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学与艺术(通用12篇)
论科学与艺术 篇1
当今世界, 第六次科技革命如东方喷薄欲出的红日, 催生以知识文明为特征的新型人类文明。知识文明最需要的是人才, 特别是大师级人才。人才强国已成为我国国家战略。回顾2005年7月29日, 温家宝总理到医院看望钱学森, 谈论的中心内容是我国科技发展战略与人才发展战略问题。其中, 钱老将艺术思维与科学创新的关系问题作为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提出。这个问题作为对一代巨擘的怀念而在全国传播开来。作为一个文艺理论研究者, 对钱老之思和以身说法, 令笔者深思。很长一个时期以来, 在璀璨的科学星空中追寻着科学大师的成才之路和思维方法。
一、钱学森之思
钱老在与温总理的交谈中谈道:“一个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学知识, 还要有文化艺术修养。没有这些是不行的。小时候, 我父亲就是这样对我进行教育和培养的, 他让我学理科, 同时又送我去学绘画和音乐。就是把科学和文化艺术结合起来。我觉得艺术上的修养对我后来的科学工作很重要, 它开拓科学创新思维。现在, 我要宣传这个观点。”
“您讲的很重要。”温家宝频频点头, “像您这样的老一代科学家不仅科学知识渊博, 而且文艺修养也很高。李四光先生就会谱曲, 您也是一样。可能就是艺术方面的修养, 使您的思想更开阔。而现在学理工的往往只钻研理工, 对文学艺术懂得很少, 这不利于全面发展。”
钱学森坦诚建言:“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 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 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 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
正好在4个月前的3月29日, 钱学森在医院同记者以自己的亲身体会谈到科学技术和艺术的关系。钱学森说:“有趣的是, 加州理工学院还鼓励理工科学生提高艺术素养。我们火箭小组的头头马林纳就是一边研究火箭, 一边学习绘画, 后来他还成为一位抽象派画家。我的老师冯·卡门听说我懂得绘画、音乐、摄影这些方面的学问, 还被美国艺术和科学学会吸收为会员, 非常高兴, 说我有这些才华很重要, 这方面我比他强, 因为他小时候没有我那样的良好条件。我父亲钱均夫很懂得现代教育, 他一方面让我学理工, 走技术强国的路;另一方面又送我去学音乐、绘画等艺术课。我从小不仅对科学感兴趣, 也对艺术感兴趣, 读过许多艺术理论方面的书。这些艺术上的修养不仅加深了我对艺术作品中那些诗情画意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也让我学会了艺术上大跨度的宏观形象思维。”
钱学森提出的问题, 富有哲理性, 就艺术与科学的关系的自我个性剖析, 却是一个带有共性的问题。大凡科学家, 其科学技术成果, 都与艺术造诣密切相连。例如, 文艺复兴的三杰之一的列昂纳多·达·芬奇是一位思想深邃, 学识渊博, 多才多艺的画家、寓言家、雕塑家、发明家、哲学家、音乐家、医学家、建筑工程师……他一面热心于艺术创作和理论研究, 一面研究自然科学。为了真实感人的艺术形象, 他广泛地研究与绘画有关的光学、数学、地质学、生物学等多种学科。他的艺术实践和科学探索精神对后世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在我国, 地质学家李四光学过作曲;数学家苏步青、华罗庚、谷超豪均爱古典诗词;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人竺可桢不仅西学渊博, 国学功底也极深厚;数学家陈省身九旬高龄聆听金庸的报告;建筑学家梁思成和数学家丘成桐都酷爱中国古典文学……作为科学家、艺术家的李政道评论说:“艺术和科学都是对称与不对称的巧妙组合。”
二、科学与艺术的“非欧几何平行线”
中国古人认为“物艺相通”, 即科学和艺术、物质和精神是互相融通、互相为用的。杜甫有诗云:“细推物理须行乐, 何用浮名绊此身。”在科学与艺术之间, 对于外部世界的探讨经常是殊途同归, 以各自相对独立但又有某种相似性的范式, 分别独立地得到了在本质上相同 (或者至少是相近) 的结果。这就是在科学与艺术的认识轨道上非欧几何学的平行线。
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论动体的电动力学》, 提出了狭义相对论, 带来了对于自牛顿经典力学出现后所形成的时空观的根本性变革。按照相对论观点, 空间和时间都不再像牛顿时代所认为的那样是绝对不变和彼此独立无关的, 而是彼此相互联系, 并与参考系、与观察者的运动状态有关。尤其是, 当观察者以可与光速相比的速度运动时, 所观察到的情形会与在远低于光速运动的日常情况下观察到的情况有所不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时空观。
就人的智慧而言, 分为“性智”和“量智”, 二者是相通互补的。爱因斯坦认为:“音乐和物理领域中的研究工作在起源上是不同的, 可是被共同的目标联系着, 这就是对表达未知的东西的企求……它们互相补充着。”多数领域是两种智慧的结合, 只是主要特征属于“性智”或“量智”, 如数学、自然科学、系统科学、军事科学等10大科学技术主要表现为“量智”;而文艺创作、文艺理论、美学以及各种文艺实践活动主要表现为“性智”。
需要说明的是, 科学工作往往是从一个猜想开始, 然后才是科学论证。也就是说科学创新的思想火花是从不同领域的大跨度联想激活的。而这正是艺术家的思维方法, 即形象思维;接下来的工作是进行严密的数学推导计算和严谨的科学实验验证, 即逻辑思维。换言之, 科学工作是源于形象思维, 而终于逻辑思维。在想象中, 最重要的是联想。而艺术是联想的翅膀。
艺术是美学的科目, 美学是“一个人或一种事物具有的品质或品德的综合, 它愉悦感官或使思想, 或使精神得到愉快和满足”。亚瑟·米勒以充分的证据断定:就如同庞加莱对时间和同时性的洞察力启发了爱因斯坦、帮助他发现相对论一样, 他的多维概念同样刺激了毕加索, 后者由此将几何学作为一种新的艺术语言。同样经由法国数学家的思考所引导, 物理学家和艺术家开始探寻问题的答案———爱因斯坦从时间切入, 而毕加索从空间切入, 两人都在寻找对“绝对”物体的表达方式。与囿于欧几里得三维空间的传统画家和物理学家不同, 他们摒弃了这种方式, 因为一个物体的外形、位置、速度和时间性取决于观察者的视点, 唯一能够对它进行客观表达的方式是放弃所有预先的参照物, 并将所有的视点同时考虑进去。正是通过引入视角的相对性, 他们才得以追求绝对。
马克思说, 人类按照美的规律创造。这是人从事创造的规律。科学也不例外。科学美原本就是“精确科学中的含义”。科学, 归根到底是一种追求美的活动, 它的成果不是别的, 乃是具有美的吸引力的艺术品, 体现着美的法则。
———和谐美。海森堡认为:“美是各部分相互之间以及整体之间的真正的协调一致。”纵观各门科学用以表现自然规律的范型都是协调和谐的, 诸如哥白尼的“日心”模型、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等都给人一种精神的愉悦。
——生动美。活跃、有趣, 无穷的生命力。法拉第赞美煤炭说:“喂, 难道你们不高兴知道漆黑的、肮脏的煤块, 怎么变成明晃晃的光源么?”赫尔芩在论证活生生的科学活动成为科学书籍时说:“大概每一个稍微惯于思索的青年人脑中都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大自然中的一切都这样欢乐、聪明、活泼而有生气, 但是在书本上同样是这些东西, 却如此枯燥难读, 如此晦涩而死气沉沉呢?’难道这是人类语言的本质?我以为不然, 依我之见, 这应归罪于不清楚地理解和笨拙地叙述。”科学探索实践活动与书本成了迥然相反的两种存在。
———简明美。统一性、普适性、抽象性、完整性都属于简明美的范畴。切尔纳特说:“艺术有一个不可少的特征:简明, 不管完成一种艺术品是多么复杂。”英国大诗人、剧作家莎士比亚说:“简洁是智慧的灵魂。”乌申斯基也说:“人类的认识就是把一个变成许多, 再把许多变成一个。”罗森认为爱因斯坦的科学活动, “目的在于求得简单性和美”。爱因斯坦自己也说:“一切科学的伟大目标是寻求一个能把观察到的事实联结在一起的思想体系, 它将是有最大可能的简单性”“人们总是以最适当的方式来画出一幅简化易领悟的图像”。
———新奇美。奇异、差别、新鲜、不落俗套是新奇美的具体表述。科学中的新奇不是刁钻古怪, 而是令人吃惊的意外景象, 意料之外与情理之中。新奇的魅力十分巨大, 它号召吸引多少科学家去为科学献身。
摘要:当今世界, 第六次科技革命如东方喷薄欲出的红日, 催生以知识文明为特征的新型人类文明。知识文明最需要的是人才, 一个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学知识, 还要有文化艺术修养。艺术与科学有着紧密的联系。
关键词:艺术,科学,创新
参考文献
[1]刘兵.在物理学与艺术之间对世界之认识的平行性[J].科学, 2004 (6) .
[2]王梓坤.科学发现纵横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论科学与艺术 篇2
领导科学是从领导经验中概括出来的理论体系、是领导活动内
在规律的反映。掌握了领导活动的科学理论就是掌握了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
领导艺术:是领导者在个人素养基础上,以丰富的领导经验,深厚的领导科学造诣,对多种领导条件、方法、纯熟、高超并附有创造性的运用,以及通过这种运用,所表现出的领导风格和艺术形象。
爱因斯坦说过“照亮我人生道路的有两样东西,一个是科学,一个是艺术”。
艺术是一种修养,是一种追求个性完美的理念。缺乏艺术感的人,在任何领域里,充其量只是一位高级技师。
领导科学是指这种行为的客观性和客观要求,而领导艺术是指
这种行为的主观性和主观能动性,而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就是主观和客观的辩证关系,是这种关系的表现和反映.在坚持原则和权力的条件下,给下属以适当的自由,让他们学习,得到培养,当然包括培养德行。还要给他们适当的空间,他们过的好了,健康了,对你也好。要选择有良心的人才,并且有潜质的,能力弱的可以培养。要会发现小人,发现下属的不满。让下属愿意为自己分忧,并保持心理距离。要学会发现比自己强的人才,当然德行要好,对他好,他成功了,当然会投桃报李。当然,一切都建立在自己有能力和胸怀的基础上。
领导艺术是指领导者具有创造性的领导才能、技巧、艺术和方
法。主要包括:决策的艺术、创新的艺术、应变的艺术、指挥的艺术,抓总的艺术、统筹的艺术、协调的艺术、授权的艺术、用人的艺术、激励的艺术。在履行领导职能,恰当分工、协调管理、提高工作有效性,拓展联系等弹性(可塑性)较大的方面能够体现得很明显。
从领导活动的科学化、领导活动的艺术化两个层面,系统分
析和论证了领导的含义与本质、领导环境、领导理论、领导职能、领导主体、领导体制、领导决策、领导艺术、领导效能以及领导创新等内容。在对领导科学的学习过程中,读者应既能从中感受到领导理论的震撼力,又能体会到领导艺术的感染力。本书试图通过丰实的内容和新颖的编排体系,让读者真正从中获得一些收益。
领导工作是科学和艺术的统一体:在各种领导活动中,领导
者个人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很得要的,它允许领导者在其范围内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充分发挥领导者的个人艺术,但这绝不意味着它可以是领导得个人随意的活动,或是毫无目的的盲目的活动。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要建立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的,任何领导者,只有按照领导活动的科学规律办事,才能取得成功,如果超越规律随心所欲,就只能导致失败。因此,领导工作是科学和艺术的的统一体,是受领导活动规律所制约的客观条件和个人因素的高度结合,领导者丰富多彩的个人艺术只有通过领导活动的客观条件所提供的舞台才能表演出来
领导活动研究的对象:领导科学是专门研究现代领导活动的矛盾、特点及其规律的学问;是研究领导者、被领导者、群体目标和客观环境等要素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的规律的科学。
.领导活动的基本要素和基本矛盾:要素:领导的基本要素包括:领导者、被领导者、群体目标和客观环境。领导活动的基本矛盾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矛盾,以及领导者主观指导与客观环境的矛盾。
一个领导者不具备高尚的品德,就不可能进行人性化管理,更谈不上什么人格魅力了。但是,一个领导者具备了超人的品德,要想进行人性化管理,还必须具有很强的对人的理解力和自我控制力,这也就是目前最流行的、与智商相提并论的“情商”,它们是人格魅力的另一主要来源一个具有人格魅力的领导者,不但有很强的理解力,而且对自己的言行、举止有着很强的控制力。因为自己的一言一行既能树立形象,也能毁损形象。控制情绪是一个优秀领导者必须的素质,而心境的力量也会进一步增添其人格魅力。在这方面,林肯堪称楷模,他用幽默故事来说明观点,既达到目的,又避免伤感情,使民众感到他可亲可近,对他的机智和热热闹闹的故事着了迷。讲故事使他保持了普通人形象,他的人格魅力在民众中有着很强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不管管理的潮流如何变化,但尊重人、信任人的基本原理是
不应改变的。处理好人的问题是领导作用得以有效发挥的关键,也只有处理好人的问题,企业才能走上坦途。
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托马斯•彼得斯曾大声疾呼:你怎么能一
边歧视和贬低员工,一边又期待他们去关心质量和不断提高产品品质!
从前领导者职位所赋予的不容挑战的权威已荡然逝去,如今的领导者应善于笼络下属,而不是控制下属。然而作为领导者,仅仅依靠一些物质手段激励员工,却不着眼于员工的深层次的感情生活,那是远远不够的。
自己领导实践中总结经验,观察体会别人的领导方法艺术。
艺术与技术、科学与美学 篇3
美学和科学都是满足人认识世界的需要而产生的,美学强调人的自我认识,科学更强调客观规律的揭示。先进的技术应该也必须应用,但有了技术不能不要艺术。若纯技术性的作品,而无思想,那么机器也可以成为艺术家。艺术是可以唤醒人们对现存的认识。
关键词:超越客观;拟人化;费解
美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已成为人们生存与发展的向导,是逐步健全的内在尺度和内在规律。而科学是以范畴、定律形式反映现实世界的本质和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科学的真理性根植于科学家以外的外部世界,科学家和整个人类只是这个外部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美学追求的普遍真理性也是外在的,根植于整个人类,没有时间和空间的界限。美学和科学都是对客观的反映,纵使两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不能混为一谈。美学是一种渗透着艺术家主观成分的、超越客观的、拟人化的反映;科学反映则不具有拟人化的特征,科学是客观的,按照其特定的规律运行。只要能获得人赞同和共鸣的主观行为都可以叫做艺术。
马克思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这是经过验证的真理,美学和科学两者都是同智慧和情感密切相关。对艺术的美学鉴赏和对科学观念的理解都需要智慧,随后的感受升华与情感又分不开。没有情感的因素和促进,我们的智慧是不能够开创新的道路。而没有智慧的情感也是不能够达到完美的意境。所以,科学和美学两者都在寻求真理的普遍性。两者源于人类活动,都追求着深刻的、富有意义的事物。我们不能单纯的认为科学就是客观的,美学就是主观的,科学和美学是自然的两面,一面是表达事物的永恒秩序,另一面则是思想。比如一幅表现主义画家的画,有人说画家画的找不到真实的原形,但画家却说他画的就是真实。只能说观者和画家在一定的程度上难以达到共鸣,因为这位观者无法体会到画家的经验和思想。这里的“真实”不能说成是客观,和科学的真实不是一回事。它可以说是规律,但是种情感的规律。
人们会把技术和科学联系在一起,技术就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需要,利用自然规律,在改造和控制自然的实践中所创造和运用劳动的手段、工艺方法和技能体系的总和。如果没有技术,人和自然不会发生实践关系。技术帮助人完成实践任务。技术不仅存在于物质生产过程中,还表现在社会生活方面以及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于过程中。可见技术的重要性与不可缺少性。
技术这么重要会不会最终取代艺术?在传统艺术提到技术,就会说是技艺、技法,认为艺术需要技术的支持,又在技术的基础上表现着思维与情感。它的不断更新又为表现形式提供了多样性。现代社会的特点就是瞬间性,而在手工劳动关系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传播方式是时间的叙述性,叙事性的艺术孕育而生。信息社会使现代人不再去致力于耗费时间的东西上。早期艺术品和生产工具用品是统一的,体现在艺术创作和劳动合二为一。随着后来的分工,人为的把二者分割,到工业社会及后工业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人成了机器,为了生存做无思想、无意义的工作。技术的革命也带来了艺术的革命。因此传统形式的艺术出现了危机,取而代之的是如摄影、电影的兴盛。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我们的生活添加了许多新事物。人们有了更先进的技术设备,不会把时间浪费在传统的手工上。人们没有时间做自己本真的事情,只是极力适应现代的社会、体制。从懂事起,人们不得不考虑将来如何赚钱,如何生存,如何适应社会。其实,艺术的完整性是人格的完整。工业社会里什么都变成了片段,情感和精神交流贫乏,艺术也不再完整,传统的经验让位给个体体验。传统艺术品中的神秘性,传奇性,都来源于大师的高超技艺。在现代,人人都可以借助先进的技术表达思想观念。现代人陷入了无数震惊的瞬间。如现代艺术家李孝宣的水墨画,打破传统国画的语言,加入了反思元素,并使反思性上升到主导地位,而增加了欣赏的难度,让人们费解。他引导观者跳出幻觉,清醒理性的反思现实。
现代主义的影像支离破碎。古典绘画中的静态与生活中相关的东西不再存在。工业化之后带来了动态的绘画,改变了整个艺术方式,全新的艺术形式不断出现。我们的生活、艺术和科技息息相关。设计彻底被西方学者称为科学。可以说设计是艺术和科学技术的结合体。艺术也是朝着这个方向发展的。也许多少年之后艺术也成了科学。什么是现代化的标志?可以很明确的回答是科技在现代中占的比例。技术是科学的应用,两者难以分离,美学同科学关系在上文已论述,两者没有高低之分,技术也可以应用在艺术领域。
艺术随着当代科技的发展也越来越技术化。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艺术也要拿来主义把技术为我所用。如张艺谋电影中运用CGI技术达到一种传统电影中无法达到的效果,且不说他电影内涵深刻不深刻,就运用技术这一点就是先近的。“艺术创作的技术,代表者一定艺术发展水平。在人类艺术活动中,艺术技巧决定艺术生产,当艺术生产与艺术技术发生矛盾,阻碍技术发展时,社会出现艺术革命,新的技术就产生,打破旧有的艺术生产,把艺术推向前进。” 本雅明力图把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唯物史观应用与艺术领域,是正确的。但他把技术抬高甚至决定一切的地位,并且用技术先进与否代替艺术作品进步与否,是片面的。若纯技术性的作品,而无思想,那么机器也可以成为艺术家。艺术是种可以唤醒人们对现存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德]瓦尔特·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2]朱立元,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3]常宁生,国际当代艺术家访谈录[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2
[4][美]爱德华·卢西·史密斯,西方当代艺术[M],柴小刚,周庆容,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2
论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篇4
教学是科学还是艺术的划分已不再重要, 凡是对教学有用的我们都可以拿来利用, 但教学科学与教学艺术在教学中的地位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对教学的促进作用我们必须搞清楚。
一、教学科学是教学艺术创造性发挥的前提
教学科学是指以科学的理念、准则和方法为工具对教学所进行的探究和所揭示的教学的基本规律、运行机制、方法策略。它更多地反映了教学世界教学活动中存在的客观的、必然的客观性质及其规律性, 体现为一套较为稳定的有关教学活动的规则、程序、形式和方法, 是教学活动有序、高效运行必须遵循的基本法则。教学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 亦是一种社会现象, 有其自身产生、发展、演变的历史轨迹和得以存在的内在规律, 教学科学的任务在于揭示种种教学现象内在的必然联系, 发现教学之“真”, 形成规律性认识, 为教学活动提供行动指南。科学是揭示规律、阐明原理的, 致力于对真理的追求, 教学的科学性是由人们求“真”的本性决定的。
教学的科学性表现在以下方面:从教学的最终效果来看, 是把教学内容中的科学知识变为学生自己的知识, 并通过掌握知识发展学生的智能, 即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从教学过程的本身来看, 是遵循教学规律的, 按照一定的教学模式, 在一定的时间内教授一定的教材, 即教学技能的科学性。教学是有客观规律可循的, 教学规律和原理起着支配和指导的作用, 教学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教学是知识信息的传输。教学内容的科学编排, 教学过程的基本特征, 教学对象的身心两方面的发展规律, 教学方法的总体把握, 教学的准备策略、行为策略、课堂管理行为策略、课堂教学评价策略等, 都是要经过科学的严密论证才总结出来的。课堂上, 教师的主要行为目的是传授知识, 学生的主要行为目的是接受并内化新知识。这种主要行为目的决定了深厚的专业知识及相关学科知识是做一名优秀教师的前提。“以己之昏昏而使人昭昭”是不可能的, 教师的心理学、教育学、教学论、教法研究等教育科学的修养更是专业知识之外的必备, 而这些教师基本的知识储备都是以科学为基础的。
教学艺术就不需要科学吗?艺术原理不也是科学的总结吗?艺术的独创性能离开基本艺术原理吗?如果教学不需要科学, 那么师范院校是用来做什么的?是用来从整体上科学地培养未来教师的。有独创性、懂艺术的人未必能胜任教师。因此, 科学解决的是教学中的基本的、普遍的、内在的规律, 不是用来提供现成的教学方案、解决特殊问题的, 而是为教学艺术服务的。一名好教师, 只有当他具有了深厚的教育科学知识, 把自己所要讲授的教学理论内化为自己的品格并成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后, 才敢于、也才能够充分发挥艺术的天性。教学的科学性要求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知识素养, 既要精通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 还要掌握教学的科学知识, 能依据教学的规律、法则科学地向学生传递文化知识与技能, 引导学生认识自然、社会、人生的真理, 促进学生智慧发展。
二、教学艺术是对教学科学的个性化改造和延伸
教学的艺术指“按照美的规律”追求个性自由, 对教学活动进行的积极创造。教学艺术的价值在于教师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手段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认知结构、情感结构、个性结构产生沟通, 以使学生获得智慧的发展、情感的陶冶与精神的愉悦。它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指语言本身的美, 如生动形象、优美流畅、音节和谐等;另一方面指表现的手法高明, 如富于机智、幽默风趣、善于引导、注重留白等, 即技巧美、智慧美。体现在不同的教师身上, 可以各有侧重。
教学科学对教师的作用就像是五线谱在音乐家创作中的地位。但“以己昭昭”就真的能“使人昭昭”吗?教师的职责并非是把知识输导出来就万事大吉,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教师自己的知识经过不同方式被学生接受并内化。“满肚子蝴蝶飞不出”岂不可惜!“蝴蝶”不仅要飞出, 还要飞得漂亮, 这就涉及教学艺术问题。
同一首歌,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演唱效果;同一个电影脚本, 不同的导演会导演出艺术效果不同的电影。他们的表演内容完全相同, 效果不同的原因在于演唱艺术、导演艺术的高下。用同一教材、同一教案教同一班学生, 教学效果也不会相同。教学不仅是“传道”的过程, 还是“育人”的过程, 不仅有知识的传输, 还有感情的交流。教学涉及的是人, 是人的情感和价值, 是完全个性化了的艺术, 是经过了个人思想消化的科学, 带有个性的光辉。教学不只是讲求对不对, 还要讲求好不好、美不美。
教学是一个细致复杂的思想交流过程。教师既要使学生掌握知识, 又要打开每个学生的心扉, 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这决不是不讲方式地把知识正确表述出来就能达到的, 而必须讲究教学艺术。教学艺术具有表演性、创造性、审美性和情趣性的特征。表演性是教学艺术最显著的外部特征, 创造性是最本质的内部特征。创造性的本质经过审美性的选择和情感性的加温并艺术地表现出来就形成教学艺术。
教学艺术不是对艺术美的牵强附会或单纯欣赏价值的形式借用, 而是一种存在, 是一种力量, 也是一种追求。其中, 语言、教具、板书、动作、表情等各方面的协调运用, 表现出教学语言符号的音乐美、教学图像信息的图画美、教师仪表情态的教养美、课堂教学组织的条理美、处理突发事件的奇异美。而比喻、联想、暗示、提示、夸张、拟人、排比、对比、设疑等技巧都将在教学中找到用武之地, 音乐、绘画、诗歌、演讲等艺术也可多方借鉴。因此, 教学更是一种多方面的艺术行为。课程专家施瓦布曾说:“任何艺术, 无论是教学还是雕刻, 都是有规则的, 但是, 掌握了规则的知识并不能使人成为一个艺术家。艺术要求知道规则的人学习把规则适当地用于特定的场合。反过来, 这种运用要求对这种事物的特殊性以及为适合特定的场合而修正规则有敏锐的洞察力。”教学的艺术实践至少需要三种不同形式的知识:有关原理规则的知识、有关特定场合的知识、有关适当运用规则于各种场合的知识。科学是艺术的基础, 艺术是科学的延伸。
优秀的教师在教学中决不会千篇一律地遵循什么既定规则, 而是有自己的“个性”, 并体现在教学中。优秀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具体的、特定的情景, 不以既定的方法行动, 而是随机发挥创造, 是教学中的艺术家。在教学领域中, 方法不是公共的。对这个教师是好的、有效的方法, 对那个教师却未必是好的。因此, 教学的艺术是个性化的艺术, 这种个性化的艺术是以对教育科学、教学艺术原理的牢固掌握为基础的。艺术的规律性被揭示后依然有足够的余地令艺术家施展其才干和个性。艺术活动固有的条理性和规律性使我们用科学的方法能更好地理解教学。
三、糅合之美———科学与艺术的整合
科学与艺术从来就不是相互排斥的。教育心理学家盖奇认为, 艺术活动具有固有的条理性和规律性, 很适合进行科学的分析。教学科学追求的是教学的“真”, 它以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为使命;教学艺术追求的是教学的“美”, 它以审美创造、情感发展为意趣。教学的科学是教学活动进行的核心, 是教学艺术得以实现的内容和凭借的手段;教学艺术则体现教学活动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是对教学科学准则的艺术性处理和创造性应用, 是关于教学过程的审美观照和个性化塑造。“真”和“美”都是人类追求的, 科学性和艺术性可以并存。
从教学是一门科学的角度, 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教学活动的科学性和教学规律, 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 使自己的教学行为符合教学理论的要求, 尽量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就是说教学活动是多变的、随心所欲的, 但却是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从教学是一门艺术的角度, 要求教师按照“美”的规律、追求个性自由、对教学活动进行积极创造。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教学过程中形成的个性特长, 把科学道理艺术地渗透在教学语言、板图、板画、直观教具或声像手段中, 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各种教学手段, 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认知结构、情感结构、个性结构产生沟通, 以获得智慧的发展、情感的陶冶和精神的愉悦。即以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体现教学的艺术性, 做到“无意于法则, 而自合于法则”。
教学本身就是集讲授、管理、创造以及艺术性于一体, 熔信息与知识的传输、反馈、加工、变换等于一炉的教师对课堂的策划、实施、提高与创新, 既具有科学性, 也具有艺术性, 完全就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忽视教学的科学性, 教学将会变得盲目、无序;忽视教学的艺术性, 教学又会变得乏味、死板。科学的教学规律、教学理论是好教师的基本, 但规则或技能的讲授能在教学实践中有效地运用还需要技巧。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把科学性与艺术性结合起来, 彰显自己的风格。因此, 科学性与艺术性的整合, 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也是教学艺术应达到的境界。
教学实践是艺术的行为, 科学是其基础, 建立在这种艺术行为上的个性化行为和思想经过实践的检验, 进一步深化为教育科学思想, 再次渗透到下一步的教学中, 如此循环升华。在实际的教学中, 对教师而言, 科学与艺术的关系是内在与外显。这就像土壤与花儿, 科学是“土壤”, 总是默默无闻地帮助“花儿”, 为她的绽放盘牢基础, 提供养分;艺术是“花儿”, 在“土壤”的托护下, 展现个性之美, 等待再次回到“土壤”的怀抱, 为“土壤”增添养料, 以期更美的出现。
参考文献
[1]施良方, 崔允漷.教学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2]潘洪建.试论教学的道德性、科学性与艺术性[J].教育科学研究, 2004, (4) .
浅论市场营销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篇5
2008-4-29 来源:《商场现代化》 2008年第5期 作者:赵俊和
自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市场营销传入中国以来,其理论及实践在中国得到了很大发展。可以肯定,中国企业及其经营者在经历了十几年的市场经济的洗礼后,应该说基本上了解和掌握了市场运行的基本规律,即掌握了市场经济及其经营的科学性。已经有了驾驭市场的基本能力。绝大多数企业已经摆脱了计划经济的模式,不断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的新模式。在整个的经营活动中贯穿了“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观念,懂得在生产销售前要做好市场调研,充分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懂得采用各种策略,以及技战术来开拓占领市场。这些意味着企业不再是盲目追随市场,在某种程度上还能引领市场。这无疑是值得可贺可喜的。
但是,也应该理性和清楚地认识到,企业经营者在具备和掌握了一定的市场驾驭能力的同时,在一些重大和关键环节问题上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模糊认识。这一问题就是市场营销的科学性与艺术性问题——市场营销到底是科学还是艺术,还是兼而有之。作者曾查阅过相关资料,在正式刊物里还未有系统的对此问题的论述或者探讨。在网上搜索一下,也只有零零星星的浅显触及,尚未有系统对此展开全面论述的文章。到目前为止,作者搜集到的基本观点大体有两种:一是认为市场营销是科学不是艺术;二是对市场营销的科学性与艺术性进行比例划分——科学性占多少,艺术性占多少。鉴于此,作者有必要对此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
一、问题的起源
市场营销是科学还是艺术,还是二者兼而有之。如果既是科学又是艺术,二者是否可以划分一个比例。为此,本文拟对这个问题展开专门讨论。
所谓市场营销的科学性,是指企业在进行营销的过程中,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揭示和把握营销的内在规律,把握市场需求的本质,并可以预见市场需求变化的一种客观趋势。所谓市场营销的艺术性,是指企业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生产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并应用一定的策略技巧,从而将企业生产的产品在市场上尽快和大量销售出去。简单地说,艺术性就是将科学性巧妙地结合,从而创造出预期效果的动态过程。
在现实中,尽管还没有形成系统的对此问题的全面认识,然而,目前已有的观点都不免失之偏颇。比较集中的认识大体有以下几方面:
1.认为市场营销是科学,不是艺术。这个观点见孙路弘《营销是科学,不是艺术》。文章认为,营销理论强调的是客户需求,价值、成本和满意、或者交换、交易和关系,以及网络、市场、营销者与预期顾客这七个方面构成了营销定义的全部内容。其基本思想大体体现的是:客户需求是平衡的,是双方就资源接受交换的一种前提条件。也就是说,交换是双方对资源获取的一种满足。文章还引用了特劳特——定位之父,于1972年在《广告时代》上以一篇名为《定位时代》的文章提出的定位观念来说明营销的科学性,并且阐述了波特五力模型即企业与消费者、企业与供应商、企业与新进入产业的企业、企业与替代品和企业与行业的竞争对手等。五力旨在研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哪种力在发挥主要作用,从而引导企业根据这个力的影响做出适合自身的短期或者长期调整。正因为如此,孙路弘呼吁:请将营销当作科学,而不要当作艺术。
2.市场营销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而且两者具有一定比例。这个说法来源于高建华《市场营销与可持续发展》。他认为,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科学成分占80%,而我们正好相反,20%是科学,80%是艺术。他认为,经过一二十年我国能达到一半对一半已经不错了。科学与艺术到底谁的成分大一点好,这是一个难以断论的问题。而我国经过一个时期达到一半对一半,是依据我国喜欢走中庸之道的缘故。从这里也可以看出,高建华也没有对此进行深入探讨,还包括了一定的猜测成分。不过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他认为市场营销具有科学和艺术的成分。
他还对“艺术”作了解释:“艺术”是不可复制的,艺术一旦复制,就失去了价值。而科学恰恰相反,科学能够不断的被复制。他的这个解释基本把科学和艺术各自的特点大体做了概括。(续致信网上一页内容)
3.将市场营销与艺术设计结合起来。见张金礼《艺术设计与市场营销学之我说》,文章认为:“市场营销是以消费者为中心,而艺术设计的立足点也是为人服务,满足人的两大需要。艺术设计成了现代社会促进商品销售的重要手段,成为了市场营销存放灵魂的重要载体。市场营销为了利润最大化收益持久化,往往在实践中忘了人的精神满足,导致品质好设计差的商品难销。怎样将其优势互补?只有艺术设计学与市场营销学共同研究,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形成艺术设计与市场营销学这门边缘学科。有利于艺术设计任务和市场营销工作理智实践,推动艺术设计学和市场营销学各自健康发展,一石二鸟。”从作者的这段论述中可以看出,所谓“艺术设计”指的是商品的外观构造即市场营销的专用术语“形式产品”。这里的艺术与前面所讨论的概念已经略有差别了。
4.认为市场营销就是艺术。营销,是市场经济运作的中的一门艺术。此文所说的艺术,主要是指市场营销中的策略运用。杨松博士针对当前中国营销界出现的问题——普遍认为营销是一种“艺术”的成分远远多于“科学”的成分,提出了“营销科学化”及科学的研究方法——实证分析。杨松博士也认为市场营销不是艺术,而是科学,但是他提到“普遍认为”营销的艺术成分远远多于科学的成分。
本文认为,市场营销既是科学也是艺术。至于是科学成分大还是艺术成分大,没有必要去划分一个绝对的比例。在很大程度上,科学与艺术是紧密结合在一起互相依存的。科学是艺术的基础,艺术是科学应用的表现形式。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
之所以会出现“营销是科学还是艺术”这样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人们对营销本质的认识还有待于深化。尽管市场营销的本质用一句话概括起来无非是“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但要真正领会,以及转化为经营者的实际行动,无疑还有一个跨越过程。因为消费者的需求不能只从看得见的地方(即行为)去把握,更重要的是从看不见的地方(心理)上去把握。营销的本质在于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既然是要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因此营销必须研究消费者的心理,而消费者的心理本身就属于科学。
对于出现“市场营销是科学还是艺术”这样的认识,本文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理论上认识模糊。市场营销理论在目前范围内,是将其划分为管理科学。这个划分是不是科学本文不去探讨。由于管理科学作为软科学的形式存在,很难用实验的方式将其定律或定理化下来。尽管其本身有规律可循,但似乎又不是那么严格。由于市场营销涉及了众多的学科——诸如经济学、心理学、行为学等社会科学,因此其本身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应用科学。正由于其跨度范围大,涉及领域多,对其科学性的把握还存在一定难度,虽然划归管理科学,然而其内容远远超出了管理科学的范畴。按照高建华教授的说法,科学是可以复制的,艺术是不可以复制的。那么市场营销中哪些可以复制,哪些不可以复制,在理论上也难以给出确切的答案。更多的是要靠人们在实践中去感悟。这样一来,人们对市场营销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就很难将其黑白泾渭地划分清楚。
2.经营者认识问题上有现象和本质之分。从科学性来讲,如果经营者认为营销也是一门“学问”的话,显然,经营者是认可营销是科学的。从现象上看,生产者和销售者从市场直观上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的现象:即那些产品质量好,造型美,方便实用,价格便宜的商品总是受到到消费者的青睐的。经营者们在市场竞争比较激烈的情况下,总是想方设法把自己生产的产品销售出去。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们会在产品功能、外观、保障等方面狠下功夫,此外,还得在价格、售卖方式、销售地点进行统筹规划。尽管作者没有发现“市场营销是单纯的艺术”而不是科学这样的观点,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经营者凭着经营技巧也能在一定时
期内搏击市场,因此在“承认”市场营销是科学的前提下,他们更热衷于“艺术”。
3.把科学和艺术看成了两个独立的事物。如前所述,市场营销是科学成分多一点还是艺术成分多一点的观点就把市场营销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看成了两个相对独立的事物。本文承认科学性与艺术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有着自己各自特定的内涵,在这一点上是可以将它们看成两个不同的事物。但在实践上二者却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一个互动的过程。提科学性,总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灵活应用的科学性(即艺术化的科学);提艺术性,又总是在科学性的基础上各种营销策略巧妙的应用(即科学化的艺术)。把科学性与艺术性当成两个独立事物看待,因此也才出现了各自成分占多少这样的观点看法。
4.理论与现实的差距。现在高校以及中等学校经营管理类的专业几乎都要开设市场营销学课程,经过专门理论学习和受过专门知识训练的学生对知识与应用的反差比较大。在学生中,广泛流传在学校学的理论没有用。根据作者体验和观察,学生中出现这样的认识,一方面是学生在校期间有过短暂的市场实习经历,而实习内容并不正好与所学理论相吻合;另一方面是学生中以讹传讹,加上专家的“名人效应”的影响(如前所述:20%是科学,80%是艺术),市场营销是科学还是艺术,在很多学生中并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尽管也有老师纠正学生中的不正确认识,即告诫学生理论也是来源于实践并将经验系统化理论化后才形成一门学问的,不是知识没有用,而是不会用。这里所反映出的问题实质就是市场营销的艺术性问题——即怎样将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去深化、创新的问题。也就是说,由于经验的缺乏,不懂得或不能熟练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艺术化),科学性也就无从体现。
三、解决问题的办法
从上述原因的分析过程可以看出,产生市场营销是科学还是艺术这样的认识,概括起来无非两方面:现象和本质之间关系,以及认识和实践之间关系的辩证处理。根本上还是在于片面看问题。因此,只有解决和处理好这些关系,才有可能对市场营销科学性及艺术性问题有清晰正确的认识。
1.我们需要辨证的、唯物地来看待市场营销究竟是科学性还是艺术性的这个问题,因为,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辩证的,如果单从一个方面来看待问题,或者把这个问题静止起来分析,就会变成形而上学,而不能够看清事物的本质。应该说,市场营销既是科学的,又是艺术的,两者互相矛盾,但又密不可分,科学性和艺术性互相作用的结果决定了营销效果的好坏。顾客的需要是市场营销的起点,顾客需要的满足并感到满意则是市场营销的最终目标。企业实际的市场营销活动,不仅要讲究科学性,还要讲究艺术性。无论是缺少科学性的纸上谈兵,夸夸其谈,还是缺少艺术性的千篇一律都会造成市场营销整体效果的降低。
2.我们应该运用市场营销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来看待市场营销学的核心问题,并创造更大的营销效率。企业或组织都离不开市场营销活动,市场营销已经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要活动。在我国不同企业开展营销活动的水平是不同的,营销活动的成效也不同。在投入的资源一定的条件下,营销活动水平的高低直接受市场营销效率高低的影响,即营销活动的有效性好,企业的营销活动水平高,有效性低,企业的营销活动水平低。企业营销活动的有效性是企业满足市场需求的能力,有效性直接与效率相关。那么只有辨证地来运用市场营销中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才能让企业的市场行为更加科学和多样化,更加能吸引顾客,不然就会盲目的进行营销,导致有效性的降低。
艺术与科学的融合 篇6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人对自身全面发展的不断追求,艺术与科学在走过了彼此的分离之后,要求重新融合在一起。时代对艺术与科学融合的呼唤,要求高等艺术教育在外在层面、内在层面和实践层面上都要做到二者的有机融合,才能满足社会对创新艺术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艺术;科学;艺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JO-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165(2009)02-0047-05
艺术教育是一项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教育活动,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现代艺术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上显得比较薄弱,真正有创造力的经典艺术作品总是凤毛麟角。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的不断发展,人对自身自由全面发展的不断追求,社会呼唤有真正创新能力的艺术人才。高校的艺术教育如何发展,艺术人才如何培养已成为各大高校艺术教育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艺术与科学的关系,然后探讨如何把科学理念融入艺术教育中。
一、难分难舍的艺术与科学
艺术与科学都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都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手段方法。艺术追求美,是创作主体对客观世界内在美感的外在表达;科学追求真,是认识主体对客观世界内在本质的真实反映。美与真统一于人类实践,艺术与科学在人类实践活动中相辅相成。
从活动过程和活动结果看,艺术与科学是两种不同的创造性活动。一般地说,科学偏重抽象思维,艺术偏重形象思维。科学是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揭示和证明,它要尽可能地排除人的主观因素,确保科学发现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就现代学科而言,科学一般指自然科学。艺术是对美的追求,美是人主观情绪的内在体验,它难以证明,也无法进行精确计算,它不是理性的推理,而是形象的直觉,是创作者主观情感的外在表达,不具有客观普遍性;就现代学科而言,艺术属于人文学科。艺术与科学不论在思维方法、研究手段、价值目标还是风格特点上,确实存在差别。艺术与科学的分野开始于18世纪后期法国大革命后建立的学院制度,学院制度把“科学分析和哲学思辨分开,技术和科学分开,科学和艺术分开”。在实证主义的客观主义、传统的理性主义科学观把科学与客观性、真理性划了等号之后,艺术与科学的分离变得日益严重。对此,斯诺在《两种文化》一书中指出:“文化分成了两极,一极是文学知识分子,另一极是科学家,特别是具有代表性的物理学家。二者之间存在着互不理解的鸿沟——有时(特别是在年轻人中间)还互为憎恨和厌恶。当然,大多数是由于缺乏了解。”在斯诺看来,是社会的专业分工造成了两种文化的分离,造成了艺术与科学的分离。艺术与科学的分离,使得艺术家和科学家之间存在很大隔膜,以致彼此之间相互指责,艺术与科学交流困难,甚至形成沟壑。斯诺还说:“我经常往返其间的这两个团体,我感到他们的理智和智能可以相互媲美,种族相同,社会出身差别不大,收入也相近,但是几乎完全没有相互交往,无论是在智力、道德或心理状态方面都很少共同性,以至于从柏灵顿馆(英国皇家学会等机构所在地)或南肯辛顿到切尔西(艺术家聚居的伦敦文化区)就像是横渡了一个海洋。”
艺术与科学的沟壑真的是无法逾越吗?从本源上说,艺术与科学本是同源,彼此相依相存,难以分离。在前科学时期,生产力低下,不存在社会分工,艺术家是科学家,科学家是艺术家,艺术与科学都以哲学为母体而存在,彼此之间相互渗透、共同发展。即使是在艺术与科学分离的时代,艺术与科学的界限也是表象,本质上二者还是同一的。正如诺贝尔奖得主、物理学家李政道指出的: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嘲艺术与科学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二者缺一不可。
艺术追求的美,与科学追求的真是相统一的,美的即真的。如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美来自数的和谐、宇宙的和谐。《庄子》日:“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美来自自然的客观存在,美与真统一于事物的客观存在。康德认为:“美的艺术在他的全部的完满性里面包含着不少科学”,因此,“理解科学需要艺术,而理解艺术也需要科学”。如中国传统工艺代表中的各种玉石制品,都是“工艺家们严格确定角度和直线,用高超的传统手法展现动植物生灵的各种曲线,全面展示了他们的几何水准”。李政道甚至认为这是艺人们用艺术造型的方式制造的科学工具。
科学活动与艺术活动也是难以分割的。彭加勒曾指出:“科学家研究自然,并非因为它有用;他研究它,是因为他喜欢它,他之所以喜欢它,是因为它是美的。”爱因斯坦的科学研究助手罗森和霍夫曼对爱因斯坦的科学研究方法的体会是:爱因斯坦的科学方法,虽然是以渊博的物理学知识为基础,但在本质上,是美学的、直觉的。对美与真的探求活动总是使艺术与科学交融在一起。“科学家的灵窍,诗人的心扉,画家的慧眼,这里所感受到的都是同样的和谐,同样的优美,同样的富有韵律和节奏。”艺术与科学,彼此渗透融合,难分难舍。
二、时代呼唤艺术与科学的融合
当人类对外在的客观世界还没有能力完全把握时,对自然界的研究只能从不同层面、分门别类地进行,知识被分割为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学科对应了不同的分工,不同的分工造就了不同的职业,不同的职业划分了不同的人群,从而知识被专业化,人群被分工化。知识被分化为不同的学科,与前期未分化时相比,显然是进步和发展了,因为它促进了人类对自身以及自身之外客体的认识和再认识,从而使人类越来越能有效地把握、利用自然。人类在进一步把握、利用自然的同时,也深刻地认识到自然界是一个难以分割的整体。就是说,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自然界必须被看作一个有机整体来进行研究,而且,对自然进行研究的同时,一定要考虑人的因素,否则,难以满足社会和人自身发展的需求。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系统科学的不断发展,进一步加强了这种认识和趋势。科学与人文、科学与艺术的交叉融合已经成为社会进步的内在动力和要求。
艺术与科学在经历了否定之否定之后,终于内在地要求融合在一起。正如法国著名现实主义文学大师福楼拜所。说:“科学与艺术在山麓下分手,必将在山顶重逢。”艺术与科学的分离是人类社会生产力不够发展,对外在世界认识有限造成的,艺术与科学的重逢,是科技不断进步,社会不断发展的要求。马克思在19世纪中叶就指出,自然科学与哲学“存在着结合的意志,但缺少结合的能力”,原因是人类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
艺术与科学的融合,不仅是科技发展的内在需要,更是艺术本身发展的内在需要。科技进步在促进艺术进步、艺术作品丰富多样的同时,造成的负面影响是社会缺乏经典艺术作品,很多艺术
作品犹如时尚的外衣,经不起艺术理念、设计理念变化的冲击,在新的理念产生之后,原有的作品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究其原因是艺术作品缺乏科学性,没能把艺术性和科学性从根本上融为一体,对艺术创造中的科学性思想没能深刻地把握和领悟,只是简单地把科技成果运用到艺术作品上。从根本上说,它不是艺术与科学真正结合的综合创造成果,所以其价值不会维持长久。
当今社会,文化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又把艺术的创造力和中国文化的竞争力、中国的综合实力联系在一起;而中国政府自主创新战略决策的提出和实施,又把艺术的创造活动和中国社会能否健康地可持续发展联系在一起。艺术作品不仅要有创造性,还要具有自主性,这是社会对艺术教育的呼唤,也是艺术教育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
艺术的本质在于人的自由创造,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外在表现,是人的体力和智力的统一、物质劳动和精神满足的统一。人类对艺术的追求,也是对自由的追求,对自身全面发展的追求。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越来越有能力和时间追求自身的自由全面发展,当前更多的是对自身审美情感和鉴赏力的追求,因为,现代科技在为人类带来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制约了人对审美情感和鉴赏力的培养,马克思指出:“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那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所以,审美能力的培养和熏陶,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意义重大,而审美能力的培养和熏陶主要来自好的艺术作品,特别是生活化的优秀艺术作品。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趋势要求艺术教育必须作出回应,单一的艺术教育和艺术作品已经不能满足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综合需要了。
时代呼唤艺术与科学的融合,这已经成为艺术教育必须面对的问题。如何在艺术教育中真正做到艺术与科学的融合,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三、融科学理念于艺术教育中
艺术与科学的关系,犹如人的左右半脑,不仅无法分割,而且还需要相互协调,只有如此,才能有经典之作产生。所以,“艺术与科学之间不存在多少分歧,而只有密切与否之分”。
艺术与科学的融合,对艺术创造能力的培养是最具有潜质和底蕴的。达·芬奇的名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之所以能成为传世经典佳作,源于他把观察、实验和数学等近代科学方法有机地渗透融合到艺术创造中。达·芬奇不仅是一位艺术家,而且是一位科学家、建筑师和发明家,他把艺术家的气质和科学家的气质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他在科学上主张“理智是实验的女儿”,在艺术上主张“绘画是自然的女儿”。艺术与科学的结合,使他能够把几何学和光学原理应用于绘画技法中,从而发现了透视法和远近物体清晰程度不同的表现技法。其名作《最后的晚餐》表现的就是统一与多样、节奏与和谐、对称与奇异、均衡与变化之间的有机结合,是艺术与科学融合的杰作。而《蒙娜丽莎》那神秘的朦胧美与科学家从大自然中感受到的那种神秘变换的美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达·芬奇在绘画上的成就,正是他的艺术才能和科学素养、科学能力相融合所产生的创造力的表现。
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培养在教育,如何在艺术教育中融入科学的理念就成为培养艺术创新人才的关键。从理论上讲,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深析:
第一,从外在层面上讲,高校要创造艺术与科学融合的教育氛围。通过学校创造的艺术与科学融合的氛围,使艺术专业学生对科学的理性思维、逻辑判断以及背后所隐藏的科学美有所了解,对科技发展带给社会的变化有所认识和思考,防止艺术思维远离科学思维,为艺术课堂科学性思想的教育和学生自主学习科学的一般理论打下基础,打开思路。
目前高校普遍开展的科学与人文大讲台是融合科学与人文教育的有效手段之一,除了这种大讲台之外,学生社团也是可以利用的有效资源。但高校学生社团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单一性和表面性,就活动而活动,缺乏挖掘活动背后所蕴涵的文化意义和科学价值、科学精神。如果能把学生社团进一步做理论上的引导,以学生活动带动文化建设,使其成为沟通艺术与科学的桥梁,或许,比单纯的科学与人文的讲座更有效和更深入持久,容易形成科学与人文、艺术与科学融合的氛围。
第二,从内在层面上讲,要把科学的理性思维和艺术的形象思维相结合,真正做到艺术与科学的融合。抽象的理性思维和感性的形象思维都是具有创造性的思维,二者的有机结合就是互补两种思维的不足,做到思维的互补对任何创造性活动都具有重大意义。
两种思维的互补,不仅对学生提出较高的要求,更是对艺术教师教育背景和知识结构提出高要求。艺术教师不仅要懂艺术,而且要懂艺术与科学的关系,懂得艺术作品、艺术理论背后所蕴涵的科学理论、科学价值和科学精神。只有这样,作为开启学生创造能力的艺术教师才能在日常的教学和实践中,把科学理论、科学精神和科学的思维方式等在润物细无声中融入学生的学习创作中。
在内在层面上,除了要求专业教师必须具有与艺术知识相关的科学知识背景外,学校应该开设能体现艺术与科学融合的课程或者能沟通艺术与科学的课程,这就要求对艺术专业课程的设置要宽口径。而一进校门就定专业方向,就引导学生走向实践操作的方法是不科学的,这种做法不仅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限制。所以,高校的艺术教育不能为艺术而艺术,一定要开拓思路,在学生进入实践操作之前,培养他们综合思维的能力,这是艺术创新的根本所在。
第三,从实践层面上讲,高校要创设一个可以让学生展现自己艺术与科学融合的舞台。理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展现其魅力。学生经过了外在层面和内在层面的熏陶学习之后,需要一个展现自己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智慧舞台,这个舞台一定不能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否则,急功近利的思想难以使学生以平和的心态安心在学校坐“冷板凳”。
以无私利的科学精神进行科学研究,正是科学家的伟大精神所在,艺术创造也只有在无私利的活动中,才能创造出真正具有艺术价值的作品。现代社会中艺术创作商业化现象很普遍,经济利益的驱使难免使艺术创作的本质发生变化,艺术家自由的创作精神常常被利益因素所束缚,久而久之,他们的创作激情被扼杀,他们同时也失去自由想象的空间,艺术家的思想和作品受到污染,真正具有艺术价值的经典作品就很难出现。为此,高校进行的非商业性的艺术活动,对培养学生健康的艺术创作态度和创作追求无论是在当下还是在未来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四、结语
为了培养真正具有创新能力的艺术家,高校艺术教育必须切实做到人文与科学、艺术与科学的融合。正如李政道所期望的那样:实现科学与艺术、科技与人文的融合,已经成为教育家和科学家共同的理想和追求,……在教育上,实现科学与艺术、科技与人文的完满结合,是现代大学成功的重要标志,也是培养能适应新世纪发展之人才的希望所在。
参考文献
[1]赫伯特·理德,现代绘画简史[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176,
[2]斯诺,两种文化[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
[3]李政道,科学和艺术口],自然杂志,1997(1):5,
[4]康德,判断力批判: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5]李砚祖,大趋势:艺术与科学的整合[J],文艺研究,2001(1):102,
[6]张相轮,凌继尧,科学技术之光:科技美学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7]赵中立,许良英,纪念爱因斯坦译文集[c],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229,
科学、艺术与生活 篇7
中国的古人的生活将是一个什么样的呢?我们的祖先崇尚艺术自然的栖居, 强调自然与人和谐发展, 强调的是人间天堂, 它是栖居之所, 也是能够向人提供存在的意义、安心的地方, 不仅仅是安身立命, 还要安心, 这就是天堂。中国人讲的所谓“仙境”, 不是虚无的来世, 就在大地之上, 天堂不在别处, 就在苏杭, 在杏花村, 在身边由青瓦土墙建成的小桥流水人家。那是一个:“水流空, 心不竞, 门掩柳阴早。听雨看云, 依旧静中好。但教春气融融, 一般意思, 小窗外, 不除芳草。”的地方。
古人是如何对待科学的态度呢, 中国历来科学不大发达有其根本原因, 特别是宋朝以后, 由于文化、哲学观点等等诸多方面的差异, 中国不是不能发展科学, 而是根本不肖发展科学, 中国古代的社会生活结构本身也不需要发展象西方一样的科学, 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已经是完美的存在, 我们的先人的科学观念是在一个大的人与自然高度统一下的框架来看待的, 就如火药的发明, 中国人仅仅用到了鞭炮、土炮层次就不在深入发展, 因为我们先人发现如果继续发展下去, 将与自然对立抗争, 影响到了大和谐的层面。而西方人不同, 整个文化、社会、政治体系就是膨胀扩张、微观求证的。火药到了他们手里, 很快就变成了火枪、大炮、飞机、火箭。文艺复兴后科学技术的应用发展更是如虎添翼, 最终撬开了中国的宁静的大门。由于科学的不发达, 我们先人的世界是松散的, 人生是闲漫的, 不紧凑不慌张。古人的时间和我们当下的时间是两种概念, 古人做牛车出游都觉得快了。他们的外部世界物质环境比我们小, 比我们少。但反而内心的世界比我们更丰富、更宽广、更博大。看看汉代的雕塑、唐代的诗歌、北宋的山水, 那个时代的作品所表现的胸襟与高度, 遥遥的摆在那里, 不言而喻。你也不妨把一个农村和城市相比, 公务员每天的按部就班, 农村鱼樵耕读陶渊明式的农夫生活, 他们的心境可以想象是多么的不同。这里你将明白领略到现代人与古人的不同。古人受外在影响少, 内心感觉感受却比现代人更敏锐、更强烈。也因为他们离太初不远, 正如一个婴儿、一匹刚被放了鞍马的野马, 时时还能回去看看想想丰沛的草场、广阔的原野, 待他驯服已久, 也就逐渐忘了那里美好的时光。宗教和艺术文学, 都由内心光辉所发, 所以时过境迁今不如昔, 看看明清的家具、瓷器、绘画、园林、建筑, 格局越玩越小, 其实是小气, 也是暮气。
当下整个的现代生活犹如一个巨大的万花筒, 整天被电视的广告、非洲的海盗、美洲的选举、亚洲的瘟疫等等跟你有关的无关的性息、事件困扰, 在大的脑袋也有装满的时候。越塞越多, 逐渐光线也射不进来, 在也顾不上阳光空气。你已经丢失了你的明慧而浑然不知, 现代人好像认为这是应该的, 只知道整理、分类、处理好这些东西, 却忘了我们先人那句话:空屋才能盛水。古人明白这个道理, 所以比较排斥、拒接太多东西进入。总喜欢内心空荡荡, 不藏一物, 如清晨登高, 神清气爽, 海内宇内, 尽收眼底, 回归自然的本初, 文化的曙光就在这个时候产生, 一切大宗教大艺术大文学也就从这里开始萌芽。最刹那却是最永恒, 最空洞却是最真切。这样的心态也就是最艺术的心态, 这样的人生也才是最艺术的人生。
科技的发展现在已经有了电视、网路、手机, 有了轿车、飞机、火车, 有了核能、卫星、航空母舰。这个社会科学的发展物质是丰沛了, 性息是丰富了, 交通是发达了。按这样的发展沟通应该更方便;生活应该更安全;交往应该更便捷。但什么使这个社会更忙碌?什么使人们的内心更孤独?什么使人际关系更隔阂?什么使社会更不安全?在丰富的表面下, 个人的内心受到了更多的束缚和制约, 受到更多的外部刺激, 整个现代社会的特点也许就是在不停的问为什么, 每个人在忙碌解释为什么。进化论的流行, 更让人们抛弃了当下的存在, 把希望推向未来, 推向彼岸, 这个遥遥无期、永不兑现的未来, 让整个社会生活在别处, 生活在路上, 每天要有新的东西, 永不结束的未来运动取代了宗教, “未来”成了目前最大的宗教, 在这样变动不居的时代生活中, 艺术创作所表现的低俗、怪诞、躁动、肤浅也就不为怪。整个社会表面看上去文艺复兴, 蓬勃发展, 实际却是文化宗教、艺术整体式微。社会看上去分工明细, 专业越来越多, 但整体被撕碎, 个体成了社会的零部件, 全社会统统的业余化。
现代稍微敏感的人似乎感觉到科学与艺术是向两个相背离的方面发展。但艺术与科学的发生毕竟是同一个起点。西方的实证主义科学, 似乎重量不重质, 往往对事物要追个究竟, 把复杂的研究分析到单纯, 把极具象的研究到抽象, 硬是要证明一加一等于二, 要证明到底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数学和几何, 最科学的科学, 形和数, 只是些形式, 更无内容, 所以可以推介一切, 领导现代学科的种种门类。然而生活、艺术是最复杂、最具体、最难推介的, 艺术、生活不能简单地单纯化, 抽象化。不能简单的几个数字来衡量, 来计算。世界在加速, 整个世界都在掐算时间, 都在规划, 都在执行基督的标准, 教育讲标准, 城市建设讲标准, 服装讲标准, 发式讲标准, 汉堡包也是一种标准, 草坪上的小草也得剃得标准, 全部统一普通话标准, 整齐、规范、统一、世界向标准化发展, 标准与美无缘, 标准是统一无变化, 标准是复制, 是千篇一律。试想当整个城市、男女、饮食、建筑、教育等都成了一个样子, 生活会是什么样子。世界的精彩在于细节, 在于差异, 在于在在日常中找到那些非时代的永恒的东西。
在西方科学文明极发达的环境里, 还有他们的宗教生活, 这是一种内外的平衡, 宗教生活可以把他们带到与自然交汇的这条路上来, 所以西方有西方自己的合理体系。中国宗教不发达, 可以说没有真正的宗教, 但中国有人文, 历史所积累的文化遗产, 我们称之为人文, 人文从自然中演化过来, 但人文越发达, 距离自然越远, 则人文的病害越多, 中国几千年文化, 大致到了宋代出了问题, 整个文化艺术生活走了下坡路, 核心原因就是与自然远离的结果。
那在当下东西文化交融、科技发展如此兴盛的今天, 如何使我的艺术生活健康发展, 文化少病痛, 使个人常常感受自然不受束缚。如何找到艺术人生和科学人生的汇通点, 即自然与人文的交叉点?中国古往今来, 有多少丰富的智慧和精微的方法, 老庄、唐代禅宗等等阐述这一方便的法门一直在指引我们上升。重视内修, 洗涤明心, 时常让自己的内心空空荡荡, 不着一物, “知足常乐”, 在这样时代中确定自己的立场, 有选择的面对现代文明。回归到自然中去, 正视我们的传统。无论是宗教艺术文学, 还是生活科学, 人类的一切智慧, 也应该从这一源头上吸取。如你能把自己修养到那个空无所有、块然独立的阶段, 科学人生和艺术人生, 在此会通, 在此结合。
参考文献
[1].《晚学盲言》钱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管理的科学与艺术 篇8
赫伯特·A·西蒙 (1982) 从强调决策的重要性和决策在管理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的角度, 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小詹姆斯·H·唐纳利等 (1982) 从组织生产力的角度, 认为“管理就是由一个或者更多的人来协调他人的活动, 以便收到个人单独活动所不能收到的效果而进行的活动”。弗利蒙特·E·卡斯特等 (1985) 从管理的职能角度, 认为“管理就是计划、组织、控制等活动的过程”。斯蒂芬·P·罗宾斯 (1997) 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关系的角度, 认为“管理是指同别人一起, 或通过别人使活动完成得更有效的过程”。国内学者李晓光 (2004) 在诸多学者的研究基础上形成了较为全面的管理概念界定, “所谓管理, 是指组织中的管理者, 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 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二“管理是一门科学”
管理实践活动和人类社会一样久远, 管理活动的发展由低级到高级, 由简单到复杂, 管理思想源远流长。随着管理实践的发展, 人们对管理的认识由浅入深, 逐渐在实践中认识到管理的重要性。19世纪的标志是当时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矛盾激化到不可调和的程度, 社会各界都认为资本家和工人就是天敌。然而因眼疾不能进入大学读书而变成工人的泰勒却坚信资本家和工人有共同的利益, 他通过自己的工作经验和实验总结出了一套方法, 并出版《科学管理原理》一书, 详细地阐述这一思想。他认为只要将资本家和工人们的利益大饼做大, 双方都实现各自的利益, 也就不存在矛盾了, 因此他着重研究如何提供利润。他认为首先应该将工人的最有效的操作方法作为标准, 根据这些操作的标准时间制定一个工人的合理的日工作量, 即工作定额;其次要求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 使用标准化的工具, 提高劳动生产率;他提出第一流的工人是能力最适合做这种工作并且也愿意去做这种工作的人;最后他提出要给工人实施差别计件工资制来提高工人的工作积极性。通过这一套方法的应用, 劳动生产率得到了上百倍的提升。泰勒因此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 他的理论在后人的不断研究中更加完善。管理之所以是科学的, 是因为它可以让一个普通人通过科学管理迅速成为一个拥有一流生产率的工人。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 科学管理成功地解决了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矛盾, 促进了劳动生产率和经济的发展, 让更多的人群成为社会的白领, 使一个大房子、一片草地、两个孩子、两部车和一条狗成为大多数美国人的现实生活写照。科学就是真理, 是每个人都可以学到的, 我们可以通过学习管理, 实现各个领域的快速发展。
三“管理是一门艺术”
管理学科发展一百年来, 可谓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形成了众多管理理论, 如科学管理理论、组织管理理论、行为管理理论、数量管理理论、系统管理理论、权变管理理论和全面质量理论等。随着时间的发展, 新技术的产生以及企业环境的变换, 又出现了学习型组织、精益思想、业务流程再造和核心能力理论等新兴的理论。管理就像艺术一样, 来源于生活, 又高于生活。管理是实践过程的产物, 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需要人们去发现它, 研究它, 提升成理论, 这一过程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 就像艺术品一样, 是原创的, 包含着作者的智慧。同样, 管理是艺术, 更表现在它不是固定的。管理最主要是对人的管理, 而人的需求各不一样, 为了更好地管理不同的人, 管理需要个性化, 所以这是在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对现实情况的一些特殊考虑, 需要看个人的管理艺术。同样, 在管理中也会有一些特殊情况的出现, 需要管理的经验来预先判断, 这同样需要管理的艺术。比如众多CEO, 如乔布斯、韦尔奇、斯隆和柳传志等都是学不来的, 他们都是在管理理论的基础上, 凭借自己的经验和直觉做出一些超前的正确的判断, 这都是管理的艺术。
参考文献
[1]赫伯特·A·西蒙.管理决策新科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2
[2]小詹姆斯·H·唐纳利等.管理学基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2
[3]弗利蒙特·E·卡斯特等.组织与管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5
[4]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7
[5]李晓光.管理学原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4
科学与艺术促进认知发展 篇9
科学是客观的、逻辑性的、分析的、可以重复的和有用的。艺术则被认为是主观的、直觉性的、感觉性的、独创的和无实用性的。也可以说, 科学与艺术是不同的。
科学与艺术, 从表面上看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知识范畴, 的确是有区别的。但是再进一步思考, 我们发现两者并非是绝对泾渭分明的, 他们还是有共同点、相关联的。科学与艺术都是人类文化艺术的一部分。在人类生存的这个地球上,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 我们从未发现一种没有科学艺术的文化。科学与艺术都是人类创造的, 又是为人类服务的, 都在寻求真理的普遍性。科学与艺术又都是跨越时空的。只要有人类, 就会去探究自然的奥秘, 就会有科学;只要有人类, 就会有情感的表达, 就会去追求人间真美, 也就会产生艺术。
这种科学与艺术的共同点, 使我们更好地认识教学是科学, 教学更是艺术的真实内涵, 深化我们对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全面认知。教学是科学, 教学具有自身的规律。学科的知识体系、课程结构是客观的, 也是科学的。这就是要求教师以科学态度去处理教学内容, 关注科学要素的规律性联系, 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教学是艺术, 艺术的表现对象是人类的情感。教学表现人类的感情和呈现学科知识体系、课程结构的方式是主观的, 也属于艺术。这就要求老师从内心出发, 用一种创新形态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或内在认知需求。
一、科学需要艺术
在日常生活中, 科学需要艺术的例子也是屡见不鲜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就有很多范例证明科学需要艺术。鸟巢体育馆就是科学与艺术结合的典范, 它需要现代科学建筑技术, 也需要现代的审美艺术。设计、安装、点燃奥运火炬, 更需要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这样的开幕式才能成为震撼世界的开幕式。
科学家和数学家们深知, 艺术对于他们的成功至关重要。他们常常借用在艺术中所学到的技巧作为科学研究的工具。这其中包括正确的观察力、空间思维和动作感知能力, 这种技巧通常不在科学课程中学习, 但都会在写作、戏剧、绘画和音乐中学习到。事实上, 弹钢琴、写诗或绘画都可以提高观察能力、细节分辨能力和对环境的分析能力, 这些都是一个优秀的科学家所需要的技能。对艺术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 还可以为未来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提供创造的动力源泉。
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在科学中的确渗透着艺术。例如, 建筑学家Buchminster Fuller设计的球形薄壳建筑结构, 和目前发现的一些病毒的结构以及一些复杂的分子结构类似。科学家李政道博士主编《科学与艺术》大型画册中的不少图画, 均可说明科学中蕴含着艺术。其实, 科学与艺术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 (NASA) 邀请艺术家来设计卫星数据的呈现方式, 以使其更加准确易懂。世界上不少著名城市的地标、建筑给予人深刻印象。居民看到它就有一种回到家的感觉, 旅游者看到它有一种到达目的地之感。地标建筑往往集科学与艺术于一身。
同理, 学科的科学教学也需要教学艺术的辅助和支持, 有时科学理论教学往往比较抽象, 容易产生枯燥的感觉, 艺术的加入往往会激发学习者的兴致, 艺术让教学更富于情趣, 能更好地提升学习的效益。
二、艺术影响学习
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 师生往往有这样的体会:教师唱一首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歌曲, 或者是快速画一幅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画, 就会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 这就是艺术影响学习的例证。一些老师认为, 学习普通的一门学科往往发展了单一的才能或技巧, 然而艺术学习则同时涵盖了多种技巧的学习, 艺术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更大。1999年, 全美艺术教育伙伴和人文艺术委员会发表了一份报告, 该报告包括了七项关于艺术对学习影响的独立调查研究, 在这些研究中发现, 两者具有相当高的一致性。
1. 艺术关怀着被常规教育忽视的学生
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 每个人都存在着八种智能, 人人都有优势智能, 只要开发得当都能获得成功。在传统教学中, 艺术特长生往往被传统教育所忽视, 认为只有语文、数学好的学生, 才是智商高者。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一个数学、语文成绩差, 而音乐、体育突出的学生同样是智商高的表现。
2. 艺术以不同学习风格和交流方式影响学生
艺术能够以其他学科所不及的方式影响学生。大量的研究证明, 人在学习和使用概念、技能时有天生的优势和偏好差异。这个研究也告诉我们, 如果传统的课堂学习不能吸引学生的话, 他们就会产生行为问题。而艺术上取得成功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自尊, 从而促进他们在其他领域也取得成功。
调查显示, 参加艺术团体的青年学生, 其自我概念优于普通学生 (见下表)
参加艺术团体的青年学生和普通青年学生报告的自我概念比例 (Fiske 1999)
参与调查的学生认为, 艺术活动中通过讨论、思考和倾听, 帮助他们表现自己的情感, 缓解了日常生活给他们带来的压力问题。
艺术使学生们进行自我沟通和顺畅的人际交流。当学生将自己的才能通过绘画表现出来时, 艺术创作过程也是心理的体验过程。与阅读一段文章然后找出答案相比, 这种创作过程需要自身投入更多。有研究表明, 通过一轮艺术学习, 可以改善青年学生对彼此的态度。
3. 艺术改变学习环境
艺术源于生活, 更加集中地反映生活, 也改变人们的精神生活。当艺术进入校园与课堂, 就改变了学习环境, 改变了校园文化, 打破了课程之间的壁垒, 甚至还可以改变学校的校容校貌。在一项研究中, 研究者选取了一些反映学校氛围的指标, 对比了纽约的29所艺术活动丰富的学校, 与其他没有艺术的学校。结果表明:艺术活动丰富的学校, 其学校管理者鼓励教师勇于冒险, 拓展课程氛围, 学习新的技术。教师在其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更多的创造性, 给予学生更多的支持, 对自身专业发展也有更浓的兴趣, 而且在这些方面, 丰富的艺术活动再次显示了比学生的社会经济地位更强大的影响力。
艺术对学习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上述几点仅仅是一些代表性看法。认识艺术的影响作用,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更好地利用艺术手段, 促进学生在科学与艺术领域更好地全面发展。
三、科学艺术促进认知发展
认知最简单的定义是知识的习得和使用, 它是一个内在的心理过程, 因而是有目的, 可以控制的 (桂诗春) 。我们可以认为人类的认知 (perception) 乃是由五官与外界事物的接触而产生的一种反应。眼睛所见、耳朵所听、肌肤所触、舌头所觉、鼻子所闻, 瞬间所形成变化无穷的感知形态。然后, 我们随时会赋予这些感知形态不同的意义。人的感知形态常因为个人期待的影响而不见得完全正确, 或因为文化的影响而给予相同感知不一样的意义, 这就是认知差异。因此, 人类的交流沟通行为都完全受制于我们的认知系统。
科学与艺术和我们的认知系统息息相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新技术、新知识, 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 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从人类社会的发展角度观察, 我们祖先在与大自然相处的过程中, 观察到了一岁一枯荣的自然变化规律, 从而使他们逐步地从采摘生活转向农耕生活, 这是认识科学规律促进认知发展的例证。
随着文化艺术的发展, 当艺术家观察到一岁一枯荣的自然现象时, 文学艺术家用笔写下了“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富有哲理的诗篇, 广为后人传诵。这同样起到促进认知发展的作用。
科学对认知的促进和发展是显性的, 易被人们所认识。艺术促进认知发展似乎是隐性的, 不易为人发现。事实上, 各种艺术活动常常被人认为是各自独立的学科, 但是一门普通学科的学习往往只发展了单一的才能或技巧, 而艺术的学习则同时涵盖了多种技能的学习, 它们超过了人类从事的所有技巧和思维过的集合。学好艺术将有助于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 并将促进在其他方面的发展。国外的研究显示, 艺术学习促进了多种能力的发展。
关注细微差别。艺术可以让学生知晓, 细微的差别也会产生巨大的效应。创作完成一件满意的艺术作品, 需要运用大量的视觉判断来确定各种细微的差别、形式和颜色等。同样道理, 在文学创作中也需要许多语言表达细节, 如引用典故、使用暗示、隐语等方法。
解决问题多元化。艺术可以让学生明白, 同样一件事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完成。在学校学习中, 常常强调唯一正确的答案, 但在现实生活中, 大多数难题都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寻找多个解决方案。
审美的角度看世界。艺术可以提高学生用审美角度看世界的能力, 即用更新的方式看待世界。此如, 我们可以从建筑设计看三峡, 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力发电站, 也可以从诗意的角度去欣赏它, 正可谓:“更立西江石壁, 截断巫山云雨, 高峡出平湖。”
我们之所以这样说明艺术教学的重要性, 主要是要改变传统观念, 认为学艺术的人通常学不好普通学科了。事实上, 只要我们教学得当, 在同等条件下, 学习艺术的学生一定会比普通学生学得更好更快, 因为他们的认知系统比普通学生发展得更快更好。
参考文献
[1]David A.Sousa.董奇峰译.脑与学习[M].北京:中国轻工出版社, 2005.
[2]Laura Erlauer黄河, 陈萍译.不可不知的用脑教学法[M].北京:中国轻工出版社, 2006.
[3]陈国民.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班级管理的艺术与科学 篇10
一、爱的艺术
大学者罗素说:“凡是教育工作者缺乏爱的地方, 无论是受教育者的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够充分或自由地发展。”教师的爱心是一种充满感染力的艺术, 它能塑造品格, 健全心灵, 启迪智慧, 促人发展。
我认为教师对学生的爱, 首先表现在一名教师愿意放低身段去倾听学生, 充分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学生是最敏感的, 是最容易受伤害的。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怎么对待自己, 学生是非常在乎的, 哪怕他们表面装得不屑一顾, 但他们的内心是强烈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肯定和赏识的。教师对学生的爱, 就是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 以最大的热情去唤醒和鼓励学生, 绝不对任何一个学生的弱点、缺点和错误妄加批评或歧视、讽刺、挖苦、训斥, 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轻则使学生产生对抗情绪和逆反心理, 在班上时时处处和班主任对着干;重则会伤害学生的人格和尊严, 使他们失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以致毁掉自己的人生。报纸上时有报道, 有的学生因为教师在课堂上的挖苦或训斥, 回到家越想越伤心, 甚至走上极端, 留下遗书自杀身亡。这些惨痛的教训不能不引起所有教育工作者的警醒和深切的反思。
我们在班级管理中千万不要一味地把主观意愿强加给学生, 要给学生多一点民主的、沟通的爱。强硬的、冷漠的机械式说教只会让学生徒增反感, 增强对班主任的疏远感、不信任感, 反而不利于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不利于营造良好的班级管理氛围。当然, 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绝不等同于姑息、迁就或溺爱, 有时也需要适度的有艺术的批评。在班级管理中, 班主任还需要具备宽大的胸怀, 客观而理性地对待学生的优点和缺点, 公正无私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杜绝偏心和狭隘。
班主任还应引导学生学会感受爱, 学会爱人。当前, 一些学生的家庭教育存在许多严重的问题, 家长对待子女或过于溺爱、放任, 或过分粗暴, 而社会上也存在很多不良影响。相应地, 孩子们似乎越来越缺失爱心、同情心、责任心。因此,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 我们必须教育学生不仅要会接受爱, 还要学会给予爱。要做到这点, 班主任除了言传身教外, 还可以通过创设一些主题活动来让学生多一些爱的体验。如母亲节, 我特意召开了一次主题班会, 题目是“感谢母亲”, 让他们列举出母亲在生活中的感人细节, 并让他们在那天为母亲献上自己的祝福和带着充满浓浓爱意的小礼物, 引导他们思考如何用实际行动回报母亲的爱;周末组织班上的志愿者到福利院探望小朋友。通过类似的一系列的体验式教育, 引导学生学会感恩和爱人。而感恩和爱人是人类最高尚的情操, 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感和健全的心灵, 在班级管理中逐渐形成充满温情的集体氛围。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对学生的爱要尊重而不纵容, 要理解而不强硬, 要公正而不偏私, 要博大而不狭隘, 要爱学生更要教学生学会爱人。这种爱是充满艺术的, 只有真正学会爱这门艺术的班主任, 才能在班级管理中挥洒自如, 游刃有余。
二、管理的科学
在繁琐的班级管理中仅有满腔热情和对学生的爱还不够, 必须运用灵活而规范的科学管理, 才能使班级得到更好的发展。
我在班级管理中通过学习一些优秀管理理念并经过反复摸索、实践, 逐渐形成一套符合实际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思路。
(一) 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
这句话说的虽然是兵法, 但现代人经常将其运用到管理中, 可见“知人”的重要性。同样, 了解学生的各种情况在班级管理中也显得尤为重要。为此, 我采取了如下做法:1.初接手时用一周左右时间记住班上每一位学生的名字与特征 (可在办公桌上贴上学生照片对应名字, 每天看上几遍) , 并能在最短时间内随口叫出每一位学生的名字, 切实让学生感到老师对他的关注和重视, 拉近师生的距离, 使学生迅速对老师产生亲切感;2.明察暗访, 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其他一些个人情况;3.通过细心观察和个别谈话, 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和性格、情感特征、兴趣和专长等。班主任真正了解自己班上的每一位学生, 才能在班级管理中处于主导地位。
(二) 知人善用, 选好用好班干部。
优秀的人力资源是班级管理最重要的资源, 应着重挑选、培养、使用好班干部。1.精心挑选。班干部不可随意指定, 而是要深思熟虑, 细心考查后方可确定班委会的人选。我通常是先组织一系列的活动, 如演讲会、文体活动、各种劳动等, 从中发现、挖掘有头脑、有能力、有口才、有吃苦精神、有自信心, 并善于与人沟通的人才, 然后大力宣传他们的精神, 最后, 通过民主评议, 推选出班委成员。2培育成长。班委会组成之后, 要尽快提高他们的各种能力。协助班委会作出详细的分工, 职责分明, 做到每一位班干都能各司其职, 有事可干, 并实施班长负责制;建议班委会组建小组, 推选出小组长, 实行小组管理;引导班委会制订具体的工作规划;经常找班干部和学生谈心, 了解班干部的工作情况, 及时总结, 进行表扬, 并就具体问题提出建议和指导, 提高班干部的工作热情和工作能力。3.用人不疑。“用人不疑, 疑人不用”, 用人必须大胆放手, 不能限制太多, 充分实现学生自治。这样既能让班主任从琐碎的班级管理工作中解放出来, 又能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 提高组织能力、沟通能力与管理能力。一举两得, 何乐而不为。
(三) 制度化管理, 井然有序。
通过班委会和小组民主决议通过, 制定完善的细化的班规公约, 形成制度化管理。做到“有法可依, 有章可循”。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 建立班级良好的秩序。
(四) 激励最大化, 鼓舞人心。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 教育艺术的全部真谛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让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自信的微笑。班级良好的绩效管理还需要辅以激励手段, 如物质奖励与精神鼓励。激励学生时, 要尽量做到投其所好, 避开学生已得到满足的需求, 去满足学生渴望得到的需求, 实现激励最大化。如在小组管理中, 每个月可评出优胜小组, 在教室后面的展示栏中公示小组成员最佳表现的具体记录, 并在班会课上大声宣读, 表扬到每一个细节, 每一个学生, 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好胜心, 激发每一位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又如每个月的月考, 成绩比较好的同学中有几个家境比较困难的, 考虑到这点, 我特意征询班委的意见, 设立一些实物奖励, 笔记本或笔等学习用具, 期末用班会费的结余再设立班制奖学金。在颁发这些物质奖励时, 热情邀请获奖学生做学习经验介绍和同学分享交流, 让学生既得到物质的帮助又得到心灵的鼓舞, 更激发其将满腔热情投入学习中, 增强竞争意识。
(五) 团队合作, 形成合力。
合作精神涵盖着一个人对己、对事、对人的自制力, 与人热诚相处的能力, 以及以博大的胸怀接纳他人的能力。在班级管理中,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是至关重要的。因此, 在各种集体活动中, 如运动会、篮球赛、歌唱比赛, 我非常注重引导班委会做好组织与动员工作, 鼓励全班同学热情参与。是队员的, 鼓励他们齐心协力, 赛出实力, 赛出精神, 为班争光;不是队员的, 可组织成拉拉队、后勤队等为队员鼓劲加油、做好服务, 让队员专心比赛, 全力打拼。全班同学团结合作形成一股合力, 还积极设计一些主题班会, 通过游戏, 锻炼培养学生之间相互配合、合作的能力。并且, 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团队合作精神在班集体中的重要性, 体验和感受团队合作带来的快乐。
(六) 尊重个性, 鼓励发展。
我们要学会欣赏不同学生不同的美, 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不用同一模子来套人, 才有可能对不同的学生赋予不同的价值, 才有可能教出不同特色、个个出色的学生。建议班委会和小组推选有各种特长和兴趣的同学, 并以其为核心组成各种“小团体”, 如书法协会、读书协会、摄影协会、篮球队、足球队、环保志愿者等, 引导他们积极开展各类活动。还要鼓励学生多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和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实践。这样既可促进学生的沟通和合作, 又可大力发展学生的兴趣特长,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教师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发展才能和智慧, 让学生在主动和自由的状态下发展天性和聪慧, 以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在班级管理中, 爱的艺术是一种无形的力量, 能感染人心, 陶冶性情, 塑造人格;而科学的管理是班主任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的教育培养, 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班风, 良好的班风是一个积极、向上的集体的重要标志。
如果说爱的艺术是班级管理的“软实力”的话, 那么科学的管理就是班级管理的“硬实力”, 只有同时具备了“软实力”与“硬实力”, 才能让一个班的管理工作真正走上快车道, 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人格, 形成团结向上的班集体。这样学生才能心情愉悦、思维活跃地进行学习, 班级管理工作才能得心应手。
摘要:在班级管理中, 爱的艺术是一种无形的力量, 能感染人心, 陶冶性情, 塑造人格;而科学的管理是班主任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的教育培养, 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班风,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班级管理,爱的艺术,管理的科学
参考文献
[1]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M].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1.
文化艺术与科学管理 篇11
西方现代管理是以计划和策略为核心的管理,我们把它叫做一维管理。六维管理则包括文化、艺术、信息、知识、权变和执行管理。这是一个管理学的新流派,包含了中西方管理的共性并能够融合和处理中西方的管理个性。
文化管理是要避免做错误的事保证做正确的事;信息管理是要避免做假事保证做真实可靠的事;知识(战略)管理是要避免用错误的方法保证用正确的方法做事;艺术管理是要能因人而异,用简单、人性、自然、和谐的方法有效激励下属努力工作;权变管理是要能随环境的变化权衡利弊变通地做事;整合管理是要协调文化、信息、知识、艺术和权变管理,形成全面执行力。
总之,在六维管理体系中,文化是统率,信息是前提,知识、艺术和权变是手段,执行力是结果。
下面从六维管理的框架,来讨论文化管理、艺术管理和科学管理的关系,以及科学管理和信息管理的关系。
文化管理的要义在于价值标准
《财富》杂志曾发表文章指出,没有强大的企业文化,没有卓越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和企业哲学信仰t再高明的管理战略也无法成功。文化管理的要义在于为企业确立一套价值标准,以此判别事物的好坏对错、成功失败、善恶美丑。不同的文化决定企业不同的追求和不同的资源优化配置排序,塑造企业的不同个性及其产品不同的核心竞争力,企业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从根本上说来自其文化个性而不是技术优势,因为企业各自的技术优势和产品个性是追求个性文化的结果。
在构成企业文化的要素中,企业的核心或者说第一价值观居于统领位置。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组织用来判断事物好坏对错的第一价值标准,决定着企业的使命、动力、激情和凝聚力。在沃尔沃的企业文化中,安全是核心价值观;在丰田的企业文化中,经济省油是核心价值观。我国的企业在经历了重视财务、重视营销、重视技术的阶段后,逐渐走到重视人的阶段,认识到人才是企业的根本。那么,怎样才能凝聚人并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力呢?答案就是:建设以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的企业文化。因为科学和技术可以学,但员工内在的核心价值观以及由此产生的使命感、动力、激情和凝聚力则很难移植和模仿。
核心价值观的制度化,是形成企业文化和保障企业文化得到执行的关键。只有实现制度化,才能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员工的实际行动。所谓制度化,就是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转变为可操作的管理制度、进而保障核心价值观得到执行的过程。
企业的文化管理是文化制度化与制度文化化的内在统一。文化制度化是将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实际可操作的管理制度,制度文化化则是将制度理念转化为员工的思维、追求和习惯,使之得到员工的认同、转化为员工个人的价值观,最后实现企业价值观与员工价值观的统一,形成企业的“集体性格”,也即企业文化。在这个过程中,关键的一环是实现企业核心价值观制度化。价值观的变化必然带来管理制度的变化,二者同步协调、互相融合,才能保证企业文化得到有效执行。
文化管理+艺术管理
文化管理是用企业共享的第一价值观,提供事物对错好坏的价值判断标准、使命、方向、动力、激情和目标,创造企业的个性,凝聚员工,保证企业做正确的事。做正确的事远比用正确的方法做事重要,因为用正确的方法也可能做错事。艺术管理则是要通过满足员工的个性和非理性需要,激励员工发挥个性和非理性动能,把事情做出美感和特效。一旦管理失去对被管理者非理性和个性的重视,就不能进行有效的组织和激励。人有理性和共性的一面,也有非理性和个性的一面。前者用科学管理的方法会有效,后者则需要用艺术的方法管理。
惠普的个性化激励就很好地体现了艺术的个性管理。在薪酬体系上,惠普公司根据不同岗位的员工设立个性化的激励方案,如对于销售人员,一般70%是基本工资,30%是浮动工资;电话中心是60%的基本工资,40%的浮动工资;技术支持人员,是90%的基本工资,10%的浮动工资;而人力资源、财务、行政,或其他跟业务不直接相关的部门,实行100%稳定的工资。惠普还根据员工的个性类型安排工作,如对驱动型人格的人给予挑战性的工作;而对性格温和的人,提供稳定的工作环境。惠普的个性化激励艺术还表现在一些很小的事件中的个性化设计,比如给一位在惠普工作10年的女员工的纯珍珠手链,是根据她手腕的粗细量身定制的。类似的小细节都让员工感到被重视和尊重。
文化管理是要用企业共享的第一价值观凝聚员工的个性,统一员工的追求,使员工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艺术管理则是要在满足文化管理要求的前提下,满足员工的个性需要,提供员工充分张扬个性、发挥个性创造力的空间。形象地说,文化管理和艺术管理的关系就像同一车轮上的轴和辐,辐紧紧团结在轴的周围,同时辐的半径越长,车轮一圈走的距离越远,因此文化管理和艺术管理的结合又可以叫做“轮式管理”。
艺术管理+科学管理
再来看艺术管理和科学管理。比方说,某学校要对穷人和富人子弟采取不同的学费收取标准:富人子弟收10万元,穷人子弟收7万元。如果学校说:学费是7万元,但富人子弟要收10万元,学费就很难收上来;但如果学校说学费是10万元,穷人子弟可补贴3万元,学费就比较容易收上来。同样,用两种不同的方法给员工1000元的激励,可以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1000元分为5次200元的激励,要比一次性1000元的激励效果好很多。上述两类方法成本上是等价的,但实行结果却不等效。后者是艺术的方法,更为有效。可见,艺术的管理方法与科学的管理方法有着不同的效用。
在创立比亚迪初期,王传福就深刻地认识到,按照竞争对手日本电池厂商那条路来走是死路一条。王传福在创立时就想清楚了自己的比较优势——劳动力成本优势和知识成本优势。比亚迪的研发困难外人难以想象,但最终产生的结果就是一比亚迪掌握了电池生产的诀窍。也就是说,比亚迪由自己引导着自己进步,不受任何竞争对手的牵制,这是科学管理与艺术管理的结合。
人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结合体,人的欲望、本能、意志、激情、无意识、习俗、直觉等导致的非理性行为,这些非理性行为体现为个l生,必然影响人们的决策和行为。因此,对人的管理必须重视运用艺术的方法。理性与非理性、逻辑与情感、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既相互冲突又融合统一。正是理性与非理性之间不断的此消彼长,构成了科学管理与艺术管理的有机联系:科学思维,艺术行为;直线思维,曲线行为;极端思维,中庸行为;抽象思维,具体行为;科学管理理性和共性行为,艺术管理非理性和个性行为。
以理性为支点的科学管理创造了制度系统,以非理性为支点的艺术管理则为制度运作提供润滑剂和黏合剂。人是有感情的,不会仅仅按照事实或逻辑来采取行动,因而人的问题需要人性地解决。完全按理性管理,就会把人机器化,把对员工的重视等同于爱护机器。人性化管理,既要包容理性因素,又要包容非理性因素,把人的理性和非理性统一起来。也就是说,对人的理性和共性的一面,应该用科学管理;而对人的非理性和个性的一面,就应该用艺术的方法管理。
科学与艺术会合的现实案例 篇12
这两位医生都是女作家的朋友, 他们都是想尽心尽职地为她母亲提供最好的医疗服务, 可是所提出来的医疗方案却让她迷惑———到底该赞同哪位医生的治疗方案。不用多说, 两位医生都有各自的理由, 诚如该文作者所分析的那样, 也许这就是医学的特殊性。任何一个医疗决策, 既要考虑客观因素, 又要考虑主观因素。医学的特征就是这样。通常认为, 医学属于科学的范畴, 因而可以把其研究服务对象———人体视作复杂的“机器”———是可以认识的。人与人之间虽然存在“个体差异”, 可这种差异相对机器运转的规律而言微不足道, 所以只要通过仪器对病症进行客观的检查诊断, 然后对症下药或采取根治手术, 符合科学的要求。
然而, 人不是机器, 任何人患了重病并不意味着只能任凭医生摆布。因为许多前期征兆精密仪器不一定查得出来, 病人对治疗方案的理解和配合, 将直接关系到预后, 更何况病者的精神状态如何对身体的康复至为关键。所以, 病人尤其是危重病人, 不幸患上顽疾即便根据检查指标非动手术不可, 但是医生的权力不能大到对他们的合理诉求和主观愿望可以全然不顾。比如, 在治疗方案的选择上就应当听取他们的意见, 尊重他们的想法。现实生活中, 有的人宁愿有尊严地活半年, 也不愿意痛苦地躺十年;有的人愿意不惜一切代价, 多活一天是一天。在这里, 病人对生命的理解和生活质量的要求不尽相同, 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 即他们都是一个个“有情感的文化人”, 都希望身体尽快康复、生活幸福。
这么说, 是否让医生为难:我是治疗疾病还是人文关怀使者?其实, 二者无法截然分开。疾病生在人的身上, 医生不可能只顾治病而无视病者的痛苦。医学的特殊性要求是医生既要关注病情、科学诊治, 还要关注病人的感受、满腔热情。诚如该文所指出的, 现有三种医患模式:主动—被动型、指导—合作型、共同参与型。虽然目前我国的医患模式正处于第一种向第二种转变的时期, 离第三种还有很大的差距, 但是介绍这个现实案例, 倒是能让我们获得有意义的启示:当今这个时代, 科学不能独断独行!
有人或许会说, 这一案例不具普遍性。医学作为科学的一个门类主旨是治愈疾病, 医生根除乳腺癌时顾及病人的生活质量, 是不务正业。此话值得商洽。任何病理变化反映的虽然只是细胞组织等机体物质的异常状况, 可它毕竟发生在人的身上, 是正常的生理演变来的, 而其中病人的情绪与之有着密切的关系, 医生怎么可以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北京协和医院郎景和教授曾说过:“科学家更多地诉诸理智, 艺术家更多地倾注感情, 而医生则要把热烈的感情和冷静的理智集于一身。”
【论科学与艺术】推荐阅读:
科学与艺术课件08-16
艺术与科学的关系06-15
科学与艺术教育10-31
31领导科学与艺术答案07-02
领导科学与艺术a09-28
科学性与艺术性06-07
现代领导科学与艺术多选题07-08
语文版《科学与艺术》教学教案设计05-16
艺术与科学《赵州桥》的教案07-23
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