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学探究(精选12篇)
中学历史教学探究 篇1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历史课堂教学是教学目标实施的主要环节之一。而提问是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也是一种有助于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重要方法。它既是激发学生思维积极性、刺激学生学习兴趣、营造良好课堂气氛的一种重要手段,又是对学生进行形成性检测,及时反馈教学效果,强化教学措施,纠正教学偏差和控制教学质量的基本途径。亚里士多德曾说:“人的思想是从疑问开始的。”恰到好处的提问,可以揭示学生认识中的矛盾,引起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激发学生去积极思维,使学生的情绪处于最佳状态,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因而,如何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提问这种教学手段,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便成为值得我们历史教师认真研究的课题。笔者结合自己近两年来的课堂教学实践,就提问的特点、方式和要求谈以下几点看法,仅供大家参考。
一、能力教学模式提问的特点
所谓能力教学模式提问,是指那些激发和维持学生主动探索学习、积极进行发散思维的提问,课堂教学程序的核心是教师的提问、学生的回答以及教师对学生的回答所作出的反馈。研究发现,传统教学模式的提问,运用的大多数是记忆型的问题,仅要求学生根据书本作直接的回忆或对具体事实作回答,很少要求学生进行高水平的创新思考。也就是说,教师提问虽多,问题却很少是能力性的。那么,能力性提问有哪些特点呢?总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鼓励性。
教师所提的问题要能引起学生的积极参与,推动学生进行集体的或独立的探讨活动。这里所说的积极参与不是指学生根据课本或教师的讲述,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通过机械回忆来回答,而是要通过积极的探索和动脑思考后再作回答。具有这种特性的提问,从内容上看属于高级问题。高级问题是与低级问题相对而言的。低级问题是指要求学生回忆信息的问题。对于低级问题,学生可采用相似于教师讲述时所采用的形式,或课本中所用的形式来回答。这类问题的回答既不能超越先前所呈现的信息的范围,也不能改变信息的形式或组织结构。如果将这类问题的回答与原始资料进行比较,那么就很容易按正误来进行判断。
(二)提示性。
所谓提示性,是指教师所提的问题,对学生的探讨活动要能起到指导或导向作用,给学生指出探究的大致方向。可以这样认为:一个具有探究倾向的教师,很少直接把知识告诉给学生,但却经常向学生提问。而一个探究性的提问,对学生来说实际上就是一个提示。
(三)开放性。
所谓开放性提问,是指允许给出多种可能解释或回答的提问。开放性提问的形式多种多样,如:“如果……那么……”“你认为接下来将发生什么?”“你认为应当怎么做?”“关于这个问题你还有其他看法吗?”与此相反,允许作出有限解释或回答的提问则是封闭式的。从理论上讲,理想的做法是能力教学中的提问始于发散性,终于聚合式。即用发散式提问鼓励学生去积极探索,用聚合式提问让学生得出某种结论。以某个问题为中心,多角度发问,让学生层层深入思考,重新组合知识,多方位掌握知识,培养学生多元思考与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变通能力,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
二、能力教学模式提问的基本要求
能力教学模式提问的主要目的在于引起学生的自主探究欲望,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为达到此目的,在进行能力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提问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问在有疑之处。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必须切合学生的疑惑,这样的问题才能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而问题一旦得到解决,他们就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在精神上得到极大的满足,从而进一步激起探究知识的欲望。如果教师不是问在学生的有疑之处,而是把满堂灌变成满堂问,不仅不能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还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影响能力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效果。
学生的有疑之处一般分两种:一种是学生自知有疑的地方,一种是自觉无疑而实则有疑的地方。对于学生自知有疑的地方,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它们提出来,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和假设,然后通过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归纳,把它们逐一解决。对于那些学生自觉无疑实则有疑的地方,教师要在这些地方设疑,恰当地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分析、比较、归纳等思考活动,这对学生准确地掌握知识、发展智力与能力,都是大有益处的。
(二)难易要适度。
在讨论能力教学模式提问的特点时,笔者曾提出探究性提问的问题属于高级问题,但这并不是说所提的问题越难越好,而应当难易适度,这是引起学生探究、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重要条件。所谓问题难易适度,是指教师提出的问题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层次性,又必须是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解决的。问题过难和过易都不利于学生开展探究学习,不能有效地促进他们智力和能力的发展:问题过于简单,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使学生进行积极思考;问题过难,又会使学生感到难以企及,不知从何做起,进而失去自主探究学习的兴趣。
中学历史教学探究 篇2
统的历史教学法只强调教师的讲授作用,而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堂结构的千篇一律,难以创设生气。这种仅仅把学生当作教育的对象和客体,重教师而不重学生,重传授而不重探索,重管教而不重自觉,重统一而不重多样,片面强调学生受动的一面,抹杀了学生能动的一面,压抑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也束缚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这种忽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体地位的“目中无人”的教学方法,其结果必然导致学生“听而不闻,学而不思”。用这种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必然会思路闭塞,视野狭窄,成为不谙世事的“书呆子”。这种人面对现代化的开放社会的种种复杂变化将会束手无策,难以适应。当今进行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就是要改变这种状况。为此,我校结合国家级课题的研究,对历史课堂教学的模式和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究,摸索出“读、讲、议、练”四段学习策略。它不但给学生带来了学习的乐趣,而且教师尝到了课的甜头。
而心理学研究表明:在课堂上,中学生注意力的集中的时间是有限的。过分的、强制性的他们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只能引起他们思维疲劳和厌烦心理。可见课堂上强制性地对学生“满堂灌”,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乐趣。同时,心理学研究还表明:虽然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主要是有意注意在起作用,但是无意注意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在很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情况下,起到有意注意所不能起到的作用,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媒体组合教学设计与“四段“学习策略就是以此为依据,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各种媒体最佳搭配方式,灵活运用转换原理,既使学生从无意识向有意识转化,又使学生紧张的大脑得到休息,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这种让学生兴奋不已,充满生气和活力的课堂教学,就是“四段”学习策略的核心所在。那么,任何在课堂上进行师生“四段”学习呢?
一、阅读——创设情景与设疑导学法
阅读就是教师课前明确课堂教学的目标,精心设计问题,学生根据教师所提问题,阅读教材,思考问题。
心理学研究表明:处在抑制状态的学生是不可能很好地进行学习的。因此教师应想方设法,将这种抑制状态转化为兴奋状态。我在教学中经常采取创设情景设疑导学法,即选择一定的媒体组合,从教材中发掘出有一定思考价值的知识内容,将其转化为问题的情景,一方面引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和动机,另一方面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养成勤思、善问的学习习惯,学会提出问题。从而使学生心理和课堂气氛同时活跃起来。例如,在讲世界史《新航路开辟》这课时,我设问:“西欧人为什么要到东方来?”学生回答后,再播放组合媒体,引导学生看《十四世纪欧亚主要商路》图,学生发现西欧与亚洲的往来通商早已有三条路可走。学生提出:“为什么还要开辟新航路呢?”我不是及时作答,而是指导学生看书独立思考,并对有困难学生个别辅导,得出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二、精讲——观察释疑与启发引导的讲解法
精讲就是教师在讲授时,突出一个“精”字。即学生通览教材,经过一番思索后,教师“精讲”。其主要目的是要用精练的语言,讲清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把书本上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教学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学生对教师的教,以及教学内容既能接受,也不厌烦,但是,由于对教师的教法摸得很透,就会产生“他一定会用老一套方法来教的想法”。然后就平静地在那里等待,这是一种不良的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当采取学生意想不到的方法,打破这种平静状态,使学生的学习心理活跃起来。例如:在讲述《秦汉时期的文化》时,学生对张衡的地动仪结构精妙无双难以理解,我采用组合媒体进行演示它测定地震方位的过程,让学生观察。当地动仪上小龙嘴里的一只铜球落入一只蛤蟆的嘴里时,“叮当”一声,学生不禁拍手称奇。学生在这种情景交融的状态中,对地动仪的精妙就一目了然,无须再言。这种妙不可言的表现魅力是传统的课堂讲解所不及的。它足以打破学生心理的平静状态,使课堂活跃起来。然后教师进一步启发引导讲解,问:地动仪的准确度怎样呢?公元132年一天,地动仪朝西的龙嘴吐出铜球,三天后陇西快马来报,那里发生地震。陇西在洛阳西500多公里,方向准确无误。再点明它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早的地动仪。学生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对地动仪的认识不但深刻,而且完成了从兴奋状态向理性的升华。同时形成了学习持久的动力。
三、议论——激活学生思维的讨论法
在历史教学中,议论就是有目的地让学生把尚未弄懂的问题的疑点提出来,师生一同展开讨论,激活学生的思维。方法可以由教师先提出疑点,引导学生思维,在讨论中解决问题;或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加以点拨启发,开启学生的思路,当堂讲清疑点;也可以概括几种不同看法,然后指导学生阅读一些相应的课外读物,交给学生解决问题的钥匙,让学生在课外寻求答案。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及时点拨,注重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让学生从各层面寻求答案。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心理方面常给学生一种具有新意的刺激,让他们在新鲜事物的尝试中,增强自信心。从教学的方面讲,这种新鲜的刺激能高度集中学生的注意了力,使他们处于一种积极向上的亢奋状态,愿意调动自己的全部力量进行实践。这样做不但能克服学生的畏难心理,而且可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各种能力。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常使用激活学生思维的讨论法,使学生在对新问题的讨论中,克服畏难心理,增强自信心,达到培养和提高各种能力的目的。例如:对“三顾茅庐”这一历史事件,大部分同学从刘备爱才、求贤这个角度去认识,这属于一般的常规思维。但个别同学提出了疑问:“诸葛亮是不是太清高了?”我及时鼓励这种大胆独特的想法:“这看法也不无道理。假如没有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岂不要高卧隆中一辈子吗?同学们切莫一味效法古人,因为时代不同了,当今社会为我们提供了许许多多成才发展的机会,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施展才能,实现人生价值。千万不能因等待而错失良机,误了前程!”。通过教师在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求异思维训练,让学生在讨论中从各个层面寻找答案,使学生的思维在“发散—聚合”以次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过程中,产生不拘一格的独创性。这就是突破求同定势,开拓创新思维。因此,在学生讨论问题时,要注重发展求异思维,多方面开阔学生思路,拓宽思维领域。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核心。
四、练习——师生互动与人机交互的练习法
学生在经过“读讲议”几个过程,获得了新知识、新概念,为了巩固这些知识,教师要精心设计一些练习题,(包括课外练习题),要求学生及时完成的,一般以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为宜。通过这些练习,一方面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克服求同思维定势,突破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界限,创造出新办法、新概念和新观点。另一方面,为了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过程,课堂上师生一起分析具有典型性、示范性、开放性的例题,让学生从多个层面寻找问题的答案。为学生的课后练习扫除障碍,并希望通过“练”,发现并及时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当堂掌握,当堂巩固和当堂理解知识的目的,并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任何人都希望别人把自己有能力,并且能某项工作的人。中小学生甚之。如果教师能够把握学生这种要求和愿望,及时地创造机会和条件,满足学生的愿望和要求,鼓励和激励学生的求知欲望,靠近个人的“最近发展区”,树立更高的学习目标,那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会由此进一步提高,学习的效果和质量也会更高。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媒体组合设计的优势,采用师生互动与人机交互的练习法。例如:在做选择题时,通过媒体播放,让学生亲自操作,在尝试中寻找正确的答案。在做填空题时,通过电脑屏幕,师生一同完成学习任务。在做简答题时,由媒体组合设计后,提供相关的材料,学生思考完成。
总之,媒体组合教学设计与“四段”学习法应用于课堂教学,能在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转换中消除学生的疲劳和厌烦心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能随着教学情景和方法的变化,使学生的心理由抑制状态向兴奋状态转化。这种意想不到的学习方法,能打破学生学习的心理平静状态,使学习心理活跃起来,并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的升华到新的境界,即向理性的升华。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能在他们对新鲜事物的尝试中,高度集中注意力,拓展思维,增强自信心,克服畏难心理。从而培养和提高各种能力;能通过各种交互练习,激活思维,满足他们表现能够胜任的欲望,树立更高的学习目标。从而使学习的效果和质量更高。
中学历史创新教学方法探究 篇3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单纯的陈述史实、说教式的历史教学方法已成为当下严重桎梏中学历史教育的瓶颈,也成为现代中学生树立正确历史观、评价观的障碍,因此,如何摆脱历史教学陈旧的方法模式,走出历史教学困境成为当前中学历史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审视当前的中学历史教学,存在着说教性太强、历史观念太陈旧、学生受教师历史观影响太深、学生的历史思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受到限制等诸多问题。我认为:教师不应是大量的历史信息的灌输者,而应靠自己的学识经验和对学科的把握,引导学生将局部的分散的知识串接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转变成为学生意义建构的促进者、帮助者和资源组织者的角色,这就需要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一、创设教学情境,提高课堂学习的实效性
我认为应将体验式学习引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亲身去体验历史,教学实践证明,情境创设无疑是学生体验式学习的一个理想平台,在教学中教师设计某种情境,让学生在这种情境与学习内容的结合中产生联想和情感的共鸣,从而领悟学习的内容。这种教学形式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让学生在实际感受中认识历史,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例如,在学习“戊戌政变”一目的知识时,我在课前为学生提供参考书和视频资料,让他们编写了包含“光绪帝授密诏、谭嗣同求援、袁世凯告密、六君子就义”的四幕话剧,体验慈禧的专横、光绪的怯弱、袁世凯的不义以及谭嗣同的悲壮。在课堂上学生的表演或显稚嫩,但通过剧本创作、角色体验,使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改革者的坚强不屈和反动势力的残暴和虚伪,加深他们对历史事件的理解,进而激发了他们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学生课堂学习实效性的提高就鲜而易见了。
教学中必须把握主次、轻重、详略、缓急,而突出重点、破解难点正是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例如:“责任内阁制”这一知识点在《英国的制度创新》一课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如果只是靠教师讲授,那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我在教学时就设计了一个“案例+问题”的教学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一知识点。首先,抛出案例:2003年,英国首相布莱尔追随美国出兵伊拉克,在国内饱受争议。然后提出问题:你认为:1.内阁全体成员大体同意还是反对?为什么?2.如果女皇伊丽莎白二世反对,布莱尔会不会撤兵?为什么?3.议会中多数人反对,结果又会如何?进而引导学生结合教材相关内容进行探究、讨论,最后教师再进行分析讲解。通过这样的情境教学,学生通过问题探究和案例分析加深了对英国内阁成员与首相关系、内阁与国王的关系、以及内阁与议会的关系的理解,进而全面掌握了责任内阁制的概念,有效地突破了这一教材中的重难点,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中学生大多活泼、好动,有意注意时间比较短,喜欢多变、宽松的教学环境。他们在安静的教室里,思想容易開小差,教学效果往往不理想。利用录音、投影等多媒体手段、渲染气氛,激发情感,通过声、相、动画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创设符合学生自身心理特点的教学情境,不断地给学生以新的刺激,使学生的大脑始终保持兴奋状态,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增强了学习兴趣。如我在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一课时,学习必须掌握的要点是: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国徽、国歌。国旗、国徽可以出示实物,向学生讲解,而理解国歌就比较难了。对歌词的内容,特别是国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学生都感到比较陌生。教师要结合中国的近代史,结合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充满感情地讲解。然后播放国歌的录音磁带,雄壮的歌声渲染出庄严的场面,教室里安静极了!同时我又播放((开国大典))片段。学生是心潮澎湃,激动不已,眼前浮现出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的情景,庄严的气氛感染着学生,激发起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感。又如在教学《大决战》中有关渡江战役的内容时,先播放解放军横渡长江的电影片断:长江上无数的大小船只,解放军冒着敌人的猛烈炮火,冲向对岸消灭敌人,顷刻间长江防线被突破。在播放片断过后,再用投影片打出毛泽东的诗《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渲染的气氛,生动的画面,使学生身临其境,深刻感受到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勇往直前,消灭敌人的英勇精神。
中学学生知识贮备有限,往往根据事物的外部特征进行概括和作出判断。问题探究就显得尤为重要,问题探究是探究式学习的核心要素。利用电教手段,巧妙设置问题,就可以点燃学生求知的火焰,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例如,在教学《三国鼎立》一课时,我首先播放《三国演义》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又用投影打出京剧中曹操、刘备、诸葛亮的脸谱像,将学生一下子便带入到特定的历史情境中。接着便用投影片设置了以下问题供学生思考:1、简单说说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情况,想一想曹操为什么在官渡之战取胜,而在赤壁之战却遭到失败?2、怎样看待文学作品戏剧中的曹操形象?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探究,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在课堂上,学生可以与老师,也可以与同学一起讨论解决问题。在分组讨论时,学生各抒己见,阐述自己的不同观点,可以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最后,每个组推选一人作小组总结发言,阐述本组的主要观点。教学实践证明,充分利用电教手段,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究,在探究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教学效果。
中学历史教学的价值探究 篇4
1 历史教学有利于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培育
清人龚自珍说:“灭人之国者, 必先去其史” (出自龚自珍《古史钩沈论》) 。历史学科与民族精神教育的关系, 是毋须多言的。有关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性, 论者颇多, 但在实施上, 我们必须从历史教学中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奋斗的艰难历程以及文化上辉煌的成就, 近代中国的忧患和挫折, 以及当今应有的警示和努力。这样, 民族精神的教育培养才能落到实处, 我国的历史教学宗旨即特别强调这一点。西方学者指出:“人类是文化的动物”。作为一个现代的国民, 除了具备世界的眼光和胸怀以外, 更要有中华文化的气质。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而以儒家思想为中心, 诸如忠恕仁爱之道、四维八德的精神, 都需要透过学习历史加以陶冶, 使历史知识和民族气质内化成人格的特质。
2 历史教学有利于民族认同感的培养
历史认同和民族认同对于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具有异常的作用。春秋时代的“诸夏意识”为先秦时代凝聚华夏民族的精神基础, 但其时的历史认同并不十分强烈;战国秦汉时代, 中国历史系统逐渐形成, 这一系统的主干就是:伏羲、神农、黄帝、帝喾、尧、舜、夏、商、周。此后, 凡是被融合为中华民族的少数民族或边疆民族, 他们除接受了汉式生活方式之外, 便是在精神上认同了这个历史系统, 而自认为这一历史系统是“我们的”历史, 例如魏晋南北朝时代, 胡族建国的国名有采用“夏”与“周”的, 而北魏的拓拔氏自认为是黄帝的后裔, 宇文氏则自认为是神农氏的后裔, 而“鲜卑族”为黄帝少子“昌意”之后。今日的汉族, 则大都自认为是“炎黄子孙”或“黄帝子孙”, 四川北部的羌族, 则坚定的认为自己是大禹的后代。这是一种从历史意识中所产生的历史认同之表现, 实则在中华民族融合的过程中, 少数民族变成了汉人、汉人变成少数民族的事例也并非一二。所以, 历史认同应为民族认同的精神基础。
中国自古以来有敬天尊祖的文化传统, 中国人的宗教意识相对较淡薄, 所以“历史认同”对于维系民族的凝聚力, 其作用远大于以上所列诸要素。从世界史的观点来看, 体质相同、经济生活相同者, 未必就能凝聚成一个民族而不分散, 语言相同、生活习俗相同、宗教相同的民族, 走上分裂之途者也不乏其例。“历史认同”的先决条件是保留“历史记忆”, 一个失忆的民族, 也就无从产生历史认同。所以保留历史记忆应是近代国家各级学校中设置历史课程的主要目标之一。但是保留“历史记忆”必须通过一种历史意识, 认为“这是我们的历史”或“这是他们的历史”, 才能产生“历史认同”;有了“历史认同”才能产生“民族认同”或“国家认同”, 所以中国古代学者有“国可亡、史不可亡”的警语。历史失忆必会产生“数典忘祖”、“认贼作父”的结果而不自知, “历史认同”发生错乱, 必然会产生对民族或国家的疏离感, 逐渐地也就不认为是这个民族的一份子了, 可见“历史认同”之于“民族认同”具有何等重要的地位。
3 历史教学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
教育的本质是实现人的社会化, 使人在适应社会需求的同时发展自己。人在社会活动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大都是综合性的, 单靠某一学科的专业知识难以解决。近年来教育和课程的综合化趋势正是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反映。历史与许多边缘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 这种联系主要体现在历史再现了这些学科的发展轨迹。在教学实践中挖掘这种联系, 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培养综合型人才具有重要价值。如学习历史必须具备相关的哲学、政治、经济和法律知识, 现实的政治都有历史渊源, 学习历史不忘关注现实, 能很自然地与政治时事联系起来。我们说历史教育的意义不仅关乎社会的稳定和进步, 那是因为历史教育最重要的意义还在于它有助于社会的可持续稳定和进步。史学所研究的虽然是过去的人类生活, 但时间是永恒连续、前后相继的, 过去、现在、未来都统一于时间的向度上, 因而史学思维模式在认识现实社会生活中几乎被完整地加以运用。史学思维模式是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础。所以离开了历史教育, 就等于离开了一个很重要的“基础”, 没有了基础, 一切都是空中楼阁, 就难以谈及社会的稳定和进步的可持续性。中学历史教学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在人类社会的科学文化发展过程存在着继承性, 因为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在批判继承中发展过来的。毛泽东曾说: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 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 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 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 我们应当给以总结, 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中学历史教学正是本着这样的精神教育我们的学生。南宋末年的爱国将领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宁死不屈的高尚气节, 近代太平天国名将陈玉成“大丈夫死则死矣, 何饶舌也”的革命精神, 值得后世继承发扬。历史教育就是通过学习这些中华儿女的优秀品格来提高学生的思想和情操, 使学生得到系统的、生动的、有血有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学习历史可以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历史思维。学生从组织史料入手, 设想当时的历史情景和事件发生的时代, 分析当事人的利益、价值和观点以及他们所作的选择, 试着分析、找出对那些问题的不同处理所产生的结果和影响, 找出那些问题产生影响的历史条件和对当代的影响, 从而不断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想象思维。S
[责任编辑:王洪泽]
摘要:对历史课教学的价值和意义认同是当前教育界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历史教学有利于学生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培育, 有利于民族认同感的培养, 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
中学历史教学反思 篇5
坡头爱周中学唐恒兰
作为历史老师我要教给孩子们什么,怎样教给他们?这一学期来的教学工作告诉我,要让孩子们学好你所教的学科,就得让他们对你所教的学科感兴趣。而在这块教学沃土上,语、数、外几乎占领了孩子大部分时间,他们会对历史感兴趣吗?我该怎么做?一边教学、一边尝试、一边反思,使我逐渐领悟到,只有爱学生,并懂得怎样去爱,当他们愿意与你交流,喜欢听你讲课时,说明他们已经对你所教的科目感兴趣了。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习兴趣,可以产生高度的注意力和较为稳定的学习情感。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尤为重要。
作为老师爱学生天经地义,特别是爱好学生一点不难,但是要爱那些不认真学习、又与你顶撞、又不会尊重同学和老师的学生,我们就要有耐心,要下一番功夫了。老师对不同的学生要选好切入口,例如了解他们的家庭,关心他们的学校生活,与他们交流,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尊重他们,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学习上或者生活上遇到的困难,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爱,这样他们就会慢慢亲近老师,愿意与老师交流。要提高历史成绩,除了让孩子们对历史学科感兴趣外,还应不断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
前一时期从课堂教学看,我有意强化课堂情景化,趣味化,以调动学生兴趣,注重对基础的分析与讲解,学生有了一定的兴趣,但历史学科注重以考定教,强化知识点的识记及练习,由于识记、巩固复习、督促不到位,导致学生不能灵活运用。加之学生不会合理的安排时间,历史课余一般不会复习历史,针对这个问题,我又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督导,要求每周星期四的早读时间和晚读时间都要读历史;同时,提高课堂的高效性,向课堂要质量。历史 1
知识积累,仅限于每周的两节历史课是远远不够的,历史试卷要拿高分,必须要对教材有足够的掌握,要达到烂熟于胸的程度,因此要教会学生合理的安排复习时间,做到多看、多读、多背。如果功夫下不到,多容易的试题也会是“难于上青天”。
针对新课程背景下试题较为灵活这一特点,我在今后的历史教学工作中有如下设想:
1、平时抓好培优转差,多与学习不太积极的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情况,多鼓励,帮助他们理清知识点,让他们看到希望;帮助他们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耐心的教给他们学习历史的方法;且建立帮扶对象,兵教兵,好带差。针对我校的学生情况,我把70分以上的学生作为培优对象,严格要求他们掌握好知识点,不放过任何一次学习历史的机会,自己给自己定一个可行的目标,并为之而努力。
2、多学习、多钻研。取他人之长,多听课,包括其它学科的,学习他们的长处,好的教学方法;吃透教材,把握重难点,根据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切实可行的教案。
3、教会学生学习历史,在书上作圈、画、勾、点、旁批,学会积极关注新闻、社会热点,把最新信息与课本联系起来,增长见识。
4、自己在平时查阅过程中,有意识的收集各地方的中高考资料,积累命题素材。这样,每次作业我就可以布置较为灵活的题目,让学生熟悉高考题型,增强他们的应试能力。
5、积极接受学生意见,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例如有学生提出多总结,多讲解题的思路。只有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才是好的教学方法,我努力地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扎扎实实的去努力,去尝试,去探索!
6、后期加大力度进行强化训练,对每一课的知识点进行过关,要求优生的正确率达85%左右。
中学历史教学探究 篇6
关键词:历史教学 信息技术 教学手段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知识经济初见端倪,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社会的进步对基础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校园网络的发展和教学观念的转变,信息技术开始应用于中学的课堂教学中。许多老师为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本文拟就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谈一些浅见。
一、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应用的基本条件
(一)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校园网络环境的改善。中学校园计算机网络从无到有,计算机软硬件环境不断改善,不少中学已经建成校园局域网和网络教室,并实现与互联网的连接.使教师能够在办公室中通过校园网随时获取最新的教学资料。
(二) 师生应用信息技术教学的兴趣和技能提高。随着信息技术教育的迅速普及,师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大大增强,不仅具有较高的文字输入速度,而且掌握了上网、浏览、下载以及在网上发布信息的方法。
(三)当代教育理论的支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一些历史教师在接受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代表的一些先进教育理论的同时,开始以“教学活动应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的理念设计开发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促成了理论与历史教学实践的初步结合。
二、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功用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人们常说:兴趣是生活中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能积极主动、愉快也学习,才能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发挥其主体作用。而兴趣是一种积极作用的情绪,不是凭空产生的,它的情感相联系,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产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运用信息技术创设赏心悦目的情境.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出学生积极探索的活动,调动起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高课赏教学效率,完成教学目标。如我在讲授《共产党坚持敌后抗战》中“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内容时,先播放一首学生熟悉的革命歌山《南泥湾》,让学生在优美的歌声中感受到南泥湾由“草莽丛生、野兽出没”被辟成“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的陕北“好江南”的过程。听完后设问:这首歌曲 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的什么阶段?发生了什么事情?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正面临什么困难?面对这种困难,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哪些措施?结果如何?以此引入教学,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课堂教学效果也大大提高了。
(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记忆效率。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了知识记忆的任务是十分繁重的。这也是学生普遍感到头痛的-个问题。心理学研究认为,多种感觉器官协同进行识记是提高记忆效率的好办法。实验表明,人们通过昕觉 获得的知识只能记忆15% ,通过视觉能记忆25%,视听结合则能够记忆65%。在历史教学中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运用声、光、电技术同时传播各种信号,能给学生以强烈的视听刺激,使他们能直观地感知历史时间的演进、地域空间的变迁、历史人物的活动、重大事件的发展、社会形态的演变.可以在他们的脑海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这对于学生在理解基础上记忆所学知识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三)突破教学重点难点,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历史教材中有时某些内容比较抽象或复杂,年代久远或地域空间概念强,学生感到陌生,教师也难以用语言讲清,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突破这些难点。而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声为有声,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共同作用以强化感知,或帮助其建立起地域空间想象能力,解决了过去许多教师无从下手的苦衷。如我在讲授“新航路的开辟”内容时,对于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线,学生往往难以记住。我在课堂上使用下载的多媒体课件( FLAS动画)分别演示了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过程,小帆船在航线上途经重要地点时,能自动、醒目地显示所经地点的名称,展示出时间和人物画像,学生看了演示动画后效果很好,大多能讲清楚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线,且能记住时间和航海家。起到了其它教学手段不能达到的效果。
(四)有利于将思想教育融于历史知识传授之中,塑造学生良好的品德。历史教材向我们展示了祖国源远流长的历史,光辉灿烂的文明,还树立许多光辉、高尚的人物形象。从驱逐委寇的戚继光、收复台湾的郑成功,到虎门销烟的林则徐、血洒疆场的关天培.他们的民族气节是何等的忠贞;从与舰共存亡的邓世昌、以身殉国的丁汝昌,到甘愿为变法而捐躯的谭嗣同、“为天下人谋永福”而献身的林觉民,他们的爱国义举是何等的蒙壮;从“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诸葛亮,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他们的首先品质是何等的高尚;从呕心沥血27年写成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的李时珍,到敢于坚持真理、不畏火刑的布鲁诺,他们的执着精神是何等的可贵。如何让学生们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呢?我们可以通过制作幻灯片,放映一些电影剪辑,让生动的画面,鲜明的色彩、感人的音响,加上教师的解说,激发了学生对真善美的爱,对假丑恶的恨。
(五)有利于教学成果共享和交流,提高老师的备课质量和效率。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能轻松地聚集起尽可能多的历史资料和信息,并能快速、便捷地加以利用,其巨大的信息储存能力和快速捡索功能,使每一位历史教师拥有了浩如烟海的历史资料,并能够快速地查找到所需的资料为教学服务。
三、历史教学运用信息技术应注意的问题
(一)明确目的。任何手段和方法,都是为了达成一定的目的服务的,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亦是如此。我们不是单纯地为使用新技术才使用,而是为了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为此,就要在备课的时候,进行全盘的考虑,既要备教材,也要备方法和手段。对于运用多媒体教学或网络教学,首先是要明确如何围绕教学的整体目标,怎样为整体目标的实现服务。特别是要考虑到运用信息技术对学生的学习有什么功效,对他们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学会学习以及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提高会起到什么作用。
(二)合理设计。无论是单一课件的编制,还是多媒体和网络教学的设计,都要做好事先的准备,把设计工作做得科学而合理。在设计时,要考虑到实用性原则,要能够有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要简明清析,而不是繁琐,如文字编排不宜过长、过密和字体过小,图像不要模糊不清,录像不宜冗长拖沓等。每一设计都应该考虑到实际操作时所用的时间,争取在最短时间里呈现有放的信息。
(三)重点突出。信息技术的运用,主要应该围绕教学的重点问题,使之能够帮助师生在教学中突破重点,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特别是在信息资源的利用上,如果过于偏离教学重点,很容易造成学生新的学习负担。所以,无论是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图像和音像的编辑和播放,还是上网进行教学活动,都应该是紧扣学习主题和研究课题,围绕重点内容和重点问题进行,这样才能提高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实效。
(四)综合使用。没有一种教学方法是万能的,也没有一种教学技术是万能的,重要的是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和技术。如果只是一味地使用某种电教手段(如用一节课的大部分时间播放影视) ,那对学生实际上也是一种被动灌输,只不过是从教师的“满堂灌”变为“电灌”。所以,信息技术的运用要与常规的、甚至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如讲述法、讲解法、谈话法等)有机地结合 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体现出整体的功效。
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其发展速度是很快的,我们的历史教师在这方面也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只要我们勤于学习,敢于探索,勇于实践,善于总结,就一定能够开创出新的局面,使历史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叶小兵.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现代信息技术[J].历史教学, 2003,(9).
[2]罗洪饮.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丑导” [J].中国电化教育,2004,(12).
中学历史教学探究 篇7
笔者就近些年高考的改革谈谈文科综合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和思路。
一、以学科为本, 以不变应变, 落实知识, 夯实基础
高考改革突出考查能力, 变革幅度很大, 学生容易产生“基础知识不重要”的误解。事实上, 能力必须以知识为载体, 没有知识, 何谈能力。能力就是对基础知识的运作, 离开基础知识, 能力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继续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 夯实基础是任何形式下高考必须首先做到的。近年来相当多的题目与其说考能力, 不如说考基础知识、基本认识。如2014 年的湖南省高考文综卷第24 题关于政治人伦的问题, 第26 题考查宋明理学人性认识的观点, 2015 年湖南省高考文综卷第26 题宋代民间崇拜题, 无一不是基础知识。
落实基础知识要以课本为本, 中学历史教材是我们传授历史知识的主要载体和唯一依托。掌握基础知识的主体是学生, 方法也靠学生去尝试。一般说来一是阅读, 二是思考, 就是阅读教材, 思考问题。老师在该环节所起作用只是帮助。第一是帮助学生将现在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易于记忆。第二是帮助学生有限度地开阔视野, 说有限度是针对中学生。第三是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历史学科的兴趣和信心, 对于高三学生, 兴趣的有无已不再是关键, 关键是信心的确立, 史海渺茫, 浩如烟云, 这是历史学科的基本特征, 也是学生所畏惧的, 要经常告诉学生, 我们所要求掌握的仍然是有限的。
二、整合教材, 统编专题, 加强历史主体知识教学, 大胆舍弃历史非主体知识
基础知识是能力的载体, 但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不是依赖于知识的多少, 而是依赖于对知识的理解, 依赖于对各种知识之间相互联系的掌握。以2014 年湖南高考综卷第40 题“宋应星、牛顿科技题”为例, 整体上看是“中西对比”, 但三小题有逻辑的联系点, 就是“创新”“历史上的重大社会变革, 往往需要以科技创新为前提。”从该题例我们可以看出围绕主干内容, 建构科学、合理、系统的知识结构, 对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 分析、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梳理该题可以顺利得出历史启示:“知识改变人生, 创新成就梦想。”
强化主体知识教学, 笔者认为以专题形式最宜, 可以根据教材主体知识整合出以下大专题:中国古代政治、古代经济、古代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近现代史有列强侵华、中国近现代化 (中国人民的抗战、探索、建设) 、近现代经济;世界史有世界资本主义兴起发展史、国际工人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世界国际关系格局。又可以根据类别性知识统编小专题:如变革、宗教、民族、统一、教育、人口、地区经济发展、国家产业结构、环境保护、科技、城市发展、国际争端、地区冲突、大国关系问题等。
专题统编中, 注意大专题细化, 小专题深化。专题知识体系毕竟有一定的跨度, 适当地细化专题的内涵, 对解决专题性问题的系统性、深刻性是有益的。在复习中, 注意选准确角度和切口, 尽量使学生的认识能够达到“小中见大”又能“大中见小”。
在文科综合高考不讲究覆盖面的情况下, 适度地整合教材, 舍弃非主体知识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可行之路。通观教材, 研究高考, 我们可以发现非主体知识可以大胆舍弃, 这样做有利于突出学科主体知识体系, 减轻学生负担, 提高教学效率, 可谓一举多得, 实效实用。
在舍弃非主体知识时, 要同落实基础知识相结合。提醒大家, 舍弃非主体知识, 并非全盘不要, 而是以落实基础知识为前提。
三、紧扣时代脉搏, 关注社会现实, 建构文科综合立体框架
2014 年、2015 年湖南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题中, 有关时事热点问题的命题超过70%, 相关的历史部分几乎贯穿全部试题。关注时事的重点和热点问题成为文科综合教学与复习的重中之重, 历史教学必须走出纯历史的误区, 强化热点意识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现实生活, 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资政教化”“以史为鉴”“读史明智”在今天并不是空话。“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历史只有与现实时政联系起来, 才能充分反映出历史学科的“闪光点”, 才能使学生重视、理解历史, 明确人生的价值取向, 真正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就历史学科方面有以下一些热点供参考:2014 年和2015 年湖南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中有大量常识性知识的试题。如:2015 年湖南文综第30 题国民政府对日持久防御战略题, 该题可以说属于一般性的社会常识, 又是历史研究的新方向。常识性知识不应成为学生历史学科能力提高的盲区, 更不应成为学生提高文科综合成绩的障碍。针对学生常识性知识的缺乏, 我认为一要让学生增加阅读书报的机会和数量, 如阅《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等报刊, 变“两耳不闻窗外事”为“书生不出门当知天下事”。二要让学生寻找文科政史地三科综合点渗透处。考试常识就是一种综合, 是当今高考改革过度时期会经常出现的。寻找三门学科知识尤其是立体知识的结合点、交叉点, 是新形势下高考的必然要求。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实际上是考查通识教育, 要求学生是“通才”教师是“通师”。历史教学在“种好责任田”的同时, 还得“经常串串门”。加强与政治地理学科的联系, 体现学科渗透, 建构文科综合知识框架, 形成“通识”意识和理念。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可行的探索, 一是强化综合渗透意识, 营造氛围, 让学生明白穷万物一理, 触类旁通也是正道。二是找出三科接合点、交叉区、重叠块、相关处, 在复习中直接挑明, 让学生自行参悟或设题训练。三是在平时复习过程中, 多注意历史发展与地理环境的联系, 历史史实和政治理论的联系, 多运用辩证法对历史现象进行深层次分析, 深层渗透。
四、加强审题、解题方法训练,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
2015 年湖南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题的客观选择题中, 主要是因果、最佳、材料、限制性和学科综合选择题。针对这种情况在平时训练中, 要多给学生讲清选择题的命题方法和技术, 特别是选择题干扰项的设置方法, 以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 做到“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知其然, 更知其所以然”。在能力题型选择题训练中, 要分类突出因果、最佳、材料、比较、限制性、文科综合等类型选择题, 有针对性, 并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近些年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题中, 主观题再认再现题数量和比例明显高于以往高考历史题, 相当部分的答案可以在教材上找到内容, 这与客观题形成鲜明对比。而且学科内综合难度较大, 学科间综合难度明显偏小。针对这种现象, 一是在主观题训练中, 应整体下调难度, 更多注重基础知识 (教材内容) 的运作, 不讲求高度和深度, 关注广度和宽度。二是在平时练习中要求学生“回归教材”, 找到出处, 做到“典出有故”。三要注意“换位思考”, 及时切换思维角度, 与政治理论, 地理环境相融合, 争取一题多学科解答, 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
中学历史开放式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篇8
历史课的开放式教学, 是在教学过程中, 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 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基础上, 实行全方位开放。这一教学模式突出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重视学法指导和德育渗透。
一、教学内容的全开放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涉及古今中外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 历史上的矛盾错综复杂, 历史内容丰富多彩, 为历史教学内容的全开放提供了条件。具体说来,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加强历史学科和其他学科的渗透贯通。
历史学作为社会科学的基础, 它与社会科学的各学科都有密切的联系。清代史学家章学诚说:“盈天地间, 凡涉著作之林, 皆是史学。”说明历史知识的广泛性和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中学历史课与语文课联系密切, “文史一家”是自古以来的传统说法。因此, 在学习有关内容时, 就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 从而加深学生对秦末农民起义背景的理解, 提高其运用史学材料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并巩固所学的语文知识。此外, 政治课、地理课与历史课的联系也很密切, 如在学习葡萄牙侵占澳门、郑成功收复台湾、英国侵占香港的历史时, 联系地理知识的有关内容, 适当介绍这些地区名称的由来、地理位置、面积、人口、风俗等, 同时又联系政治学科中邓小平关于“一国两制”的理论, 说明祖国统一的必然性。这样的联系渗透, 既增加了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又能达到贯通相关知识的目的。
2. 把史学界的学术争论引入课堂。
传统的历史教学观点认为:课堂教学只能讲统一的观点, 而不可把学术界不同观点的争论引入课堂。中学生逐渐成熟, 理性思维开始形成, 他们通过平时读书看报、电影、电视等对教材中一些材料、观点提出与教科书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教师应因势利导, 适当介绍一下学术争论不同的论点和看法, 激发他们去思考和探索, 培养其创造能力, 如对洋务运动的评价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间问题等。把这些争论引入课堂, 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扩大他们的视野, 而且能开拓其思维, 发展他们的创造能力。
3. 加强中外历史教学的联系, 开阔学生的眼界。
中国历史是世界历史的一个组成部分, 中外历史纵横交错, 相互影响。学习世界历史, 应当包含中国史的有关内容;学习中国历史, 应当了解中国各个时期的国际环境, 离开中国史讲世界史, 离开中国历史的国际环境讲中国史都不利于学生全面、综合地考察历史。如讲我国抗日战争的历史, 联系世界史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 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和对亚洲其他国家侵略的情况, 欧洲战场和亚洲战场的相互关系和影响, 苏联红军出兵东北进攻日本关东军的情况, 这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抗日战争的正义性, 抗日战争胜利的国际环境以及抗日战争胜利的世界意义, 更重要的是通过横向、纵向联系, 使学生把零碎、分散的知识贯通起来, 从而使历史知识系统化, 以利于培养和发挥其创造潜能。
4. 加强德育渗透, 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封闭式的教学只重视知识的传授, 而忽视德育渗透, 因此造就出的人才是不全面、不和谐的, 也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开放式教学把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对历史事件的探究能力等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 教师通过挖掘教材中有关德育方面的知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以培养其高尚的道德品质、健康的个性心理, 促使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5. 增加课外阅读, 把大量的课堂作业改为课外阅读, 作为学生前置学习的内容。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把课外阅读视为学生“智力生活的指路明灯”, 主张“把每个学生引导到书的世界中去”, “教会每个学生在书的世界里旅行”。实践证明, 增加课外阅读, 减少课堂作业, 可以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为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提供条件。
二、教学方法的开放
俗话说:“教学有法, 但无定法”, 说的就是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 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进行教学。而封闭式的教学方法, 强调教师的讲授, 以书本、课堂为教学中心, 把学生置于被动的地位, 教师讲, 学生听;教师板书, 学生抄笔记;教师布置作业, 学生完成作业;教师检查质量, 学生背诵笔记。学生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缺乏主动思考和创造性思维。要改变这种情况, 就必须采用开放式的教法,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培养和发展其思维能力。如在学习“西安事变”的内容时, 采用讨论法教学, 讨论“西安事变杀了蒋介石好, 还是不杀的好”, 前后两桌作一组, 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进行讨论,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不要害怕, 在争论中要摆事实, 讲道理, 以理服人, 不要乱扣帽子。由于没有什么压力, 学生发言热烈, 纷纷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教师总结, 指出“西安事变”杀不杀蒋介石的问题, 应从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政治影响来考虑。为了使学生明确这一点, 教师应从“九·一八”事变, 特别是1935年日军大举进攻华北后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这种形势的变化, 说明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策略的正确性及其重要意义。如果杀了蒋介石, 不但不能解决问题, 反而会使问题复杂化, 有利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国民党亲日派打内战。因此, 如果蒋介石答应停止内战, 联共抗日, 我们就不能杀他, 这对国家对民族都有利, 同时也符合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样的教学, 活跃了课堂气氛, 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起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综合、概括能力的作用。此外, 教师还可以运用启发思考, 用问题发现法等培养学生研究、探索、创造的主观能动性, 使他们积极参与“创造知识”, 最后达到思维活、能力强的目的。
三、教学手段的全开放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师凭借一本教科书、一张嘴、一支粉笔传授知识, 教学手段落后, 教学容量小, 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 且教学效果不佳。开放式教学主张采用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 即采用声光电, 特别是电脑多媒体辅助手段进行教学, 以突破传统教学在时间、空间、地域上的限制, 丰富教学内容, 使学生多元化、多渠道地接受教学信息, 达到“高效益”的目的。如在上《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和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一课时, 笔者采用多媒体辅助手段进行教学, 先设计好教学软件, 包括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简表, 欧洲动态地图, 三国同盟、三国协约形成示意图, 板书设计及两则原始材料等, 用鼠标控制, 逐一投影到屏幕上, 做到动静结合, 声画并用, 充分刺激学生的感官, 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达到突出重点、分散难点, 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
中学历史教学探究 篇9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著名心理学家汪伦说:“教学是一个涉及教师和学生在心理与情绪两方面的动态的人际过程。”可见,师生关系是教学中最基本的关系。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应更加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亲切的,是所有同学的榜样。因此,教师只有用激情感染学生,创设具有真诚、 接受、理解三要素的课堂气氛,教学才能成为一种赏心悦目、最富有创新性的活动,也才能使学生在自由表达与自由参与中逐步实现自我提升,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与能力。
二、把课堂主动权还给学生
要想让学生真正融入到历史课堂中,教师就需要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善于发问。历史课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学生在进行探究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错误。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冒险,敢于犯错,尤其要注意引导学生正视自己的探索之误。对学生的知识性、结论性、判断性的错误,不要马上给予否定评价,要以点拨为主,采取激励、暗示、提醒等方式,促使学生继续思考、认清错误,把改进的机会留给学生。 在矫正误点的同时,让学生自省自悟,挖掘他们的创新潜能,真正把课堂主动权还给学生。
三、循循善诱,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设疑———释疑———再设疑———再释疑的过程。因此,教师要注意经常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用探究性的问题设疑,以促使学生养成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例如,在“鸦片战争”一课中,对于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有些学生只是从表面上来看,误认为中国禁烟运动导致了鸦片战争的爆发,认为没有林则徐禁烟就不会发生鸦片战争。 教师应该提出下面的探究性问题让学生思考:假如没有林则徐禁烟,英国还会不会发动鸦片战争?让学生围绕这个问题进行讨论探究,教师再概括总结,师生共同得出以下结论:林则徐禁烟,是英国发动战争的借口,如果没有林则徐禁烟,英国也会寻找其他借口发动战争。因为鸦片战争之前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完成,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英国需要霸占更多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作为工业品销售市场和工业原料供应地。 所以,英国发动战争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打开中国的大门,将中国变成英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这样,就概括了事物的本质特征,培养了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探究思维能力。
四、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研究性学习”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是一个开放性的活动课程。这个课程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为根本,改变以单纯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获取知识的多个渠道, 并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写作能力都会得到显著提高。
探究中学历史教学之新课导入法 篇10
一、设置问题, 预习导入
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义是问号”。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使你的学生看出和感到有不理解的东西, 使他们面临着问题。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 就是成功了一半。”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以通过有针对性地设置问题使学生通过预习不知不觉地进入学习状态。笔者在讲“新中国的外交”时, 就设置了一些问题:“大家知道截至2003年年底, 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有多少个吗? (165个) 。而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年里, 和中国建交的国家只有17个, 当时是怎样的一种国际形势呢?新中国又采取了怎样的外交政策呢?想知道的话赶紧阅读课文找答案吧!”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 很自然地就进入新课的学习了。当然在设置问题的时候要注意两点:一是设置的问题一定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二是提出的问题一定要具体, 不可过多、过难。
二、时事导入, 寻根溯源
历史和现实之间经常都会有或多或少的联系。提起时事, 学生总是很感兴趣, 如果能把时事和新课的内容联系起来, 用播放时事内容来导入新课必定能起到集中学生注意力、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求知欲和探索欲的目的。笔者在讲“新中国的政治建设”时, 让学生想想我们县城开“两会”的盛况。然后让学生解释“两会”是指什么?再提出问题:“我们县城的‘两会’是否和国家的‘两会’是一回事?建国初期的情况是怎样的?”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 带着问题去学习新课, 效果当然不错。
三、多媒体影像导入, 形象生动
直观的图像、动态的影视片断, 形象又生动, 在给学生提供相关历史信息的同时又能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 是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有效的导入新课的手段之一。学生对这种新课导入法是乐于接受的。笔者在讲“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时播放《七子之歌》:“你可知Macau, 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 母亲……”提问:“这首歌你听过吗?”教师简介《七子之歌》及“七子”。提问:“澳门能够回归祖国, 是由于党和政府采取了哪种正确的方针政策?该政策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它为什么能促使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对于解决台湾问题, 它有什么积极的指导意义呢?”从而导入新课。在对《七子之歌》这一历史事件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 学生就有了学习的主动性, 课堂教学的效果也提高了。但是在运用多媒体影像导入时要注意不能喧宾夺主, 影像播放的时间不可过长, 播放的内容要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相关。
四、游戏导入, 启发思维
要让学生主动学习, 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组织游戏, 让学生一上课就积极参与教师导入新课的环节, 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例如, 在讲“中华文化的勃兴”时, 笔者就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了一个相关的游戏来导入新课, 取得相当好的教学效果:上课前先准备一张纸条, 进教室就宣布:“今天在上新课前先做一个传话游戏。”学生的注意力马上被吸引过来。接下来, 由笔者宣布游戏规则:“本游戏主要由十位同学完成, 先请第一位同学记住纸条上的句子, 然后告诉第二位同学……以此类推, 直到第十位同学才把所听到的内容大声说出来, 最后再请第一位同学读出纸条上的句子, 其余同学则认真听前后两句是否一致。”等到游戏结束时, 第十个学生说出他所听到的内容与第一个学生按纸条念出来的句子不仅完全不同, 而且连意思都变了, 学生都笑了。再问学生:“如果我们用传纸条的方式, 那么第十位同学在拿到纸条时会不会误解纸条上的内容呢?”学生异口同声地说:“不会!”再适时地引导学生思考:“那么, 这个游戏说明了什么道理呢?”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这个游戏说明了文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是准确表达思想、传递信息、记录人类文明进程的必不可少的工具。这时再进入新课的学习, 学生肯定就感兴趣了。
五、小品导入, 再现情景
创设一些特定的情境, 让学生或教师扮演教材中的某一历史人物, 使学生学会置身于历史发展的环境中去观察历史, 站在历史人物的立场上去研究历史, 从而把握历史人物的思想、情感、信仰、动机和意图等, 这对增强学生的历史意识, 激发其历史学习的兴趣, 培养研究能力等方面都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讲“大一统的汉朝”时, 笔者就是通过再现汉高祖与大臣讨论秦朝灭亡原因的历史画面来帮助学生理解西汉初年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选一学生扮演汉高祖, 另一学生扮演大臣陆贾, 其他学生扮演汉高祖的群臣, 用不同的声音再现历史画面:
汉高祖坐在讲台上, 大臣陆贾站在旁边。
陆:陛下, 您应该多读读《诗》《书》《诗》《书》中的一些道理对陛下您治理国家是很有帮助的。
汉高祖 (反感地) :朕是骑在马上打天下的, 用得着读什么《诗》《书》吗?
陆:陛下过去可以在马上打天下, 现在怎能还在马上治天下?陛下, 我们应该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啊!
汉高祖 (点点头) :言之有理, 那陆爱卿你就写一本专门总结秦朝灭亡教训的书, 拿来给朕看吧!
陆:群臣都在议论秦朝会这么快灭亡的原因, 陛下, 您为什么不去听听他们的说法呢?
汉高祖:好! (面向群臣) 那就请诸位爱卿谈谈对秦朝短命而亡的看法吧!
学生扮演的大臣就依据所学的知识各抒己见。
学生讨论之后, 教师引入:汉高祖让大臣总结秦朝灭亡的教训, 汉初的统治者也真的以史为鉴, 为了避免重蹈秦朝覆辙的命运他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巩固统治。这就很自然地进入了“大一统汉朝”的学习。
当然, 历史情境的再现需要学生提前做好准备。然而这样有趣的活动设置能使学生思维活跃、积极思考、竞相发表各自的意见, 经过师生的共同讨论、交流沟通, 不仅达到复习旧知识的目的, 而且学生也更能理解新课相关知识点的联系。同时在历史情境的再现中, 学生也更深刻地领悟到“以史为鉴”的重要性, 为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打下基础。
中学历史教学探究 篇11
关键词:初中历史 创新精神 教学观念 素质教育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2.178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教育改革深入发展,“创新”已成了时髦的名词。历史教师同样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不能只停留在“传道授业解惑”之上,在教学中努力做到“创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重新定位教师的角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能只爱几个好学生,把师爱均匀、公正地洒在每一个学生身上。教师要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待学生,衡量学生的优秀与否不能把成绩当作唯一的衡量标准,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让更多的学生感到到教师的温暖、爱意,从而获得希望和信心,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课堂上,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师不再是一锤定音的权威者,而是学生的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在课堂上的种种表现适当引导,给予示范,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并启迪学生的智慧,还可以组织学生情景剧表演,让学生深刻地感悟教学内容,有效突破重难点。在教学中,历史教师要立足于课堂,并向课外逐渐延伸拓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自觉地运用已有知识和能力去解决问题。教师要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独特感受,因为学习本身就是一种个体化的行为,学生的能力不同、经历不同、认知水平不同,即使面对同一个问题,他们的想法也会有所差异,教师要关注学生学习中的自主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改革教学观念,树立创新理念
在实际教学中,历史教师要把创新教育和创新精神渗透到每一个环节中,从而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当下,比较理想的创新课程范例还不是太多,教师要经常性地开展教学观摩,共同研究有效的创新教学方法,并在观摩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为培养创新能力提供更为直接的理论依据。所以,教师经常开展教学观摩有很大的必要性。在每一个学期,教师至少要上一节观摩课,课后,观摩教师要多从培养创新能力方面评价课堂,从而加强教师的创新意识,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除了在本学校开展观摩课以外,教师要勇于走出校门,多渠道地开展观摩课活动,有机会让不同层面的教师评价自己,便于认识自我,发展自我。
教师拥有好的教学理念还不够,关键是在课堂上如何实施。教师要鼓励学生立足于史实,大胆质疑,敢于向权威挑战,提出自己对问题的独特见解,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提出的观点不管正确与否,符合不符合常理,教师首先要给予鼓励,然后加以正确引导,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如比较《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和顽固派观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不同的历史人物,并以其身份进行对话,分别表达自己的观点,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同时学生真正感受到了自己的主体地位,不断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培养了创新和实践能力。
三、改革课堂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历史教学创新的一大亮点就是教学手段的创新。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的历史教材也发现了变化,因此初中历史教学手段也要随着变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要重视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究新知识。学生有了探究的机会,创新思维得到了训练和培养。通过自主探究,学生正确认识历史观点,同时,创新思维得到发展。历史教师所运用的教学手段一定要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另外,教师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发展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充分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为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开展多种教学活动,如辩论会、知识竞答、小组合作等,让学生集中精力,保持持久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精神、质疑精神。
四、施行开放课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教师要明确教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学生要做课堂教学的主角,教师要做学生主动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要创新教材,改变以教材为中心的旧观念,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从而合理整合教材,以保证学生在课堂上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在以往的历史学习中,学生都是借助书本去了解历史,学习历史。这种学习模式严重压抑了他们的思维,把他们封闭在课堂之中,使其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受到限制。实施开放式和探索式教学,能拉近历史和现实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以及独立思考的科学精神,所以,教师不能把学生的学习局限于课堂上、教材内,要拓展学习的空间,让学生遨游于无边无涯的知识海洋,引导他们去收集信息,主动学习,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比如,对于文化大革命的相关内容,学生没有亲身经历,书上介绍的也不够详细,学生学习以后印象也不会深刻。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向长辈了解当时的情况,然后到学校和其它同学一起交流。通过开放式教学,学生深刻地认识到运动所带来的危害,达到 “以史为鉴”的教育目的。
总而言之,创新初中历史教学势在必行,教师要革新教学理念,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大胆尝试,总结经验,实施开放式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原本枯燥的历史课堂变得更加活跃,这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另外,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历史教师要不断学习和进修,从而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王铂.素质教育下的初中历史教学之我见[J].现代教育科学:教学研究,2012(2).
[2]杨述德.构建“三型”课堂推进创新教育——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历史教学创新教育之我见[J].考试:教研,2011(4).
[3]胡明辉.浅谈注重初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1).
[4]刘玉龙.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进行创新教学[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3(7).
中学历史教学探究 篇12
一、重新定位教师的角色,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 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对学生一视同仁, 不能只爱几个好学生, 把师爱均匀、公正地洒在每一个学生身上。教师要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待学生, 衡量学生的优秀与否不能把成绩当作唯一的衡量标准, 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让更多的学生感到到教师的温暖、爱意, 从而获得希望和信心, 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课堂上, 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 教师不再是一锤定音的权威者, 而是学生的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在课堂上的种种表现适当引导, 给予示范, 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并启迪学生的智慧, 还可以组织学生情景剧表演, 让学生深刻地感悟教学内容, 有效突破重难点。在教学中, 历史教师要立足于课堂, 并向课外逐渐延伸拓展,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引导学生自觉地运用已有知识和能力去解决问题。教师要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独特感受, 因为学习本身就是一种个体化的行为, 学生的能力不同、经历不同、认知水平不同, 即使面对同一个问题, 他们的想法也会有所差异, 教师要关注学生学习中的自主意识, 只有这样, 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改革教学观念, 树立创新理念
在实际教学中, 历史教师要把创新教育和创新精神渗透到每一个环节中, 从而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 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当下, 比较理想的创新课程范例还不是太多, 教师要经常性地开展教学观摩, 共同研究有效的创新教学方法, 并在观摩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从而为培养创新能力提供更为直接的理论依据。所以, 教师经常开展教学观摩有很大的必要性。在每一个学期, 教师至少要上一节观摩课, 课后, 观摩教师要多从培养创新能力方面评价课堂, 从而加强教师的创新意识, 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除了在本学校开展观摩课以外, 教师要勇于走出校门, 多渠道地开展观摩课活动, 有机会让不同层面的教师评价自己, 便于认识自我, 发展自我。
教师拥有好的教学理念还不够, 关键是在课堂上如何实施。教师要鼓励学生立足于史实, 大胆质疑, 敢于向权威挑战, 提出自己对问题的独特见解,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提出的观点不管正确与否, 符合不符合常理, 教师首先要给予鼓励, 然后加以正确引导, 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如比较《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和顽固派观点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不同的历史人物, 并以其身份进行对话, 分别表达自己的观点, 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只有这样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 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同时学生真正感受到了自己的主体地位, 不断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 培养了创新和实践能力。
三、改革课堂教学,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历史教学创新的一大亮点就是教学手段的创新。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现在的历史教材也发现了变化, 因此初中历史教学手段也要随着变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师要重视学生自主探究, 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究新知识。学生有了探究的机会, 创新思维得到了训练和培养。通过自主探究, 学生正确认识历史观点, 同时, 创新思维得到发展。历史教师所运用的教学手段一定要激活学生的思维, 提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另外, 教师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 发展个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充分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为此, 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开展多种教学活动, 如辩论会、知识竞答、小组合作等, 让学生集中精力, 保持持久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精神、质疑精神。
四、施行开放课堂,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 教师要明确教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 学生要做课堂教学的主角, 教师要做学生主动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要创新教材, 改变以教材为中心的旧观念, 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从而合理整合教材, 以保证学生在课堂上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在以往的历史学习中, 学生都是借助书本去了解历史, 学习历史。这种学习模式严重压抑了他们的思维, 把他们封闭在课堂之中, 使其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受到限制。实施开放式和探索式教学, 能拉近历史和现实的距离, 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以及独立思考的科学精神, 所以, 教师不能把学生的学习局限于课堂上、教材内, 要拓展学习的空间, 让学生遨游于无边无涯的知识海洋, 引导他们去收集信息, 主动学习, 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比如, 对于文化大革命的相关内容, 学生没有亲身经历, 书上介绍的也不够详细, 学生学习以后印象也不会深刻。因此, 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向长辈了解当时的情况, 然后到学校和其它同学一起交流。通过开放式教学, 学生深刻地认识到运动所带来的危害, 达到“以史为鉴”的教育目的。
总而言之, 创新初中历史教学势在必行, 教师要革新教学理念, 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大胆尝试, 总结经验, 实施开放式教学模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原本枯燥的历史课堂变得更加活跃, 这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另外,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历史教师要不断学习和进修, 从而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王铂.素质教育下的初中历史教学之我见[J].现代教育科学:教学研究, 2012 (2) .
[2]杨述德.构建“三型”课堂推进创新教育——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历史教学创新教育之我见[J].考试:教研, 2011 (4) .
[3]胡明辉.浅谈注重初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2014 (1) .
[4]刘玉龙.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进行创新教学[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 2013 (7) .
【中学历史教学探究】推荐阅读:
历史图片中学历史教学08-10
中学历史教学试析08-29
中学历史有效教学09-16
中学历史教学反思09-18
中学历史教学总结10-15
中学历史教学创新思考07-14
新时期中学历史教学06-15
中学历史教学改革07-02
中学历史学科概念教学08-07
中学历史人物教学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