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精选8篇)
中学历史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篇1
中学历史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昆明市第一中学赵灿东
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与英语、数学等学科不同的难题是:轻视历史的压力!这种压力来自方方面面,如教材和课时安排的频繁改动,选修课的如同虚设,历史学而无用等等。如果不在认识上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就很难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历史教师。远在几千年前,埃及卢克索神庙法老像上镌下了“我看到昨天,我知道明天”的名言,人类的先辈站在哲人的高度警示后人不要忘记历史。作为探索与总结人类已往活动的一门学科──历史,具有强烈的鉴古知今的作用,谁藐视它,谁就将受到它的惩罚。19世纪的欧洲,在工业革命后,出现了对自然科学和人类自身力量的盲目崇拜,出现了对历史的轻薄。结果欧洲人为自己当年的理念和思想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一方面是物质的富裕,另一方面是道德的沦丧和人性的异化。今天人们终于认识到工业文明和科学不能解决一切问题!以综合国力的强大独步天下的美国也不能解决暴力、吸毒和人性的异化问题。为什么?科学缺少的是对人类的终极关怀,不能满足人类情感的、社会人伦的、心理的需求。而历史、哲学、文学等人文学科所探索的是对人类自身命运的关怀,因而它们能够永恒!正是对历史充满着这般的敬畏与热爱,使我对这一门学科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并将它融入到我的教学生涯之中。
一、对教学思想的若干思考
教学思想是实现教学目的的指导思想,是登高远望的山石。中学历史教育不仅要完成认知目标,还应完成情感的、意志的、道德的这些具有现实意义的社会目标。中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对个体和社会的责任感的培养,对人类未来命运的关怀,是我们每一位历史教师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首要关注的内容。1.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它既包括对教材的阐释要正视历史人物,也包括要尊重学生,要以学生为主体来教学。马克思在论及历史学时曾多次强调:“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总是有生命的个人存在。”因此,关注历史人物的教学,是对历史的尊重;也只有对历史人物及其活动的鲜活再现,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如司马迁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人生价值观,和他那“慷慨赴死易,从容守义难”的人生实践,强烈地震撼了后人;又如华盛顿在美国顺利走向民主道路的过程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也一样深深地吸引了后人。中学生正处于成长的重要阶段,有尚待养成的人生观、价值观,伟大人物的生平和品格,为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个性提供了必要的参考和借鉴。当然,我们也要正确处理人民群众与个人在历史中的关系。一方面人民群众为个人提供了活动的舞台,是历史的主人;另一方面人民群众又是一个虚化的概念,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历史教学应突破这一难点,要能认识到历史的必然性正是通过无数的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
以人为本的教学还应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生命主体和个性需求。由于传统文化中学科带头人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消极因素的影响,由于教师素质的个性差异,还由于应试教育的压力等等,常常会使我们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缺少对学生的一分尊重,一份关怀。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2.养成实事求是和严谨的教学态度。这是教师职业道德所要求的必备素质之一。对历史教材的专业性把握,应本着实事求是和严谨的教学态度,切忌讲假话,讲大话,讲空话。一切真的、善的都是美的,历史学如果失去了真实,也就失去了美,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
当代社会正走入信息时代,学生的历史信息来源是多渠道的,并且和教师处在同一个平台。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这一时期的青年学生,成人感特别强,逆反心理也强。一旦假话伤害了他们的感情,后果是严重的。那样我们将失去对学生理性思维培养的最佳时期,将失去对他们正确价值观培养和引导的最佳时期。
那么该如何处理和把握这一问题呢?我认为对于历史的表述,有再现历史事实和价值评论两种类型。再现历史事实应尽量真实,不附加主观色彩。如中国近代史中关于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人物,关于南京国民政府30年代的经济建设、对日抗战等问题,我们一方面要避免对领袖人物高大全的阐释,又要避免对国民党的全盘否定。要坦诚地、不割裂地把历史的本来面目呈现给学生,只有真实才能养成正确的历史认识。而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评价,则属于价值评论的范畴,应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评论,尽量做到客观与公正。价值评论可以有主观色彩,学生也可有自己的理解与判断,但教师要加强引导。如关于佛教、基督教等宗教问题,过去多持否定的观点,只是在同农民战争有联系时才给予一点肯定。而事实上宗教与我们每一个民族、与我们的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并对社会的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正如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劳德·阿克顿所说的:“宗教是历史的钥匙”。如果忽视宗教对人类的影响,历史将是不完善的。
3.对传统与现代教学模式进行思辨。中学教育教学改革方兴未艾,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潮流把广大第一线教师推到了潮头。对此,一方面要积极参与改革,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但同时也要冷静思辨,保留和发展传统教学模式的长处,实现二者的和谐统一。
现代教学技术的发展及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如文本、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不同类型的信息媒体,通过综合编排处理,不仅扩大了学习容量,节省了时间,还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再现生动的历史场景、鲜活的历史人物、复杂的历史事件,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具体的、直观的感性材料。尤其是多媒体的运用能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具有传统教学模式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我比较重视对多媒体技术的学习和应用,购买了相应教学软件制作课件,应用于教学。但是在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时,不能对传统的教学手段一概否定。因为传统教学手段有自身的长处,更有多媒体技术不可替代的优势。教学中应将两种教学手段结合,适时、适度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才能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目的。我们反对“计算机中心论”,因为任何计算机或教学软件都只是一种教学手段,都只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工具。中学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教师,核心在课堂。因此,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普及,不是不需要教师,而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课堂教学的点滴实践
当我们手执教鞭,走进中学的课堂时,我们就获得了一项特殊的权利,对一批又一批的中学生进行历史教育的权利。在享有权利的同时,我们更要惦量所承担的义务,努力上好我们的每一堂课。
1.努力提高综合素质。素质是人的思想、学识、情操、性格等因素的综合。在综合素质的修养方面,历史教师应该做到三个方面,一是具备高度的责任心与道德修养水平;二是
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知识群;三是具备良好的情操和性格品质。课堂教学是我们与学生接触的主要时段、主要地点,一个教师表现出的综合素质,总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学识的掌握和良好性格的养成。如如何对待学生的不同意见、不同看法,能集中反映一个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如果教师宽容,理解和引导学生,就等于给了学生一定的思想空间,给了他们足够长的助跑距离,使他们能够展翅高飞,有所作为。反之,则压抑和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学到的只是专制与非理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应时刻牢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努力提高综合素质。
2.努力创造课堂教学美。我们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历史课堂教学应追求德、智、美三大目标功能,创造课堂教学美。首先,在上课前几分钟,教师应调整自己的情绪,进入教学状态。由于每个教师都是现实社会中的人,难免有各种喜怒哀乐的事情,但我们应按职业的要求,抛弃各种杂念,以一种健康、饱满的工作热情走进教室,开好一节课的头。其次,应仪态端正,服饰得体,语言亲切随和,并具有一定的张力,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感情,创造与学生之间的亲和力,增强教师的影响力,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同时还要以娴熟的专业知识和职能技巧组织好课堂教学。课后要及时总结,对已完成的一堂课进行反思,会发现许多问题,如某个问题的考虑欠成熟,或多媒体运用的不当等等。教师要牢记,只有经过痛苦的磨砺,才有闪光的时刻。
3.努力搞好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已被国家列为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内容之一。研究性学习是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在教学领域的体现。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以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教师在活动过程中,除了帮助学生设计教材中的有关问题,收集资料,撰写历史小论文外,还可以结合本省的实际情况,让学生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确定研究专题。如收集关于昆明古建筑或历史遗迹的资料,提出保护措施等等,把课题研究由课内拓展到课外,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去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
三、“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戏剧界有句名言“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它同样适合教育界。要想获得教学的成功,就必须在台下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寻找源头活水,丰富教学内容,提高理论水平。
1.系统学习史学名著,提高专业素养。从事中学历史教育,仅靠大学时代的专业修养远远不够,还必须系统地学习史学名著。涉及历史学科中的史学理论,通史、断代史、国别史、专史、文明史、宗教史等类的名著很多,如梁启超的《中国历史研究法》,汤因比的《历史研究》、司马迁的《史记》,斯塔夫里阿诺斯著的《全球通史》、伯恩斯和拉尔夫合著的《世界文明史》等等,都是价值很高的史学名著。通过研读史学名著,领略史家的研究态度,既能受到严谨学术规范的熏陶,又能提高专业素养,从而把自己努力塑造成学者型的历史教师。
2.及时了解历史学的新信息、新成果。信息和成果来源很多,报纸、电视、上网都可以获取。但中学教师主要是从各种期刊杂志上获取信息,如《历史教学》、《历史教学问题》、《历史学习》、《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等等。一般而言,学校和教研室会订阅部分期刊,但
这远远不够,自己应该再补充订阅相关的专业期刊,仔细阅读,及时补充教学内容,使教学具有新颖性。
3.向优秀历史老师学习。历史学界的前辈们,在长期的教学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把毕生的心血结集成收。这是他们赋予我们这些后来者的恩惠,让我们年轻教师站在他们的肩头,有一个更高更新的起点。前辈的教学经验,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对于指导历史教学实践意义重大。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已出版的有北京历史特级教师陈毓秀的《怎样教好历史》、《名师授课录》(中学历史卷)、《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中学历史卷)、《刘宗华历史教学艺术与研究》、《上海著名历史教师教学思想录》。在学习借鉴的过程中,要注意结合自身特点,探索一条具有个性特色的教学道路。
4.拓展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由于历史贯穿古今中外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再加上当前学科之间的渗透日益增强,基础教育课程大整合和高考“3+X,”模式的推行,都要求历史教师除了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外,还应具有更广博的知识。广泛涉猎经济学、法学、地理学、社会学、美学、宗教、建筑等各个领域,教学中运用多学科知识去丰富和加深对历史问题的分析和理解,从而使我们的授课具有开放性特点。
5.教学科研相得益彰。科研是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来探索教学规律,总结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理论,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同时具备教研水平和科研素质,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去从事一些教育科研活动,以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提高教育者自身的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唐代杰出的史学家刘知几提出史学修养的标准是才、学、识三长,清代章学诚又加之以德。才、学、识、德也是今天我们每一位历史教师应该具备的素养品质,并值得我们为之奋斗终生。
中学历史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篇2
特拉佛拉说:“教学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表演艺术。”作为战斗在教育行业第一线的教师, 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 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去学。如何做到这些呢?这就要求教师掌握教学中的艺术性, 使自己的课堂教学事半功倍。
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艺术性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来论述。
一、导入新课的艺术性
导入新课是一种集艺术性、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于一体的教学艺术, 它是在开课的几分钟里活跃课堂气氛、帮助学生理解内容、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的一种手段。俗话说得好:“一年之计在于春, 一天之计在于晨。”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如何在一节课的教学之初就抓住学生的心思、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活动的开头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采用以下几种导入法。
1. 复习导入法。
由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这是教学活动中最常见的方法, 复习提问的内容应该和新课内容密切相关, 比如我们在学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时可先回顾提问上一节的内容, 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是在什么基础上产生的?什么时间产生在什么地点?有什么特点?产生以后的发展情况怎么样呢?这样的回顾提问既巩固了之前所学习的内容, 又达到了导入新课的目的。
2. 影视资料导入法。
当前历史题材的政治片、电影、电视剧有很多, 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状况和教师自身的特点, 采用适当的影视资料导入新课。如我们在讲述《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时, 可以选用《荆轲刺秦王》、《英雄》等影片的片段导入。又如我们在讲述《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时, 可以选用关于洋务运动的一段视频介绍来导入, 让学生视听结合, 去自己感受那个时代的历史,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 故事导入法。
故事对于学生来说是具有很强的吸引力的, 通过故事导入可以很快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在讲《宋明理学》时, 我们可以首先向学生讲述程门立雪的故事:杨时有一天去拜见程颐, 程颐正闭着眼睛坐着, 杨时与同学游酢就侍立在门外没有离开, 程颐已经睡醒的时候, 门外的雪已经一尺多深了。随后我们提问:程颐是谁?为什么杨时那么恭敬的对待程颐?这个故事是要让人们明白什么道理?这样导入更容易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带着问题去学习课文内容。
4. 文学书籍导入法。
通过一些文学书籍里生动的描写叙述, 一改史书的枯燥, 也可以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的状态。如我们讲述《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一课时, 可阅读当年明月所著《明朝那些事儿》的片段, 欣赏并配背景音乐。片断一:“姓名, 朱元璋, 外号, 朱重八, 职业, 皇帝, 家庭出身, (至少三代) 贫农, 生卒1328—1398, 座右铭, 你的就是我的, 我的还是我的, 主要经历1328—1344年放牛, 1344—1347年做和尚, 主要工作是出去讨饭 (这个……) , 1347—1352年, 做和尚, 主要工作是撞钟, 1352—1368年造反 (这个猛) 。”片断二:“朱元璋生于乱世之中, 背负着父母双亡的痛苦, 从赤农起家, 他没有背景, 没有后台, 没有依靠, 他的一切都是自己争取来的, 他历经千辛万苦, 无数交躲过死神的魔爪, 从死人堆里爬出来, 掩埋好战友的尸体, 然后继续战斗……他几乎是赤手空拳, 单枪匹马, 凭借着自己的勇气和决心建立了庞大的帝国。”片断三:“朱元璋建立了国家后, 第一个任务就是给它取一个名字, 这可是极其重要的, 就如今的人们要给孩子取名字一样, 这个名字要叫几百年, 马虎不得, 而朱元璋将自己的朝代取名为明, 就有很多争议了, 很多人认为, 这是因为朱元璋出身于明教所以才有此名, 而另一些人认为, 元是北方政权, 按照风水来说, 是水属阴, 而朱元璋定都南方, 要用南方之火明镇位北方之水阴。”《明朝那些事儿》起于网络江湖, 受到读者的热捧, 作者当年明月, 在他笔下, 人物不再是一个刻板的名字和符号, 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 那些事件更是跌宕起伏, 叫人读来欲罢不能。那么, 明朝的君权是怎么加强的呢?朱重八又做了哪些事呢?这样导入引人入胜, 学生便可尽快进入角色。
二、讲授新课的艺术性
首先是提问的艺术性, 课堂提问既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引发学生思考的重要途径, 又是体现学生自主学习, 培养学生能力,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主要手段, 艺术性的课堂提问能启迪学生的思维, 发展学生的智力, 培养学生的能力,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
比如说创设矛盾, 激起波澜, 针对某些特殊的历史问题, 可能过提问的方式来引起学生认识上的矛盾。例如在学习《鸦片战争》时, 我们讨论战争原因时, 表面上是因为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运动, 说到这里, 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有没有深层次的原因, 可以提问:如果没有虎门销烟, 会不会爆发英国侵略中国的战争?学生都会回答会发生。教师可再进一步提问:为什么?学生相互讨论回答, 教师可作如下结论:因为英国为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和经济利益要把中国变成其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所以就算没有虎门销烟, 英国也会在不久的将来利用或制造其他事件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鸦片战争的导火线是虎门销烟, 而根本原因是想把中国变成其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另外, 教师在提问的方式和策略上, 也应下一些工夫。教师提问前要考虑班级学生的整体状况, 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难, 要使学生答有所获。提问时, 教师要注意用语言全方位去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 这就需要教师态度亲切, 语言幽默, 在学生回答问题时应认真倾听, 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 不轻易打断学生的回答。对于正确的回答, 教师应及时进行表扬, 对学生竖起大拇指, 树立学生的信心;对于错误的回答, 不应态度强硬地批评, 而应循循善诱, 在教师的帮助下找出自己的错误, 总结出正确答案。
其次, 在讲授新课时, 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因为无论做什么事情, 兴趣是第一要素, 有了兴趣, 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 从而取得好的成绩。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体现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完成。
合理地利用教材中给予我们的信息资料, 比如说插图, 学思之窗, 学习延伸等, 例如, 在学习《开辟新航路》说到新航路开辟的过程时, 可以利用课本上的插图, 根据插图介绍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开辟新航路的先后顺序、航行的方向和路线、取得的成果等, 让学生对开辟新航路的这些知识有更直接的理解, 同时这些内容也是对教材内容的补充和深化, 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活动的成效起着重要的作用。利用好这些资料可以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兴趣, 使其更好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又如《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中的“秦朝疆域图”, 教师可以利用这个地图作为秦灭六国的讲述, 首先秦灭六国, 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 完成了统一, 以后这么广阔的疆域要怎么来统治才能稳定发展?进而引出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具体举措, 展开整节课的内容。
我们可以让一些历史实物进入课堂, 学生在思维特点上以形象思维为主, 对事物的认识是先通过感性认识然后才是理性认识。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直观教学, 我们在学习《古代手工业的进步》时, 讲到瓷器的发展时, 有条件的话可以拿出一些仿制的青瓷、白瓷、青花瓷等, 让学生感受古代陶瓷业精湛的技艺, 让学生直接触摸那些真实的历史,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适当的历史剧表演, 课堂是学生的课堂, 以学生学会学习, 主动发展为方向。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须躬行。”空洞抽象的讲解, 使人感到枯燥乏味, 而一次成功的实践活动将使学生终生难忘。历史剧的表演, 能够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去研究历朝历代的礼仪、服饰、生活习俗等方面的知识, 而且在筹划和表演的过程中可以增强同学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使班级成为一个更加团结、积极向上的集体。
鼓励学生创办历史小报刊。比如可以命名为《史海拾贝》、《历史上的今天》、《历史小故事》等, 这种做法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师可以把学生提供的一些较好的作品张贴在教室的墙壁上, 成为报刊面向学生, 让学生相互评价, 指出优劣, 共同进步。
教师还应增强授课语言的艺术性和亲和力。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喜欢授课教师, 爱屋及乌, 自然会更喜欢历史这门课。教师语言的情感引发着学生的情感, 这就要求教师有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运用生动的语言把抽象的理论、单调的史实表达出来让学生产生兴趣, 否则历史课就容易变成一潭死水, 毫无生气。
三、总结新课的艺术性
课堂总结是每节课都不可缺少的环节, 少了它, 课堂教学就显得不完美, 不完整。“编筐编篓, 重在收口”,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课堂教学的总结, 力求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开始, 又在美的陶冶中结束。设计巧妙的课堂总结是对整个课堂教学的整合、拓展、提高, 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不仅可以巩固知识, 还能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开拓学生的思路和创造力, 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把整节课推向高潮, 体现总结新课的艺术性。
可以是“巧设悬念, 激发兴趣”式的小结, 课堂教学的结尾也应像文章的结尾一样, 讲究悬念迭出, 回味无穷, 给人一种课已结束而意犹未尽的感觉。比如我们在《古代的经济政策》这一课的小结时, 可以做如下总结:中国曾经一度国力强盛, 是世界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但是随着封建自然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开始阻碍新的经济力量的成长, 封建君主专制的强化更是加强这种阻碍, 这造成当时仍处于封建社会的中国, 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开始落后了。“落后就要挨打”, 进入近代社会的中国, 遭受到了西方列强的入侵, 为何西方列强要侵略中国?西方列强又是如何强大起来的?我们在后面的内容中再进行具体的介绍。这样的悬念萦绕在学生的脑海, 驻留在学生的心间,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 去思考, 培养学生积极动脑、思考问题的习惯。
也可以是“精讲概括”式的小结, 这是从深化历史教学内容的一种以教师为主的小结方式, 在小结中教师点明主题, 升华所学的历史问题。比如在学习“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时, 我们可以做如下总结:察举制主要汉以后使用, 到魏晋南北朝出现九品中正制, 而科举制诞生于隋, 完善于唐, 发展于宋明, 废除于清末。科举制也成为中国封建社会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 在中国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 影响深远。
总之, 课堂总结是一门艺术, 在精心巧妙设计好课堂总结, 圆满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 也要让学生把历史学习当做一件快乐的事情, 使历史教学展现出新的活力。
中学历史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篇3
【关键词】历史 学生 课堂教学
以前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发展为今天的学好语数外,清华北大随我来。历史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与英语、数学等学科不同的难题是:轻视历史的压力!这种压力来自方方面面,如教材和课时安排的频繁改动、选修课的如同虚设、历史学而无用等等。如果不在认识上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就很难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历史教师。远在几千年前,埃及卢克索神庙法老像上镌下了“我看到昨天,我知道明天”的名言,人类的先辈站在哲人的高度警示后人不要忘记历史。作为探索与总结人类已往活动的一门学科──历史,具有强烈的鉴古知今的作用,谁藐视它,谁就将受到它的惩罚。
一、养成实事求是和严谨的教学态度
这是教师职业道德所要求的必备素质之一。对历史教材的专业性把握,应本着实事求是和严谨的教学态度,切忌讲假话、讲大话、讲空话。一切真的、善的都是美的,历史学如果失去了真实,也就失去了美,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当代社会正走入信息时代,学生的历史信息来源是多渠道的,并且和教师处在同一个平台。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这一时期的青年学生,成人感特别强,逆反心理也强。一旦假话伤害了他们的感情,后果是严重的。那样我们将失去对学生理性思维培养的最佳时期,将失去对他们正确价值观培养和引导的最佳时期。
那么该如何处理和把握这一问题呢?我认为对于历史的表述,有再现历史事实和价值评论两种类型。再现历史事实应尽量真实,不附加主观色彩。如中国近代史中关于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人物,关于南京国民政府30年代的经济建设、对日抗战等问题,我们一方面要避免对领袖人物高大全的阐释,又要避免对国民党的全盘否定。要坦诚地、不割裂地把历史的本来面目呈现给学生,只有真实才能养成正确的历史认识。而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评价,则属于价值评论的范畴,应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评论,尽量做到客观与公正。价值评论可以有主观色彩,学生也可有自己的理解与判断,但教师要加强引导。
二、对传统与现代教学模式进行思辨
中学教育教学改革方兴未艾,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潮流把广大第一线教师推到了潮头。对此,一方面要积极参与改革,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但同时也要冷静思辨,保留和发展传统教学模式的长处,实现二者的和谐统一。现代教学技术的发展及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如文本、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不同类型的信息媒体,通过综合编排处理,不仅扩大了学习容量,节省了时间,还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再现生动的历史场景、鲜活的历史人物、复杂的历史事件,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具体的、直观的感性材料。尤其是多媒体的运用能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具有传统教学模式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我比较重视对多媒体技术的学习和应用,购买了相应教学软件制作课件,应用于教学。但是在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时,不能对传统的教学手段一概否定。因为传统教学手段有自身的长处,更有多媒体技术不可替代的优势。
三、课堂教学的点滴实践
当我们手执教鞭,走进中学的课堂时,我们就获得了一项特殊的权利,对一批又一批的中学生进行历史教育的权利。在享有权利的同时,我们更要掂量所承担的义务,努力上好我们的每一堂课。
(一)努力提高综合素质
素质是人的思想、学识、情操、性格等因素的综合。在综合素质的修养方面,历史教师应该做到,具备高度的责任心与道德修养水平。
(二)努力创造课堂教学美
我们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历史课堂教学应追求德、智、美三大目标功能,创造课堂教学美。首先,在上课前几分钟,教师应调整自己的情绪,进入教学状态。由于每个教师都是现实社会中的人,难免有各种喜怒哀乐的事情,但我们应按职业的要求,抛弃各种杂念,以一种健康、饱满的工作热情走进教室,开好一节课的头。其次,应仪态端正,服饰得体,语言亲切随和,并具有一定的张力,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感情,创造与学生之间的亲和力,增强教师的影响力,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同时还要以娴熟的专业知识和职能技巧组织好课堂教学。课后要及时总结,对已完成的一堂课进行反思,会发现许多问题,如某个问题的考虑欠成熟,或多媒体运用的不当等等。教师要牢记,只有经过痛苦的磨砺,才有闪光的时刻。
(三)努力搞好研究性学习
中学历史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篇4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其中欧洲人借鉴了中国的技术从而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是()。
2.千年“木活字”印刷技艺现存福建宁化客家祖地(如下图)。对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活字印刷开端于北宋 ②此印刷技艺属于文化和自然遗产 ③图1所刻的“木”应是反文单字 ④它的发现极具科学研究价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13世纪后期,阿拉伯书籍中有关“中国雪”的记载被译成拉丁文传人欧洲,(它)“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推动了近代社会的到来。“中国雪”是指()。
A.造纸术
B.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
4.四位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的历史影响为题,各命了一个小题,你觉得哪些最适宜()。
①大汉的文明传承──纸改变了西欧的文化进程 ②西方海外殖民的助跑器──指南针 ③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锐器 ④没有印刷术就没有西方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
5.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对中西科技有过如下一番论述:“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地发展成为一种奇妙有用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嗅。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下列有关这段话的认识比较合理的是()。
A.雨果否认中国人的发明创造能力
B.雨果认为中国的社会状态对科技发展起到了保护作用
C.雨果认为西方科学技术更加神奇
D.雨果指出了中国传统科技没有发展为近代科技的事实
6.将“嫦娥一号”成功送入太空用的是“长征火箭”,中国早期的“火箭”与现在的火箭虽然相差甚远,但都是利用反冲作用的原理。如果你要查找火药武器的最早记录,应该查阅()。
A.《史记》
B.《汉书》
C.《唐书》
D.《清史稿》
7.汉献帝时修一条水渠计算土方可采用下列哪本书介绍的方法()。
A.《九章算术》
B.《黄帝内经》
C.《周髀算经》
D.《墨经》
8.1976年美国科学家弗里德曼说:“三四千年前,我们这里还是没有开化的原始森林,而中国大陆已经出现精美的天文仪器和完善的历法。”可以为此话作为例证的是()。
A.望远镜
B.浑仪
C.圆周率
D.显微镜
9.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天文、历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夏朝时,历法《夏小正》使用 ②石申用赤道坐标记录了八百多颗恒星的位置 ③元代科学家郭守敬造出了浑仪 ④《授时历》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历法之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下列对于盛唐时期的诗歌评述正确的是()。
①王勃的诗表达了义人建功立业的宏伟志向 ②高适、岑参的边塞诗写出了军旅生活的豪放③孟浩然、王维的山水诗反映了盛世闲适的生活 ④李白的诗体现了盛唐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1.南宋后期著名的诗论家严诩在《沧浪诗话·诗评》中说:“或问唐诗何以胜我朝?唐以诗取士,故多专门之学,我朝之诗所以不及也。”严诩认为唐朝诗歌繁荣的原因是唐朝()。
A.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B.科举制度,考查诗赋
C.知识分子队伍空前壮大
D.士人群体的刻苦钻研
12.苏轼和辛弃疾都是豪放派词人,但二人作品的内容却大相径庭,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阶级立场不同
B.政治倾向不同
C.才学气质不同
D.所处社会环境不同
13.苏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如何?”对日:“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
──《历代词话》卷五《宋二》
苏东坡赞成幕十的形象说法,是因为他()。
A.善于恭维
B.准确理解了两人词的不同风格
C.扬苏贬柳
D.知道两人词都流传民间
14.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里依次使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
A.楚辞、汉赋、唐诗
B.楚辞、唐诗、宋词
C.宋词、唐诗、楚辞
D.唐诗、宋词、元曲
15.下列文学艺术作品按时问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④③②①
D.④②①③
16.不同时期具有突出成就的巾国古典文学形式,都有许多著名的代表作。对下列材料的表述,正确的是()。
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第二回 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第三回 托内兄如海酬训教 接外孙贾母惜孤女
第四回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第五回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①它的体裁是章刚形式 ②它最早使用标点符号 ③它属于长篇白话小说 ④它是诗体解放的标志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17.元代堪称中国戏曲的黄金时代,元杂剧更是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见右图)。后人评价日:“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由此可见其艺术风格是()。
A.以自然本色为主流
B.民主思想闪现其间
C.浪漫主义色彩浓厚
D.豪迈奔放婉丽飘逸
18.元散曲是元代兴起的新诗。“不读书有权,不识字有钱,不晓事倒有人夸荐”,此例典型地说明了元散曲的特征是()。
①音节和用韵上比较自由 ②语言通俗易懂 ③句子长短不受规范 ④表现形式生动活泼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9.有人称:北宋到明清,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市民文化。下列属于“市民文化”形态的是()。
①《清明上河图》 ②程朱理学 ③元曲 ④小说 ⑤汉赋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④
20.徽班到京,首先“合京秦二腔”。当时秦腔、京腔基本上同台演出,“京秦不分”(《扬州画舫隶》),徽班广泛吸收秦腔(包括部分京腔)的剧目和表演方法,同时继承了众多的昆腔剧目(还排演了昆腔大戏《桃花扇》)及其舞台艺术体制。这最能说明徽班在艺术上得到迅速提高主要得益于()。
A.博采众长,兼收并蓄
B.四大徽班,“各擅胜场”
C.行当齐全,文武兼重
D.题材广泛,形式多样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第21题18分,第22题16分,第23题16分,共50分)
21.阅读下列图片:
请回答:
(1)请把四幅图片所反映的两种诗歌风格归类,并说明两种风格各自的特点。(8分)
(2)图二、四中诗人作品的内容有何相同之处?为什么?(6分)
(3)图一、二和图三、四分别反映了我国古代诗歌发展中的哪两个时期?(4分)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马致远的元散曲《天净沙·秋思》写道:“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中的什么现象?有何意义?(6分)
(2)透过材料二,你获得了哪些有关宋代绘画特点的信息?体现了宋代怎样的社会风貌?(6分)
(3)材料三的元曲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时代风貌?(4分)
23.中国古代艺术异彩纷呈,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请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婷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壤兮,又申之以揽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一一屈原《离骚》
材料二 绘画艺术往往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下图是南宋夏圭《山水十二景》(局部)
材料三 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四位京剧表演艺术家被誉为“四大名旦”。梅兰芳集京剧旦角艺术的大成,综合青衣、花旦、刀马旦的表演特点,创造出自己特有的表演形式和唱腔一一梅派。程砚秋于20世纪20年代后期形成了程派艺术,以独树一帜的发声、吐字、用嗓、润腔等综合技巧创造了风格含蓄,以深邃曲折、亢坠断续取胜的唱腔。尚(小云)派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多有革新,以刚健婀娜为特有风格,是四大名旦中突出阳刚挺劲的青衣唱法的旦行流派。尚小云的唱、念、做、打均不崇尚纤巧,而以气与力胜,具阳刚之关。荀慧生善于塑造天真、活泼、多情的少女形象,具有甜媚的风格,在旦行中有很大的影响,世称“荀派”。
(1)材料一反映的文学体裁是什么?有何文学特色?(4分)
(2)据材料二图《山水十二景》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如何从当时的时代特征来理解这种文化特征?(4分)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京剧有哪些特点?在改革开放的现代,就如何发展京剧艺术提两条建议。(6分)
(4)从以上描述中,你能得到哪些认识?(2分)
参考答案
1.解析: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宣传资产阶级思想,主要得益于印刷术的传播。
答案:B 2.D
3.解析:结合题干所述,“中国雪”是指当时的火药。
答案:C
4.解析:④的说法过于绝对,予以排除;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到欧洲,有助于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锐器。
答案:A
5.解析:雨果形象地说明了西方科技成就迅速应用于生产,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中国的科技成果未得到有效的应用,并且由发展转为停滞,没有发展为近代科技。
答案:D
6.解析:火药用于军事开始于唐朝,因此要查找火药武器的最早记录应从《唐书》中查找。
答案:C
7.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九章算术》的内容。
答案:A 8.B
9.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郭守敬革新浑仪,造出了简仪,可排除含有③的选项。
答案:D
10.解析:注意诗人的生活时代,王勃是初唐诗人。
答案:C
11.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试题要求回答“严诩认为”唐诗繁荣的原因,而不是我们的观点。材料的关键信息是“唐以诗取士,故多专门之学”,说明唐朝因为以诗赋作为科举的重要内容,提高了知识分子对诗歌创作的热情。
答案:B
12.解析:文学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虽然受个人因素的影响,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社会环境。
答案:D
13.解析:本题考查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由苏东坡对善讴的评价“为之绝倒”,反映该幕士对两人的风格理解较透彻。
答案:B
14.解析:注意不同时期文学形式的特点。
答案:C
15.解析:①是北宋时期,②是东晋时期,③是元朝,④是西汉时期。
答案:D
16.解析:我国使用标点符号和诗体解放都发生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故②④错误。
答案:B
17.解析:题干中的评价是说元杂剧的语言特点通俗易懂,类似于白话文。A、B、C、D四项中只有A项与此接近。
答案:A
18.解析:本题考查了元散曲的特征。结合材料分析,①②③④均是元散曲的特征。
答案:D
19.解析:理学是宋明时期对儒学的新发展,汉赋是注重铺陈排比、文采华丽的文体,这二者不是“市民文化”的表现。
答案:D
20.解析:“合京秦二腔”,“继承了众多的昆腔剧目及其舞台艺术体制”就是“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四大徽班,“各擅胜场”是说徽班本身的艺术特色,是它能够在争衡中取胜的主要原因。“行当齐全,文武兼重”是指在表演方面,适合广大观众的欣赏要求。“题材广阔,形式多样”是指在剧目安排方面。符合题干要求的是A项。
答案:A
21.(1)图一、四反映的是诗歌巾的现实主义风格;图二、三反映的是诗歌巾的浪漫主义风格。现实主义风格的特点是以现实社会为素材,深沉、悲壮、凝重;而浪漫主义风格的特点则是夸张、想象丰富、张扬个性等。
(2)忧国忧民的思想内容。因为屈原、杜甫所处的社会环境相似,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对社会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
(3)图一、二反映的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中的奠基时期,图三、四反映的是中国古代诗歌的最繁荣时期。
22.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文的分析、理解能力。第(1)问中的现象依据陶文、甲骨文的特点归纳,其意义要利用教材知识回答。第(2)问要分别概括左右两图所反映的信息,所体现的社会风貌,也就是分别回答左右两图所出现的时代背景。第(3)问先由材料三中的关键信息“断肠人在天涯”分析作者的情感,再回答元曲产生的社会背景。
答案:(1)现象:汉字的起源。意义:促进人与人之间、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进步和发展。(2)信息:山水画成为独立的画种;风俗画开始出现。社会风貌:宋代重文轻武;文人阶层壮大;理学兴起,注重内心修养。宋代城市经济发展;市民队伍壮大;文化普及。(3)天涯孤旅的哀愁。元代礼会的黑暗;文人社会地位的低下;异族的压迫。
23.(1)楚辞。特色: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采用自由灵活的句式;想像奇特,具有抒情浪漫风格。(2)构图不追求对称,景物放在画的一侧,体现文人的郁闷心情。南宋政权偏安江南,国家分裂和民众苦难压在文人心头。
(3)特点: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综合运用唱、念、做、打等艺术手段;讲究字正腔圆,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动作以象征虚拟为主。
建议:一是紧跟时代潮流进行变革;二是国家应加大保护力度;三是注重自身发展,包括演员素质等各方面;四是京剧团体要有市场意识等。
中学历史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篇5
英国博物学家赫胥黎曾在《科学与艺术》中形象地比喻:“科学与艺术是自然这块奖章的正面和反面。它的一面以感情来表达事物的永恒的秩序,另一面,则以思想的形式来表达事物的永恒的秩序。”自古以来,科学和艺术就是携手相伴、共同前行的。然而,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科学与艺术似乎是异途而行,渐行渐远。
教育者常自言自语:“教育的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确实,尽管我们都认为教学设计就是“科学与艺术”并举的工作,但它却经常就像“鱼和熊掌”一样,以两难问题的形式摆在我们面前。因此,如何处理好“科学与艺术”的关系,展现它们在教育研究实践中的互洽性,成为我们时时刻刻都将面临的话题。
如此巧合,周伟老师所设计和执教的教学案例就名为“科学与艺术”。它是高一语文教学内容,同时涉及物理、音乐、数字、美术、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的知识,对教师的整合能力充满了挑战。我全程指导并跟踪分析了这个信息化教学案例。在整个过程中,周老师展现出了优秀的专业素养,很好地处理了各种疑难问题,实现了“科学”与“艺术”在信息化教学设计中的有机融合。
教学设计要素点评:诸事有法,则操之得法
1.教学框架设计点评:用概念图来展示结构
周老师有效地使用Inspriration这一概念图软件,绘制出了整个教学框架结构的概念图,使得教学设计的结构框架一目了然,清晰明确。
《科学与艺术》的教学框架组织,是由从主题单元出发的系列专题学习而构成的。在教学框架设计中,周老师将专题学习活动设计成“实践探索”和“理性探讨”两个板块。其中,实践探索又分为“科学家与艺术+艺术家与科学”、“学科与艺术+艺术与学科”两个子专题。由于子专题的学习目标还显得偏大,周老师采用了“窥一斑而知全豹”的教学策略:在“科学家与艺术”中着重研究典型代表人物爱因斯坦的艺术素养;在“艺术家与科学”中着重研究典型代表人物达?芬奇的科学成就:在“学科与艺术”中着重研究数学中所蕴藏的艺术美;“艺术与学科”中着重研究音乐的物理构成。这样的设计,一来能够缩小教学所涉及范围,二则可利用已有教材,第三也充分顾及了初、高中知识的衔接。
2.教学目标设计点评:吻合新课程标准要求
教学目标与新课程标准相吻合,是本案例符合新课程教学改革精神的又一亮点。
上海市二期课改高一语文第一学期阅读读本(实验本)第三单元的教学目标旨在促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和艺术是相辅相成、融会贯通的,培养其高尚的人文情怀,从而帮助他们树立为了人类更美好地生存、走向更高的文明境界而努力奋斗的崇高理想。但是,在具体教学目标选择上,课程编撰者只顾及了单元主题词,却没有十分准确地贴近整个单元的教学目标,所以本教案的设计者在维系整个单元教学框架的基础上,通过教材的重新组合,确立了“较为理性、系统地认识科学与艺术的关系”这一集中的教学目标。“科学和人文的关系”是当代社会的重大命题,学生接触这一社会重大命题,有益于纠正重理轻文或重文轻理的错误观念,全面发展。
3.教学准备工作点评:教学实施,不打无准备之仗
在教学准备阶段,教学者设计了学生信息素养调查表,对学生状况进行调查摸底,充分做到了心中有数,也为进一步合理划分学习小组提供了充足的依据。为了帮助学生有效开展学习,教学者还专门设计了“学习支架”:专题研究模板。它是以问题引领为核心的由一系列问题序列所构成的研究纲要,其参照体系主要是布鲁姆的六层认知结构和我们精心研究设计的“是何、为何、如何、若何”+“由何”类问题所构成的二维教学问题设计体系。这些教学问题设计工具调整了教学从低级思维向高级思维发展时问题分布所占的比例,提高了教师的问题设计质量,提升了教学整体品质。
所有这些准备工作,为学生学习起到了扶持帮助作用,使学习目的更明确,有助于提高学习成效。
4.教学环境与资源设计点评:数字时代,技术助力
在《科学与艺术》中,应用到了网络、计算机、投影仪,音响等信息化和多媒体设备。它们取代了教师传授讲解、板书设计的部分功能,也为学生搜索信息、交流共享、汇报展示提供了支持,构成了与传统的封闭式课堂迥然相异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在教学资料选择上,传统教学唯本本教学,教材似乎“神圣不可侵犯”。而本教案设计者围绕“较为理性、系统地认识科学与艺术的关系”这一集中的教学目标,打破旧有思维模式,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选择教材、改造教材、拓展教材,通过一系列专题式教学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和艺术的关系,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先进教学理念。
5.教学评价设计点评;定性与定量并举
在教学评价设计上,周老师通过为《科学与艺术》设计教学效果评价量规,并结合教学过程中的学生表现,形成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从而较全面地评价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当然,其中不足之处在于量规设计中的项目权重设置比较随意,描述内容仍不够明确,学生不易于进行独立的自评和互评。
教学实践效果点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科学与艺术》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实践效果,检验和印证了教学设计的成功。
1.“科学家与艺术+艺术与科学家”实录点评
借助于合适的教学问题为引导,并且得力于教学前对学生信息素养进行的调查,学生的互动讨论与资源探究分析都进展顺利,效果良好:在探讨音乐、文学、哲学对爱因斯坦科学创造的影响时,主持发言的丁浩同学播放了一首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全班同学顿时沉浸在优美动人的音乐旋律所构造的宁谧氛围中,暂时摆脱了平日生活的紧张疲惫,身心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放松和愉悦。这一亲身体验使学生感悟到音乐的确可以陶冶情操、激发灵感,对科学家丰富的想象力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科学与艺术是不可分割的。
2.“学科与艺术+艺术与学科”实录点评
在研究音乐的物理基本构成时,学生利用一些仿真软件和自制的土工具做振幅、音频、共鸣的实验,对物理学知识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浓厚的兴趣,语文课似乎上成了物理课。但是,经过亲自实践体验,学生逐渐领悟到原来音乐之中到处都存在着物理机理,“艺术与科学”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这一专题的教学效果,也是比较理想的。
3.“纯粹理论研究”实录点评
在这一重点专题的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亮点。其中,尤以两处更为出彩,并且与教学问题有着密切的关联:(1)学生讨论“为什么达?芬奇所绘的蒙娜丽莎的眼睛似乎总是注视着观众”,这一问题是学生在基于老师的教学问题之上自己提出的;(2)争论“黄金分割究竟是一条美学原则还是数学原则(为什么)”。对于前一问题,学生通过热烈的辩论认识到达?芬奇艺术创作背后有着雄厚的科学基础。而对于后一问题,答案更是令人
吃惊。在唇枪舌剑的激烈交锋中,学生引发出一个具有哲学深度的结论:黄金分割原来只是实践中的经验常数,经数学家的科学总结才上升为一条美学原则,而它反过来又对艺术创造产生了指导作用,恰似辩证唯物主义中“从实践中来,再回到实践中去”的关系,超出了教学设计者原先预设的答案。
这种让人倍感振奋的教学场景,让人深刻体会到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体。其实,学生都心怀无穷的疑问和强烈的学习兴趣,只是这种学习热情平时被种种因素抑制着,只要教师能够鼓励学生勇敢质疑、提问、究问,引起学生的学习热忱,他们的创造精神就会被大大激发。这一专题的教学实践表明,教师无须对学生有价值的问题和激烈论争过于担心,因为正是在这种看似与正统教学无关的问题中、在激烈的言语交锋中,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升,问题探究的能力得到了不断的扩大和深化。
在本专题的某些教学环节处理上,还是留下了一些缺陷与遗憾。譬如:一些专题研究小组的代表上台向同学汇报学习成果时,只是参照演示文稿上的文字一条一条地念,不加以扩展补充,不能用自己熟悉的语言表达形式来深入解释自己的观点。这种照本宣科的方式,使教师无法判断知识是否已内化为学生思想:而另一些学生则只对自己小组作品感兴趣,对其他小组的演示却注意力不集中。导致这一状况的重要缘由,在于教师没有事先对学生的演讲汇报方式进行充分指导,没有明确要求各小组应该与其他组的问题探究结果进行互动、质疑或交流。
4.综合作业点评:促进学科教学和深度认知
“我们无法想象没有艺术的纯粹科学与没有科学的纯粹艺术会将这个世界变成什么样子。如果我们真的害怕面对这个问题,那么就先放下它,将艺术科学化,科学艺术化。创造出更人性化的生存空间!”“科学和艺术是相通的,两者互补而统一地构成了世界的美的极致,两者永远没有终点。科学求真,真中涵美;艺术唯美,美不离真,那都是热爱真、善、美的人不断追求的目标。”
上述两段文字摘自学生的综合小论文,从中我们或许可以窥见学生通过这一主题学习对“科学和艺术的关系”有了比较全面深入的理解。事实上,“科学与艺术的关系”,一直是很多哲学家、科学家孜孜以求而从未解决的课题。尽管上述学生见解并不是十分完美精确的答案,但却实现了本主题单元的教学宗旨:锻造学生的人文精神,帮助其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念。
教学设计模式总评:问题化教学设计的成功
以“科学与艺术”为主题单元的教学案例,是一个信息技术支持的问题化教学设计案例。它的设计理念体现了问题化教学的诸多研究理念和操作方法,其核心是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精心设计的高质量教学问题集为引导来开展教学。
事实上,问题化教学设计模式旨在通过教学问题集引导主题单元教学,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针对问题展开学习,通过互相交流和教师点拨形成对问题比较完整的理解,从而发展学习者的高级思维能力。《科学和艺术》遵循了这种教学设计模式的指导理念,是一种亲身实践的探究方式,通过教师问题引导、学生在实践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获得了远比灌输来得更为扎实的真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据二期课改的理念和教学目标的要求,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具体的帮助指导,在整个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由于没有受到以往陈规陋习的制约,没有受到“填鸭式’灌输的影响,学生充分应用其信息技术方面的优势来帮助学习,能够对同伴的学习成果进行质疑,并通过热烈的质疑讨论和争辩将教学问题不断导入到更深的层次,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被大大激发,并得以长久的维持。
总的来说,该教学案例是一个优秀的、有代表性的问题化教学设计实践案例。
掩卷之后的点滴沉思:教学设计,任重道远
在《科学与艺术》案例中,我们为周老师提供了大量的理论指导和设计策略,并反复修订了教学设计方案。实践已经充分证明了该案例的优秀性和受欢迎程度。然而掩卷之后,不禁还是要提出几个问题,供广大教师认真思索。
1.如何正确处理技术与课程的关系
在处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关系时,《科学与艺术》绝非并无瑕疵。结合这个案例,我们需要关注和思考的是,如何看待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思维技能发展之间的关联和主次定位?是“技术喧宾夺主、教学主随客便”,还是“教学为体,技术为用”?或许我们心中都早有答案,但在具体实践时,是否又会情不自禁地目标漂移而误入歧途呢?
2.如何增加教学案例的可操作性和表现力
《科学与艺术》的成功,是一个专家指导支持的绝版个案,还是可以让更多教师复制模仿和操作实施的案例?我一直认为,不可复制的知识是无用的知识。事实上,本人一直关注教学案例设计中“可复制知识”的重要性,并一直努力为教师们创设可以增强案例理念表现力的各种方法和途径。这一工作尽管细致繁琐,但我却认为它将使得更多一线教师受益,使他们能够分享经验和心理。在《科学与艺术》中,我设计并明确要求周老师采用概念图、作品图、教学问题设计、新课程标准、评价量规等新元素,从而使得该案例更加具有可读性、可信度和可操作性。对于这些新的设计元素,是否值得一线教师重点关注,并发挥完善?
3.如何用优秀的教学问题设计来触发学生思维
在《科学与艺术》中,优秀的高质量教学问题设计是使得教学得以热烈开展并取得优秀教学效果的引发点。这些问题设计,有效地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高级思维能力发展。然而,限于篇幅,本案例只展示了教学问题设计的最终结果,却未能展示教学问题设计的过程,使得其他老师对“问题化教学设计模式”的可模仿学习性大为降低。为此,本人将在《曲案说案》专栏专门设置一“教学问题设计”点评活动,重点探讨教学中问题设计的理念与方法。
结语:每次辛勤的努力,都是积极的尝试
事实上,周伟老师是一个有主见和想法的优秀青年教师,并不轻易接受任何的建议和观点。在案例设计与实施期间,我们沟通甚至论争多次,总是在深入研讨之后,才能达到“理念的妥协与共识点”。周老师的精彩反思,以及我们之间的互动对话,收录在我的博士论著《问题化教学设计:信息技术促进教学变革》之中。
辛勤的汗水不会白流。值得欣慰的是,周伟老师的《科学与艺术》案例,荣获了上海市静安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这对于我的工作来说,是一种欣慰和成功;而对于周老师的努力来说,则是一种赞赏认可,更是一种鞭策和鼓励……
中学历史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篇6
何新平
(江苏省包场高级中学,江苏 海门226151)
摘要:从学生、教师、教材三方面介绍了当前历史教学面临的困境,分析了产生困境的原因,并为化解中学历史教学的困境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通过引导学生重视历史课学习、培养业务精干的历史教师队伍、加强教师对知识的整合,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学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并为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困境分析与对策
以史为鉴,中学历史课可以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历史课的学习,使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通过历史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使学生从小树立社会责任感。当然,学好历史,对于学生升入理想学校也不无益处。
然而,纵观当前中学历史教学,很多的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和学生不重视历史课,使得中学历史教学面临着困境。
一、中学历史教学困境及产生原因
1、读史无用论泛滥,学生轻视历史学科
自2007年南通将历史纳入中考科目以来,历史学科地位较之以前有所提升。但历史学科只有50分,中考总分是670分(文化分),这也就意味着历史学科的分数在中考总分中所占的比重是很小的,而且学生总是习惯性的认为历史学科在考试之前突击性的背背就行,平时也不需要重视。所以,历史学科在初中依然享受着“副科”的待遇。江苏高考模式决定着学生“血拼”语数外,只重视语数外,不重视物、化、生、政、史、地六门选修科目。学生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语数外必听、物化选听、生政史地随听”。也就是历史课是随便听听的,可听可不听。不仅学生对历史科目不重视,学校对历史科目也不重视。在周一至周五白天课时安排上,历史学科一般安排三课时或四课时,而且大部分安排在上午第一课、第四课,或者是下午第一课、第四课。学校的不重视使学生更加不重视历史学科,上课时,有些学生打呵欠、睡觉,或做小动作。学生的状态反映着学生的态度,决定着上课效率。历史课上课效率低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轻视历史教学,师资力量薄弱
由于历史学科被当作“副科”看待,有些优秀的历史教师改教其它学科或改行从事其它行业,造成人才流失。特别在农村初中,历史课往往是由语文、数学等非专业的老师兼任,这些非专业的老师缺乏必要的历史素养,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往往是一划了之、一背了之。由于对课程标准的不重视,有些该划的没划到,该背的没背到;由于历史知识的归纳整合能力欠缺,使学生无法从整体上把握知识。如长此以往,那可真的是“毁”人不倦了。
3、编写教材存有不足,忽视学生原有知识储备
就目前使用的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来看,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专题史编写体例让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茫然无措。专题史的学习必须要在学生已经基本掌握通史的基础上展开,但由于目前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造成高中历史教学难以顺利开展。人教社历史室的专家已意识到这一问题,到2007年修订教材的时候,对教材目录进行了重新调整,在坚持专题史体例的同时,也兼顾了时间先后顺序问题。但学生的时间观念依然淡薄,涉及到时间类的题目,错误率依旧很高。二是专题史编写体例造成知识点重复。如“孙中山和辛亥革命”,2007版必修一第13课“辛亥革命”、必修二第10课“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必修三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选修四第四单元第1课“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都有所涉及,这样会让学生感到困惑。
那么,如何突破历史教学的困境?笔者认为应该从这样三个方面入手:
二、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对策思考
1、引导学生重视历史课学习
(1)从历史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认识学习历史的重要性。如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由必修课和选修课构成。必修课分为历史(I)、历史(Ⅱ)、历史(Ⅲ)三个学习模块,包括25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分别反映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的重要历史内容,而这些内容与语文、政治、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通过历史课的学习,可以进行学科间知识的渗透,进行知识的迁移,从而有利于学生的整体提高。如在讲授辛亥革命历史背景的时候,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引用了鲁迅的作品《药》,介绍了茶馆主人华老栓买人血馒头为儿子小栓医病的故事,从而说明辛亥革命脱离了人民群众,其失败是不可避免的。今年高考语文一考完,有个学生碰到我就说,高考语文涉及到《药》,多亏在历史课上认真听了鲁迅的作品《药》的相关知识,语文成绩较之以前应该有所提高。最后,他感谢了我,我也感到由衷的高兴。
(2)从学习历史的作用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历史的重要性。列宁说:“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的确,对历史无知的人没有真正的信仰,没有信仰的人,不知羞耻为何物,也不可能担负起任何责任。如果我们忘记历史,我们必定忘记“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如果我们忘记历史,我们必定忘记“大屠杀、慰安妇”的悲剧。到时,人将不人、国将不国,满城尽披太阳旗了,那将是一个民族的悲哀,一个国家的悲哀。有人问,会有这么严重吗?那你还记得某明星的“太阳旗”事件,某地的“太阳旗”事件吗?这些事件难道还不足以惊醒我们?因此,重视历史课教学,使学生树立不忘国耻、励志前行的信心,增强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从升学的角度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历史的重要性。自2007年历史纳入南通中考科目以来,其重要性已不言而喻,虽总分是50分,但也决定着学生能不能上高中,能不能上重点高中的命运。高中科目中,历史作为选测科目,其地位较以前有所下降。但如果学生不认真对待历史学科的话,那极可能达不到B级以及B级以上的等级。也就意味着学生语数外分数考得再高,也不能被重点大学录取,甚至不能被本科院校录取。所以,为了能上理想学校,学生还是要好好学习历史。
2、培养业务精干的历史教师队伍
(1)开展“送教下乡”: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农村初中教育资源不足,师资力量薄弱,成为制约农村初中教育快速发展的关键问题。这一问题,历史学科表现的尤为明显。为解决这一问题,农村初中在招聘一些优秀的高等师范院校历史专业毕业生的同时,需教育部门多开展优秀教师、骨干教师“送教下乡”活动。通过这一活动,有利于加强城乡教师的交流与沟通,有利于缩小城乡教育发展之间的差距。如我曾有幸听了一节东洲中学孙树华老师在余东初中上的一节“送教下乡”课。上的是七年级上册第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其中讲到“张骞通西域”一目,涉及到张骞的写法,孙老师为了防止学生将“张骞”写成南通状元“张謇”,他特别提醒张骞通西域,他是骑着马去西域的,所以“骞”字下面是一个马字,而张謇是清末状元,状元能言善辩,所以“謇”字下面是一个言字。通过这一形象的讲解,我想学生不会再混淆“张謇”与“张骞”了,学生学得轻松,效果又好。
我想通过”送教下乡“受益的不仅仅是学生,农村初中的教师从中也接受到教育新理念、新知识和新方法。对其业务水平的提高大有裨益。当然,初中历史教学水平的提高,也为高中历史课教学的顺利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推进“青蓝工程”:青年教师与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签订“青蓝合同”,明确师徒关系,开展传、帮、带活动。师傅无保留的传授教学经验,徒弟每周至少听师傅1-2课。这样,有利于缩短青年教师的成长周期,也有利于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示范作用。
(3)举行优质课大赛。如我校每年都要开展“南回杯”优课评比,上半年是教龄在1-5年内的教师参加的比赛,下半年是教龄在6—10年内的教师参加的比赛。在开展优课评比的过程中,教师精心准备、精心上课,精心说课,全体教师认真听课,有力地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成长。
3、加强教师对知识的整合,提高教材的适用性
(1)有效整合:有效教学需有效备课,有效备课则需对教材进行有效整合。整合就是将整体的各个局部重新加以整顿组合,以达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在整合教材的过程中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托,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如在复习“孙中山和辛亥革命”这块知识的时候,可以以植树节引出孙中山,从而让学生回忆其一生的主要贡献,再以此引出“辛亥革命”。通过这一整合,梳理了必修、选修中相关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既有利于教师的教,也有利于学生的学,从而有利于高效课堂的实施。
(2)寓教于乐:长期以来,现行的历史教科书都是将内容繁多的历史史实,以叙事体或阐述体的枯燥形式展现给学生,造成学生把握要点难,记忆要点更难,影响了学习兴趣,拖累了总成绩。这就需要教师采取各种方式对教材进行处理,化枯燥为有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我在讲十月革命的发展过程时,将其概括为“二月革命掘沙皇,《四月提纲》指方向;七月流血抛幻想,十月革命现曙光”的口诀。这样学生很快记住了十月革命的过程,学得轻松又有效。
中学历史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篇7
高中历史不同于语文的人文氛围感染, 不同于数学逻辑思维的乐趣, 教学时大量的史实与时间记忆让学生对历史的学习缺乏兴趣。有些学生甚至认为历史就是一门记忆的学科, 即使平时没有用心听课, 在考试时突击背诵一下相关的考点也能拿到很高的分数。所以, 很多学生对高中历史的学习更加不在意。加之, 很大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上没有创新, 更谈不上变通, 按章节照本宣科, 学生听得昏昏欲睡, 教学效果也就大打折扣了。其实,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际上可以利用的点非常多。由于历史本身对各类历史人物的言行举止, 历史事件的发生与原因都是充满了故事性和具备了现实性。正如“读史可以明志”这句话所说, 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 得以扩大知识与眼界, 心中积累更多素材与体验。在思考与体验的过程当中, 进而培养学生的价值观, 人生观,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基于此, 在进行高中历史教学时, 要立足于历史科目本身的知识基础, 努力挖掘历史事件中引人深思引人反省的点, 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更多的思考与体验, 提升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而这一切都在于教师要以艺术化的教学手法去提炼历史知识, 进而创新教学方法, 提升教学艺术性。
二、实现高中历史教学艺术性的途径
(一) 高中历史教学语言
高中历史教学主要是教师通过嘴来讲, 因此, 教师的讲解方式和语言特点, 直接决定了历史在学生心中的印象。语言作为教学过程中关键性工具, 有些教师讲历史课能让学生听得津津有味, 有些教师的讲解却让学生感觉枯燥无味。同样一本教材, 区别就在于教师的教学语言运用是否得当。
作为高中历史教师, 在进行教学时, 单一而枯燥的讲解语气明显是不适合教学的。跟随历史事实而动, 随历史发展而变化的语言风格才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课堂上实质就是一个“表演者”, 在讲到一些反面人物时, 如秦桧, 汪精卫此类时, 教师愤慨而直接的语言, 痛快淋漓而直陈事实的讲述能让学生最直观地体会到其卑鄙。而对李大钊、岳飞此类, 教师在讲解时应充满感情, 深刻怀念。为了增加教学语言的吸引力, 在介绍党内领导人时, 教师可以学着模仿他们的语气与腔调, 如教师用毛主席的湖南话来念党的八大纪律等, 即使教师说得并不标准, 但学生依然会给以非常高的关注, 课堂氛围瞬间活跃。
因此, 教师语言的激情与否直接决定了历史教学的艺术表现力, 且教师的课堂语言表达能力是提升高中历史教学艺术性的前提。
(二) 高中历史教学故事性
历史是活生生的, 充满血肉的。在高中历史教学中, 为了实现艺术化教学, 重现历史事实可以有效地拉近历史与学生的距离。
例如, 在教学时, 可以结合历史事实引入当下的现实进行讲解。现在很多电视上都会放映历史剧, 而实际上这些所谓的历史剧与真正的历史现实还有很大差别, 甚至很多都是胡说八道, 篡改历史的。但很多学生却会误把影视剧当成真正的历史事实, 如《后宫甄環传》播出后, 很多女生对于雍正这位皇帝的认识就开始出现偏差, 在教学时, 教师可以利用这部电视剧, 对比真正的历史事实进行讲解。在比较中学会思考, 在对比中找到差距, 最终达到故事性与教学艺术性相融合的效果。
还有男生非常喜欢看的《三国演义》等, 这些影视剧都表明学生非常爱看历史剧, 教师要看到这一点, 再用故事性的视角, 把历史事实表现出来。如《三国演义》里各位人物的性格就非常鲜明, 刘备善于以柔克刚, 周瑜偏于自满等, 教师讲一千道一万, 不如让学生自己去积累去反思, 由此及己, 深入了解历史人物的性格与历史进程。
(三) 高中历史教学现代化
高中历史教学里, 教师还可以应用多种教学手段来构建全面的历史立体课堂。
例如, 在讲解《中国近现代史》时, 教师可以把中国共产党成立时的各种资料放进来, 包括能找到的此阶段影视资料、当时的图片、见证物的介绍等, 因为图片与视频能直接提高学生对于这段历史的记忆度, 让学生在生动的历史展现中得以体会到历史教学的创新。相比于传统教学下教师一味地讲解, 音频与视频结合的方式更能让学生轻松自如地进入学习状态。
当然, 历史是具有人文性的, 很多成语就来自于历史事实。同时, 历史其实就在身边, 如“乐不思蜀”是曾经的后主刘禅庸碌无能的写照, “四面楚歌”是项羽与刘邦间楚汉之争的反映。
因此, 高中历史教学现代化, 不仅在于利用多媒体提升课堂艺术表现力, 还在于博古通今, 让学生从身边常常用到的成语联想到过往的历史事实。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 高中历史教学的艺术性在于教师的语言讲解方式, 在于教师对于历史事实的再现能力, 更在于教师是否能从历史中照进现实, 让学生在历史中看到今天, 进而品味到历史带来的厚重感, 体会到历史这一门学科的人文意义。因此, 教学与艺术, 在于把历史讲“活”, 只有在这一角度上, 高中历史才能摆脱枯燥与乏味, 成为激发学生思考的重要知识智库。
摘要:高中历史在很多学生眼里是记忆任务的总和, 一方面说明学生没有完全领会到历史的趣味性, 另一方面也说明教师在教学方面没有体现历史的艺术性。因此, 笔者借本文试论高中历史教学的艺术性, 以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历史,教学,艺术性,方法
参考文献
[1]尹高兵."鱼与熊掌"的兼得——谈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J].现代阅读 (教育版) , 2013 (22) .
[2]陈明洪.高中历史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J].成功 (教育) , 2010 (5) .
[3]于林.京津冀高中历史教学研讨会在廊坊市召开[J].历史教学, 1991 (7) .
[4]梁仁华.高中历史教学中差生的转化对策[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1997 (6) .
中学历史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篇8
一、基础知识的掌握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历史基础知识,应采用顺时思维、顺向思维,以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形象的把历史知识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由于直观、感性的东西更有利于大脑的记忆,所以应尽量采用直观教具,给学生以最直观的视觉刺激。如讲述南京的解放时,可播放一段视频来生动的再现毛泽东一声令下,百万雄狮过大江,顷刻间摧毁蒋介石自认为坚固的长江防线,统治中国二十二年的国民党政权跨台了。其次,要用精炼的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去讲述历史,尽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可为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打下基础。再次,将活的感情注入死的知识之中,用真情实感去感染学生,比如讲述南京大屠杀,只有用生动的语言,充沛的感情才能讲出当年日本法西斯极端凶残的本质,才能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到三十万同胞被疯狂屠杀的血淋淋的历史事实,才能让学生感受到一个活生生的历史画面。
二、历史概念的形成
历史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能力离不开对历史概念的掌握。在课堂上教师可通过精炼简洁的板书,把分散的历史知识归结在一个逻辑体系中,让学生在一个完整的体系里领会历史事件,历史时期、历史人物。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可板书:原因、起至时间、主要战役、结果、影响、性质;五四爱国运动可板书:背景、原因、时间、地点、先锋、主力、结果、性质。在历史概念的形成过程中也可由教师指导学生在阅读、分析的基础上得出,这样即能培养学生阅读、分析能力,又可以加强学生对某一历史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三、清理历史发展线索,揭示历史发展规律
由于历史规律通常隐藏在历史现象的背后,但它往往通过一些重复的非常相似的历史现象表现出来,抓住这些历史现象进行抽象概括,往往就会发现隐藏其中的规律和内含的本质。比如通过了解人类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时期的重大发明,以及使社会生产、人们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得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大结论。又如商鞅变法为秦统一奠定基础,北魏孝文帝改革为隋统一创造了有利条件,由此可以推断,凡成功的改革,不但可以发展生产力,还可以促进和维护国家统一。这样的教学使学生的思维尽量发散,使之融会古今、贯通中西。日积月累就会形成科学思维的能力。
四、总结思维渐进规律、促进学生思维深化
随着学生大量识记历史基础知识,融会贯通形成科学思维能力的同时,还必须进一步深化学生科学思维能力,让学生形成比较、联系、分析与综合等方面更高层次的思维。
1纵横比较。比较可分为历时性比较和共时性比较。历时性比较即把历史现象作时间系列上比较纵向情况,如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改革作比较,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作比较。共时性比较即对历史现象作空间系列上同一阶段比较横向情况。如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进行比较或把德国十一月革命、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和俄国十月革命进行比较。
2纵横联系。纵向联系是指以一国历史为线索,以时间为纲的纵向联系。如学习抗日战争时期“八、一三”事变就可联系“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和“七、七”事变,把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四次侵华事变构成一个整体去掌握。横向联系一般是指同一时期不同国家相似的问题进行联系,如中外历史上使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革的四次重要变革,中国的商鞅变法和日本的大化改新使两国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使两国由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在教学中适时的进行这样的纵横联系学生的思路自然就拓宽了。
3分析与综合。分析和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与方法,在教学中,只有对历史现象的各个方面进行具体的分析,再综合起来把握其整体,才能深入理解历史现象的本质,掌握历史发展规律。
【中学历史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推荐阅读:
中学历史教学的艺术性08-21
中学历史新课程教学的感悟与思考11-09
中学历史教学的要素10-04
中学历史教学的现状10-24
中学历史教学的创新11-04
中学历史的教学模式11-17
农村中学的历史教学论文07-21
中学历史教学的有效性05-12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美育论文05-26
历史图片中学历史教学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