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中的人文教育(共12篇)
历史课中的人文教育 篇1
所谓人文教育, 是通过文史哲等的学习, 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和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人文教育从其本质上说是以育人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通过人文教育使受教育者全面和谐地发展, 从而形成具有独立的人格意志, 有高尚的趣味和情操, 有良好的修养和同情心、责任心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蔡元培先生认为:教育乃“养成人格之事业也。使仅仅为灌注知识, 练习技能之作用, 而不贯之以理想, 则机械之教育, 非所以施以人类也”。他并不反对培养专门人材, 认为这是“目前的急务”, 但培养人格更重要, 因为“国民人格的完善与否, 则事关国家的隆盛”。
尽管有众多有识之士的大声疾呼和课程标准的明确要求, 但是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 往往存在严重的重知识与能力轻人文教育的情况。在历史学习中, 能力与知识固然重要, 但绝对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在历史教育教学中, 不讲知识和能力是不现实的, 只讲知识和能力不讲人文教育是危险的。知识是载体, 能力和人文素养是双翼, 任何一翼的缺失都将带来严重的问题, 小到一个人, 大到一个国家、民族, 都是十分危险的。在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 我们十分担忧, 缺失精神文明的物质文明能够维系多久, 能够走多远,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不能高瞻远瞩, 居安思危, 则“没有远虑, 必有近忧”。在一个缺乏信仰的时代, 人文教育显得特别迫切和重要。重视人文教育, 笔者认为应做到如下几点。
一、强化教师的人文教育意识
国家的竞争, 民族的生存, 取决于人的素质, 作为教师, 特别是历史教师, 我们应该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义不容辞, 责无旁贷, 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坚守人文教育的阵地, 为人师表, 教书育人, 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光荣称号。“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 历史教师应认识到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认识到人文教育对一个人甚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意义, 认识到人文教育的紧迫性和艰巨性, 自觉地提高人文教育意识, 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身体力行, 为人师表, 持之以恒、锲而不舍, 发扬愚公移山精神, 经过一代人、几代人的努力, 为把我国建设成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强国贡献力量。当然在教师自主提高人文意识的同时, 教育行政部门、教育业务主管部门应该对教师在教学中三维目标特别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实现进行督促和评价, 从而使人文教育得以落实。
二、重视对人文素材的挖掘
历史本身是丰富多彩并且是十分有趣的。历史有着得天独厚的人文教育的优势。但是由于受到篇幅、课时限制和严重的功利主义色彩等方面的原因, 历史教材的编写和现实的历史教学中往往侧重于对重要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意义、性质、特点的分析, 呈现在学生面前的不是有血有肉的丰富多彩的历史, 而是枯燥无味的考点和知识点。我们应该注重挖掘人文素材, 只要我们用心, 则古今中外, 有很多我们可利用的人文教育的素材。我们要以精彩历史故事吸引人、以真挚的历史人物情感感动人、以高尚的人文精神感染人, 让学生的心灵在感动中升华, 在趣味盎然中培养人文精神。
三、注重学生的主体感悟
人文精神的养成一般要通过多种途径, 包括广博的文化知识滋养、高雅的文化氛围陶冶、优秀的文化传统熏染和深刻的人生实践体验等。这一教育既重视由外而内的文化养成, 更强调自我心灵体悟。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认为, 在人文主义教育中, 人文精神的内化的主体是学生, 如何引导和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是人文教育的关键。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已有的经验、从学生实际出发, 树立学生是人文教育的主体意识, 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所以, 人文教育一定要注意学生不同阶段的心理特征, 了解学生心理, 把话说到学生的心坎上, 从而激起学生心中的涟漪, 甚至激起心灵的火花, 使情感的内化得以顺利实现, 使学生的人文精神在主体的感悟中得到提升。
四、在考试中加强对人文素养的考察
考试是实现教学目标不可或缺的环节。在考试中, 我们不仅要重视知识能力的考察, 而且要强调对人文素养的考察, 这是实现教学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手段之一。通过考试这一环节, 可以强化学生对人文精神的主体感悟。比如通过考察华盛顿的感人事迹强化学生对华盛顿非凡勇气、淡泊名利的人格魅力的主体感悟。
总之, 历史教师应该认识到人文教育对于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意义。在教育教学中, 努力实践, 身体力行, 全面关注课程标准, 切实落实人文教育。
摘要:人文教育是高中历史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人文教育从其本质上说是以育人为根本目的的教育。人文教育对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在历史教学中应高度重视人文教育。重视人文教育应强化教师的人文教育意识;重视对人文素材的挖掘;注重学生的主体感悟;在考试中加强对人文素养的考察。
关键词:历史教学,人文教育,人文精神,主体感悟,人文素养
历史课中的人文教育 篇2
摘要:从当代世界人才培养的取向来看,多学科的结合、渗透是大趋势。所以,中学历史教学与语文教学一定要结合起来,相互渗透,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才能相得益彰,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但要注意二者的关系:教学中必须以历史教学为主,适当、适时地进行“语文教学”,决不可“反客为主”;历史教学中的“语文教学”应经常进行,不可指望“毕其功于一役”,或认为是语文老师的事而不顾。
关键词:
历史教学 渗透 语文教学 文史交融
俗话说:“文史不分家”。其含义可以这样理解:一是历史人物、事件、现象等为文学创作提供了素材;二是历史的记载,历史知识的传播借助于文学形式;三是语文学习要借助历史知识,历史的学习也要借助语文能力。故此,我国古代一些杰出的史学家,同时又是著名的文学家,如司马迁、班固等;一些史学名著,同时又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如《史记》就被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在历史教学中渗透语文教学,能够造成生动活泼、乐观愉快的气氛,能使学生带着一种高涨而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从而对多彩的历史画卷产生惊奇和震动,同时,也进行了学科之间的知识渗透。文史交融,相得益彰,教学效果往往事半功倍。
首先,文史交融能使课文更加生动具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历史课本的文字叙述简要,往往需要教师在讲述时作一些必要的补充。讲述历史人物时,应讲出他的特点来,尽可能给学生以生动具体的形象,从而避免雷同,避免“公式化”、“概念化”。《史记》中陈胜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项羽的“彼可取而代之也”,刘邦的“大丈夫当如是也”,同一主题,三种口气,表现出这三个人不同的身份、思想和性格。课本中“文革史”的叙述高度浓缩,对学生缺乏吸引力,让他们读反映文革的文学作品(如“伤痕文学”、朦胧诗等),那效果就大不相同了。高中生正处于花季年龄,其理性思维正处在形成阶段,在心理上对形象化、艺术化的东西比较感兴趣。如把顾城的《一代人》、北岛的《宣告——给遇罗克烈士》、陈虞的《还我头来》等诗歌或杂文印成材料分发给学生看,可以极大地调动他们关注“文革史”的积极性。我借机启发他们:“读史使人明智”并不是专门对历史学家说的,文学家、诗人乃至社会上的任何人都可以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汲取精神的养料。客观地讲,高中生做作家梦的人不少,通过欣赏文学作品可以端正他们学习历史的态度,使他们意识到“文史不分家”,从而注重培养自已的综合素质。
其次,文史交融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高尚思想情操的有效方法。“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清平乐·蒋桂战争》)一语道破新军阀混战的频繁和巨大规模,战事危及百姓,造成生灵涂炭,怎能不激起学生的强烈憎恶和愤怒呢?但蒋介石等军阀企图用武力统一中国不过是“一枕黄粱再现”的美梦而已,红军正是抓住军阀混战的有利时机,建立革命根据地,开展“分田分地”的土地革命。“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七律·长征》)毛泽东生动地描绘了长征这一惊天动地、震撼中外的历史事件,讴歌了红军战士英勇豪迈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生动教材。
再次,文史交融能深刻反映阶级社会中的阶级矛盾和阶级关系。引用《诗经》中的“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狟兮„„”和“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把奴隶控诉奴隶主贵族残酷剥削的仇恨鲜明地反映了出来,也就讲清了“国人暴动”的根本原因。引用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白居易的“宣城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做地衣”,使学生认清了唐朝统治阶级残暴、安史之乱的灾难、百姓的疾苦,理顺了唐末农民战争的历史背景。“民国万税,天下太贫”揭示出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对广大人民的剥削、掠夺。
最后,文史交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文学语言极具风格的逻辑结构和极富想象的表达形式,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激起学生浓厚的求知欲望。“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这两首诗对隋大运河作出完全不同的评价,对于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全面地看待问题具有典范的作用。对楚汉战争中项羽的失败,杜牧有“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王安石有“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杜牧认为胜败乃兵家常事,哀叹项羽缺乏百折不挠的精神;王安石则以政治家的眼光指出项羽失却民心,败局无法挽回。谁的看法对?哪一种认识反映历史现象的本质?组织学生运用思辨的方法进行分析,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前三句描写了农业丰收和四海垦辟,但最后一句却激起人们层层思索的涟漪。“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山坡羊·潼关怀古》)诗中“兴”、“亡”的强烈对照和“百姓苦”、“百姓苦”的一致,表现出极大的历史反差,展现了文明史肌体上的深深伤痕。在这反差与伤痕中到底隐藏着什么呢?诗词提出了发人深省的疑问,这种卓绝的设问能力会引导学生进行一次次的“历史思索”,提高学生自己的思维能力。
中学历史的许多重大问题都可以从语文课文中得到加强,而中学语文的许多课文也与历史有着重大的关系,甚至有的课文如不借助历史知识的帮助,学生是无法弄清楚的。鲁迅先生的文章就是一例,倒不是他的文字生涩,而是他的许多语言,甚至全文都是隐喻,如无历史知识作为钥匙,只凭语文教师在文学上的说明,学生根本无法理解。如《记念刘和珍君》一文是作者在1926年“三·一八”惨案发生后,针对一些人诬蔑群众而作的;《为了忘却的纪念》则是纪念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受国民党文化专制迫害致死的五位青年作家。可以说,鲁迅先生的每一篇文章都有其时代背景,要理解文章,必须了解历史。
2001年高考历史上海卷第39题以“公开信”的形式出现,从文句上看,丰富了试题的表达形式;从内涵来看,体现了惩恶扬善、经世致用等历史古训和褒扬正义、捍卫真理的历史责任感;从语文角度讲,要注意格式、对象、语气,不能写成抗议书如外交照会;从历史角度讲,要注意“史由证来,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这一特点,有据有理有情;呼吁正视历史,引以为训,前事不忘,后世之师。2004年高考历史上海卷第36题: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内悬挂着一幅清末民初一位诗人写的对联:“文明新旧能相益,心理东西本自同”对联赞叹了人类文明的时间和空间上的传承与交融,哲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科学家、文字家„„各有讨论。假如你是历史学家,对这幅对联作何评论?请自拟一个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这对学生的文史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现了“文史不分家”、“文史相通”的治学传统。
许多教师对文史交融才能相得益彰认识不清,认为只需“各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事实上,历史教学不渗透语文教学,势必会影响学生对历史的形象理解以及对语文的理性理解,最终影响学生的分析能力,高考自然不会有理想的成绩。教师在讲授历史时,要恰当地运用学生已学过的相关的语文课文来启发学生,这样才能相得益彰,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讲秦亡汉兴时联系《过秦论》、《论积贮疏》;讲辛亥革命时联系《阿Q正传》、《药》;讲整风运动时联系《反对党八股》、《改造我们的学习》;讲资产阶级的腐朽堕落时联系《欧也妮·葛朗台》;讲普法战争时联系《最后一课》;讲近代外国资本在中国的剥削时联系《包身工》等等,例子不胜枚举。
语文教学内容是以课本为依托,向外幅射较远,由于语文课的生动性,课内外所涉列的文学作品,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有时学生把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当成历史人物,当然语文教师肯定会纠正,但作为历史教师,应该担当起维护历史真实的“警察”职责。同时,历史学科能力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材料处理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如2004年考试说明中列出的“能力要求”4项10条要求),这些能力的培养无不与语文直接相关。在历史教学中,借鉴语文教学的训练方法:讲课时把涉及到的难字,别字稍带讲解一下,告诉学生如何记忆,区分,指导学生记忆难写的字词;在材料处理中借鉴语文教师对课文的分析处理方法,如分析段落大意、归纳主题思想、提炼中心观点等;在分析材料或做论证性问答中借鉴语文教师对议论文的训练要求与方法,如论点、论据、论证等;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这样使历史教学处于人种我获的地位。
浅谈历史教育中的人文教育 篇3
一、人文教育的科学内涵
(一)人文教育提出的国际国内背景
在全世界范围内,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仅要求更多有能力的人才,还需要越来越多的能力和品德都具备的人才,这样才能推进全社会的进步。在近代,一些国家重视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学校教育也同商业利益挂钩,从而严重影响了学习教育教学的质量,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对工作的热情感,使越来越多的人感到情感的空虚。在拥有了丰富的物质生活后,对情感的追求使他们更加注重对教育的追求,强烈呼吁人文教育。人才的素质能力决定着社会发展的速度,所以现在许多国家都提出了人文教育。在我国,为了使国家的整体实力增强,需要有大量的高素质人才涌现。所以,现在需要进行的人文教育能培养出促进社会发展的人才,国家对学校教育中的人文教育也越来越重视。
(二)人文教育的内涵
在多年的教育发展中,人们对于“人文”的普遍看法是“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而在人文教育中,对文化的理解不是仅仅指的知识,而是人在社会生活中所创造出来的财富总称。这种财富不仅包括文化财富,还包括物质财富。在进行人文教育时,需要让学生提高对人文科学的掌握程度,通过他们的学习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利用各种科学知识对学生进行文化熏陶,使他们的内涵不断加深,反应在人的外在就是具备文明的举止、高尚的道德修养,在待人接物上充分体现了知识的内涵,散发出人性的魅力。
1.社会的不断进步是依靠人的能力来促进的。只用充分利用具备各种能力的人才,才能使人类的经济生活获得发展。在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必须具备科学性的眼光,对经济的发展具备敏锐的判断力。时代的进步,决定了人在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以科学的眼光看待世界,以科学的态度投身社会。崇尚科学已成为人们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社会、参与社会活动的重要精神力量,或者说已经成为当代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2.从科学知识与科学精神两者的关系看,掌握的科学知识越多,越能刺激科学精神的发展,这种科学精神能使人更具备对知识的探索能力。但是一个人掌握了大量的科学知识,并不代表他就具备科学精神。在人文教育中,教师通过让学生进行科学知识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会向学生渗透科学精神的培养,使他们自觉地树立起科学精神来促进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在科学知识的培养中,学生能形成对事物正确、客观的判断力。
二、历史教育如何实现人文教育的目的
从人文教育的内涵来看,我们知道在人文教育中也包括了科学教育,是比传统教育范围更广的教育方式。在人文教育中,学生通过学习能获得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所以,人文教育和传统教育在培养学生知识含量上有一定的相同点,不同的是传统教育对提高学生的历史能力不重视,只是对学生成绩的高低进行评价。在人文教育除了要让学生掌握丰富的历史知识,还要让他们对知识能熟练运用,培养学生利用历史眼光和经验来分析问题。历史学就是这样一门兼具科学性与人文性的学科。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根本区别在于思维方式和认识事物方式的不同。科学体现的是人类的工具理性,人文则体现价值理性;科学求真,人文向善;科学训练思辨,人文涵育情感;科学辨析因果,力图解释事物的存在方式和相互联系,人文则评价得失成败,致力于改善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科学强调是非对错,人文注重好坏善恶;科学着眼于人类生活的外部环境,而人文关心的则是人的精神世界。从目前我国各种层次的历史教育来看,显然更加侧重于科学性,而不是人文性。但是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获得的更多的是科学思维的训练,而不是人文精神的涵养。如何才能使历史教育真正实现人文教育的目的呢?笔者以为,以下几项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1.改革历史教学内容。在历史教材中,历史事件都是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进行编写的,这种顺序说明了历史发展的规律。在进行教学时,教师要通过历史事件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的影响,同时还要把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事件融入到历史课堂中,从学生更近的现实事件中对学生进行感化,使他们形成对人对事的一种美的情操,把学生培养成高品质、高能力的综合性人才。利用这些事件让学生体会人性中的美好,使他们树立大公无私和勇于奉献的精神。
2.进行教学方式的改进,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权。在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对知识的了解和深入是他们对历史的兴趣引导的。而传统教学中的教育方式是通过灌输把学生变成一个个相同的知识容纳器,他们的思维处于一成不变的状态,能力的强弱只是在记忆知识的多少上有差别。在面对需要把历史问题中吸取的经验运用到现实中的问题时,就会不知如何解决。死板的教育方式教育出来的学生是对知识生搬硬套的“人才”。在人文教育中,教师让学生自己做主,根据教师制定的学习目标进行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使他们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在这种宽松积极的学习氛围中,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我发展的能力。
总之,从教师、学生和家长的观念出发,把人文教育放在教育的首位,为了提高学生对事情的判断力,使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需要教师在历史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使学生在快乐的学习过程中,不仅获得丰富的历史知识,拓展历史视野,还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为以后在社会上的工作和进一步的学习打好基础。
历史课中的人文教育 篇4
一、人文教育和历史教育
人文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 其实质是人性教育, 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重点是使受教育者理解并重视人生的意义, 并给社会多一份人文关怀。
历史教育是人文教育的核心学科之一, 其根本使命就是“培养人”。但是, 随着教育的专业化发展及人们求职生存的需要, 人的教育被忽略, 人力的教育、工具的教育成为时尚, 加上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在教育中的盛行, 很多学校逐渐忘掉了教育的根本, 忘掉了人的灵魂。我们应当把被肢解成历史专业教育与人的教育两部分的教育整合起来, 把人的教育作为历史教育的灵魂贯穿于教育的始终, 否则我们的专业教育很难成功, 人的教育也就只能成为一件虚无的东西或一种用以点缀的装饰品。
二、中学历史教学中加强人文教育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 教师的人文素质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保证
首先, 教师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教育就是为新时代的民族发展培养合格人才。每位教师应该站在时代的高度、民族生存发展的高度来看待自己的工作, 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教育的一切, 即在人身上实现伟大的创造” (苏霍姆林斯基) 。有了这样的思想, 才能产生相应的积极行动。其次, 教师要改变传统思想观念。就教育观而言, 应体现历史教学功能性, 承担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任务。在教育教学中应该关注全体学生发展, 关注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为每一个学生今后的发展和从事终身学习打下基础。要创设平等、人道、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快乐地学习, 充分开放自己的心度, 凸现主体性, 张扬个性, 释放创造力。教师所从事的职业就是开启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塑造学生的思想品德。再次,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有着良好人文素养的教师必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养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要加强人文修养, 主要是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修养,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修养, 同时, 加强课堂教学语言、姿态和表情的修养, 努力达到“意美以感心”、“言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的要求, 从而为学生创造一个“知、情、理、美”多位一体、水乳交融的教学境界。
(二) 课堂教学中既要做到充分利用历史教材, 又要
做到史论结合, 论从史出, 二者相结合才能起到加强人文教育的作用
历史教学离开了具体的知识和环境, 人文教育只能变成空洞的说教, 而无法收到应有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 要充分利用历史教材中所蕴含的人格教育素材的感染力, 不断对学生进行人格熏陶和激励, 潜移默化地施加影响。在教学中结合重大历史事件、名人名言的教学, 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历史教育的说服力是靠摆事实、讲道理。征信有据, 以理服人。历史教育如只重摆史实, 不重讲道理, 或只重讲道理, 不重摆史实, 均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因为前者忽视了历史教育的根本目的和任务, 后者忽视了历史教育的具体特点。历史教育要产生较大的说服力, 正确的方法是做到观点与史料的统一, 应以具体生动的叙述为主, 议论为辅, 夹叙夹议, 寓意于叙, 起画龙点睛、启发思考的作用。
(三) 以学生为中心,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营造平等民主的课堂学习环境, 有利实施人文教育
课改后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仍屡见不鲜, “穿新鞋”依旧“走老路”, 教师没有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也没有创建教学情境的意识。这极大的抑制和阻碍了学生人格的发展, 只能培养出被动、顺从的“人才或工具”。教师要信赖学生、尊重学生, 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 教师在历史教学中, 要注意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及有关的历史资料, 逐步培养他们独立捕捉观点和信息、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 适当让学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分析、比较、评价、综合, 自己设计图表、构筑历史知识体系, 有利于促进他们逐步树立探究科学知识的独立人格。
(四) 指导学生学习方法, 倡导学生主动性学习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传授知识与指导学习方法并重, 既授之以“鱼”, 更授之以“渔”。笛卡尔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但是, 学生却反映多数老师在教学中更多是关注知识的传授, 忽视了学习方法的指导, 使他们难以有效地掌握知识, 导致他们对历史学科“敬而远之”。因此, 在教学中, 我们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 更要重视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 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法。《历史课程标准》倡导学生主动学习, 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 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同时倡导教师指导学生掌握不同的学习方法, 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通过历史教育实现理想人格的塑造, 以及学生通过历史学科的学习为将来个人与社会价值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21世纪国家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 加强人文教育既是对中学历史教育本源的回归, 又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要求。我们要牢牢抓住这个契机, 改革传统教学, 充分利用历史人文教育的优势, 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升华,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中学历史教育的发展与时代要求和社会发展相适应。
摘要:新的历史课程标准所呈现的课程目标与以往的历史教学大纲比, 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把课程目标分解成“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面。二是在思想情感教育目标中突破了以往单纯政治教育的层面, 注重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 把历史教育的社会教育功能与人的发展教育功能结合起来。三是在知识传授中, 提出了可操作的具体内容目标。特别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层面, 扭转了以往思想教育中的泛政治教育化倾向, 力求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 丰富学生的情感和精神世界, 提升学生的人格道德品位, 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历史教育要以培养人文精神为目的, 这已经成为今天史学界和教育界的共识。课程改革给历史教师带来了生机和动力, 使中学历史教学发生很大变化。
关键词:历史教学,人文教育,人文素质
参考文献
[1]宋成剑.近期人文精神研究述要[J].社科信息, 1997, (1) .
[2]何成刚.人文精神[N].中国教育报, 2001, (9) .
[3]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实验) [M].
[4]朱启胜.人文教育:历史教育的本质[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09, (3) .
[5]论历史教学中的人文教育[J].科教文汇 (上旬刊) , 2008, (7) .
历史课中的人文教育 篇5
一 教育实习概况
2006级的教育实习工作由于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工作,在全体师生的努力下,使得实习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动员工作。人文社会科学系对实习工作高度重视,准备工作开始的较早。学生工作动员方面,系召开2006级实习工作动员会,由系主任做动员报告。主要内容:教育实习的必要性及教育实习的意义;教育实习任务;解读实习工作计划和实习工作指导书;如何做好教育实习的各项准备;本次教育实习的具体工作安排;教育实习应有的规范及其基本要求;教育实习工作的创造性工作及综合能力自我培养。教法教师在相应的课堂上为学生做了潜移默化的动员工作,并重点为学生讲述如何做好实习工作的具体准备,在心理和必要的知识准备上为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师方面:根据本次实习工作的具体特点和要求,从实际出发,认真合理地配备相应的教师,为确保指导教师的工作质量,尽可能保证每位教师指导学生数量符合学校的有关规定和要求。
人员安排。本次实习从2009年10月9号开始,到2009年11月20号结束。具体人员安排如下:
初中一年级:158班,实习学生李琴、王丽美,指导老师龙卫;159班,实习学生吴美云、周惠、杨霞,指导老师陈湘婵;160班,实习学生赵亮、赵丽,指导老师文门贺;161班,实习学生肖蓉、钟皓,指导老师文门贺;162班,实习学生徐建、蒋玉娟,指导老师彭雪娥;163班,实习学生彭美元、王晓丽;164班,实习学生侯甜、黄远东、吴蔚,指导老师黄俭民。
初中二年级:151班,实习学生陈姹玫、魏星明,指导老师陈忱;152班,实习学生李彩霞、钟华,指导老师陈忱;153班,实习学生肖婷、饶云海,指导老师周小勇;154班,实习学生刘海华、彭亮节,指导老师陈忱;155班,实习学生刘攀、谭岭,指导老师陈忱;156班,实习学生刘宣佑、罗艳,指导老师陈忱;157班,实习学生谭亚丽、谢坚,指导老师陈湘婵。
实习过程:整个实习工作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一切工作井然有序地展开,各个环节的工作,师生从实际情况出发,都尽努力去做的更好,使实习工作有实效地进行着。现就实习的基本情况进行简要总结。
备课和试讲:按照学校有关的要求和规定,我们的实习工作主要是从备课和试讲环节展开的,考核目标是工作态度及上课前的全部准备工作情况。为此我们做了以下工作:
首先,带队老师通过讲解,使学生明白,备课、试讲在整个教育实习中的重要性,备课既是备知识,也是教学的综合性准备,备课不等于背课,是需要进行专业知识、教学对象、教学方法手段等全面的教学准备工作。它是上好一节课的基础,是教育实习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课堂教学质量;其次,要求学生向实习校指导教师虚心学习,请教,保证观摩课的时间,感受好的教学所需要的内容,提高自己对教学的鉴赏力,努力与指导教师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沟通;其三,实习生之间要互相学习交流,由学生负责人带领实习生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提倡同学们之间知识互补和教学技能方法的交流和学习,同是地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互帮互助精神;其四,学生是个性的,社会需要的是有综合能力素质的教师,为此,积极鼓励学生发现自己的个性的,在认真学习和借鉴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由于指导教师的工作严谨和负责,从实际执行效果而言是良好的,多数学生能够认真备课过程中,虚心向指导教师和带队教师请教,同学们之间也能认真交流和帮助,为实习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带队老师严格要求学生,保证每个学生在上课前必须试讲合格,努力达到最佳状态。
上课情况: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4个教案和4节以上教学任务。从情况来看,基本上完成了这些教学任务,但由于受到了甲流的影响和有些同学因报考研究生的原因,有一些同学可能少一节。
班主任和班会工作:从总体来说,班主任和班会工作完成的比较好。在学校得到了校领导和班主任的支持和指导,能够很快融于班级,进行班级工作,开展班会,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活动,并有机会进行教育调查工作,效果很好,并受到了广泛的好评。
教育调查:教育调查是实习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大多数的同学能够认识到教育调查的重要性,在实习期间就进行深入的调查,获得了大量的调查资料,回校后,都能认真分析,认真完成教育调查。
教育实习总结:实习工作结束后,各实习点师生进行了工作总结,并通过评议,确定了学生实习成绩。
教师指导情况 指导教师的配备及要求:本次实习带队指导教师共2人。带队教师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并保证在实习校指导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认真做好实习期工作中的每一环节。要求有指导记录、听课记录、研讨记录、工作总结等。保证学生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等。在实际工作中,带队教师普遍教师都表现出了良好的职业修养,严格遵守指导规范,为实习生服务,在每一环节上把好关,带队老师虽然都有授课任务,但努力克服困难,使实习工作顺利而有成效地进行。
二
实习工作的成绩与问题
(一)实习工作的成绩
1、学生专业基础知识方面,通过实习,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有了很大的提高。专业知识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班期间最重要的积累,也是其优势和专长所在。从实习的情况来看,大多数的学生在专业方面能够理解深刻,掌握比较好,但也有少数的同学没有很好的把握。主要表现在专业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基本史实掌握不好,对于课本上的知识,似曾相识,但不能很好的深刻的理解。这次实习中,也突出了对于专业知识掌握的比较好的同学的优势。例如谭亚丽、谢坚、王晓丽、谭岭、徐建、李琴等几位同学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就比较好,上课把握透彻,在课堂上运用自如。通过这次实习,大家都认识到了历史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史实对于历史教学的重要性,都能在实习的同时补充自己的专业知识,使自己的专业知识更加牢靠。对于专业知识比较薄弱的学生,在实习期间通过自己的刻苦学习和记忆,专业知识有了很大的提高,已经基本上能够适应教学的需要。
2、学生的教学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得到了实习学校的肯定和认同。从总体上来说,在教学能力方面,历史专业的学生完成的比较好,表现出来了历史专业的优势。这源自我们人文系一直对学生教学能力的重视和培养。在实习之前,为每个实习生都配备有指导老师,在学校就进行了备课和试讲,对每一位实习生都进行了点评,指出了不足和优点,提前让每一位实习生进行实践。为保证实习教学环节中心工作的质量,实习带队老师在努力使学生备好课的同时,严格做好学生上课各环节工作。一方面为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教学准备和心理准备,使学生能够有一个良好的情态上好课。另一方面,时刻保持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注意发现学生地上课过程中存在的共性及个性问题上,及时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
通,保证学生能及时地得到指导教师的指导意见,同时得到同队实习同学和帮助改正不足,提高教学水平。因此,我们的实习得到了实习学校的领导、老师和学生的肯定和认同。当然,教师的基本素质是综合性的,主要体现在教师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理论,深入研究教学对象,采取恰当的方式和手段,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从本次实习情况来看,实习生普遍表现出了良好的素质的技能。例如罗艳、侯甜、陈姹玫等几位同学在实习过程中教态自然,教法多样,师生互动,教学效果明显,不仅完成了教学要求,而且也获得了学生的肯定。
3、班主任工作成效明显,实习生班级管理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班主任工作一直是实习工作中比较复杂的一项,但是在这次实习中,我们实习的学生在原来班主任的指导下,都顺利的完成了实习工作中对班主任工作,取得了很多收获和成效。魏星明、周惠、刘宣佑、吴美云等同学在班主任工作中表现突出,得到了原任班主任的好评,特别是周惠和吴美云两位同学,原任班主任对他们管理班级的能力和效果评价特别高,要求他们担任了四周的班主任,超过了每人一周的标准。实习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参加班主任工作,增强了他们对以后班主任工作的信心和能力,为以后的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班会中,我们实习学生能够根据当下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状况,设计出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班会,其中,李彩霞、肖婷、王丽美、肖蓉等同学的班会既有成效,学生的参与程度也高,效果明显。
4、教育调查从总体上说,主要特点有:一是选题比较切合实际,具体客观务实,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二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教育调查报告是以问卷调查形式进行的,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当前中学教育中的一些问题,主题清晰,目标明确,调查深入,论述有据。可以说,基本上达到了原先设定的要求。
(二)实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是受传统式教学模式的影响,许多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惯于独角讲授,而缺少师生互动,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一方面表现在难以形成良好的课堂活跃气氛,使学生在较为宽松的环境中进行积极的思考和参与课堂教学中来;另一方面,由于专业知识的不扎实,课堂上,所提问题有时过于表面化,缺少实质性的深入分析,难以达到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目的,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
2、从严格意义上说,教育调查报告是应当建立在学生对中学实际工作深入了解基础上的,在很大程度上是学生平日对教育现状的关注和探讨,仅一个实习期的中学实习时间内是难以出色完成的。因此,有一些教育调查报告的质量和深度不够,缺乏对现实问题深度的分析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浅谈历史教学中的人文素养教育 篇6
关键词:人文素养;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8-081-01
0
历史学科是一门具有极强人文素养教育功能的学科,进行人文素养教育是历史教学的灵魂,历史教学必须围绕这个中心进行。在日益急功近利的今天,中学历史教师怎样把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作为终极和崇高的目标,致力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把它有机地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并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中,使其成为课堂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已经越来越迫在眉睫地成为当务之急。而现在的历史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却存在严重问题,主要原因有以下四点:
一、当今教育只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智力的开发,而忽视了道德、价值观等人文素养方面的教育。這就造成了这样的严重后果:一方面是人们重“理”轻“文”导致理科知识的过剩;另一方面是人文素养的严重不足——缺乏正确的社会理想和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缺乏社会公德和对人的理解与宽容。
二、历史教学以追求升学率、及格率和优秀率为最终目的,人文素养培养被看作为软任务而不受重视。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片面强调分数、升学的价值,注重知识的灌输和机械训练,学生成了教育和考试的“机器”,忽视了智力开发、个性张扬和对社会生活的情感体验,导致历史知识的人文性严重地遮蔽,学生的道德水准下降。
三、历史教学中人文素养教育与现实相脱离,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通过学习历史而认识现实。我们在向学生进行人文素养培养时,多集中于“历史”的视角、传统的遗产,着眼于“过去性”。现代的历史教学不仅需要“历史视角”,更应该具有“现代视角”,只有帮助学生通过学习历史而认识现实,学生才会真切感悟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和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从而热爱历史,积极主动地学习历史,学好历史。
四、历史人文素养教育支离破碎。教师在人文素养培养方面,无系统的教学计划和目标;且方法单一,缺乏趣味。
在迈向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也是不可或缺的。尤其是中学历史教学,更应关注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因为,历史学科在培养人的系统工程中,尤其是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不容忽视的重要性,这已是一致的共识。那么,如何才能使历史教育真正实现人文教育的目的呢?以下几项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1.历史课堂教学加强情感的投入与陶冶
“动人心者,莫先乎情。”历史教师首先必须对历史教学有情感,对学生有情感,这样,才能在实际教学中把情感注入其中,从而使历史课堂不再是那么枯燥乏味和毫无生气。况且历史本身就是丰富多彩和充满情趣的。历史本身的无尽沧桑,给我们留下了可供发挥的广阔的情感空间和绝好的素材,在教学过程中,怎能对如此浩瀚丰富的历史内容、一代代风流人物的神采举止无动于衷?而教师在这种情感讲述中,必然把历史教育和人文思想无形中注入了教学内容;学生在这种情感碰撞中,必然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我们所要传导的知识和理念,以及其中渗透的强烈的人文精神。
1.深入钻研教材,挖掘教材的人文内涵
中华民族以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著称于世。悠悠五千年,巍巍中华魂,我们祖先留下的人文财富太多太多了。其优良的传统道德修养、品格情操,在中学历史课本中,不胜枚举。有精忠报国、捐躯济危的爱国情怀;有富贵不淫、威武不屈的气节操守;有自强不息、精进不止的积极人生;有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的求是精神……实践证明,通过对历史教材的挖掘,拉进历史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历史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对学生的情感就会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3.对历史现象及人物进行评价时应当加上道德维度
对历史现象及人物进行评价时,既要承认它推动或阻碍历史进步的客观作用,也要分析其心理、动机和机制,看到它对于人类生活和人类精神的影响,认识它在道义上的是非善恶。
4.转变教育观念,加强人文修养
要建立注重学生生命发展的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面向全体学生,平等地关注和尊重每一个学生,力求创设民主、平等的教学气氛,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学生体验到平等、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与关爱,有利于他们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5.加强历史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
教师是发展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因素。邓小平同志说过:“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为适应人文素养的教育的需要,必须培养教师自身的人文精神品质。新型的历史教师,还应追求一定的个性,追求大气,豪气,追求历史学者的博大精深。
历史教学应注重渗透人文教育 篇7
一、当前中学历史教学存在人文素养教育方面的严重缺失
多年来, 虽然许多教师在教学中涉及情感目标, 但有些呈现为苍白无力的说教。如加强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 重视学生的心理发展等环节, 往往被忽视。尤其是当前中学教学深陷追求中、高考成绩的误区, 更是“缺乏人文素养 , 失落人文精神”的一个重要例证。
此种教学状态所带来的后果, 就是学生虽掌握了许多历史知识, 但审美情趣普遍不高, 心理健康程度不高, 以致存在信仰危机、道德失范、个性扭曲、自私自利、功利心强、自律性弱、责任心差、同情心淡薄等倾向。可以说, 当下一些大中学生的不良品行, 如不讲文明、不守规则、不敬师长等行为与其在中学时代未能得到人文素养教育不无关系。
随着素质教育的展开, 上述诸多情况已有所改观。历史学科中的人文教育、人文精神因素仍未被发现和挖掘。中学历史教学中人文素养教育的严重缺失, 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人格和心理结构的缺陷, 给他们的成长和就业带来严重的挫折危机。
二、中学历史教学进行人文教育的深远意义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中学历史教学进行人文教育的重要目标。历史教育真正的教育功能就是引领学生正确的方向理想和信念。
1.培 养 人 文 素 养 是 历 史 新 课 程 标 准 倡 导 的 理念 。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 :“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 ……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历史课程应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和能力, 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也就是说, 今后的历史教学, 从初中起就要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 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发挥历史教学的人文教育作用。
2.人 文 教育 是 为 了 促 进 学生和 谐 发展 。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养和谐发展的人, 人文教育在达到这一目的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历史教学只有改变那种重知识传授、轻素质培养的倾向, 通过人文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 健全人格, 才能培养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3.人 文教育 能 助 学生 树 立 合 理 的价 值 观 。
在历史教学中, 通过对中学生进行人文教育, 让学生在探讨历史事件、分析历史人物的过程中, 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潜移默化地提高人文素养, 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能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等各种基本关系, 形成健全的人格, 培养强烈的公民意识和法制意识, 逐步形成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乃至对全人类的责任感因此, 人文素养教育能进一步帮助学生确立合理的价值取向。
三、中学历史教学渗透人文教育的方法
如何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呢? 笔者认为, 重点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 ) 充分 认 识人 文 素 养 教育 在学 科 教 学 中 的 重要 性 。
人文素养教育是历史教学发展的必然, 是落实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目标的要径。历史学科的教育教学除落实教学大纲要求外, 一定要重视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 突破思维定势 , 切实转变 教育观念 , 在备课时 将“提高学 生的人文素 养 , 培养学生 的人文素 质”作为重 要目标 , 重视挖掘 本学科人文教育的因素, 制定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具体目标和要求。
(二 ) 充分 挖 掘 教 学 内容中 的 人 文 因 素 。
历史教师要从教材中充分挖掘人文价值观、人文态度和人文精神等因素。如史学界认同的尧舜禹三代以文德治世, 是中国人文精神的始创时期;孔子是中国的人文先圣, 儒家思想是中国人文精神的基础。鸦片战争后, 在“西学东渐”过程中, 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逐渐发展出具有近代中国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西方的天赋人权说、进化论等先进人文思想观念, 成为批判封建专制、唤起民众的强大思想武器, 等等。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 进行整合, 精心设计历史教学的人文教育专题, 使学生更好地适应人文素养教育的学习。
(三 ) 教 学 内容 的 安 排 着 眼 于 学生 素 质 的提高 。
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应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充分运用丰富多彩的历史资源, 重组教学内容, 以符合中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的形式, 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 由已知到未知, 由简单到复杂, 由浅显到深化, 由感性到理性, 品格与情操得到陶冶, 达到全面培养学生素质的目的。
(四 ) 开 发和 利 用 地 方 、校本 课 程中 的 人 文资 源 。
重视开发和利用地方、校本的课程资源是中学历史教学的优良传统。各地乡土历史读本、文物古迹、历史博物馆等都可以纳入地方、校本课程系列, 如《漳州历史》读本、南靖科岭教育基地等。历史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乡土人文教育资源, 挖掘其中蕴藏的人文精神, 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
历史课中的人文教育 篇8
一、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将人文精神的培养渗入历史教学目标中
传统的历史教学以知识、能力、情感作为教学的三大目标,而三者之中,又以知识、能力目标为主,教学中虽然也涉及情感目标,但往往多是空洞无物不切实际的说教。因此,历史教师首要的工作应该是充分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价值,重视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突破思维定势,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在备课时将“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作为重要目标。
二、认真发掘教材,营造积极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感悟
历史学科是研究人类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其中包含有许多鲜活的富有个性的历史人物,蕴藏着非常丰富的做人道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学习历史人物的事迹及其思想,感受具体的人文情怀,从而学会做人,并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同时,还要认真钻研教材并充分发掘教材本身的人文内涵,营造充满浓郁人文气息的教学环境和氛围,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平等地关注和尊重每一个学生,给他们以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及展现个人能力的机会,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三、立足历史学科,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历史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现代公民。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特点,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及自身的特点,创新教学模式,立足历史学科本身,选取能够让学生体验美好人生、激发学生积极心理的内容,使学生全面认识历史,陶冶情操,认识人类智慧力量的伟大,产生对人类文明的敬重感;要立足历史学科辐射相关学科,联系现实,选取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素材,培养学生关注现实、关注人类共同命运的朴素情感和责任意识;要立足历史学科,开展丰富多彩的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如开展课堂讨论、组织辫论会、举行历史故事会、举办历史讲座、组织学生考察历史遗址和遗迹、让学生采访历史见证人、编演历史剧等,为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合作与交流提供条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使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和陶冶;要立足历史学科,结合校本课程的开发,利用学校、社会人文资源环境,选取具有潜在教育意义的素材,确立学习内容,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校外的历史考察和社会调查,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运用已学的历史知识、技能和方法解决问题,提高实践能力,有效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从美学的角度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也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美育是以形象为先导,以情感为中介的教育,情感性是美育的一个基本特征,没有情感的参与,就不能发挥历史教育的审美功能,不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学法,不仅本身体现了美的意蕴,而且能唤起学生心灵深处的审美情趣,更有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历史教学中的美感教育能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学生高尚向善的情操,寓教育于审美愉悦之中,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浅谈历史教育与人文精神的培养 篇9
一、感知历史
首先,通过“感知历史”来感知我们身边的社会,尤其是社会的发展,体验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价值和作用。在根据新课标编制的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教学中,我根据本册第5课《和同为一家》的课文内容,安排了历史活动课《历史剧—文成公主入藏》。学生通过自行编演《文成公主入藏》,形象地再现了历史情景,加深了唐朝和吐蕃所代表的汉藏两族人民间世代友好的情感体验,提高了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其次,组织学生参观历史景点、博物馆等。如在讲了八年级历史《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的内容之后,利用五四青年节前后的时间带领学生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河北省乐亭县“李大钊纪念馆”和“李大钊故居”参观访问,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李大钊的了解,感受大钊精神。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历史在今天的存在,理解历史对于今天的意义,从而建立对社会的正确认识。
二、对生命的尊重与关怀
关怀和尊重生命是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历史教育在这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历史教育主要是以人及人类社会及其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一切以人的存在为基础。必须以人为本,这是尊重生命的出发点。其次,历史课程中有大量关爱和尊重生命的素材。如中国历史中的《辉煌的隋唐文化》一课中讲到隋唐之际著名医学家孙思邈,他医德高尚,医术高明,以毕生心血写成《千金方》,在百岁高龄的时候,完成了《千金翼方》一书。他的医学著作之所以要以“千金”命名,是因为他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此外,还有世界历史中欧洲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思想等。在历史教育过程中,我们歌颂赞美关爱和尊重生命的行为,鞭挞批判对生命的践踏和侮辱,使学生树立对生命的正确意识,热爱生命,热爱生活。
三、对不同意见和观念的尊重和包容
人文性是对人及人类社会的关注,而人和人类社会是复杂多样的,尊重和包容不同的观念和文化,是历史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这也是其他学科不具备的优势。其原因有二:其一,历史学科所涉及的内容往往具有不确定性。因为观察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和角度的不同,对同一历史认识客体所得出的看法和结论也可能不同,除处理一些特定内容(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等)没有争议外,大部分的历史研究和学习内容存在不同程度的争议。随着思想的活跃和信息渠道的多元化,使学生学会对学习内容有不同看法的情况,在历史教育中经常会出现,这正是历史课程的魅力所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向学生展示历史学科的包容性,让学生学会尊重不同的意见和观点。其二历史课程所涉及的内容还包含其他不同的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具有学习内容的多样性。学习全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并在学习过程中理解尊重不同的观念和文化,是历史教育的重要任务。历史课程标准规定历史课程要使学生“感悟人类文明的多元性,共溶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认识到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他们创造的文明成就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树立正确的国际意识,培养理解、尊重和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精华的开放态度”。通过世界现代史的学习,学生应学会“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理解和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增强国际意识,以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看待世界,吸纳人类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了解当代世界的多样性、多元性和复杂性,树立忧患意识,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立志为促进人类进步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在学习中国历史的过程中,我们会学习到中国国内各民族不同的民族文化,体会到中华文明的博大宽广;在世界历史的学习过程中,我们更能体验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多样性,理解不同的文明对世界的贡献。世界各民族、各地区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有些方面与我们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差异很大,但我们必须学会尊重、理解多元文化,并汲取其优秀的东西为我们所用。
四、充分发掘历史教材中的人文精神素材,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历史课以其丰富的内容、博大精深的内涵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及情感、人格等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历史教育是最能启发学生思考的。如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唐太宗李世民,他在位期间居安思危、以史为鉴的开明思想和政治远见,以及中国近现代的重要历史人物孙中山、毛泽东和邓小平等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富强而不懈努力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对于启迪学生的思想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总之,中学历史课程具有很多充满教育价值的人文精神素材,教师应进一步发掘,在教学过程中加以适时、适度地点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五、历史教学课上营造和谐、平等和民主的课堂气氛
历史课中的人文教育 篇10
一、初中历史教学发挥人文教育功能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就初中学生来说, 人文素养的培养主要通过教师传授的人文社科知识, 以及课堂教学过程中所构建起来的人文教育氛围来实现。在充满浓厚的人文教育氛围的学习环境当中, 学生通过接受和学习相应的人文知识, 可以真正帮助自身将正确的自我评价能力、自我认识能力以及良好的人格修养建立起来, 进而促进自身人文素养的提升。作为初中学生接受和学习人文知识的重要途径, 初中历史教学在培育学生人文素养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 历史教师借助于讲授历史知识, 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将必要的历史价值观建立起来, 并且能够促使他们立足于历史的角度, 全面且客观地看待问题, 进而使学生切身地领悟到人与社会、自然以及其他群体、个体的关系, 帮助学生在相关历史知识的把握中, 逐渐地养成正确的黑白是非辨别能力, 并且实现良好情操的培养及陶冶。这样, 在长期的历史知识的学习过程中, 学生便能够通过历史知识对自身健全的人格进行不断的塑造, 进而将深厚的人文素养培养起来。
近年来, 社会发展的步伐日益加快, 人们整体的生活质量也随之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然而, 现代人们的心灵状态却逐步趋于空虚。对初中学生来说, 由于自身人文素养不高, 在这种社会环境中, 他们无法正确看待自身的抑郁及烦躁, 也无法立足于自身的素养, 将这些问题有效及时地解决。所以, 在初中教学过程中, 初中历史教师应当正确地引导学生, 帮助他们尽快地将历史认知态度加以构建, 使他们能够对社会环境的变化正确地加以看待, 从而帮助学生健康积极地成长。
二、初中历史教学发挥人文教育功能的有效途径
新课标明确要求, 初中历史教学要发挥出人文教育功能, 由此可见, 历史教学在学生人文素养培养中的重要性。但是, 在初中历史教学的人文素养培养中, 难以避免地存在着诸多问题, 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产生了较大的制约。所以, 初中历史教师应当积极地探究发挥历史教学人文教育功能的途径, 以便于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不断提升。
1. 加强历史教学与时政的结合
历史与现代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 因此,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 教师应当将历史教学与时政有机地结合起来, 对学生实施人文教育。比如, 在对海峡两岸的内容进行学习时, 教师可以与当前的时政进行联系, 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加以培养。再比如, 目前的钓鱼岛事件, 中日甲午战争于1894年爆发, 而日本于1895年由内阁会议决定, 对外界声称钓鱼岛属于“无主地”, 随后强迫中国签订《马关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按照条约规定将“台湾全岛及附属岛屿”全部割让给日本。然而,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开罗宣言》明确提出日本应当把钓鱼岛的所属权切实地交还给中国。由此可见, 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中国领土神圣不容侵犯。通过历史学科知识与时政的结合, 学生便能够在潜移默化中产生爱国情怀, 从而更好地培养人文素养。
2. 创设良好的人文教育环境
环境往往对人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 并且会在不知不觉中把影响深刻地留存在人们的记忆以及灵魂当中, 进而对人的一生发挥出难以估量的作用。所以,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 历史教师应当逐渐对人文素养教育进行渗透, 尽可能将历史教学的功利性淡化, 对学生实施和谐轻松的历史教育, 在教学中最大限度地创设良好的人文教育环境。比如, 在“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知识的讲授中, 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讲义和团运动对八国联军侵华的英勇抵抗以及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等, 从而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将浓厚的爱国情境氛围构建起来, 在此氛围中积极地引导学生切身地融入历史事件中, 引起学生与历史英雄人物的共鸣, 并且增厚爱国情感及抵抗侵略的决心, 从而帮助学生将良好的人文素养培养起来。
3. 重视历史教材中人文素材的挖掘
现行的初中历史教材中蕴含着大量且丰富的人文教育素材。众所周知, 我国有着尤为悠久的历史。在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追溯中, 解读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有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中华民族一直都是充满智慧且勇敢勤劳的, 虽然在秦始皇时期有着相对较低的劳动生产水平, 然而广大劳动人民通过自身的勤劳勇敢和聪明才智, 将世界第八大奇迹创造出来;古代的四大发明也是非常辉煌的壮举。我国的这些历史均充分表明, 中华民族有着自强不息的精神以及过人的智慧, 是值得我们引以为傲的, 这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爱国热情便能够被激发出来。与此同时, 世界历史中也涵盖着诸多人文素材, 比如弗里茨·哈伯曾这名德国科学家, 利用自身所掌握的知识将氨制造出来, 并且以此为基础将含氮的肥料研制出来, 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作物产量的提高, 为广大人民群众作出了尤为突出的贡献, 由此弗里茨·哈伯曾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但是, 在巨大的权力面前, 他却并未选择造福于人类, 而是为了追逐权力, 在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研制化学武器, 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十分惨重的灾难。由该历史人物可知, 人文素养能够决定一个人是流芳千古还是被世人唾弃。通过历史素材的学习, 实施深刻的人文教育, 让学生真正地认识到提高自身人文素养的重要意义, 从而形成正确的精神导向及价值观。
高中历史教育要发挥人文教育功能 篇11
可是,我们翻开现行高中历史课本看看,里面究竟描写了几个鲜活的人物呢?介绍了几个有趣的故事呢?展示了几个经典的艺术品呢?很少很少,而且大多也只是用来陪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内容。首都师范大学教授赵亚夫先生痛斥这种现象说:“讲屈原只知《离骚》名,不知《离骚》事,内容无力,概念空洞;说到司马迁,只有一部书,一句话的印象;谈张骞、苏武不过陪衬丝绸之路而已;论霍去病也只渲染一条情节——‘马踏匈奴。”可以说现在的历史教育过于重视政治教育的功能,在历史教学中普遍运用“以事带人”的叙述方法,而人文教育中的“以人事说理”的独特性被故意或无意忽略了。为了克服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教育所面临的这些不利因素,对教师的个人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较为困难的条件下,我们不应气馁,应积极创造条件,在“夹缝中求生存”,尽可能发挥高中历史教育的人文教育功能。
第一,加强教师自身的人文修养。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开发教育功能、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实践者,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对于历史教育能否发挥其人文教育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历史教师除了在从教前所获得的丰富人文知识和形成的人文为本的历史教育观外,还要在从教后,利用各种类型的业务培训和学历进修,广泛地涉猎并一定程度上了解和掌握构成历史的各要素如语言、文学、哲学、音乐、美术、宗教、民俗等各学科的基本知识。在此基础上,结合社会生活实际,通过不断的自我反省、感悟,从而提高历史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
第二,注意发掘历史教材中蕴涵的人文因素。如介绍孔子时,除了对孔子的生平及思想进行必要的全面讲述外,还可引用《论语》中的记载。例如,孔子有次外出回家,其家人告诉孔子,家中马厩曾失火。孔子问家人:“有人受伤吗?”这让学生看到孔子是一位慈祥的老人,其话语中不正体现孔子对人的关怀,体现了人道主义的精神吗?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有许多宝贵的精神文明财富,形成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人格特质,如热爱真、善、美,讲求礼、智、信,勤劳节俭、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等,这些传统的优秀人格品质,需要通过普遍化的人格教育去挖掘和发现,使之在青少年身上发扬光大。世界史教学中也有很多可以进行人格教育的素材,如介绍罗斯福身残志坚的事迹,可以帮助学生养成矢志不渝的顽强意志;介绍布鲁诺、居里夫人等人的事迹,可以培养学生追求科学和真理的求知态度;介绍哥伦布、麦哲伦等人的事迹,可以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勇于探索的品质;介绍列宁、甘地等革命家的光辉业绩,可以帮助学生培养笑对挫折、胸怀坦荡的品格。教师应该对历史人物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所表现的人文价值进行挖掘,帮助学生追寻历史人物的足迹,解读历史人物的人生,寻找历史人物的成功经验及人生智慧,从而启迪学生,丰富学生的人生。这将对学生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第三,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在教学中要形成这样的人文素养教育的思想: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发掘学生潜能,创造一种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的氛围,以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的思维能力为核心,并不断根据高中学生的特点,对教材的有关内容作适当的取舍,预设好课堂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在尊重教学规律、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和人格养成的前提下,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式进行人文素养教育。如可根据某一章节教学目标、内容及其特点,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通过幻灯、录音、录像、电影片断、电脑多媒体展示来创设一定的历史教学场景或情境,以增强学生的历史感(历史的体验、想像、感悟等),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潜移默化中自然而然地孕育出各种深厚而高尚的情感,以达到对其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目的。
第四,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模式,把人文教育真正贯穿于整个历史教学之中。历史学习是一个学生认识历史的过程,从感知历史、积累历史知识、理解历史,到对历史现象进行理性思考(比较、分析、演绎、归纳等),以了解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找到历史发展的特征和规律,从而认识历史和现实的过程。新世纪以来,新的教学方法层出不穷,历史研究性课程、校本课程的开设,新课程教学的实施,都极大地开拓了广大师生的视野,大大促进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也为加强人文素养教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途径。
第五,重视历史和其他学科(如地理、政治)之间的联系。这也有利于紧贴高考对综合能力的要求。因此,在历史教学中除了要注意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对人类的历史、人类的现在与未来以及对现实社会生活的理解、关心和感悟,引导学生从历史人物的功过得失、经验教训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从中学会生活、学会交往、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民主竞争和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意识,保证其在以后漫长的人生道路上的可持续发展。
历史课中的人文教育 篇12
一、依据课标确定教学立意
每一堂历史课都有自己的思想灵魂, 这就要求教学设计中注重教学立意, 既要抓住核心内容, 又要领会学习本课的价值所在。例如笔者确立《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一课的教学立意为:通过了解汉到元政治制度的创新及影响, 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体会中华民族管理国家的政治智慧, 另一方面要使学生感受到人治的诸多弊端, 理解从专制走向民主、从人治走向法治是历史的必然, 也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 提升学生的民主法治意识, 增强个人的公民修养。再如《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一课的教学立意为:了解希腊民主政治的形成及影响, 理解古希腊留给后世一大政治遗产是人文精神。没有教学立意, 即使学生把这两课的历史知识记得很牢, 但他们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 是否形成对民族、国家和人类文明成果的认同感, 是否能够汲取历史经验教训, 从中获得人生启迪等等, 这些充满人情、思想的人文气息很难散发出来。
二、尝试“以人带事”的教学法
钱穆先生曾讲过:“历史讲人事, 人事该以人为主, 事为副。非有人生, 何来人事?”“思想要有事实表现, 事背后要有人主持。如果没有了人, 制度、思想、理论都是空的, 靠不住的。”历史教学中, 我们不妨尝试“以人带事”的教学方法。历史是有生命的, 是有血有肉的, 历史教学中要关注细节, 关注历史事件的具体性、历史人物的多面性。如分析雅典民主制的弊端, 教师引入苏格拉底这个人物的思想言行和个人命运, 使学生认识到雅典运转民主由选官制度改为“抽签”方式, 民主制度的公正性将受到严峻考验, 雅典民主走向了反面。关于《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一课,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2年第4期的一篇教学设计中, 以“华盛顿的忧虑、努力、担当、缺憾”这一人物为线索展开教学。无论问题讲解还是人物评价, 防止讲课过度的抽象化、概念化。“以人带事”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丰富多彩的历史画面, 活化历史, 贴近学生的生活, 让学生感受有生命的历史。
三、合理利用乡土资源
历史教学要富有人文气息, 教师就要营造文化氛围, 把乡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于我们的历史课堂是最合适不过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 乡土历史课程资源与课堂教学的有机整合引起了更多人的重视。《宋明理学》 (岳麓版) 的思想深奥、晦涩, 方旭老师利用乡土资源进行开发设计。他以游览“千年学府”的岳麓书院为线索展开教学, 既抓住本课的核心内容———理学的形成发展, 理学的主要代表及主张, 又使学生感受到书院的文化气息、理学的思辨、古代士大夫的人格和气节。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历史就在身边, 就在眼前, 就在生活的各个角落。丁丁老师的《挑战教皇的权威》 (岳麓版) 教学实录中, 以学生家乡的两座教堂入手, 识别它们是天主教堂和新教教堂, 导入新课教学。笔者相信学生的思想感情与家乡联系得越紧密, 越能激发学生对家乡的文化自觉意识, 感受乡土史的文化气息, 感受历史课堂的人文魅力。
的确, 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面对高考, 要“务实”:重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 培养学生解析历史习题的能力。但是,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也不可忽视“务虚”的一面, 警惕历史教学中人文教育的缺失。赵亚夫教授曾说:“历史教师的任务是教会学生真善美, 教会学生与他人相处, 教会学生诚待自己和他人的人生, 对学生的终生发展有实际作用。一节历史课不是用来为教师赢得喝彩, 而是实实在在地服务学生的人生, 这才是一堂成功的历史课。”因此我们尽量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 唤醒学生的历史情感, 促成学生的历史意识,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打造有生命、思辨、动情的历史课堂, 给学生“带得走”的教育!
参考文献
[1]钱穆.国史新论[M].北京:三联书店, 2005.
[2]方旭.利用乡土资源, 进行课程开发——宋明理学教学设计[J].历史教学, 2012 (1) .
【历史课中的人文教育】推荐阅读:
历史教育中的人文主义11-14
高中历史课程人文教育08-03
历史教学与人文教育09-07
历史课中的尝试教育09-11
历史课中的目标教育10-26
历史课中的思想教育08-09
历史课堂中的创新教育08-16
历史教学中的爱国教育11-04
历史教学中的国情教育11-09
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