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学反思

2024-09-18

中学历史教学反思(共12篇)

中学历史教学反思 篇1

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的总体目标定位是:“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 总结历史经验教训, 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 弘扬民族精神;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从历史的角度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 (1)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 为了及时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更好地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我有了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一、教师备课不仅要备大纲、备教材, 而且要备学生。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 随着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历史课的备课目的、方法、内容等也发生了变化。历史备课不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诠释, 教学过程的简单安排, 教学方法的简单展示, 而是要求历史教师从新课程理念出发, 在落实学生主体学习地位上下工夫, 在落实每个学生自主学习上下工夫, 在落实学生合作学习上下工夫, 在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下工夫, 在防止学生的学习流于形式、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上下工夫。因此, 备课已升华为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教案是带有主观性的设计蓝图。目前教师备课时的侧重, 除了对本课三维目标、重点难点等的分析与处理外, 往往更多的是考虑如何设计教学过程, 而且力求尽善尽美, 每一个子目怎么讲, 需要学生回答什么问题, 甚至连过渡语怎么说都设计好, 却忽视了学生这个学习的主体, 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和为解决这些问题采用的方法、途径和学习资料的储备。结果是教师讲得滔滔不绝, 学生听得昏昏欲睡, 学生“被学习”了, 认为历史就是简单机械的重复和死记硬背, 就会对历史课失去兴趣, 最终对历史失去兴趣。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直是我们探索的问题, 因为“乐学”才是学习的最高境界。有了兴趣, 历史课无处不快乐, 没了兴趣, 历史就是琐碎无聊的知识点背诵。比如历史必修一《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 因为政治色彩较为浓厚, 学生不是很感兴趣, 在教学中, 我先介绍周恩来的一些外交活动, 由此引出教学内容, 取得较好的课堂效果。再如历史必修二《第18课罗斯福新政》, 关于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教学中我先告诉学生可以用三个英文单词的开头字母来概括, 简单称之为“3R”。学生没学过本课知识, 可又想知道是哪三个英文单词, 就会很有兴趣地看书找答案, 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 还能巧妙记忆, 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一举多得。

教育家罗伯特·特拉弗斯认为:“教学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表演艺术。”一位优秀的历史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能把历史讲“活”的优秀讲述者。所以教师在备课时, 要留一点空间, 给学生思考、谈看法、进行讨论的机会, 有一定的灵活性, 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反应等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切不可照搬教案, 面面俱到。这样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满足学生的主体需要。

二、老师的任务是教书育人, 而且应该是育人为首。

教育家张炳生说:“教育就是爱, 爱就是教育。”在历史教学中, 学生情感的体验和升华不是教师灌输的, 而要通过自身的感受、心灵的启迪、情感的震撼获得。历史学习的价值之一在于人性化。赵亚夫教授指出:“像历史这样的人文学科课程, 本来就是针对人的社会活动认识、人的道德情操养成、人的健康人格发展的‘人性化’课程。中学历史教学必须探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有效实现。”

高一学生处在一个由初中到高中心理的过渡阶段, 处在一个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关键时期, 如果从高一就能正确引导, 那么三年、三十年甚至终生都是受益匪浅的。所以不能一味地高呼优秀率, 而是要在教学中贯彻德育理念,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教学生好好做人, 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比如在讲历史必修一《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时, 我首先让学生搜集资料并整理,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明白: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内容, 它标志着中国的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通过学习, 学生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人生理想。在教学过程中, 情感教育达到了“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三、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 以课本为中心,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得知识。

树立教师为学生服务的思想, 考虑这节课我能为学生提供哪些服务, 上课时更多地让学生表达想了解什么, 特别在学生发现问题时, 要引导他们去思考、探索, 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进行创造性学习。对于这个问题, 我觉得应处理好两点, 一是用于调动学生兴趣的内容要尽量贴近主干知识。语言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 口语化是教学语言最基本的要求。二是讲解内容不宜过多, 太多的话, 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就会覆盖所学习的历史知识, 造成主次不分, 条理不清。

例如, 在讲历史必修二《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时, 我先让学生看一段视频, 看完后, 问学生想到了哪些问题, 根据他们的疑惑导入新课, 这样学生边看课件, 边讨论, 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特征, 又紧密围绕课本, 通过活动加深对本课知识点的理解,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讲历史选修三中东问题时, 有学生很感兴趣, 我就让他们结成小组, 搜集材料, 然后在课堂上向全班讲解, 之后再总结, 点评。通过这种形式, 学生既培养了团结协作的意识, 又锻炼了历史思维能力, 掌握了知识, 还提高了语言表达水平。这种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们都跃跃欲试, 历史课不再沉闷。

总之, 历史教学的原动力只能是历史本身。其实每个人、每个学生都是对历史感兴趣的。无论通过什么手段再现历史, 学生都喜欢听、喜欢看。所以, 如果在课堂上再现历史或用其他方法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历史, 则既可以减轻学生们的负担, 又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相信这样的历史课才会实现人人乐学, 人人爱学, 才会更好地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 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历史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P1.

中学历史教学反思 篇2

反思之二,应加强道德教育。中学历史教学终极目的是为国家培养有道德的合格人才做好准备。道德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精神家园。大而言之,道德是一个民族国家对人类贡献了多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引领一个民族前进的标杆和榜样,是一个国家永葆青春活力的精神。如果缺失了道德,一个民族就会逐渐地衰落和灭亡,也会危及人类社会的发展。小而言之,一个人没有道德,没有仁爱之心、同情之心、行为低下,就会堕落犯罪自我毁灭。因此,历史教学更应加强德育教育。

反思之三,应遵从学生认知规律。人的认知能力是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书本知识到实践,再由实践到理性的过程,同时认知水平程度也取决人的智力水平、生理年龄、社会环境的影响。中学生对历史的认知能力也遵循这些规律。中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成长阶段,身体,智力没有充分成熟,认知能力更多侧重于感性认识。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因材施教,根据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创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将原本枯燥的历史知识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全面的眼光,从经济的角度、全球整合的角度来理解和分析历史事件,才能减少或避免学生学习的盲目性。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文化问题反思 篇3

在文化问题的争论中,九十多年前的“新文化运动”是一段经典公案,它深刻影响着中国近代历史的进展,更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中国当时及今后的发展路径。在中学历史教育中,新文化运动也向来受到重视,但是,由于当时的那场文化大辩论所涉及的内容之广泛,触动问题之深刻,实非教材上几页概括性的文字所能解释清楚,所以十分有必要对这部分教学内容进行深层次的辨析和审视。

近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热大潮涌起,已成席卷之势,凡是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事物,都能赚上几分眼球,这就把中西文化之辩这一新文化运动时的话题再次摆在人们面前。以汉字为例,最近不少人呼吁恢复繁体字,认为只有繁体字才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附和者也为数不少。遥想九十多年前,以钱玄同、刘半农为代表的一干新文化干将极力鼓吹取消汉字,采用西方的字母文字。前后对比,相去何止万里!为什么竟有这么大的反差,课堂上的学生常有此问,作为教师,又如何回答呢?笔者认为新文化运动留给我们的不仅是崇尚科学、民主的精神,也有对中国固有文化的自卑感和自信心的缺失,而且这种文化基因就像种子一样,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磨损,反而愈发成长,结出种种怪果。

因此,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文化教学,还有一个重要课题,就是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心,驱除已经在国人头脑中扎根的文化自卑感。国家提倡的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国家软实力,中学历史教育实有不容推脱之重责,但这一点,往往容易被人们忽视。所以,在新文化运动章节的教学中,应该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首先,做好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历史背景的功课。中国传统文化有其自身发展的历史特点,其内在生命力在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表现。中国近代以来在政治、军事上的失败在一定程度上归结于文化的原因,但也不能全部归因于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为学生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在明末清初达到了一个充满活力的顶峰,其思想内核与同时期西方的启蒙思想有相近之处,而随着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不断强化,传统文化中的鲜活气息一度消沉,稍后清王朝的封闭、禁锢政策更使得中国的文化死气沉沉,逐渐落后于西方的发展步伐。直到鸦片战争以后,在西方强大的军事、经济实力的打击下,国人萌生出“变”的意识,由器物而制度,由制度而思想文化的顺序逐层深入,洋务派、维新派的主张被认为于中国的沉疴无法奏效,而思想文化这一社会结构中最稳定也是最深层次的因素被人们发掘出来,当做挽救中国的最后法宝。正所谓积重难返。当时受西方文化影响深重的一批有识之士,在中西势力对比极其悬殊的事实面前,对自己国家的文化产生了一种歇斯底里的绝望和痛恨,于是才有了那些现在看来令人震惊的主张和言论,那是当今的我们根本无法切身体会的。这样的历史背景准备,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传统文化的发展轨迹,一方面为新文化运动的发生做好铺垫,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可观的心理评价。这就是历史情境的作用,是中学历史教学必须考虑的课堂背景因素。

其次,多层面、立体化地展示新文化运动的全景。新文化运动争论的双方都是当时中国最杰出的思想者,他们的思考有可取之处的。虽然当时中国的历史发展要求除旧立新,但对“旧”的一面应该辩证地对待。仍以汉字为例,当时主张废除汉字者如钱玄同声称:“废孔学,不可不先废汉文;欲驱除一般人之幼稚的、野蛮的思想,尤不可不先废汉文”; 鲁迅也认为,汉字是“愚民政策的利器”,是“劳苦大众身上的结核”,“倘若不先除去它,结果只有自己死”;瞿秋白甚至以为“汉字真正是世界上最龌龊最恶劣最混蛋的中世纪的茅坑”。这些主张的确令人震惊,须知文字是文化的血脉所赖,就像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占领区的奴化教育首先要推广日文而消灭汉语一样,欲亡其国,先灭其文字,如果真如上述主张那样,今日之中国,还能称为中国吗?因此,在授课中,要尽可能全面展示新文化运动相关内容,使学生认识到对新文化运动中各派的主张要辩证地看待,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对其“新”的一面的描述和肯定。

再次,引导学生思考和评论新文化运动对其后中国文化的影响。新文化运动以后,虽然激进派的主张并未全部实现,但中国传统文化受到的打击却十分巨大。当下的文化倾向,无论是唯科学论、全盘西化论,还是传统至上的主张,都有值得反思之处,而这些倾向可以说是在新文化运动时就埋下了伏笔,所以,追究其身后影响是具有现实意义的。还以汉字的问题为例,当前,不仅有繁体字与简体字之争,对汉字本身质疑的声音仍然时有听闻。有论者认为,在计算机时代,汉字的形式和本质,与计算机编码的原则不相符合;同时,使用汉字不利于自然科学思维方式的学习,是中国在科学领域落后于西方世界的根源所在。对此种论调,我们不妨一笑置之,但其背后的文化推动力量却不容忽视。笔者认为,在授课中,就要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到文化的生命力正体现在其能自省、自新。

至于如何引导学生增强文化自信力,不妨以“新儒家”思想为钥匙。新儒家思想在台湾、香港和海外汉学界有深厚的基础,但是在我们的中学教育体系中涉及甚少,教师可将其精华及其要领授予学生,有利于启发学生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和发现其新的生命力。

比如,新儒家重新解释了“内圣外王”的儒家核心思想,在现代条件下,“外王”就是科学与民主,因此由“内圣”之学开出科学与民主的“新外王”。又如由儒家文化开启的资本主义,即所谓的“儒家资本主义”,这种模式,在近几十年的东亚国家和地区已经初步取得成效,如日本、韩国、新加坡、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就是例证。这些新颖的思想是这个传统思想与时俱进发挥强大生命力的理论指导,中学生有选择性地接触新儒家思想,对其树立健康积极的文化观大有裨益。

综上所述,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具有争议性的和探讨空间的文化问题是开启学生历史思维的窗口,教师务必引导学生进行全面、客观、深入的思考,应尽量避免文化上的形而上学,一方面运用马克思主义史观对文化问题作辩证考察,一方面采用文化相对论的方法重视传统文化的价值。

只有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重新审视其应有的历史地位,才能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使其具备甄别良莠的眼光,扬弃各种文化资源,为我所用。这应当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题中之义。

参考文献

[1]陈独秀主编.新青年[M].上海:上海群益书社, 1916~1918.

[2]罗志田.激变时代的文化与政治:从新文化运动到北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方东美.新儒家哲学十八讲[M].台湾:黎明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3.

[4]蔡仁厚.新儒家的精神方向[M].台湾:台湾学生书局,1984.

试析中学历史教学反思的三个阶段 篇4

一、中学历史教学反思的重要性

认识自己的途径就是反思和实践。而教学活动水平的提高就是教学活动反思。可以说, 中学历史教学反思是非常重要的。具体表现为:

1. 明确教学亮点, 可以作为以后教学参考。

历史教学活动的实施都存在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而对历史教学活动反思的作用之一就是找出历史教学活动的成功做法, 将其记录下来, 可以作为后续优化中学历史教学活动的参考依据。

2. 找出教学不足之处。

在完善的教学设计也存在不足之处。但将历史教学不足之处找出, 则可以为纠正和弥补教学错误提供依据。因为中学历史教学活动存在缺陷, 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不利于提高学生历史知识水平。但中学历史教学反思则可以准确的、有效的找出历史教学的不足。这可以使历史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正视教学缺陷, 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有步骤的弥补和矫正教学不足, 为提高历史教学水平创造条件。

3. 创新教学方法。

在开展中学历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 学生发散思维、开发智力, 将能够迸发出“智慧火花”, 提出有价值的想法和做法, 利用其融入到教学方法中, 则可以创新教学方法, 促进历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为了实现这一目的, 对历史教学活动予以反思是必要的, 可以将学生提出的想法和做法记录下来, 以便于“智慧火花”融入到教学方法中。

二、中学历史教学反思的三个阶段

1. 教学前反思。

教学前反思中学历史教学, 主要是对教材及学生实际情况予以了解, 根据上学期教学总结, 明确本学期教学目的、教学任务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为高质高效的落实历史教学活动创造条件。可以说, 教学前反思历史教学是对本学期历史教学活动的定位, 为后续规范、合理的落实历史教学活动做铺垫。中学历史教学前反思的内容是:首先, 明确新课标的指导思想, 分析教材, 合理规划历史教学方案。为了确保所开展的历史教学活动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应当按照新课标的指导思想, 对本学期的历史教材予以分析, 了解本学期需要教授的历史知识。再根据上学期教学总结, 对学生历史成绩、学生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方面予以了解, 从而合理规划历史教学方案, 为后续有效开展历史教学活动创造条件。其次, 合理选用教学方法, 提高历史教学有效性。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历史教学活动实施的重要环节之一。采用适合的且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开展历史教学活动, 可以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适应性、趣味性、引导性, 为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历史教学活动做铺垫。对于教学活动的选用, 则参考学生实际情况和历史教学方案, 合理选用, 促使教学方法的引用可以使学生快速的融入教学活动, 积极参与历史知识的学习和探索。

2. 教学中反思。

在我国教育领域深化改革的当下, 学生作为课程主体, 应当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努力学习历史知识, 为使自身清晰明了的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创造条件。实现这一目的, 这要求历史教师做好每一节历史课程的教学活动反思, 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融入到历史课堂教学中, 提高教学质量。中学历史教学中反思的具体内容是: (1) 课前反思。对中学历史教学中反思, 并不单单是在课后进行教学活动反思, 历史课堂教学前反思也是非常必要的。在历史课堂教学前进行反思可以对反思以往教学此方面内容所获得的经验和教训, 摆脱固定教学框架, 将情感、价值观、知识、能力等融入到课程中, 为高质高效的开展教学活创造条件。 (2)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就是对整个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所进行的分析总结。可以说, 历史课堂教学后反思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历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都会有成功和失败之处, 如若不在课后及时做好课后反思, 则会将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失败给遗忘, 那么教学不足将不会被教师所重视, 这不利于历史教学水平的提高。因此, 在课后历史教学反思的过程中应当将教学成功之处、不足之处、学生的见解、教学方法运用效果等方面予以详细的记录, 为优化历史教学活动做铺垫。

3. 教学后反思。

教学后反思是在每一学期的教学活动结束后, 对本学期历史教学活动开展整体情况进行反思, 做好总结性的记录, 为创新和优化中学历史教学活动创造条件。教学后反思的具体做法则是, 根据新课标要求, 系统的、全面的、详细的分析本学期开展的历史课堂教学, 确定历史教学方式的长处和缺乏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教学方法, 为下学期更好的开展中学历史教学活动做铺垫。

结束语

在我国越来越重视教育事业的当下, 不断提高教学活动水平是非常必要的, 可以更好的教授和培养学生, 为了促使学生良好发展创造条件。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经常反思教学活动是非常有意义的, 其可以使历史教学不断优化和创新, 更好的教授学生, 使学生历史知识水平提高。所以, 对教学活动反思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康琼.中学历史教学反思的三个阶段[J].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1 (04) :10-11.

[2]庄素芬.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教学反思[J].广东教育, 2005 (09) :20.

[3]杨淑红.新课程下的教学反思——教师成长的关键[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 (下) [C].2007.

[4]林科丽.做好教学反思, 增强地理教学的有效性[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C].2009.

中学历史教学反思与随笔 篇5

在教学中如何进行艺术性的提问呢?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按教学要求,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学对象,设计不同思路的问题,使各类学生通过积极的思维或经教师的点拨引导,能获得成功的喜悦。本人在这段时间的实践中,感觉有一些收获。

1、求异设问,变中求新。同一问题,可从不同侧面提出,提出的角度不同,效果往往就不一样。例如: 讲授?伟大的历史转折?一节时,可提问:?三中全会的原因是什么?三中全会有什么历史意义??这类问题, 容易使学生感到厌烦,难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但是,若一反常规地发问:为什么说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的伟大转折??这个问题,学生感到新鲜有趣,思维的波澜也就因之激起,起到了增强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作用。

2、浅处深问,静中得疑。教材中有些内容,学生似乎一看就懂,处于无疑的境地。若我们从浅处深问, 在无疑处激疑,则可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讲授?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一节时,学生对?国民政府的北伐? 这一内容似乎极易就掌握:既知道北伐的目的、对象;又清楚北伐的经过、结果。从现象上看,仿佛?无疑。 ?若及时设问:?南京政府的北伐在形式上是北伐战争的继续,但性质则完全不同,这如何理解???既然张 作霖是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工具,为什么日军还要制造皇姑屯事件???皇姑屯事件和济南惨案的发生,说明 了什么问题??学生虽一时答不上来,但可促其思维。笔者趁势对其引导,从而使他们排除了疑点,深化了知 。

3、故设障碍,诱导思维,比较学习。例如:在讲授完?三中全会?这一内容后,可如下设问:?三中全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而八大的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都遵循了怎样的思想路线,为什么八大没有成功而三中全会成功了??这样,学生的思维不断地发散、求异、既保持了思维的活力,又培养了思维的灵 活性。

浅析历史意识与中学历史教学 篇6

【关键词】历史意识 历史课程标准 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164-02

一、历史意识的概念定义及作用

1.历史意识的内涵

“历史意识”一词来源于德语的“历史主义”(historismus),它一经产生很快地传遍整个西方世界,被公认为研究过去的正确方法。这种“历史意识”的概念最早是由德国学者进行研究的,随后的历史教学中,课程学习与历史意识是紧密不分的,历史意识成为了历史教学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本文中对“历史意识”的定义主要是应用于教学中,在对复杂的历史材料进行分析和教学时,需要遵守历史的观点及相关的历史思考方式,利用已有的历史知识和在对复杂历史材料进行分析以及综合掌握,强调历史事实的真实性,不盲目崇拜野史或没有凭据的历史,也不盲目跟从人们对于历史事件的评价——“人云亦云”,要从客观的角度更加准确的认识历史的真实。

2.在中学教育中强调历史意识的重要性

在我国中学的历史教学中,课程学习目标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要求中学生具备一定的历史意识,用历史的眼光学习相关的历史知识。

(1)更有利于学生的人格建设

我国中学的历史课程是中学生的一门基础课程,需要通过课程的讲述让学生明确历史事实,能够以史为鉴,更好的发展自我和培养公民意识。中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用一个个具体形象的人物及历史故事,让学生能够更加生动的记住历史事实,老师可以通过潜移默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自我的成长中具备较为主流的人生观,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关心社会。

(2)帮助学生用历史思维进行思考

在中学的历史课堂中,对于学生来讲最为重要的并不是记住每一个世界历史上曾经发生的大事记的具体时间,并按照课本规定的字句进行历史意义的评估,而是锻炼学生能够用历史的思维对历史现象进行更为科学、多样的解释,拥有自己的评价体系和思维逻辑的形式。目前我国的很多中学历史课堂中只一味的强调“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忽略了让学生自主学习,教授学生必要的思维逻辑和认识工具,学生只有掌握了必要的思维逻辑的方式,才能在以后的学习与日常生活中更加专业的用历史的眼光辨证的看待历史事件,并能够以史为鉴,来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自我,提高自身的历史文化素养。

(3)帮助学生有意识的增强责任感

中学的历史教学的目的并不是培养一批能够进行专业的历史研究的人才,而是一种通识教育,即让每一个学生,无论其以后的发展方向如何,都能够具备最基本的历史知识素养以及分析历史事件的历史意识。这种历史意识能够让学生在课本知识的学习中接受到思想观念的改变,例如产生要学习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学习林则徐的民族气节,学习抗战英雄的英勇智慧等,这些榜样的力量都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让学生在与历史任务产生共鸣的情境下增强自己的民族与社会的责任感。

二、中学历史教育对历史意识培养的现状分析

1.《历史课程标准》强调对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

我国自20世纪以来进行了大规模的课程革新,有关中学的历史课程也进行了新一轮的革新。我国教育部于2003年颁布的《普通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中,其中一个与以往标准中较为不同的一点就是在历史课程的课程功能上第一次提出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这一概念,例如在《课标》中有关“课程性质”的一节中,就曾指出中学的历史课程中需要教师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进行课堂授课,让学生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并能够较为科学的总结历史科学的规律,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历史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又如在《课标》有关“课程的基本理念”的一节中指出由于中学历史课程其本身的性质和特点,要求在课堂中需要强化学生尊重历史真实的意识,并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自我发展的精神,让学生通过借鉴目前人类已有的优秀文化成果充实自我,培养自我的情操。让学生能够时刻关注在中国或者世界上目前发生的相关热点新闻,培养自身的历史责任感。有关“历史意识”的内容在《课标》中还有很多地方体现,此次改革如此不惜笔墨地提出有关培养学生历史意识的问题,是《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及以往的《高中历史教学大纲》所没有的,也是本次改革的一个创新所在。

2.目前我国中学对历史意识培养的现状

(1)教学方法不适应历史意识培养的需要

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是以教师讲授为主,这种教师讲授的方式能够让教师更加游刃有余的控制课堂的进度,且教学形式不复杂,能够较为简便的应用于各类的中学课堂中。但这种讲授式的课堂也存在着一些缺点,例如教师一味的进行灌输式的教学会让学生更加被动的进行学习活动,并不是学生主动想要进行某种知识的学习,这会极大的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历史教学的开展。

(2)历史教学内容不适合培养历史意识

目前我国的一些中学中对所谓“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只是让学生进行一些浅层的历史知识的学习,不能够活学活用的独立进行历史思维的训练和实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自觉性和创造性被扼杀,最终难免还是会陷入死记硬背的死胡同。

(3)历史问题的设计不利于培养历史思维和历史意识

纵观各个版本的历史教科书上的问题,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历史教科书上对于重大历史事件的解释和评价都是处于最为浅层的分析,即使是在日常的考试中需要涉及类似的考题,考生一般也只需要在短时间内进行背诵就可以完成应试的目的,不能够让学生进行自主的进行深层的思考,只停留在背诵的记忆角度,而不能用历史的意识和思维进行事件的分析。

三、培养中学生历史意识的教学方法

1.案例启发教学的方法

案例启发教学的方法并不是让教师死板的介绍案例,而是教师通过用历史事实或故事等案例作为辅助工具,让学生更加生动具体的了解历史知识,并不是只是记住枯燥的课本字眼。通过讲述一些具体形象的历史案例,让学生对有兴趣的历史知识点主动去研究,寻找相关的历史知识。这样的学习兴趣和探究能力能够极大的促进教师的教学效率,实现课程知识由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过程。同时,案例教学法主要遵循了建构主义的学习原则,强调让学生通过自主进行学习的方式查阅相关的案例材料,在有关案例讨论的过程中,师生间会进行较为激烈或深入的讨论,实现让学生参与到中学的历史课堂中的方式,提高学生的主动创造性。在进行案例分析时,需要鼓励学生进行观念的交流,即使学生的一些观点与周围人或者既有观点不同,教师也需要尊重学生的观点,并与学生一起进行反省和思考。因此,在我国的历史课堂中,可以适当引用案例启发教学法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引发学生主动发现问题,促进学生思考问题,为学生探究学习、体验学习创造机会,有助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恰当科学的运用案例教学法,能够在课堂中为学生创设一个类似史实的情景,让学生更加真实的领悟历史,并培养自己的历史意识。

2.对话教学的方法

我国传统的以老师讲为主要方式的课堂形式并不能适应目前历史学科改革的需要,虽然历史课程的性质要求教师要注重对于课本知识的权威讲解,可适当的引入对话教学的方法,能够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实现课堂的人性化、趣味化。对话教学的方法主要包括了师生对话、小组讨论等形式,为师生之间提供了一个沟通的平台,既体现了课堂的民主与平等,又能够通过交流以及小组合作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一个互动性强的学习氛围。

3.探究活动教学的方法

所谓历史探究活动教学主要就是让学生围绕一定的历史问题,让学生自主的进行有关的历史资料的查找和阅读。这种活动教学的方法主要包括了让学生进行某一历史问题的小组讨论,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历史问题的解读,或是通过布置作业的方式,让学生在课下自主查找与问题相关的历史材料,对某一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是以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身份,去引导学生把握探究的要点,最终得出自己的历史见解,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提高责任意识。

四、结束语

中学历史课程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决非一蹦而就的事情,他受制于历史教科书的编撰和历史教学方法。在目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需要在掌握专业的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相关的心理学、教育学以及社会学等学科的知识,并将其进行结合,更好的完善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以师生交流沟通互动的课堂教学方式为主要途径,让学生能够更有效率的进行历史学习。

参考文献:

[1]齐健、赵亚夫等著.《历史教育价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中学历史教学反思 篇7

一、互动探究方式的主要优点

1.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愿学、乐学、独学。

2.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情趣, 培养了探究能力。古人曾说:“大疑则大悟, 小疑则小悟, 不疑则不悟。”互动探究教学实施后, 学生敢问、乐问、善问, 对其独立思维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

3.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新的能力, 使其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时空。

4.互动探究教学真正体现了教师是主导, 学生是主体, 使课堂产生了互动, 课堂走向了高效。

5.有利于师生之间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新型人际关系, 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特别是创新思维能力。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

6.互动探究教学真正做到了以教促学、以教导学, 增强了教学的时效性, 摒弃了传统教学的弊端。

二、互动探究方式易出现的问题

1.教师主动学生被动。师生互动是一种非对称性互动。教师根据自己的计划作出反应, 教师引导和控制互动的发展方向和速度, 学生是被动的、被引导的。学生对教师采取服从的态度。教学互动中, 师生互动多, 生生互动少, 教师与教材的互动、学生与教材的互动更少。

2.互动以传授固有的知识为主, 不利于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3.互动教学中, 问题互动多, 思维互动太少。

4.互动中多表现为教师与个别优秀学生的互动, 大部分学生的积极性依然未调动起来。

5.教学中, 学生人数过多, 互动教学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6.在教学中, 想达到理想的效果, 需要在所提问题上下工夫。问题太难, 学生回答不上来;问题太容易, 学生不经思考便可脱口而出, 均达不到预期效果。

三、改善课堂师生互动探究的策略

1.教师要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

经过近三年的实践, 课堂教学的改革卓有成效。给我最深刻的启示是:教学不能抱残守缺, 故步自封, 应该与时俱进, 有所创新。借鉴名校经验, 结合自身实际, 探索出符合自身特点的教学方式, 教学效果必然会好转。

在实践中, 多与经验丰富的教师切磋, 多与学生交流, 相信教学中的点滴思考对教师的教学大有益处。互动探究式教学便是如此, 经历了出外参观学习和在本校进行的观摩教学后, 感觉自己的教学思路顺畅多了, 教学中棘手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对新课改的看法有所改变, 并能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应对课改, 尝试课改, 品尝新模式带来的喜悦。实践出真知, 的确如此, 教学观念的更新, 教学理论的丰富, 对自己的教学来讲无异于锦上添花。教师应该及时给自己“充电”, 提高自身教育水平, 丰富自己的教学修养, 完善自身教学。

2.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使新课改顺利实施。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要将新课改落到实处, 与学生进行沟通大有必要。在我的调查中, 有65℅的学生排斥新课改。认为新课改只是形式, 没有实质性内容, 课堂秩序混乱, 最重要的是学不到东西, 无法应对高考。学生有这样的反映并不奇怪, 在互动探究式教学中, 包括新课都是由学生讲授, 教师仅是对疑点进行点拨。学生的学习是有差异的, 接受能力自然有别, 吃“夹生饭”的现象不难理解。

最初阶段, 互动探究式课堂显得无序、无“质”, 我是从以下几方面理解的:1.课前的学案没有认真完成, 导致新授课上束手无策。2.大多学生认为学生的讲解“含金量”不高, 根本就不听讲。3.认为学生的讲解和课堂中的讨论太浪费时间, 不如自己学习。4.对同学的讲解不认真倾听, 更谈不上对问题的质疑。我认为一定要给学生做思想工作, 让学生明确学习需要主动建构, 主动探讨、相互协作。

3.营造轻松、愉悦、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1) 改变教学方法, 使学生乐于参与。传统的课堂注重教师的讲授, 忽略了学生的感受, 师生间是简单的传输知识, 学生的参与度从未被提上日程。新课改提出将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在课堂中自觉学习、主动探究, 体会成功。

我在实践中改变了教学策略, 为学生营造了学习的氛围, 启迪了学生思维, 有利于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例如:在讲第二次鸦片战争时, 学案中设计了这样的问题, 问英法为什么要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在学生努力思考、讨论的过程中, 我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说完后, 有两位同学走到了台前, 模拟了当时英法两国的谈话:甲说:“法老弟你好”, 乙说:“英大哥你好”, 甲说:“我国的货物在中国滞销了, 肯定是开放的通商口岸太少了, 享有的侵华权益太少了, 你能不能跟我去跟清政府提一下, 要求重新修改一下条约”, 乙说:“好呀!没问题”。甲说“如果清政府不答应怎么办?”, 乙说“如果不行, 咱们就联合发动战争。”两位同学表演完后, 掌声不断地响起。课堂活跃了起来, 大家学习的热情急剧高涨, 情绪饱满, 我因势利导, 点出材料体现的中心意思。英国货物在中国滞销的原因是: (1) 输入中国的商品不符合中国的国情。例如:钢琴、睡衣、睡帽、刀叉等。 (2) 中国自然经济对外来商品具有天然的抵抗力。 (根本原因) (3) 中国的老百姓太贫困了。正如马克思所说:“中国的老百姓不可能既购买鸦片, 又购买商品。”侵略者在为战争找借口, 美化其侵略行为。英法是欲壑难填, 为了进一步扩大侵华权益, 随即向中国发动了战争。学生对材料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也对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有了更加透彻的认识。

(2) 给学生营造身临其境的氛围, 促进其积极投入学习。课的质量高低, 不在于教师讲得精彩与否, 而关键是能否“抓住”学生, 让学生乐学, 主动地学习, 其结果可想而知。依据历史学科的特点, 我在教学中努力探究、思考, 根据课的特点, 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例如:讲九·一八事变时, 我是这样设计的:我给大家唱首歌:“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哪里有我的同胞, 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刚唱一句, 还没有提问, 学生便争先恐后地回答, 歌曲讲述的是九·一八事变, 我因势利导, 今天我们就来关注九·一八事变。学生被这种新颖、独特的导课吸引了, 下面的课上得是既轻松又愉悦。我接着启迪学生的思维, 日本为什么要向中国发动战争, 为什么在1931年呢?问题抛出后, 学生热情高涨, 积极分组讨论。有学生回答:“日本侵略中国是必然的, 因为明治维新后日本国内制定了大陆政策。”教师:“相当不错, 大家掌声鼓励, 为第二组加分。”我接着追问:“侵华是日本计划内之事, 日本为什么选择在1931年发动呢?”课堂中的互动被推向了制高点, 思维互动频率高了起来, 课堂的氛围紧张、紧凑了起来, 有学生回答:“因为日本是岛国, 资源短缺、市场狭小, 不向外扩张, 就不能很好地发展。”当时我及时给了点评, 回答得不错, 有这方面的原因, 望大家积极思考, 选择在1931年的原因是什么?另有学生回答:“我们组一致认为, 选在1931年, 是因为受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我觉得很欣慰, 感觉学生太棒了, 这种互动探究的课堂的确使双方受益匪浅。

(3) 依据历史学科的特点, 利用多媒体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 也不需要套用现成的模式, 根据课型的特点, 选择适当的方式。新教材史料丰富、图文并茂, 在讲授知识时, 有时需要多媒体辅助教学。例如:讲战争、文化时, 直接讲授显得干巴巴的, 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 相反, 利用多媒体教学, 效果明显不同。多媒体的视听并举、形象逼真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 能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 增强课堂的时效性。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维持学习兴趣大有裨益。教学活动中“共鸣点”多了, 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也就随之增强了。

四、学会反思, 学会及时修正失误。

1.教师要在教学中定好自己的位置。教师应该是学习的引导者和参与者, 不是简单的输送知识。在提问方面, 问题应多样化、新颖化, 具有启发性。倘若一味提出封闭式问题, 会使学生感到压抑和无趣。没有反思的教学, 不能称作上乘的教学, 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思考、不断总结, 不断反省, 才能领悟教学、完善教学、提升教学。针对自己在教学中的失误, 认真分析, 严肃对待, 努力改进, 力争使自己的教学有质的飞跃。

2.教师要对学生的回答采取策略性的反馈。采用鼓励性的语言使学生参与到互动课堂中, 让每位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在适当的时候给学生恰当的评价, 唤起学生足够的自信。在互动探究式教学法中, 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形:课的进度缓慢, 在学生讲解后, 教师点拨重难点、疑点, 往往会忽视对学生的评价, 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这在以后的教学中的确应该引起注意。另有, 对学生一定要有耐心、爱心, 宽容学生的错误和失误, 给学生正确的引导, 而不是严厉的批评。评价应该以鼓励性为主, 评价手段应该多元化, 尊重学生的人格,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为学生的学习和终身发展服务。

3.教学中应注意思考。听了名师的课, 我思考了很多, 同样的课, 别人上出来就有味道、有特色、有亮点。例如:在讲宗教改革、文艺复兴时, 不仅点拨了重、难点, 还启发了学生的思维, 这节课想讲什么?要使我们明白什么道理?他能做到将复杂问题简单化、通俗化, 最后一语点破, 说我们生活中需要宽容, 将历史课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 感觉历史不再遥远, 而是贴近生活。宗教改革的主导思想便是宽容。例如:在讲孔子思想的时候, 仁和礼, 延伸到今天讲和谐社会。这一点对我启发很大, 作为教师, 尤其是历史教师, 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活化、延伸, 使得课堂充满智慧、充满快乐。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总之, 教学有法, 但无定法。“任何教学方法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都不能理解为是最理想的。”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化的方式, 但可以相互借鉴。互动探究式教学也是如此。互动教学在理论上、实践上的不完善要求我们进行深入研究, 相信互动探究教学作为一种新的理念和方式, 必将在未来的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必将推动教学改革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振宁文集 (上)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467.

[2]吴效锋主编.新课程怎样教——教学艺术与实践.沈阳出版社, 2003:197.

[3]张大均.教与学的策略.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4]高亚丽.“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刍议.教学与管理.2005 (6) :84-85.

[5]由田宏.“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模式的构想与实践.内蒙古教育, 2005 (3) :19-21.

[6]李如密, 侯会美.交互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建构.当代教育科学, 2004 (8) :27-30.

[7]周小山主编.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新课程的教学观.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对中学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的反思 篇8

1. 对教学理念的反思

教学理念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教师的教学理念折射于其课堂教学行为之中。所以,教师对教学的反思应当首先从教学理念入手,通过对教学理念的反思,使自己的教学理念升华。现代教学观积极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历史与社会课堂不再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满堂灌,而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型的“学本课堂”。

同理,中学历史与社会学科过去往往被认为“枯燥乏味”,对学生缺少吸引力,在中考中不重要。因此,作为中学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教师尤其应当注重对教学理念的反思。如何在教学中增加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历史与社会学科感兴趣,上课能认真听讲,这是历史与社会教师应当关注的底线。

现代的教学观认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指导者、参与者和评判者。教师作为组织者,就是通过组织活动、创设情境、探究问题等方式让学生独立自主地、积极主动地发现和领悟需要掌握的知识,教师必须具备驾驭课堂的能力。作为设计者,教师必须把课程内容转化为贴近学生已有的知识,更具有探索性和开放性的教学问题,构建起开放的、充满活力的对话式教学体系。

因此,中学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仅可以讲授知识,还可以以开展小组辩论、观看纪录片、参观博物馆等方式进行授课,使学生对历史与社会学科产生兴趣,进而积极主动思考问题,学会自主学习。作为教师还可以通过这些方式,引导学生对一些事件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并促使学生对其所作的价值判断进行反思。

2. 对教学目标的反思

教学目标具有指导教师选择教学策略的作用,也是评价教学活动是否具有实际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对教学目标的反思是教师对中学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进行思考的重要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对三维目标把握不到位的现象。

首先,一些老教师重视知识的传授,但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而一些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却忽视系统的知识传授。这就导致由于学生握知识的能力不足,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不仅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更影响学生对历史与社会学科的兴趣。

其次,忽视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与体验既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又是课程实施的重要手段。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变知识的传授者为知识的引导者,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已有认知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3. 对教学方式的反思

教学方式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方式的总称。目前,中学历史与社会教学的方式比较多。在实际授课的过程中,大部分老教师往往采用较为传统的讲授方式,而大部分中青年教师则响应新课改的号召,开始尝试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新教学方式。

近年来,很多授课案例热衷于采用情境教学的模式。即创设一个情境,然后选择与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内容,再利用可用资料自主探究。师生之间通过讨论交流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最后对上述情境教学的教学效果做出评价。这样的教学模式更加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兴趣。但是这样的教学模式也存在诸多缺点,如一些学生仅仅是为了“看新鲜”而忽视教学重点,造成学习时间分配不合理的现象。

因此,中学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师在对教学方式进行反思的过程中,不能仅仅追捧现在流行的一些教学模式,而是应当对每种教学方式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找出真正对教学有利的教学方式,使教学效果更上一层楼。

二、对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进行反思的作用

1. 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能力

新课程的实施,不仅仅是简单地将学生的教材换成新的,而是要求教师转变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任课教师想要领悟新课程的理念,不是通过短短的几次集中培训就可以达到目的的,必须经过一个从学习到实践的过程。如果没有教育理念的转变,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的转变仅仅是“换汤不换药”,并不会让教学工作发生实质性的转变。

2. 增强教师的责任感,提高其职业道德水平

积极主动地对教学进行反思,需要建立在教师的职业道德与责任感的基础上,对教学的反思体现在教师对自己的要求以及对学生的责任心上面。因此,初中历史的任课教师要经常思考教学中。怎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即使仅仅是“听故事”的兴趣也是不错的。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对教学进行反思,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体现。效果良好的教学工作需要良好的职业道德作保障,任课教师的道德水准如何,直接影响到教学反思的投入程度。道德水平越高的教师,越会经常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种种细节,表现出一种执着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3. 打造良好的专业素质,造就骨干教师

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师要不断调整纠正自己的教学行为,使教学实践趋于合理,符合课程改革的目标与要求,符合时代的要求,促进自己的持续成长,改变过去那种“填鸭式”教学的陈旧模式。单纯依靠教学经验会使教师因陷入职业倦怠中而不思进取。因此,教师要及时反思自身的教学进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更新教学理念,将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知识,将自己打造成骨干教师。

4. 推动教学研究的深入开展,打造研究型教师

现代社会要求教师将自己打造成研究型的教师,这就要求历史与社会教师将学科理论与自身的实践相结合,并在总结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从而促使自身由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的转化,最终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5. 提高实践能力,挖掘教学潜能

教学是任课教师利用各种教学工具和教学手段,实现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发展的活动。作为中学历史与社会教师,应当经常思考各种教学方法、教学仪器、教学过程控制如何正确运用,以此来提高自身的教学实践能力,挖掘自身的教学潜能。

与此同时,中学历史与社会教师在对课堂教学进行再反思的过程中,能够敏感地对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正确的判断和选择,从学生的立场看问题,引导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在教学方法上,能够结合历史与社会学科特点,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使学生能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摘要:近年来,教育学界对教师的职业发展愈加关注。对教学的反思成为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方式之一,且越来越受到关注。从教师职业发展的角度看,教师只有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对自己的教学活动不断进行反思,才能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在当前新课改背景下,对中学历史与社会学科进行彻底的教学反思很有意义。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反思,教学

参考文献

[1][美]威尔顿.美国中小学社会课教学策略[M].吴玉军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中学历史教学反思 篇9

在文化问题的争论中, 九十多年前的“新文化运动”是一段经典公案, 它深刻影响着中国近代历史的进展, 更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中国当时及今后的发展路径。在中学历史教育中, 新文化运动也向来受到重视, 但是, 由于当时的那场文化大辩论所涉及的内容之广泛, 触动问题之深刻, 实非教材上几页概括性的文字所能解释清楚, 所以十分有必要对这部分教学内容进行深层次的辨析和审视。

近年来, 中国传统文化热大潮涌起, 已成席卷之势, 凡是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事物, 都能赚上几分眼球, 这就把中西文化之辩这一新文化运动时的话题再次摆在人们面前。以汉字为例, 最近不少人呼吁恢复繁体字, 认为只有繁体字才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附和者也为数不少。遥想九十多年前, 以钱玄同、刘半农为代表的一干新文化干将极力鼓吹取消汉字, 采用西方的字母文字。前后对比, 相去何止万里!为什么竟有这么大的反差, 课堂上的学生常有此问, 作为教师, 又如何回答呢?笔者认为新文化运动留给我们的不仅是崇尚科学、民主的精神, 也有对中国固有文化的自卑感和自信心的缺失, 而且这种文化基因就像种子一样, 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磨损, 反而愈发成长, 结出种种怪果。

因此,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还有一个重要课题, 就是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驱除已经在国人头脑中扎根的文化自卑感。国家提倡的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提升国家软实力, 中学历史教育实有不容推脱之重责, 但这一点, 往往容易被人们忽视。所以, 在新文化运动章节的教学中, 应该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首先, 做好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历史背景的功课。中国传统文化有其自身发展的历史特点, 其内在生命力在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表现。中国近代以来在政治、军事上的失败在一定程度上归结于文化的原因, 但也不能全部归因于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应该为学生指出, 中国传统文化在明末清初达到了一个充满活力的顶峰, 其思想内核与同时期西方的启蒙思想有相近之处, 而随着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不断强化, 传统文化中的鲜活气息一度消沉, 稍后清王朝的封闭、禁锢政策更使得中国的文化死气沉沉, 逐渐落后于西方的发展步伐。直到鸦片战争以后, 在西方强大的军事、经济实力的打击下, 国人萌生出“变”的意识, 由器物而制度, 由制度而思想文化的顺序逐层深入, 洋务派、维新派的主张被认为于中国的沉疴无法奏效, 而思想文化这一社会结构中最稳定也是最深层次的因素被人们发掘出来, 当做挽救中国的最后法宝。正所谓积重难返。当时受西方文化影响深重的一批有识之士, 在中西势力对比极其悬殊的事实面前, 对自己国家的文化产生了一种歇斯底里的绝望和痛恨, 于是才有了那些现在看来令人震惊的主张和言论, 那是当今的我们根本无法切身体会的。这样的历史背景准备, 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传统文化的发展轨迹, 一方面为新文化运动的发生做好铺垫, 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可观的心理评价。这就是历史情境的作用, 是中学历史教学必须考虑的课堂背景因素。

其次, 多层面、立体化地展示新文化运动的全景。新文化运动争论的双方都是当时中国最杰出的思想者, 他们的思考有可取之处的。虽然当时中国的历史发展要求除旧立新, 但对“旧”的一面应该辩证地对待。仍以汉字为例, 当时主张废除汉字者如钱玄同声称:“废孔学, 不可不先废汉文;欲驱除一般人之幼稚的、野蛮的思想, 尤不可不先废汉文”;鲁迅也认为, 汉字是“愚民政策的利器”, 是“劳苦大众身上的结核”, “倘若不先除去它, 结果只有自己死”;瞿秋白甚至以为“汉字真正是世界上最龌龊最恶劣最混蛋的中世纪的茅坑”。这些主张的确令人震惊, 须知文字是文化的血脉所赖, 就像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占领区的奴化教育首先要推广日文而消灭汉语一样, 欲亡其国, 先灭其文字, 如果真如上述主张那样, 今日之中国, 还能称为中国吗?因此, 在授课中, 要尽可能全面展示新文化运动相关内容, 使学生认识到对新文化运动中各派的主张要辩证地看待, 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对其“新”的一面的描述和肯定。

再次, 引导学生思考和评论新文化运动对其后中国文化的影响。新文化运动以后, 虽然激进派的主张并未全部实现, 但中国传统文化受到的打击却十分巨大。当下的文化倾向, 无论是唯科学论、全盘西化论, 还是传统至上的主张, 都有值得反思之处, 而这些倾向可以说是在新文化运动时就埋下了伏笔, 所以, 追究其身后影响是具有现实意义的。还以汉字的问题为例, 当前, 不仅有繁体字与简体字之争, 对汉字本身质疑的声音仍然时有听闻。有论者认为, 在计算机时代, 汉字的形式和本质, 与计算机编码的原则不相符合;同时, 使用汉字不利于自然科学思维方式的学习, 是中国在科学领域落后于西方世界的根源所在。对此种论调, 我们不妨一笑置之, 但其背后的文化推动力量却不容忽视。笔者认为, 在授课中, 就要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到文化的生命力正体现在其能自省、自新。

至于如何引导学生增强文化自信力, 不妨以“新儒家”思想为钥匙。新儒家思想在台湾、香港和海外汉学界有深厚的基础, 但是在我们的中学教育体系中涉及甚少, 教师可将其精华及其要领授予学生, 有利于启发学生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和发现其新的生命力。

比如, 新儒家重新解释了“内圣外王”的儒家核心思想, 在现代条件下, “外王”就是科学与民主, 因此由“内圣”之学开出科学与民主的“新外王”。又如由儒家文化开启的资本主义, 即所谓的“儒家资本主义”, 这种模式, 在近几十年的东亚国家和地区已经初步取得成效, 如日本、韩国、新加坡、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就是例证。这些新颖的思想是这个传统思想与时俱进发挥强大生命力的理论指导, 中学生有选择性地接触新儒家思想, 对其树立健康积极的文化观大有裨益。

综上所述,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具有争议性的和探讨空间的文化问题是开启学生历史思维的窗口, 教师务必引导学生进行全面、客观、深入的思考, 应尽量避免文化上的形而上学, 一方面运用马克思主义史观对文化问题作辩证考察, 一方面采用文化相对论的方法重视传统文化的价值。

只有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 重新审视其应有的历史地位, 才能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使其具备甄别良莠的眼光, 扬弃各种文化资源, 为我所用。这应当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题中之义。

参考文献

[1]陈独秀主编.新青年[M].上海:上海群益书社, 1916~1918.

[2]罗志田.激变时代的文化与政治:从新文化运动到北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3]方东美.新儒家哲学十八讲[M].台湾:黎明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1993.

中学历史教学反思 篇10

5320教学模式是指把一个班分成若干学习小组, 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 学生自学, 小组内合作学习, 以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在这种模式下讲课的时间不得超过20分钟。5320教学模式在本校实行了近一年,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 及时进行课后教学反思及撰写好教学反思, 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 更是提高教师业务能力的重要方法。历史学科的教学反思作为一个完整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历史学科在课堂教学中、教学后要反思什么, 如何反思, 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是对教师课堂语言的反思。《中国古代科技》是一节枯燥的内容, 如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导语课我提到莫言, 提到诺贝尔文学奖, 学生兴趣便来了, 很快就能进入学习状态。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 教学的引导者, 5320教学模式下, 要求教师讲授的时间不能过长, 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精练, 富有感染力, 才能较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的开头便是成功的一半。

二是对学生参与课堂态度的反思。有次在办公室听到一位教师感叹“又给自己上了一堂课”, “今天还是唱独角戏”……为什么会有这种结果?有必要反思其原因是在教师还是在学生?经过反思发现其原因主要就是教师没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一些老教师不放心学生自主学习, 不愿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上课仍是一言堂, 于是就出现了以上结果。想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就要从教学方法及教学语言方面来寻找突破。时刻记住学生是主体, 学生是主角, 给学生展现自己的机会, 这个课堂是全班学生的课堂, 不再是教师一人的课堂。

三是对导学案设计的反思。导学案是5320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环节, 是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符合学情的导学案能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体现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和自主发展的教学目标, 让学生在导学案引导下学会学习, 学会创新, 提升能力, 实现高效课堂。在教学《文艺复兴》这一课时, 笔者设计的导学案简单易懂: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复古运动吗?为什么会兴起于意大利?它反映的时代主题是什么?这一导学案在5320模式下的教学中起到了很好的助学作用。

四是对课堂教学方法的反思。5320教学模式体现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这个模式下, 如何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这需要进一步反思总结。教学《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时, 笔者采用的是横向时间轴, 在做了简单的示范后, 让学生自己动手, 把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情况用时间轴表示出来, 并把其发展特征标出来。在教学《辛亥革命》这一课时, 从同盟会的建立到辛亥革命的失败, 其时间很多, 学生对记住这些时间感到头疼, 于是笔者教学生用纵向时间表法, 把一些事件和时间联系起来。学生动手制作简单的时间表, 事件、时间一看就能了然于胸。教师及时针对不同教学内容进行反思, 对教学方法进行灵活处理, 才能实现有效教学。

五是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我们的教学对象是一群在心理上和生理上都不尽相同的青少年, 是一群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各异的学生, 针对不同班级不同学生的基础, 教学方式方法有所不同, 效果也有所不同。如笔者在教学《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这一课时, 重点班的学生对笔者设计的导学案能够按时有效完成;但在普通班, 学生觉得时间不够, 而且效果不明显。这就说明, 同一课的内容, 相同的要求, 不同的学情有不同的效果。这就要求我们要及时做好教学效果的反思, 这样就可为下一次不同类型的班级设计导学案提供了参考, 从而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打下基础。

六是对学生的课后作业、测试情况进行反思。课堂上哪些内容学生掌握了, 哪些还没有掌握, 完成专题学习后, 教师有必要布置作业或进行测试, 通过对作业或测试效果的检测、总结、分析来反思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针对弱项知识, 可以在复习阶段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 篇11

关键词:历史教学;重要性;学习兴趣

对于进入高中的新生,他们往往对历史课程的学法还不了解,因此在课程开始之初就必须着力于“活化”历史教材,在一开始就能让历史带给他们一种轻松和快乐。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质量,我认为要经常进行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借助一定的研究方法,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得失,教学反思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在新课改下,教师要注重教学反思,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实施途径和课堂结构,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下面笔者就高一新教材(人民版)有关专题为例,来和大家一起探讨历史课堂教学实践中的教学反思。

一、对新教材特点的分析和反思

新课程历史知识深挖形成专题,围绕专题组织史实,围绕专题形成知识结构,依托专题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和形成认识判断,教学内容的学术性、思辨性加强,因为通过各方面教学任务的分解,最终完成某一项综合性的教学任务。但是,那时着眼于教师的“教”,研究的是知识如何落实;现在;着眼于学生的“学”,研究的是知识如何在启智方面发挥最大的效益,知识是怎样内化为学生的学习素质的。再具体点说。按照旧的教学观念组织教学,教师会带着学生一步一步分析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得出结论和认识。按照新的教学理念,教师会让学生就宗法制和分封制自主提出问题,在筛选问题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解决问题。在解决旧问题的基础上,学生可能产生新的问题,学生带着新问题离开课堂,为他可能的进一步探究提供切入点。总之,反思模块化教学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提升学生认识层次。

二、转换问题情境,将问题进行类化

这是实现知识迁移的关键。问题情境是问题的呈现方式。一个问题的呈现方式与构建的认知结构越接近,就越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和运用。在具体的训练过程中,要注意问题情境的转换。

1、对问题进行“变式”。“变式”是对问题的变换样式,“变式”的目的是转换问题的呈现情境和样式,以使其与学生所构建的认知结构相接近,为知识的迁移和问题的解决做准备。如,2003 年高考文科综合试题长城题中的一问:“魏晋时期河西地区的繁荣与西汉以来对西北的长期开拓有密切关系,请参照材料(略)和所学知识分析汉长城如何促进了西北地区的发展。”这里面的“所学知识”即是在平时学习中的书本上的知识,但是在教科书中却没有关于魏晋时期经营河西地区的内容,也没有关于汉长城促进河西地区经济发展的内容,这样,本题便无法纳入所建立的知识结构中。因此,需要将本题的呈现情境进行转换,以接近或适应所构建的知识结构的情境。如,根据材料所知修筑长城是西汉开拓河西地区(西北地区)的一个举措,代表了西汉经营西北地区的努力和活动,因此可以将此题变换为“分析西汉、东汉为促进西北地区经济发展和民族融合所做的努力及影响”,便可将该题纳入到所构建的知识结构中了,可以顺利地迁移“西汉修筑长城抵御匈奴入侵、设置西域都护、使者校尉”等内容进行分析和回答。

2、依据问题与认知结构间的共同因素,将问题进行“类化”。“类化”是指将问题纳入相应的同类知识结构中,并从这个结构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的过程。在转换问题的情境后,根据转换后的问题与认知结构间的共同因素和联系,将问题与知识结构、新知与旧知、未知与已知相“链接”,利用所构建的知识结构去“类化”这个新问题。如上题,问题的情境进行转化后,便将该题“类化” 到学生已构建的关于“西汉处理民族关系的举措和意义” 的认知结构中,在这个结构中易于找到解决的途径和方法。

三、培养学生质疑意识与方法

历史教学中较为普遍地存在教师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把教材知识视为真理,奉为神圣,要求学生死背史实和结论,质疑意识缺失。

基本史实和历史结论构成历史的陈述性知识。历史知识具有客观性又有主观性,即二重性。客观性指史实的客观性,主观性是指结论的主观性。历史结论是教材编写者对史实的解读,具有时代性和主观性。史实是虽然具有客观性,但也不能说就是绝对的历史真实,可能个别史实也是谬误。历史结论具有时代性和主观性,我们更需质疑。例如,列宁指出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腐朽的资本主义,而今帝国主义是垂而不死,很多方面我们还要学习借鉴。再如,经济危机在旧教材中认为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现象,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造成的。而今年从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在全球化的当今时代,哪个国家能逃脱经济危机的厄运?还有,在旧教材中对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评价是否客观、公正?

要培养学生质疑的精神,首先教师要有质疑的精神和尊重历史的态度。教师要关注史学动态,查阅历史资料,敢于质疑。其次是引导学生质疑,培养学生质疑意识,指导学生质疑的方法。例如,《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105页的活动课:你怎样评价辛亥革命。讨论题目是:有人说“辛亥革命胜利了”,也有说“辛亥革命失败了”,你怎样评价辛亥革命,为什么?教材还给学生提供了有关资料、参考论文。通过这个活动课,使学生明白对辛亥革命评价有多种观点,但不管哪种评价都要有依据。

四、结语

总之,针对目前学生认为学习历史课没有用,学习是为了应付考试的实际,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学习的目的性、重要性教育,教育时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学用结合原则,阐述历史课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以提高学生的能力为教学中心,若长久坚持,学生就会从“为用而学”发展到“越学越有用”、“越有用越想学”的境界,这也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

参考文献

[1] 周鼎勋.高中历史新大纲体现了时代精神

[2] 叶正书.新的教學观念呼唤新的教学方法.

[3] 陆安.试论历史课程改革与历史教学改革.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1,(11).

[4]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中学历史教学中历史小品运用漫谈 篇12

历史小品就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它是一种历史课堂教学活动, 即在教师的指导下, 按照常规教学内容和进度, 以课堂为基本阵地, 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基本特征, 让学生通过自主活动、自主思考、自主探究、自主实践, 引导学生在历史情境活动中去体验, 在历史情境活动中去发展。它通过把某些适合表演的历史事件的课文内容或阅读材料改编成舞台小品的形式,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表演小品。无论是扮演者还是观众, 都要把自己投入到当时的情境中去, 并就此展开讨论, 增加对历史的理解,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更好地理解和探讨教材[1]。

历史小品走进课堂, 确实能给历史教学注入一股新鲜活力, 使历史课堂教学有了生气。下面我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运用的历史小品及其效果来谈谈它的积极作用。

一、能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俗话说的好, “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成才的先导”。学好历史, 首先要对历史感兴趣, 因为兴趣才是学习的动力源泉。历史课堂上表演小品, 学生感到新鲜有趣, 让学生身临其境, 一下就把历史展现到了眼前, 学生感受到了学习历史的趣味, 这样就拉近了学生与历史课的距离, 让学生带着一种轻松自如的心态进入历史课学习。每次设计历史小品时, 学生表现非常活跃, 都能积极主动承担、认真完成活动任务, 都争着表演历史人物。如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大变革时期, 这一时期的文化百花齐放, 呈现“白家争鸣”的特点, 各个学派的主张难以掌握和理解, 为此我编排了几个历史小品进行表演:1) 苛政猛于虎;2) 三人行必有我师;3) 老子以柔克刚;4) 孙子训练宫女。这样有趣的历史小品, 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 也使学生们在一种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 避免了历史课的枯燥乏味, 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能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在历史的教学过程中, 有些历史知识点只靠教师全盘灌输、讲解, 学生是难以理解的, 甚至无法记住。因此, 要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就不仅要让学生听、读、说, 还要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对于历史教学来说, 课堂教学仍然是教育的主要途径。在课堂教学中, 要使学生对知识加深记忆, 做到融会贯通, 就需要教师设置适当的情景, 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 做到师生互动, 适当地运用表演小品则是一种很好的形式。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主要大国召开了四次大的国际会议, 要掌握的内容很多, 学生比较头疼。为此我编排了小品, 一方面让一些学生表演德日法西斯的疯狂侵略;另一方面“几个大国首脑”, 面对当时形势商讨应对的办法。结果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积极讨论、商讨。就这样让学生通过听、看、做等方式参与教学活动, 做到眼到、手到、口到、心到, 能使学生通过表演小品对所学知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有助于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知识和巩固知识点, 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能使学生各方面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历史小品, 强调学生的自主参与、自主思考、自主探究和自主实践, 学生始终处于活动的状况中, 它对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能得到培养和提高。如一个小品表演往往需要几个学生团结协作, 才能共同完成, 因此演小品对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在表演小品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 如正在表演的同学突然忘了台词等, 怎么办?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应变能力。所以,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小品可以使学生提高其遇事的应变能力, 还有语言表达能力[2]。历史小品的编排和表演为学生提供了相对自主的深入掌握知识的空间, 并且这个空间是活跃的, 进一步提高了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因此历史小品的表演对学生收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联想探究的创新思维能力、组织能力、应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等, 都能够不同程度地得到培养和提高[1]。

四、能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历史小品重在学生参与活动, 没有成功与失败, 教师不能要求太高。我们在组织《春秋战国的纷争》中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历史小品时, 演绎越王勾践、吴王夫差等角色的学生非常投入, 动了真情, 流了泪水, 非常感人。学生正是通过主动的参与和体会, 不仅了解了当年越王勾践为了雪耻称霸的艰难, 而且实现了自我教育, 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五、历史小品的选取

历史小品不仅仅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而且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提高了素质。但选择历史小品一定要注意一些技巧。

(1) 历史小品的选题, 要尽可能选择教材中一些能反映重大历史事件的故事素材。如, 商鞅变法,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等。

(2) 历史小品剧本的编写, 要由老师与学生共同来编写。编写的要求:1) 是主题鲜明, 依托教材, 突出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2) 是精而短小, 品而有味, 能给学生一定的教益和启发[1];3) 是要符合历史事实, 不能虚构、夸张。如小品《昭君出塞》, 有些和亲是被迫的, 但昭君出塞没有任何被迫, 不能颠倒事实。另外, 要突出昭君出塞与呼韩邪单于和亲, 不是屈辱的纳贡求和, 而是平等互利的结合, 是民族和平友好的交流与融合。 (3) 历史剧本的台词, 要简洁生动, 通俗易懂, 尽量口语化、幽默。

(4) 历史小品的演员, 要具备一定的能力, 如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等。

(5) 历史小品的情节, 要符合历史事实, 易于表演, 难以表演的就运用旁白解说。

(6) 历史小品的表演, 要注意表情和动作尽可能符合历史情境和人物性格特征, 还需要全体同学的配合, 这样效果才好。

(7) 历史小品的导演, 要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 对表演不能要求过高。

六、历史小品运用误区

历史小品是一种历史课堂教学活动, 通过学生以自己的直接体验来感知历史事件, 了解历史人物。它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激发了学生想象力、创造力。但它也有局限的一面, 不能走进误区。

(1) 历史小品的编排非常耗时费力, 一学期中在一个班不宜多搞, 可以在所教的年级班级中共同享用[3]。

(2) 历史小品的编排不能太长, 要短而精悍, 内容是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

(3) 历史小品的编排不能太闹, 要引导学生探究问题。

4) 历史小品的编排不能太密, 要突出主题。

总之, 历史小品有利于开拓思路, 改变传统的教法,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不仅仅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而且锻炼了学生的能力。这也符合中学历史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在“活动”中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潘伟东.中学历史课堂活动课的研究与实践[J].历史教学问题, 2004, (6) :93-95.

[2]白桦.小品走进课堂的辩证思考[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01, (9) :28-29.

上一篇:变电二次设计中的问题下一篇:腹膜前间隙修补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