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艺术教育

2024-10-31

科学与艺术教育(精选12篇)

科学与艺术教育 篇1

人文教育倡导以人为中心, 它不仅关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处理, 而且注重人与整个精神世界的关系处理, 通过传授人文知识的方式, 培养人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 引导人们对社会的各类现象包括自己的行为做出合理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科学教育则提倡以客观事物为中心, 它关注的是人与物、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整个物质世界的关系处理, 通过传授科学知识来培养人们的科学精神, 提高科学素养, 探索大自然的各种规律, 做到求实求真。人的发展要实现改造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一, 也就是要在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下实现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结合, 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是教育的必然趋势

爱因斯坦曾经说道:“仅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 通过专业教育, 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 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的感情, 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意鲜明的辨别力, 否则, 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 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因此, 一种能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必然是把科学和人文知识相融合, 提高科学认知与运用水平, 对价值观念具有判断与选择能力的教育。

1. 人的发展要求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

人的存在与发展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来维系, 同时也要有对精神的体验与享受。同时满足人的外在物质和内在精神的发展需要则要通过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才能实现。美国圣母大学校长赫斯柏认为:“完整的教育应同时包括学习做事 (learning to do) 与学习做人 (learning to be) 两部分。学习做事必须接受科学教育, 养成科学精神;学习做人必须接受人文教育, 养成人文精神。”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们在关心物质世界的同时, 也关注着自己的人生目标、人类生存的终极意义, 科学和人文精神因此有了更高层次的融合。人们的物质生产水平不断提高, 为人文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同时, 人文理论也需要具有说服力的科学理论来充实和支撑, 而科学技术的发展也需要人文理念的正确引导, 才能使社会向更高层次发展。所以, 加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是当今教育的必然选择, 也体现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时代走向。

2. 教育发展趋势引导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

世界各国普遍开始加强人文和科学知识的教育, 把培养更为全面自由发展的人才作为教育的目标。美国教育在培养高端技术人才的同时, 也非常注重人文教育。相比较而言, 中国的高等教育形式单一, 偏重政治理论课程, 只是把人文教育课程作为选修课, 削弱了学生学习人文知识的积极性;再加上传统的中国应试教育模式根深蒂固, 因此不易培养出创新型人才, 也不利于中国教育发展。

所以这两种教育相辅相成、和谐统一是高等教育的发展所必需的, 让大学生既会做学问, 又会做事, 更会做人, 这也是现代大学应当追求的教育理念。我国教育改革必须直面这一问题。

二、融合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是教育的作用对象, 既是工具, 也是目的本身。要达到“人是人的最高本质”目的, 应致力于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 也就是说, 作为一个完整的人, 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 实现人向自身、向社会的人的复归, “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 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 成为自己本身的主人——自由的人”。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应停留在知识灌输的传统定位上, 而应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指导下, 以科学和人文知识作为实体内容, 以人文素养——“价值理性”、科学素养——“工具理性”作为价值取向, 在追求自然、社会、人自身规律的过程中要合乎客观发展规律, 合乎主体目的, 尊重主体价值, 进而实现规律性与目的性的统一, 教育主体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共同、协调发展。

三、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视野下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结合的途径

1. 树立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相统一的教育办学理念

(1) 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是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结合的前提。教育观念建立在人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的基础上, 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和时代特征, 是对教育发展规律及其内在本质的理性认识。当今社会, 人们正是因为意识到了科学发展与人文发展和谐统一、相互融合的重要性, 逐渐提高了对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相结合的重视。

(2) 树立教育“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的价值观。教育促进经济的发展, 培养人的个性特长, 开发创新能力以及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使人们更加深刻认识到科学发展与人文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不可缺少的双翼, 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是社会的需要, 而在此基础上, 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结合又成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实现方式。这就要求教育要首先确定与之相适应的价值理念, 因而, “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的新的教育价值观, 就成为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相结合的重要思想引导与坐标。

2. 重视教学环节的改革, 实现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结合

(1) 开发、构建、实践多种教学模式, 积极运用网络教学资源, 重视实践教学, 改善评估方式, 加大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力度, 使科学教育课程建设产生质的飞跃;将应用型教学理念贯彻教学过程始终, 通过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系列精品课程的建设和开发, 使学生夯实基础, 提升文化素质, 提高学生基本技能水平, 在实现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互融的课程建设过程中, 确保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课程建设健康持续发展。授课方式应由连续式细节授课转变为跳跃式平台教育, 教学形式应由单一式课堂教学转化为多样式互动教学。

(2)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从而促使其成为有益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因此,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与科学、人文素养融合的研究在个性发展、文化传承发展、完善教育等方面有着实际的应用价值。

3. 在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学校应鼓励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校外实践活动, 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根据新时代的新要求, 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 为培养素质全面、适应社会发展的新人才而努力。其好处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方面, 有利于学生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知识应用于实际, 并服务于社会。另一方面, 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的过程中, 可以增加对社会各方面的了解, 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与培养人文精神, 从而增强对祖国的使命感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摘要:教育的主客体都是人, 人在生产力诸要素中最为活跃。如果将教育中的人当成一种“工具”, 而忽视他的价值、本质、需要, 则是对教育生命本质的漠视, 并将教育引向“工具化”的歧路。因此, 教育必须将科学与人文巧妙结合, 创建一种新的人文主义思想和新的科技文化理念模式, 并将其运用到实践中去, 坚持以人为本,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科技,教育,素养,人文

参考文献

[1]龚光军.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与重构[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2) :37-40.

[2]林坚, 黄婷.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整合[J].科普研究, 2011, (S1) :61-65.

科学与艺术教育 篇2

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曾邀请李可染、吴作人等画家为物理的前沿学科当题作画。绘画的主题是“量子引力”、“粒子物理”和“表面物理”等。

李可染先生为表述“相对论性重离子碰撞”这个当代物理学的主题,画了两头公牛角斗的场面,题为《对撞生新态》,既生动形象,又幽默风趣。吴作人先生为“二维强关电子联系统”而作的《无尽无极》的画,即像阴阳鱼,又像两颗彗星,且只有两笔,简洁而对称。我们的老艺术家懂得了当代尖端科学的基本思想,为古老的中国画开拓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前景。

这也说明科学和艺术是相通的。自然科学研究本质及其最高使命,是从纷纭杂陈的一团混乱中整理出贯穿于其中的不变规律和井然秩序。与此相仿佛,艺术创作活动的本质和最高使命也是从万千现象的零乱中整理出秩序和规律。法国作家福楼拜曾说:科学和艺术“在山麓分手,回头又在顶峰汇聚”。

两三百年来,英国水彩画家所关注的是光与暗的关系,是河流、山脉、树丛和海浪的运动,以及云彩的形成和变幻。康斯太布尔的组画《英格兰风景画》就真实生动地展现出瞬息万变的大自然的景色。而在透纳和法国画家柯特曼的笔下,海洋呈现出一种永远在作不停的颠簸的运动。

无独有偶。透纳的同乡和同时代人、植物学家布朗,于1827年用显微镜观察到浮在水里的菌类孢子在作不停的运动。孢子越小,运动越剧烈。后来人们把这种骚动称为布朗运动。爱因斯坦等科学家参与了相关研究,并进而揭示了分子运动的奥秘。

那么,“布朗运动”和“透纳运动”有什么区别呢?又有什么相通之处呢?

可以说布朗所描绘的运动是一幅数理科学的风景画;他们所使用的语言是数学和物理概念。透纳所描绘的运动则是一幅艺术的风景画;使用的语言是色彩和线条。本质上布朗和透纳都是究天地之貌而形之于画笔的画家。

布朗运动是大自然深层结构的微观运动;欣赏它的壮丽既要用到心眼,也要用到肉眼。透纳运动是大自然表层结构的宏观运动;惊叹它的雄伟同样要肉眼心眼并用。

艺术与技术、科学与美学 篇3

美学和科学都是满足人认识世界的需要而产生的,美学强调人的自我认识,科学更强调客观规律的揭示。先进的技术应该也必须应用,但有了技术不能不要艺术。若纯技术性的作品,而无思想,那么机器也可以成为艺术家。艺术是可以唤醒人们对现存的认识。

关键词:超越客观;拟人化;费解

美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已成为人们生存与发展的向导,是逐步健全的内在尺度和内在规律。而科学是以范畴、定律形式反映现实世界的本质和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科学的真理性根植于科学家以外的外部世界,科学家和整个人类只是这个外部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美学追求的普遍真理性也是外在的,根植于整个人类,没有时间和空间的界限。美学和科学都是对客观的反映,纵使两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不能混为一谈。美学是一种渗透着艺术家主观成分的、超越客观的、拟人化的反映;科学反映则不具有拟人化的特征,科学是客观的,按照其特定的规律运行。只要能获得人赞同和共鸣的主观行为都可以叫做艺术。

马克思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这是经过验证的真理,美学和科学两者都是同智慧和情感密切相关。对艺术的美学鉴赏和对科学观念的理解都需要智慧,随后的感受升华与情感又分不开。没有情感的因素和促进,我们的智慧是不能够开创新的道路。而没有智慧的情感也是不能够达到完美的意境。所以,科学和美学两者都在寻求真理的普遍性。两者源于人类活动,都追求着深刻的、富有意义的事物。我们不能单纯的认为科学就是客观的,美学就是主观的,科学和美学是自然的两面,一面是表达事物的永恒秩序,另一面则是思想。比如一幅表现主义画家的画,有人说画家画的找不到真实的原形,但画家却说他画的就是真实。只能说观者和画家在一定的程度上难以达到共鸣,因为这位观者无法体会到画家的经验和思想。这里的“真实”不能说成是客观,和科学的真实不是一回事。它可以说是规律,但是种情感的规律。

人们会把技术和科学联系在一起,技术就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需要,利用自然规律,在改造和控制自然的实践中所创造和运用劳动的手段、工艺方法和技能体系的总和。如果没有技术,人和自然不会发生实践关系。技术帮助人完成实践任务。技术不仅存在于物质生产过程中,还表现在社会生活方面以及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于过程中。可见技术的重要性与不可缺少性。

技术这么重要会不会最终取代艺术?在传统艺术提到技术,就会说是技艺、技法,认为艺术需要技术的支持,又在技术的基础上表现着思维与情感。它的不断更新又为表现形式提供了多样性。现代社会的特点就是瞬间性,而在手工劳动关系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传播方式是时间的叙述性,叙事性的艺术孕育而生。信息社会使现代人不再去致力于耗费时间的东西上。早期艺术品和生产工具用品是统一的,体现在艺术创作和劳动合二为一。随着后来的分工,人为的把二者分割,到工业社会及后工业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人成了机器,为了生存做无思想、无意义的工作。技术的革命也带来了艺术的革命。因此传统形式的艺术出现了危机,取而代之的是如摄影、电影的兴盛。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我们的生活添加了许多新事物。人们有了更先进的技术设备,不会把时间浪费在传统的手工上。人们没有时间做自己本真的事情,只是极力适应现代的社会、体制。从懂事起,人们不得不考虑将来如何赚钱,如何生存,如何适应社会。其实,艺术的完整性是人格的完整。工业社会里什么都变成了片段,情感和精神交流贫乏,艺术也不再完整,传统的经验让位给个体体验。传统艺术品中的神秘性,传奇性,都来源于大师的高超技艺。在现代,人人都可以借助先进的技术表达思想观念。现代人陷入了无数震惊的瞬间。如现代艺术家李孝宣的水墨画,打破传统国画的语言,加入了反思元素,并使反思性上升到主导地位,而增加了欣赏的难度,让人们费解。他引导观者跳出幻觉,清醒理性的反思现实。

现代主义的影像支离破碎。古典绘画中的静态与生活中相关的东西不再存在。工业化之后带来了动态的绘画,改变了整个艺术方式,全新的艺术形式不断出现。我们的生活、艺术和科技息息相关。设计彻底被西方学者称为科学。可以说设计是艺术和科学技术的结合体。艺术也是朝着这个方向发展的。也许多少年之后艺术也成了科学。什么是现代化的标志?可以很明确的回答是科技在现代中占的比例。技术是科学的应用,两者难以分离,美学同科学关系在上文已论述,两者没有高低之分,技术也可以应用在艺术领域。

艺术随着当代科技的发展也越来越技术化。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艺术也要拿来主义把技术为我所用。如张艺谋电影中运用CGI技术达到一种传统电影中无法达到的效果,且不说他电影内涵深刻不深刻,就运用技术这一点就是先近的。“艺术创作的技术,代表者一定艺术发展水平。在人类艺术活动中,艺术技巧决定艺术生产,当艺术生产与艺术技术发生矛盾,阻碍技术发展时,社会出现艺术革命,新的技术就产生,打破旧有的艺术生产,把艺术推向前进。” 本雅明力图把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唯物史观应用与艺术领域,是正确的。但他把技术抬高甚至决定一切的地位,并且用技术先进与否代替艺术作品进步与否,是片面的。若纯技术性的作品,而无思想,那么机器也可以成为艺术家。艺术是种可以唤醒人们对现存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德]瓦尔特·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2]朱立元,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3]常宁生,国际当代艺术家访谈录[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2

[4][美]爱德华·卢西·史密斯,西方当代艺术[M],柴小刚,周庆容,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2

科学与艺术教育 篇4

要在实践中引导、培养青少年的科学素养, 就要找寻一个较好的切入点, 搭建科学的教育平台, 以促进学生们的成长。在实际的科学教育工作过程中, 作为普通的科普老师, 更多的是要考虑探索一种能够具有实操性、可持续性的对学生实现科学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而这种途径和方法又能被多数奔波在学校和课外各种学科辅导班之间的青少年发自本心地接受。也就是说, 一种能够有创新的途径和方式, 即要考虑到和他们的校内学科知识相结合、不增负, 又能实现科学教育, 使科学教育达到“多赢”的效果。

于是, 在科学教育的过程中, 摸索出了“少年科学新闻社”这种对青少年进行科学教育的模式 (文中简称为“少科社”) 。

一、“少科社”科学教育模式的概况

成立“少年科学新闻社”, 是从知识建构等角度考虑, 让学生循序渐进:接触科学、了解科学、理解科学、报道科学。从而形成对科学的初步认识并开展有针对性的科学研究、发展科技特长、参与相关项目竞赛, 培养文学、科学综合素质。活动过程中充分利用互动的中英双语活动教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引导学生自我思考、自我探索、自我总结。“少科社”成为了目前全市唯一一家组织青少年中英双语学习与科学、科技相关的新闻报道写作的社团组织, 将科技、文学、实践教学融为一体, 以探究式学习、开放式学习、科技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开展。采取专家讲座、活动训练、外出参观采访等方式学习新闻影像摄录制作技术、科学新闻采编知识等内容, 定期组织学生们开展科学新闻报道的展示、交流、评比活动。为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爱好特长搭建平台, 全面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二、“少科社”科学教育模式的运行

1.探究式学习

探究式学习, 是指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立主题, 在教学中创设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 学生通过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收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 获得知识, 培养能力, 发展情感与态度, 特别是发展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它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探究式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 主要指的是学生在科学课中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

“少科社”在活动的过程中, 以探究式学习融合CLD (建构主义理论) 为主要方式, 在活动训练教学中, 创设出角色扮演的情境, 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分辨、辨析、整理他们自己主观认定地相关科学新闻知识, 让学生通过电脑, 对自己所认定的知识进行初步验证, 再通过老师的点评、要素的指正, 对他们的知识进行科学化、规范化, 使科学新闻写作、采编知识, 新闻影像摄录制作技术等内容, 通过活动训练的快乐氛围, 使学生快乐体验、快乐汲取。

2.开放式学习。

开放式学习:与以学校、课本、课堂为主要学习平台的封闭式学习相对应, 指以任务为指向, 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课堂与社会互动等形式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新型学习方式。

“少科社”的活动中, 融合着开放式学习。这种开放式一方面体现在学生们的模拟采访、采访情景的自我创建等方面, 另一方面体现在家长参与科学新闻报道等环节中, 通过多种互动形式, 考验着学生们在探究式学习过程中自我为主体获得的知识, 提高着他们获取知识、解决问题、整理自己已有知识的效率。

3.科技社会实践活动。

“少科社”运行的另一方式是科技社会实践活动, 它是探究式学习、开放式学习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联动部分。它是基于“少科社”学生们对自己掌握的科技、文学、科学新闻知识的运用, 基于实践的一种学习, 是着重于学生通过活动, 积累经验的一种变结论性接受性学习为过程性体验性学习。通过活动中, 不断总结自己在探究式学习过程中探究的方法和要领, 在活动的实践中实现学生对活动过程的积极情感体验, 感受活动的乐趣, 促进学生的发展。这种实践, 要求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 鼓励学生运用知识获得成功的快乐体验, 同时也激励他们追求主动获得知识的心理, 让他们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参与为核心的学习方式去学习, 同时引导着学生通过社会互动形式, 获取、巩固知识、解决问题、处理随机问题的能力。

4.中英双语方式。

“少科社”在整个的活动过程中, 采用了中英双语的方式。这个方式的采用, 一方面, 主要是考虑社会发展的国际化, 呈现出对有较强国际通用语言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另一方面, 是考虑想尽量与校内学科知识有切入点, 使学生能够通过校外的学习, 巩固校内知识同时拓展校内知识面, 以实现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

三、“少科社”科学教育模式的评价

评价是科学教育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少科社”科学教育模式的评价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师, 另一方面是学生。

1.教师评价:

主要是对教师的活动训练内容和教师活动训练能力进行评价。作为活动训练教学的实际载体, 其优劣的标准主要是科学性、有效性与兴趣性。教师教学能力评价可通过一般能力 (语言表达、课件、演示操作、教学组织) , 调控能力 (情意沟通、思维激活、活动控制) , 与应变能力 (反应灵活、处理恰当) 等方面考察。考察的具体形式是学生对老师的评价问卷、学生的互相访谈。

2.学生评价:

主要是对学生科学精神、态度与价值观和学生的科学知识与技能进行评价。

对学生科学精神、态度与价值观进行评价: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 都以学生的自我陈述信息为主, 前者用文字表述, 后者则用语言表述。题目分为选择问答型和开放型两种。选择型问题有利于结果统计, 开放型问题有利于评价对象的充分表述。它们的基本操作过程是:确定评价目标和对象→拟定题目 (制定问卷) →访谈 (问卷实测) →整理记录 (回收问卷) →分析和解释结果→完成评价报告。

对学生科学知识与技能进行评价:“少科社”常用的是测验法。主要是目标参照测验与常模参照测验。目标参照测验为绝对评价提供学生达到预定目标的程度, 常模参照测验为相对评价提供每个学生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因此, “少科社”在活动过程的不同时期分别根据活动进度情况、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学情情况取样、进行试题设计, 试题设计分封闭式试题与开放式试题, 整个测验的过程由学生自己组织, 教师以学生的助教身份参与。

从科学新闻角度切入, 融合了探究式学习、开放式学习和科技社会实践的这种中英双语青少年科学教育模式, 只是众多科学教育工作者在科学教育的道路上不断进行实践与探索的大海海水中的一小滴水珠, 在今后的科学教育的道路上, 还有待不断地完善、不断地突破运行过程各个不同阶段的“瓶颈”。希望“少年科学新闻社”能够走的远, 能够真正地给青少年科学教育带来“多赢”。

摘要:要在实践中引导、培养青少年的科学素养, 就要找寻一个较好的切入点, 搭建科学的教育平台, 以促进学生们的成长。在实际的科学教育工作过程中, 作为普通的科普老师, 更多的是要考虑探索一种能够具有实操性、可持续性的对学生实现科学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而这种途径和方法又能被多数奔波在学校和课外各种学科辅导班之间的青少年发自本心地接受。于是, 在科学教育的过程中, 摸索出了“少年科学新闻社”这种对青少年进行科学教育的模式 (文中简称为“少科社”) 。本文从“少科社”科学教育模式的概况、运行和评价三个方面对“少科社”这种科学教育模式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quot,少年科学新闻社&,quot,,科学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韦钰.十年“做中学”为了说明什么.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2, 1.

科学与艺术文章 篇5

李政道

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

艺术,例如诗歌、绘画、音乐等等,用创新的手法去唤起每个人的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着的、已经存在的情感。情感越珍贵,反响越普遍,跨越时空、社会的范围越广泛,艺术就越优秀。

科学,例如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等,对自然界的现象进行新的准确的抽象,这种抽象通常被称为自然定律。定律的阐述越简单,应用越广泛,科学就越深刻。尽管自然现象不依赖于科学家而存在,但对自然现象的抽象和总结是一种人为的、属于人类智慧的结晶,这和艺术家的创造是一样的。

在科学中,人们研究物质的结构,知道所有组织都是由分子、原子构成,原子又都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核又由质子、中子组成,质子、中子又由夸克组成等等。人们认识了物质的基本结构,进而去认识世界和宇宙。

科学技术的应用形式会不断发生新的变化,但其科学原理并不随这些应用而改变,这就是科学的普遍性。

在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科学上有两个关键性的发现,它们看上去似乎有些神秘,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无关。一个是迈克尔逊和莫雷在1887年做的光速实验,另一个是普朗克在1990年发现的黑体辐射公式。前者是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实验依据,后者为量子力学奠定了基础。正是有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20世纪的科技发展,如核能、原子物理、分子束、激光、X射线技术、半导体、超导体、超级计算机等等,才得以存在。因此,科学原理应用越广泛,在人们社会生活中的表现形式也越多样化。

科学家追求的普遍性不同于自然现象的普遍性,是人类对自然现象的抽象和总结,适用于所有的自然现象。它的真理性植根于科学家以外的外部世界,科学家和整个人类只是这个外部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艺术家追求的普遍真理性也是外在的,植根于整个人类,没有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尽管科学的普遍性和艺术的普遍性并不完全相同,但它们之间有着很强的关联。因此,科学和艺术的关系是同智慧和情感的二元性密切相联的。对艺术的美学鉴赏和对科学观念的理解都需要智慧,随后的感受升华与情感又是分不开的。没有情感的因素和促进,我们的智慧能够开创新的道路吗?而没有智慧的情感能够达到完美的意境吗?所以,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的,两者都在寻求真理的普遍性。普遍性一定植根于自然,而对自然的探索则是人类创造性最崇高的表现。事实上如一个硬币的两面,科学和艺术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着深刻性、普遍性、永恒和富有意义。

科学和艺术的对话

每年的5月和10月,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先生都要从大洋彼岸回到中国。在北京短暂的逗留期间,李政道先生总要特意邀请几位艺术大师相聚。

科学大师和艺术大师之间不仅仅是友谊,他们共同探索着科学与艺术通过绘画形式的交流和对话——1987年以来,李政道先生每年都邀请著名画家为物理科学的前沿学科专题作画,科学大师则是这项工作的总策划。

曾参与绘画创作的画家有:李可染、吴作人、黄胄、华君武、常沙娜„„诸位艺术大师,赫赫有名。

绘画的主题是:高温超导、超弦、量子引力、重离子碰撞、粒子物理、表面物理„„尖端科学,深奥、神奇。

大象无形

表面物理是现代物理中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我国在这一领域一直十分活跃。

中国有两个表面物理的国家实验室,一个在上海,另一个在北京。1991年5月,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举办的表面物理国际学术研讨会,邀请了美国、日本和中国的权威人士作学术报告,并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

年轻的艺术家鲁晓波依据汉砖上的朱雀浮雕,精心构思,为本次学术会议创作了这幅主题画。朱雀是古代兵阵中前队的旗帜标志,寓意着物理学的最前沿。画家用二维手法描绘的张开双翅的朱雀,背后透射出一个玄妙的多层世界。画中鸟的羽翼显示出丰富的三维细节,意指只有仔细研究二维的外表,才能真正了解三维的内涵。

简单与复杂

20世纪后半叶,非线性科学理论使科学家对世界深层次的和谐秩序美有了新的领悟。他们认识到,自然界按照共同的统一性存在着,体现着令人惊叹的简单性和一致性。在统一的大自然中又有无穷无尽的特殊性和多样化,简单中蕴含着无限的复杂性。正因为世界是非线性的,世界才是多姿多彩的。1996年5月,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举办了“复杂性对简单性”国际学术研讨会,吴冠中教授为会议创作了主题画——“流光”。他从清代国画大师石涛的画论中得到灵感。“山川、石物之具体:有反有正、有偏有侧、有聚有散、有近有远、有内有外、有虚有实、有断有连„„”,“笔与墨会,是为细温。细温不分,是为混沌。辟混沌者„„自一以分万,自万以活一”。在艺术大师眼中,复杂的天地万物形态各异,运动不息,变化无穷,又互有联系,有各自和共同的规律,映照出了“分形”、“混沌”现象的神韵。

吴冠中教授为这幅“简单与复杂”的抽象画取名“流光”,并为画题写了如下的诗句——

点、线、面,黑、白、灰,红、黄、绿,最简单的因素,营造极复杂的绘画,它们结合在一起,光也不能留时间,流光——流光,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科学家与艺术 篇6

几百年前,植物插图是人们记录药用植物的有效方式。草药或其他植物的详细插图可以帮助植物学家和医生识别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种类。迄今保存完好的最古老植物插图是《药物学》,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512年,书中有近400幅彩色插图。另外,中国药学著作《本草纲目》中也绘制有约1160幅精美的插图。

你知道吗

在欧洲探险时代,欧洲人为了寻找新大陆和新的贸易航路展开航海之旅。这些船队一般都会带上一位艺术家,由他将航程中发现的新的动物和植物画下来。科学家可以通过这些记录对新生物进行研究。现在,科学家们还在使用这种方式进行科学研究。

除了绘画,摄影作品也能帮助科学家有新的发现,因为摄像机能拍到我们用肉眼看不到的细微事物。美国宇航局地球资源卫星拍摄了大量地球照片,包括山脉、峡谷、岛屿、森林以及草原地形等,这些数据为地球陆地使用和自然资源利用提供了帮助。伦敦摄影师马克斯·亚历山大使用×射线晶体学技术拍摄了一组物体晶体结构照片,有可能帮助科学家发现物体的分子结构。

科学家搞怪艺术

科学家、爱因斯坦、细菌、辐射,你认为这四个词有什么联系?

你可能会有很多答案,不过我要说的是,科学家扎卡利·考博菲借助辐射用细菌培养出了爱因斯坦的肖像。他利用自己的科学背景,将人眼无法看到的微生物以艺术的形式显现出来。这是科学,同时也是艺术,是非常成功的微生物艺术。

科学与艺术的关系

读到这里,你也发现了吧?正如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说的一样:“科学与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西。”艺术和科学有许多共通的地方:科学和艺术都需要丰富的想象力、独特的创造力;它们部是通过调查研究、奇思妙想、理论探讨来探索世界。艺术家可能在创作中用到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等科学知识,两科学家是根据一些艺术作品来探索科学。

发展科学与推进教育 篇7

温家宝总理在刚刚结束的“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说了这样一番话——“要努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质。国民的科学素质是自主创新的土壤。世界发展史证明, 富于科学精神的民族, 才能不断发展进步。要广泛普及科学知识, 传播科学方法, 用科学思想战胜愚昧落后。在全社会形成学科学用科学,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这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 是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要求。

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 在当前的时代, 科技创新尤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小到一个人, 大到一个民族, 创新精神是要靠激发的, 创新能力是要靠培养的, 而激发创新精神、培养创新能力, 从根本上讲, 要从孩子抓起。一个国家有没有足够的科学储备, 有没有持久的创新能力, 关键在教育。因此, 大力开展科技创新教育,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新世纪的今天, 在素质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体系中, 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直以来, 面向教育领域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 (简称NOC活动) 在科技创新教育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短短六年间, 该活动已形成直接参与师生累计超过1500万、关注人数超过5000万的规模。2007年, 经由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审查通过, 国家科技部正式批准设立“恩欧希教育信息化发明创新奖”。这是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而设立的、第一个面向中小学师生以促进“自主创新”为目的的大奖。也正是该奖项的设立, 促成了NOC活动师生代表获邀参加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在国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背景下, 以NOC活动为代表的各类新型教学活动, 正以创新和实践的高标准注重发现人才、培养人才, 为推进观念层面的教育改革做出贡献。一位NOC学生代表参加奖励大会后的感言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在政治课上, 我们学到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 最终获益的是人民。我们高中生更要学好科技, 争取为祖国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使国家更好更快发展, 让中国永远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管理的科学与艺术 篇8

赫伯特·A·西蒙 (1982) 从强调决策的重要性和决策在管理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的角度, 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小詹姆斯·H·唐纳利等 (1982) 从组织生产力的角度, 认为“管理就是由一个或者更多的人来协调他人的活动, 以便收到个人单独活动所不能收到的效果而进行的活动”。弗利蒙特·E·卡斯特等 (1985) 从管理的职能角度, 认为“管理就是计划、组织、控制等活动的过程”。斯蒂芬·P·罗宾斯 (1997) 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关系的角度, 认为“管理是指同别人一起, 或通过别人使活动完成得更有效的过程”。国内学者李晓光 (2004) 在诸多学者的研究基础上形成了较为全面的管理概念界定, “所谓管理, 是指组织中的管理者, 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 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二“管理是一门科学”

管理实践活动和人类社会一样久远, 管理活动的发展由低级到高级, 由简单到复杂, 管理思想源远流长。随着管理实践的发展, 人们对管理的认识由浅入深, 逐渐在实践中认识到管理的重要性。19世纪的标志是当时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矛盾激化到不可调和的程度, 社会各界都认为资本家和工人就是天敌。然而因眼疾不能进入大学读书而变成工人的泰勒却坚信资本家和工人有共同的利益, 他通过自己的工作经验和实验总结出了一套方法, 并出版《科学管理原理》一书, 详细地阐述这一思想。他认为只要将资本家和工人们的利益大饼做大, 双方都实现各自的利益, 也就不存在矛盾了, 因此他着重研究如何提供利润。他认为首先应该将工人的最有效的操作方法作为标准, 根据这些操作的标准时间制定一个工人的合理的日工作量, 即工作定额;其次要求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 使用标准化的工具, 提高劳动生产率;他提出第一流的工人是能力最适合做这种工作并且也愿意去做这种工作的人;最后他提出要给工人实施差别计件工资制来提高工人的工作积极性。通过这一套方法的应用, 劳动生产率得到了上百倍的提升。泰勒因此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 他的理论在后人的不断研究中更加完善。管理之所以是科学的, 是因为它可以让一个普通人通过科学管理迅速成为一个拥有一流生产率的工人。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 科学管理成功地解决了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矛盾, 促进了劳动生产率和经济的发展, 让更多的人群成为社会的白领, 使一个大房子、一片草地、两个孩子、两部车和一条狗成为大多数美国人的现实生活写照。科学就是真理, 是每个人都可以学到的, 我们可以通过学习管理, 实现各个领域的快速发展。

三“管理是一门艺术”

管理学科发展一百年来, 可谓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形成了众多管理理论, 如科学管理理论、组织管理理论、行为管理理论、数量管理理论、系统管理理论、权变管理理论和全面质量理论等。随着时间的发展, 新技术的产生以及企业环境的变换, 又出现了学习型组织、精益思想、业务流程再造和核心能力理论等新兴的理论。管理就像艺术一样, 来源于生活, 又高于生活。管理是实践过程的产物, 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需要人们去发现它, 研究它, 提升成理论, 这一过程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 就像艺术品一样, 是原创的, 包含着作者的智慧。同样, 管理是艺术, 更表现在它不是固定的。管理最主要是对人的管理, 而人的需求各不一样, 为了更好地管理不同的人, 管理需要个性化, 所以这是在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对现实情况的一些特殊考虑, 需要看个人的管理艺术。同样, 在管理中也会有一些特殊情况的出现, 需要管理的经验来预先判断, 这同样需要管理的艺术。比如众多CEO, 如乔布斯、韦尔奇、斯隆和柳传志等都是学不来的, 他们都是在管理理论的基础上, 凭借自己的经验和直觉做出一些超前的正确的判断, 这都是管理的艺术。

参考文献

[1]赫伯特·A·西蒙.管理决策新科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2

[2]小詹姆斯·H·唐纳利等.管理学基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2

[3]弗利蒙特·E·卡斯特等.组织与管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5

[4]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7

[5]李晓光.管理学原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4

艺术与科学的关系浅析 篇9

一、艺术与科学的概念整合

“科学”在通常意义上可以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类,其中自然科学主要包括: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生物、医药等;社会科学主要包括:文化、艺术、经济、政治、军事、历史等学科。科学所包含的内容广阔,“是人类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综合知识体系。”[2]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在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中诞生,并根据人类生产生活经验的积累不断地发展前行。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艺术”本身包含于“科学”的大范畴之中,两者之间并无任何壁垒。

“艺术”虽然归属于科学的范畴之内,但它具有很多独特个性。艺术是人类依照美的规律,主观能动的创造精神产品和物质财富的生产实践活动。它不仅是一种创造性的意识形态,更是一个创造性的生产过程。艺术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创作者与欣赏者之间的审美共鸣,满足人类心灵对于美的渴求。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讲,艺术可以逾越科学所确立的秩序和规范,在精神领域弥补人类难以实现的物质愿望。但正因为艺术的这些特性,使其与科学之间仿佛被划定了一道潜在的鸿沟。

二、艺术与科学在历史上的比翼连理

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科学”在诸多自然现象中探索其发展规律,寻求现象中的本质,为人类社会改造客观世界提供有效的理论和技术支持,是人类物质生活的创造之源。“艺术”则旨在遵循自然现象中美的规律,探索人类的心灵奥秘,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无与伦比的洞悉力和创造力,属于精神文明的缔造者。艺术与科学之间看似沟壑重重,但它们的形成都源自人类对事物本源的理解,它们的发展都是由人类的创造力所带动的。

公元前六世纪,被誉为美学鼻祖的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美是和谐”,他们自如往来于科学和艺术之间,主张把艺术和科学融为一体。该学派在公元前五世纪所提出的“黄金分割”理论如今依然被广泛应用于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领域,同时该理论在工程设计和管理等学科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样,在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旧的统治秩序被破坏,新的制度逐步建立。生产力的发展导致各国的变革运动此起彼伏,思想文化体系也变得异常繁荣,出现了文化领域百家争鸣的局面。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八章中讲道:“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在字面上可以理解为深知本性的洁白,却要谨守混沌的态势,这将成为天下的范式。这句话同样适用于科学认知领域和艺术创作方面。由此可见当时人类对于自身和外界事物的认识是感性与理性并存的,既追求数理的和谐又重视意象上的博大。这样直觉与理性的有机结合,使艺术和科学在意识形态上浑然一体。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类对于宇宙自然的探知伴随着科学家在数学、物理、地理方面的发明和发现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形成也对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一时期的艺术家自然而然地把科技原理贯通于艺术创作之中,使艺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同时也让我们无法准确界定其艺术家或是科学家的身份。例如文艺复兴代表人物达·芬奇,他精通光学、力学、解剖学和机械工程学等,同时也是创作了《蒙娜丽莎》等绝世佳作的艺术大师。达·芬奇在绘画中利用透视学原理,把几何学与画面中的点、线、面关系紧密结合,进一步确立了艺术与科学相互交融的关系。与此同时,在东方的艺术文明进程中,艺术与科学的结合也显得尤为重要。例如产生于北宋,盛行于南宋、元、明,衰落于清中期的理学。广义上的理学意在讨论“天道性命”,即世界的本源、人类的心性来源以及人类认知世界的方法等问题,是中国历史上影响重大的学派之一。理学观点虽然无法直接引导受众发明望远镜来观察天体运动,却可以结合道教思想虚构出一个广袤的宇宙构造图式,这正是人类探索自然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片段。受理学影响颇深的宋代绘画也从绘画观念的话语构建及形式语言的选择等方面顺应着科学的发展。

另外,无论是作为人类文化瑰宝的仰韶彩陶、商周时期辉煌瑰丽的青铜器,还是追逐自然光色的印象派名作、包豪斯风格的设计作品等,无一不是艺术与科学共同作用的结果。历史证明,艺术仿佛是黑暗世界里的一道光芒,温暖着人类的双眼,而科学恰恰就是为这道光芒引路的真理。科学带领艺术避免其陷入华而不实的虚幻境地,艺术则防止科学因为缺乏人文精神而变得不近人情。换言之,失去科学的艺术寸步难行,离开艺术的科学同样举步维艰。

三、艺术与科学在当代的完美互动

当代特别是21世纪以后,人类社会进入了数字化时代,各类高科技、新技术的发明和利用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性质。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使艺术从创作灵感到制作手段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革,理性精神已逐渐成为现代文明的基础。整个世界正在用全新的创作素材、高科技的表现手段来演绎着艺术家对于科学的认知;科学家的创造也因崭新的艺术思想而变得更为活跃、生动。

庆祝清华大学建校90周年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开展了一系列学术活动,其中以“第一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最为瞩目。在《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中,由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先生创作的创意作品《物之道》和闻名世界的艺术大师吴冠中先生的作品《生之欲》成为本次展览最为引人注目的亮点。李政道先生以《生之欲》为例指出:“吴先生的作品就是把宏观的人类的情感寄托在微观的蛋白基因上,将人的生命和欲望连在一起。它使我们了解,什么是艺术与科学的结合所产生的创意。”[1]而吴冠中先生在谈到《生之欲》的创作过程时则谈到:清华大学生物研究室组织艺术家观看微观世界,是蛋白质的图片启发了他的创作灵感。吴冠中先生认为:“新的艺术情思催生出新的艺术样式,新的艺术技法。但材质、科技等等的迅速发展却又启示了新的艺术技法,甚至促进了艺术的大革新。”[4]这次艺术与科学理性的对视在艺术界和科学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同时也给艺术和科学带来一系列新的发展契机。

在当代艺术中,“艺术与科学技术新的统一”从一方面可以理解为将工业技术纳入艺术生产的环节之中,使艺术创作逐渐摆脱原有的手工制作特性,转向利用新技术对新材料进行运用和加工等方面。另一方面是伴随着虚拟技术的开发和数码艺术的兴起,新手段的应用促进了艺术本体形态的转化,进而提炼出新的艺术理论指导当代艺术的前进。例如在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安尼施·卡普尔的大型装置作品《升天》。在威尼斯圣乔治大教堂正中央一个一人高的圆柱形蒸汽发生器和四周四个柜子里各装的十二个大风扇以及屋顶的管道使大厅内的气流旋转上升,屋顶的辅助射灯能够让观众通过斜射的光线隐约看到整个气旋的形态。蒸汽旋时而清晰时而虚幻的形象搭配着风扇群发出的风噪声增加了作品的宗教色彩,使其散发出令人难以抗拒的庄严和空寂。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些当代艺术作品都是艺术家多年思辨的哲学思想和一生的艺术追求的综合反映,同时这些作品的创作也离不开艺术家长时间对多种材料的综合认知实践,这也恰恰是艺术与科学完美互动的有力证据。

结语

面对崭新的21世纪,我们发现艺术与科学这对人类文明之花依旧无法分开,艺术与科学的结合和守望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艺术创作中传统的思维方法和制作手段正面临着一波又一波的冲击和考验,单一化的形式语言已经转入多元化的发展轨迹。同时,伴随着现代科学整体化、综合化的发展趋势,艺术也不断地向科学灌注着无尽的创造力和丰富的想象空间。艺术与科学的交叉互动日见频繁,艺术与科学研究方法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也只有这种感性和理性的完美结合,才是人类文明进程的永恒主题。

参考文献

[1][3]林公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艺术与科学的真正对话[J],艺术·生活,2001.5

[2]惠彦渊,试论艺术与科学在人类社会文明进程中的相互作用[J],艺术科技,2013.1

科学与艺术促进认知发展 篇10

科学是客观的、逻辑性的、分析的、可以重复的和有用的。艺术则被认为是主观的、直觉性的、感觉性的、独创的和无实用性的。也可以说, 科学与艺术是不同的。

科学与艺术, 从表面上看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知识范畴, 的确是有区别的。但是再进一步思考, 我们发现两者并非是绝对泾渭分明的, 他们还是有共同点、相关联的。科学与艺术都是人类文化艺术的一部分。在人类生存的这个地球上,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 我们从未发现一种没有科学艺术的文化。科学与艺术都是人类创造的, 又是为人类服务的, 都在寻求真理的普遍性。科学与艺术又都是跨越时空的。只要有人类, 就会去探究自然的奥秘, 就会有科学;只要有人类, 就会有情感的表达, 就会去追求人间真美, 也就会产生艺术。

这种科学与艺术的共同点, 使我们更好地认识教学是科学, 教学更是艺术的真实内涵, 深化我们对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全面认知。教学是科学, 教学具有自身的规律。学科的知识体系、课程结构是客观的, 也是科学的。这就是要求教师以科学态度去处理教学内容, 关注科学要素的规律性联系, 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教学是艺术, 艺术的表现对象是人类的情感。教学表现人类的感情和呈现学科知识体系、课程结构的方式是主观的, 也属于艺术。这就要求老师从内心出发, 用一种创新形态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或内在认知需求。

一、科学需要艺术

在日常生活中, 科学需要艺术的例子也是屡见不鲜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就有很多范例证明科学需要艺术。鸟巢体育馆就是科学与艺术结合的典范, 它需要现代科学建筑技术, 也需要现代的审美艺术。设计、安装、点燃奥运火炬, 更需要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这样的开幕式才能成为震撼世界的开幕式。

科学家和数学家们深知, 艺术对于他们的成功至关重要。他们常常借用在艺术中所学到的技巧作为科学研究的工具。这其中包括正确的观察力、空间思维和动作感知能力, 这种技巧通常不在科学课程中学习, 但都会在写作、戏剧、绘画和音乐中学习到。事实上, 弹钢琴、写诗或绘画都可以提高观察能力、细节分辨能力和对环境的分析能力, 这些都是一个优秀的科学家所需要的技能。对艺术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 还可以为未来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提供创造的动力源泉。

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在科学中的确渗透着艺术。例如, 建筑学家Buchminster Fuller设计的球形薄壳建筑结构, 和目前发现的一些病毒的结构以及一些复杂的分子结构类似。科学家李政道博士主编《科学与艺术》大型画册中的不少图画, 均可说明科学中蕴含着艺术。其实, 科学与艺术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 (NASA) 邀请艺术家来设计卫星数据的呈现方式, 以使其更加准确易懂。世界上不少著名城市的地标、建筑给予人深刻印象。居民看到它就有一种回到家的感觉, 旅游者看到它有一种到达目的地之感。地标建筑往往集科学与艺术于一身。

同理, 学科的科学教学也需要教学艺术的辅助和支持, 有时科学理论教学往往比较抽象, 容易产生枯燥的感觉, 艺术的加入往往会激发学习者的兴致, 艺术让教学更富于情趣, 能更好地提升学习的效益。

二、艺术影响学习

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 师生往往有这样的体会:教师唱一首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歌曲, 或者是快速画一幅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画, 就会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 这就是艺术影响学习的例证。一些老师认为, 学习普通的一门学科往往发展了单一的才能或技巧, 然而艺术学习则同时涵盖了多种技巧的学习, 艺术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更大。1999年, 全美艺术教育伙伴和人文艺术委员会发表了一份报告, 该报告包括了七项关于艺术对学习影响的独立调查研究, 在这些研究中发现, 两者具有相当高的一致性。

1. 艺术关怀着被常规教育忽视的学生

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 每个人都存在着八种智能, 人人都有优势智能, 只要开发得当都能获得成功。在传统教学中, 艺术特长生往往被传统教育所忽视, 认为只有语文、数学好的学生, 才是智商高者。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一个数学、语文成绩差, 而音乐、体育突出的学生同样是智商高的表现。

2. 艺术以不同学习风格和交流方式影响学生

艺术能够以其他学科所不及的方式影响学生。大量的研究证明, 人在学习和使用概念、技能时有天生的优势和偏好差异。这个研究也告诉我们, 如果传统的课堂学习不能吸引学生的话, 他们就会产生行为问题。而艺术上取得成功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自尊, 从而促进他们在其他领域也取得成功。

调查显示, 参加艺术团体的青年学生, 其自我概念优于普通学生 (见下表)

参加艺术团体的青年学生和普通青年学生报告的自我概念比例 (Fiske 1999)

参与调查的学生认为, 艺术活动中通过讨论、思考和倾听, 帮助他们表现自己的情感, 缓解了日常生活给他们带来的压力问题。

艺术使学生们进行自我沟通和顺畅的人际交流。当学生将自己的才能通过绘画表现出来时, 艺术创作过程也是心理的体验过程。与阅读一段文章然后找出答案相比, 这种创作过程需要自身投入更多。有研究表明, 通过一轮艺术学习, 可以改善青年学生对彼此的态度。

3. 艺术改变学习环境

艺术源于生活, 更加集中地反映生活, 也改变人们的精神生活。当艺术进入校园与课堂, 就改变了学习环境, 改变了校园文化, 打破了课程之间的壁垒, 甚至还可以改变学校的校容校貌。在一项研究中, 研究者选取了一些反映学校氛围的指标, 对比了纽约的29所艺术活动丰富的学校, 与其他没有艺术的学校。结果表明:艺术活动丰富的学校, 其学校管理者鼓励教师勇于冒险, 拓展课程氛围, 学习新的技术。教师在其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更多的创造性, 给予学生更多的支持, 对自身专业发展也有更浓的兴趣, 而且在这些方面, 丰富的艺术活动再次显示了比学生的社会经济地位更强大的影响力。

艺术对学习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上述几点仅仅是一些代表性看法。认识艺术的影响作用,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更好地利用艺术手段, 促进学生在科学与艺术领域更好地全面发展。

三、科学艺术促进认知发展

认知最简单的定义是知识的习得和使用, 它是一个内在的心理过程, 因而是有目的, 可以控制的 (桂诗春) 。我们可以认为人类的认知 (perception) 乃是由五官与外界事物的接触而产生的一种反应。眼睛所见、耳朵所听、肌肤所触、舌头所觉、鼻子所闻, 瞬间所形成变化无穷的感知形态。然后, 我们随时会赋予这些感知形态不同的意义。人的感知形态常因为个人期待的影响而不见得完全正确, 或因为文化的影响而给予相同感知不一样的意义, 这就是认知差异。因此, 人类的交流沟通行为都完全受制于我们的认知系统。

科学与艺术和我们的认知系统息息相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新技术、新知识, 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 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从人类社会的发展角度观察, 我们祖先在与大自然相处的过程中, 观察到了一岁一枯荣的自然变化规律, 从而使他们逐步地从采摘生活转向农耕生活, 这是认识科学规律促进认知发展的例证。

随着文化艺术的发展, 当艺术家观察到一岁一枯荣的自然现象时, 文学艺术家用笔写下了“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富有哲理的诗篇, 广为后人传诵。这同样起到促进认知发展的作用。

科学对认知的促进和发展是显性的, 易被人们所认识。艺术促进认知发展似乎是隐性的, 不易为人发现。事实上, 各种艺术活动常常被人认为是各自独立的学科, 但是一门普通学科的学习往往只发展了单一的才能或技巧, 而艺术的学习则同时涵盖了多种技能的学习, 它们超过了人类从事的所有技巧和思维过的集合。学好艺术将有助于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 并将促进在其他方面的发展。国外的研究显示, 艺术学习促进了多种能力的发展。

关注细微差别。艺术可以让学生知晓, 细微的差别也会产生巨大的效应。创作完成一件满意的艺术作品, 需要运用大量的视觉判断来确定各种细微的差别、形式和颜色等。同样道理, 在文学创作中也需要许多语言表达细节, 如引用典故、使用暗示、隐语等方法。

解决问题多元化。艺术可以让学生明白, 同样一件事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完成。在学校学习中, 常常强调唯一正确的答案, 但在现实生活中, 大多数难题都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寻找多个解决方案。

审美的角度看世界。艺术可以提高学生用审美角度看世界的能力, 即用更新的方式看待世界。此如, 我们可以从建筑设计看三峡, 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力发电站, 也可以从诗意的角度去欣赏它, 正可谓:“更立西江石壁, 截断巫山云雨, 高峡出平湖。”

我们之所以这样说明艺术教学的重要性, 主要是要改变传统观念, 认为学艺术的人通常学不好普通学科了。事实上, 只要我们教学得当, 在同等条件下, 学习艺术的学生一定会比普通学生学得更好更快, 因为他们的认知系统比普通学生发展得更快更好。

参考文献

[1]David A.Sousa.董奇峰译.脑与学习[M].北京:中国轻工出版社, 2005.

[2]Laura Erlauer黄河, 陈萍译.不可不知的用脑教学法[M].北京:中国轻工出版社, 2006.

[3]陈国民.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科学与艺术教育 篇11

关键词:艺术教育;科学教育;有机融合;意义;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0-0103-02

一、幼儿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相互融合的意义

(一)有利于幼儿身心全面发展。

相关研究表明,由于幼儿的年龄较低并且没有较多的处事经验,所以幼儿在接受教育时不能全面的接受课程传输的理论知识。而且幼儿的思维正处于动作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阶段,抽象逻辑思维正在萌芽,他们往往以整体、形象、直觉的方式把握世界。所以,不宜过早对幼儿实施分科的艺术教育,不宜过早进行学科技能训练,应着重培养幼儿对艺术的兴趣,对艺术的整体感受。

(二)符合当前阶段艺术教育的特点。

由于艺术是由艺术家心中所想,是各种思想与物质材料共同组成。总体来说,艺术具有一定的相互沟通的能力,在某些方面存在共同的特征。而详细来说,不同种类的艺术是由不同的表达方式呈现在人们眼前,使人们能够通过艺术作品来感受艺术家心中所想。

人们常说音乐就是一幅画,而这幅画是用音符当色彩,旋律作线条所绘出的只能用听觉去感悟的心灵之画,以此来说明音乐与美术的情意沟通性。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综合性是艺术活动的一大特点。这种在感觉上通同一气的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通感”,它具有感觉经验沟通的特点。人们通过自身的感觉进行思想上的交流,并且建立一定的思想联系,实现人与人心灵的共享。由于人体感官的这种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的功能,以及各种艺术形式的互相沟通和互相包容,使得艺术之间的综合成为必要和可能。所以,各类艺术活动的综合正是为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整体地接受艺术教育提供了渠道。

二、幼儿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主要特征

(一)物质层面: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在物质层面的融合主要以科学家教育为主体。在进行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幼儿教师常常只在表面上将二者进行融合,所以在未来阶段需要对二者的物质融合方式进一步研究。

(二)思想层面:在传统的艺术形式进行中,通常需要人们的各种感官对艺术进行了解,并通过深层次交流体会艺术的美感。换句话说,艺术只能通过人们思想层面的交流,才能提高艺术作品的艺术价值。所以,在进行幼儿艺术教育时,幼儿教师应遵循幼儿的想象力,正确引导,不能直接判断其正确性,阻碍幼儿想象力的发展。

(三)本质层面: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将幼儿培养成道德素质全面发展的优秀的人才。艺术教育使学生能够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而科学教育则能保证幼儿观察了解各类事物的本质,从而提高幼儿的素质。

三、加强幼儿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有机融合的策略

(一)提高多元化技术形式之间的紧密性。

1、表现在艺术作品之间的形式综合,幼儿教师可通过艺术作品进行开篇,通过对幼儿进行艺术作品的讲解,使幼儿以显性形式带动隐性形式进行感知、体验、表现、创造。如:从音乐欣赏切入,感受、理解和表现作品的旋律和节奏,继而发现文学和美术中的旋律和节奏。

2、将各种艺术形式结构引起主体的不同情感体验之间的对应性和沟通性进行综合。如以文学为欣赏对象,以音乐美术为背景进行的活动,让学生根据艺术类型选择较为舒心的艺术活动。

3、通过多元化的艺术形式进行凝聚选择,从中选取较为通用的艺术主体进行幼儿的教育活动,加强幼儿与艺术之间的联系。

(二)加强艺术感觉与感官的有机结合。

一般来说,幼儿是通过自身对于艺术的了解与体验进行情感方面的培养与提升,对于幼儿未来的艺术表现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情感和态度是通过幼儿在艺术活动中自我表现、自我表达获得的;表现与表达是感受与体验、情感与态度的具体体现,它体现在幼儿的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活动中。在艺术教育活动中,幼儿对艺术的感受与体验、情感与态度、表现与表达是有机结合的整体,三者之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幼儿教师在进行艺术教育的过程中,应从侧面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通过幼儿对艺术作品进行感性的认识,再有科学教育确保幼儿艺术本质的认识。启发幼儿学会从不同距离、不同角度通过视听器官和更多的动觉参与去感受和体验艺术的美。创设丰富的艺术环境,使幼儿有机会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形成初浅的艺术经验和艺术能力,使艺术教育真正成为幼儿自由表达、精神创造的活动。

(三)增强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在生活中的影响。

艺术教育渗透于幼儿的日常生活,要求教师从幼儿成长的环境中选择艺术教育内容,组织幼儿观察、寻找动植物、建筑、橱窗、街道、居室和幼儿园游戏、学习等环境中蕴含着的美,从而培养幼儿的艺术素养。同时授课教师可以实时记录幼儿在生活当中所表达的艺术形式,例如教师在与幼儿的对话和交流中,应随时把握幼儿想唱、想跳和想表现的愿望,顺着他们情感的自然产生开展艺术活动,引导他们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情感和体验用自己喜欢的艺术表现形式自由地表达出来。

同时,教师要善于创设良好科学教育环境,为幼儿提供了解艺术表现的本质以及美化生活环境的空间与机会。由于幼儿一般通过艺术作品来表达自身的情感,因此幼儿园在环境布置过程中,可运用艺术作品对其进行装饰。如教师可在活动室一角,放置各种绘画工具、废旧物品及一些适合幼儿使用的小乐器、录音机等,供幼儿自由进行艺术活动。可以放置一些艺术大师的美术作品,民间工艺品和幼儿自己的作品供大家欣赏。还可以适时播放一些轻松欢快的音乐和优美的散文,潜移默化地陶冶幼儿的情操,使幼儿生活的环境充满艺术氛围,发挥艺术教育的最大效益。

参考文献:

[1]柳志红. 幼儿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

[2]王磊. 幼儿科学教育和艺术教育的融合研究[J]. 赤子(上中旬),2015,20:318.

[3]刘迎杰. 幼儿艺术教育的生成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

[4]黄海涛. 幼儿科学与艺术启蒙教育整合实验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

[5]石胜钱. 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对儿童天性的违背与顺应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

[6]黄海涛. 科学与艺术整合教育中幼儿创造力培养的实验研究[J]. 当代教育科学,2007,16:38-41.

贝壳Ⅰ:科学与艺术珍品 篇12

贝壳是大自然赐予的艺术珍品,它伴随和见证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史前(7万—3.5万年前)尼安德特人的洞穴里,就发现了贝壳饰物.一般认为,古希腊大哲学家、大科学家亚里斯多德,古罗马作家、博物学者、军人、政治家老普林尼是最早用文字描述贝壳的作者.贝壳是海洋软体动物(mollusk)之壳,据说mollusk这个词就是亚里斯多德创造的.

贝类生活在浅海大陆架,热带浅海尤盛.它们的外壳形状奇异、色彩艳丽、花纹精美,像多彩饰带镶嵌于绿色的陆地与蔚蓝色的海洋之间,将我们的地球装点得更华美.如今贝壳的收藏已经成为一门学问[1],单看贝壳的名字,就美不胜收:帝王宇螺、将军芋螺、女神涡蛤、水晶凤凰螺、夜光蝾螺、露珠蝶螺、乐谱涡螺、地图宝螺、太平洋黑香螺、台湾枣螺、欧洲象牙贝······图1是几种贝壳的图片.

海贝像是从神秘的自然深处流淌出来的艺术清泉,赋予人类创造的灵感.看图2悉尼歌剧院,是海浪中翩翩起舞的海贝,抑或是向着大海远航的风帆?贝壳的艺术神韵使它具有永恒的魅力.

2 力学奇迹

海贝更是科学的宝藏,引无数杰出科学家竞折腰.见图3(a)的对数螺旋线和图3(b)的放射线,一族族优雅的数学曲线,是贝类生长的迹线,其深奥的生命密码,等待有志者去破译.

最吸引科学家的是贝壳特别是活体贝壳的强度和韧性.在介绍它之前,不妨先看一个问题:“如何用写黑板的粉笔材料制造坚韧的盔甲?”

或许我们的第一反应是:“不可能,劣材不可用.用粉笔这样的脆性材料造不出坚韧的盔甲.”

然而贝类动物将不可能变成了可能.软体动物的壳主要由碳酸钙构成.鲍鱼壳闪光的内层是珍珠母层,其95%左右就是原始的、低强度的碳酸钙,与粉笔的成分相同.它们以0.5微米厚的文石晶片的形式存在,由5%左右的有机胶(蛋白质和多糖)粘结.这样的生物复合材料的韧性比原始碳酸钙的韧性提高了3个数量级,一跃为超级强韧材料[2].因珍珠母层的文石晶片的厚度正好与可见光的波长相同而发生干涉,所以贝壳闪现着迷人的珍珠光泽.

贝壳的强度和韧性奇迹是生存竞争的结果.软体动物肉质鲜美,却行动迟缓,自卫乏力.为了生存,他们的外骨骼进化成为了今天的有力贝壳.海洋软体动物既不会入地挖矿,更不能高温冶金,只能从食物取材,常温生长.正是这种先天的环境条件约束使它们创造了一个人类以前没有想到的材料设计和制造的新方案.

3 微型长城?

科学家对贝壳强度和韧性的研究从解剖贝壳,了解贝壳的内部结构开始,有科学家将其微结构分为7类,见图4示意图[3].

贝壳的微结构使我们很容易联想到我国万里长城的砖块-灰浆结构.有意思的是,贝壳的“灰浆”是生物有机胶.古人修筑长城的灰泥里也添加了糯米这种有机粘结剂.初看贝壳俨然是微型长城,何况二者的功能都是御敌于国门之外.

然而仔细研究,就发现二者根本不能相比.长城的特点是大,像巨龙横卧于崇山峻岭之上,它的背后是幅员辽阔的国土,修筑它的是人口最多的国家.登上长城之巅,一览起伏的群山,立即感受到泰山压顶般的气势,感受到中华民族粉碎任何侵略者的决心和力量,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贝壳小,与长城不在一个尺度.如果将长城的结构缩小到贝壳的尺寸,会很脆弱,起不了防卫盔甲的作用.

但是贝壳找到了一个神话般的强韧化设计方案:原来图4所绘的小“砖块”里还有多重向微观尺度延伸的嵌套微结构,它们的力学协同效应创造了贝壳强度和韧性的奇迹.这使我们想起六朝时期志怪小说中的嵌套鬼神:鬼神口吐鬼神,吐出的鬼神又吐鬼神······嵌套的鬼神小说奇幻诡丽,但没有人会相信是真实的.那么贝壳的嵌套结构又是怎么回事呢?神话与科学究竟有多远的距离?我们将在下一篇介绍.

摘要:介绍贝壳的艺术美和它带给人类的创造灵感,介绍贝壳在材料强韧化方面所创造的力学奇迹:利用95%左右的原始低强度碳酸钙,加上少量蛋白质和多糖有机胶,建造了精巧的分级嵌套微结构,使韧性比组分材料提高了3个数量级,成为超级生物材料.接下来将继续介绍分级嵌套微结构强韧化的力学机制、连接不同尺度微结构的矿物桥和人类在贝壳仿生方面的进展.

关键词:贝壳,分级微结构,力学性能,强韧化

参考文献

[1] 彼得·丹斯S著.贝壳.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8

[2] 宋凡,白以龙.一类生物材料界面的结构及其裂纹的阻力.力学与实践,2002,24(6):24-26

上一篇:中专政治下一篇:重视幼儿早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