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母亲的作文参考

2024-08-15

回忆母亲的作文参考(共12篇)

回忆母亲的作文参考 篇1

母亲离开我们已经八年了。

母亲是在公元20XX年驾鹤归西的。20XX年,在中国大地上,曾经有大悲大喜的事情发生。“汶川大地震。”八月份在首都北京举办的奥运会。国运与家运同在,这一年,在我家亦有大悲大喜的事情发生,老母亲去世,长女考上大学。我母亲是在这一年的农历3月19日上午九点半去世的。距离长女的考大学前后只相差了两三个月。

母亲这一辈子,一共生育了八个孩子,夭折了两个。最大的大大哥,最小的三姐姐。那时候的农村家庭,凡是夫妻双方,生育系统正常,哪一户不生育七个八个的?又由于医疗条件的落后,哪一户不夭折一个两个的?我生育在“三年大饥饿”以后的公元1962年,这一年,母亲已经三十八岁。由于年纪偏大,再加上生活条件差,母亲还天真地以为自己已经不会生育了。想不到,三十八,还能“结瓜。”更让母亲没想到的是,两年以后,又生下了我的弟弟。因为我和小弟这两个累赘的降临,父母的晚年,一下子变得如牛负重。

母亲有一双巧手,织布,纺纱,烤肉饼(如今我的二姐小弟两户人家都在东阳县城开肉饼店,那手艺可以说是“祖传。”)烘豆腐干。人到老年,母亲还能利用自己的一双巧手,织带出售。带是布带,东阳乡风,新嫁娘的嫁妆里,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大小长短粗细不一的带子。母亲编织的布带上,甚至还织上了“花开富贵”、“早生贵子”、“白头到老”等等吉祥的文字图案,所以,拿到市场上以后,总是能够比别人的布带销售得更快。

母亲的一生,总是信奉与人为善的原则。母亲为人慈善,性格温和,一辈子几乎从来不与人吵架打架,因此,乡亲们送一绰号“造物。”这所谓的“造物”就是“活菩萨。”是天地万物的主宰。我的那些父老乡亲们之所以会把这么一个尊贵的字眼,赠与我的母亲,不是无缘无故的。固然,这也许与我母亲曾经担任多年的生产队里的“实物”一职有关。“实物”、“造物”谐音。所谓的“实物”其实就是生产队里面的“仓管员。”在晒场上分麦子谷子的时候负责掌秤,再则,掌管生产队的仓库钥匙。母亲是个文盲,但是,母亲的头脑就像是一台计算机。分稻谷的时候,得先秤好箩筐的重量,然后会计报一个数,掌秤的时候必须减去箩筐的重量。常常是会计的算盘还来不及我母亲的口算快,而且,母亲的口算几乎从来没有一次失误的`时候。这也是让我的那些父老乡亲们特别佩服的地方。

乡亲们曾经盛传这样的一件事情,有一年,母亲饲养的一窝鸡里面居然没有一只公鸡,而除夕夜谢佛必须用到公鸡,于是,腊月二十,母亲决定去镇上买。那时候,我还是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子。母亲去了镇上以后,我就眼巴巴地去了村口的广场上等待,想得到母亲从市场上带回的一点“回乡货”(水果“之类。)我等待了好几个小时,好不容易等到母亲归来,我突然发现母亲手上抱着的公鸡,大红的鸡冠,色彩艳丽的羽毛,登时喜出望外,立马上前说:“我来抱!我来抱!”谁知道我刚从母亲手里接过公鸡,公鸡一挣扎,“扑哧——”一下子就从我手里飞走,躲进一片树林,隐匿不见。换成一般的母亲,早已经抓过孩子的小手就先是一顿凑!我母亲不,她居然是先一把抱住我,然后,轻轻地拍打我的胸口安慰我说:“别怕!别怕!千万别担心!”母亲甚至轻轻地拉着我的左右两只耳朵,给我叫魂:

“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别怕别怕!”

偏偏这一幕让我的几个正在洗衣埠头上洗衣服的女人看见了,她们说:

“这个‘造物’性格可真好啊!”

还有一次,生产队里分小麦,都说,好书要先睹为快。其实,新麦登场,谁又不想先“尝”为快?分麦子都是按抓阄的顺序,一户一户往下叫。谁知道到了最后的一户,麦子居然不够分了。此时正在掌秤的我母亲,立马安慰那户暂时分不到麦子的户主说:

“你们去我家,把我家的麦子先抬了去吧。”

自家的麦子麦子刚刚抬回家,我和小弟都在憧憬,晒干了麦子磨成粉以后,就可以让母亲给我们擀手擀面吃了。谁知道,麦子抬回家不久,又被别人抬走。我和小弟心里很不是滋味。母亲回家以后则安慰我和小弟说:

“暂时再忍耐几天吧,几天以后,下一批麦子收割,分到家以后,母亲马上给你们擀手擀面吃!”

1976年,我被推荐上了南马一中。那时候,实现的还是推荐制。现在,在我的故里,大学生都已经多如过江之鲫,可是在那个时候,我甚至还是我们这个家族里面的第一个高中生。我的一位堂兄甚至用了非常羡慕嫉妒恨的口吻跟我说:

“阿顺都已经成一位高中生了。”

我的母亲也非常高兴。虽然还不能说是光宗耀祖,毕竟是一件给家庭增光添彩的事情。谁知道天有不测风云,一年以后,高考制度恢复。我没有凭借着高考改革的这股春风,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我参加了一次高考,结果名落孙山,于是,夹着尾巴,灰溜溜回到老家,成了生产队的一名社员,参加集体劳动。

“没出息!”

“茅厕里的一块臭石头!”

那一段时日,母亲的耳朵里灌满了这样的闲言碎语。以至于,后来,一向性格温和的母亲,也忍不住怂恿我说:

“要不,你就再去镇上的复习班复习复习,明年再考?”

我知道自己不是高考的那块料,更何况,在一段日子的消沉颓废以后,这个时候,我又有了自己新的目标。我要在文学这一条荆棘密布的小路上闯出属于我自己的一片天地来。我辜负了母亲的期望。母亲明显地感到失落。

我在乡下呆了六年,后来,经过一位亲戚的“栽培,”进了我们当地镇上的一家乡镇企业工作。母亲高兴得声音发颤:

“好好好!从此以后,你彻底洗心革面,洗心革面!”

我做梦也想不到,母亲居然能够如此熟练地使用洗心革面这样的成语。同时,也惶惑,在乡下的六年,我在母亲的心目中是这样不堪的一种形象吗?

母亲去世那年,已经八十五岁。母亲的六个子女当中,唯一在母亲身旁给她老人家“送终”的,我是唯一。这一点让我略感欣慰。

最近这几年,我曾经不止一次在梦中见到我的母亲。母亲的面容还是一如生前那样温和慈祥。愿母亲在天之灵安息!

回忆母亲的作文参考 篇2

1、勤劳聪慧。

文章开头说:“特别是她勤劳一生, 很多事情值得我永远回忆的。”可见“勤劳”是母亲美德的闪光点。文中谈到“母亲是个好劳动”, “她身体高大结实”, 除了煮饭, 还要种田, 种菜, 喂猪, 养蚕, 纺棉花。由于受母亲整日劳碌的影响, 作者“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 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 还会种地了”。作者十分深情地回忆说:“这个时期母亲教给我许多生产知识。”母亲是使他学会生产劳动的最早的老师。作者这样归纳说:“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未曾脱离过劳动”, “母亲生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 她以劳动为生命, 离开土地就不舒服, 虽至晚年, “仍不辍劳作, 尤喜纺棉”。母亲聪明能干, “佃户家庭的生活自然是艰苦的, 可是由于母亲的聪明能干, 也勉强过得下去。”那些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粗陋饭食, “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有味”。母亲亲手纺出线, 请人织成了“有铜钱那样厚”的“家织布”一套衣服可以有两三个孩子“接着穿还穿不烂”可见, 母亲不愧为一个勤俭持家的能手!

2、坚强不屈。

在荒年暴月里, 灾难降临到朱德的家庭。1904年, 地主欺压佃户, 要在租地加租子, 由于阴谋未能得逞, “就趁大年除夕, 威胁着我家要退佃, 逼着我们搬家”。作者沉痛地回忆说:“在悲惨的情况下, 我们一家人哭泣着连夜分散。从此我家被迫分两处住下。人手少了, 又遇天灾, 庄稼没收成, 这是我家最悲惨的一次遭遇。”在剥削阶级的侵害面前, “母亲没有灰心, 她对贫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母亲鼓励作者去寻找新的生活。她这种刚毅、倔强、爱憎分明的品格, 是劳动妇女优秀品德的集中体现, 也给了向往革命的幼年时期的作者以良好的启示, 作者回忆说:“母亲沉痛的三言两语的诉说以及我亲眼看到的许多不平事实, 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 使我决心寻找新的生活”。母亲真是一位坚强不屈的劳动妇女!

3、识大体、顾大局。

母亲曾经以节衣缩食的办法供养作者去读书, 想着靠他作为读书人来“支撑门户”, 不受或少受“乡间豪绅地主的欺压”。在作者求学期间, 尽管学费是东挪西借来的, 总共负了二百多块钱的债, 母亲仍然一直顽强地支持着他。后来, 当作者远走云南, 参加新军和同盟会, 献身改造中国的进步事业时, 又得到了母亲的“许多慰勉”。这足以表明, 母亲是一个识大体, 顾大局的人, 她支持作者走上了革命征途。再往后, 随着中国革命继续向前发展, 作者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母亲更加积极地支持他。作者满怀激情地写到:“母亲知道我所做的事业, 她期望着中国民族解放的成功。她知道我们党的困难, 依然在家里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她不愧为一位革命母亲, 令我们钦佩!

4、性格和蔼, 同情贫苦的人。

母亲在家庭极能任劳任怨, 每天天还没亮, 就第一个起身, 从不打骂孩子, 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 在她的良好影响下, 这个大家庭长幼伯叔妯娌之间, 相处都很和睦。“母亲同情贫苦的人———这是朴素的阶级意识, 虽然自己不富裕, 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作者怀着崇敬的心情赞扬道:“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 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 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印象。”

一个母亲的失恋回忆录 篇3

你的来信是一封标准的失恋回忆录,是一个失恋的妈回忆她跟儿子的热恋史,她为之付出了一切,其中的精细劲儿,排除万难劲儿,斗志昂扬劲儿,谁可匹敌呢?你描述的你的状态,就是一个全情投入的女人,在恋人别过后,失去了生活的核心,你的本位就是一个类似于恋人的妈,一个没有儿子这个对象,存在即成幻影的孩儿他妈。

而这样的母亲,你不算开了先河吧,好像举世都是,有了孩子之后丧失自我的女人,竟比天上的星星还要让人密集恐惧,不然,哪有那么多某某妈的头像都是孩子,聊天除了孩子竟无其他。你是他的生母、保姆、厨子、采购员、秘书、营养师,地陪、夜陪,而他是一个注定要远离的不确定因素。

眼下,我想是你在断奶,你要断却这种感情的奶水,让自己找到新的支点,这跟高干离退休后的处境差不多,突然从李局长或者陈书记变成小区里一个普通老头儿了,真是让人懊恼,但必须面对现实。生活只有一个重点,那就是冒着一旦失去它,便了無生趣的危险,你需得从头活起,这个工作量不算小。

其实也简单,你以往买的杂粮跟有机蔬菜,现在你跟你丈夫吃了,但也许你们不用吃得那么高级,你们凑合吃吃馒头就咸菜也可以了。关于如何重新鼓起生活之风帆的励志建议,我只好说,你得找到属于你自己的本位,别把自己寄托在他人身上,自己做自己的主人才是王道,这个本位跟复式房没关系,跟儿子出国留学也没有关系,你是时候问问你自己了:什么是我最重要的事,我要让它深深地嵌入我的心底,彼此不分,至死方休,无论是婚姻,还是减肥成功的儿子,都不提供这种可能性。

你说呢?

巫昂

回忆母亲的作文参考 篇4

亲戚朋友都知道我喜欢唱歌,戏称我是一只百灵鸟。那时还年轻健康的母亲心愿就是我能去读音乐,圆她未了心愿。所以,她对我的教育近乎苛刻。

小时候,农村的每家每户都养猪,在那个人尚不能填饱肚子的时代哪有更多的粮食饲料猪,所以打猪菜成了每个孩子的任务,可是母亲从不让我去,她说你只要读好你的书,家里的猪不用我操心。好在我也并未辜负她的期望,学习成绩突出,年年名列前茅。但我童心一直在开小差,看着小伙伴们放学后一起背上竹篓走下田间,边拾野菜边嘻戏,羡慕之情愈是剧烈,一天下午,我放下书包拿起竹篮和小伙伴们一起走下田间地头,说说笑笑中拾满了一篮猪菜,很自豪高兴地站在母亲的面前,本以为会得到她的赞赏,没想到,却遭来她,也是我平生最大的一次棒打,她还拿起我的书用火柴按四个边角烧了起来,她发疯了似的一边打一边哭骂我,“我就是想让你读好自己的书,将来能走文化的路,你既然那么喜欢养猪那还要这些书干什么!”

母亲把我的数学,语文,英语书烧成椭圆形的。这件事在同学中传了开来,从此没有哪位小伙伴敢叫我去拾野菜了,为此我也曾恨母亲一段时间,恨她剥夺了我的童趣,有一个夏天的下午还死缠烂打的跟着小伙伴去村前面小溪游泳,因不会游泳,那次差点把自己淹死,一直不敢让母亲知道。过后很后怕也不再去小溪游泳,所以我是很少乡村孩子不会玩水的一个。

我把注意力集中放在书本上。一次次好成绩就是我对母亲的回答,她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我的身上,

她把自己身上女人的骄傲,优秀气质全都移植到我和妹妹身上,从小,她教导我们要挺直腰板走路,下巴要微微上翘,这样人才显得傲气,我直接今天也想不出那个年代她哪来的这套理论,不过,这个要感谢我的母亲,她让我养成了一个良好的习惯,也养成了一个女人独有的韵味气质。

母亲是远近闻名的载缝,我从小就被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吸引着村里,学校同学们的眼光。母亲也很是以我为荣,因为我也长的好看,会读书,会唱歌,纪承了她所有的优点。记得我四,五年级的时候就是班里的起歌员,我个子小小的,但在全班同学中总是能以最响亮清脆的歌声统领着同学的情绪,记得五年级时学校合唱团参加揭阳县的歌泳比赛,我一个小人独当三职,报幕,朗诵和领唱……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全队三四十人,在那个不太重视教育的时代,母亲是唯一一位从开始陪我到比赛结束的家长。我看得出她那份自豪!

母亲每天从早操劳到晚上,积劳成疾,身体特别虚困,但特爱面子的她从不在父亲面前说出,父亲是一位老实木讷的退伍军人,他只知道上好班,种好自自留地为家人填饱肚子,不仅从不对母亲温柔耳语,还一不顺心就对母亲拳脚相向,倔犟火爆的母亲也不示弱,所以家里时不时吵架时不时暴力,母亲,一位心灵手巧,有着万般风情的知性女人,在那个有着阶级斗争的时代,国民党后代只能下嫁农民的儿子,憋屈是砍断她生命的利刃。命运就是这样弄人!

不负母亲所望,小学毕业我考上了重点初中,村里只我一名女生上了重点,母亲说不出的高兴,她用她所有的积蓄六十元,托朋友阿姨为我买一辆斜筒女式自行车,当时物质紧缺,我骑的这辆自行车,全县才有三辆,我每天骑着它上学,很是拉风。

我成了母亲的骄傲,也给弟妹带了个好头,表亲外戚都很羡慕,器重我母亲,不仅因为她心灵手巧,有声有色,还培养了一个和她一样能歌会读的女孩子,所以母亲在的时候,我也很受宠,自己也有一股傲气,直接现在年过半百,孩子们的同学朋友都还这样评价我。

气质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后天漫长的岁月涵养出来的。

我上了重点接触到来自各个学校都很优秀的同学,刚开始一段时间很不适应,成绩下滑了,正好当时乡村分发宅基地,母亲拼命的做手工,不分昼夜,她想把两间房子建好给我们一个可以学习的空间,这段时间的操劳是她疾病的开端,现在才知道,人承受的压力是一定的,超过了这个限度就是拿自己的生命赌注,房子建好了,母亲垮了,她时不时偏头疼,一痛起来就要用面布使劲地捆住头。

母亲拼命地工作,供我们弟妹三人读书,母亲把二楼一个单间让我一个住,比较宽敞和宁静,我每晚都会被母亲赶上二楼学习,而她自己在楼下拼命的车衣服,很多时候会一边捂着头一边做。我的母亲就是这么一个倔强的人。但她累并快乐着,因为她觉得自己的梦想就要实现了。

我顺利地考上华侨二中,虽不是重点的,但能考上高中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了。我得到大队的第二次奖励。学校离家更远了,我依然踩着那辆引以为傲的自行车上学,早上,我会载着弟弟,同路順带他上学。这个时候是我最最幸福的一段时间。

高中时我被分在一班,当时分文理科学校要考试,我顺利地被录取在文科依然的一班,杠杠的。心里很高兴但也很有压力,因为都是择优分班的,大家都还不错,高二的第一学期,我很努力,个别科目成绩很好,一心想向理想冲刺,但命运总是捉弄人,母亲在几次夜里鼻腔出血后查出中期鼻咽癌。这个犹如晴天霹雳,打碎了我的梦。我心灰意冷放弃了高考的念头,向学校请假,在家帮母亲打点一些手工,母亲在父亲的陪同下去汕头医院化疗,一走就是二个月,家里剩下我和弟妹,还有一堆未完成的通花生意。我也不知当时是怎样过来的。个子小小的我踩着那辆自行车到周边农村收当时母亲放发给他们做的通花,我不知哪来的勇气和力量,因为我一向被母亲宠成一个软弱的人,只知道读书从未出过远门,现在我也佩服当时的自己,能咬紧牙完成在亲朋好友看来我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我完成了,性格也变了,一段时间变得不喜欢与人交谈,觉得命运太捉弄人了。

家里的经济也开始每况日下,母亲治疗要钱,建房子借的钱还没还清,我是是家里长姐,每天揣着有限的生活费苦恼,开始觉得,黑暗的日子正在慢慢来临。那时,经常是因为不能给弟妹足够的三歺而暗自流泪。为了让有限的食物变得更多,我当 时独创了几个菜式,鸡蛋打入淀粉煮熟,猪皮切丝炒咸菜⋯我还尽量的骗弟妹,我先食好了,把认为较有营养的食物让给他们。

辍学在家半学期,接着的高三,我半读半歇地完成了学业,心灰意冷,心有不甘,毕业典礼时在照全班合照的前一刻,我默默地走开了,躺在一个地方流泪。

虽说我心灰意冷,但村里人对我来说一向印象很好,我进入大队开办的幼儿园当老师了,虽说我的手工不及母亲,但和同龄比起来我的手艺还是远超他们,所以,学校的大环境小布置都少不了我,也可能天生是幼师的料,我对付孩子们特有点子,不单孩子喜欢我,家长们也喜欢我,我成了一个小有名气的老师。得到母亲指点参加县教学教具制作展览,我得了二等奖。

母亲也很满意我当一名民办教师,但此时的她身体不行了,视神经被压迫,她的一只眼变成斜视了,一向爱美的她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就说一些自己要死了的话,我很了解她,那时她真的寻死过,我每天看着她崩溃,一边解释她,告诉她,只要她在,再贫穷我们的家都是完整的。有一次她出走寻死,我们在西湖找到了她,我抱着她流尽了那年的眼泪,求她别丢下我们。

她还是很听我的话回家了,我一边庆幸又找回自己的母亲一边又告诉自己,每天要让她开心。可是当一个视美丽如命的人失去美丽时,她对生命也很漠视了。她那时的心态我觉的很可怕。

我开始觉得有朝一日我会失去母亲,但万万没想到,这个日子会这么逼近。二十岁那年七夕,母亲终于丢下我们走了。那年她才四十岁,虽然给我的是二十年的母爱,但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成了心中永远的痛!

作者: 英子

回忆母亲优秀作文 篇5

回忆母亲

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想为母亲写点什么,每每提笔却又不知从何说起,回忆母亲。快十年了,对母亲的思念越来越强烈。想起母亲,我就不由得黯然伤怀,独自泪下。想起母亲,就仿佛在昨天,依稀可见。

我的父母亲养育了三男两女五个孩子,我,我的两个哥哥,一个姐姐和一个妹妹。父亲读过早期的师范,解放后当了教师,三年困难时期响应国家号召放弃教书,回乡种地。母亲读过夜校,会识字。

我记事大概是五六岁的样子,那时还是农业合作社,总的感觉就是一个字“穷”,家家穷,我们家更穷。因为人口多,劳动力少,两个人要养活六七口人在那个年代还真不容易。劳动记工分,年终搞结算,我们家几乎年年短款。我记得每年过春节的时候,生产队分的猪肉只留很少的一点待客用,多半拿到集市上卖掉,再用得来的钱买年货。就是这样的一个家庭状况,母亲总是省吃俭用想方设法的维持着这个七口之家。

那时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纺车,但是我觉得我们家的纺车转动的时间最多。晚上睡觉前我看着母亲在昏暗的油灯下摇着纺车,“嗡、嗡。嗡”的纺车声伴我入眠,有时半夜醒来的时候纺车还在转动。一家人要穿衣,必须的纺线、织布。那时都穿的是布鞋,要做布鞋,没有多余的布做鞋底怎么办,母亲想出了好办法。她用玉米棒的外皮晒干,然后夹在布中间,再拉成鞋底,做成布鞋。这样的布鞋穿起来还挺舒服,脚底下软软的,就是不敢见雨水,玉米皮经雨水浸泡会变软,脚踩在上面就踩烂了,鞋底也就完蛋了。所以我们尽量下雨天不穿鞋,那时又买不起雨鞋只好光着脚丫子出门。母亲还教我们用玉米皮扎笤帚,既省事又省钱。

家里经常断粮,特别是春二、三月,生产队分的粮食少不够吃,往往是借别人的玉米,还人家的小麦。玉米是家里的主食,母亲总是想方设法的把单调的玉米主食做的可口好吃。母亲会做玉米面发糕,玉米面饼,玉米面面条,玉米面饸络。那时候能有玉米面吃已经很不错了,虽然也有小麦面粉,但是很稀少,十天半个月吃上一次,或者家里来了客人的时候才会吃。所以母亲总希望自己能够把玉米面食品做的和小麦面做的食品一样好吃。为了节省粮食,母亲经常用各种菜叶,树叶或者花瓣做菜。像荠菜、灰灰菜、人汉菜、酸酸菜、土油菜、苜蓿、红薯叶、榆钱、槐花、芶树花等,只要能吃无毒都可以做菜,虽然有的好吃有的不好吃,但在那时却也算得上美味佳肴了。

母亲经常教育我们,“人穷不怕,穷要穷的有志气”。我们兄弟姐妹都很听话,从来没有向父母提过过分的要求。做什么饭就吃什么饭,缝什么衣旧穿什么衣。从来不眼红别人,别人给啥也不要,更不会主动向别人要。

大概是我十一岁的时候,一天下午放学后,我回到家里想找点儿吃的,找遍厨房也没有找到可吃的东西。上午吃的搅团饭吃完了,只有两三片烧焦的锅巴,无法下咽。我可真饿啊!实在没办法,我就偷偷的钻进一户人家的厨房,拿了人家一块高粱面馍馍。我觉得挺好吃的,虽然不管饱,但是我还是能管得住自己,那毕竟不是自家的。晚上睡觉的时候,我对母亲说:“高粱面馍馍挺好吃的,咱们也做吧。”母亲问:“你看见谁吃了?”我如实的向母亲讲了下午的事情。没想到,母亲把脸一沉,“谁让你偷人家的东西,平时我是怎么说的,你怎么不记呢!”尽管我感到委屈,但是我还是保证以后不会再偷别人的东西了。母亲常说“小人谋食不谋道,君子谋道不谋食”。她常讲一些用功学习、最后考取功名的故事给我们听,散文随笔《回忆母亲》。所以我从小就下定决心好好念书,一定要改变贫穷的面貌。

母亲忠厚仁爱,从不与人计较。母亲常说,“吃亏就是占便宜,亲戚邻里之间要相互照应,谁都有用得着别人的时候”。所以谁家有个大事小情的她都愿意帮忙。她替村里的人家带过孩子,她说那孩子和我一般大小,在我一岁的时候带的她。那是一个女孩,刚到我家整天哭闹,肚子不好拉出来的全是黄水。母亲几乎把奶水全喂给了她,而我却只能喝面糊糊了。经过两年的精心照顾,那女孩变成了一个健健康康,活蹦乱跳的小丫头。母亲很热心,谁家里闹矛盾,母亲便主动前去调解。只要母亲能做到的,她从来不推辞。

母亲勤劳,把劳动当做了她一生的事业。年轻的时候,白天要参加生产队劳动,做饭洗衣,晚上缝衣、纺线、织布。生产责任之以后,我们兄弟姐妹都长大了,她还和我们一起参加劳动。分队的`头一年,粮食获得大丰收,我们家破天荒的夏粮装了多半粮仓。二哥高兴的说:“以后我们就不缺粮吃了”。从此粮食产量一年比一年多。母亲常说:“坐着、饿着,付出着、美吃着”。有几年夏天阴雨多,好多家庭因为没有及时收割碾打,小麦长出了麦芽,无法食用。可是我们家却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情况。母亲说,消停的买卖,谨慎的庄稼,千万不能马虎大意。我们全家齐动手,合理安排劳务,不分昼夜的抢收。母亲也跟着我们一起干,有时晚上干活时间晚了劝她回去休息,可是不一会儿她又来了,还给我们送来了夜宵。

说实在的,是母亲教会了我生活的技能,做饭洗衣、缝缝补补我都会。她教会了我生产劳动的大部分技能,收割碾打、播种管护每一样我都能做得来,而且做得很出色。母亲更教会了我做人,勤劳朴实、坚强忍耐、善良仁厚。我感谢我的母亲。

我参加工作以后,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家里的土地一部分给了大哥,剩下的几亩地也只种麦子不种玉米。但是母亲的劳动却没有停息,她还为我操心着那几亩地何时该防虫了,何时要浇水了。

母亲心地善良,与佛有缘。他相信佛经上所说的劝人向善的话,她向善也劝大家向善。以前我们村没有信佛念佛的人。母亲从外祖母哪哩学来佛经再教本村的人学。很快就有不少人跟母亲一起念佛。她念起佛来很认真、很虔诚。她经常问我这个字怎么读,那个字怎么念。我用普通话的发音读给她听,她说不对,应该不念这个音。其实按梵音母亲的读音是正确的。母亲还积极的筹建寺庙。她四处化缘、劳碌奔波,终于建起了两座寺庙。为方圆左近的信佛之人提供了念佛诵经场所。

我想,向善总是好事,从迷信的角度讲,可以为自己为家人消灾免难,百年后可以入极乐世界,我愿意相信这是真的。

母亲是患胃癌去世的。患病治疗期间,我给母亲准备好了止痛的药。好多人得癌症都疼得受不了,做儿女的不愿意让母亲再受这份罪。可是,母亲却从没有疼痛的感觉。她的神态很平静、很安详。去世的那天是农历的三月十九日,小姨说那天是菩萨生日,母亲是随菩萨去西方极乐了。有一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下班回家发现母亲不在,我想她一定是在武功镇的清凉寺,因为母亲经常去那里。我走进寺庙,发现母亲坐在院中的石桌旁在看佛经。我说:“妈,咱们回家吧”。母亲笑着说:“你回去吧,妈以后就住在这里了”。醒来后原来是一场梦。我愿意相信这梦是真的,那天她就是跟菩萨去了极乐世界。

我的母亲和天下所有的母亲一样,普普通通,平平常常。她做了一个母亲应该做的一切。就是在她弥留之际,她想的还是我们兄弟姐妹。她对我说:“等我病好了以后,我再活五年,你们也就都好了”。我知道,她是怕给我们增加经济负担啊!可是她走了,走的太匆忙,做儿女的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兄弟姐妹们这几年的日子才刚刚好起来。总希望能够让父母好好地享享清福。我还打算带她去法门寺转转,等我买了房子接她过来住。可是,她却去了,这将成为我永远的心痛。

回忆我的母亲作文800字 篇6

如今见到母亲,突然想起你基本上即将不记得母亲年青时的外貌。还记得一次收拾房间时,随便滚动了一下老老照片,我牢牢地盯住母亲年青时的容貌没放,想寻找岁月的漏洞。遗憾的是,母亲确实年纪大了。不会再那麼强有力,不会再那麼有魅力。可我对母亲,一直是钦佩与感激共存的。她要我钦佩的是她的风采,她的聪明,她的坚持不懈;要我感激的是她的关心,她的爱。

母亲是个很现实的人,她会与我一起讨论我国时事热点,她也会抨击电视剧中十恶不赦的恶人,她帮我的觉得,更像一个姐姐。只不过是她给与我的爱,则是数之不尽。她为我做的有非常多,比照起來,我做的好像细微到要消失了。

可因为我没法那麼催人泪下的赞美母亲做的一切有多么多么的好,终究我明白,母亲并不是神,她不太可能保证每个人喜爱,也不太可能保证诸事极致。我不愿那类虚报的浮名飘忽不定在她的头上,她也不肯接纳那样的赞扬。母亲实际上也了解,浮名仅仅个无关紧要的物品。我却只想要她了解,她对于我而言,早已充足杰出了。

有话说百善孝为先。母亲当然也是个很孝敬的人,她一直在关心她爸爸妈妈日益渐老,禁不住因此感慨人生短暂。她又何尝不是呢?在关心他人的与此同时通常忽视了自身的健康状况。而因为我并沒有过多時间照料母亲,她一天工作中艰辛得要我心痛,为了什么那么拼了命呢。实际上不用说也了解。

青岛故地,陪母亲在海风中回忆 篇7

我蓦然一惊。父亲转业之前,在青岛当海军,母亲每年都会带我去青岛住一阵,那时的母亲还年轻漂亮,而我,只是个扎两个朝天辫的小女孩。父亲去世,母亲已经十多年没出过远门。我决定带母亲去青岛。

4月中旬,经过一番忙碌,我们一家人登上了开往青岛的列车。母亲坐在窗边,我能感受到她的兴奋与假装出来的镇定。“你爸当兵,先前在辽宁旅顺,后来到了上海,然后他在青岛待了8年啊。”母亲跟我叨叨着。她的眼睛牢牢锁住窗外的风景,脸上皱纹舒展,似乎年轻了几岁。

到达青岛时,天空微雨,尽显欧陆风情的青岛火车站里人来人往。面对突如其来的喧闹,母亲不知所措。看母亲完全没有安全感的样子,我赶紧牵着她的手,上了出租车。

到酒店住下,确信关好了门,母亲总算松了口气。她新奇地试试床的软硬,审视被我打开的电视,再去卫生间溜达一圈。我知道,这是她这辈子第一次住酒店。入夜,我担心母亲换了地方会睡不好,可母亲微微的鼾声让我安心,她很快就睡着了。

第二天,站在水族馆前,母亲试图向我们描述当年她熟知的父亲所在码头的方位,手指茫然地转了一圈,终是无奈地放了下来。日新月异的城市让她目不暇接,就连从前的老建筑也变得陌生起来。很久,母亲怯怯地问:“好像,有个叫什么山的地方……”

“是信号山吗?”我含笑问。母亲连连点头。信号山是青岛市区较高的一座山,山尖的绿树丛中,三幢红色蘑菇楼唤醒了母亲的记忆。我们沿六角亭、玉兰亭拾级而上,没多会儿就到达山顶,登上旋转观景楼极目远眺,美丽的栈桥,“小青岛”与碧蓝的大海交相辉映,红瓦绿树,山光水色,青岛全貌一览无余。

信号山南麓,我们来到母亲跟父亲一起到过的德国总督官邸。这里是德国威廉时代典型的建筑式样,官邸外形就似一座古堡,红色为主的屋顶中又错落有致地安插了蓝色和绿色的屋顶,屋檐上还伸出一只德国古代战舰上的装饰品——诺曼底龙头,站在楼前,仿佛来到了童话世界。

从官邸向南,远远望见伸向大海的栈桥。彼时海面上波涛万顷,鸥声阵阵,长长的廊桥一如昨日。栈桥尽头,是一幢两层的八角楼——回澜阁,阁旁巨浪汹涌。站在回澜阁上,母亲指着对面的岛屿告诉我们,那里就是有名的“小青岛”。

青岛崂山、八大关、天主教堂……这些曾经留下父亲与母亲脚印的老景点,此行都留下了我们的身影。那些风景唤起母亲的记忆,她一边看,一边给我们讲那些时光里的旧事。猎猎的海风吹乱她染过的发,露出发根刚长上来的白。

坐上回程的火车,我说:“妈,明年,我们带您去上海吧。”母亲欣然答应,不住地点头。回家后,我听见母亲跟邻居阿姨私语:“你说能是累的么,住那个酒店啊,睡得比在咱家还好。”那神情,就像一个孩子得到新奇的玩具,每一道皱纹里都装满了心满意足。

描写母亲作文参考 篇8

一次,妈妈拿着手机,拎着包包和我一起去买菜,我要妈妈给我手机玩,妈妈同意了。但当我们走着走着,妈妈想拍一张照片,可是,妈妈怎么样也找不到手机。我看见妈妈很着急,于是,我问妈妈:“妈妈,你在找手机呢!”我疑惑地问道:“手机不是在我这吗?”妈妈转过头一看,手机果然在我这,我哈哈大笑说;“妈妈,你真粗心啊!”妈妈也跟着我一起笑了起来,她笑得是那么的开心。

还又一次,妈妈准备开电脑网购。她把主机打开了,然后坐在椅子上等待电脑开机。可是,过了好久,妈妈发现电脑的屏幕一直是黑的。于是,妈妈把我叫过来,问:“儿子,这个电脑屏幕怎么是黑的啊?”我看了电脑一眼,便哈哈大笑起来,说:“妈妈,你没把屏幕显示器打开,屏幕当然是黑的啦!”妈妈又跟着笑了起来。

母亲的回忆情感随笔 篇9

听我的母亲说她的小时候吃了不少的苦,很能干,而且还很聪明,在她的头部和腰部至今还留有伤疤,那都是因为过去劳累留下的。

而在我的记忆中我母亲的苦日子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度过的,那时我们的岁数还小,父亲住进了牛棚,一家子的重担全落到了我母亲的身上。她起早贪晚为我们缝衣做饭,白天还要出去做些零工,来养家度日。由于生活困难,最主要的就是粮食不够吃,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我的母亲就想着法的调剂我们的生活,她到地里挖一些野菜回来,或者用要来的白菜帮子剁成馅,只能买半斤肉,用苞米面包成菜团子给我们吃,我们吃得可香了,我母亲看到我们哥几个吃得高兴的样子,她的心里也舒坦多了,在厨房里忙得更勤了,可是她一口也没有吃。在刷碗时我看见她在偷偷地吃我们落落下的剩菜馅,还有粘在锅边上的烀锅巴。当我们问她时,她却说我已经长成了,你们还小先叫你们吃,等你们长大了也和我一样了。母亲的话骗过了我们,现在想起了那是母亲何等的苦心啊!

现在我们哥几个都已经长大成人,也都成家立业了,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可是我们不能忘记过去,我们更不能忘记我那苦命的母亲,是她把我们从苦难中拉扯出来,我们有今天全靠我的母亲了。

回忆母亲的作文参考 篇10

教学目标:

1、把事情的经过写生动、写具体。

2、突出一个“趣”字,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现个性化,内容要真实。

3、培养学生感受童年的欢乐和情趣。教学重点: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难点:把有趣的地方作为重点,写具体,写生动。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放歌曲《童年》给大家听。

我们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童年,都有许多值得回味的趣事。你的童年生活中有哪些趣事呢?这节课,我们就走进能说会写天地来写一篇习作。(板书课题)

二、明确内容和要求。

谈话:本次写话课具体的内容要求有哪些呢?请同学们到课文中找找看。请同学读课文后反馈,老师适时板书。

小结:这次习作就是把我们童年值得回味的趣事,经过回忆、整理,选一件最有趣的事情,写出来。题目自拟。

给学生时间、理清思路,选择要写的内容。多请些学生说说自己要写的是什么。说、写时注意:

1、选择又感受的事例有针对的作简要介绍。

2、按一定顺序去说或写。(1)写清时间、地点、活动的经过、结果。(2)抓住重点写出自己的内心感受。

3、确定重点

三、写话。

请学生写话并且自己读一读,发现和修正。

请写完的同学读作文,大家简评。给学生时间修改自己的作文。

四、总结。

写出自己的感受、体验多么幸福啊,把自己的幸福与大家分享就更好了。希望今后我们能有更多这方面的感受与大家交流。

五、要求。

(1)写清时间、地点、活动的经过、结果。(2)抓住重点写出自己的内心感受

六、作业。

回忆我的母亲 篇11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本文生字词及其词义。

2.了解母亲的形象特征。知道人物具有的优秀品质和作者通过哪些事例来突出人物的优秀品质。(重点)3.学习老一辈革命家由爱母亲升华到爱中国普通劳动人民的思想境界。(难点)【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谁都有母亲。母亲的爱像高山,像海洋,像大地,像阳光,母亲的爱最崇高、最伟大、最无私、最宽广。今天,我们来学习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看看是怎样的一位母亲培养了朱德总司令这样一位时代的伟人。

二、自主预习1.走近作者。

朱德(1886-1976),字玉阶,四川仪陇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军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卓越领导人。其主要著作收入《朱德选集》。

2.朗读课文,读准下面加点字的字音。韶关(sháo)

仪陇(lǒng)

豌豆(wān)...管束(shù)和睦(mù)庚子(gēng)...佃农(diàn)祖籍(jí)溺死(nì)...私塾(shú)忙碌(lù)衙门(yá)...横蛮(mán)和蔼(ǎi)差役(chāi)...不辍劳作(chuò).3.理解词语。

任劳任怨:做事不辞辛苦,不怕别人埋怨。为富不仁:靠剥削发财致富的人没有好心肠。佃农:自己没有土地,以租种土地为生的农民。无可奈何:没有办法、无法可想。

豪绅:旧时指地方上依仗封建势力欺压人民的绅士。节衣缩食:省吃省穿,泛指节俭。

东挪西借:这里借一借,那里借一借,表示千方百计地维持家庭生计。不辍劳作:劳动作活的事从不停止。4.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文章饱含了作者对母亲的哪些丰富感情? 明确:有“爱”“敬”“哀”“思念”“怀念”“歌颂”“赞扬”“感谢”等等。其中,“爱”是基本感情,是贯串全文的感情。作者怀着对母亲深深的爱而哀思母亲,敬重母亲,歌颂母亲,感谢母亲,唱出一支对母亲的深情赞歌。

三、合作探究(一)整体感知

1.这篇课文记叙了母亲的哪些事件?

明确:记叙了母亲煮饭、种田、喂猪、养蚕、纺棉花、挑水、和气待人、周济穷人等小事。记叙了母亲同情革命、支持革命的事情。

2.结合这些事件的具体内容,分析和概括朱德的母亲具有哪些优秀品质。

明确:朱德的母亲主要有这样一些优秀品质:①勤劳(第4、5、13段),②俭朴能干(第6、12段),③宽厚仁慈(第7段),④坚强(第8段),⑤有远见(第10段),⑥同情革命(第11段),⑦支持革命(第12段)。

(二)深层探究

1.母亲一生值得回忆的事件很多,作者为什么选择这些事件来写呢?这些事件又是如何串连起来的?

明确:作者精选的这些事件最能表现普通劳动妇女的本质特征:勤劳俭朴的习惯、宽厚仁慈的态度、坚强不屈的性格。但在文章中这些事件又不是零碎的、孤立的,文章围绕母亲“勤劳一生”这一线索,标明事件的时间并按顺序安排记叙的内容。如课文第二部分中,记叙了庚子年(1900)受灾农民吃大户,乙未年(1895)除夕被迫分家,光绪三十一年(1905)母亲送子读书等,甚至引用侄儿、外甥的来信,也标明时间。这样,虽然文章所记的内容时间跨度大,事件多,但脉络清晰、有条不紊、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2.作者是怎样把对母亲的热爱和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对革命事业的忠诚结合起来的?谈谈你的体会。

明确:朱德是领袖,是革命家,他心里装着人民,还装着党和国家。作者深知母亲逝世的哀痛是“无法补救的”,因此就要寻找补救之法,以报答母恩于万一。于是,从母亲的平凡,想到劳动人民的平凡,想到“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再进一步想到“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再通过一个设问句,使报答母亲深恩的感情上升为更博大的感情:“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文章倒数第二自然段表达了作者宽广的胸怀、崇高的精神。作者把爱母亲的感情与爱党、爱人民、爱民族的感情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大大地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四、板书设计

回忆我的母亲具体事例煮饭、种田、喂猪、养蚕、纺棉花、挑水、和气待人、周济穷人 同情革命、支持革命 优秀品质勤劳俭朴的习惯 宽厚仁慈的态度 坚强不屈的性格

感情:怀念 赞扬 崇敬 悲痛

五、课外拓展

朱德的母亲去世后,延安各界举行公祭,挽联甚多。你能写出一副挽联吗?

明确:中共中央的挽联是:“八路公勋,大孝为国;一生劳动,吾党之光。”上联颂总司令丰功伟绩,“大孝为国”之赞,正是朱德文中所言:“但我献身于民族抗战事业,竟未能报答母亲的希望。”“吾党之光”,是党中央对钟太夫人的崇高评价,也表明伟大的共产党与亿万人民的母亲的血肉联系和鱼水之情。

中共中央党校的挽联是:“唯有劳动人民母性,能育劳动人民领袖。” 毛泽东的挽联是:“为母当学民族英雄贤母;斯人不愧劳动阶级完人。”

周恩来、刘少奇、陈云等人的挽联是:“教人成民族英雄,举世共钦贤母范;毕生为劳动妇女,故乡永保好家风。”

谢觉哉同志的挽联是:“红星入怀,盖世勋名光子舍;白云在望,漫天暗澹陨慈晖。”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回忆录的特点:写真人真事,记叙中可穿插抒情、议论。2.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的手法对突出文章主题的作用。(重点)3.体会本文质朴的语言,理解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敬意。(难点)【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上一堂课,我们一起回忆了朱德母亲一生的主要事迹及优秀品质,掌握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情和文章的感情基调。这堂课,我们一起在学习本课的基础上,初步了解回忆录这种体裁的特点,欣赏本文的语言特色,提高阅读水平。

二、自主预习

什么是回忆录?回忆录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回忆录,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一般运用叙述和描写的方法,追述本人或所熟悉的人物过去的生活经历或社会活动。回忆录在写法上的特点是内容真实可靠,不虚构。一般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可以写一件事的全过程,也可以记录某些生活片段。以叙述为主,可兼有描写、抒情和议论。语言表达上追求朴素自然,不求过于华丽。

三、合作探究(一)结构探究

应该怎样把握和学习这篇文章的结构安排?

明确:全文按时间顺序记叙了母亲的一生,紧扣母亲的特点选材,以母亲勤劳的一生为主线,先具体记叙和描写,最后概括叙述和议论抒情。文章第一自然段交代写作的缘由,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是全文的总纲。中间大部分,以写母亲的“勤劳”为主,同时写了母亲多方面的特点,各层之间互相照应,衔接自然。最后几自然段重在抒发对母亲的悼念之情,表达了要以尽忠于民族和人民,尽忠于党来报答母亲的决心。全篇思路清晰、首尾呼应、章法清楚、结构严谨。

(二)品析语言 1.句子赏析。

(1)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

明确:这句话首先交代写作缘由和自己的心情,然后用“我爱我母亲”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表达对母亲真挚的敬爱之情,最后用“勤劳一生”点明全文叙事线索。(2)她知道我们党的困难,依然在家里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

明确:儿子做了总司令,母亲却依然做农妇,这是一件颇为感人的事。作者将这件事情不经意地道出,并用最简单的话说明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母亲“知道我们党的困难”,平铺直叙中,母亲同情革命、支持革命的形象跃然纸上。

(3)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明确:以“强健的身体”“勤劳的习惯”等来表达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真切、真实、真挚。在实实在在的叙述中,充满了对母亲的深深敬爱和怀念之情。

(4)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

明确:生活中,人们表达对亲人的感情都是无须多加修饰的,同时又是最生动的。此段平白如话的语言,把一个儿子在失去母亲以后的悲痛表达得十分深切。

2.探究炼字。

(1)“但我献身于民族抗战事业,竟未能报答母亲的希望”一句中“竟”字能否去掉?为什么?

明确:不能。这个“竟”字既寄托了对母亲的无限哀思、深情怀念与终生遗憾,又寄寓了作者把民族、人民、党的事业放在首位的崇高品质。去掉后就没有这种效果了。

(2)“母亲是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一句中“创造了”和“创造着”能否互换?为什么?

明确:不能。因为“创造了”是说明过去的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创造着”是表明现在的历史仍由人民创造。

(3)“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这两句话能不能并作一句“这是我一定能做到的”?

明确:不能。这两句话用“能”“一定能”表达自己无比坚定的信心,收束有力。如果并成一句,“一定”不够突出,不足以表达自己的信心。

(三)写法探究

1.这篇课文是回忆录,主要是记叙母亲的生平事迹,但有的地方有议论。请找出来,看看这些议论有什么作用?议论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明确:课文第十四至十七自然段大都是议论。这些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把事件蕴涵的意义揭示得更透彻,把作者悼念、赞颂母亲的感情抒发得更加深切。这些议论的语言以记叙为基础,饱含感情。

2.本文在记叙中适当穿插一些议论、抒情有什么作用?

明确:以记叙为主,适当穿插一些对人物、事件的议论,抒发作者的感情,这是传记体文章在表达方式运用上的特点。这些议论可以突出人物的品质,揭示事件的意义,起到画龙点睛、深化主题的作用。本文第十四、十五自然段正是这样,这两自然段承前文所叙,以抒情的笔调,写出母亲所给的宝贵财富,在自己几十年的革命历程中所产生的巨大作用和深远影响,感情真挚深沉,并点明了母亲“值得我永远回忆”的原因。

(四)体验与反思

文如其人。朱总司令朴实、谦逊、忠厚诚恳,写出的文章也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激情澎湃的语言,没有运用很多的修辞方法。有的同学因此认为本文不是一篇好文章,请结合具体语句说说你的看法。

明确:本文的内容是表达母亲去世后儿子对母亲的怀念,而母亲又是一位勤劳朴实的农民,所以在写作上语言质朴,没有运用什么修辞手法,也没有激情澎湃、慷慨激昂的语言,更没有抒情性很强的句子,但这并不影响作者抒发对母亲的感情。如果运用过于华美的语言,反而不得体。作者写这篇文章,只是为了把自己心头对母亲的崇敬和怀念之情抒发出来,把对母亲深深的敬爱和怀念之情渗透在对母亲的回忆之中,自然成文,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真挚深沉的爱,无心于语言的考究,真情实感更加动人,质朴自然。

四、板书设计

写作特色记叙、议论、抒情自然结合

语言质朴而深沉

五、课外拓展

“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这是本文的开篇,采用倒叙式的开头方式。假如要你以《美好的回忆》为题写一篇叙事散文,请模仿这种方式写一个开头段。

回忆母亲诗歌欣赏 篇12

手捧一张黑白照片

时空就此定格了您 永恒的笑脸

双眼忍不住模糊 又模糊

泪水又一次

一大颗一大颗地 狂乱

终于

——读懂了您

在我也为人妻之后

明白了笑容背后

您悄悄抹去的.是 辛酸

终于

——理解了您

在我也为人母之后

其实您爱吃的菜汤

不是 您说得那么香甜

睡梦里

常常是您穿着那件瘦小的外套

忙碌在锅台旁边

恨自己

恨自己没能为您添置上一件象样的衣衫

还记得十二年前的那次离别

没有收拾任何行李

以改往日 叮咛万千

您脚步匆匆

这一走却是 永远

您可知道

那一夜

我们燃尽了最痛 最痛地呼唤

深深灰烬里

却还是裸露出了

太多 太多地遗憾

生生世世

不知道多少个轮回

我们才能相见

如果重逢

我将双手捧着一碗

您最爱的 手擀面

等您

等您在某个路口的

上一篇:介绍端午节的作文400下一篇:各种鸟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