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我的班主任杨老师

2024-09-12

回忆我的班主任杨老师(共13篇)

回忆我的班主任杨老师 篇1

说起我们班的“教学杨”,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她不仅是我们的老师,还是我们的好朋友。下面我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我的杨老师。

杨老师是“拼命三杨”。有一次,杨老师头上起了一堆调皮的“娃娃”――火疖子,仅管如此,她还是带病坚持给我们上课。杨老师的行为让全班的同学都深受感动。

杨老师还被誉为“杨女神”。“杨女神”有飘逸的长发、婀娜的身姿、白皙的面容……除此之外,她还会在上课的时候,偶尔搞笑一下。比如说今天,杨老师让李铭泽上来读作文,而李铭泽读到“飘逸的长发”时,杨老师甩了甩长发,全班哄堂大笑。当齐奕涵读作文读到“A军和B军”时,杨老师开口了:“还有皇军呀!”全班同学顿时笑得肚子疼。这就是我们喜欢“杨女神”。

除此之外,她还是个童心未泯的顽童。你们知道杨老师用的手机壳是什么颜色吗?猜不到吧,粉色!你们知道是什么图案吗?是电影《疯狂动物城》中的小兔子警官。萌爆了,杨老师的粉色少女心爆棚啊!杨老师简直是萌萌的萝莉啊!

怎么样,你们羡慕我的杨老师吧!留心身边,处处都是“奇人!

回忆我的班主任杨老师 篇2

在我的记忆中,印象最深的有“四个半”语文老师。所谓“半个”,绝非不称职,恰恰相反,很优秀,只是他的编制不在“语文组”。

我的小学时代,处在上世纪中叶,可谓“初级阶段”的“初级”,家里贫困,频繁迁徙,不断辍学,换的老师多。粗略计算,语文老师不少于12位。然而,只有一人,因为一句话,永久矗立在我心间。我记得他姓王,身材高,年轻,戴一顶有护耳的蓝色棉军帽,面容清癯。一次布置作文,他声情并茂地朗读报纸新闻:某山乡,一位姓吴的老师跳进河里,双手托起一个落水少年,学生得救而自己却被激流卷走。老师望着泪眼盈盈的我们,要求写一篇感想。发作文本的时候,他说:“你写得好,如果投到少年报,都可以发表了。”我没有流露出狂喜,但我的内心被震撼。那年我10岁,读四年级上学期,因为掉课太多,刚转到外祖母家附近的区镇小学临时借读。我不懂如何投稿,但我知道,老师是说我的作文可以印上报纸让人阅读。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在我的小心灵中是神圣的。从那一刻起,我内心里无比自豪,不仅对语文课和作文产生了浓烈兴趣,做其他事情也劲头十足。之前,我在偏远乡村没学过数学,这里有老师要给我补课,我一点信心都没有。现在我想,既然语文老师肯定了我,那么我的数学也不应差到哪里去。我变得勤奋起来,进步果然不慢。后来多少年,我无论遇到什么困难,立刻想起这位语文老师的话。他是第一个鼓舞我的老师,给了我很高的起点。就是那句话,多年滋润着我的精神,充实着我的人生,成为恒久的动力。它昭示一条真理:教育者最出色的本领,就是使受教育者获得持久的自信。

初中阶段,我同样经历了多位语文老师。虽然,他们大都在岁月的雨雾中逐渐身影朦胧,但有一人的形象却异常鲜明。那是一位转业军人,中年,个子不高,身体结实,爱穿军裤,一口湖南方言。先教了一学期数学,接着担任班主任,改教语文,讲课生动。仅这一点就令我特别佩服。至今我还记得,有篇课文的故事发生在前苏联:一个少年划着小舢板替父亲夜巡航道,发现航标灯的红色玻璃被风浪打碎。他急中生智,取下红领巾罩在灯上,冒着生命危险守护航标,使航船避免了巨大危险。语文老师绘声绘色地渲染黑夜暴风雨袭击大江的氛围,用高度尖厉的乡音,呼唤跟激流搏斗的小主人公:“艾戈尔卡———”,“艾戈尔卡———”,那声音,那姿态,至今清晰地留在我脑海里。当时,我和同学们完全沉浸在课文所描绘的情景中,对爱祖国、爱人民的少年英雄钦佩得五体投地。我发现语文老师人很和蔼,倍感可亲,听他的课就像夏天在清凉的溪水中畅游,惬意极了。然而不久发生了变化,不知他受到啥刺激,脾气变得暴躁。一天早饭后,我走到教室门前,看见一位姓孙的同学向他请教什么问题,他突然大吼道:你像什么话?一身新衣服,居然还申请助学金?我被吓了一跳,迅速瞥了孙同学一眼。他确实穿了新的罩衣,但是,是极劣质的土布做的,早晨的阳光照在染成灰色的粗布纹上,非常难看。我知道,那种布价格极低,粗糙刺眼,一般孩子嫌丑是不愿穿的。这不正说明他应该获得贫困补助吗?我脑子里正替孙同学委屈,没想到接下来发生一幕,让我惊心动魄,如坠万丈深渊。

孙同学大声哭了。一边急得跺脚,一边呼喊,黑红的布满雀斑的脸上,显出极度绝望的神情,声音凄厉:哎哟,天啊……像是遭到雷击而发疯的孩子。仅仅几秒钟,迅速撕开前襟,三把两下将灰布罩衣脱掉,扔在地上,一个令人震惊的形象突然出现在大家面前。他里面的棉袄和裤子,布满大小窟窿,到处翻露着白色棉絮。毫不夸张地说,完完全全一个衣衫褴褛的叫花子。他原本用一身粗布掩饰着自己的困窘,在受到心中敬佩的语文老师、班主任的冤枉斥责后,一时急得不知如何辩解,不得不当场剥下那点可怜的人身尊严。围观的学生很多,别人怎么想我不知道,但我心里感到一阵刺疼。我不敢设想,如果他不用廉价的土布粗衣遮掩自己,干脆以乞丐的状态坐在课堂,会是什么情景?我突然对语文老师产生了反感。我想,接下来,如果他以班主任和老师的身份压制对方,哪怕再批评孙同学一句,我就要打抱不平,跟他理论理论。但是,接下来,出现了更奇怪的场面。

语文老师完全傻了,仿佛停止了呼吸,变成一座雕塑。孙同学不再啼哭,好像痴呆了,泪眼婆娑地望着老师。两人距离不到三米,互相凝视着啥也不说。所有人把目光投向语文老师,眼前事件的突然逆转,使他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以他的学识,他的威望,刚刚遭遇的尴尬,他会说什么?如何发作?全场鸦雀无声,静静地等待。然而,语文老师没有开口。大约对峙了两分钟,他抬头望望初冬的阳光,看看身边小路的石阶,一步一步后退,直退到一个土台下面,转身朝校务室默默走去。望着他的背影,我产生了复杂的感情。不管什么原因,他一时冲动伤害了学生。当事实真相突然摆在面前,权威的谴责被证实为明显的冤屈,他等于在众目睽睽之下挨了一记响亮的耳光。也许太过惊异,一时反应不过来;也许突遇尴尬,被弄得不知所措。从道义上说,他的形象大大受损,面子上实在下不来。但他没有恼羞成怒,没利用权力和身份强词夺理、文过饰非;没有婉转解释、开脱责任;也没有见风使舵、转移话题。场境极其难堪,他控制住常人难免的自我护短情绪,选择了服从内心的良知和理智,无声地承担过失,中止错误,默默撤离现场。过后,孙同学没有再受到任何一点批评,更没有被取消贫困补助。直感告诉我,这位老师性格倔强,但是个老实人、正派人,态度很真实。多年后,特别经历了历史上一些“运动”,看到有人给蒙冤者平反时,还要盛气地说:现在落实政策是对的,当初处理你也是对的……我立刻就会怀念起那位语文老师来。在事实和真理面前绝不花言巧语自我护短,发现错误立即止步。那,需要多么纯正的人品和伟大的心理素养啊!

高中时代,我的故乡走上教育发展新台阶。由“第一初级中学”升格的县内唯一高中,调来各地初中的“尖子老师”。让我意外惊喜的是,新来的语文老师中有一位知名度很高的先生,早就和我熟识。说来有趣,一年前,全县中、小学举行诗歌朗诵竞赛,选出5名获奖者赴地区参赛,其中仅有的男老师是他,唯一的男学生是我。领奖台上,我认识了来自二中的语文老师郑楚文先生。他中等身材,高平头,一对剑眉,目光灼灼。那神态,让我立刻想起鲁迅先生的画像。初赛之时,人多闹嚷,互不注意。到了地区赛场,我才认真听了郑先生的朗诵。那一口标准的普通话,酷似中央广播电台男主持人的低音播出,深沉的思想和激情澎湃而来,引得听众无限倾慕和内心共鸣,爆发出海潮般的掌声。郑老师再次获奖,被推举为赴省参赛选手,并受命准备在省城作“当地人如何学普通话”的典型发言。连续五天,除了比赛和小组讨论,其余时间他和我待在简陋的招待所。老师平易和蔼,学识渊博,谈吐不凡。那年我15岁,见到这样的长者,心底格外敬佩。散会前夕,夜半寒潮骤至,一时无法联系上服务员。老师先把他的毛衣加盖在我身上,后来干脆将两床夹被叠在一起,和我共睡一床。一切来得那么自然,他把慈父般的关爱给了一个刚刚认识的异校学生,怎不令人身心同暖!临别时,我感慨地说:您要是我的语文老师多好啊!谁能料到,仅隔一年,愿望真的实现,简直太神奇了!

我和郑先生的重逢,也有点传奇色彩。一个星期天下午,学校附近有人围住干涸的野湖议论,湖底有鱼,但天冷泥黑,不敢下脚。我和几个同学从校外归来,站在旁边看热闹。忽然,有个中等身材的男人走来,一声不吭地脱下长裤,用水草系住两条裤腿,毫不犹豫地跳下淤泥,抓了鱼就装进裤腿。于是,很多人模仿,下水抓鱼。谁这么勇敢?新来的老师……,上岸后,我们互相认出了对方,他特别高兴,把我领到他的平房宿舍。老师博学多才,器宇轩昂,什么高层次场合都能侃侃而谈,不卑不亢。却也非常谦逊,绝无“骄”、“娇”二气,质朴得像个道地农民。这也是我喜欢亲近他的缘故。

新老师的到来,适逢一轮教学改革,他的授课带给学生全新的境界。不仅对字词注释清晰,板书工整漂亮,而且授予查阅工具书的方法。经常突破课文范围,引导我们从思维的混淆开始讨论,然后追踪时代、历史、社会、生活事件,不断澄清思考的混乱,一路走得蜿蜒曲折,但有收获感。对重要观点条分缕析,更使我常常超越以往的认识而得到新的领悟。有一学期讲鲁迅杂文,他用许多故事引起学生对鲁迅小说、散文,直至故事新编的兴奋,整整半年,大家课外阅读的心思全都沉醉在鲁迅的艺术世界。美好唤醒兴趣,这使不少同学超出了一般中学生对文学知识的积累。最初,我只知道他擅长讲演、朗诵,后来才了解到老师更写得一手好文章。他说,学语文不要死记华丽辞藻、典故出处,而要训练思考能力,灵活表达感情,学会作文。他分析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历史事件在鲁迅作品中有哪些反映,举办演讲比赛,要求获奖者把讲稿改成文章,出壁报贴在墙上。然后组织语文老师对各班壁报和文章评比,请学校颁发奖状、奖品(笔记本、搪瓷茶缸等)。有一次,他给我的作文《黑色的金子》打了一百分,令我惊讶不已。我深知评分有些过头,一时陷入不安与沉思。那年我16岁,已不像10岁时那么简单。我反复琢磨,老师为什么要如此破格地表扬,把鼓励推到极致?以往,周围的人包括我自己在内,都认为作文不可能有满分。我非常清楚,顶多只能说比较好。他这样做,是对我提出了更高要求。接着,他把我的作文推荐给校刊《红花》,并署名写了超过原文三倍篇幅的评论,同时发表。他的文字显示了奔放的天性和独特魄力,本身就是极好的范文。这时有老师告诉我:郑先生常用笔名投稿,发表过不少短评和杂文。又说:只有本身会写的人才能这样打分,如果没有实力,别人会笑话他乱评分的。至此,我领会到这个分数的多重涵义。它不仅决定了我报考文科,而且,有了不辜负一位恩师百分之百的大爱和信任的奋斗动力。也许有人会质疑:说不定,那只是这位当地权威教师一时任性的疯狂举动?不,40年之后,在地区一次教育经验交流会上,他介绍说:“我的方法就是敢打分,打足打够,用大纸抄了贴在墙上……”接着说出我的姓名,回忆他评分的初衷和心路历程。凑巧的是,现场有一位中学领导说,您讲的这个学生,是我大学时代的老师……原来您是祖师爷呀!一时,全场欢呼“祖师爷”,纷纷拱手致敬,老爷子陶醉地笑了———这件事,有人打电话告诉了我。那时他已经退休,在家乡市政协编辑诗刊,发表了大量诗歌,还专门为当年的作文教学作了三首《七绝》。其实,一位本身会写的语文老师,哪怕他不讲课,只要生活在附近,就可能成为学子的榜样。何况,他一直在授课和批改我的作文呢!至今,半个多世纪之后,我还记得他那评论文章的内容,还能背诵出它第一段精美的文字。

好的教育是愉快的、容易获得反应的活动。高中阶段,我被语文老师的魅力所吸引,同时也有非语文老师以辉煌的形象进入心间——那就是数学老师、班主任郑立民先生。顺便说一句,在国家困难时期,两位郑先生都是县内受到政府特殊照顾的高级知识分子,其权威级别是齐名的。后者在当年教学改革中,讲授《代数》、《解析几何》、《三角函数》等课程很有名气,也曾深深吸引我认真听课,把习题做得十分细致,但他主要不是以专业光环照亮我的道路。那时,实行勤工俭学,建土高炉炼钢,砍柴,种地,劳动很多,他起早摸黑地带学生下乡,总是处于疲惫奔波之中。一个隆冬的周末,我患了重感冒,独自睡在校后山坡宿舍。班上同学大都回家或外出了,我高烧两天,在恍惚中抵御孤独。深夜,班主任走进寂静的学生宿舍,手抚我的额头,轻声问了几句,立刻把我背在背上,一步一步走下山坡。路灯稀疏,光线昏黄,石阶很高,老师背着我走得很艰难。我伏在他背上,感到随时可能会滚下山坡,但我已经没有力气讲话。老师是一位残疾人,早年患病落下后遗症,头颅偏向一侧约15度不能复原,无论上课还是睡觉,只能扭着脖颈痛苦地望着一边。此刻他就侧头斜视路旁,用脚摸索着一级一级的石阶下山,背上压着我百来斤重的身体,每走一步都颤巍巍的。他的喘息深深地刻录在我的心中,至今声犹在耳。那时,我们的校医室在山脚校门旁边,只有一位体育老师兼做医生。郑老师喊开校医的门,要求给我注射退烧针剂,服药,然后又背起我上山。在返回宿舍的路上,我透过他的后颈凝望前面,只见灰蒙蒙的夜空中,晃动着大山的轮廓。我心底跃出一句话:师恩如山!听说我一天没吃饭,他把我放在床上,转身又下山,去离校5里多路的餐馆端来一碗猪肝汤。上山下山,来回四趟,那一夜他走了多少路,流了多少汗啊!其实,老师平时就对学生特别好,比如过中秋节,他用自己的钱买来一篮子月饼,给班上学生每人一个。我们在劳动工地吃得哈哈大笑,却没有人道过一声谢。这回当我头痛欲裂、伏在他脊背上,我的心随他的喘息声起伏时,才深刻体会到无比亲切的伟大情怀。我病好以后,担任了学习委员,负责收发作业本,跟班主任的接触愈加频繁。令我惊奇的是,他是数学老师,却热爱文学。下乡劳动期间,他安排我编油印简报。他亲自刻写领袖诗词、古诗词,字字准确,竟然不需要对照原文。我这才第一次知道,他能背诵大量诗词,心里特别钦敬。回想起来,我对诗歌的喜爱,最早源于这位数学老师的影响。他没要求我主攻他所教的专业,而是鼓励我学习文学,他的根据是:语文老师肯定了我。毕业那年,我开始试着投稿,每见报刊社来信,他就把我叫到宿舍,客气地说:“你看完以后,可以让我看一下吗?”不管是修改建议还是退稿信,我都乐意给他看,他帮我分析成败原因,研究如何耕耘“希望的田野”。他教给我数学,又额外辅导作文,就传授知识而言,他是我的1.5个老师。

从初中到高中毕业,6年内,除了家在县城的个别学生外,绝大多数同学都在学校住读。我家远在40里外的偏僻乡村,不通车船,只能步行,家长从未见过老师,连口头道谢也没有过。多少年后,我一想起来就感到内疚。只是有一年,我听到一个小故事,心里才稍得安慰:那是一个深冬的傍晚,朔风阵阵,眼看就要下雪了。郑老师跋涉在公路旁,十分疲惫。天快黑了,照他那个速度步行,半夜也难到家。这时来了一辆拖拉机,紧紧跟着,贴近他身边行驶。他本能地躲闪、靠边、让路,拖拉机不开快车反而停住。他感到奇怪,驾驶员问他是不是一中的数学老师,表示要把他送回县城。他非常惊奇:你认识我吗?坐进驾驶室后才知道,那个拖拉机手是我的弟弟,因为平时听我讲过很多郑老师关怀学生的故事,偶然望见,里一动,根据头部残疾特征而认出了他。于是,用最朴素的方式替我报谢了一次师恩。

对许多人来说,进入大学就不再有语文课,而我却幸运地听了一年类似的课程。一篇篇散文讲解,每3至4周作文一次,有不下5位老师接力批改和讲评作文,给我难忘的智慧与鼓舞。不过,让我记忆最深的是一位主讲老师的奇葩人生。课讲得生动,有点大腹便便的样子,脚常在讲坛后一踮一踮,颇具幽默感。他对我的作文多次高度评价,大段大段朗读,我对他由衷地尊敬和感谢。不知从何时起,他开始在课堂上“关注”一位年轻助教,背后感叹其“基本功太差”;那助教则在辅导自习时“回敬”,并悄悄搜集对方的“言论”。有一个相当长的时间,他们用双关语“互掐”,让学生咀嚼庸俗的嘲讽。一场政治运动不期而至,主讲老师成了××分子,被开除公职,送农场劳动。“十年风暴”中,他跑回原址,举着标语牌呐喊要平反。他的对手镇守山寨,人马不少,正严阵以待。他被迎头痛击,逃回农场。长夜漫漫,风雨如磐。好不容易熬到“文革”落幕,他随拨乱反正的黎明大潮重返单位。岂料对家仍处于“优势地形”,有更多“小兄弟”簇拥。而他,已过知天命之年,孑然一身,一无所有。也许他感到生命有限,来日无多,唯一的出路是“投诚”,于是甘拜对手为主人。多种场合唱赞歌,执鞭随蹬,开始了以生存需要为目的的“归顺”和实用依附。凡“主公”厌恶者,尤其“退下来”或“栽了的”,他敢在大庭上抨击,在广众中嘲弄。逐渐地,他成为说话有底气的“元老”,被安排在主人身边做学术丛刊第二主编。他笑吟吟地撤出教学科研战壕,优哉游哉,很乐意“归顺”后的待遇。只是退休前申报正高职称时,把编印同事的论文填写为“有4部专著”,被评委嗤之以鼻,闪电否决。朋友告诉我,他去世那天,一位老同事哭得很伤心……。也许,人生有不少误会、误判,性格悲剧或命运喜剧的发生不足为奇。但一个“文人相轻”的故事,情节竟会这样发展,如此结尾,实值得研究。有人说“他晚年似乎过得滋润”,有人说“他患了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作为昔日的学生,我不信他连专著的定义也不懂,听了心里有点痛。说实在的,这位老师对我学习作文有过鼓舞和好的引导作用,我是难忘的。只是,每次忆起他的时候,总会想象他成了长眠者却并不能平静地长眠,悲凉的心绪不禁弥漫开来,挥之不去。

回忆我的老师 篇3

刘小芳老师是我的启蒙老师。小学低年级时,她教了我三年的语文课。她那时三十多岁的样子,短发,很是亲切和蔼。我印象最深刻的有两件事:一天傍晚,她和教我们数学的蒋老师到我们家家访,当时我出去玩了,不在家。当我跑回来,猛然看到刘老师和蒋老师坐在沙发上和爸爸妈妈谈话,我很激动,也很紧张。刘老师一边把我揽在怀里,一边对我的爸爸妈妈说我是个好孩子,很听话。我当时就有种很自豪的感觉。还有一次,学校里开运动会,全校学生都要按班级排队入场。刘老师把我们班排成四路纵队,我个子矮,就排在最前边。那时没有统一的校服,我们都穿着白色的确良上衣和蓝色的布裤子,这在当时可算是我们最好的礼服了。刘老师看着服装有些单调,就从家里采了四朵碗口那么大的大丽花,把花别在我们第一排的四个同学的胸前。那鲜红的四朵花便成为运动会开幕式上的一道风景。三十多年过去了,这些事情仍然像昨天发生的一样清晰。

吴老师是我的初中语文老师,也是我们的班主任。他是外县人,白净的脸,身材高瘦。他说话细声软语,总也发不起火来。这样,调皮的男生便有些肆无忌惮,常常搞些恶作剧。吴老师总是很耐心地跟他们谈话,但效果并不好。我们几个班干部有时恨不得让老师揍他们一顿,但吴老师从来没有。即使有时他生气到脸涨得通红,也不见他动那几个捣蛋鬼一个指头。“长大了就好了。”他总是这样替他们解围。毕业多年,我忙这忙那的,几乎没有和吴老师联系过。直到前年深秋的一天,偶尔遇到初中时的一个老同学,她说吴老师病了,生了很重的病,住在市里医院的特护病房。刹那间,我感到很内疚,于是想办法联系了所有能联系到的初中同学,约好一起去探望吴老师。

那是一个下雨的午后,我们20多个多年不见的老同学一起来到老师的病房。担心老师太激动,我们提前给他的儿子打过了电话,好让老师有个心理准备。尽管如此,当我们进去的时候,老师还是激动得讲不出话来。他在纸板上写道:谢谢同学们!我拉着他的手说:“同学们都很想念您。”同样的感受也写在曾经让他耗费了更多心血的学生们已显沧桑的脸上。吴老师望着我们,眼里闪着泪光。

几个月后,吴老师病逝了。人到中年,虽然我已经看淡了生生死死,但脑海里留下的却永远是老师们年轻的形象,记忆中的老师们仿佛应该永远年轻。人到中年,当我们真正能明白什么是宽容和理解的时候,也就逐渐读懂了老师的恩情。

另一位常让我想念的是在县党校求学时的数学老师孙香。县党校是县里最先兼办初中补习班的学校,那里强手如林,我的成绩在班里只能算是中等,感觉得不到老师的重视,便有些自卑。孙老师讲课很有条理,每当讲完一道题,他就看看坐在前排的我,问一句:“听懂了吗?”我点点头,心里很感激他。他教代数的那个学期,我的数学成绩提高得很快。他同时教几个班,有很多学生。他并不一定知道每个学生的名字,但他尊重每个学生。这在那些背负着强大的升学压力的学生心里,是一种多么温暖的感觉啊。

岁月匆匆,我自己也做了整整19年的老师了。送走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我越来越感受到教师职业所带来的责任感、充实感和幸福感。在这个过程中,我常常会想起求学时代的那些敬爱的老师,常拿自己和他们对照。放在人海里,他们是平凡的人,但在我的心里,他们永远是最伟大的人!他们是我的榜样!

关于回忆的作文:回忆我的老师 篇4

在我读小学时,最尊敬的便是我的班主任------黄秋冬老师。黄老师是带我们班最久的一个老师。她长得不高,才一米六左右,黄老师30多岁了,但她喜欢在头上带一个蝴蝶状的魔法贴,显得她仿佛只是个初中生。在小学的六年中,她一直像慈母一样陪伴着我们。因此,我对她产生了浓浓的依赖和深厚的感情。

记得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我还只是个小娃娃,但我的性子却野的很,动不动就和别人打架。有一次我和隔壁班的一个女生打了起来,她用力扯了我的头发,我一感到疼痛就立马哭了起来,结果惊动了老师们。老师忙把我们拉开,黄老师也走了过来,把我抱到她的办公室里。当时,我以为黄老师要批评我一顿,所以我吓的动也不敢动。可事实并不是这样的,只见黄老师从抽屉里拿出一把梳子,把我凌乱的头发一下一下地慢慢梳好,然后又拿出一条粉色的长纱带,把她刚刚帮我梳好的头发扎起来。我不理解老师是在做什么。正当我疑惑不解时,黄老师说:“安安,你在我心里一直是个活泼阳光的小公主,可是,你今天太让老师失望了。你知道吗?粉色有和平温柔的意思,所以老师希望你也不要动不动就去和别人打架好么?”听了这句话,我并不想答应黄老师,可当我看到了黄老师那近乎哀求的眼神,我情不自禁的答应了。

现在回想,还真是要谢谢黄老师,,以我以前的这性子,就可能交不到一个朋友。

回忆我的老师作文 篇5

我与王老师之间发生了许多小故事,我就挑几个印象深的说一下吧。我这个人从小就有个坏毛病,那就是从来不睡午觉。可是幼儿园里的老师却要求我们每天睡午觉。于是,睡不着觉的我便想了一个办法:只要老师不在旁边时,我就跟旁边的小朋友玩,等老师来了以后,我就闭上眼睛,假装在睡觉。可是,这个小伎俩被王老师识破了。有一次,我正玩得起劲呢,王老师悄悄来到我的身边,拍了一下我的头说:“谢宇浩,不睡觉是不长个子的,只有睡觉,才能长高个子哦!”我一伸舌头,低声说:“我知道了。”看得出来,王老师对我们多好啊!

还有一次,我生病住院了,王老师带着水果来看我,并祝愿我早日康复。她说,希望我早点回到教室上课,说所有的同学都在等着我呢!当时,我真的好感动啊!

回忆我的老师作文 篇6

于老师是我小学五年级时的语文老师。那时的我在期末语文考试得了89分,所以让我对语文抱有很大的恐惧。当一个长发披肩、脸上略有皱纹的老师进来时,笑眯眯的做了自我介绍。不知为什么,这些话如同一阵春雨般,彻底洗净了我的恐惧感。

于老师教了我们没多久,就举办了一次“飞花令”诗词大赛。我为了这场比赛做了十分充分的准备,本想只得三、四名就罢。可是,当我站在讲台上时,当同学们的掌声响起时,当于老师冲我绽放出美丽的笑容时,我这才意识到,这是真的我得了第一名。望着同学们羡慕的眼神,我对于老师来了一个感激的一瞥。感谢于老师举办“飞花令”,原来,“众星拱月”的感觉是这么的美好。从此,于老师也向我投来关注的目光,这件事也常常被于老师挂在嘴边。

从此以后,我上语文课经常积极主动的回答问题,作文也认真去写。为了我们班,于老师也付出了许多休假的大好时光,为我们补课。在为我们纠正句子时,我仿佛看到于老师脸上的皱纹又多了一条,白发又多了一根,其间写着我们班每一位同学的名字。如此负责任,并且分文不取。于老师这是为了谁?这些人与她有什么关系?于老师为什么要辅导他们?能把他们培养成才吗?即使培养成才,将来是否能得到回报呢?

记我的班主任杨金诺 篇7

最开始想写个欢快的,因为想起金诺说“小刚这个小同学”……结果写着写着就满脸都是泪水,止也止不住了……

因为一中是住宿制的学校,所以在我高中三年里,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最高长官都是同一个人——她是指挥官,是参谋长,是后勤主任,也是心理医生以及青少年情感问题处理专家——她是我的班主任,杨金诺。

杨老师是个非常质朴的人,有她年轻时的轶事为证。彼时她二十三四五六,每天上班很早下班很晚。有一天在自家楼下碰见早起遛弯儿的大爷,大爷瞅了她半天才迟疑地问:“你在哪儿工作?”

杨老师想也没想,非常骄傲地回答:“一中。”

大爷又是迟疑了一下才问:“那……你们搞保洁的现在一个月能开多少?”

杨老师略加思索,“我去得比较晚,一个月四百。”

“那挺辛苦。”

杨老师略带心酸地表示:我那个时候可能是土掉渣儿了。

其实重点是,一个非常好看的女子能把自己的美貌严严实实儿地隐藏了二十多年,搞得自己都忘了,这应该算是灵异事件。

我们高一刚来的时候,大概杨老师还没有从掉渣儿的状态里缓过来,每天穿个紫运动服,一条黑裤子,再加上每天陪我们军训,导致自己“像个茶叶蛋”。至今我还对她那个形象记忆颇深。但如今,紫运动服已成了绝唱,杨老师摇身一变,已经变成了我们心中的女神。

金诺在上学期间品学兼优,根正苗红的一个女学霸,而且很早就迈入了仕途——从小到大一直都是班长。聪敏机智,单纯善良。

而且就像赵赵说张羽,这世上,真的存在作风过硬这件事。

刚毕业的时候一中招她来,二十多个人同时讲一节课,杨老师留下了。再比如在下听说杨老师家不在本地,结婚的时候没朝家里要一分钱,过得像如今这么好其实全是靠自己努力奋斗。

我们班同学受伤要做手术,因为家在林业局,家长一时半会儿赶不到。杨老师当时正在和以前教过的学生吃饭,接到班长电话之后马上就去了医院,好像需要家属签字的一个什么单子还是杨老师签的。这事儿不大,但我听说的时候却忽然觉得眼泪有点要涌上来。

家长不在身边的时候,杨老师就是我们的大家长。

她密切关注天气预报,然后时不时地给消息闭塞的我们通知:哎呀,最近要降温啦,咱们都多穿一点啊;过重大节日的时候,杨老师总会给我们发点东西,端午的粽子圣诞的苹果,她从没忘记过我们这群回不去家的小孩儿。

数以千计的日日夜夜,我们都在一起。有时候晚上不是杨老师看自习,她也总忍不住要从家里赶到新区来看我们一眼,在班级里走几圈儿,或者是找同学谈谈话,然后再悄悄地消失在一片深沉的夜色里。

我觉得我们班,就像一个没有武功的笨小孩儿,为了让自己称霸武林的梦想不被别人嘲笑,而在每个月色寂寥的夜晚,在每个太阳还没有升起的清晨,勤学苦练,积蓄力量,然后终于,成功登顶,一览众山小。

我们的每一次进步,都和一个名字联系紧密,我们的每一点成就,都和一位老师息息相关。

在我们还没有梦想的年纪,她让我们具备了去追逐一切美好的资格。

杨老师像是一位渡我们过河的船家,带我们走过暗流汹涌,穿过艰难险阻,如今终于到达了彼岸,她却微笑,道声“好走”,然后转身离开。

这一路如此匆忙,匆忙到我们还都来不及用初生的羽翼为她遮风挡雨;匆忙到我们已来不及给她鬓角别上一朵玉兰。

回忆我的班主任杨老师 篇8

原先,我并不喜欢他,可到了后来,我却改变了对他的看法。这是为什么呢?别急,你慢慢听我讲完就知道了。

“叮铃铃……”美术课的上课铃响了。王老师背着手踱进了教室。他还是老样子——穿着一件粗布格子衣,一条褪了色的西裤。哎,你看,他人还没在讲台上站定,那张“宝刀未老”的嘴,就像开了闸的河水一样说个没完没了:“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国画……我先教大家如何调色:把颜料挤在调色盘里,用笔尖蘸一点朱砂,再蘸一点柠檬黄,调成橙色……注意,画笔在手上不要抖动,颜色要均匀……”你可别以为他讲得如此细致,我们会听得饶有兴致,恰恰相反,我们虽在上课,可心思早已飞到九霄云外去了,有些同学甚至都打起盹儿来了。

“真是的!调个颜色用得着大做文章吗?絮絮叨叨的,真是‘树老根多,人老话多’!”我暗暗思忖着。说句悄悄的老实话,美术课可真无聊,都缘于王老师的唠叨!

开始作画了,我一点儿兴致都没有,只感觉满脑子昏昏沉沉的,课一点儿也没听进去。拿起画笔,我的手也不听使唤了,本想画一条笔直的线,却被我来了个“弯弯曲曲”。真糟糕!第一笔就是一个大失败,下面这幅画该怎么完成?我又怎么向王老师交待?这可怎么办?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想向王老师请教,又不好意思开口。

谢天谢地,王老师似乎摸透了我的心思,走了过来,惊讶地问我:“你怎么不画了?”“我……我画不好。”我吞吞吐吐地答道。糟了,这不是露馅儿了吗?王老师一定知道我上课不专心听讲,才画不好的,我准要挨“斥儿”了,真是自作自受!可我是中队委,被批评了多丢人呀!

我做好了心理准备,等待着一场“暴风雨”的“突然袭击”。可事情却出乎我的意料,王老师既没有批评我,也没责怪我,反而和颜悦色地对我说:“来,我给你做个示范吧!”“好呀!”我第一次这么爽快地答应了。只见他利索地拿起画笔,饱蘸颜料,在宣纸上熟练地勾起线来。他一边画,一边为我做耐心的讲解:“用色要明亮、均匀,用笔大胆……”霎时,我惊呆了——画笔在他的手中竟变得那么灵巧,宛如一只轻盈的小鸟,在纸上灵动地飞着;他的运笔是那么流畅,从柔中透出几分刚;线条是那么挺拔、那么飘逸;笔调是那么洗练,仅三笔两笔就把小松鼠的形象勾画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我打心底里佩服他。王老师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画画要认真,学本领要用心,这样才能掌握更多技巧,才能‘妙笔生花’。”我似乎从他那耐人寻味的话语中明白了什么,当我再次拿起画笔时,手竟也变得灵巧起来,我对照范图,细心地临摹起来,这张画一会儿就“大功告成”了。我望了望眼前的王老师,感到他不再是我原来所认为的“唠叨老师”了,而是那么的可亲、可敬!

打这以后,我特别爱上美术课了,王老师的形象在我心中也越变越高大。渐渐地,他的唠叨变得亲切起来,我发现,他的唠叨常常含蕴着许多做人的道理,让我受益匪浅;渐渐地,我的绘画水平提高了,内心涨涌起的对绘画的信心,如同飞出的一只只鸟儿抖着翅膀;渐渐地,我向他请教的次数越来越多了,他总是意味深长地说:“画不好没关系,多画多练就会进步,每位画家也都是从多次的失败走向成功的。做什么事都要认真,你要想捕捉到别人不易发现的东西,就必须长有‘第三只眼’,更加留意周围的事物……”这些话对于我是十分重要的,同时,这也是王老师对我的殷切期望。

回忆我的班主任杨老师 篇9

做了这么多年来学生,成为老师一直是我的梦想。也曾为了理想寒窗苦读,努力拼搏,想成为学生的榜样;也曾幻想假如我是老师会对学生如何如何。而今,就要成为一名真正的老师了,我却感到无所适从。当我听了杨老师的讲座,我感到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工作的复杂性与重要性。我真能成为学生心中的好老师吗?我在心里问自己。

一切从新开始,从学生到老师是一个过程。做学生难,做老师更难,但是人不就是要做有价值的事吗?我为自己代言:我能行。我告诉自己。

魏书生老师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世界也许很小很小,心的领域却很大很大。班主任是在广阔的心灵世界播种耕耘的职业,这一职业是神圣的,愿我们以神圣的态度,在这神圣的岗位上把属于我们的那片园地管理的天晴日朗,以使我们无愧于学生,以使我们的学生无愧于生命长河中的这一段历史。”班主任工作的神圣与伟大,要想做好教育工作就要用自己的爱去教育学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在爱学生时要讲究艺术、手段及方式。

假如我是班主任我一定要把我的课上好。班主任首先是一个教师,必须不断的提高、锻炼自己,拥有过硬的基本功。在课堂上让学生知道你是一位业务纯熟的教学能手,学生会更加信服你。学生都想自己的老师知识渊博、风趣幽默、谈吐不凡。钱钟书说过,被学生看不起的先生是最可悲的。只有把课上好,才能从根本上赢得学生的尊重和敬佩。

假如我是班主任我会尊重、关爱、信任我的每一个学生。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发展中的人。学生的成长过程需要老师的尊重和关爱。爱是久汗干渴的甘露,是一个人心中翘首期盼的那份情感。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得到爱,有了爱,我们的生活才会阳光灿烂,工作才会舒心顺畅。对于中学生来说,爱就是使他们活力四射、勤奋学习的兴奋剂;是他们攻克难题、保持学习的原动力;是他们张扬个性、发挥特长的保护伞。只有对学生施以爱心,学生才会无所顾及的去追求、奋斗、提高。

假如我是班主任我会赞美我的每一个学生。一位教育家说过:“赞美是生活的阳光。”获得别人的肯定和赞美是人们共同的心理需要。我们会在受挫时感激当年老师的严厉,但感激的是老师及时纠正了我们的错误,而不是批评,批评的价值仅在于形式,在于让我们记得这个老师很在乎学生,而不是所谓“挫折”教育。我想对于学生,我不会吝啬我的赞美,赞美也是一种力量。假如我是班主任我会用心去管理我的班集体。一个好的班主任,会很好的组织班级的各项活动,在活动中使学生得到锻炼和提高。我会积极带动指导学生,圆满地完成班级的各项工作。我会发挥班级小助手的作用,让班委会成员在班长和学习委员的带领下,帮助同学解决实际问题。我会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客观的去处理一切问题。做到班上的事,事事有人做,班上的人,人人有事做,责任到人。最终形成良好的班级文化。

假如我是班主任我会„„

回忆我的班主任 篇10

湖北省钟祥市兰台中学七(3)班 郑钱龙

新学期开始了,我转学到市兰台中学,面对新的班主任,但不知怎的,我又回忆起我初中阶段的第一任班主任——孙老师。

孙老师给我的印象很深刻,这倒不是他讲课的方法特别,也不是他治学有方。孙老师从走进教室的那一刻开始,所有的动作都好像是精心排练好了似的。他踱着方步走进教室,站在讲桌前,突然很精神地大叫一声“上课”,双眼皮下的黑珠子马上转动一圈,迅速地扫视一遍全班,猛地一点头,这才开始讲课。“今天我们来学习„„”话还未说完,他便低头看起自己的双手来,还使劲地把十个手指头张得特别开,似乎在说:“瞧,我的手多漂亮!”当反复看过几遍,他又翻过来在手背上寻觅什么,真有要在上面找出个金矿来才肯罢休的样子。突然他猛一抬头,梳理得整齐的头发很顺溜地向后甩去,两只手这才往屁股上摸去,然后一只脚使足了力气往地上一踏,这才正式讲课。

我很快就就专心于课堂了。

“砰!”我大吃一惊,原来是孙老师在拍着讲桌告诫班上的几个调皮鬼,原以为他会怒发冲冠,把他们揪出来发泄发泄,结果他却“嘿!嘿!”一笑:“你们没听讲的同学,神经细胞怕已吓死了几亿个吧,这是你们自找的!”然后仍是得意地讲课。只可惜,那些正入神听课的同学却被吓得慌了神,而捣蛋鬼们„„唉,真没办法!孙老师也有喝酒的嗜好,偶尔也会酒后吐真言。

这天上晚自习,孙老师一脸通红地走进教室,老远就是酒气,不用说,一定是喝多了,我想,晚自习肯定是上不成了,倒可以看看老师有什么新表演。

只见孙老师把脚往讲桌下面的抽屉一蹬,两手往讲桌上一撑,便开始了天南地北地高论,想不到哪儿会与课本沾上边,可同学们这时候都乐意去听,因为孙老师所讲的都是他过去的一些事儿。末了,他总用一两句语重心长的话教导我们:“你们一定要好好学习,以后一定要比我强。”然而,此刻,我们才觉得孙老师离我们很近,他的酒后真言很有感染力。

现在我才明白孙老师是用自己的生活经历来让我们明白一个学生的本分和职责,来教我们做人的道理。

我想,孙老师可真不简单,只是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了。

点评:这样的文章让人看后觉得有意思,为什么呢?小作者写自己的老师,紧紧抓住几个细节精心刻画,全然没有一般文章中所写的老师的光辉形象,而觉得这样的老师才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而小作者也实实在在地抒写了自己的心声。(评荐老师 陈才银)

我的班主任老师 篇11

记得有一次,我生了一场大病,很严重,说是感冒,要请一周的假。朱老师听到这个消息,连忙找别人代课,跑到医院,来看我的病情如何。朱老师看到我,对我说:“王皓,不要怕,我相信你一定可以战胜病魔的!”就在这时,妈妈进来了,看见老师在这里,连忙对老师说:“怎么能麻烦朱老师到医院看我这个儿子呢?”没想到朱老师却反对说:“这怎么叫麻烦呢?我是一向把我们班的每一个同学都看成我的儿子,既然儿子生病了,怎么会有妈妈不来看儿子的道理呢?”接着对我说:“我现在回去上课,晚上来跟你补课。”说着就走了。在这一周里,朱老师每天都到我这里来补课。渐渐地,我的伤慢慢的好了,而朱老师却瘦了一大圈,看到朱老师那憔悴的样子,我很感动:“是啊,朱老师把我们每一个同学都看成自己的儿子一样对待,生怕出差错,这样的老师哪去找啊!

朱老师的教育方法和其它老师不一样。有一次,我和一位同学在课上小声说话,不料却被老师看到了。心想:这下糟了,朱老师肯定要我们罚站,但出乎我的意料,朱老师而是用那严厉的眼神看着我,好象在说:“请你不要说话。”我不再说话了,期末考试时,我的语文数学的成绩考得不错,这全靠朱老师对我的眼神啊!

我的班主任老师 篇12

刚入六年级,我就遇见了新的班主任DD老师,她是一位英语老师。我一想:“我下可惨了,我的英语水平本来就不高,而且是我们的班主任,又是英语老师,如果上课问我问题,我回答不出来怎样办?”果然,开学的第一天下午就来了,先自我介绍。她的声音很好听,看上去很和蔼可亲。郑老师有一头乌黑的卷起来的头发,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一个小鼻子,还有一个平时说话和气的嘴巴。

有一次,上英课,老师叫我们造四个句子,我刚造到一半的时候,老师忽然叫我读自我造的句子。我心想:“这可惨了,肯定受训的了,我不是在自我介绍里写了我英语不好吗?怎样偏偏叫我呀!这时,我才红着脸慢吞吞的说:“我还没有写好,这声音连我自我也听不清楚,老师却听见了,就亲切的说:“没关系,坐下继续写。”我心中的石头最后落下了。这不是老师对我的宽容吗?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档案袋,老师让我们把每次听写完的单词,同桌互相改正了以后放时去。有时候,要拿出来看看我们进步的怎样。并且,用两张纸写上了鼓励的话,每个同学的都不一样,老师给我写的两张纸的话是:一、不要紧,一齐努力吧!相信自我必须行的!二、学习效果不大是不是?有什么困难,可要告诉我呀!还画了一个^-^。我不是老师对我的鼓励吗?

我的班主任老师 篇13

郑老师有着弯弯的眉毛,高高的鼻梁,一张充满智慧的嘴巴课堂上总是滔滔不绝,明亮的眼睛时时刻刻都关注着每一个同学;郑老师个头不高也不矮,不瘦也不胖,显得十分精干,充满着活力。

郑老师的教学方法一直都很让我佩服。从我转学到现在,她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学生干部,改变了一个又一个差学生的面貌。郑老师与其他老师相比,她具有独特的教学方法,她每天都会从新学的一课中挑出好词好句让我们抄写、听写和造句,并写小练笔使我们比其他同学撑握的词句更多更精准。

郑老师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她喜欢将优秀点儿的学生先培养出来,让学生经历挫折,敢于展示,才使我们班很多学生都富有了展示平台,个个都有自己的才华和特长。

郑老师布置作业是十分科学,如果她觉得其他作业多,她就会给我们布置得很少,使我们每天的学习之余都会有充足的休息时间。

郑老师把我们班管得宽严适度。同学们若不签字,不做完作业,都会受到郑老师的惩罚。不过,只要你完成好作业,郑老师还会给你加抄行分呢!

说郑老师喜欢让同学富有展示力,一点儿都不假。郑老师还试过我呢。虽然没有成功,但经过那次,让我更加有了胆量。

记得那是一个星期三的下午,下周轮到我们班升国旗了,郑老师让我留下一起参加训练,我总是掌握不好要领,结果被淘汰。郑老师耐心的对我说:“这次不行,争取下次。”听了这句话,我并不难过,只是在想,下次努力吧!

郑老师,谢谢你!是你让更多的同学当上了小干部,各自都有锻炼的机会,我也不例外。

上一篇:2024年大学生村官考试模拟真题讲练下一篇:道德教育与科学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