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事实(精选10篇)
新闻事实 篇1
摘要:在社会经济不断进步的背景下, 新闻逐渐成为人们了解国家乃至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新闻这一公共传播方式, 社会现象的产生发展及意识形态的更替变化, 让处在高速发展的社会中的奋斗者对其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然而不可避免的, 个别新闻报道所产生引发的社会矛盾与价值讨论愈发激烈, 新闻事实同新闻价值之间的天平不断摇摆, 现阶段, “平衡”作为二者共同希冀的未来走向, 以加强对新闻事实与新闻价值的探讨, 依托真相、正义及道德等重要衡量因素的研究将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新闻事实,新闻价值,真相,正义,道德
一、前言
近年来, 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 各国经济取得巨大进步, 同时信息技术也以日新月异的速度不断更新, 社会现象能够及时被新闻工作者进行挖掘播报。然而, 新闻报道所产生引发的社会讨论一方面增加了公众对社会问题的参与度。同时, 新闻传播时, 传播的内容、形式及对象又深深受到新闻价值的影响, 在这一社会进程中, 为了促使新闻内容以正能量的形式出现在公众视野, 言之所谓的“事实”是不利于播报的, 而这就产生了事实重要还是价值重要的矛盾, 对二者的探讨, 对于新闻业工作者所面对的媒体氛围, 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新闻事实与新闻价值之间平衡的方法
经济不断进步过程中, 公众的思想意识也有所提高, 现在社会大众越来越重视运用法律等手段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在观看新闻的过程中, 也有越来越多的社会群体开始意识到新闻内容或许由于某种原因没有给予自己最大的知情权, 部分公众认为这种做法是不恰当的;然而还有部分公众认为, 新闻报道应及时报道各种正能量的内容, 在鼓舞人心的过程中, 能够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对人进行正面教育。这两种说法各执一词, 如何衡量新闻事实与新闻价值的平衡关系, 是新闻人的日常工作。是真相、正义、道德这杆秤上的重要砝码。建立过程, 困难重重。
(一) 辨析新闻事实与真相的关系
“严格地说, 事实是不能定义的。”这是罗素在为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一书撰写导言时提出的, 他充分说明了从学理上认识“事实”存在困难。具体到新闻学领域, 新闻事实并不完全等同于真相。所谓新闻事实, 是实际发生或存在的事物状态, 是事物的外在表现;而真相则是事物的内在本质。真相的释义在新闻报道中指事物的真实表现及情况。从表面字义上看, 它同“假相”相对。对于事物的表面而言, 都拥有两种现象, 即真相和假相, 这两种现象在新闻报道中是很容易被人们进行感知的一种事实。但是在进行新闻报道时, 尽管描述的内容都是事实, 却无法判定这就是将事件的真相完全展现了出来。[1]在对事件的真正情形和本质进行描述的过程中只能依靠事实说话, 这也才能够将真相表现出来。而那些对事件的真正情形和本质进行掩盖或断章取义的报道, 就是所谓的假相。例如, 在进行新闻报道的过程中, 公众从镜头中能够发现某地出现了打斗的痕迹, 然而这并不能够说明, 新闻镜头前的位置就是事发现场, 其中可能有人为伪造的可能, 也有镜头没有摄录到的可能等。在这种情况下, 受众需要从新闻记者的口中才能够得到真相和实施情况。因此, 进行新闻报道, 新闻工作者和受众都应当将事件的真实性尽可能的加强和强化, 还要对其中包含的假相具有区分和辨别的能力, 不仅应该对事件发生的真实性进行分析, 新闻工作者还应当在工作中全面的、客观的进行报道, 避免一切可能扭曲事实真相的情况, 努力将事件整体的实际情况和本质展现出来。[2]
(二) 选择正确方式去平衡新闻事实与新闻价值
在新闻事实和新闻价值之间的争议越来越大的基础上, 新闻工作者的工作职能及责任心显得尤为重要, 它是帮助新闻工作者在工作中选择正确砝码进行新闻事实和新闻价值称量的基础。也是新闻人选择真相、正义、道德的方法, 去称量新闻事实与新闻价值的关键。《真相至上》这部电影以艺术的手法, 形象再现了这一过程。影片的开始, 女记者瑞秋发表了揭露总统发动战争的决策是失误的一篇报道, 泄露了一名CIA女特工的身份。这则报道引起了国家、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 与此同时, 也因泄露了特工的身份, 影响了国家安全。因为这则报道, 两个家庭的命运发生了改变。[3]出于正义感, 瑞秋不肯向特别检察官说出爆料人的真实身份, 被关押进看守所, 律师的努力, 瑞秋工作伙伴对她的支持与鼓励, 使她宁愿放弃家庭也要选择保护爆料人的身份。她始终坚持自己的道德与正义感, 勇敢面对看守所的生活艰难, 丈夫的出轨, 甚至是被泄密特工的死亡。瑞秋的报道与选择间接导致了该女特工失去工作, 失去丈夫与女儿, 甚至被极端分子杀害。血泪斑斑, 不得不引起我们深思:这样的报道究竟是否正确?我想每个人心中都拥有不同的答案, 瑞秋在完成自己工作价值的同时也尽力去做到人性的善举保护了爆料人, 我们对于辛辛苦苦为国家工作的特工都十分敬重, 虽欲责怪瑞秋的莽撞, 却也为她的勇敢、正义所感动, 更为受牵连的家庭成员痛心。[4]
(三) 新闻工作者的态度
《真相至上》的影片结尾, 瑞秋始终没有说出爆料人是谁。直到最后的回忆, 反转剧情, 该名女特工的女儿与瑞秋的儿子是幼儿园同学, 在幼儿园班车上聊天时, 瑞秋的新闻敏锐度致使瑞秋套出小女孩的话, 知道了小女孩母亲的特工身份与事件的真相。意外的结局, 两个家庭的毁灭, 小女孩再也没有了母亲, 瑞秋的儿子也即将在单亲家庭中成长。[5]巨大的新闻价值、不妥协的真相, 究竟带来的是什么?这是考验新闻工作者工作态度的关键, 而且每个新闻工作者也都拥有不同的答案, 他们在日常的工作中是应当抛开所有家庭、子女的牵绊, 永远只坚守新闻的真相, 还是应当制造一定的假相, 发挥新闻特定的价值即可呢?巨大的新闻价值, 有时会促使一位新闻工作者丧失职业道德、丧失梦想, 甚至蒙蔽良心, 然而不是每个人都能过得了面对自己良心的那一关。[6]成为新闻工作者之前应该有自己对于事物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 这样才能在新闻事实与价值的面前能够更好地去辩证问题。
(四) 美国普利策新闻奖
普利策新闻奖是美国新闻界最高奖。普利策奖的提名是每个新闻人的梦想, 为了这样的梦想, 付出的代价是否值得?这让人联想到1994年4月公布的获奖名单, 14个奖项中的“特写性新闻摄影” (Feature Photography) 奖项获得者是南非“自由记者” (freelancer) 凯文·卡特所拍摄的一张苏丹小女孩的照片。一个奄奄一息、饥瘦枯槁的黑人小女孩伏在地上, 一只巨大的秃鹫站在她旁边, 等待她的死亡。相信很多人都看过这个照片都会印象深刻, 这幅颇具震撼力的照片获得当年的普利策新闻奖, 但是巨大的荣誉和舆论的唾骂也接踵而来, 公众质疑摄影记者面对这个快被虐杀的小生命不去救助反而拿起的是手中的摄影机快门?几个月后, 凯文自杀了, 他的遗言只留下一张字条:“真的, 真的对不起大家, 生活的痛苦远远超过了欢乐的程度。”此事成为批评记者只顾抢报新闻, 却丧失人性的典型案例。但真相究竟如何?凯文真的为了追求新闻价值而枉顾正义与道德?
当时的苏丹面临战乱, 人民普遍饱受饥饿、贫穷、甚至死亡之苦, 这都不是一名记者仅靠个人之力能解决的。对于凯文我们不应该要求更多。而且在当时, 凯文在拍好照片后, 就赶走了秃鹫。他的照片发表之后, 更是引来了全世界对苏丹问题的重视。通过更多记者、媒体的关注报道, 揭示当时当地社会问题, 并敦促其社会问题的解决, 这是正义的更高体现。此外, 据悉凯文在自杀前就患有严重的抑郁症, 他的自杀也不能简单归咎于拍摄这张照片。但是很多社会与道德的负面指责会把记者这个行业泼得肮脏不堪。这张照片所带来的群众舆论胜过他本来所想表达的理念。新闻价值与正义、道德的关系这些年来一直备受关注。[7]
新闻人在新闻价值的诱惑面前, 是否能够正确的去对待这之间的利益关系?在姚贝娜死亡事件中, 记者守在姚贝娜病房的门口首先是因为她是一个公众人物, 外界想知道她的一切, 包括病情。既然发布了病危消息, 记者就必然会到场。记者出于职业素养必定有了线索就得到一线。但记者并不是没有人性的冰块。正如有一位报道地震事件的新闻记者, 即使他内心悲痛, 但职业习惯让他在报道的时候“提嘴角”来表达报道的积极性。但受众却大力谴责这名记者在报道灾难事件时“微笑”。无论如何,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 手里的采访不能停, 必须收起情绪, 冷静陈述, 以最客观的视角去报道新闻事实。
我们不能否认在这个“快餐时代”, 新闻人都在为如何能让公众最快时间接收到最新的媒体咨询并扩大影响力而绞尽脑汁。但是公众人物的死亡该如何报道, 确实需要深思熟虑。尊重逝者家属是最基本的道德!新闻人由于职业原因, 有时会直面社会的阴暗角落, 在泥泞的污流中摸爬滚打, 需要平衡道德、秉持正义, 也只有如此, 新闻人才能够更好地像积极抗癌的微笑天使姚贝娜一样带给这个社会更多正能量的信息。[8]
三、完整呈现新闻事实的重要性
新闻事实同新闻价值可以说是密不可分的, 新闻事实是否完整呈现, 可以影响受众对于真相的想象与理解, 从而影响新闻价值。也正因为如此, 会有很多新闻工作者在工作中可以制造新闻假相, 来提高新闻的价值, 这种做法无疑是最为可耻的行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杨保军先生在其《新闻真实论》的第三章中指出:“新闻对事实的呈现总是再现与建构的共同结果。即不管事实如何, 新闻对事实的面目呈现总是有限的。也就是说, 相对事实来说, 真实总是有限度的真实。”
2015年5月3日14时20分左右, 成都三环路娇子立交下发生了一起殴打女司机案件。大众轿车男驾驶员张某因为行车纠纷对现代轿车上的卢某进行殴打, 性质恶劣。经公安机关审查后, 张某因为涉嫌滋事被锦江区公安局依法刑事拘留。事件到这里应该是很公正的处理。可是后来这起针对女性暴力的案件成了热门话题, 甚至演变成支持打人者。舆情之所以改变, 关键是因为在调查张某的行车记录仪时发现, 卢某两次突然变道险些造成事故, 双方都有喊话斗气让人感觉受害者在调查中有装可怜博同情的嫌疑, 并非纯属无辜。而且施暴者是为了保护车中妻儿, 去教训了既霸道又犯错的张某。甚至在网络话题热度持续的时候, 有的网络媒体不顾受害者感受, 报道了网友人肉搜索卢某的私人隐私:此车车牌号还有26次违规未处理, 早在2011年有“前科”, 披露她名下还有一辆宝马也有违章未处理, 说她父亲是官员, 质疑车辆收入的合法性。此外卢某的身份证、生活照被公开, 甚至在2013年的开房记录被曝光, 造成女子滥交、品质很坏的影响。由此, 事件朝着扩大事态的方向发展。[9]网络媒体的“围剿”使大家连起码的同情心也丧失, 网上骂声一片。这在无形中给被害者带来“二次伤害”。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媒体报道的严重影响的, 新闻报道过程中并没有就事论事, 针对违章记录进行报道, 针对打人事件的惩处进行报道, 反而呼吁社会大众集体攻击被打女司机。媒体断章取义, 用博人眼球的标题营造话题, 这种剪辑的力量是足以让天使成为恶魔。只有新闻影响而无新闻事实的报道, 给当事人造成巨大伤害。媒体不能决定受众对事件的看法, 却能够通过对信息的截取和选题的安排来决定社会公众关注的新闻事实的焦点。[10]
新闻对受众来说, 既不具备法律规条的约束力, 又无政策文件的指令性, 只能依靠自身新闻价值去吸引受众。因此, 有必要对新闻受众认知心理进行深入研究。华中师范大学新闻学硕士罗玲在其学位论文中, 将网络与传统媒介新闻受众的心理诉求进行了区分, 分为“通俗化”与“严肃化”两种类型。在上述新闻事实中, 女司机的花边八卦, 明显具有“通俗”的特征, 故而受到网络的青睐。女司机受到的暴力虐打, 具有“严肃化”倾向。有必要通过施暴事件对加害者有一个正确的谴责与惩罚, 要有一个正能量的引导才是新闻价值的正确方向。
四、结论
新闻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对于记者来说是旁观者, 但是往往要以第一当事者的角度去还原事件的真实性, 即报道新闻事实。只有对信息源展开深入调查, 经过不断的怀疑取证, 才能引出真相。当然这还需要记者的客观公正对待新闻事实与新闻价值的关系, 不带个人感情色彩, 秉持正义与道德之间的正确关系, 不盲目追求轰动效应, 找准角度, 挖掘新闻背后的故事并提升新闻的取向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智.对新闻事实的一种建构主义解读——兼对客观性新闻报道辩证[J].现代传播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 2014 (11) :55-59.
[2]林纲.网络新闻语言的主观性与新闻事实构建[J].新闻爱好者, 2011 (01) :62-64.
[3]沈晓静.《新闻联播》的话语建构对新闻价值的影响[J].南京大学学报 (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06) :39-45.
[4]程雅堃.记者型新闻节目主持人传播行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2013.
[5]毕雪梅.浅谈体育新闻事实——兼论体育新闻的专业性[J].体育文化导刊, 2003 (11) :33-35.
[6]陈立新.威斯康星模式与中国初期新闻教育——兼论新闻价值理论之渊源[J].国际新闻界, 2013 (06) :137-148.
[7]余忻.发掘新闻事实之学, 彰显新闻名家之法——评胡志平《新闻写作创新智慧》[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02) :39-40.
[8]刘红霞.体育赛事的新闻价值——新闻价值模型在2010年南非世界杯报道中的应用[J].中国体育科技, 2012 (01) :119-126.
[9]刘美伯.《中国日报》对外传播新闻价值变化趋势研究[D].中国传媒大学, 2007.
[10]杨喜春.《人民日报》与人民网社会新闻价值取向比较分析[D].辽宁大学, 2013.
新闻事实 篇2
时间:2011-7-29上午10:00 周振伟:各位领导,新闻界的朋友们:上午好!
城市建设一直是市委市政府的一项重点工作,也是这些年来广州城市建设的一个亮点,从“一年一小变,三年一中变”到广州亚运的大变,城市的变化日新月异,这已成为广大市民的共识。但是在城市建设取得积极成效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东西,那就是违建。对此,市政府的态度非常明确,打击违建的行动在持续进行中。如何更好地打击城市违建、遏制城市违建,为此我们特意请来了市城管局市法制办的有关领导,召开关于强化查控违法建设工作责任制实施意见的新闻发布会向大家通报有关情况。
参加发布会的领导有:
市城管委主任、书记,城管局执法局局长李廷贵先生;
市城管执法局副局长谢伟先生;
市法制办副主任林琦女士。
现在我们请市城管委主任,城管执法局局长李廷贵先生通报有关情况,有请。
李廷贵: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新闻界的朋友们:
今年6月14日,市政府13届139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强化查控违法建设工作责任制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于2011年7月27日起正式施行。为了确保《意见》的有效实施,根据万庆良市长的指示,我们今天在这里举行新闻发布会,向媒体和广大市民介绍、宣传《意见》的主要内容,并对《意见》的一些具体细节进行说明。首先,受市政府委托,请允许我向前来参加发布会的新闻界的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下面,我向大家介绍这个《意见》出台的有关情况。
一、出台背景与制定过程
市委、市政府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特别是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1997年开始,广州就按照“重心下移、立足基层”的改革思路,对城市管理体制不断进行系统改革。1998年实施“一年一小变,三年一中变”工程,大规模开展城市环境整治,加强城市管理。2005年实施为期3年的城市管理年活动,创新城市管理体制,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2009、2010年,以迎接亚运为契机,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为载体,全面推进亚运城市行动计划,城市建设长足进展,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环境面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变化。
广州城市建设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问题,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提速,受不良利益的驱动,出现了违法建设的歪风,在局部区域还呈现愈演愈烈之势,违法建设已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一颗“毒瘤”,危害巨大,严重影响广州的城市
形象和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阻碍了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步伐。它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七个方面:一是违反城乡整体规划,影响城乡的可持续发展;二是侵蚀公共资源和破坏城市空间布局;三是践踏法律尊严,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四是危害公共安全,带来安全隐患;五是浪费社会财富和政府行政资源;六是破坏城市景观,影响城市容貌;七是扰乱市场经济秩序,违背社会公平、正义。因此,严查严控违法建设是我市加强城市管理,建设全省宜居城乡“首善之区”和建设幸福广州的必然要求,是民心所向,是正义之举,是依法加强城市管理的必然要求。
去年,我市以清拆二沙岛违法别墅为突破口,以7月8日全市查控违法建设暨整治广告招牌工作会议为转折点,开展了一场严查严控违法建设的攻坚战。经过各级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的共同努力,拆除和制止了一大批违法建设,以实际行动捍卫了社会公平正义,树立了政府依法管理城市的威信,赢得了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但是,违法建设问题,积弊甚深,非一日之功就能解决。我市查控违法建设的形势仍然相当严峻,稍有放松,极易出现反弹。而我市查控违法建设工作原有的分工原则、制度设置、手段措施等已明显不适应违法建设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为此,市政府决定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进一步明确查控违法建设工作的责任主体、部门协作、时限要求等,严格责任追究和工作考评,从源头上、制度上、机制上遏制违法建设的产生。这个《意见》的出台体现了市政府对查控违法建设工作的高度重视,表明了市政府“铁腕治违”的决心和毅力;《意见》的出台对于及时发现、制止、查处违法建设行为,形成全市严查严控违法建设合力,规范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秩序,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为保障《意见》制定的科学性、合法性和合理性,在制定过程中,市城管执法局牵头开展了广泛和深入的调查研究,多次征求各区、县级人民政府,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和城管执法机关基层单位的意见。经过认真调研和反复修改,几易其稿,形成了《意见》草案并报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二、制定依据和主要内容
这个《意见》是以《城乡规划法》、《广州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条例》等法律、法规和规章为依据,并结合我市违法建设发生和发展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的。全文共六个部分二十六条,分别对查控违法建设的责任主体、组织领导、工作机制、工作分工及要求、考评及责任追究、参照适用等作了详细规定。《意见》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可以用5句话、20个字加以概括,即:“明确职责、整合资源、疏堵结合、整体考评、严格追责”。
(一)“明确职责”,就是进一步确定了查控违法建设工作的条块分工及合作原则
《意见》出台前,我市查控违法建设工作一直沿用以条为主的分工方法,各部门依照各自分工各负其责。这种分工原则涉及多个管理部门,各自适用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对违法建设的表述不
一、标准不同,造成了部门之间的相互扯皮、相互推诿,最终导致了只有城管一家“单打独斗”的局面。这种分工方法没有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查控违法建设工作的效
率受到制约。为了破解这个难题,《意见》确定了查控违法建设工作坚持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守土有责的工作原则,实行条块结合,强化一体联动。根据这一原则,“块”,主要是强化属地责任,区、街(镇)政府是辖区内查控违法建设的属地管理责任主体,对属地查控违法建设工作负总责;“条”主要强化部门责任,城管执法、国土房管、水务、交通、林业园林等部门是查控违法建设的主要责任部门;规划、公安、建设等部门是协助查控违法建设的协作责任部门;各部门依照各自职责全力支持、全力配合、共同做好查控违法建设工作。如,城管执法部门主要查控违反城乡规划管理的违法建设;国土房管部门主要查控违法用地及其附着建(构)筑物;水务部门主要查控河道管理范围内的违法建设;交通部门主要查控公路两侧建筑控制区内的违法建设;林业园林部门主要查控林业用地上的违法建设。这样的规定,使查控违法建设责任分工更加明晰,便于社会监督。
(二)“整合资源”,就是建立和完善了查控违法建设高位协调机制
为了协调相关责任主体之间相互配合,促进工作合力的形成,《意见》提出了成立市、区、街(镇)三级查控违法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下称查违办)的要求。领导小组作为查控违法建设工作的最高“指挥部”,负责协调组织辖区内相关责任主体落实工作职责。同时,《意见》还要求市、区、街(镇)政府建立查控违法建设联合工作机制,由各级查违办根据工作需要,定期或者不定期组织联合执法行动,并建立查控违法建设工作制度。
(三)“疏堵结合”,就是从源头上、制度上和政策上探索了查控违法建设的新途径 我市违法建设的产生和形成有其深刻的制度根源。以村民宅基地和村社集体违法建设为例,城中村改制后,原有农村传统的建设管理体制被严格的城乡规划管理模式所取代,致使原村民宅基地建房、村社集体建设的需求一直没有正规的报建途径。按照与时俱进,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创新管理的思路,《意见》提出了一系列疏堵结合的措施。其中包括:一是要求规划部门在编制新一轮总体规划时,研究划定城市规划区、镇规划区和村庄规划区的范围,并向社会公布。二是要求房管部门加强宅基地管理的政策研究,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对不符合要求发放的宅基地证予以撤销;对变相买卖、出租、转让宅基地的违法行为进行查处。三是要求城管执法部门加强数字化城管建设,及时公开查控违法建设的重大事项、重大决策和执法信息。四是要求各区政府正确引导辖区内各街、镇、村、居委会遵守城乡规划管理法律、法规,监督和督促辖区内有关部门履行查控违法建设的职责,严格查控违法建设。五是要求街(镇)政府加强查控违法建设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及城乡规划的宣传教育,增强居(村)民依法建设的意识,等等。疏堵结合的工作模式,将为我市从根源上解决违法建设问题探索出一条新途径。
(四)“整体考评”,就是创新了查控违法建设工作监督方式
过去,在查控违法建设工作中,一直注重个案的责任追究,对区、街(镇)政府工作业绩、工作目标的落实缺乏统一、整体、有效的考评标准及制度。为此,在制度设计中,《意见》创设了累积记分考评制度和红黄牌提醒制度,以“块”责任主体为考评的具体对象,同时
又以“块”内的“条”和“守土”责任主体的工作情况作为参考标准,既实现了查控违法建设工作从个案考评到整体考评的转变,又成功地将三级责任主体捆绑考核。这样,既促进了“条”与“块”的工作协同,又抑制了地方保护主义的孳生。
(五)“严格追责”,就是强化了查控违法建设工作的责任追究
有权必有责,违规必追究。按照权责一致、从严执法的要求,《意见》在厘清各责任主体职责、强化工作考评的基础上,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度。一是设置责任状。要求各区、街(镇)政府分别与上级政府签订查控违法建设工作责任书,明确责任目标。责任目标的落实情况作为追究查控违法建设工作责任的重要依据。二是实行挂牌整改。对经挂红黄牌后未能及时组织整改的区、街(镇)政府,要对其主要领导进行诫勉谈话或者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三是严格部门责任追究。查控违法建设主要责任部门以及协作责任部门,不履行查控或者协助查控违法建设职责,查控或者协助查控违法建设不力的,一并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四是严格监管。“守土”责任主体参与、协助、纵容、包庇、支持违法建设的,除对违法建设依法查处外,依法追究该单位主要领导的行政责任。村长(社长)等集体经济组织管理人员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由街(镇)政府给予警告或者建议罢免职务等处理。这样的规定,体现了“从严治吏”的精神,对官商勾结,充当违法建设“保护伞”的人员将直接与“官位”挂钩,促使其不敢“乱作为”,也不能“乱作为”。
三、保障办法及主要措施
《意见》实施后,我们将从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加大执行力度,推动和保障《意见》施行,确保取得良好效果。
第一,加大宣传力度。结合相关查控违法建设法律法规的规定,加强对查控违法建设工作的宣传和依法建设意识的引导,从根本上抵制违法行为,为查控违法建设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第二,加大落实力度。根据《意见》的要求,尽快搭建我市查控违法建设的组织架构,细化相关的工作制度,确保《意见》的规定和要求落到实处。
第三,加大查处力度。《意见》实施后,加大对违法建设的查处力度,迅速掀起查控违法建设的新高潮,对违法建设做到露头就打,坚决拆除,毫不留情,从源头上遏制违法建设的滋生和蔓延!
第四,加大追责力度。对属地政府组织查控违法建设工作不力的,或执法部门不作为、慢作为和乱作为的,充分发挥监察机关、纪检派出机构和查违办的作用,严格问责,该追究责任的追究责任,决不姑息!
我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在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和参与下,在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下,只要全市人民坚定信心,同心协力,全力以赴,就一定能以更强的动力、更高的要求、更大的力度保障我市城乡规划的顺利实施,就一定能使我市的城市品位、城市形象、城市内涵继续向前推进,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幸福广州、巩固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地位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周振伟:谢谢李主任,刚才李主任在通报中详细解读了实施意见具体内有关情况。这次政府对违建的打击力度是相当大的,刚才从李主任的话中感觉也印象深刻,“露头就打,坚决拆除,毫不留情”。现在是媒体提问时间,大家可以就此内容与有关情况进行提问。
东方卫视:我想请问法制办的领导,在关于强化查控违法建筑的实施意见的文本中,对违章建筑的清拆,可以采取停水停电的措施,想请问相关规定跟新实施的《行政强制法》有没有抵触之处?
亚运会海心沙的看台最近被保留下来了,从临时建筑转为永久建筑。2月份有一份报纸报道,在增城亚运会为隔离赛马用的亚运会的设施,被称为违建而强拆,这些被定义成违建的业主,他们有没有法律途径申请法律上的救济呢?
林琦:您的第一个问题是在我们文本的第20项里做了规定。首先,我们今天讲的是违法建设,言下之意是指建筑工程,为了制止这种违法行为,所以得采取行政强制的措施制止违法行为。这个是否有法律依据,我们广州市在2009年9月1号实施的市人大通过、省人大批准的《广州市城市综合执法条例》第22条明确规定,“在查处违法建设,如果责令停止违法建设而不停止者,就可以采取上述的行政强制手段予以制止”,这是没有违反规定的。包括《行政强制法》在明年1月份准备实施,这个法律中规定只有居民的生活用水、用电不可以适用,除此之外,在《行政强制法》规定的44条也明确规定是没问题的,跟即将颁布的法令是没有障碍的,这是有法律依据的。
第二个问题,您所说的一些个案,涉及到具体的问题,后亚运后的场馆问题,涉及到临时建筑的问题。临时建筑上法律上有一整套的程序,按《城乡规范法》会做后续的处理。这要走一定的程序,要进行认定,再采取下一步的措施解决。
关于救济途径,法律上都有给救济途径,是非常人性化的。先让他们停止,如果他们不停止,《城乡规划法》规定,看是否能改正,按照规划能改正,还需要一次改正,如果不能改正,就限期拆除。限期拆除里为两种,有一种是自行拆除,如果不能自行拆除,就启动强制拆除,还有没收、罚款等等,都是行政强制的一些措施。
香港商报:关于强化查控违建工作的实施意见出台后,城管对查建违建工作有什么重大行动以及措施?
李廷贵:一是我们加强查控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了违法建设领导小组,清理违章违建的领导小组,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二是强化一体联动,各单位依照职责全力支持和配合,共同做好查控违建工作。三是严格责任追究,对各级责任主体不履行职责,或者是履责不到位的,继续追究责任。四是加大工作的透明力度。五是设计疏堵结合的措施。
总而言之,就是要求各级政府、各级部门都要严格按照实施意见认真地去履行自己的职责,做好查控违法建设工作。
大公报:第一个问题,比如说规划部门和城管部门的认定违法建设的意见不一致,那如何协调?第二个问题,城管对违法建设的拆迁,如果宣传违法建设在两个月内要拆除,两个月后这个违法建设确实已经包裹起来,但是也没有拆,如果违法一年也没有拆,那怎么办?
李廷贵:城管和规划方面,对违法建设首先有规划认定的,当城管局和规划局认定意见不一致,是以规划为主,规划为主要的前提是《城乡规划法》。强拆方面,这里面有一些具体问题要做具体分析,总体是按照程序,先告知,告知后自行拆除,如果不自行拆除者都实行强拆。在强拆过程中还要履行相关程序,比如说区城管分局需要拆除需要报区政府同意,市城管局要进行强拆要经过市政府同意才进行强拆。
羊城晚报:停水停电、供热供气等都是牵一发动全身的系统,停一小块很难界定是否对居民生活产生了影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13条第2款规定说,行政机关不得对居民生活采取停止供水供电供热供燃起的方式,迫使当事人履行相关行政规定。怎么样确定供水供电不是跟居民的深入有关呢?
林琦:关于《行政强制法》13条第2款规定的,对居民生活采取停水停电和目前责任制中的概念不是一个概念。我想这最关键的区别,我们是讲违法行为正在实施,正在建造的违法建筑和构筑物的情节,没有涉及到居民生活问题。居民生活问题已经有法律非常明确地做了解释,我们现在不存在要进行界定问题。如果这个建筑物认定为违法建筑,我们会有一个公告,告知他要限期拆除,而不是马上停水停电的行政强制手段,如果公告后还不自行拆除,又不提起诉讼的情况下,政府就可以进行强制拆除。
南方电视台:最近媒体关注环卫工人,他们穿的服装很热、不透气,我们是否对他们的服装进行更换,更换费用由哪方承担?之前跟某服装厂有两千多万的合同,这个合同怎么办?
李廷贵:由于今天发布会的主题是查控违法建筑实施意见,此问题我们发布会后再进行专题讨论。
新闻真实和事实真实的区别 篇3
长期以来,人们对新闻真实的要求可以归纳为以下3个方面:
事实真实。即每一个具体的新闻报道中的每一项事实,都要求作到完全准确无误,持久有据。也就是说,新闻报道中的主要新闻要素,均要引之有据,确凿可信,而且对这些要素的细节描述,不容许有丝毫的“合理想象”;另外,新闻报道中引用的一切资料,也要求有可靠的来源,必要时要有明确的交待。
总体真实。即在一定的时间或空间范围内,新闻媒介不仅在单个的事实报道上是真实的、准确无误的,而且在对事实的总体把握上,在全面的新闻报道内容上,都必须掌握总体真实的原则,决不能以偏概全,引起误导。
本质真实。即要求新闻媒介通过事实的报道揭示出该事实发生发展的原因及其本质。这也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面对日益复杂的世事变换,人们对新闻报道提出的新的要求。
以上3个方面,虽然其中也有一些值得商榷之处(如并非任何新闻报道都应当、或可能揭示出其产生发展的原因及本质),但总的来说,它们还是较完整地概括了新闻真实性的把握原则。然而,在具体对某个新闻内容进行报道和传播的过程中,却会有很多因素影响这些原则的把握和实践,以至于我们在对新闻的真实度进行评价和判断时,往往无法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例如:对于记者来说,他们的任务是发现新闻线索,对新闻事实和新闻人物进行采访,了解新闻事件脉络,并以文字或画面的形式报道新闻事实。所以,记者眼中的新闻事实很容易归结为新闻写作中的几个要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五个W”:时间(When)、地点(Where)、人物(Who)、事件(What)、原因(Why)。
但是不是说在报道中包含了这几个要素的新闻就是真实的新闻呢?显然不是。首先,我们身边每天发生的很多事情,一个记者需要从中选出合适的内容进行采访报道。在选择的过程中,他们便会运用自己的价值体系对这些事实进行筛选和判断;其次,对于同一事实,记者们面对大量的采访素材,丰富的背景材料,在报道中如何组织这些素材,以什么样的思路利用这些材料,均会对新闻的真实性产生不同的影响。
因此,作为新闻记者,较容易把握的是新闻的事实真实,或单个新闻报道的内容真实,而不易掌握报道的总体真实或本质真实。
对于媒体的决策者(把关人)来说,每天要从大量的稿件中选取正式发表或播出的新闻条目,他们对同类新闻的整体态势或一段时期内某个新闻事件发生的来龙去脉有较全面的掌握,但对单个新闻的事实真实却只能借助经验进行判断了。同时,由于这些把关人所在的新闻媒体代表的利益集团的不同,或这些把关人本身的观念信仰的不同,他们对新闻条目或新闻事实的取舍也会采用不同的标准进行评判。所以,把关人对新闻的取舍并不完全是建立在新闻真实的基础之上的。他们会有目的地维护一些集团的利益,在新闻的取舍上也不一定真正把握整体真实或本质真实的原则。
对于广大的新闻接受者——受众而言,面对众多的新闻报道,则必须学会选择性地接受。受众对于新闻真实的要求,往往在事实真实、整体真实的基础上,更多地希望直接看到新闻的本质真实,然而如上所述,一个真实的事实,在经过了记者的采访加工、把关人的选择取舍后,往往会揉进了记者与把关人的观念形态,也就是与真正的本质真实有了一定的差距。
因此,受众对新闻真实性的判断,不能盲目地从新闻报道的手段或新闻的细节来衡量,而应当建立一套自己的价值体系,用自己的价值观念来衡量不同的新闻报道,抓住新闻的本质真实,才不致于被各种缤纷的新闻报道弄得不知所措。当然,由于个人价值观念的不同,也会对同样的新闻产生不同的评判结果,这又增加了我们对新闻真实度的判断难度。
新闻事实 篇4
在新闻单位, 记者有“穷记者”与“富记者”之分。“穷记者”就是指那些手中新闻线索匮乏的记者, 而“富记者”则是指那些手中新闻线索源源不断的记者。“穷”、“富”之分根源何在?归根结底就是记者的新闻发现力, 也就是对新闻线索的获得与认知能力。
刘海贵教授指出:“所谓新闻线索, 即指新近发生的事实的简明信息或信号。新闻线索不等于完整的新闻事实, 不能现成地拿来构成新闻报道。它比较简略, 没有细节, 没有事物的全貌和全部过程, 常常只是一个片断或概况, 它只是将事物的个别属性反映在记者的头脑之中。”由此可见, 新闻线索远不是真正的新闻, 它只是一种信号。而记者要做的就是寻找和发现这种信号, 通过采访过程逐步弄清事实真相, 最后形成新闻报道。笔者以为, 一个善于发现新闻线索的记者要具备以下几个特质。
1. 强烈的责任感
有人说, 记者是社会发展的记录者。新闻发生时, 记者的职业特点决定了他必须在现场, 记录最鲜活的新闻。现如今, 一些记者责任感不强, 采访用眼不用心, 只想着完成任务应付了事, 忽略现场可能存在的其它新闻点, 导致采写的新闻浮于表面。所以, 一名合格的新闻记者必须始终牢记自已的责任, 这样才能保持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和深入生活、贴近群众的工作作风, 不错过遇到的每一条新闻线索。
2. 细致的观察力
深入实际细心观察是记者寻找新闻线索最主要的途径, 也是记者的基本功。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任何题材的新闻报道都可以随手找到, 容易滋生记者“照葫芦画瓢”、“不劳而获”的心态, 导致记者观察力缺失。新华社总编辑南振中在《影响新闻发现力诸要素的分析》中说道:“每一位年轻记者都应该成为我们国家职业的‘观察家’。在采访和调查中要想发现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必须有意识地观察、集中精力观察、随时随地观察, 只有这样, 才能防止‘视而不见’现象的发生, 才能真正做到‘见人之所未见’”。善于观察, 可以帮助记者从社会生活中找到客观事物的变化, 并转化成为新闻线索。
3.广泛的好奇心
新闻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新鲜, 我们从客观事物中发现新闻, 就是要发现其中具有新鲜特性的内容。不少记者面对新闻线索时, 总是在完成既定题目的采访后, 就把这一事件抛诸脑后了。如果再多一点好奇心, 试着深入了解新闻事件背后更深层次的成因, 往往还能发现“水面”之下更大的“活鱼”。新闻史学家方汉奇说:“新闻工作者总是在和陌生的事物打交道, 因此要不断学习, 要永远保持对新事物的新鲜感和好奇心。”对于新闻记者来说, 保持广泛、持久的好奇心, 就可以挖掘出源源不断的新闻线索。
善于发现新闻线索是一名优秀新闻记者的必备素质, 但并非一朝一夕所能练就的, 它是记者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不断总结和领悟的结果。要成为一名善于发现的“富记者”, 笔者认为, 应该在日常工作中注重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提高。
1.学习能力
首先, 记者必须注重思想政治修养, 不断提高政治理论和政策水平, 增强政治敏感度。政治敏感就是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和把握, 一个记者具备较强的政治敏感性, 有助于他从大局的高度审视所观察的事实, 把握事实的新闻报道价值。
其次, 记者要不断学习业务知识。这里的业务知识包含新闻理论知识和优秀新闻作品两部分, 二者相辅相成。新闻理论知识可以帮助记者了解作品的闪光点, 并加以借鉴;而优秀新闻作品可以帮助记者更好地消化掌握新闻理论。通过这两方面不断更新充实自已的业务知识, 有助于记者提高对新闻事件的判断力, 挖到最有价值的新闻点。
最后, 记者要注意拓展知识面。丰富的知识是记者增强新闻敏感的重要条件。新闻工作者接触的事物非常广泛, 各行各业, 各种人物都要涉及。如果一名记者孤陋寡闻, 面对一些专业性强的新闻事件时像无头苍蝇般摸不着头脑, 又怎么能发现新闻价值。所以, 记者对各领域的知识都尽可能多了解一些, 有助于对新闻事件作出分析判断。
2. 交流能力
记者也是社会活动家, 枯坐在办公室里是找不到新闻线索的。新闻来源于生活, 好记者就要具备较强的交流沟通能力, 在与他人的交流中发现线索。善于与党委、政府部门交流, 可以准确把握一个时期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 这里经常能出大新闻;加强与群众交流, 可以拓展记者的生活空间, 随时从老百姓那里了解群众关注的热点在哪里, 这里往往能够出好新闻;善于与被采对象交流, 则有助于挖掘新闻现象背后可能蕴含的其它新闻线索。笔者曾经采访过一次火灾事故, 这场事故是由于燃放鞭炮引起的。如果按照正常的报道思路处理, 这只能算是一条再普通不过的社会新闻。但我在完成既定采访任务后并没有急于离开, 而是留在现场与现场群众就此次事件继续交谈, 从一位居民口中了解到这里的违章搭建现象十分严重, 是造成火势难以控制的主要原因, 而居委会对这一现象的管理也是力不从心。我意识到这是一个被忽略的报道线索, 立刻对采访进行充实, 写出报道:《谁占据了“生命通道”》。在接下来的几天里, 我又顺着这条线索采写出系列报道尴尬》, 反映城市管理中存在的种种缺失, 收到了良好的反响。如果没有当时与被采访者的深入交谈, 那么这条新闻线索很可能就被忽略了。
3. 创新能力
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中发现有价值的新闻, 是一个创造性思维的过程。要创新, 记者就不能墨守成规。主动突破“常规动作”的束缚, 多做“自选动作”, 就可以找到与众不同的报道角度, 容易出好新闻、独家新闻。2003年3月, 新华社记者随同温家宝总理到三峡库区考察, 一名妇女向总理反映打工欠薪的事情, 总理当晚就让人把2000元工资送到她手中。这两名记者没有固守重大时政报道的条条框框, 写出一篇《总理为农民追工钱》的报道, 获得了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要创新, 记者还必须练就一双“透视眼”。生活中处处都有新闻点, 要发现它们, 就要求记者具备“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本领。在一次采访活动中, 我发现当地许多专业市场总逃不开从开业时热热闹闹到一段时间后门可罗雀的怪圈, 这种现象引起了我的兴趣。顺着这些被大多数人忽略的新闻线索, 我经过一番前期调查了解, 发现这种现象折射出了专业市场发展中存在的误区, 于是我通过实地采访, 层层探究这种现象背后的成因, 并采拍成连续报道《三明的专业市场怎么了?》, 引起了许多共鸣。试想, 如果当时我对这种现象没有好奇心, 没有积极主动地展开调查了解, 这样的一条好新闻也许就被错过了。所以, 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 努力发现事物或显著或细微的变化, 找到其中的特殊点、共同点、问题点等, 从而捕捉到有新闻价值的事实材料, 是成为一名“富记者”必须具备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南振中:《影响新闻发现力的诸要素分析》 (上、下) , 《新闻战线》2004年第7期、第8期。
[2].张持坚:《绵延的“25公里”——漫谈新闻的发现力》, 《新闻记者》2009年9月。
新闻事实 篇5
网络反腐对于反腐倡廉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但从现有的反腐现状看,网络反腐的焦点与司法机关认定的事实具有一定的出入。房姐无“房”的司法判决使网民产生许多疑问,而媒介“事实”与司法事实之间的鸿沟是如何产生的?如何理性对待媒介“事实”与司法事实的张力?这些皆涉及对媒介“事实”与司法事实的认知问题。
关键词:网络反腐;司法事实;媒介“事实”;理性
中图分类号:D922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85831(2016)05013005
新华社《经济参考报》记者王文志举报华润集团董事长宋林是网络举报揭露腐败问题的一个典型例子。王文志于2013年7月举报宋林的问题,但没有结果,后王文志再次用同样的方式实名举报,此后不久,中纪委监察部网站宣布,宋林因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组织调查[1]。宋林究竟有多少问题,目前网上透露出来的情况不是很多。但是通过对近年来网络反腐的一些典型事件的分析,可以比较清晰地看出,通过网络透露出来的媒介事实与司法事实往往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试图通过对这类现象的深入思考,从事件事实的认知角度就如何认识网民举报与司法认定的差异以及如何理性地看待这类事件进行探讨。
一、网络反腐的运行轨迹
网络反腐也称为网络举报,特指网民借助博客、微博、微信等网络社会化媒介(social media)或自媒介(self media),通过揭露各种腐败现象和行为,引发社会强烈关注,反推反腐机构采取措施,查处腐败行为[2]。那么网络反腐的运行轨迹是什么呢?
“宋林案”是网络反腐中比较典型的例子。2014年4月15日,新华社《经济参考报》记者王文志实名举报华润集团董事长宋林包养情妇、涉嫌贪污。2014年4月17日晚,中纪委监察部网站宣布,宋林因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组织调查。对宋林事件网络舆情分析采用大数据采集技术,以“宋林”为关键词在新浪微博进行数据的深度挖掘,最终得到自2014年4月15日开始至2014年4月21日期间的所有微博数据,经过数据清洗后,剩余有效样本计227 424条。以这7天新浪微博中关于“宋林”的博文发布数量的走势看,整体呈现出逐步递增的趋势,并在2014 年4月18日(第4天)到达第一个峰值65 920条。
从案件微博传播的时间分析,可以发现,该案某些重要事实或者问题与微博上网民关注的热点几乎完全一致,案件中不同时期热点的出现导致网民关注出现了趋同。该案舆情的发展也从爆发、酝酿直至高潮阶段。2014年4月15日,王文志(新浪微博拥有粉丝180 164)在网络上举报宋林包养情妇和涉嫌贪污,该信息被大量网民转发、关注、评论后,相关内容迅速发酵,蔓延到整个网络,很快成为网络热点议题,在17日、18日迅速达到峰值。17日晚,中央纪委公布宋林涉嫌严重违纪,接受组织调查,21日,微博数量迅速降至9 000多条。显然,“扳倒”或“揪出”贪官既是广大网民穷追猛打、刨根问底的杰作,也与反腐机构的及时跟进查处有极大的关系。
不少涉腐类事件通过“网民爆料(图文并茂)— 关注—转发—热议—媒介挖掘—官方回应—线上线下互动—大V用户的转发和接力传播—更多的热议和围观”的传播模式,在互联网上形成强舆论场, 助推司法机关跟进查处,危机因此而得到化解。网络曝光往往是查处程序的肇始行为,即举报。爆料人在举报过程中,将认为确凿的事实和证据曝光于网络。这些网络信息将为专业媒介和反腐机构提供线索、设置议题。其他知晓该行为信息的人,也汇入举报的洪流中,纷纷将自己掌握的信息曝光于网络,形成补充举报。大量的网民通过博客、微博、论坛等平台发表评论,形成舆论,引发社会关注,助推司法机关积极介入查处。显然,网络举报只是查处行为的前置程序,通过网络举报可能会形成媒介“事实”,但在法律上这是一种什么性质的事实呢?应该说更多的是提出质疑,而质疑被举报人的合法状态,则需要反腐查处机关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查处后,才能作为判断的依据。
二、媒介“事实”的特点
网络舆论所形成的媒介“事实”是社会舆情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一定范围和时间内网民对社会现实的主观反映,是网民对各种社会热点事件的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综合反映。那么,当前网络涉腐舆论传播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一)网络反腐是公民言论自由权利的体现,源于特殊的价值取向,对其进行特殊的保护是当代民主社会通行的行为规则
启蒙思想家认为,追求真理最有效的途径是让不同的言论自由争论,压制任何言论皆可能窒息真理。媒介言论包含媒介报道和媒介评论,媒介报道传达的是事实,它是客观的,具有唯一性,评价报道事实的标准是事实;而媒介评论虽然同样基于事实,但是由于受评价者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影响,主观色彩浓厚并具有多元性,同样的事实有时会有完全相悖的判断或评论[3]。一般而言,司法是对违法行为的裁判,裁判的基础是客观事实,只要不违法,任何不能作出客观评价的行为难以纳入司法管辖,公民可以充分享有。换言之,针对某一事实发表的评论只要符合逻辑且在所评论事实范围之内,即使比较片面甚至极端,都在合法之内,“言之有据、言之成理”是其通俗的表达。在网络环境中的信息传播,鉴于网民线上线下互动性相当便利,媒介报道和媒介评论互相交融,互为基础, 网民往往将他人的评论当成报道,以此为基础再次进行评论,同时,网民很少质疑网络报道的真实性,更不会去核实事件的真实性、可靠性,但却并不影响其针对事件发表自身的看法和观点,这是由于他们往往基于从网络中获得的信息来直接给出自己的判断,所以由此形成的媒介“事实”往往客观性、真实性不够。
(二)信息传播过程中法律业界规律约束缺失,信息可信度低
在网络交往过程中,参与交流的网络主体,其社会属性的缺失或不完备,造成其主体身份无法确立和认定,也即网络媒介的匿名性。这样一来,网民表达意见和观点受到的约束便极其有限,网民更具备发出自己声音的条件和自由,这种“过分”的安全感大大鼓励了人们在网络上毫无顾忌地发表意见,如此不可避免地会引发网络暴力现象。网民、公权机关在网络言论自由和网络暴力之间如何平衡?目前,对于平衡点的探索还难以得出最后的定论。
网络舆论受网民个人价值观念、情绪影响较大,经常呈现出非理性。大量网民的“仇官仇富”心理,极易形成“无官不贪”“无官不腐”的思维定势,他们习惯反面理解政府、官员、专家等群体的话语或观点,以强大的舆情压力谴责政府,往往一边倒地对弱势群体无原则同情,形成一系列反向型认知。如对杀人狂周克华,网络上也有人为其叫屈,认为他是“英雄”,是“行侠仗义”,是弱者的反抗[4]。不少网民将生活中遇到的不如意、不公平事件,归为腐败问题使然,将热点问题政治化,腐败问题扩大化。当然,随着网络社会的发展和进一步成熟,广大网民,特别是专业媒体和网络大V强化了自律,一般曝光的事件,都会经过详细的调查、严格的逻辑推理,有一定的证据支撑,态度也更加理性、平和、客观中立。因举报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而出名的资深媒体人罗昌平提出了在网络反腐中存在新闻做空与坐实两种倾向,引发了讨论。但笔者认为,这是从新闻职业规范角度对专业媒体或网络大V以及广大网民的要求,从根本上说,仍然符合网络涉腐舆论传播的特点。
由于互联网技术的直接便捷特性,信息传播由“公共新闻”向“公民新闻”转变,弱化了传统媒介“把关人”作用。传统传播具有三个环节,即收集信息、内部整理编辑和核实信息、向受众传播信息。而网络信息的传播环节缺少“内部整理编辑和核实信息”环节,导致信息不用经过专业媒介的有关环节和发稿人的把关和过滤的过程直接到达受众,因此导致对贪腐信息的揣测爆料、夸张细节的传播有了更多的机会和平台。传播途径的改变,从运行机制上由媒介机构的自律变成了公民个人的自律,这便加大了媒介“事实”失真的可能性。
当前中国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基本形成,但法治水平有待提高,对恶意传播不真实信息者应受到的法律约束较少,网民往往“信口开河、想说就说”,导致对信息恶意传播者的打击力度不够。同时,网络信息碎片化,网络媒介“事实”的失真往往是因网民作为一个群体的作用所造成的,对于每个具体网民而言,所起作用很小,达不到情节严重的地步,这为执法带来了不小的难度,“法不责众”是对这种情况的无奈选择。
(三)信息传播迅速、过程复杂,事态可控性较差,谣言极易扩散
随着微博、社交网络等技术的应用,传统媒介与新媒介的跨界传播,媒介和网民深度探求事件欲望的增强,“关联性”话题层出不穷。信息传播突破地域、空间的限制,以滚雪球的级数放大扩展。网络涉腐舆情事件话题敏感,涉及面复杂,信息碎片化,舆情呈波浪型起伏,随着事件细节不断曝光,关注点不断变化,形成新的舆论焦点。网络事件的发展,因信息的叠加,容易发生极端效应,公权部门(如司法部门)监控、引导舆情并不容易。这既有网络环境的因素,也有司法公信力的原因。而部分偏激网民的恶意破坏,也为引导舆论增添了困难,导致网络发展的可控性较差。尽管很多司法部门都成立了网络舆情监管部门,但其应对能力不足、应对方式生硬、回应不当,因此应对效果并不明显,没有起到“主流”声音的引导和疏导作用,使大量的真实信息被淹没在不准确的信息或者谣言之中。
三、司法事实有其天然的超脱性
司法机关针对举报行为(含网络举报),严格按照一定的程序,经过侦查、起诉、审判等司法阶段,最后由司法机关对当事人的行为进行最后认定,形成司法事实。那么,司法机关所认定的司法事实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其一,客观事实与司法事实。客观事实是所发生的事实本身,是事物的本来面目,它具有客观性和稳定性。而司法事实是司法部门通过侦查人员严格按照一定的法律程序“复原”的事实,这种事实可能比较无穷尽的接近原客观事实,但与原事实会有一定的出入。在法院司法审判过程中认定的事实就是这个“复原”事实即司法事实。努力复原的这个过程,就是侦查机关的侦查。在司法实践中,坚持绝对的客观事实观,可能违背司法程序正义、侵犯人权,破坏法治。刑讯逼供、缠诉缠访、违法办案、超期办案就是与绝对的客观事实观有直接的关系。日本学者加藤重光说过:真正的绝对真实只存在于神的世界 ,在人的世界,真实只是相对而言,诉讼领域的真实也不例外,将法律事实完全等同于客观事实,本身就是不切实际的虚幻。从某种意义上说,坚持司法事实观即相对的客观事实观是理性人的最佳选择。
其二,司法工作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司法工作的认识过程是事物发展的逆向过程,这个程序就决定了司法工作具有先天性不足。理论上事物是可以认知的,但现实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局限不可能及时全面地认识客观世界,同时,为了尽快恢复被破坏的社会秩序,侦查行为往往要求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完成。司法破案就如同考古,只能根据现有的一些线索和证据,通过一定的逻辑推理复原当时的场景和事实,司法人员并没有亲身经历当时的过程,况且这个推理往往建立在司法人员根据“常识、常情、常理”的基础上来进行推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司法人员的价值判断问题。
由于司法的事后性,一些案件的关键证据(特别是言辞证据,由于其具有不稳定性)已经消失或变化,要复原事件的本来面目,司法往往变得不可能。特别在网络环境下,有些关键证据的过早曝光,往往导致侦查不能顺利进行。在公共网络上举报,这些信息一旦让被举报人获知后,被举报人就可能串供、销毁证据,如此便增加了查处的难度。所以网络爆料者曝光案件材料后,特别是司法机关已经介入后,对于后续的曝光,爆料者应采取比较谨慎的态度。
司法工作本身是实施公权力,就必然要求在法律框架范围内运行,受一定的程序约束。司法的理想目标是为了还原犯罪事实的本来面目,在司法过程中可能伤及无辜,而现代的法治理念是司法工作不能“冤枉好人”,这样就有可能放纵“坏人”。因此,司法工作必须遵循一套严格而不能变通的程序,如《刑事诉讼法》规定,通过违法程序获得的证据应该通过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进行排除,不能采纳。这些程序不能突破,否则就可能导致司法失败。
在一定时期,任何司法工作都会受到当前科技力量和水平的限制,况且再先进的科技手段在对纷繁复杂的犯罪情况进行甄别时都会出现力有未逮之处。此外,司法工作都是通过一定的司法人员完成,虽然司法人员都具有一定的司法专业技能,但是不可否认,由于司法人员能力、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可导致司法结果的差异。“道魔争高”是司法领域中一个永恒的规律,司法工作能否顺利完成,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司法人员的群体水平是否高于犯罪人员的个人水平[5]。
其三,司法活动追求效率、公正、秩序等多元化的价值,但这些价值在解决具体案件的时候,由于要突出个案公正、及时公正、普遍公平,价值之间往往存在冲突,必须进行取舍。案件事实的绝对真理性认识,固然是司法活动的基本理念,但若以牺牲效率、秩序为代价, 则得不偿失。尽管遵循“疑罪从无”规则可能会放纵真正的罪犯,但两害相权取其轻,只能采取宁纵勿枉原则才能保证不冤枉一个好人,才能充分体现刑法对未犯罪人不受追究的保障功能。这是现代司法观念的必然要求,也是达到真正司法公正所必须付出的代价[6]。司法的相对属性属于人们的理性选择,换句话说,绝对真理退后一步,以相对真理的形式表现出来。
其四,证据被誉为“诉讼之王”,是司法事实认定的基础和起点。纳入司法事实认定的证据应具有三个特性,才具备证据的资格,起到证明案件事实的作用。(1)客观真实性。指证据必须能证明案件事实,不依赖于主观意识而存在的客观事实。(2)关联性。指证据与案件所要查明的事实具有逻辑上的联系,正因为如此,它才能以其自身的存在单独或与其他事实一道证明案件事实的存在或不存在。(3)合法性。指证据的调查、收集都必须由法定主体、法定程序进行。另外,证据的合法性还包括证据必须具备法律规定的形式。而媒介事实认定的起点,就是网民在网络上的爆料材料(当然也有部分网民掌握有证据),大量的网民在介绍或评论案件事实时,往往以自己所阅所读为标准,并据此作出评论。对他们来说,这就是“客观事实”。显然,媒介“事实”从某种层面上说是网民以有限的信息基础为起点予以推论的事实。
其五,不同的认定标准往往导致事实的认定不一致。司法机关在案件侦查的基础上,会将获得的相关证据移送人民法院进入审判程序,人民法院通过梳理侦查机关获得的证据,严格按照一定的逻辑推理进行案件事实的认定,这个推理过程就是司法审判中的重要一环。在司法审判过程中,司法认定标准往往高于一般公众推理的标准,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做出有罪判决。换言之,如果某案件司法事实不能排除合理怀疑就不能进行有罪认定(如犯受贿罪)。简而言之,就是刑事诉讼证明的标准是“排除合理怀疑”,一般而言远高于我们网络环境下媒介“事实”认定的标准。如“表哥”杨达才案,网络接连曝光了其在公开场合照片上所佩带的手表、眼镜等,其基本上都是名牌,价值不低,应该说此时按照司法标准得出的结论是杨达才佩戴有价值不菲的手表、眼镜,而此时媒介“事实”却认定他自己拥有这些昂贵的手表、眼镜,从而推断其具有非法财产来源。因此,同一案件、同一线索、同一证据,由于证明标准的不同,往往会导致认定事实的不同,当然以此事实为基础的价值评判也会体现出更大的差异性。
四、理性认识和处理司法事实与媒介“事实”的不一致
涉腐话题一直是近年来舆论关注的焦点。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特别是微博的运用,“人人都是信息员、个个都有麦克风”,网络曝光已成为部分网民表达反腐利益诉求的重要方式,传统的反腐格局正在改变。十八大以来,中央明显加强了反腐倡廉的力度,反腐机构相当重视网上舆情,但因查处的结果与人民群众的舆论焦点之间有一定的出入,对此,广大网民在反腐过程中欢心鼓舞的同时,内心底层难免有一丝的隐忧和不满。
网络反腐其形成机制是大量的网民曝光身边的事情,并在论坛、微博等网络平台进行评论,加注网民的个人价值和诉求后形成网络舆论也即媒介“事实”。这样形成的媒介“事实”常常真假掺合,使人难辨真伪,这是网络时代信息传播的新特点。“房姐”事件就是一例,网络曝光她有20多套房产,网民“认定”其拥有大量非法财产,从而怀疑其是贪官,但事实上她只是一位退休多年的工程师,根本不是公职人员,她的房产都有合法来源。显而易见,网络上的媒介“事实”在一定程度上不符合客观事实,但这一行为是网民行使宪法规定的言论自由的具体体现,尽管它确实会有种种缺陷和不足,但只要不是造谣、诽谤、恶意中伤等触及法律底线的言论,都不应予以限制。因此,尊重和鼓励网络反腐,不以此为借口任意限制人们的网上言论,这对公共权力来说是应有的要求。但与此同时,广大网民面对微博、微信上海量的信息时,如果通过严谨而理性的思考仍不能帮助获得真知,超出自己的理解范畴,依靠自身力量无法甄别黑白的时候,“鼠标三思而后点,文章三思而后转”,做一个自律的网民。
媒介“事实”、司法事实都应该是客观事实的反映,具有客观性、唯一性、不变性。但是,由于媒介“事实”是网民基于网络上的曝光资料,根据自我的推论和认识形成的事实,因此可信度低,因其融合了娱乐性、非理性、多元性等因素,难以具备客观事实所应该具有的客观性、唯一性和不变性。而司法事实是司法人员严格按照一定的司法程序,进行符合逻辑的推理所形成的排除合理怀疑的事件事实,这种“复原”事实虽然不完全等同于客观事实,但是其客观性、唯一性和不变性毋容置疑。司法事实一旦认定,就再次确定了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这不仅仅约束当事人,社会公众也需要遵守。可以说,网民对腐败事件深恶痛绝,纷纷起而揭露讨伐,是履行宪法赋予的权利。但同时,充分尊重和相信司法机关所认定的司法事实也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内在要求。
当然,司法机关在不损害司法独立的前提下,应该主动公开司法信息。司法公开是指对社会和诉讼参与人,以非秘密的方式进行司法活动,让司法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正如英国著名法官G休厄特所言,“正义不仅应当得到实现,而且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得到实现”。司法机关要积极主动回应网络反腐舆情,主动增强司法活动的说理性,让案件当事人体验到司法公正就在身边。参考文献:
[1]华润集团董事长宋林涉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组织调查[EB/OL].[2014-04-17].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n/2014/0417/c1001-24910511.html
[2]魏永征,傅晨琦.从“表叔局长”落马到“不雅书记”垮台——论网络反腐的功能定位[J].新闻记者,2013(4):10-15.
[3]魏永征.把事实和意见分开——《新闻记者》评点假新闻文章名誉权案一审胜诉的启示[M]//中国传媒业的观察家与思想者.北京:文慧出版社,2013: 374-380.
[4]官建文,高春梅,李黎丹.2012年我国突发公共事件舆情与应对分析[EB/OL].[2013-06-20]. http://yjy.people.com.cn/n/2013/0608/c245083-21791373.html.
[5]刘品新.论侦查的相对性原理[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0-25.
如何做好新闻事实的报道 篇6
关键词:新闻,事实,创新,影响
电视、报纸和广播等作为大众传播媒体服务于人类生活,为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提供着传递知识信息、社会教育、娱乐消遣等功能。新闻报道长期以来被人们定位于重要的舆论工具,重在宣传教育,提高人类素养,传播和联结人与人关系的纽带。随着电视、报纸和广播等大众媒体蓬勃发展和壮大,其市场竞争也变得日益激烈;有些媒体为赢得市民的喜爱,在同一新闻节目同时出现几个同一个新闻报道,甚至在同一电台同一频道不同时段也出现一个新闻多次报道,让观众很费解,没有新鲜感和吸引力;有些媒体为提高自己的品位和竞争力,有时采取弄虚作假等来欺骗管观众,已在社会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可见,如何做好我国大众媒体的不断改革和深化,做好新闻事实的可靠性报道,满足我国人民生活和社会的需要,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和持续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新闻事实报道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新闻事实是事实性真实,强调发生的事情与客观事实相符合,不具有欺骗性,体现出新闻传播活动的真实意义,就是指每一具体的新闻报道与其报道对象的要有符合性。事实性不等于对事实就不加分析,不予取舍的报道新闻的真实性,关键在于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方法,对新闻的事实发生过程进行符合实际的科学的分析、调查研究以及选择性的报道,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新闻的事实性报道有理有据。强调新闻报道的真实性,还要处理好正面宣传与揭露社会丑陋面的关系。社会生活中有光明面,也有黑暗面。对于阴暗面,我们也要正确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进行揭露和批评。
新闻报道的过程事实决定了新闻真实是一种过程性的真实,表现了实际与逻辑相统一的环节。新闻过程本身是事实。新闻事实报道,是发生的客观事实通过新闻媒介的反映。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事实在先,新闻在后。在重大社会事件或社会动乱发生的情况下,新闻事实报道还要进行科学的社会阶级分析,才能把握住过程的真实态度,才能做到真正为人民说真话。离开了过程的新闻事实分析,新闻报道就难以反映事实的真正性质,也就谈不上新闻的真实性。
在信息高速发达时代,新闻事实报道具有以下特点:(1)传播速度快和范围广。由于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新闻事实可以很快报道,进入人们的视线,可以不出门就能得知天下所有的事情。(2)影响力强。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符合客观实际,表现在新闻报道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等都经得起核对。真实的新闻报道可以激发市民的心灵,教育诱导市民,提高道德素养。(3)真实和可靠。有些新闻报道以普通老百姓为中心,注在报道市民身边的有趣事、麻烦事和市民关心的问题,用民众的眼观来洞察社会,反应民情、民生和民意,真实体现了新闻报道服务于人民的宗旨,表达出民众的情感和呼声,体现民众的所想、所需和所恼。可以说,更拉近了民众之间的距离,完成了新闻事实报道具有的特殊意义。
二、做好新闻事实报道,要提高其的质量
当前,每一个新闻事实都有很多电视台、报刊和广播等媒体去报道,可以说,各媒体间竞争也非常激烈。如何在新闻事实报道的大战中,抢得自己的市场,是新闻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认为,要在新闻节目报道中抢占竞争的制高点,必须充分把我自身媒体的优势,定位好自己的节目,与市民的兴趣和爱好以及提供他们最关心和最想看的东西充分结合起来,才能展现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第一,要采取多种形式,做细做深新闻事实,从内容到形式不断改革和创新,提高其吸引力。其它新闻节目日新月异,变化层出不穷,新闻事实节目也必须紧紧跟上这种变化,才能不断满足观众不断变化的心理需求。创新不是凭空想象,更不能不切合实际,胡编乱造,而要紧紧抓住事实和真实的特点,强化精品意识,突出自己的特色;关注主流,关心民众,平民视角,个性表达,提升自己的品牌和节目影响。
第二,要立足于本区域的特点,提高新闻报道的权威性和及时性,培养自己的忠实观众。一个新闻节目对外界是否关注,关注范围如何,也受其历史文化和地理位置的影响。“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生活在某地域的人一般来说会对对本地发生的新闻非常感兴趣,可以说在本土区域方面具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因此,勇于创新栏目,打造自己独特的新闻风格,充分利用本区域观众的心里归属感,可提高观众对新闻事实节目的忠诚度、可信度和依赖感。
第三,要转变传统新闻观念,扩大协作,加强与其它区域新闻事实节目的交流。传统观念大多只注意表面的事实介绍,拾遗补缺的点缀品,并未深入探讨社会背面的问题和矛盾,反映出存在的社会现象。因此,要转变观念,加强同其它区域新闻节目的交流已成为借鉴经验和沟通相互间的联系的一种趋势。
总之,新闻事实节目在报道时,要考虑多加突破,更新栏目,大胆尝试,甚至跳出区域性,也可以适时选取一些大视角的新闻,满足不同视角的观众,来提高自己的品牌。同时也要注意新闻事实报道节目的效果,讲究科学方法,注重整体与局部关系的统一,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统一,解决好热点与难点问题,树立新闻事实节目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关系。
三、要提高新闻工作者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
电视、报刊和广播等新闻节目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一个地方或一个区域的形象和文明程度,也关系到新闻事实报道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因此,新闻工作单位的管理处于媒体管理的核心地位,这无疑给新闻工作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新闻工作单位必需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自己的宏观管理水平、运作水平和技能水平,对促进自身的健康持续发展以及人类文明的传播至关重要。
首先,要强化新闻工作者的管理意识。随着新一轮的媒体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外媒体进入我国市场的机会也给新闻工作单位的发展带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新闻单位要在市场竞争中做好新闻事实的报道,就要加强做好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从而提高新闻事实栏目在市场中的影响力。
其次,要创新新闻工作者的管理方法和手段,有效提升新闻质量。新闻单位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制约新闻工作的生存和发展,甚至壮大。从现在一些新闻单位看,其新闻工作者的管理手段还是沿用以前老的方法,在以市场经济为主的条件下,没有积极有效地发挥创新管理方法的作用,没有使新闻单位的宏观管理、新闻工作者的创新意识和提升新闻质量等方面的优势显现出来。如果新闻单位管理水平落后于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会严重阻碍新闻单位的生存和发展。
最后,要提新闻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我国新闻媒体事业体制建设正在得到逐步完善与发展,新闻工作者的技术水平也需要逐步提高,不仅要求他们掌握新闻专业技能知识和应用水平,还要在其它的相关学科有所涉猎,例如美术、音乐、历史和地理等。因此,必须加强新闻工作人员的队伍建设,要不断充实力量,要不断提升其综合技能水平。
参考文献
(1)商航,赵亚白县级电视台的新闻"突围"[J].新闻实践,2011,(2)48-49.
(2)梁军,夏国强.采编前沿[J].山东试听,20o4.(3):64-65.
新闻事实 篇7
一、新闻与事实的距离, 使得新闻“失实”
一般认为,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报道的真实, 要求必须确有其人、其事、连时间、地点、人物、细节都必须是真实的”[4]、“新闻必须完全真实”[5]、“新闻真实性指的是在新闻报道中的第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即表现在新闻报道中的时间 (when) 、地点 (where) 、人物 (who) 、事情 (what) 和原因 (why) 都得经得起核对。”[6]可以说, 新闻的真实就是事实的真实。但是一篇新闻的产生, 是记者以描述 (描写) 的方式来实现的。没有记者的描述 (描写) , 就没有新闻, 自然也就不存在新闻真实了。由于新闻是对事实的叙述, 而不是事实本身, 于是新闻与事实之间也就有了一定距离。这个距离的大小, 也就决定的新闻真实性的大小, 距离越大, 真实性越小, 距离越小, 真实性就越大。当距离为零时, 新闻就完全真实了。但这有可能吗?早在1922年, 美国学者李普曼就曾说过:“新闻和真相并非同一回事, 而且必须加以清楚地区分。新闻的作用在于突出一个事件, 而真相的作用则是揭露隐藏的事实, 确立其关系, 描绘出人们可以在其中采取的行动的现实画面。只有当社会状况达到了可以辨认、可以检测的程度时, 真相和新闻才会重叠”。[7]然而, 即使“社会状况达到了可以辨认、可以检测的程度”, 新闻与真相 (真实) 也仍会存在距离, 因为新闻的时效性使得新闻无法等到“隐藏的事实”被揭露之时。一案件发生了, 如果要等到案件侦破之时才报道, 那这新闻可能就不是新闻了。这就是说, 要实现新闻的完全真实是不太可能的。
决定新闻与事实之间的距离的大小, 其因素有很多。
(一) 新闻的简洁性、时效性与事实的复杂性、长期性, 使得新闻真实成为一种过程
除了报告文学外, 新闻的写作都要求简洁明了。“新闻要短小精练, 这是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8]但一件事情发生, 又往往是纷繁复杂, 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 我们可能会“抓大放小”, 即只叙述与主题相关的某些方面的内容, 而舍弃貌似与主题无关某些内容。在这取舍之间, 我们可能会给人以新闻“失实”的感觉。我们对一个人物的采访, 同期声采访回来可能是10分钟, 但真正用在新闻中, 可能也就1-2分钟。这样, 就不可能避免会出现挂一漏万的现象, 被采访者认为一些重要的内容却被我们删除掉了。2009年, 央视播出了一条《刘猛春节留守灾区》的新闻。新闻播出后, 作为志愿者的当事人刘猛站了出来, 在腾讯网上发出了博客文章《独家:央视专访志愿者被剪掉的对话》, 称“理性思考部分悉数被切掉……通过CCTV给出来的仅剩下感动和飘扬”。[9]这当然不能怪记者, 新闻的简洁特点要求记者必须这么做。
“新闻与生俱来的基本特点是两个:一是真实, 二是新鲜, 由此而延伸出新闻报道上迅速及时的要求。”[10]然而, 事实的发生和演变本身就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 人们对事实的认识也是一个不断探究和深化的过程。当一事件发生时, 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事件的表象,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 事件的真相才有可能渐渐露出水面。这是一个复杂、长期的过程, 这个过程有时可能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上百年。这样就必然和新闻真实产生冲突。当年美国“9·11”事件发生时, 当时所有的媒体都报道说, 这是一起恐怖袭击事件。然而最近, 却不断有暴出“9·11”事件的真正原因是“‘9·11’事件是一个美国政府自编自导自演的苦肉计”。[11]到底真相如何, 笔者想, 在近期可能还是无法完全求证的。然而, 这并不能说当时媒体对“9·11”事件报道的新闻就是“失实”的新闻。受众对此也是可以理解的。对二者之间的矛盾, 马克思用“有机运动”来解决。他说:“只要报刊有机地运动着, 全部事实就会完整地被揭示出来。”[12]这就是说, 新闻报道一开始就把整个事件都十分真实地报道出来, 不符合事物本身发生的规律;而等到全部事实都十分明了时再进行报道, 又违背新闻规律。因此, 新闻的真实, 往往表现出是一个过程的真实。如果这个事件可以连续报道或追踪报道的话, 那么越后期的报道可能就越接近真实, 甚至后期的报道有可能还会否定前面的报道。
还有一件事便更能反映出这种情况, 1997年12月6日, 俄罗斯一架安-124大型军事运输机在伊尔库茨克上空坠毁。《人民日报》12月8日, 报道:“造成至少10人死亡。”9日, 该报又报道:“从瓦砾中挖出尸体41具, 还有32人下落不明。”11日又报道:“死亡人数已达120人, 尚有3人下落不明。”21日又报道:“这次空难的确切死亡人数为125人。”同一事件, 前后4次的报道, 竟然如此迥异, 第一次报道的伤亡人数不足第四次报道的十分之一, 如果按照“新闻必须完全真实”的标准来衡量, 无疑, 前面三条新闻都不是新闻, 或者说是虚假新闻, 是“失实”的新闻。但其实不然。在新闻报道中, 新闻的真实都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事件本身在发展, 人们对事件的认识也在发展。8日报道称“造成至少10人死亡”, 符合当时人们对坠机事件的认识, 是真实的。后来的报道称:“确切死亡人数为125人”, 是人们在经过调查鉴定后的结果, 同样也是符合人们对事件的认识。由此可见, 新闻的真实程度与人们对新闻事件认识深入的程度是成正比的。
像这种现象, 在一些具有较强时效性的新闻报道中更会经常碰到。如突发事件中伤亡情况、赈灾捐款数量等, 都是如此。
(二) 记者的工作方式使得事件的真实情况难以得到展现
在现实世界中, 事件的发生、发展、结果往往纷繁复杂, 不仅“当局者迷”, 就连“旁观者也未必会清”。比如一个案件发生后, 基本案情应该是会清楚的, 但新闻报道如果要按照5个“W”来要求的话, 那就不那么容易了。时间 (Whe n) 、地点 (Where) 大体应该会比较容易搞清楚, 但人物 (Who) 、原因 (Why) 、经过 (What) 就有难度了。嫌疑犯是谁、谁被杀、案件为什么会发生、案发经过、最终结果会如何……这些都不是一下子能搞清楚的。即使采访现场目击证人、或者办案民警, 也都有可能得到并非真实的结论。这样, 作为记者, 又如何能够保证所采写的新闻就一定能完全符合事实呢?显然记者不能, 也没必要像警察那样对自己所采写的新闻事实进行全面、彻底的调查论证。如果真的要这样的话, 那新闻的报道就无法进行了。其实记者所要做的, 只是记录当时所发生的事实, 尽管这些事实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 可能会不正确。“一个新闻记者在极其忠实地报道他所听到的人民呼声时, 根本就不必随时准备详尽无余地叙述事情的一切细节和论证全部原因与根源。何况这样做需要许多时间和资料。一个新闻记者可以认为自己只是一个复杂的机体中的一小部分, 他在这个机体里可以自由地为自己挑选一定的职能。”[13]
(三) 媒体的参与, 可能会掩盖了事情的真相
随着媒体在现代社会之中的影响力的日益扩大, 媒体也逐渐成为各方利益的“角力场”, [14]他们都想利用媒体来引导受众朝自己有利的方向来思考, 或者把对自己不利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从而树立起自己良好的形象, 因此, 当事人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只说好话不说坏话”。在这种情况下, 记者又如何能保证得到的新闻能完全是真实的呢?比如, 2010年福建省某市台报道《“110”辛苦的一天》, 由于记者一直在现场跟踪拍摄, “110”民警便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表现出好的一面:很耐心细致地去处理一些鸡皮蒜毛的事情:小学生打架、一大娘在菜市场被偷了50块钱等等。而这些事情又恰恰跟人们在现实中对110民警形象不相符。
二、如何防止新闻“失实”
新闻“失实”现象的产生, 既有记者的主观原因, 也有现实的客观原因。我们分析新闻“失实”的一些客观原因, 并不是要为虚假新闻应当被批判寻找开脱的理由, 更不是纵容记者去采写虚假新闻, 而是让我们更好去把握新闻真实的内涵, 采写出更真实、更可信的新闻。要防止新闻“失实”, 记者除了要做好树立职业道德、增强大局意识、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等方面的“软功夫”外, 还要练好“硬本领”。
(一) 深入采访, 寻找“平衡点”
这是减少新闻“失实”的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我们说, 新闻与事实之间的距离, 是新闻真实与“失实”的分水岭。如果这个距离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那么尽管新闻事实并不完全符合事件事实, 受众也是会认可的。而要缩短这个距离, 就要求我们记者在采访时, 要深入、深入、再深入, 不断探询“新闻背后的新闻”, 多倾听各方当事人的意见, 寻求各方的“平衡点”, 从多个角度去挖掘, 努力构建起体现事件各个方面的综合体。比如儿童“失学”这个社会现象, 记者只有深入采访, 才能得出导致儿童失学的原因或是贫困, 或是“留守家庭”无人管教, 或是“家长存在上学无用论”思想, 或是儿童对上学没兴趣等等多方面的原因。正是由于记者的关注点、侧重点的不同, 才使得关于“失学现象”的报道完整而全面。同时, 深入采访还可以在众多的材料中区分出哪些材料是真实的, 哪些是虚假的。记者通过深入的采访, 可以不断地发现真相, 验证事实, 使得整个事件的报道显得更准确可信。
(二) 在表述时勿作合理想像
由于新闻是记者主观创作的产物, 那么记者在表述事件时, 就要尽量做到客观、公正。这其中, 重要一点, 就是勿作合理想像, 不要用那些主观色彩强烈的词语, 如“始终”、“从不”, (如: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 他上班“从不”迟到。太武断了, 要是有一次迟到, 你的新闻不就“失实”了吗) 、“千万次” (如:这样的事, 在他的一生中经历过千万次。到底是一千次, 还是一万次, 新闻表达的是事实, 是一千次就一次, 一万次就一万次) , 等等。
有一则故事, 虽然是文学方面, 但用来说明新闻, 也是很有借鉴意义的。传说有一天, 李白和老师外出赏景, 正漫步河岸桥头之时, 忽见一女子尸体漂于桥下水中。老师随即吟诗一首:“二八女多娇, 风吹落小桥。三魂随波转, 七魄翻浪涛。”李白就问:“老师, 你怎么知道她是‘二八’?又怎晓得她是被风吹到桥下的?那‘三分’随波, ‘七魄’翻浪你又是如何看到的?”老师问:“那你看怎写才好呢?”李白吟道:“谁家女多娇, 何故落小桥?青丝随波转, 粉面翻波涛。”老师赞道:“改得好啊!”在这里, 老师用的是文学手法, 李白用的是新闻写法, 特别是后面两句, 完全是现场的客观描写。
(三) 力戒概念化失实
新闻事实 篇8
在如今微博、微信等包括其它多种交友软件和平台的开发, 一方面让智能手机真正改变人们的传统生活方式, 但另一方面, 这种方式也在不断挑战和改变着传统电视新闻的传播方式。由电视台或者权威信息发布机构一家独大掌握着信息发布权的传统惯性模式, 现在已经变成人人皆可成为信息发布者, 并且在某种特殊情况下还牢牢掌握着信息发布权, 甚至牵着媒体的鼻子走这样的新模式。
微博等许多现在被称为“自媒体”的东西, 已经在层出不穷的改变着信息发布的方式和结果。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从2010年到现在, 已经成为政府和媒体公信力不断被挑战的集中爆发时期, 7·21动车事故、郭美美、“表哥”、“房姐”、“房叔”, 甚至包括雷政富在内的重庆官员集体落马事件等等, 不胜枚举。这些事件被网民发布在互联网上之后, 立即引起轩然大波, 主流媒体被一次次置于尴尬和不知所措的境地。原因就是, 主流媒体依然而且还必须沿着传统的“有选择的”报道, “有选择的”发布模式。
受众对电视新闻有权威性的期待是建立在真实性的基础之上
当一个事件发生时, 如果电视传播和普通受众从各个“自媒体”组成的全媒体环境下获得的信息相互剥离, 那么受众就会怀疑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微博等自媒体因为自身的局限性, 尽管它可以随意发布信息, 但恰恰因为信息的随意性, 使得信息本身真实性有待考证, 信任度不高。当希望获得权威和准确信息的受众打开电视, 从电视新闻中看不到他想得到的答案甚至是完全相左的答案时, 这个时候, 他就会无所适从, 陷入到无法获得真实消息的混乱中。而这个时候, 在微博或微信上肆意转发的信息就会更加深入他的大脑, 久而久之, 电视新闻传播的真实性和权威性就会受到强大的冲击。
但事实上, 真实是电视新闻传播的生命, 是信息发布最重要的基石。一旦失去了真实性, 新闻也就无从谈起。
电视新闻真实性在哪里
新闻真实性包括很多层面, 客观真实、具体真实;整体真实、局部真实等等。而反观我们现在多数的新闻报道, 能做到满足真实性的到底有多少呢?首先, 从采编一线来说, 新闻是记者有选择性的报道结果, 报道本身就有记者本人信仰、价值取向、道德和学识水平等等多种因素的烙印。其次, 在播出或者刊发之前, 又有主编甚至主管部门意识形态的筛选。最终呈现在受众面前的新闻报道还是事件本来的那个样子吗?新闻事件本身错综复杂、甚至盘根错节的因素就会像砂子一样, 从筛子上一点点漏掉, 最终剩下的是只有那些大颗粒,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代表主流价值和舆论引导的东西。———或许有人说, 这就是新闻价值本身吧, 对此笔者不反对, 但它确实已经让事件本身变得面目全非了。因为我们常常看到的新闻就是以偏概全, 以局部真实代替整体真实, 这也就是为什么部分媒体和新闻报道会沦为笑柄的原因了。
让新闻还原事实本来面貌
新闻就等于事实吗?当然不是, 传统的新闻学定义:新闻是对新近或者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可见, 新闻是对事实的加工和再处理的结果。打个比方, 如果新闻是钻石的话, 那么事实应该就是包裹钻石的矿石。对于电视新闻来说, 只让观众看一颗颗璀璨夺目, 但只有大小不同的钻石吗?那开始估计观众都会被吸引, 但时间长了, 观众就会腻味, 甚至反感:为什么总是给我看一样的东西, 我不想今天看大的, 明天看小的, 我要看不一样的。
于是, 我们需要还原每一颗钻石蜕变的过程, 从发现它矿石开始, 它的产地在哪里?矿石原来什么样?是怎么发现的?这里经常发现钻石还是破天荒第一次发现, 发现它的人又是谁?发现者有什么故事?这颗钻石在打磨中有什么困难等等。
让新闻还原事实本来的面貌, 让受众看到的一个完整、全面、客观和生动的事实而不是抽丝剥茧只剩一个剥离和人工拼凑的骨架。
把真实的理念融入每一次新闻实践中, 改变惯性的报道模式, 做让受众满意的真新闻
从2010年开始, 在笔者供职的城市, 率先开建公租房, 保障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作为一项政府重点打造的民生举措, 自然是新闻报道的重中之重。从那时开始笔者就一直在对公租房的方方面面进行报道。
对于政府而言, 他们看重报道的就是一个原则:不遗余力的说公租房好!然而, 受众希望看到的是一个真正好的公租房。这两者之间从一开始的合二为一, 逐渐开始产生分化, 甚至发生部分受众对电视新闻中公租房的报道产生质疑和不满。受众所看到的公租房跟电视新闻中的公租房开始剥离。
面对公租房建设过程中发生的质量和交房时间推迟等诸多问题, 部分受众的不满情绪越来越强, 他们的要求也越来越实际, 越来越强烈。但是公租房主管的政府部门态度却一直很僵化, 坚持一贯的只夸好的原则, 不肯对公租房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作出正面的回应和解答。
这个问题在现在公租房摇号配租的直播中集中爆发。作者以重庆市第六次公租房摇号配租为例, 作为此次直播的主创, 笔者不能容忍这个问题继续发酵。
直面最尖锐的问题, 对于受众关注的热点坚决不回避
经过前面5次的摇号配租, 已经有接近15万套公租房实现配租, 数十万人入住或等待入住公租房。随着时间的推移, 家庭成员结构发生变化, 原来申请的户型太小或者太大, 不再适合居住。租户们就希望能够及时换租, 调整一个合适的户型。租户的要求越来越强烈, 而主管部门的政策却迟迟不能出台, 甚至是主动回避。这个问题变得异常尖锐。
最终直播方案敲定。中间环节笔者选择了两位公租房的租户走进演播室进行直播访谈。
主人公:小李、小汤。这对年轻的80后夫妻是重庆第一批公租房小区民心佳园签约入住的居民, 租住的户型是单间配套。小李是河南人, 小汤重庆人, 两人相识于大学, 然后在重庆成家, 现在两人已育双胞胎二子。原来租的单间配套户型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生活的要求。他们也要求换租。
演播室谈话内容就是实话实说, 整个过程很轻松。他们就是从观众中来的, 普通的老百姓, 说的就是自己的实实在在的生活, 不夸张、不回避。比如公租房解决了安家的问题, 小两口谈话的时候, 很动情。说到公租房换租的方面, 两个人都很理性地看待了这个问题, 比如短时间内可能政策出台不了, 虽然很着急, 但不能添乱, 他们甚至主动站在主管部门的角度分析了短时间内解决不了的原因等等, 建议租户们能够理解。同时提醒马上要申请公租房的人, 选择户型的时候一定要慎重, 提前考虑家庭成员有可能的变化, 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户型。因为当初他们就是没有考虑很快要孩子的问题, 如果当时直接申请一室一厅户型的话, 就没有现在的烦恼。
最终直播的效果要远远高于笔者的预期。这次直播不仅改变了以往摇号配租直播的形态———以演播室直播访谈为主, 更是创下了历次摇号直播收视率最高的佳绩。直播进行中, 不断有观众通过拨打热线电话说, 小李和小汤的话真是说到他们心坎儿里了, 希望能早日解决换租问题。直播结束后, 主管部门电话表达了他们收看直播时由担忧, 到放心, 再到意外的过程, 他们没想到危机直面之后竟然也有化险为夷的惊喜。
浅议新闻事件的事实与品格评价 篇9
1.昨日, 夏先生来到超市为自己讨说法。“对方态度十分恶劣, 根本不搭理我。”
2.夏先生说与超市客服部一位胡姓经理协商时, 对方把自己晾在一边, “还指着我的鼻子, 说我少扯没用的。”
3.“这事跟钱没关系, 就算800万超市也赔得起。”胡经理坚称, 夏先生受伤与超市无关, 扶梯口帮忙的人也不是长期设置, “顾客多的时候, 才去帮忙。”
4.随后, 记者表示要见一下超市的负责人或者值班店长。这位胡经理称, 自己的工作流程里没有帮助联系上级的职责, 并扬言店里曾经发生过死人事件, “死人的事也是我负责, 跟店长都没关系。
5.对于之前超市工作人员对夏先生负责的承诺, 胡经理表示无需找当时作出承诺的工作人员调查, “就算他说了也不算, 我说了才算。”
以上内容为新闻报道的直接引用, 看完以上的文字, 我们对这个被媒体曝光的超市会有怎样的一个直观印象呢?态度恶劣、店大欺客、嚣张无比、冷漠冷血、仿佛黑社会、专横跋扈。可能每个人体会的不一样, 但是总体这个评价大概不会偏离左右。
那么这是发生了什么事, 让超市得到如此评价?我们看看新闻的事实部分, 这部分与上述五条出自同一篇新闻。
6月21日, 夏先生在某超市购物, 买了很多东西, 在超市3楼结账后, 推着满载的购物车乘坐超市自动扶梯下楼, “到了扶梯的出口了, 却出事了。”
夏先生说, 正要下扶梯时, 购物车的前轮突然“打横”, 卡在了自动扶梯的凹槽里, 购物车说啥也推不下扶梯了。
可是自动扶梯仍在滚动, 后面的顾客却涌了下来, “那天人还特别多, 我后面的人推着购物车直接撞到了我的腰上。”由于惯性, 夏先生的身体又撞在自己的购物车上。几秒钟后, 夏先生终于将自己卡住的购物车推下扶梯, 却感觉腿特别疼。
挽起裤脚一看, “膝盖以下撞伤了好几处, 流了不少血, 皮肉都粘在裤子上了。”在超市的监控录像里, 完整地记录了夏先生受伤的全过程。
咱们简单地解读一下这个新闻事件:一个顾客在超市把购物车推在电梯缝里了, 被后面顾客撞了一下, 受了伤, 花了100多块钱, 找超市讨说法, 超市建议这位顾客走法律途径。那么, 这样一个事实, 与之前我列举的那五条有什么关系呢?其实它们是出自同一篇新闻。为什么超市的态度给读者是这样的呢?整体看这条新闻, 我们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顾客在超市受伤到超市讨说法, 超市不赔偿并建议走法律途径, 从而被媒体批评, 继而让读者得出那些负面评价的结论。这个新闻事件该怎么赔?该走怎样的程序, 似乎新闻更应该关注, 似乎读者更应该了解, 但是却被负面评价遮盖住了, 也就是说, 我们在这个新闻里面, 应该做的是怎么合情合理合法地解决顾客和超市的纠纷, 但是遗憾的是, 新闻最后演变成对超市的批判上。这篇新闻也是离开对事实的报道而转向了对超市品格的评价, 也许媒体不是故意而为之, 但是客观上却起到了这样的传播效果。
这个新闻报道的核心事实是什么?是顾客在商场受伤的索赔问题, 那么媒体报道时侧重的不是对事实的调查与分析, 而着重针对了超市的品格, 新闻为什么会这样?媒体应该不应该这样做?
这篇新闻的传播效果是什么样的?因为有那些对超市品格的评价, 使读者忽视了新闻的基本事实, 视线也转移到对超市的品格评价问题上:一些读者就顺着新闻的思路对超市和超市负责人给出负面评价, 而直接影响甚至忽略对于新闻基本事实的分析和判断。
这个民事纠纷事件的直接事实是超市应该如何赔偿顾客, 该不该赔偿, 责任怎么划分, 走什么样的程序赔偿, 但是新闻发布后, 这些基本事实都被负面的品格评价所遮掩, 而品格评价事实上与这个新闻事件本身是没有关联的, 换句话说, 这件事的事实和超市的责任不会因为超市的态度好或者不好而发生变化。
品格这一概念具有很强的道德意味, 关涉到某人的道德品质和是非评价。新闻作品中如果涉及到品格证据, 不仅与事实没有关联, 还会转移读者的注意力, 使事件的主要问题偏离到一些旁道枝节上去, 人们关注的方向发生转移, 导致时间的浪费和不正当偏见, 时间浪费倒问题不大, 但是不正当偏见也就是我所说的负面评价, 这个事情问题就严重多了。
品格的负面评价是指通过明示或者暗示, 产生负面评价, 这种评价结论通常来自无经验, 或者倾向, 如果媒体发布, 那么越是权威的媒体, 受众的倾向性、认同性越强烈, 负面结果产生的影响就越大。以此案为例, 超市的其他问题比如态度不好, 比如嚣张, 都不是这个超市应该承担这个事件的理由和证据, 但是却可以误导出, 因为你的态度, 因为你的表现, 所以, 这件事情, 你就该负责, 所以超市负责人提出法律途径解决的建议也被批判为推脱和借口, 因为这是品格负面评价在作怪, 所以才会有如此的思考思路的方法和结论, 也会导致忽视对整个事件事实的分析和判断。■
摘要:新闻报道的核心是事实, 媒体报道时侧重的应该是对事实的调查与分析, 而不是针对品格作出评价, 现在很多媒体都是重品格而轻事实, 这是新闻摒弃的一种怪现象。
关键词:新闻事实,品格评价,负面评价,偏见
参考文献
[1].证据法学 (第4版) 何家弘、刘品新法律出版社 (2011-07出版) 1.证据法学 (第4版) 何家弘、刘品新法律出版社 (2011-07出版)
[2].证据规则戴泽军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7-04出版) 2.证据规则戴泽军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7-04出版)
[3].美国《联邦证据规则》条解王进喜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2-03出版) 3.美国《联邦证据规则》条解王进喜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2-03出版)
新闻事实 篇10
新闻中的主观和客观可映衬于中文中的文采和文字两大子系。文采和文字是两个相对独立却又不可剥离的两大中文能力。文采者, 旁征博引的广袤学识、出神入化的溢美修辞、恬美怡人的意境烘托、扣人心弦的气氛营造, 务虚避实, 小说、诗歌、散文、小品都属此类。文字者, 精敲细磨的字词推敲、精准无误的语句表达、冷静客观的逻辑表述, 务实避虚, 公文、信函、法律文案盖莫能外。按常规理解, 新闻也应属于后者。客观冷静、置身事外、精准表达、零度观察, 这很符合我国新闻学术界最权威的新闻定义——“新闻的定义, 就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但是, 新闻真的是那种冷冰冰的客观, 不参杂任何主观感情的生硬?尊重观众, 其实情感远比生硬的客观事实更重要, 新闻本就应该是以诱人文采修之, 以文字之功磨之, 使其新增光彩而又不失精准, 概之, 即新闻要做到主观性地表达客观真实。
首先, 我们从新闻的结构谈起。把最平淡的新闻做出不平淡的感觉, 层层深入、步步紧推、扣人心弦, 这就需要运用戏剧性的结构设计, 采用故事范式的叙事模式, 增添新闻戏剧性色彩。戏剧性, 要把相对平淡的生活冲突化、浓烈化。并人为地设置一连串的悬念、巧合、误会、发现、矛盾, 使作品波澜起伏, 引人入胜, 这样看似违背了新闻客观的准则, 让真实的新闻事件成为了主观性强烈的文学作品, 其实这恰恰是为了让客观事实更精准地到达而必须要做出的主观投入, 给新闻多增加了一点人性的温度。那么, 应该如何才能做到加入主观设计因素而又不失新闻真实呢?其实很多故事性讲述的新闻专题栏目已经在尝试, 《传奇故事》、《王刚讲故事》、《牛群:》、《龙飞讲故事》等都是此类。在栏目初期, 他们确实在主观性操作和设计上迈出了大大的一步, 但一段时间后, 却相继陷入了一种无限重复的漩涡中, 其实这并不是观众的审美发生了疲劳, 而是创作者的疲惫, 疲于思索结构的精巧, 同一事件只是主角姓名的转换, 试想一下有谁还会陪你玩呢?你没了创作的温度, 观众自然也就没了热情。而为什么很多同一题材的小说或者是影视剧却很少陷入这种尴尬的境地呢?那是因为他们会在同一事件中制造出不同的矛盾冲突, 把这些人为设计加入到新闻里面, 想必定能创作出同类新闻的不同精彩来。举个简单点的例子, 电视新闻画面结构如何运用文学手法讲述。BBC制作的《美丽中国》, 有这样的一个画面让我印象深刻。第一个画面:一双脚在泥水中跋涉。第二个画面:一犁在耕田。第三个画面:老农赶着牛耕地, 第四个画面, 拉开放大至宇宙, 美得让人窒息。这四幅画面没有任何的解说, 可没有人看不懂, 也没有人不惊叹它的美, 但是如果按照我们常规的新闻编辑思维, 先给一个广漠的大景, 不知所云, 然后一个老农在耕田, 你想不到两者之间有何关系, 最后给细节, 我们终于明白这是一个老农在耕地, 这已经不叫新闻事实了, 而BBC之所以采用先小后大的画面结构, 其实就是以部分事实引发空间思考, 展现新闻事实, 再放大无言的大美之景, 我们所能理解到的就不只是一个老农在耕地的事件了, 而是在讲述最朴质的生活写照才具有人间乃至宇宙的大美, 这其实是一种画面讲述的倒叙, 是技巧吸取于文学创作的灵感。
不过有了好的结构并不意味着新闻就有了足够的人性温度, 因为结构是冰的, 目的只是为了吸引人, 只重结构对于新闻来说, 很容易让新闻陷入一种迎合状态, 最终被人抛弃。让新闻具有人性温度, 还需要有一种合适的方式修其外在。
第二, 运用文学思维, 人性化处理新闻生硬冰冷的外壳。新闻其实就是每个创作者的艺术品。艺术不都是抽象、虚无, 它也可以真实具体地存在, 文学也不都是浪漫的理想主义。其实, 很多纪录片已经给了我们一条明了的路子——电视叙述的文学化, 看似真实记录, 其实煞费苦心。纪录片《老头》, 作者没有一句解说词, 也没有用任何的特技, 就连老头推车走在马路上的镜头都是如实地一点一滴地拍摄下来的。最原生态的最自然的表述, 也是最具人情温度的表述。但是这样的片子绝对不是像我们看到的那么简单, 是化主观深入为无形的一种高境界的制作技巧, 其中包含着无形的文学性的提炼性包装, 需要提炼这个人一年甚至几年的最具典型性的事件, 最后呈现的真实其实已经是艺术化的真实了。我们去拍一个新闻事件也需要这种文学创作的思维, 比如拍一个留守儿童的片子, 抛开一问一答式的教条采访, 采用实录的方式记录留守儿童的真实生活写照, 我们需要先聊天, 了解某个留守儿童的生活碎片, 经过简单的取舍后才会去拍摄。这期间, 虽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因素, 但在片子的创作初期我们已经开始文学加工了, 而在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叙述难的境界也是归于平淡, “作诗无古今, 唯造平淡难。”但是这种平淡决不是单调乏味而是“欲造平淡, 当自组丽中来;落其华芬, 然后可造平淡之境。”不是回归而是超越。其实很多时候, 我们不能采取纯写实的记录手法, 因为画面所能展现的也只能是部分真实, 这就需要媒体人充当起另外一种角色——讲述人。
最后一点, 让新闻创作加入创作者的主观情感。我认为, 有两个方面:
第一, 做有温度的新闻。所谓温度, 就是让记者融进事件之中, 可以表达观点, 可以参与其中, 记者的行动就是一个新闻事件的讲述。比如对灾难事件的报道, 按常规理解我们需要记录灾难现场, 需要了解灾难中的死伤人数以及事故原因, 这些当然都是新闻因素, 不过单纯的展示却让我们陷入了一种机械劳动, 成为了一种可怕的传声筒, 而这个角色, 任何一个到过现场的人都能承担, 于观众无益。当你看到, 四川地震时, 撕裂的大地、听到悲痛的呼号, 你还会平静地告诉大家:地震了, 很多人都死了?河南电视台九频道周年特别节目《我们在前线》是个很好的标杆, 它以记者的亲历讲述四川震后的生活状态, 里面有很多主观情感的表达, 甚至是煽情, 但没有人认为这不真实, 因为在这个节目中, 记者真正把自己当成了人———一种有感情的动物, 那个时节关于地震的报道全国都在做, 但这篇报道还是做出了不一样的味道, 只属于这个频道, 这叫一个媒体的脾性, 需要媒体人的情感投入。
第二, 做独属于自己的新闻报道。现在信息渠道的广泛性已经基本消除了某一媒体占据独家新闻的格局, 很多情况下都是全省甚至是全国都在报道同一新闻事件。那么如何才能在众多雷同的报道中显示出自己的独特性呢?这就需要加入记者的立场观点。今年前段时间, 拯救拐卖儿童新闻的报道全国媒体都在关注, 并且有很多都是雷同事件, 让观众记住某一个媒体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但如果加上立场和观点, 别的媒体就只能跟在你的屁股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