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母亲

2024-09-02

回忆母亲(精选7篇)

回忆母亲 篇1

46岁高龄母亲,经过十月怀胎的分娩之苦,在大跃进后期把我生了下来,我是三个兄长的弟弟。当时农村生活非常的艰苦。

在我的记忆里,母亲的收入是以一百斤海土粪才换来生产队分给二两番薯,煮十斤海盐到四、五里路外的内陆地才能兑换得一两米;父亲常年生病在床,母亲总是从牙缝里俭出,小心翼翼地把我养大成人,也让我上学念了点书。一家子长期饥不饱腹,但未曾看到母亲哀叹一声,总是默默地劳作着,这一切,都刻骨铭心的记在我的心头。

长大后,母亲好不容易把我们的婚事办了,本该可以好好地歇息一口气,可是妻子与母亲总是不和。而我面对的,一边是气弱老人,一边是志同道合夫妻,常常两边不讨好。年青媳妇因初建事业且接二连三的生儿育女,也很不容易。两代人的代沟,久而久之矛盾日渐激化。夹在中间的我,这头慈爱无缝,那头是恩爱无间。而他们却吵吵嚷嚷的日子让我心力交瘁。时而跪求母亲谅解,时而苦口婆心劝说妻子,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着。

母亲得不到我温暖的照顾,眼看着她身体每况愈下,酸甜苦辣齐集心头,贤孝两字根本无从谈起,我抓耳挠腮,无计可施。

母亲信奉佛教,年过六十,就完全吃素,缺乏营养的她身体越来虚弱。这时有一定经济能力的我,本该好好地赡养她,但又不知从何去照顾,于是我开始学习养生知识 ,阅读了一本又一本有关书籍,千方百计地为增强她的体质而努力,熬过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累,但我无悔。因为我知道,只有能使她健健康康地活着,才是对她真正的孝,因而我不余遗力地坚持着。

时光匆匆,岁月不饶人,母亲走进九旬之后,开始健忘。我用尽了各种治疗老年痴呆症的方法,整整花了三年时间,还是不能帮助母亲恢复记忆。到九十三岁,她完全痴呆,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于是,一项真正重大的照顾工程,正式启动。

她,总是坐不着,到处走。掉了一只鞋子不知,衣不扣钮不晓。夏天穿着棉衣不知热,冬天脱掉衣裤不识寒。常常东跑西蹿,踪影难寻。

有一次,摔倒在邻村路傍,嘴眼鼻全趴在泥沙里,不能动弹。幸亏跟踪及时才拾回一条命。一次找到半夜时分,才在一户人家的屋檐下找到。那夜风大雨大,全身湿透,冻得缩成一团,我的泪水顿时伴随着雨水往脚流……

她,总是睡不着。把床拆掉,衣物搬出来,所有房内的东西她都弄得乱七八糟。房门锁着,她又爬窗子,被窗缝夹着,进不去,出不来,象小孩一样地哭,惊动了邻居。

更有一次,床板先是划破了脚,鲜血流满地板,还在黑暗中继续爬墙,爬着爬着,踩着血迹又跌倒了,头部一个大窟窿,血流到干。

痛,撕心裂肺的痛,痴呆症的严重,让我在这样的日子里熬着。

为了她的伤早日得到康复,我必须陪她同睡一张床。最头痛的是冬天夜里,刚换了尿湿了的裤子、被子又被屎弄臭了。经常是刚换上,一会儿又要换,一整夜都难得一睡,更何况臭味极其难闻。这样的日子使得我神经日渐衰弱。陪睡两年的日子里,我双眼都布满了血丝,加上忙生意工作的劳累,我的身体几乎垮了。

最大的工程还是治疗她的烂脚,刚刚换上新药,乘我不备又扯掉去。春夏季节俏好转,冬天因总是穿不了鞋而冻得发紫,药物根本没有产生作用,日渐溃烂,越烂越痛,象一支支的针阵阵刺在我的心上,那般的苦涩,不堪回首。

母亲啊!为什么不好好地活着呀?我保证愿意永远保持如下的镜头留住您的鹤年。

镜头一:自我懂事起,我就不忍心离开您,本该当兵去的我,放弃了。县城里的房子都建好了,该到城里发展去,我舍不得您。我想在家好好地陪您、照顾您、侍奉您,与您共享母子的天伦之乐。

镜头二:每当我的妻子和您口角,劝解无效时,我愿意责备自己、打伤自己换来您的宽容。我每次双膝跪在您床前请求原谅时,您最后都原谅了我,但最后的那次跪过一天一夜,如果不是亲人杏梅婶骂您心肠太硬,我也不知道跪到什候呢?然而,只要您放下气,我每次都是无怨无悔的。

镜头三:多少个春秋,几多的夜晚,给您换过多少次尿裤,臭味多么难闻,我不曾嫌弃。

镜头四:给您医病治伤,用过多少药,花费多少钱 ,我从不吝啬,只要您能活着,为您花的钱,我心不痛。

镜头五:不管您迷路多远,我再忙也去把您背回来,一口一口地给您喂饱饭。

镜头六:最后您告别我的那一刻,我还是不愿意相信,我只当您睡熟而已,就是不忍心把您放下地板,还小心翼翼地给您喂着药,但您却只含着了,再也咽不下去... ...

九十六个春秋,您就这样无声无息地走了。 您咽气的那夜下着雨,送您到坡时下着雨,安葬您下地时,也下着雨,老天似乎都可怜您的一生只有苦而不知什么是甜而动容。

母亲,您为什么就这样无声无息地走了?

安息吧!母亲,孩儿不孝,来世再报。

本文作者:周贵(公众号:南粤作家)

回忆母亲 篇2

我是家中最小的,懂些事的时候,母亲已经五十多岁了。母亲长着一对大脚丫,下地都光着脚,冬天也没袜子穿,这让她的脚板很厚,现在想起来,母亲的脚都是皲裂的,长期没愈合过。

儿时的冬天很冷,那是因为家里穷,根本没多一件厚衣服,都是衬衫里加件卫生衣,那已经是最好的了。母亲穿的更是单薄,有时我会看到她在风中发抖。

在阳光暖和的午后,母亲会把她制作的蓝靛染料缸里的布条拿出,然后挑到河里洗,洗回来晾在篱笆上,那是最悠闲的时光,豌豆花开的正艳,有几只颜色漂亮的蝴蝶在花中飞舞,我就会倚在母亲的怀里听蓝靛的传说,还有一些神仙的故事,听得很入神,有时会睡过去。

蓝靛染的布条达到颜色深黑的时候就可以裁衣服了,母亲会经过细心计算,谁该裁几件。我经常在等母亲晚上做完家务活后给我缝制新衣,煤油灯下她专注的目光随着针线移动,像一幅油画,我会在旁边静静地等待,实在等不了很夜就先睡。待新衣缝好了,就会天天拿出来试穿,也天天盼着过大年。

(二)

春天来的时候,农家最赶的就是节气了。母亲没念过书,但她会在梧桐花开、布谷鸟叫的时候组织孩子们春种。这让我从小就明白没有春天的播种就没有秋天的收获,还知道很多农作物的习性和播种方法。

母亲是个勤劳的妇女,起早贪黑,因为父亲常病在身,很多重活都由母亲来承担,但母亲毫无怨言,态度一直很温和,从来不借故打骂孩子,和村里的人也相处的很融洽,这对她的儿女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秋天来的时候,很多的农作物都归仓了,母亲会在闲些的日子里自制豆腐,我自然会在旁边帮忙加添乱,把过滤豆渣用的布袋拿到泉边洗,回来的时候会往空袋里吹上一满袋的空气,然后假装很吃力的扛回家,在吊脚楼下大呼母亲,母亲就会跑出来,很惊讶我扛的什么东西那么重,然后是笑得前俯后仰。

(三)

我上初中是到离家乡十几公里外的乡里,母亲更是牵挂了。每个周末回家,回学校时母亲总习惯的坐在阳台的木墩上,目送我直到我的身影消失在远方,然后就在下一个周末用相同的目光把我盼回。我才知道每次哥哥出远门回家妈妈总知道哥哥快到,那是母亲望眼欲穿的目光看到了。

上初中的我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穿的都是姐姐的旧衣裳,母亲就会鼓励我,穿着是次要的,能遮身就好,主要是把书读好了,才可以改变穷困的面貌。母亲没读过书,但能知道知识的重要。在母亲语重心长的教诲下,我下苦攻读,终于如愿于偿地考上了卫校,成了家乡人羡慕的做学生就能吃公家饭的人。

(四)

我参加工作的时候母亲已经66岁了,身体变得佝偻,长期的风湿让她患上了风湿性心脏病,不能太劳累了。但母亲是个闲不住的人,接来和我住不到两天就闹着回去,总担心哥哥嫂子在家里忙不过来。

几次母亲的心脏病发作,但咋说都不肯上医院,说是人老了,都要死的,别花这冤枉钱,办好住院手续还偷偷回了家,我只好弄了药水回家给母亲输液。当母亲的病见好转,能吃些饭了,我也能安心的工作一阵子。大哥在附近工作,每天晚上都回家和母亲睡一床,以防有意外。母亲的病好像一天比一天好起来,大哥也松了口气,少一晚不回家陪母亲,可谁知道,就在大哥不去的那晚,母亲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听嫂子说,母亲去世的前一天下午还把自己身上的衣服换了洗干净,晚上还帮嫂子准备好第二天的猪食,第二天看着母亲很晚不起床去看的时候已经去世有几个小时了。想着我心里伤心及了,忙碌朴素一生的母亲,在临去世的时候也不让她的儿女有丝毫的麻烦,都弄了干净才离开的。

回忆母亲吴仲廉 篇3

我的母亲吴仲廉是湖南宜章人,192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湘南起义、井冈山斗争和两万五千里长征,为创建新中国披肝沥胆,浴血奋战。全国解放后,母亲走上政法工作的领导岗位,成为一位颇有建树的人民法官。

多少个日日夜夜里,每当想起母亲,我都百身莫赎,百感交集。当我提起笔来,饱含深情地写一篇文章怀念她,手中的笔变得比山石还重。我忽然领略到,人生最难的一件事就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母亲的伟大,母亲的慈祥,母亲对儿女那滴滴如血之情。

听老妈妈们讲述过去革命的事情

说实话,过去我对母亲的革命人生和伟大的精神情操了解不多。我又很少向父亲追问母亲的革命经历,也很少与兄弟们谈论有关母亲的一些事情——因为,那是一种撕心裂肺的伤痛。1967年1月19日,母亲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迫害致死,罹难时年仅58岁。

1986年清明节那天,我和爱人谭泾远回家看望父亲。只见父亲独自坐在沙发上,眼角还挂着泪珠。他心情沉重地对我们说:“你们的母亲离开人世已经快20年了,你们应该更多地了解自己的母亲,学习和继承她坚强的革命品格。康克清妈妈和曾志、彭儒阿姨都是你母亲在井冈山的战友,她们现在年事已高,应该抓紧时间去访问她们。”

12月6日吃早饭时,父亲坐在饭桌旁沉默不语,悄悄地落泪,一起吃饭的人都不知所措。过了一会儿,父亲突然对弟媳孙池说:“今天是吴妈妈的生日,晚上吃面条吧……”

父亲动情的提示,一次又一次撞击着我的心灵。几天后,我和弟弟小白专门到万寿路新六所拜访了康妈妈和曾志、彭儒两位阿姨。

母亲和曾志、彭儒阿姨都是湖南宜章人。少年时代,她们都在宜章县城女子学校念书,后在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读书。曾志阿姨的家庭相对比较富裕,她虽然比我母亲小两岁,在三师还是母亲的高班同学。1927年4月,她介绍母亲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两位阿姨深情地回忆了母亲的许多往事。

母亲从小聪明内向,学习成绩一直很优秀。她多才多艺,会吹箫弹琴,拉二胡,还写得一手娟秀的毛笔字。在女学生很少的县城里,她颇有名气。

1927年5月21日,湖南军阀许克祥发动马日事变后,学校被反动军警包围。母亲和青年教师张际春带领20多名宜章籍同学,连夜步行赶回家乡。路上她机警地应付了敌人的盘查,把同学们平安地带回家,为湘南暴动积蓄了火种。在宜章县石奇石村,母亲和几位党员同志秘密地建立了特别党支部,她担任组织委员,还发展了10多名党员。

1928年1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队伍来到湘粤边界。他们领导的宜章暴动掀开了湘南起义的序幕。为配合红军行动, 1月19日,母亲和特支书记彭洒领导了石奇石农民暴动,打土豪,分田地,成立了农民自卫武装——工农革命第一师石奇石独立营。在攻打黄沙堡城的战斗中,母亲带领妇女和青年学生送茶送饭,护理伤员,整整三天三夜,忙碌在城堡下面。

母亲跟随朱德、陈毅率领的部队走上井冈山后,曾担任红四军前委组织干事,后来又在毛泽东身边做文书工作。她誊写通知、命令,工作紧张忙碌,往往在军委会议后一个小时,就要把会议决定抄写多份,立即分发到各部队去。母亲办事干练,经常一个人干几个人的工作,刻钢板、抄文件、印材料,样样工作都很出色。

曾志阿姨还告诉我们,古田会议召开之前,母亲参加了部队思想调查工作和毛委员主持的一系列会议,她作为工作人员参加了古田会议的全过程。《古田会议决议》最初就是经母亲亲手抄写发出的。

在井冈山,母亲和康克清妈妈是一对最要好的姐妹。母亲比康妈妈年长4岁,参加革命早,又有文化,康妈妈一直尊敬地称她吴大姐。

在回忆长征的经历时,康妈妈说:“在我们井冈山姐妹中,你母亲是吃苦受罪最多的一个,也是非常坚强的一个。从江西出发不久,吴大姐就打摆子,把身体消耗垮了。她经常掉队,但仍背着一个干粮袋,一个文件袋,擎着火把,一步一步地追赶队伍。赶到宿营地,她来不及休息,就又坐在油灯下将纵队司令部发下来的命令、通知、行军路线,抄写多份,送给各个部队。”

“参加中央红军长征的有30位女同志,”康妈妈掰着手指,一个一个地细数着:“有我、吴(仲廉)大姐、蔡(畅)大姐、邓(颖超)大姐、贺子珍、刘英、刘群先、金维映、邓六金……1935年6月红军两大主力会师后,跟随左路军行动的有我、吴大姐、王泉媛、李伯钊、李建华、周越华、吴富莲7人。吴大姐和王泉媛、吴富莲三人,又西渡黄河,参加西路军打通国际通道的战斗。而在她们三位中,吴大姐年龄最大,革命经历最长。她当时是西路军第九军政治部敌工部副部长。”

接着,康妈妈还特别讲了他们在左路军与张国焘斗争的往事。

“1935年6月,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师后,促成了北上抗日的大好形势。可是,张国焘野心勃勃,一定要分裂红军,出现了谁都不愿意看到的危急局面。9月10日,党中央率原中央红军第一、第三军团北上。这个时期,张国焘加强了对朱老总和刘伯承总参谋长的打击迫害,并封锁消息。朱老总和刘伯承因为无事可做,常在一起。听说张国焘罢免了红五军代政委曾日三,派他的亲信黄超到红五军任政委,又派李特到九军团煽动大家反对毛泽东和党中央。朱老总和刘伯承不放心,叫我到这两个部队去看看,了解一下干部的思想情况。

“我先到红五军找到吴仲廉。她是我的好朋友,从井冈山上下来长期在一起。吴仲廉对我说:‘还在阿坝时,张国焘就鼓动大家南下。红五军从军长董振堂起,都不赞成张国焘的主张,最初许多人都不愿在左路军受张国焘的气,要求脱离左路军,跟中央红军北上抗日。后来听董振堂传达了朱老总的意见,又听说朱总司令和刘伯承总参谋长都留下了,情绪才慢慢稳住。自从黄超来担任政治委员,情况一天比一天复杂,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办好。’

“我按照朱老总的意思,对她说:‘不管遇到什么情况和困难,都要相信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要讲团结,按组织原则办事。要坚信,事情总会搞清楚的。’我特别说,这是总司令对红五军的最大希望。吴仲廉把这几句话重述了一遍,然后说:‘我一定把总司令的希望转告大家。请你告诉总司令和刘总长放心。’

“我又找了几个干部谈话,他们都同吴仲廉说的差不多,没有人赞成张国焘的主张。回来后,我把这些情况向朱老总和刘伯承作了汇报。两人听了相对笑笑,说今后要继续稳定一方面军的同志,要多做四方面军的团结争取工作。”

20世纪80年代后期,康妈妈在撰写回忆录时,非常郑重地把这段经历收录到她的回忆录中。

1936年10下旬,母亲随军西渡黄河,奉命参加打通国际通道的战斗。然而,渡河部队西进后,面对的是剽悍凶残、全副日式装备的马家军,在4个多月的时间里,西路军将士浴血奋战,终因寡不敌众,兵败祁连山。在访问康妈妈时,我们得知,西路军失利后,母亲被编在干部支队,也就是说,她一直战斗到最后一刻。

1937年3月中旬石窝会议后,西路军将现有兵力和人员分为左、右两个支队进行游击活动,等待与党中央派出的援西军会合。左支队向西行进了几天后,感到部队拖儿带女很累赘,便分出一个干部支队,与主力分开行动。干部队不足400人,除了原直属队的一些领导干部如曾日三、毕占云、张琴秋、欧阳毅、刘瑞龙、吴仲廉,大都是伤病员和妇女、小孩。他们没有地图,没有指南针,在冰雪覆盖的祁连山上转来转去,接连遭到马匪骑兵的袭击,没有多长时间,队伍就被打散了。政委曾日三为掩护部队英勇牺牲。暂时突围的同志也先后被俘。

母亲被俘后,敌人把她押到西宁,在中山医院做苦工。不想,却被中山医院的一名医生认出来了。这个医生叫罗承训,几个月前,随马家军在一条山阻击红军时被红九军俘获。当时母亲是红九军敌工部副部长,她亲自与俘虏谈话,进行抗日教育,做感化工作。罗承训不仅获释,还得到回家的路费。他非常感激红军的俘虏政策。当罗承训认出母亲时,既吃惊又紧张。他知道,这位女红军在共产党是个不小的官,一旦被马匪发现肯定是会被处死的。他决定要帮助母亲脱离虎口。

这时,西路军组织部长张琴秋和妇女独立营营长陶万荣也被押到西宁。她们都是红军的重要干部。母亲决定帮助她们一起逃出去。于是,她和罗承训制定了一个周密的计划。可计划尚未实施,她们就落到蒋介石派到青海专门监视马步芳特派员、省党部政训处长李晓钟手中。

长期以来,我们心中有一个谜:既然罗承训要救母亲出去,怎么又把她交给李晓钟了?这个疑问在王定国老妈妈那里找到了答案。

当时,王定国和西路军剧团的三四十名女战士被俘后被押解到西宁,扩充到马步芳第一○○师的跳舞团里。小姐妹们得知张琴秋、吴仲廉被俘的消息,非常焦急,千方百计地将她们认领到跳舞团保护起来。

当时还有一些被俘的西路军女战士被分给马匪的军官做老婆或当佣人。其中一个叫杨绍德的女战士,被“赏给”省党部宣传科长陆澄做小老婆。在红军队伍中,人员素质也不一样。有人不甘受凌辱,拼死抗争。杨绍德却属于“总算逃出苦海”的那种人。平日里,她喜欢串串门,走动走动。一天,她去看望一位女友,无意中发现了隐藏在那里的张琴秋,回家后便向陆澄告密。陆澄的上司正是蒋介石的特派员李晓钟。为了把张琴秋、吴仲廉从马步芳的手里弄出来,李晓钟假意应承将她们送回原籍,可一到西安,就把她们交给国民党宪兵队,直接将她们押往南京,关进国民党关押政治要犯的南京晓庄“反省院”。

母亲她们到南京时已经是1937年8月初,全面抗战已经爆发。在周恩来副主席、叶剑英总参谋长亲自关怀和党组织的竭力营救下,母亲和张琴秋、陶万荣3人终于获释。

从中央红军1934年10月离开江西,到1937年10月回到延安,母亲的长征整整走了3年时间。在这3年中,她历尽千辛万苦,但她坚强地走过来了,终于回到党中央的怀抱。

在访问康妈妈以后的20多年里,我又先后访问了几十位革命前辈,追寻母亲的足迹,母亲坚强执著的形象在我心中更加高大起来。

母爱——我心中永远的记忆

1940年3月28日,我出生在洪泽湖畔的赵庄——苏皖纵队司令部所在地。那时,父亲江华是苏皖纵队司令员兼政委,母亲是纵队政治部主任。为巩固根据地,他们动员群众,健全抗战组织,开展武装斗争,扩大统一战线,各种任务都非常繁重。为了不增加基本群众的负担,母亲只好将我寄养在一户拥护抗日的开明绅士家中。虽然条件相对好一些,但也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当我回到母亲的怀抱时,便呀呀学语地讲:“我家有大白鹅。”“我家有……”细心的母亲看到地富家庭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很是担心,于是,把我接回来。从此,我再也没离开过母亲。

党的七大召开之前,各根据地的七大代表陆续奔赴延安。我的父亲和母亲同为山东根据地选出的七大正式代表。由于沿途都是日伪军的封锁线,他们不能一同奔赴延安。当青纱帐起来的时候,父亲由武装护送,先期出发。随后,母亲化装成农妇,带着我,离开山东根据地。在警卫战士的护送下,我们经过河南、山西、陕西,通过数道封锁线后,西渡黄河,于11月抵达陕北绥德,与等候在那里的父亲会合,然后一起同行至延安。后来,母亲曾多次对我讲:“在路过济南时,护送我们的鲁叔叔不幸牺牲了。你要永远记住他的名字。”

从那时起,我在革命圣地延安生活了两年多的时间。儿时的记忆在我的脑海中是模糊的,却留下3张最珍贵的照片:一张是我与父母的合影,另外两张是母亲带着我和战友们的合影。这是最好的历史见证。

我的童年是在战争年代度过的。我记忆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从延安出发去东北的路上。抗战胜利后,党中央、毛泽东及时作出了全党力争东北、把东北建设成巩固的战略基地的重大决策。我的父母也奉命进入东北,开辟新区。我和母亲跟着“财神”李富春的队伍出发。部队经过山西时,阎锡山的部队妄图截获“财神”运往东北的物资,把我们的部队包围了。那时,我6岁,已经记事。在铁脚山突围中,母亲为了救我,让警卫员丁荣光先背上我冲出包围圈,她自己却被敌人截住。后来,母亲机智地躲过敌人的盘查,很快回到队伍中。

1949年秋天,我和弟弟小华、小白跟随父母来到美丽的西子湖畔。从此,我们有了一个安定的家。初到杭州时,父亲在浙江省委担负领导工作,母亲是省妇联主任。1952年,母亲又担任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她是新中国第一位省高级法院女院长。母亲带领省法院的同志们“一边作战,一边建军”。他们携眷下乡,巡回审判,很快在浙江全省普遍建立起人民法庭和巡回法庭。那时,我和弟弟都在寄宿制学校,很难见到母亲,但我们仍然感到母爱无处不在。

母亲爱孩子,但绝不溺爱娇纵,而是把对我们做人的教育寓于立身行事、待人接物的家庭生活之中。诸如穿衣、吃饭、站立、行动、说话这样的生活小事,她都提出严格的要求。比如进餐,坐姿要端正,手肘在桌边的占位要适中,要等长辈动手才能拿筷子,咀嚼食物不能有响声等等。那时,从家里到学校要绕半个西湖,对于十几岁的孩子来说,路途是够远的。父母一直要求我们走路上学,还给我们讲两万五千里长征的故事。为了让我们更多地了解社会,寒暑假期间,母亲让我们到工作人员的大食堂吃饭。她还要我帮助炊事员记账,了解柴米油盐和蔬菜、肉类的价格,培养精打细算的好习惯。

当年在中央苏区,母亲曾和康克清妈妈一起领导过一支女子义勇队。朱德总司令曾对她们说:“只有严格治军,才能带出好兵。”她们遵照朱总司令传授的经验严格带兵,不论队列训练、内务卫生、日常作息和值勤放哨来不得半点懈怠和马虎。在她们的训导下,女子义勇队成了一支引人注目的队伍。长大以后,我才知道母亲严格要求的良苦用心。从少年时期,她就开始训练我们端正的举止和吃苦耐劳的好品格。

父母一贯不主张我们死读书,很注意培养我们多种兴趣爱好。母亲经常鼓励我们积极参加校外活动。那时,我痴迷无线电,参加了杭州少年宫的无线电小组,学习过手工收发报,还学习制作矿石收音机。我将组装的矿石收音机机壳选用坦克造型。我兴高采烈地把它带回家,在母亲面前显耀。母亲幸福地笑了……

母亲生活很节俭,从来舍不得给自己买什么,但只要对孩子们的成长有用,她永远是大方的。上海苏联展览馆建成不久,母亲带我们去参观。在商品服务部的柜台前,我被一块苏联制造的胜利牌手表迷住了。在物质条件并不富足的年代,我只能一饱眼福,并不敢奢望。没想到母亲竟让售货员把手表包装起来,把它买下了。

母亲轻轻拍着我的肩膀说:“时间对每一个人都很有限,但一分一秒过去了,就不会再回来,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做更多更有用的事情。”直到今天,我仍然有带手表的习惯,保持了有效的时间观念。

男孩子总是调皮的。那时,我家住在杭州市郊,房子沿山坡修筑在平台上。1955年暑假,我们兄弟姊妹几个在平台边缘采摘树叶,因用力过猛,我一失手,摔下平台。霎那间,我的两眼直冒金星,左腿像断了一样,疼得不听使唤。母亲闻讯赶来。她又着急,又心疼,立即把我送往医院。经医生诊断,我的左腿股骨颈发生骨折。

那时,我已经15岁了,正值青春成长发育期,为了保证我的腿将来能发挥正常功能,在治疗的每一个过程中,母亲都多方咨询,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后来因病理原因,我被转到上海康复医院,采用三叶钉内固定和石膏马裤外固定的手术方案进行治疗。在康复阶段,为消除外固定造成的肌肉萎缩和关节活动障碍的后果,母亲大胆采纳医生的建议,利用苏联首创的体育疗法,通过滚动圆木棍、蹬踏可调节阻力的自行车、绑沙袋的肌力增强体操等辅助手段对我进行康复训练。后来,我又忍着拉伸肌肉的疼痛和重复动作的折磨,练习行走。在母亲的精心照料和鼓励下,我的伤腿很快恢复了功能,同时也磨炼了我的意志。

1961年,我高中毕业。当时蒋介石疯狂叫嚣反攻大陆,战备形势紧张。父母许多老战友的孩子选择从军或报考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由于我的腿受过伤,失去了当兵的机会。只能看着伙伴们穿上军装而望洋兴叹。父母戎马一生,很理解我的心情。为了帮我选择理想的专业,父母煞费苦心,还征求了不少老同志的意见,最终选择了服务于国防事业的自动控制专业,总算满足了我的心愿。

由于自己的勤奋努力,我如愿以偿地考入清华大学自动控制系自动控制专业。当时,国家加强三线建设,军工企业一般都在三线地区的山沟里。在我步入校门之前,父母语重心长地对我讲:“你既然选择了这个尖端专业,就要准备吃苦,准备钻一辈子山沟,要有为国防事业贡献自己一生的决心。”

初次离家,到1000多公里以外的北京去读书,对我来讲,生活费的保管和使用是一次很大的考验。没想到,母亲一次就给足了一个学期的钱,包括返回杭州的路费。算起来,母亲给我的钱并不多,每月的伙食费和零花钱只有20元,如果开支不当,等到寒暑假回家我连路费都没有。从那时起,我渐渐养成了节省和计划用钱的好习惯。

我有一个同母异父的哥哥,名叫吴长征,是母亲与曾日三烈士所生的孩子。1937年3月,西路军失败后,母亲把襁褓中的儿子寄养在甘肃临泽一位姓王的老乡家里。

在日后10多年的革命战争中,母亲一直思念着留在河西走廊的儿子。全国解放后,我们一家刚在杭州安顿下来,母亲就吩咐警卫员赵太福去西安,找西北野战军彭德怀总司令帮忙,寻找我哥哥的下落。

哥哥被接回来时已15岁了,他在甘肃偏远的牧区放羊,没有上过一天学。母亲担心他不能很快地接受这个家庭,无法与弟弟们和谐相处,特意带着他单独住外面,重点培养感情,建立对母亲的信任感。母亲还专心为他设计了一条速成学习的途径,使他在很短的时间内,补上小学和初中的文化课。后来,哥哥考上浙江大学无线电系,毕业后,被分配到上海无线电三厂工作。

母亲又回到魂牵梦绕的井冈山

1998年,年老体衰的父亲由于病痛的折磨已经走到生命的尽头。在交代后事时,父亲曾对我们说:“我是从井冈山出来的,我死后,还要回到井冈山。”

父亲是湖南省江华县大石桥乡人,1907年8月1日出生在一个贫苦的瑶族家庭。1925年秋天,父亲考入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不久便加入了共青团,第二年又转为中共党员。1928年5月,他来到井冈山根据地,先是任中共茶陵县委书记,后又担任红四军前委秘书。

那时,我母亲是前委的文书。在上井冈山之前,她和父亲曾一起参加学生运动。在前委,他们整天在一起抄抄写写,不仅懂得了许多革命道理,同时也萌发了恋情。

可是,就在他们的关系尚未公开之时,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委员谭震林为我母亲和方面军政治部秘书长曾日三错点了鸳鸯谱。在康克清等姐妹的热心劝说下,母亲只好服从组织,与曾日三结婚。朱总司令还是他们的主婚人。

在艰苦卓绝的两万五千里长征中,父亲所在的红三军团始终跟随党中央行动。

1937年10月,母亲回到延安时,父亲已是军委四局局长。他爱心不变,仍旧孤身一人,对母亲一往情深。他的真挚情感使母亲很受感动。从1938年秋天,父母随山东支队奔赴抗战前线,他们相濡以沫29年,再没有分开过。

我父母之间的感情是让很多老战友,甚至年轻人羡慕的。在他们的感情中,除了真诚的爱,还有一份深切的井冈山情结。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到外地开会、调研或休息,去浙江的次数是最多的,大约有53次。毛泽东为什么如此爱杭州?有人猜测,除了杭州宛如人间天堂的美丽景致外,与主政浙江的江华和夫人吴仲廉都是“井冈山人”不无关系。

毛泽东在杭州期间,很愿意把我父母找去叙旧,回忆当年在井冈山和中央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20世纪50年代以后,贺子珍长期住在上海。母亲与她从井冈山起就是要好的姐妹。贺子珍每次来杭州,母亲都要亲自到火车站去接她,还要请她来家里吃饭,聊上一会儿当年的战斗生活。

母亲性格沉稳内向,却生得一身铮铮硬骨。在井冈山和中央根据地历次反“围剿”斗争中,在两万五千里长征和鏖战河西走廊的战斗中……一路坚强地走过来,特别是在“文革”中,面对林彪、江青一伙阴谋篡党夺权,母亲毫不畏惧,进行了坚决的抵制和斗争。

1967年1月18日,在上海一月夺权风暴影响下,浙江省的“造反派”开始在公检法系统全面夺权,大批厅、处级干部遭到批斗,工作陷于瘫痪。就在“造反派”全面夺权的第二天,母亲不幸遇难。当时有关方面的结论是:吴仲廉畏罪自杀。

母亲去世后,浙江省法院的“造反派”只通知我大哥吴长征前去料理后事。可善后的整个过程既不让他参与,又不让他知道,甚至将母亲的骨灰都被秘密处理掉。

当时,父亲被关押在浙江美术学院,对于母亲遭遇不幸,他一点也不知道。这年2月,毛泽东指示要把一批省委第一书记接到北京保护起来。当周恩来的一位联络员几经周折找到我父亲,通知要送他去北京时,父亲的第一反应是:“我去了,吴仲廉怎么办?”人们不得不把母亲遇难的噩耗告诉他……

得知母亲遇难的消息,我立即从北京赶回杭州。兄弟几人设法秘密寻找证据,查清母亲的死因。省法院的一些同志曾偷偷地告诉我,母亲的死疑点很多:一个人怎么可能坐着,在没有任何外力的情况下,自己将自己勒死呢?在隔离审查的过程中,她几次利用上厕所的机会,鼓励其他同志,要相信党,要坚强……我回到杭州时,现场完全被破坏,连母亲的骨灰都不知去向,孤助无援的我们心中一片茫然……

然而,历史是公正的,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最终被押上了历史的审判台。1978年11月,浙江省政法系统为母亲召开平反昭雪大会。

母亲清明回忆散文 篇4

清明节到了,昨天写了一篇回忆父亲的文章,没有提到母亲。

对父亲的爱是厚重的,厚重中,带着一种敬仰;而我对母亲的爱更深沉,深沉中,带着一种依恋!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话一直剜了我心十几年!并没有因为母亲离开年久而稍减。

对母亲的记忆是从幼小朦胧时候开始的。在我大约三、四岁时,奶奶不知道什么时候得了“傻”病――后来知道可能是脑血栓后遗症。记得奶奶住在外屋,母亲住在里屋。白天,家里时常就只有奶奶、母亲和我三个。奶奶好像很喜欢母亲,总是站在门口看母亲在炕上做活,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突然笑笑。但是奶奶却不能记得回家的路,只要出门,就回不来家。母亲因为怕奶奶走丢,就叫我看着奶奶,每每听到奶奶走到屋外了,母亲就会叫我:快下地,你奶奶出去了,快跟着奶奶,别走远了!于是我立刻跑出去,追到大街上,抱住奶奶的腿;随后母亲跟在后面,把奶奶领回来。我的工作好像就是抱奶奶的腿,虽然这个活儿哥哥姐姐们放学后偶尔也做过,但是当时我不懂得因为他们比我大几岁的缘故,用不着抱腿,就能把奶奶拉住,还以为他们是嫌奶奶身上的衣服脏呢――奶奶经常失禁,但我知道奶奶并不脏!我看见母亲每天都给奶奶洗衣物,身上一点味儿都没有。这是奶奶留下的仅有的记忆,甚至后来奶奶怎么去世的都忘记了。

十几岁的时候,听姑母说,母亲照顾奶奶很辛苦,奶奶得病后,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接屎接尿都是母亲侍候的,一连四五年。姑母在五十岁的时候还常说,她要向我母亲学习,告诉我们所有的孩子――包括亲戚家的年轻人都要向母亲学习。

母亲虽然个子不高,但是特别能劳动,十二岁的时候就跟着外公上地扶犁。17岁嫁给父亲后,还在生产队里当过妇女队长,干活男劳力拉不下。农村最累的活儿是挖壕沟和冬天刨粪堆,母亲和男劳力一样干。尤其是冬天里刨粪堆,这样的活我一生都干不了,不用说从铁板一样硬的冻土里刨出大块来,光是那几十斤重的大洋镐举起来都困难,不知道母亲当时哪来的力气。我知道那些年,绝不仅是母亲,所有的妇女们都一样地让人不可思议,让人敬仰,如同那个时代的奋斗精神让人敬仰一样!挖壕沟子活儿,母亲干得最潇洒,在比她个子还深沟子里,母亲能一锹连一锹的把土挖出来,甩出很远,而且在甩出的一刻,土块儿齐齐整整的,一点都不散落,甚至像是头顶长了眼睛,甩出的土块儿,让它落到哪里,就能落到哪里。我在20岁左右时,家里挖菜窖,那个时候母亲40大多了,挖起菜窖来,母亲仍然不输我。

一年我家搬了新家,新家的水井都是压力井,现在老家那里仍然在使用这种水井。打井很容易,井管多是用一根2寸粗的钢管,不用机械钻,只要七八个人,把长长的铁管高高举起来,然后用力往地里H,几个小时就能打出水来。大约十岁那年,一群人在我家院子里H井,妈妈忙里忙外给帮工H井的人做饭,我们几个孩子都在不远处看“热闹”,被这群喊着号子、震天动地的劳动场面吸引。弟弟那时四五岁,也在其中。按照常规,有7、8个人控制着管子,再加上有必要的保护措施,很少会出现失误的。但是那天却出现了意外,井已经打得很深了,不知为什么,井匠要把已经下到3丈多深的井管子从地里拔出来,这是最危险的。周围的孩子们,包括伸不上手的大人,都站在一边专注的地看着长长的铁管子一节一节的往天上长,其实我们似乎觉得已经站在远处了,但是管子一直长到有两个房子高,就在底部从地面出来的时候,井匠们控制不住了,直立的管子突然开始向南面倒,我们几个孩子正在那里,H井的人撒不开手,一边极力地控制着铁管子,一边冲我们大声喊:快跑、快跑!我们几个大一点的孩子跑开了,但是弟弟给吓懵了,站在那里一动不动,附近的几个大人也吓懵了,全都眼睁睁地看着几丈高的铁管子砸向弟弟,就在所有的人都几乎闭上眼睛喊“完了”的一刹那,只见母亲瘦小的身影忽地一下从屋里冲出来,听不清嘴里喊着什么,直扑向弟弟,一下子把弟弟搂在怀里,而几乎同时,大铁管子咣的一声,重重地砸在母亲的头上,随后就见母亲倒在地上。

母亲那次伤的很重,而如果不是母亲及时出现,恐怕后果不得而知了……这件事在以后几十年,即是到现在母亲去世十几年了,我都没想明白:母亲当时是在屋里给大人做饭,从听到外面喊声,到从厨房里出来,再到我弟弟站的地方,多么远的距离――现在回想起来,差不多也有20米,按说,无论如何母亲是来不及救弟弟的;院子里那么多人,最不可能救弟弟的就是母亲,然而,在那最危险的时刻,正是母亲救了弟弟!难道真有一种力量超越了人类的生理极限?我永远都想不明白,就像母亲那一瞬间的身影永远忘不掉一样。过了好多年后,母亲提起那次遭遇时,都是重复一句话:那次差点没打死!

12岁那年,父亲调到大王家村当书记。父亲在村里先后建起了草绳子厂、笤帚厂和炼铅厂,村办企业红红火火,50多人加班加点的干,产品城里派汽车上门来拉。母亲也得以到厂子里上班,那段时间,母亲的心情非常好。冬天的时候,早晨四、五点钟就起来,用饭盒盛好米,带到厂子里,在火炉上蒸,早饭就不来家吃了。晚饭母亲能够回家做,吃完饭后,还要上班,九、十点钟才能回来。我忘记了母亲在厂里上班时候,生产队里有没有农活了,但到夏天生产队有劳动的时候,母亲仍然上地和社员一样干。

父亲不知道村里不允许办工厂,不到二年,所有的厂子都被叫停了,又因为调查出父亲曾经把全村9000亩涝洼地改成水田,违背了修大寨梯田的方针政策,犯了严重的路线错误,被打成走资派,关进小学校黑屋子里71天,开除了党籍,回到生产队里当了社员。村民们念着父亲的好,知道父亲干体力活不行,就把生产队里的豆腐房恢复起来,让父亲给大家做豆腐,拿一样的工分。为了生计,父亲学会了做豆腐手艺。母亲白天在队里劳动,还要起早贪黑帮着父亲做豆腐。

后来,大姐也初中毕业入社干活了,家里多了个帮手。再后来,土地承包给个人,大哥也下地干活,母亲这才稍稍轻松些。

母亲一生没有过上几年舒坦生活。那时候农村的.日子都很艰苦,二姑家日子稍好一些,在农村是上等户,但是无论家里日子怎么紧吧,母亲都不去叨扰。父亲虽然在大队当干部,但是那时候的干部和社员收入是一样的,为人又本分,没有一分钱外快。母亲沾父亲最大的光就是有了在厂子里上班的机会,但是就因为父亲办了厂子,改变了父亲的命运,也成了母亲一生最痛苦经历。

虽然落实政策后,父亲重新又安排了工作,但是,不幸的是,仅过了三年,更大的打击袭来,父亲得了胃癌,离开了母亲,母亲那年才53岁。

从此,我再就很少见到母亲开心的时候了。

我和母亲有很深的感情,在母亲那里,我一生中都在感受着深沉的母爱。母亲一生中只打过我一次,还是五、六岁时吓唬我的。上初三时,大姐嫁到了长春,为了得到好一点的教育,我转到大姐家上学,第一次离开家,母亲很挂念,天天想儿子。八月节那天,我没能回家,母亲因为想我,把柴油当成豆油倒进了馅子里,因为家里太穷,母亲舍不得扔,结果过节全家吃的是拌了柴油的饺子;我在大姐家也整整流了一下午的眼泪。

上高中之后,有几次回家,返校走的时候,尽管什么东西也不用母亲拿,但母亲还是有好几次走着一直把我送到5里外的汽车站。

大学毕业成家后,我分配到离母亲很远的地方工作,每年能见到母亲也就一两次,在一起的时间也不多,分开的时候总是依依不舍。父亲临终时劝母亲跟我在一起生活,我和爱人极力劝母亲到我这来。但是,做母亲的可能是哪个孩子困难就惦记哪个孩子,哥哥和弟弟原来都在长春做买卖,但是为了给父亲治病,哥哥辛辛苦苦挣下点钱全花光了,弟弟更是彻底破产,当时我虽然也欠下几千元债务,但是毕竟因为有工作,生活稳定一些,母亲跟我是最好的选择,然而母亲为了帮衬弟弟,留在了老家。

那年冬天,快过年的时候,我回家看母亲,进到院里,母亲在屋里听到我的声音,很快从屋里出来,当我第一眼看到母亲的时候,一生中最痛苦的眼泪流出来了――我实在没有想到,半年不见,母亲竟然衰老了十几岁,走路蹒跚着、要扶着墙、身子还颤颤巍巍了,脸色更是凄苦,目光是那样的忧郁,好像几十年没见到光明!从小到大,何曾见过我的母亲这等艰难、这等凄苦、这等孱弱呀!我的泪水泉涌!……尽管母亲反复解释说那几天是感冒了,而且刚刚睡醒才会走路不稳,但是,那一幕,至今想起来,仍然是泪流不止!

母亲后来被大哥接到长春住了,条件比我在农村要好,生活上不用担心了。再见到母亲的时候,容色也好多了,并且也胖了,我心里也踏实了许多。母亲在大哥家,得到了哥嫂和侄女精心照顾了十几年,也是我对母亲生活最放心的十几年。即便是后来母亲得了心脏病,我也没有像在老家时那么担心。反而是母亲对我格外挂念了,那是因为我得了糖尿病,母亲是很担心这种病。

自从母亲到长春大哥家后,我去看母亲次数略多一些,有时还能小住几天,但是母亲再见到我的时候,却高兴不起来了。母亲看我的目光里总是带着忧郁。晚上我和母亲挤在一张床上,母亲担心我睡眠不好,总是等到我睡着之后才睡。母亲是睡不着,有好几次,我睁开眼睛时,都看见母亲俯在我的脸上,一直在看着我,时而禁不住地发出一两声长叹,母亲对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嗨,原以为你们几个,就你有工作,不用惦记呢,没想到你还得了这个病。我太叫母亲放心不下了!每次见母亲,我都要给母亲留点钱,母亲总是要百般推托一阵:你留着买药吧!每次和母亲分手的时候,最受不了母亲想送我,又不敢送我,想看我又不敢看我,而我也是想回头,又不敢回头那种场景,因为我和母亲谁都无法控制住眼泪,但是谁又都想把轻松的表情留给亲人。每次离开母亲后,我的心情都要沉重几天,侄女也偷偷地打电话告诉我说,奶奶这几天吃饭都少了!我和母亲一直在互相惦念中,希冀着身体一天天好起来。

有好多次,我和爱人、孩子想把母亲接到我家来住,让母亲享受晚年幸福,让我满足尽儿女孝道的心愿,也让女儿感受到奶奶的亲情。可是,母亲的心脏病实在太严重了,几乎每年都要发作两次。一年春天,我爱人做手术,母亲来帮我照顾爱人和孩子,总算是住了一段时间。那也是我成家及父亲走了之后,过得最像儿子的日子。后来我又去接母亲,哥嫂都不敢让母亲走了,因为有一次母亲心脏病犯了,如果不是在长春,120救护车及时赶到,母亲那次就挺不过去了。从那以后,我也再也不敢接母亲了。最后一次见母亲是在夏天,我领着女儿,那时母亲精神非常好,身体也恢复了许多,能上公园锻炼,能上超市排队买菜,能做饭,能打牌,母亲没上过学,居然还能跟着侄女识字,会记当天买菜的帐了,而且烟也戒了,每一点改变都让我十分高兴,以为母亲身体还会更好!那次给母亲买半个西瓜,女儿要我给奶奶买件线衣,我说夏天了,奶奶不穿,没有买;留下一点钱,让母亲打麻将。我以为,照这样恢复,母亲身体还会越来越健康!

母亲那次看我的身体也没有大的问题,心里也不像几年前刚得病时那么担忧了。谁知,那一次见面,竟然成了我与母亲的最后一面,成为永别!

母亲是在半夜里上卫生间时突然走的,这次120到了也没有来得及,母亲留下了一滴泪,却没留下一句话。

母亲是带着一生的爱走的,她呵护儿女一生,临终他的儿子却没有在她的身边;母亲是带着一生的忧郁走的,她苦苦操了一生的心,临终却没有一个儿女让她放心;母亲是带着一生的遗憾走的,她在苦守着一生富裕梦想,临终却没有看到一个儿女摆脱贫困!

这就是母亲,倔强的性格铸就了她一名普通妇女最朴实、最勤劳的本色;这就是母亲,博大的胸怀铸就了她一生最伟大、最高尚的母爱。

父亲和母亲给了我一生的影响,从父亲那里,我继承了倔强的性格,事业上,只要认为是正确的,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坚决走下去,用父亲的话说,即使自己吃点亏,付出点代价又何妨!

从母亲那里,我继承了坚韧的性格,不管生活中,遇到多难的事都自己扛。用母亲的话说,天塌下来,自己顶!正是有了父亲和母亲的影响,几十年来,无论遇到多难的事,我都没有退缩过;无论受过多大的苦,我都没有把它分担给别人。

十年过去了,母亲的离去,留给我永远的遗憾!对母亲的爱也一天没有减少。有时走在街上,看到那些上了年纪的大妈、大婶、阿姨,甚至大姐姐们,我的心里总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羡慕和喜爱,更有一种无比的亲切感。看到她们健康,就像见到母亲健康;看到她们运动,就像见到母亲在运动;看到她们开心幸福,就像见到母亲开心幸福;看到她们有儿女陪伴,就像见到母亲有儿女伴!现在竟然看见年轻的母亲,带着孩子,我都感觉到她们的伟大!无论是认识的,不认识的,无论是中国的,还是世界的!

又是一年清明节,我永远怀念母亲,愿母亲安息!

回忆母亲作文内容 篇5

七十年代,我的家很穷,父亲一人一个月的工资,只有25元,既要让二哥到xx县城的三中补习高三的课程,又要让我到x县师范读书,还要给队上交一些口粮款,还要购买四个月的粮食补足一年生活中的缺额,那时的我家,真的好穷!在我的记忆里,小时侯没有吃过一块饼干,一颗糖果,更没有照过一次相,因此我一张小时侯的尊容都没有保留下来,那是我一身的遗憾,或许还是我们那一代人的遗憾吧!

虽说我没有一张照片,但我还是见识过照相的。那是大哥成家另过后,哥嫂二人挺吃得苦,农忙季节忙完了家里家外的活计,就利用空闲的时间,悄悄地搞点小本生意,买点什么豌豆油饼,什么麻花,什么白麻糖,什么芝麻饼,什么这样种那样种的,从这个乡场挑到那个乡场,起早摸黑,穿街走巷,有了点进项,慢慢的还有了点儿积蓄,后来又陆陆续续添了两个侄儿,为了给两个侄儿留下点小时侯的记忆,偶尔有打着花伞,背着相机窜乡走村的所谓“照相师傅”,就给俩侄儿卡了几张。其中有一张是我妈妈和大嫂一人抱着一个侄儿照的,那时大侄儿才三岁多,小侄儿才一岁多。这是我印象中唯一一次看见照相的经历,那张照片也是我母亲唯一留存在世的照片,时间是1978年夏季的某一天,母亲那年刚好54岁。我的母亲因头痛病和肺气肿,再加上经年累月的操劳,显得很疲惫,明显消瘦的面容又凭添了许多道皱纹,可难得遇到这样好的天气,也难得遇到和孙子们合影留念的机会,母亲把自己梳理得好齐整,头发绕着头部围缠着,还用长条白布巾圈扎了几圈,留给孙子的是个好善良,好慈祥的奶奶。

我的母亲是1983年5月份去世的,时年59岁,走的那天晚上正好是我从师范学校分到x县城关镇的二小实习报到的时间,遵母亲临终嘱托,父亲大哥大姐没有将母亲去世的消息告诉我,母亲去世的消息是在我实习完,返回学校的当天晚上,班主任老师才告诉我,我听到母亲去世的消息后,先是愣怔了一下,猛然间是泪水止不住的.流,赶紧狂跑回寝室,藏到被窝里咬着被角痛哭起来:看到我就要工作了,就要有工资了,就要有钱为母亲治病了,可母亲就这样一声不响地离开了我,永远地离开了我,一个人悄悄地走了,悄悄地走了!一阵紧似一阵的悲哭,让我在极度痛苦的疲惫中沉沉地睡去。当我被同学叫醒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的中午了,同学们知道我失去妈妈的事,饭菜都给我摆置在床边的桌子上,早饭没吃,中饭没吃,晚饭还是没有吃,第三天的早上才勉强从悲痛中走出来,恍惚中,继续着学习,准备毕业的一系列考试。想妈妈的时候,就利用休息时间跑到教室讲台旁边,一边用风琴弹着“再见吧,妈妈”的曲子,一边用沙哑的嗓子,一遍又一遍,反反复复地唱着对“妈妈”离去的不舍的歌词,一连好多天都是如此,好投入,好用心,好悲痛。细心的同桌女生看出了个中端倪,忍不住递来一张纸条:xx,知道你的母亲离开了你,大家都很难过,望你从悲痛中走出来,我们为你加油哦!纸条上短短的一句话,34个字,让我很感动,决心化悲痛为力量,用好的成绩来告慰在天堂的母亲!

一个月后,我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学业,回到家的第一件事,是去母亲坟头拜祭我的母亲。第二件事就是寻找母亲那唯一留存的照片,找到后,用一个自制的镜框,将母亲的照片端端正正地置放于正中,周围在放上一些母亲生前喜欢的不知名的小花,每天空闲时,总要对着母亲的照片,在心里默默地述说良久。后来我安家至20多里的一个镇上,老家中的一切就拜托给在家里的大哥大嫂、二哥二嫂和侄儿们。一次偶然的回家,发现相框中母亲的照片不见了,问了二哥二嫂,又问了大哥大嫂,还审问了两个小侄儿,都不知收拣到什么地方去了。我好心痛,那是母亲唯一的一张照片啊!我翻检了所有的书页,所有的抽屉,就是不见照片的影子,多半是被淘气的两个小侄儿给弄丢了,心里是八个不安逸,十个不舒服。以后,我每次回家,都要留心,四处查看一下,看看能不能有个意外收获,可每次都是满心而回,败兴而归。

偶尔在街头,看到个别谋生的“画师”,好想按着自己的记忆,凭着自己描述的母亲的样子,让画师给母亲画张像。可在画师的面前,无论我怎么绘生绘色的讲,怎么翻来覆去的叙述,画师画出来的像,不论怎么修,怎么改,都不是我母亲的样子。我知道是我自己不能干,表述不够清楚,不够明白。

偶尔思母心切,一时兴起,用自己的工资,买回画纸和画笔,想就着记忆中母亲的操劳的场景,拿起笔在纸上涂抹着母亲熟悉的影痕,好想描摹出一副惟妙惟肖的母亲形象。可手中的笔似有千斤重,满脑的思绪好凌乱,纸不知换了多少张,笔不知削了多少次,总是不能把母亲再纸上展现出来,愈画愈无知,好似有无从下笔的困境,那满腔的热情和满满的信心都不知跑到哪里去了,这时熟悉的母亲形象似乎变得陌生起来。我好生遗憾,也好恼恨自己,为什么不多长几个“艺术细胞”?为什么读师范时,不好好学习绘画的基本功?为什么读师范时不好好掌握绘画的技能和技巧?这时的我才感受到黔驴技穷的窘态,真实地领悟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滋味!

回忆我的母亲 篇6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回忆录的特点:写真人真事,记叙中可穿插抒情、议论。

2.学习本文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以母亲“勤劳一生”为线索、以爱为感情基调来组织材料的方法。

3.学习本文平实、质朴而又深刻的语言。

4.学习老一辈革命家由爱母亲升华到爱中国普通劳动人民的思想境界。

二、难点、重点分析

1.课文选取了哪些材料?表现了母亲的哪些优秀品质?

2.课文是怎样将众多的材料有条不紊地组织为一个整体的?

3.本文在记叙中适当穿插一些议论.抒情有什么作用?

4.本文的布局有什么特点?

三、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简介作者,板书课题:《回忆我的母亲》。

朱德同志的母亲于1944年逝世。朱德同志得知母亲逝世的消息后,怀着悲痛的心情,写了这篇叙事散文《回忆我的母亲》。本文最早发表在1944年5月4回延安《解放日报》上。延安《解放日报》曾于1944年5月4日刊登《朱母钟太夫人传略》一文。延安的《解放日报》是当时中共中央的机关报。

朱德同志生平简介:

朱德同志(1886~1976)是中国人民伟大的革命战土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党、国家和军队的卓越领导人之一。

朱德同志的一生,是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一生。他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受到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爱戴。

(二)引导学生理解分析课文。

(1)读准下列词语的音:

(1)佃农(diàn)(2)祖籍(jí)(3)妯娌(zhóulǐ)(4)勉强(qiǎng)(5)迁徙(xǐ)(6)慰勉(wâimiǎn)(7)溺死(nì)(8)衙门(yá)(9)私塾(sīshú)(10)调料(tiáo)(11)血溅(jiàn)(12)瞒着(mánzhe)

(2)朗读课文。

指定学生分段朗读,注意朗读的感情和一些词语的读音。

(3)分段,归纳段意,理解课文内容。

课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痛悼母亲逝世,引出对母亲的回忆。

本文开头段概述作者得知母亲去世的消息后的悲痛心情和母亲勤劳一生的特点,引出对母亲的回忆,交代了文章写作的缘由。这一段开篇点题,总领全文,是全文的纲。其中:点明全文中心的句子是:“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

表明全文叙事线索的句子是:“她勤劳一生”。

表达全文感情基调的句子是:“我爱我母亲”。

第二部分(第2~15段),叙述家庭情况,着重写母亲一生中的主要事迹,歌颂母亲的美德,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

这部分又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第2~7段),概述家庭情况,着重写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的高贵品质。

这一层,先简要介绍家世、家境和社会地位:“我家是佃农。”祖籍广东,后迁移到四川。“世代为地主耕种,家境是贫苦的”,连来往的朋友也都是“老老实实的贫苦农民”。接着转入写母亲。

母亲的勤劳俭朴:“母亲把八个孩子一手养大成人。”“她的时间大半被家务和耕种占去了”。母亲是个“好劳动”,“整日劳碌着”;“总是天不亮就起床”;除轮班煮饭外,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还能挑水挑粪。由于母亲的“聪明能干”、勤俭持家,佃户家庭生活虽然艰苦,“也勉强过得下去”;杂粮饭“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母亲纺出线,请人织成“家织布”,做成衣服,“老大穿过了,老二老三接着穿”。

作者上私塾时,常跟着母亲劳动,母亲“教给我许多生产知识。”

母亲任劳任怨,性格和蔼,态度宽厚仁慈:“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她性格和蔼,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在大家庭里,和“长幼、叔伯、袖理相处都很和睦”。

母亲另一好品质是“同情贫苦的人——这是朴素的阶级意识,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

最后,作者在段末把上面所写的母亲的特点和品质,用一句话作了概括小结:“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二层(第8~13段),退佃搬家和天灾。我家遭到这次最悲惨遭遇,母亲“没有灰心”,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这反映了母亲不怕困难.坚强不屈的性格和阶级觉悟的提高。

支持我读书。豪绅地主的欺压,衙门差役的横变,逼得母亲和父亲决心“节衣缩食”“东挪西借”“培养一个读书人来„支撑门户”‟。这反映母亲要求摆脱贫困和欺压的骨气。

同情革命。作者离开家乡,远走云南,参加新军和同盟会。母亲对我的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慰勉”。

支持革命。抗战以后,“母亲知道我所做的事业,她期望着中华民族解放的成功。她知道我们党的困难,依然在家里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母亲“永远想念着我”,‟“甚望”见我“一面”,但因我献身党的革命事业,竟未实现。这表现了母亲对党的困难的体谅、对革命事业的支持。坚持劳动。“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作者曾接父母出来,但因“他俩劳动惯了,离开土地就不舒服”,后来又回家了。“母亲回家继续劳动,一直到最后。”母亲“虽到老年,仍然热爱生产。”她年老时,“仍不辍劳作,尤喜纺棉”。

第三层(第14~15段),概述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深刻的影响,这有三个方面:一是“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这使我在30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涯中再没感到困难过,没被困难吓倒”;二是“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三是“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这种知识和意志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产”。

第三部分(第I6~17段),写对母亲的沉痛悼念,并表达了作者以尽忠于党和人民来报答母亲深思的崇高的思想感情。

再次表达了失去母亲无法补救的极其哀痛的心情,因“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之后着重说明: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作者赞颂母亲的高贵品质和千百万劳动人民的精神品质结合在一起。这样自然地把作者热爱母亲的深厚情意升华到一个新高度,不仅是一般的母子之情,而且它同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热爱我们伟大的人民,热爱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热爱自己所从事的伟大的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完全融合在一起了。这一段的抒情和议论,是在前面记叙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深化了主题,把文章推向了高潮。

最后,写作者以实际的行动来纪念和报答母亲的深思,结束全文。这表现了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感情。

本文通过对母亲的勤劳一生的回忆,热情歌颂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韧顽强、不怕困难、同清贫苦人,支持革命的高贵品质和对我的教育影响,表达了作者要尽忠于人民、尽忠于中国共产党来报答母亲深思的决心。

(三)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记叙方法。

本文按时间顺序,记叙母亲一生的经历,表现母亲的优秀品质,重点突出、层次清晰、脉络分明。

按时间顺序列表说明:

时间

母亲经历的事情

表现说明母亲的思想品质

作者小时候

母亲是个“好劳动”、“整日劳碌着”的人

母亲勤劳俭朴、任劳任怨、宽厚仁慈。

1985~1900年前后

遭遇退佃搬家和天灾,母亲“没有灰心”,对穷苦农民的 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更强。母亲坚持不屈的性格、朴素的阶级意识

1905年

节衣缩食,借债供作者读书。

摆脱贫困和压迫的愿望

1908年

支持、慰勉作者参加革命。

深明大义

1919年

离开土地就不舒服。

继续劳动、直到最后

1924~1927年

独立支持一家人的生活。

勤俭持家、深明大义

1937年

过着勤劳的农妇生活。

理解党的困难,支持革命、期望革命成功。

1944年

86岁高龄仍“不辍劳作”

热爱劳动

(四)引导学生理解分析本文精心的选材,巧妙的布局。

作者深爱他的母亲。对她的一生,值得回忆记叙的事情是很多的。本文主要精选最能表现普通劳动妇女的本质特征——勤劳,作为重点来叙写母亲的一生。文章选材精当,布局巧妙,重点突出,层次清晰。开头,先概括出母亲一生的特点“勤劳”,总领全文,以下围绕这一中心开展回忆记叙。中间,集中、具体记叙了母亲一生中的主要事迹。写母亲,多是一些日常生活琐事,例如煮饭、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线、挑水、挑粪;写母亲任劳任怨、坚强不屈、宽厚仁慈,在大家庭里与长幼、伯叔、袖理和睦相处。这些典型事例,表现出母

亲“整日劳碌”,是个“好劳动”,“每天天还没亮,母亲就第一个起身”,她“勤劳一生”,“一直到最后”。这些事例构成了这位母亲作为“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的本质特征。同时还写到母亲同情、周济贫苦农民、憎恨为富不仁者;教给作者“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生产知识和革命的意志”,支持作者投身革命、体谅党的困难等等,这进一步表现了母亲思想品质的高尚。

(五)语言简练平实,感情真挚。

这篇纪念性的文章,在记叙中有机地结合抒情和议论。文中没有用华丽的辞藻和慷慨激昂的词句去叙写、赞颂母亲。但是,在那平实的叙写中,在那简洁、朴素的字里行间,却充满了对母亲的真挚深沉的爱。如,“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她永远想念着我,如同我永远想念着她一样”,“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思呢?”这些都是发自肺腑之言,清真意切,感人至深。文中,深情地记叙了母亲勤劳俭朴的特点,同情穷苦人民、憎恶为富不仁者的朴素阶级意识,支持革命、期望革命成功的思想品质。作者还两处写到:“我应该感谢母亲”,表达了对母亲“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和“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的感激,赞颂之情。

(六)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作业。

回忆母亲 篇7

【关键词】翻译伦理 切斯特曼 《母亲的回忆》

一、引言

王大智认为,翻译活动的诸要素都具有社会伦理属性,伦理性是翻译的本质属性。“从翻译伦理的视角审视人类的翻译行为,不但可以增进对翻译活动的认识,而且有助于更加公允地评判人类的翻译行为。”(王大智,2012)

切斯特曼(2001)总结出翻译的五种伦理模式:即再现伦理——再现原作及原作者;服务伦理——完成与委托人协商后达成的要求;交际伦理——与“他者”进行交流;基于规范的伦理——满足目的语文化的期待和规范;承诺伦理——履行翻译的职业道德规范。该文是迄今为止对翻译伦理研究贡献最大的一篇杰作(骆贤凤 ,2009),这五种模式也是对翻译伦理的系统划分,影响深远。

二、《母亲的回忆》简析

《母亲的回忆》的作者朱德,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之一。

该文是朱德同志得知母亲去世的消息后,以悲痛的心情回忆母亲的文章,感情真挚、文笔朴素。作者从广阔的社会背景出发,追忆母亲的事迹及对自己一生的影响,在平实的语言中,流露出对母亲的怀念。

三、翻译伦理模式在《母亲的回忆》英译本中的体现

再现伦理体现译者与原作及原作者的关系;服务伦理体现译者与委托人的关系;交际伦理体现译者与他者的关系;基于规范的伦理体现译者与译文读者的关系;承诺伦理体现译者与翻译职业的关系。 在实际的翻译活动中,受客觀条件制约,译者不可能同时遵循上述五项模式,只能依具体情况,择一项或几项而从之。

例1.原文:……在“湖广填四川”时迁移四川仪陇县马鞍场。

译文:…During the mass migration of peasants from Huguang to Sichuan Province, my ancestors moved to Ma An Chang,Yi Long County,Sichuan.

分析:“湖广填四川”是发生在清朝的一次大规模的移民。“湖广”为旧时一个省份。四川曾因天灾人祸,人口锐减,湖广农民大批迁入。为使不了解中国历史的目的语读者把握原文信息,译者在翻译这一历史事件时,采取了释译法,是交际伦理模式的体现。

例2. 原文:父亲有时吸点旱烟,喝点酒,……

译文:Father would occasionally smoke a long-stemmed Chinese pipe or drink some wine.…

分析:旱烟是我国特有的事物,在译入语文化中找不到对应项。译者采取了释译策略,向读者传达原文内容,体现了翻译的交际伦理模式。

例3. 原文: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译文:Her diligence and frugality, her generosity and kindheartedness - all have left a lasting impression on my mind.

分析:汉语中倾向于使用“水平”、“情况”之类的范畴词,没有实质意义。“范畴词在汉语中无论有何功能,在英语中通常没有意义,只会使句子显得累赘”(Joan Pinkham,2000)。译文省略了“习惯”、“态度”两个范畴词,符合译入语文化的规范,是基于规范的伦理的体现。另外,用人称代词her翻译“母亲”,避免与上文重复,符合英语的行文习惯,也是基于规范的伦理的体现。

例4. 原文:我下决心瞒着慈爱的母亲脱离家乡,远走云南参加了新军和同盟会。

译文:So I decided to leave, without my mother’s knowledge, for the faraway province of Yunnan,where I joined the New Amy *and Tongmenhui**.

*Western-style army organized toward the end of the Qing Dynasty.

**The United League of China(1905-1902), the antecedent of the Kuomintang.

分析:译者在翻译原文中的两个术语时,分别采取了直译加注、音译加注的策略,既再现了原文内容,又为目的语读者提供了相关背景信息,促进其对原文的理解,是再现伦理和交际伦理共同作用的结果。

四、结论

综上,张培基先生在翻译《母亲的回忆》一文时,力求遵循各项翻译伦理模式,但由于客观因素的制约,有时更侧重于某一模式。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还渗透了译者对目的语读者文化背景、思维习惯等的考量,是翻译伦理各项要素综合制约翻译行为的产物。

【参考文献】

[1]Chesterman,Andrew. Proposal for a Hieronymic Oath[J].The Translator.2001(2)

[2]Pinkham,Joan. The Translator’s Guide to Chinglish [M].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3]骆贤凤.中西翻译伦理研究述评[J].中国翻译.2009(3)

[4]王大智.翻译与翻译伦理——基于中国传统翻译伦理思想的思考[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上一篇:小区物业个人终工作总结下一篇:读《拔苗助长》有感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