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回忆3000字读后感

2024-06-21

我的回忆3000字读后感(精选10篇)

我的回忆3000字读后感 篇1

往事回忆泪如下高一作文3000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你走了,可知道我们有多想你?你走了,可知道我们有多难过?你走了,可知道我们有多伤心?你?住在另一个世界,又怎么会知道这一些,你怎么如此狠心?

还记得,我初中毕业,你来参加我的毕业典礼吗?毕业典礼还没有开始前,你觉得肚子饿,就去外面吃饭了,当你在外面回来,就到会议室,刚好看到我从讲台上下来,结束时班主任和你说了我的学习成绩,你脸上发出来的笑很洋溢,要走时,你在楼梯口看到老师还在和我说:回家了要好好补习数学,特别是不会的那一些……在外面你问我,你不是想去厦门上高中吗?还要去么?我告诉你不要了,龙岩上学也很好,录取通知书都下来了,不想再参加高中考了。其实我是很想去厦门上高中的。只是没有说出来。

还记得,我们在家时,看见冰箱里有水果,我们总是会把黄花梨啊、葡萄啊放在冰箱下面去冻,等它们结成冰的时候就拿出来吃,那时候味道很好吃,我却说太冷了,吃的牙冷死了,你却觉得很好吃。还记得有柚子的季节不?你经常叫我去把柚子的`皮剥下来,我总是说这么近你不会自己干啊,但是我说归说,却还是动手剥柚子皮了……

还记得,我们一起去看过的《心灵解码》吗?和你的朋友一起去看的,就在你租的房子不远的那家电影城。看完后我们都哭出来了,是电影太感人了,在场的人都哭出来了,就唯独我没有。你知道我为什么不哭?不是电影不感人,而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女孩子也一样,不到伤心处自然不会落泪的,看完这部电影之后,你发了说说,说:“《心灵解码》这部电影好感人,好多人都看的哭了”。

还记得,运动会前奏的星期五,你来学校接我回家,可是我迟迟未到学校门口等你,你担心我就进来找我,找不到就问人了,有位女学生带你来到教师食堂,我一看到你了,丢下饭碗,跟老师说你来了,我可以先走么?在红路灯那边,我发了一条说说:“这顿饭吃得我心惊胆战的”。你评论说不要骄傲。那时我就好奇,我一直没有看到你玩手机,是怎么评论的?送我回家之后,你出门去忙别的事情了,留我一个人在你租的房子。

你还记得,你说那位美女姐姐给我买衣服,你是不是该请人家美女姐姐吃饭?我说年后,我们就请那位姐姐吃饭,如今你不在了,我们还欠美女姐姐一顿饭。如今是为何?

如今这一切一切都只可以是回忆,可是回忆是那么的那么的痛,让人多么的伤心,还有好多好多的美好回忆,你都还记得么?亲爱的哥哥!你。在另一个世界还好吗?我们很想你!

作文我的妈妈3000字 篇2

我的母亲是一个非常温柔和善良的人。她总是微笑着面对生活,并且总是乐于助人。在家里,她承担了大部分的家务劳动,包括做饭、洗衣、打扫卫生等等。她的手艺非常好,总能做出让我们垂涎欲滴的美食。在外边,她也总是能和人相处融洽,成为一个非常受欢迎的人。她的朋友们都非常喜欢她,因为她总是乐于帮助别人,不管是家庭琐事还是工作上的问题。

我的母亲在教育方面也非常有一套。她总是注重培养我们的品德和修养。她总是教育我们要做一个有礼貌、尊重别人的人,并且始终鼓励我们尝试去做任何事情,不要轻易放弃。即使在我们犯错的时候,她也总是耐心地告诉我们为什么错,以及如何去改正。这些简单而重要的教育观念,在我们日后的成长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深深地感激我的母亲,因为她给予了我无与伦比的爱和关怀。她总是支持我追求自己的梦想,并且总是在我需要的时候给我鼓励和支持。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她总是会默默地站在我身边,用她那温暖的手,指引我前进的方向。在我成功的时候,她总是默默地为我鼓掌,并且告诉我不要骄傲自满。在我犯错的时候,她总是会耐心地指导我,让我学会如何去改正错误,并且鼓励我继续前行。

我的母亲在家庭生活中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她总是关心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并且始终为我们提供最好的照顾和支持。她总是教育我们要珍惜家庭,并且始终为我们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即使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挑战,她总是会用她那坚强的臂膀,为我们遮风挡雨。

我的母亲在家庭生活中,也是一个非常勤劳和负责任的人。她总是把家庭的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让我们每个人都有足够的时间去学习和工作。她总是教育我们要珍惜时间,不要浪费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即使在我们长大之后,她仍然保持着这样的习惯,总是把家庭的事情安排得非常妥帖,让我们每个人都有足够的时间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我的母亲在家庭生活中,也是一个非常有爱心的人。她总是关心我们的身心健康,并且始终为我们提供最好的照顾和支持。即使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挑战,她总是会用她那温暖的怀抱,为我们提供最好的安慰和支持。她总是教育我们要尊重每一个人,不管他们的身份、地位、年龄或种族。她总是告诉我们,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我的母亲在家庭生活中,也是一个非常有耐心的人。她总是愿意倾听我们的心声,并且始终为我们提供最好的建议和支持。即使在我们犯错的时候,她也总是愿意给我们改正的机会,并且始终为我们提供最好的支持和鼓励。她总是告诉我们,人生中难免会犯错,只要我们愿意去改正,就能不断进步。

我的母亲在家庭生活中,也是一个非常有责任感的人。她总是把家庭的事情放在心上,并且始终为我们提供最好的照顾和支持。即使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挑战,她总是会用她那坚强的臂膀,为我们遮风挡雨。她总是告诉我们,家庭是最重要的,我们要珍惜家庭,为家庭付出一切。

我的母亲在家庭生活中,也是一个非常有爱心的人。她总是关心我们的身心健康,并且始终为我们提供最好的照顾和支持。即使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挑战,她总是会用她那温暖的怀抱,为我们提供最好的安慰和支持。她总是教育我们要尊重每一个人,不管他们的身份、地位、年龄或种族。她总是告诉我们,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我的母亲在家庭生活中,也是一个非常勤劳的人。她总是把家庭的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让我们每个人都有足够的时间去学习和工作。即使在我们长大之后,她仍然保持着这样的习惯,总是把家庭的事情安排得非常妥帖,让我们每个人都有足够的时间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我的母亲在家庭生活中,也是一个非常有责任感的人。她总是把家庭的事情放在心上,并且始终为我们提供最好的照顾和支持。即使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挑战,她总是会用她那坚强的臂膀,为我们遮风挡雨。她总是告诉我们,家庭是最重要的,我们要珍惜家庭,为家庭付出一切。

我的母亲在家庭生活中,也是一个非常有爱心的人。她总是关心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并且始终为我们提供最好的照顾和支持。即使在我们犯错的时候,她也总是愿意给我们改正的机会,并且始终为我们提供最好的支持和鼓励。她总是告诉我们,人生中难免会犯错,只要我们愿意去改正,就能不断进步。

记我的父亲母亲作文3000字 篇3

我的父亲是8月21日,去世的,终年81岁。记得8月17号晚上接到大姐的电话,说父亲好像感冒了,头痛的很厉害,让我明天过去。18号早晨,我打去电话询问父亲的病情,姐姐告诉我,已经找医生了,准备打吊瓶,让我不用着急,先打吊瓶看看。我想先上班,因为社区有一些事情需要处理,快10点的时候,我的心很乱,就是不放心父亲,有一点不安,我回家和妻子说,我还是去姐姐家,看看咱爹,妻子说那你就赶快走吧,我拿了家中的1000多元钱,做通往县城的客车,往姐姐家赶。我的心里有一种不祥的预兆,感觉父亲要不行了,下了客车,我打出租车急冲冲赶到 了姐姐家,进屋看见父亲躺在床上,正在打吊瓶,精神还可以,我问:爹怎么样了,头还疼吗?父亲说:好一点了。姐姐对我说:昨晚头疼很厉害,附近诊所的大夫说:应该去医院看看,做一项核磁检查一下。

我说:好。姐姐说:等打完吊瓶就去,我们先吃饭。妈妈说:你爹这次病不一样,一会一定把你爹送医院看看。我说:行。吃饭期间父亲一直和我们说话,真的好像没有事了,我的外甥女生气地说:你的二儿子来了,你就高兴了,刚才还这疼那疼的,还在床上大便,我用手给你收拾的,是不是让你的儿子给钱啊?父亲说:我儿子没有钱。外甥女说:看看吧还是向着儿子吧。父亲笑的很高兴,此时。屋里的气氛很轻松,我的心情也好一些了,心里想父亲真的没事了。我说:我已经来了,还是去医院做一个检查吧,拍个片我就放心了!母亲说;去吧。我看见父亲前胸上的老年斑,说:爹把你的衬衣换了,穿上背心,穿一件干净的衣服,不能这样去医院,有一点不好看。

姐姐找出了干净的背心和衬衣,递给我,我把打完吊瓶的父亲揍了起来,为父亲换背心,当我把父亲的衬衣脱下来,准备换背心的时候,父亲突然说:头疼。就倒在床上了,不让我动,过一会好一点了,我有把父亲扶坐起来,穿好衣服,我把父亲抱上轮椅,发现父亲的头抬不起来了,偏向一面,父亲说:自己不能把头抬起了。我把父亲抱上出租车后座,我一松手父亲随即倒了,大姐上车把父亲扶起,父亲开始呕吐,这时我感到了父亲的病很严重,到了医院,门诊的大夫开了单,我们就直接去拍片了。很快拍片医生告诉我们去找大夫,门诊的.医生进屋不一会就出来了,说:你的父亲是脑出血,需要立即住院,而且,需要找护工来抬,因为父亲现在的头不能活动了,那样会导致出更多的血,护工有专业的担架。我说:好。护工把父亲抬到五楼,我去办了住院,同时把片取回来了。住院部的医生过来,看了父亲情况,又看片后说:你父亲是小脑出血,出血量很大,只能保守治疗了,不能做手术了,年龄太大了,现在先用药,就看今天晚上的情况了,如果控制住了,就没有什么生命危险,如果还继续出,就没有希望了,让我们有心理准备。我当时有一点急了,我说:能不能转院,到市里的医院。医生说:不行,现在的病人不能折腾了,去市里路上颠簸会加重出血。一切都得看病情的发展,其实,市里医院和我们对这个病用药是一样的,你们还是向在这里先用药看看吧。

我听懂医生的意思了,我说:好吧,请你们用好药,求你们尽力治疗。医生说:这个没有问题。医生随即对父亲进行了检查,不一会吊瓶开始打了,医生问父亲的年龄、住什么地方、姓什么等等,父亲回答很清楚,医生又挠几下父亲的脚心,父亲的反应还灵敏。医生说:你们到下面买几瓶冻的矿泉水,放在头的两侧,不能离人,有事情去叫他。

早上三点的时候,父亲开始烦躁,不停地翻身,不停地抬头,手不停地抓东西,差一点把窗帘拽下来,嘴里不停地骂:养活你们有什么用,没有一个能救我,都是完犊子——。快四点的时候,父亲不在说话了,安静下来了,我感到不好,就喊爹,可是无论怎么喊,父亲都没有反应了,我心里明白病情加重了,父亲不行了,我们没有能力救父亲了,只能接受现实了。我们把医生叫来,医生看后说:可能是严重了,让我们准备再去做核磁。结果发现父亲又一处内出血。回到病房后,医生对我说:已经没有希望了,看你们是继续留在医院,还是回家,病人随时有死去的可能,让我们决定。我和医生商量:我们回家,我想让父亲活着回家,我们为父亲土葬,因为,人死后再拉回会村会“方死”村里的活人,农村人有这样的忌讳。医生建议用120救护车,带上大夫和氧气,这样能保证安全。医生帮忙联系120救护车,我在出院单上签的字,我知道回家就是等时间了。

还好父亲回家的路很顺利,我们用担架把父亲抬到炕上,医生告诉如何换药,就走了。父亲知不知道回家了,回到自己亲手盖的屋子里,回到自己躺了几十年的炕上,我们无从知晓。这是父亲的心愿,死在自己的家里,自己的炕上,是落叶归根,还是故土难离!父亲到姐姐家已经两年了,老房子是哥哥住。父亲已经没有意识了,就像正常人一样睡觉,睡的很香,很自然,很舒服,没有任何痛苦,没有任何挣扎,外界的一切已经不能影响父亲了,呼吸均匀,肢体活动正常,就像一个吃了安定药的人,在深睡,就像劳累、辛苦过后的人,在沉睡。上午我们把父亲的新衣服穿上了,这套寿衣是二姐很早以前买的,二姐春天,因患宫颈癌去世的,走的时候才46岁,看到父亲的寿衣,想起去年离开的二姐,我心里酸酸的,二姐是父亲最喜欢的孩子,是父亲的小棉袄。二姐离开的事情,对父母瞒了很长时间,后来父母知道了,父亲拿二姐的相片哭了,白发人送黑发人,是难以言明的痛苦,打击是可想而知的,是揪心的疼,失去二姐的心痛,对父亲身体健康的影响很大,本来因为膝盖疾病,已经卧床的父亲,心里的压抑够大了,活动受限制就上火,加上二姐的死,父亲的精神低落了很多。

吊瓶继续打,脂肪乳继续打,我们只是想一切顺其自然,回家当天,父亲没有任何表情,无牵无挂地休息着,我想父亲的意识与外界隔离了,不时打哈欠,偶尔也会伸伸胳膊动动腿,让我们儿女的心很平静,前来看望的人很多,父亲在村子里人缘很好,我们家在这个村里,已经生活近六十年了,是坐地户,父亲的性格好,喜欢开玩笑,喜欢逗小孩,喜欢帮助别人,屯里有红白事情,都会找父亲去做大锅饭,而且有求必应,大家称:老顽童。看见父亲的样子,知道即将离开了,大家很惋惜,叹息世事无常。

第二天上午,父亲呼吸开始不正常了,每次呼吸的间隔长了许多,显得困难了,晚上,父亲呼吸的声音越来越大,间隔越来越长,满屋子回响着父亲的呼吸声音,第三天上午,父亲的呼吸越来越重,胸部起伏幅度越来越大,这是我们开始揪心了,感觉到了父亲的痛苦,一种无助、无奈的心情拥上心头,中午,吊瓶不在进药了,我们知道父亲要走了。把父亲的棺材抬了出来,放在院子里,大家把二十四孝贴在两侧,又把内测用黄布表上了,有人开玩笑说是给父亲的房子装潢,我们为父亲清洗了身子,把父亲的手脚洗了又洗,把父亲手脚指盖剪了又剪,记得父亲的手脚一直出现裂口,有时候会出血,经常用热水泡泡,很着罪。按我们的想法,在父亲临咽气的时候,把父亲抬入棺材里,不在屋子里停留,说可以减少对活着的后人影响。中午,父亲开始反痰,呼吸声更大了,痰就卡在喉咙处,我们用棉签往外抠,偶尔感觉父亲会反映一下,胳膊、大腿略微动一动,抠出来的痰很多很黄,没有闻到父亲的口里有什么怪味,只是感到父亲的呼吸越来越弱。此时,所有人都明白父亲真的要走了,没有谁能挽留住了,两点多钟,呼吸变得微博了,渐有渐无。两点十分父亲不在呼吸了,我们把父亲抬进棺材里:入殓了,父亲的生命结束了,终末了。

此时哭声一片,大家忙着搭灵棚,阴阳先生告诉我们去准备的东西,买回来的东西有,一只马、别墅、小汽车、金银财宝等等,还有一些殇葬用品。我不相信这些,我认为人死了,就什么也没有了,什么灵活,什么去阴间生活了,其实,都是胡说,可是,面对这些我又不能反对,每当去参加别人家的殇事,会感觉这些东西有一点可笑,明明是给活人看的,或者是一种浪费,但是此时此刻,我顿然觉得有必要了,因为,是给父亲到另一个世界用的,想想父亲是阳世没有祥过福,劳累了一生,没有穿过一件超过二百元以上的衣服,没有出去旅游过,就连县城也没有去几次,生活范围就是这个小山村,在生产队当了几十年的农民,赶了多年的马车,是一个车老板子,应该说,活的时候没有见过这么多的钱,没有住过这样好的房子,更没有开过小轿车,想到这些我心里充满了愧疚,感觉自己很无能。现在花很少的阳币换这么多的阴币,购置了洋房、轿车,是不是很懂得孝心啊?看见这些“纸活”做的如此逼真、形象,摆放一些稍微能拟补一下不安的心吧,其中不乏有一些自欺欺人的味道。又试想父亲能在另一个世界拥有这些财物,生活会好许多、轻松许多,也算是亡羊补牢吧!

二十号在家放了一天,吊唁的人很多,收到了一些花圈、礼金,我们准备了饭菜,雇了乐队助气氛,想父亲养了我们这些儿女,应该体体面面地离开人世。父亲是活八十一岁,应该是喜殇吧!二十一号早晨,我们把父亲入土为安了,埋葬在我们家族的主坟里了,在父亲的棺材埋好后,准备下山的时候,我忍不住哭了,以后父亲与我们在无牵连了,彼此也不在有牵挂了。

我的回忆3000字读后感 篇4

由于我还是个初中生,所以我无法去接机,无法去看你的演唱会,更无法当你的铁杆粉丝,无时无刻的关注着你。所以我只能在每天星期天回家时,搜搜看关于你的一些你的东西。我会因为你发了一条微博而欣喜若狂,我会因为你的人气暴涨而大声欢叫,总之关于你的一切好消息都会令我微笑。我也不知道我怎么就这么我无可救药的喜欢上你。我想也许是我在做数学题时你的脸你一下就浮上了我的脑海,也许是当我发呆时总会看的你的身影,也许是在我做某一件事时总会想你现在在做什么呐?

有时我的同学会觉得我傻,我不值得,我做这些是你又不知道,她们会在一起嘲笑我的天真,可爱。但她们永远不懂现在的我很幸福,真的,很幸福。

你知道吗?我有时也会悲伤,也会难过,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这么莫明其妙的想哭,可又流不出眼泪。喜欢你,我也有我的悲伤——莫名其妙的悲伤.......

喜欢你的同时,也给我的学习带来了不断的动力。因我一定要见到你,那么我就必须好好学习,那样我才有去见你的资本,所以每当我I想要放弃时,你都会给我不断支坚持下去的勇气。是你让我有了目标,有了生活的动力,有了每天都迎接新的一天的勇气。

朝阳你撒向大地,光辉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那边是你的方向,我会勇往直前的走下去,因为我知道你就在前面微笑着向我招手,余辉洒在你的身上,真的那时的我很幸福........

哥哥,虽然你不知道在这茫茫然海中有那么一个我喜欢你,但我是不会放弃的。无论是现在,将来,还是以后。

不过哥哥你也要为我做一件事哟!那就是——乖乖站在那里等着我喜欢你::>_<::

《回忆我的母亲》的读后感 篇5

学会感恩,是为了擦亮蒙尘的心灵。当纯净的心灵被灰尘蒙蔽时,人们就会感到迷茫,甚至做出错误的选择。2006年11月20日,一位老太太在拥挤的人群中被挤得摔成骨折,好心的彭宇上前扶起老太太并把她送到医院,结果却被老太太及家属咬定是肇事者。最终彭宇被法院判定赔偿老太太四万多元。做好事的彭宇,不但没有受到老太太及家人的感谢,反而受冤枉。如今,很多人都受到了”彭宇案“的影响,在他人有困难之时,不愿伸出援助之手。但是,在这般冷漠的当今社会,我们要学会感恩,让感恩这盏明灯指引我们前行。学会感恩,让感恩之风吹开灰尘,擦亮蒙尘的心灵,唤醒我们的感恩之心,向帮助我们的人说一声谢谢!。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学会感恩,是为了将无以为报的点滴付出永铭于心。2011年,在浦东国际机场发生的“儿子用刀捅伤母亲”的案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犯罪人汪佳晶解释说由于自己精神压力一直很大,当妈妈说不能在供自己留学的时候,他无法接受,于是一下子爆发出来。可怜天下父母心。汪佳晶母们辛辛苦苦挣钱供他读书,他不知感恩,居然拿起刀捅向他的母亲!如果他知道感恩,学会了感恩,能够体会到母亲的辛苦,或许他再怎样也不会拿刀捅向最应该感恩的母亲。感恩是美德,忘恩是大恶。我们应该以一颗感恩的心去生活,牢记别人曾经给自己的帮助和恩惠。学会感恩,是爱的延续。我们得到他人的帮助和爱护,我们就要感恩他人。感谢他人伸出的援助之手,感谢他人奉献的爱心,支持和鼓励他人将爱传递,将爱延续。感恩也是一种爱,学会感恩,就是将爱延续。

简爱读后感3000字 篇6

——《简爱》夏洛蒂

这直接震撼了我,主人公的悲惨命运与她与艰难的不屈抗争,简爱对感情、生活、社会以及宗教都采取了独立自主的用心进取态度和敢于斗争,敢于争取自由平等地位的女性形象。

如果我们认为夏洛蒂仅仅只为写这段缠绵的感情而写简爱,我想,错了,作者也是一位女性,生活在波动变化着的英国19世纪中叶,那时思想有着一个崭新的开始。而在《简爱》里渗透最多的也就是这种思想——女性的独立意识。让我们试想一下,如果简爱的独立早已被扼杀在寄人篱下的童年生活里;如果她没有那份独立,她早已和有妻女的罗切斯特生活在一齐,开始有金钱、有地位的新生活。如果她没有那份纯洁,我们此刻手中的《简爱》在也不是令人感动的流泪的经典;因此,我开始去想这本书为什么令人感动。

是她的纯洁,她的独立,她的人格魅力或者是书中的语言?用我自己的话说这些只但是是我们认识的她的小部分。其实最给人以感动的是也的那种不屈的精神,那种不愿听命于人,不服从上天安排的一种勇气。这不仅仅需要“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的豪迈和胆量,更关键的是她那种坚守,毫不犹豫做出的决定。

这种性格又有点像《家》里的鸣凤,她不服从高老太爷的安排,却无力抵抗,最终选取投井自尽,她们的相同处在于都不服从旁人的命令,坚决独立,做回自我,然而她们致命性的不一样就在于简爱有种一颗坚强的心,她知道活着就意味着期望。而鸣凤却选取了这条与世长辞的歪路,能够说作者笔下的主人公最后的独立,幸福是也自己用双手用心灵创造出来的,她给我的感动不是用言语能够表达的。

简爱已作为独立女性成功的经典,我期望阳光下,鲜花里有更多的简爱走出来。不管是贫穷或是富有;不管是美貌或是相貌平庸,都有完美心灵和充实的心胸,都能以热观的心态和独立的性格,坚强的个性快乐地生活。

从这本书中,能够看出它塑造了一个体现新兴阶段的`某些要求的女性形象,刻画了工业革命时期的时代精神;对简爱,我有的是欣赏和赞美,她虽经历不幸却热爱生活,并把爱带给每个需要她的人。她从小虽然爱到姨姨的欺负也说过永久不会再认她的诺言。然而就在她与罗切斯特坠入爱河的这段时刻,当她得知舅母里德太太病危时,她还是毅然地选取回去见里德太太最后一面。这不仅仅需要的是宽容,更需要的是勇气。

假想你的仇人即将过逝,尽管他曾救过你一命,你能放下方子,能鼓足勇气地到他面前说声谢谢吗?我想绝大多数人的回答是否,根本不可能,她这种忘却仇恨的乐观态度不是我们这些当代青少年的重中之重,现今我们许多年青人常因一些小矛盾或者小仇恨就想将别人置于死地。为什么我们不能想开点呢?其实别人在批评你时恰恰指出你的缺点所在,为何我们又不能去改正呢?

简爱的一生虽谈不上轰轰烈烈,但却平凡而不平庸,是刻骨铭心的。在我心中,简爱就像一个充满智慧,充满爱心并发奋使自己生命得到张扬的精灵。她的生命里安排的注定是幸福。罗彻斯特是上天送给她最重的礼物,遇到他不久后,简爱就发现自己已经深深地爱上了罗切斯特先生。

然而,也就是英格母,梅森这些人的出现给她的幸福加入一些插曲。其实罗彻斯特是喜爱简爱的,自从他装扮算命试探她后,她也知道了,然而英格母的出现破坏了灰公主与王子的梦,简爱既是悲哀,又是无奈,她明知他们两个人并不相爱,却不敢主动理解罗彻斯特。

也就在这种压力下罗彻斯特最后站出来向她求婚。最后他们最后进了礼堂,此时梅森的出现打碎简爱的幻想,原来罗彻斯特的妻子仍活着,但是却是个疯子,简爱不能忍受这一切决定出走。

《活着》读后感3000字 篇7

幽魂香还

活着,是一种正在进行的状态,不是已然过去的或者还未来到的。当冰雪过后,韶华已逝,泪水拂去,人,要以怎样的姿态,去面对,去承受,去回忆,去追逐;人,还要用怎样的目光,去同情,去揭穿,去悲哀,去放逐。我讨厌医院!从小就是,那只看钱不看人的医院,简直比周扒皮还让人厌恶,我的外婆,也是在医院里面走的。为什么?为什么电视上报道的那些悬壶济世,妙手回春,仁德仁信的医者,在现实里面,我们看不到?小说中的医院,是在离我们稍远的时代,可惜了,医生的品性似乎是一脉相承的,所以福贵的三位亲人,在同一家医院的同一房间中,离他而去。

家珍,多好听的一个名字,而她的父亲也的确把家珍当作家里的掌上明珠来呵护,直到遇到了福贵……她美丽,善良,聪颖,能干。我想她应该就是男人理想中的好妻子吧。在看这本小说的时候,我就一直在思考,到底家珍是不是爱着福贵的,后来我发现,这个问题很傻,如果没有爱,家珍怎么会甘愿嫁给福贵,还给他生儿育女呢?家珍的背景在当时也是很优裕的,家里并不缺钱,不是那种一般小说里面写得苦不堪言的贫困家庭的可怜小女生。可她就是嫁了福贵这样一个玩世不恭,伤风败俗的纨绔子弟,福贵在公众场合羞辱过她,还对自己的父亲不敬,但是家珍竟然依旧不离不弃。即使自己被父亲接走了,生的孩子还是坚持姓徐!还有,灾荒的时候,瘦弱的她去父亲家了,可是竟然不是要离开福贵,而是将米藏在胸口,带回来,煮粥给福贵和孩子们。身份转变了,地位也改变了,可是热烈的情感还在,这是经得起折腾的感情!我一直记得她说过她害怕死去。害怕见不到福贵,见不到家人。我想她最害怕的不是死亡,而是她要离开那经历了无数磨难和多次死里逃生才建立起来的家庭,虽然穷苦,但是幸福的家庭。“春生,你要活着。你还欠我们一条命,你就拿自己的命来还吧。”

几年后的文革,春生说自己已经活不下去的时候,最后来他们家道别。春生走的时候,家珍从屋内喊的是这么一句话。这也是家珍和春生的最后一句话。虽然家珍对春生抱有一种难以言语的感情,但是在生与死的一霎那,她还是要春生活下去。坚强的活下去!可是,就是这么一个完美到极致的女人,却也逃不过命运的捉弄,她走之前,即使闭着眼睛,也用尽平生最大的力气,去抓福贵的手,仿佛不让死神带走自己,不让死神将自己与福贵分开。可是一切都是徒劳,她什么也没能带走,什么也没能改变。当然,在这之前,她的子女已经先她一步了,这莫大的无言的悲哀,让我第一次尝到什么是语言的苍白。每次想到家珍,我就想到我的母亲,曾经瘦弱胆小,却为我变得坚毅勇敢的妈妈。

有庆,我最悲痛的一个人物,世间怎么会有如此乖巧的,如此重情懂事的,如此让人不舍让人光是想到就想流泪的人儿,他善良纯洁地不像一个真实的人,在他的身上,我完全看不到半点的自私,半点的贪念,半点的人类的劣根性。福贵,经常不分青红皂白地对有庆施暴,又是打又是骂,可他,小小的年纪,却已然习惯了把什么都放在心里,一个人默默承受,他还是个孩子阿,本应该天真活泼,有着快乐无比的童年,可他拥有的是怎样的艰苦而又悲哀的生活。就是这样的有庆,一个洋溢着无限活力,未来充满着无限可能的生命,在那个年代里戛然而止了。这是一种断然的空白,无声无息的,潜入心魄,在思绪落寞间久久地激荡震颤,余音不止。那个头不高的青涩少年,那重视亲情对姐姐有无限依恋的有庆,那懂事的主动为家庭分担的有庆,那揉着惺忪睡眼每日风雨无阻去割草的有庆,那舍不得穿鞋在乡间小路上来回奔跑踏出咚咚步音的有庆,那善良的饱含着爱心护羊心切的有庆,那憨厚正直固执的勇于承担的有庆阿,你一定是还活着,对不对……

有庆之后就是一连串接踵而至的死亡,这死亡,给予我情感上的震荡却越来越淡,仿佛麻木般的我,看着那些文字描写中的那些我熟悉的书中的人物,凤霞,二喜,家珍,一个个相继离去,一直到小小的苦根的近乎无声的死,仿佛,将生命视作了一个微不足道的尘埃,或许第一次是给予人关注的,然后越来越多的尘埃,落下来,你却无暇顾及了,于是熟视无睹了,多么悲哀。苦根的死为全书画上一个既圆满又不圆满的句点,而我的神经到了这里,也仿佛已经麻木到快要窒息了。

苦根走后,整个世界,仿佛在一瞬间,都寂寥了,其实在苦根之前,还有福贵身边的人相继死去了,使诈骗取福贵田宅的龙二被枪毙了;被抓去做过壮丁,又跟着解放军征南闯北的春生,在文革中被打成走资派,上吊自杀;逃得不想逃,认识好几个军队里的壮丁的壮丁老全也被子弹打中了。这些人无论好坏,都是曾经在福贵生命中出现,并给予他一定生命启示的人,可是他们不在了,都不在了。好人坏人,一旦落入黄土,就无所谓了。

此时的福贵,头发雪白,身体枯槁,心力憔悴,可是即使全世界只剩下他一个人,他独独一个人,他也终究没有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在生与死之间,对于福贵而言,死是更容易的选择,可是,就像当时废了双腿的史铁生一样,他选择了活着,而活着,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曾经想过,如果我断了手脚,我一定会选择死,可是真到了那时候,我会去死吗?我不知道,也许人只有真的体会到人生的刻骨铭心痛彻心扉的疼痛与苦难以后,才会明白活着是一件多么让人奢望的事情。所以,就像小说里面所说的,福贵也许仅仅是为了活着而活着,当一切自己所要追求的,所要维系的,倾尽心力所要保护的,都不复存在的时候,我们的面前呈现的是一大片一大片的空白和虚无时,我们所要做的也许就是好好地活着,即使是在黑暗中,也要一步一步,向前,向远处,向自己的归宿,走去,再慢再难,也要走去,走去,走去……

秋后余响

几乎所有对这本书的品评都是沉重的悲哀的凄凉的,可是,这平淡无实的文字,一一道来的人生,又渐渐远去的生命。是否也带给我们除了沉重悲哀以外的东西呢?

小说中,最终离去的人儿,每一个,都曾经为生命争取过,有庆,家珍,凤霞,二喜,苦根,尤其是家珍,这个顽强坚毅的女人,这个身染软骨病还固执到让人心痛的女人,她放心不下儿子和女儿,所以她抗争了,柔弱的她依靠怎样的力量,明明已然在死亡边缘,可又再次回到自己深爱的家庭,看着最爱的凤霞嫁给一个疼她爱她护她伴她的二喜,她坚持地太久了,真的太久了,倘使她早一点离去,也许就不会承受两次失去子女的痛苦,这样双重的打击,任是哪一个坚强的人,也无法承受的,家珍,你太苦了,所以你终于也坚持不下去了,对不对?所以你还是走了,无力与命运抗争了,也不想抗争了,是吗?去吧,家珍,在那边,你会比现在幸福。

3000字《罪与罚》读后感 篇8

看完杜斯托也夫斯基的《罪与罚》后,心中不时感到震撼与感动。

这本书我已读了好几遍了!非常值得一读,我极力推荐!陀思妥耶夫斯基小数的结构不能说完美,但他的艺术手法和艺术感受力绝对是天才式的。他的语言可以让你一口气读下去。用专业一点的词汇说,陀思妥耶夫斯基善于多声部发音,意思是可以让许多人同时存在并说话,绝无烦乱之感!无论从思想、语言、叙事节奏都堪称一流!反复读此书十遍,胜过读二流作品一百本!

《罪与罚》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中的一座高峰,为作家带来了世界声誉。

《罪与罚》是一部卓越的社会心理小说,它的发表标志着陀思妥耶夫斯基艺术风格的成熟。小说以主人公拉斯柯尔尼科夫犯罪及犯罪后受到良心和道德惩罚为主线,广泛地描写了俄国城市贫民走投无路的悲惨境遇和日趋尖锐的社会矛盾。

在《罪与罚》中,男主角拉斯柯尔尼科夫是小说中的中心人物,这是一个典型的具有双重人格的形象:他是一个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穷大学生,一个有天赋、有正义感的青年,但同时他的性格阴郁、孤僻,“有时甚至冷漠无情、麻木不仁到了毫无人性的地步”,拉斯科纳夫以其聪明绝顶、却与世隔绝的头脑,建构出一个学说:超凡伟人往往有犯罪的天性,因为他需要建构新制度,这种建构势必带来毁坏;也因此,伟人的犯罪是合理的。他不仅建构这个学说,并且身体力行。他相信自己也可以成为拿破仑,但是他跟当年的拿破仑一样,因身世贫困没有机会,拿破仑努力争取机会,甚至因此流人血;而他,也需要机会。因此他杀了早让人议论纷纷的刻薄老妇,抢其钱财。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他被迫还杀了另一个无辜、受苦、可怜的老妇。拉斯科纳夫内心深处的理想抱负绝非自私自利,反倒是博爱的。但是,为达到理想而有的手段,却导致一场轰动社会的谋杀案。所有的检调人员,全从牟利角度解释这谋杀案,直到一个也酷爱研究思想的检察官出现,他立即将调查方向转向,透过拉斯科纳夫的论文,找到行凶的动机。

拉斯科纳夫自承他相信“伟人的福音”,当他说出这观点时,连他的朋友都觉得太激进,因为当时社会上普遍的信念是“社会福音”,也就是只要社会制度完善,人都将安居乐业不再犯罪。想想我们不也正是处在这样的信念下的吗? 杜斯托也夫斯基透过《罪与罚》中的对话,先知卓见的提出他的质疑:罪恶真的只是社会问题引发的吗?还是在人性深处尚有其他邪恶,是导致犯罪的因子?犯罪跟社会体制的不完善,真的是等号相关?拉斯科纳夫显然不相信改善社会制度之路,他认为这世界就是需要伟人,伟人配拥有权力,伟人也够资格在破而立的过程中犯罪。这些问题不由得引起我的深思,这些问题的答案是什么呢?而这本书另一个让我引发深思的地方是,社会中的弱者,精神中有无私奉献与爱的人却在引导着救赎之路 《罪与罚》中,这个人物就是梭娜。有几段拉斯科纳夫与梭娜的对话精彩万分:男主角拉斯科纳夫再有痛苦,都绝不泄漏一丝一豪情感,但是他却在最紧要关头,找到梭娜坦承是他犯案,梭娜尽管为自己的好友之死哀伤不已,却温柔的凝视拉斯科纳夫,然后围抱他的颈项,紧抱住他。拉斯科纳夫问梭娜:“你为何不骂我,却拥抱我呢?”梭娜命中拉斯科纳夫内心深处要害的回答:“因为全世界没有比你更不快乐的人了!”而这时,拉斯科纳夫心一软,两颗眼泪蕴藏在他的眼眶中,就要掉下了。当拉斯科纳夫问她这一生的苦难,上帝的回答是什么?梭娜仅只是念完新约圣经中拉撒路死里复活的故事。

就在念圣经的这一刻,贫困的房间幽暗的烛光照著凶杀犯与妓女。梭娜以其弱者之爱,不自觉的引领拉斯科纳夫走向救赎之路。拉斯科纳夫问梭娜:“你不会离我而去吗?”梭娜回答:“不会,无论你到何处,我都随著你....,”甚至她也在非理性的情感中,知道拉斯科纳夫需要她的接纳与爱,她遗憾的说:“为何你不早来,我为何不早些遇到你呢?”男主角剖心相告后,问梭娜:“你觉得我卑贱么?”梭娜说:“不,你只是在受苦。”最后,拉斯科纳夫向梭娜

要十字架,梭娜给了他,并说:“我们一同受苦难,也一同挂十字架阿!”就是在杜斯托也夫斯基小说中,一再出现的,是“主动选择悲悯苦难、选择与他人一齐受苦”,这是十字架精神,而十字架精神永远呈现著吊诡:“在软弱的地方显现其刚强。”而一个能看见所谓的强者内心深处的痛苦的人,往往自身也负荷著巨大的苦难。

小说通过这一形象,深刻地揭露了资产阶级的“弱肉强食”原则对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毒害,有力地批判了这一原则的反人道主义的实质,并且从客观上否定了建立在“超人”哲学基础上的无政府主义式的反抗,因为这种反抗决不可能给被压迫者带来新生活的转机。然而,作者作出的上述揭露和批判仅仅是从伦理道德观念和宗教思想出发的。作者认为一切以暴力抗恶的作法都不足取,因为人无法逃避内心的惩罚,在毁灭他人的同时也毁灭了自身。作者还力图把拉斯柯尔尼科夫的犯罪行为归结为抛弃了对上帝的信仰所致。用索尼娅的话来说,是因为“您离开了上帝,上帝惩罚了您,把您交给了魔鬼!”作者为拉斯柯尔尼科夫安排的一条“新生”之路,实际上就是一条与黑暗现实妥协的道路,也就是所谓“索尼娅的道路”。作者把索尼娅看作人类苦难的象征,并在她身上体现了虔信上帝,承受不幸,通过痛苦净化灵魂的思想,作为一个黑暗社会的牺牲品,一个受压迫最深的女性,索尼娅的形象有着不可低估的典型意义,但是作为一个理想人物,这一形象却显得十分苍白。显然,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小说中宣扬的这些宗教思想,与整部作品所显示的强大批判力量是不相协调的:这里充分表现出作者世界观的尖锐矛盾。《罪与罚》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小说比较全面地显示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关于“刻画人的心灵深处的奥秘”的特点。作者始终让人物处在无法解脱的矛盾之中,通过人物悲剧性的内心冲突揭示人物性格,同时作者对幻觉、梦魇和变态心理的刻画也极为出色。小说中,由于作者着力拓宽人物的心理结构,情节结构相对地处于从属地位。尽管作品中马尔美拉陀夫一家的遭遇令人同情,凶杀事件扣人心弦,但它们都只是“一份犯罪的心理报告”的组成部分。正因为这样,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才以前所未有的幅度和深度展现在读者面前。此外,这部小说场面转换快,场景推移迅速,主要情节过程只用了几天时间,在浓缩的时空中容纳了丰富的思想内容,小说的时代色彩和政论色彩十分鲜明。

然而,作者作出的上述揭露和批判仅仅是从伦理道德观念和宗教思想出发的。作者认为一切以暴力抗恶的作法都不足取,因为人无法逃避内心的惩罚,在毁灭他人的同时也毁灭了自身。作者还力图把拉斯柯尔尼科夫的犯罪行为归结为抛弃了对上帝的信仰所致。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小说中宣扬的这些宗教思想,与整部作品所显示的强大批判力量是不相协调的:这里充分表现出作者世界观的尖锐矛盾。

人们向往自由,却又用刑罚剥夺自由。对自由与刑罚这对历史论的求解,应该说是《罪与罚》这本书的一个较为突出的特点。《罪与罚》这本书从犯罪本质观的历史轨迹与认识纷争、犯罪的利益动因、犯罪的运动规律与犯罪预防、刑法的防腐败效能等多个方面向读者阐述了情与法、伦理与规则的强烈冲突!!

黑天鹅读后感3000字 篇9

我们的世界,其突变是由极端、未知和非常不可能发生的(以我们现有的知识非常不可能发生的)事物所主导的,而我们却一直把时间花在讨论琐碎的事情上,只关注已知和重复的事物;即使我们取得了知识上的进步和成长,未来仍会越来越不可预测,而人性和社会“科学”合谋起来向我们隐藏了这一点。

错误地把对过去的一次天真的观察当成某种确定的东西或者代表未来的东西,是我们无法把握黑天鹅现象的原因。

我们的头脑是一台非常了不起的解释机器,能够从几乎所有事物中分析出道理,能够对各种各样的现象罗列出各种解释。我们只是一台巨大的回头看的机器,并且“合乎情理”的不断的“自欺欺人”。这种“自欺欺人”导致的一次又一次的面对意外的猝不及防(负面黑天鹅)以及颠覆认知的重大发现(正面黑天鹅)都发生在人类自以为是的认知海洋的边界之外。

我们面对黑天鹅的无知,根源在于:人们学习已知的太多,思考未知的太少。

我们只有专注于我们不知道的,才有可能从容应对未知。我们必须把极端事件当作我们认知的起点,而不是把它当作意外事件置之不理。

我们不是始终生活在按已知规律可以预知未来的风平浪静的平均斯坦中,现代世界是极端斯坦,被不经常发生及很少发生的事件左右。黑天鹅现象要求我们换一种思考方式。我们不能把问题藏起来,就只有更深入地挖掘。

我们可以通过负面例子而不是正面证据,才能接近真相;因为依靠正面证据存在过早下结论或可能误导对未知进行判断的风险,可能出现证实谬误。有时候大量信息变得毫无意义,而少量信息却具有非凡的意义,正如:1000天并不能证明你是正确的,但一天就能证明你是错误的。

所以,从认知世界的方式来看,我们更多的需要冷眼看世界而不需要找理由满足自我膨胀的认知感,让我们把重点转向缺陷和未知吧。

传统认知方面,我们无法在不编造理由或者强加一种逻辑关系的情况下观察一系列事实。对事实的解释与事实混在一起,使事实变得更容易被记住,更符合道理。这种倾向的坏处在于它使我们以为对事物有了更好的理解。这就是传统认知导致的叙述谬误,这种叙述行为来自一种根深蒂固的简化事物复杂性的生物需要。对于发生过的事件,我们会不断根据事件发生之后我们觉得有道理的逻辑持续叙述过去的事件。这也使得历史事后看上去比实际上更可解释--当下也是如此。

我们是寻找原因的动物,习惯于认为一切事情都有确定的原因,并且把最明显的那一个当做最终解释。但实际上可能并没有可见的原因,相反,很多情况下什么也没有,甚至没有任何可供选择的原因。沉默的让人无法得知的隐藏中的证据掩盖了这一事实,让人们可以“合乎情理”地串联起让人信服的理由,这是因为我们潜意识的推理机制忽视沉默的证据,即使我们知道需要考虑它。不进入视线则不进入大脑:我们对抽象的东西怀有天性上的甚至行动上的蔑视。

其实,在现实的世界里,重要的东西往往乏味而无情,因为我们内在的情感功能是为线性因果关系设计的,而我们的世界比我们想象中更加非线性,也比科学家们的意愿更加非线性,更加的不合乎固有的因果关系。实际情况往往是:令人不安的事例在确定真相方面有力得多,但我们通常并不知道这一点或者习惯性的排斥这些“意外”。

为避免叙述谬误和因果误导,我们需要做的:

1、强调实验而非讲故事,强调体验而非历史引导,强调客观知识而非理论;

2、实验中只是观察数据,对产生数据的真实过程作出假设,并根据进一步的信息对假设进行校准;

3、对各种可能性进行预测并记录预测的结果。

世界隐藏在迷雾中,而表象在愚弄我们。

对于人类回望的历史,显然不是一个可以理论化和得出一般知识的地方,也不会对未来有直接帮助。我们能从历史中得到负面认知,这一点是无价的,但同时我们也得到了太多知识的假象。我们需要做的是:学会阅读历史,吸取所有可能的知识,不要对奇闻异事(常规逻辑之外的异事)皱眉,也不要建立任何因果链条,因为回看历史的反向推演过程的不确定性与历史真实演进的正向过程的偶然性无法偶遇。

在认知当下现实的过程中,我们会面临专家的引导。实际上,因变化而需要知识的事物,通常是没有专家的,而不变的事物似乎会有专家。变化的事物通常易受黑天鹅事件的影响,在这个充满未知的领域,所谓的专家也只能是事后专家。

在人类的发现之旅中,屡屡可见:你发现了你之前并没有要寻找的东西,而它却改变了一切。是的,真正的发现只是偶然的奇迹。正如科学发现中经常发生的一样,寻找证据的人没有找到,最终被称为发现者的人却并不是寻找证据的人。

对确定性的追求是人类的本性,也是一种思维的恶习。假如你抛弃完全准确的预测未来的想法,你就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只要你记住预测的局限性。

对于预测,我们也无需避讳。我们可以从事件发生的动力出发,预知何种环境能够产生大事件(极端斯坦),何种环境不能产生大事件(平均斯坦),这是我们需要做的唯一一个先验假设。

实际预测中,对小问题的建议是:保持人性!在你自己的小问题中,接受人类存在认知自大这一事实。不要试图总是不做判断,生活中离不开观点,不要试图避免预测。我们应该避免的是对大范围的预测的依赖,避免那些可能损害你的未来的大主题。对于经济预测者或社会科学预测者的话保持谨慎,他们是固有认知框架的维护者。对于来自专家的预测,我们应当学会根据观点可能造成的损害而不是好听的程度来辨别它们。要做你自己的预测,预测事件的各种可能影响。

面对预测的不确定性,我们做决策时,只需要了解事件的影响(这是你能知道的),不需要了解事件的可能性(这是你不可能知道的),这一点构成了不确定性的核心思想。

世界是通过大的随机变化前进的。

对于企业,或许最成功的企业就是那些懂得接受事物的内在不可预测性并利用它的企业,因为对于未来的研究核心在于未知的未知,而不是计划中的未知。我们应该做的是:尽可能开拓出可能捕获更多未知的更多路径。我们要抓住一切机会,或者任何像机会的机会。

对于个人,要努力工作,不是做无聊的工作,而是搜寻机会,并尽可能扩大它们对你的影响,增加各种正面不确定性的来源。在极端斯坦的现实中,没人是安全的。反过来也一样:没人受到完全失败的威胁。我们现在的环境允许小人物在成功的希望前等待时机--活着就有希望。

从全球的视野看,全球化并不只是带来了好处,它还导致全球在互相牵制状态下的脆弱性,同时在降低了波动性的情况下制造了稳定的假象,牵一发动全身,隐藏了毁灭性的黑天鹅,尤其在金融领域。

在金融领域,随机性主宰了市场的突变。但我们在冒最大的风险:我们面对极端斯坦的问题,却“近似的”使用平均斯坦的方法(传统统计学的高斯钟形曲线,即:不存在突变的正态分布理论)。高斯占领了我们的商业和科学文化,成为沿用至今的统计学基础,这是隐藏黑天鹅的风险所在。我们不能始终守候在“高斯分布”的传统统计王国里的平均斯坦中,应该转向对随机性的高度关注,这才是未来走向的关键。

从应对黑天鹅的实践角度,我们可以把对理论的依赖降至最低,脚踏实地,减少意外。作者塔勒布博士提出的决策法则如下:当他能够受到正面黑天鹅事件影响时,他会非常冒险,这时失败只有很小的影响;当他有可能受到负面黑天鹅事件的袭击时,他会非常保守。当某个模型中的错误对他有好处时,他会非常冒险;当错误对他有害时,他会非常多疑。

《战天京》读后感3000字 篇10

这是一篇迟来了很久的书评,是对半年前读过的一本书《战天京》的一些感想,虽然迟来了很久但每当自己想偷懒不写读后感时对这本书的推荐欲望便告诉自己:不行!不管什么时候也一定要写完。以至于当时看书时在空白处写的评语都一直留存在手机里不愿删除,一直到写完这篇为止,现在回想起来当时在飞机上看完书之后就迫不及待地拿起笔写读后感时的场景还觉得似乎就在眼前一样,足见此书甚好,值得一读!

此书作者谭伯牛,最早于 年出版,从豆瓣书评来看,此书出版后似乎获得过不错的反响。只是我之前孤陋寡闻,一直未曾听说,只是一年前在听“罗辑思维”音频时老罗推荐便毫不犹豫花钱买下,罗辑思维说这是一本硬书,按传统图书的法子出版是卖不动的冷门硬书,非常小众的书如果没有包装和市场营销手段是不可能被大众发现的,这年头粉丝经济的威力是无穷的,借助罗辑思维的平台发布的定制版很快就在网上卖完了,比很快更快的首版售罄。其实开始并没对本书抱多大希望,以为不过营销推荐,故事内容估计也在节目讲差不多了,然而开卷试读,却给了我相当的惊艳。就书而言,阅读体验着实不错,作者写的任性,我看的自在。书中所引古人奏折、笔记之出处俱有评注,此举已甚难得,更为难得的是,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作者还加以钻研求证,明辨是非,杜绝道听途说。其中对于大人物的一些小伎俩也毫不讳言,曾公那些见不得人的“不可录不可录”信件日记一一摊开,总还是回归人性的“了解之同情”。

晚清因其特殊的历史时期,常常被世人置于丧权辱国,不喜多谈之地。从历史课本中我们看到的晚清就是一场不堪回首的悲剧,外有八国联军侵华,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内有白莲教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内忧外患,动荡已极。所谓乱世出英雄,这个烽烟四起的时代,《战天京》这本书讲述的是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曾国荃、郭嵩焘等晚清军政名人的故事。作者在充分了解正史的基础上,大量利用书信、奏折、笔记等史料,抱“同情之理解”的态度,鲜活再现了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为代表的晚清名臣之间的恩怨冲突。全书夹杂的书信、章奏其实并不难读,关键在于作者细致的解析。作者用笔直白有趣,颇多妙语,可以说是“史笔见其真,诗笔见其美,画笔见其巧”(序中语)。他不是现在所盛行的那种单纯以抖机灵为主的插科打诨,而是实实在在的讲解,是下了很多功夫之后,抽丝剥茧的分析。

书名《战天京》已然道出故事的主线:太平天国之乱。太平天国始于道光崩殂,咸丰继位之际,终于同治三年,天京陷落之时,历时一十三年,贯穿咸丰帝的执政生涯。这本书讲的故事主要就落在其间,这段时间也正是曾国藩大展宏图的时间,全书七章有五章都在写曾国藩,剩下两章一是慈禧政变,一是讲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所以这本书的领衔主演无疑就是曾国藩了。作为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三人并称“晚清四大民臣”的曾国藩,他的故事在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看这本书,觉得精妙处全在前半部分,即曾国藩建湘军,围攻南京一段。期间除了与太平军斗智斗勇,更要与同僚甚至圣上周旋来往,战场上固然险象生环,马革裹尸,官场中又何尝不是官官相忌,君心难测。其时晚清政府国库空虚,曾国藩办湘军只能“就地筹饷”,虽贵为“节制四省”之钦差大使,实则手无实权,处处掣肘。筹饷则得罪地方官员,不筹饷则打不了仗得罪圣上,曾国藩斡旋于皇帝与群臣之间,一面要应付同僚,一面要跟皇上要权,其中尺度拿捏无一不是官场极深之心机,一不小心得罪皇上就是革职掉脑袋的事情。本书引用了大量曾国藩与皇帝的`往来奏折谕旨,作者精心加以解读,其间言语精妙处不亚高手对弈,招招致命。时有大臣胡林翼云:“天下奏牍,仅三把手,而均在洞庭以南。”这三把手说的就是曾国藩、左宗棠和他自己。本书就用了两章的分量来写曾国藩和左宗棠的恩恩怨怨,其中以奏折相互攻讦、相互保举的文字,攻守相间,精彩纷呈。如果只读原文,没有一定的古文功底,甚难解读,即使明白意思了,没有当时历史背景的知识,也很难发挥延展。作者就为我们一一解读了这些奏折,尽情还原了其中含沙射影,峰回曲折之处,读来不由令人抚掌而叹曰:妙极,妙极!

曾国藩的故事代表不了整个晚清的历史,事实上这本书的时间跨度也不长,但是却正好落在了晚清最为**的一个时间段里。枯燥的古文史料若单列开来固然索然无味,但是经过作者这么一加工,有如小说般流畅,却仍紧扣史实,以史叙事,实在难能可贵。

今人谈曾国藩,言必提《曾国藩家书》,奉为修身治家之绝学。曾文正俨然已出凡入圣,加持了得道高人的光环,似乎句句真知良言,事事温良恭俭。然而谭伯牛在《战天京》一书中毫不客气的指出,曾氏书信,多有删减,那些有损其伟光正形象的书信,早就被著明了不许被编辑入书。这就像雷锋同志虽然做好事不留名,但是都写进了日记里。曾同学更进一步,虽然做坏事也写进了日记里,但是统统不能编辑入书。如同近年来某些被捧上神坛的偶像总要干些出轨、吸毒、骂警察的事情来自砸招牌,虽情有可原然终究不够光彩。历史人物同样有着多副面孔,只是时间久远记载过少,我们更容易将其脸谱化,从谭伯牛引用的书信、奏折来看,曾国藩确系心胸豁达之人,然离“无故加之而不怒,猝然临之而不惊”的圣人形象尚有距离,今人有将其奉为左右逢源的官场高手者,更是站在历史之后看历史之前,丝毫不顾忌当日曾氏的险恶处境了。

《战天京》中的曾国藩,我更愿意将其描述成一个“兢兢业业的謇贤贰保本是一介书生,奈何国家危亡之际,肩负了统兵重任,以一己之力,挽大厦将倾。咸丰年间,国弱民残,国库只剩二十万两纹银,明摆着就是摆烂来的。曾氏统兵,无兵无钱,只能是办团练,收厘金,日子过的捉襟见肘,举目无助。甚至祁门大营被太平军围困时,情况危急,朝不保夕,连李鸿章都借口而去,气的曾文正在日后怒骂自己这个学生“不可共患难耳!”幕僚门客更是树倒猢狲散了,逼得曾氏几欲自杀。而这样的的自杀境地,在曾氏统领湘军的十数年间,大约发生过三次,曾氏处境之艰难,可想而知。惨淡经营十数年终于平熄了太平天国的燎原烽火,不及庆功,又因手握重兵惹得中枢猜忌,不得不裁撤湘军,愣头青左宗棠此时也不甘寂寞,为了太平天国幼主出逃一事狠狠的参了曾国藩一本,虽说是对公不对私,然数千年中国历史,杀功臣的事情还少么?中枢疑心正起,左宗棠就下了一剂猛药。功高震主之际,如履薄冰之时,可知曾国藩左右逢源云淡风轻的圣人形象,不过后人想象罢了。

我是在外出度假的飞机上看完这本书的,当时给我的震撼莫过于更立体地了解了一些历史人物所处的境遇和当时的一些鲜为人知的内幕,对于慈禧发动宫廷政变我耿耿于怀,也曾意淫肃顺如果能够再强硬一些也许中国历史会有新的写法,所以当时就在扉页中写到:肃顺之败,败在迂腐,自认为有皇命在身便自以为是,狂妄自大,未能对局势有清晰判断,终失大好局面。肃顺之败,败在愚笨,自觉遗诏在手便万事无忧,内无皇宠,外无亲军,不知借权以赎买人心,反而刚愎自用,未能迅速掌握实权,终落得身首异处的失败命运。肃顺之败,败在愚钝,自觉道义在手便诸事不多考量,当断不断,瞻前顾后,不思用雷霆手段掌控时局,速除“后党”而固权,优柔寡断,痛失好局。故肃顺迂腐、愚笨、愚钝之徒也。

对于曾国藩的评价我也有自己的一点看法,同样在飞机颠簸中写道:世人皆言曾国藩乃一完人,殊不知文正公也曾被同僚排挤,只因为过于“愤青”,做事有欠妥当,因而险些四面楚歌,身陷重围而不得救,几乎自裁于军前。当时“创立湘军,被困江西之时,不得不泣血上奏:每闻春风之怒号,则存心欲碎,见贼帆之上驶,则绕屋彷徨。”曾公非圣人,非完人,乃一“真人”也。他也有年少轻狂之时,也有刚愎自用之事,也有腹背受敌之难,也有抗旨矫昭之举,也有打击同僚之恶。故,人无完人,且不可轻言推崇,世人之所以赞美曾文正公皆因自身之缺失在其身上寻得解决途径,找到出口,何故?圣人如此,凡人亦可有错,终自欺欺人而已。

推荐这本书给每一个爱好历史的朋友们去阅读,希望每一个读过它的人都能够有自己的发现和见解。

上一篇:四年级下册一单元作文下一篇:三分钟个人精彩述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