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我的母亲优秀作文

2024-05-21

回忆我的母亲优秀作文(共17篇)

回忆我的母亲优秀作文 篇1

我的回忆,只是回忆作文

青春是一首歌,是一首平淡的歌,有低拍也有高拍。起起落落就像人的一生,有开心,有忧伤,有成就,有失败。

第一次失败了,我们还可以第二次。人的一生会有很多第一次。但是青春有的永远只是一次,看了网上有很多的网友发表了许多关于第一次的快乐,这也许是青春的记录。

7岁,我第一次煮饭,也是第一次为父母下厨,虽然做的不好,但是看到爸爸妈妈脸上有了开心的笑容,我从心底里开心。

9岁,我开始自己一个人上学,那是很兴奋的事。

13岁,我已经是初中生了,带着兴奋的喜悦,认识了新的朋友。开始对身边的事物敏感起来

14岁,第一次叛逆,逃学,装病,打架。这些往往都是第一次。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

15岁,这时的我已经是十头牛也拉不回来了,

15岁,多么美丽的年纪啊!对于女生来说,15岁时是美丽的,我喜欢15岁。

记得15岁已经是初三了。看到班里的同学那么努力的奋斗,我开始觉得自己多么得愚蠢,我开始努力,常常夜里自己哭泣。懊悔自己。第一次主动的和妈妈沟通,第一次与妈妈说了那么多。14岁以来的第一次与妈妈交谈

一年的努力,得到成功,虽然上不了好的高中,但是也能上的聊普通的高中,

16岁,第一次认真的喜欢一个人,只是保存在心里。记得我的.妈妈说过,喜欢是美好的,只有认真的喜欢,自己才会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喜欢。女孩子要嫁给爱自己的人,自己爱的并不爱自己。

16岁的我并不知道什么是爱情,但是我喜欢的那个人,我要让他永远藏在我的心里,知道他向我告白,就算自己向他告白了也会让他觉得我是一个轻浮的女孩子。

现在的多希望能回到以前,那个什么都不懂的女孩,只想单纯的做个单纯的女孩,然而我的爸爸妈妈就不会为我白了那么多的黑头发。曾经的我潇洒过,曾经的我疯狂过,但是最后又剩下什么呢?

未来的星空,我们都无法预料,空气中的空气。回忆里的笑容,我伸手为何触摸不到?我享受着温柔。至少我还有回忆。相信回忆会是永久的!

回忆我的母亲优秀作文 篇2

1、勤劳聪慧。

文章开头说:“特别是她勤劳一生, 很多事情值得我永远回忆的。”可见“勤劳”是母亲美德的闪光点。文中谈到“母亲是个好劳动”, “她身体高大结实”, 除了煮饭, 还要种田, 种菜, 喂猪, 养蚕, 纺棉花。由于受母亲整日劳碌的影响, 作者“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 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 还会种地了”。作者十分深情地回忆说:“这个时期母亲教给我许多生产知识。”母亲是使他学会生产劳动的最早的老师。作者这样归纳说:“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未曾脱离过劳动”, “母亲生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 她以劳动为生命, 离开土地就不舒服, 虽至晚年, “仍不辍劳作, 尤喜纺棉”。母亲聪明能干, “佃户家庭的生活自然是艰苦的, 可是由于母亲的聪明能干, 也勉强过得下去。”那些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粗陋饭食, “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有味”。母亲亲手纺出线, 请人织成了“有铜钱那样厚”的“家织布”一套衣服可以有两三个孩子“接着穿还穿不烂”可见, 母亲不愧为一个勤俭持家的能手!

2、坚强不屈。

在荒年暴月里, 灾难降临到朱德的家庭。1904年, 地主欺压佃户, 要在租地加租子, 由于阴谋未能得逞, “就趁大年除夕, 威胁着我家要退佃, 逼着我们搬家”。作者沉痛地回忆说:“在悲惨的情况下, 我们一家人哭泣着连夜分散。从此我家被迫分两处住下。人手少了, 又遇天灾, 庄稼没收成, 这是我家最悲惨的一次遭遇。”在剥削阶级的侵害面前, “母亲没有灰心, 她对贫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母亲鼓励作者去寻找新的生活。她这种刚毅、倔强、爱憎分明的品格, 是劳动妇女优秀品德的集中体现, 也给了向往革命的幼年时期的作者以良好的启示, 作者回忆说:“母亲沉痛的三言两语的诉说以及我亲眼看到的许多不平事实, 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 使我决心寻找新的生活”。母亲真是一位坚强不屈的劳动妇女!

3、识大体、顾大局。

母亲曾经以节衣缩食的办法供养作者去读书, 想着靠他作为读书人来“支撑门户”, 不受或少受“乡间豪绅地主的欺压”。在作者求学期间, 尽管学费是东挪西借来的, 总共负了二百多块钱的债, 母亲仍然一直顽强地支持着他。后来, 当作者远走云南, 参加新军和同盟会, 献身改造中国的进步事业时, 又得到了母亲的“许多慰勉”。这足以表明, 母亲是一个识大体, 顾大局的人, 她支持作者走上了革命征途。再往后, 随着中国革命继续向前发展, 作者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母亲更加积极地支持他。作者满怀激情地写到:“母亲知道我所做的事业, 她期望着中国民族解放的成功。她知道我们党的困难, 依然在家里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她不愧为一位革命母亲, 令我们钦佩!

4、性格和蔼, 同情贫苦的人。

母亲在家庭极能任劳任怨, 每天天还没亮, 就第一个起身, 从不打骂孩子, 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 在她的良好影响下, 这个大家庭长幼伯叔妯娌之间, 相处都很和睦。“母亲同情贫苦的人———这是朴素的阶级意识, 虽然自己不富裕, 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作者怀着崇敬的心情赞扬道:“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 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 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印象。”

回忆我的母亲 篇3

我家是佃农。祖籍广东韶关,客籍人,在“湖广填四川”时迁移四川仪陇县马鞍场。世代为地主耕种,家境是贫苦的,和我们来往的朋友也都是老老实实的贫苦农民。

母亲一共生了十三个儿女。因为家境贫穷,无法全部养活,只留下了八个,以后再生下就被迫溺死了。这在母亲心里是多么惨痛悲哀和无可奈何的事情啊!母亲把八个孩子一手养大成人,可是她的时间大半被家务和耕种占去了,没法多照顾孩子,只好让孩子们在地里爬着。

母亲是个好劳动。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全家二十多口人,妇女们轮班煮饭,轮到就煮一年。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因为她身体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

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了。记得那时我从私塾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悄悄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有的季节里,我上午读书,下午种地;一到农忙,便整日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这个时期母亲教给我许多生产知识。

佃户家庭的生活自然是艰苦的,可是由于母亲的聪明能干,也勉强过得下去。我们用桐子榨油来点灯,吃的是豌豆饭、菜饭、红薯饭、杂粮饭,把菜籽榨出的油放在饭里做调料。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赶上丰年,才能缝上一些新衣服,衣服也是自己生产出来的。母亲亲手纺出线,请人织成布,染了颜色,我们叫它“家织布”,有铜钱那样厚。一套衣服老大穿过了,老二老三接着穿还穿不烂。

勤劳的家庭是有规律有组织的。我的祖父是一个中国标本式的农民,到八九十岁还非耕田不可,不耕田就会害病,直到临死前不久还在地里劳动。祖母是家庭的组织者,一切生产事务由她管理分派,每年除夕就分派好一年的工作。每天天还没亮,母亲就第一个起身,接着听见祖父起来的声音,接着大家都离开床铺,喂猪的喂猪,砍柴的砍柴,挑水的挑水。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她性格和蔼,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因此,虽然在这样的大家庭里,长幼、伯叔、妯娌相处都很和睦。母亲同情贫苦的人——这是朴素的阶级意识,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她自己是很节省的。父亲有时吸点旱烟,喝点酒;母亲管束着我们,不允许我们染上一点。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但是灾难不因为中国农民的和平就不降临到他们身上。庚子年(1900年)前后,四川连年旱灾,很多的农民饥饿、破产,不得不成群结队地去“吃大户”。我亲眼见到,六七百穿得破破烂烂的农民和他们的妻子儿女被所谓官兵一阵凶杀毒打,血溅四五十里,哭声动天。在这样的年月里,我家也遭受更多的困难,仅仅吃些小菜叶、高粱,通年没吃过白米。特别是乙未(1895年)那一年,地主欺压佃户,要在租种的地上加租子,因为办不到,就趁大年除夕,威胁着我家要退佃,逼着我们搬家。在悲惨的情况下,我们一家人哭泣着连夜分散,从此我家被迫分两处住下。人手少了,又遇天灾,庄稼没收成,这是我家最悲惨的一次遭遇。母亲没有灰心,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母亲沉痛的三言两语的诉说以及我亲眼见到的许多不平事实,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使我决心寻找新的生活。

我不久就离开了母亲,因为我读书了。我是一个佃农家庭的子弟,本来是没有钱读书的。那时乡间豪绅地主的欺压,衙门差役的蛮横,逼得母亲和父亲决心节衣缩食培养出一个读书人来“支撑门户”。我念过私塾,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考了科举,以后又到更远的顺庆和成都去读书。这个时候的学费都是东挪西借来的,总共用了二百多块钱,直到我后来当护国军旅长时才还清。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我从成都回来,在仪陇县办高等小学,一年回家两三次去看母亲。那时新旧思想冲突得很厉害。我们抱了科学民主的思想,想在家乡做点事情,守旧的豪绅们便出来反对我们。我决心瞒着母亲离开家乡,远走云南,参加新军和同盟会。我到云南后,从家信中知道,我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慰勉。

从宣统元年(1909年)到现在,我再没有回过一次家,只在民国八年(1919年)我曾经把父亲和母亲接出来。但是他俩劳动惯了,离开土地就不舒服,所以还是回了家。父亲就在回家途中死了。母亲回家继续劳动,一直到最后。

中国革命继续向前发展,我的思想也继续向前发展。当我发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时,我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了,我和家庭完全隔绝了。母亲就靠那三十亩地独立支持一家人的生活。抗战以后,我才能和家里通信。母亲知道我所做的事业,她期望着中国民族解放的成功。她知道我们党的困难,依然在家里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七年中间,我曾寄回几百元钱和几张自己的照片给母亲。母亲年老了,但她永远想念着我,如同我永远想念着她一样。去年收到侄儿的来信,说:“祖母今年已有八十五岁,精神不如昨年之健康,饮食起居亦不如前,甚望见你一面,聊叙别后情景。”但我献身于民族抗战事业,竟未能实现母亲的希望。

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虽到老年,仍然热爱生产。去年另一封外甥的家信中说:“外祖母大人因年老关系,今年不比往年健康,但仍不辍劳作,尤喜纺棉。”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还给了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到: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愿母亲在地下安息!

我的回忆优秀作文 篇4

是呀!又是一个回忆。

——题记

春天的雨总是给不经意的你落下一片又一片的思绪,有甜的、苦的、言不由衷的?

人生的道路上却不能给个安静的港湾,在心中的那一个角落填满了昨天的记忆?从不经意间流逝的岁月是忘却忧殇的证据!每每想到这里,心中的疙瘩总会似有似无的从中作梗?怀念的心随着每一滴雨滴飘向大地,流入河江、奔向大海,直至重生。

河边的柳树已经多年未见了,从修饰堤岸时种下的小柳多年了,已经有多大了呢?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的是树的年轮在一圈一圈的围裹,我的年龄在一天天、一秒秒的增加!曾经河对岸的霓虹是否依旧的光彩呢?我不得而知!心中的记忆依然的那么鲜艳,牵手在那个不经意的下雨天,是浪漫、是给往后的日子我们的心头多增添了一道道的回首的灯么?

春天的雨你来了又走,走不出心中的岁月!品不完思念的的轮回!

雨还在不停的下,音乐让我静下心来美美的品味你的容颜。只是岁月在脸上刻画出了几道不经意的皱纹!

喝杯开水清静一下思念的心灵、因为,那是昨天?

雨还在不停的下,电话中的思念是真实的么?心中流出的思念带个你的会是伤害么,不!我不想也不可以那样做,因为曾经的你的.真心我永远的记得。只是我们无缘相守一生;但却还是最要好的朋友,不是么?

城市中的繁忙让我忘记了自己奋斗的目标、追求,这不是我的懦弱,或许只是真的有点的无知;曾经相爱在誓言中,却彷徨了人生的目标,把目标抛的老远、老远?现在年龄的增长,重拾的信心在春天里、在下雨的日子里;算是给自己奋斗的礼物吧!这一切会不会太迟呢?书写的人生在我的目标中隐隐的又看到了前程的信心?只是你不知道!桃花将开,心中隐藏了岁月的无奈这又是什么?

点燃一支烟思绪在烟中飘舞,不是我殇感因为我想遗忘些什么?走在我们从前去过的咖啡厅,不知道里面是否依然还播放着你喜欢的那一首钢琴曲:(梦中的婚礼);岁月在走时间在流你现在喝咖啡是否依然的不加糖;或许吧!正如你说甜蜜是要用心灵去创造的。到现在的我喝着买配好的咖啡,想从中品味你的言语,却又是给自己难以琢磨的矛盾吧!托起一个沉重的下巴,下次一起喝咖啡的时候是谁会先买单呢?我静静的在时间中等待这个答案?

回忆母亲作文 篇5

努力回想着脑海里的片段,我只觉得母亲变矮了。只在须臾间,她需要抬头才能看见——当年如猴儿一般上蹿下跳、鼻涕横流的顽皮儿子,已经变得高出她一个头,变得沉默寡言、沉毅坚韧。日益浓密的胡须与坚实的肩膀,让她不得不把早已编织好的问候丢进他疲倦迷惘的眼神里,彻底沉溺。她只能用一句“他长大了”来宽慰自己。

不知从何日起,与整个世界渐生出一种厚厚的障壁。

每一个青春期的少年都是一个被放逐天际的诗人,一路上并没有什么人能同他言语,即使驻足,亦不过是因好奇的片刻。嘴里吟咏着即兴的诗篇,漫无目的地游荡,去到他被放逐的地方。可是,目的地又在哪儿呢?只有母亲,是唯一能透过这障壁并将目光和温柔传递进来的人。她一直不曾放弃对于子女的包容,原谅他们的无知、幼稚、暴躁、冲动、颓废、麻木……似乎一切在她的眼里,都不过是一场小小的恶作剧。

昼夜纵横交替,白发绾进青丝,她将劝导和关爱渗透孩子们的心灵,只为我们能长高,只为我们能成熟。可我们并不知道母亲为之忍受了多少苦痛,只是一概挥挥手爱理不理,认为理所当然。

我甚至有这样奇异的想法:人类千万年间,繁衍不绝的生命,其实只有一个。上一代的生命以自身的衰老交换新一代的成长。这不过是同一个灵魂在不同的躯壳里度过漫长无尽的岁月。生命传递之间,是母亲以伟大的情怀和含辛茹苦的养育让灵魂得以滋润,顺利成长。想到这里,便觉得母亲真是世间最伟大者,难有“之一”。

我爱我的母亲,所幸,我们之间的争吵并未像一般母子那样水火不容,针锋相对。哪怕是偶尔的争执,也会极快地消逝。想着“子欲养,亲不待”的故事,我总爱看着母亲的眼睛,珍惜与她相伴的时刻,我觉得她是世界上最美的女人。仿佛人的一生,我与她的母子情分就在这一眼中如白驹过隙,地老天荒。

天底下,无数的女人,以一种难以想象的坚韧支撑着世界,她们便是母亲。

浙江省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学校中学部

指导教师:xxx

我的童年回忆作文 篇6

记得那次奶奶给了我们一箱鸡蛋。我幻想着自己能像老母一样把这些鸡蛋孵化出小鸡来,所以,我拿起了一个鸡蛋放在肚子上,还说:”我要一直放在肚子上,直到孵化出小鸡为止“。妈妈和爸爸听到了笑得东倒西歪,强忍着笑告诉我:”小鸡要从鸡蛋里孵化出来,必须让鸡蛋在37度的温度下孵化二十一天!说完又忍不住笑了起来。我听后心想:“暖气片上的温度一定达到了37度,我正好可以把鸡蛋放在上面。”于是,我拿了一条毛巾,把挑选好的鸡蛋包好,就把这条毛巾放在暖气上。

第二天,我忍不住又打开毛巾看看,希望可以将小鸡孵出来,于是,就在鸡蛋上画了一些小鸡。

等啊等,盼啊盼!终于熬到了第二十一天,我把鸡蛋拿出来一看,鸡蛋还是没有变成小鸡。我正在纳闷时,妈妈突然推门而入,她即惊喜而又稍有一点怀疑地说:“小鸡怎么跑到蛋壳上了?”我失望的.说:“那不是小鸡,是我画在蛋壳上的画。这时爸爸也过来了,他说:”不如打开一个看看吧!话音未落,就将一个蛋打开了,爸爸一看,笑着说:“孩子,它的蛋清都蒸发干了,肯定孵不出小鸡。于是,我无可奈何的让爸爸把剩下的三个蛋给打开,结果,证实了爸爸的话,一个小鸡也没有孵化出来。

回忆我的弟弟“小萝卜头” 篇7

2012年是我最小的弟弟“小萝卜头”———宋振中和父亲宋绮云、 母亲徐林侠三位革命烈士一起遇害62周年。1949年9月6日深夜 , 他们被穷凶极恶的特务集体杀害于重庆歌乐山松林坡。每当想起这一切, 我似乎都能听到弟弟“小萝卜头”高喊着:“我没有罪,我要出去……”我似乎看到他那充满仇恨而又痛苦的眼神,这总让我心如刀绞。

我们兄弟姐妹共有7人,我排行老三。最小的“小萝卜头”于1940年春出生在西安,小名叫森森, 生前仅留下一张8个月大时的照片。我没有见过他,更多的是把小说《红岩》中那幅“小萝卜头”的插图当作他。那个矮小瘦弱却顶着大脑袋, 根根肋骨鼓起来像条条隆起的山梁, 那就是我的小弟弟。你看,他那早熟的眼神忧郁而又痛 苦 ,更蕴 (yùn)含着对自 由和幸福生活的渴望。

我的父亲宋绮云、母亲徐林侠, 大革命时期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西安事变”前夕,父亲参加草拟张、杨抗日救国八 项主张等 文件。1941年秋 , 父母及当时才周岁的“小萝卜头”被国民党特务逮捕, 先后被囚禁于重庆白公馆、渣滓洞和贵州息烽集中营。在狱中的严酷环境中,“小萝卜头”这个没有童年幸福的孩子, 深深地懂得了爱和恨。

重庆地下党创办的《挺进报》在狱中依然出版着,虽然报纸很简单, 一张纸条上就写几句话。如:“淮海战役辉煌胜利,歼敌60余万人。”“新华社发表元旦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原来,被关押的东北军爱国将领黄显声将军有一份报纸, 他摘录后交“小萝卜头”送给《挺进报》负责人陈然,再由“小萝卜头”送达各牢房。“小萝卜头”为办好这张报纸作出了巨大贡献。

黄将军还把一个叠得很小的纸块塞进“小萝卜头”袖内的暗袋,要他马上送给许晓轩(狱中秘密党支部书记 ),“小萝卜头”顺利完成了任务。这是一张白公馆监狱的内外地形图, 包括白公馆周边地形、岗哨等布防情况,它是“疯老头”韩子栋花了两天时间精心画成, 准备集体越狱时用的。韩子栋越狱前,母亲徐林侠用旧布给他做了件衣服和一个白布口袋,是“小萝卜头”送去的。韩子栋曾给我们姐弟讲,他看到针线缝里有血迹时,眼泪“刷”地就流下来了。

“小萝卜头”自有记忆起,就一直在监狱里,不知道监狱外另有天地。在他的心目中,监狱就是社会。善与恶、好与坏,是用牢房划分的。牢房外打人的是坏蛋,牢房里被关的是好人。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共青海省委统战部部长的胡春甫来信说,1947年他被抓进白公馆惨遭毒打, 在阴暗的铺上躺了整整两天不能动弹,当时7岁的“小萝卜头”从门缝里看 见他戴着 铁镣躺着,就告诉了妈妈。妈妈把自己做苦工挣来的挂面, 下了一大碗,让“小萝卜头”端着送给了他。胡春甫在信中满怀深情地写道:“在我经受酷刑之后,最痛苦、最困难的时候,是‘小萝卜头’给我送来了一碗面条, 是这碗面条暖了我的身,也暖了我的心,使我知道在狱中有党组织、有同志在关心我、鼓励着我。这给 我增加了 战胜敌人 的信心! ”

回忆我的父亲 篇8

1953年,在天津举行的全国武术比赛大会上获得优秀奖金牌一枚,1984年,在兰州举行的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上获优秀奖金牌一枚,从武几十年,多次获得各级武术比赛的奖牌,并在赛会上经常担任裁判员、裁判长、仲裁主任等职。尤其是与张继修、潘东来等人合编的黑龙江省《拳械录》,为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武术运动的发展和普及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父亲孙铭几,1926年7月7日出生于山东省掖县(现莱州市)的一个贫农家庭父亲时常向我讲述他小时候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生活非常艰苦的情景。他八岁刚记事时,家中只有两间旧房子。没有土地,靠租用别人的两亩地为生。那时爷爷种地,奶奶料理家务,他只是帮助家中做些零活。那时父亲很小,什么也不懂,只知道干活和玩,看见别人家的孩子上学读书,他也想上学读书,但因当时家中生活困难,他上不了学。当父亲九岁时。爷爷把他送到本村小学读书,共念了三年。1937年因为家中生活困难,如果他再上学,家中就维持不了生活,加之地里干活的人手又不够,于是,父亲只好辍学回家种地。虽然他当时很想读书,但又不能违背老人的意愿,只好在家种地。1939年父亲十四岁时,那年气候干旱天不下雨,地里不收粮食,生活非常困难,只好举家迁到东北的牡丹江,通过熟人在东新安街吉顺石场院内居住。那时家中生活只靠亲友救济,后来爷爷靠卖菜为生,经邻居介绍,父亲到牡丹江铁路北芪证洋铁铺学徒。在学徒时,他每天受资本家剥削,天天吃不饱,穿不暖,还得帮忙做饭、看小孩子,经常挨打挨骂,后来因实在忍受不了,他就回家了。于是,家中又增加了一个人吃饭,生活变得非常艰难,家人只好托人给他找活干。他在家呆了一段时间后,被亲友介绍到牡丹江东新安街兴发鲜货批发栈学徒一我父亲当时想学点技术,正好邻居田师傅是维修电器的工人,他晚上就向田师傅学习维修技术,并帮忙干点零活,时间长了就学会了点维修手艺。1945年初,父亲被日本人抓劳工,抓到牡丹江市郊一个日寇的部队,每天给日寇修防空壕,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半年后,苏联红军解放了牡丹江,日本投降了,劳工都跑了出来,父亲又回到家里,全家非常高兴,但由于父亲没有工作,家中生活非常困难。1946年,在哈尔滨居住的二舅爷到牡丹江看我的奶奶时,看到家中非常困难,就把爷爷、奶奶和父亲接到了哈尔滨的景阳街居住,爷爷摆小摊卖烟。父亲被亲属介绍到丽生电器工业做学徒。原来有点基础的他几年后就学到了一手好技术,经人介绍到哈尔滨第二机械厂工作,后来经考试,被评为八级电工,之后又被提升为车间主任。1960年,该厂被合并到哈市重型机器厂,父亲被提升为科长、党支部书记。

1979年,因我妹妹下乡返城接班,父亲退休了。他在工厂工作的几十年中获得了很多奖项,被评为市安全模范、市技术革新能手、市机械工业红旗手、工厂先进生产者、市工业局劳动模范、哈尔滨市劳动模范、黑龙江省劳动模范等等,他担任小组长的班组也被评为省、市先进班组。

1939年,年仅14岁的父亲随父母“闯关东”到牡丹江,工作中结识了来自河北沧州的少林门传人于兴国,父亲和这位以师兄相称的少林名师研习拳脚与对打,大有“茅塞顿开”之感。1946年,迁至哈尔滨后,好学不倦的父亲又拜在“正艺堂国术馆”刘振岭(“刘把式”)的门下,成为人室弟子,刘喜其聪明绝顶,性情过人,故尽授生平最得意的少林十八般武艺。七载寒暑的晨昏苦练,使父亲的功夫与时俱进。因刘振岭与“双刀”李臣清、“黑塔王”王汝生(吉万山授业恩师)过从甚密,二老对这个随侍在侧的父亲了解日深,均想将尊师重道又急公好义的父亲收为衣钵弟子。征得刘振岭同意后,二老认真地向父亲传授了埋伏拳、泰山拳、呼延拳、短拳等隐秘拳法。短短数年就全面继承了二老绝艺的父亲,不骄不躁,更是令二老刮目相看,逢人便夸其人才难得。从此,父亲成了哈市武术界有口皆碑的青年榜样。一次机遇,父亲又在刘振岭的引荐下,向龙行派武术创始人刘志清学习了龙行门拳械。刘志清先生更是器重父亲,认为他是平生最喜欢的爱徒之一,期许其为光大门派之人。

在上述四位老师的教导下,父亲明白了练武的正确目的。在日伪统治时期,中国人被称为“东亚病夫”,练武是大逆不道的。新中国对武术十分重视,父亲从思想上明白了中华武术是祖国的文化遗产,对增强人民体质、祛病延年、振奋民族精神、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着重要意义。

从1953年开始,父亲在哈尔滨市的武术比赛中获拳术、刀术第二名。同年秋天,在沈阳东北三省武术比赛中获优秀金牌奖。

1953年,首届民族形式体育表演暨竞赛大会在天津召开。兼摄众法、备成一家的父亲过关斩将,轻松通过市、省及东北地区的武术比赛,参加了这次盛会。着眼更高、不限于其师所授的父亲,在大会上以横扫六合、凌轹古人的气势,荣获武术表演一等奖。回哈后,由于时任“哈尔滨市武术联合会筹委会”主任委员的李天骥先生调往国家体委工作,吉万山先生被改选为“哈尔滨武术联合会”主任委员(会长),同时成立了哈市的14个武术馆,父亲被选为“哈尔滨武术联合会”的组织委员,辅佐吉万山会长工作,具体负责“哈尔滨武术联合会”及其所属各个武术馆的学习、交流、比赛等工作事宜。在武术界同仁眼中,人生态度和工作态度同样诚恳虔诚的父亲是可以依赖的同事、朋友和亲密的合作者。李玉琳高足、李天骥师弟、太极名家、《哈尔滨市武林人物实话》优秀作者张继修先生称赞他是“哈市五十年代武术事业积极活动者之一”。

1979年,“哈尔滨武术协会”成立,深孚众望的父亲被武林同道推选为市武术协会委员,兼科研委员会副主任。由于他平日待人诚恳,工作认真,又被推选为南岗区武术协会副主席,荣市街道办事处武术协会主席,并光荣地成为哈市第一批被批准的国家一级武术裁判员。从1972年以后的几十年的武术生涯中,为武术东奔西走的父亲先后在市、省及全国性的武术比赛中,担任裁判员、裁判长、总裁判长,多达二十多次;六次被评为市、省“精神文明裁判员”的光荣称号,成为哈市武术界独当一面的“裁判专家”。由于日积月累的武术修养,加上公正无私的工作作风,父亲受到了一致好评,至今被许多裁判员赞叹为“不可及也”的元老级人物。

1982年“全国武术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当选为黑龙江省武术代表的他,参加

了这次大会。大会期间,他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

1983年,面临传统武术事业大发展的黄金时代。在武术理论和实践上都有极高修养的父亲,又被聘到黑龙江省体委,在全省进行武术挖掘整理工作达半年之久,仅走访路程就达一万三千七百多公里,走访著名拳师八十三人,普查了武术套路六百七十二项,并参加编写了长达十余万字的黑龙江省武术《拳械录》。这份十分珍贵的实物例证,对黑龙江武术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成绩突出,父亲被评为黑龙江省武术挖掘整理先进工作者,受到省体委的表扬。1984年,他还作为省武术代表队运动员,参加在兰州举行的“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的比赛,并获得了大会优秀奖金牌。

1984年和1986年,他作为黑龙江省的代表,分别参加了在河北承德和北京召开的全国武术挖掘整理工作成果汇报展览会,被国家体委评为“全国武术挖掘整理先进工作者”,并被授予龙泉剑、龙泉刀各一把,以资鼓励。

1985至1988年间,父亲多次受省体委聘请,任省武术代表队的领队或主教练,先后带队参加了在天津、徐州、锦州、桂林等地的全国武术比赛和武术观摩交流大会,并取得了优异成绩。

几十年来,父亲为黑龙江省武术事业的发展忘我工作,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特别在执行裁判工作中,秉公守责,不循私情;对待同道,爽快热诚,遇事心直口快,不计恩怨,乐于助人。

他几十年授徒上千人,从不收费。1979年退休后有单位用400至500元的高薪聘他当技术顾问,都被他谢绝,他只想在武术事业上多做点工作。

在数十年的武术活动中,我的父亲不是什么传奇人物,只是一个武术爱好者。他义务宣传武术,为武术的振兴中华、走向世界,做着自己应该做的工作。

从1982年至1988年,他多次被登报宣传。

1988年6月,他在大庆参与了电视剧《龙行剑》的拍摄。

1988年5月,他参与了由哈市话剧院拍摄的电视剧《血溅九龙杯》,在剧中扮演老者。

父亲在武术方面的另一个贡献,就是将其一生精研的武学精华无私地传授给了学生,为实现强国强民的伟大理想造就了大批人才。

我从八岁起就跟随父亲习武,父亲对我要求非常严格。让我刻苦练功,他从弹腿开始教起,然后是小虎燕等拳术,接着是单刀、双刀、春秋大刀、枪、棍、七节鞭等器械。上世纪70年代,我经常参加在南岗体育场的卖票表演,当时的门票只有两角钱。由于父亲在省市武术比赛中总是担任裁判、裁判长职务,从来也不让我参加比赛。到我二十多岁时,就让我当赛会的检录员、编排记录员。自1978年的省第四届运动会武术比赛起,我开始担任器械组裁判员,至今,我已多次担任省市比赛的各种职务,尤其是近几年来在省市比赛中都是担任仲裁委员和仲裁副主任及竞赛监督副主任等职。2008年,在马来西亚华人运动会武术比赛中,我担任了裁判长工作。近几年来,在香港国际武术节中担任裁判员、副裁判长工作。2010年,我还担任了散打委员会副总裁判长职务。现在是国家武术七段。

父亲在教我和弟弟、妹妹练武时经常说:“练功莫怕苦,怕苦无真功”,“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经常练武术,不用上药铺”。

由于经常坚持锻炼,我和弟弟、妹妹的身体目前都非常好,尤其是我爱人和我弟弟近几年除了习武之外,还经常在省、市武术比赛中担任各种职务,为大会做贡献。

父亲在教学过程中,从无门派之见。年青时,我随父亲时常去八区人民体育馆向刘洪仁老师学习太祖一节拳,在刘长功老师那学习过螳螂拳“崩步”,在孙亮亭老师那里学习过八极拳,在张继修老师那里学过简化太极拳等等。

在我学拳的过程中,父亲还经常给我讲解拳术中的一些格斗要领,比如“打拳不溜腿,到老冒失鬼,手是两扇门,全靠脚打人”,“不招不架只是一下,犯了招架就是十下”。其讲解弹腿动作要领时,一再说:“莫看弹腿势法单,防身护体更壮胆,临阵自然有机变,多踢多练是根源。”

由于我很喜欢散打中的一些技击动作,前两年还在省散打队兼顾问一职。

父亲培养的学生中很多人都在省市比赛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如王清文现在哈市体育局任专职武术教练,以往多次在省市武术比赛中夺得第一名,并且多次在国内和省市的比赛中担任裁判员、裁判长和副总裁判长等职务;盛松芬也是如此,现今自办的盛世武馆在全国也小有名气;付文礼在哈尔滨体育学院任副教授、武术套路教研室主任,从前也在省市武术比赛中多次获得好成绩。

诗人但丁说过:“每个人的人生都像一座穹门,都有自己的顶点。”我的父亲孙铭九——这位平凡又不平凡的武术家,他那人生穹门的顶点,就在弘扬传统武术事业的巨大成就中!

正在省市武术界的朋友对我的父亲高度赞扬的同时,2002年严冬就要来临时,命运在他的心口窝上猛掏了一拳,他一米七六的身躯开始了倾斜。

他热爱生活,不但自己要活好,还要别,人活好;他每日教武练武,不顾身体疲劳,无论冬夏从未停止过;他要攥住生命,不让它在身上悄悄地溜走,他想要人人学习武术,因为练武可以给人以长寿。然而由于父亲教人练武时过度用力,突发脑溢血,他不能再去公同和江边教武练武了。时间改变了一切,一年前每日演练弹腿和操着1.60米长的龙行刀练武的父亲,没有等到严冬过去,春天来临,便悄悄地与世长辞了,其时正是2003年11月9日。

我的美好回忆作文 篇9

从我出生的那时起,我听到了来自世界的喧闹,但一声洪亮的“哇哇”啼哭,冲破了这嘈杂和另一端的声音,在一张小小的婴儿床上爆发。它的明亮与纯净象征了这是一个富有生机的新声,代表了它来到了这个世上,它是每个新生命的开始,并会伴随着生命一直到结束……

幼儿园的我意识开始清晰,也听过了许多特别的声音。但是,这一次,这个时间,在我萌发的时间,太婆走了,走到另一个世界去了。那时我已知太婆对我的好,却不知发生了什么。太婆是出于一场车祸离我而去的,剩下的,只有“嚓啦!”的刹车声,划破无际的长空,传向天边……妈妈说过,太婆在天上——一颗最亮的星星中。夏晚,我曾与太婆对话,那了了已无几的知了声,“呱呱”的青蛙声,还有那行驶在空中的飞机声,交融在一起,形成了来自天堂的声音。那时一切都凝固了,年幼的我,第一次从死亡中尝到了孤单的滋味……

待我上了小学一年级,我便开始学习古筝,那悠扬的琴声,有如丝丝春雨般泻下,别有一番意境,而我则大爱《钢水奔流》,从中,有水流的气势磅礴,有山谷的回音淼淼,有石块的坚定不移,更有那丰富的人生哲理……这首曲子琴声婉转而又激荡,让我学会了用心去感悟音乐,体会音乐,融入音乐中去,与音乐一起摇摆,一起舞蹈……

如今的我快上初中,更增添了一份细腻的情感。随着学习任务的加重,心里更渴望那份弄失的清闲与宁静。我爱在竹林里,大山下,小溪边散步,去看那花开,绽一个笑脸,去听那溪水,潺潺绵绵,哗啦不断,去闻那鸟鸣,叽叽啾啾,声线不断……大自然的声音,温软而又轻柔,教会了我静下心,放慢脚步,细细去品味生活,迎接灿烂的明天……

我的美好回忆优秀作文 篇10

春天,小草吐出了嫩芽,吐出了新绿。柳树也抽出了嫩芽。我就可以和伙伴们一起去放风筝。有时我会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挖笋。

夏天的时候,在水中还可以看到可爱的小鱼。我和小伙伴们时常到那儿去游泳,捉小鱼。夏天的傍晚,我们时常坐在门口吃晚饭。晚上,就可以坐在外面乘凉,虽然晚上蚊子很多,但迎着风却很舒服。有时我们还可以去山上摘野果,那儿的野果既可口又很甜。有时候,我还会和伙伴们一起做游戏。

秋天,田野上一片丰收的景象。你看,金黄色的稻子从空中看去好像是大块大块的金子。果园里的果子多极了,你看,苹果开心的笑着……

冬天,只要下一场雪,不管下的是大是小,我和几个小伙伴都去堆雪人、打雪仗……

回忆我的师范生活 篇11

说到生活,不外乎衣食住行,先谈谈穿衣服吧。

我那时因为家里困难,所以穿衣服也谈不上讲究,用父亲的话说,只要是干净的,没补丁的,就可以大大方方地穿了。记得我初进师范时穿的是我自认为最漂亮的一套衣服——紫红色衬衫加白色长裤,那是我姨特意为我买的。穿上这套衣服后我的感觉特棒,用时下流行的话说就是“酷毙了”。不过那套衣服没穿几回我就不敢穿了,原因是裤子太薄,有“走光”的危险。

其实在师范里穿得最多的还是运动服,主要是因为这样方便,做操、上体育课时不用换衣服,还有就是运动服特好洗,这是男生喜欢穿运动服的一个重要原因。最初我们没有校服,后来国家教委要来学校视察,学校就给每人做了一套。校服是春秋装,男生是西装领茄克,女生是套裙。就是颜色不太好看,都是土黄色。穿上校服后我们都乐了,互相嘲笑对方是“土田鸡”,为这我们还被班主任老师狠批了一顿。过后我们一致认为老班生气的主要原因是他当天也穿了一身土黄色的衣服。于是那天晚上的宿舍话题就成了对老班的“声讨大会”。

说到生活就不能不提到吃饭。说到吃饭,那可是酸甜苦辣,什么滋味都有。在这里我首先要向大家隆重介绍我们学校食堂的特色菜——花菜炒肉片。这样菜几乎每顿饭都有,薄薄的几片五花肉,配上一些花菜碎块,价钱也便宜——五毛钱一份。最初我对它情有独钟,每顿都吃,渐渐便感到厌烦,发展到最后见了它就倒胃口。我那时就纳闷:学校哪来那么多花菜?那位种花菜的是学校领导什么亲戚吧?直到现在见了花菜我都敬而远之。其次我要向大家夸夸我们的生活委员——一位瘦瘦的小个子女生。她最大的贡献是使我们班在全校率先实现了“共产主义”——她将女生每月用不了的饭票收齐后平均分给男生。我们那时正是长身体的关键时刻,我能长到今天这一米八的个子也许就得益于生活委员“按需分配”的政策。哪天见了人家还得好好谢谢一下。最后我还要说说我们的就餐环境。不知为什么,学校食堂里只有桌子,没有凳子,我们只有站着吃饭。我们男生站累了,就把脚抬起来踩在桌子的横梁上,这样就稍微舒服些。那样子说重了有点像山寨里的土匪,说轻了起码也是工地上的民工。女生就不行了,站要有站相,吃得有吃相,要注意淑女形象嘛!

我们那时不时髦下馆子,主要是经济条件不允许,另外学校附近也没有饭馆。但我们也还是时常打打牙祭——去学校小卖部买点儿汽水、面包什么的——这多半是打球、打扑克的“彩头”。师范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有时父母亲不放心,从乡下赶来看望孩子,通常都会带些红薯、花生、爆米花之类的东西,结果总是成了宿舍的“公有资产”。一宿舍的人会在半个小时左右吃光它们。

我们的宿舍很小,只有十来个平方,却住着十个人。每天晚上我们会闹哄哄地打一阵牌,等到熄灯了才急忙地洗脚。值日老师查房时我们刚好上床睡下。等到值日老师走后,就是不着边际的神聊。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在室长的提议下,大家决定给班上的女生挨个打分排座次,并对照男生进行配对。一屋的人说得兴致勃勃、唾沫横飞(借着窗外路灯的光,我当时真的看到了上铺那家伙的唾沫了)。唯有阿B睡在角落里一声不吭。“座次”排完后,室长竟“丧心病狂”地要将分数垫底的女生“许配”给阿B。生性老实的阿B出人意料地大吼一声:“我不要!”引来满堂喝彩,至今传为佳话。

我们课余的娱乐生活除了打球就是打扑克。我还学会了下围棋。我那时研究围棋简直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甚至经常溜到教工之家去和老师们“手谈”。我的棋艺也很快令老师们刮目相看。那时学校经常和电大进行教工围棋对抗赛,我们学校每次都以微弱比分失利。后来老师们就让我参加了,结果那一次我有幸不辱使命,助我校获胜。电大的老师觉得我面生,就向我校老师询问我的情况,当时我校老师的回答让我狠狠得意了一把:“这是我校今年刚分配来的一位老师!”

休息日,我们也经常一起上街逛逛。去得最多的地方自然就是书店了。我上师范三年,买了多少书我也记不清了。反正毕业回家时我因书太多,没法乘车,不得已忍痛舍弃了一些,现在想起来都心疼得不行。

我们上街有时也闹出笑话。记得有一次,一帮三四个人上街,路过泰山公园时,不知哪个家伙出了个馊主意,说从公园后门爬进去做“免费观光旅游”。这么馊的主意居然得到了一致响应。阿Z又瘦又矮,自告奋勇第一个爬,结果他刚爬到一半时就被管理员老头发现了,那老头大声喝斥着跑过来。我们一哄而逃,作鸟兽散。可怜的阿Z慌忙从铁门往下爬,结果把裤子都划破了。阿Z就这样衣不遮体地逃回到学校。不过我们也挺讲哥们义气的,集资为阿Z买了一条新裤子。哪次碰到阿Z,问问他那条裤子还在不。

回忆我的爷爷作文 篇12

夏天,爷爷陪我在竹林里拾竹箦,我们把捡回家的竹箦晒干,再用钻子把它梳成细丝,然后用这些“细丝”捆绑各种农作物的秧苗。我还可以用这些细丝扎一些布头子,把它做成“洋娃娃”。

冬天爷爷带我去竹林里寻找冬笋,在那种看不见摸不着全凭感觉挖出来的冬笋,格外刺激人的兴奋神经。所以我至今还忘不了那种高兴的感觉。冬笋拿回家炒着吃,宽肠健胃,清热除烦;中医学认为,冬笋有“滋阴凉血,减肥养肝”的主要功效。爷爷告诉我,看着竹叶碧绿的竹子,它的根部一定有冬笋;再看竹梢飘逸的方向,就能大致判断冬笋生长的方向了。

春天爷爷带我去踏青,山上有最早出来的野果子,小小的,红通通的,爷爷说它的名字叫“秤砣”。哎,这小小的野果,不仅吃味甘甜,更重要偶的是观赏价值也不菲。我每次都把它拿在手上观看,还拿着它那细长的果柄不停地旋转。真的是好吃又好看。

秋天的山楂也别有滋味。颜色有红的也有黄的。你一定认为红色的最好吃,可你就是猜错了。那种黄澄澄的山楂又粉又甜,那才叫好吃多有味呢!深秋的时候,那种被爷爷叫做“八月楂”的野果,更是让人吃了还想吃,沾唇永不忘。眼看着那种厚厚的果壳从那条中线裂开,露出里面白嫩的果肉,吃一口,甜透心窝。每次摘下这样的野果,爷爷总是舍不得吃,统统留给我作为零食享受这些美味。

有一天,我照例去喊爷爷吃早饭。可是,爱起早的爷爷竟然没有起床。我端了一碗锅巴汤给爷爷吃下了。后来,爷爷连锅巴汤也不吃了。再后来,爷爷就永远睡着了,我再也没有叫醒爷爷。

每次我想到我的爷爷,我就会四处寻找,竹林里、河沿上、大山里。我甚至问过:“爸爸,爷爷去那里了?”爸爸回答:“爷爷去了一个很远的地方,那里叫天堂,很远很远。”

我回忆我在幼儿园的时候,爷爷接我放学回家,可是爷爷后来不再接送我了。爷爷陪我做了许多有趣的事情,是爷爷陪我慢慢长大的。有时候爷爷身体不舒服,还坚持拄着拐杖,一瘸一拐的接我回家。以前我很调皮,爷爷生气了,总是拿着棍子追着我打。我还笑嘻嘻的,感觉就是一场你追我打的游戏而已。

回忆我的童年作文 篇13

说起我的童年,不得不说说我家庭,我爷爷老弟兄三个,排老大,生我父亲兄弟姐妹共8个,男5女3,另外两个爷爷各两个儿子。小时候的北方农村,家族观念还是很重的,等到我开始记事的时候,大家基本都是分开干活了,但是每当有大的活计认定时候,大家还是习惯一起干,然后一起吃饭,很是热闹。

爷爷呢,很早就去世了,大概是我1岁过点的时候吧,我爸爸是家中长子,也是整个家族的长子,我哥就是整个家族的长孙了,最小的叔叔比我哥仅仅大1岁,四叔也就比我哥大三岁,奶奶是典型的家庭妇女,从我妈妈进门开始,就没上地干过一天活了,所以两个叔叔加奶奶便分配给弟兄三个养,正好一人一个。我哥比我大8岁,二叔的女比我大2岁,儿比我小一岁,三叔儿子比我小5岁,所以总体来说,就我家的负担最重,当时的农村又没有什么工可打,所以我家的经济条件成为整个家族中最差的,这种情况直到我毕业结婚前才改善。

回忆我的语文老师 篇14

五年级时我们班是全校闻名的调皮班,有多次把年轻班主任气哭的“辉煌历史”。记得一次语文课,我还沉浸在课前看的沈石溪的动物故事中,直到老师拿着课本敲我的脑袋,我才回过神来,慌忙翻开书。“课都不知道讲到哪里,你怎么听的?嗯!学习好就了不起吗!”一向优秀的我从没挨过批评,委屈极了,强忍着泪水,都不知道那节课是怎么结束的,从此就厌倦了上语文课。

刘老师,直到您接过了这个班,我才重新喜欢上了语文课。每次想起您,总是您和善的微笑的模样,讲故事时自己先笑到不能自已的样子……您总是想方设法地拓宽我们的知识面,补充多首课外古诗,让我们背文言小短文……您还记得和我们争论罗贯中和施耐庵到底谁是师父的情景吗?我们打赌,如果我们赢了,就免我们一周的作業,结果我们竟然赢了。看着公布答案时欢呼雀跃的我们,您脸上露出了宠溺自己孩子般的微笑。

您每周总会拿出一节课的时间来点评作文——这是我最期待的,因为在评点的作文中,经常有我的“大作”。临近毕业时,我们写了一篇题为“午后的悠闲时光”的作文,您边读我的作文边评析,还时不时地赞叹着。尽管作文本现在已找不到了,内容也大都忘却了,但您写的评语——这篇作文是老师见过的最棒的!——给了我极大的鼓舞,给了我写作文、学语文充足的动力:一定要学好语文,哪怕只为了不辜负刘老师的期望。

毕业后,我回母校看您,发现您已不再教六年级了。您说,是您主动要求教低年级的,孩子越大越不好教,太闹腾了。可我的记忆中满是您教给我们的好句子——“爸爸迈着‘麻花步’走来”“指针像一个悠闲的老人慢悠悠地踱步到了九”……不知道当初教我们时,是不是让您太费心了?

老师,想起和您在一起的时光,那感觉就像茴香,愈捣愈碎,愈磨愈细,而味道却像梦一样悠长。

对比点评

作者叙写由厌倦学语文到重拾信心学好语文的经历,先写前任语文老师的讥讽,打击了自己;再写刘老师的鼓励和期望让自己备受鼓舞,在衬托中突出了老师的形象。和典范作品一样,文章正面叙写刘老师拓宽我们的知识面、和我们打赌、讲评作文,叙事具体,与侧面描写相结合,使人物形象更为鲜明。另外,采用第二人称,文章更具感染力。

回忆我的外公作文 篇15

外公年轻的时候,身材特别魁梧,直起来的身高能达到一米八一,前胸有八块腹肌,小拇指就有我的大拇指粗。但是由于常年累月的光着膀子暴晒,他的后背晒成了古铜色,黑亮亮的,一点水珠都停不住。外公的力气非常大,能不费吹灰之力,就举起一个好几百斤的石头。外公还有一个响当当的称号:“打石王”。在妈妈的那个县城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知名度特别高。我也经常缠着妈妈给我讲外公的事情。

英德是广东有名的石灰岩地区,驰名中外的英石就是在这里开采出来的,这些岩石特别适合用来生产水泥。所以,山脚下和县城中,可以看到不少的水泥厂的身影。外公的村庄坐落在北江河畔,景色非常优美。也由于岩石的丰盛,引来了不少岩石的开采商。

听妈妈给我讲,外公一辈子就只从事了一种工作:打石头。他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专业水平是极其的高。

有一回,一个石商要把山上的石头用炸药放下来,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其中炸药、引火线就用一大卡车,结果只放下来一两块小小的石头。试了好几次,都没有成功,那石头就像死死的抱住了大山,就是不松手!

石商老板最后实在没有办法了,闻声寻名找到了外公,请求外公的帮助,外公答应了。前几天,外公什么也没有做,只是不停的上山下山,各种观察,仔细研究山体结构,拿着小锤子这里敲敲那里敲敲。石商老板很不明白外公的做法,赶紧装炸药把石头放下来就是,为什么还要花那么多的时间浪费在这里?外公只笑不语,没有作声。

几天之后,外公只用了不到石商老板十分之一的炸药就把山体放下了半边。每个人都对外公投来惊奇的眼光,竖起了大大的拇指。用极少的炸药就能放下特别多的石头,这样的事情到底发生多少次,外公连自己都数不清楚、记不住了。

听妈妈讲,在她小时候,她最喜欢牵着外公长满茧子的手,粗粗的、涩涩的,跟着外公去山边打石头。妈妈说,摸着外公的手掌,除了温度不同以外,特别像摸在一块石头上一样粗糙。这个感觉,她说她这么多年,从来都没有忘记。妈妈说,外公不单单是放山体专业,他力气也大得惊人,一大锤子抡下去就能把一块大大的石头,变成好多小块的石头。一天下来,就能打出上百吨石头来。几十人中,外公每次都打的最多。久而久之,外公“打石王”的名字远近闻名。

妈妈记得外公不止打石的专业水平响当当,还是一个善良、勇敢、乐于助人的人。村庄临近北江,鱼类丰富。外公的.水性很好,常年都会捉很多鱼虾回来。以前是一个物质条件非常贫乏的年代,他捉回来的鱼虾总会分给周边的邻居,救济比自己更贫穷的人家。

有一天,外公从外面回来,正好停在江边捉鱼的时候,看见一艘正在等待排队装石头的大船,船上三个不是很大的孩子,嬉戏打闹,你追我赶,在船上跑跑闹闹。外公都看在了眼里,还心想着,在河里这样闹,多危险啊,他们的父母也不制止。真的,没有多久,三个孩子就不小心掉到了江里。

外公大声一吼:不好,有人掉河里了,赶紧救人!随着叫声他就往河里跳,拼命游到孩子落水的地方,以最快的速度,三下两下把落水的孩子救起,和前来帮助的人,一起对孩子进行施救。由于落水的时间很短,三个孩子都没有大碍。他们的父母,被外公狠狠的批评、教育了一顿。当孩子的父母,拿出报酬给外公的时候,外公拒绝了,并没有接受。外公说:谁遇到这样的事情,都会奋不顾身的跳下去的,我只是其中一个,正巧遇上了而已,不用放在心上。这种事情,妈妈说,外公做了很多很多次。

回忆我的老师作文 篇16

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烈日炎炎,同学们都热的汗流浃背。“铃铃------”上课铃响了。同学们快步走进教室,我的同桌也不例外。瞧,他急匆匆地跑进教室,坐在座位上,不经意间踩到了我的脚趾,却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掏出课本,等着王老师来上课。

突然,我感到脚上有一丝丝疼痛感,便低头往脚上看,却发现自己的脚趾被同桌踩烂了,红红的鲜血渗了出来。当时,我急的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心里七上八下,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就在这时,一阵熟悉的脚步声从我耳边传来,我闻声望去,啊!是王老师。只见王老师走到我跟前,看了看我的伤口,然后亲切的对我说:“不要紧吧,别着急,来,贴上这个,两天就没事了。”说着,从包里取出一枚创可贴,递给我。我郑重地从老师手里接过创可贴,还没来得及说声谢谢,王老师已经站上讲台,准备上课了。

啊!这真是雪中送炭啊!

回忆我的保姆——赵阿姨 篇17

出生后5天,赵阿姨把我抱回家

我儿时最早的记忆大约就是赵阿姨家了。赵阿姨名字叫赵香兰(化名),是家庭妇女。她的丈夫叫李汉斌(化名),在京郊一个煤矿当会计师。1955年,赵阿姨响应人民政府号召,不在家里吃闲饭,走出家门找工作。叔叔反对,说当保姆下贱,受主人家的气,咱家又不缺那几个钱。但阿姨生性倔强,还是到街道上去登记,于是她就走进了我们家。

我出生于1955年,父母说,那时工作忙,我出生后仅5天,阿姨就把我抱回家了——我的父母当时都是国家干部,工作很忙没有空照顾我(那个时代的人大多是“革命第一”)。我父母把我托付给赵阿姨,只是节假日来阿姨家看我。一来二去,两家人相处得十分和气,就像走亲戚一样。为此叔叔总是高兴得合不拢嘴;街坊邻居也都说,新旧社会就是不一样!

阿姨家住在一个胡同的四合院里。这个院子中住了四户人家,阿姨家在侧间小房子里,这是一间10平方米左右的平房,一个大炕占去半间。炕上靠墙高高地叠着一摞被子;家里有个小炕桌,吃饭时,小炕桌放到炕上,全家人就盘腿围着小炕桌吃饭。晚上姐姐趴在炕桌上写作业,我在一边画画。在斋堂煤矿工作的叔叔回家,经常支起一个帆布行军床,我就爬上去玩。

屋子里余下的空间只能放一个高高的三橱柜,上有做成花饰式样的铜拉手,用手摆弄就哗哗作响,很好玩。柜子上还有个小鱼缸,里边养了几条金鱼,缸底还有陶瓷的小假山石、宝塔之类,构成一幅美丽的水底世界。我看得新奇,总是忍不住在金鱼浮到水面上换气时伸手去捅它们,于是阿姨和比我大12岁的姐会喝斥道:“会把鱼捅死的!”于是不敢再下手了。

院子正中是三间大房,住着高大爷一家。据说高大爷当过国民党军团长。西侧是姥姥家。姥姥满脸青铜皱纹,裹足小脚,走路一拐一拐的,对人很和气。姥姥的儿子好像在外地参加工作并成了家,一副知识分子模样,回家少。他有个三四岁的儿子有时送来交给姥姥照看,常和我在一起玩耍。东头一家好像经常更换住户,没有多少印象了。

院子里有一棵枣树。枣树枝叶繁茂、树荫大,炎热的夏天,树荫下很凉快。邻居们就在这院子树荫下坐着摇着蒲扇聊天。秋天偶尔有院子外的孩子用竹竿捅枣子,住正房的邻居高大爷用他军人喊口令的嗓子洪钟般地吼几声,立刻把院墙外的孩子吓跑了。

一个公用的水龙头,邻居们洗衣洗菜都用这一个水龙头,来来往往都要打招呼,很亲热的。这水管子冬天要用草绳包好管子,否则会冻住,流不出水的。在我的记忆中,小院中的三四家人从没有发生过吵架,产生过纠纷。这在大杂院中是非常难得的。

院子大门是对开的两扇木门,开门关门都会吱吱地发出很大声音。门上拉了一根铁丝,铁丝上挂了一个铜门铃,有人推门进院子,那门铃就会发出清脆的铃声——院子里就有人出来招呼。我小时候淘气,和院子里的小伙伴踏上大门旁漂亮的木格栅(从讲究的程度上看,这院子过去应是大户人家的居所),够着去摇铜铃,让它发出悦耳的铃声,于是会受到大人的呵斥。自己跑出门去玩,院子里的大人是不允许的。有时院子外响起卖冰棍的叫声,于是央求着大人从鱼缸玻璃盖子上拿个三分五分的,让姐姐带我跑到院子外买回两根冰棍,回到屋子里和姐姐一人一根,慢慢嘬,很可口。

那时阿姨是街道的积极分子。我还记得她晚上带我去街道开会,进去里面全是老头老太太,吵吵嚷嚷的,也有带孩子的,我就和他们玩。后来就趴在阿姨怀里睡着了。据赵阿姨说,我很小就和小伙伴关系好,知道把好吃的分给小伙伴共享。我想这也一定是阿姨和姐姐教导的结果(因为赵阿姨从来都是笑眯眯的,没有见过她和谁红过脸)。

我吃酱油拌白米饭,阿姨全家吃窝头

我三岁前都寄养在阿姨家,父母在节假日才会来看我。只记得常常是星期天,大门铃一响,住正房的高大爷或高大婶就会亮起嗓子叫:“小豆儿(阿姨给我起的小名),你爸妈来看你了!”阿姨说,“你那时只管自己玩,根本不抬头!”有时我发烧了,阿姨给父母打电话,父母却没有时间来看我,急得阿姨在家掉眼泪。

逢周末和节假日,阿姨常会抱我回到父母身边。那时我父母宿舍在机关大院。机关大院里经常举办文艺表演和体育比赛之类的,时有中央领导光临。据父亲说,大概在1956年,有一次父亲和阿姨抱着我在机关院子里看篮球比赛,邓小平(或者是陈毅)也站在人群中看比赛。看到阿姨抱着我,用很浓重的四川口音说,这娃儿乖得很,爷爷抱嘛!于是就把我抱过去,哄我玩了一会儿。那时我一岁多。那都是家里人的口头传说,可惜没有留下一张照片作为历史见证。

我在阿姨家一直寄养到1958年。这一年,经常有游行队伍在街道上敲锣打鼓、放鞭炮、扭秧歌,庆祝街道人民公社成立。姐姐领着我到门口看热闹,赵阿姨和我父母商量,要去街道人民公社制袜厂当工人。于是决定把我送进幼儿园。

记得上幼儿园那一天,幼儿园派人力三轮儿童车到院子门口来接我,那儿童车崭新的,充满油漆味。里面坐着两三个孩子,我被抱上车后大哭,姐姐跑到附近的小卖部买了果丹皮,回头跑来送我时,不留神一张果丹皮掉在土里弄脏了,好不可惜!后来我还是哭闹不止,15岁的姐姐索性也钻进儿童车,一直把我送到幼儿园。至今我闻到油漆味道就会条件反射,想到当年坐儿童车的情景。

以后每到周末,阿姨就会来接我,或让姐姐把我接回家。有时我父母也来幼儿园接我,老师就会告诉他们:赵阿姨早接走了!从位于东四十条的培新幼儿园到阿姨家步行走胡同大约20分钟左右,于是我至今记得那几条胡同是怎样先北拐再东拐后走到家的。

那时父亲是领导干部,有几次用华沙牌小轿车顺路捎我去幼儿园。据姐姐说,我小小年纪就有了“车瘾”。有一次,姐姐带我上街去玩,忽然下起雨来了,姐姐领着我往回跑,我一边跑一边嚷:“姐姐,咱们去坐小汽车吧。”可惜那时街上只有人力三轮车,没有出租车。

nlc202309041140

至今我的家里有一张印有“摄于1959年”字样的珍贵照片。拍照的情景我还记得十分清楚。那天,姐姐带我去王府照相馆照相。在摄影师的摆布下,我正襟危坐,摄影师叫道:笑一笑!我一咧嘴。姐姐在一旁逗我,假笑、假笑!镁光灯一闪,于是就定格了。照片上的我嘴巴咧得像“月牙儿”,一对扇风耳,穿着蓝花“围嘴儿”,煞是可爱。如今这张照片已经成为我家的“一级文物”。

从1960年到1962年,国家进入三年困难时期,我记得老是吃酱油拌米饭——那可是高级待遇,阿姨和姐姐总是省着给我吃,她们一家人天天吃窝窝头!

阿姨送我上小学

转眼到了1962年,我要上小学了。父母为我在景山小学报了名,赵阿姨带我去考试。考场不让家长进,我进去前赵阿姨叮咛了一番,但毕竟年龄小,第一次见这样的大场面,不免紧张,还是有一道数学题答错了,虽然马上改正了,但还是很沮丧。记得出考场下楼,看见一层楼道里挤满了焦急的家长们,赵阿姨正在人群中向我招手呢。这一刻我的心情也可想而知。于是当时的情景永远深深地留在我的脑海中。

以后我又考了实验小学之类,但都名落孙山。后来的一天,赵阿姨的老伴——李叔叔领着我去东交民巷小学看榜,记得叔叔冲大红榜上指着我的名字说,看,考上了,考上了!名字旁边还用毛笔打着“钩”呢,大概是考得不错的意思。于是回家后一派欢天喜地。

上了小学就回到父母家了,但父母工作还是那样忙。在我记忆中,阿姨曾提出把我接回她家,去胡同里的五仙庙小学上学。后来大概是赵阿姨在街道袜厂上班,姐姐在上学的原因吧,转学的事没有办成。但周末假期还是常住赵阿姨家。姐姐那时上高中了,她带着团徽,还是学生干部。记得有一次她带我去附近胡同里找一个女同学,她俩站在门口说话,我全听不懂,反正是很有水平的,让我很敬仰。姐姐还带一群女同学到我父母家,聆听我那在共青团工作的父亲的谆谆教诲,好像有的同学边点头应答边作笔记,很认真的。后来看《南征北战》,里边的女主角“赵玉敏同志”,也就是那个女游击队长,还真很像是我姐姐呢。

我还记得姐姐带我去医院拔牙。当时好像是八九岁吧,我生了虫牙,阿姨带我到医院去补过,无济于事。医生说,拔了吧,反正还长新牙。于是有一天,姐姐带我去医院拔牙。我记得医生好狠,拿着个像勺子一样的手术刀,生向下剜,好疼,我直叫唤,流了不少血。拔完了,嘴巴里填了药棉花,根本说不了话。术后姐姐带我去王府井书店买小人书,这才止住了我满脸的泪水。

叔叔从斋堂煤矿回家休假,有时会晚饭后带我去附近的工人体育馆散步。他很讲究养生之道,回来就躺在行军床上揉肚子,双手重叠,置于肚脐眼部位,从左向右,然后从右向左,如是反复十余次。让我也跟着学,说是有助于消化。我至今肚子不消化时,还用这个方法。

以后阿姨家生活似有所改善,买了一台缝纫机,天天咯噔噔地踩,当然也成了我的启蒙玩具,穿针引线,再脚踏板拉动针走缝布,我看得津津有味。但阿姨和姐姐怕我扎了手,很少让我玩真的。后来去干校,我的同学居然真有会蹬缝纫机缝衣的,让我很羡慕。

我那时特别喜爱画图画。在阿姨家画了很多图画,都被阿姨精心保存起来。以至于十几年后,我去看阿姨时,阿姨把我画的图画拿出来,说是物归原主。看见我画得歪歪扭扭的“孙悟空大闹天宫”“二次世界大战”等图画,真有“一级文物”的感觉。

文革中阿姨不避嫌,仍常来我家探望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担任领导职务的父亲被扣上“三反分子”(反党、反社会主义、反毛泽东思想)的政治大帽子打倒,关进“牛棚”。我上小学四年级,也沾光恭列狗崽子行列。没有人敢接近我这样的“黑五类”家庭,身为工人的阿姨却不在乎(老李叔叔也被下放劳动了),下班后或周末还是常来我家。总是帮助不善于料理家务的母亲做饭、打扫房间和厕所卫生、洗衣服、拆洗被褥等。这在那个“极左”的年代,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

到1969年,我们全家下放到河南的五七干校,我母亲还一直和阿姨家保持通讯联系。阿姨和叔叔听说我参加劳动,饭量大增,粮票经常不够吃,马上把自家节约的数十斤北京粮票费很大周折换成全国粮票寄给我。这些粮票是阿姨全家平常点点积攒下来的。那时弟弟留在北京的机关幼儿园全托,赵阿姨常去将他接回家度周末。说也奇怪,那时机关传达室的老头(对大院里的孩子很凶的)、院子里认识或不认识的人,都会热情地和赵阿姨打招呼,从没有和她过不去的。

1972年,我从河南返回北京,到京当天晚上第一件事就是去看阿姨。记得那天踏进院子天色已晚,院子里的邻居都在乘凉。我一进院,还没开口,黑暗中高大妈立刻认出我:这不是小豆子吗?都长这么高了啊!你阿姨总念叨你啊!她上夜班,叫你高大爷领你去找她!

高大爷领着我直奔北新桥街道袜厂,进了车间,阿姨正在流水线上工作。高大爷一亮大嗓门,阿姨回头看是我,眼圈当时就红了。周围几位女工招呼着:“快和你干儿子回去吧,这里的活儿有我们哪!”阿姨和我回了家,进屋我说已吃过晚饭,阿姨还是捅开炉子煮鸡蛋西红柿挂面(当时细粮很珍贵)。看着我上炕坐在小炕桌旁大口吃面,她老人家盘腿坐在炕桌对面,在灯光下点着一根烟,一面满意地看着我把一大碗面吃光,一面和我念叨起在大华衬衫厂的姐姐找对象,准备结婚什么的。后来我回干校,赵阿姨又拿出她攒下来的糖票,让我去各买几斤白糖、红糖带回干校。

1971年林彪事件后,老爹平反了。1974年,我从河南参军当了工程兵,在鄂西北建设三线国防工程,天天打炮眼炸山头。叔叔知道后写信说,要将他所在煤矿的防瓦斯氧气面罩寄给我。我赶紧回信说部队有纪律,不允许戴民用劳保用品,我这个城市兵更不能搞特殊;再者施工大多数时间都是在露天场所干活,粉尘扩散快,没有在井下或山洞里打风钻那样严重,您的心意我全领啦,此事才作罢。

在连队里值得一提的有两件事。一是连队长年在深山里施工,施工点多且分散,没有条件理发。南方天气炎热,风枪打炮眼喷出的粉末和汗水粘在一起难受;要赶上放炮飞石打破了脑袋,头发和血水沾在一起就更麻烦。战友们都剃了光头,又省事又凉快。大家互相欣赏,公认我的脑袋外形最圆,美观大方(我心中得意之余,暗想这可都是当年赵阿姨的功劳)。有的准备探亲的老兵还摸着我的光头,说以后老婆养儿子,就要这样的脑袋。笑骂中,我向这些准爸爸传授从赵阿姨那里得来的知识:要告诉老婆勤给孩子揉脑袋“赶圆”,尤其是注意给睡眠中的孩子常换姿势,避免孩子把脑袋睡扁了。

nlc202309041140

其次是周末或逢年过节,都要以班为单位动手包饺子,南方兵大多不太会包,哪个班北方兵多、手艺好,就能抢在前头包好,先下锅煮,先吃到口;包得慢了只能干着急、流口水;有的班包出的饺子下锅后还破了许多,只好喝汤。我就是在赵阿姨家学会捏“仰巴”饺和捏“八字”饺;特别是用双手虎口捏“八字”饺,速度快、又显得馅大皮薄。有一年春节,基地有一位来自哈尔滨的工人师傅路过连队驻地,看我们在包饺子,指着我笑道,也就是这位同志包的饺子地道!后来我把这事写信告诉阿姨、叔叔和姐姐,他们也很开心。那时我弟弟在五中上学,又常常就近去阿姨家吃饭。1976年,我从部队回京探亲,老李叔叔和我父亲、弟弟一道到火车站来接我,那情景就像昨天发生的事情一样。

进入改革开放的年代,老人越活越硬朗

进入改革开放的年代,我复员回京了,阿姨也从袜厂退休了。家里也从小四合院里搬出来,住上了明亮宽敞的两居室楼房。赵阿姨还是隔三岔五就要来我家,叫我和她老人家回去吃鱼吃肉。那时我业余时间在忙着自学考试,有两回没有去,事后想起老人坐公共汽车跑那么远的路来看我,心里总不是滋味。老人还总叮咛我,你们忙,有需要缝补的衣物,就给她送去。但生活改善了,人们都穿新衣服,缝补的活越来越少了。周末节日我和妻子带上女儿去看老人家,乖巧的女儿搂着两位老人的脖子一口一个“赵奶奶、李爷爷”,老人乐得嘴都合不拢了。临别出门时,阿姨哪一次都非得让我们带一大袋子她平日里就包好的饺子。有时女儿生病去不了幼儿园,我和妻子都是双职工,上班工作忙,有事请不了假,赵阿姨一听二话不说,坐上公共汽车跑很远的路,来家帮助照顾我家的第三代!

进入90年代,叔叔患肠癌住院,我一直和姐夫轮流替班在床前守护。叔叔去世后,姐姐也患肾功能衰竭,常年做透析,出不了门,赵阿姨一个老人独居。老人的身体还是很硬朗,精神乐观,还经常参加街道活动。她告诉我和弟弟,我身体很好,去医院体检一切正常。你们忙,就别老往我这里跑了。

90年代后期,住在同一楼上的邻居的孩子为上学方便,天天在阿姨家做功课乃至吃饭,街坊四邻很感激。进入21世纪,我的女儿参加高考,在阿姨家附近的四中上复读班,为节省时间,又在阿姨家吃住,老人每天为女儿做晚饭,照顾女儿的生活。

用金钱买不到的人格

2006年,阿姨查出吃饭吞咽困难等症状。去医院作透视,诊断结果出来了,是食道癌,家里人瞒着她。其实她也猜到了病情严重。我们去看她,她还是笑咪咪地说不碍事的。我提出接她到家住,或请保姆照顾她老人家的起居,都被她谢绝了。街坊四邻也总是去看望她,给她送菜什么的。以后她侄子一家来京与她同住了一段时间,后来她和侄子一家回石家庄老家住。2007年春节,我们去石家庄看望她,老人家气色还不错,吃饭也正常。但到7月,我们接到老人病危通知,急忙赶去医院,老人已经进入深度昏迷状态,几天后就去世了。老人家享年84岁,也算是高寿了。

记得赵阿姨家墙上挂着一张她年轻时的照片,烫流苏卷发,看发型大约是40年代的老照片,风度翩翩。令人联想赵阿姨这一生,文化不高,也并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情,但却见证了新中国的建立和妇女的解放时代,见证了过去“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读书人和劳动人民走向融合的社会变化和进步。她用独立的人格,善良、勤劳的美德,照顾了我家两代人的生活。她一生乐于助人,周围的人们也都尊敬她、爱戴她,老人家也其乐融融,颐养天年。

在青年人看来,今天的社会可能是一个物欲横流、金钱崇拜、“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人们生活在找工作难、找保姆难之类的社会矛盾和冲突中难以自拔;其实都是自己和自己过不去,无非是你在斤斤计较地算计别人,别人也同样在算计你。

从赵阿姨这老一代人身上,可以看到什么才是世界上还有用金钱买不到的高尚人格。而正是这种高尚人格,赵阿姨为自己的人生填写了一份完美的答卷。提起赵阿姨,认识她老人家的我的亲戚朋友总说,如今要找你阿姨那样的保姆,可找不到了!

(编辑·宋国强)

feimi2002@sina.com

上一篇:2021年关于《民法典》宣传月工作总结下一篇:九年级上册化学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