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中的辩证法(共12篇)
历史教学中的辩证法 篇1
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历史教学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被动接受教师的授课内容,缺乏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习方式单一、刻板。如何坚持“以人为本”开展历史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师生良性互动、教学相长是值得每个历史教师重视和思考的问题。笔者试从辩证法的角度探讨历史教学。
灌输与疏导
开展历史教学要始终坚持灌输和疏导原则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做到灌输中有疏导,疏导中有灌输。科学的历史观的形成、系统知识体系的构建、历史素养的形成既不是来自先天,也不可能自发地产生,只能通过外部灌输和疏导。在历史教学工作中,坚持灌输原则,就是以历史教学大纲为指导,以历史教学相关课程为载体,结合学生学习、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客观规律,向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正面、系统地讲授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通过介绍重要的历史事件、人物和现象,阐述重要的历史概念,揭示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帮助学生初步掌握记忆、分析、综合和概括等方法,树立科学的历史观。坚持疏导原则,要求教师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加强同学生的情感交流,倾听学生的意见和想法,主动了解学生学习历史遇到的实际困难,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要因势利导,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同时也要提醒其戒骄戒躁;对于学习成绩相对落后的同学,要给予更多的关注,找出问题症结,鼓励其端正态度,积极上进;对于学习态度不端正,思想重视程度不够的学生要多加引导,循循善诱,逐步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进取心。
认识和实践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是认识的起点,也是认识的归宿,是全部认识的基础。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充分体现在作为认识的高级形式的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上。坚持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即开展历史教学工作时既要重视课堂教育,也要开展课外教育。一方面,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开设学习小组讨论课,为学生搭建自由交流、畅所欲言的平台。通过设置命题启发学生自主探讨学习,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能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周末或寒暑假带领学生参观名胜古迹或开展小组调查访问,这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人物的理解,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除此之外,还可以结合重大节假日等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通过组织学生参与课外教学,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去认识社会、指导实践,在接触、参与社会生活的实践中自觉接受历史文化熏陶,加深对唯物历史观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对历史课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运用历史知识、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言传与身教
言传身教,就是一个人既身体力行,成为别人的榜样,又以言语讲解、传授,从而对别人进行有效的教育。言是一种情感、志向、行为的流露,行则是言的表现、反映。言是有声的,行是无声的,有声和无声的结合,就构成了历史教学的行为作用、榜样作用、导向作用。具体来说,教师通过良好友善的言行加强同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够获得学生的理解,有利于学生虚心接受意见和建议。与此同时,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坚持教书育人、爱岗敬业和无私奉献,以自己的行动启发和教育学生。教师敬业爱岗、认真负责、言行一致,就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就是强有力的身教。教师惟有做到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才能够在身教的基础上进行言传,引导学生端正学习历史的态度,明确学习目标。
说理与约束
在历史教学中,做到既说理又约束是十分重要的。历史教学的内涵,离不开说理的沟通和约束的制约。说理就是教师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沟通交流的方式来教育学生端正学习态度。约束是指通过规章制度、基本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等外在力量来控制、规范学生行为的方法。开展历史教学工作要坚持说理和约束相结合的基本方法。教学中要双管齐下,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使两者互相促进,相得益彰。成功的历史教学,既不能仅仅通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方法教育学生,也不能过分依靠学生自觉自律达到约束的目的。一方面,苦口婆心的说教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反感和厌恶的情绪;另一方面,某些学生个性比较强,崇尚自由,不乐于听从教师的谆谆教诲,采取循循善诱的方法实施历史教学往往发挥不了实质的作用。也就是说,开展历史教学,教育工作要坚持说理和约束相结合,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坚持德治与法治相结合,既要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又要适时地运用学校的规章制度约束学生的行为。
历史教学中的辩证法 篇2
二、追根究源
“现象是本质的表现”,这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据这一观点,教师做工作就要透过现象抓本质,即要追根究源。
《文心雕龙·论说》中指出:“论如析薪,贵能破理。”意思是说,论述一个问题好像劈柴一样,可贵的是能准确地劈在纹理上,只有视理而析,才能劈如破竹。教育学生既像劈柴,又如治病救人,而治病务求治本,切忌舍本逐末。言为心声,学生言行不当的现象是由其思想认识不端正这个本质决定的。教师在教育学生时,一定要摸准学生的脉搏,然后再用情去疏,用理去导,方能水到渠成。教育的目的是育人,而育人就要讲求教育效果的长期性,因此教师对学生的错误定要“斩草除根”。
三、适可而止
唯物辩证法认为,度是使事物能够保持质和量的关节点,是事物存在的界限,通常也称为分寸、火候。据这一原理,教师在教育管理中就要把握好度。
1.严之有格,宽之有度
“玉不琢,不成器”,“树不修,不成材”。中学生天真幼稚,自控力差。
不严,无以养德;不严,无以正风;不严,无以肃纪;不严,无以育人。但严不等于时时听训斥,也不是处处被控制。否则,学生就会畏而远之,师生间就会变成猫鼠关系,达不到心与心契合,情和情交融。教师对学生严中须有宽,但宽不是一味地“吹柔柔的风,洒绵绵的雨”,也不是“任你风云变幻,我自岿然不动”,否则,学生觉着教师软弱可欺,就会出现对抗行为,上言不能下达,上行不能下效。2.紧的有限,松的有距
中学生自我约束力差,教师对他们管束要紧。不少教师紧的“杀手锏”就在于亲自“督战”,紧锣密鼓;一天到晚眼盯着学生,嘴批评着学生,脚跟着学生,把他们置于自己的高度监视、高度控制之下,使学生处于“一级战备状态”。结果,差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出现违纪现象,且屡禁不止,防不胜防;而好学生则成了“死读书”的“小绵羊”。中学生是创新的一代,教师应让其个性突出出来,给他们创造施展才能的机会,使他们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发展。教师对学生的紧要有限,紧中要有松,而松中要有距,松不“放羊”,否则,部分学生就会出现纪律松懈,学习抓不紧等现象,进而耽误他们的美好前程。
3.抓中有放,放中有抓
中学生已渐趋成熟,具备了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教师在日常事务中要注意锻炼他们,把部分权利下放。魏书生说过:“民主像一座搭在师生心灵之间的桥,民主的程度越高,这座连通心灵的桥就越坚固、越宽,所承载和通过的信息量就会越大,师生之间相互理解、支持的程度也就越高,教育效果也就越好”。而放权就是民主,实践证明教师唱“包打天下”的独角戏,会事倍功半;而权利下放,放得好就可以事半功倍。如组织文体活动、举办各种比赛等,这些权利都可下放,但这是抓中的放,并不等于班主任对这些活动不管不问,因为中学生经验欠缺,不能尽如人意,为确保各项工作的质量,一定放中有抓,进行宏观调控,做到抓不专制独裁,放不放任自流。
4.冷不过头,热不超温
历史教学中的辩证法 篇3
【关键词】高中历史;辩证思维;培养
历史学科在小学、初中、高中课程中都有设置,所学的内容都有重叠和交叉,那么高中历史教学与初中、小学又有何不同呢?关键就在于教学的重点和教学的目标不同,针对高中的身心特点和思维模式,高中历史应该更注重学生各发面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辩证思维能力既是历史学科的学科特点,也是学生形成完整世界观、人生观所必须具备的重要品质。因而,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应该用马克思主义史学观——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作为核心理论去充分发掘学生的求异思维兴趣和创新思维能力。
一、教会学生分析历史事件中体现的辩证法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是按其固有规律无限发展着的,唯物辩证法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的规律,其基本规律和基本范畴是: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规律和本质与现象,形式和内容,原因和结果,必须和偶然,可能和现实等范畴。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就要针对具体的历史知识,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去分析理解,才能找出正确的结论。
例如,新航路的开辟使许多亚非拉国家成为欧洲列强的殖民地,从而导致了这些亚非拉国家的长期落后;中华文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民族精神等)的绵延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这些都体现了历史和现实的联系。再如:讲述鸦片战争第一问题是分析理解战争的背景,那么其核心应该抓住英国为什么要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要以英国为什么侵华和为什么敢侵华作为问题去分析这场战争发生的原因,而中国封建社会危机四伏,经济落后,政府腐败,国家衰弱、闭关锁国,正好为英国侵华创造了契机,禁烟运动也就成了英国侵华的绝好借口。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本,只有熟练地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思维观念,才能正确地分析事件的内部和外因,正确地揭示事物发生的根本原因。
人类历史是一部没有终结的剧本,在历史的舞台上演绎着无数的人物和生动的场面。作为历史教师,我们必须以辩证唯物史观为标准,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只有有效的利用辩证法,我们才能用发展、联系的观点看待历史的变迁,用一分为二的眼光认清鲜活的人物,用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必然与偶然才能看清过往的扑朔迷离。
二、引导学生运用唯物史观念,收集、整理有关史料
古今中外的史事浩如烟海,对这些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除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要完整的把握许多的历史事件仅仅依靠教材上的描述是远远不够了,所以需要学生在辩证法的指导下收集和整理相关史料,更深层次地理解和把握历史事件的内在规律。在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方面,我尝试了一下:首先是老师提出观点(理论),举出一例,让学生去收集整理相关的史例。例如:美国西进运动,用辩证的观点加以评论:一方面,要从人性、人权上分析它的残暴性,它是对印第安人驱赶和屠杀的运动,是印第安人流泪流血和被剥夺人权的血泪史;另一方面,对美国的发展又是必须和肯定的运动。它伴随着英国领土扩张而发展,开发了美国广大的中西部地区,为美国的经济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市场和原料产地,带动了美国经济的腾飞。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用二分法的辩证观点,收集、整理许多历史事件,并且能正确地判断其影响的二个方面。这就达到了预期效果。比如世界史上的“圈地运动”、“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中国古代史上的“商鞅变法中的禁止弃农经商政策”,韩非的“法治”,近现代史上的鴉片战争的影响、洋务运动、义和团的“扶清灭洋”等等,学生都能举一反三,辩证地加以分析。
在阶段性复习阶段学生需要对众多的史实进行整理的时候,就需要引导学生利用辩证法指导。联系、发展的观点理清历史发展的线索,用矛盾的统一对立、现象与本质的关系,抓住历史现象中的本质和规律。通过整理不仅有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脉络,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三、要引导学生对现实热点的点评能力,形成完善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以史为鉴”,我们学习历史学的目的并非单纯的弄清历史的真面目,而是通过对历史演变的回顾和分析提高认知和思维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不光要教会学生用辩证思维去分析历史,更要引导学生学会对当今的焦点、热点问题、身边事情的辩证思考和剖析。对待现实社会中的焦点、热点,如果用唯物史观加以分析、理解、判断,就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这就是一种创新、一种大胆的创异能力。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我就1998年发生的特大洪涝灾害作为一个热点问题让学生点评。首先提问,发生洪涝的客观因素是什么,接着再问为什么会出现上游的乱砍乱伐,中下游的围湖造田现象。它反映了哪些社会问题?这就能引导学生更深层地挖掘问题的实质,答案是多方面的。通过这一过程的教学,培养了学生从现象到本质,从本质到解决方法的辩证思维能力。让学生从史鉴的启示中享受乐趣。现实社会中焦点、热点问题很多,比如西部开发、农村改革的新前途,高层领导与腐败,人口问题,环境污染,教育体制改革,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科学给人类带来什么等等,都可以让学生利用所掌握的辩证法和唯物史观去思考、去探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启发诱导学生的创新创异思维能力。只有从课堂走向现实、走进生活才能真正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让学生逐步形成完善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渗透辩证法教学,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既是历史学科的特点和教学目标,也是培养学生全方面素质的要求,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实践和摸索。
参考文献:
[1]素质教育与课堂教学改革(上)[J].中小学管理,1998年10期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 ,2000年2月版
历史教学中的辩证法 篇4
一、如何帮助学生理解社会制度的残酷性和进步性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 一种先进的社会制度必将取代落后的社会制度, 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在一定发意义上讲, 也是社会不断进步的标志。但是,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这一观点的存在却使学生遭遇了巨大的迷惑。比如, 在原始社会中, 人们过着氏族公社的生活, 大家都是由一个共同的祖先繁衍下来的后裔, 人们共同劳动, 共同分配从劳动中得来的食物, 人与人之间更无贫富贵贱之分。可是到了奴隶社会, 却出现了诸如“人殉”“人祭”等极其野蛮的现象。学生不仅要问, 既然奴隶社会是高于原始社会的一个发展等级, 为什么还会出现如此残暴之举, 其历史进步性又如何体现呢?其实, 只要学生换用辩证的思维方式, 从另一角度来思考, 问题就变得简单明了。在原始社会中, 人与人之间虽无阶级压迫, 过着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的原始共产主义生活, 但是, 这种平等是建立在共同贫穷的基础之上的, 人们生活在一片蒙昧之中, 人们甚至“只知其母, 不知其父”, 文化艺术更是无从谈起。在奴隶社会中, 奴隶主不再像以往一样, 把战争中的俘虏随意杀死, 而是把大批俘虏当作奴隶用到生产上进行劳动, 实行简单的协作。这在当时生产工具落后的情况下, 提高了劳动效率, 促进了生产的发展。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使生活资料出现了微小的剩余, 从而为社会大分工提供了可能。一部分人开始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转而从事文化、艺术的创作。辉煌的青铜器、精美的玉器手工业以及至今仍在沿用的十进位计数法无不骚动于奴隶社会的母体中, 预示着人类文明的勃兴, 阐释着社会前进的脚步。这与原始社会中的茹毛饮血相比, 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历史飞跃。如果学生能从这一角度加以分析, 那么对奴隶社会必然取代原始社会的结论就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了。
二、如何帮助学生认识剥削阶级的腐朽性和发展性
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东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先后由自由竞争阶段过渡到垄断的帝国主义阶段。这时, 社会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垄断资产阶级残酷掠夺, 中小资产阶级面临着破产, 整个社会尔虞我诈, 互相倾轧, 道德沦丧, 整个社会惶惶不可终日。与此同时, 食利者阶层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 他们宁肯把大量资本存入银行, 也不愿用于企业的技术改造或扩大再生产, 这些现象无不使资本主义的腐朽性暴露无遗, 预示着它必然走向灭亡的命运。然而,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资本主义制度不仅没有走向灭亡, 反而出现了重新繁荣的迹象。那么, 怎样看待资本主义的腐朽性呢?这个认识上的矛盾只能用辩证的观点才能解释得通。众所周知, 兴起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第三次科技革命, 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 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从而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提供了充足的物质保障。与此同时, 资产阶级也及时调整统治政策, 注意缓和阶级矛盾, 这也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而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独立后, 普遍实行工业化, 也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新兴的市场和投资场所, 加之发达国家通过不平等贸易榨取的大量财富, 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战后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马克思曾指出:“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 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之前, 是决不会灭亡的。”所以, 那种把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理解为“很快灭亡”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但资本主义的繁荣并不能消除其自身存在的各种矛盾, 更不能改变其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发展趋势。现在, 西方不仅仍存在着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 垄断资产阶级之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第三世界国家之间的矛盾也变得越来越错综复杂。这些矛盾的累积, 终有一天会导致毁灭资本主义制度的火山爆发。
三、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历史发展的曲折性和向前性
早在一百五十多年前, 马克思就曾断言:“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可是, 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仅存在了七十多年就烟消云散了。“马克思主义还灵不灵?社会主义究竟路在何方?”这是每个学生在考虑这一问题时都会产生的疑问。要解除学生头脑中的这一迷惑, 也只有依靠辩证的思维方式才能解释清楚。纵观历史长河, 没有一种先进的社会制度能轻而易举地取代落后的社会制度, 因为在新旧制度过渡交替的过程中, 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反复和摩擦, 甚至还会出现暂时的历史倒退。比如, 发生在17世纪中期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历经近五十年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 直到1688年才最终确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政体。而美国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也是通过北美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才得以实现, 其持续时间也将近百年。一种剥削制度的确立尚且如此艰难, 更何况共产主义制度是要从根本上消灭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 又怎么会不出现反复和曲折呢?唯物辩证法认为, 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 而发展的道路却是迂回、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前途是光明的, 道路是曲折的, 在前进中有曲折, 在曲折中向前进, 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假如认识不到这一点就妄加断言, 这只能证明断言者目光短浅, 思想上无知。因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一个波浪式前进, 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总之, 辩证思维方式为我们提供了一把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教师如果能从教学的角度把这些理论转化为个人的思维方法, 进而变成学生的个人财富, 那么, 学生的思维水准必将得到极大的提高。
摘要:辩证思维的方法不仅是马克思主义认识事物的世界观, 而且还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论。它的诞生, 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全新的思维方式。因此, 教师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进而指导自身的学习, 也就具有了非凡的意义。
作文教学中的辩证思维训练 篇5
秭归二中郑光万
目前,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远远不能适应学习的需要,尤其是农村中学的学生,由于阅历较浅,在写作时,他们容易静止的、孤立的、片面的分析问题。尽管在思想政治课上,他们对唯物辩证法有所了解,但这种能力似乎不能顺里成章地迁移到写作中去。如2003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由众所周知的《韩非子》里的“智子疑邻”的故事引出了一个话题:“感情的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很多学生感到入题难,有的甚至写成了“诚信”、“选择”等离题作文,究其原因就是缺乏辩证思维能力。事实告诉我们,作文教学不能期待坐享其成,我们必须强化学生的辩证思维训练。这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纵观中学语文教材,就蕴藏着丰富的辩证思维内容,初一教材就完全可以成为训练学生辩证思维的起点,如《伊索寓·蚊子和狮子》,由“蚊子—狮子—蜘蛛”三者之间的关系,引出“强大的和弱小的”话题,训练学生的辩证思维,从《论语十则》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引出“学与思”的话题,《为学》一课中说:“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可引出“难与易”的话题,既然如此,那么我们怎样加强学生的辩证思维训练呢?
一、引导学生真正了解课文的辩证观点
按《义理、考据和辞章》一文的说法,决定一篇文章成败优劣的关键因素是作者的观点,在堪称典范的课文中,作者的观点总是辩证的。我们学习这些课文,如果仅仅停留在遣词造句,布局谋篇,论证方法上,就等于放弃了文章的精髓。譬如《为学》一文,语言洗练,举例精当,论证周密。但最令人赞赏的还是作者运用对立统一的辩证观点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由此形成的结论具有无可辩驳的逻辑力量,怎样使学生真正理解这一点呢?不妨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就难与易问题做一番讨论,不论学生的见解正确或错误,深刻或肤浅,有了一番思考之后,对课文的观点都会有真切的认同感,进而学生还能领悟文章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见识的高低,而见识的高低又往往决定于能否用辩证的思维看待问题。目前似乎有一种矫枉过正的现象,就是强调语文教学要姓“语”,固守在语言文字的圈子里,不屑于越雷池半步,殊不知学诗者“功夫在诗外”,不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能力,就很难从根本上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所以充分利用课文进行辩证思维的培养,决不是“为他人做嫁衣裳”,而是语文教学尤其是作文教学自身的需要。
二、用辩证思维指导作文训练
辩证的思维是人类思维的最高形态,辩证能力的强弱直接反映着思维认识水平的高低。我们说,有些学生善于写作,往往不是因为他们词汇丰富和技巧的娴熟,而是因为他们能够用辩证的思维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反过说,有些学生的写作水平之所以停留在瓶颈阶段,正是因为辩证思维能力未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中学作文教学的理想境界应当是辩证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相辅相成,彼此促进。具体的训练方法很多,笔者略举几例作以说明。
(1)概念阐述的片断练习。这类练习要求学生对具体概念作辩证地解释和说明,揭示其丰富的内涵,目的在于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如:如何看待“困难”、“艰苦”、“奋斗”、“奉献”等。
(2)矛盾的观点对比分析。这类训练通过矛盾的或貌似矛盾的观点对比分析,训练学生对立统一、根据和条件、内因和外因等范畴的理解运用能力。如你对“旁观者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什么看法。(3)成语典故的内涵简析。成语典故中包含了丰富的辩证思想,这类练习一箭双雕,既有语言训练的作用,又有思维训练的价值。例如:“守株待兔”为什么可笑?“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说明了什么道理?(4)错误语段的辨析修改。学生习作中有各种各样的逻辑错误,适当地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错例让学生去改正,可使学生避免再犯同类错误。(5)提供范例的语段仿写。课文中有许多精彩的语段,集中表现了辩证说理的特点,在准确理解的基础上,变换话题进行仿写,是一种简便易行的训练方法。例如:《想和做》第1—3自然段谈了“想”和“做”的辩证关系,揣摩其写法写一段话,谈谈“教”与“学”的关系。
以上是片段练习,常规的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训练是不可少的,为了防止零打碎敲,最好注意序列性、示范性。
化学教学中的自然辩证法 篇6
关键词:化学;自然辩证法;事半功倍
中图分类号:G642.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1-0239-03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其内容充满了丰富的辩证法,作为教师在化学教学中,要积极发掘化学领域中的辨证法,并用以指导我们的学习和教学。特别是运用辩证法来指导教学工作,在课堂上运用辩证法的观点进行知识讲解,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提高哲学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掌握科学的方法论。
一、化学世界是物质的世界
1.物质间具有联系。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认为,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联系是普遍的,但它是有条件的。这告诉我们要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元素组成单质和化合物,常见的无机化合物有氧化物、酸、碱、盐,单质和以上化合物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例如氢气和氧气作用,燃烧生成水(即氢的氧化物),水通直流电就又分解为氢气和氧气,这种例子还有很多,氟在低温和暗处与氢化合为氟化氢,氟化氢溶于水生成氢氟酸,氢氟酸可以和其他碱,如氢氧化钠生成氟化钠;反之,氟化钠遇盐酸就可转化为氢氟酸,而氢氟酸高温加热则分解为单质氟和氢。值得注意的是物质间具有联系,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这里强调“一定条件”,这也是化学反应必须注明反应条件的原因,在化工生产中,同样的原料不同的条件可生产出不同物质的例子比比皆是,如甲烷和单质氯在常温下不反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生成氯代甲烷,而且根据光照时间、甲烷和氯的比例不同分别主要得到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及四氯甲烷。在教学中,强调事物间及事物内部的普遍联系,突出举一反三的思想,引导学生自由思考、自主学习。
2.质量守恒定律。恩格斯说过,物质是既有的物质,是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的东西。它表明自然界的物质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它只能在不同存在形式间转换。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这就是说,在任何一种与周围隔绝的体系中,无论发生何种变化或过程,其总质量始终保持不变。或者说,任何变化包括化学反应和核反应都不能消除物质,只是改变了物质的原有形态或结构,所以该定律又称物质不灭定律。化学方程式配平的理论依据就是这一定律。后来,科学家把这一定律发展成为质量守恒定律。这一定律除了在普通化学中随处可见,在化学化工的一些应用性课程中也是必须掌握的基础定律,如在化工原理课程中,其所有计算都基于“三种衡算”——质量衡算、能量衡算、动量衡算,这三种衡算的理论基础就是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及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在教学中,我们先介绍理论基础再讲解计算过程,让学生在质能守恒的原则下分析各影响因素,这样对书中相应公式就不难理解了。例如介绍水的三种状态,就强调只是存在的状态不一样,化学本质是一样的,水不会因为结成冰而质量增加,也不会因为蒸发成水蒸汽而质量减少。
3.物质是运动的。恩格斯说,运动包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移动起直到思维。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方式,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所以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热是物质的一种运动形式,是大量分子无规则混乱运动的宏观表现。碘的升华、水的蒸发、硫化氢气体散发出特有的臭味、环己烷在常温下存在几种构型以及化学工程中讨论的对流传热问题,还有石油、煤的形成,蛋白体在一定自然条件下不断新陈代谢、自我更新的过程等,都是分子运动所致,即使是固体物质中的分子、原子或离子,也都在其平衡位置上不断振动。因此,運动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绝对的。在教学中,让学生认识到世界是永恒运动着的物质世界,相对静止状态只是物质运动的特殊形式,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这样在学习中对一些现象才理解得更透彻。
二、化学世界的矛盾论与对立统一思想
1.对立统一是普遍的。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规律,也是辩证法的核心。化学中的事物处处存在对立统一的关系,如化学平衡中的正、逆反应,电离平衡中电离与结合,沉淀溶解平衡中的沉淀与溶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氧化和还原,还有酸和碱、亲电与亲核、消除与加成等都充满了矛盾,既对立又统一,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对立统一也表现在物质结构中,阴阳粒子间的静电作用形成阴阳离子间的引力,这种引力形成稳定的化学键,同时原子之间、电子之间存在斥力,这种引力与排斥的矛盾在“一定范围”内,达到了力的平衡,而统一在稳定的离子键中。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学习和掌握化学中这些矛盾概念,有助于加深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在教学中可加入做人处事的平衡观点,做到教书更要育人。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是客观的、普遍的,但不同事物和过程中的矛盾又有各自的特殊性。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以后,以周期律为基础,修订了一些元素的原子量,科学地预言了后来被称为镓、铊、锗的未知新元素“类铝”、“类硼”及“类硅”的存在和性质,并在周期表预留了空位。正因为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元素的共性和同周期或同族元素性质结构上的发展趋势,利用这种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使得其具有强大的预测功能,并且从独特角度证实了自然界物质性的统一。这种普遍性和特殊性或者说是共性和个性,在化学世界中还有很多常见例子,酸与活泼金属作用放出氢气,这是酸的共性,但硝酸和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跟金属反应得不到氢气,这是它们的特殊性;又如有机化合物中酮和醛都能发生加成反应、a-氢的反应、还原反应等,但醛却具有特殊的氧化反应,如银镜反应、斐林反应,这一特殊性可用来鉴别醛和酮。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把握共性和个性,可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化学世界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化学世界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但新事物一定能战胜旧事物,尤其是新事物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它在旧事物的基础上产生,抛弃旧事物中消极的,吸取发扬旧事物中合理的,增添旧事物根本没有的、富有生命力的新内容。即我们在对待国学时常说的一句话“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对化学世界的认识就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我们来看看质量守恒定律的发展过程,17世纪末、18世纪初出现的燃素说——解释了燃烧现象甚至整个化学学科,它认为空气是纯净物。在解释燃烧现象时,有的物质燃烧时质量增加是因为燃素进去了,而燃烧时质量减小是因为燃素出来了。燃素说对燃烧现象恰好做了颠倒的解释,把物质化合的过程描述成了分解的过程,但是却以统一的理论解释了当时的大多数化学现象,帮助人们摆脱、结束炼金术思想的统治,使化学思想得到了解放,在化学的发展史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当然后来我们知道燃素说是错误的,但就当时的历史条件而言,却能引导和启发人们去思考、探索,并不断地实践、验证、修正假说甚至得到新的发现。到18世纪70年代,氧气被发现之后,拉瓦锡证明氧在燃烧过程中必不可少,解释了燃烧后重量增加的现象,燃烧的本质终于真相大白,燃素说退出了历史舞台。自从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和质能关系公式(E=mc2)以后,说明物质和辐射能,也就是质量和能量间可以相互转换,也更加证明在化学反应甚至是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中,质量守恒定律是完全正确的。20世纪以来,核能的研究成为热点,人们发现最剧烈的化学反应所产生的能量也远远不及原子核裂变所产生的能量。比如1000g铀235裂变的结果放出8.23*1016J能量,于是人们对质量守恒定律有了新的认识。在20世纪以前,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被认为是两个独立基本定律。而现在科学家则将这两个定律合二为一,称为质能守恒定律。人类认识规律的发展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学生对化学概念的理解及正确化学思想的建立,也是逐渐加深的过程,同时在化学学科的学习中,我们必须具备创新精神,才能推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化学学科中,除了上文提到的,还蕴含了其他重要的自然辩证法的原理,如量变到质变、内因和外因、否定之否定等,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去挖掘其中的辩证法,并将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创新教学方法、突出教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胡良贵,刘宁.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5):110.
[2]王秀玲.辩证法原理的化学例证.邢台学院学报,2007,22(2):122~123.
作者简介:巫传玲,女,化学讲师、硕士。
统计学教学中的辩证法 篇7
1 整体与局部,重在整体
在统计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否妥善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能否使学生树立学科的整体观、系统观,能否使学生形成科学的统计思维,是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整体与局部,重在整体,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1 学科的整体化
学科整体化是使学生树立整体观、系统观的核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强化学生的学科意识和观念,使学生能站在学科的高度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真正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笔者认为要做到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要详尽讲解学科概念。统计学的概念寥寥数字,但它是整门学科的高度概括,可谓一字千金。其次,重点讲解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使学生明确统计工作的步骤和程序,避免出现学生遇到问题思路不清、无处下手的现象;再次,教师要帮助学生站在学科的高度理解学科各章节内在的联系和区别,把各章节内容作为一个整体,前后呼应,纵横联系,融会贯通。
1.2 章节的整体化
在各章节的具体讲解过程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强化学生的整体观念,大到章节在整门课程中所占的地位、一种分析方法的分析程序[1],小到一个概念、一个指标,譬如介绍“抽样误差”的概念,教师可以强化学生“没有抽样误差就无需有统计学”的观念,讲解“率”时要使学生明确其与“平均数”的关系等。
1.3 培养学生科学的统计思维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使学生逐渐养成依据统计学原理思考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和推理的习惯,譬如变异的客观存在;抽样误差及其控制;混杂因素的干扰及其排除;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结论的概率性等。
2 理论与实践,重在实践
针对中等卫校学生的认知特点,理论要少讲、精讲,面面俱到反而会适得其反,有些分析方法,如方差分析、秩和检验等,只要明确其适用资料和条件,学生能照着葫芦画瓢就可以了,没有必要深究其原理。要尽可能避免教师以任何形式的借口减少学生实践的机会,且要做到边实践、边反馈评价、边分析讨论,及时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理顺思路,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3 抽象与具体,抽象问题具体化
统计学之所以难教、难学,原因之一就是太抽象,教师要善于把抽象问题具体化、形象化。譬如将“小概率事件不可能性原理”结合“抽奖事件”讲解;U分布与t分布之间的关系结合图形进行演示等,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想得到,就容易理解了。
4 简单与复杂,复杂问题简单化
在统计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从而使其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提高教学效果。譬如统计学公式,虽然有各种便于记忆的方法[2],但由于公式繁多,且计算有一定的难度,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全部记住,可借助于函数计算器(或功能强大的统计学软件),有些公式没有必要花费时间和精力讲解,学生也没有必要记忆,如算术平均数和标准差公式,其加权法的计算方法就没有必要讲解,更没有必要记忆了,只要明确其意义及应用条件,借助于函数计算器,两指标的计算也就迎刃而解了。再如介绍率的标准化法时,学生对选择标准人口数计算标准化率易理解,但对选择标准构成比计算标准化率却难以理解,究其原因,是学生一时难以理解“分配率”的含义,无法区分“分配率”和“平均率”二者之间的差别,此时可借助于公式推导法,把以标准人口数计算标准化率的公式P′=ΣNiPi/N,稍作变化变为P′=Σ(Ni/N)Pi,就变成了以标准构成比计算标准化率的公式,如此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方便了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参考文献
[1]李继军,马文宝.统计教学中采用“程序教学法”的实验研究[J].中等医学教育,2000,18(9):41.
历史教学中的辩证法 篇8
关键词:成语故事,哲学思想,辩证法
成语故事闪烁着哲学思想的光芒, 言简意赅, 耐人寻味。借用成语故事讲清哲学道理, 可以增强哲学教学的通俗性、趣味性,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运用成语故事教育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看待人际关系
唯物辩证法认为, 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关系。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
讲联系的普遍性时, 给学生讲唇亡齿寒的故事。春秋时晋国邻近有虢、虞两小国。晋国想举兵攻打虢国, 晋国大军就必须经过虞国。晋献公用美玉和名马作为礼物, 送给虞国国君虞公, 请求借道让晋军攻打虢国。虞国大夫宫之奇谏劝虞公不要答应, 宫之奇劝谏虞公说:“虢国是虞国依靠呀!虢国和虞国两国好像嘴唇和牙齿一样, 嘴唇没有了, 牙齿岂能自保?一旦晋国灭掉虢国, 虞国定会跟着被灭亡。这‘唇亡齿寒’的道理, 您怎么就不明白?请您千万不要借道让晋军征伐虢国。”虞公不听谏劝。晋献公轻而易举地灭掉了虢国。然后又灭掉了虞国。故事中的虞公没有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割裂了虞国与虢国的关系。
还可以引用“喜鹊叫喜, 乌鸦叫丧”“竭泽而渔, 杀鸡取卵”讲清联系的客观性。在讲联系的多样性时, 用“一叶障目”“断章取义”“舍卒保车”说明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成语“竭泽而渔”指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守株待兔”指偶然与必然的关系等。
教育中职学生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认识和把握事物的真实联系, 具体地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 切忌割裂事物之间的联系。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待人际关系, 学会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创造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
二运用成语故事教育学生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处理好人生中的顺境与逆境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 一成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由无数事物构成的生生不息、永无止境的无限发展过程。发展是事物自身性质的突破和飞跃, 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前进、上升的运动, 这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想问题, 办事情要着眼于发展, 与时俱进。
“士别三日”出自于《三国志》, 吕蒙原是一介武夫, 孙权劝他读书, 他一读起来就“立志不倦, 其所览见, 旧儒不胜”, 鲁肃称之士别三日。现以“士别三日”形容大有长进、焕然一新, 即应刮目相待。这个典故说明了发展是普遍性的。能说明发展是普遍性的, 还有成语“沧海桑田”“斗转星移”“物竞天择”等。
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同样, 人生的发展也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顺境与逆境是人生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两种境遇。所以, 中职生在顺境中要居安思危, 要有忧患意识, 逆境中要不懈努力, 不做命运的奴隶, 以积极的心态对待挫折和逆境。
三运用成语故事教育学生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 处理矛盾, 促进自身发展
事物内部两个方面之间或事物之间既存在着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关系, 又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哲学上把事物包含的这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叫矛盾。对立与统一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塞翁失马”是一则古代寓言故事, 它是为阐述老子“祸兮福之所倚, 福兮祸之所伏”的祸福倚伏观服务的。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 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 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变为好事。这个成语说明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还有“否极泰来”“乐极生悲”“因祸得福”“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也可以说明矛盾双方是相互转化的。“教学相长”“和而不同”说明矛盾双方不仅是对立的, 而且是统一的。“相反相成, 相辅相成”, 矛盾的对立和统一, 始终是不可分割的。“讳疾忌医”则回避和掩盖矛盾, 否认矛盾的客观存在。“张冠李戴, 良莠不分”则指抹杀事物矛盾的特点, 混淆事物的性质。
矛盾的观点要求我们学会一分为二、全面地看问题;要学会在对立中把握统一, 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反对片面地看问题;割裂对立统一关系, 离开对立谈统一或离开统一谈对立。能说明的成语:“兼听则明, 偏信则暗”“知己知彼, 百战百殆”“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人非圣贤, 孰能无过”“智者千虑, 必有一失, 愚者千虑, 必有一得”“水能载舟, 也能覆舟”等。人生也是一个不断产生矛盾、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 是在不断解决矛盾中度过的。中职生要正确处理人生矛盾, 坚持内外因相结合, 促进自身的发展。
历史教学中的辩证法 篇9
继恩格斯之后, 伯恩斯坦、考茨基等对正统马克思主义的“修正”思潮泛滥, “经济决定论”“命定论”大行其道,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统性受到广泛的质疑和挑战, 危机频发。通过对西欧社会主义运动失败的反思, 卢卡奇洞察到其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第二国际的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的阉割, 即通过唯科学主义的理论假说的指导, 来发展社会主义运动, 站在近代理性主义的立场上, 用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 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背弃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鼓吹唯心论和形而上学, 从而改变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奠定的理论方向和基础, 最终导致其走向“肤浅化、平庸化和折中主义”。
鉴于此, 卢卡奇提出“正统马克思主义并不意味着无批判地接受马克思理论研究的结果。它不是对这个或那个论点的‘信仰’, 也不是对某本‘圣’书的注解。恰恰相反, 马克思主义问题中的正统仅仅指方法。它是这样一种科学的信念, 即辩证的马克思主义是正确的研究方法”。因此, 卢卡奇认为想要获得革命的成功, 就必须正确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本质, 掌握马克思主义正统的核心——总体性的辩证法思想。这是一种科学的、正确的方法, 唯一能够为无产阶级革命指明道路的方法, 唯一能够揭开资本主义“物化”面纱, 唤醒无产阶级的革命意识的方法。
二、总体性辩证法的内涵
在卢卡奇看来, 总体性的辩证法与资产阶级的实证主义方法存在着根本的区别, “总体性”是指把部分或局部看成是总体的一部分, 总体对各个部分有绝对的、全面的统治地位, 并且总体处于历史生成的过程中, 也就是把历史看成是一个统一的辩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所有的事物都表现出暂时的性质。
正如卢卡奇在书中所说:“辩证的总体观似乎如此远离直接的现实, 它的现实似乎构造得如此‘不科学’, 但在实际上, 它是能够在思维中再现和把握现实的唯一方法。因此, 具体的总体是真正的现实范畴。”总体性辩证法主要包括以下三重内涵:
第一, 整体与部分。整体由各个部分组成, 但并不仅仅是各个部分的简单相加, 是指处于事物内部的各要素相互联系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和全部发展过程。整体占统治地位, 整体对各个部分起着全面的、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对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部分不能决定整体的发展方向与性质, 但是却可以对事物的发展过程产生影响。卢卡奇认为整体对部分具有逻辑上的优先性, 部分只有被放在整体的范围内去考虑衡量才有实际意义, 整体应该大于部分之和。对于整个社会历史性质的把握, 必须“把社会生活中的孤立事实作为整体历史发展的环节并把它们归结为一个总体的情况下, 对事实的认识才能成为对现实的认识。”与之相反, 修正主义者却“秉承”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 通过对“经济生活中的每一个情况、每一个统计数字、每一件素材”进行抽离, 产生出孤立的事实群, 而无视一个个孤立的事实之间的联系以及在整体中的地位与作用, 没有用联系的眼光分析问题, 抵抗辩证法的科学性, 在对社会历史发展方向的判断上显然是不准确的。
第二, 主体与客体。主客体关系的理论来源于马克思对黑格尔的继承, 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理论认为主体具有能动性和主动性, 客体则处于被动地位。在卢卡奇那里, 辩证的总体是主体能动性的产物, 主体与客体之间是辩证统一、不可分割的, 缺少任意一方, 辩证的总体性均会失去意义。无产阶级作为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真正主宰, 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其观察社会历史发展的客体和对象。然而, 在资本主义大行其道的时代, “经济形式的拜物教性质, 人的一切关系的物化, 不顾直接生产者的人的能力和可能性而对生产过程作抽象合理分解的分工的不断扩大, 这一切改变了社会的现象, 同时也改变了理解这些现象的方式”;无产阶级被“货币符号”的形式所迷惑, 难以认识到整个群体受压迫的现实状况和根源所在, 无法认清社会历史发展的真正方向, 从而在物质欲占主导地位的资本主义社会中迷失, 失去了本应有的阶级斗争意识, 丧失了为无产阶级自我争取幸福的权利。
第三, 理论与实践。理论作为实然之物, 对事件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这是对主客体关系的进一步深化。卢卡奇说“唯物主义辩证法是一种革命的辩证法”, 而对“革命”性的理解必然离不开对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深入探讨。既然无产阶级不仅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而且是社会实践的客体, 那么无产阶级对自身的认识就意味着对整个社会的认识。“当这个阶级的意识的产生成为历史过程为达到自己的目的所必须采取的步骤时……当这个阶级维护自己的权利就必须正确认识社会这样的历史局面时……理论才会直接而充分地影响到社会的变革过程时, 理论的革命作用的前提条件——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才能成为可能。”因此, 要使上述可能成为现实, 无产阶级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上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付诸实践——采取无产阶级革命。在对理论与实践的探索过程中, 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理论如何被群众所掌握, 如何使群众能够正确认识到只有从总体上把握整个社会历史, 才能真正理解社会革命运动发展的必然性, 理论如何指导实践, 指导群众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无产阶级革命。
三、总体性辩证法的意义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史上, 卢卡奇首次提出了总体性是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这一重要新思想, 总体性辩证法, 作为卢卡奇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创新与发展, 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一方面, 对第二国际所奉行的庸俗经济决定论给予了沉重的打击。第二国际理论家们片面的把经济发展看成是决定一切的重要因素, 否认了经济之外的政治与思想的相对独立性以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又在此基础上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关于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早已过时, 这种论断显然是不合理且脱离实际的;另一方面, 总体性辩证法澄清了正统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和历史流变, 指出必须从总体的角度考量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 它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只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一部分, 分析出资本主义制度的暂时性及其被共产主义取代的历史必然性。
然而, 青年卢卡奇由于受到自己所处时代的影响, 他的总体性辩证法不可避免的也具有某些缺陷。首先, 他过分强调整体的优先权和部分对于整体所处的从属地位, 具有明显的黑格尔主义倾向。在马克思的总体性思想中, 整体在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上都起着主导作用, 整体决定部分, 但部分也同样重要, 部分要素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整体的性质变化产生重大影响, 而卢卡奇忽略部分;其次, 总体性辩证法忽视了作为对象性关系中客体的关键作用, 主体能动性的发挥也会受到客体发展的限制;最后, 关于卢卡奇所研究对象的范畴是具有一定的限制性的, 他将自然界排除在辩证法研究范围之外, 否定自然辩证法而仅仅将社会历史纳入辩证法范畴, 这显然是有一定偏颇的。当然, 这些局限性并不影响卢卡奇对正统马克思主义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正如他在书中所说的“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并不意味着无批判地接受马克思研究的结果……辩证的马克思主义是正确的研究方法”, 我们应该秉承这种理念去改变世界, 而不单单是解释世界。
参考文献
[1][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9.
[2]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6.
[3]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M].//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1995:426, 460.
[4]俞吾金, 陈学明.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新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
学案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辩证使用 篇10
学案导学突出以学案为载体, 利用学案引导学生一步步探究知识、理解知识、感悟知识、运用知识, 独立思考, 并且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 其重点是学案的编制, 其关键在于导学。
一、预习习惯的培养
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预习能力的培养。预习能力的高低决定着课堂的效率, 也是课堂成败的关键。如果学生预习到位的话, 将极大地提高课堂的效率。我们在课堂中也能做到有的放矢。学生的预习习惯不是学生在课下随便翻翻书, 看看课文就了事。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时, 教师一定要加强方法的指导, 不要使之流于形式, 也不要让学生无目的或任自流, 要充分利用学案的编写教给他们预习的方法。学案是我们可利用的有效载体。教师在学案上简要地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单词和短语、进行有效的听力练习和阅读课文等预习的方法, 教给他们英语学习的一般规律, 引导他们自觉学习、学会发现和学会思考,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为他们整个初中阶段的学习乃至终生主动学习架桥铺路。进行一个阶段的训练之后, 学生预习的技能已经形成, 对预习已消除了畏难发愁的心理, 并且有了独到的见解, 产生了兴趣, 这样学生就形成了良好的预习习惯。
二、预习题目的设计
预习题目的设计要遵循“低起点、密台阶、小坡度、大容量”这四个原则。它与预习效果有密切联系, 是提高预习效率的关键。首先它要和教学目标结合起来, 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一) 突出教材的重点、难点及学生掌握知识的易误点、易混点、易漏点, 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开放性。例如, 在七年级上册Unit1单元中, 我根据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设计了如下的导学案:
预习帮助:
1.I am playing computer games (now) .译
为:我 (现在) 正在玩电脑游戏。
2. (Listen!) She is singing.译为: (听!) 她正在唱歌。
3. (Look!) He is swimming.译为: (看!) 他正在游泳。
4.Where are they?They are dancing.译
为:他们在哪里?他们正在跳舞。
这种时态称为:现在进行时。定义:表示_______的动作。
由4个例句的画线部分可以看出, 时态构成______:
由例句1-3的可以看出, 现在进行时态的特征词有________等。
由例句4可以看出, 现在进行时态可以通过___________来判断。
本单元的主要的语法项目是现在进行时。但是如果教师只是说预习现在进行时的话, 那么学生会不知如何下手。而在教学中我布置以上的导学案让学生回去完成以上的导学案, 学生先是观察句子, 自己发现规律, 然后体会现在进行时的用法, 自己试着总结规律, 自己发现问题,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的能力。通过以上学案的完成, 学生在上课时就很容易理解现在进行时的构成和定义以及用法, 并且教师很容易就能在学案中发现问题并且及时在课堂进行校正和反馈, 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二) 导学案的设计要用心、精心。如在Unit1为了让学生掌握关于“看”的几个近义词的用法以及其他几个词的用法, 我设计了如下的练习题。
1.watch, see, look, read的区别:watch意为“观看、注视”, 指长时间看某一活动的场面。look意为“看”, 强调看的动作, 不及物动词, 带宾语时用look at。see意为“看见、看到”, 强调“看”的结果, 也指看电影。read意为“看、读”, 其宾语常是有文字的“书、报、杂志”等。
2.根据汉语完成短文。看, 大卫正在看黑板。他能看见一位女孩在看书, 她没有看电视。
_________.David is__________the blackboard.He can_________a girl.She is__________books.She isn′t___________TV.
在这节课堂中这几个词的用法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教师编了这样的习题叫学生回去完成, 学生在完成教师精心编制的练习题时, 一方面清楚了这几个词的用法, 一方面也找到了本节课的难点, 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 会极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三) 要有可操作性。例如, 我在初二上册Unit 1 I′m watching TV第四课时阅读课的设计时, 我设计了如下的预习学案。
预习课本P5找出下列短语和句子。
因为 (做) …而感谢_______;我照片中的一些______;
和…在一起_______;我的全家幅。________
1.谢谢你的来信和照片。_______
2.这是我的一些照片。_______
这样学生在预习课文时就会按照从简单到难的方式预习, 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学生就会形成一定的预习习惯。学生就知道怎样去预习课文, 对于提高课堂的效率是有非常大的帮助。再如在听力的处理上, 我把听力原文通过扣空的形式, 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另一方面也为他们提供了更加简单的操作。
(四) 要因材施教。在初二上册Unit 2 It′s raining中我设计如下的预习导学案。
1.复习单词表, 按要求写出单词和其相应的形式。
下雨________ (adj.) _____风_______ (adj.) _____云彩_______ (adj.) _______太阳_____ (adj.) _____下雪_____ (adj.) _____做饭 (n.) ________ (vt.) ________
2.写出下列短语
看电视_________玩电脑游戏__________此刻_______________
和往常一样_________没什么________新年快乐______________
3.找出下列句子
(1) 北京的天气怎么样?多云。
(2) 他们正在干什么?他们正在学习。
预习帮助:
1.Thanks for=_________意为_______后面接动词+__________
2.Here are some of my photos.倒装句。谓语的单/复数与____的主语保持一致。
Here____ (be) some of my photos.Here____ (be) one of my photos.
There____ (be) some of my water.
短语和句子每个同学从课本中都能找到, 照顾了全体学生, 而在预习帮助中又照顾到了基础好的学生。照顾差异、全员参与, 把时间还给学生, 把实践还给学生, 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紧张地动脑、动口、动手, 是学案导学的显著特点。编制学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层次性, 让各层面学生都能学有所获, 不断增强学习的信心。课堂展示要尽量照顾到各层面的学生, 让其尝试成功的喜悦。
(五) 设计的题目要有趣味性。例如, 在初二上册Unit 2 It′s raining中, 我让学生搜集表示天气的标志和单词。在初二上册Unit 6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中我让学生搜集表示交通工具的单词。学生非常积极踊跃, 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我们这套教材的编写非常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所以每个单元学生都有感兴趣的话题, 学生非常乐于做此类的预习作业, 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三、预习的检查和评价
历史教学中的辩证法 篇11
关键词: 中职语文 阅读教学 辩证规律
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既体现了语文阅读教学的创造性,又彰显了中职阶段教学的特色性,在某种意义上完全可称得上是一种艺术创作。然而,纵观当前的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有的“被迫”选择“千篇一律”,有的着意追求“千变万化”。如何在两者之间恰当取舍、综合平衡,始终是一个困扰着语文教师和语文课堂的难题。本文拟立足自身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对中职语文阅读教学现状进行深刻反思,并提出优化建议,以期为中职语文教学改革提供方向与参考,为各位同仁及其他学科中职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借鉴与思考。
一、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千篇一律”:重复统一未体现中职特点
(一)教材内容的“千篇一律”
1.职教语文教材内容与普高语文仍存在较多“重复”,不能很好地适应学生的学情实际,激发其阅读兴趣。
2.不同专业的语文教材内容大致相同,未明显凸显职业教育文化课对学生职业素养的提高作用。
3.对口升学班与中专就业班的培养方向不同,教学目的不同,而采用的语文教材版本基本相同。
(二)教学模式的“千篇一律”
与“一言堂”、“满堂灌”的传统模式相比,新时期语文的阅读教学模式虽有所改观,但仍存在明显不足。虽着眼于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凸显,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和生生之间的互助合作,但课堂留给学生自主思考和畅所欲言的时间还是不够充分,存在“教师问得多,学生问得少,教师说得多,学生讲得少”的现象。
(三)评价标准的“千篇一律”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把教学辅导书上的答案作为评价标准,侧重对知识点的讲解和解题技巧的点拨。这样的教学势必忽视学生自身的阅读体验和情感感受,忽视语文阅读能力的扎实训练对学生职业素养全面提高的重要作用。
二、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千变万化”:杂乱无章未彰显语文本性
(一)教学形式的“千变万化”
“新课程”背景下的中职语文阅读教学课,逐渐呈现出形式多样的特点:课堂讨论、小组合作、演讲、辩论、情景剧等,有些地方语文课堂还出现“个性阅读”、“批判性阅读”等形式[2]。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将精力集中放在过于追求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上,而对语文阅读教学质量本身并没有加以重视。这就导致语文阅读的“浅显化”严重,甚至造成学生误读、误解现象[3]。
(二)信息呈现的“千变万化”
随着“信息技术”在中职教育教学方面的广泛运用,语文阅读教学越来越“信息化”。音乐、图片、视频、Flash动画等一路播放下来,学生有如“走马观花”、“马不停蹄”,还没看清、听清、记清,一堂课就在教师“全面翔实”的讲解中匆匆结束。“公开课”更是成了“作秀”课,“花”而不实。反观阅读教学,课堂热闹的繁华背后,究竟沉淀了多少有意义的知识财富,又能否真正带给学生“思想的盛宴” [3]?
(三)价值取向的“千变万化”
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是偏人文,还是偏实用?一方面,语文课作为一门母语课,对于中职学生的文化意义和人文意义重大,它应是中职学生接受人文熏陶的主要阵地。另一方面,发展中职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职业再发展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是一项现实而迫切的任务,而语文阅读教学对此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那么,中职语文阅读教学如何才能既担负起人文学科的熏陶作用,又保证学生职业素养的切实提高?
三、语文阅读教学应是“重复”与“变化”的辩证统一
(一)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应以中职学生的学情实际和发展需求为立足点
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现代企业输送一批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和一定职业技能的实用型人才。入读中职的学生大多语文基础薄弱,学习习惯较差;学习目的不明,学习能力不强;对未来就业前景没有明显的认识,没有清晰的规划。面对这样的教学对象,如果一味追求教学形式的创新和内容的多样,也许短期内能激发其求知探索的好奇心,但一段时间后,定会让他们“心力交瘁”却又不得要领。
因此,在日常的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考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要立足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着眼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求,把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的学情实际、发展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以先进的企业理念、浓郁的企业文化引领阅读教学[4],既不让学生感觉受缚于有限的语文学习基础,举步维艰,又让其在阅读学习中能充分领略企业文化的魅力,学有所获。
(二)遵循语文教学规律的同时还应提倡多样化校本教材的开发研究
语文阅读教学以语文教材的知识架构为蓝本。新一轮课程改革明确强调校本教材开发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中职学校的校本教材,应集中体现地域特点、专业特征、学情实际等,具备一定的实用性和适用性,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
综上所述,中职语文的阅读教学好比一种“特殊”的艺术创作。我们既要追求其外在的“千变万化”,紧跟时代的步伐,反映进步的声音,不断地探索求新,又要遵循其内在的“千篇一律”,把握语文教育本质,立足职业培养目标,万“变”未离其“宗”,真正的中职语文阅读教学应是“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的完美统一。
参考文献:
[1]张岱年,邓九平,主编.人世文丛·云梦生涯(作家卷)[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陈芳芳.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改革初探[J].新课程学习,2014(3).
[3]陈有福.给阅读把脉.给教学开方[J].文理导航,2014(11).
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反证法 篇12
一、反证法的基本概念
1. 反证法的定义
法国数学家阿达玛对反证法的实质做了如下概括:“若肯定定理的假设而否定其结论, 就会导致矛盾.”这是对反证法的极好概括.其实反证法也称作归谬法。反证法适合一些正面证明比较困难, 但是否定则比较简单的题目, 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较为广泛, 在解决一些较难问题的时候, 反证法能体现其优越性.
2. 反证法的基本思想
反证法的基本思想就是否定之否定, 这种基本思想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表示:
“否定→推理→矛盾→肯定”, 即从否定结论开始, 经过正确无误的推理导致逻辑矛盾, 达到新的否定.
3. 反证法的逻辑依据
通过以上三个步骤, 为什么能肯定原命题正确呢?其逻辑根据就在于形成逻辑的两个基本规律:“排中律”和“矛盾律”.在同一思维过程中, 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不能同时都为真, 至少有一个是假的, 这就是逻辑思维中的“矛盾律”;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不能同时都假, 简单地说“A或者非A”, 这就是逻辑思维中的“排中律”.反证法在其证明过程中, 得到矛盾的判断, 根据“矛盾律”, 这些矛盾的判断不能同时为真, 必有一假, 而已知条件、已知公理、定理、法则或者已经证明为正确的命题都是真的, 所以“否定的结论”必为假.再根据“排中律”, 结论与“否定的结论”这一对立的互相否定的判断不能同时为假, 必有一真, 于是我们得到原结论必为真.所以反证法是以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和理论为依据的, 反证法是可信的.
二、反证法的步骤
用反证法证题一般分为三个步骤:
1. 反设.假设原命题的结论不成立;
2. 归谬.从这个结论出发, 经过推理论证, 得出矛盾;
3. 结论.由矛盾判定假设不成立, 从而肯定原命题的结论正确.
即:否定结论→推导出矛盾→结论成立.
三、反证法的种类
1. 归谬反证.结论的反面只有一种情形, 只要把它驳倒, 就能达到证题目的.
2. 穷举反证.结论的反面不止一种情形, 必须将它们逐一驳倒, 才能达到证题目的.
四、反证法的典型例题
例1:已知:AB, CD是圆内非直径的俩弦 (如图) , 求证:AB与CD不能互相平分.
证明:假设AB与CD互相平分与点M, 则由已知条件AB, CD均非圆O直径, 可以判定M不是圆心O, 联结OA, OB, OM.
因为OA=OB, M是AB中点, 所以OM⊥AB (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垂直于底边) .同理可得:OM⊥CD, 从而过点M有两条直线AB, CD都垂直于OM.这与已知的定理相矛盾.故AB与CD不能互相平分.
五、反证法的使用条件
任何方法都有它成立的条件, 也都有它适用的范围.离开了条件超越了范围就会犯错误, 同样, 问题解决也就没有那么容易.因此, 我们应该学会正确使用反证法解题.
虽然用反证法证明, 逻辑推理严谨而清晰, 论证自然流畅, 可谓是干净利落, 快速而可行, 是一种很积极的证明方法, 而且用反证法证题还有很多优点:如思想选择的余地大、推理方便等.但是并不是什么题目都适合用反证法解决.
例2:如果对任何正数p, 二次方程ax2+bx+c+p=0的两个根是正实数, 则系数a=0, 试证之.
分析:看了本题的证明过程似乎很合理, 但其实第三步, 即肯定原结论成立的论证错了.因为, 本题的题设条件为对任意正数p, y=0有两个正实数根, 结论是a=0, 但本题的题设条件与结论是矛盾的;当a=0时, 二次方程就变成了一次方程bx+c+p=0, 此一次方程在b≠0时, 对于任何正数p, 它只有一个根;在b=0时, 仅当p=-c>0的条件下, 它有无数个根, 否则无根, 但总之不会有两个根.题设条件和结论矛盾.因此, 本题不能反证法来处理.若原题改为“如果对于任何正数p, 只存在正实根, 则系数a=0”, 就能用反证法证明.
因此, 对于下列命题, 较适用反证法解决.
(1) 至多至少型命题; (2) 唯一性命题; (3) 否定型命题; (4) 明显型命题; (5) 此前无定理可以引用的命题.
例3:设a, b都是正数, 求证: (a-b) /a≤ln (a/b) ≤ (a-b) /b.
证明:反设ln (a/b) ≤ (a-b) /b不成立, 便有ln (a/b) ≥ (a-b) b, 由对称性知:ln (b/a) ≥ (b-a) /a, 相加得:ln (a/b) +ln (b/a) > (a-b) /b+ (b-a) /a
即:0> (a-b) 2/a≥0这一矛盾说明ln (a/b) ≤ (a-b) /b
即:ln (b/a) ≥ (a-b) /b
交换位置:ln (a/b) ≥ (a-b) /b
合并得: (a-b) /a≤ln (a/b) ≤ (a-b) /b
反证法是数学中的一种重要的证明方法.牛顿曾说:“反证法是数学家最精当的武器之一.”它是从命题的否定结论出发, 通过正确的逻辑定理推理导出矛盾, 从而证明原命题的正确性的一种重要方法.反证法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它对结论的否定实际上增加了论证的条件, 多一个条件, 这对发现正确的解题思路是有帮助的.对于具体、简单的命题;或者直接证明难以下手的命题, 改变其思维方向, 通过逆向思维, 从结论入手进行反面思考, 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在现代数学中, 反证法已成为最常用和最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
摘要:反证法是在中学数学中常用到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证明方法.文章介绍了反证法的基本概念、步骤、典型例题和使用条件.
关键词:中学数学教学,反证法,使用条件
参考文献
[1]赵振威.中学数学教材教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2]刘世泽.反证法的逻辑依据[J].高等函授学报, 1997 (4) .
[3]耿素云.离散数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4]赵杰.反证法——化难为易的法宝.中学生数理化 (高二版) , 2010, (3) .
[5]路从条.“反证法”思想在中学教学中的运用.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03, (3) .
[6]车兰琴.谈反证法及其应用[J].数学教学研究, 2005 (03) .
【历史教学中的辩证法】推荐阅读:
历史教学中的对话教学07-15
历史教学中的美育07-03
历史课本剧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12-02
历史教学中的学科整合07-20
历史教学中的能力培养05-15
历史教学中的材料处理05-15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06-02
历史教学中的自主学习09-14
历史教学中的爱国教育11-04
历史教学中的国情教育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