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中的美育

2024-07-03

历史教学中的美育(精选12篇)

历史教学中的美育 篇1

中学历史教学的美育要具有以下特色:

一、形象性

美育是通过美的事物具体的, 鲜明的形象来感染人, 引起人的美感, 因而它具有形象性, 可感性, 直观性的特点。各种类型的美都是以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离开了具体的形象就没有美, 我们看到的美的事物, 美的内容, 首先我们看到了它的样子, 样子好看, 美丽, 我们就有兴趣, 我们就想看, 它给予我们以美的感觉, 美的享受, 越看越想看。历史教育也是这样, 有了这种感觉, 就能把学生的历史兴趣调动起来。

一是要具有可视的效果。课本上的插图、图片、人物、建筑、科技成果、出土的文物等都具有可以直接看到的效果。如讲“唐三彩”, 可以引导学生看教科书前的彩图, 学生看到了黄、绿、青三色, 就比较容易形成美感。如若能让学生再亲眼看一看“唐三彩”的出土文物或者模型, 不仅看到色彩, 而且看到立体形状, 审美效果就会更佳。

二是语言要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 教师通过语言, 能把历史事件讲的活灵活现, 栩栩如生。如讲斯巴达克, 如何树立斯巴达克的形象呢?可以这样描绘“这位奴隶英雄是色雷斯人, 个子长的特别高大, 金黄色的头发与金黄色的胡子几乎连成一片, 声音洪亮。脸上总是带着坚毅的神采等”一位起义者的英雄形象就体现出来了。“斯巴达克从黑色战马上跳下来, 他在沉思中抚摸着马头, 像有千言万语要对这匹跟随他出生入死的战马说, 然而, 他又是默默地用自己的头靠近了战马的眼睛, 依贴在战马的嘴边。突然, 斯巴达克怒目炯炯, 一跃上马, 拔出利剑, 果断的对战马说:‘如果我胜利了, 我可以从克拉苏那里得到更多的战马。如果我失败了, 我决不能让你成为俘虏!’”斯巴达克一剑向战马的尾部猛刺, 战马在嘶叫中向前冲奔, 斯巴达克挥剑招呼战友:“冲啊, 杀死克拉苏!”斯巴达克的英雄形象就显示出来了, 有声有色的描绘使学生身临其境, 就好像我们面前真的出现了斯巴达克这个英雄, 在万马军中纵横驰骋, 如虎入羊群, 所向无敌。

二、情感性

情感是人们认识转化为行动的连接点。审美教育正是通过美的事物来影响人们的心理活动。它使人们心理上产生感受, 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在性情上得到陶冶。因此, 审美教育是以美感人, 以情动人, 并激励着人们去行动。

历史教师讲课要带着感情, 带着激情去授课。最好能达到身临其境, 把我们师生融入到其情境中去, 就像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 就像讲我们自己的故事, 置入其境, 感受那些事情, 来龙去脉。不要当旁观者, 在讲别人的故事, 显得无关紧要, 漫不经心, 没有热情, 没有激情, 就得不到预期效果。

讲述巴黎公社, 用欢快激动的感情讲3月18日革命的胜利, 用热烈兴奋的感情讲3月28日巴黎公社的胜利, 用愤慨激怒的感情讲五月流血周中匪徒对公社的残杀, 用自豪崇敬感情讲公社战士保卫公社的英勇斗争, 用悲愤痛惜的感情讲公社的失败及其血的经验教训。教师在讲述巴黎公社的时候, 自己的感情融入其中, 起起伏伏, 学生也随着教师的感情变化而变化, 使学生感受到了巴黎公社社员为保卫公社而英勇奋斗的献身精神, 感受到了公社社员的那种主人翁的精神。马克思主义的一次伟大尝试波澜壮烈, 令工人阶级向往。

总之,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教师动情, 学生情动, 触景即生情, 用情去感受, 审美教育从“动之以情”着手去拨动学生的感情, 激起学生的热情通过我们长期地有意识地指导, 就能达到开阔学生的视野, 启迪学生的智慧, 使学生对美好的事物无限向往, 无限热爱。

三、愉悦性

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寓教育与娱乐之中, 寓教育与美的享受之中。美育主要是靠美的事物的感染, 是出于审美者内心的愿望和要求。游一处名胜古迹, 听一首动人的乐曲, 看一幅迷人的图画, 读一部引人入胜的小说, 看一场婀娜多姿的舞蹈, 都能引起人的愉悦之情, 从中得到一种美的享受。人们正是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欢乐之中, 不知不觉地受到了陶冶, 接受了教育。因此, 开辟第二课堂, 经常性地带学生走出课堂, 到田园中去, 到历史古迹中去, 到传统教育基地去, 到红色旅游景点去。使学生感受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 悠久的历史, 可爱的家乡。亲身体会我们祖国的美好。第二课堂的效果比纯粹的说教, 直接告诉学生什么什么, 效果要好得多。

一首《抗日战歌》再现了在人民战争路线指引下, 武装斗争的烈火遍地燃烧, 人民战争的大海怒潮汹涌, 亿万军民举旗挥戈, 痛杀敌寇的宏伟场面;一曲《过雪山草地》激起了学生对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艰难历程的联想和对革命先辈思想境界的崇敬;一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使学生领悟到中国共产党是领路的旗帜、航行的风帆, 从而更加热爱中国共产党, 并坚定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振兴中华而奋斗的信念。我们提倡多用这样的教学方法, 能使课堂丰富多彩, 气氛活跃, 使课堂具有相当的感染力, 生动, 活泼, 明快。给学生以精神上的愉悦, 并使学生获得了思想上的教益。如果能够组织力量编制一套配合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以形象为主、以感情为主、以欣赏为主的多媒体系列设备, 那么, 历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一定将会更加丰富多彩, 显示出新的活力。

(邳州市议堂中学)

历史教学中的美育 篇2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

作者:李美娴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09年第04期

美育,也称审美教育、艺术教育,是一种陶冶情操的教育。其目的是在教学中利用课文中的美学因素,与学生共同挖掘教学内容本身的内在美,运用教学形式艺术化的外在美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一、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美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美丽的景象、美好的情愫、美妙的人生、美满的生活,无不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指导学生“美读”。因为“美读”是感知文学作品的主要方式,是获得作品美感的主要途径。学生通过抑扬顿挫,富有表情地朗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使文中的人、物、情、景等跃然纸上,产生美感。例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人物形象美;“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的意境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哲理之美;“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丽美。通过“美读”,学生与作者的情感就会产生强烈的共鸣,自然而然地领略了文学作品的美。值得注意的是,指导学生品位文章的语言美时,必须做到语言顿挫分明,有张有弛,这样才有韵味,才能引人入胜。比如我在讲《听潮》中的“涨潮”时,要求学生朗读时语速要快些,这样才能品位到急切、震怒、壮烈的韵味;讲到“落潮”时要求学生语速就要慢些,这样才能品位到宁静、沉寂、优美的韵味。又如《答谢中书书》,语言极富特色,言简意赅,无一句之虚,无一字之冗。先言“高峰”给人以印象,再以“入云”给人以具象。同样,先以“清流”使人初感,“见底”则给人以实感。“五色交辉”、“猿鸟乱鸣”、“沉鳞竞跃”,“交”、“乱”、“竞”几个副词的运用,使颜色、声音、动作的状态表露无遗。全文以四言句为主,很是整饬,最后以长句收束,犹如滔滔急流,泻入大海。在课堂上教师分析这样的文章,自然能增强学生的审美感受。

二、感受文学作品的形象美

语文教学渗透美育是以展现课文中的艺术形象为手段的审美教育。一篇篇课文里所描绘出来的各种艺术形象,组成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面,不断吸引着读者去感受,去欣赏。俄国著名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艺术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着统治地位。”美和艺术形象是有机的联系在一起的,比如《白杨礼赞》中白杨的形象;《驿路梨花》中梨花的形象;《海燕》中海燕的形象;《普通劳动者》中将军的形象,无不是完美的象征。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遵循课文中的思路,让学生通过景物美、人物美等艺术形象领悟其内涵的价值,从而达到运用形象美感染学生的审美教育。比如教学《七根火柴》时,指导学生赏析“无名战士”这个美好的艺术形象:他,在死神逼近时,为了党,为了革命事业,没有考虑自己的生命,也没有留下惊天动地的豪言壮语,甚至没有留下姓名——我们只知道他就是“无名战士”。我们在欣赏美、感受美的过程中,净化了心灵,陶冶了情操。此外,淡薄名利、安贫乐道的五柳先生,凛然正气、不畏强暴的唐雎,礼贤下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士、求贤若渴的刘备……都充满着浓厚的人文气息,让人心往神驰。当学生在阅读中为这些历史人物深受感动、神采飞扬时,我们的教学也就获得可喜的成功了。

三、领悟文学作品的情感美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体验。情感更是文学作品的灵魂。优秀文章之所以能够具有永久的生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饱满的情感因素。《文心雕龙》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正说明了情感因素在艺术欣赏中的重要性。文章的作者在他所写的人物、场景、情节之中,已渗透了丰富的情感因素。朱自清的《背影》,用最朴素最普通的语言,表现父子情深的真挚感人的情景,笔墨则是深入到了人之常情中最难摹写的心灵美。我教苏东坡的《惠崇〈春江晚景〉》,就要求学生按情感归类的思维活动去领略这首诗的意境:竹林、桃花、江水、鸭子、蒌蒿、芦芽、河豚为什么要联系在一起呢?这是因为这些物象构成了一幅令人生意盎然的、情感上能与诗人引起共鸣的图画。又如杜甫写的《春望》,抒“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忧国思家深情;苏轼作《水调歌头》,发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千古祝愿;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喊……这些情感之美,无不闪烁着动人的光芒。因此,在教学中要把学生带入作品特定的场景中,让学生置身其境,如见其行,如闻其声。通过亲身的情感体验,而获得美的享受。

四、鉴赏文学作品的结构美

结构是文章的骨骼。骨架搭得如何,直接影响表达效果。可以这样说,结构美是文学作品构成形式美的一个重要因素。如《白杨礼赞》这篇课文,我是这样指导学生鉴赏结构美的:文章开头,虽然直接点出礼赞的对象,却不急于描写阐发,而是轻宕一笔,用舒缓亲切的笔调带领着我们在黄土高原上漫游起来。然后牵引着我们的视线自上而下地观察白杨的“干、枝、叶、皮”,整个白杨的神韵风彩展现在我们面前,而后再突出它的象征意义,最后卒章显其志: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照应了文章的开头。整篇文章的结构有疏有密,有散有拢;线索清晰,层次井然。这样,通过引导学生鉴赏文章结构美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发现美、鉴赏美的能力。

五、接受文学作品美的熏陶

当今的学生,出生在20世纪90年代,成长于21世纪,他们处在科技进步社会变革世界形势日新月异发生变化的环境下,他们的成长,需要正确的引导,需要优秀的思想文化的熏陶。只有他们具有正确的思想,才会有远大的理想,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如学《〈论语〉十则》,可吸收前人思想精华中有益于自己思想品德修养的部分;品《岳阳楼记》,感悟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文化方面的引导,使他们接受优秀的思想文化的熏陶。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美育初探 篇3

关键词:中学历史;美育;教学

G633.51

忘记历史,犹如背叛。历史是一本庞大的教科书,它书写了从人类起源到现代化社会的发展进程,许许多多的动人历史故事里,都包含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因而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意识,那些充满智慧的历史文化传说,能够作为学生学习的榜样,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把握好美育教育的原则,学会在历史学习中正视自己的内心,则是当代中学历史学科的重点研究方向。

一、历史教学当中美育教育原则

(一)结合历史特点

在历史学科当中融入美育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结合当时的历史特点来进行正确的教育引导,不能只是为了进行美学教育而歪曲改变历史,历史是真实存在的,因而在进行历史教学中要注意还原历史的真相,比如说现在的许多电视连续剧在讲述抗日时期的历史事件时常常夸大其词,不仅不能够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也不能够以这样的历史剧情来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更有一些神剧情的表演特别夸张,给人以哗众取宠的感觉,这种亵渎历史的情况坚决不能在中学历史的教学课堂上出现[1]。

(二)正确认识历史

在中学课堂进行历史教学过程时,教师要教会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历史当中的美学因素,美和丑都是相伴而生的,要让学生明白在历史事件中什么才是真正的美,进而能够在惨绝人寰的惨痛历史中体会到当今时代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在罪恶的战争当中,一些人性当中美好的元素才显得尤为珍贵,而且在历史真相当中也能够感受到现实生活的美好。

(三)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在历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培养学生拥有一双能够发现美的眼睛,每个学生对美的观点和看法都是不一样的,在中学历史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审美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比如说在古代史的学习中,古人通过勤劳努力和智慧发明了曲辕犁,大大提高了我国农业的生产效率,智慧也是一种美德,从古人辛勤劳作的美德中,学生可以通过历史的学习来提高自身的审美修养[2]。

二、在中学历史课堂进行美育教育的措施

(一)寻找美学素材

在中学历史课程当中的美学素材种类有很多,可以从多方面来进行美育教育的实施,在历史学美育教育的教学中,可以从自然风景美、社会人文美以及以琴棋书画为代表的艺术美角度入手,大自然本身就是很美的,一些自然风景奇观一直都是我们国家宝贵的自然财富,比如“桂林山水甲天下”文章当中所描写的山水景象,让人不禁为之向往。而社会当中的风土人情之美,也是劳动者创造的财富,乡亲们热情好客,都是人性最为美好的存在。还有一些艺术文化的流传时间很久,像是京剧、戏曲、雕刻以及书法等等,不单单体现着创造者的艺术功底,同时还能够反映当时社会的历史发展状况,从艺术作品中了解那个年代的人间百态。

(二)组织美育活动

为了更好地在学习历史的同时感受到美育教育的熏陶,历史学科教师可以定期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在当地的风土人情环境下,了解更多的历史故事,带领学生走入到大自然当中,还可以参观历史博物馆,人民英雄纪念碑等,既能够加深对历史的印象,又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美育教育所带来的正能量。除了参观浏览以外,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历史文化剧或者是历史文化交流会等参与性的活动,让学生可以在活动中进行个性化的选择,在活动中进行历史知识的学习,同时也能使学生获得美感的体验[3]。

(三)提供审美氛围

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来说,审美能力的培养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来讲也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教师一定要高度重视起来,树立正确的创新型人才教育培养思想,并且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到各种实践活动当中,丰富学生的审美氛围,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同时在进行历史美育教育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也要为学生打造出良好的教学环境,在和谐的氛围下,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水平,使学生在美育教育的活动中更好地理解历史,提高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在为学生提供美育教学氛围的同时,教师也不要忘了提高对自身审美能力的培养,不单要有正确的历史是非观念,还要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优秀的人格魅力,要以教师的示范性在日常教学中加深学生对祖国山川历史文化的情感,要让学生发自内心地爱上历史,爱上历史当中的一切美好事物。

三、结论

综上所述,关注美好事物,一直都是人类所追求向往并为之奋斗的方向,结合当代中学历史学科的实际发展情况可知,历史并不是孤单存在着的,它带来了许多非常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因而在历史课程当中进行美育教育,不但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古代人民的劳动智慧,同时还能够在历史学习中培养正确的审美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孙海艳.论如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实施美育[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01:273-274.

[2]李军.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渗透美育[J].学周刊,2012,22:19.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美育 篇4

在中学历史教育中怎样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呢?美育是重要的途径之一。美育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蔡元培先生曾说:“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 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历史课中有丰富的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等内容, 所以教师可以把美育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我所任职的是一所美术特色学校, 这就决定了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一是学生整体文化素质相对普通高中学生较低。在中招录取工作中, 由于要求学生的专业合格, 相对文化课的要求有所降低。这些基础差的学生进入高中后就更难学好普通高中的文化课程, 文化课的落后使学生对日渐深入的文化课越发不感兴趣或充满畏惧, 导致恶性循环。而文化水平也会慢慢影响到学生对艺术的理解和感悟能力的提升,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专业的学习和他文化的学习一样遇到困难。

二是艺术生往往个性强烈, 联想丰富, 思维跳跃, 不喜欢按部就班。有的学生更认为搞艺术就要讲究天性自由, 不受约束, 对自己的要求松懈。因此, 部分学生学习和生活习惯较差。

2008年江苏省高考改革后, 艺术类考生高考文化只考语数外, 这使得历史学科处于“副课”地位, 许多学生认为历史就是背背书, 而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教师也只是要求学生掌握书本上的历史客观事实和给予的现成历史结论, 这样就会限制学生的创造潜力的发挥。学生所学的专业与审美有关, 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就显得尤其重要。因此, 在教学工作的实践中, 我们需要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渗透审美教育, 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构建学生的创造性人格。

艺术类高中文化课和专业课并重, 因此, 相对普通类高中的学生, 艺术类学生的课时更为紧张, 加上艺术生的特殊情况, 他们更会忽略文化课的学习。很多学生从小就学习绘画, 难免会不喜欢定性地坐在那里上文化课。现在又有一个发展趋势, 就是有些学生由于之前学习成绩不理想, 而选择就读美术特色学校。艺术考生的高考模式有别于普通高中生, 高三先考美术专业, 从省统考到学校单招, 间隔时间近2个月, 拿不到专业合格证, 他们是没有资格参加艺术类的文化考试的。综上所述, 学生对文化课的投入程度必然大打折扣。上课时, 学生笔拿在手上, 并不时抬头看看教师, 但他动笔不一定是在认真记笔记, 十之八九是在画画。翻开学生的教科书, 我们经常会在上面看到绘画图案, 更有甚者是教师的漫画肖像。

如何在已被分摊的课时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完成教学任务, 同时对学生的专业发展有所促进, 这就需要文化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摸索和改进。

史之所存, 美之所存。教师应在美术特色高中的历史教学中渗透美育, 抓住现行教材, 挖掘其中的美育因素, 根据学生的美术专业进行引导。

学生在新学期伊始拿到新书都会有事先翻阅的习惯, 而美术类的学生对书中的图片则会较有兴趣。“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统治地位”。现行高中历史教材中运用了大量的人类文化艺术成果, 这是艺术美教育的很好教材。所以, 在上课的过程中, 我结合书中已有的图片进行补充, 利用多媒体手段, 加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比如讲授文艺复兴, 在介绍了文艺复兴的背景之后, 我让学生欣赏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的图片。通过赏析作品, 学生了解到画家是通过作品表达对人性和现实的赞美, 这反映了这一时期人们渴望摆脱宗教束缚的同时受到了美的熏陶。

讲到近代艺术,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自有的美术作品画册, 有别于他们平时专业课从绘画技巧角度分析, 从历史背景的角度去讲解, 使学生感到新鲜的同时又发现历史与专业的相互关联, 认识到学习历史知识也会有助于提高审美能力, 从而增加对历史的兴趣。

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是历史学科的核心内容, 教师可以渗透社会美的教育, 培养学生的人格美。中国历史上杰出的人物众多, 虽然难免因所处的历史时代环境而有一定的局限性, 但我们可以挖掘他们身上的审美价值去影响学生的思想, 提高学生的素质。千百年来, 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 仁人志士前仆后继, 他们所处的时代和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但在他们身上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一致的。爱国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 其表现可以是惊天动地的壮举, 也可以是默默无闻的奉献。在今天和平建设环境中, 中学生就要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 维护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统一, 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历史社会美还包括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针对历史必修2的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我在班级中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主题, 举办了“中国民生百年变迁”历史展览会。学生自己布置展板, 分工合作, 既培养了合作意识, 又锻炼了实践能力, 还体会到了活动成果带来的自我价值实现的喜悦。

历史教学中的美育内容还包括自然美, 既有自然环境的美, 又有人类改造世界创造的美。学生每年都会外出写生, 所以在涉及自然美的内容时,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实地写生的感悟, 让学生热爱自然, 热爱生活, 发挥想象力, 激发创作灵感。历史教学中运用地图分析所包含的历史信息不但体现了历史的文化的内涵, 还能培养学生的空间形象思维和空间再造想象。从汉唐两代长安城城市布局图比较中学生可以看到“市”的变化, 分析商业发展的情况, 同时对古代城市建设也会有进一步的了解。

美的教学过程也是审美教育的过程, 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 也能轻松愉快地体验到美感。在历史教学中, 教师应注意新课的导入法、问题的设计和历史语言的艺术性。历史教师既是美的传教着又是美的化身, 身教重于言教, 在日常教学中要不断完善自我, 美化自我。

在以课堂教学为主渗透美育的同时, 教师还需要用其他形式进行有效的补充。我校开展了一系列的历史活动, 有电脑小报、知识竞赛、研究性学习等。比如, 在庆祝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 我组织学生进行了历史电脑小报的比赛, 学生不仅发挥了美术特长, 而且对历史知识有了更多的了解, 尤其是抗日战争的历史, 更受到了一次爱国主义的情感教育。在学习完中国近代史之后, 我让学生根据所学历史的理解, 结合他们对漫画的兴趣特长, 完成自创历史漫画。另外, 我还组织指导学生观看和历史相结合的电视节目, 如中央台《百家讲坛》等栏目, 这样学生既增强了对历史的兴趣, 又拓展了知识面。同时, 在高一选修课中, 我校开设了影视历史剧赏析的课程, 我指导学生观看历史题材的电影作品, 同时对影视历史剧进行分析, 开展讨论。

美术是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 艺术类学生所学专业与审美有关, 怎样在历史课堂中对他们进行美育就尤为重要。新时代也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 在我国基础教育中历史教学的美育更会为全面的创造型人才的培养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蔡元培.美育与人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3.

[2]黄武.中学历史教学美育初探.网络资源.

[3]蒋明德.挖掘教材美点, 渗透审美教育——对中学历史课教学的一些尝试.河池师专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23, (1) .

[4]张胜利.让历史课堂美起来亮起来——浅谈历史教学中蕴含的美育教育.美与时代, 2006.

历史教学中的美育 篇5

云盖陈晓翔

在活泼欢快的音乐声中,孩子们愉快地走进艺术殿堂,开始美的创作;五颜六色的橡皮泥,在孩子们丰富的想象中,变成了美味可口的盘中餐;在宽松自由的气氛中,孩子们热情交流,真诚评价,学会欣赏美,鉴赏美;孩子们又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把自己美的作品创作为美的作文。作文展示中,孩子们生动形象的语言,让我们更真切地触摸到孩子们美的心灵。课堂中,自始至终,处处洋溢着美的气息,是美的教育,美的熏陶,因而有了美的收获。

这种在课堂教学中融进美的教育的特点,鲜明地体现了我们学校课改实验的特色;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渗透美育,实现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我们努力实现美育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生活,走进学生心灵,催开学生的智慧之花。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能够使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因此,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打破陈旧单调的灌输式教育模式,要把美的情趣美的灵魂带进课堂,让课堂活起来,学生乐起来。我们首先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教师在课堂上,创设美的情境,美的.氛围,使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比如上数学课,老师精心制作了多媒体课件,让孩子们与喜闻乐见的卡通人物一起学习,一起思考,一起竞赛,激发了孩子们的自信心,提高了学习的热情。美丽动感的教学环境,让孩子们不再感觉到数学的枯燥,有滋有味地遨游在数学王国里。语文教学中,我们开展了以“古诗诵读”和“口语交际”为重点的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美的素质。古诗词易于吟诵,词句优美,意境悠远,是中华文化宝库的珍宝。给古诗词配上优美动听的旋律,让孩子们品读诗句,从中理解美;引导孩子们给自己喜欢的古诗词配上图画,表达自己领悟的意境,从中体会美;或者小组合作,角色表演古诗词,演绎诗中生动鲜明的形象,从中学会鉴赏。这样诗情画意学古诗,不仅为孩子们打下良好的语言文字基础,更使他们深切体会到语言文字和文体结构的美,提高了审美情趣,陶冶了情操。小学语文教材荟萃了中外名著佳作,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尤其是诗歌,更是有一种挡不住的魅力,强烈地吸引孩子们。我们把朗读诗歌、仿写诗歌与口语交际结合起来,为孩子们构筑一座展示美与智慧的平台。声情并茂的配乐朗诵,打开了孩子们想象的闸门,产生了创作的欲望。孩子们把自己的作品毫无保留地互相交流,真诚赞美,自信展示,情感得到了宣泄,美的情感得到了升华。体育课上,老师不再局限于让学生反复练习基本动作,而是让孩子们自已动手折纸飞机,然后比赛谁的飞机飞得高,飞得远。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主动地练习投掷飞机,玩得不知疲倦。而在这样快乐的游戏中,孩子们认识了轻物投掷的概念,掌握了轻物投掷的方法,感受到了体育的美。

在这种美的熏陶中,孩子们的能力得到了飞跃发展。他们用灵巧的双手,为自己创造了花团锦簇的美好环境。一幅幅自己创作的科幻画、诗配画,装点着美丽的校园,营造出一派美的氛围,时时美化着孩子们的心灵。孩子们有了一双慧眼,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凝结成一份份图文并茂的数学周记,数学手抄报,让数学的理性美和艺术的灵动美有机地结合。诗歌是真善美的化身,诗歌的阅读和创作培养了孩子们热爱生活,热爱一切美好事物的思想感情。看这一幅幅古诗配画,仿写诗配画,手抄报,融入了孩子们独特的眼光,新奇的想象,充满童心童趣。特别是孩子们的预习作业,已经能够对课文进行再创作,用书法绘画,音乐表达自己的理解,更体现出孩子们灵巧的构思,聪敏的头脑。孩子们美的触角也伸向社会,伸向科学,这一幅幅科幻画,折射出孩子们对美好未来的渴望与欣喜,孩子们在创作中体会着快乐,体会着五彩缤纷的美。

丰富多彩的综合活动,也处处培养孩子们的美。健美操的训练蹦蹦跳跳,神采飞扬,培养孩子们的形体美,节奏美;广播站的讲故事,播新闻,培养着孩子们的语言美,音律美;小记者团的采访、编稿、拍摄,培养了孩子们的文字美,结构美。素质教育成果汇演中,孩子们自编自导自演,折射出心中纯真的艺术美。更有那灵巧的小手,巧妙的构思,变废为宝,变成一件件美丽的衣裳,幻变出一个个美丽的形象,发展了孩子们不拘一格的美育的空间思维。

美,无处不在!把美育融入教学中,融进生活中,能提高孩子们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让孩子们树立“求真”、“崇善”、“爱美”的信念,成为一代有灵魂、有理想、有情趣的新人。这是我们为之不懈努力的目标。

历史教学中的美育 篇6

关键词:课程改革;历史教学;美育功能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09)36-0086-02

现行的课程改革给传统的教学方式带来了极大的冲击。新课程下的历史教学也被赋予了更多的历史任务。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在加强历史学科教学的同时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美育意识,提高学生对现实世界的鉴别,欣赏和创造能力,陶冶他们的情操,提高他们的生活情趣,促进他们全面健康的成长。

1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学生对美的现象的追求

1.1利用教材图片资源培养学生对美的追求

新教材在形式上有重大的突破,它图文并茂,资料丰富,有大量的易于感知的图片素材。比如,珍贵的文物古迹、杰出的历史人物、重大的历史事件、精美的艺术作品等,烘托出了浓厚的历史审美氛围,拉近了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增强了历史的直观性,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审美想象力、审美创造力,使学生在审美想象中受到美的熏陶,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因此在教学中,应及时恰当的指导学生赏析图片,增强学生对历史的直观性认识和审美情趣。如,商周青铜器上丰富多样的纹饰向学生展示了商周时代精美绝伦的铸造工艺和商周人的聰明才智;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阎立本的《步辇图》、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无不以高超的表现手法和深深蕴涵的艺术美的征服学生。另外,在教学中,还应及时恰当的指导学生赏析图片,让学生走出单纯从图片上追求图片直观的形式美的低层次美的追求上升到通过挖掘事物背后的价值重新认识事物的内在美的高度,从而使学生体会到美的多样性和层次性,也对形式美和内在美有了较深刻的认识。

1.2重视教材文字内容培养学生对美的追求

文学的美是通过语言、文字、韵律、节奏、结构等因素有机组合表现的。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教科书的诗词、民歌、戏曲、小说等这些能够表现美的素材,加以发挥、渲染进行美感教育。比如,讲到《诗言志歌咏言》一课时,教师可以用李白的《蜀道难》、杜甫的《春望》等诗句来衬托唐朝诗歌的伟大成就,以柳永的《雨霖铃》、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等来渲染宋词的幽深意境,以《窦娥冤》片断“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来影射元曲新颖的创作风格。使学生在学习中接受了中国优秀文学作品的熏陶和启迪,深深体味到历史中蕴含的文学之美。又如,讲到名人名言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名言,要求学生理解、背诵这些富有教育意义的名言,并组织相关问题的讨论。例如,亚里士多德:“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被用来激励学生追求真理,追求崇高;通过但丁“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的名言教导学生把握善恶标准和养成高尚情怀。这些都能让学生受到强烈的美的陶冶,学生从中学到了不畏困难去争取成功的坚强的高贵品质,具备了追求真理、追求光明,为理想、为民族、为人类而奋斗的精神。

1.3通过教材设置的探究活动沉淀学生的审美意识

新课标下,历史课变得丰富多彩。探究活动、参观访问、调查走访等形式有利于审美教育的开展。比如,以“历史的‘偶然’与‘必然’——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为题组织历史人物讨论会,其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对个人与时代关系的探讨,学习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来客观地分析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辨证地看待个人与时代的关系,掌握科学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的一些基本原则和方法;并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和积极探究问题的意识。活动中,教师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人物的兴趣,启发或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教学过程,鼓励学生合作学习,为学生创设独立思考的机会、自我表现的机会、交流分享的机会。这样,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中学会了探索,开始重视团队的意识,美化了他们的心灵。

2充分发挥史学育人功能,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提升学生对美的内涵的追求

历史教学中美的教育常常与德育结合在一起,表现为美德教育。古往今来的风流人物,多如繁星的民族精英,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璀灿思想和精神风貌,是我们进行美育、德育教育的极好教材。

2.1挖掘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感

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中华民族不但以刻苦勤劳著称于世,同时又是酷爱自由、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千百年来,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和国家的繁荣、昌盛,多少志士仁人前仆后继,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正气歌。从顾炎武“天下兴亡、匹无有责”的报国赤诚,到谭嗣同“甘愿为变法而喋血”的壮美情怀;尤其是“五四”以来,以中国共产党人为代表的千万革命者,历尽困苦、艰辛和磨难,为中国人民留下的惊天动地的不朽诗篇。正是因为有了他们这种不畏强暴、不甘屈服、百折不挠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国才没有在历次面临的严重危机中亡国;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前仆后继、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才有了我们的今天;也正是这种爱国主义情感,成为我们今天实现腾飞,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的精神支柱。在和平建设环境的今天,作为一名中学生就是要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维护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统一,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四个现代化贡献聪明才智。

2.2挖掘理想教育的内容,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青少年时期正是世界观形成时期。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人生观教育,帮助他们逐步树立起远大的革命理想特别重要。毋庸置疑,历史教学同其他学科教学一样,都担负着这一任务。中学历史教材中无数史实雄辩地说明,古往今来,一切有作为的人都是具有远大理想的人。毛泽东在青年时代就立志以“改造中国与世界”为己任,周恩来在学生时代就决心“为中华的崛起”而学习。大发明家爱迪生说过:“我的人生哲学是工作,我要揭示大自然的奥秘,并以此为人类造福。”他们理想的共同点都是为民族、为人类谋幸福,这是多么崇高的理想。通过这些史实,引导学生从优秀历史人物身上汲取营养,从小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远大的理想。

2.3挖掘道德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

康德说:“美是道德的象征”。俄国著名文艺批评家别林斯基说:“美和道德是亲姊妹”。由此可知,美和道德密切相关。中华民族素有注重道德修养的传统,历来强调要“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具有良好道德的人。儒家思想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优秀的思想成果是我们需要继承和发扬的。儒家历来重视修身养性,孔子主张“温、良、恭、俭、让”,“克己”;孟子强调“善养浩然之气”;诸葛亮重视“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等等。他们莫不认为注重道德修养是做人之本。因此,历史教师要注意在教学内容中挖掘传统美德,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青年学生中得到继承,并且把它发扬光大。

历史教学中的美育 篇7

一、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自然美及其功能

历史中的自然美, 是指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美。自然美体现了自然事物的自然属性, 也体现了一定的社会属性, 是二者的有机统一。

自然美首先是指人所面对的纯自然的美。一切自然之物都是我们的审美对象。许多千古不朽的作品给我们展现了许多美好的自然景物:“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给我们展现了典型的草原景色;“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使我们可以感受到黄河的雄伟气势;“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让我们感受到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象;“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令我们沉醉于西湖的美景;“北风卷地百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给我们描绘出了边塞大自然多变的景色……

自然美还包括了另一种美, 就是人化了的自然, 这种人化了的自然是人类通过物质力量或是精神力量改造过的自然。中国的“花”字从“草”, 从“人”, 从“匕” (即化) , “花”是由“人化草”三字所合成, 包含了“人化”的意义。事实上, 人化了的自然已经具有了一定人的意识的烙印。一些名胜地之所以能够吸引人, 除了它那纯自然的美让人产生美感之外, 更重要的是它所展现出来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底蕴。泰山, 作为五岳之首, 不仅是雄伟气势使之名扬天下, 而且历代封建帝王的封禅、历代文人墨客的墨迹大大地充实了它的历史文化内涵。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泰山也就更加吸引人了。还有我国引以为豪的万里长城、秦始皇陵兵马俑、贯通中国南北的大运河等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勤劳的结晶, 都为历史中的自然美增添了内容和风韵。

教师应在历史教学中通过对历史中自然美素材的挖掘、寻找, 让学生从多角度发现美、欣赏美, 从而实现历史的美育功能。从审美的意义上看, 自然美的内容既包含了人类美好的追求和向往, 又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历史中的自然美, 其美育功能的落脚点同样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掘这些因素, 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对整个生存环境的情感, 进行爱护地球家园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教育;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 激发其奋发向上的情感力量。

二、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社会美及其功能

社会美是社会生活中客观存在的社会事物、社会现象的美。一方面, 人类的历史就是不断征服自然的过程, 也是人类不断追求美、创造美的历程。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在改造着人类社会, 并在这些社会实践中不断发挥出人的潜能和力量, 从而创造出属于人类自己的社会美来。在这种实践中, 人类不仅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而且推动了人类由低级走向高级、由原始走向文明。在历史上的一种社会形态或一个国家、一个朝代处于上升阶段,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基本适应, 政治稳定, 经济发展, 文化繁荣, 统治者政治清明, 人民安居乐业, 社会关系基本和谐, 这就是一种社会的优美。如西汉前期的“文景之治”, 统治者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轻徭薄赋、减轻刑罚, 表现了一种清雅恬淡之美。又如唐朝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政治安定, 经济发达, 文化繁荣, 国力强盛, 盛世大唐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表现了一种富丽辉煌之美。

另一方面, 人类历史本身又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冲突, 且是在不断地“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因而历史上充满着各种各样的斗争, 人类正是在这些斗争中不断推动着历史的前进, 创造着历史的壮美。那些代表社会发展趋势的先进阶级、进步力量在斗争中展现出自由自觉的创造力, 他们本身是美的。有时候斗争胜利了, 正义战胜了邪恶, 新生力量战胜了腐朽力量, 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时, 体现了一种喜剧美, 历史回响着时代的赞歌;有时候斗争失败了, 邪恶吞噬了正义, 社会进步的要求和实践遭受到种种挫折, 无数的仁人志士为正义的事业而流血牺牲, 表现出悲剧性的崇高美。历史进程中的悲剧美与喜剧美, 都是历史社会美的重要表现形式。美的创造与美的毁灭同样可以给人以强烈的审美感受和体验, 产生强烈的感情激荡。

历史是由人创造的, 因而人物美应该是历史教学中社会美的核心, 占有最突出的地位。比如在中国历史上, 从伏羲神农教人渔猎耕稼到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是美的;从屈原的“举世皆浊我独醒”到孟子的“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是美的;从秦皇汉武到唐宗宋祖顺应历史潮流振国兴邦是美的;从商鞅吴起到王安石张居正锐意变法改革革除积弊是美的;从诸葛亮的“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是美的;从陈胜吴广登高一呼揭竿而起到洪秀全金田起义建立太平天国是美的;从孙中山创立民国到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美的……美的历史人物之所以能够传承下来, 往往是因为他们的精神品质。我们记住了范仲淹是因为他的“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情操打动了我们;我们追念谭嗣同是因为他的死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独立、富强的愿望和他为之而献身的时代精神。美的历史人物承载着某种精神与文化, 就美育而言, 人物美的价值极高。在历史上也有一些反面人物, 他们违背历史潮流的发展方向, 阻碍或延缓了历史的进程, 如秦桧、汪精卫等。他们作为反面人物的出现和存在, 成为了正面人物的对立面, 也成为了一种衬托或是反衬。在历史教学中揭露历史上的丑, 反衬历史上的美, 也是历史美育的重要手段和任务。

三、中学历史教学的艺术美及其美育功能

艺术美是指各种艺术作品所显现出来的美。历史学科中的美有历史中的美妙书法、传神的绘画、优美的音乐舞蹈、巧夺天工的雕刻、雄伟的历史建筑、精彩的文学作品等。

艺术美是自然美、社会美的集中反映。艺术家们经过艰苦的劳作把自然美和社会美升华为艺术美。历史上伟大的艺术作品不仅反映了艺术家对现实美的严格选择和提炼, 而且包含着艺术家的审美理想和思想情感。他们用那独有的神韵, 向后人传播美, 激励后人向往美、欣赏美进而去创造美。

古希腊古典雕刻是人类历史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没有一个古代民族的雕刻艺术能到达古希腊古典雕刻那般完美的程度, 它们对于人们的眼睛、心灵和情感时时刻刻产生着直接的影响, 并在人们的心中培育着美、和谐与崇高的感情。在鼎盛时期, 古希腊产生了三大古典雕刻家, 他们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为:塑造理想的人, “使他既富有智慧, 又表现出和谐, 具有尽善尽美的现实感觉”。比如《雅典娜神像》体现了战神气宇轩昂的形象, 同时, 神像体态丰盈、眉宇清朗、双目炯炯有神, 表现出了智慧女神典雅庄严、宁静安详的气质。作品也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 就是雅典城邦的繁荣昌盛。通过欣赏一系列的古希腊古典艺术, 我们的心灵会受到强烈的冲击和震撼, 也会深刻地理解到幸福和快乐的人生理想, 以及体会到对人本主义与理性精神的追求是希腊文化的最根本特征。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辉煌历史, 在这源远流长的历史中更是拥有十分丰富的美学素材, 只要充分发掘、发挥出其功能, 就一定可以产生很好的教育效果。“那人面含鱼的彩陶盆, 那古色盎然的青铜器, 那琳琅满目的汉代工艺品, 那秀骨清丽的北朝雕塑, 那笔走龙蛇的晋唐书法, 那道不尽说不完的宋元山水画, 还有那些著名的诗人作家如屈原、陶潜、李白、杜甫、曹雪芹……的想象, 它们所展示的不还是可以使你直接感触到的这个文明古国的心灵历史么?时代精神的火花在这里凝固、积淀下来, 流传和感染着人们的思想、情感、观念、情绪, 经常使人一唱三叹, 流连不已”。所以, 灿烂辉煌的艺术所拥有永葆美的魅力, 是历史美育中最易激发学生强烈情感体验的客体和媒介。

艺术美来源于生活, 同时也高于生活。艺术美在美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没有艺术教育的美育同样是不完整的美育。相对于其他几种美而言, 艺术美以其鲜明的形象性、直观性同时又富有内涵而更加具有吸引力, 在感性上、心灵上和情感上有极大的震撼和感染力。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可以开阔人们的视野, 陶冶人们的情操, 净化人们的心灵, 进而促进人的精神的升华, 促进人们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最终使人获得较为全面的发展。历史中的艺术作品, 它往往包含着艺术家们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愿望, 同时也具有当时社会的时代特征和时代风貌。比如通过对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作品的欣赏, 我们可以知道文艺复兴时期那种追求人文主义和反抗封建神学的精神内涵。

四、结语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 人们对于物质的狂热追求和对精神的冷漠忽视, 导致了人文精神的严重缺失和蜕化。因此历史教学中美育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发掘美和进行美育活动, 展示历史的美, 能让学生在回味、品味历史的过程中, 感受美、欣赏美, 进而树立正确的审美能力, 培养创造美的能力。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充分挖掘出美的因素, 实施美育, 历史学科就再也不会是那么的枯燥无味, 学生必定能够获得许多新的感悟, 因为它不仅可以给人知识, 以启迪人的智慧, 发展人的思维, 而且可以培养人的道德, 陶冶人的情操, 美化人的心灵, 人文主义精神会逐渐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 使德、智、体、美、劳五育得到全面提高和发展。这也是中学历史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和宗旨所在。

摘要:中学历史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它拥有丰富的美学资源, 因此在历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出其美育功能。历史教学中的美可以分为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 教师发掘出这些美及实施美学教育, 不仅可以使历史更加具有吸引力, 让学生对历史产生兴趣, 而且可以促进学生得到较为全面的提高和发展。

浅谈历史课教学中的美育教育 篇8

一、历史教学中的美育教育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历史学科之所以能引起学生兴趣, 就在于历史史实本身的趣味性和美感。正是由于这种趣味性和美感的感染才使学生内心产生愉悦感, 从而使学生在情感上喜欢历史这门学科, 在美的享受中接受了知识, 在快乐地参与中培养了能力。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 许多教师没有充分重视美育, 把本应妙趣横生的历史课变成了死气沉沉、枯燥乏味的单纯历史知识灌输, 使得学生常因为厌烦而昏昏欲睡。对此, 许多教师不是自省, 反而常对学生训斥、责罚, 久而久之, 学生对历史课失去了兴趣, 最后不是放弃, 就是在应付中混日子。

二、历史课教学中的美育教育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历史是过去了的人类社会, 人类现实社会中充满了美, 人类的历史上当然也充满了美。比如, 忧国忧民的屈原虽一生心系楚国, 却屡遭贬斥, 最后在失意中, 在他的国家日渐走向衰亡中赴江殉国。他的爱国思想在他的诗篇中表现了出来, 而他的诗篇体现出的是一种凄美。再如, 狼牙山五壮士勇斗凶寇, 舍生爱国的事迹体现的是一种撼人心魄的壮美。这些史实作为小插曲讲一讲一定会引起学生共鸣, 既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教育, 又振奋了学生学习精神, 更会使课堂形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和效果。这样的例子在历史课上俯拾皆是, 千万不要以为这些学生都看得懂, 又不是考试重点就弃置不理。教师应知道, 学生的进取精神和学习兴趣需要教师经常鼓励, 不断增加营养才会生生不息。教师有意识地在历史课上进行美育教育会对教学起到一种春风化雨的滋润作用, 绝不应该忽视的。

三、历史课教学中的美育符合教育教学规律

人是用大脑思考的, 在思考过程中, 大脑的左半部负责逻辑思维, 大脑的右半部负责形象思维。单纯的知识传授仅仅开发了左半脑, 而右半脑则闲置不用, 这是不科学的, 不可取的。美育就是通过生动、具体、直观、可感受的美的形象来进行教育。教学美育的过程可以充分开发人的右脑, 使全脑得以综合开发利用, 从而在发展学生形象思维的同时, 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可见, 历史课上运用直观教具、投影、幻灯片等多媒体电教设备进行一些直观形象化教学是符合人类生理特点的, 是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

四、历史课教学中的美育能够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美无处不在, 历史课上有意识地进行美育, 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快乐和享受美中接受知识, 培养能力, 提高历史课教学质量, 更可以使学生在体味历史人物精神美的同时学会明辨丑美, 使学生在体味美的同时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受到陶冶而升华, 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品德。可见, 历史课上进行美育教育能够使学生品德、知识、能力、审美等多方面的素质得以培养提高, 使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五、历史课的美育应适合历史课本身特点

初中历史课中的美育熏陶 篇9

一营造良好的美育熏陶氛围

美育教育需要在特定的氛围下实现, 因此历史课上教师要努力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 为美育熏陶提供条件。实际教学过程中, 笔者认为可以从教学形式、教学方法、课外拓展、作业评价等多个环节和角度去进行美育渗透, 从而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第一, 在教学形式和方法上, 可以结合教学内容, 多采取一些有趣的方式进行教学, 如讲故事、情景扮演、玩游戏、听音乐、观看纪录片、辩论比赛等等。这些教学形式本身就比较生动活泼, 将枯燥的历史内容演绎得趣味十足, 同时也将历史知识美化, 给学生在视觉、听觉等感官上以美的享受, 给学生创设出一种充满美感的学习情境和氛围。第二, 在教学手段上, 善于借助先进的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多媒体本身具有多样化、多彩化的特点, 其中声、形、影、像、图、画、光、彩相互交融、互为一体, 给学生一种直接、形象、丰富的感官刺激, 利于学生的接受。利用多媒体技术打造出一个五光十色、流光溢彩的历史课堂世界, 也给学生们带来无限的美的感受, 营造出良好的美育环境。第三, 在作业布置环节, 教师要一改传统的作业布置方式, 以历史知识为节点进行发散、扩展、延伸。历史与文化、艺术融洽地结合起来, 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 也留给学生一个提升审美素养的空间。

二把握历史教材中的美育元素

俗话说, 文史一家、政史一家、史地一家;历史涵盖了古今中外的文化、科学、政治、地理等多种知识, 饱含了各种美育元素。另外, 历史教材中还有许多历史故事、历史人物、精美图片等, 这些都是美育的极好素材。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善于把握历史教材中的这些美育元素, 加以合理利用, 将历史与美育恰如其分地链接起来。

例如:教材中有关古代历朝的丰富文化史, 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各个朝代所盛行的音乐、雕塑、绘画、文学、诗词、歌剧、舞蹈、戏曲等各种艺术形式, 还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不同区域的文化繁荣状态, 了解不同地域的民俗文化。这些都给学生们以艺术美的感知和享受, 有助于美育教育。历史教材中还有各个朝代, 从古至今我国的对外交流史, 近现代的外交成就、和平外交政策等等。这些都是政治史, 充满了政治学的因素, 学生们学习历史的同时, 也了解到政治文化。又如在讲到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抗日战争、法国大革命等战争史时, 这其中又包括丰富的军事题材和爱国主义精神教育的素材。教师也可以利用这一段历史的教学, 来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情操, 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爱生活的人生态度,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此外, 历史教材中还有大量的精美逼真的图片:有雄伟的建筑, 如万里长城、秦始皇兵马俑等;也有地球的地理地貌、巍峨高山、大川河流等;还有婀娜多姿的雕塑壁画, 如敦煌壁画、莫高窟雕塑等等。

总之, 初中历史教材就是一幅漫长的历史画卷, 里面有人物、有事件、有景物、有场景, 彰显出人类的劳动与智慧、体现了人类的发展和创造, 可以说是一幅极具生命之美的历史画卷。我们的历史教师, 善于把握教材中这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美育元素, 对学生进行美育熏陶。

三组织多彩的活动, 引导学生创造美

历史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几个时间、几个人物或几个事件即可, 还要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以史为鉴。所以教师要组织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和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运用历史思维看待问题, 学会以历史的角度去感受美、创造美。

例如:学习完中国古代历史之后, 可以组织学生以“历史文化”为主题开展一些兴趣活动, 在这些活动中, 学生们尽可能以各个历史朝代为主题, 贯穿各个朝代的历史文化特征、艺术特点, 并根据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加以加工, 变成新型的活动形式。学生们既能从中巩固历史知识、感受历史文化之美, 又能充分发挥自我的主观能动性, 创造历史之美。又如针对历史上的经典典故,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话剧模拟表演。学生们通过对历史典故的了解, 加上自我的理解和想象, 改编创作出新的“作品”, 重现了历史画面之美。为了让学生们进一步了解中国从古至今的经济发展状况, 可以让学生们通过网络、图书馆等多种渠道, 收集从古至今的货币图片, 了解不同时期货币的特点、历史, 从而体会到人类经济的逐步发展、人类历史的不断进步。总之, 利用课堂这个小舞台, 给学生搭建一个展现自我的大舞台, 引导学生将历史与文学、艺术等各个学科结合, 去创造出更多的美。

正所谓“美可启智、美可辅德、美可健体、美可促劳”。在初中历史教学中, 我们要紧密结合教材内容, 挖掘美学元素, 通过历史教学去熏陶学生的美学素养、进行美育教育, 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素养和审美能力,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袁奇印.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美育方法举隅[J].大观周刊, 2012 (9)

浅谈历史教材中的美育资源 篇10

关键词:历史教材,美育资源,人性之美,艺术之美

美育, 也称审美教育, 就是说通过美的事物来影响人的心理活动, 从而使人们心理上产生感受, 情感上产生共鸣, 性情上得到陶冶, 并因此激励人们行动。席勒在系统的提出美育理论之初, 便是有感于近代人在物质和精神、现实和理想、主观和客观等方面都已经分裂了, 不像古希腊社会那样, 人的天性是完美和谐的, 个人与社会也是协调的。当今随着我们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通讯技术的发展、各种思潮的出现, 我们中国人也出现了席勒所说的“近代人”面临的问题。特别是初高中学生, 他们中的一些人也受到了影响:有的人认为读书的唯一目的是以后赚大钱, 理想只是用来被嘲笑的;有的人认为个性高调、炫富炫美才是人生价值所在;有的人认为哈韩、哈日才是流行, 把中国文化弃之如敝屣。他们的种种思想和行为已经表现出了对什么是美的完全颠覆, 所以对中学生加强美育已经刻不容缓了, 因为唯有审美教育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人的素质, 有了个人素质的提高, 才有民族素质的提高, 国家形象的提升。

历史这门基础性人文学科可以说是进行美育的至关重要的一科。单从历史教材来讲它就是一座美丽的宝库, 其中蕴藏极其丰富的美育资源。

一、人性之美

在滔滔的中国历史长河中, 英雄辈出, 这些英雄、伟人被代代传颂, 并且写在我们的历史书中。体现在历史人物身上的美, 是一种无形无声的美, 是一种精神存在, 这些美包括:忠贞爱国的赤子之心。中华五千年爱国的志士仁人数不胜数。战国时期的楚国大夫屈原, 为了富国强兵, 建议楚怀王变法, 变法不成反遭冷落排挤, 甚至被流放。虽然遭此不公, 屈原仍然心系国家和黎民, 写下了“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的诗句, 最后屈原投江自尽。屈原的死是一种悲壮的美, 是一种对国家忠诚的最高表现, 他的死已经升华到了一种美而不是懦弱, 所以直到今天, 人们仍然在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来纪念他。西汉的霍去病有“匈奴未灭, 何以还家”的壮烈, 明末清初的顾炎武有“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报国赤诚, 近代民族英雄林则徐的虎门销烟伟大壮举, 给了外国侵略者一响亮的耳光, 保护了中国人的躯体, 强壮了中国人的精神。

无所畏惧的坚持精神。中国神话故事里的大禹为了治水, 三国家门而不入, 这是一种对未完成事业的坚持。在西汉与匈奴的交往中, 不幸的使节苏武被扣留在了匈奴19 年, 却念念不忘中原故土, 即使是渴饮雪、饥吞毡也不降服, 这种无畏与坚持精神也是一种美, 细细体味之后, 便觉热泪满眶、感人肺腑。在与日本的交流中, 大唐高僧鉴真不顾年老体衰, 六次尝试去日本, 中途遇到险阻无数, 但他全然不顾海浪的汹涌、前路的迷茫, 这种坚持使得中华文化在日本熠熠生辉。再到明朝的李时珍为了写好《本草纲目》花了二十多年、徐霞客写《徐霞客游记》花了三十多年, 这些坚持则为中国的文化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生生不息的创造精神。中国人在漫长的物质世界的发展和演化过程中的成就灿若星河, 从原始社会遗址中我们可以看到磨制光滑、形状对称的石斧、石铲, 制作精美的石针, 无不体现着古朴的实用美和远古人类的创造精神。再到战国时期促成生产力大飞跃的铁器的制造、牛耕的使用, 三国的翻车, 赵构的播种耧车, 唐代的曲辕犁, 这些都证明人类创造和欣赏美的能力在不断提高, 标志着美已有相对独立的发展。近现代中国也有许多创造美的例子, 比如詹天佑设计的人字形火车轨道, 冯如设计的飞机, 茅以升设计的钱塘江大桥等。

以上仅仅举出了历史教材中包含的一小部分能起美育作用的人性之美, 其实历史教材中还能挖掘出更多。我们要充分利用书上提供的素材, 让这些素材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 培养他们的审美观念, 提高他们的素质, 把历史上的“真人”化为生动、形象、可感的、美的楷模, 让他们学习。

二、艺术之美

历史教材中涉及的文学作品繁多, 包括诗词歌赋小说等。这些作品中体现出的美也是各式各样的。《诗经》一书中, 描写的古人欲语还休的爱情故事, 这是一种含蓄之美;汉代的赋体现的是一种华贵、工整之美;曹操的“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是一种自励之美;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是一种闲适、悠然自得之美;李白的“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是一种洒脱之美;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是一种心系家国之美, 吴承恩的《西游记》则用无尽的想象给人们展现了另一个神奇世界。

绘画作品美不胜收。历史教材中有大量的绘画作品作为插图。比如有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 布局严密, 线条流畅, 人物栩栩如生;初唐画家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 笔力刚健, 线条盘曲如铁丝, 《萧翼赚兰亭图》描绘的场景生动;盛唐吴道子的《天王送子图》, 立体感强, 人物衣带飘飘欲飞, 人称“吴带当风”。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北宋汴京的景物细致, 布局合理, 此画不仅是一幅令人心醉的美术作品, 还是我们了解北宋的详实资料。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一千次的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人的和审美的清泉, 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的确,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利用好手中这本教材, 深度挖掘它, 利用它切实加强历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这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让他们明白学习历史并不是单纯、枯燥的背背书、记记时间;而且能培养他们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创造美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卓佳.中学历史教学与美育[J].历史教学问题, 2001 (1)

初中化学课中的“美育”教学 篇11

素质教育 初中化学 “美育”

一、严谨的化学知识结构美

化学中的知识多而杂,琐碎难记,这对初学化学的初中学生来说,着实是一个不小的难题,但这些繁杂的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教师如果把这些知识点找出内在的联系,将其“穿成串,连成线,织成网,编成片”,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系,从而让学生领略到繁而不乱,琐而有序,牵一毫而动全身的整体美,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的综合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色彩纷呈的化学变化美

初中化学教学中,在引导学生观察物质的色态及化学实验现象时,同样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首先是颜色的变化。教材中有关颜色变化的典型的化学变化及实难较多。如碱式碳酸铜、胆矾的受热反应,颜色由绿色变黑、由蓝变白;向无色的盐酸、稀硫酸中滴加紫色的石蕊,溶液由无色变血红色;向无色的氢氧化钠溶液、纯碱溶液或澄清的石灰水中滴入无色的酚酞变成美丽的桃红色。这些色彩纷呈的典型的化学变化的实验的演示,无疑将会把学生带入一个五彩缤纷的化学世界,使学生感受到“美”在化学变化中,化学变化产生“美”,美也是在不断的变化着。同时也使学生在“美”中产生了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调动了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三、玄妙的物质微观结构美

在学习分子原子的知识时,引导学生体会“一滴水中大约有16.7万亿亿个水分子”、“若能把1亿个氧原子排成一行,它们的长度也不过只有1厘米多一些”等数字使学生感知到“分子、原子”很小。结合品红在水中的扩散现象,引导学生观察“用隔水透气的高分子薄膜制鸟笼”彩图,让学生感知“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之间不是静止的,而是不断运动”的微观空间的动态美;在引导学生学习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云”时,结合引导观察用高倍电子显微镜拍摄到的苯分子的图像、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中国”文字的照片,以及金刚石、石墨结构图模型,从中让学生感受到排列有序的微观空间结构美,从而使学生产生探究未知世界的学习动机。

四、生动流畅的语言修辞美

如教材中讲原子及原子核的大小及原子的构成时,就用了一个形象直观的比仿:“原子很小,一个原子跟一个乒乓球体积之比,相当于乒乓球跟地球体积之比。原子核比原子双小得多,如果把原子比作一个庞大的体育场,而原子核中相当于一只蚂蚁。”引导学生体会这些形象的比仿,不仅加深了对原子、原子核概念的理解,而更能帮助学生形成微观世界的概念,从中感悟出在一个微观世界——原子里,有一个很大的空间,电子就在这个空间里作高速的运动,在大脑中描绘出原子的形象,从而体会到微观世界的无穷美妙。

五、脍炙人口的文学美

1.成语中的化学美

人们熟悉的一个成语“滴水穿石”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一定能够成功。这成语中所蕴藏着化学知识是:石灰岩中的碳酸钙在溶有二氧化碳的水中溶解,生成易溶于水的碳酸氢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CO2+H2O=Ca(HCO3)2。又如炉火纯青、信口雌黄、味同嚼蜡、点石成金等成语中都含有丰富的化学知识。

2.诗词中的化学美

广为传诵、脍炙人口的明代民族英雄于谦的一首名诗《咏石灰》,“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诗既反映出作者临危不惧、襟怀坦荡的英雄气慨,又说明这里面包含着CaCO3=CaO+CO2↑ CaO+H2O=Ca(OH)2 Ca(OH)2+CO2=CaCO3↓+H2O一系列的化学知识。

3.名言中的化学美

法国著名的幽默作家拉罗什弗科有一句名言“风可以把蜡烛吹灭,也可以把篝火吹旺”。在引导学生学习燃烧的条件时,来欣赏这句名言所蕴含的哲理和丰富的化学道理。蜡烛是由石蜡制成。石蜡和木柴中都含有碳、氢等元素,它们和空气中氧气发生剧烈的氧化反应即燃烧,而燃烧是有条件的:可燃物、空气(或氧气)、温度。因蜡烛的火焰较小,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也较少,被风一吹,随着空气的流动,放出的热很快散失,使温度降低到石蜡的着火点以下,所以蜡烛不能燃烧,火焰熄灭。生活中消防人员在扑灭森林大火时,常使用吹风灭火器,就是利用了这个道理;而篝火则与之相反,风吹篝火起了富氧的作用,如同火上浇油,越吹越旺。

4.物质的性质与传奇故事美

物质的发现及对其性质的研究,有时往往是科学的偶然发现,这其中自然有科学家的传奇色彩的故事。如在教学二氧化碳、蓝矾的性质时,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讲述“屠狗妖”、农药“波尔多液”与葡萄园的故事。这样可使学生在愉悦中掌握了物质的性质,加深了对性质的理解。

六、严肃认真的化学科学美

1.化学用语中的科学美

科学的美是用特殊的科学语言来表达的,只有懂得这种语言的人才能感受到这种美。以硫铁矿在氧气中高温反应为例,在教学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时,不仅要教给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配平方法,而且更应该让学生知道其中蕴含着精湛的科学知识:化学式必须写正确,不能随意改动化学式内数字,因为这些数字赋予了深奥的科学含义;表示的物质由“质变”到“量变”的变化过程,它反映了一个深奥的哲学思想;遵循着质量守恒定律即变化前所有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变化后的所有物质的总质量——彰显了科学美永恒的真理性。

2.化学实验中的科学美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是与科学的实验操作分不开的。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感知到化学实验现象的美妙,而且更要让学生领悟到化学实验操作的科学性。如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操作是先通入氢气一会儿,把试管内的空气排净,然后用酒精灯火焰加热;反应结束时,先要把酒精灯撤走,继续通氢气至试管冷却。即概括为“氢灯灯氢”。这个实验操作非常科学的。若违背这一操作规程,势必要出现爆炸等不堪设想的后果。

七、现实生活中的化学美

在教学木炭可用来制“黑火药”的用途时,可引导学生联想到节日绚丽多彩的焰火,影视中硝烟弥漫的战场;在教学“干冰”的性质与用途时,可引导学生联想到人工降雨、干粉灭和影视舞台上诸如《天仙配》、《西游记》中的一些云雾缭绕,虚无飘渺的幻境。

八、祖国灿烂的化学文化美

智慧的古今中国人民,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为祖国的灿烂化学文化谱写了不朽的篇章。如我国的“造纸、制火药、烧瓷器”等化学工艺发明很早,“我国劳动人民在商代就制造出精美的青铜器,春秋战国时期就会冶铁和炼铜”,还有“我国在世界上首先人工合成了蛋白质和核糖核酸,对探索生命的奥秘有着重要意义”。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渗透美育 篇12

一、以伟大历史人物为榜样, 发挥对学生的影响

历史如同一面镜子。初中历史教材中包含着许多家喻户晓的伟大人物和故事。翻开历史, 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部气势辉煌的爱国史诗。在教学中, 教师若能把握好这一方面, 将伟大历史人物的素材渗透到对学生的教育中, 唤起学生对榜样的学习, 对学生优秀品德的培养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因此, 教师应梳理好这部分内容, 恰当地穿插在课堂教学中,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操, 培育学生优秀品德。如霍去病的“匈奴未灭, 无以为家”, 岳飞的“光复失地, 还我河山”, 文天祥就义时的“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顾炎武的“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这些铿锵有力的誓词与他们的壮丽人生是融在一起的。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这些先辈们的豪言壮语与他们的人生是连在一起的, 人性美得到极高的升华。事实证明, 学生是乐于接受这种教育的, 这可以使他们心灵得到净化, 激发他们积极进取。为美好事业献身的精神, 正是美育的重要目的之一。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 既有血染杀场的英雄志士, 又有以自己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超人毅力及智慧创造了灿烂文化的杰出人物。恰当地运用这些素材, 引导学生正确地去理解历史上的人物, 并向他们学习, 养成坚毅的性格, 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二、历史中文学艺术美对学生的影响

“文史相通”一直为人们所共识, 我国历史上不同的鼎盛时期文艺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涌现出了大量的优秀作品, 如唐诗、宋词、元曲等。特别是诗歌, 其作为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用言简意赅的语句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表达作者的感情, 是引导学生掌握好历史知识的重要因素。如“诗仙”李白, 其诗歌中广泛以盛唐时期的繁荣景象作为背景, 气势豪迈奔放, 富含想象、夸张手法, 写出了唐朝的“太平盛世”。而“诗圣”杜甫, 其诗因为生动地刻画出了当时社会下劳苦大众的生活, 被称为“史诗”, 其严谨的格律、丰富的情感、优美的文笔饱含着崇高的艺术魅力, 在历史教学中准确恰当地引导, 能对中学生志趣、审美情趣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体现出美育教育的优势。另外, 还有《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历史小说, 司马迁的《史记》, 屈原的《离骚》等对学生也有着很强的美育教育作用。在历史教学中, 充分发掘这些素材, 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我国历史上丰富灿烂的文化, 另一方面又能够利用这些知识开展美育教育, 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辨别美、创造美的能力, 为中学生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三、运用多媒体挖掘历史教学中的美

初中历史教材的内容纷繁复杂, 包罗万象, 涉及历史、地理、自然、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多个领域。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 从教学内容的每章每节中找到美的结合点, 如自然美、艺术美、环境美等, 以唤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

如七年级历史教材蕴含丰富的自然美教材, 大量地球形状、世界各大洲的地形起伏特点、地貌类型、主要山脉和大江大河、自然资源等自然地理知识的介绍, 使得学生将各种自然景观的奇伟瑰丽尽收眼底, 地理自然美教学得以实现。艺术美是美育最有力的表现方式, 诸如历史上的绘画、书法、音乐、舞蹈、文学等艺术以其独有的神韵, 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深刻的精神力量。在讲述唐朝艺术时, 可通过多种教具展示融合北方少数民族舞蹈的唐代舞蹈艺术, 受印度影响较大的唐代绘画艺术, 融合多民族音乐的唐代音乐艺术, 由此向学生传播美, 激励学生向往美、感受美、欣赏美, 受到艺术美的熏陶。再如, 教学《游历华夏》时, 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将本节课中所富含的丰富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遗迹等旅游资源, 恰当地融入美育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保护环境、审美能力等教育, 真正达到美育内容与综合学科教学活动相辅、相融、相生的情景, 并引导学生把这种地理审美能力转化为保护地理环境、爱护社会环境美的具体行动中, 使学科中的美育内容与实践完美有效结合。

四、课外作业延伸美育

课外作业实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 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环节, 也是反馈课堂教学情况的一个重要渠道。由于历史学科自身的特点, 其作业的设计有很大的开放性, 将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适用性较强的、具备差异性的美育问题体现在作业中, 使其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实践中, 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更可以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去感受美、创造美。

如辩论式作业, 即结合所学内容, 由教师提出辩题, 学生通过分析理解并查阅相关资料得出论据, 写一份辩论报告。随后, 教师进行讲评, 对正反方的论据进行综述, 使之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系统, 然后反馈给学生。如提出“隋朝大运河的开凿是利是弊”的辩题或者“岳飞对昏庸皇帝的忠诚是愚昧还是可取的”, 让学生阐明自己的观点, 收集、整理有关的资料。针对学生的观点, 教师进行讲评, 使学生认识“利”与“弊”、“忠”与“愚”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的。评价事物做到全面, 并与历史时期相吻合, 抓住事物的主流, 公正、客观地评价史事以及人物, 从而使学生体会到辩证之美。

上一篇:文化艺术设计下一篇:责任制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