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文素养

2024-05-23

历史人文素养(精选12篇)

历史人文素养 篇1

人文教育倡导以人为中心, 它不仅关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处理, 而且注重人与整个精神世界的关系处理, 通过传授人文知识的方式, 培养人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 引导人们对社会的各类现象包括自己的行为做出合理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科学教育则提倡以客观事物为中心, 它关注的是人与物、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整个物质世界的关系处理, 通过传授科学知识来培养人们的科学精神, 提高科学素养, 探索大自然的各种规律, 做到求实求真。人的发展要实现改造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一, 也就是要在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下实现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结合, 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是教育的必然趋势

爱因斯坦曾经说道:“仅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 通过专业教育, 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 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的感情, 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意鲜明的辨别力, 否则, 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 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因此, 一种能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必然是把科学和人文知识相融合, 提高科学认知与运用水平, 对价值观念具有判断与选择能力的教育。

1. 人的发展要求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

人的存在与发展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来维系, 同时也要有对精神的体验与享受。同时满足人的外在物质和内在精神的发展需要则要通过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才能实现。美国圣母大学校长赫斯柏认为:“完整的教育应同时包括学习做事 (learning to do) 与学习做人 (learning to be) 两部分。学习做事必须接受科学教育, 养成科学精神;学习做人必须接受人文教育, 养成人文精神。”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们在关心物质世界的同时, 也关注着自己的人生目标、人类生存的终极意义, 科学和人文精神因此有了更高层次的融合。人们的物质生产水平不断提高, 为人文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同时, 人文理论也需要具有说服力的科学理论来充实和支撑, 而科学技术的发展也需要人文理念的正确引导, 才能使社会向更高层次发展。所以, 加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是当今教育的必然选择, 也体现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时代走向。

2. 教育发展趋势引导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

世界各国普遍开始加强人文和科学知识的教育, 把培养更为全面自由发展的人才作为教育的目标。美国教育在培养高端技术人才的同时, 也非常注重人文教育。相比较而言, 中国的高等教育形式单一, 偏重政治理论课程, 只是把人文教育课程作为选修课, 削弱了学生学习人文知识的积极性;再加上传统的中国应试教育模式根深蒂固, 因此不易培养出创新型人才, 也不利于中国教育发展。

所以这两种教育相辅相成、和谐统一是高等教育的发展所必需的, 让大学生既会做学问, 又会做事, 更会做人, 这也是现代大学应当追求的教育理念。我国教育改革必须直面这一问题。

二、融合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是教育的作用对象, 既是工具, 也是目的本身。要达到“人是人的最高本质”目的, 应致力于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 也就是说, 作为一个完整的人, 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 实现人向自身、向社会的人的复归, “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 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 成为自己本身的主人——自由的人”。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应停留在知识灌输的传统定位上, 而应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指导下, 以科学和人文知识作为实体内容, 以人文素养——“价值理性”、科学素养——“工具理性”作为价值取向, 在追求自然、社会、人自身规律的过程中要合乎客观发展规律, 合乎主体目的, 尊重主体价值, 进而实现规律性与目的性的统一, 教育主体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共同、协调发展。

三、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视野下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结合的途径

1. 树立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相统一的教育办学理念

(1) 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是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结合的前提。教育观念建立在人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的基础上, 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和时代特征, 是对教育发展规律及其内在本质的理性认识。当今社会, 人们正是因为意识到了科学发展与人文发展和谐统一、相互融合的重要性, 逐渐提高了对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相结合的重视。

(2) 树立教育“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的价值观。教育促进经济的发展, 培养人的个性特长, 开发创新能力以及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使人们更加深刻认识到科学发展与人文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不可缺少的双翼, 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是社会的需要, 而在此基础上, 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结合又成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实现方式。这就要求教育要首先确定与之相适应的价值理念, 因而, “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的新的教育价值观, 就成为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相结合的重要思想引导与坐标。

2. 重视教学环节的改革, 实现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结合

(1) 开发、构建、实践多种教学模式, 积极运用网络教学资源, 重视实践教学, 改善评估方式, 加大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力度, 使科学教育课程建设产生质的飞跃;将应用型教学理念贯彻教学过程始终, 通过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系列精品课程的建设和开发, 使学生夯实基础, 提升文化素质, 提高学生基本技能水平, 在实现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互融的课程建设过程中, 确保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课程建设健康持续发展。授课方式应由连续式细节授课转变为跳跃式平台教育, 教学形式应由单一式课堂教学转化为多样式互动教学。

(2)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从而促使其成为有益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因此,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与科学、人文素养融合的研究在个性发展、文化传承发展、完善教育等方面有着实际的应用价值。

3. 在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学校应鼓励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校外实践活动, 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根据新时代的新要求, 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 为培养素质全面、适应社会发展的新人才而努力。其好处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方面, 有利于学生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知识应用于实际, 并服务于社会。另一方面, 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的过程中, 可以增加对社会各方面的了解, 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与培养人文精神, 从而增强对祖国的使命感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摘要:教育的主客体都是人, 人在生产力诸要素中最为活跃。如果将教育中的人当成一种“工具”, 而忽视他的价值、本质、需要, 则是对教育生命本质的漠视, 并将教育引向“工具化”的歧路。因此, 教育必须将科学与人文巧妙结合, 创建一种新的人文主义思想和新的科技文化理念模式, 并将其运用到实践中去, 坚持以人为本,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科技,教育,素养,人文

参考文献

[1]龚光军.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与重构[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2) :37-40.

[2]林坚, 黄婷.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整合[J].科普研究, 2011, (S1) :61-65.

历史人文素养 篇2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利用业余时间多阅读科普书和多观看科普节目,以增强对科学术语和基本概念的理解认识;其次是培养自己的科学态度,争取成为一个对科学保持浓厚兴趣的学习者、发现者、创造者和科学精神的弘扬者,同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总结,改进教学方法,力求做得更好,在实践中加深对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的认识;还有就是要正确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懂得如何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科学与社会有关问题,并能做出明智的决策,注重科学精神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科学内容与科学活动相结合,知识教育与培养能力相结合。而要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则首先要学会学习和读书,在博览群书中思考、积累,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思想,拓宽文化的视野,提高思想的高度,加强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尤其要阅读经典,与人类的思想家、教育家对话,学习他们的研究成果,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同时还要向周围其他同事学习,学习他们的教书育人的经验和方法;还要利用计算机网络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熟练的运用计算机获取、传递和处理信息;还要积极向教学实践学习,积累经验,不断思考、总结,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艺术等等

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依我所见,“人文性”具体到教学过程中就是把所学知识尽量和生活实际相结合,尽量使所学知识融入真实的的生活情境,尽力去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和兴趣。

在此,我就一个具体教学片段来做分析。

教学内容: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学时安排:1学时(40分钟)

学情分析:初中一年级学生,入门阶段,好奇心强,对乘坐何种交通方式以及其他各地的学生乘坐的交通方式感兴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transportations, bus, subway, ropeway等词语,并围绕transportations话题,运用所学词语来讲述交通方式。

(2)初步了解各种交通方式,感受不同地区交通方式的不同。

2.过程与方法:情景教学,任务驱动,合作学习。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态度;通过对不同地区,国家的了解,懂得不同国家的生活习惯、不同的文化习俗,使学生了解、欣赏和尊重中西文化的差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不同的交通方式。

难点:简单识认对应的交通方式图片。

教学过程:

1,播放交通歌曲,呈现图片,营造一个相对逼真的环境,导入本课主题。

2,观看交通视频,识认transportations, bus, subway, ropeway Christmas card等。

并让学生明白交通安全的重要性。3,讨论:(1)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2)对于有些学生不遵守交通规则,出现了各种问题,比如车祸,交通堵塞等。对于这种现象大家有什么看法?

4.课后作业;写出自己喜欢的交通方式并给出简单理由。

历史教学要注重培养人文素养 篇3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23-0067-01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历史学科性质的定位,落脚点之一就是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笔者较为赞成以下解释:“人文素养是指通过人文学科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或环境的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相对稳定的基本品格和基本态度,能够正确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让自身在道德、智力、情感等多方面得到和谐发展。”(李彦玲,2010)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气质、品格、修养的塑造。

笔者在此提及的人文素养的塑造方式并不完全等同于教学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方式。人文素养注重的是通过知识的熏陶,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精神气质。而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教学目标,常常难以内化为学生的精神气质,因为每节课基本都有不同的情感教学目标,从而使得对学生情感的塑造难以达到一以贯之的效果,很容易使得学生情感的熏陶只停留在课上及课后的短时间内,时间稍长,情感变淡,内心又归于平淡。有鉴于此,为了能达到历史学科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功效,笔者所采取的教学方式是:备课时以每个单元为单位,提炼该单元中所体现的人文素养,然后具体由每节课付诸实践。因为每个单元主题一致,因此所展现出的人文素养趋同性较大。这样一来,就能逐渐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为每个单元都有几个课时,学生也就能多次受到相似的精神、气质的熏陶,逐渐内化为其自身的人文素养。

以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三为例。“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这一单元,人文精神内涵丰富,笔者为了使教学有的放矢,集中讲述人文主义者“对人的尊重”,因此每节课都会选择一些这方面的史料。因为尊重他人是每个个体应有的基本素养,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做到了这一点,社会将会充满友善,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之一。

在讲到“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与发展历程”时,笔者从教材内容中提炼出“科学家的人格魅力”这一培育人文素养的着力点。这些伟大的科学家在他们理论提出之初,处处受阻,不被世人所理解,有的甚至成为被嘲弄、被迫害的对象,但最终他们坚定对科学的求真精神,奉献了享誉世界的成果。笔者从中想要告诉学生的是:来自他人的不理解和嘲讽不应该成为放弃理想的理由,应当坚持走自己的路。

说到坚持的力量,中国近现代史,就是一部无数仁人志士为了国家的独立与富强,而不断探索的历史。这在“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这一模块中,体现得尤为明显。笔者从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三位伟人身上,看到了相似的品质,那就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三位伟人一生都遭到多重挫折:孙中山在辛亥革命之后所领导和参与的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无一成功,但他继续探寻救国之路,总结出了“新三民主义”;毛泽东在提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时,党内许多领导人对此并不认同,后来在反“围剿”的过程中还被剥夺了军权,但最终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邓小平“三落三起”,终于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我们的学生需要学习这种历经重重挫折仍不改初心的品质。

人文语文:关注人文素养的生成 篇4

人文是个抽象的概念, 《辞海》指出: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我们很多时候强调人文是社会科学, 但我认为这里的人文应该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的、科学的、优秀的、健康的部分。包括对人类社会各种文化现象的初步了解和掌握;对人文典故的熟悉与借鉴;对人文语言的感悟与运用;对人文遗产的整合与创新;对人文精神的传承与开拓。它们共同构成人的素质与涵养。人文追求的是善, 给人以悟性, 人文中的信仰使人虔诚。其集中体现是:重视人, 尊重人, 关心人, 爱护人。简而言之, 人文, 即重视人的文化。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不应把它们当外在的附加任务, 应该注重熏陶感染, 潜移默化, 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把教学目标放在人的素养的养成上, 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所谓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我的理解就是要提高学生“以人为本”的素质和修养。即提高他们自身应有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课堂教学就是要引领学生攀登知识的高山, 攀登情感的高山, 攀登思维的高山, 攀登人格的高山。

那么, 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呢?

一、课堂上, 教师要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语文课堂, 需要一种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让学生的个性在这种轻松和谐的课堂环境中尽情释放、洒脱驰骋。要解放学生的头脑, 给予他们充分的空间时间和足够的自由,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引导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 形成师生、生生互动的良好态势。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陶行知先生有言:“好的先生不是教书, 不是教学生, 乃是教学生学。”即“授人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韩愈早在《师说》中就定义了教师的职责:“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既要能够带动学生邀游在知识的海洋里, 乐此不疲;还要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 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如不做笔记不看书;看书要有自己的心得体会等。

三、精选经典文章, 陶冶情操, 潜移默化

语文课本是经专家精选的文化精髓, 要充分利用手头资源, 培养学生的审美与鉴赏能力。指导课外阅读, 丰富学生的人文阅历, 促成学生感受人文精神与民族意识。作为母语教学的语文学科, 是一个有着浓郁的民族文化色彩, 关系着学生心灵塑造的教育性学科, 它肩负着传递民族文化、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任务。要学好母语, 就要大量阅读, 博览群书, 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 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这些都是根植于语文的人文性思想的深切体认, 应该要求学生广泛阅读那些充满人性智慧和灵光的好文章, 吸收那些触及灵魂的人文精华, 丰富学生的人文阅历, 促成学生感受人文精神与民族意识, 让语文教学成为有根教育。同时,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四、重视学生道德品质建设, 树立健康、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

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 许多教师都有一个深切体会, 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管, 越来越自我, 越来越自私。他们做任何事情都是从自身的立场出发, 很少考虑别人的体会。作文也成了感情肆意宣泄的工具, 甚至流露严重的消极思想。在这种人文精神严重缺失的情况下, 何谈民族、国家?教师要扭转这部分学生的消极情绪, 就要在教学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以课本为摹本, 以课外为拓展, 激发学生对祖国博大精深文化的热爱, 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产生民族自豪感与民族自信心。还要给学生自由的空间, 去关注课外, 关注民生, 关心国家大事, 能对大事要事有自己独到精辟的见解。

五、狠抓语文基础, 夯实听说读写能力, 培养语感

新《课标》强调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基础薄弱, 语感不强, 读不懂文章, 又如何能对母语文化有强烈的共鸣?所谓“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语文作为交际工具, 就是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这几点是相辅相成的。我认为多多开展辩论、朗读、背诵比赛, 能更好地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素质, 提升读、说、写的能力。要创造性地利用教材单元设计, 安排符合单元特色的教学活动, 激发学生对语言的兴趣。写作上提倡“言为心声”, 要敢于说真话, 做真实的自我, 不做自私自利的人。有崇高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不消极不厌世, 以乐观开朗的情怀拥抱生活。能辩证地对待生活的阴暗面, 宽容地对待身边的任何人和任何事。

六、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 尤其是人文素质

人文素养课后总结 篇5

我们处在一个人文精神凸显的时代,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的优秀群体之一,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增强自己的人文精神。这不但与每个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人格建构息息相关,也关系到国家与民族的昌盛、富强。

目前,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部分大学生人文素质欠佳。首先,文化素养不高,知识结构单一,缺乏民族精神。不少大学生爱好广泛,知识面较宽,但也有一些大学生文史知识欠缺,文化底蕴浅薄。知识结构单一,表现为有专业知识,而普遍缺乏必备的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科学和其他社会科学方面的素养,缺乏对自己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精华的基本了解,缺乏深厚的民族文化素养。其次,道德水准不高,社会公德失范。道德作为社会规范,具有历史的延续性,它确保社会稳定,人际关系和睦,社会和个人共同发展,大学生理应成为社会秩序井然和平稳发展的忠实卫士,但一些大学生文明素质低下,遵守社会公德的自觉意识不强。比如,某些人对个人卫生非常讲究,对宿舍脏乱却习以为常;不爱护公物,不注意爱护图书,将课桌乱刻乱画;满口脏话,不文明举止时有所见等。再次,人生主体价值观不明朗,在价值选择上缺乏社会责任感。当代大学生是务实的一代,表现出务实化、个人化和功利化的总趋势。许多大学生把社会本位转向个人本位,把追求理想转向注重实惠,把英雄崇拜转向功利主义。在物质和精神追求上,片面追求物质利益,缺乏社会理想。在道德的责任意识方面,对社会的终极关怀表现淡漠。

部分大学生人文素质较低有其复杂的社会及历史原因。首先,现代大学教育中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失衡,造成大学人文教育的失落。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人类社会和历史进程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当前,科技被强调为第一生产力,其在经济、国防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和突出,这使得科技教育在现代大学教育中的地位日重,成为现代大学教育的最主要的内容。这就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以接受科技教育作为自己接受教育的重心,进人大学学习理工科,就成为优秀中学生升人大学的首选目标。对科技教育的过分强调,导致了人们对人文教育的轻视和排斥。而大学的人文教育自身,也在科技教育的强烈形响下,出现了知识化的倾向,只重视人文知识的传授和研究,而忽视了对人的培养和完善。其次,我国高等教育在其发展中遭遇的挫折及其本身存在的弊端,造成大学人文教育的失落。20世纪50年代以后,极左思潮摧残了我国人文学科和人文教育,人文学科被简单归结为阶级斗争学说,传统文化教育基本被停止或取消。

20世纪50年代初的大规模院系调整,对推动我国改善高校的地区分布起了重要作用,但也形成了院系设置上的文理工分家、单科性院校林立的格局。这虽然为国家建设培养了大批应用型人才,但不利于大学形成浓厚的学术氛围,不利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和优秀人才的培养。再次,市场经济的负而效应造成大学生人文精神失落。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也正在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但市场经济往往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看重工具层而忽视价值层面,看重现实追求而忽视理想追求。市场经济强调物质利益,追求利润最大化,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也滋生了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重利思想侵蚀下,使本来就缺乏独立判断能力的大学生在价值选择上急功近利。

21世纪的大学生要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不仅要有较高的科学素养,也应具备相应的人文素质,要从各个方面不断丰富自己的人文知识,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

首先,要努力学习人文科学知识。包括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科学技术史以及伦理学等在内的人文科学知识是形成人文素质的基础。作为高层次人才预备军的大学生,如果不了解中国的文化、历史,又如何能对国家、对民族有感情、有责任心呢?又如何谈为国家、为民族服务和献身呢?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杨叔子院士曾要求他的博士毕业生在论文答辩前,必须能背诵《论语》和《老子》,否则就不能参加博士论文答辩。杨院士认为,博士生作为国家高层次的人才,不能不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学生背《论语》、《老子》,可以培育民族责任感,锻炼其形象思维能力和学会如何做人。事实上,许多著名科学家都有很高的文学、艺术造诣,例如爱因斯坦既是伟大的物理学家,又能熟练地演奏小提琴;我国地质学家李四光是地质力学的创始人,但他同时又是我国第一首小提琴曲《行路难》的创作者。

其次,塑造理想的人格。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对人类、对祖国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了解社会,了解自己,了解自己对社会的责任,才会做到爱祖国、爱人民、爱集体,才能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祖国之间的关系。理想人格表现在具有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在上课、实验、课外作业、考试及撰写毕业论文过程中,要避免不求甚解、敷衍了事的现象,更要坚决杜绝投机取巧、弄虚作假和考试作弊等恶劣行为。

再次,塑造自己的精神家园。大学生要具备高尚的人格精神、品格情调、情趣操守、气质风度等内在潜质和外在形象。从一切非文明的、低级情趣的影响中摆脱出来,确立具有历史合理性的价值取向和理想追求,批判、抛弃错误的价值取向,建立体现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价值观。使自己不至于在依靠知识和技能获得了物质世界的“家”之后,反因价值迷失、思想茫然而找不到精神世界的“家”,成为物质世界的富有者和精神世界的流浪者。

最后,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要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锻炼自己。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能培养自己的社会服务能力,更主要的是能培养自己的社会服务意识,体会社会角色的意义,接受来自劳动人民群众中的人文、道德教育,养成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他人的品质。

人文引领,素养为先 篇6

教育是人与文化价值之间的重要桥梁,人文教育不仅能提高知识,更可以通过知识教育用人类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对人们进行熏陶,从而使得人的品质、素养得到提高。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学科,理应让学生了解人性,尊重人性,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造就学生完善的人格。高中语文作为培养学生人文情感和素养的重要课程,应将人文精神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人文引领,素养为先。

一、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

教师要树立尊重学生独立人格和培养学生通晓事理的正确教育理念,构建宽松的、和谐的教学环境,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语文学科融思想性、文学性、工具性于一体,内涵是丰富而博大的,语文教师若想高质量地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就必须立足于语文学科特性,丰富自己的人文底蕴,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去探究文本中所体现的人文精神,使学生能够在语文殿堂里感受到人类薪火相传的精神力量。语文教师应该能够充分挖掘教材中所蕴涵的文化价值教育资源,而不是简单地传递课本内容,应该将自己放在一个宏大的文化背景下,实现教学的文化教育功能。现代社会是一个知识爆发、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新知识不断涌现,教育改革日益深入,教材也在不断更新,这些都要求语文教师平时要主动学习,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与学生平等交流,完成对文化的解构和建构。通过两个经验世界和精神生活的交融,加深学生对文化价值的理解和认识,教学相长,共同进步。教师要以学生为本,要将人文教育看成高中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学生角度出发安排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把学生培养成人格独立、道德高尚的有用人才。

二、挖掘教材的人文精神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学生学语文,不仅是学语言,更应该学会如何做人。语文教材中的每篇文章,都倾注了作者丰富、饱满的激情,都是作者思想智慧的结晶,都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因素,而这些人文性都流淌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正所谓“文道结合”。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认真挖掘教材隐含的人文价值,而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应试教育上。语文教材是一个丰富的美育资源库,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挖掘这些美的因素,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中的美学现象,提高他们对美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高中语文教材中不乏优美典雅、启人深思的作品,语文教师要利用学科优势来进行文化价值教育,引导学生在文章中感受文化价值,领悟文化的魅力,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三、重视阅读的人文内涵

阅读,是提升语文素养途径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正如托尔斯泰所说的,“教学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将文化价值教育和语文阅读教学结合起来,合理地选择和使用阅读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所蕴涵的文化价值,让学生和伟大的灵魂对话,学生的兴趣自然会很高,学生也才会真正地爱上阅读,领悟和积累文化素养。高中生除了课堂上所学习的教材外,还需要加强课外学习,才能扩展文化视野,提升文化素养。比如,高中《语文读本》就是对课堂阅读的延伸,许多著名的诗歌、演讲、散文、小说都被收录其中,大大增加了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文化含量,提高了文化思想品位,有利于高中语文教学进行文化价值教育目的的实现。

语文教学必须要鼓励、引导、教会学生阅读,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有充足的情感认知,这样的阅读才有意义。

教师的人文素养 篇7

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人文素养”呢?

一、由衷而又终极的关爱情怀

教师的爱, 应该是一种由衷的、发自心灵深处的、指向终极的关爱。这是一种情怀, 一种更高的境界。这种关爱, 是建立在“人”之上的, 是对“人”的尊重、对“人”的珍视、对“人”的终极关怀。因此, 它是民主的、平等的, 无私而不带功利、朴素而又无比高尚、自觉而又永恒持久的。在“人”的基础上, 教师的爱至少还应具有三个要义:一是“同情”, 对弱小者、落后者、不幸者的同情 (而不是歧视、遗弃) ;二是“宽容”, 对幼稚的原谅, 对过失的包容, 对冒犯的宽怀 (而不是苛责、惩罚) ;三是“赞赏”, 由衷地赞美每一个学生, 相信他们将有作为, 珍视他们的体验、感悟、潜能、智慧及他们每一次小小的进步。

二、广博而又丰腴的文化底蕴

教师的文化底蕴, 一要“渊博”。传统上我们更注重“渊”, 当然, 仅有“渊”是不够的, 教师更应强调“博”, 要成为“杂家”, 对人类文化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都要有所涉猎, 熟谙诸子百家, 略通天文地理;二要“丰腴”。要广泛涉猎, 并消化吸收, 长成自己的人文“血肉”。改变课程缺乏整合的现状, 是教育改革的要务之一。因此, 教师除了广泛涉猎, 还要“整合”, 要形成自己对生命、对生活、对历史、对社会的独特理解、感悟、态度和信念。

三、敏锐而又深邃的时代感悟

教师的时代感悟, 首先应表现为一种状态。它要求教师随时张开获取信息的触须, 时政的、自然科学的、教育教学的……现实生活、当代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 都应是教师视野所及———这是一种生命的状态、生活的境界。

教师的时代感悟, 更应是一种悟性。表现为教师不仅要有足够的信息量, 更要有“悟得”。有个性化的、深刻的洞察和体验, 反思和批判, 感悟和思考;有理的启迪、情的激荡、美的浸染, 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智慧和灵性。

四、和谐而又优雅的审美品位

教师的审美品位, 应该是和谐而又优雅的。和谐, 让学生感受到恬静和陶醉;优雅, 让学生崇敬、向往。这种审美应成为一种意象、一种氛围、一种力量、一种磁场, 体现于教师的仪表、言谈、举止, 体现于教学内容的呈现、教学手段的选用、教学流程的设计上。以美激智、以美发辞、以美冶情、以美育德、以美立人。通过富有美感的教育过程, 实现对学生情感与智慧的滋养和润泽。

五、独特而又鲜明的个性魅力

教师的个性, 首先应该是独特的。这种独特性, 应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对材料独特的感悟、对教学素材独特的呈现方式、对学生多元反应独特的处置方法。其次是鲜明, 如果说独特指向性质, 那么鲜明指向强度, 它将使教师的教学烙上个性印记, 深刻而隽永。独特而鲜明将形成一种强力, 一种风格, 震撼学生, 感染学生。

六、积极而又多彩的生活情趣

教师的生活情趣, 应该是积极而又多彩的。表现为:一是富有童心, 充满对新鲜事物的强烈好奇;二是开朗乐观, 幽默风趣, 充满生活的机智;三是丰富而多姿多彩, 充满动感和蓬勃朝气;四是昂扬而奋发进取, 充满对理想生活的执著追求。这是教师永葆青春活力的秘诀, 是一种以前未被重视的、新的而又有效的课程资源。它将让学生看到有血有肉的教师, 它将熏陶和感染学生, 让他们形成对生命的理解、对生活的感悟、对人生的信念。

历史人文素养 篇8

科技的发展给世界带来的巨大利益是不可否认的。但是, 利益面前, 科技的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近年来, 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呈现出各种问题:网络安全、人口膨胀、生态恶化、自然资源危机, 核威胁等层出不穷, 同时它引起的问题更深层次地表现在科技的快速进步与人文关怀忽视之间的背离所导致的主体性的失落、人的失落。在经历了科技带来的好处的兴奋之后, “人们发现, 代表着‘理性’与‘进步’的科学技术带给人类的并不全是幸福与安乐, 人类陷入了空前的生存危机和价值迷失之中” (1) 。人、社会、自然界之间等各种矛盾的加深, 导致关系到人类生存的社会问题的日益尖锐 (2) 。人们认识到要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对当前的教育发展模式进行改革。

二、人文视野中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现状

教育一直都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 但是长期以来, 我国对于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差。大多数人对于教育都存在工具理性主义的倾向。正所谓“学而优则仕”, 教育在很大的程度上被当作通往上层阶级或是维护统治的工具。教育的主体与客体都是人, 人是教育活动的主要因素, 这是教育的生命基础, 也是教育的生命本质。因此, 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当前, 从人文视野的角度来看, 在我国的教育中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现状主要存在以下两点不足。

(一)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分离限制了人的事业的发展

科学教育在教育界的巨大影响力是不可否认的, “被看成为是某种超出人类或高于人类的本质, 成为一种自我存在的实体, 或者被当作是一种脱离了它赖以产生和发展的人类状况、需要和利益的母体的‘事物’” (3) 。自然科学课程在整个教育课程中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科学课程与人文课程分开教学, 这种教育模式在工业化初期极大地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对于人才的需求, 对于社会的进步和个人的生存也有极大的帮助。但是, 随着社会的发展, 这种能力结构过于专一的人才已不能满足社会进一步的发展需求。因此, 更高层次上的具有综合能力的人才成为了当前社会发展的急需人才。过于专业化的教育会限制人才的进一步发展, 也会对其终身教育构成障碍。

(二)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分离限制了人的本性的发展

当前,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方针在很大程度上鼓励着人们以经济利益为价值目标。因而, 在教育领域出现了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各种科学课程的开设层出不穷,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越过了人文教育的课程。科学素养与人文素素养的分离是我国当前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不论是在教育内容, 还是在教育方法、教学理念等方面, 我国当前的教育都分离成了两个板块。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学科呈一种不平衡的状态发展着, 重理轻文的教育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将人作为一种“工具”进行开发, 而忽视了人的本性的发展。当前教育的功利性还导致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的产生。人们对当前的教育现状开始进行反思, 由于专业化教育引起的人的发展单一化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三、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融合的必要性和现实性

法国教育学家涂尔干认为, 人类的知识领域分为两大块: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社会知识。因而, 从人文视野的角度来看, 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融合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一) 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融合是人的发展的本质要求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 人的需求层次分为五个阶段———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及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些需求层次由低到高构成有序的等级。当前, 我国广大人民普遍上实现了最基础的生理需要等层次, 对于实现更高层次上的其他需求如: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有着更强烈的渴望。华中科技大学杨叔子教授曾说, 教育是“育人”而非“制器”。 (4) 其出发点在于培养优秀的人才。这就决定了在教育的过程中要重视人的主体性。教育要实现其生命关怀和人人都有充分发展的可能性。但是, 在现实的教育过程中, 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分离, 导致了学生的知识结构之间和个人素养之间的分离。现在社会要求更高层次上的精神上的满足, 这就需要培养全面发展和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人。而实现这个教育目标就必须实施具有生命化的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二) 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融合是社会文化发展的要求

广义上的文化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的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及与其相适应的文化制度和组织机构。 (5) 社会的文化结构主要是由社会的意识形态构成的。而教育对文化的发展具有不可否认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教育具有传递文化的功能;其次, 教育具有传播文化的功能;再次, 教育具有选择文化的功能;最后, 教育能够创造和更新文化。可见, 教育对于社会文化的发展的作用是巨大的。但是, 在教育实践的操作过程中由于社会大环境的“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口号, 引导着中国的教育的发展朝着更为“务实”的方向前进。当前, 不论是中小学教育还是我国的高等教育, 在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上都更倾向于科学教育。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是整个社会教育的重点, 而对于其文化素养的构建则被湮没在科学的浪潮下。整个社会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发展极度不平衡。现在人们在实现了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后, 对于精神上的需要具有了更高层次的需求, 而在不平衡的教育体系下培养出来的社会文化的发展速度和质量远落后于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由于人才素养结构的偏失, 我国当前的社会文化比较落后, 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 因而, 在教育中实现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融合是社会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 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融合是民族精神发展的要求

自从人类大力发展科技以后, 世界的又一重大变化表现在地球村的形成。国际化的浪潮席卷了全球, 教育也在其影响范围之内。中国在认识到科技的力量以后就一直大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以加快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步伐。因此, 长期以来, 为了配合经济建设, 我国的教育领域一直存在着重理轻文的现象。对于社会文化发展的忽视导致的我国文化上的落后, 以及外国“自由”、“开放”“高科技”思想的涌入, 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国社会文化的国际化。社会文化的国度国际化对于我国的民族精神造成了很大的冲击。要重振中华民族精神, 必须着重解决我国现在的社会发展模式问题, 必须走科技与人文并重的道路。

四、从人文视角实现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融合的几条途径

(一) 从观念上改变当前的教育对于人文教育认识的误区

造成我国人文教育衰落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大家认为人文主义的文化是一种非理性主义的文化;二是与科学技术相比, 人文不具有“生产力”。因而, 在教育体系内, 人们默认了科学教育及其科学素养的重要性。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就此被分离。虽然, 随着时代的发展, 现在有一部分人已经认识到了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统一性, 但是就社会整理而言, 人们对人文素养的地位还是存在误解。只有使大众认识到人文素养的重要性, 理解其对于科学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重要作用, 才有可能实现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真正意义上的融合。

(二) 融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于日常生活中

从本质上来说, 教育是为生活服务的。其活动目的是通过教育活动培养出具有高水平的人才, 以创造出能够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成果。也就是说, 日常生活对于教育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在日常生活中, 这种人文素养的趋势现象屡见不鲜, 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水准。科学素养的提升能够确保物质生活的质量, 高水平人文素养又能够丰富人的精神生活, 将这两种素养融合在日常生活中不仅有利于其知识水平的提升, 更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及社会文化的丰富。

参考文献

[1]杨现勇.论科学精神的人文复归[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2004.

[2]王占宝.促进学生充分发展的教育模式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2007.

[3]宋剑, 扈中平.教育与人性:教育人学研究的永恒命题[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7, 9, (27) .

[4]孟建伟.试析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分离的根源—从科学观与人文观的角度看[J].教育研究, 2004, 1.

历史人文素养 篇9

一、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发挥为人师表的感染力量

初中生年龄较小, 其思想和行为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学生一天之中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校园里度过, 因此, 作为一名教师, 一言一行都会折射到学生, 对他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教师, 只有不断加强自身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才能真正发挥为人师表的感染力量, 也才能带给学生源源不断的正能量。

作为历史教师, 首先应该提高个人文化修养。历史是一门人文学科, 在课堂上只有运用生动、丰富的语言, 才能深入浅出地带领学生畅游历史世界; 只有拥有深厚的知识储备和扎实的专业基础, 才能游刃有余地分析历史事实。

其次, 历史教师还应该具有优良的人格魅力。优良的人格魅力来自于个人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只有自身具备诚信正直、乐观开朗的基本素质, 才能不断地感染学生, 发挥积极的示范作用。

最后, 作为历史教师还应该有一颗热爱教育事业、关爱学生的诚挚之心。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是作为一名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 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项要求。一名教师, 无论课上得多么精彩, 如果没有真正对于学生的爱, 对于教育事业的爱, 都将是肤浅的。只有充分尊重和爱护学生, 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爱, 才能带给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二、深入挖掘历史教材中的人文内容, 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初中历史教材蕴含丰富的人文素材, 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作用。作为历史教师, 应该深入研究教材, 从中提取丰富的人文内容, 或利用历史名人轶事、或结合传统文化精髓、或介绍著名历史事件, 让学生汲取精神的力量, 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一方面教师在讲授教材内容时应该注重对其中的人文素材进行充分的讲解, 让学生深刻感受历史事件的震撼, 另一方面教师应该结合所学内容进行一定的拓展, 让学生了解相关的知识背景, 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在一定程度上启发思维, 增长见识。例如在学习《鸦片战争》时, 让同学们感受清政府的软弱, 体会中华民族所承受的屈辱, 激发同学的爱国情怀, 进一步帮助他们树立努力学习、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梦的远大抱负。这样通过对历史事件中人文精神的挖掘, 历史课堂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共鸣, 充分发挥出对学生人文教育的功能。因此, 历史教师应该善于提取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所蕴含的精神力量, 并用之来感染学生的人文情怀, 激发学生的情感力量, 不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转变历史课堂教学方法, 拉近历史教学与现实的距离

历史学科是一门通过研究历史现象来探究社会发展规律的学科, 一些历史内容由于年代较为久远, 学生接受起来有一定难度, 如果一味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学生势必会感到枯燥乏味, 提不起兴趣。通过采用丰富的教学方法, 将枯燥的历史事件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不仅能够拉近历史与学生的距离, 更能让学生在直观的视听感受中体会历史事件蕴含的道理和情感, 从而让学生得到熏陶和启发, 不断提高人文素养。例如, 在学习《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一课时, 我运用多媒体技术, 结合教材内容制作才成精美的课件, 让学生通过大量的历史图片和历史形象, 来感受当时青年学生激情澎湃的救国热情, 了解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历程, 帮助学生树立爱国情怀和富于创新的精神理念。这样学生不仅没有了枯燥乏味的感觉, 反而会对这些历史事件产生非常浓厚的兴趣, 在学习中提高了人文素养, 培养了优良的思想品质。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营造浓厚的人文气氛

历史教学不应该局限于课堂, 教师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对学生的人文教育, 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帮助学生积累人文知识, 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 加深对历史事实的理解, 拓展学生的视野。一方面, 可以通过班级板报、校报、组织观看历史题材的电影等多种渠道和形式, 为学生提供学习历史知识的机会, 加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另一方面, 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如历史知识竞赛、名人故事讲座, 参观历史博物馆、名人故居等多种校内外课外活动, 可以帮助学生汲取更多历史人文知识, 营造浓厚的人文气氛, 使人文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历史学习过程中的人文情怀。

总之, 历史教学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途径。作为历史教师, 应该充分把握教材内容, 积极转变教学理念, 创新教学方法, 为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供多样化的渠道, 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 进一步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不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郝亭亭.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研究[D].西南大学, 2011.

历史人文素养 篇10

1. 树立历史教育的人文精神

这也就是要求在历史教育过程中对人文精神进行深入地贯彻, 要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树立起来。因为理念作为行动的先导, 就是要求历史教育先将教育的人文精神确立下来, 继而更好地塑造学生的人文素养。这也就是要求历史教育重视人文关怀, 重视学生的身心发展。最终实现历史教育的人本化和人性化[1]。教育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这就是要对学生进行全面地关注, 重视其全面健康和谐发展, 这也是这一次课程改革的一大核心理念, 而我们历史教育所寻找的突破口也正是在此。我们强调历史教育要高度重视人的发展, 倡导教师要对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予以应有的关注, 对学生的情感体验予以高度关注, 重视在历史教育中促成学生的人格养成。

2. 改进历史课堂教学

就人文素养方面的因素来看, 我们历史教学需要将两个方面的工作做好, 一个是最基本的, 就是要让学生逐渐形成一定的人文知识积累;一个就是要塑造其人文精神。

人文知识丰富了, 才能更好地塑造学生的人文精神, 这同时也是促成人文素养形成的基础。人类社会发展史中, 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人文知识。我们过往的历史教育一直都是强调学生的知识学习, 尤其重视学习政治史, 这样原本丰富多彩的历史就被片面地看成了一部王朝兴衰史, 或者是阶级斗争史, 所以学生为了应对考试, 就不得不将一些历史知识死记硬背住, 但考完就忘了。这一次课程改革, 在教材编写上拓展了原先的历史知识体系, 将很多人文知识的内容增加进来, 例如文化史、科技史等。学习这些知识, 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感知历史, 并逐渐在学习的过程中积累历史知识, 这就奠定了基础, 从而更好地感受人文精神的熏陶。

人文素养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塑造学生的人文精神。储备了一定的人文知识, 不一定就能提高人文素养, 更重要的是要内化这些人文知识, 使其成为自己的内在特质。人文知识的表现形式通常是逻辑化、理性化的, 但隐藏其中还有非常重要的人文精神, 这就要求学生学会自己去理解和反思, 所以, 历史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将认知与情意两种过程统一起来。“情感教育是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精神的机制。”[2]对学生的情感渗透尤为重要, 历史教师一定要重视这一点, 让学生一边学习历史知识, 一边体验和感悟其中的人文情感, 同时基于此来实现人文情感的转移。这也就是对历史人物情感的一直分享, 同时要理性地分析这种情感。在历史教师将一定的历史情境创设出来时, 并试图让历史知识和人物都活了起来, 那么这必然就会让学生情不自禁地被感染, 达成情感上的共鸣, 这样自然而然地就会形成情感体验和转移。

3.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能够有效地补充和延伸历史课堂, 所以教师不可忽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这一重要阵地——历史课外活动。具体形式可以有演讲比赛、参观访问、课外阅读等。通过开展这一系列的学习和探究活动, 可以让学生对历史探究的乐趣进行亲身体验, 同时在探究过程中锻炼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让他们学会更好地与同学之间进行交流、合作, 更重要的是促使他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人类历史发展, 也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变化有了深刻的体会, 有助于学生民族情感和社会责任感的增强, 这样在潜移默化中就逐渐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4. 改变历史教学评价

以前的历史教学评价功能主要体现在检查和选拔上, 重视考察学生的知识与能力, 却忽视了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表现出来的变化。这次课程改革强调过程评价, 说明历史教学在评价的理念、方法和手段上都发生了的很大的转变。就评价内容而言, 历史教学评价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 要注重不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就评价方法而言, 强调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 要更加地科学和灵活。就评价方式而言, 要结合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两种方式, 从而使过去只注重结果的做法彻底改变, 只要历史教师认真贯彻新课程理念, 必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结束语

总而言之, 如今人类社会已经进入到新的世纪, 而教育改革和人文精神正是新的时代所必需的, 这就为历史教育带了了发展的机遇, 但同时也不得不面临挑战。一定要从理念到实践全方位地转变历史教育, 才能将其人文教育的功能发挥出来, 才能让学生学习历史时可以真正提高人文素养, 实现全面、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历史人文素养 篇11

一、乡土历史教材有培养人文情感的有利条件

1.乡土教材所具有的亲切感更能密切教材、学生和实践的联系

教育工作的生命在于,源于学生,贴近学生实际。历史教材中提供的历史文化古迹,大部分因地域的距离遥远而阻碍着学生身临其境去考察、去探究、去感受。书上的文字远没有实际的事物那样直观。几年来,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对乡土历史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邕宁有可供学生参观、考察的旧址旧貌,有易于查找的邕宁历史发展的见证人,有丰富的历史传统文化的传承人等,这些都利于学生开展调查访问,以本地区为实践探究的基地,通过社会调查、访问、参观、搜集实物等,寻求多途径获取知识的方法,能弥补教科书在这方面的不足。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是我们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定位,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自己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理解,尽量挖掘利用身边的资源,引导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探究,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直观感受,确实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历史,培养学生的爱校情感,形成“历史就在我身边”、“榜样就在我身边”的理念,学生将会以在身边的人、事为榜样,学习他们身上的努力奋斗、自强不息、顽强拼博等精神。这就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最有说服力的历史教材。作为邕宁人对邕宁历史和人文一无所知,就等于把带有亲切感的乡土历史教材丢弃了。

2.乡土历史教育更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寻求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爱国先要爱家乡,我校学生大都来自农村,受社会、学校、家庭和他们自身条件的局限,他们往往存在以下问题:(1)历史课外阅读量极少,仅有的一点“历史知识”大多也是道听途说,或文学和影视作品的戏说,知识面狭窄,缺乏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2)学习目的不明确,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对历史不感兴趣,容易产生厌学情绪。(3)爱集体、爱家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淡薄,情感认识和实践行动不一致。

随着我校农村学生家长外出打工的增多,学生在人文素养方面的缺失,无法通过家庭教育来获得提高,因此,通过学校对农村寄宿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邕宁乡土历史是对当地学生进行爱国、爱家乡教育的具体而生动的材料,在调查和教学实践中笔者也发现,学生对邕宁历史有浓厚的兴趣,但知之甚少。引导学生探究本地区历史,可以使教育内容更具体、更丰富,这是空洞的说教所无法替代的。学生通过对本地区发展史的认识,促进对家乡现状的思考,从而使学生的思想感情与邕宁联系得更紧密,他们爱家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得到增强。

二、乡土历史在人文素养教育中具有突出价值

(一)理论价值

新课标的课程结构和教学理念是科学和人文并重,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促使学生人文素养提升,实施高水平的素质教育,符合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历史课程的历史性在于突出历史课程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传承和人文素养等方面独到的历史教育功能。在“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学生结合邕宁乡土历史的学习,从历史的角度正确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关注国家以及家乡的命运,可以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二)实践价值

1.提高人文素养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素质教育是促进人的发展,以培养和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为目标的教育。它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既尊重学生个性,又发展学生特长。初中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阶段,但农村学生因为受其家庭背景、生活环境、文化氛围因素的局限,他们的人文精神素养缺失。“读史使人明智”,学生学习历史知识能塑造自身的品格和人文精神,因而我们可以通过历史学习活动促进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人们的人文素养水平是社会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提升一个人或者是整个社会的人文素养就能促进精神文明的建设。而它的目标就是与物质文明共同发展,最终使社会全面和谐进步。

3.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随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改教育理念的发展,人们逐步清晰地认识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使其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是 21世纪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其中,人文素养是人才的根本素质。新《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历史教育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使学生学会辩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世界的了解,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地方历史故事、历史传说世代口耳相传。这些口碑资源深入人心,有的家喻户晓。学生从小接触乡土历史遗迹资源和口碑资源的机会较多,有一定的认知基础。教师把学生已感知的乡土史知识作为课程相关知识点的基础,引导学生在这个基础上去探究乡土史,是对学生进行爱家乡、爱祖国教育的具体而生动的材料。几年来,我校历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对邕宁乡土历史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当学生身临其境,置身于历史之中,与历史亲密接触后,便自然而然地产生情感体验,从而达到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之功效。

三、乡土历史教育的途径多种多样

1.在校园中营造邕宁传统历史文化氛围

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缺失已严重影响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在组织课外活动中,教师要将人文素养培养和乡土史教育紧密相连,营造校园人文环境,让师生感受人文气息。良好的人文环境,有利于陶冶师生的情操,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不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近年来我校在历史教学实践工作中,广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如:邕宁历史每周一读,每月一乡土历史主题版报,每学期一历史讲座,每人每学期一份学习乡土历史体会。加强乡土史普及,介绍邕宁历史名人名言名事,在校园的每一个宣传园地都能让师生感受到邕宁的历史。我们在增强人文素养的实效上下工夫,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从而使我校历史学科在人文教育的实践中充满勃勃生机。我们历史教师在传承邕宁传统文化方面也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比如:“邕宁八音走进学校”和师生一起向老艺人了解、学习八音;开展“邕宁山歌”历史讲座和学生共学共唱邕宁嘹罗山歌等等。我们探讨现阶段农村初中学生的特点,利用乡土史教育学生,增强学生爱家乡的情感,为学校进行教学常规管理、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工作,为历史科制定农村学生人文素养培养计划提供参考。

2.课堂上加强邕宁乡土历史教育

以往农村学校的历史教育主要关注考试,对试题的钻研和应试技能的训练几乎成了历史课的主要任务。长期忽视历史学科对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培养,使我校学生对邕宁历史一无所知,其爱家乡情感和责任感的教育更是缺乏。在课堂教学中,我查阅邕宁的相关文献,适时补充本土历史,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例如:在了解人类起源时补充顶狮山新时器时代遗址等;在学习国家的产生这一内容时增加邕宁建置沿革的历史;在谈到改革开放成就中介绍城乡建设情况,介绍邕宁古遗址遗迹等。知古鉴今,促进对家乡现状的思考,使学生的思想感情与邕宁联系得更紧密。

3.课外开展乡土史的实践探究

实践使我们认识到,积极开展活动,能让学生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也就是说,学校的校史教育,不仅要渗透到课堂教学系统中,坚持德育与历史学科教学活动相结合,而且还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在教学中,我把课内探究和课外探究结合起来。探究活动的设置与开展是新课程下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在人教版教材每一课、每一单元的教学实践中都注意结合邕宁历史安排一定的探究性问题。如:教学《人类的起源》(七年级上册)中安排学生调查自己姓氏的来源;《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八年级上册)一课中了解“向你身边的党员了解邕宁党组织的早期活动”;讲到战争时期,要求学生调查“你身边的英雄”;讲《改革开放》(八年级下册)时组织开展“变化中的邕宁”摄影展。2008年以来,在探究邕宁历史活动中我校师生先后开展了以下工作:追溯校史我爱我校;探寻邕宁英雄足迹,弘扬前辈精神;清明扫汉林墓,走访调查汉林墓汉林街的来源,进行感恩教育;实地考察邕宁五圣宫等古居古宅的历史,欣赏邕宁古建筑的特色;考察邕宁顶狮山新时器时代遗址,追根朔源;参观文物馆和走访专家等。

总而言之,我们需要物质文明,但同时我们更需要人文素养带来的精神文明。历史教学中只有落实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学生认同邕宁历史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并内化为自己的人文素养,自觉弘扬传承邕宁优秀传统文化,产生报效邕宁、建设家乡的情感,我们的邕宁才能真正得到和谐而全面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彩云.试论增强中小学德育的实效性[J].江西教育科研,1997(5).

[2]赵子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思考 [J].求是,2005(21).

[3]陈方南.新课改形势下的乡土历史教学[J].历史教学问题,2007(1).

[4]冯铁山,田云伏.和谐情感场的营造与校园文化建设[J].中国民族教育,2006(4).

[5]高秋菊.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J].2008(10).

历史人文素养 篇12

关键词:医学研究生,人文素养,内涵,现状,培育

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Luria曾指出:医学在本质上具有两重性, 它既是一门科学, 又是一门人学, 需要人文精神的滋养[1]。随着社会的文明进步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逐渐建立, 良好的人文素养是21世纪对合格医生的基本要求。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养不仅是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 也是和谐医患关系和医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当前, 我国研究生教育正在由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转型, 在考量如何全面提高医学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时候, 其人文素养的培育问题值得高度重视。

1 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内涵

素养, 是指“修习涵养、平素供养”的意思。所谓人文素养是相对于科学素养而言的, 它主要包括两个层面, 一是人文知识方法层面, 指对广义的人文科学所创造的精神财富的认知与运用程度;二是人文精神层面, 是指掌握各种文化现象所表现出的一些内在修养和外在特征, 包括人格、气质和修养等。

就医学生而言, 人文素养至少应包括以下4个方面的内容:①具备人文知识。指了解和掌握人文领域的基本知识, 包括文学、哲学、宗教、历史、艺术、法律、心理学、伦理学等。②理解人文思想。能将学习的人文知识内化为自身的精神成果, 成为自身的世界观与价值观。③掌握人文方法。能运用人文方法去思考和解决与医学相关的问题。④遵循人文精神。指在思想、情感以及实践活动中能自觉遵循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 注重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这是医学生人文素养的灵魂和核心。

2 医学研究生人文素养的现状

为深入了解当前医学研究生人文素养的现状, 本研究以四川某医学院校在校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 通过随机抽样和自制问卷调查的方式, 对医学研究生人文素养的现状进行了了解。

2.1 调查的基本情况

共发放问卷200份, 收回196份, 样本数超过在校研究生总数的20%, 涉及研一至研三的硕士研究生, 涵盖临床、基础、口腔、中医、药学等专业, 其中女生为112名, 男生为85名, 调查对象中有57.3%为大学毕业后直接攻读研究生, 有42.7%有过工作经历。数据经SPSS11.5分析处理。

2.2 调查所反映出的问题

医学研究生大多认同人文素养对于医学生的重要性, 但人文知识较为局限。调查显示, 90.6%的医学研究生认为人文素养对于研究生的成长十分重要, 93.8%的学生认为医师的人格、修养对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十分重要。88.5%的学生认为, 就医师职业而言, 人文素养与医疗技术同等重要。71.8%的学生认为学习人文知识有助于培养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形成积极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更好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但在对人文常识的掌握方面:有61.4%的学生只能勉强背诵5-15首唐诗宋词, 有8.3%的学生不能背诵或背诵不到5首;只有6.3%的学生能用简谱或五线谱学唱新歌;有28%的学生对“大医精诚”的出处不能正确回答。对于“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关于医师必备的素质”有44.8%的学生回答不上, 只有11.4%的学生回答基本完整;另外有31.2%的学生不清楚人文素质的内涵。本调查反映出医学研究生的人文常识还比较欠缺。

医学研究生对人文知识的学习有较强需求, 但学习时间有限, 学习氛围不浓。一方面, 95.8%的医学研究生愿意学习人文知识, 但是有54.2%的研究生却表示太忙, 抽不出时间来学习。80.2%的研究生很少参加学校组织的有关人文知识讲座。77.1%的研究生认为学校组织的人文社科类讲座太少。有53.1%的研究生认为学校的人文教育氛围不浓, 有待提高或迫切需要提高。另一方面, 72.4%的研究生每天上网超过3个小时, 但其中40%的人上网常常是聊天和娱乐。在选择“您认为对医疗工作最有帮助的相关知识”时, 心理学、法律、社会学、伦理学依次排到了前四位。在问及“您认为自己除专业技能外最迫切需要提高的素质和能力”时“良好的沟通能力”、“人际协调能力”、“责任心”及“心理调适能力”排在了前列。

医学研究生普遍对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有较高期望, 但对当前的教育手段和内容不太满意。在对自身人文素养的评价中, 有54.2%的医学研究生认为“一般, 需要提高”, 有5.2%的研究生认为“不理想, 亟待提高”。84.3%的研究生认为教师在讲授专业课时 “偶尔”或“不会”融合人文知识。38.5%的研究生认为学校人文教育课程的内容过于僵化, 难以激发学生兴趣。在“提高研究生人文素质的手段”上, 研究生选择最多的依次为阅读人文书籍、加强实践锻炼、加强人文教育课程建设、改革人文教育方法、发挥导师作用等。

2.3 医学院校在研究生人文素养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人文课程门类较少、人文教学缺乏序贯性。据统计, 近年, 虽然我国多数医学院校研究生人文课程的学时占总学时的比例有所提高, 达到8%-12%左右, 但人文课程基本为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等政治理论内容。医学伦理学、医学哲学、医学法学、医学与文学等课程在研究生教育阶段几乎不再开设。相反, 在西方, 医学人文教育并没有在本科教育划上句号, 而是以贯穿专业教育的全过程为特征的, 甚至成为医学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的内容。正如1987年英国的一份报告建议的那样:医伦理学应该贯穿在医学教育整个阶段、有一定间隔和反复进行, 应该在临床教育中, 按一定的间隔插入一定时间的、由医学以外很多专家进行的、跨学科的伦理教育[2]。

人文资源不足, 师资力量薄弱。相对综合性大学, 医学院校的人文资源比较有限。除课堂教学外, 图书馆是学生学习人文知识的主要来源。但是, 在我国受“重医轻文”思想的影响, 医学院校长期以来对人文社科教学的资源投入不足。图书馆人文社会科学类藏书种类局限、数量不足。人文学科课程一般由思政教研室或人文社科部承担。教师多数是由学政治、法学、哲学的教师组成, 也有一部分是学医的。总体上看, 他们要么对医学知识了解不多, 缺少临床实践经验, 缺少对医院实际状况的体验以及对医务人员、患者现实问题的研究;要么对人文社科知识掌握不深, 缺少系统的有关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 导致理论讲授与医疗实践的脱节, 影响人文教育的效果。同时, 学校也很少对专业课教师进行人文课程培训, 使得教师在学生的人文培养方面感到力不从心。

教育手段僵化, 考核机制单一。当前研究生的人文课程大都仍采用大班形式, 沿用本科的那一套“教师上面讲, 学生下面记”的填鸭式教育模式, 授课内容比较注重理论的阐述, 对实用性、实效性关注不够, 甚至还停留在本科阶段。教学过程中没有做到以学生为主, 缺少对学生逻辑思维训练和分析、解决问题方法的教育。人文知识没有有机整合到医学教学实践中, 出现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 “两张皮”现象。

在对学生人文素养的考核方面, 常常仅限于对一些概念、理论的考查, 缺少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 更缺少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机制。

3 创新医学研究生人文素养培育机制的思考

通过对医学研究生人文素养的现状调查和对医学院校人文教育不足的分析, 为创新医学研究生人文素养的培育机制指明了方向。

加强医学院校人文教育资源的开发。首先, 要大力加强医学院校图书馆馆藏人文资源的建设, 增加涵盖基础人文知识、综合人文科学、实用医学人文等书籍和电子资源, 为学生拓展视野、完善知识结构提供文化保障。其次, 要打破人文师资来源的局限。一方面在加强现有人文师资综合能力培训的基础上, 要积极寻求和充分依靠综合性大学雄厚的人文教学力量, 通过邀请专家讲学、举办专题讲座等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另一方面, 要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师、实践经验丰富的法律界人士、社会学家、伦理学家等, 都可以作为人文教师参与到研究生的人文教学当中来, 以避免理论与实践的脱节。还可借鉴国外一些好的经验:动员和聘请拥有医疗经验或者参与过医疗过程的社会人员参与教学。如美国医学院请癌症患者、接受过脏器移植的患者、退休医生担任讲授任务, 就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除此之外必须高度重视和发挥研究生导师在人文教育中的作用。研究生和他的导师有非常频繁而深入的接触, 导师的行为、思维方式、道德规范都会影响到研究生。因此导师应当在指导学生的科研和临床实践过程中尽可能多地把人文医学的精神渗透进去, 成为研究生人文素养培养的主力军。

实施教育教学改革。首先要将人文教育延续到医学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 提高人文课程的学时比例和课程门类, 特别是要加强与医学密切相连的心理学、伦理学、实用医事法律等方面内容的学习。其次, 要精选教学内容, 整合课程结构。研究生学习人文知识, 不是为了为医学增加“文化外衣”。学习的不是文学、伦理、法律、宗教等学科知识的理论体系, 而是它们在医学实践中的具体表现, 以及对医疗实践的引导和制约作用。因此教学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从医学、道德、科学、政治等不同角度去思考与医疗实践密切相关的问题。而且, 各种人文课程不应孤立地讲授, 而应彼此融汇一体, 体现横向的关联性。其次, 要大力加强人文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根据研究生学习的特点, 可以采用开展读书报告会、组织学术研讨、经典赏析、情景模拟等教学模式和“基于案例的学习 ( CBS) ”、“基于问题的学习 (PBL) ”等先进的教学方法, 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通过“体验式”教学, 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提高学习的效果。此外, 要注重隐蔽课程的建设。通过学校文化教育设施、标识标语、名言警句、建筑风格等, 使学生随时感受到人文氛围的熏陶。

强化在实践过程中的培养。临床实践是研究生直接、大量接触病人的时期。在这个时期, 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强化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有助于帮助他们通过感性认知, 深化理性认识, 提高教育效果。在这个时期, 研究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重点要与其临床工作的特点和内容紧密结合。一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提高医患沟通能力。要让医学生领会沟通时语言表达的优劣会影响到患者的心理变化, 准确良好的表达和通俗易懂的语言有助于加强医患沟通、增强医患互信、减少医患纠纷[3]。二是要规范医疗文书的书写, 增强法律意识。要使研究生认识到医疗文书的重要性, 养成规范书写医疗文书、规范应用文字语言的习惯, 同时, 在临床教学中还要融会法律知识, 让他们学会既充分维护患者权益, 又善于保护自身。三是要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培养学生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思想, 遵守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让学生在穿上白大褂时, 就感受到一份崇高的责任, 全心全意去救死扶伤, 用和蔼、微笑去温暖患者, 用关爱、自信让患者及家属产生信任。四是要注重保护性医疗, 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在诊疗活动中要培养学生尊重患者的人格和情感, 理解患者的痛苦, 尊重患者的隐私, 努力为患者选择最合理、经济的检查方法和治疗手段以简化就医流程和节省费用等。五是要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增强责任意识。要通过医疗查房、手术、抢救等医疗实践活动, 逐渐培养起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这些素质往往是通过课堂的说教无法完成的。

健全自控和考核机制。促进研究生的自主学习, 建立有效、合理的人文教育考核评价体系, 是保障医学研究生人文教育效果的重要手段。医学院校应把人文教育的自主学习情况和考核评价纳入研究生的学习管理指标, 作为学生奖惩、毕业、学位授予的重要标准。根据研究生的学习特点和时间安排, 可以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开发在线学习系统, 通过规定必学内容、选学内容和基本学时, 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地完成相关学习。同时采用问卷调查、撰写心得体会、案例分析、人机对话、模拟情景处理等考核方式对学生人文素质状况进行检验, 包括人际沟通能力、心理承受能力、情绪调控能力、人性化服务能力、医德认知能力等。结合学生在临床实践中的医德修养水平和医德评价等综合情况对学生的人文学习效果实行定量与定性的考核, 以此促进学生真正地将理论学习的成果内化于自觉的行为习惯, 切实达到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殷大奎.人文医学精神与医师职业责任[J].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9, 22 (2) :3.

[2]殷小平, 苏博.国外医学人文教育课程计划的特点及启示[J].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2, 12 (15) :26.

上一篇:探究性教学情景下一篇:探究式教学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