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美育论文

2024-05-26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美育论文(精选12篇)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美育论文 篇1

2009年教师节前夕, 温总理到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调研指出,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 特别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从国内外的比较看, 中国培养的学生往往书本知识掌握得很好, 但是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比较缺乏。这是因为我们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比较重视认知教育和应试的教学方法, 相对忽视对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这应该引起我们深入的思考。

在中学历史教育中怎样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呢?美育是重要的途径之一。美育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蔡元培先生曾说:“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 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历史课中有丰富的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等内容, 所以教师可以把美育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我所任职的是一所美术特色学校, 这就决定了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一是学生整体文化素质相对普通高中学生较低。在中招录取工作中, 由于要求学生的专业合格, 相对文化课的要求有所降低。这些基础差的学生进入高中后就更难学好普通高中的文化课程, 文化课的落后使学生对日渐深入的文化课越发不感兴趣或充满畏惧, 导致恶性循环。而文化水平也会慢慢影响到学生对艺术的理解和感悟能力的提升,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专业的学习和他文化的学习一样遇到困难。

二是艺术生往往个性强烈, 联想丰富, 思维跳跃, 不喜欢按部就班。有的学生更认为搞艺术就要讲究天性自由, 不受约束, 对自己的要求松懈。因此, 部分学生学习和生活习惯较差。

2008年江苏省高考改革后, 艺术类考生高考文化只考语数外, 这使得历史学科处于“副课”地位, 许多学生认为历史就是背背书, 而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教师也只是要求学生掌握书本上的历史客观事实和给予的现成历史结论, 这样就会限制学生的创造潜力的发挥。学生所学的专业与审美有关, 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就显得尤其重要。因此, 在教学工作的实践中, 我们需要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渗透审美教育, 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构建学生的创造性人格。

艺术类高中文化课和专业课并重, 因此, 相对普通类高中的学生, 艺术类学生的课时更为紧张, 加上艺术生的特殊情况, 他们更会忽略文化课的学习。很多学生从小就学习绘画, 难免会不喜欢定性地坐在那里上文化课。现在又有一个发展趋势, 就是有些学生由于之前学习成绩不理想, 而选择就读美术特色学校。艺术考生的高考模式有别于普通高中生, 高三先考美术专业, 从省统考到学校单招, 间隔时间近2个月, 拿不到专业合格证, 他们是没有资格参加艺术类的文化考试的。综上所述, 学生对文化课的投入程度必然大打折扣。上课时, 学生笔拿在手上, 并不时抬头看看教师, 但他动笔不一定是在认真记笔记, 十之八九是在画画。翻开学生的教科书, 我们经常会在上面看到绘画图案, 更有甚者是教师的漫画肖像。

如何在已被分摊的课时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完成教学任务, 同时对学生的专业发展有所促进, 这就需要文化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摸索和改进。

史之所存, 美之所存。教师应在美术特色高中的历史教学中渗透美育, 抓住现行教材, 挖掘其中的美育因素, 根据学生的美术专业进行引导。

学生在新学期伊始拿到新书都会有事先翻阅的习惯, 而美术类的学生对书中的图片则会较有兴趣。“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统治地位”。现行高中历史教材中运用了大量的人类文化艺术成果, 这是艺术美教育的很好教材。所以, 在上课的过程中, 我结合书中已有的图片进行补充, 利用多媒体手段, 加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比如讲授文艺复兴, 在介绍了文艺复兴的背景之后, 我让学生欣赏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的图片。通过赏析作品, 学生了解到画家是通过作品表达对人性和现实的赞美, 这反映了这一时期人们渴望摆脱宗教束缚的同时受到了美的熏陶。

讲到近代艺术,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自有的美术作品画册, 有别于他们平时专业课从绘画技巧角度分析, 从历史背景的角度去讲解, 使学生感到新鲜的同时又发现历史与专业的相互关联, 认识到学习历史知识也会有助于提高审美能力, 从而增加对历史的兴趣。

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是历史学科的核心内容, 教师可以渗透社会美的教育, 培养学生的人格美。中国历史上杰出的人物众多, 虽然难免因所处的历史时代环境而有一定的局限性, 但我们可以挖掘他们身上的审美价值去影响学生的思想, 提高学生的素质。千百年来, 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 仁人志士前仆后继, 他们所处的时代和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但在他们身上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一致的。爱国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 其表现可以是惊天动地的壮举, 也可以是默默无闻的奉献。在今天和平建设环境中, 中学生就要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 维护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统一, 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历史社会美还包括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针对历史必修2的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我在班级中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主题, 举办了“中国民生百年变迁”历史展览会。学生自己布置展板, 分工合作, 既培养了合作意识, 又锻炼了实践能力, 还体会到了活动成果带来的自我价值实现的喜悦。

历史教学中的美育内容还包括自然美, 既有自然环境的美, 又有人类改造世界创造的美。学生每年都会外出写生, 所以在涉及自然美的内容时,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实地写生的感悟, 让学生热爱自然, 热爱生活, 发挥想象力, 激发创作灵感。历史教学中运用地图分析所包含的历史信息不但体现了历史的文化的内涵, 还能培养学生的空间形象思维和空间再造想象。从汉唐两代长安城城市布局图比较中学生可以看到“市”的变化, 分析商业发展的情况, 同时对古代城市建设也会有进一步的了解。

美的教学过程也是审美教育的过程, 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 也能轻松愉快地体验到美感。在历史教学中, 教师应注意新课的导入法、问题的设计和历史语言的艺术性。历史教师既是美的传教着又是美的化身, 身教重于言教, 在日常教学中要不断完善自我, 美化自我。

在以课堂教学为主渗透美育的同时, 教师还需要用其他形式进行有效的补充。我校开展了一系列的历史活动, 有电脑小报、知识竞赛、研究性学习等。比如, 在庆祝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 我组织学生进行了历史电脑小报的比赛, 学生不仅发挥了美术特长, 而且对历史知识有了更多的了解, 尤其是抗日战争的历史, 更受到了一次爱国主义的情感教育。在学习完中国近代史之后, 我让学生根据所学历史的理解, 结合他们对漫画的兴趣特长, 完成自创历史漫画。另外, 我还组织指导学生观看和历史相结合的电视节目, 如中央台《百家讲坛》等栏目, 这样学生既增强了对历史的兴趣, 又拓展了知识面。同时, 在高一选修课中, 我校开设了影视历史剧赏析的课程, 我指导学生观看历史题材的电影作品, 同时对影视历史剧进行分析, 开展讨论。

美术是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 艺术类学生所学专业与审美有关, 怎样在历史课堂中对他们进行美育就尤为重要。新时代也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 在我国基础教育中历史教学的美育更会为全面的创造型人才的培养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蔡元培.美育与人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3.

[2]黄武.中学历史教学美育初探.网络资源.

[3]蒋明德.挖掘教材美点, 渗透审美教育——对中学历史课教学的一些尝试.河池师专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23, (1) .

[4]张胜利.让历史课堂美起来亮起来——浅谈历史教学中蕴含的美育教育.美与时代, 2006.

[5]胡琛, 史凤春.以丰富的历史课堂教学开展美育.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8, 21, (12) .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美育论文 篇2

(南阳市第五中学,河南南阳473000)[摘要]美育对培养人的道德情操、陶冶人的心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有特殊的作用,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中学语文的教学实践中实施美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必须把美育贯穿在我们教学过程中,以美育促进教学,以美育促进学生形成真善美的情操。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任务,主要包括两大方面:

一、培养学生对课本语言现象及作品内涵的欣赏能力;

二、形成融汇了书法、音乐、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和社会道德观念基础上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关键词]语文;教学;审美;美育

中图分类号:H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3)9-0146-02

一、引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韦志成主编的《语文教学艺术论》说:“语文教学要用‘美’吸引学生,其宗旨是在教学中实施美育。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最终实现人类自身的美化。” 高中语文课本中有这样一篇课文《米洛斯的维纳斯》,课堂上,在展示了断臂维纳斯的雕像后,一位女同学说:“我在想她为什么不穿衣服呢。”一位男同学说:“她可能比较符合西方人的审美标准,我的眼里没看出任何美来。”联想到某次上课,提到拜伦、雪莱时,很多同学不知道是谁。在平时的学习中,很多学生也流露出对王羲之《兰亭集序》书法的不欣赏,对川端康成《花未眠》的不理解。由此可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开阔学生的视野,认真衡量在获取分数这种功利目的之外的非功利的美学任务,以美学促进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爱国主义精神,是多么重要。

考古学和艺术史告诉我们:人类自脱离动物以来就开始了审美欣赏和审美创造活动。美学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人类精神发展史上,美与人生之间永远抹不掉某种永久性的精神纽带。美学与人生的关系问题,正是中国文人一直努力固守的发展框架,庄子、陶渊明、王国维、蔡元培、鲁迅、朱光潜等,无不注重在人生与美学艺术之间拓展自己的思想。横观诸多的文艺作品,包括戏剧、诗歌、散文、小说等,我们发现,到处都洋溢着对人生的关切,追求完美,几乎成了创作者们精神世界的主旋律。

重视审美教育,在我国有优良的传统。早在西周时代就已经提出审美教育,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就包含德、智、体、美等多种教育因素。冠于六艺之首的,是礼与乐。古代教育家认为礼与乐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工具,所以孔子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他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因而提出“不学诗,无以言”。他对《韶》乐,赞不绝口,感叹地说:“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甚至使他“三月不知肉味”。孔子看到了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之间的联系,自觉地把审美教育列为他所开创的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方面。孔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力提倡审美教育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荀子提出了美善相乐的教育观点,指出教育具有“美政”“美人”“美俗”的社会功能。他在《乐论》中指出:“夫乐者,乐也,人情之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又说:“夫声乐之入人深也,其化人也速。”他特别重视“乐”对人的心灵感化作用。诗教与乐教,在我国古代一直受到重视。汉代的《毛诗序》写道:“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司马迁说:“故音乐者,所以动盈血脉,通俗精神而和正心也。”我国近代,积极提倡审美教育的是王国维和蔡元培。王国维认为:“完全之人物不可不备真善美之三德,欲达此理想,于是教育之事起。教育之事亦分为三步:智育、德育、美育(即情育)是也。”“美育者一面使人之感情发达,发达完美之域;一面又为德育与智育之手段。”蔡元培更是我国近代倡导美育的先驱,他不仅在理论上对美育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探讨,而且还积极付之于实践。1912年,当他出任民国政府第一任教育总长时,就创办了音乐、美术专门学校,开设美育课堂。1917年,他出任北京大学校长时,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鲜明地显示了他的美育思想。

无论是追溯历史还是着眼当下,语文教学是生活教育,它必然与美学及审美教育有着深深的关联,也可以说语文教学就是审美教育的过程,我们应教会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美,品味生活中的美,以及创造生活应有的美。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生活就是艺术。”高尔基说:“文学就是人学。”这也正反映了美学语文教学以及生活的关系。

教授语文,不是简单的识字扫盲,不是单纯的文字应用,不是片面的追求分数,而是一个更为复杂的更多含量的获取能力的过程。

语文教材和资源都是很好的美育载体,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提高学生的美学修养。当然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中学语文教师具备这种意识,提高自己这方面的修养,认识中学语文教学中美育的原则,把握好中学语文美育教育的实施途径,做到以语文教学为手段,提高学生的美学修养;以美育教育为方式,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

贯穿在中学语文教育过程中的两大美育任务,一是培养学生对课本语言现象及作品内涵的欣赏能力;二是形成融会了书法、音乐、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和社会道德观念基础上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二、培养学生对课本语言现象及作品内涵的欣赏能力 中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凝练生动的优美词句、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不断感受、体验这些以教材内容为本的审美内容及形式,还要遵循学生审美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体验到评判,挖掘教材蕴含的美感特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这样,才能在阅读教学中进行美的渗透,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

(一)在推敲中欣赏语言美

在中学语文课文中,诗歌用字精炼传神,散文句式优美多样,小说人物对话精彩而富有个性„„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推敲、欣赏,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语感,又能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

1.体会传神的词语。一般说,诗人和作家都十分注重用词的传神,它的精妙之处就在于既形象又包含丰富的内容。《荷塘月色》中作者对月光的描写,“泻”“浮”“洗”“笼”等不同的动词,淋漓尽致地描写出了月光之美。引导学生认识琢磨这些词语,就很容易体会出文章表达的美感。

2.欣赏优美的句子。散文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每一篇散文都是一个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好素材。生动的语言总是依靠优美的句式来表现。有的句式对称,讲究工整美;有的句式参差,讲究错落美。如《醉翁亭记》,全文400多字,作者锤炼字句,创造性的运用21个“也”字,构筑整篇文章,整齐而富有变化的21个“也”字,使文章回环往复,形成一种咏叹情调,并富有节奏感,充分表现了语言艺术的魅力。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分析各分句之间的结构联系,使学生充分回味其优美的韵味,使学生在欣赏中得到美的熏陶。

3.琢磨富有个性的对话。对话描写是通过人物对话的描绘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语言是人物思想品质、性格特点、心理活动的表现,成功的对话描写必须符合人物的身份职业、社会地位、生活习惯、经历教养、精神状态等,使读者听其言,见其人,知其心。《雷雨》在对话的描写上有十分突出的成就,它善于运用精炼的笔墨、简洁的生活化的语言,刻画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认真揣摩、仔细研究,就一定能发现许多值得玩味的东西,从而体会出人物性格特点乃至思想品质美感。因此,在语文教学中,琢磨富有个性的语言,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在想象中拓展意境美

意境美是艺术美的最高境界,中国传统美学把“意”看做是艺术美的精髓。意境美教学能引发学生相关的联想和想象,从而使学生深刻理解作品,产生强烈的创作欲望,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教学中,教师除了要鼓励学生展开大胆、合理的想象之外,还要教给他们想象的方法,在想象中不断体味文章表达的美的意境,要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特点,凭借熟悉的情景让学生展开想象,根据事物的发展,让学生进行推理想象,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合理想象,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

“意境”两个字在许多人心目中似乎只属于诗歌,其实不然,“意”,情思也,“境”,形象也。散文既是一种自由多样,关注真实世相的文体,自有其对特定意境的追求,古有“诗文一家”“文中有画”之说,也揭示了意境美不独为诗,也为散文所有;并且,现代人对于“散文是美文”的界说,也在认同散文文质相成、形神兼美的同时,实质上承认了意境是散文的特征之一,即用独具质感的优美语言创设特定的情境以寄托自己的哲理情思。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既要关注诗歌的意境教学,也要关注散文的意境教学,要充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形成融会了书法、音乐、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和社会道德观念基础上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程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因而,加强了课程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重要维度。也就是说,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而不是一种外在的附加任务。当然,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应该符合语文教育的特点,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渗透于教学过程之中。

(一)美育在任何一个时期都不可能只是对美的欣赏,而是交织着生活其他各个方面内容的混合体

这一观点,从我国由来已久的审美教育活动中即可得到验证。以《米洛斯的维纳斯》为例,在欣赏断臂维纳斯雕像的时候,就要引导学生欣赏雕塑各部分的起伏变化富有音乐性的节奏感;让他们知道不论从何种角度看,都同样能获得庄重的妩媚这种感受。她那含蓄的、耐人寻味的美,几乎使一切人体艺术都相形见绌。让学生了解古希腊的许多神像,都是按照人体比例美学来塑造的,古希腊艺术家创造和发现了一种黄金分割的美学秘密。

此外,还需要创造条件让学生了解维纳斯的神话传说,让学生欣赏维纳斯国际名画,鼓励学生对“缺陷的美”的深入挖掘和研究,然后适时地转入对自己和他人的认知。我们或许有很多缺点,然而,我们总是用深深浅浅的脚步画着我们的人生轨迹。

(二)鼓励学生多方面多渠道获取知识,开阔视野

语文教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教师往往以教科书作为学生学习语文的全部,由此导致学生阅读面过窄,视野不开阔,对文本理解存在局限。《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颁布以来,广大教师逐渐明确拓展语文学习资源的重要性。

学生大部分词汇贫乏,不能出口成章,没有必须具备的交际能力,缺乏深厚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这种现状与时代的要求与新课标的要求是不符的。死记硬背将无法适应新时代的学习需求,取而代之的将是资料的收集、整合、应用与创新的能力。

浅论历史教学中的美育 篇3

关键词:美育;历史;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3-037-2

一、引言

美育,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使学生具有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是用美的事物熏陶学生、塑造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美的行为的教育。学校教育是美育的重要阵地。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也指出,学校各科教材中均有美育之元素,如何挖掘、提炼和利用,是学校各科教学应研究的重要内容。

其中历史学是认识和阐释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与人类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活动密切相关,具有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功能,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亦明确规定:“通过历史教学,使学生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初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具有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因此,历史教学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美德教育,开发、利用周围可供进行美育教育的各种资源,充分发挥历史课美育教育的作用,帮助学生在完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提高学生鉴赏能力。

二、历史教学中美育的内容

1.审美意识教育。

审美意识是主体对客观感性形象的美学属性的能动反映,包括人的审美感觉、情趣、经验、观点和理想等。历史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古今中外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方面包含的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等美学内容,唤起学生的审美意识,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比如文学成就中涉及到的文学作品像诗、词、民歌、戏曲、小说等代表作品的历史背景、作者思想观点、人生简历,给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钥匙。民歌《敕勒川》,在我们面前展现了一望无际的广野,牛羊成群在草原上奔跑的塞外风光。通过这些内容,向学生渗透审美意识,帮助学生提高鉴赏能力。

2.审美理想的培养。

审美理想是人类审美意识高度发展的产物,是在审美感受的基础上形成的对美的最高要求和愿望,对美的完善形成的憧憬和向往。崇高的审美理想对规范人的生活,净化人的灵魂,促进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制约和推动作用。培养学生崇高的审美理想,就是指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和培养饱满的无产阶级感情,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对人类社会的光明前景充满信心。要求历史教师引导学生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众多的历史人物、纷繁的历史事件、多彩的历史现象正确地分析、理解和评价;进而认识到,尽管历史进程有曲折甚至反复,但正义战胜邪恶,美的战胜丑的,是历史发展的总趋势。鼓舞学生大胆地讴歌美,不懈地追求美,树立崇高的审美理想,树立为实现共产主义的美好理想而奋斗的决心,只有这样,才真正体现了历史为现实服务,做到了立足现实,追溯过去,面向未来,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美育功能。

3.审美鉴赏力的培养。

审美鉴赏力是人们认识美、评价美的能力,是以主观爱好的形式体现出来的对客体美的认识、评价和再创造,是感性与理性、认识与创造的统一,是人类独具的一种能力。这种特殊本领是在审美实践活动中,经过审美对象反复作用于审美主体而逐渐获得并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美学研究者认为,一定的审美鉴赏力是一定生理的、心理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多种因素的结晶。因此,历史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内容,科学地准确地传授历史基础知识,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不仅认同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是美的,而且要认识他们美在何处;还要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分析其美的时代性和阶级性,让学生掌握审美的方法。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拓宽知识面,对历史上的艺术作品从历史的角度审视的同时,也从文学艺术方面审视其价值,做出正确评价。

三、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实施美育

1.挖掘教材资源,引导学生发现美。

作为直接施教者,教师首先要吃透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有关美的内容。在讲授中充分利用美的事实,通过具体生动的描述和深入浅出的分析,揭示出美的不同类别和形式,领悟教材编写的精神实质,对学生进行全面深刻的思想教育。

首先,在历史教学中注重挖掘历史人物的人格美。初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阶段,用历史人物的嘉言懿行教育学生,能起到感化心灵、陶冶情操的作用。历史教材中有关人格教育的素材很多,如从“卧薪尝胆”的勾践到“东山再起”的谢安;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到“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从“还我河山”的岳飞到“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从“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戚继光;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从“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到“大丈夫死则死耳,何饶舌也”的陈玉成;到“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维新人士谭嗣同;还有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等等。教师应多多挖掘,充分发挥其特有而深刻的教育功能,让学生在轻松学习丰富历史知识的同时产生情感的共鸣,接受心灵的洗礼,感悟人格的震撼,从而为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形成打下坚实的思想认知基础。

其次,在历史教学中注重挖掘教材的意境美。插图的增多是新版历史教材的又一特点。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插图,通过形象的介绍描述,让学生更直接地感受到历史上的自然风光美、劳动创造美、人物情操美、诗情画意美,让学生在欣赏美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美的教育。

再次,在历史教学中注重挖掘教材中音乐、美术、戏剧、书法作品的艺术美。文艺作品是人类历史上创造的重要精神财富,是美的最佳载体。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汤显祖的《牡丹亭》、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字被人誉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等等艺术名作,都是提高人们审美能力,陶冶人们情操的绝佳素材。

2.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启发学生认识美。

众所周知,人的审美意识、审美能力、审美理想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和不断提高发展的。它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一方面受到时代和社会制约,同时又带有人的个性特征。因此,正确的审美观、崇高的审美理想的确立,较强的审美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要通过对各科知识的涉猎和掌握及长期审美实践的锻炼方能实现。因此,以历史事实为依据,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武器,观察历史、剖析历史,循序渐进,是进行美育须遵循的规律。历史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既是导演,又是演员。因此历史教师应具有创造美的能力,诸如,挖掘教材内涵,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调控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能力;善于运用富有感情的生动语言再现历史,创设历史情境及用自己健康而充沛的感情震撼学生心灵,引发师生间情感交流,进而引导学生感情向意志升华;以形象美观多样而又富有启发式的板书在学生面前展现美,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在感受美的愉悦中获取知识,受到教育。

历史教师应做到将美育渗入每一堂课、每一次课外活动,渗透到对每个历史人物的分析,对每个历史事件的讲解中,以是否有利于民族发展、社会前进为标准进行评价,揭示美之所在。这就要求教师认真钻研,选择最能诠释素材的优美语言,以高昂的激情投身于课堂教学,如果教师都不能理解、欣赏美,那么,学生也不会被美所感染。除此之外,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通过播放诗词、散文、音乐、戏剧对白,利用幻灯、多媒体展示艺术作品,以及放映与教材中美学因素相关的影视作品,如《鸦片战争》、记录片《故宫》等等,使学生更能直观地认识美、欣赏美、感受美。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励学生创造美。

美是客观存在的,但美又是抽象的。为了使学生能发现美、认识美,并能创造美,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比如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亲自从教材中找寻美,通过查寻知识去认识美、欣赏美,再向班级同学介绍美,还可以让年级的特长生从较为专业的角度来引导其他学生欣赏艺术作品,让书法特长生介绍他所擅长书体的特点,美之所在;让擅长绘画的学生介绍《蒙娜丽莎》等作品的布局、色彩色调、光线等等。通过学生亲自寻找、感受,不但激发了他们的兴趣,而且还能提高他们对美的认识水平并引导其他同学认识美、赏析美,进而使学生找到历史与现实的关联,让学生以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关照历史上美之所在,引导学生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寻求美、享受美的同时,激起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的激情和信心,是实现历史教育的美育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关键。

四、结语

时代的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向教育提出了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的重大历史使命。历史学科作为综合性的基础学科,既具有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价值,又具有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振奋民族精神的社会价值,还具有帮助人们开拓视野、陶冶品德的伦理价值。因此,重视中学历史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培养,合乎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时代赋予教育的神圣职责。

如前所述,人类历史是一部人民群众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历史,是人类按照历史发展的规律和美的规律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创造美的历史;也是人类的审美能力、创造美的能力不断提高,审美理想不断丰富完善的历史。只有将美育渗透到历史教学之中,才能在学生面前展开一幅幅活生生的人类历史画卷,给学生以真实全面的综合历史知识,才能让学生置身于历史之美中,在欣赏美、享受美的愉悦心境中获取知识,陶冶情操,提高能力。

[参考文献]

[1]夏子贤.中学历史教学法[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1.

[2]国家教育委员会.全日制中学教学大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美育论文 篇4

一、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自然美及其功能

历史中的自然美, 是指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美。自然美体现了自然事物的自然属性, 也体现了一定的社会属性, 是二者的有机统一。

自然美首先是指人所面对的纯自然的美。一切自然之物都是我们的审美对象。许多千古不朽的作品给我们展现了许多美好的自然景物:“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给我们展现了典型的草原景色;“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使我们可以感受到黄河的雄伟气势;“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让我们感受到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象;“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令我们沉醉于西湖的美景;“北风卷地百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给我们描绘出了边塞大自然多变的景色……

自然美还包括了另一种美, 就是人化了的自然, 这种人化了的自然是人类通过物质力量或是精神力量改造过的自然。中国的“花”字从“草”, 从“人”, 从“匕” (即化) , “花”是由“人化草”三字所合成, 包含了“人化”的意义。事实上, 人化了的自然已经具有了一定人的意识的烙印。一些名胜地之所以能够吸引人, 除了它那纯自然的美让人产生美感之外, 更重要的是它所展现出来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底蕴。泰山, 作为五岳之首, 不仅是雄伟气势使之名扬天下, 而且历代封建帝王的封禅、历代文人墨客的墨迹大大地充实了它的历史文化内涵。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泰山也就更加吸引人了。还有我国引以为豪的万里长城、秦始皇陵兵马俑、贯通中国南北的大运河等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勤劳的结晶, 都为历史中的自然美增添了内容和风韵。

教师应在历史教学中通过对历史中自然美素材的挖掘、寻找, 让学生从多角度发现美、欣赏美, 从而实现历史的美育功能。从审美的意义上看, 自然美的内容既包含了人类美好的追求和向往, 又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历史中的自然美, 其美育功能的落脚点同样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掘这些因素, 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对整个生存环境的情感, 进行爱护地球家园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教育;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 激发其奋发向上的情感力量。

二、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社会美及其功能

社会美是社会生活中客观存在的社会事物、社会现象的美。一方面, 人类的历史就是不断征服自然的过程, 也是人类不断追求美、创造美的历程。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在改造着人类社会, 并在这些社会实践中不断发挥出人的潜能和力量, 从而创造出属于人类自己的社会美来。在这种实践中, 人类不仅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而且推动了人类由低级走向高级、由原始走向文明。在历史上的一种社会形态或一个国家、一个朝代处于上升阶段,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基本适应, 政治稳定, 经济发展, 文化繁荣, 统治者政治清明, 人民安居乐业, 社会关系基本和谐, 这就是一种社会的优美。如西汉前期的“文景之治”, 统治者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轻徭薄赋、减轻刑罚, 表现了一种清雅恬淡之美。又如唐朝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政治安定, 经济发达, 文化繁荣, 国力强盛, 盛世大唐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表现了一种富丽辉煌之美。

另一方面, 人类历史本身又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冲突, 且是在不断地“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因而历史上充满着各种各样的斗争, 人类正是在这些斗争中不断推动着历史的前进, 创造着历史的壮美。那些代表社会发展趋势的先进阶级、进步力量在斗争中展现出自由自觉的创造力, 他们本身是美的。有时候斗争胜利了, 正义战胜了邪恶, 新生力量战胜了腐朽力量, 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时, 体现了一种喜剧美, 历史回响着时代的赞歌;有时候斗争失败了, 邪恶吞噬了正义, 社会进步的要求和实践遭受到种种挫折, 无数的仁人志士为正义的事业而流血牺牲, 表现出悲剧性的崇高美。历史进程中的悲剧美与喜剧美, 都是历史社会美的重要表现形式。美的创造与美的毁灭同样可以给人以强烈的审美感受和体验, 产生强烈的感情激荡。

历史是由人创造的, 因而人物美应该是历史教学中社会美的核心, 占有最突出的地位。比如在中国历史上, 从伏羲神农教人渔猎耕稼到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是美的;从屈原的“举世皆浊我独醒”到孟子的“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是美的;从秦皇汉武到唐宗宋祖顺应历史潮流振国兴邦是美的;从商鞅吴起到王安石张居正锐意变法改革革除积弊是美的;从诸葛亮的“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是美的;从陈胜吴广登高一呼揭竿而起到洪秀全金田起义建立太平天国是美的;从孙中山创立民国到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美的……美的历史人物之所以能够传承下来, 往往是因为他们的精神品质。我们记住了范仲淹是因为他的“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情操打动了我们;我们追念谭嗣同是因为他的死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独立、富强的愿望和他为之而献身的时代精神。美的历史人物承载着某种精神与文化, 就美育而言, 人物美的价值极高。在历史上也有一些反面人物, 他们违背历史潮流的发展方向, 阻碍或延缓了历史的进程, 如秦桧、汪精卫等。他们作为反面人物的出现和存在, 成为了正面人物的对立面, 也成为了一种衬托或是反衬。在历史教学中揭露历史上的丑, 反衬历史上的美, 也是历史美育的重要手段和任务。

三、中学历史教学的艺术美及其美育功能

艺术美是指各种艺术作品所显现出来的美。历史学科中的美有历史中的美妙书法、传神的绘画、优美的音乐舞蹈、巧夺天工的雕刻、雄伟的历史建筑、精彩的文学作品等。

艺术美是自然美、社会美的集中反映。艺术家们经过艰苦的劳作把自然美和社会美升华为艺术美。历史上伟大的艺术作品不仅反映了艺术家对现实美的严格选择和提炼, 而且包含着艺术家的审美理想和思想情感。他们用那独有的神韵, 向后人传播美, 激励后人向往美、欣赏美进而去创造美。

古希腊古典雕刻是人类历史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没有一个古代民族的雕刻艺术能到达古希腊古典雕刻那般完美的程度, 它们对于人们的眼睛、心灵和情感时时刻刻产生着直接的影响, 并在人们的心中培育着美、和谐与崇高的感情。在鼎盛时期, 古希腊产生了三大古典雕刻家, 他们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为:塑造理想的人, “使他既富有智慧, 又表现出和谐, 具有尽善尽美的现实感觉”。比如《雅典娜神像》体现了战神气宇轩昂的形象, 同时, 神像体态丰盈、眉宇清朗、双目炯炯有神, 表现出了智慧女神典雅庄严、宁静安详的气质。作品也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 就是雅典城邦的繁荣昌盛。通过欣赏一系列的古希腊古典艺术, 我们的心灵会受到强烈的冲击和震撼, 也会深刻地理解到幸福和快乐的人生理想, 以及体会到对人本主义与理性精神的追求是希腊文化的最根本特征。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辉煌历史, 在这源远流长的历史中更是拥有十分丰富的美学素材, 只要充分发掘、发挥出其功能, 就一定可以产生很好的教育效果。“那人面含鱼的彩陶盆, 那古色盎然的青铜器, 那琳琅满目的汉代工艺品, 那秀骨清丽的北朝雕塑, 那笔走龙蛇的晋唐书法, 那道不尽说不完的宋元山水画, 还有那些著名的诗人作家如屈原、陶潜、李白、杜甫、曹雪芹……的想象, 它们所展示的不还是可以使你直接感触到的这个文明古国的心灵历史么?时代精神的火花在这里凝固、积淀下来, 流传和感染着人们的思想、情感、观念、情绪, 经常使人一唱三叹, 流连不已”。所以, 灿烂辉煌的艺术所拥有永葆美的魅力, 是历史美育中最易激发学生强烈情感体验的客体和媒介。

艺术美来源于生活, 同时也高于生活。艺术美在美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没有艺术教育的美育同样是不完整的美育。相对于其他几种美而言, 艺术美以其鲜明的形象性、直观性同时又富有内涵而更加具有吸引力, 在感性上、心灵上和情感上有极大的震撼和感染力。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可以开阔人们的视野, 陶冶人们的情操, 净化人们的心灵, 进而促进人的精神的升华, 促进人们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最终使人获得较为全面的发展。历史中的艺术作品, 它往往包含着艺术家们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愿望, 同时也具有当时社会的时代特征和时代风貌。比如通过对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作品的欣赏, 我们可以知道文艺复兴时期那种追求人文主义和反抗封建神学的精神内涵。

四、结语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 人们对于物质的狂热追求和对精神的冷漠忽视, 导致了人文精神的严重缺失和蜕化。因此历史教学中美育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发掘美和进行美育活动, 展示历史的美, 能让学生在回味、品味历史的过程中, 感受美、欣赏美, 进而树立正确的审美能力, 培养创造美的能力。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充分挖掘出美的因素, 实施美育, 历史学科就再也不会是那么的枯燥无味, 学生必定能够获得许多新的感悟, 因为它不仅可以给人知识, 以启迪人的智慧, 发展人的思维, 而且可以培养人的道德, 陶冶人的情操, 美化人的心灵, 人文主义精神会逐渐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 使德、智、体、美、劳五育得到全面提高和发展。这也是中学历史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和宗旨所在。

摘要:中学历史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它拥有丰富的美学资源, 因此在历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出其美育功能。历史教学中的美可以分为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 教师发掘出这些美及实施美学教育, 不仅可以使历史更加具有吸引力, 让学生对历史产生兴趣, 而且可以促进学生得到较为全面的提高和发展。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美育论文 篇5

平远县梅青中学 邱梅玉

【内容摘要】语文课程是一门具有浓郁人文特色的课程,是一门训练学生分析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熏陶其情操、发展其个性,培养其审美能力,实现人格的完善与心灵的和谐的特殊的课程。传统语文教学有美被悬置的现象,新课标的全面推行为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带来了生机。在新课标推行的春风下,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一步加强美育的渗透,是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的重大课题。中学语文教学要注意把握好语文审美教育的特点,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审美教育渗透。第一,挖掘美的因素,引导学生发现美;第二、创设审美情境,引导学生感悟美;第三、通过指导阅读,引导学生鉴赏美;第四、激发学生情感,引导学生感受美;第五提供实践机会,引导学生创造美。

关键词:

语文课程

传统中学语文教学 新课标 美育渗透

中学语文教学

情境

写作训练

口语交际

语文教学 美育 渗透

一、新课程下中学语文美育渗透的必要性。

1、语文教学中美育有特殊内涵。语文课程是一门具有浓郁人文特色的课程,是一门训练学生分析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熏陶其情操、发展其个性,培养其审美能力,实现人格的完善与心灵的和谐的特殊的课程。叶圣陶先生曾作过说明:“什么叫语文?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就叫语文。”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语文学科是学习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它对学生今后长远的学习和工作,都会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中学生在校期间的语文学习,属于打基础阶段,中学语文教育学大

纲规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学生健全的个性,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中学语文教学原则第一条是“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的原则。”这些都强调了美育在语文中教学中的地位。美育目标也是语文教学目标之一。《教学大纲》中还规定:“指导学生学习课文,是培养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传授语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审美情趣,主要以课文为凭借,课文要文质兼美。”“文质兼美”是教改后语文教科书的一大特色,优美的语言,清新的文章结构,是它的外在美,丰富的思想内容和人文内容是它的内在美,范文中饱含的社会生活和人生哲理、历史画卷和个人心灵历程,多方面表现的世界之美,人生之美,思辩之美,语言之美,这一切能给人以思想上的启迪,在感情上给人以熏陶,在审美上给人以愉悦,能够丰富人的知识,扩展人的眼界,拨动人的心弦,给学生精神世界的营养是多方面的,是深刻而细腻的。语文范文中所体现的文化知识和文化精神,与语言课的思想性溶在一起构成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都给学生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能在情感交融中获得美,创造美,语文教学中美育有其丰富的内涵,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独特的美,它们是美的绝佳载体,充分认识并挖掘教材中的美育因素,利用这些美育因素服务教学,是语文教学工作的必要环节。

2、传统语文教学有美被闲置的现象。长久以来,传统语文教育重视知识、技能的培养,表现在学生的语文素养高低以考试成绩来评定,把以自由创造为内涵的美的体验高高悬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社会因素

由于高考、中考的指挥棒效应,社会对教育的评价,还是以升学质量为主,教学成绩简单地依靠分数来评定。社会用分数选拔人才,直接影 ③

响到学校教育和学生的学习。语文教学在这样的背景下,也自然以分数来评价教学效果。美育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往往就不被重视,被认为是可有可无的。

学校因素

语文教学中审美精神的流失,忽视美育教学与教师在教学中自由创造的审美体验缺乏与藏匿有关。首先,站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大都是从前应试教育的产物,自身缺乏美的体验,审美趣味和审美标准不高甚至缺失,学生时代缺少美感教育是其重要原因。其二,社会利用考试选拔人才,考试形式单调,迫使教师在统一计划内,统一进度内,根据固定的教学大纲教学参考书进行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这个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形成了长期沿袭课堂教学总体思路,介绍作者——理清思路结构——关照人物事件——学习手法语言——挖掘情感思想——归纳总结。这种教学模式有其优越性,但他抑制了教师的主体性,创造性,无法体现到教学创造性的美与乐趣。

学生因素

由于社会的影响,教师的引导,整个教育在高亢统一的教学大会唱之中进行,学生的学习形成习惯性和群体化特征,学生的个性,自主与创新意识萎缩,泯灭。趋同、顺应、盲从日渐形成。学生的真实思想情感被覆盖,整日被机械化,程式化,沉闷的学习所困惑,忽略了教材中的美,遏制了学生对语文的创造性理解。自然而然,学生对美的体验、对美的探求就日渐缺失了。

3、新课程的推行为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带来了生机。

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育部已决定从2001年秋季开始,用5年的时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实行基础教育新的课程体系。新的课程理念、新的教材、新的评价体系观,对广大教师和教师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为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带来了生机。

新课程推行后,美育作为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环获得了真正的重视。它

迫切要求教师更新观念,加强学习、进修,尽快提高专业化水平及审美修养。由于评价体系的改革,语文教学不再只注重认识功能,而要求发挥其美育功能。语文美育应该通过教材内容的教学,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引导学生感受美、理解美和评价美,树立学生美的观念,提高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他们积极更新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及审美能力,无疑给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教师直接影响着学生,学生开始从机械的纯语文知识训练中解放出来,语文学习不再枯燥无味,从而让学生春风化雨般享受美,欣赏美。良性循环,一旦语文教学纳入了美育的轨道,课堂就会注入生机,师生的审美心理就会被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教师的教学兴趣就会不断增长,教和学都会充满愉悦心理。这样,语文教学的质量也将迅速得到提高。

综上,在新课程广泛推行的背景下,美育走入课堂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有利于使学生学生形成狼毫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美学素养。

二、新课标下中学语文教学渗透美育的有效途径。1.挖掘美学因素,引导学生发现美。

要让学生从教学中获得深切的美感体验,由“知之”到“乐之”还需要教师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美学因素。教师在感知教材,进行教学设计时,为教材中蕴涵的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所感动,心领神会。然后,调动自己的审美经验,将教材中蕴涵的各种美学因素融化到教学设计中,再到课堂上引导学生体验,分享这种美。比如在教学选自曹文轩《草房子》的《孤独之旅》时,引导学生去随着作者优美的笔触走进那个由天空、芦荡、大水、狂风、暴雨、小船、鸭子等构成的荒芜人烟的世界,感受主人公成长的孤独。“鸭群在船前形成一个倒置的扇面形,奋力向前„„船首是一片均匀的、永恒的水声。”这些描写能唤起学生对美体验,对学生的审美情操的培养很有帮助。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诗歌教学。诗歌不仅具有一般的文学作品中所包含的美的因素,更因起情感强烈而更具感染力,因其音韵和谐而具有其它文学作品不具备的音韵美。比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意境辽阔深远,描绘了黄鹤楼、碧空、长江等壮阔画面,诗人将自己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寄托在滚滚东去的大江之中。又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它描写雄伟壮阔而又妖娆美好的北国雪景,全词意境壮美,气势恢弘,感情奔放,胸襟豪迈,体现了一种崇高美。再如《蒹葭》、《行路难》、《水调歌头》、《天净沙·秋思》等,中学语文教材选编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优秀篇章,这些都是引导学生发现美的绝佳媒介。教师应善于发掘这些审美教育的因素,引导学生获得美的享受,受到美的熏陶,灵魂得到净化和升华。

1. 创设审美情境,引导学生感悟美。

创设审美情境,引导学生感知审美对象。它对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审美情感的熏陶起着重要作用,能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潜移默化中得到美感体验和审美陶冶,把学生从有我之境,带入到无我之境,变课文中的“此情此语”为“我情我语”。

创设审美情境是以视、听为核心,在多种感觉器官相互作用下形成的。为此,教师首先应十分重视朗读教学。朗读是学生初步感知教材的主要方式,教师应引导学生做到“口到、眼到、心到”,积极感知作品以获得较多的审美认识。尤其是诗歌,朗读是学生感悟美,进入情境的重要途径。

其次,教师还应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创造审美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情境,⑨

去感悟文学作品的美。如指导欣赏课文插图,听课文录音带,看与课文相配套的录像,使用多媒体课件,师生表演等等。如教学《沁园春·雪》时,使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听配乐朗诵,辅以北国雪景的画面。随着豪迈的朗诵,及壮美雪景的画面,学生的审美心扉就会自然开启,进入到文章的情感世界,感受到作者豪迈的胸襟了。

3.通过指导阅读,引导学生鉴赏美。

鉴赏美实质就是一种审美活动,教师应指导学生广泛阅读文学作品,引导学生鉴赏美,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丰富,发展学生健康个性和素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般说来,审美活动是从对事物中的美的形象的初步感知开始的,然后再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这时审美活动不再是对美的对象被动的接受,而是一种积极反映的过程。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也要遵循这一原则。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可以分三步进行。第一步,应该让学生通过阅读,去发现作品中美的因素,并通过自己的感知和想象,产生初步的美感。第二步,这种美感积累多了,教师就应指导学生形成一定的审美判断能力。第三步,可以指导学生从美学角度去评价一部作品,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审美活动。这时,学生的思想上已形成了正确的审美观念,既能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又能识别生活中的假恶丑,为创造美作好了思想上的准备。当然对于从美学角度去鉴赏美,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不必强求,以免弄巧成拙。

4.激发学生情感,引导学生感受美。

语文审美教育活动主要以情动人,通过美的事物激发人的情感,形成审美体验,唤起情感共鸣,使人在情感中受到陶冶,得到升华。教师的应充分激发学生情感,引导学生感受美。只有当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水乳交融,学生 的心灵受到感染,引起情感的共鸣时,美育才算初步达到目的。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教师首先应向学生提出明确要求,让他们把注意力指向情感天地,去把握作者的情感,设身处地的去体验作者的情感。有明确的目标、方向,做事就成功了一半。其次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采取适当措施,激发学生的情感。如教学《香菱学诗》时,可介绍香菱身世,如何被薛蟠强占,最后悲惨的遭遇等。激发学生对香菱的同情,既而在这种基础上来看香菱苦志学诗,这个人物形象便在学生的心里活起来了。为进一步激发学生情感,教师可以和学生交流阅读体会,进行有表情的示范朗读等。最后,静思默想也是激发学生情感好方法。让学生静下来,归结整理自己有点朦胧的情感。这是一个情感发酵的过程,学生的情感会明晰起来,这样增加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也为其创造美打下了基础。

5.提供实践机会,引导学生表现美、创造美。

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每个学生都有创造美的能力,关键是教师如何培养学生审美创造的情感和兴趣,这是审美创造的源泉和动力。学生有了表达的愿望,教师就要提供其实践机会,引导学生表现美、创造美。

写作训练,是学生对美的创造性表达。作文中多让学生观察,探索生活的奥妙,绘制生活的彩图,引导学生尽可能去接触、感受和认识周围现实的美。教师既要鼓励学生每周写周记,又要引导、选读、推荐一些优秀文章,还要让学生明确每次作文的要求。比如:学习了《孤独之旅》,学生随着作者的笔触沉浸在杜小康成长的孤独感中,当读到杜小康觉得自己“突然长大了,坚强了”,学生的心情也为之一振。这时就可引导他们以《我的孤独》或《我长大了》为题作文,写出自己生活中的经历。近年来,话题作文成了中高考作文的主流题

型。它既不限定文章的立意选材,也不规定表达方式、体裁的运用,且题目自拟,内容只要与话题有关即可,从而让考生最大限度地施展写作才华,展示写作个性,真正做到鼓励学生创新,让学生获得抒写个人情致感悟的自由,这就更为学生表现美、创造美提供了机会。

口语交际也为学生表现美、创造美提供了舞台。新课程的语文教材将语文实践活动改为了口语交际,这更有利于学生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当前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颇令人担忧,高中学生讲不清一件事情的例子屡见不鲜。这种状况与素质教育是相悖的。因此要在口语交际训练中,注意根据新课程的,对学生口语上的弱点进行针对性训练,纠正经常出现的偏离中心观点,前言不搭后语,临场胆怯等毛病。还可以用林肯等演说家口语训练成功的例子激励学生,让学生以审美的心态来对待口语训练。指导学生从语言美、仪态美、思辨美等方面来要求自己。教师还可设计一些学生有兴趣的话题,采取多种形式(辩论会、演讲赛、朗诵会等),鼓励学生踊跃发言。

另外,教师可引导学生多参加语文课外活动,给学生提供广阔接触社会的机会,调查、参观、访问、联欢、考察、游览等活动,可增强他们的情感体验,开拓视野,接受自然美的陶冶和滋养。指导课外活动时要不断创造新的活动形式,让学生获得尽量多的审美愉悦,共享创造美的乐趣。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推行的大背景下,语文美育有着广阔的发挥空间。这也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修养,并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特点,有目的、有计划的,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才能融美育于语文教学之中,使实施素质教育达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蒋孔阳、朱立元《美学原理》,华东师大出版社,1999年版。

2.朱绍禹《中学语文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3.陈钟梁《中学生写作美学》。4.钟启全《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北京大学出版社。5.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

注:

①引自《中学语文教学法》王世堪主编10页。②引自《中学语文教学法》王世堪主编77页。③④引自《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⑤⑥引自《古代文论选读》。

⑦⑧引自《美学原理教程》曾永成、董志强主编。⑨引自九年级上册语文课本70页。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而语文课堂教学不仅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阵地,也是教师用来感染熏陶学生的大熔炉。因此,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教学的艺术性,尤其要注重美育的渗透。因为这不仅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也将直接影响着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有效实现。那么,作为语文教学如何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适时地渗透审美教育,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呢?根据笔者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和探索,在此谈一点个人粗浅的看法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语文教学要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发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不再单纯是智育的过程,更是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的过程。教学实践证明,美育渗透于阅读教学中是贯彻新课改精神的良好途径。

在《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也明确提出,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的感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的情趣。也是说,语文教师应当特别重视对学生的审美教育。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中也认为,审美需要是人生的高层要求。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会学生审美,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加强美育工作,让学生学会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情操,是教育、教学工作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美育是培养和提高人们对自然、社会以及文化艺术的鉴赏和创造能力,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们的生活趣味,使人们变得更高尚、积极,在思想感情上得到健康成长的教育。那么,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美育呢?

德国哲学家康德曾说过我们要经常怀着无限的赞美和敬畏心来看待世界,此话正说明了审美意识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以及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新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课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康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可见,中学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是相铺相成的。美育的目的就是在传授各种知识、技能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 的审美观,提高学生个体的审美能力,使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情感和心智受到美的熏陶,从而达到提高整体素质的目标。中学语文课文所选的课文,大多是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这些文学作品既是语言艺术,也是美的艺术。语文教师就是传播这些美的艺术的桥梁,在教学这些课文内容时,应抓住学生对美的渴求,把美的艺术贯穿在教学的整个过程,调动学生的情感和情趣;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获得美的熏陶,精神的愉悦,即寓教于乐。那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渗透美育呢?

一、领悟美的结构

语文教材对学生进行语言美、形象美、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情感美、创造美的美学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内容,给予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语文教学应高屋建瓴,针对不同文体确定不同的教学重点。散文诗歌鉴赏注重优美语言所创造的或深沉或悲愤或激昂或婉伤的情感意境,而议论文、说明文除注重语言的严密性外,也应理解课文严谨的结构:议论文或递进或并列的结构,说明文或逻辑或时间或空间的说明顺序。授课时教师要梳理清楚文章的结构情感脉络,设计好板书,让学生从中感知作者匠心独运的构思,领悟文章美的结构,进而指导写作实践。

二、鉴赏美的语言

语言是文章的基本材料,文章是语言的艺术,表达的艺术。无论是屈原的浪漫,杜甫的沉郁,柳永的婉约,苏轼的豪放,还是鲁迅的深刻,朱自清的清新,徐志摩的缠绵,舒婷的真挚,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人感受到语言美产生的巨大艺术魅力。它们或纯粹,或精微,或谨严,或飘逸,无不是经过作家们精心地推敲,细致地打磨,才如珍珠般熠熠生辉,点缀在文学的夜空之上,令人叹为观止,百读不厌。语文教材中所选文章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语言美。例如:散文语言的流畅,小说语言的生动,诗歌语言的凝练,议论语言的严谨,说明语言的平实,抒情语言的动人等,体现了各种各样的语言美。语言审美应成为语言阅读重要内容,也是语文教学与美育的最大渗透点。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就要在阅读文本中引导学生品味好词语,分析好句子中发现美,品味美,鉴赏美,在散文中,语言美体现得尤为突出。它是一种从内容到形式都非常自由的文体,因此它具有较广泛较有效的审美教育功能。如在朱自清笔下,无论是荷塘还是月色,还是父亲的背影,都显得格外的美。下面我们以《荷塘月色》为例来分析散文语言的美学价值。如:“月光如水一般,静静

地泻在每一片叶子和花上”,一个“泻”字,并加以用“静静”修饰,极为形象贴切地状写出月光的特点——无声幽静而又富有动感,如一泻千里的瀑布般美丽壮观。接下来,作者写荷香时:“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采用通感,把荷香比喻为“歌声”,并用“渺茫”来修饰,更显得天衣无缝,可见作者在锤炼词句方面的独到之处。文中众多的极具个性色彩,联想丰富,变幻多姿的语言,在引导学生品词析句的同时,应反复揣摩和领悟,渐渐提高对文本语言的审美能力。散文的语言美育价值如此,其它体裁的作品也并不逊色,如宋词,无论是豪放派的词还是婉约派的词,他们在用词造句中都给人一种独特的审美感受,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作者在开头就用“浪淘尽”三字,极简单的三字,就把倾注不住的大江与名高累世的历史人物联系起,为读者布置了一个极为广阔的审美空间,它既引领我们看到大江的汹涌奔腾,又使人想到风流人物的卓越气概,更可领悟到作者兀立江岸凭吊胜地人才所产生的起伏激荡的心潮,气魄极大,可见语言的感染力之独到以及审美价值。同样戏剧语言中丰富的潜台词也值得品玩,《茶馆》中李三“改良!改良!越改越凉,冰凉!”谐音双关表露出的凄凉和不满;吴祥子“你聪明,还能把那点意思闹成不好意思吗?”所表现出的无耻的地痞流氓无赖形象,都是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审美情趣的感触点。在语文教学中,只要教师善于捕捉并激发学生感受美的信息点,引导学生探究感悟,就能引起学生与作者的情感共鸣,产生强烈的审美体验。

三、感受美的形象

文学作品是作家对社会生产活的反映和感受的物态化表现,是在生活的基础上观察、思考、选择,按照美的规律塑造美的形象来反映现实生活的。好的文学作品,不仅给人以知识,读者在反映生活的同时,对作品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爱与恨,善与恶,美与丑,也会产生共鸣和思索。甚至得到心灵上震撼,从中得到启示和教益。如水生嫂是那样的善良、清纯,是白洋淀里的一朵荷花;翠翠是边城湘西的爱情女神,凄美而古老,作品中塑造了这样一个个同命运抗争的或刚烈或凄美或清纯或进取的妇女形象,她们的爱情和个人历程,展现了中国古代妇女的坎坷命运史和婚姻幸福观。美学家朱光潜认为:“丑与美不但可以互转,而且可以由反衬而使美者愈美,丑者愈丑。”施耐庵笔下的正面人物鲁达是值得赞颂的,但反面人物镇关西同样具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鲁达形象正是靠镇关西的反衬,越发显得耀眼,使学生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无论是鲁迅

笔下的阿Q,还是巴尔扎克笔下的葛郎台;无论是《柳毅传》中的美丽善良的小龙女,还是《西厢记》中的多愁善感的崔莺莺,都是鲜活可感的人物形象,都具很高的审美价值,成为艺术感染的起点。可以说,教材中那些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比比皆是,他(她)们如同百花园中千姿百态、姹紫嫣红的鲜花,以其独有的色和香,给于难以忘怀的艺术享受。再如表现大量英雄人物的文学作品。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青春之歌》等更使人们受到熏陶和教育。读者不仅从心中崇敬保尔·柯察金、林道静等英雄人物,而且在现实生活中仿效他们,模仿他们,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加强自己的意志,净化人的灵魂,增加生活的信心和力量。

四、体验美的意境

意境融合着作家的思想感情,是客观与主观的有机统一。它能产生诗情画意的效果,启发我们产生联想和想象,让人产生身临其境、余味无穷的感受。“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表现的安谧恬静的意境真是令人陶醉。诗人仅用了40个字便展示了一幅清秀的山水画:秋雨过后的傍晚,空灵宁静的青山,柔和皎洁的月光,清澈的泉水,翠绿的竹林,浣纱归来的少女,渔歌唱晚的小船 „„画面中还有那侧耳倾听、凝神注视、陶醉其中的诗人,真是诗情洋溢,画意盎然!教材中像这样表现意境美的诗歌、散文真是不胜枚举。情感性是文学作品打动我们心灵的重要原因。如果作品不具备这一特征,就必然“平典似道德论”(钟嵘语)。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自古及今,一篇篇佳作之所以经久不衰,常读常新,百读不厌,就是因为作家的笔墨饱蘸着自己的思想感情,甚至凝聚着心血和生命。作者既然是借景抒情,读者就应该读文生情,望文生义。重新激活文学作品中意象世界所蕴含的审美经验。为此,语文教师教学中必须架起一条沟通作者情感与学生情感之间的桥梁,使之碰撞交融,贯通,引导学生品悟美的意蕴。例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教师紧扣诗中有关传达审美意象的“千山”、“鸟”、“孤舟”、“蓑笠翁”、“寒江”等词中,探境中意,悟意中情,感情中美,理解感悟此首诗,使学生认识到此诗的清峻、深幽的境界,触动人们的审美情感。诗的形象是美的,耐人回味的。诗人把自己的情感,人生感受倾注在所描写的雪景中,诗人在政治上遭到打击,把那十分险恶的环境化为一片冷峻、孤寂的境界。宁静中透出诗人心灵的再创造,赋予自然以再生的灵魂,从中透出人生理想、人生态度和审美情趣。从而使这生真正从个体情感上受到陶冶和启迪。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课文具体内容出发,把握时代脉搏,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美的事件和美的心灵来陶冶学生情感。品读精美文段,可以让学生直接感受美、体验美,甚至通过想像和联想来创造美。.例如《岳阳楼记》中所表现出来的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已任的抱负,可以培养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社会责任感;《我与地坛》中所体现出来的母子情深,可以培养学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社会亲情美;《<指南录>后序》所展现出来的矢志不渝爱国爱民,可以培养学生“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社会节操美;《庖丁解牛》《都江堰》所显现出来的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善于思考的社会智慧美。语文教学就是通过美的语言、美的形象的整合,调动审美情趣,让阅读者创造出一种自我的审美意境,进而取得审美教学效果。

语文课堂需要美育精神,把中学语文教学与美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充分挖掘语言文字中丰富的思想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发现语文中的语言美、情感美、形式美,培养学生用美的眼睛去发现美,以美的心灵去领悟美,以美的行动去创造美,使语文教学真正成为塑造美的人生、净化美的心灵的课堂。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真正寻找到自身的精神家园,真正放飞自已的梦想与追求„„

美育教育在中学教学中的实现 篇6

关键词:美育教学;中学;素质

充分地发挥中学课堂中的美育教学,不但可以让学生提高自己的鉴赏力,还能够不断地陶冶情操,完善自身的优点,如何在中学教学中实现美育教育,笔者做了以下几点建议。

一、充分地挖掘教材的现有资源,加强美育教育

教材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学教学也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教材的内容不断地丰富,而且具有很强的人文关怀意识,能够积极地引导学生成长。

比如,教师在讲授语文课文时,可以根据文学作品的作者和语言来讲,让学生体会到意境美和语言美,文学作品都是以生活为起点的,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完全写照,不论是美的还是丑的。“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就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既陶冶情操,又可以净化心灵的美丽画卷。

二、采用各种方式来展示美育教育

中学教学有很多课程需要学习,这些课程我们可以联系起来,比如,英语课上,学到贝多芬这节课时,英语老师就可以先为学生放一段贝多芬的音乐,让学生感受一下音乐的魅力,再从音乐中的贝多芬回归到英语课文上,这样通过学生对音乐美的幻想,可以加强对英语课文学习的积极性。有时间还可以为学生播放有关贝多芬的英文纪录片和艺术片。在历史或语文这样有研究价值的课上,可以邀请一些著名的文化家、艺术家,来为学生上欣赏课,进行美育教学的培养。

例如,语文课本中的文学作品能够让学生去发现意境中的美。“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仿佛使学生看到了大自然雄伟壮观的景象。“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则让学生感受到了悠然自得的乡村生活。

又如,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教材中挖掘出音乐、美术、书法等不同形式的艺术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内在素养。刘天华的《二泉映月》、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以及王羲之的书法都能够使学生感受到艺术的美丽,这些艺术名作都是陶冶人们情操的绝佳素材。

三、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为了能够使学生发现美和注意美,我们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组织一个有关找寻生活中美的事情,通过自己的观察和了解,互相分享,让小组的学生之间进行美的探讨和讲述,同时,小组与小组之间还可以进行美的交流,让懂得绘画的学生来讲述山水画的美,让擅长书法的学生来分享书法的特点和书法的美之所在。

通过学生亲自寻找美的过程,不但可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还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主观意愿,去感受美和发现美,这样才是我们的美育教育重点。

4.密切学科配合,注意相互渗透

若想要有效地在各个学科中向学生渗透美育教育,就需要各个学科的教师紧密配合,相互请教,这样才能开阔视野,对美的了解更加全面通透。同时将各个学科互相配合也能够帮助学生学会全面赏析,使学生从更多的角度去认识和欣赏。

总之,在教育改革的今天,中学教学工作应该充分地挖掘和发现我们学习生活中所拥有的美育教学资源,时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美育教育,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修养和自身素质。

参考文献:

[1]孙金玲.论历史美学与美育的基本范畴[J].科教文汇:上半月,2006(07).

[2]张胜利.让历史课堂美起来亮起来:浅谈历史教学中蕴含的美育教育[J].美与时代,2006(10).

[3]余红.浅谈美育教育在中学教学中的渗透[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07).

美育在历史教学中的渗透 篇7

以前, 我们总把美育与美术、音乐等艺术课程联系在一起, 这其实是一种狭隘的理解, 事实上, 在我们的各门课程中都渗透着美育, 而历史学科也毫不例外。因为历史本身几乎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域, 各个领域的美育因素都有助于学生认识人类的生产、生活与发展, 从而使学生不仅认识历史、认识现实, 而且还受到生动的思想品德教育, 促进其审美能力的发展。

马克思说:“社会的进步, 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因此, 一部人类文明史, 就是一部人类创造美的历史。历史学科的教育过程就是引导学生感受美、发现美、鉴赏美的过程, 也是培养学生表现美、实践美、创造美的过程。

所以说, 历史学科揭示的是人类能动地求生存、求发展的进程, 同时也是人类能动地追求美和创造美的过程。具体来说, 历史学科中美育的渗透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历史教学中的形象美

学生接受审美教育都是从对美的认知感受开始的, 主要是通过美的事物的具体可感的形象, 进而领会它的美的意蕴, 使学生产生由浅入深的美感, 陶冶学生的情操和个性, 以达到教育目的。形象教育就是通过具体生动的美的形象的描述、展示, 使学生感受美的存在, 感悟美的本质, 感知历史发展的规律。如在介绍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时, 可出示图片或放映录像《卢浮宫》的片断, 让学生感受蒙娜丽莎那永恒的迷人的微笑, 也感受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 那些有着精湛工艺, 巧夺天工的出土文物;栩栩如生的绘画作品;宏伟壮观的古建筑物;精美绝伦的雕塑等都显示出人类所创造的辉煌的文明, 不由得使学生惊叹人的智慧, 人的伟大, 受到强烈的震撼, 同时自然而然地获得美的感染和熏陶。对美的理解和鉴赏能力提高了, 对这一时期历史的特征性的认识和整体感的把握也增强了。

二、历史教学中的情感美

情感教育就是在审美过程中学生与审美对象在感情上交融、沟通, 学生在具体可感的审美对象的作用下, 受到强烈的美的震撼。所以在历史课中, 可以通过对典型人物形象的渲染, 使学生在美的魅力的诱导和陶冶下, 激起情感上的共鸣, 使学生认识真、善、美与假、恶、丑, 在潜移默化中净化心灵、抵制丑恶, 受到道德品质的教育。“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顾炎武;“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有心杀贼, 无力回天”慷慨就义的谭嗣同;“恨不抗日死, 留着今日羞”的吉鸿昌等这些英雄豪杰、仁人志士的言行无不催人奋进。而中国近代史上那些屈辱的不平等条约;被焚毁的圆明园;“量中华之物力, 结与国之欢心”的慈禧太后;惨无人道的南京大屠杀等又无不使学生产生“愤外敌之残暴, 哀民生之涂炭, 敬英烈之崇高, 憎败类之卑劣”的情感。所以, 在历史课中能让学生体会到的赞叹、悲伤、崇高、义愤等都是学生由认知而产生审美情感的体验, 也是美育功能的突出体现。

三、历史教学中的理解美

美育教学需引导学生将理性因素融入直觉进行形象思维, 并对其中的美作出相应的理性判断, 学生才能在感受美的基础上更深刻地理解美。通过对审美对象的理性思考、认识和评价, 发掘蕴藏在审美对象深处的本质特征, 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如在讲春秋争霸时, 可引用齐桓公任用曾有杀身之仇的管仲为相的故事, 使学生归纳出齐桓公善于用人, 不计前嫌, 宽宏大量等优秀品质, 从而教会学生怎样做人, 怎样做到善良、宽容, 从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这就是一个人的美德养成。又如讲述林肯和南北战争这段历史时, 为了使学生了解林肯在南北战争中的杰出贡献和他所表现的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 可引用马克思对林肯的评价, 让学生对林肯和南北战争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四、历史教学中的创造美

对美的欣赏和创造是人类特有的现象, 俗话说:“爱美之心, 人皆有之。”爱美不是与生俱来的, 而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和培养的。

人们在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中发现了美, 创造了美, 也享受到美带来的愉悦。培养学生具有创造美的能力是审美教育的最终目标。在历史上有很多改革创新的人物, 通过学习商鞅变法、戊戌变法、明治维新、彼得一世改革等来激发学生的“敢为天下先”的萌芽意识和创造精神。美是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和劳动创造的。我们商代造型庄重、花纹繁缛细密的司母戊鼎、西汉薄如蝉翼的绢衣都出自劳动人民之手。同样, 从造纸、印刷术的发明, 到指南针的出现;从赵州桥的设计, 大雁塔的落成, 到北京城的修建和大运河的开通等无不是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晶, 无不渗透着劳动人民的血汗, 无不表现出劳动人民的智慧才能。在教学中, 通过制作、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形式鼓励学生自己发现身边的自然美、社会美, 引导他们动手动脑描绘美的事物, 抒发美的情感, 在创作美的作品的同时, 陶冶美的情操, 提高创造美的能力。还可让学生自己动手编写大事年表、查阅资料, 对历史人物或事件进行评论等, 这些都会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达到美育效果。

历史教学中美育的渗透不胜枚举, 我们必须善于挖掘历史教材中的美育素材, 通过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分析评价, 帮助学生辨清正与误、是与非、美与丑, 培养和提高学生发现美、欣赏美、追求美、创造美的能力, 启迪学生自觉用历史人物美的思想、美的言行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使我们的学生逐步成长为有远大理想, 追求光明、追求幸福、追求真理、追求美的新一代!

浅谈历史课教学中的美育教育 篇8

一、历史教学中的美育教育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历史学科之所以能引起学生兴趣, 就在于历史史实本身的趣味性和美感。正是由于这种趣味性和美感的感染才使学生内心产生愉悦感, 从而使学生在情感上喜欢历史这门学科, 在美的享受中接受了知识, 在快乐地参与中培养了能力。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 许多教师没有充分重视美育, 把本应妙趣横生的历史课变成了死气沉沉、枯燥乏味的单纯历史知识灌输, 使得学生常因为厌烦而昏昏欲睡。对此, 许多教师不是自省, 反而常对学生训斥、责罚, 久而久之, 学生对历史课失去了兴趣, 最后不是放弃, 就是在应付中混日子。

二、历史课教学中的美育教育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历史是过去了的人类社会, 人类现实社会中充满了美, 人类的历史上当然也充满了美。比如, 忧国忧民的屈原虽一生心系楚国, 却屡遭贬斥, 最后在失意中, 在他的国家日渐走向衰亡中赴江殉国。他的爱国思想在他的诗篇中表现了出来, 而他的诗篇体现出的是一种凄美。再如, 狼牙山五壮士勇斗凶寇, 舍生爱国的事迹体现的是一种撼人心魄的壮美。这些史实作为小插曲讲一讲一定会引起学生共鸣, 既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教育, 又振奋了学生学习精神, 更会使课堂形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和效果。这样的例子在历史课上俯拾皆是, 千万不要以为这些学生都看得懂, 又不是考试重点就弃置不理。教师应知道, 学生的进取精神和学习兴趣需要教师经常鼓励, 不断增加营养才会生生不息。教师有意识地在历史课上进行美育教育会对教学起到一种春风化雨的滋润作用, 绝不应该忽视的。

三、历史课教学中的美育符合教育教学规律

人是用大脑思考的, 在思考过程中, 大脑的左半部负责逻辑思维, 大脑的右半部负责形象思维。单纯的知识传授仅仅开发了左半脑, 而右半脑则闲置不用, 这是不科学的, 不可取的。美育就是通过生动、具体、直观、可感受的美的形象来进行教育。教学美育的过程可以充分开发人的右脑, 使全脑得以综合开发利用, 从而在发展学生形象思维的同时, 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可见, 历史课上运用直观教具、投影、幻灯片等多媒体电教设备进行一些直观形象化教学是符合人类生理特点的, 是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

四、历史课教学中的美育能够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美无处不在, 历史课上有意识地进行美育, 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快乐和享受美中接受知识, 培养能力, 提高历史课教学质量, 更可以使学生在体味历史人物精神美的同时学会明辨丑美, 使学生在体味美的同时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受到陶冶而升华, 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品德。可见, 历史课上进行美育教育能够使学生品德、知识、能力、审美等多方面的素质得以培养提高, 使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五、历史课的美育应适合历史课本身特点

漫谈中学体育教学中的美育 篇9

爱美是人的天性,那么美在何处? 怎样鉴定美呢? 尤其对于正处在身体成长时期的青少年来说, 如何正确地引导他们爱美、追求美,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可谓是美育的首要问题,也是摆在每位体育老师面前的重要任务,如何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美育呢? 在教学中,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讲述人体美 ,引发学生对自身的情感体验

人们用审美的眼光看待自然,看待社会,看待生活,同样用审美的眼光看待自己的身体,评价自己的身体,因为人体美在社会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所谓人体美,即人的外形美,外形美又多指身材相貌美,真正的外形美必须是健康的,均称的,充满活力的,否则就失去了意义和光彩。我们看到的受世人尊崇和高度赞赏的运动员,健康、匀称、完美、安详而又庄重;爱与美之神维纳斯身段优美,丰润柔和……正是人体阴柔之和,阳刚之美的典范和具有永久魅力的原因之所在。同样体操运动员之所以能给人一种力的鼓舞和美的享受, 是因为体操这种富有艺术美的人体运动,将美富于健中,健与美高度融合,从而造就出优美体形。尤其是运动员那结实的肌肉,强壮的体格, 明显的曲线, 把人体和和谐的韵味及人类青春的活力,表现得尽善尽美,这也是其迷人和令人追求的一个原因。在列举事例的基础上,再采取真观的教学手段,深化学生对人体美的感觉。如:组织学生观看健美体操、花样滑冰、舞蹈等。总之,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中人体美的审美情趣。

2.结合教学 ,感受美学知识 ,培养学生对美的理解和追求

对于教育者来说,其更主要的任务是指导学生在具有美的情趣的基础上,提高自身美的素质。青少年时期是身心逐渐趋于完善的关键时期。作为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体操除了具有对人体机能、素质、形态方面的良好作用而外,还具有丰富的美的内容,故有较高而广泛的美育价值。例如:在一次集中队例训练前,我做了一个小小的调查研究,我问学生队列练习是否喜欢? 为什么? 多数学生表示,“队列练习枯燥无味,到头来不过是稍息、立正、看齐等,没有什么新内容,感觉不到什么乐趣,更谈不上有美的感觉”。对此,我做了认真分析和学生座谈,找到无兴趣练习的原因,如果从美的感受角度说,则主要的是他们在此练习中从未有过美的体验, 或者说还没有任何人、任何动作经得住美这把尺子的衡量。对此,我首先向他们描述两幅画面,一是出现在街头驼背伸颈、步履蹒跚的那些年轻人, 另一幅是我国陆海空三军仪仗队在天安门广场表演的画面,同样是行走,你喜欢哪个画面? 为什么? 大家经过思考都说,还是后一个画面好,说它好主要是表现出了中华儿女的骨气和英姿,是国威民族之魂的充分体现,我们的心灵因此受到了震撼,为祖国骄傲和自豪,至于前者,应感到耻辱。至此,学生的认识,表现出了他们对美的感受和较好的理解,这时再开始严格的训练,纠正错误动作、端正身体状态方面的不足,并采取一些适当的形体训练手段,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学,努力做到掌握每一个动作,表现出最好的状态与精神,体验一种美感。正是为了使学生进入这美的境界,经过半学期的训练,效果是很明显的,尤其通过队举比赛,大家都深有感触地说,队举练习看起来简单,其实不然,不仅锻炼了身体和意志,塑造了良好体态,还使我们体验到了美,更进一步理解了队举练习中美的价值。通过训练,再加之美育的诱导,现在学生不单是在课上仪表大方、端正,富有年轻人的风度,课后活动他们也注意自己的举止文雅。

另外,在双杠等项目的教学中,注意有针对性地传授美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鉴赏美、表现美的能力。比如通常学生在做支撑摆动练习时容易出现屈腿、勾脚尖的毛病,这种动作状态方面的不足,如何矫正效果更好? 通过该动作正误对比,阐明道理之后, 学生懂了腿伸直、蹦脚面是为了使动线条更清晰, 并且是为了在运动中使身体的比例到达或接近黄金律以增加美感。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练习,表现得更加主动、积极,并能洗耳恭听大家的评论,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因此姿态上的不足克服了。此时不仅达到了动作上的完美,而且对姿态美的感受更加丰富,更加深刻,这正是美的力量。

3.为人师表 ,用自身美的因素影响学生

教师的表率作用很重要, 连同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的思想意识产生影响, 因此, 体育教师应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脚踏实地,勤勤恳恳,不计个人得失,一心一意扑在工作上,对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负责,在教学工作中不用粗俗的语言,不做散漫的作风,保持良好的教容、教态等。通过这些引发学生感情上的共鸣,使他们心灵净化,进而变得更高尚、更充实、更美好。

论中学体育教学中的美育 篇10

多年来, 体育教学更多地考虑健身强体的作用, 即使重视它的多功能价值, 也很少从美育的角度去认识。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类的进步, 以及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 爱美的人在不断增加。美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如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进行美育, 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2. 运用形体训练进行美育

学校体育教学中的美育教育, 首先表现为培养完善的人体。中学生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时期, 对学生进行形体、姿态美的教育尤为重要。

2.1 形体训练可培养学生正确的动作姿态

运用形体训练进行美育, 首先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动作姿态。做到坐要端正, 站要笔直, 走要自然, 各种动作舒展大方, 克服弓腰驼背、摇头晃脑等不良习惯, 使身体各部位处于最合理的位置, 在外观上给人以美感。古人讲:“坐如钟, 立如松, 卧如弓, 行如风。”就是对体态美的形象概括。

学校体育教师要经常参加体育活动, 使身体保持和谐健美, 利用自身形体美、姿态美的感召力, 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 进而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需求, 安排与美的形体、姿态相吻合的能体现、感受锻炼美的运动项目, 如健美操、体育舞蹈等。教师应通过动静结合的体育锻炼, 从形态和技能上完善人体, 使学生感受人体美, 热爱人体美;帮助学生改正不良的身体姿态, 形成良好的形体, 提高学生形体、姿态的美感。

2.2 形体训练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运用形体训练进行美育, 要使学生懂得什么样的形体才美, 怎样才能形体美;教给他们一些科学的健美方法, 提高他们对健美人体的认识, 并根据不同年龄、性别的学生科学地安排体育课的内容, 使它真正成为培养儿童和青少年正确的动作姿态和健美形体的重要环节。

目前, 健美操风靡世界, 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内容。根据报道, 在美国约有7000万人做各种类型的健美操;在意大利, 人们把健身变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仅罗马就有40处健身场所;在西班牙, 舞蹈学校、体操、芭蕾和舞蹈中心如雨后春笋, 不断增加;在法国, 电视台的健美操节目成了最受人们欢迎的节目, 我们社会主义的体育美育理所当然更应重视形体美教育, 并把学生的内在美好品质和创造性潜能完满地结合起来。

3. 运用讲解示范进行美育

追求美是体育运动的灵魂, 美融汇在体育运动的每一个动作中, 体育运动的美是通过形体美、技术美、动作美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娴熟和谐、优美大方的体育动作, 给人以刚毅、潇洒的美感。

体育创美、审美教育的突出特点是;通过思维与以健身为目的的身体活动相结合的感知、理解, 熟悉和运用体育知识, 掌握技术, 形成技能, 从而完成体育和美育的任务。体育美育的这一特点决定了讲解示范的特定含义和重要作用。

3.1 讲解语言美

讲解语言美, 就是教师的语言要精练、流畅、清晰、通俗易懂、生动风趣, 并应注意声音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在讲解中, 精讲十分重要。所谓精讲, 就是讲要领、讲重点、讲难点。例如, 有的教师在教学前滚翻时, 把动作要领归纳成“蹲撑、团身、蹬地、滚动”;在教高抬腿时, 把动作要领归纳成“高抬平、下压快、撑腿直、重心起”等。这些都体现了精讲的要求。把动作技术美转化为语言美, 学生能愉快地接受, 产生美感效应。只有精讲, 才能多练, 才能产生审美体验, 才符合体育创美教育的特点。

3.2 动作示范美

动作示范美, 就是教师要做到:准确熟练、协调舒展、节奏明快、从容利落、自然优美。在教学中力求把每个动作都示范完整, 通过完善的示范动作把体育运动的美充分展现在学生的面前, 让学生在欣赏、感受体育运动美的同时, 激发学习的情趣。在学生进行练习时, 教师要强调动作的准确、规范、优美, 以美的动作、美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操, 达到形与神的有机统一。

实践证明, 在讲解示范中融进美的因素, 体现体育美育的特点, 就能引发学生的美感体验,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 就会使学生产生连锁式的心理反射过程, 即欣赏—羡慕—向往—实践, 从而获得良好的美育效果。

4. 运用场地器材布置进行美育

环境对人的心理可以产生积极作用, 也可以产生消极作用, 教学环境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情绪、态度和效果。

场地器材布置的美是体育教师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直观表现。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认为:“怎样的环境, 就得到怎样的刺激, 得到怎样的印象。”

线条清晰、图形新颖、井然有序、丰富多彩的器材场地布置, 不仅会给学生一个美的印象, 一种耳目一新、赏心悦目的感受, 而且能直接培养学生认识美、鉴定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因此, 体育教师平时应多学些美学知识, 课前认真备课, 从教材中去思考美、挖掘美, 根据教材的特点, 精心策划, 并充分利用美学中的线条、图形等美学知识, 把场地设计得美观清晰, 器械放置得和谐有序, 营造一个赏心悦目的学习环境, 让学生身处优美的环境中, 由简单地喜爱发展到产生兴趣, 进而产生较强的求知欲, 激发学习灵感, 启迪美的艺术思维, 培养学生对美的欣赏、鉴定、创造能力、陶冶美的情操。

5.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美育

教师要运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寓教于乐, 寓美于教。如耐力跑教材可以运用跑的各种图形、跳健美操和各种花样跳绳 (规定时间、次数) 等方法、手段进行教学, 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 在发展耐力素质的同时丰富学生美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随着体育运动的发展, 配乐体育练习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已被广泛使用。学生在优美悦耳的音乐伴奏下进行身体练习, 不仅可以缓解和消除由运动引起的单调感和疲劳感, 而且可以进入美的境界, 使美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增强对美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教师运用配乐练习, 要注意掌握好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课的准备部分进行准备练习时, 应配以清晰明快的音乐;基本部分应根据教材的内容、特点, 选择相宜的音乐, 使音乐的节奏、旋律与练习的内容相吻合, 达到统一和谐;结束部分进行放松活动时, 应配以轻松愉悦的音乐。实践证明, 配乐练习不失为一种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有效的教学方法。

6. 教师必须有一定的美学修养

在体育教学中进行美育, 教师本身的形象至关重要。

体育教师与其他课的教师相比, 其榜样的影响更加突出。体育教师除了应以自己语言的优美、行动的文雅、生活的朴实、衣着的整洁、思想的进步、作风的正派, 给学生以美好的感染外, 还应在上课的过程中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因为体育课传授知识技能教师不仅要靠讲解, 而且要用形象的身体动作示范, 这样的教学活动, 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审美活动。

体育美育教育过程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的双向活动, 教师发挥自己在体育美育中的主导作用, 掌握一定的体育美学知识是非常必要的。如果教师看不见体育中的美, 不知什么是体育美和它的主要形式和创美的规律, 就很难自觉地在体育教学中进行美育。如果教师的形体健美、精神振奋、穿着得体、教态自然、举止端庄、和蔼可亲, 那么教师本身就成了学生的审美对象, 必然会给学生留下美好的印象, 从而使学生产生良性的心理反映。有心理学家指出:只有在自然和谐的气氛中, 学生才能产生愉快的、没有压力的心理状态, 才能激发求知的内在动力, 调动学习锻炼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食必常安, 然后求美;衣必常暖, 然后求丽;居必常安, 然后求乐”。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美的追求越来越迫切。教师自身的美学水平, 将直接影响到体育教学中的美育教育。因此, 体育教师应培养自己对现实中美的感受、判断评价的能力, 研究美感的生理、心理基础, 从科学的意义上懂得美, 懂得审美意识, 这样才能寓美育于体育教学之中。

7. 结语

体育运动中处处含有美育的元素, 教师在体育教学中重视美育的作用, 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而且能增强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锻炼热情。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会追求和捕捉美, 陶冶美的情操, 同时进行健身、健心和健美。体育教师应加强美学修养, 积极探讨和开拓体育教学中美的素材, 寓美育于体育教学中, 从而培养学生的人体美、运动美和生活美, 提高他们审美、爱美和创美的观念和能力。

参考文献

[1]现代美学体系.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2]心理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7.

[3]胡晓明.体育美学.四川教育出版社, 1986.

[4]美学月刊.中国人民大学主编.1994—1995.

[5]袁爱玉.体育教学中美育教育初探.体育教学, 1999.

美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篇11

【关键词】发掘;作用;营造;享受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曾经一度被忽视的美育日益受到重视。在全国教育会议中,美育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多次得到强调。笔者多年来一直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工作,近年来,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发现语文教材中美的因素,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中学语文教学与社会美的教育:

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审美观形成的时期,因此,对他们进行社会美的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审美观,显得十分重要。

中学语文教材中社会美的素材非常丰富,我们所提倡的“五讲四美”中的“四美”都可以从中找到例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完全可以加强“四美”教育。“四美”的核心是心灵美,而社会美的核心也是心灵美。心灵美是相对于人的外在美(仪表美)而言的,现在的中学生普遍比较注重仪表美。人固然应该讲究仪表美,但更重要的还是内在美即心灵美。心灵美是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的基础,它借助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表现出来。反过来,通过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的教育,又有助于陶冶美好的心灵。

中学语文教材具有语言美的特色。语言美包括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从形式美来说,语音、语调、语法、句法正确,速度适中,就是美的,否则就是不美的;从内容来说,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很多内容就是语言美的体现。

中学语文“四环节”课堂教学的要求,中学语文教材特点和学生心理特征,我以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全心挖掘美的作用,营造美的氛围,可以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愉快主动地学习并掌握语文知识。

首先,要善于挖掘语文教材中的美育因素,引导学生发现美

中学语文教材选文都是语言文字好、思想内容好的“文质兼备”的文章,我们要善于挖掘各类文章包含的美育因素,引导学生发现美。议论文不仅说理透彻,内涵丰富,而且环环紧扣,逻辑性强,体现了哲理美和艺术美的高度统一。如教学鲁迅先生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就可以引导学生领略先生以犀利的论战艺术,欣赏先生在激烈的论战中游刃有余的恢宏气度。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融科学性、形象性、趣味性为一体。如教学《苏州园林》,就可以尽情欣赏苏州园林的图画美,品味设计者独具匠心的情趣。至于大量的诗歌、小说、童话等作品不仅讴歌美,它们自身就是美的结晶:典型的人物形象、丰富的思想感情、巧妙的情节构思、和谐的节奏韵律、优美的词汇、深邃的意境等。这些作品更有利于教师用美的形式发掘美的潜力,营造美的氛围。教师除了用包含感情的语言感染学生外,更要充分利用图片、音像等教具配合教学。这些教具能直观地展现美,让学生更容易发现美。如教学朱自清以写人为主的文章《背影》,可以在课堂上播放音乐,让学生在低沉伤感的旋律中体会浓浓的父子亲情。而诗歌本身就是美的化身:行动的形象、和谐的音韵、或悲壮激昂或婉约忧伤的情感等,这些都很容易引起学生强烈的美感,让他们产生心灵上的共鸣,从而得到美的享受。

其次,通过学习课文,要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美

毛泽东同志说:“感受到了的东西,我们不可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受它。”一篇好的文章,无处不是作者美其名曰的情感的流露,无处不闪烁着情感的火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并用它来陶冶学生的情感。

教学《藤野先生》时,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为什么要写与藤野先生交往和离别的情景,学生细读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离别的细节,领悟到写这些情景,一方面体现了藤野先生没有民族偏见、严谨治学等崇高品质,另一方面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无限崇敬和怀念之情。这样,能唤起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对作者情感美的发现,产生心灵共鸣,点燃情感火花。

第三,挖掘作品主题美

美的主题是作者用美的情感和巧妙的方法感受提炼生活。教学中语文教师必须挖掘作品美的主题,对学生进行美育,不断提高思想素质。如教学都德的《最后一课》时,应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精选的典型材料所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的主题美,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

第四,剖析人物内心美

内心描写,是指对人物的思想活动描写,能凸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如教学中学语文《香菱学诗》这篇课文时,教师应抓住课文中人物内心世界进行剖析:文章中着力描写了香菱从不会写诗到学会写诗的心理变化过程,细腻而深刻,这就让学生从人物美的内心受到深刻的感染和教育,形成高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五,欣赏作品的自然美

中学语文教材里反映美的内容包罗万象,教师要以敏锐的眼光,认识和发现教材里的美,并有意识地启发学生探求作品的美,让学生在学到语文知识的同时,也得到美的享受。自然风光能陶冶人的情操,培养豁达的胸襟和个性。古人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美谈,优美的散文与诗画有异曲同工之妙。自然美的教学可采用情景、美读法、简笔画法等方法结合学生提供具体可感的审美对象。如教学朱自清的写景抒情散文《春》一文时,就可以综合运用上述方法。老师可先播放一着《春江花月夜》的曲子,指导学生有表情地朗读,并引导他们展开丰富的想像,再现景物画面,产生身在图画中的美感:春风徐徐,嫩柳摇曳,遍地青草,百花吐艳。春的气息立刻洋溢在教室中,洋溢在学生的脸上和心中,使他们陶醉在诗情画意的氛围中。再让学生把通过美读与想像产生的景象用简笔画表现出来。学生不仅体会了情境美,而且感受到了意蕴美,自然而然地萌生出憧憬未来,奋发向上的喜悦和力量。学生由此所引起的审美体验是十分深刻的。

第六,要通过美与丑的比较,引导学生鉴赏美

不仅要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还要使他们具备正确的审美情趣,逐步学会鉴赏美。有比较才有鉴别,要把课文表现的高尚美好的东西同卑劣丑恶的东西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这样通过美与丑的对比,可以使丑的更丑,美的更美,让学生能分清美丑。如人物形象的比较,就可以充分利用那些反面人物:骄横愚蠢的皇帝、媚上欺下的“变色龙”、老奸巨滑的高利贷者夏洛克……把他们的“丑”与保尔、白求恩、武松等正面人物的人格美进行对照,组织学生开辩论会或专题讲座来讨论比较。通过比较,更能使学生对“丑”由衷地反感乃至嫉“丑”如仇,更主动地追求美。

在学生感受美,追求美的基础上,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发现美、创造美,让学生获得创造美的愉悦感。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可以先指导学生练习造句(要求用多种修辞方法并能表达自己的愿望),写勉励自己的座右铭,然后引导学生写一两段精彩的文章并能当场有感情地朗诵,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扩写、续写练习或者即兴演讲,课后写读书札记等。这样既能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练习或者即兴演讲,课后写读书札记等。这样既能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又能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获得创造美的愉悦感,更愉快主动地学习和掌握语文知识。

谈中学地理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篇12

一、弄清中学地理美育的作用

1. 地理美育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地理集聚大千世界之精华, 展其特色, 现其原理。谁不好奇神秘奥妙的宇宙天空、海洋大漠?谁不向往驰名中外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当学生有了强烈的向往感时, 教师随即指出:地理知识可以告诉你这一切。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也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 地理美育能培养学生爱自然、爱祖国的情感。

地理学科中涉及自然美、人为环境美的内容十分丰富, 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比拟的。通过教学, 可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爱自然、爱祖国的情感, 其效果远远超过单纯的说教。

3. 地理美育能激发学生追求美的良好愿望。

自然环境美、人为环境美、教师的形象美、举止美、语言美、板书美、绘图美和心灵美等等, 都能够激发学生向往和追求美的良好愿望。久而久之, 就可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了解中学地理美育的内容

中学地理美育的内容大致有:

1. 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美。

地球表面有71%的面积为海洋。浩瀚的海洋, 汹涌波涛似有千钧力, 滚滚巨流犹如万重山, 它不仅是富饶的宝库, 美丽的海底世界更是令人神往。至于占地球面积29%的陆地, 尤其多彩多姿。无论是幽深的亚马孙河原始森林, 或是莽莽的非洲热带草原上, 或是令人生畏的沼泽地, 听着虎啸猿啼、狮吼狼嚎、马嘶鹿鸣, 你都会觉得自己置身在一个原始而奔放的世界。被誉为“大自然宫殿”的阿尔卑斯山;被称为“贝多芬交响曲”的维多利亚大瀑布;中国东北大地,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山地森林茂密, 一派“林海雪原”的景象;长江中下游平原, 阡陌纵横, 园田锦绣, 是典型的“鱼米之乡”;华南地区, 山青水秀, 榔树林立, 又是一番“南国风光”……广袤世界, 千姿百态。也欲施而不能。”正如彼·伊·柴可夫斯基所说:“大自然恩赐给我们美感的欢悦时刻, 就连艺术———这就是让人赏心悦目的自然景观美。

2. 绚丽多彩的人文景观美。

“装点此关山, 今朝更好看。”多少年来, 人类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在大地母亲神圣的怀抱里, 勾勒出一幅幅动人的宏伟蓝图。如果说埃及的金字塔是人类力量的象征, 那么印度的泰姬陵可以说是表现出一种美的旋律。更有世界奇迹万里长城, 敦煌千佛洞, 拉萨布达拉宫, 玲珑剔透的苏州园林, 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等建筑宏伟, 造型独特, 无与伦比, 尤其体现了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所有这一切, 它们都是大地之子———人类的智慧结晶。

3. 和谐统一的地理规律美。

天体运行、气候变迁、四季交替、沧海桑田之变化……太阳系里的九大行星一边自转, 还几乎在同一平面上绕太阳公转, 旋转的速度和轨道也几乎没有差错。分布在赤道两侧的热带雨林带, 终年高温多雨, 林木郁郁葱葱, 植物多、飞禽走兽也多。分布在热带雨林带南北两侧的热带草原带, 那里气温终年很高, 一年分干、湿两季:湿季时, 草类、树木茂盛, 原野一片葱绿, 有许多食草类动物, 如羚羊、斑马等在各处游荡;干季时草黄叶落, 很难见到生物踪影……所有这一切, 不仅使人得到一种更为满足的理性美的享受, 还使人感受到大自然赋予人类的那种和谐统一的地理规律的韵律美。

三、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

1. 寓教于乐, 寓教于美。

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 把美育融入知识教学中, 使课堂充满诗情画意, 形成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 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获得知识。如, 在学习“水循环和水平衡”这一内容时, 采用下面一段开场白效果很好:“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 跟随水质点一起经历难忘又有趣的旅行:它曾在唐古拉山的冰晶中闪烁, 然后融入山谷中的小溪, 随小河进入滔滔的长江, 又汇入波澜壮阔的海洋, 又在阳光下从海面蒸发到空中, 跟随大气一起运动。也许它是春的一员, 滋润大地, 或许它曾闪耀在北京上空的彩虹里, 或许它曾是林黛玉那多情的泪水。”以直接美感来调动学生情趣, 把学生带入想象的意境之中, 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感受美的熏陶, 从而达到美育的目的。

2. 要注意教学语言的文学艺术性。

教学语言是进行美育教学的载体,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借助诗词名句来渲染地理事物, 使学生既获得地理知识, 又领略到美的意境。如讲气候垂直变化时可引用白居易的“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一诗;在讲“桂林山水”时, 可引用“江作青罗带, 山如碧玉簪”的诗句;在讲授“北国风光”时, 可引用毛主席的“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这样通过教师清晰、响亮的语言和优美的诗词歌赋来展现自然景观, 使学生在获取地理知识的同时得到自然美和文学艺术美的熏陶。

3.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在教学中联系地理现象和自然规律, 通过对教材中美和丑两方面的内容的对比, 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倾向。闻一多先生说过“一切的价值都在比较中看出来”。如在“环境问题”的教学中, 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两组对比照片:一组是蔚蓝的天空, 干净的城市街道, 清清的河水, 碧绿的草地等;另一组是灰蒙蒙的天空, 肮脏的城市角落, 杂乱的房屋, 乌黑的飘着垃圾的河流等。通过两组照片的对比, 学生自然知道什么是美的, 什么是丑的, 由此产生对美的热爱与追求, 对丑的厌恶与痛恨, 使学生自觉地维护环境美。利用学生的爱美之心, 进行环境教育必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此外, 通过乡土地理教学, 让学生掌握学校所在地的地理环境, 引导学生发现家乡的自然美、环境美和社会美, 亲自感受到家乡之美。爱国之情往往是从热爱家乡开始萌发的, 由热爱家乡发展为热爱祖国, 才能把爱国之情化为刻苦学习、振兴中华的巨大力量。

上一篇:西方金融下一篇:合并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