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中的历史教学

2024-11-16

职业教育中的历史教学(通用12篇)

职业教育中的历史教学 篇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 提高素质, 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 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历史教育在德育、智育、美育方面有着重要作用。而美育的中心就是情感教育。历史教学中的爱恨、褒贬、喜怒无不是美的具体表现。历史学科的这种人文性、情感性, 决定了历史教学中只有注重情感教育, 才能更好地育好人。

一、情感的含义

情感是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内心感受、心理体验。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 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的确, 没有情感的体验, 就没有知识的创造, 没有美的欣赏, 没有学生健康的成长。历史教育就是通过一件历史事件中的人物言行扣动人的情感之弦, 使人心灵受到感染, 并通过情感的体验, 产生对美的热爱和对丑的厌恶, 从而得到精神人格的升华。历史上诸葛亮的“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顾炎武的“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这些闪光的语言, 美好的心灵, 壮丽的人生, 我们都为之所吸引, 并为之感动。无论是兴奋还是忧愁, 都是一种肯定的情感, 人们正是在这种情感陶冶中, 受到感染和教育。

二、情感教育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1. 情感教育能使学生获得正常的、合理的情感需要满足, 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课的热情。

我们所教的对象不是工厂里听凭处理的原料, 而是活泼好动的年轻学生, 他们渴望丰富的情感体验、强烈的情感共鸣和适时的情感宣泄, 渴望教师满足他们的情感需要。首先教师要对学生充满热爱, 学生从教师那里感受到真挚的爱, 就会有一种信赖、鼓舞的内心体验, 就会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其次教师要对学生及时肯定和赞扬, 恰当的、及时的鼓励, 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功感。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其学习活动积极合理的情感需要得到满足, 就会形成激励、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动力。

2. 情感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 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社会的某些领域和地方道德缺失, 人与人之间缺乏爱心、诚心, 缺乏友情、亲情, 都需要情感的抚慰和补偿。美与善是统一的, 这是中华民族对完美人格的传统要求。这说明美育对培养人的道德情操有着主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叙述生动感人的情节激发学生内心对真善美热爱向往和对假恶丑抵触的思想感情波澜, 使外在的道德律令变为内在的道德情感, 使其心甘情愿地身体力行。只有这个时候, 道德才会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人们对善的追求也才会达到“富贵不能淫, 威武不能屈, 贫贱不能移”的境界。所以情感教育是道德教育的情感基础和有力手段。教师在历史讲解和评价中, 颂善贬恶, 扬美抑丑, 起到端正品行的作用, 能促进学生的优秀品质的形成。

3. 情感教育有助于鼓舞学生为实现美好理想而奋斗。

每个青年学生都有自己美好的理想, 这种理想的实现除了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强壮的体魄外, 还要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热情。列宁对情感的力量讲得非常明确, 他说:“没有‘人’的感情, 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情感在为崇高理想和信念而献身的行为中的巨大力量有很多例子, 比如近代史维新变法中的谭嗣同, 资产阶级革命中的陆浩东, 共产党人方志敏、夏明翰等, 举不胜举。在革命战争年代, 有千千万万的革命前辈, 艰苦奋斗、不怕牺牲, 就是因为他们充满着推翻剥削制度的激情;在当代,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中, 又有许许多多的先进模范人物, 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孜孜不倦地作出了重大贡献, 这正是因为他们有振兴中华的热忱。

三、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途径

“教学艺术的本身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情感的激励、唤醒和鼓舞”。从某种意义上说, 教学活动就是一种师生的情感交流活动, 所以, 它的情感性也主要表现在它的整个实施过程中。历史教学的整个过程中都贯穿着丰富的情感, 并且体现在历史教学的各个环节上。教师、教材内容、学生这些最基本的教学要素, 都要有高度情感化, 都应该暗含丰富的情感, 一旦进入历史教学的具体过程, 情感就会最大限度地被释放出来。

1. 教师要培养和丰富自身的情感。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 教师的教学情感直接感染着学生的学习情感。教师的情感性一方面体现在教师本身的形象上, 如教师的仪表风度、着装打扮、言谈举止等, 学生在对各种事物产生情感时, 都是从直接感触到的感性形象开始的。另一方面, 教师的情感还要与所教的内容情感协调一致, 讲授战斗的场面时一定要慷慨激昂, 讲授喜悦的内容时一定要轻松活泼。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过程中, 心灵会受到感染, 情感会起波澜。教师在讲课时, 一定要通过自己的言行、神情等外部手段, 特别是要用充满激情的语言拨动学生的心弦, 用自己火热的情感触动学生平静的心, 让学生从平静状态进入情感涌动的世界, 从而对他们进行是非、善恶、真假、美丑的情感教育。

2. 结合教材, 深入挖掘教材内容, 创设情境, 培养学生情感。

心理学认为, 情感的培养需要一定的情景。因此, 教师在教学时, 应该设法为学生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与氛围, 寓情感教育于各种情境之中, 使其耳濡目染, 如春风化雨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和熏陶。我们的历史教材内容一般过于简略, 这需要教师在历史课的讲授中通过典型的历史现象、曲折的事件情节和人物的外貌形象, 以及典型的历史环境, 进行绘声绘色的描绘和刻画, 借以增强叙述的形象性。生动感人的情节, 能有效地把过去的历史现象再现在学生的头脑中。这种特殊的情景, 会形成强大的情感辐射, 叩击学生的心灵, 使学生的兴奋度倍增, 感情十分投入, 迅速而充分地进入情景, 进入角色, 陶冶性情, 培养情感, 净化心灵。学生只有完全进入情景, 丰富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 才能走进历史之中。

3. 学生应主动参与课堂教学, 进入强烈的情感体验状态。

人的认识过程总是伴随着一定的情感反映或体验。学生在教学活动之初, 都有一种渴望获得情感的心理欲求, 学生这种情感期待历史教学活动的展开, 也渐渐被激活、调动起来。在历史课教学中, 除了教师讲解知识以外, 还要学生积极参与, 如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历史书籍或看电影电视, 增长了知识, 开阔了视野, 他们可就他们所读、所看、所听的历史故事讲给学生听, 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在讲解历史故事中, 也会产生情感波澜:爱我所爱, 恨我所恨, 表现出鲜明的情感倾向。

总之, 从历史教育的现状来看, 要更加迫切地突出其情感性。历史学科只有在它不仅对学生的智慧发生作用, 而且对学生的心灵和情感发生作用时, 才能真正发挥其学科的教育功能。作为一名历史教师, 应时刻记住历史教学的情感教育, 只有充分调动学生情感活动的积极性, 才能真正把历史课上得充满情感, 上得生动活泼。

摘要:本文着重分析了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从情感的含义、情感教育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途径三个方面展开阐述。

关键词:历史教学,情感,情感教育

职业教育中的历史教学 篇2

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优良道德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精髓。如何让这些民族传统美德在新时期发扬光大,是今天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历史教学中着力于传统美德教育,可强化学校德育工作。

一、让学生认识教材中蕴含的传统美德内容

中化民族传统美德的内容十分丰富,它渗透在历史教材中,教师应充分发掘这些因素,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这些内容大致可归纳如下:1.忠心报国,勇赴国难。这一美德的行为表现是把民族和国家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其深刻的社会责任意识是中华民族性格的一个重要特征。如戚继光组织“戚家军”英勇抗倭,并赋诗明志:“封候非我愿,但愿海波平”;甲午战中的爱国将领邓世昌、林永升“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为反对外来侵略浴血奋战;张自忠“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在战斗中,他身负重伤,仍高呼“杀敌报国”,直至壮烈牺牲;共产党员吉鸿昌就义前高歌“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他们所展示的就是这样一种美德。

2.国而忘家,公而忘私。这一美德的本质是把“天下为公”作为崇高的理想人格。如教材中大禹治水,前后13年,风里来雨里去,三过家门而不入;范促淹主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孙中山提倡“天下为公,大同世界”;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等,都是以天下为已任,为国为民无私精神的体现。

3.勤劳俭朴,艰苦奋斗。中华民族向来以勤劳勇敢,吃苦耐劳,富于创造力而著称于世。所谓“奉公以勤,律身以俭”,“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等,集中体现了这一美德的内涵。教材中,墨翟主张“节用”、“节葬”、“非乐”,反对统治者穷奢极欲、挥霍无度的.生活;隋文帝身体力行,崇尚节俭,形成隋初良好的社会风气;马钧发明翻车,李春营建赵州桥,黄道婆改进、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都是这一美德的杰出代表。

4.不畏强暴,自强不息。这是中华民族独立意识、自我意识和自觉能动性的鲜明标志。在历史教材中,具备这种美德的也不乏其人。如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司马迁被处宫刑后,15年著成《史记》;徐悲鸿公开表示“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决不趋炎附势;中国共产党人在大革命失败后的白色恐怖中“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掩埋好同伴的尸体,又继续战斗了”。这些都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这种精神正是中华民族历尽艰难并不断走向强盛的巨大动力。

5.文明礼貌,仁者爱人。我国是礼仪之帮,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帮助人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又一个鲜明特性。历史教材中介绍的李冰父子为民修建都江堰,变水害为水利的事迹;名医扁鹊周游列国,为民治病救命善行;爱国志士林觉民“将爱你(妻)之心去为天下人谋永福”的心愿;罗盛教为抢救朝鲜落水儿童而英勇牺牲的壮举,都充满了对人民的关心、热爱之情,表现了民族的传统美德。

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篇3

关键词:历史教学;情感教育

长期以来,学校教学涉及的就是诸如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发展智力之类的隶属认知范畴的活动,其职能被人们一直局限在“传道、授业、解惑”之中,情感教育毫无地位。在当前历史教学中,主要是以传授历史基础知识和培养历史学习能力为主,只注重学生认知系统的发展,而忽视了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在历史教学中具有独特优势。历史学科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凡是人类社会所具有的情感在历史学科中都存在,而且相当丰富。表面上看我们的历史教育是回顾性的,可一旦赋予过去的历史以情感教育的灵魂,历史教育却又是最具有前瞻性的。所以有人把历史教学称之为最智慧的教育,最活生生的教育。现仅就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的几个方面作一探讨。

一、教学中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愉快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师生间的交流,老师与学生的对话可促进知识的交流、增进与拓展,同时也是成功教学的基本保证。首先,历史教师要强化该学科教书育人的意识,热爱本学科和学生,培养高尚的情操。其次,教师要把学生摆在教育的主体地位,以平等的朋友关系和学生相处,尊重其人格,提高其自尊心和自信心。譬如,平易近人的教态、亲切感人的语言、不耻下问的精神等可以缩短师生间的距离;善于发现某些学生学史的闪光点,因势利导,可以发挥其个性;给那些情感内向不易表露的学生提供各种参与教学的机会等等。

高一新生我鼓励他们主动提问,积极回答问题。对学生的问题和回答不是生硬的说“对”或“错”,尽量保留学生的思想。刚开始时很少有学生主动发言,尤其是那些情感内向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鼓励和因势利导,到高二上课时甚至就有学生敢于发表与老师不同的意见,形成针对某一问题而展开课堂辩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理解、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口才得到了发展,对历史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提高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也给了老师很多的启迪,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也更加和谐融洽。

二、教学中创设生动、形象、感人的历史教学情境

高中历史教材的内容简约性、综合性强,从而使本来生动形象感人的历史内容的情境性大为失色。因此,进行情感教学,要根据历史内容的特点和教学目的,多方面创设以形象为主体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如身临其境,触“境”而生情。首先,教师要吃透教材,对每个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历史活动及与之有关的环节作深入具体的分析,然后选择启情点,设置教学情境,使之既具有知识性、教育性,又具有艺术性、情感性。

影视情境教学法是其中非常好的一种方法。比如在讲述中国近代史《甲午中日战争》一节时,由于学生缺乏对战争的感性经验,教师光讲课文往往感到枯燥无味,于是我在上课时播放了电影《甲午风云》中的有关片段,让学生亲自感受,如身临其境,再配以老师的讲解,学生对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的腐败无能、爱国官兵的英勇抗战及其表现出来的英雄主义精神、战争的残酷性都有了比较深刻的印象,注意力集中了,学习积极性也高涨起来了。影视情境教学为学生再现了过去的历史,提供了感性材料,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智能的发展,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教学中以情动情,以情感人,激活学生的身心

赞可夫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学生的情绪被调动得越高,参与程度就越强,情感体验也越深,学习效果也就越好。教师让师生共同置身于创设的特定历史情境中,通过掀起波澜壮阔的历史场面,深刻剖析特定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可以唤起学生的相应情感;通过生动形象、风趣幽默、感人肺腑的言语,可以扣击学生心弦,产生情感共鸣。

四、教学中知情并举、相互促进

历史学科运用情感教学,从培养青少年学生的个性和素质的根本目的出发,把“知”与“情”的教育视作同等地位,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以知激情、以情启智、以情育情、以情激意,使师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环节中“乐教”、“乐学”,教学相长,以获得最佳教学效果。伟大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在感情之间的调节与启发中使学生了解其意义和方法,便是知的教育;使其养成追求真理的感情并努力与奉行,便是意的教育。”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加强情感教育的力度,培养学生情感这个非智力因素,是促进学生历史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也是培养符合21世纪人才需要而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是教师对学生充满了爱,对历史充满了爱的心灵释放。寓情于史、寓情于理的历史教学使学生获得的不光是从理智上,更是从道德上、美感上、心理上获得的一种熏陶和沐浴。

历史教学中的环保教育 篇4

一、中学历史教学中环保教育的现状分析

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 渗透环保教育的力度不够。大纲没要求, 教师不重视, 教学中只注重知识传授和技能的培养, 不能对学生适时进行环保教育。虽部分教师在教学中有渗透, 但缺乏完整性、系统性和持久性, 只是轻描淡写地带过, 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观念。

二、中学历史教学中环保教育的对策

1.中学大纲应尽快将环保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任务之一纳入自己的教育目标。通过对环保内容的分析, 让学生认识到环境的客观性和人与自然的协调性。高考、会考、中考也要将环保纳入考试内容中去, 这样才能使学校、教师、学生真正地重视环境保护问题。

2.在历史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环保教育的题材, 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如讲政治史时, 统治者采取的一些政策, 虽从当时来看有利于政局稳定, 经济发展, 但从长远来看, 为环境问题种下了隐患。如清朝实行“摊丁入亩”以后, 人口剧增, 土地高度集中, 失掉土地的农民纷纷进入秦岭深山老林, 斧锯并施, 开荒种地, 结果秦岭北坡只剩下少量次生林, 与之同时, 黄河泥沙含量不断增高, 明清时期黄河的决溢频率也超过了历史上的各个时期。可见, 有时大自然之所以会狂暴不已, 就是人类不注重保护环境造成的。战争史也属于政治史的范畴, 讲述战争情况时, 联系环保知识, 对学生进行热爱和平, 反对不义战争, 保护环境的教育是很有必要的。从古至今, 它不知吞噬了多少人的性命, 同时战争又是严重破坏环境的魁首。自从近现代热兵器问世以来进行的战争, 肆无忌惮地破坏了大气、水体、地表……通过这些历史史实, 我们在教学中尤其要教育学生热爱和平, 反对不义战争, 要为争取世界和平, 防止战争对环境的污染而努力奋斗。

经济开发扩大了土地面积, 扩展了人们的生活空间, 促进了生产的进步, 但同时也带来了环境破坏的问题。学生只知道中国经济重心南移与一些社会因素有关, 却不知与历史气候变迁及生态环境恶化关系密切。我国北方中纬度地区在历史时期气候变化总趋势是日益干冷, 这便造成我国北方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由北退缩, 干旱区和半干旱区向南扩展, 农牧业区线南移, 进而使适合农作物生长的时期缩短, 熟制减少;同时还造成自然灾害频率增高, 生产环境恶化, 水源、水利工程功率减弱, 粮食产量下降, 昔日号称“小江南”的关中平原要靠东南接济粮食, 以后定都北方的王朝主要依赖于转漕运江浙和四川的粮食来维系生计及国家的政权, 中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了。可见, 许多历史问题需要用生态史观去观察、分析, 生态环境变迁直接影响今天人类社会。

3.加强学科间的合作。利用第二课堂, 丰富、扩大环保教育的内容。环境问题的广泛性和综合性, 决定了环保教育绝非某一学科的任务, 历史学科应与地理学科、自然学科、生物学科等诸学科通力合作, 这种合作既包括教育部门拟定教学大纲、教育目标的合作, 又包括学科任课教师之间的合作, 这是环保教育得以深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篇5

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宇宙地中学

谷福臣

在21世纪的今天,教育是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这种高素质就是使学生在德、智、体、几方面同时发展.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文明的历史,教育的经验可谓丰富,培养学生崇高的思想品德,积极的进取精神,奋发向上的意志等等,是每位教师的责任.而德育教育也是历史教学的一个主要内容。.如果把历史教学和德育教育结合起来,使这种美好的德育进一步发扬光大,培养出祖国需要的建设人才,这就达到了历史教学的目。

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就如何进行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浅谈几点看法。

一、德育教育应以爱国主义教育为基础

爱国之情,常人很难体会得到只有亲身体验才可能有所感悟,但要经历爱国大事,对于学生来说几乎很少.所以要让学生真切体会到什么叫爱国,如何去爱国.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只有了解深切,才能从心中涌起爱心。古往今来,多少志士为了维护祖国的荣誉和尊严,给后人留下了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诸如屈原自沉汩罗,以身殉国,岳飞“精忠报国”,屈死**亭,林则徐为击败英侵略军,积极仿造西方战舰,成为“开眼看世界第一人”,鸦片战争中七殉老将陈化成血染吴淞口,维新运动中,谭嗣同誓为变法献身第一人,抗日战争时期成千上万的革命烈士,血洒疆土,只为争回民族的尊严,国家的主权。而在我们身边,为了救学生失去了双腿,却给自己插上了翅膀,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给她的学生上了人生最美的一课。南海守礁二十年,化成礁石一块,无怨无悔的南海卫士李文波。她背起药箱,他再背起她,一条路,二十年,为乡村父老带去健康安宁,周月起,艾华这对残疾乡村医生夫妇大爱无痕。航母出海了,战机飞天了,却悄然离开了的罗阳同志用生命托起战机,笑傲长空。还有许许多多类似的事迹,足可告诉人们忠心报国,威武不屈,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追求完美的民族精神。

通过这些事例,分析英雄事迹的动机,同时讲述生命只有一次,为什么这些英雄能毫不犹豫为国捐躯。告诉学生只有爱国的人,才爱自己的生命,他们牺牲生命就是为了保卫国家,这是一种崇高的爱国主义,是每一个人所应具备的品质,象汉朝的苏武,青年时出使,白发时才回归,南宋文天祥与元朝统治者斗争“留取丹心照汗青”,共产主义者李大钊为了“青春中华之创造”大义凛然牺牲在张作霖的屠刀下,诗人朱自清饿死不领美国粮,这一系列事迹莫不体现出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的硬骨头精神。

再一方面,通过一些反面史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如,讲“中法战争”讲到老将冯子材奋勇杀敌,而李鸿章却不准出战,中国在战场上取胜时,清政府却“与缔和约”,以“求法人不必再战”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法新约》,出现了中国不败而败的局面。同学们愤怒的说“真该死”、“真丢人”,于是我趁势引导,告诉学生,现在我们国家所面临的困难仍很多,像美、日在钓鱼岛挑衅,要达到进一步控制中国的目的,我们作为一名学生,爱国应从哪里做起?

二、爱国应从认真学习,积极进取,奋发向上开始

中国古代文明,名传千古,流芳于世。中国有许多为造福人类而努力拼搏的人才,孟子说:“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凡具有作为的人必会遇到大困难,必先磨练自己,所以要培养那种不怕吃苦,奋发向上的精神,像李时珍为撰写医学名著《本草纲目》,历时二十七年,走遍大江南北,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匠”。张衡,博学多才,刻苦钻研,对工作精益求精,终于制了地动仪,司马迁用十九年的功夫写成了史学名著《史记》,水稻专家袁隆平,潜心钻研近十年,终于在1974年研制成耘型水稻,属世界首次,女科学家林巧稚一生独身,投身医学事业,成为医学界楷模。通过这些实例,告诉学生要想成就大业,就要有民族,为国家,为事业敢于面对困难和挫折,奋发努力的精神。历史教学中将这些光辉典范介绍给学生,势必激发起为祖国繁荣而努力的热情。使学生不断树立想为国家为民族利益献身的精神。

三、要教育学生尊敬师长,遵守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做一个对社会有利的人

历史教学中的传统美德教育 篇6

一、注意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设置好的情景,让学生认识教材中蕴含的传统美德内容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容十分丰富,它渗透在历史教材中,教师应充分发掘这些因素,以生动的历史事件、人物和饱满的感情去打动学生。这些内容大致可归纳如下:

1.忠心报国,为国捐躯。这一美德的行为表现是把民族和国家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其深刻的社会责任意识是中华民族性格的一个重要特征。如戚继光组织“戚家军”英勇抗倭,并赋诗明志“封候非我愿,但愿海波平”;甲午战中的爱国将领邓世昌、林永升“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为反对外来侵略浴血奋战;张自忠“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共产党员吉鸿昌就义前高歌“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他们所展示的就是这样一种美德。

2.国而忘家,公而忘私。这一美德的本质是把“天下为公”作为崇高的理想人格。如教材中大禹治水,前后13年风里来雨里去,三过家门而不入;范仲淹主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孙中山提倡“天下为公,大同世界”;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都是以天下为已任、为国为民无私精神的体现。

3.勤劳俭朴,艰苦奋斗。中华民族向来以勤劳勇敢、吃苦耐劳、富于创造力而著称于世。所谓“奉公以勤,律身以俭”“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等,集中体现了这一美德的内涵。教材中,墨翟主张“节用”“节葬”“非乐”,反对统治者穷奢极欲、挥霍无度的生活;隋文帝身体力行,崇尚节俭,形成隋初良好的社会风气……都是这一美德的杰出代表。

4.不畏强暴,自强不息。这是中华民族独立意识、自我意识和自觉能动性的鲜明标志。在历史教材中,具备这种美德的不乏其人。如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司马迁被处宫刑后,15年著成《史记》;徐悲鸿公开表示“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决不趋炎附势;中国共产党人在大革命失败后的白色恐怖中“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掩埋好同伴的尸体,又继续战斗了”。这些都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这种精神正是中华民族历尽艰难并不断走向强盛的巨大动力。

5.文明礼貌,仁者爱人。我国是礼仪之邦,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帮助人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又一个鲜明特性。历史教材中介绍的李冰父子为民修建都江堰,变水害为水利的事迹;名医扁鹊周游列国,为民治病救命善行;爱国志士林觉民“将爱你(妻)之心去为天下人谋永福”的心愿;罗盛教为抢救朝鲜落水儿童而英勇牺牲的壮举……都充满了对人民的关心、热爱之情,表现了民族的传统美德。

二、历史教学中传统美德教育的主要方法

1.正面诱导。教师应坚持正面教育原则,准确而鲜明地向学生宣传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要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从具体、生动的历史材料中悟出真谛。如针对学生中的高消费现象,可讲述隋文帝提倡节俭、隋景帝爱惜谷物的事例,启发学生认真思考,引导他们自觉调节自己的行为。

2.情感熏陶。“情贵于真”,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具体生动的历史材料或实物,辅之以充满情感色彩的语言去影响学生,引起学生的共鸣。如通过讲述屈原、岳飞、杨靖宇等杰出人物可歌可泣的事迹,激发学生强烈的报国情感和振兴中华、富国强民的决心。

3.现场教育。各地丰富的德育资源是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活教材”,教师要充分利用。我在述解放战争的历史时,带领学生走出课堂,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参观革命博物馆,请当地老革命讲述革命烈士刘福顺临危不惧、宁死不屈、英勇就义的英雄形象,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民族传统美德的巨大精神力量,使他们知道,在人生的道路上自己应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应该去追求什么。

历史教学中的国情教育初探 篇7

一、教育内容要系统

历史教学中的国情教育内容支离破碎, 不成系统, 是当前历史教学中的普遍现象, 有些教师在传授知识的教学中能够注意知识的结构及系统性, 但对国情教育内容往往不能通盘考虑, 想到哪里讲到哪里, 有很大的随意性, 这种状况势必影响历史教学中国情教育的质量, 要克服这种现象, 必须使历史教学中国情教育走向系统化, 具体地讲就是系统地发掘安排历史课的国情教育内容。

怎样系统地发掘安排历史课的国情教育内容?首先就要把历史国情教育看成是一个统一体, 一个以历史知识教育系统为依赖环境的整体, 把每节课、每一单元、每一册教材, 中国史或世界史的国情教育看作是整个历史国情教育的一部分。然后, 以历史知识教育系统和历史的时代特点为基础, 从整体到部分系统安排教育内容。

首先从整体上安排整个历史课的国情教育内容, 要从教学的每个部分、每个章节、每节课的国情教育内容都要从属于这个总的内容。我认为历史教学中的国情教育总的内容有如下几点: (1)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发源地之一, 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中华民族是具有极其伟大而深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的民族。 (2) 几千年封建专制统治尤其是明朝中叶以后使得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非常缓慢以至落伍, 落后就要挨打。近代中国遭受过大大小小许多帝国主义的侵略。 (3) 近代中国, 先进的中国人提出了许多救国方案, 并为之付出巨大代价, 但没有改变中国的命运, 说明资产阶级不能救中国, 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 (4)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 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 说明只有坚持党的领导,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才有前途。 (5) 中国统一、社会安定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 (6) 人口问题和人口观念一直是中国重要的国情。 (7) 凡是符合本国国情和当时国际环境的重大改革开放措施都会得到成功, 都会推动本国历史的发展, 中外无数历史事实都已证明了这一点, 这对于中国改革开放的今天尤需借鉴。

其次是分别安排中国史和世界史的国情教育内容。以世界史为例, 世界历史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国情教育内容, 因为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的国情都离不开它的国际环境, 尤其是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的今日更是如此。只有研究了世界的历史和现状, 才能对我国国情有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 才能站在世界历史发展的高度去加深对我国国情的认识。世界历史的国情教育内容可以归纳为几个要点: (1) 从世界历史角度看, 我国是人类最早的发祥地之一, 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2) 我国最早进入封建社会, 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独具一格的中华文明。 (3) 中华民族是世界最富有光荣革命传统、富有深厚的民族凝聚力的伟大民族。 (4) 中国是历经封建社会最长的国家, 数千年的封建社会尤其是后期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 从而在近代明显落伍。 (5) 由于外国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掠夺, 造成了中国近代的长期贫困和落后。 (6) 近代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中断了中国社会的正常发展, 它给中国客观上造成了产生资本主义的条件, 又严重阻碍其发展, 致使中国不能走向资本主义。7、伟大的俄国十月革命, 对中国产生了重大影响, 促成了中共的诞生, 而有了中国革命1949年的胜利。 (8) 战后第三世界的兴起和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中, 中国成为一个中坚力量, 这样大大改变了少数帝国主义操纵世界的局面, 致使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的渗透和颠覆。 (9) 世界史上许多符合本国国情和当时国际环境的重大措施都得到了成功, 这对我国改革开放有着很大的借鉴作用。

再次, 从时间顺序上分别安排中国史和世界史的各分段历史的国情教育内容。譬如, 中国史的古代部分、近代部分、现代部分。以中国史的近代部分为例, 近代中国与当代中国联系十分密切, 当代中国仍是一个经济不发达的国家, 这一基本国情, 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受到近代中国经济政治状况的影响, 当代中国的不少问题都可以从近代中国找到历史的根源, 可以说, 中国近代史的国情教育内容相当丰富, 可分为下列几个要点: (1) 帝国主义的掠夺、控制和中国封建主义压迫、剥削, 是造成近代中国极端贫困的根本原因;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任务就是实现民族独立和争取人民民主。 (2) 腐朽的中国统治者无力保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近代中国人民不断展开反侵略斗争, 爱国主义激情日益高涨。 (3) 农民阶级因其落后性不能领导近代民主革命走向胜利, 但它担负起了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的历史责任。 (4) 民族资产阶级在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中做出过重大贡献, 但由于具有先天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所以也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到彻底胜利。5、先进的中国人为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进行过艰苦的探索, 但是未能找到一条拯救中国的道路。6、帝国主义的概略客观上促成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但是又由于帝国主义的控制和中国封建主义的压迫, 中国不可能走入完全的资本主义社会去。 (7) 近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由于学习西方国家的一些长处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总体上没有改变明朝中期以来中国科学文化落后的局面。 (8) 封建专制的腐败和科学技术的落后, 是造成近代中国长期被动挨打的根本原因。 (9) 中国无产阶级的壮大和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授, 使中国出现了“新世纪的曙光”。

最后是具体安排每一章、每一节课的国情教育内容。以五年制大专历史教材第二章第二节“辛亥革命”为例, 可以安排下列国情教育要点: (1) 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造成严重的危害, 腐败的清朝统治者已无力保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意识进一步升华 (2) 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救国救民, 发动了辛亥革命运动, 但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固有软弱性和妥协性, 辛亥革命仅成就了共和国的躯干, 没有使中国走向独立和富强。 (3) 孙中山一生奔波, 代表先进的中国人上下求索, 还是找不到拯救中国的道路, 证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救不了中国。

每一节课的国情教育内容是最具体的, 因为一节课的国情教育内容是前面各层次国情教育要点的具体化, 历史国情教育任务的完成关键在于每一节课国情教育任务的完成, 因此, 每堂课前必须充分发掘、认真安排历史国情教育内容。以五年制大专历史教材第二章第三节“人民解放战争”为例, 其国情教育要点可安排为下列两点:1、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浴血奋战28年, 终于推翻了三座大山, 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这是任何力量、任何阶级都不能做到的, 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人民历史性的选择。2、毛泽东思想是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旗帜, 无数先进的中国人民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均无结果, 只有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为中国人指引了一条光明道路。

二、教育方法要多样

历史教学中的国情教育内容可谓是丰富多彩, 如何巧妙地使用这些素材以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正确选择教育方法是十分重要的。我在教学中总结了三种方法。

一是比较法。比较是把二种或二种以上同类事物联系起来, 加以比较, 以认识历史事件或现象之间的差别或异同。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国情教育中, 科学的比较, 可以冷静地认识别人和自己, 达到教育目的。

比较可以横比, 也可纵比。横比, 世界历史教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参照体系, 通过比较中外历史发展, 弘扬民族精神, 增强民族自信心。如讲到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时, 埃及、印度古代文明因殖民者侵略而中断几次, 古代巴比伦的历史也因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而“有史无今”, 只有从远古走来的文明中国, 历史一直未中断, 虽然近代中国有外来侵略, 但由于中国人民奋力抗争, 使中华民族危而不亡, 表明了中华民族有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又如中国近代为什么变得落后?日本为什么发展迅速?这是因为日本明治维新消除了封建割据, 为资本主义发展铺平了道路, 尔后, 又大力发展工商业, 结果经济发展突飞猛进。而我国自鸦片战争开始连年遭受列强侵略, 戊戌变法夭折, 辛亥革命半途而废, 军阀割据, 战乱频仍, 何来建设机缘?何曾搞过建设?就连小小的民族工业也在夹缝中求生, 谈什么发展?只有新中国建立后, 中国社会经济才得以迅速发展。

纵比。主要是古今社会的对比。如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对比, 旧民主主义革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 虽然有过浴血奋战, 有过艰苦求索, 但终于没有改变中国的命运, 没有拯救中国。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推翻了三座大山, 改变了中国的命运, 说明只有坚持党的领导, 中国才有前途和希望。

二是纵串法。通过纵串历史事件, 展示历史发展过程, 分析国情素材, 了解国情知识, 进行历史国情教育。譬如讲到中国现在国情是属于不发达国家, 这是由于近代中国太落后、太贫穷, 家底太薄。虽然新中国建设速度较快, 但目前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为什么近代中国如此落后, 如此贫穷呢?可以通过纵串近代中国屈辱的历史事实告诉学生, 原因是帝国主义侵略和中国封建统治者的腐败。从鸦片战争开始, 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侵略过中国, 从清政府到国民党政府, 外国资本主义国家和帝国主义国家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百多个不平等条约, 压得中国人民喘不过气来。如何发展?辛亥革命后, 军阀割据, 战争频仍, 有什么时间谈建设?尔后是日本侵略中国, 蒋介石挑起内战, 有何时间搞建设?到1949年我国的钢产量只有15万吨, 而英国1860年就达到了这个指标, 新中国的建设其实是在一片废墟上开始的

又如, 讲到为什么资本主义不能救中国, 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这一历史选择时, 通过戊戌变法的中途夭折而有谭嗣同“有心杀贼, 无力回天”的感叹, 辛亥革命中形成共和国的躯干而孙中山先生“革命尚未成功”的悲壮, 说明资产阶级种种救国方案拯救不了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28年, 推翻三座大山, 拯救了中国, 又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艰苦创业40多年, 逐步走向文明富强的道路, 说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够救中国, 只有社会主义能够发展中国。

三是归纳法。归纳法是历史教学中常用的方法, 历史国情教育中, 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归纳, 鉴古知今, 把历史问题同现实问题紧密结合, 效果尤佳。譬如:归纳历史上改革的史实, 就可以说明改革是国家求生存求发展的重要步骤, 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 不改革而墨守成规的行为都会造成落后衰败。秦国经商鞅变法逐渐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强大的国家, 为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北宋王安石变法十几年, 兴修水利, 发展农业, 政府收入增加, 军事力量加强, 戊戌变法虽然中途夭折, 但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的传播、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俄国的彼得一世改革, 增强了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日本的明治维新则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日本经济腾飞由此奠定了基础。

三、教育形式要灵活

历史教学中的国情教育的具体实施, 除了教师应确立起自觉的国情教育意识外, 采取灵活的教育形式也是很关键的。同一堂历史课能否运用恰当的教育形式, 其效果将会迥然不同。我在历史国情教育中常用的两种形式效果较好。

其一, 正面灌输。正面灌输就是正面地、直接地、准确而鲜明地向学生阐述国情观点, 采取先入为主地对学生施加影响的教育形式, 这是进行历史国情教育的主要形式。正确使用就注意三点:

一是以理服人。正面灌输的精髓是“以理服人”。譬如我们要学生明白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这个道理, 就必须引用自1840年以来近代中国和现代中国大量的历史事实, 从正面和反面来分析, 最后得出结论, 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救不了中国, 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才有今天的独立和富强。只有这样学生才懂这个理, 才服这个理, 才接受你的正面灌输。

二是以情动人。不能设想, 一个让学生厌倦的、沉闷的历史课堂教学能使学生接受你的国情观点, 达到正面灌输的目的。教师必须运用生动具体的历史材料, 用形象的语言或鲜明的实物、图像等直观手段去影响、感染学生, 从而唤起学生的某种内心体验, 引起强烈的共鸣。如用低沉、缓慢而又有力的语调讲述太平天国、戊戌变法的失败, 辛亥革命的不彻底;用亲切、欢快、流畅、激昂的语调讲述抗日战争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学生听来肯定饶有兴趣, 国情观点自然渗透到他们的心灵深处。

三是联系现实。不接触现实的空洞说教学生是难以接受的,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 现实是未来的历史, 历史国情教育是最好联系现实的。如讲中国古代的商鞅变法、明治维新等改革, 说明历史上许多改革由于符合本国国情和国际环境都能成功, 都能使国家走向富强。联系到今天我国的改革, 它符合本国国情, 顺应历史潮流, 适应了国际环境, 一定会成功。这样, 引导学生理解改革, 支持改革。

其二, 自我教育。自我教育具有亲切、生动, 可接受性的特点, 这种形式能使学生增强参与意识, 并从思想感情上“进入角色”, 教育效果极佳。自我教育的方式很多, 我经常使用的有下列几种:

⒈开故事会。故事会有两种, 一是学生自己讲, 要求选题突出重点;二是请人讲故事, 最好请一些革命老前辈、重大历史事件的经历者和目击者讲他们的所见所闻的故事。

⒉组织课堂讨论会和辩论会。由老师选定题目, 在老师的指导下, 通过学生自己搜集材料, 写出小论文, 再登台阐述自己的观点, 进行辩论, 老师总结。老师在拟定题目时一定要精心选择, 使讨论题目有一定的针对性、负载量。如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为什么行不通?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够救中国等等。

⒊组织参观、走访。一是参观历史古迹, 如我组织参观道州寇公楼时, 为学生讲了寇公楼的传说, 北宋名相寇准因力主抗辽被罢免宰相职务, 贬到道州。寇准身在道州, 心在北宋, 为国家的危亡心忧如焚, 便砌一高台, 日夜眺望北方烽烟。其爱国情怀, 清澈透明, 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凝聚力。后人为纪念寇准, 建成寇公楼以表敬仰。寇准的爱国事迹深深地打动了学生。二是参观工厂农村, 让学生亲身感受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 明白只有社会主义能力救中国, 只有改革开放能够使中国走向富强的国情观点。三是走访革命前辈和著名历史事件的参加者和目击者, 使学生从当事人的亲身经历中, 获得国情知识。

⒋组织办历史墙报。墙报可以是定期办, 也可以在重大节日、纪念日办, 教师要注意优化选择国情教育内容, 做到有的放矢。

略论历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8

首先,这是由审美教育的特点所决定的。教育学认为,无论是自然形态的审美对象,还是社会形态的审美对象,都具有形象性和感染性的特点。就是通过美的具体的、鲜明的形象感染人,引起人的美感共鸣;也是通过美的事物影响人们的心理活动,从而使人们心理上产生感受,情感上产生共鸣,性情上得到陶冶。总之,审美教育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并激励着人们去行动。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美育不仅能让人感受美,而且能驱使人追求美、创造美,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并坚强克服困难的意志,实现美的追求。

其次,这也是由非智力因素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非智力因素是指那些不直接参加认识过程,但对认识过程起直接制约作用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智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由先天遗传决定,而非智力因素则主要由后天“习得”决定,优化非智力因素更有赖于后天的培养。中国古代有句名言:“非不能也,是不为也。”意思是说,不是不会做,而是不肯做。智力因素决定一个人能不能干,而非智力因素不仅决定一个人肯不肯干,而且决定着其是以积极的方式还是以消极的方式,是以坚韧不拔的方式还是以畏却退缩、望而生畏的方式,是以勤劳的方式还是以懒惰的方式去干,这就要求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非智力因素。而要使学生想学,积极主动地学习,以顽强的意志攀登科学的高峰,就必须从美入手,从情入手,用具体的、鲜明的、美的形象感染他,以真情实感打动他。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人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

二、历史教材本身就是一座美育的宝库

中学历史教材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美育因素,若“汉魏之文苑、晋之清淡、南北朝以后之书画与雕刻、唐之诗、五代以后之词、元以后之小说与剧本,以及历代著名之建筑与各种美术工艺品,无不于教育之中行其美育之作用”。“历史学上各时代伟大与都雅之人物、事迹,无不于智育之中,含美育之原素”。史之所存,美之所在,历史教材本身就是一座美育的宝库。这些具体、鲜明的美的形象不仅能感染学生,激发其对历史学习的浓厚兴趣,而且能影响学生的心理活动,为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行打下基础。

三、历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对优化非智力因素的现实作用

1. 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指人力求接触、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爱好活动的意识倾向。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愿望。”历史教学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审美因素极为广泛:讲述红军长征时一首《七律·长征》的吟诵;讲述文艺复兴时一幅《蒙娜丽莎》的赏鉴;讲述巴黎公社时一曲《国际歌》的播放;讲述鸦片战争时一部《林则徐》的放映……这些众多的审美因素,一旦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体现,就能激发起学生学习历史的浓厚兴趣。

2. 培养学生高尚的学习动机

动机,是引起个体活动,维持这一活动,并使之朝向某一目标进行,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一种内部动力。苏霍姆林斯基说:“学习愿望、动机的源泉———就在于儿童脑力劳动的特点本身,在于思维的感情色彩,在于美的感受。”可见崇高的、美的形象对学生高尚的学习动机的培养的重要性。历史教材中,从“匈奴未灭,何以家还”的霍去病,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从顾炎武“天下兴亡、匹无有责”的报国赤诚,到谭嗣同“甘愿为变法而喋血”的壮美情怀;尤其是“五四”以来,以中国共产党人为代表的千万革命者,历尽困苦、艰辛和磨难,为中国人民留下了的惊天动地的不朽诗篇……

3. 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意志,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自觉地组织自己的行动,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一种心理过程。发展良好的意志品质是一个人完善个人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意志品质不仅对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达到人生目标有帮助,而且对国家和人民的事业很有意义。美国发明大王爱迪生曾说:“伟大人物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他坚强的意志。”历史教材中,具备坚强意志的美的形象比比皆是:从手执汉节十九年不降的苏武,到出生入死六次东渡的鉴真;从布鲁诺坚持日心说,虽被宗教裁判所监禁七年而毫不动摇,到司马迁踏遍全国各地,历尽十年艰辛,虽受腐刑但矢志不渝,最终写成《史记》……他们闪光的心灵,不朽的人生,不仅使学生受到强烈的美的陶冶,而且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不畏困难争取成功的坚强的意志品质。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在青年时代,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比任何时期都更多地同道德高尚的言行的追求结合在一起。”

4. 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感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或对象所持态度的体验。良好的高尚的情感是推动一个人走上成才之路的重要因素,良好的、高尚的情感的培养,决不仅仅是简单的语言的教育。假如在言语旁边没有艺术的话,无论什么样的道德训诫都不能够在年轻人的心灵里培养出良好的、高尚的情感来。“感人者莫先乎情”,审美教育就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美能感人,美能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感。中华民族悠悠几千年辉煌灿烂的文明史,可培养学生崇高的爱国主义的情感;人类社会的发展与变革的美的规律,可增强学生的时代紧迫感和振兴中华的崇高责任感;历史上风云人物、民族英雄的惊天伟绩,可激发学生刻苦学习、追求真理、报效祖国的情感。

总之,充分挖掘和利用历史教材中的审美因素,切实加强历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能为培养他们的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打下基础,对于中学生思想观念的升华,情感、意志的磨练将产生深刻的影响,从而优化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促其早日成才。

摘要:本文从审美教育是优化非智力因素的重要途径、历史教材本身就是一座美育的宝库、审美教育对优化非智力因素的现实作用三个方面论述了历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关键词:历史教学,审美教育,途径,教材,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庆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6, (02) .

[2]廖全明, 张莉.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养的模式及存在的问题[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2006, (01) .

[3]王菊芳.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02) .

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探析 篇9

所谓情感教育, 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 在充分考虑认识因素的同时, 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 以增强教学效果, 完善教学目标的教育。一方面, 强调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的和谐统一, 倡导知情交融, 以情优教, 提高教学效果。另一方面, 强调尊重和培养学生的情感品质, 促进学生独立健全人格特征的形成, 完善教学目标。

二、历史课融入情感教育的优势

在历史学科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 正是为了达到上述两个方面效果的统一。与高中课程体系中的其它科目相比, 历史学科更具有实施情感教育的优势。

人类历史本身所具有的生动性特点。首先, 人是历史的主体。人们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的不同, 因而具有不同的地域文化、民族心理和生活方式。其次, 历史事件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而这种联系常常带给人们以惊喜, 也常常给人们带来痛苦。如新大陆的发现, 一方面促进了西方文明的传播, 有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另一方面又造成了美洲大陆本土文化的毁灭, 给印第安人带来了灭顶之灾。最后, 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人类社会总是不断从低级向更高级的阶段演进,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改变社会形态和存在方式。

三、高中学生的情感特点及其利用培养

(一) 职业情感开始出现, 职业偏好开始形成。

就读普通高中的学生———他们初中时的同学有的进入社会成为工人、农民或军人, 有的选择了职业学校, 尽管他们暂时处在职场之外, 但仍面临着择业和升学的压力, 年级愈高压力愈大。这种压力来源如下两个方面:其一, 中国的国情之一就是人口基数大, 择业竞争激烈, 而今天的高中生又适逢当年的生育高峰期出生, 所以择业的压力是不言而喻的。其二, 中国传统文化重功名的影响仍然存在, 有着人们的择业观, 选择一个比较体面的职业是相当一部分家长、学生的愿望。面对高中学生开始出现的职业情感和偏好, 学校教育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作为历史学科, 可以通过不同历史时期的历史人物在职业选择中表现出来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 普通劳动者在各自平凡岗位上努力工作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和人生定位, 树立为祖国、为人民的职业观念。例如:著名文学家鲁迅先生, 当他看到当时的中国人民饱受疾病折磨时, 立志当一名医生并东渡日本学医, 后来他认识到唤醒国民的民族意识对国家的意义更大, 于是毅然决定弃医从文, 用手中的笔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奋斗一生。

(二) 出现朦胧的爱情和爱情体验。

高中生正处于青年初期, 随着生理的逐步成熟, 对异性的好感好奇日益增加, 在与异性的交往中逐渐对特定的个体产生认同, 并在交往中获得满足。高中生谈恋爱恐怕是个公开的秘密。一般来说, 处于这样状态下的学生, 善于表现自己, 尤其希望得到异性同学的肯定和注意, 因此在活动中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活力。应该说, 高中生爱情的萌发是他们身心走向成熟的标志, 是正常的心理现象。一味地采用封杀的手段, 只会使学生的心理发生病态和扭曲, 正确的方式应该是引导和利用。引导就是发挥历史的学科优势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 培养学生正确的爱情观。利用就是利用学生的这一情感特点优化教学过程, 提高教学效果。有效的途径就是给异性学生一个表现的机会, 诸如讨论学习、合作性学习, 让处于爱情朦胧之中的男女学生彼此切磋、争论答辩、相互交流、相互合作, 正所谓“男女搭配, 学习不累”。既可以发挥情感动力功能的作用, 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提高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理解, 更有利于他们的合作精神的培养和对“爱”的理性认识。

(三) 道德感进一步发展, 基本上处

于一般水平, 能够产生一些比较深刻的道德体验。美感倾向于丰富化和个性化, 但审美心理往往出现偏差。处于高中时期的青年学生, 随着知识能力的提高和社会阅历的增长, 人的社会化程度也相应得到发展, 能运用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身或他人的言行, 但由于他们涉世不深, 人生经验不足, 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社会现象 (包括自己在内的人的行为) 难以做出道德的判断, 这就决定了高中生的道德感总体上还处于一般水平。高中生的美感体验往往表现在“追星”等一些肤浅的层面, 缺乏对真善之美、理智之美、德性之美的感悟。高中生表现出的道德感、审美感的这些特点, 迫切要求历史教学突出其教化功能, 要求历史教育自然地把公民的自律与他律意识、公平与公正意识、权利与义务意识、发展与责任意识, 以及人类与自然、传统与现代、文化与文明的谐调演进意识等渗透其中。

(四) 情感的发展方面容易被沉重的

学习压力所抑制, 自我调节能力在低水平上徘徊。总的来说, 现在的高中生渴求知识, 追求理想, 憧憬事业、友谊、爱情和人生价值的实现, 然而沉重的学习压力, 尤其是学习上的挫折, 极易使他们的情感发展受到压抑甚至扭曲。

摘要:情感教育是历史教学的一部分, 是利用和发挥历史学科优势服务于学校教学总目标的具体形式。在历史学科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 一方面强调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的和谐统一, 倡导知情交融, 以情优教, 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情感教育,历史教学,高中生

参考文献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篇10

一、改进教学方法, 渗透创新教育

传统的历史教法是重知识传授、重智育内容。教师是注射者、学生是接受器, 结果往往是教师讲得头头是道, 学生却是雾里看花, 久而久之, 就会失去学习的主动性, 并形成一个概念“历史就是死记硬背”, 认为历史不需要思考与理解, 更谈不上创新。因此, 改进教学势在必行。要考虑 (1) 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对求知创新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2) 如何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习惯的养成, 有助于学生主动掌握知识, 而掌握一定知识又是创新的先决条件。 (3) 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有了兴趣和习惯还不够, 还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 不达到目的不罢休的精神, 才能激发创新的潜意识。

二、改进教学手段, 融入创新教育

除了阅读教材, 那些生动逼真的历史图片, 展示了历史场景, 渲染了气氛, 让学生有了充分的感性认识, 的确为历史课堂增色不少。但这还远远不够, 我们应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如运用电视、录像、多媒体播放历史影片, 带领学生跨越时空, 由现实进入历史, 让他们成为历史的见证人, 让他们与历史人物同呼吸、共命运。这样, 枯燥无味的历史知识将会生动起来, 死气沉沉的历史事件将鲜活起来, 遥远模糊的历史人物将清晰起来, 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也将会高涨起来。这种情况下, 学生们又怎么能不爱创新呢?课堂质量怎么能不提高呢?

三、改变教学观念, 培养创新精神

传统的教学是绝对正统的课本教育、知识传授, 仅限于课本, 习题答案都以教师的讲授为准。学生的思维总拘泥于固定的框架, 又怎么能创新呢?因此, 应转变观念, 鼓励学生多动脑、多发现、大胆创新。

1. 营造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教学气氛。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引导学生思考, 鼓励学生探索与创新, 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想空间, 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 积极思维。如:允许学生和老师争论, 课堂提问时, 经常问:“你认为呢”、“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再想想”等。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一旦学生成功, 要及时赞扬, 当掌声响起的时候, 学生就体验到创新的喜悦。

2.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

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如果我们对已有的理论和成果不加任何质疑地全盘接受, 人类将永远停滞不前。在教学中, 我经常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见解。例如, 有学生认为:隋炀帝心胸狭窄、不容贤才是导致隋朝灭亡的加速器, 而唐初之所以会出现“贞观之治”是与唐太宗爱护人才、善于用人密不可分的。从人才的角度分析隋灭唐兴是非常少见的。这种探索精神是非常大胆而可贵的。

3. 在历史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

历史是人类生活和斗争的记录, 历史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瑰宝, 如唐诗、宋词、元曲、以及历史著名的建筑与工艺品, 各时代伟大的人物事迹, 无不在智育中含美育之元素。历史教材本身就是一座美育的大宝库, 而其中更不乏富有创新精神的审美因素。这些具体的、鲜明的美的形象一旦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体现, 就会充分影响学生的心理素质, 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浅议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篇11

【关键词】历史;教学;创新;教育

在日常的教学中,如何开展创新教育,结合自己的教学所得谈谈粗浅的意见:

一、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素质,转变观念,树立创新教育的新理念。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核心,教师要站在为国家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二十一世纪具有创新意识、竞争能力的人才的高度来认识,没有培养出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没有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的人才就是教育的失误。要树立终身学习观,不能满足于现状,要及时了解现代科技知识和信息,形成多层次、复合型的专业知识。教师要有了创新意识才能抓住创新机会,开拓创新方法,打破传统的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在讲台上唱独角戏,学生死记硬背,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没有进行多方面全方位的剖析,不会也不敢对课本的知识进行质疑。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有创新意识,多开展活动,拓展教学思路,使学生在学习、思考、社会探究中去掌握历史发展的脉络,认识历史的本质内涵,并从中得到升华。

二、建立新型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

教学中教师要遵循“师为主导,生为主体”的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使学生敢于创新,勇于创新。例如关于明朝八股取士制度的评价,有的学生认为八股取士制度钳制了思想,阻碍了社会的发展。而有的学生则认为八股取士制度规范了考试制度,有利于人才的选拔。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突破权威,敢于质疑;充分肯定学生的“标新立异”,努力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另外教师还必须关注生生关系。学生在课堂中“标新立异”虽会得到老师的鼓励和肯定,但有些学生怕会被同学认为爱出风头,答错了会被同学讥笑等等,从而压抑自己的表现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学生中,倾听每位学生的意见和见解,注意让每个学生都有创新的机会。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创新的机会。

三、改进日常的教学模式,寓创新于教学过程中。

课堂教学是创新教育的主阵地。作为教师应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填压式”的教学模式,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立场出发,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情感。因此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营造创新的氛围,寓创新教育于其中,如何做到这一点,我认为应做到下面几点:

1.利用新课导入,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一堂课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的方法十分重要。教师在每堂课的新课导入时都要精心设计,采取多样的、新颖的导入方法。如音乐导入法,在学习“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时利用国歌曲《义勇军进行曲》导入,学习“伟大的历史转折”时,课前让学生欣赏歌曲《春天的故事》导入新课;猜谜导入法,在学习“李时珍与《本草纲目》”时,我出一谜语“唐三彩”(打一明代人名)等,还有诗歌导入法、小品表演导入法等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带着问题进入学习,开发学生的潜在智慧。

2.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手段,创新方法。当前社会,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已经走进校园,这就要求教师要学会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制作和应用等,不断提高自己从网上获取信息,获得新知识,探索新技术、新方法的能力,利用信息技术教育与历史教学进行整合,开展教学改革,指导学生创新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能力。如在学习“南京大屠杀”时,利用多媒体制作课件,让学生观看有关图片与资料,形成比较感性直观的认识,提出问题“这说明了什么?我们要怎做?”。

3.利用正反结合、多向思维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训练。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求异思维,引导学生从正反两面看待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引导学生以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问题。如讲述关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时,我一方面引导学生分析这种体制是一个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性计划模式,有着严重的缺点和弊端,另一方面也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这种体制曾在二三十年代推动苏联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学生对历史问题能够进行全面的分析。

4.采用“心理换位”,引导学生开启创新的闸门。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距离今天已经久远,如何让学生提高兴趣,深入掌握呢?采用“心理换位”,让学生穿越时空隧道,对于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一种不错的方法。如在学习“明朝君主专制统治的加强”时,创设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是朱元璋,在明朝建立后,你如何巩固你的政权呢?”,让学生各抒己见,结果学生把自己设想为朱元璋,踊跃发言,气氛热烈,再由老师进行归纳总结,收到奇效。

5.结合乡土教材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新意识。家乡的事,家乡的人,总是学生最感兴趣,在历史教学中结合乡土历史进行教学,能使学生感到亲切,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激发其热爱家乡,热爱家乡人民的情感。例如讲述抗日战争时穿插我们盐城的新四军纪念馆,使学生认识到新四军在抗日战争中所作出的伟大贡献,在讲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时,结合课本的插图—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团长乔冠华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全体会议上,引导学生认识到他是我们盐城人的骄傲,激发他们探究学习的热情。

总之,在历史教育教学中寓创新教育于其中,是建设创造型社会对于历史教师的新要求,作为教师的我们要不断学习,积极培训,掌握创新教育的精髓,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社会造就更多创新型人才。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篇12

一、努力落实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在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 中小学教育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现行教学改革时至今日, 仍存在很多弊端, 如教学目标“知识化”, 教学方法机械化, 教学内容保守化, 教学形式单一化等等。导致这种教学弊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从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来说, 现行教学模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无奈选择, 是教师两难选择的结果, 家庭高期待值也为现行教学推波助澜, 现行教学又是个人价值发展被动选择的唯一出路, 是社会传统文化沉淀的产物。可见, 应试教育下的功利思想仍然在左右教师的思想, 教学中以知识的传授为主。在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 学生学习的过程, 能力的培养和情感、价值观正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 教师要充分了解教育改革的目标, 才能充分发挥素质教育的理念, 做到教书育人, 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

二、改革教学内容是素质教育的体现

教学目标是教学工作的方向和终极点, 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媒介。教学内容依据教学目标而确定, 为教学目标服务, 是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要知识来源, 是教师设计具体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 是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在教学内容的改革方向上, 要从过分偏重文化知识内容转向知识内容与公民道德教育并重, 从大一统的英才教育的内容模式转向重视内容的基础性教学模式, 加强内容体系间的联系, 推行教学内容的综合化。从标准化的一般性教学内容模式转向与区域性乡土教材并重的新内容体系。课程设置形式从单一的学科课程转到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结合的模式上。

三、改革教学手段是素质教育现代化的要求

现代化的教学有助于教师教学的改进和更好地为学生学习服务, 教师要能够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与历史整合。随着现代信息科技的发展, 幻灯机、计算机、DVD等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教学中, 成为素质教育的辅助工具。多媒体以计算机网络为中心, 通过多种媒体的参与整合, 开发出集合了多种功效为一体的教学情境。教学由平面到立体, 由静止到动态, 由抽象到形象, 生动地再现了历史课本所记述的教学情境, 让学生的学习更加感性, 加深了理解和巩固了记忆, 让学生身临其境, 提高了学习的注意力和积极性。比如, 教师可以搜集一些史料记载、影视作品片段等让课本所讲述的内容再现。

在使用多媒体的过程中, 教师不能为了满足现代化的教学这个概念就全部“拿来主义”, 要学会正确地使用, 在看到其优点的同时, 避免错误使用带来的教学弊端。比如, 以前是教师讲解“满堂灌”, 现在变成了用多媒体“满堂灌”, 一节课下来, 教师只用操作鼠标就完成了教学内容, 多媒体成了课堂的主角。学生课堂学习围着多媒体转, 缺少了师生之间的沟通, 教师失去了对知识的口传心授和课堂的主导作用, 这是变相的应试教育, 换汤不换药。多媒体课件内容形式化, 看起来比较新颖, 内容丰富, 学生会被吸引, 但是却没有实质, 学生掌握不到知识点。

四、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是一个整体

很多教师在教学中担心素质教育是不是要抛开应试教育, 这会不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基础, 影响升学。其实, 两者是相互作用, 紧密联系的, 在教学中都要实施, 共同推动教学活动。教师不能走入片面的误区, 要掌握好度, 不要泾渭分明, 这种教学是应试的, 那种教学是素质的, 最后连自己都搞不懂用哪种教学好了。素质教育是在应试教育的基础之上的改革, 改革就是有所创新、变动, 并不是完全抛弃, 两者相互包容。比如, 素质教育要求教学方式的多元化, 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 以往的教学就是单一的板书和教师讲解。为了增加多种教学渠道,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教学内容、教学工具选择教学方式, 这都是无可厚非的。但是, 有的教师就过于夸大, 曲解了素质教育的实质, 课上一派热闹的景象, 学生生龙活虎。课堂板书减少了, 教师的讲解压缩了, 一节课下来, 教学任务没完成, 学生不知道重点要学的知识等等。素质教育不应当仅仅是一个结果, 同时也应该是一个过程。要把素质教育落在历史教学的实处, 一定要明确把握素质教育的内涵, 只有彻底弄明白, 才会在教学实践中正确地体现。

四、历史教师的自身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

教师是素质教育的直接实践者, 培养造就一支具备政治思想过硬, 业务素质精良, 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至关重要。教师要掌握历史学识,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里, 鲜活的人、事能让教师很好地把握教材。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以穿插一些书本上没有的内容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如果教师的学识仅仅局限于书本, 就会照本宣科, 枯燥乏味地教学, 学生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 更谈不上进行素质教育了。其次, 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教师的语言、动作、表情, 无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学生。具体来讲, 教师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向学生呈现出准确、清晰、合理的历史知识结构, 使纷繁复杂的人物、地点、时间、事件都能够脉络清晰地尽收眼底, 从而帮助学生高效率地输入、储存和输出新的信息。

上一篇:包装机械下一篇:作文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