、冬赏腊梅, 春游杭州西湖、夏游庐山和黄山等。不论旅游者的动机如何, 也不论旅游地在何处, 观赏都是不可缺少的内容。旅游资源只有具备观赏性才能吸引游客, 观赏性越强, 对旅游者吸引力越大。如万里长城、桂林山水, 古朴典雅的文物古迹, 别具一格的民族风情, 甚至土特产、旅游商品, 无不具有观赏价值。观赏性是一种文化特征, 也显示经济效益。旅游资源必须具有吸引旅游者的功能, 才具备社会意义和经济价值。从一定意义上来说, 旅游资源的价值是通过观赏来实现的。观赏性越强, 所取得的经济效益越大。

2.2 商品价值:使用加艺术的追加值

旅游商品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 所有旅游行业出售的产品和服务都可以叫做旅游商品。既包括旅行社所销售的旅游路线、旅游方式、旅游娱乐等产品, 也包括宾馆饭店、景区景点的服务, 还包括旅游者在游览观光区所购买的蔬菜水果、鸡鸭鱼肉等农副产品和药材、保健品 (包括保健食品和保健器械) 等商品, 当然, 也包括旅游纪念品。旅游商品的价值实质上是使用加艺术的追加值, 高于一般意义上的商品的价值。旅游商品一般具有地域特色, 以旅游接待地主题形象和标志性旅游吸引物的信息为载体, 具有艺术价值、收藏价值、实用价值和礼品价值, 其中的艺术追加值促使价格上升。

3 从商品实体来说, 遗产旅游呈现出使用价值、商品价值与精神价值的三位一体关系

旅游纪念品具有一般商品的属性, 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但又不同于一般商品, 而是一种特殊商品,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购买的对象不同。旅游者是消费者, 他们选购的物品才具有旅游纪念品的属性。一般消费者购买的物品是一般商品, 其中包括有纪念意义的各类物品, 都不具有旅游纪念品的属性。二是体现的价值不同。一般商品主要体现的是使用价值, 而旅游纪念品除了体现实用性之外, 更主要的是体现纪念、收藏价值以及艺术价值等。

3.1 使用价值:满足需求

旅游产品的使用价值不止一种。旅游业主要通过劳动服务的劳务形式向社会提供无形的效用, 即特殊的使用价值, 以满足旅游者进行旅行游览的消费需要。

3.2 商品价值:表现为旅游景点的价格

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丰富, 其所带有的民族和地域的信息具有独特的吸引力, 不仅传递着文化特征, 同时也是音乐、戏剧、电影、广播、电视、旅游、饮食、服饰制作、制药业等产业发展取之不尽的资源。在世界范围内, 具有美学、历史价值的民间艺术产品的生产已经形成了独立的产业。文化旅游经济成为当今世界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旅游商品的使用价值、旅游市场间的竞争以及国家的价格政策等, 终究要体现在旅游价格上。

4 从旅游圈来说, 遗产旅游呈现出外圈价值、中圈价值与核心圈价值的由外及里关系

旅游空间布局具有重大意义。旅游圈以目的地为核心向周边延伸形成两种不同情况的圈层, 一是资源的级差圈层。如新化紫鹊界梯田, 位于新化县西部山区, 核心地区梯田达2万亩以上, 其地势之高, 规模之大, 形态之美, 堪称世界之最。坡度在25°~40°, 最陡达50°以上, 且层层叠叠于海拔500~1100米, 共400余级, 蔚为壮观;周边近6万亩属中圈, 有一定规模的梯田;再往外就是外圈, 面积达10万亩, 仍有梯田的影子。二是从客源角度。一般而言, 核心圈人员极少, 中圈最多, 外圈较多。

三个圈体现由外及里的关系。要发挥核心圈的价值, 就必须发挥外圈价值、中圈价值。要把核心圈的旅游激活, 必须在保护和开发资源和客源两个方面多做工作。

5 从旅游层来说, 遗产旅游呈现出表层价值、中层价值与核心层价值的由浅入深关系

以岳麓山为例来说明旅游层价值。岳麓山的旅游表层价值就是岳麓山的自然风光优美。岳麓山的核心层价值就是岳麓山文化。岳麓山是一座文化大山, 是时至今日仍然可触可摸可感可知的湖湘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基地。岳麓山所承载的文化表象和文化精神, 以及所孕育的博大深厚的麓山文化, 充分表明岳麓山是湖湘文化的中心谷地。岳麓山孕育的麓山文化, 传承了湖湘文化精粹, 造就了湖湘历史名人, 集结了湖湘山水灵性, 陶冶了湖湘民众气节, 影响着中华文化的发展进步, 麓山文化是最能体现湖湘文化精神特质的重要源头和显著标志。岳麓山旅游层揭示, 旅游表层价值是指显露价值, 使人们享受外在美;中层价值是指旅游收入, 对长期经济发展的影响;核心层价值是指旅游商品的底蕴和核心精神。

发展旅游, 就要纠正误区, 正视遗产旅游价值, 使旅游商品持久增值;就要站在遗产的角度发展遗产旅游, 充分考虑未来发展;就要对遗产旅游根据价值大小进行分类排队, 确定重点, 强化技术保护, 促进旅游业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秦永和.旅游文化与现代旅游经济[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8 (19) :134-138.

[2]李水弟, 傅小清, 杨艳春.历史与现实:红色文化的传承价值探析[J].江西社会科学, 2008 (6) :159-162.

[3]廖杨.旅游工艺品开发与民族文化商品化[J].贵州民族研究, 2005 (3) :28-29.

[4]肇博.论文化增加商品附加值[J].消费经济, 2005 (2) :34-36.

公共关系的道德遗产 篇2

随着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境外,随意滥用、过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时有发生。如何保护和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认识不足,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不到科学有效的保护

2、大规模的开发建设,过度的开发利用,加剧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破坏和毁灭

3、挖掘整理和保护行动落后于其消亡速度

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掘整理和保护行动落后于它的消亡速度,呈现出岌岌可危令人心惊的现状。民间戏曲、戏剧在衰落。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在当代中国形成高潮,是与我国积极参与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密切相关的。2003年10月17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上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使世界各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国际公约的保护。中国政府意识到现代化进程中抢救与保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国际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关注和加强国际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借鉴世界各国的成功经验。2001年5月18日,中国昆曲艺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的第一批19 个“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单中名列榜首。近年来,中国政府、学术团体及社会各方面在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逐步形成一套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方面,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非物质文化遗产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促进经济发展

1.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对旅游业的促进作用:参观者观游览过程中因吃、住、行、游、购、娱乐和通讯、保险等所产生的一系列经济效益。

1)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独具魅力

旅游资源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以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的统称。因此,旅游资源之所以成为旅游资源,首先是由于它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并且旅游的动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地域文化的差异性,旅游业的成功取决于不同文化与社会区域中的差异的认识和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特定的人群在特定的区域的长期生活所积淀下来的文化,在不同的地域内,由于人们相互之间的传承方式不同,就导致了不同的差异性,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独自的特色和魅力。并且对于旅游者来说,所处的居住地与旅游目的地距离越远,区域特色越明显,文化差异越大,就越会激发人们的好奇心理和主观想象,从而引发旅游者的旅游兴趣和动机。例如,越来越热的出国旅游,长盛不衰的西藏、新疆旅游,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基于那里独具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带来的旅游资源的不可替代性。

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性为旅游的深度拓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自然风光的美丽,是人的一种内心体念,而这种主观感受,在很大程度上会因为人们所赋予的文化蕴藏而出现较大差异。随着人们经济文化需求的不断提高,需要对旅游业注入新的动力,才能满足人们不断增强的需求欲望。因此,只有将旅游与文化有机结合,才能发挥旅游业的巨大潜力,使游客进行形象直观的感知的同时,自觉与传统文化接轨。这不仅可以使游客增加知识,满足好奇心理,还可以拓展视野、启迪美感、提高修养。而许多风景区之所以独具魅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这些自然风景有了许多神话、传说、民俗等文化的浸透,使得山水才有情,草木才传神,旅游才更有意趣。所以,完全可以预计:随着消费者对旅游文化的需求发展,在未来的旅游竞争中,越是具有中国特色、民族风情的东西,越受群众 欢迎,越受世界欢迎。所以民俗文化旅游活动必将成为中国旅游的主潮。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旅游资源,它不同于一般的自然风光旅游,还在于它属于较高层次的旅游方式,进一步拓展的空间非常广阔。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孕育、产生的肇始阶段,到不断发展的各个时期,其时代不同,时代延续的特点在遗产上会有不同的反映。每个时期,都不同程度地为遗产注入了新的成分,都会有新的创造,会有一些新的面貌以及新的代表人物。这种传承性和新生性,为后人们进行提炼、想象和改造提供了辽阔的空间。

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加速了整个城市的价值增值。城市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明的生成地。城市的魅力在于特色,特色的基础在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城市自己的个性与品牌,就是财富,就是创造与建设现代特色城市的基础,保护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保护城市的生命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加速推动了城市现代化发展进程,它所催生的良好的地缘环境,又加快了区域内人流、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的流动速度,从而大大提升了现代城市的集聚和扩散功能。改善了城市内部结构,提高了城市竞争力,也为我们所居住的城市构造了优越的文化软环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赋予城市文化新活力,开启城市文化新内涵,提升城市文化新品位,实现了历史文化与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和谐共生。

二、惠及民众生活

造福人民是保护文化遗产的根本目的,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必须惠及全体人民,这是实现文化遗产价值的现实需要,也是保护、发展文化遗产的根本目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带动的相关文化旅游可以改善和提高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可以合理地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丰富当地的文化旅游产品,有力地提高当地的地区和民间艺术的知名度,增强了市场竞争力。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可促进民间艺术的保护力度,为进一步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内涵和创新产品,开发弘扬其内在潜力打下良好基础。

三、树立民族灵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形态与当代意义是不可分割的,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没有新的发展,其当代意义必然受到很大局限,也很难守住自己的根脉。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单纯保护,要有生命力就必须不断创新。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文化传承与时代创新相互交叠,缺一不可。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世界各地传播过程中适应本地的特点,创造了许多时代的新意和鲜明的标识,既保持了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身特色,又参与推进了文化创新的发展,是许多华人不断奋斗前行的灯塔和潜藏思想深处的伟力,保持着华人经济社会不竭发展的原动力与核心价值。

随着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研究和宣传,已经开始对全世界产生一定影响,并成为中外思想文化交流的一个平台。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国文化的珍贵遗产和瑰宝,也是全人类的文化财富。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经过多民族在漫长历史中的生活认知和体验,文化根系深远,古国起步久远,其中在世界各地向多元化迈进时相差很大,但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升了海外华人的地位,也包括东南亚各个国家人民的生活体验,明清以来在东南亚的华人衣冠未坠、诗文未歇。虽屡遭挫折、裂枝散叶,却百折不挠,传播未断,历经数百年充分展示出其绵绵不绝的魅力。可以说,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其实也是文明古国发展崛起的映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意义就是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公共关系的道德遗产 篇3

应某在10年前给王某做了养子,3年前因为与王某关系不和,双方解除了收养关系。最近,其生母因病去世,在分割遗产时,应某提出他和养父母之间解除了收养关系,现在可以继承生母的遗产。请问:解除了收养关系的养子女,可以继承生父母的遗产吗?

答:根据《收养法》第二十三条规定,自收养关系成立之日起,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法律关于父母子女关系的规定;养子女与养父母的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法律关于子女与父母的近亲属关系的规定。养子女与生父母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收养关系的成立而消除。所以,在收养关系成立后,养子女只能继承养父母的遗产,而不能继承生父母的遗产。

但是,在收养关系解除后,养子女又能否继承生父母的遗产呢?这应当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我国《收养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收养关系解除后,养子女与养父母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即行消除,与生父母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自行恢复,但成年养子女与生父母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是否恢复,可以协商确定。为此,根据这一规定,如果应某是在未成年时解除了与王某的收养关系,那么与生父母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自行恢复,则有权继承生母的遗产。如果是在成年后解除与王某的收养关系,并通过协商恢复了与生父母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也有权继承生母的遗产。但没有通过协商恢复与生父母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的,则不能继承遗产。

单身男人收养小女孩法律有限制吗?

张某的妻子于12年前去世,他至今没有再婚,也没有子女。为了老年的生活有人照顾,张某萌发了收养子女的念头。经他人牵线搭桥,与潘某达成了一致意见,收养潘某12岁的女儿为养女。但是,民政部门却不给张某他们办理收养手续,理由是张某只有45岁,仅比小女孩大33岁。请问:单身男人收养小女孩法律有限制吗?

答:单身男子可以收养女孩,但法律对此有特殊的限制。

在通常情况下,根据我国《收养法》第六条规定,收养人应当同时具备以下条件:(一)无子女:(二)有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三)未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四)年满三十周岁。即可以收养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的子女。然而,如果因离婚、丧偶或者是未婚而无配偶的单身男子要收养养女,不仅要符合以上条件,而且还要符合特定的条件,即《收养法》的第九条规定,无配偶的男性收养女性的,收养人与被收养人的年龄应当相差四十周岁以上。法律之所以做出这一特殊的限制,目的是为了保护好未成年女性的合法权益,以及她们的身心健康,使她们能够健康成长。

浅谈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关系 篇4

1 遗产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 旅游业发展迅速, 从无到有, 从小到大, 目前已以其客观的业绩和巨大的未来发展潜力, 被确认为应予以积极培育的国民经济新增长点。中国的世界遗产地因其在历史、艺术、美学、景观、生态、民俗等诸多方面都蕴藏着突出的价值, 逐渐成为旅游研究所关注的热点。

探古求知是广大旅游者的共同心理, 人们希望对自己的民族、国家乃至全人类的历史有所了解。而作为人类文化载体、反映人类发展历程的遗产古迹就能够给人以直观、形象、生动的感受。由于遗产能满足人们探古、探奇、求知的需求, 因而它成为旅游资源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 旅游发展对遗产保护的促进

历史文化遗产是旅游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旅游资源是旅游开发的必备条件之一, 是构成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的优美旅游环境, 就没有旅游业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旅游产品的历史文化遗产显然不是单独存在的, 需要依赖于其所存在的环境。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 便是保护生态环境。因此, 要实现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保护。

2.1 促进经济效益

我国遗产古迹众多, 使它们在保护的前提下供人观赏, 并将它完整的留给后人享受, 说到底也是为人类更好的利用而服务的。而国家财力有限, 每年用于遗产保护的费用相对众多的遗产来说, 简直是杯水车薪, 许多遗产因无经费来进行维修与保护而遭毁灭。发展旅游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遗产保护经费不足的问题。遗产古迹既然可为旅游区带来经济效益, 那么, 该旅游区就应该从经济收益中提出相当部分, 用于区内的遗产保护, 达到“双赢”的目的。

2.2 增强保护意识。

旅游的发展, 使大量的遗产古迹直接面对旅游者, 使人们获得丰富的知识, 既弘扬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又可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遗产的这些社会效益可使人们懂得遗产的重要价值, 认识到遗产对社会的重要意义, 增强遗产意识, 使全社会都重视遗产保护工作。在履行过程中, 旅行社和旅游风景区景点工作人员有责任、有义务向游客介绍文化遗产的不可再生性, 宣传文化遗产保护的知识, 强化广大旅游者的保护意识。

2.3 增强保护意识。

旅游的发展, 使大量的遗产古迹直接面对旅游者, 使人们获得丰富的知识, 既弘扬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又可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遗产的这些社会效益可使人们懂得遗产的重要价值, 认识到遗产对社会的重要意义, 增强遗产意识, 使全社会都重视遗产保护工作。在履行过程中, 旅行社和旅游风景区景点工作人员有责任、有义务向游客介绍文化遗产的不可再生性, 宣传文化遗产保护的知识, 强化广大旅游者的保护意识。

3 旅游发展对遗产保护的影响

随着世界历史遗产逐渐被人们熟知, 遗产遗迹旅游的热潮也与日俱增, 矛盾和问题也逐渐显现。在我国的遗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 出现了一些无序和有悖于初衷的现象, 有些问题甚至已相当严重, 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和深刻反思。

3.1 忽视长远利益

“申遗”成功之后, 在遗产带来巨大经济利益面前, 许多人往往将大量资金投入到遗产的开发上而不是保护上, 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 却忽视了遗产保护的长远利益。不少遗产为了迎合旅游者的需求, 经过一番画蛇添足的包装后呈现在大众面前, 这也成为一部分人糊口的营生和牟利的工具。“申遗”对于国家和社会都是值得鼓励的, 但在某些地区, 一些人为了在短期内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 对遗产遗迹进行掠夺性的开发利用, 长此以往, 原有古迹品貌被破坏乃至毁灭, 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3.2 管理保护欠佳

随着旅游发展的全球化, 旅游需求的个性化和多样化趋势日渐突出。可以说靠单一的市场供给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旅游市场的需求, 因此我们必须对遗产类旅游源进行深层次的开发和加工, 以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求。在许多遗产地, 由于地方政府对市场需求状况缺乏深入的了解, 同时也完全没有顾及到遗产资源本身的特性而盲目建设, 严重破坏了遗产资源原有的自然风貌和历史风格, 甚至还将本地区遗产资源原有的一些独特之处也抹杀掉了。就其原因, 主要是由于管理不善, 保护意识不强造成的。

4 实现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双赢”

4.1 开发利用相结合

我们保护世界遗产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能传承给我们的子孙后代, 讲的是保护。二是为今天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服务, 讲的是利用。保护的目的是使子孙后代可持续的利用。保护是开发利用的前提, 是基础, 开发利用一定要有利于更好的进行保护。但我们讨论和研究中国世界遗产地的保护和开发问题时, 在遵守国际世界遗产保护的基本准则基础上, 也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来认识问题。中国世界遗产地居民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力应该给予足够重视。要充分理解地方政府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所作出的努力。我们考虑问题时必须把世界遗产保护的理想化模式和发展的实际需求结合起来, 把必要性和可行性结合起来。

4.2 完善管理体制

在世界遗产的保护和管理中, 法律手段是最行之有效的, 也是最重要的。美国的遗产保护就是建立在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之上的, 几乎每个国家公园都有独立立法, 避免了国家公园管理局与相关部门之间的矛盾;日本所有的国家公园都依照国家公园法进行规划管理。我国目前尽管已出台了文物保护法、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涉及世界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 但总体而言, 我国在保护世界遗产方面的立法, 远远滞后于资源开发行为, 很多地方用开发区的政策来套用风景区、遗产地的开发, 难免导致错位的破坏性开发。为了加强对世界遗产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当务之急是要吸取国外经验, 因地制宜的制订出符合我国国情的遗产保护法, 将世界遗产的保护和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

5 结束语

在保护好世界遗产的前提下, 合理的利用遗产为旅游服务, 边用边保, 采取各种政策和措施, 尽量消除对遗产保护的负面影响, 使遗产文物事业与旅游事业的结合达到和谐、完美的境界。

参考文献

[1]李天元著.中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4.3.

[2]周武忠著.旅游景区规划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8.7.

[3]许涛, 张秋菊等.我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概述.

公共关系的道德遗产 篇5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带给我们社会的巨大转变,公共关系以一个新型的社会科学的身份,在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协调社会各方面关系等方面都扮演者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一个公共关系专业的大学生,我们应该对公共关系的职业道德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并且在自己的工作中坚持遵循作为一个公关人的职业道德

公共关系的职业道德,其内容概况为以下几方面:

敬业爱岗,忠于职责;廉洁奉公,处事公正;求真务实,勤奋高效;顾全大局,严守机密;维护信誉,广大形象;认真钻研,锐意创新。

人文主义的重要性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强调关注社会的效益,不能为了自身的利益而放弃了社会的利益,应当维护公共关系行业的形象,正确树立我们是协调社会关系,注重社会效益的。

同时,从我们自身考虑,我们应该严加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文化修养和公关专业技能。公共关系强调的不仅是外界社会的关系协调,同时,企业内部的公关活动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企业自身形成了一个和谐友好的工作氛围,公关的实质才能得到完整的诠释和发挥。通过对IBM的 “金环庆典”这个案例的分析,我们能更直观的意识到企业自身的公关的重要性。

美国IBM公司每年都要举行一次规模隆重的庆功会,对那些在一年中做出过突出贡献的销售人员进行表彰。这种表彰活动被称作“金环庆典”。这种活动常常是在风光旖旎的地方,如百幕大或马霍卡岛等地进行。在庆典中,IBM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始终在场,并主持盛大、庄重的颁奖酒宴,然后放映由公司自己制作的表现那些做出了突出贡献的销售人员工作情况、家庭生活,乃至业务爱好的影片。在被邀请参加庆典的人员中,不仅有股东代表、工人代表、社会名流,还有那些做出了突出贡献的销售人员的家属和亲友。

在庆典活动中,公司主管会同那些常年忙碌,难得一见的销售人员聚集在一起,彼此毫无拘束地谈天说地。在这种交流中,无形地加深了彼此心灵的沟通,增强了销售人员对企业的“亲密感”和责任感。IBM公司的“金环庆典”活动属于企业内部的公共关系活动,它对企业公共关系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得到结论: IBM公司的“金环庆典”活动属于企业内部的公共关系活动,它对企业公共关系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它可以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与向心力,显现企业文化的氛围。通过“庆典”活动,让对企业有功的人员亲身感受到企业高层主管对他们工作、学习、家庭及个人发展的关心,感受到企业IBM公司每年一度的“金环庆典”活动,一方面是为了表彰 有功人员,另一方面也是同企业职工联络感情,增进友情的一种手段。大家庭的温暖。这是一种企业文化的氛围,是企业发展的基石。它可以使公司内部更多地联络感情,增进友情,协调企业内部的人际关系。

第二,它可以使员工家庭和睦、健康。为企业做出突出贡献的销售人员的家属、亲友也被企业邀请参加庆典活动,这会使这些受表彰者的家属更多地了解自己的亲人在工作中的表现,使其家属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多地支持亲人们的工作,使之多一份理解与关爱,从而保证这些家庭的和谐气氛。

第三,它可以使企业员工的积极性更高,使企业形象更好。在这样的庆典活动中,接受表扬者会产生一种继续奋发向上,为企业多做贡献的决心。同时也会鼓励更多的员工努力工作。在这种企业氛围中,员工们会处处为企业着想,在工作中表现出良好的员工形象,进而展示出企业的风格。

第四,它可以使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同步增长。企业员工热爱自己的企业,以企业为荣,会自觉地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这样会使企业在社会公众心目中拥有良好的形象,如人们会认定IBM公司是一个有文化的公司、关爱社会的公司等社会效益的提高会最终转化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人们认定,拥有良好形象的企业,一定会生产出优质的产品和提供优质的服务,进而愿意购买这样企业的产品。

同时,在工作中我们应该保证信息传达的正确性和真实性,不能掩盖真相欺骗社会。也不能错误的传达信息引起误解。应当秉承公平公正真实有效地工作态度。同时,在准确传达信息的同时,我们应该特别强调危机公关的重要性,危机无处不在,作为一个公共关系工作者,我们应该时刻做好应对危机的准备,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时间不自乱阵脚,从容应对,尤其,面对危机,我们应该坚持一种公正公开,真诚道歉,即使弥补的态度,而不是欲盖弥彰敷衍了事。公共关系应该负起对社会的责任,及时处理危机,使危机可能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通过肯德基苏丹红危机事件的处理,我们就可以看到危机处理的重要性。

2005年2月23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质检部门加强对含有苏丹红1号食品的检验监管,严防此类食品进入中国市场。有关研究表明,苏丹红1号具有致癌性,欧盟禁止将其用于食品生产,我国也禁止使用。中国百胜餐饮集团3月16日下午发表公开声明,宣布肯德基新奥尔良烤翅和新奥尔良烤鸡腿堡调料中被发现含有“苏丹红1号”,国内所有肯德基餐厅已停止出售这两种产品,同时销毁所有剩余调料。中国百胜餐饮集团表示,将严格追查相关供应商在调料中违规“苏丹红1号”使用的责任,同时就此次食品安全事件向公众致歉。

3月28日,中国百胜餐饮集团就旗下品牌肯德基的苏丹红事件召开新闻发布会。集团总裁苏敬轼在回答现场记者提问时透露,3月16日肯德基产品中发现苏丹红成份后立即在全球范围展开了调产,除中国外的其他国家都没有发现苏丹红成份。苏敬轼说,苏丹红事件后百胜集团决定加强内部检测机制,待建的食品安全检测研究中心是“中国餐饮业史无前例的创举,它甚至超过了百胜在美国的安全检测设施标准”。此次苏丹红事件暴露了中国食品安全的隐患,他呼吁“所有的食品供应商都能遵纪守法,严把食品安全关。”鉴于此次苏丹红事件,苏敬轼表示中国百胜集团要采取三项改进措施,确保食品安全。

面对媒体的会不会为肯德基苏丹红事件负责的质疑,苏敬轼说,百胜不回避责任,如果法律判定肯德基所属的百胜应当承担责任,百胜肯定不会推脱。

1.这是一起由于企业自身行为不当引起的公关危机。肯德基由于进料检察不严,在制造“新奥尔良烤翅和烤鸡腿堡”的辣椒粉中含有“苏丹红”。这样的食品出售后,会对顾客的身体造成伤害,所以必须真诚的道歉,并在一定程度上给予补偿。英国食品标准署向消费者发出了相关警告,本来并没有包括肯德基,但肯德基在发现问题后,主动承担责任,这是一种负责的行为。

2.危机发生后,立即采取措施,停止“新奥尔良烤翅和烤鸡腿堡”的销售,防止伤害事件的进一步扩大,这是一般处理危机的当务之急。

3.主动向公众道歉,承当自己的责任,以减少社会舆论对公司的的不满情绪,减少公司其商品因此而受到的损失。向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公众说明,苏丹红事件只限于中国,其他国家的顾客可以放心食用,防止这次危机波及其他地区。

4.发生危机后,及时制定措施,防止类似事件的再度发生。这一方面是企业内部管理的必要措施,同时公布出来也可以增加消费者对肯德基产品的信心。

公共关系的道德遗产 篇6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公共艺术教育逐渐成为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和审美能力方面的作用开始被重视。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需要得到继承与发扬,让其在历史的舞台上永葆青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与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之间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应该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前提下进行改革创新,将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相结合,使之达到完美的和谐统一。本文主要探究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并提出了一些遗产传承与发展教育的对策,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之效。

关键词:

高校 公共艺术教育 非物质文化遗产 融合 传承 经验

中国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 (2015) 02-0147-02

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公共艺术教育一直是普通高校教学课程的重要内容。然而,由于普通高校将其作为公共教育课程,所以公共艺术教育在整个教学体系之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课程结构方面、教学形式方面以及实践环节等方面都迫切地需要进行相应的深化改革。高校在公共艺术教肓过程中应该将一定区域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起来,从而树立大学生传承民族文化的思想理念,使大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热爱中华文化。同时,也保护相传承了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使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学效果达到最大化。

一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作为一项重要教育内容,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培养团队意识和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实现。艺术教育能够加强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因此,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其他任何学科都不能替代的一门重要学科。

为了促进学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实施,我国教育部先后颁布实行了《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意识课程指导方案》等条例,加快了公共艺术教育的制度化与规范化进程,并且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我们在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取得成绩感到欣喜的同时,还要清醒地认识到其存在的突出问题。从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整体情况来看,基本上都设置了相关课程,但是得到的重视程度却比较低,甚至没有配备专业的老师,存在其他学科教师兼职的情况。另外,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体系不够合理,教学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落后,只是机械地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忽视了实践的环节,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上课的目的主要是凑学分或者是单纯地觉得好玩,很难达到艺术教育原本的教学效果。

二 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在世界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中国以一个悠久的国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从古代中国到现在经济、综合国力等方面都很强大的现代化的中国,积淀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没有中断的国家。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表演艺术、传统手工艺、社会礼仪、节日、风俗等方面,与艺术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我国国务院于2005年颁布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其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这样的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式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传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述、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与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人们普遍热衷于追求快节奏、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了解越来越少,如果任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下去的话,将来的某一天,我们的子孙后代可能无法体会到优秀非物质文化带来的民族自豪感。保护与传承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加深人们对非物质文化的了解,也有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国文化之魂在世界上长盛不衰。

三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引入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策略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荣誉感和自豪感,还能发挥艺术的熏陶作用,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开展,应当实现与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结合,让文化的魅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提高艺术教育的效果。

(一)树立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理念

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专业性和系统性比较强,主要引用的是一些正统的文化和艺术,忽视了对本土非物质文化的引用,还没有正式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课程体系中,因而造成公共艺术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脱节现象。高校公共艺术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充分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价值,逐渐养成“文化自觉”的思想,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挥出现代价值,不断丰富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内容,实现艺术教育与文化传承的有机统一。

(二)构建科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体系

区域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当地劳动人民生活与劳动的积淀,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针对性,对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整理和提炼,挖掘其中的艺术内容和教育价值,并融入到高效艺术教育课程体系中,可以建立一套科学的课程体系,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内涵继续发扬光大。高效公共艺术教育要实现与民间音乐、舞蹈、工艺美术、杂技等的融合,不断拓展其题材和内容,吸引更多学生的眼球。

(三)建设一支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师队伍

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师资力量来看,他们大都毕业于正规的艺术院校,正朝着年轻化的方向发展,他们掌握了丰富的艺术理论知识,但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了解较少,很难实现文化传承与艺术教育的融合。针对这样一种情况,高校要加强对艺术教师的培训,让他们掌握一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鼓励他们深入研究与文化遗产有关的课题,不断提升教学素养和能力,为艺术教育效果的提高打下基础。

(四)实现课堂教学与参观实践的结合

非物质文化的教育功能,主要通过其艺术载体展现出来,如果单纯依靠老师的讲解或者是欣赏图片、观看影响的形式,则不能收到较好的艺术效果。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要走出课堂的限制,让学生近距离与文化艺术进行交流,在辅助以必要的讲解,把遗产中蕴含的民族精神和艺术思想传达给学生,教会学生一些欣赏艺术作品的方法,引导学生提出新颖的看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笔者于公共艺术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两者融合的实际教学中总结出如下一些经验。

1 将公共艺术教育当作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平台,并将其纳入专业课堂。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陕速发展,这个教学平台必须要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让学生知道,知识应该更新换代,并不等于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要遭到抛弃,与之相反,对其传承与发扬理念应当贯穿于公共艺术教育的始终。

2 在教学中抓住校内建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以及一定数量的校外实践基地作为教学的基础元素,积极践行设计实践、采风实践以及假期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并且带率领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这样可以将民间工艺美术在校内外得到广泛传承和发扬。

3 使用多媒体以及校内刊物作为公共艺术教育的学术交流和专业教学的平台,配合与公共艺术教育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窗口和栏目,征集理论上有创新学术上价值的观点和论文,以便辅助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从而提高设计的教学效果,达到设计的教学目的。

4 老师可以利用假期或周末,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博物馆,或者拜访一些民间艺人,让学生记下心得体会,鼓励学生发掘更多的本地文化遗产。

结语

公共关系的道德遗产 篇7

笔者认为双方说的都有一定道理,但都不完全正确,笔者认为麦小超应继承份额应当由符韵、林诗二人共同继承,两人各占上述房屋的十分之一产权份额。以下笔者将理由逐一分析。

一、代位继承人死亡后,配偶能否转继承遗产

首先看符女士的说法。麦小超是麦老孙子,不属于继承人之列,但麦超先于麦老死亡,其独子麦小超依法代位继承。这就出现一个问题,麦小超有权继承财产这点无疑,但是否已经代替父亲成为继承人?这点法律没有明确说明,这点很重要。继承法规定:“继承人没有表示放弃继承权,并于遣产分割前死亡,其继承遗产的权利转移给他的合法继承人。”注意,规定注明是继承人没有表示放弃继承权而死亡的,代位继承人是否也适用该条款呢?

笔者认为,代位继承人在未分割财产时死亡的,其应得份额可以由其继承人转继承。我国继承法未规定孙子是继承人,而规定兄弟姐妹是第二顺序继承人。举个例子,张三死去,张三的父母亲早已故,张三生前无结婚无生育子女,根据我国继承法规定,张三的遗产由其哥哥继承,但哥哥其时也已经病危,于张三死后三天,张三的哥哥也死去。按照法律规定,哥哥未表示放弃继承权利,在分割财产时死亡,其配偶肯定有继承权。再举例子,李四死亡时,其父母亲均已早故,其配偶先于其死亡,其子女也先于其死亡。现李四有孙子一名,还有哥哥一位,请问谁有权继承李四的遗产呢。毫无疑问,依据继承法规定,孙子可以继承李四财产,哥哥没资格继承李四的财产。从上述两个例子可以说明,在只有孙子和兄弟姐妹的情况下,孙子有权继承遗产,而兄弟姐妹没资格继承遗产,孙子的继承地位是优先于兄弟姐妹的,并且兄弟姐妹作为继承人时,其继承资格尚能转给其配偶,可以推定孙子继承遗产时,其继承份额也应该转给其配偶。综上所述,麦小超的配偶林诗可以继承遗产。

下面再看看林诗女士的说法是否成立。

二、法定继承财产与夫妻共有财产的关系应当遵循公平原则

学术界比较普遍认同的观点如下:《继承法》第二条规定:“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笔者对林诗的主张说法也不能认同,以下将展开分析。

(一)继承权与所有权的区别

继承权是一种基于亲属关系而获得的身份权利,死者死亡之时起,其直系亲属均是其法定继承人。法定继承人是一种身份权利,也是一种资格,某某人有资格继承其父亲的遗产,其可以选择继承财产,也可以因为避免同时继承债务而放弃继承遗产。某人作为死者儿子,有权继承遗产,也有可能因为法定原因(例如虐待、遗弃被继承人等情形)而丧失继承权利。按照继承法第33条的规定:“继承遗产应当首先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在未公示债务,继承人未偿还债务之前,遗产尚不能又继承人所有。”从司法实践来看,无论公证处主持分割遗产,还是由法院判决分割遗产,都不会要求继承人的配偶前来表态,也不会查询继承人的婚姻状况。通常情况下,公证处要求全部法定继承人前来公证处分割遗产,无论继承或是放弃继承,都要在公证员面前表态并签署相关文件。法院则会将除原告以外的其他继承人全部列为被告,所有继承人出庭应诉以分割财产。可见,此时的遗产均不是继承人的既取得财产,因为如果推定继承人已经拥有遗产,则其应占产权份额应当属于夫妻共有财产,只有继承人有继承人单方放弃遗产继承权利,显然已经侵犯配偶的财产权利。显然,继承人的配偶只有通过继承人决定接受遗产并通过相关法定程序取得财产,其配偶才正式成为财产的共有人。由此可见,继承权是一种资格权利而不是物权。

(二)继承权为拟制取得财产权,不应视为实际取得财产所有权

假如死者死亡后,继承人都觉得遗留的房子太破旧,都不愿意出钱去修理加固房屋,对危楼置之不理,认为反正不是我名下财产,即使倒塌伤人也与我无关。这样的话,显然会带来很多社会问题,如果继承人实在拿不出修房资金,可以与当地政府协商,由政府出资翻新,待翻新并继承后出售房屋偿还修房款,而不应该置之不理。再如某继承人,明明可以继承一大笔遗产,但由于自己债务缠身,故故意无条件放弃遗产继承权,由其他继承人继承上述遗产后,再转赠给自己儿子,这种做法明显恶意侵害债权人利益。继承人明明可以通过继承遗产得以偿还部分或者全部债务,却通过放弃继承权方式使自己子女变相取得遗产,此情况笔者觉得应当推定继承人已经取得遗产,可以直接从其应得遗产部分直接执行,以偿还债务。笔者提出拟制取得遗产,继承人不得以推卸责任为目的,恶意放弃遗产继承权。某房屋产权人死亡,如果其继承人不拟制取得产权,则该产权成为无主物。对于无主物,除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以外的物体,适用先占原则,也就是当产权人去世后,其继承人尚未取得财产之前,任何人可以利用先占无主物的机会抢占该房屋,这样的推论显然不可能实现。

(三)法定继承财产认定为夫妻共有财产应当遵循公平原则

以下看另一个案例:何女与配偶经常打架,何女想起诉离婚,但碍于父亲病重,故一直拖延没有离婚。待父亲死亡后,何女与丈夫协议离婚。离婚后何女痛定思痛,开始着手继承父亲遗产。何女父亲遗留以其名义登记的座落在广州市越秀区一处房产,依法该房屋属于何父与配偶的夫妻共有财产,因无约定,故各占二分之一产权。即该房屋的二分之一产权属于何父的遗产。考虑到女儿刚离婚,无固定居所,何女的母亲和哥哥都决定自愿放弃上述房屋的继承权利,最后由何女继承父亲的上述有房屋遗产,继承后上述房屋由何女和母亲各占二分之一产权。继承房产后,何女与母亲一同在上述房屋居住,直至有一天收到人民法院的传票。原来前夫已经将何女告上法庭,前夫引用继承法相关规定,主张继承时间应当从其父亲死亡时开始,因为其时何女尚未离婚,故现在何女继承所得的上述房屋二分之一产权属于何女与前夫的夫妻共有财产,前夫应当占有上述房屋四分之一产权。突如其来的打击使何女深受震撼,作为一般老百姓,断想不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按照一般人的理解,离婚后所得财产理所当然是个人财产,根本想不到对方会摆出如此理由。

何女前夫诉求是否有道理呢?笔者前面提到的拟制取得有现实价值,如果认为死者死亡时子女已经取得遗产,即每个人遇到以外身亡,他的女婿或者媳妇都马上占有其财产,这样的推理显然是荒谬的,也违背了继承法的立法精神,依据继承法的相关规定,媳妇、女婿都不是法定继承人,前夫的这种诉求显然与继承法立法精神相违背。婚姻法明确规定:“婚姻存续期间所得的夫妻共有财产属于夫妻共有财产。”物权法也有规定:“不动产的取得以登记为取得”。显然在此案件看来,应当推定有利于何女的取得时间,即以登记时间为取得时间。

公共关系的道德遗产 篇8

关键词:公共设施,本土化,丽江古城

公共设施一词最早出现于欧洲, 英文为:“Street Furniture”, 意思是“街道的家具”, 同样的意思在德文里称为“街道设施”, 法文里为“都市家具”、有时也称为“都市组件”, 其余类似的词汇则有园林装置、城市装置、城市元素等。是由政府提供的, 为人们在城市公共空间中进行户外活动所需要的各种服务设施。它们分布于城市的街头巷尾, 作为城市形象的重要展示平台, 直接影响城市景观空间的规划品质, 体现独特的城市个性和品位。

丽江古城又名大研镇, 始建于宋末元初, 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 自古以来就是滇、川、藏的交通要冲, 茶马古道的商业重镇。1986年丽江古城被列人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行列。1997年12月丽江古城被列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中国最令人向往的十个小城市之首”和“地球上最值得去的100个城市之一”, 成为国家旅游局向海外主推的三个旅游区之一。随着世界遗产旅游业的高速发展, 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以其纯朴的自然环境、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多姿的民族风情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为了能让游客真切地体验丽江古城的独特魅力, 让本土居民产生文化认同, 整理和挖掘具有美学价值的乡土景观构成元素, 提炼地域文化内涵, 创造出个性鲜明的、符合生态要求的城市公共设施, 一方面为遗产地旅游环境的研究开拓思路, 同时为遗产地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一、丽江古城公共设施现状

近年来, 丽江古城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城市建设突飞猛进, 越来越多的游人涌入这座边陲小城, 商业味变浓, 古城原有的景观风貌受到破坏, 本土特色正在逐渐消失, 出现了大量的异域风格的景观设计, 产生了许多不伦不类的产品。

就公共设施来说, 丽江古城与我国其他的城市一样, 在城市面貌蓬勃发展的背后, 由于简单照搬和一味模仿, 出现了类似或趋同, 导致本地区自身文化逐渐丧失, 难以形成应有的风格和特色。

(一) 环境整体性缺乏

所谓环境性的缺乏, 是指公共设施不符合所在空间或环境的整体氛围, 设计缺乏严密的系统性及和谐性。公共设施没有行之有效的统一布局和规划, 缺乏宏观的考量, 在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中各自为政, 缺少相互间的特征联系, 更没有设施间相互统筹的系统联系, 造成形式、风格上的杂乱无章, 缺乏城市环境的整体协调性, 影响了世界文化遗产旅游景区的历史风貌完整性。

(二) 个性缺乏

简单化、雷同化地选择与布置设施, 忽视场所环境的独特性, 不顾当地历史与文脉, 盲目出新、赶时髦。形式上, 没有体现地域文化特色;材料上, 忽视了对本土材料的利用;文化中, 忽略了历史文化内涵。目前古城一些公共设施虽然能够满足城市对设施的基本功能的要求, 但是缺乏城市应有的个性识别。

(三) 人性化的缺乏

公共设施是服务于人的, 人是环境的主体, 但古城一些环境设施并不能很好地满足游人的实际需求, 在设计中未能较好地融入人文关怀理念, 缺乏对人的户外生存需求的关注, 缺少对人的尊严、价值的维护, 未能创造一种人与人、人与技术、环境以及人的内在身心体验适合性。尺度过大或过小、交通标识混乱、公共空间休息座椅不足、厕所难找等等状况都会造成公共设施的社会服务功能的脱节。

公共设施作为一种独特的空间符号, 能赋予一个城市鲜明的、可视的地方个性。这就需要我们遵循设计伦理, 创造与场地条件相适应的本土景观特色, 正如俞孔坚所说“我们的每一条小溪、每一块界碑、每一条古道、每一座龙王庙、每一座祖坟, 都是一村、一族、一家人的精神寄托和认同的载体…这些乡土的、民间的遗产景观, 与他们祖先和先贤的灵魂—起, 恰恰是构成中华民族草根信仰的基础”。

二、丽江古城公共设施本土化构建策略

本土化的实质就是本地化, 是一个城市形态的基本特点, 是指将某一事物转换成符合本地特定要求的过程, 是表达异质多样性和特定情境要素的特殊手法, 是形成城市环境特色美的基础。就城市公共设施来说, 不仅仅局限于设施本身的个体功能、造型、色彩等方面, 而要强调与城市的整体景观效果相协调, 展示当地环境立地条件和地域文化特征, 追求合乎特定的城市形象定位和使用人群的外在表象和精神内涵。

(一) 生态适宜性策略

生态适宜性是指某一特定生态环境对某一特定生物群落所提供的生存空间的大小及对其正向演替的适宜程度。生态设计是建立在多种因素相互关系基础之上的一种合理化设计, 它的意义在于将生态研究与环境设计紧密联系在一起, 并建立科学的设计伦理观: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自然;人类有责任维护自然环境, 控制人类对自然的伤害行为。

丽江纳西文化中源远流长的“自然崇拜”与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的审美理念一脉相承, 强调人与环境和谐统一, 集中表现为遵从自然的原则。城市的自然环境是构成环境景观的重要因素, 是环绕在我们身边的各种自然要素的总和。在城市环境设施改造设计中, 要立足于当地自然山水现实, 将有特色的山水作为开发的重要依据。既满足人的使用需求, 又遵从自然界的法则, 创造一种和谐自然的景观生态, 拉近人与环境的关系, 促进人-机 (设施) -环境的和谐。

为了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性影响, 体现本土化特色, 在丽江古城的公共设施设计中, 必须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实当地自然景观的主题内容, 强化自然要素的截取, 使设施的表现更直接、更外在, 在与大自然紧密联系的同时, 使环境设施充满活力与温馨而更富魅力;以最少化的投入、维护成本, 维持当地长期以来已经形成的人与自然界的依附关系;开发一些与当地资源环境与社会文化相适应的公共设施, 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关注原材料和能源的循环使用, 多选用当地的石材、木材等自然亲切的材料;城市设施色彩设计上, 要注意与周围植物的色彩形成一定的对比关系, 既要避免色彩过于接近自然环境, 又要避免色彩对比过强而显得突兀。

(二) 地域性策略

公共设施除了本身为城市提供所需服务, 它还是城市独特气质的重要体现者, 其外观特征应与环境的整体形象相一致, 体现一定的场所意义。公共设施绝不是设计者个人情感的宣泄, 必须深入到当地的环境实际中去, 从中归纳提炼设计元素, 传达最鲜明的城市符号。一方面借鉴地域传统形式, 一方面再现地域传统生活方式和社会关系。

丽江古城土著居民主要以纳西族为主, 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 不同的民族文化扎根于此, 相互交融, 已经深入到每一个丽江人的日常生活。而城市街道、广场, 公共艺术、水景、灯具、花坛、座椅等等恰是展现当地人民的生活习俗和民族风味的重要平台。

地方习俗、民族风情、民间工艺以及传统节庆等生活元素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 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力。富有历史感的景观总能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令人体会到设计的独具匠心。

古城的街道、民居、水系、桥梁、牌坊、碑刻都是城市的记忆, 渗透着本地人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 是城市历史的延续, 充分体现地方宗教、美学、文学等多方面的文化内涵、意境和神韵, 展现当地历史文化的深厚和丰富内容。公共设施设计应从整体的角度思考与丽江古城的历史文化及使用人群等的衔接、搭配与融合, 使其形成有机的统一。

(三) 人性化策略

丽江古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地, 其公共设施应“公共化”、“城市化”, 为人们提供方便、合理的公共设施, 创造舒适宜人的游憩场所。“以人为本”是人性化设计思想的精髓, 是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的指导思想, 即在设计的过程中, 了解人的需求, 设计出尊重人、关怀人身心的城市公共设施, 赋予更深的人文内涵和情感内涵。

以人的需求为中心和尺度, 不仅要美观, 而且要考虑使用人群的不同, 从材料、结构、工艺及造型形态上避免对使用者造成不适或安全隐患。针对不同人群进行相应的设计是公共设施人性化设计的重要表现,

丽江古城有其特定的地域文脉和历史文化, 这些都是联系这个城市人群的情感纽带, 公共设施完全可以提供不同的设计方案, 使其更好地融入环境之中, 为全体社会成员服务。作为设计者, 应该深入探讨不同使用人群的行为方式及心理状况, 以本地人的视角和责任, 对社会大众进行人群的细分, 以人的具体需求作为终极目标, 对生活空间与自然融合表达敬意, 获得使用者的认同。

人性化设计应更加重视看不见的东西, 注重人的情感的交流, 个性的尊重, 文化的认同和内心的反响。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阻挡, 城市环境设计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超越功能设计, 完善现代人性意义, 体现以人为本。

(四) 环境协调性策略

城市公共设施是构成城市环境的一部分, 不同于纯粹意义上的产品设计, 它不是孤立于环境而存在的, 它为公众提供的是在环境中进行公共活动所需的服务。一个和谐统一的城市环境, 要求那些看似零散的公共设施组件能合理地融入其中, 并散发出城市独特的人文气质与艺术追求。

环境设施的协调性体现在与周围既有环境的适宜关系上, 必须注重其与场所的一致性。环境协调性的原则从以下两个方面来体现, 一方面是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地域的自然风貌是城市环境景观设计的重要依据, 是反映地域差异性的一个基本要素。公共设施的设计要在充分分析立地条件的基础上, 将设计融入自然, 取得与环境氛围的和谐度。例如:在丽江偏寒冷干燥的气候条件下, 色彩温暖亲切的木质材料是比较恰当的用材选择。以例如:古城口休息座椅的设计, 就较好地结合了场地环境, 采用集约式的“树椅”形式, 既保护了树木, 利用了空间, 又为游客提供了完善的休息功能。另一方面是与人文环境相协调。公共设施作为城市文化的一种载体, 传递着城市文化特色和人文精神。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和文化, 它是历史的积淀和人们创造的结晶。人文环境协调性要求公共设施能充分体现出城市的独特文化特征, 符合当地民众心理, 提炼出富有特色的形态、色彩、文化符号, 使公共设施与人文环境协调一致。

公共设施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格式塔心理学原理, 城市景观设计给人的整体效果, 绝不是各种要素简单、机械地叠加, 而是各要素间相互补充、相互协调得到加强的整体效应。

三、结语

公共设施作为人类文化的一部分, 是反映一定时代性与地域性的客观存在, 本土化设计特色反映的是一个地方的历史发展文脉, 是一个地方有别于其它地方的个性特征。正如伊利·沙里宁 (Eliel Saarinen) 所说:“让我看看你的城市, 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就丽江古城公共设施设计而言, 要立足于当地山水自然, 结合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民居建筑文化、民俗文化, 从本质上寻求具有本土特色文化与精神相结合的契合点, 同时, 还要考虑本地居民的感受和游客的不同需求。做到有利于形成成熟的旅游城市景观氛围, 能更好地为使用者服务, 加强与环境的有机联系, 提高可见性与可达性, 满足人的行为及心理需求, 唤起人们的场所感, 并且进一步形成对于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参考文献

[1]钟蕾, 罗京艳.城市公共环境设施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6.

[2]张凌浩, 陈瑾.环境中的设施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6.

[3]俞孔坚.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1.

[4]杜伟.论公共设施设计的五个原则[J].装饰, 2006.7.

公共关系的道德遗产 篇9

一、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

2011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开始施行, 作为21世纪我国文化领域出台的第一部法律, 它具有文化法制的里程碑意义, 也标志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从此进入有法可依的阶段。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事保护问题、权利主体归属问题依然是立法空白。保护制度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的法律支撑,是指导全国人民进行非遗保护和开发的依据,可是法律制度的不健全让很多利益熏心的人打着文化的旗号谋求私利,破坏非物质文化发展的文化内涵。所以应该用版权法、专利法等知识产权制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传承人,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始资料得以保存。

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也叫文化传承人,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和核心,是传统文化的守护神。但是,由于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千差万别、门类众多,很难量化,所以传承人的调查与认定、权益和管理是21世纪正在进行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中遇到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及民间艺人的社会地位和生活水平普遍偏低,得不到社会的认同和关注。

三、吸收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

与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相比,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注重以人为载体的知识和技能的传承。“他们所传承的不仅是智慧、 技艺与审美,更重要的是一代代先人们的生命情感。这是一种因生命相传的文化,它的意义是物质文化遗产不能代替的。”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急需年轻人的加入, 确保其保持长久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四、开发个人或集体必须经过专业学习或训练

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具有很强的地域性、民族性,有些是传统的手工技艺和民间舞蹈。对于这些技艺水平较高的民族文化,必须深入地学习和研究才能领会其中的文化内涵,否则任何个人或集体都没有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权利。冒然开发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不尊重,更是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的不负责任。

五、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计划必须经过专家研讨

自2009年至今,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关于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献共2000余篇,大部分都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旅游开发的救命稻草。有些地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上表演的成分,在弘扬地方文化的同时也带来经济效益,为传承人和地方经济贡献力量。但是,也有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形式过于草率,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就将其搬上舞台,破坏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敬畏和期待感。

六、对于开发结果勇于反思和否定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发展形成过程中,人们对其真实性的界定也在不断地发展和深化,其内涵开始摆脱物质属性的束缚。承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者也逐渐在开发过程中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摆脱固有观念的束缚,探索一种或多种新的文化形式,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带动经济效益、弘扬地方文化。

相对于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容易遭到破坏甚至消亡,所以它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形式各异,表现手法也截然不同, 对其进行再创造和再生产的时候,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避免将文化内涵变成简单的交换品和消费品。

摘要:近年来,承德市以“保护文化根脉、促进文化转化、放大文化效应”为思路,积极探索保护与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开发、怎样开发、谁来开发、转化途径等诸多问题尚待解决,若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很容易出现开发过度、产能过剩、歪曲文化历史、商业形式盖过文化内涵等破坏传统文化的现象。本文以承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运用文化变迁等理论,梳理非物质遗产在历史中变化和发展的规律,提出承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应以保护为前提进行开发,否则就是一种文化的缺失和断裂,是对传统文化的亵渎。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矛盾关系

参考文献

[1]欧阳正宇.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2(05).

[2]李依霖.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3(05).

[3]钱树信.挖掘·保护·传承——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思考[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8(3).

[4]王媛,胡慧琳.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全的现状与反思[J].东岳论丛,2012(03).

公共关系的道德遗产 篇10

一、上杭客家木偶戏概况

1. 上杭客家木偶戏的地位及其流传。

上杭地处福建省西南部, 系闽、粤、赣三省结合部, 是四海闻名的客家祖地和客家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上杭客家木偶戏, 是弥足珍贵的客家文化奇葩, 素有木偶之乡的美誉。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 明初, 上杭白砂农民到浙江杭州习成木偶戏。于是, 木偶戏逐渐在上杭县的白砂、茶地、官庄、泮境、南阳、蓝溪等15个乡镇流传和发展, 形成独具特色的艺术剧种。客家木偶戏不但在本县流传, 而且还逐渐流传至闽西各县 (区) 以及闽、粤、赣边区, 乃至浙江、湖南、台湾等省的一些地区。

2. 上杭客家木偶戏的特征。

第一, 是富有传奇色彩。相传, 木偶戏起源于汉朝军师陈平制作偶人“美女”, 智退匈奴昌顿的故事。后人便以此加以发展而形成了独具风格的艺术门类。它常在民间祈福禳定、请神建醮、节日喜庆、作法安神等民俗活动中表演。而通过一代代艺人的传承发展, 其表演技艺日趋精湛的木偶也就逐渐成为人们心中的吉祥使者。第二, 是独特的艺术风格。上杭木偶戏分为“高腔”和“乱弹”两种, “高腔”无伴奏, 只用一人主唱、锣鼓和帮腔衬托气氛, 有“九调十三腔”等极式, 剧本没有文字脚本, 艺人根据故事提纲编词套曲, 用客家方言演唱。而“乱弹”则采用闽西汉剧的皮黄声腔, 加民族管弦乐器伴奏, 用“土官话”演唱, 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第三, 是富有说唱性。上杭木偶戏演出的传统剧目多为“传本”与“杂剧”。在演“传本”时, 由艺人按“提纲”即兴编词说唱。而“高腔”木偶戏的唱腔“向无曲谱, 只沿土俗”。在演唱中, 对于“句调长短、声音高下”, 艺人均可“随心入腔”。第四, 是表演程式化。在提线技术上, 提炼出“走四台角、打四台南、整冠、拍衣、撩袍、端带”等表演程式, 其开台、结尾升堂、迎送客人等特定场面均有特定的音乐与锣鼓。第五, 是操作技艺精湛。木偶数量由原来只有18个而增至24个、36个不等;木偶身高由原来只有1.8尺而增至2.5尺;偶线由原来只用5条而增至10、12、15、16条;舞台也由原来只用18根竹子而增至24根来搭成“竹子台”。第六, 是制作工艺精巧。无论人偶与动物偶的雕刻和制作都很精细, 有的木偶连眼睛、嘴巴、舌头、手指都能活动, 而龟、蛇、鸟、兽等动物也栩栩如生。第七, 是演出剧目丰富多彩。传统节目多达1000多个, 常演的传统剧目有《隋唐》、《华光》、等“传本”以及《双贵图》等传统剧, 一个“传本”, 少则演三五天, 多则演出五六十天。第八, 是演出活动对民间习俗有依存性。“从儒、释、道三教中借饭吃”的木偶戏, 其演出活动与民间的祭祠墓、酬神灵、安龙打醮、驱邪除秽等民俗活动和传统节日庆典等紧密相关。

二、上杭县图书馆为抢救上杭木偶戏所做的工作

1. 抢救上杭木偶戏的紧迫性。

首先, 木偶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已经改变。随着木偶戏回到民间, 形成对民间的依存性, 加上民间传统民俗活动大为减少, 农村木偶戏演出市场在不断地萎缩, 以致上杭县木偶戏班社只剩下南阳新赛乐戏班、官庄万兴木偶戏班、泮境彩霞木偶戏班、白砂木偶艺术团等10来个木偶戏班。其次, 木偶艺人后继乏人。老一辈木偶艺人多已辞世, 而现存艺人也因市场萎缩而改行另谋出路。现存几个乡镇木偶戏班中的艺人, 几乎全是半路出家, 难以胜任传承出现了木偶艺人后继乏人的严重状况。最后, 表演绝技难以传承。由于政府扶持力度薄弱, 很难传承先辈艺人所创造的专业性与技术性都很强的珍贵的木偶表演绝技。

2. 抢救上杭木偶戏的重要性。

从社会意义方面说, 有着深厚群众基础的上杭木偶戏, 不仅对上杭广大农村, 而且对全省、甚至全国的文化研究和精神文明建设, 提高人民群众的素质都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由于上杭木偶戏在台湾客家民系流传甚广, 为促进海峡两岸文化交流, 增强闽台客家民系精神认同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学术意义方面看, 上杭木偶戏在提线技巧上的超凡表演艺术曾经轰动京华, 对全国木偶戏表演艺术的进步作出贡献, 客家木偶戏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的高腔音乐, 是优秀的民族文化精品, 极具研究和开发价值。另外, 上杭木偶戏是造型艺术、戏曲艺术、音乐艺术、工艺美术的综合体现。它对研究客家民风民俗、历史沿革和民间艺术的发展都提供了客观的活态依据。

3. 保护与传承。

第一, 是保护人文资源。抢救上杭木偶戏, 关键在于保护艺术传承人。上杭木偶戏有一批诸如丘必书、徐传华、李家贤等杰出艺人, 他们曾在1955年晋京参加“全国十三省傀儡戏汇演”中荣获一等奖, 还有李联生、曹朝福、袁宜立、龚步阶、梁绿春等木偶艺人长期不懈地弘扬木偶艺术技艺。我们除了协助相关部门各方组织和培养本地人才外, 对传承人给予荣誉、培训和经费等方面的支持, 对较活跃的民间木偶剧团也给予动态的持续性保护, 通过田野调查, 对本县木偶戏班的演员的基本情况, 木偶戏旧有班社和现存情况建立了一系列的谱系档案。第二, 是积极申报“非遗”。上杭客家木偶戏早在2008年便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白砂木偶戏“田公堂”也于2012年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第三, 是开设专题资料室。图书馆通过深入调研本县木偶戏班与艺人的分布区域及整理馆藏的木偶戏口述剧本稿, 精心设计并制作了上杭县客家木偶戏陈列版面——分为源流篇、演出篇、传承篇和研讨篇等四部分, 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 通过舞台、版面、实物和文献资料来展示上杭客家木偶戏的源流及其发展, 上杭客家木偶戏资料室于2010年5月正式对外开放。第四, 是整理剧目。早在1954年至1960年间, 龙岩文化局和上杭文化局就组织了梁祥礼、丘必书、袁宜立、龚步阶等十多位木偶老艺人口述, 由文化工作者笔录, 发掘整理了1092出传统剧目, 计1500多册。这些剧目稿本收藏在图书馆特藏库内。我们将其按口述人和剧目进行分类和整理归架, 并将这些剧目稿本复印用古籍装帧形式装帧, 在客家木偶戏资料室进行陈列, 供广大读者翻看, 同时, 又用高清扫描仪扫描进图书馆业务服务器, 供广大读者在电子阅览室阅览。第五, 是征集实物。上杭木偶戏的制作、脸谱、服装、冠带和道具的形制从原材料的质地、大小规格到制作工艺及穿戴习惯, 都有自己的一套规定。上杭图书馆除了对其高超的制作技艺作了详细记录外, 还积极向社会、个人等收集实物, 用来展览, 以提高人们对传统文化艺术的兴趣和关注。第六, 是记录技艺, 制作照片档案。上杭木偶戏有一套特有的班规和演出习俗, 如班规有设正、副台, 报锣有“一请二催三赶”, 有开始时的“跳加冠”和结束时的“打金榜”, 师徒传艺有“手语”, 要背学锣鼓等。在演出习俗上, 也有“不劝酒, 睡高铺”、“桃园三结义”, 有自己的戏联和行话口诀等等。上杭县图书馆对其除进行科学的分类和记录外, 还通过积极参与制作照片档案的形式为公共图书馆特色文献建设提供了完整的档案资料, 以供广大读者查阅。第七, 是举办专题讲座。2011年7月, 上杭县图书馆特邀福建省艺术研究所研究员、香港中文大学博士生导师叶明生前来县图书馆二楼报告厅作主题为“客家木偶戏的源流及其发展”的讲座。第八, 是成立上杭客家木偶艺术协会。为培养人才和完善人才格局, “上杭县客家木偶艺术协会”第一次会员大会于2011年7月25日在上杭县图书馆报告厅举行。全县80多名木偶艺人和木偶艺术爱好者加入协会。第九, 是积极组织开展木偶戏演出, 逐步形成木偶戏进校园的氛围。积极组织上杭木偶戏进村入户表演, 组织参加客家民俗文化大赛, 参加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博览会等。2011年, 上杭木偶戏应文化部的邀请赴北京中华世纪坛展演半个月。本县的白砂中、小学已成立木偶艺术兴趣小组, 进行了木偶艺术教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进校园的氛围已经形成。

三、公共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互补性

首先, 公共图书馆的职能要求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人类记忆是公共图书馆的职能之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社会的一种记忆, 知识的一种类型和人类知识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 公共图书馆必须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

其次, 社会文明进步要求公共图书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如果公共图书馆不重视参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 那么, 它无论对社会文明重建的贡献或是对社会文明延续的贡献, 还是对民族复兴伟业的贡献, 都只能是残缺的。

再次, 公共图书馆的职责应是为传承主体农民服务。作为“知识下乡”的主要服务机构的公共图书馆, 在选择合适的知识资源为农民开展知识援助的同时, 还必须解决履行为弱势群体知识服务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帮助挖掘他们的文化资源、技艺资源, 从而以提高他们的警觉性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来摆脱贫困。

最后, 公共图书馆的使命之一就是维护文化的多样性。公共图书馆不仅要保存、研究、传播、服务于精英文化、形而上的学问知识, 也还应保护、研究、传播民族民间文化, 反映人们整体生活文化的形而下知识。才助于提升公共图书馆的人文精神, 加强本土化建设, 促使公共图书馆更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需求。此外, 要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管理的有序和共享, 就应充分地运用和贡献公共图书馆在知识组织与书目控制方面的研究成果和长期积累的经验。因此,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弘扬也需要公共图书馆。

通过多年来上杭县图书馆在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 充分证明了:公共图书馆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收集和开发利用工作, 这对于挽救传统文化, 建立更为完善的特色文献综合体系, 更有深度而有效地为人类文明传承研究服务,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摘要:通过介绍上杭客家木偶戏的地位、流传和特征, 以及上杭县图书馆为抢救客家木偶戏所做的系列工作, 旨在探究公共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的互补性。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互补性

参考文献

[1]孙艳.公共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江西图书馆学刊, 2012 (3) .

[2]王晓青.公共图书馆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路径[J].图书馆学刊, 2012 (3) .

[3]叶明生.上杭木偶戏与白砂田公堂研究文集[C].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 2010.

[4]方允璋.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M].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9.

[5]李玲.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谈公共图书馆承担的社会责任[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08.20 (5) .

道德与幸福的关系 篇11

关键词:道德幸福道德品质修养

幸福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价值。道德作为人的属性和精神,是幸福的主干。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通过德性或某种学习或训练而获得的,但需要完全的善和一生的时间。幸福本身离不开德性,德性对幸福而言,至关重要。两者之间彼此相互关联,互为统一。也就是说,幸福是依存于道德的附庸,而道德是幸福的主宰。

一、人是道德的主体

道德在人的意识中伴随一生。人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幼年、青年、成年、老年。在儿童阶段,人对道德的认识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他律阶段”,时间大约在5岁—8岁。此时在成人的引导下,严格准守规则,负责任,服从权威。二是“自律阶段”,从八九岁以后。人在该阶段,已经认识到了道德规范的相对性,对权威已不再盲目服从。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开始发展出自己独立的道德价值和道德规范,亦认识到各种道德信仰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对社会规范,不管是道德还是法律,不再是简单地遵从,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做灵活的变通。因此,人的道德形成是一个发展过程。当人在发展中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中,决定了他们如何构建他们关于世界的知识,其中也包括了对道德的进一步理解。

二、幸福是灵魂的愉悦

道德的范畴内容中,幸福在道德体系中只是一个方面,除此还包括有人们的义务、良心、荣誉、节操等。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认为,“人的道德的基础乃是人对幸福的追求。”费尔巴哈强调指出,追求幸福是人的本性,“生活的基础也就是道德的基础。”古希腊哲学家亞里士多德把人生能够得到的好处分为三类——外在之物、人的灵魂和人的身体。在道德领域中人生的外在之物体现在社会生活传统习惯,世俗演绎财富之中,而幸福来自人的内心,是由人的心态决定的,心态是幸福的温度计。幸福的大与小、多与少,取决于人的心态。人的一切美好的经历只有转化为内心的体验,与心灵的碰撞之后,才能称其为幸福。当人们体验幸福的同时,也是对生命意义的肯定评价。幸福也并不是一个固定的实体。人们得到财富、地位、荣誉后会引发幸福的感受,但得到这些东西的人并不全都是幸福的。外在的东西只是条件,只有转化为内在的体验和心情上升到精神形态层面,才能称其为幸福。不同的人对于幸福的理解不同,不同的人生也可以对应不同的幸福。幸福也从不偏爱任何人。

三、道德的完美亦应包含着幸福

“德者福之基,福者德之致”(《张载集》),德为幸福的前提,道德不能排斥幸福。道德的完美,亦相应地包含着幸福。幸福作为“好”或“善”是以人自身的完善为目的。人自身的完善就是人的幸福的实现。人们一般把有道德的行为称作善,而把不道德的行为叫做恶。人行善避恶,才能维持社会的秩序,人群的和谐。“善”有两层意思。一指个人的善,即个人道德上、人格上、精神上的提高和完善。另一是指社会的善,即社会的进步和公正,社会秩序的规范。“善”的个人是好人,“善”的社会是好社会。作为“善”的个人,要养成强烈的道德责任感,对于善的行为有道德上的满足,对于恶的行为,能够有道德上的批判,只有对善和恶、美和丑、正义与非正义,有明显的爱憎分明的感情,才能产生合乎道德的行为,才能净化社会环境,张扬良好的社会风尚。个人是社会的一份子,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都应该具有理想,并且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如果没有理想,道德理念缺失,个人便是堕落的个人,社会便会是腐败的社会,也就无从谈起幸福。俗话说“德与福相倚重”。只有道德在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幸福的范畴才能不断发展,臻于完善。每一个人都在谋求幸福,但是个人的幸福和大家的幸福是不可分离的。集体幸福是个人幸福的基础,个人幸福是集体幸福的体现;没有集体幸福,就不会有个人幸福。只有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相结合,创造良好的生活基础,也才能彰显出道德的完美。

四、道德品质修养的必要性

(一) 人的社会化是贯穿人生始终的过程

当人由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的时候,经过社会化过程,变成具有社会观念和社会技能的社会人,构成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人在人格发展中,会受到社会上其他人的一般期待来调整自己的行为过程。在文化发展中,接受世代积累的文化遗产,并保持社会文化的传递和社会生活的延续,通过代际传承和积累用于改造世界和推动社会进步使人变得具有社会性,使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使人的个性得以健全和完善。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增进社会的团结,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传递社会知识和规范,推动社会的进步。

(二)人在社会活动中的角色转变

人在生命周期内,在与环境的结合中,是其人格发展的过程。一是经历传统的按阶段发展。人在进入社会时,最初从儿童时期开始。在生命的早期,在孩提阶段,主要接受语言和认知本领。青年时期,进行大量的学习为将来所要扮演的角色做预期准备。成年后,为了适应新形势下角色的要求进行学习。二是经历在社会互动中双向发展。接受历史传统,长辈将社会规范和文化知识传授给晚辈,晚辈传授文化规范和知识给长辈。在现代社会中,社会变迁加快,知识更新速度加快,新知识、新事物不断涌现,长辈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接受晚辈知识的传递。三是在社会变革中重新定位角色转化。放弃原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在角色的转换中,在新的环境中。接受新的变化。

(三)人在生命历程中人格的提升

一个人一生会经历入学、就业、生育、退休等生命事件,每个人的生命事件按一系列顺序排列,构成个人的生命历程。社会化过程贯穿个人的整个生命历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的道德品质,即“人格”,行为原则和规范一方面受一定时代和一定社会的道德影响,另一方面与个人的修养有关。人的道德品质上的善恶,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的。“人之初,性本善。”人的本性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是在社会活动中通过社会互动逐渐形成的。人的本质具有社会性和可变性。人的可变性也称可塑性,通过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可以使人的道德品质得到锻炼和提高,可以使人的向善向恶的能力得到改善,善的可以更善,或者可以变恶,恶的也可以改恶从善,或者变得更恶。在个人人格提升中,是孩子在家庭生活中培养起来的人格会影响到他将来的行为模式。其次,同辈群体中,以青少年阶段的相互影响最为明显。第三,学校、大众传播媒体的影响也非常重要。人格的提升过程是每个人都应接受的现实。因为个人既是构成社会的一分子又是社会风尚的制造者,应该把自己看作是需要改造而且能够改造的,不要把自己看作是完美的、神圣的、不可改造的。这也是历史发展的要求。

(四)在实践中形成良好的人格魅力和高尚的品德

品德的修养离不开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品德的修养才能得到升华。首先,在人们相处的社会关系中,不断的进行自我锻炼,自我改造,提升自身的素质,规范个人的行为,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其次,要理论联系实际,在道德教育、品德的修养中,坚持正确的道德准则。与非道德的行为决裂,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第三,品德贯穿个人的一生。对品德的修养,必须从认识到实践,往复循环,不断提高。通过内心信念,形成一种境界。在任何情况下,都应按照道德规范去行事。刻苦地锻炼和不断的自省,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人。要不断的学习,要从一个自认人转化为一个有社会规则制约的人。在人的社会化进程中,重塑个人价值体系,提升个人人格魅力,规范个人自身行为,以此影响社会风尚的根本向好。最后,要做好传承延续,把社会知识和规范从一个人传到另一个人,从一代人传到另一代人,通过社会化手段培养具有与社会化手段培养具有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社会成员,促使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参考文献:

[1]李超.幸福生活的伦理思考[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13,1.

公共关系的道德遗产 篇12

一、公共行政伦理概念界定

公共行政伦理是行政管理学中一个研究的重点, 然而时至今日, 还没有人能够明确的叙述公共行政伦理的具体所指。本文所说的公共行政伦理, 是指在公共行政活动过程中, 以公共行政的价值实现为目标, 调节公共行政主体、客体之间特定关系的伦理规范。其一, 公共行政活动过程是公共行政主体落实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 包括公共行政的目标设置、事务确立、事务执行、工作成效以及反馈。其二, 公共行政价值是行政管理最终想要实现的目标 (正义、安全、稳定、幸福、自由、效率、公平、和谐等) 。公共行政价值不等同于公共行政伦理, 但也有研究者往往将二者混淆。公共行政伦理是实现公共行政价值的手段, 而公共行政价值是实施公共行政伦理的目标, 公共行政主体与客体遵循公共行政伦理的程度越高, 公共行政伦理就越能确保公共行政价值的实现。其三, 公共行政主体是指公共行政活动中权力的实施者, 公共行政客体是指公共行政活动中权力的接受者。权力实施者可以是具体的公职人员, 也可以是执行公共权力的法人或组织, 公职人员是作为个体的“权力人”, 而法人或组织是作为法人的“权力人”。两者之间既有所区别又有相同之处, 两者都是权力的主体, 也都可以成为公共行政伦理的主体与承担者。与公共行政主体相似, 公共行政客体可以是公民、公职人员等个人, 也可以是企业、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以及其他公共行政组织等组织的法人。其四, 特定公共行政关系是行政主客体在特定行政活动中形成的关系。人在社会中并不只扮演一个角色,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 有着不同的公共行政伦理要求。

二、公共道德概述

公共道德即公德、善良风俗。我国最早提出公共道德概念的人是梁启超, 他认为:人人独善其身者谓之私德, 人人相善其群者谓之公德;梁漱溟也就公德给出了自己的解释:人类为参与团体生活所必需的品质。虽然上述定义在今天看来不够严谨, 但仍能从其中看出公德的两个重要特质:第一, 公德活动的主体是“人”, 不是狭义的某些“特殊人”, 而是广义的社会中存在的“自然人”;公德的活动地域是公共场所, 只有存在于公共领域的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才能称之为公德。

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偏重私德而不重公德, 偏重于小家而不重大家。直到近代中国遭受列强侵略, 丧权辱国之后, 以“五伦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社会伦理体系与当时迫切的救亡图存形势格格不入, 一大批仁人志士才开始反思, 也才意识到“公德缺失, 智慧不开”, 并开始思索“群重己轻, 舍私为公”的重要性。新中国成立后, 在国家号召之下, 国民素质不断提升, 民众的个人权利意识不断向公平观念发展, 道德素质、公德思想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和丰富, 公德的内涵更加的成熟。公共道德超越了熟人社会, 是一类面向陌生人的行为互动, 公德不同于私德, 不局限于熟人之间的责任、利益关系, 而是扩展到与陌生的社会成员之间的责任、利益关系, 以及个人与团体之间的责任、利益关系。公共性是公共道德的基本特征, 这也就决定了公共道德所涉及的对象具有普遍性, 公共道德发生的场域具备公开性、透明性。公共道德具有消极性与积极性并存的特性, 即“有所为”与“有所守”的行为区分。同时, 公共道德具有自主性, 例如, 在传统模式下, 中国社会的“公”是自上而下的, 而新时代背景之下, “公”的范围、空间被扩大, 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模式。

三、公共行政伦理与公共道德的关系

行政伦理在整个的行政系统中属于一种精神性要素, 它是行政实践的价值指导性因素, 是公共行政的灵魂所在。行政伦理源于行政权力的运用与实施。行政伦理的目的是要运用伦理道德来限制和规范行政权力行为, 社会赋予行政管理者以必要的行政权力来行使公共服务的职能。行政管理者如若缺失公共道德, 在公共权力实施过程中极易将公权转为私权, 权力滥用、权力异化、腐败现象等多种行政问题, 损害了公共利益与政府形象, 严重影响了行政效率的提高。在行政活动中, 公共行政伦理与公共道德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公共行政伦理维护公共道德

公共道德与公民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不仅是公民参与社会活动的最基本的行为要求, 更是每一个公民需要严格遵守的义务。如果公民违反了公共道德, 轻者会受到社会的谴责, 重者则可能被有关部门处罚, 众多行政、治安处罚条例制定的依据来源于对公共道德的维护。私德能体现出人的修养与品格, 对于私德良好的人社会会予以赞赏, 但对于私德不高的人, 社会也无权谴责, 社会对私德的要求是可做可不做的。履行公共道德是每一个社会成员必须做到的要求, 如果公民不履行公共道德, 不仅会破坏行为底线, 扰乱社会秩序, 更有可能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公共道德的形成需要教育机构、社会单位以及社会团体的通力协作, 公共行政伦理是影响公共道德形成的关键因素。

(二) 公共行政伦理建立在公共道德基础之上

私人决策与政府公共决策存在较大的差别。从责任角度分析, 前者所导致的不良的后果由私人独立承担, 但后者涉及的面更为广阔, 往往需要社会大众共同承担;从财产处理角度分析, 前者的财产的处置体现的是私德, 可以完全受个人喜恶支配, 而后者进行财政预算则不能掺杂个人情感, 必须以公共意志为指导, 充分的展示社会公德;从行为约束角度分析, 私人决策不受或是少受国家法律约束, 而政府决策以国家法律为纲领落实, 并以法治手段防止公职人员出现行政问题, 也使得公共机构与行政人员在一定程度上出现刻板、冷漠的表现。赋予公职履行者权力, 在公职履行中拥有强制性方法与手段, 在一定层面上保证了公共权力有效实施, 但也存在公权威胁私权的问题。不可能对公权行使的每一个步骤都做详尽的制度要求, 公职活动包含了大量的自由裁量权行使空间, 公职人员可能利用这些空间做出不当行为。公务行为即能维护社会利益, 也有损害社会利益的可能, 因而必须将公共道德作为公共行政伦理的基础, 才能使政府行为回归到社会本位上, 提升公务活动的层次, 摆脱行政人员的个人利益观与部门利益观。

由于传统伦理学理论具备多面性, 不同人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可能会产生完全不同甚至是对立的看法, 这也就使得公共行政伦理实施不可避免的出现分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人们提出了不同的解决办法, 主要包括如下三种:第一, 立法论者主张设立伦理法典, 约束、限制、引导国家工作人员的公职行为。从理论上讲这一办法能够发挥出一定的作用, 但是日常伦理决策过程繁杂特殊, 法典的设立也因此存在非常大的困难;第二, 美德论者强调个人品质, 他们认为主体性可以弱化个人道德与公共道德之间的冲突。然而美德论的落实也同样遭遇了困境, 因为难有量化美德的指标, 美德量化成本难以预计;第三, 道义论者认为只有符合了人道的行为才能具有价值。故而需要从人道行为以及价值两个方面出发分析。然而。价值论关系着行为效果, 体现在国家、政府方面则表现为政绩, 而这无疑会导致部分公职人员为了取得突出的政绩采取不正当的手段, 与公务活动的初衷背道而驰。国家公职人员的政绩观需要经过道德辨思, 利用公共道德对政绩进行价值引导, 公共行政伦理需要建立在公共道德基础之上, 指导公务活动。

(三) 公共道德与公共行政伦理相辅相成

伦理问题的实质是价值问题, 任何形态的伦理都需要提供与之相应的价值原则。因此, 行政活动只有具备了行政伦理价值, 才能被社会、大众认同, 也才能够有效、合理、快速的落实。现阶段, 许多公职人员在衡量公共行政活动的时候, 不能重点把握, 甚至是忽视了伦理价值目标、社会道德风尚、公众道德等参数, 而只是片面的追求经济效益与物质财富增长, 庸俗的唯物论倾向, 使得公共行政伦理价值在行政过程中被丢弃, 个人落实独立道德判断缺乏空间, 道德判断自由未被尊重, 组织方面亦不重视, 继而导致公职人员在公共行政活动中存在道德屏蔽现象, 部分公职人员以社会人角色规避个体道德功效, 以行政者的角色规避社会道德监督。因而需要加快行政伦理目标的现实化进程, 提高公职人员道德判断能力、水平, 确保行政行为能够被法律以及道德约束。

四、结束语

公共行政伦理是公共行政活动过程中, 以公共行政的价值实现为目标调节公共行政主体与公共行政客体之间特定公共行政关系的伦理规范。公共行政伦理维护公共道德、公共行政伦理建立在公共道德基础之上, 公共道德与公共行政伦理相辅相成。在行政活动中, 每一个国家公职人员都应养成正确的公共行政伦理与公共道德, 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摘要:公共行政伦理是行政管理学中一个研究重点, 公共道德是善良风俗的别称。公共行政伦理与公共道德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分析出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公共行政伦理概念出发讨论, 概述了公共道德, 分析了公共行政伦理与公共道德之间的关系, 希望能为社会各界人士提供帮助。

关键词:公共行政伦理,公共道德,公职人员

参考文献

[1]刘祖云.行政伦理关系研究[M].人民出版社, 2007

[2]余玉华, 杨芳.公共行政伦理学[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6

上一篇:新闻事实下一篇:模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