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教育与科学事实(精选7篇)
道德教育与科学事实 篇1
读《素质教育在美国》有感二则
这个暑假本人按照邯郸市教育局开展“六个一”活动的要求,读了几本教学管理的著作,有袁振国的《当代教育学》、肖川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黄全愈的《素质教育在美国》等教育书籍。从这些书籍中的确得到了很多的启发和知识。尤其是《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作者用其独特眼光和特殊的视角给了我们不同的观点和启示。本人想将其两个观点和心得写出来,作为自己工作的提示和假期活动的心得笔记与众人共勉。
一、道德教育与科学事实
在我国有个家喻户晓的故事--龟兔赛跑,在这个故事中讲到由于兔子的骄傲,被乌龟赶上了并且超过了。兔子骄傲自满,是一种寓言的想象,没有必然性;但是兔子比乌龟跑的快却是科学常识。你可以试验着问我国的孩子们,乌龟和兔子谁跑的快,绝大多数会回答“乌龟跑的快,因为兔子骄傲了”。
在这个问题上,给我们的德育教育一些提示:首先,德育教育重要不重要?非常重要!但是,不应将价值判断置于事实之上;不能将价值判断置置于科学之上;更不能只重视道德教育而忽视了孩子的个性和兴趣的发展。如果没有在孩子们最活跃的儿童时代全面发展他们的兴趣和个性,以后就很难补救回来了。道德教育在童年阶段固然重要,但更需要人们终生持之以恒!第二,如果我们只重视孩子的道德教育,而忽视对孩子的科学常识的教育,他们一方面会变得“少年深
沉”,另一方面,到他们年纪大了又会变得“老年无知”。以龟兔赛跑为例,当美国的孩子只知道兔子比乌龟跑的快的最简单的科学常识的时候,中国的孩子已经理解“骄傲使人落后,虚心使人进步”的深刻哲学道理。但是,当我们的孩子长大了还想不通“兔子并不必然骄傲”的道理,并且忽略兔子比乌龟跑的快的最简单的科学常识,就显得“幼稚”了。第三,忽视对知识的永恒性与伦理的局限性的教育,孩子将很难做到“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兔子比乌龟跑的快,这是不变的科学常识,但是“先进必定自满,落后必然奋发”的判断,却是值得怀疑。孩子们只有认识到知识的永恒性,才会具备批判性思维,才会增强独立思考的能力,才能孜孜不倦地追求真理,才能突破人伦关系,做到“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用道德教化的手段去控制社会稳定常常会产生副作用。强求思想意识的纯正、高尚和超前发展,希望因此而造就一种高层次的和谐气氛,这种希望多半会落空。因为一般人不习惯或不能够把道德的理想境界与社会必然的现实区别开来,使人们的追求和欲望大大高于他们现实可能的利益。理想与现实差距过远,长而久之人民就会因为失去明确的目标而虚浮、狂躁、固执、愚莽而自我毁弃。
二、教育的目的是为人还是为社会
我国在计划经济的影响下,教育作为计划经济体制的一部分,是完全围绕社会运转的。这样不利于人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中健康发展。在这种体制下,很难把学生看做知识的主人,而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只注重教育学生在社会上“做”人,忽略了教育学生做自己
生命的主人。事实上现在这种现象仍然普遍存在的,教师与学生、学校与学生的矛盾很多的根源就在于此,中国的教育现在要改变的根本就在于此。
人类自身的特点与其它动物不同,一个刚出生下来的小马在母亲身边待上几个小时就站起来了,几个星期就可以“独立自主”了。而人需要六个月才会爬,一年多才会走,两岁多才会跑,18岁才算独立的成年人。所以,人如果不组成社会,人类就根本无法生存。因此,人类组成社会是为了自身的生存。从这个角度讲,人组成社会的目的就是为了人自己。因此,做为社会组成部分的教育,其目的也是为了人。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如果社会上的每个人都是高素质的,那么社会就是高素质的社会,每个人就会生活的更好。社会不会离开人而独立存在的。按照马克思的思想,普遍性寓于在特殊性之中,如果没有了人,社会也就不存在了。
所以,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人。有了这种思想,我们才把学生看做是教育的主体,学校、教师的一切活动都要围绕着学生,为着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努力,而不是为学生的一时而努力。
英国在二战期间要建造一条战备公路,可以作为飞机跑道,但在规划图上,刚好公路线要经过一个庄园,但经过多方交涉,那个庄园的主人就是不肯拆迁,有很多英国人去那个庄园门口抗议。他们认为这个庄园主太自私人,现在国家正在打仗,怎么可以这样做。最终,这件事情被当时的英国首相丘吉尔知道了,他说了句话“我们现在的战斗是为了我们的人民的私有财产不被剥夺,如果现在为了这个目的,而去剥夺了人民的私有财产,我们的作战还有什么意义!”
我们每个校长、教师、教育工作者,如果都能以这样的思想去对待学生、对待教师、对待人民,中国的教育的春天就真的到来了。
道德教育与科学事实 篇2
一、铜锌原电池放电时负极表面真的没有气体产生吗?
铜锌原电池作为原电池原理学习的载体,基于铜锌原电池进行实验和问题设计是教学组织的形式。实践中教师设置了三个实验。
实验一:将铜片和锌片同时插入稀硫酸溶液,观察铜片、锌片表面变化;
实验二:用导线连接,观察铜片和锌片表面变化;
实验三:接入电流计进行读数。
学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未接导线前,铜片上没有明显变化,锌片上有气泡产生;连接导线后, 铜片产生大量气泡,锌片上也有气泡产生,只是比原先少一些;接上灵敏电流计有较大的读数(笔者在实验中的读数是260 μA)。但有些教师会去“纠正”,描述为:导线连接后锌片上没有气泡;有的解释是刚才产生的气泡没有消除掉,甚至不断产生的气泡也视而不见;有的干脆告诉学生记住:负极反应是Zn-2e-=Zn2+,正极反应是2H++2e-=H2↑,锌片上不可能产生气泡。这样的教学过程,容易让学生不仅不相信实验,不相信化学,甚至不相信教师,而且实验仅仅是一个过程,没有起到引领学习与佐证化学原理的作用。
实实在在的实验现象不容否定,如出现与教材描述不一致时,我们不要紧张,要学会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逐一分析可能的原因, 引发学生思维进入愤悱之态。这才是真正的探究, 真正的学习过程,而强记的答案不是学生学习,而是“生产产品”。
因为在笔者的课堂学生有相当大的自由发言权,同时笔者的教学不仅完成教材实验,而且还会增加自己设计的实验,所以学生会大胆地解答和实验操作,描述实验现象时会看到什么说什么,从来不会说假现象。学生因此得出的电极反应中负极多了一个反应2H++2e-=H2↑。笔者并没有强行删掉, 而是让他们分析原因,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溶液中的阳离子(H+)向正极移动,在正极等着接电子, 只会在正极产生H2逸出。有的学生说是有少量H+没有移向铜电极,有的说是有的H+还没有来得及移向铜电极,有的学生说是Zn和H+直接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有的说是没有进入理想状态,但没有谁能说服谁。此时有一位学生说可能是锌片不纯。当听到这个解释时,笔者进行了追问:“不纯,可能会混入什么物质?”学生都在说可能是铜、银、金之类, 当锌和这些金属一起浸泡在稀硫酸中会形成原电池,也就是说在锌片上也存在正极,所以会产生H2。 笔者补充一句,其实只要能导电的都可以,如石墨。 为后面的钢铁腐蚀原理埋下伏笔。但立刻有学生反驳了:难道混有杂质铝也会吗?此时,笔者都没有 “抢到”回答的机会,已经有同学说了:有铝也没有关系的,铝和锌浸泡在稀硫酸中可以形成原电池,只是金属锌担当正极大任,表面照样会产生气泡。到这里笔者并没有结束引导,又问学生:铜就一定是纯铜吗?学生说也不是,因为如果里面混有比铜不活泼的金属时,在稀硫酸中也不会形成原电池,还有学生说如果混进去是活泼金属就行了,因为这样就可以与铜在稀硫酸中形成原电池了(此时笔者根本没有回答机会),也有可能混有活泼金属,但被铜严密包裹,无法与稀硫酸接触照样不会产生气泡。
在上述学习过程中,教师只是在利用实验中常被大家忽略的现象,而恰恰是这个现象,让学生从实验事实与预设现象的冲突,展开思考和讨论,这十分钟左右的争论与思辨不正是我们想要的科学探究吗?不正是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吗?
二、用铜导线做“盐桥”就不能形成原电池吗?
如图2所示,学生都能回答不能构成原电池,因电解质没有形成闭合回路,导线导电是电子在导线中定向移动,电解质溶液(或熔融态)导电是阴阳离子定向移动。图3中两个半电池中正极所在半电池中的阴离子(SO42-)无法通过盐桥(琼脂+饱和KCl溶液)从正极半电池进入负极半电池,而负极半电池中的阳离子(Zn2+)无法通过盐桥进入正极半电池, 而且实验中学生读得电流是260μA,也就是形成了原电池,负极反应Zn-2e-=Zn2+, 正极反应Cu2++2e-=Cu,必然导致负极半电池中正电荷多于负电荷而带正电,而正极半电池中正电荷少于负电荷而带负电。笔者让学生来体验这两个半电池中的溶液是否带电,学生既兴奋又害怕,有一位学生用手指分别伸入负极半电池和正极半电池,没有感觉异常,继续将手指同时伸入两个半电池,还是没有异常,但灵敏电流计的指针显示仍然有240μA。学生感觉诧异了,有学生把思考方向引向了盐桥,既然两个半电池不带电,是不是意味着盐桥中的阴、阳离子分别进入负极半电池和正极半电池,中和半电池中的电荷。学生的补充很及时,如果这样,这盐桥用一段时间不是要“死亡”了吗?笔者不仅给予了肯定,还让学生说怎样让盐桥“重生”。学生说再向琼脂中灌入饱和氯化钾溶液。
接着笔者让学生做一个猜测,如图4,将盐桥换成了一根铜导线分别伸入两个半电池,能形成原电池吗?学生立即回答不可能,因为不仅是练习中遇到过,而且也知道阴、阳离子不可能在导线中流动,所以无法形成闭合回路。笔者让学生自己来实验,就直接将一根铜导线两端同时伸入两个半电池,学生非常诧异,不仅能产生电流,且爆表了(灵敏电流计最大值300μA)。学生纳闷了,这好像与参考书上描述的完全不一样,很多学生自己做了几次,确实每一次电流都很大,学生产生了疑问。是不是试剂有问题?但刚才实验也是这些试剂,没有更换过,问题出在哪里呢?学生的想象能力真的是很强,趁笔者没有注意,已经有学生按下述图5和图6进行了实验,而且按图5读数接近300μA,按图6读数也有10μA左右。
此时学生不难看出,图5相当于铜线和锌片在硫酸锌溶液中的原电池,虽然电解质溶液是Zn SO4, 与负极Zn理论上不会自发进行氧化还原反应,但实验事实发生了。图6产生微弱电流的原因学生很快找到,因为这根导线明显不是纯铜,含有少量杂质,会形成原电池,所以有微弱的电流(前一次课, 用两块相同的铜片浸入硫酸铜溶液实验过,确实没有电流)。这时学生间的讨论更加剧烈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真的发现图4产生电流的原因,有学生将图4的原电池图加了两条线,如图7所示,而且学生还解释了如果笔者分析左边的原电池时,右边电池相当于导线(如图中虚线1),如果笔者分析右边的原电池,左边的电池相当于导线(如图中虚线2),这样实际相当于两个原电池串联了,电流很大。当时笔者惊呆了。合适的实验、问题等载体,能给学生自主的空间,学生不仅能分析异常现象,还能发现教师未曾发现的知识。
三、蔗糖溶液不能做电解质溶液吗?
实验中笔者用蔗糖溶液来探讨能不能形成原电池,开始笔者也很确信不能形成,因为蔗糖是非电解质,不会电离出离子。但在实验中,不仅可以, 而且还有约50μA的电流产生(Zn、Cu、蔗糖溶液)。 很快学生帮笔者解释了,理由是蔗糖溶液中有水,水是弱电解质,是可以产生H+和OH-离子的,所以可以形成原电池。顺着学生的思路下去,要证明蔗糖不能形成原电池,学生想到了将蔗糖加热到熔化状态进行实验,设想很好,但在实践中又如何做呢?加热到蔗糖熔化,两个电极插入会形成原电池吗?是否会有电流产生?这些都是留给我们研究的方向, 学生对这些未知的领域有兴趣,也就会积极探索, 这才是学习过程,并不一定要学生对所有科学原理都理解清楚,但这些实验都能引起学生对空气中的O2在正极得电子被还原的思考,这正为后续研究吸氧腐蚀埋下伏笔。
实验事实与预设现象会有冲突,但在中学学习中更多的是伪冲突。教材中的科学原理总是去枝去叶的主干认识,理想化的分析现状,但在实验中却是真实状态,会出现与教材描述不一样的现象,教师利用好实验现象进行科学分析,获得科学原理的理解,收获研究问题的方法。
道德教育与科学事实 篇3
一、铜锌原电池放电时负极表面真的没有气体产生吗?
铜锌原电池作为原电池原理学习的载体,基于铜锌原电池进行实验和问题设计是教学组织的形式。实践中教师设置了三个实验。
实验一:将铜片和锌片同时插入稀硫酸溶液,观察铜片、锌片表面变化;
实验二:用导线连接,观察铜片和锌片表面变化;
实验三:接入电流计进行读数。
学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未接导线前,铜片上没有明显变化,锌片上有气泡产生;连接导线后,铜片产生大量气泡,锌片上也有气泡产生,只是比原先少一些;接上灵敏电流计有较大的读数(笔者在实验中的读数是260 μA)。但有些教师会去“纠正”,描述为:导线连接后锌片上没有气泡;有的解释是刚才产生的气泡没有消除掉,甚至不断产生的气泡也视而不见;有的干脆告诉学生记住:负极反应是Zn-2e-=Zn2+,正极反应是2H++2e-=H2↑,锌片上不可能产生气泡。这样的教学过程,容易让学生不仅不相信实验,不相信化学,甚至不相信教师,而且实验仅仅是一个过程,没有起到引领学习与佐证化学原理的作用。
实实在在的实验现象不容否定,如出现与教材描述不一致时,我们不要紧张,要学会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逐一分析可能的原因,引发学生思维进入愤悱之态。这才是真正的探究,真正的学习过程,而强记的答案不是学生学习,而是“生产产品”。
因为在笔者的课堂学生有相当大的自由发言权,同时笔者的教学不仅完成教材实验,而且还会增加自己设计的实验,所以学生会大胆地解答和实验操作,描述实验现象时会看到什么说什么,从来不会说假现象。学生因此得出的电极反应中负极多了一个反应2H++2e-=H2↑。笔者并没有强行删掉,而是让他们分析原因,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溶液中的阳离子(H+)向正极移动,在正极等着接电子,只会在正极产生H2逸出。有的学生说是有少量H+没有移向铜电极,有的说是有的H+还没有来得及移向铜电极,有的学生说是Zn和H+直接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有的说是没有进入理想状态,但没有谁能说服谁。此时有一位学生说可能是锌片不纯。当听到这个解释时,笔者进行了追问:“不纯,可能会混入什么物质?”学生都在说可能是铜、银、金之类,当锌和这些金属一起浸泡在稀硫酸中会形成原电池,也就是说在锌片上也存在正极,所以会产生H2。笔者补充一句,其实只要能导电的都可以,如石墨。为后面的钢铁腐蚀原理埋下伏笔。但立刻有学生反驳了:难道混有杂质铝也会吗?此时,笔者都没有“抢到”回答的机会,已经有同学说了:有铝也没有关系的,铝和锌浸泡在稀硫酸中可以形成原电池,只是金属锌担当正极大任,表面照样会产生气泡。到这里笔者并没有结束引导,又问学生:铜就一定是纯铜吗?学生说也不是,因为如果里面混有比铜不活泼的金属时,在稀硫酸中也不会形成原电池,还有学生说如果混进去是活泼金属就行了,因为这样就可以与铜在稀硫酸中形成原电池了(此时笔者根本没有回答机会),也有可能混有活泼金属,但被铜严密包裹,无法与稀硫酸接触照样不会产生气泡。
在上述学习过程中,教师只是在利用实验中常被大家忽略的现象,而恰恰是这个现象,让学生从实验事实与预设现象的冲突,展开思考和讨论,这十分钟左右的争论与思辨不正是我们想要的科学探究吗?不正是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吗?
二、用铜导线做“盐桥”就不能形成原电池吗?
如图2所示,学生都能回答不能构成原电池,因电解质没有形成闭合回路,导线导电是电子在导线中定向移动,电解质溶液(或熔融态)导电是阴阳离子定向移动。图3中两个半电池中正极所在半电池中的阴离子([SO4][2-])无法通过盐桥(琼脂+饱和KCl溶液)从正极半电池进入负极半电池,而负极半电池中的阳离子(Zn2+)无法通过盐桥进入正极半电池,而且实验中学生读得电流是260μA,也就是形成了原电池,负极反应Zn-2e-=Zn2+,正极反应Cu2++2e-=Cu,必然导致负极半电池中正电荷多于负电荷而带正电,而正极半电池中正电荷少于负电荷而带负电。笔者让学生来体验这两个半电池中的溶液是否带电,学生既兴奋又害怕,有一位学生用手指分别伸入负极半电池和正极半电池,没有感觉异常,继续将手指同时伸入两个半电池,还是没有异常,但灵敏电流计的指针显示仍然有240μA。学生感觉诧异了,有学生把思考方向引向了盐桥,既然两个半电池不带电,是不是意味着盐桥中的阴、阳离子分别进入负极半电池和正极半电池,中和半电池中的电荷。学生的补充很及时,如果这样,这盐桥用一段时间不是要“死亡”了吗?笔者不仅给予了肯定,还让学生说怎样让盐桥“重生”。学生说再向琼脂中灌入饱和氯化钾溶液。
接着笔者让学生做一个猜测,如图4,将盐桥换成了一根铜导线分别伸入两个半电池,能形成原电池吗?学生立即回答不可能,因为不仅是练习中遇到过,而且也知道阴、阳离子不可能在导线中流动,所以无法形成闭合回路。笔者让学生自己来实验,就直接将一根铜导线两端同时伸入两个半电池,学生非常诧异,不仅能产生电流,且爆表了(灵敏电流计最大值300μA)。学生纳闷了,这好像与参考书上描述的完全不一样,很多学生自己做了几次,确实每一次电流都很大,学生产生了疑问。是不是试剂有问题?但刚才实验也是这些试剂,没有更换过,问题出在哪里呢?学生的想象能力真的是很强,趁笔者没有注意,已经有学生按下述图5和图6进行了实验,而且按图5读数接近300μA,按图6读数也有10μA左右。
此时学生不难看出,图5相当于铜线和锌片在硫酸锌溶液中的原电池,虽然电解质溶液是ZnSO4,与负极Zn理论上不会自发进行氧化还原反应,但实验事实发生了。图6产生微弱电流的原因学生很快找到,因为这根导线明显不是纯铜,含有少量杂质,会形成原电池,所以有微弱的电流(前一次课,用两块相同的铜片浸入硫酸铜溶液实验过,确实没有电流)。这时学生间的讨论更加剧烈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真的发现图4产生电流的原因,有学生将图4的原电池图加了两条线,如图7所示,而且学生还解释了如果笔者分析左边的原电池时,右边电池相当于导线(如图中虚线①),如果笔者分析右边的原电池,左边的电池相当于导线(如图中虚线②),这样实际相当于两个原电池串联了,电流很大。当时笔者惊呆了。合适的实验、问题等载体,能给学生自主的空间,学生不仅能分析异常现象,还能发现教师未曾发现的知识。
三、蔗糖溶液不能做电解质溶液吗?
实验中笔者用蔗糖溶液来探讨能不能形成原电池,开始笔者也很确信不能形成,因为蔗糖是非电解质,不会电离出离子。但在实验中,不仅可以,而且还有约50μA的电流产生(Zn、Cu、蔗糖溶液)。很快学生帮笔者解释了,理由是蔗糖溶液中有水,水是弱电解质,是可以产生H+和OH-离子的,所以可以形成原电池。顺着学生的思路下去,要证明蔗糖不能形成原电池,学生想到了将蔗糖加热到熔化状态进行实验,设想很好,但在实践中又如何做呢?加热到蔗糖熔化,两个电极插入会形成原电池吗?是否会有电流产生?这些都是留给我们研究的方向,学生对这些未知的领域有兴趣,也就会积极探索,这才是学习过程,并不一定要学生对所有科学原理都理解清楚,但这些实验都能引起学生对空气中的O2在正极得电子被还原的思考,这正为后续研究吸氧腐蚀埋下伏笔。
实验事实与预设现象会有冲突,但在中学学习中更多的是伪冲突。教材中的科学原理总是去枝去叶的主干认识,理想化的分析现状,但在实验中却是真实状态,会出现与教材描述不一样的现象,教师利用好实验现象进行科学分析,获得科学原理的理解,收获研究问题的方法。
教育的事实论据素材 篇4
【分析】幽默,创设了和谐融洽的教育情境,它让本来难堪的批评变得友好起来,更为重要的是,幽默传达了监督对学生的尊长和信任,正如老舍先生所说:“幽默者的心是热的。”幽默的老师不仅不认为学生的过错行为是出自恶劣的动机,有时还假设动机是善良的,这种“文过饰非”的假设,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更能激发起学生改过向善的强烈愿望。
★ 议论文范文事实论据
★ 自信的论据素材精选
★ 信念话题论据素材
★ 议论文论据素材:智慧
★ 高考写作论据:自省
事实婚姻与“重婚”关系之探讨 篇5
———兼议民刑“重婚”之关系
吴爱辉
一、问题的提出
重婚罪罪名直接来源于我国刑法第258条的规定“:重婚罪指有配偶又与他人结婚的,或明知他人有配偶又与他人结婚的行为。”按刑法传统理论,重婚罪的犯罪构成四要件中,主体、主观方面客体均易把握,理论和实践中不易出现歧义,而客观方面却是理论和实践出现纷争最多之处。按我国刑法的规定,重婚罪其客观方面包括两种情形,一为有配偶者与他人结婚的情形;二为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即相婚者与有配偶者形成共犯的情形。最初的立法(1979年刑法)其初衷是把这两种情形规定为重婚行为并加以刑事处罚,1997刑法也沿袭这一做法,但实践中重婚情形的复杂远远超出立法条中文义解释所涵盖的范围,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事实重婚。按照1994年最高人民法院的批复,事实重婚是指有配偶者与他②人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情形。那么,刑法第258条所指的有配偶又与他人结婚包括了两种情形:一是有配偶者又与他人登记结婚,通常我们称之为法律上的重婚;二是虽未经登记,但又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称为事实上的重婚。但无论是法律上的重婚还是事实上的重婚均属于前后两次或两次以上婚姻关系的重叠,(为表示方便,笔者仅讨论两次婚姻关系重叠的情形)由于婚姻关系既可以由男女双方经过婚姻登记而形成(称之为法律婚姻),也可以以男女双方以夫妻名义共③同生活而形成(称之为事实婚姻),将二者排列组合应有以下四种情形:其一为前后婚姻均为法律婚姻;其二为前一婚姻为法律婚姻,后一婚姻为事实婚姻;其三为前一婚姻为事实婚姻,后一婚姻为法律婚姻;其四为前后婚姻均为事实婚姻。根据刑事立法以及相关的司法解释,重婚罪仅包括前两种情形,对于第一种情形,即前一婚姻为法律婚,后一婚姻也为法律婚的情形,刑法界几乎达成共识认为该行为构成重婚罪毫无疑问,对于第二情形,前一婚姻为法律婚,后一婚姻为事实婚而构成重婚罪,实际上是通过司法解释将刑法第258条条文中的“结婚”一词作了扩大解释,即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属于除登记结婚外另一种形成婚姻关系的方式。对于后两种情形能否构成重婚罪在刑法界则争议很大,主要有以下一些观点:
1、事实婚姻为无效婚姻,其形成的婚姻关系自始不受法[1]律保护,因此不能成为重婚罪的客体。
2、根据我国事实婚姻的有关司法解释,我国已经不再承认事实婚姻,因此前后两个事实婚姻,均不受法律保[2]护,当然也不构成重婚罪。由于刑法以及相关的司法解释并没有对“配偶”、“结婚”作任何说明,而且相关的司法解释前后矛盾,民事规范和刑事规范、行政规范也不一致并缺乏必要的逻辑连接,从而在理论和实践上均造成很大混乱,但上述争议的根源在于对事实婚姻的不同认识。
基于此,笔者认为:对事实重婚的准确把握必须要借助于婚姻法中关于事实婚姻的基本理论知识,只有在对事实婚姻制度全面把握的基础上,才能正确认定重婚罪。本文将从事实婚姻的概念与事实重婚的认定之间的关系;民法中的重婚与刑法中的重婚之间的关系两个方面阐述,以厘清理论和实践中对因事实上的重婚所引起的罪与非罪的认定所产生的困惑。
二、事实婚姻概念与事实重婚的认定
事实婚姻的概念在不同的教科书中有大致相同的表述:是指没有配偶的男女,未经结婚登记,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群众也认为是夫妻关系的[3]结合。或表述为是指没有配偶的男女、未经结婚登记,而于1994年1月31日以前公开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群众亦认为是夫妻关系,被有条件[4](P.131)地确认为事实婚姻。上述概念都是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民事政策法律的意见中对事实婚姻定义的注释。该意见指出“:事实婚姻是指没有配偶的男女,未进行结婚登记,即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群众也认为是夫妻关系的”。按照此概念,事实婚姻的成立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主体须是无配偶者;
2、主观上具有目的性,即有共同生活的目的;
3、客观上具有公开性,即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群众也认同;
4、须欠缺形式要件,既没有办理登记。至于事实婚姻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我国的立法并没有明确规定,但在最高人民法院多次司法解释中却承认了其效力,并经历了一个从[5]承认-相对承认-不承认-相对承认的过程。但历届司法解释的目的是为解决同居男女双方的离婚纠纷,规制符合法定条件的同居的男女双方的权利与义务。若符合法定的条件被认定构成事实婚姻,则男女双方就具有了婚姻的效力,和经过登记的婚姻的效力无异。司法解释以及理论上对事实婚姻的认定,都是从同居的男女是否具有婚姻的效力的角度而言的。它们强调要构成事实婚姻须具备结婚的实质要件,仅欠缺形式要件而已。笔者称此角度界定的概念为狭义意义上的事实婚姻。实践中恰恰是这种狭义意义上的概念是造成认定事实重婚困难的主要障碍。
如前所述,所谓事实重婚是指有配偶者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情形,它是与法律重婚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如果按狭义意义上的事实婚姻的概念以及构成要件而论,有配偶者显然不能构成事实婚姻,既然不能构成事实婚姻,意味着没有第二个婚姻关系的存在,没有第二个婚姻关系,当然就谈不上有婚姻关系的重叠,既然没有重叠的婚姻关系,哪有重婚可言呢?但在刑法中涉及重婚罪的认定时,最高人民法院不得不做出与事实婚姻的认定相矛盾的司法解释,指出“有配偶者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仍应按重婚罪处罚”。显然狭义意义上的事实婚姻的概念与事实重婚的认定发生了冲突。
此外,最高人民法院在2001年12月25日颁布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解释(一)》(以下简称婚姻法司法解释一)的规定: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前,男女双方已经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按事实婚姻处理。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后,男女双方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其在受理前补办结婚登记;
未补办结婚登记的,按解除同居关系处理。根据上述规定,可以说,我国自从1994年2月1日以后不再承认事实婚姻的法律效力。但从婚姻法司法解释一的规定来看它,它调整的是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男女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情形,符合结婚实质要件意味着同居的男女一定是没有配偶者,显然该司法解释仍然站在狭义意义上的事实重婚的概念的基础上规范同居者的法律后果。基于此认识,自然就可得出前一婚姻为事实婚姻,后一婚姻为事实婚姻或法律婚姻不可能构成重婚的结论,因为事实婚姻既然不被我国所承认,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男女双方没有产生相应的权利和义务,二人之间也没有产生法律所认可的婚姻关系,既然没有产生婚姻关系,无论后一婚姻形态如何,当然不会出现重婚了。这暗示着自1994年以后,一人可以同时与数人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而不构成重婚了,从刑法的角度来看,这种行为显然具有社会危害性,并不为我国的一夫一妻制度所容忍。
如何解决上述矛盾,笔者认为认定事实重婚应采广义意义上的事实婚姻概念。广义意义上的事实婚姻是指指非法律上的婚姻,乃本于现实所自生的结合关系,无须要求具备婚姻的实质要件即不问其实质要件是否具备,只要未进行结婚登[6]记就已构成事实婚姻。按照此概念事实婚姻,既包括符合结婚的实质要件仅欠缺形式要件的事实婚姻,还包括结婚的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均不符合的事实婚姻。根据此概念事实婚姻的主体既可以是无配偶也可以是有配偶者。如果我们采用广义意义上的事实婚姻概念,那么有配偶者与他人公开以夫妻名义同居也构成事实婚姻,显然有配偶者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理所当然构成重婚罪。就不会出现“一个有配偶的人,未经结婚登记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他在民事上无婚可离,在刑事上则有婚可重,实在令[7]人匪夷所思的困惑了。因此笔者认为在认定事实婚姻能否构成重婚时采用广义的事实婚姻概念更为科学和合理。事实婚姻的广狭二义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是从事实婚姻的成立要件立论,只要男女双方有婚姻合意,有共同生活的事实,而且在社会上具有公示性并为人们所认同就成立了事实婚姻。而后者是从事实婚姻的有效要件立论,除了男女双方具备结婚的实质要件外还要具备结婚的形式要件。前者为事实判断,后者为价值判断.其次,从刑法的角度讨论重婚行为时,除了从狭义意义上的事实婚姻的角度来认定重婚行为外,还需要从广义意义上即站在事实层面考察该行为是否具有社会危害性。不能抛开客观事实所产生的社会危害性仅从婚姻是否具有法律效力的角度加以分析。
三《民法》与《刑法》对重婚的不同理解
如前所述,刑法中的重婚来源于刑法典25条的规定,是一罪名的叙述,在认定是否构成重婚罪中考虑了主客观因素,而我们将之与民法中的重婚相比较时,须抛开主观因素,仅从客观方面入手即行为着手,因此刑法中的重婚是指重婚行为把握刑法中的重婚涉及到如何理解“配偶”“结婚“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民法中的重婚按通说是指两个及其以上婚姻关系的重叠。传统观点认为须已经有了一个合法的婚姻关系,又有了一个婚姻关系。民法中的重婚涉及到如何理解“婚姻关系”。将“配偶”“结婚”“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婚姻关系”放在同一语境下分析,不难发现刑法中的重婚与民法中的重婚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有配偶者又结婚的必然又形成了婚姻关系,有配偶者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必然形成一个婚姻关系。对它们的理解都可以放在事实层面或价值判③断层面来理解。笔者以民法中重婚中的“婚姻关系”为例加以说明:若站在事实层面的角度,婚姻的实质是指一男一女以永久共同生活为目的的两性结合,一男一女共同生活是婚姻最本质的内核而站在价值判断层面来讨论,婚姻的本质是其合法性,是为“当时的社会制度所确认的一男一女互[4](P.25)为配偶的结合”。与此相对应,仅从事实层面的角度而言,婚姻关系既可以通过法律婚也可通过事实婚(包括未赋予法律效力的事实婚姻)而形成。而从婚姻的合法性-婚姻的效力的角度来分析,婚姻关系只能通过法律婚或被赋予了法律效力的事实婚而形成。按照前者的立论,重婚可以由法律婚和事实婚相互排列组合而形成,如前所述,有四种情形。而根据后者立论,重婚只能由法律婚或具有婚姻效力的事实姻而形成。
按照传统观点,民法中的重婚是指已有了一个合法的婚姻关系,又有了一个婚姻关系,前一个婚姻关系是从婚姻的效力立论,后一个婚姻关系则是从事实层面立论,不考虑后一婚姻关系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即不管后一婚姻是法律婚还是事实婚均可以构成重婚,都是婚姻关系的重叠。如果前一婚姻关系没有法律效力,无论后一婚姻关系是否具有法律效力都不能构成重婚。有学者认为:前婚为法律婚,后一婚姻为事实婚姻构成重婚,而前一婚姻为事实婚姻,后一婚姻为法律婚姻不构成重婚,采取了两种不同的评判标准,违背了法律逻辑,但笔者认为,设立重婚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一夫一妻制度,维护具有法律效力的婚姻关系,因此,在考察两个及其以上的婚姻关系时,前一婚姻关系则必须要具有婚姻的法律效力,即使为事实婚姻,如果被赋予了法律效力,同样不容侵犯。如果不从婚姻关系是否具有法律效力立论的话,仅仅从事实层面来判断是否形成婚姻关系,那么前一婚姻为事实婚姻,后一婚姻无论为法律婚姻还是事实婚姻均可构成重婚,显然违背了法律的旨趣,也导致人们观念,行为准则的混乱.一个按法律指引的脚印行走的人(指后一婚姻为法律婚姻,前一婚姻为事实婚姻的情形)却被认为构成重婚,显然不可思议。与之相反,后一婚姻关系则不能从婚姻关系是否具有法律效力立论,只能从事实层面加以考虑,笔者认为有以下原因:首先,相对于具有法律效力的前一婚姻关系而言,后一婚姻关系无论是法律婚姻还是事实婚姻均没有法律效力,因此没有必要强调后一婚姻关系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其次无论何种形式的婚姻关系,只要在实质上违反我国的一夫一妻制度危害了,具有法律效力的前一婚姻关系就应遭到法律的,否定。基于此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前一婚姻,为法律婚姻、后一婚姻为事实婚姻或法律婚姻可构成重婚;前一婚姻为事实婚姻,后一婚姻为法律婚姻,则承认后一婚姻的效力,自不构成重婚。
如果从刑法的角度来理解重婚,笔者认为仍应遵循上述民法认定重婚的规则,因为无论是民法还
是刑法,认定重婚的目的一致,都是要保护我国的一夫一妻制度。二者最直接的目的都是维护具有法律效力的前一个婚姻关系,否定后一婚姻关系。值得着重说明的是,前一婚姻为事实婚姻,后一婚姻为法律婚姻不构成重婚的理由有二:从民法的角度来看,后一法律婚姻具有合法性,与前一事实婚姻相比效力优先;从刑法的角度来看,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已经矫正,具有阻却违法事由,因此不能以重婚论。
但对于前后婚姻均为事实婚姻能否构成重婚,民法和刑法对此的认识出现了差异。按上述民法理论,由于前一事实婚姻没有法律效力,不具有合法性,自不应受到法律保护,后一婚姻无论是法律婚姻还是事实婚姻都不会构成重叠的婚姻关系。但从刑法的角度,笔者认为前后婚姻均为事实婚姻则可构成重婚。针对此情形不能运用上述民法的判断规则。虽然刑法中的重婚和民法中的重婚二者的根本目的相同,但二者的立法宗旨略有差异,而且各自所调整的对象、范围也不相同,刑法中的重婚其落脚点在于这类行为是否具有需要运用刑法加以调整的程度社会危害性,而民法中的重婚其落脚点在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从重婚行为是否具有社会危害性而言,前后婚姻均为事实婚姻,本质上破坏了一夫一妻制,此类行为具有明显的社会危害性,所以笔者认为,此种情形可以构成刑法中的重婚,而站在民法的角度来讨论,即要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的角度来看,由于前后事实婚姻没有婚姻的法律效力,当事人之间没有法定的权利和义务,没有合法权益需要保护,因此不能构成民法上的重婚。
四、结语
综上所述,探讨刑法中的重婚行为时,通常要以民法中的重婚认定规则为基础。民法中的重婚与刑法中的重婚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二者相互对应,共同构筑了保护我国一夫一妻制度的法律屏障。但毕竟民法与刑法的有各自的调整对象和范围,二者分别为独立的部门法,彼此的侧重点有较大差异,刑法中讨论重婚是以行为人的行为是否具有社会危害性为落脚点,而民法中讨论重婚则以维护具有法律效力的婚姻关系,保护婚姻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为落脚点,因此在针对前后婚姻都为事实婚姻时,民法和刑法在认定是否构成重婚时会出现不同的结果。针对本文第一部分所提出的问题,我们不难发现在理论和实践中争议较大的事实重婚其主要症结在于一是对事实婚姻概念采狭义意义上的,二是考虑是否构成重婚时,局限于前后的婚姻关系是否具有法律效力,三是没有把民事领域中的重婚和刑事领域中的重婚的关系界定清楚。
1994年12月14日最高院在《关于〈婚姻登记管理条例〉施行后发生的以夫妻名义非法同居的重婚案件是否以重婚罪定罪处罚的批复》中,明确规定:新的《婚姻登记管理条例》(1994年1月12日国务院批准,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发布)发布施行后,有配偶的人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按重婚罪定罪处罚。
注释:
①本文所指的事实婚姻,如未做特别声明,是指从婚姻的自然属性或称之为事实层面的角度加以
界定,不涉及它们是否具有法律效力。②1994年12月14日最高院在《关于〈婚姻登记管理条例〉施行后发生的以夫妻名义非法同居的重婚案件是否以重婚罪定罪处罚的批复》中,明确规定:新的《婚姻登记管理条例》(1994年1月12日国务院批准,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发布)发布施行后,有配偶的人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按重婚罪定罪处罚。③本文所指的法律婚姻和事实婚姻是从婚姻的自然属性的角度加以界定,不涉及它们是否具有法律效力。④事实层面是指婚姻的自然属性,即男女双方的同居生活的事实状态。价值层面指婚姻的社会属性即男女双方的同居生活,得到了法律的认可,为社会所认可。
参考文献:
浅谈事实与价值的关系 篇6
要谈论事实和价值的关系,不得不涉及“是”与“应该”的关系问题,即能否由“是”推导出“应当”的问题,也就能否由事实推导出价值的问题。
一方面,的确“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推导出“应当”,因为主体认识了一定事实(“是”),必然要与主体的利益联系起来,形成一定的价值判断,从而就可推导出“应当”。因此,可以说认为价值判断不需要以事实陈述为根据,是由主体决定的,是不妥的。因为“价值是客体对主体的效应,是主客体的关系范畴”。这种效应是客体对主体的客观的作用和影响,是主客体的相互产物,是客观存在的,不是由主体决定的,也不是由客体决定的,是由主客体相互作用中客体对主体的作用和影响决定的。
另一方面,由于两种事实的区分,即价值事实与非价值事实的区分,我们可以明白,事实与价值并不是绝对分离的,也不是分离得了的,价值乃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是事物之间普遍相互作用所引出的“价值事实”。主体的价值取向不仅要从主体的利益和需要出发,而且还必须以客观事物和规律为根据,以事实为根据。缺乏事实根据的价值取向是主观盲动的,必然导致失误。所以,主体在确定自己的价值取向时,既要了解自身的利益、需要,又要了解客观事实,尽量避免无事实根据的价值决策。
由此可见,“是”可以推导出“应当”,需要一定的中介,即把事实(“是”)与主体利益结合形成的价值判断。这是就自然事实或非价值事实的“是”来说的。事实和价值的统一并不是像某些西方学者所阐释的那样,仅仅在于从“是”可以推论出“应当”,而更在于价值现象本身就是“是”,本身就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价值与事实的统一并不是指价值过程可以外在衔接于事实过程,而是指价值过程和价值现象内在的就是事实过程和事实现象本身。“是”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推导出“应当”,“应当”必须以“是”为根据,即价值必须以事实为基础。可见,价值是有其事实根据的,这就从一个方面确证了价值的存在。“应当”虽然是规范范畴,是主体的价值选择,不属于客观存在,但主体“应当”如何,必须以事实为根据,否则就会导致失误。所以,“主体的价值选择是以事实为根据的,正确的价值选择是客观存在的价值关系的反映”。由此不难看出,价值是客观存在的,这也就很好的避免了西方否认存在客观价值的现象。
20世纪以来的科学哲学的研究,以及社会的发展都显示出单纯强调事实与价值对立的局限。事实上,一切知识,包括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都是历史的,也是社会的和文化的建构起来的。
总而言之,价值是关系范畴而不是实体范畴,必须把实体意义上的事实与价值事实区分开来,但二者不是没有联系,这种联系是可以通过“是”与“应当”的相互转化来理解。也就是说“从事实向价值的过渡也每日每时都发生在我们的生活实践中,由于实践能动地介入实在过程,可能的东西转化为现实,并纳入合乎目的和需要的轨道,理想、价值、规范等等也就密切联系于现实事物”。一句话,事实与价值是既对立又统一的。
参考文献
1 李连科.哲学价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2 孙伟平.求解事实与价值的关系问题诸方案述评[J].人文杂志,1996(5)
弹弓论证与恰当事实 篇7
命题 < 雪是白的 > 之为真的根据是什么? 对此问题,符合论认为,该命题之为真依赖于世界之客观存在的方式,具体而言,它必须符合某个事实。这个想法一般被刻画如下:
( C1) 任给命题 < p > ,< p > 是真的,当且仅当它符合某个事实。
问题是,哪个事实? 这个问题也即是“恰当事实( the right fact) ”问题。由于语言是谈论事实的通常工具,所以一般的做法是,通过在一个真句子前添加“fact”一词来指明一个事实,如: “It is a fact thatsnow is white”。这意味着,事实是通过真句子而被指明的,同时也意味着,要确定是哪个事实,有一个直截了当的做法: 用“事实p”代替( C1) 式的“某个事实”,只要命题p是真的。于是得到这样的结果:
( C2) 任给命题 < p > ,< p > 是真的,当且仅当它符合事实p。
但这种确定事实的方式却隐隐地提示着一种困难。直观上,句子“那不勒斯比红崖更靠北”不仅与句子“红崖比那布勒斯更靠南”符合相同的事实,还与句子“爱琴海30英里内最大的意大利城市比红崖更靠北”符合相同的事实。这就意味着,同一个事实可以有不止一个真句子来表达它。设想这样一种极端情境: 同一个事实可以用任意一个真句子表达,或者所有的事实都可以用同一个真句子表达。此时,世界上只有一个事实,事实就是世界本身。这时,事实对符合论者来说毫无意思,因为说某个命题符合事实不过是说它是真的。
乍看起来,说所有的真句子符合同一个事实,这很荒谬,但它却是著名的弹弓论证( the slingshot ar-gument) 的结论。弹弓论证认为,如果真句子符合事实,那么所有的真句子符合同一个事实,这个事实,戴维森称其为“大事实( the great fact) ”。弹弓论证有各种不同的形式,不少哲学家出于不同的目的运用着它。丘奇[1]最早用它反对卡尔纳普的意义实体,但他把它归于弗雷格; 蒯因[2,3]则用它反对模态逻辑。戴维森将这一论证广泛地运用到他的哲学中: 他对意义实体的拒斥,他对事实实体从而对符合论的拒斥,他对概念框架与经验内容之二分( 他称之为经验论的第三个教条) 的批判,以及他对表征主义的批判。[4]
考虑到弹弓论证如此巨大的破坏力,因此无论是从弗雷格式涵义理论、模态逻辑,还是符合论考虑,弹弓论证都值得专门讨论。本文从对符合论的辩护这一视角出发,考察反驳事实的弹弓论证,在文中我试图表明,弹弓论证并不如它的支持者所认为的那样简单明了,它不仅在诸多层面预设颇具争议的论题,甚至基于相互矛盾的前提。
二 弹弓论证的戴维森版
前面已经指出,直观上,如下三个句子符合同一个事实:
( S1) 那不勒斯比红崖更靠北
( S2) 红崖比那布勒斯更靠南
( S3) 爱琴海30英里内最大的意大利城市比红崖更靠北
即,当用“红崖比拉布勒斯更靠南”代替( S1)“那不勒斯比红崖更靠北”,“爱琴海30英里内最大的意大利城市”代替( S1) 中的“那不勒斯”时得到的表达式( S2和S3) 所符合的事实并没有不同于( S1)所符合的事实。注意到,( S1) 与( S2) 是逻辑等价的,“爱琴海30英里内最大的意大利城市”与“那不勒斯”是共指称的。因此,看起来,这一替换实例中隐藏着两个替换原则,这一点恰如戴维森所表述的:
如果一个陈述符合由“事实p”这种形式的表达式描述的事实,则它符合由“事实q”描述的事实,只需如下两个条件之一成立: ( 1) 替换p和q的句子是逻辑等价的; ( 2) ‘p’区别于‘q’的地方仅在于: 某个单称词项( singular term) 被具有共外延的( coexten-sive) 单称词项替换。[5]
不妨将条件( 1) 称之为句子替换原则( SS) ,将条件( 2) 称为项替换原则( TS) 。基于这两个替换原则,戴维森构建了如下版本的弹弓论证( 令S是某个真句子的缩写,T是任意真句子) :
( 1) 命题S符合事实S
( 2) 命题S符合事实( 此唯一的x( x= 第欧根尼&S ) 等同于此唯一的x( x = 第欧根尼) )
【S与加下划线的句子逻辑等价; SS】
( 3) 命题S符合事实( 此唯一的x( x= 第欧根尼&T ) 等同于此唯一的x( x = 第欧根尼) )
【( 2) 、( 3) 的斜体部分共指称; TS】
( 4) 命题S符合事实T【SS】
根据这一论证,可以看到,S与T符合相同的事实,因为T是任意真句子,因此所有的真句子符合相同的事实,这个事实即是大事实。
从形式上看,上述论证极其简单,但它是否有效? 借助于弗雷格信念报道之谜,我们立马可以看到上述论证的反例:
( F1) 弗雷格相信金星是金星
( F2) 弗雷格相信晨星是金星
由于晨星与金星指称相同,因此根据TS,“晨星”与“金星”的互换并不会改变“弗雷格相信金星是金星”所指称的事实。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弗雷格可以在相信金星是金星的同时却不相信晨星是金星。据此,TS是错的。同样的方式可以证明SS也是错的。当然,这个论证远不是最终的,因为如果将弹弓论证限制在没有非外延性算子( 如相信,认为等等) 的语境下,则上述反驳便不再存在,但此时的弹弓论证对于符合论依然是致命的。所以,我们下面将弹弓论证限制在不包含非外延性算子的情况下继续考察。
我们的考察主要针对两个替换原则,先来看SS原则。
假设用“雪是白的”代S。塞尔[6]188认为从( 1)到( 2) ,从( 3) 到( 4) 的推理不成立,因为“雪是白的”符合的不是关于第欧根尼的事实,第欧根尼以及他的同一性与“雪是白的”所符合的事实完全无关。这个论证的问题是用待论证的东西作为论据。塞尔意识到这一点,并认为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涉及对事实、真理与符合这些概念之整个地理解。关于事实,他这样界定: “与这一讨论有关的整个‘事实’概念就是使一个陈述为真或一个陈述据以为真的东西的概念[6]189”。按此界定,要使命题 < 雪是白的 >为真,并不需关于第欧根尼以及他的同一性的任何信息,因此后者不是命题 < 雪是白的 > 所符合的事实。巴维斯和佩里通过坚持事实是一个与主题有关的东西从而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们认为,因为( 1)式与第欧根尼无关而( 2) 式与其有关,因此,两者所描述的不可能是相同的事实[7]。
但是,如果弹弓论证的支持者支持《逻辑哲学论》的如下观点,即重言式并不被任何东西使其为真[8],那么他们可以反驳塞尔说,使命题 < 雪是白的 > 与命题 < 此唯一的x( x = 第欧根尼&雪是白的) 等同于此唯一的x( x = 第欧根尼) > 为真的是同样的东西,因此,这两个句子符合的是同一事实1。文献表明,维特根斯担的这一观点拥有众多拥趸,如齐硕姆、莫尔纳( Georqe Molnar) 。与维特根斯坦等人的立场相反,在当代使真者理论中,很多人如阿姆斯特郎[9],坚持使真者最大主义( Truthmaker Maxi-malism) 论题,认为所有的真理都有使真者。可以看到,重言式是否需要使真者,目前并无定论。因此可以说,弹弓论证所基于的表面看来毫无问题的SS原则实际上依赖一个非常有争议的论题。
然而,退一步讲,即使塞尔、巴维斯和佩里对SS原则的反驳是正确的,弹弓论证的支持者依然有可能构造一种弹弓论证,它不依赖于SS原则。下面来看一下这一点如何可能。
三 哥德尔版弓论证
早在1944年,哥德尔就已经提示了另一个弹弓论证的版本,这个版本不依赖SS原则但依赖TS原则以及哥德尔自己构建的GI原则。假设Fa,a≠b,Gb分别代表三个真的原始语句,f1,f2和f3分别是这三个原始语句所符合的事实。哥德尔构建了如下替换原则:
( GI) 一个具有“Φα”形式的原子语句,如果它是真的,则它与自己的如下扩展形式始终符合相同的事实: α是唯一的x( x = α且Φx)[10]122
根据( GI) ,“Fa”与( 5) “a是唯一的x( x = a,且Fx) ”符合相同的事实,即f1。同样,“a≠b”与( 6)“a是唯一的x( x = a,且x≠b) ”符合相同的事实,即f2。由于( 5) 和( 6) 中的限定摹状词( “唯一的x( x =a,且Fx) ”和“唯一的x( x = a,且x≠b) ”) 指称相同( 全都指称a) ,因此,根据TS,可以得到( 5) 和( 6)符合相同的事实,即f1= f2。
同样的方式可以证明f2= f3,于是Fa,a≠b,Gb三者符合相同的事实。
可以看到,这个论证不需要SS,但它需要TS,问题是,TS能否成立? 即: 两个共指称单称词项的替换会不会改变原表达式所符合的事实? 如果不会改变,那它们就应该可以保真替换。但是,实际情况可能并非如此。试考虑这样一个例子: 假设晨星和暮星指称同一颗行星,即金星。如果支持弹弓论证,则“晨星”和“暮星”在
( F1) 晨星是一颗早晨出现的行星
( F2) 暮星是一颗早晨出现的行星
应该可以保真替换,因此( F1) 和( F2) 符合相同的事实。但一般认为“晨星”和“暮星”在( F1) 、( F2)中保真替换失效。当然,这里并没有证明弹弓论证是错的,而是说弹弓论证的支持者面临着这样一个挑战: 他们要表明( F1) 和( F2) 可以保真替换,并解释为什么人们直观上认为它们具有不同的真值条件2。
抛开上面所给出的弹弓论证的众多难题,我认为依然有一个判定性的证据表明弹弓论证不成立:它基于两种不相容的限定摹状词理论。我们从哥德尔的想法谈起。哥德尔本人并不支持弹弓论证,他在提示弹弓论证的时候注意到,这个论证预设了对限定摹状词的某种理解,即限定摹状词是单称词项。他认为,如果一个人像罗素一样认为摹状词是量化式,是不完全符号,并不指称东西,那么他就可以拒绝弹弓论证,因为此时从( 2) 到( 3) 、从( 5) 到( 6) 的推理不成立。为了拒绝弹弓论证,哥德尔认为,我们应该放弃弗雷格的摹状词理论,弗雷格的组合原则与摹状词理论不可同时成立。哥德尔的想法给予我们以启发,但是沿着他的思路,我们最终发现他的结论是错的,因为无论哪种版本的弹弓论证( 戴维森版本或哥德尔版本) 实际上都预设了两种不相容的摹状词理论,因而不能成立,因此问题并不在于弗雷格的摹状词理论与组合性原则不相容。
先看戴维森版弹弓论证。我们已经知道,从( 2) 到( 3) 的推理假定了限定摹状词是单称词项,但是为了使( 1) 到( 2) 的推理成为可能,限定摹状词必须理解为量化式,因为如果限定摹状词是单称词项,那么( 2) 式的右边即是“第欧根尼 = 第欧根尼”,说它与S符合相同的事实正是弹弓论证要证明的。哥德尔版弹弓论证面临的情况与此类似。我们已经知道,从( 5) 到( 6) 的推理要求限定摹状词是单称词项。但是,如果限定摹状词是单称词项,那么很难理解( GI) 在何种意义上能成立,因为此时“a是唯一的x( x = a,且Φx) ”即是“a是a”,说它与Φα符合相同的事实正是弹弓论证要证明的。因此要使Φα 与“a是唯一的x( x = a,且Φx) ”符合相同的事实,限定摹状词就必须如罗素一样被理解为量化式。于是我们看到,无论是戴维森版还是哥德尔版,弹弓论证都预设了两种限定摹状词理论,一方面,从( 1) 到( 2) 、( 3) 到( 4) 、“Fa”到“a是唯一的x( x = a,且Fx) ”,限定摹状词被理解为量化式; 另一方面,从( 2) 到( 3) ,( 5) 到( 6) ,限定摹状词被理解为单称词项。问题是,这两种摹状词理论不仅仅是不同的,而且是不相容的。
如果情况确实如我上面所说的那样,那么对于符合论的支持者或者辩护者而言,也许可以不再忧郁于弹弓论证所提出的挑战。但是,正如哥德尔所担心的[10]123,弹弓论证所提出的挑战虽然消解了,但是隐藏在弹弓论证表面之下的东西似乎并没有被揭示出来。在我看来,这没有被揭示出来的东西正是事实的本性。
四 事实的本性及恰当事实
事实是什么? 对此问题,常识的回答是含糊的;常识至少在两种意义上使用“事实”一词。一方面,事实有时候被看作是真命题,如“孙悟空不存在是一个事实”,“事实上林黛玉才是《红楼梦》中葬花的人”等; 另一方面,事实有时候又被用作存在于客观世界中的、使命题为真的东西,即使真者,如“< 雪是白的 > 是真的,因为雪是白的是一个事实”。对事实概念的这两种常识性的理解都得到了哲学上的回应: 摩尔、齐硕姆等人坚持一种命题式的事实观,即事实导源于真命题,事实是通过对真命题施加事实算子( 如“fact that”) 得到的; 而罗素、阿姆斯特朗等人则持有一种组合性的事实观,即认为事实是复杂的结构性实体,由对象、属性( 关系) 作为组成部分“组合”而成。
很显然,弹弓论证针对的是组合性事实观而不适用于命题式事实观。命题式事实观因为认为事实导源于真命题,因此事实的同一性条件被刻画为: 两个事实是同一的,当且仅当它们所导源的命题同一。这样,即使瑞秋的丈夫和利亚的丈夫是同一个人,因为 < 瑞秋的丈夫非常喜欢约瑟夫 > 与 < 利亚的丈夫非常喜欢约瑟夫 > 是不同的命题,其中第一个命题蕴涵着瑞秋结婚了而第二个命题蕴涵着利亚结婚了,因此导源于它们的事实也是不同的。同样,因为< S > 与 < 此唯一的x( x = 第欧根尼 &S) 等同于此唯一的x( x = 第欧根尼) > 是不同的命题,所以导源于它们的事实也不相同。这就意味着,如果事实被理解为命题式的,则不管是项替换原则( TS) 还是句子替换原则( SS) 都不成立。如果事实被理解为组合性的,即由对象、属性作为组成部分构成的东西,此时事实的同一性条件就被刻画为: 两个事实是同一的,当且仅当它们是由相同的组成部分按相同的方式构成。于是,共指称词项的替换不会改变原来事实所包含的组成部分。例如,如果“北京在上海的北边”这一事实是由北京、上海和方位关系“在…北边”作为组成部分构成的,那么,当用“中国的首都”替换“北京”后,并没有改变“北京在上海的北边”这一事实的组成部分。就此而言,TS的替换原则对于组合性事实是适用的。
那么SS原则和GI又原则如何,是否对组合性事实概念适用? 为什么逻辑等价的两个句子所符合的事实是同一的?1从组合式事实的定义来看,SS原则很容易被拒斥,因为“雪是白的”不包含第欧根尼作为组成部分,而“此唯一的x( x = 第欧根尼 & 雪是白的) 等同于此唯一的x( x = 第欧根尼) ”包含第欧根尼作为组成部分,因此两者符合的事实不相同。GI要更难拒斥些。需要弄清楚的是,如果事实“Fa”是包含F和a作为组成部分,那么事实“a是唯一的x( x = a并且Fx) ”的组成部分是什么? 这里有两种可能的回答: 第一,它的组成部分与Fa不同,它至少包含一个不属于Fa的组成部分,即“等于”关系。这样GI原则被拒斥。第二,它与Fa的组成部分相同,但构成方式不同。这样,GI原则也不成立,因为即使组成部分完全相同,如果组成部分组合在一起的方式不同,它们也是不同的事实,如“A爱B”和“B爱A”。
可以看到,无论对事实概念持有何种理解,弹弓论证都不成立。可以把这看作是拒斥弹弓论证的另一种进路。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应该持有何种事实观? 首先,必须拒斥命题式事实观,理由如下: 因为命题式事实概念导源于真命题,因此一方面有多少真命题就有多少事实,另一方面事实独立于对象。关于第一点,我们看到,因为 < 北京在上海的北边 > 与 < 中国的首都在上海的北边 > 是不同的真命题( 后者而非前者蕴涵着中国有一个首都) ,因此导源于它们的事实,即北京在上海的北边与中国的首都在上海的北边,就是不同的事实。这明显有悖于我们关于事实的直观。关于第二点。可以看到,因为给定一个真命题,就可以通过事实算子得到一个相应的事实,因此林黛玉才是《红楼梦》中葬花的人是一个事实,虽然林黛玉实际上并不存在。这意味着事实独立于对象。但是,苏格拉底是哲学家显然是一个与苏格拉底有关的事实,而不是独立于它。
其次,组合性事实观也必须予以拒斥,其原因是它也面临两个以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困难。第一,由于组合性事实观将事实理解为以对象、属性作为组成部分“组合”而成的实体,因此,在有了著名的布拉德雷倒退( Bradley Regress) 以后,它就需要回答这些组成部分如何能“组合”成一个整体,而不仅仅是这些组成部分的集聚。众所周知,罗素无法解决这一问题; 而维特根斯坦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则既要求助于充满神秘色彩的“显示”概念,又要借用链条勾连在一起这样的比喻性说法。第二,由于“苏格拉底”是事实“苏格拉底是哲学家”的构成元素,因此在今天,当苏格拉底不存在了,事实" 苏格拉底是哲学家" 在组合性事实观下也不复存在。这意味着,组合性事实观实际上是将事实看作为如石头、楼房一样的纯粹外延性的东西,是处在时空中的实体。问题是,这样的理解是否恰当? 一个显而易见的困难是,某些本应该接受为事实的东西被组合性事实概念排除了,如“罗素活得比苏格拉底长”这样的事实。因为罗素与苏格拉底从来没有同时存在过,因此在任何时刻,这一事实都不存在。这当然很荒谬。
假设放弃事实是组合性的,即放弃对象、属性是事实的组成部分,而认为事实本体论依赖于( onto-logical depend on ) 对象、属性,例如,放弃将事 实“aRb”理解为个体,而将其理解为R对a和b的关联自身,那么组合性事实概念所面临的上述两类问题,从一开始就不会产生。当然,关于这一论题需要更详细的讨论,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由此一来,世界就不仅仅包含对象、属性,而且还包括事实; 甚至,如维特根斯坦所说的,我们可以说,事实是构成世界的基本单位。当我们这样谈论世界,强调事实作为基本实体的存在时,与其说是要否认事物的本体论地位,不如说它的真正论点是: 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抽象地出现,其出现必然是以某种状态、位置、性质、关系或者数量等等而出现。这正是阿姆斯特朗“没有赤裸裸的对象”的论题。
那么,对事实的这样一种理解如何解决“恰当事实”问题? 根据对事实的使真者界定,直观上我们可以这样来确定一个命题所符合的恰当事实: 如果它是真的,则它所符合的事实便是使其为真的真值条件。相应地,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事实的同一性条件: 如果两个命题之为真的条件相同,则它们所符合的事实是同一的。考虑一下命题 < 雪是白的 > 符合的恰当事实是什么? 回答直接就是: 如果它是真的,则它所符合的事实便是使其为真的真值条件。这一真值条件我们可以首先通过语义分析予以确定,即: “雪是白的( Snow’s being white) ”,然后再基于一定的条件,寻找与命题 < 雪是白的 > 具有相同真值条件的其他命题,它们符合的是相同的事实。例如,我们会说 < 北京在上海的北边 > 和 < 中国的首都在上海的北边 > 符合相同的事实,因为前者为真的条件是北京这座城市与上海这座城市的具有“在……北方”方位关系,后者为真的条件同样如此。这里,我们对摹状词作了单称词项的理解。
但是,这样一种确定恰当事实的方式会引发一个质疑,即事实不过是真命题的别称,或者事实不过是为真命题而人为制造的。前者是斯特劳森、戴维森的批评,后者是安德鲁·纽曼[12]的担忧。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批评或担忧,但不是一个有前途的批评或担忧。之所以没有前途是因为,使真者理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是: 使真关系的非对称性,这种非对称性将保证事实的本体论地位不会依赖于真理。而之所以它是重要的是因为,如果不对“使命题为真的条件”进行支持实在论的界定,那么斯特劳森等人的疑虑就不会消除。
塞尔[6]178曾经说过,当我们说事实是使得命题为真的东西时,并不是说它是语言性的东西,更不是说它是心理的东西。当我们说出一个真句子时,不仅表述了一个可以用“真的”来谓述的东西,同时也表述了一个使前者为真的东西,而且恰是后者使得前者为真。因此,正如塞尔所说的,符合论所要把握的观念是: 是恰当事实,如事实“雪是白的”,使特定命题,如命题 < 雪是白的 > ,为真。至于这个恰当事实如何使得这一特定命题为真,这里( 历史上) 有不同的刻画方式。无论是哪一种,只要它坚持了如上观念,便都可以将 其划归于“符合 论”这一大名称下。
摘要:一个句子之为真的根据,对于符合论者来说,存在于它与恰当事实的符合中;对此论题,戴维森通过著名的弹弓论证认为,如果符合是可能的,则所有真句子都符合同一个事实。在戴维森之前,哥德尔也提示了弹弓论证的一个版本,而丘奇和蒯因则分别运用它去反驳卡尔纳普的意义实体和模态逻辑。如果弹弓论证是对的,那么其结果将是毁灭性的,以符合论为例,则符合论所诉诸的“事实”概念就是一个虚假概念,因而符合论土崩瓦解。通过详细考察并分析了关于符合论的弹弓论证之两个版本,我们将看到,弹弓论证不仅在诸多层面预设颇具争议的论题,甚至基于相互矛盾的前提。文章最后,我试图提供一种刻画“恰当事实”的可能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