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图片中学历史教学

2024-08-10

历史图片中学历史教学(精选12篇)

历史图片中学历史教学 篇1

对于中学历史教师来说, 教学效果的提高, 除了要求执教者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外, 还有其他许多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 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学方法的选择就是其中之一。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日益普及, 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大量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对提高教学效果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但也有些教师由此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的盲目崇拜者, 离开了电脑就不能进行正常的教学。对此, 我认为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传统教学方法两者之间并不矛盾, 如运用得当就会相得益彰。

历史小品就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它是一种历史课堂教学活动, 即在教师的指导下, 按照常规教学内容和进度, 以课堂为基本阵地, 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基本特征, 让学生通过自主活动、自主思考、自主探究、自主实践, 引导学生在历史情境活动中去体验, 在历史情境活动中去发展。它通过把某些适合表演的历史事件的课文内容或阅读材料改编成舞台小品的形式,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表演小品。无论是扮演者还是观众, 都要把自己投入到当时的情境中去, 并就此展开讨论, 增加对历史的理解,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更好地理解和探讨教材[1]。

历史小品走进课堂, 确实能给历史教学注入一股新鲜活力, 使历史课堂教学有了生气。下面我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运用的历史小品及其效果来谈谈它的积极作用。

一、能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俗话说的好, “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成才的先导”。学好历史, 首先要对历史感兴趣, 因为兴趣才是学习的动力源泉。历史课堂上表演小品, 学生感到新鲜有趣, 让学生身临其境, 一下就把历史展现到了眼前, 学生感受到了学习历史的趣味, 这样就拉近了学生与历史课的距离, 让学生带着一种轻松自如的心态进入历史课学习。每次设计历史小品时, 学生表现非常活跃, 都能积极主动承担、认真完成活动任务, 都争着表演历史人物。如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大变革时期, 这一时期的文化百花齐放, 呈现“白家争鸣”的特点, 各个学派的主张难以掌握和理解, 为此我编排了几个历史小品进行表演:1) 苛政猛于虎;2) 三人行必有我师;3) 老子以柔克刚;4) 孙子训练宫女。这样有趣的历史小品, 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 也使学生们在一种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 避免了历史课的枯燥乏味, 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能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在历史的教学过程中, 有些历史知识点只靠教师全盘灌输、讲解, 学生是难以理解的, 甚至无法记住。因此, 要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就不仅要让学生听、读、说, 还要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对于历史教学来说, 课堂教学仍然是教育的主要途径。在课堂教学中, 要使学生对知识加深记忆, 做到融会贯通, 就需要教师设置适当的情景, 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 做到师生互动, 适当地运用表演小品则是一种很好的形式。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主要大国召开了四次大的国际会议, 要掌握的内容很多, 学生比较头疼。为此我编排了小品, 一方面让一些学生表演德日法西斯的疯狂侵略;另一方面“几个大国首脑”, 面对当时形势商讨应对的办法。结果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积极讨论、商讨。就这样让学生通过听、看、做等方式参与教学活动, 做到眼到、手到、口到、心到, 能使学生通过表演小品对所学知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有助于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知识和巩固知识点, 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能使学生各方面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历史小品, 强调学生的自主参与、自主思考、自主探究和自主实践, 学生始终处于活动的状况中, 它对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能得到培养和提高。如一个小品表演往往需要几个学生团结协作, 才能共同完成, 因此演小品对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在表演小品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 如正在表演的同学突然忘了台词等, 怎么办?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应变能力。所以,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小品可以使学生提高其遇事的应变能力, 还有语言表达能力[2]。历史小品的编排和表演为学生提供了相对自主的深入掌握知识的空间, 并且这个空间是活跃的, 进一步提高了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因此历史小品的表演对学生收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联想探究的创新思维能力、组织能力、应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等, 都能够不同程度地得到培养和提高[1]。

四、能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历史小品重在学生参与活动, 没有成功与失败, 教师不能要求太高。我们在组织《春秋战国的纷争》中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历史小品时, 演绎越王勾践、吴王夫差等角色的学生非常投入, 动了真情, 流了泪水, 非常感人。学生正是通过主动的参与和体会, 不仅了解了当年越王勾践为了雪耻称霸的艰难, 而且实现了自我教育, 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五、历史小品的选取

历史小品不仅仅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而且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提高了素质。但选择历史小品一定要注意一些技巧。

(1) 历史小品的选题, 要尽可能选择教材中一些能反映重大历史事件的故事素材。如, 商鞅变法,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等。

(2) 历史小品剧本的编写, 要由老师与学生共同来编写。编写的要求:1) 是主题鲜明, 依托教材, 突出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2) 是精而短小, 品而有味, 能给学生一定的教益和启发[1];3) 是要符合历史事实, 不能虚构、夸张。如小品《昭君出塞》, 有些和亲是被迫的, 但昭君出塞没有任何被迫, 不能颠倒事实。另外, 要突出昭君出塞与呼韩邪单于和亲, 不是屈辱的纳贡求和, 而是平等互利的结合, 是民族和平友好的交流与融合。 (3) 历史剧本的台词, 要简洁生动, 通俗易懂, 尽量口语化、幽默。

(4) 历史小品的演员, 要具备一定的能力, 如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等。

(5) 历史小品的情节, 要符合历史事实, 易于表演, 难以表演的就运用旁白解说。

(6) 历史小品的表演, 要注意表情和动作尽可能符合历史情境和人物性格特征, 还需要全体同学的配合, 这样效果才好。

(7) 历史小品的导演, 要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 对表演不能要求过高。

六、历史小品运用误区

历史小品是一种历史课堂教学活动, 通过学生以自己的直接体验来感知历史事件, 了解历史人物。它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激发了学生想象力、创造力。但它也有局限的一面, 不能走进误区。

(1) 历史小品的编排非常耗时费力, 一学期中在一个班不宜多搞, 可以在所教的年级班级中共同享用[3]。

(2) 历史小品的编排不能太长, 要短而精悍, 内容是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

(3) 历史小品的编排不能太闹, 要引导学生探究问题。

4) 历史小品的编排不能太密, 要突出主题。

总之, 历史小品有利于开拓思路, 改变传统的教法,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不仅仅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而且锻炼了学生的能力。这也符合中学历史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在“活动”中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潘伟东.中学历史课堂活动课的研究与实践[J].历史教学问题, 2004, (6) :93-95.

[2]白桦.小品走进课堂的辩证思考[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01, (9) :28-29.

[3]吕春霞.自排小品来上课[J].思想政治课教学, 2000, (Z1) :21-23.

历史图片中学历史教学 篇2

【摘 要】: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确立感恩教育理念,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获得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的情感体验。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互相尊重,感情才相通,内心深处才能产生共鸣,学生才会真正地得到感恩教育。

【关键词】:感恩 素质教育 理念

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界的热门话题。目前,国家对教育越来越重视,花大力气进行教育改革,并在一些地方进行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感恩,是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的美德。韩信千金酬一饭、晋文公定寒食节、岳飞精忠报国、缇萦救父等故事,比比皆是。但是,现在的学生普遍缺乏感恩之心,已经达到触目惊心的地步。

一、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确立感恩教育理念,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获得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的情感体验。

首先,“欲得之,必先予之”。确立感恩教育理念,就要求老师用感恩教育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例如,当学生在课堂上睡觉打瞌睡时,我会走过去轻轻地对学生说,“你可以站起来清醒一下,等不想睡了再坐下认真听讲,你不妨试试”——用这样的友好提醒代替批评;当有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我会耐心地帮他分析问题内在的逻辑关系,让他真正理解——用诚心的帮助代替毫无意义的指责⋯⋯慢慢的,在学生的眼里我看到了感激的目光。所以,要让学生懂得感恩,老师首先时时刻刻做到尊重学生,一视同仁,这是感恩教育中不可忽视的因素。马克思说:“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用信任来交换信任。”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互相尊重,感情才相通,内心深处才能产生共鸣,学生才会真正地得到感恩教育。

其次、作为施教者,我们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对感恩教育刻骨铭心,要让孩子对每一种情感体验都如同身受。在上《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一课时,结合课后的活动与探究,即尝试烧制“东坡肉”,我要求学生利用周末的时间为父母炒一份菜,并做好记载,请家长签字。结果收到很好的效果。有的学生写到“开始真觉得这是一份苦差,可当我把菜端上桌时,父母脸上的笑容让我感到很快乐——他体会到了感恩给他带来的欢乐。还有的学生写到“想不到做菜这么辛苦!想起我平时吃饭时还常常挑三捡四,真觉得很对不起母亲。”——她体会到了父母的辛劳。这样的亲身体验比上百句说教都深刻。第三,确立感恩教育理念,要求老师用赏识的眼光看待、评价学生,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养成健康的心态。

在教学中,我发现那些长期受到批评或不被认可的学生,往往表现的非常冷漠,自私,攻击性强。而得到老师赞赏的孩子,往往信心百倍,进步巨大。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中也有叙述:“没有什么比意识到无前途,认为自己啥也不行更使儿童受到压抑、灰心垂气和郁郁不乐⋯⋯”。这些都告诉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不吝啬表扬,即使学生在学习上被拉在后面时,我们也应该用“只要你努力,你就总能进步!进步的学生就是好学生”等等来鼓起学生的信心⋯⋯使学生在老师的肯定和鼓励之中感到自己是个有用的人、一个还能进步的人!从而养成健康的心态。

二、挖掘《历史》课中的感恩教育资源是渗透感恩教育的重要前提。历史课中蕴涵着极为丰富的感恩教育资源,要有效实施感恩教育,就必须要求老师要有“透视”的眼光深入挖掘《历史》课中的教育资源。例如:在学习《大一统的西汉》一课时,有著名的“缇萦救父”的故事,让学生在为这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同龄人感动的同时,想想自己能为父母做些什么?在学习《经济重心的南移》的内容时,我向学生举例说明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大自然对我们人类是多么的慷慨,我们应该感谢大自然,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不要让长江变成另一条黄河。在《血肉筑长城》的教学中,通过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让学生明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现在国家培养丁我们,当国家、民族遇到危险的时候,我们应该义不容辞地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感恩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教学模式要多样化。“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往往是单一的,1

新课程要求教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学生的能力。如:小组探究合作、创设情景模式、师生互动模式、小组辩论模式等等。

感恩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社会、一个缺乏爱心,不懂得感恩惜福的人,长大后不可能懂得体谅、关心他人;一个不懂得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学生,也难以与人交往、融入社会,更谈不上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历史图片中学历史教学 篇3

2009年江苏高考历史卷公布后立即引起强烈反应,很多一线教师对其颇有不满,认为试题难度太大,与中学生实际差距过远。笔者认为,正是这一份难度较高的试卷凸显了历史学科特色,对中学历史教学起了很好的导向作用。

2009年江苏省高考历史试卷命题的指导思想就是要:“实现对学科主干知识、学科能力和思想素养相统一的考核目标,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历史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试卷就是要体现历史学科的内容特色、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的学科能力以及学生的史学素养。从这个角度看,2009年江苏历史卷较好地达成了这一思想,充分体现了历史学科特色,突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呈现方式的材料化、情景化

历史学科拥有丰富繁杂的史料素材,具有注重“史料证据”的特点,史学研究要遵循“论从史出”原则,研究者要在特定情景材料下进行研究,得出相应结论。解决史学问题。2009年江苏高考历史试卷,进一步以材料化情景化的呈现方式充分体现了学科特点、史学研究原则和新课改关于历史教学的要求。

2009年高考江苏历史卷与2008年试卷相比较,试卷信息量进一步增加,主观题由5题增加到6题。题目的呈现形式略有变化,减少了直观、形象的图片资料,增加了文字材料的阅读量,并拉大了文字材料与学生已有知识、能力的距离,增强了对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力度。如第4题考查灌钢法不是简单考记忆。而是从其主要技术特点角度提供史料,让学生判断;又如第7题对中国及世界近代化的同一性与多样性的考查,必须从题目提供的材料情境得出结论。整张试卷,基本没有死记硬背的题同,除第9、18、24题等少数题目外,都是通过呈现材料,创设情景,引发学生思考,凸显学习的过程和方法,考查了学生对史料等情景材料的阅读理解以及迁移历史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延伸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二、问题设计角度新颖,注重学科能力考查

历史高考。换个角度讲,就是要求学生运用知识来解决试卷上所出现的问题,也是学生历史学科综合能力的一种反映。历史学科能力包含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和论证探讨问题的能力。同一知识点,考查角度不同。会体现出不同的能力考查意图。

2009年试卷较好地实现了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变,以独到的视野和角度,从关键细节设置问题,考查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史实,是否具备应该达到的能力。如第6题考中国近代社会演变的规律性现象比较。别出心裁,先创设情景,从材料中归纳其发展的特点,这样考下来,既不偏离主干知识,也能反映学生的能力状况。又如第22题从近代历史上社会生活中婚姻观念的变化来考查中国思想解放的历程,以及考生情感观念的价值体现。试题设计较好。既有考查学生分析材料、提炼信息和概括知识的能力,也有考查学生描述阐释事物和论证探讨问题的能力,综合考查了学生的历史知识运用及史学研究能力。主观题的设计,大多能体现历史学科的特色,综合考查学生学习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且能力考查体现出一定的梯度。

三、蕴含历史学科思想。考查史学基本素养

历史教育的一个功能是让受教育者从历史进程中总结一些经验教训、规律启示。为个人乃至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借鉴,这就需要学习者研究者去充分感悟历史。从解读历史知识中去感悟历史学习的真谛、方法,形成正确历史观、人生观。使历史学习起到明智、明得失、鉴往知来的作用。提升史学素养,继而提升人文素质。

2009年江苏试卷在这方面作了重要探索。如第25题考王安石变法,以这几年的教育改革为大背景,以北宋改革科举考试为切入点,考查教育和社会发展的关系。试卷提供了同时代的范仲淹、苏轼、王安石、司马光四位人物对变法分别提出不同的看法,有全盘赞同、有全面反对、也有区别对待,让学生就此分析判断;又如对甘地的考察,由于种种原因,历史上谜案众多。考查学生如何对待历史上的谜案。体现出较高的学科思想深度,既能考查学生是否掌握基本的史学研究方法,也能考查学生基本的史学素养。

诚然,试卷设计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必修模块分布不均衡,难度系数偏大,部分题目区分度不高,但总体上有利于考查学生的学科素质和潜能。尤其重要的是对中学历史教学起了很好的导向作用。如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学方式的选择要遵循“论从史出”的原则,教学目标的定位要侧重能力和素养的培养。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去感悟历史。

历史图片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篇4

一、以图激趣, 导入新课

柏拉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圣人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些都说明了兴趣的重要性。一节课的成功与否, 导入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如何在上课伊始就调动起学生的热情和学习兴趣呢?巧妙地利用历史图片不失为一种好的办法。如在九年级上册 (人教版)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一课教学时, 我先引导学生看“处死查理一世”的图片, 然后提出思考题:为什么高高在上的英国国王查理一世会命丧断头台?当时英国到底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呢?这就让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 想知道为什么国王会被砍头, 同时也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了新课的学习中。

二、形象感知, 加深印象

在历史教材中, 文字表述占了相当大的篇幅, 但是文字具有抽象的特点, 无法向学生直观地反映历史现象, 而图片的特点却是真实、形象、直观、生动、一目了然。如我在《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人教版) 《经济大危机》一课教学时, 在没有课件的情况下, 如何让学生更深层次地去了解在经济危机中, 老百姓工资下降, 饥寒交迫, 流离失所, 大量失业的情形呢?此时课本中的插图———“英国失业者街头求职信”为教学带来了转机。求职信非常醒目地背在求职者的背后, 虽然是用英文写的, 但是学生们都迫不及待地试着把它翻译成汉语:“我会说三国语言, 我有三年工龄, 我有三个孩子, 我已失业三个月, 我现在仅仅需要一份工作。”这样, 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而且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了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 因而很容易地掌握了经济危机的后果, 加深了对教材内容的印象。

三、抛砖引玉, 匠心独运

课本中提供的图片, 看似简单, 如果教师能充分利用则可以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如上《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人教版) 《“蒸汽时代”的到来》一课时, 我先让学生看彩图“工业时代的纺织厂”, 然后让学生想象一下当时英国工厂的生产情景:轰隆隆的机器声不分昼夜, 各种各样的商品堆积如山……最后让学生思考:步履蹒跚的人力、畜力车辆还能不能满足大机器生产运输的需要?应该怎么办?从而引出有关火车的发明和使用。这样的教学设计使学生耳目一新, 改变了传统的思维方式, 在不知不觉间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四、对比启发, 论从图出

利用图片的对比, 可以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如在《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人教版)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的教学中, 关于“著名建筑”一目, 我用课本中“麦加大清真寺”和“巴黎圣母院”的两张历史图片来启发学生思维, 并提问:“观察这两幅图, 看看这两个建筑有什么突出特点?”学生通过观察、对比, 得出下列结论:巴黎圣母院的突出特点是“高而尖”, 麦加大清真寺的特点是“大而高”, 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我由此引导学生理解建筑反映了不同时代的社会生活及其观念的变迁。

五、借图说理, 情感教育

如在上《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人教版) 《南京大屠杀》一课时, 我充分利用历史图片组织教学:其中有日军砍杀南京青年的;有日军把南京青年当靶子练习刺刺刀的;有日军军官进行杀人比赛的报纸等。学生看到这些图片时感到触目惊心, 情感被充分调动起来后, 还讲述了当前他们所了解到的关于这段历史的中日有关报道。此时, 我适时地告诉学生要警惕日本法西斯主义的复活, “反对战争, 珍惜和平”, 这体现出了新课标下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六、以图启智, 由此及彼

如在讲到《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人教版) 《工业革命》的有关内容时, 我结合课本中提供的图片“珍妮机”, 介绍了有关珍妮纺纱机的情况。随后,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

力, 我还出了一道思考题:请你想一想, 如果 (长

当时珍妮机在中国被发明出来, 情况会怎一样?为什么?并让学生通过课后查阅相关资中

料写一篇历史小论文。学生通过动手动脑, 甘□最后得出结论:有两种可能, 一种可能是肃李昙花一现;另一种可能是成为中国的第五晓大发明而被欧洲人所用, 却不可能为中国庆霞

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原因是当时的中国还

处在封建王朝统治时期, 政治、经济、文74化都不能为新事物的出现提供适宜的温度、51水分和阳光。此过程充分展现了学生的主) 00体地位, 培养了他们的探究意识, 也增添了

历史图片中学历史教学 篇5

中学历史教学必须创新,这已成为所有从事历史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大多数历史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已进行了不少有益探索,并有不少心得体会见诸报刊、杂志,供史学界同仁们互相学习,相得益彰,无疑有助于推动我国中学历史教育改革,笔者有幸作为湖北省中学历史“情景.实践.创新”教育课题的参与者,就历史创新教育的试验已进行了将近两年,那么,中学历史为什么要进行创新教学?创新教育有何显著特征?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创新教育?如何评价创新历史教学?下面我结合教学谈一些自己的粗浅看法,旨在抛砖引玉,望同仁专家斧正。

一、中学历史为什么要进行创新教学?

第一、传统的历史教学存在严重弊端。

创新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相对于传统的历史教学而言的。而传统的历史教学是应试教育的产物,其弊端表现在:教学观点落后,教材内容滞后,教学手段陈旧,老师难教,学生厌学,重知识轻能力,大搞题海战术,学生不堪重负,忽视历史教育的资政功能,育人功能,不利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二、时代的要求,呼唤历史教育必须创新。

知识经济时代不期而至,而知识经济是基于知识,注重创新和升级换代的经济。21世纪的科技是以探索和创新为基本特征的,探索是发现新知识领域的过程,创新是扩大知识利用,把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主要途径,知识是人创造的,离开了人,任何高科技术也都失去了意义;反过来,知识经济又是一切为了人的经济。如果说农业经济是为了吃饱穿暖的经济,工业经济是保证衣食住行,提高基本生活质量为目标的经济,那么知识经济则是建立在人的自主选择基础上的,是满足更多层次的精神需要的,它需要更加透彻地了解人、人性和人的需求。工业经济的特点是注重统一性,知识经济则是强调个性化和多样化。可见历史教育必须创新才能培养出符出时代需要的人才。

第三、素质教育的需要。

所谓“素质”,有两各理解,一种是个人先天具有的解剖生理的特点,包括神经系统、感觉运动器官、大脑的特点,通过遗传获得,所以也叫做遗传素质,或叫禀赋。这种遗传素质不?的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另一种解释,素质是公民或某种专门人才的基本素质,是个人在后天环境或教育原影响下形成,那是指人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包括人的思想、知识、身体、心理素质②等(柳斌语)。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

用心爱心专心 1

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基础教育,可见,要真正推行、落实素质教育,走出“应试教育”的圈子,中学历史教学必行创新,那么中学历史创新教育有何显著特点呢?

二、中学历史创新教育有何显著特点

所谓创新,就是抛开旧的创造出新的③,创新教育就是以人为本,以学习者为中心,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开发具有不同禀赋学生的潜能,使之成为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可见,创新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最终形成创新人格。因此,历史创新就有不同于传统教育的一些特征,主要表现在:

第一、历史创新教育应具有参与性特征。

传统历史教学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居于主体地位,学生处于服从地位,而创新教育它需要学生的广泛参与、自主参与、教学过程中老师居于主导地位,学生才是学生的主体,老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帮助者、协作者。第二、历史创新教育具有开放性的特征。

这里的开放具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学生学习环境的开放,二是指学生学习内容(教材观点)的开放,传统历史教学完全依赖于课堂教学,完全是一种封闭式的,学生学习的内容完全以教材为准,不得突破教材的观点,不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见解,作业就是重抄教材相关段落的内容。而历史创新教育虽也离不开课堂,因为现实中课堂仍是教学活动的主阵地,但不再唯一的阵地,学生可以深入社会实践,参观历史博物馆,查阅相关资料,自己解决一些历史问题,鼓励学生对教材观点持不同意见,比如对闭关锁国政策的评价,传统观点认为它造成了中国落后,这一点置疑是对的,但我们也认为它在一定时期内对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再如对重农抑商政策、科学制度、洋务运动等的评价问题均鼓励学生突破教材观点,大胆创新。

第三、历史创新教育应具有实践性的特征。

传统教学是高考考什么,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考在书上,教在书上,学在书上,教师“照本宣科”,学生努力划杠杠,“背多分”,上大学,成为教学模式。而历史创新教育要求学生学会学习,既会动脑,又会动手,既有理论,又能实践,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因而历史创新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由于历史具有不可重复性,决定了这里的实践不是要求学生重造历史,而是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或是通过自己的历史知识去解释、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三、中学历史教学如何进行创新教育?

怎样在历史教学实践中进行创新教育?至目前还未形成系统的理论和教学模式,大多于探索、尝试阶段,笔者结合两年的实践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首先,教师必须更新陈旧的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意识,是进行历史创新教育的关键。时至今日,当创新教育大旗招展于祖国的白山黑水之间,仍有不少教师认为创新教育是搞花架子,走过场,认为创新教育就是看几场电影,组织几次活动,这其实是对历史创新教育的曲解,历史教师必须加强地历史创新教育理论的学习,尽快摆脱传统教育思想观念的束缚,实现教学观念上的根本转变。由、“知史应试”转变为“励志发展”,由“高分升学”转变为“学会学习”,由“老师灌输”转变为“学生体验”由“师道尊严”转变为“师生平等”,由“分数至上”转变为“全面衡量”,树立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新型教学观念。

其次,结合历史学科特点,充分挖掘历史教材内容,是进行历史创新教育的载体。历史学科要进行创新教育,必须尊重历史学科的自身特点,历史具有既往性、情景性、多样性、发展性、因果性,结合历史学科特点,本课题组探讨了四种创新教育模式。

启发创新:是在肯定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贯彻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给学生提供思索和探究的机会,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力,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并发展智力。范例创新:以知识迁移理论为主要依据,用系统方法整体地研究历史教学,以个案为起点,拓展到对同类历史知识进行类比,举一反三地学习,从而形成对同严历史知识的认知结构和思维能力。

模拟创新:是指在老师指导下,学生通过扮演角色,进入历史情境,生动参与,体验与感受历史过程,认识历史问题,使过去的历史“现实化”,抽象的历史“具体化”,从而增进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认识情感得以发展。

开放创新:就是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和需要,重视学生学习探索发现的兴趣和好奇心,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欲望,使学习成为自主的事情。

由以上四种基本模式可以深化出多种历史创新教学的方法。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1、史论故事法。由于历史具有情景性,在教学过程中抓这一特征,利用形象生动的历史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成为历史活动的参与者,培养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例]讲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恰当引用雨果的描述导入新刘要,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圆明园,一个抱了东西,一个放了火,这个胜利者把口袋装满,那个胜利者把箱子装满。他们手拉手,笑嬉嬉地回到欧洲――这就是那两个强盗。在历史面前,这两个强盗一个叫英吉利,一个叫法兰西。学生的思维由远及近,学生的情感由表及里。

2、启发讨论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和方法为主线,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应用知识解决实际困难的能力,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全面性以及培养学生之间的协作精神,这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用较广泛,因为它具有问题式教学,形式式教学方法等诸多优点,一般步骤是:引导-辨疑解唯-释疑巩固。

[例]冯玉祥“北京政变”是属于军阀内部争权压利还是革命行为?表面上看,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是军阀之间的内部矛盾法制化的结果,无革命性而言,但从影响和实质上看,他的这一行为具有革命性。

3、发散、思维法,又称求异思维法,是指对一个问题从多视角探寻求解的一种思维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考察问题的能力。

[例]中共诞生的历史条件是什么?

学生通过整理可以从阶级基础、思想基础、组织基础三个方面得到答案,中国同盟会成立的历史条件又是什么?教思维可得出:中国同盟会成立的历史条件有:阶级基础:资产阶级队伍的发展和壮大。思想基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组织基础:各地资产阶级团体广泛建立。

当然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所为创新教学方法亦如此,方法还有很多。比如:横向联系法、情景迁移法、图表法等,限于篇幅不在此――赘述。

其三,改变教学方法和手段是进行历史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

就教学方法而言,传统的历史教学主要是以课堂为主阵地,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依据,创新教育应该课堂与课外结合,以学生为中心,允许学生对教材合理置疑。

就教学手段而言,传统的历史教学往往是老师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为了更好地、高效地进行历史创新教育,可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地运用现代化多媒体软件进行教学。

四、创新型评价机制是推行历史创新教育的重要保障。

要使历史创新教育得以顺利推行,必须建构创新型历史评价系,着眼点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型的评价体系应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评价主体的多元性。评价者可以是教师,或是学生或是家长,或是学生本人。

第二、评价内容的丰富性和灵活性。对学生的评价不应以分数高低论成败,而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进行评估,它包括学习者对学习活动的态度,在学习的活动中所获得的情况,学习和研究方法、技能掌握情况,学生者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等。

第三、评价手段、方法的多样性。

对学生的评价应采取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口头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历史图片中学历史教学 篇6

首先,一幅按照现代地图学所提供给我们的蓝本,选定符合我们要求的内容,然后根据历史材料的要求制成的历史地图,能比较准确地反映事件发生和发展的空间过程。并综合地提供读者以古今对比、一目了然的印象。比较完整地再现历史的空间轮廓。其次,历史地图还能反映人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发生的一定的事态空间分布的情况,它对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点、地理环境及其空间联系提供了鲜明的概念,所反映的地理因素,包括纯自然的因素,更包括通过人的作用所形成的因素。再次,历史地图能帮助读者从上述各种繁杂的总和中理解历史概念和历史规律。

二、历史地图内容分析运用的实例

每一幅历史地图,都是为特定的教学目的服务。教科书上的历史地图,其内容应是取决于历史教学大纲所提出的要求。以人教版《中国古代史》课本为例,所有历史地图按性质分类,主要有下列几种类型:1,政区或政治形势图,如《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辽、北宋、西夏形势》等图。2,国内外战争图,如《秦末农民战争形势》、《雅萨克自卫反击战》等图。3,交通路线图,如《张骞出使西域》、《元朝的漕运图》等。4,经济发展图,如《关中水利图》等。在上述的各类历史地图中,本文选取《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一图作为分析运用的实例。

《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图是一幅具有复杂内容的构图,它是以两个最重要的都护府为主题的政治区域图。

唐代在全国边境地区先后共设置过六大都护府。安西和北庭两个都护府是西境最重要的都护府。安西都护府本来是贞观十四年(640年)所置的管区,领域东起金山(阿尔泰山),西抵雷剪海伶咸海,一说应是里海,西南包括葱岭(帕米尔高原)及其以西流入咸海的阿姆河流域。北庭都护府是长安二年(702)年所置,其辖境在天山以北的原属安西都护府北部地区。地图所示,就是两都护府并存的后期情况。

唐代的“都护府”,是边疆最高的军事,行政机构,管理辖境防务,行政和各族事务。原图的缺点是我国古今疆域无法在图上看出对比。因此。讲安西、北庭两个都护府的辖境时,最好能在地图上采取古今对照的方法,将我国目前的边界(包括帕米尔高原的未定界)用虚线作国界符号表示。历史政治区域地图是表明在一定的特定时期内国家领土的空间分布情况的地图,只有在两都护府辖境上勾出今天国界所在,才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两都护府辖区历史上“曾是”中国领土这一概念,从而正确理解曾经对世界文化作出重大贡献的中国古文化向西传播,以及东西文化交流的轨迹。还应注意两都护府图的西半部有焉耆、于阗、疏勒、碎叶四个镇。这都是唐代西部有名的“军镇”,所在地亦正是民族关系复杂,而又处于东西交通要冲的地区。这四个重镇对巩固边防,维护东西交通要道。有着特别重要的地位。尤其是碎叶镇,是安西都护府统辖下的最西的一个边镇,地处夷播海(今喀尔巴什湖)以南,碎叶水(即楚河)旁(在今吉尔吉斯共和国北部托克马克附近),是我国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出生地。四镇是这幅历史地图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讲解时,除联系课文外,最好能结合亚洲地图等加以说明。

如前所指出,唐代两都护府图是具有复杂内容的历史地图,在政治上,它除了重点显示安西和北庭两都护府外,还有安北、单于、昆陵和潆池四个都护府。对于这四个都护府的沿革问题,教师应有所掌握。但可不必对学生作超出名称认识和隶属关系之外的更多要求。另一方面,对这个以两都护府为中心的广大地区的民情、风俗以及重要的地区特产,仍可给予适当的介绍,以赋予古地名以活的内容,使地图上的自然与人为的事物不会成为各自孤立的对象。所有这些介绍,可使地图中反映出来的地理因素同历史现象的各种关系联系起来。这样做不仅有助于正确理解历史现象,也必然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热爱,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

三、培养学生阅读历史地图的能力

历史地图无疑是中学历史教材内容中的—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一向都很重视历史地图的演示方法,这一点是肯定的。但由于对历史地图只偏重于作为直观教具使用,往往忽略了考虑如何培养学生阅读和分析地图的能力。在这个问题上,笔者认为至少要注意下述两个方面:

1、要使学生学会掌握阅读历史地图的一般方法,并具备认识和判断历史事态发展的空间分布特点的能力。教师要教会学生读图的方法。要使学生对教科书上的地图,像对教科书上的文字一样读得懂。同时,还要培养他们能够判断图上所反映的历史事态发展的空间分布特点。历史地图的特点是显示历史事件的发展动态。因此,首先要求学生要注意弄清每一幅地图所显示的空间发展的年代,例如《倭寇侵扰我国沿海地区形势》图,其所表示虽包括自元末至明的一个较长时期,而主要则是在明代的中、后期之间,尤其是16世纪的五六十年代。与此同时,还要弄清楚图示的空间位置。例如,《北魏末年各族人民大起义》图,它的空间位置,总括地说,是黄河流域的中、下游地区。历史地图要表现的是历史动态,因此普通的地图上的地理要素都简化了,一般只需用海岸线、水系和少数城市圈点等图形符号就够了。但由于历史上的地名变化较大,需在使学生学会从新旧地名的对比并明确它今天的所在。否则,这个空间概念还是不能被落实,其所能取得的空间知识,也就成为了悬空的知识。如《倭寇侵扰我国沿海地区形势》图是将我国全部沿海地区划人图上的。其中的重点是在中部,即包括长江下游两岸到浙江省和福建省沿海。这个位置的确定,应注意同现行中国政区全图的知识相结合。这样,学习过后,学生所得的空间概念才能明晰,才能巩固。

此外,还有关于识别地图的一些基本知识,如有用雁行字列、屈曲字列表示山脉的存在的走向,用虚实两种不同线条以区别古今的海岸线位置等等。还有,学会从地物符号认清地名所在的正确位置是必要的,例如,古洛阳城原是在流入黄河的洛水之阳,而不是贴近黄河的南岸。总之,教师要培养学生在使用历史地图中学会一些阅读历史地图的本领。

2,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学习历史地图,从而培养学生对不同学科的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历史地图是以现代地图学为基础的,要真正懂得历史地图的地理结构,必须有地理的基础知识。这就是说,学生在学习历史课之前,已经有了一些可以同历史学习相联系的地理基础知识(包括阅读简明的现代地图的知识)。

历史图片中学历史教学 篇7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 为了及时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更好地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我有了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一、教师备课不仅要备大纲、备教材, 而且要备学生。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 随着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历史课的备课目的、方法、内容等也发生了变化。历史备课不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诠释, 教学过程的简单安排, 教学方法的简单展示, 而是要求历史教师从新课程理念出发, 在落实学生主体学习地位上下工夫, 在落实每个学生自主学习上下工夫, 在落实学生合作学习上下工夫, 在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下工夫, 在防止学生的学习流于形式、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上下工夫。因此, 备课已升华为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教案是带有主观性的设计蓝图。目前教师备课时的侧重, 除了对本课三维目标、重点难点等的分析与处理外, 往往更多的是考虑如何设计教学过程, 而且力求尽善尽美, 每一个子目怎么讲, 需要学生回答什么问题, 甚至连过渡语怎么说都设计好, 却忽视了学生这个学习的主体, 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和为解决这些问题采用的方法、途径和学习资料的储备。结果是教师讲得滔滔不绝, 学生听得昏昏欲睡, 学生“被学习”了, 认为历史就是简单机械的重复和死记硬背, 就会对历史课失去兴趣, 最终对历史失去兴趣。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直是我们探索的问题, 因为“乐学”才是学习的最高境界。有了兴趣, 历史课无处不快乐, 没了兴趣, 历史就是琐碎无聊的知识点背诵。比如历史必修一《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 因为政治色彩较为浓厚, 学生不是很感兴趣, 在教学中, 我先介绍周恩来的一些外交活动, 由此引出教学内容, 取得较好的课堂效果。再如历史必修二《第18课罗斯福新政》, 关于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教学中我先告诉学生可以用三个英文单词的开头字母来概括, 简单称之为“3R”。学生没学过本课知识, 可又想知道是哪三个英文单词, 就会很有兴趣地看书找答案, 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 还能巧妙记忆, 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一举多得。

教育家罗伯特·特拉弗斯认为:“教学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表演艺术。”一位优秀的历史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能把历史讲“活”的优秀讲述者。所以教师在备课时, 要留一点空间, 给学生思考、谈看法、进行讨论的机会, 有一定的灵活性, 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反应等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切不可照搬教案, 面面俱到。这样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满足学生的主体需要。

二、老师的任务是教书育人, 而且应该是育人为首。

教育家张炳生说:“教育就是爱, 爱就是教育。”在历史教学中, 学生情感的体验和升华不是教师灌输的, 而要通过自身的感受、心灵的启迪、情感的震撼获得。历史学习的价值之一在于人性化。赵亚夫教授指出:“像历史这样的人文学科课程, 本来就是针对人的社会活动认识、人的道德情操养成、人的健康人格发展的‘人性化’课程。中学历史教学必须探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有效实现。”

高一学生处在一个由初中到高中心理的过渡阶段, 处在一个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关键时期, 如果从高一就能正确引导, 那么三年、三十年甚至终生都是受益匪浅的。所以不能一味地高呼优秀率, 而是要在教学中贯彻德育理念,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教学生好好做人, 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比如在讲历史必修一《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时, 我首先让学生搜集资料并整理,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明白: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内容, 它标志着中国的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通过学习, 学生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人生理想。在教学过程中, 情感教育达到了“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三、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 以课本为中心,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得知识。

树立教师为学生服务的思想, 考虑这节课我能为学生提供哪些服务, 上课时更多地让学生表达想了解什么, 特别在学生发现问题时, 要引导他们去思考、探索, 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进行创造性学习。对于这个问题, 我觉得应处理好两点, 一是用于调动学生兴趣的内容要尽量贴近主干知识。语言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 口语化是教学语言最基本的要求。二是讲解内容不宜过多, 太多的话, 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就会覆盖所学习的历史知识, 造成主次不分, 条理不清。

例如, 在讲历史必修二《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时, 我先让学生看一段视频, 看完后, 问学生想到了哪些问题, 根据他们的疑惑导入新课, 这样学生边看课件, 边讨论, 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特征, 又紧密围绕课本, 通过活动加深对本课知识点的理解,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讲历史选修三中东问题时, 有学生很感兴趣, 我就让他们结成小组, 搜集材料, 然后在课堂上向全班讲解, 之后再总结, 点评。通过这种形式, 学生既培养了团结协作的意识, 又锻炼了历史思维能力, 掌握了知识, 还提高了语言表达水平。这种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们都跃跃欲试, 历史课不再沉闷。

总之, 历史教学的原动力只能是历史本身。其实每个人、每个学生都是对历史感兴趣的。无论通过什么手段再现历史, 学生都喜欢听、喜欢看。所以, 如果在课堂上再现历史或用其他方法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历史, 则既可以减轻学生们的负担, 又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相信这样的历史课才会实现人人乐学, 人人爱学, 才会更好地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 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谈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素养的养成 篇8

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去探求新知,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培养他们的历史素养, 必须开发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内在动力系统, 有效地调动起学生心理因素活动的积极性, 使学生的内因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在具体的历史教学中, 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的。

一、明确人生的远大理想, 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

历史本身就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学科, 整个历史充满着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古人云“人无志不立”, 这个“志”, 就是一种理想。我注意用正反两方面的史实对学生进行教育, 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祖逖、岳飞和班超等因为拥有远大理想而名垂青史, 再进一步使学生懂得拥有远大理想的重要及明确青少年的远大理想是什么。当然, 这里包括社会道德、职业、生活等方面的理想, 使这些具体的人生理想转化为正确的学习动机, 激发学生爱国之情、报国之志, 使正确的学习动机成为一种持久的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

二、创设历史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求知的前提, 是启发思维的条件。在历史教学中, 教师要结合历史学科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 利用各种方法去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 让学生情绪高涨, 进入教学中创设的历史情境, 但教师还应该注意学生的学习兴趣虽然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的, 然而并非所有的情境都能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起激发和推动作用, 只有那些带有探索因素与问题性的情境, 才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因此, 教师应善于创设历史情境, 以激发学生运用生动、形象、幽默的语言, 再现历史人物的活动。在学生进入一定的历史情境后, 教师要抓住知识的内在联系、关节点或易错点, 精心设疑, 从不同方向角度提出一些形式新颖、富有启发性且难度适当的问题, 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解决, 必要时再给以点拨与启发, 就能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 诱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总之, 要使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充满热情, 积极地获取知识的发展能力, 就必须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

情感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能源力量, 没有充沛的深厚感情, 要坚持不懈地去学习是不可能的。教师要改变教育教学思想, 更新观念, 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 端正教育思想, 从认知、情感两个方面全面确立教学目标, 实施愉快教学, 切实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建立民主平等的情感气氛。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建立和谐的、心理相容的师生关系, 营造民主的教学气氛, 创造生动的历史情境, 让学生置身于历史的氛围中, 与历史人物共思维、共行动, 产生情感共鸣, 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另外, 教师在课堂上应注意精神饱满, 教态和蔼, 讲究语言艺术, 创造一个轻松、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 刺激学生的兴奋点, 既可使他们有学好历史的信心, 又能使其智力发展到最佳状态。总之, 教与学之间要彻底改变那种单纯的“灌输”关系, 使之平等的相互交流关系得以发扬, 即营造出一个情景交融的良好的学习氛围, 以此来培育学生的积极情感, 使历史教学获得好的成效。

四、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毅力,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有人说:“信心和毅力是克服困难的双翼, 在遇到困难时, 它会随时给你希望、帮助和力量。”对待青少年要正确引导, 多予以鼓励, 使他们的天性充分发挥, 这样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 都会遇到这样的困难和挫折。如年代、地名、人名的难以记忆, 历史事件的复杂而难分头绪或因果关系等等, 这就需要学生有良好的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坚强的意志, 来排除各种干扰, 坚持不懈地学习并取得优异成绩。为此, 在具体的历史教学中, 教师应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来锤炼学生的意志, 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在课堂上讲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 讲司马迁逆境写《史记》, 讲李时珍、徐霞客等费尽毕生精力才取得成就的事迹;在课外指导学生持之以恒地进行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制作等。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和毅力, 才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促进历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历史图片中学历史教学 篇9

关键词:初中历史,历史意识,培养

一、历史意识的涵义以及培养中学生历史意识的重要性

对于“历史意识”, 学术界目前并没有统一的解释, 最普遍的一种解释是, 历史意识就是对历史的记忆和描述, 然后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从中汲取经验和智慧, 并把它用于对现实生活和未来目标的指导。还有一种观点认为, 历史意识是一种思维方式, 在把丰富的历史知识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 客观的把任何事物都看成是历史长河的一部分, 根据这种认识规律来指导现实、预测未来。无论是哪种解释, 关注的都是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在现实未来中的运用。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历史意识培养中的问题

许多人认为历史是陈旧的知识, 学习过去的东西没有什么用, 这种错误的观点导致很多学校不注重历史课的教学, 加上学生和老师的不重视, 导致初中历史教学问题严重。其实历史事件是陈旧的, 但是其中反映出的历史规律永远是具有指导意义的, 前提是理解历史, 学好历史, 培养出良好的历史意识, 才能古为今用。我国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是很多原因共同造成的, 但是初中历史的主要学习阵地还是课堂, 最主要的引导者还是老师, 所以, 下面我主要就教师在历史课堂上的不足做两点分析。

1、教师缺乏历史性的教学意识

观察现在的历史教学, 我们不难发现, 许多历史教师满腹经纶, 在课堂上传授知识的时候也是滔滔不绝、妙语连珠, 学生也是听得津津有味。但是, 阶段性学习过后, 学生又开始了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 这对于应试教育来说, 是可以完成教学任务的。但是, 最不应该忽视的一点是, 这样的教学主要讲的还是历史知识, 学生掌握的也是知识, 学生在对历史学习的过中死记硬背知识点, 没有学会用联系的眼光看待历史, 不能形成自我的历史观, 这直接影响到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所以说, 教师在传播历史知识的同时, 应该用历史观来教育学生, 让学生能够从历史本身的特点上来真正了解历史发生的原因及其意义。

2、历史意识并不是历史事件的起因

在历史的教学中, 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历史事件的起因, 一般讲到一个历史事件就必须要讲其发生的历史背景等, 很多教师就错误的认为历史事件的起因就是一种历史意识, 其实这是一种狭隘的认识, 对历史事件起因的思考是学生历史意识培养的一个方面, 但是这并不是历史意识。历史意识的形成需要把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对历史人物关系的理解以及错综复杂的历史社会环境的理解结合起来, 然后在此基础上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一起考虑, 辩证的来分析才可以。所以, 作为一个历史教师, 首先要对历史意识有一个清楚的了解, 深入浅出的对历史进行剖析, 让学生充分学习掌握。

三、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

新课标规定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培养的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现在历史教学中, 这也是培养学生历史意识的关键。那么, 具体该如何去做呢?

1、进一步深化教材改革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 我国历史教材从结构的设置、课程的编排、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都有了质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第一、教材的编写。在教材的编写上, 旧教材采用的是编年体体例, 如今的教材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专题模块, 这些专题模块知识贯通古今中外, 对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历史起到了促进作用, 拓宽了学生的历史视野, 增强了对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第二、从历史课程的编排来看, 除了旧教材的必修课之外, 又增加了选修课、实践课和综合型社会课, 通过实践将现实和历史有机结合, 增强了学生对历史课的学习兴趣, 也提高了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也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教育。第三、新教材还在具体知识上做了调整和创新。比如, 与时俱进的体现了和社会发展相关联的内容, 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 与时代需要相结合, 更注重面向世界。此外, 还增加可与把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相联系的内容。这种创新和调整把枯燥的历史学习变的生动形象, 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新教材的这些改革对学生历史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但是具体的实现还需要教师的努力。

2、通过改革教学目标, 提高教学质量

在对于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上, 单纯依靠传统的知识传递时绝对无法实现的。面对新课改的要求, 教师首先应该做的就是教学目标的转变, 摒弃以前的简单机械的传递知识的教学方式, 把对学生的智力和能力的培养, 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价值观的培养放在第一位。要实现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变革, 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就是必要的一部分。对于初中历史教学来说, 主要的教学阵地还是课堂, 这就要求教师作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能够彻底打破传统, 改变单一的讲授法, 精心对课堂教学进行重新组织, 把课堂还给学生,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和评价问题的能力, 从而形成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另外, 积极开展课外活动也是培养学生历史意识的重要渠道, 比如组织历史话题辩论、观看历史影片、开展历史的调查等。

3、历史教师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历史修养

提高初中生历史意识的主要阵地是课堂, 而历史教师是课堂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引导者, 只有历史教师自身具备了较高的素质才能够使教材的内容更好的被传授给学生, 充分发挥课堂和教材的组合能力, 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是至关重要的。教师的全面素质应该由广博的历史知识和高超的驾驭课堂的能力组成, 当然, 作为教师还必须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对历史客观评价的能力。

4、加强对学生意识的引导

中学阶段的学生是接受愿望最强烈和接受能力最强的时期, 所以也是学生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对知识有着强烈欲望, 但是相对来说分析、判断能力依然不够成熟, 如果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 就很容易被错误的思想所侵蚀, 所以加强对学生历史意识的正确引导非常重要。比如, 学生在学习了日本侵华史后, 会对日本侵略者产生强烈的仇视, 甚至会极端把这种仇恨扩散到每个日本人身上, 这就需要历史教师正确的去分析日本民众和侵略军的区别, 避免学生产生狭隘极端的思想。然后告诉学生只有努力学习来报效祖国, 祖国强大了才能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类似于这样的引导, 既可以避免学生的狭隘的思想意识的产生, 也能够促使学生正确的历史意识的形成, 提高了学生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和完善的思想。

四、结语

中学历史作为一门必修的课程, 它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让学生了解过去, 更在于对学生现在和未来的意识的培养。作为祖国未来的希望, 历史意识的培养是学生未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基于这个认识, 初中历史教学已经把对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放在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 这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任务, 它需要社会、学校、历史教师的共同努力和探索。

参考文献

[1]杨恒清.初中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J].教学与管理, 2009 (07) .

历史图片中学历史教学 篇10

一、历史学的认识功能是指历史知识在人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都是一个有规律的客观过程, 任何事物都是历史发展的产物, 都有它的渊源和成因, 只有了解它的历史, 才能把握它的内在本质和发展规律。就中学教育的学科体系而言, 历史学可以为许多学科特别是社会学科诸如语文、政治等提供历史背景和丰富的历史资料, 因此可以说, 历史知识是一个基本素养问题, 历史知识的多寡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一个人的学识水平。

历史学认识功能的发挥借助于历史知识的客观与精确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求真精神。求真精神是历史学的基本精神, 也是认识功能的基础, 只有通过求真, 尽量做到接近历史的真实, 其认识才会有效和有意义。体现在历史教学中, 其主要形式就在于实践教学与探索教学。历史教师在课程设计时, 应有意识地安排史实真假的辩论与探索, 实际上就是在形形色色的历史争论中, 辨清真伪, 其本身对学生精神的培养就是一种激励, 因此围绕这一功能, 按照教学目标, 精心设计教学是重头戏。

如:人民版教材 (必修一) 专题一第四课《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中“朱元璋废除丞相”这一知识点是“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的重要内容, 为了讲授和巩固这一知识点, 我在“课堂巩固”这一环节中投影了曾经广为流传的《宰相刘罗锅》和央视版《康熙大帝》的片段, 让学生从视频中去辨别真伪。真正掌握这一知识点的学生很快就会发现, 《宰相刘罗锅》讲述的是清朝重臣刘墉的故事, 而早在明初朱元璋就把中国丞相制度永久废除, 因此仅从名字上看这部电视剧就犯了极大的错误。《康熙大帝》中称当时的军机大臣明珠、索额图为“明相”、“索相”也同样是对历史的误读。

这种通过历史知识去辨别历史真伪的设计, 既巩固了学生基础知识, 又培养了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 更重要的是他们分析历史现象的方法和探索历史事件的精神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可谓一箭三雕。

二、历史学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借鉴功能, 即历史为人们的实践活动提供历史经验。

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 无论成功或者失败, 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教训, 供后来人借鉴。但长期以来, 中学历史都只侧重于政治史,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教科书改变了政治史“一史独大”的局面, 大大拓展了经济、文化、社会领域的内容。为了更好地发挥历史学的资鉴功能,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 应彻底贯彻课程标准的精神, 将经济是基础, 政治、文化是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讲透, 将各方面内容完全彻底地融为一体, 培养学生全方位的历史认识体系, 为今后学生个人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

如, 人民版教材 (必修二) 整个专题六对今天就有很强借鉴意义。其中第一课《自由放任的美国》主要讲述的是1929—1933年美国经济危机的爆发, 其主要原因在于当时美国所盛行的“自由资本主义”理论影响下, 胡佛政府坚持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最终导致美国经济走向歧途, 并很快发展成一次席卷全世界的经济危机;而第二课《罗斯福新政》主要讲述的是面对病入膏肓的美国经济, 新任总统罗斯福开出了一副前所未有的新药方:强调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这一药方不但使得美国经济逐渐摆脱了危机, 还为西方乃至全世界的经济改革提供了一种模式。无独有偶, 历史发展到今天, 从美国开始的次贷金融危机再次席卷球, 那么今天全世界受到影响的国家究竟该如何才能走出危机?

在课程设计和教学中, 我们应当结合实际, 引导学生分析两次经济危机的异同, 探索胡佛和罗斯福不同政策对经济产生的不同影响, 从而启发学生从历史知识中寻求今天面对经济危机应该采取的措施和政策。

通过这个古今对比的例子, 相信学生会得出或正确或偏颇的答案, 但都会激励学生对历史知识借鉴作用的兴趣。

三、历史学的再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教育功能。

历史学的教育功能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对人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发生积极的影响。具体说来, 它应该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 道德教育。任何一个社会制度都需要建立一套道德规范作为维护群体的纽带, 都需要进行道德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就属于道德教育的一部分。 (二) 理想教育。理想即人对于美好事物或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人的具体理想虽然各不相同, 但都必须遵循一条基本原则, 即要尽可能的符合实际, 否则就会变成脱离实际的空想。只有认清和符合了历史发展方向的理想, 才能得到实现。

体现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就是整个教师队伍, 特别是历史教学应在科内课外有意识地利用自身熟知的历史知识来培养学生的历史感和道德感, 使其真正地树立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使其在将来的发展中不仅专业知识过硬, 而且真正的德才兼备, 成为现代化的栋梁之材。

如, 人民版教材 (必修一) 专题六第三课《罗马人的法律》一课中“自然法”这一知识点就具有很强的教育功能。因为自然法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 而是一种超越具体法律条文、人人自觉遵守的法律观念, 这种观念具有穿越时空的永恒价值, 而当今西方世界强烈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实则拜其所赐。那么作为东方文明古国一员的我们是选择被动接受冷冰冰的法律条文还是积极主动地去享受那种无比崇高的法律意识呢?以小事而言, 当你在美丽干净的校园里无意间扔下一片纸屑时, 假如你觉得这无所谓, 反正没人逮住我, 那么你选择了前者;反之当你觉得校园环境必须靠大家共同维护, 这种随意扔垃圾的行为是一种可耻的行为, 从而主动将垃圾拾起时, 你选择了后者。

再如, 人教版选修四专题五第一课《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一课, 当讲到青年马克思时, 我便投影了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思考》一段话: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服务的职业, 我们就不会为任何沉重负担所压倒, 因为这是为全人类做出的牺牲;那时我们得到的将不是可怜的、有限的和自私自利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亿万人, 我们的事业虽然并不显赫一时, 但将永远发挥作用, 当我们离开人世之后, 高尚的人们将在我们的骨灰上洒下热泪。”

——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思考》

同样, 人教版选修四专题五第四课《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一课, 同样是在讲到青年毛泽东时, 我出示了1918年正在湖南师范学校求学时毛泽东的一段话:

“我们要为挽救国家、改造社会而奋斗, 而不应该为自己的名利享乐而奋斗。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我们虽然是些年轻人, 但也应该负担改造社会的责任。”

——1918年在新民学会的一次讲话

通过两个伟人青年时期的经历, 我们不难发现:大凡能成为伟人或有大成就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点, 即个人志向远远超越了个人利益的得失, 而出自对人民、社会的热爱和责任感。中学生正处在人生世界观和价值观树立的关键期, 我们的教师就应该指导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如果在历史教学中有意识长此以往地坚持这种理念, 一定会使历史学的教育功能真正的得到发挥。

中学历史教学初探 篇11

关键词: 中学历史    历史知识    提高能力

历史教学要留下的应该是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正确的思维方法和思维习惯。在历史教学中应树立以学生学习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无疑是交给学生获取历史知识和提高能力的金钥匙。

一、优化课堂教学目标,认真备好每一节课

教师在备课前应认真研读所教内容的课标要求,以“知识与技能”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充分体现在“过程与方法”中,即要三者兼顾、有轻有重且有机整合。具体到教学内容,则要看看哪一部分可由学生自主学习,哪一部分需要老师讲解,哪一部分需要师生互动共同完成。

二、恰当选择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条件。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助于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都具有独特的功能和长处,但都有其内在局限性。如选用讲授法就要考虑怎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而启发式则要努力克服费时、费力等缺点,否则教学效果都会受到影响。同时要注意因材施教,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三、让学生在实践中创新

现行的初中历史教科书中设置了“学习与探索”、“活动建议”等有关课外实践的素材,这为学生培养创新与实践能力提供了平台,是历史新教学的一个方面:将创新教学引入历史教学中,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增进对历史的认识,同时体验和感受生活。如在教学《先进的科学》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查找一些关于造纸技术的信息,利用生活中的物品自己体验造纸的过程,在过程中思索造纸原理,为什么需要这些材料,如果换成其他材料能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如此种种,更加深了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增强了创新意识,打破了以往学习的规规矩矩,思维不再禁锢,这种开放式思维有利于探究性学习和教授性学习的整合。总之,教师要用尽良策,让学生以教材为依据,在实践中培养独立思维、独立探究能力,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达到创新的目的。

四、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境

现代化教学手段主要是指各种电教器材,例如收录机、幻灯机、电影机、电视机、计算机等。由于它们视听并举、图文并茂,传播的信息形象逼真,突出表现事物的主要特征,直接刺激学生的视听器官,增加教学过程的娱乐色彩,因此不仅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维持学习兴趣大有好处,而且能调动情感因素,发挥大脑右半球的功能,给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相统一的教学提供条件。例如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操作计算机,选择所需了解的“日本无条件投降”某些片段进行思考、研究。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场面;日本首相狂妄地叫嚣“本土决战”的声音;美国的“小男孩”、“胖子”在日本广岛、长崎上空卷起的蘑菇云;前苏联红军进入东北的壮观,以及毛泽东向中国人民发出“对日寇最后一战”的号召和日本外相重光葵、参谋长梅津美治郎在东京湾“密苏里”号上垂头丧气签字的神态。所有这些活生生的场面,会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对日本无条件投降这段历史刻骨铭心。其思维活动在观察、想象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推理向更高层次发展。

五、注意过程,概括学法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是不满足于让学生掌握现成的知识,说出正确结论,而是注意学生的学习过程。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的过程。引导学生参与合理的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引导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对学习过程的指点,实质上是帮助学生对学习对象逐步提高认识层次。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应该注意学生的不同情况,并以此为基础,灵活调控或变换教学过程,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实现学习目标。

六、要培养学生学习历史兴趣必须让学生有成就感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兴趣有赖于成功,学习上当学生克服重重困难,突破一道道难关,获取某种知识时,心里就有一种成功的喜悦,越学越有兴趣。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努力让学生尝到学习成功的甜头,在教学中坚持多表扬的原则,即使学生对某一知识学习理解不全面不深刻,或者不很准确,我除了补充完善外,还给学生适当肯定和鼓励,充分培养学生的成就感,激发学习兴趣。

七、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体性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尊重学生主体性,满足学生需要,目前已经成为广大初中历史教师的共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敢于表现自我、推销自我,个性得到极大张扬,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极大提高。如何才能发挥学生主体性?学生主体的核心是教师的教学设计,如教学目标、认知逻辑、实施方式、处理方法是否充分考虑学生情况,而不是某种形式。因此,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为学生创造条件,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不能包办学生的一切。如在《“大危机”和“新政”》一课内容中,我就把对“罗斯福新政的认识和评价”这一问题交给学生自主处理。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从不同角度对罗斯福新政进行评价,这样既有利于认识的升华,又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充分尊重学生,鼓励学生敢于向既定规律挑战,向权威挑战,批判地对待人类的认识成果,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是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也是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最本质的体现。

参考文献:

[1]刘知微.中学历史课堂提问的技巧[J].宁夏教育,2005,(03).

[2]吴振伟.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逆反”心理的透析及对策[J].教学月刊(中学版下),2005,(05).

历史典故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篇12

关键词:历史典故,中学历史教学,运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 教师的教育理念不断更新。新课程目标针对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 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树立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形成民族的历史责任感与认同感, 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逐步树立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人类的和平与进步事业作出贡献的人生理想, 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逐步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由此可见, 中学历史教学在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树立科学的精神方面有着重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第一步。在素质教育的指导下, 中学历史课堂要实现真正的改革, 就要发挥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和教育功能。如何让学生改变对历史厌烦, 甚至是不想学的现状, 转变学生的思想, 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呢?中学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充分挖掘历史中蕴含的丰富知识, 采取一切手段, 丰富有限的教学资源。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书籍丰富, 有一种东西至今令每个人朗朗上口, 记忆犹新。那就是有丰富内涵的中国历史典故。一个典故蕴含一段历史。有些中学生即使厌学, 也能随便说出几个历史典故。对于典故背后蕴含的哲理, 学生都充满了好奇和求知的欲望。如果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能够巧妙地运用历史知识中的典故, 就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 感受历史知识中的人文力量, 有心理的体验与精神的震撼, 从而达到历史思想教育的目的。

一、巧用典故, 有助于学生理解历史

巧妙地运用历史典故教学, 有助于学生理解历史的基础知识, 加深记忆。如在教学秦末农民战争时, 可以扣住典故“斩木为兵, 揭竿为旗”, 让学生充分想象农民起义的场景, 起义准备仓促, 装备简陋。再如, 分析“淝水之战”中双方力量的对比及分析前秦失败的原因。如果从前秦拥军八十七万与东晋八万士兵的敌对、双方军队的具体组成来分析的话, 则效果不如用一个典故“投鞭断流”来得好。投鞭断流典故, 具体讲述的是淝水之战前, 前秦皇帝站在淝水之边, 说了一句话, 从此成为典故。即“以吾之众旅, 投鞭于江, 足断其流”。引用这一典故既可以说明当时的情势, 前秦人马众多, 兵力雄厚, 又形象地描绘出前秦皇帝的骄纵自大。在讲到战后时, 如果用一个成语“草木皆兵”补充, 则更能说明当时以少胜多的情况。“草木皆兵”正是双方对阵时, 前秦皇帝登城时看到的场景。东晋部队整齐而精锐, 又看见八公山的草木好像人形, “此亦勃敌也, 何谓少乎?”他以为那也是东晋的军队。这样, 仅仅两个成语就把淝水之战的部分情节诠释得淋漓尽致。有人, 有事, 有前奏, 有结果, 有败因。学生不仅轻松记忆, 而且记忆得比较牢固。

二、巧设典故,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历史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兴趣培养出发。历史教材中的典故生动有趣, 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诱因。大量的历史课堂教学事实表明,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束缚, 很多老师只注重被列入考试范围内的知识点, 只强调对考试知识点的机械化记忆。对教材上的历史典故和相关的史料, 只是要求学生了解或是作为课外阅读, 这就导致学生在历史学习上产生重记忆、轻理解的情况, 引起重接受轻思考的一连串反应。这不但给历史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还使得学生难以摆脱受传统教育模式束缚而滋生的惰性心理。学生对历史课内外的典故十分感兴趣。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我经常通过设典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在此基础上对学生加以引导,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创新, 敢于发言。此外, 除了对课本的现有典故进行设计外, 还把搜集资料和典故作为学生的课后作业。在课外历史典故的搜集过程中, 增进师生友谊,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学生在课堂中动手动脑, 变被动为主动,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遵循了“以学生为主体”这一教学原则。

三、运用典故, 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列宁说过, 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来自对祖国的深刻了解。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值得我们骄傲自豪的东西, 如丝绸、火药、指南针、印刷术等。这些都是可以让学生引以为豪的东西。同时, 在这段岁月中, 还涌现出许多为国奋斗、捐躯的人物。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典故中, 可以见到他们留下的身影。如勾践“卧薪尝胆”, 蔺相如“怒发冲冠、完璧归赵”, 廉颇“负荆请罪”, 岳飞“精忠报国”, 班超“不入虎穴, 焉得虎子”,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顾炎武“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等等。这些英雄人物虽然所处的时代不同, 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心中对祖国的热爱是深沉而饱满的。他们的英雄感人事迹正是中国人爱国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在中学历史课堂中教学, 教师应该有意识地通过这些典故, 让学生用心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 升华爱国主义情操, 从而树立对国家、对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 根据教材的内容适当地补充历史典故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国热情, 健全学生的人格, 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 在运用典故时, 还需要注意两个问题;其一, 不要画蛇添足, 不要事事补充, 拖泥带水。其二, 切忌喧嚣兵夺主。盲目补充典故, 忽略了教学目标。合理地安排、运用典故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素养。

参考文献

[1]陈家颐.历史教学中运用成语典故的点滴体会[J].历史教学, 1983 (09) .

[2]曾维丽.“古今贯通, 中外关联”原则的提出与落实——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学习一得[J].教师之友, 2005 (06) .

[3]周向红.浅论成语典故在历史教学中的思想教育作用[J].当代教育论坛 (下半月刊) , 2009 (02) .

上一篇:交通行业协会下一篇:故障维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