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人文素养

2024-10-13

体育人文素养(精选12篇)

体育人文素养 篇1

摘要:体育教师的人文素养水平对于当前体育教育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关系到素质教育的推进,关系到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通过调查发现,体育教师在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和人文方法三个方面得分分值均不理想,然后从社会人文环境、高校教育改革、校本培训和自身修养等维度,探讨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人文素养,体育教师,高校,建议

人文素养主要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人文知识,以及由这些知识所反映的人文精神内化在人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气质和修养等。人文素养关乎的是一个人的精神世界,表征体现在一个人的气质、品格、情操、信仰等各个方面,其内涵主要包括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和人文方法三个方面。[1]庄子曰:“水之积若不厚,则其负大舟则无力。”其意暗指,若一个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教学中必然会捉襟见肘,短板尽现。众所周知,体育学科位于素质教育的前沿,关乎学生的身心健康与他们未来的健全发展,也就是说,体育教师也必须同其他学科教师一样,在教学中要坚持教书与育人同步,充分利用人文方法,挖掘体育课程和体育学科教学过程中的人文内涵和美学情致,传授学生人文知识、陶冶学生的人文情感、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从而使受教育者成为具有健全品格的全面发展之人。鉴于此,欲对学生打下一个良好的“人文底色”,体育教师就必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其中就需要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水平,来匹配社会所赋予的良好的社会职业形象,而此方面的提高,则需要体育教师在工作生活中不断锤炼和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为此,本文的探讨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参考意义。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本文以湖南省体育教师的人文素养为研究对象。运用专家访谈法设计了调查问卷表;随机抽取了长沙市一中、衡阳市六中、衡南县一中、湖南师大附中等12所普通全日制学校,实地调查和走访了上述高校的部分体育管理工作者、学生和体育教师,请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问卷内容。后运用文献资料法在中国知网(CNKI)上和本校图书馆中 ,参阅了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采用逻辑法、进行了归纳与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2 体育教师人文素养的现状调查

2 . 1 人文知识方面

笔者运用专家访谈法,在专家、教授的指导下,在对所调查的体育教师人文知识调查方面,设计了文学知识、历史知识、哲学知识、法学知识、美学知识这五个学科领域的问题,然后通过打分统计,从表1可以看出:教师人文知识掌握最好的是文学常识和历史知识,人均得分为15.2分和13.6分,排在此次调查中的第一位和第二位。经访谈得知,这两个学科门类曾作过他们在读期(高中及大学期间)的统考和普修,相关知识接触较多。人均得分最低的人文知识学科类别是美学和哲学,得分分值在30%~40%之间,达不到本省体育师资队伍人文知识修养水平的相关规定。

2 . 2 人文精神方面

人文精神是教师人文素养的核心要素,也是教师人文知识内化的结晶。体育人文精神作为体育文化的核心精神,是从体育文化心理层面表现出来的文化精神的总和,它的实质是以追求真、善、美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健康发展为终极目标;以人为本,优化人的生活方式和在体育中对人性的弘扬与追求,关爱人的健康和生命的自由与文明的精神。[2]从表2中可以看出,在人文精神方面,体育教师人均得分最高的领域是师德修养,人均14.8分,排序第一位。职业发展领域在校方的引领下,近几年呈增长态势,排序第二位,人均得11.3分。而和教学环节最密切相关的教学法格和科研方法领域,还比较欠缺,得分不及50%,这说明,我省体育教师的人文素养教育,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任重而道远。

2 . 3 人文方法

人文方法是体育教师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得以实现的手段。也是体育教师自身人文素养的显示器。此项调查统计采用学生评价、同事评价和自评三结合的打分方式。从表3可以看出,体育教师比较注重个人社会生活中的人文修养,此项得分分值15.8分,排序第一位。在呼唤人文精神回归和开展人文教育的背景下,在专业成长维度呈增长趋势,人均得分12.9分,排序第二位。但在和学生人文教育息息相关的自身学习、教学和科研维度,得分较低,三者比例为6.5∶9.1∶7.6,调查结果显示与《体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的“要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的要求还有加大的差距。

3 体育教师人文素养的提升对策与建议

3 . 1 弘扬尊师重教的传统, 创设良好的社会人文环境

良好的社会环境对师生有着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和教化作用。为此,全社会应积极弘扬正能量,通过政策的引领、媒体的宣传、大众心理导向等渠道,努力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社会人文环境,弘扬尊师重教的光荣传统,体育教师在此大环境下,和其他社会群体一样,敬业乐群、本色当行。人文素养无形中就得到积累和升华。

3 . 2 推进高校体育教育改革, 面向高校人文教育

体育教师基本都是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的本科生或研究生。在读期间是他们系统学习人文知识,落实人文精神、践行人文方法的重要时期。为此,高校应推进本科或研究生教育改革,面向人文教育方向转轨与侧重。在课程建设中,应从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时安排等方面,注重人文素养方面的教育,为体育教师以后踏上工作岗位,对授课班级中的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先储备好源头活水。

3 . 3 重视体育教师的职后再教育、开展校本培训工作

现代管理学认为一切有组织的行为,重在管理。体育教师人文素养的提升可同职后再教育、校本培训等工作相结合。职后再教育是现代企事业单位人员为更新知识、搞好本职工作,实现与时俱进的一种“再充电”过程。为此,校方应重视体育教师的职后再教育工作,运用校本培训等方式,通过聘请专家进行人文知识讲座,或者通过社会实践领悟人文精神,通过运用人文方法搞好教育教学和体育科研等。在节假日期间,要多措并举来提高体育教师的人文素养。

3 . 4 教学中落实人文教育, 努力实现教学相长

人文素养的提升,不能只停留在理论层面上,要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与学生的互动中切身体验、反思、总结,才能提高实效性,从而实现外化于行、内化于心。随着体育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体育教师先要转变教学理念,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传授、渗透人文知识体系。但有古训云:“师不必贤于弟子”,就是说教师无论在学识上还是在思想上,都不可能十全十美,亦可从教育对象身上汲取营养来完善自己。为此,在日常教学中,要倡导教学民主化,与学生之间建立起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有益于与学生之间相互取长补短,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努力实现教学相长。

3 . 5 树立终身学习思想, 不断加强自身人文修养

人文知识涉及文、历、哲、法、艺等各个领域与学科,其博大精深。为此,体育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应在精通自己的专业的同时,通过自我修炼,不断提升自身的人文修养,加强对人类文化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的理解和领悟,对生命、对生活、对历史、对社会的独特见解和观点。加强学科之间互相渗透,在体育学科中穿插其他学科的知识,学科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来增厚本学科的文化底蕴,形成人类文化一体化思想。[3]

体育人文素养 篇2

一、什么是国学?

国学是中国学术的简称。称中国学术为国学,所谓国是本国之义。具体讲,就是中国传统学术。总起来说,中国传统学术包括哲学、经学、文学、史学、政治学、军事学、自然科学以及宗教、艺术等等。其中自然科学有天文、算学、地理、农学、水利、医学等,这些都是国学的内容。如上是中国国学大师张岱年先生研究的成果,也是我们学习《国学》的导引。

《国学》的内容博大精深,是前人聪明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所谓“先进文化”的基点,正是根植于中国《国学》的精髓。诸如,“以法治国”、“以德治国”、“和谐社会”的治国方略,就借鉴了古人的文明成果。秦始皇统一六国,任用“商鞅变法”的“立法治国”。十四届六中全会“弘扬道德”,正是道家老子“道德经”的神奇。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引用了“中华道德”的行为规范。“构建和谐社会”,借鉴于佛家的“和”。我为《百佛书画册》题序,逻辑推理说:“和谐者,平衡也;平衡者,为善也;为善者,尚和也;尚和者,和尚也。”这种“以和为尚的精神叫“和尚”,“和尚”是佛家的尊称,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基。建国初,周总理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外交政策,正是儒家提出的“和而不同”,即“求大同存小异”;小平同志提出的香港、澳门回归的“一国两制”政策,也是根由于这一儒家学说。当今,世界各国成立了五十多个“孔子学院”,这是东方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在美国“世界孔子研究会”的大堂上,悬挂流金牌匾,上写孔子名言:“以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日本的“立命馆大学”的校名,就取孔子《论语》中的“安身立命”。孙武、孙膑祖孙创立的《孙子兵法》及《三十六计》,成为世界尊崇的“军事宝典”。总之,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很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宝库,任何“文化策划”、“文化创意”,都离不开这个源泉。

二、人文素养:

理解“人文素养”,遵循字面内涵表述组合意义就是最实际、最便利的途径。“人文”,在这里当为确定的“人文科学”(如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哲学、文学、法学等);而“素养”肯定是由“能力要素”和“精神要素”组合而成的。我看所谓的“人文素养”,即“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人的内在品质”。

人文素养的灵魂,不是“能力”,而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这就是“人文精神”。这其实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基本的“德性”、“价值观”和“人生哲学”,科学精神、艺术精神和道德精神均包含其中。它追求人生和社会的美好境界,推崇人的感性和情感,看重人的想象性和生活的多样化。主张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是它的鲜明标志,它以人的价值、人的感受、人的尊严为万物的尺度,以人来对抗神,对抗任何试图凌架于人的教义、理论、观念、进行中事业及预期中目标,对抗所有屈人心身的任何神圣。

现实中,我们可以大致上把“人文精神”与“人文素养”等同使用。因为,如同具有“达标”的自然科学能力却不见得具备“达标”的“科学精神”一样,具有“达标”的人文科学的知识及处理人文活动的能力,也不见得同时具备“达标”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才是人文素养的根本特征。举个例子:在历次政治运动中,许多受到主流社会迫害的中上层人士,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过来自下层社会群众的同情和关照,这让“走资派”、“反动学术权威”等被专政人士曾大发感激、感慨之情。而那些对落魄者不歧视不加害的“草民”,虽然缺乏人文科学素养,甚至不具备接收革命教育的起码的文化素养,但他们在那个把人文当垃圾的社会环境中,却是真正具有人文精神的精英分子。

个人的人文素养的质量是个人健康发展的结果;社会的人文素养质量是一个社会汲取历史经验教训、积累文明成果的结果――“文明成果”的最重要部分,衡量“社会文明”的尺度,也是“社会文明”的标志。文明、进步的“发展”,不可以和人文精神相违背、相脱离。否则,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总量的发展,军事力量的发展,社团组织的发展……都会成为压制、残害甚至毁灭人类的野蛮力量,并且,这些东西发展越快、成就越大,它所制造出的痛苦和灾难就越大。

三、教师人文素养

“教师的人文素养”是教师的人文素养就是教师所具有的人文精神及在教师的日常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思想、道德、情感、心理、性格、思维模式等方面的气质和修养。它表现为在教师的日常教学和管理活动中对学生的尊重和对学生成长的关心,表现为教师教书育人的强烈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教师人文素养的基本构成:关心学生生存、促进学生发展是教师区别于其他社会角色的职业特征,也是教师人文素养的核心。支撑和服务于这个核心的是教师的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和人文化育方法。

现代教师的人文精神应该包括下面几方面的内容:

(1)具有强烈的教育使命感和责任心。我们的学生、下一代的精神面貌如何、生存方式如何,他们是否有道德、有能力、有信心、有活力、有尊严,全靠我们今天的教育。

(2)对教育的理想不断追求。没有理想的教育,便不能造就理想的人。我们应该不断追问:什么是教育的真谛?什么是教育的源头?什么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教育的愿景应该怎样绘就?在接一批新的学生时,有没有确立你的目标?

(3)积极维护教育的公平。我们要积极维护教育的公平,关心农村教育,关心弱势群体的教育,关心教育资源的分配,关心教育机会的平等。在教学活动中,摈弃标准化、同步化、统一化,对待不同出身、不同智力、不同性格,一视同仁、一律平等地对待。

(4)以学生生存和发展为本。以学生的生存为本,就是我们的教育教学要提升学生的生存质量,让学生在现实的学校生活中积极勤奋,心灵充实,安逸愉悦,并为学生未来生活的幸福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学生发展为本,不仅体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而且要体现在学生对教育的选择上,要给学生提供最大的选择机会,包括学习时间、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等等,要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最大的张扬。简单地说,以学生发展为本,就是要使学生对教育享有 “参与性”和“选择性”。

(5)以宽容之心善待学生。以宽容之心善待学生意味着教师要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上,和学生一起去感受和体验,去感受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期待及沮丧时的心情,去体验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挫折、渴望,以心对心去滋润学生的心田,去包容学生的过失,去化解学生的不良情绪。以宽容之心善待学生是一种爱,是教育学生的一种特殊方式,是对学生心灵的点拨。

四、中华传统文化:

培育人文精神提升人文素养 篇3

人文精神是人文素养的核心,它追求人生和社会的美好境界,主张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是它的鲜明标志。人文精神包括科学精神、艺术精神和道德精神。培育人文精神,提升人文素养是现代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教育必须更好地适应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需求,加快改革与发展,充当好科技发展的“动力源”,经济增长的“助推器”和社会变革的“智囊团”。中职教育不能局限于狭窄的专业技能训练,必须重视对学生文化素质、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即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那么在中职教学中如何培育人文精神、提升人文素养呢?

一、深化教学改革,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观

在现代教育中,以振兴人文文化、弘扬人文精神为中心的人文教育是一种基础性的构成,是渗透于全部教育内容和环节的导向性因素。现代教育观要求学生学会认知,学会生活,学会做事,学会发展。中职教育既要注重知识传授,也要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从课堂教学到教材建设、教学评价与考核,从校内活动到校外实践,都要渗透人文教育,甚至学校环境建设也应洋溢浓厚的人文气息。

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观,就是要科学正确地看待学生,相信他们,尊重他们,赋予他们应有的权利,尊重其人格,平等相待。教师要尊重和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与理解,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最大限度地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宰。

二、积极垂范,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

常言道,经师易得,人师难求。作为教育主导者的教师,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成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只有用灵魂才能铸造灵魂,教师的行为示范对学生会起直接的教化作用。因此,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人文素养的提升。教师人文素养的内涵至少包括三个方面:1.广博而深厚的文化底蕴。教师对人类文化的各个领域都应有所涉猎,熟谙诸子百家,略通天文地理,形成自己对生命、生活、社会的独特理解和感悟。2.敏锐而深邃的时代感悟。教师不仅要有“信息”上的量增,更要有深刻的洞察和体验(包括反思、感悟、启迪等),不断提升自己的智慧和灵性,依靠专业知识、人文底蕴、审美情趣、品德修养的显扬和施教技艺的高超来赢得学生的认同和模仿,逐步将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素养。3.健康而多彩的生活情趣。富有童心,充满对新鲜事物的好奇;朝气蓬勃,奋发进取,充满对理想生活的执著追求。这是教师永葆青春活力的秘诀,也是一种有效的课程资源,它将熏陶和感染学生,让学生对生命充满理解,对生活充满感悟,对人生充满信念。

学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不仅需要理性地启发和诱导,更需要感性地点燃和熏陶。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业师,更是以身教、心教育人的智者。他是一个榜样、一面旗帜、一座灯塔、一个活生生的人文载体。教师的人文素养,便是教之内功、师之根本,它处在教师整体素养中的核心位置,决定着教师职业的意义和价值。

三、关注经典阅读,提升人文素养

语文学习的特殊之处主要不是“知”的积累,而是“感”的积淀。阅读教学应对阅读文本进行积极主动地感知、探究,以获得丰富的感受。语文阅读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承担着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和高超阅读技能的任务,是人类文化文明传承链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所谓经典,是指那些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书”,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特征。经典通过个人独特的世界观和不可重复的创造,凸显出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人性内涵,提出一些人类精神生活的根本性问题。人类最美好的思想往往蕴含在经典名著中。钱理群教授说过,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就是通过对各类学科(不只是文学,还有其他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名著(经典)的阅读而代代相传的。在这个意义上,受教育的基本途径就是读名著(经典)。学生阅读经典名著,可以不断提升对作品的审美鉴赏能力,从中汲取人文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因此,广泛阅读经典作品,对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对于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钱理群教授说过,中学语文教学落实到人文教育上就是给人打一个精神底子。人文教育与知识传授是水乳交融的。阅读教学应当扭转纯技能训练的走向,真正转向人文教育。教材中大量的经典文本都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和积极健康的价值追求:孔子的“仁爱”,孟子的“舍生取义”,苏轼的“旷达”,屈原的“爱国精神”……教师应该有意识地让学生接受这些精神的熏染,提升其精神境界。

四、完善校园文化建设,创设良好人文环境

优秀的校园文化能凝聚成一种精神,这种精神会以其独特的感染力、凝聚力,教育和塑造人们的心理、性格和自我意识,使每个师生都能自觉地遵守日常行为规范,增强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凝聚力,产生一致和自觉的行为方式,使师生的人格得到塑造,个性得到发展,精神得到升华。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一是举办系列人文讲座,引导学生提高人文素养;二是以校报、校园网和广播站为载体,及时更新、增加资料,拓展校园文化活动空间,这既是广大学生实习实训的平台,又是学生展示才华的舞台;三是建立人文社团,如新闻、文学、书法、摄影、歌舞、音乐、艺术、体育等社团;四是开展健康向上、格调高雅、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吸引学生主动而广泛地参与,如艺术节、科技节、文艺演出等;五是加强校园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建设,营造健康的人文氛围,使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受到启迪和熏陶。

总之,教育的过程是人文精神培育的过程,教育的使命就是培育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养。一方面教师要加强自身修炼,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吸引学生、影响学生;另一方面,要把人文素养的提升渗透到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使学生身处其中,去感悟、理解、思考,从而净化灵魂、升华人格、完善自己,成长为有用之才。

体育人文素养 篇4

1 大学体育教育的内涵和价值

体育不仅仅是体育运动的代名词, 更包含着体育运动中所蕴含的运动过程中所产生一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即体育文化。体育文化是人类自身需求的一种特殊反应, 也是人类在体育运动和体育生活中所创造的, 通过有形的运动技能、身体形态、运动器材及其他物质与无形的体育意志、体育观念、体育精神反映出来, 并表现出各具特色的存在方式。体育文化反应的是一个时代、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所具有的特征和价值观念, 并且对人类的体育活动起到规范和限制的作用。体育文化同其他种类的文化艺术具有相同的艺术属性, 是以身体形态及动作技能作为文化元素所表现出的一种具有运动属性的文化现象。

大学体育作为在校园这一特定的空间环境内所存在的教学内容, 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 以体育活动为内容, 以校园精神为特征的一种具有特殊表现形式的群体文化, 也是师生在体育教学及竞技活动中相互作用共同创造出的文化氛围。大学体育与高校的教育模式、管理模式及师生的生活方式等因素是紧密联系的, 也是大学校园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学习和娱乐内容。大学体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不仅包含对校园文化体系的构建和对校园精神风貌的展示, 同时代表着大学在长期的教学、科研、管理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一种特定的体育文化氛围, 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群体文化活动。

大学体育是高校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载体, 各项体育活动的开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团结拼搏的精神,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全面发展学生的文化知识和体能, 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某种意义上是国家体育建设和发展的缩影。在追求科学文明和人才培养的校园环境中, 学生作为国家体育事业的发扬者和继承者应该将大学体育文化和精神与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相联系, 使大学体育教育成为社会体育事业发展的动力。

大学体育是大学校园文化的主要形式之一, 丰富的体育教学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使学生根据自身身体素质及兴趣需要制定个体化的体育运动方法, 有效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大学体育作为具有活动主体针对性和环境特定性的教学活动, 蕴含着一定的时代特征和时代精神, 是在总结、传播和发扬既往体育文化和精神基础上的一种创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大学体育的主流理念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积极继承了原有体育文化的一些特性, 并不断创新和开拓新的体育价值观念。

2 大学体育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作用

当前大学的学科教学与研究正逐渐向学科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人文学科、自然学科、社会学科等领域的结合趋势尤为明显, 呈现出学科交叉、文理渗透、全面发展的教学前景。在这样的背景下, 大学体育应积极顺应素质教育的趋势, 将体育教学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文化艺术等学科统一起来, 综合提高体育教学工作者和学生的人文素养。大学体育正面临着教学体制变革、社会迅速发展所带来的给予和挑战, 作为一项具有时代特征的教学活动, 体育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理论基础、体育技能和综合创新能力, 同时还承担着培养学生体育文化素养, 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教育使命。现代化大学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只有通过在教学过程中, 加强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 使学生在具备良好体育素质的同时, 充分领会体育文化的内涵和精神。

大学体育动中所呈现的团结协作、公平竞争、自强不息等理念都是体育文化中的精髓所在, 这种积极的体育精神以大学体育为平台表现出了体育文化特有的魅力和功能, 对学生的综合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自我国2008年举办奥运会以来, “团结、进步、友谊、公平竞争、重在参与”等奥林匹克精神不断融入大学体育活动之中, 使体育文化的内涵得到的进一步的诠释和发扬。大学体育项目是校园文化活动中最为活跃、广泛开展、参与人数众多、持续时间最长的娱乐活动, 其对学生人文素养产生的影响也是无可厚非的。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 高校的教学目标就是将大学生培养集知识、技能、智慧、体魄于一体的全面人才, 大学体育活动是传播校园文化精神的最佳载体, 也是激发学生体育兴趣的有效途径。大学体育能够将理性文化与感性体育相结合, 以体育竞技、体育知识、体育表演、体育运动、体育锻炼等丰富的形式充实教学内容, 为师生提供展示自我的一方舞台, 积极宣扬了体育与文化并重的永恒理念, 对校园文化和校园精神的建设及发扬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体育文化中所宣扬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精神正是高校教育所追求的人文精神, 大学体育的发展和传承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体育知识、修身养性、传播健康的生活理念, 同时可以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化气氛, 为学生构建发挥特长的文化平台。体育竞技中所重视的自由精神、创造精神、挑战精神、服从原则精神都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人文素质。大学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的精神品质, 有利于发扬公平竞争、团结协作的社会风尚, 有利于树立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自尊心, 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观念,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大学体育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塑造学生的精神境界、人格品位及民族精神, 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开展的目的就是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使学生通过体育文化和技能的学习, 积极参与体育活动, 领会体育精神, 有效处理人与自然、社会及其他人的关系, 具备协调发展的理性、意念和情感等价值能力。大学体育文化是实现人文素质培养和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形式, 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品质及行为价值。

3 结语

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 高端的科学技术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社会财富的同时也表现出许多严峻的社会问题。科技时代独具的技术性使人与人的关系逐渐淡漠, 失去了对社会及他人的热情, 人文素质急剧缺失, 产生了高端科学技术与低素质专业人才的社会矛盾。大学体育应该正视自身有利的教学引领地位, 以人文素质培养作为教学的切入点, 提高校园文化的品味和格调, 消除浮躁、功利、媚俗、缺乏诚信和人文关怀的文化氛围, 积极促进校园的精神文明建设, 营造良好的人文气息和人文氛围。

摘要:大学体育是素质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旨在通过基础体育教学、教学评价与体育竞赛等形式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 促使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行为习惯, 并通过各种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展, 使学生懂得人际沟通交流的基本原则, 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本文通过阐述大学体育的教育内涵和价值, 分析大学体育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作用, 明确大学体育与大学生人文素养之间的关系, 为大学体育教学及体育文化建设的深化改革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大学体育,素质教育,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白莉.校园体育文化与大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之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7 (10) .

[2]王威, 邢燕升.高校体育文化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探析[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09 (5) .

[3]金瑞静, 肖玉红.高校体育课程与和谐人文校园体育文化建设[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0 (6) .

[4]韩喆.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及作用研究[J].内蒙古体育科技, 2011 (1) .

[5]张国阳.对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缺乏问题的分析及应对策略[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2) .

人文素养培训心得 篇5

教师尤其是中小学教师,对学生未来的志向抱负、人格品性将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因此,人们对教师的人文素养要求甚高,所谓“己不正焉能正人”,教师的学识多少,人格好坏,修养高低将直接决定学生人文素养的水准。我所理解的教师人文素养的构成主要有: 强烈的职业认同感。教师要有职业认同感,这是教师人文素养构成中最重要的构成部分一点,是教师的立业之基,也是认识自身价值的前提。因为只有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才能对教育事业抱有执着的追求,才能摆脱名利的困扰,坚定自己的选择,在当前“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环境中保持一颗平常心,甘于寂寞,甘为人梯,才能在平凡而伟大的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寻找到人生的价值、生活的意义。教育事业需要的是教师对它的忠诚和无私奉献的精神,需要的是以献身教育为荣、为乐的思想情怀,教师只要有了这些,就能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充分发挥出来,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

“一朝聆教诲,终身铭师德”。教师对学生未来的志向抱负、人格品性将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教师的学识多少,人格好坏,修养高低将直接决定学生人文素养的水准。因此,我认为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首先要培养教师强烈的职业认同感,这是教师人文素养构成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教师的立业之基,也是认识自身价值的前提。因为只有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才会视教书育人为己任,才会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将科学文化的传授与人文精神的培育紧密结合,才能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践行“两纲”精神,才能对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负责。其次,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理念,在教育与管理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把学生当作有情感的、鲜活的、思想性格各异的、独立的人,善于鼓励学生,关注他们的未来,开发他们的潜力,培养他们的个性,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师爱与智慧的阳光。

“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就必须具备一桶水,而且是‘常流水’”。作为教师,不能满足于先学于学生,而是要坚持继续学习,坚持终身受教育。当今的时代,人们只有具备了学习的能力,具备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才能获得生存的社会位置。教师不但要自身保持一种勤奋学习的能力,还要把这种学习能力无私地传授给自己的学生。另外,教师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基本功以外,要广泛涉及与本专业有关或对自己的素质提高有积极作用的各方面技能。只有这样,我们在进行教育时,才能高屋建瓴、游刃有余;教师对社会的新知识、新信息及时准确地掌握,使学生能在教师的身上学到更多除了书本以外比科学知识更有实际意义的本领,从而激发学生对各方面技能掌握的兴趣,真正达到全面发展。

古人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不过,现在学生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当然,教师不是圣人,也应该允许犯错误,允许有自己的脾气,可是,身为人师,我们的言行举止将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尤其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重大影响。学生对于教师的人格要求,可能超过对任何人,而人文素养是人格魅力的重要表征。很难想象:一位素养不高的教师,会是一位拥有人格魅力的教师?会成为学生所爱戴的教师?一位不受学生爱戴的教师,能够管理好班级?能够影响与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

所谓人文素养是指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和基本能力,包括按照社会要求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乃至个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文素养的最典型标志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泛指人文科学体现出的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人文精神追求人生美好的境界、推崇感性和情感,着重想象性和多样化的生活,使一切追求和努力都归结为对人本身的关怀。人文素养外在表现为人格魅力——即一个人的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行为上果敢、作风上的刚毅等所产生的感召力量。

美一教育家花了40年时间,收集了9万份学生来信,概括出作为一个好教师的12种素质,包括:友善的态度,尊重课堂内的每个人,仁慈和宽容;耐性,兴趣广泛,良好的品性,良好仪表,公正、幽默感,对个人的关注、坦率,有方法。这集中反映出受欢迎的教师必须具有很高的情商和深厚的人文素养。

我国现阶段,有人提出教师的人文素养除了具有敬业爱岗、乐于奉献、热爱学生的人文意识和人文精神外,还应该注重“五心”修养。“诚心”是“五心”修养的基础修养。“精心”,是要求教师对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做到不讨厌一个学生,不放弃一个学生。“安心”是敬业爱岗的前提条件。“恒心”是为人师表的长期要求。“雄心”是成就事业的心理品质。教师也需要雄心壮志和开拓创新的精神,在不断创业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修养,从而担负起实施人文关怀的重任。传授知识,自然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但除此之外,教师还必须担负起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责任。目前,为数不少的教育从业者还未意识到,教师作为施教者,对一个孩子的成长发展有着非常大的影响,甚至往往成为孩子一生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与完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具备健康人格。在学校里,教师是学生最亲近最尊敬的人,是最直接的榜样,学生具有天然的“向师性”。教师的人文素养,会像一丝丝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教师的素养之光对学生心灵的烛照深刻且久远,甚至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陶行知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有了这样的“心心相印”,学生的人格的成长会在具有丰富的人文素养的教师的影响下,逐步成熟与完善起来,而学生的人格的完善,是一切良好的学习心理的基础。

而长期以来,由于我们习惯于把学生看着是一个“认知体”,把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与扩展学生的知识内涵作为基本目标,重思想教化而忽视生活情趣,重知识积累而轻视文化融合,重教材示范而无视表达热情。因而导致许多学生缺乏一定的公德意识和人文关怀意识,在校内和校外呈现“两面人”现象。而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实际上是一种灵魂的缺失,它容易使人迷失自我。因此,追寻人文精神的回归,是我们教育的当务之急,而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人文素养的提高,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直接与间接的影响着学生的人格完善。

一位人文素养深厚的教师,肯定是一位有抱负有追求的教师,往往呈现出人格形象完整,精神焕发,精力充沛,性格坚毅,乐观向上,作风严谨,给人以力量感。在他教育与影响下的学生,必会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中不知不觉受教师的影响,使学生也形成坚强的意志与自制力,因而更加富有理性,善于思考,发奋学习。这样会自觉不自觉的树立远大的目标。反之,一个没有深厚人文素养,举止猥琐,语言粗俗,庸俗无聊的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是一个没有恒久引力与缺少人格魅力的教师。历史上的杨昌济之于毛泽东,闻一多之于臧克家,沈从文之于汪曾祺,鲁迅之于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这些伟大的教师,永远会让他们的同样伟大的学生铭记不忘,学生的成功为这些伟大的精神导师的人生写下了辉煌的一笔!因为,教师的追求与抱负已经深深的成为学生人生发展的指标;教师的努力与成功,激励他们的学生追求更远大的目标与成功。

中学阶段的学生的学习动机,往往表现的比较单纯,情绪化比较重,这就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而影响力从哪里来,以前的师道尊严,可能很难约束现在的个性化强的中学生了。而在这方面研究颇为深入的可能要算河北省著名的衡水中学了,他们对学生的学习心理进行了长期研究后发现:一个学生一门功课的学习成绩好坏,与他是否喜欢教这门功课的教师相关。他们对学生进行了跟踪,发现学生往往因为不喜欢某一老师而不喜欢他所教的课,许多学习上偏科的学生都能从此找到原因。衡水中学领导者慢慢地明白了一个道理:教师的师德状况、人格水平是他的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学能力固然很重要,人格修为同样很重要。衡水中学校长李金池用了一个函数式来表达教师人格修为与教学能力、教育观念以及二者与教师的“教育力”之间的关系:y=kx。因变量y表示教师的教育力,系数k表示教师的人格修为,自变量x表示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育观念等。其实,这里所谓的“教育力”,最终还是表现在学生的学习效果方面。学习动机强烈,学习效果自然就好些,而这一切还是取决于教师人文素养。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指导者与监督者,教师的行为举止与爱好习惯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习惯。依据个人的理解,教师对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表现在向学生指出应形成什么样的学习习惯,即具体的学习习惯;二是通过教师的榜样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习习惯的形成。班杜拉认为人类的许多行为都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结果而习得的。在学校教育中,教师作为榜样被学生所模仿,并以潜移默化地方式发生作用。学生通过观察学习或模仿,可以抽象出榜样的行为特征,形成规则,并通过对这些规则的重新组织,形成全新的行为。教师对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的影响,首先考虑教师对学习习惯作用的认识,教师对学习习惯作用的认识如何,直接制约着学生对这个问题的重视程度。其次教师所提出的要求、监督和评价对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的快慢产生影响。再次教师自身的形象作用。如独特的教学风格,教学风格集中反映了教师的精神风貌,它包括教师的道德修养、知识结构、能力水平、认知策略、对学生的态度及其教师的主观追求等。拥有独特的教学风格的教师,在学生中自然拥有较强的影响力,这样,教师的正确要求就容易化为学生的行动。

由此,我们呼唤教师的儒雅风度,寻求精心打造富有人文素养的教师形象思路,最大可能的挖掘教育资源,为了学生的健康心理的成长与完善,作出我们作为教师的最细致、最全面、最合乎教育规律与学生心理成长规律的努力。

教师专业化发展培训心得

上周六,我校开展了一项“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主题的培训活动。在这次培训中,我校荣幸地邀请到了武陟县实验中学教科研室主任范通战老师。听了范通战老师的“《西游记》中的教育智慧”这一课,我获益匪浅。

范老师让我明白了,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应该具备高尚的人格。高尚的人格包括赤诚的爱国心、敢于追求梦想的执著心、纯真的博爱心、严格的自律心。一个老师,只有拥有一颗赤诚的爱国心,才会热爱他的工作。只有拥有一颗纯真的博爱心,才会热爱他的学生。只有拥有一颗执著心,才能耐得住寂寞认真工作。只有拥有一颗严于自律的心,才能正确的指引学生。什么是“师范”?启功先生说过“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才是师范的真谛。所以,一个老师,不仅要具有精炼的业务素质,还要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只有做到这些,我们才能成为一名“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合格教师。

其次,还应具备精炼的业务素养。教师最大的价值在那里?教师的价值在讲台。只有一位学养深厚,术业专心,深谙教育之道,有精湛的教育教学技巧的老师,才能发挥出他最大的价值。韩愈说过,“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职责就在于传授知识解答疑惑。怎样才能更好的传授知识呢,当然是具有精炼的业务素质。只要这个老师学识渊博,胸罗万象,讲功超凡,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技巧,想教不好学生都难。

再次,教师应该不满足现状,有远大的理想。很多老师认为,自己成为正式教师,就好像端上了铁饭碗,不思进取。每天一杯茶一张报的在学校混日子,久而久之就产生了职业倦怠心理。怎样才能克服这种心理呢?这就需要教师树立远大的理想,比如,我要成为像魏书生一样的名师,我要把我的学生都送上名校„„理想,就像是茫茫黑夜里的灯塔,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只有我们拥有了理想,我们才会不断地向着这个目标努力地奋斗。我相信,当我们实现自己目标的时候,心里会是何等的骄傲与欣慰啊。

最后,教师要勤志笃学,倾心实践。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己困。一个老师只有勤志笃学,活到老学到老,让自己的知识常新,不断地吸取别人的经验,才能迎刃而解地解决教学中遇见的各种问题。基础有了,经验有了,那么就该倾心实践了。毕竟教师不是哲学家,只需坐在那里动脑筋想想就可以了,还需要认真实践。教师的价值在讲台,而不是在办公室。一个人,品德再高尚,学识再渊博,教案备得再好,讲不好一节课,一切都是白搭。因此,倾心实践对于一个老师来说也至关重要。

人文引领,素养为先 篇6

教育是人与文化价值之间的重要桥梁,人文教育不仅能提高知识,更可以通过知识教育用人类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对人们进行熏陶,从而使得人的品质、素养得到提高。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学科,理应让学生了解人性,尊重人性,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造就学生完善的人格。高中语文作为培养学生人文情感和素养的重要课程,应将人文精神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人文引领,素养为先。

一、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

教师要树立尊重学生独立人格和培养学生通晓事理的正确教育理念,构建宽松的、和谐的教学环境,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语文学科融思想性、文学性、工具性于一体,内涵是丰富而博大的,语文教师若想高质量地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就必须立足于语文学科特性,丰富自己的人文底蕴,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去探究文本中所体现的人文精神,使学生能够在语文殿堂里感受到人类薪火相传的精神力量。语文教师应该能够充分挖掘教材中所蕴涵的文化价值教育资源,而不是简单地传递课本内容,应该将自己放在一个宏大的文化背景下,实现教学的文化教育功能。现代社会是一个知识爆发、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新知识不断涌现,教育改革日益深入,教材也在不断更新,这些都要求语文教师平时要主动学习,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与学生平等交流,完成对文化的解构和建构。通过两个经验世界和精神生活的交融,加深学生对文化价值的理解和认识,教学相长,共同进步。教师要以学生为本,要将人文教育看成高中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学生角度出发安排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把学生培养成人格独立、道德高尚的有用人才。

二、挖掘教材的人文精神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学生学语文,不仅是学语言,更应该学会如何做人。语文教材中的每篇文章,都倾注了作者丰富、饱满的激情,都是作者思想智慧的结晶,都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因素,而这些人文性都流淌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正所谓“文道结合”。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认真挖掘教材隐含的人文价值,而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应试教育上。语文教材是一个丰富的美育资源库,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挖掘这些美的因素,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中的美学现象,提高他们对美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高中语文教材中不乏优美典雅、启人深思的作品,语文教师要利用学科优势来进行文化价值教育,引导学生在文章中感受文化价值,领悟文化的魅力,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三、重视阅读的人文内涵

阅读,是提升语文素养途径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正如托尔斯泰所说的,“教学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将文化价值教育和语文阅读教学结合起来,合理地选择和使用阅读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所蕴涵的文化价值,让学生和伟大的灵魂对话,学生的兴趣自然会很高,学生也才会真正地爱上阅读,领悟和积累文化素养。高中生除了课堂上所学习的教材外,还需要加强课外学习,才能扩展文化视野,提升文化素养。比如,高中《语文读本》就是对课堂阅读的延伸,许多著名的诗歌、演讲、散文、小说都被收录其中,大大增加了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文化含量,提高了文化思想品位,有利于高中语文教学进行文化价值教育目的的实现。

语文教学必须要鼓励、引导、教会学生阅读,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有充足的情感认知,这样的阅读才有意义。

体育人文素养 篇7

一、人文素养与体育教学的关系

1.人文素养

本文所指的人文素养, 是指个体能够按照社会的主流原则合理处理“我”与“他”, 个人与集体、社会、国家, 及自然的关系。在教育上, 即指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处事, 使得学生在知情意行的各方面都能达到和谐, 并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体育教学

体育教学的目标包含两个层次:一是显性目标, 即实现“体育”, 如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熟练掌握体育的一些基本技能、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等等;二是隐形目标, 即培养具有人文素养的学生。如果只是把体育教学的显性目标作为其全部目标加以实施教学, 那么这将是体育教学真正的悲剧。

3.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载体

正如前文所述, 笔者在本文中所指的人文素养是学生处人、处事的准则和态度。体育教学中的活动课程, 既有团体活动方式, 又有个体对抗活动方式。这些正是可以体现体育教学对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有利条件。教育中的人文主义精神, 就是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 以人为中心, 体现人的主体性, 以人文主义的视角来实施教学。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责任显而易见。自古希腊时代起, 体育就作为人文素养的重要体现。当代, 则更应该注重体育教学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二、当前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的不足

1.重视体育活动课, 轻视理论课

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主要进行体育活动技能的训练, 每学期除非天气条件不允许, 通常很少进行理论课的教学, 即使有些学校进行理论课教学, 也只是照本宣科, 毫无特色, 学生听之无味, 教师讲的索然。

2.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人文素养教育缺失

在开展体育活动的时候, 只是注重对学生技巧掌握和技能的培养, 很少在各项体育运动项目渗透人文素质的教育, 没有深入挖掘各个项目背后的人文教育思想。

3.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师整体人文素养不高

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师普遍人文素养不足, 缺乏先进的教学理念的指导, 很少会反思自身教学中的问题, 即使认识到了人文素养的培养对学生的重要性, 也不知怎么在教学实践中和体育教学进行融合。

4.中等职业学校对体育教学不够重视

除了体育教师本身 (也包括一定数量的体育教师) , 校领导和其他教师都普遍认为体育课是一门非常容易上的课, 人人都能当体育老师。因此, 体育教学在学校中的地位非常低, 不受重视, 体育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 导致体育教学这门如此古老的课程的很多隐性功能被忽视。

三、体育教学中对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策略

1.提升体育教师的人文素养

现在的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比较薄弱, 而教师自身对人文素养的不重视, 何谈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体育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首先, 要树立人文主义教育观, 在体育教学中真正能够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

其次, 体育教师应该真正理解中等职业学校体育课程标准, 比较自身的课堂教学, 使自己认识到在哪些方面还做的比较欠缺。

再次, 要研习更多的教育学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体育理论知识、心理学知识和通识性知识, 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和提高教学技能。

最后, 体育教师应该参加各种有益于自身人文素养提高的培训, 与更多的同行进行沟通、交流, 取长补短。

2.充分认识体育运动项目背后的人文素养教育意义

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就是各类体育运动项目活动的开展。体育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每项活动所隐含的人文教育意义, 如长跑运动对学生坚韧品质的培养;足球运动中对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等。通过在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中对学生不断的人文素养的培养, 使学生也不自觉的认识到体育中所蕴含的人文意义。体育教师还可以结合一些负面教材来说明由于在体育运动中缺乏对人文素养的培养, 而导致的不良后果。如在奥运会中有的运动员为了博取好的成绩, 吃兴奋剂;有的足球运动员在比赛中故意踢踹对方球员等一系列不良的表现, 都是由于缺乏人文素养的关系。引导学生们在不论是在体育运动中, 还是在未来的工作中都要以公平公正的心态去面对每一项挑战。

3.在体育教学中以人文思想去关怀每一个学生

每一个学生天生都具备着不同的身体素质, 首先, 在对他们进行考核时, 一定不能一刀切, 是多少就多少, 应该辩证地看待学生的表现。如果一个学生尽了最大的努力, 但是还是没有达到规定的标准, 要给予这样的学生一定加分, 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人文关怀。其次, 对运动天分比较差的同学, 不要表现出过分的关注, 要让学生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感受到教师无微不至的关怀。再次, 要考虑中等职业学校的特点, 在进行体育教学中, 结合每个班级的专业特点安排体育运动项目。

总之, 体育教学中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要教师具备丰富的人文素养, 具备精深的教育理论, 先进的教学理念, 通过在教学过程中, 有意识的、内隐的教学方法来促使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最终提高学生整体的综合素质。

摘要: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是体育教学的隐性目标, 在当前的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中普遍缺失。体育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使学生在体育课中, 既能获得体育理论知识, 又能习得体育技能, 并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职业学校,体育教学,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王桂侠.浅谈体育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J].林区教学, 2004, (5) .

人文语文:关注人文素养的生成 篇8

人文是个抽象的概念, 《辞海》指出: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我们很多时候强调人文是社会科学, 但我认为这里的人文应该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的、科学的、优秀的、健康的部分。包括对人类社会各种文化现象的初步了解和掌握;对人文典故的熟悉与借鉴;对人文语言的感悟与运用;对人文遗产的整合与创新;对人文精神的传承与开拓。它们共同构成人的素质与涵养。人文追求的是善, 给人以悟性, 人文中的信仰使人虔诚。其集中体现是:重视人, 尊重人, 关心人, 爱护人。简而言之, 人文, 即重视人的文化。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不应把它们当外在的附加任务, 应该注重熏陶感染, 潜移默化, 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把教学目标放在人的素养的养成上, 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所谓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我的理解就是要提高学生“以人为本”的素质和修养。即提高他们自身应有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课堂教学就是要引领学生攀登知识的高山, 攀登情感的高山, 攀登思维的高山, 攀登人格的高山。

那么, 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呢?

一、课堂上, 教师要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语文课堂, 需要一种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让学生的个性在这种轻松和谐的课堂环境中尽情释放、洒脱驰骋。要解放学生的头脑, 给予他们充分的空间时间和足够的自由,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引导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 形成师生、生生互动的良好态势。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陶行知先生有言:“好的先生不是教书, 不是教学生, 乃是教学生学。”即“授人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韩愈早在《师说》中就定义了教师的职责:“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既要能够带动学生邀游在知识的海洋里, 乐此不疲;还要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 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如不做笔记不看书;看书要有自己的心得体会等。

三、精选经典文章, 陶冶情操, 潜移默化

语文课本是经专家精选的文化精髓, 要充分利用手头资源, 培养学生的审美与鉴赏能力。指导课外阅读, 丰富学生的人文阅历, 促成学生感受人文精神与民族意识。作为母语教学的语文学科, 是一个有着浓郁的民族文化色彩, 关系着学生心灵塑造的教育性学科, 它肩负着传递民族文化、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任务。要学好母语, 就要大量阅读, 博览群书, 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 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这些都是根植于语文的人文性思想的深切体认, 应该要求学生广泛阅读那些充满人性智慧和灵光的好文章, 吸收那些触及灵魂的人文精华, 丰富学生的人文阅历, 促成学生感受人文精神与民族意识, 让语文教学成为有根教育。同时,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四、重视学生道德品质建设, 树立健康、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

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 许多教师都有一个深切体会, 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管, 越来越自我, 越来越自私。他们做任何事情都是从自身的立场出发, 很少考虑别人的体会。作文也成了感情肆意宣泄的工具, 甚至流露严重的消极思想。在这种人文精神严重缺失的情况下, 何谈民族、国家?教师要扭转这部分学生的消极情绪, 就要在教学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以课本为摹本, 以课外为拓展, 激发学生对祖国博大精深文化的热爱, 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产生民族自豪感与民族自信心。还要给学生自由的空间, 去关注课外, 关注民生, 关心国家大事, 能对大事要事有自己独到精辟的见解。

五、狠抓语文基础, 夯实听说读写能力, 培养语感

新《课标》强调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基础薄弱, 语感不强, 读不懂文章, 又如何能对母语文化有强烈的共鸣?所谓“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语文作为交际工具, 就是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这几点是相辅相成的。我认为多多开展辩论、朗读、背诵比赛, 能更好地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素质, 提升读、说、写的能力。要创造性地利用教材单元设计, 安排符合单元特色的教学活动, 激发学生对语言的兴趣。写作上提倡“言为心声”, 要敢于说真话, 做真实的自我, 不做自私自利的人。有崇高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不消极不厌世, 以乐观开朗的情怀拥抱生活。能辩证地对待生活的阴暗面, 宽容地对待身边的任何人和任何事。

六、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 尤其是人文素质

教师的人文素养 篇9

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人文素养”呢?

一、由衷而又终极的关爱情怀

教师的爱, 应该是一种由衷的、发自心灵深处的、指向终极的关爱。这是一种情怀, 一种更高的境界。这种关爱, 是建立在“人”之上的, 是对“人”的尊重、对“人”的珍视、对“人”的终极关怀。因此, 它是民主的、平等的, 无私而不带功利、朴素而又无比高尚、自觉而又永恒持久的。在“人”的基础上, 教师的爱至少还应具有三个要义:一是“同情”, 对弱小者、落后者、不幸者的同情 (而不是歧视、遗弃) ;二是“宽容”, 对幼稚的原谅, 对过失的包容, 对冒犯的宽怀 (而不是苛责、惩罚) ;三是“赞赏”, 由衷地赞美每一个学生, 相信他们将有作为, 珍视他们的体验、感悟、潜能、智慧及他们每一次小小的进步。

二、广博而又丰腴的文化底蕴

教师的文化底蕴, 一要“渊博”。传统上我们更注重“渊”, 当然, 仅有“渊”是不够的, 教师更应强调“博”, 要成为“杂家”, 对人类文化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都要有所涉猎, 熟谙诸子百家, 略通天文地理;二要“丰腴”。要广泛涉猎, 并消化吸收, 长成自己的人文“血肉”。改变课程缺乏整合的现状, 是教育改革的要务之一。因此, 教师除了广泛涉猎, 还要“整合”, 要形成自己对生命、对生活、对历史、对社会的独特理解、感悟、态度和信念。

三、敏锐而又深邃的时代感悟

教师的时代感悟, 首先应表现为一种状态。它要求教师随时张开获取信息的触须, 时政的、自然科学的、教育教学的……现实生活、当代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 都应是教师视野所及———这是一种生命的状态、生活的境界。

教师的时代感悟, 更应是一种悟性。表现为教师不仅要有足够的信息量, 更要有“悟得”。有个性化的、深刻的洞察和体验, 反思和批判, 感悟和思考;有理的启迪、情的激荡、美的浸染, 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智慧和灵性。

四、和谐而又优雅的审美品位

教师的审美品位, 应该是和谐而又优雅的。和谐, 让学生感受到恬静和陶醉;优雅, 让学生崇敬、向往。这种审美应成为一种意象、一种氛围、一种力量、一种磁场, 体现于教师的仪表、言谈、举止, 体现于教学内容的呈现、教学手段的选用、教学流程的设计上。以美激智、以美发辞、以美冶情、以美育德、以美立人。通过富有美感的教育过程, 实现对学生情感与智慧的滋养和润泽。

五、独特而又鲜明的个性魅力

教师的个性, 首先应该是独特的。这种独特性, 应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对材料独特的感悟、对教学素材独特的呈现方式、对学生多元反应独特的处置方法。其次是鲜明, 如果说独特指向性质, 那么鲜明指向强度, 它将使教师的教学烙上个性印记, 深刻而隽永。独特而鲜明将形成一种强力, 一种风格, 震撼学生, 感染学生。

六、积极而又多彩的生活情趣

教师的生活情趣, 应该是积极而又多彩的。表现为:一是富有童心, 充满对新鲜事物的强烈好奇;二是开朗乐观, 幽默风趣, 充满生活的机智;三是丰富而多姿多彩, 充满动感和蓬勃朝气;四是昂扬而奋发进取, 充满对理想生活的执著追求。这是教师永葆青春活力的秘诀, 是一种以前未被重视的、新的而又有效的课程资源。它将让学生看到有血有肉的教师, 它将熏陶和感染学生, 让他们形成对生命的理解、对生活的感悟、对人生的信念。

体育人文素养 篇10

关键词:语文教学,人文意识,人文素养

教育部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是这样给“语文”定义的: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于漪老师说:“学语文就是学做人,伴随语言文字读、写、听、说训练,渗透着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思想教育。语言文字不是单纯的符号体系,而是一个民族认识世界,阐释世界的意义体系和价值体系。它与深厚的民族文化联系在一起。”

在现实应试教育环境中,语文教师只从应试角度进行语文知识的训练,抹杀了语文的趣味性和人性之美,造成语文课的单调、枯燥、沉闷。让学生对语文望而却步、敬而远之,甚至到了“对抗”的地步。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应该让语文充满人文性,从而让学生主动亲近语文,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如何充分彰显语文的人文性,让人文性成为学生亲近语文重要因素?我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多做努力。

一、凸显语文老师的人文意识

语文教学承载着传统文化的内容,弘扬着文化精神。这就要求作为语文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的教师有人文意识。语文教师要从自身抓起,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人文意识的教师。相信学生会亲近老师、亲近课堂、更加亲近语文。

1. 培养创新和发展的人文意识。

语文教学有优良的传统,但面临复杂多变的现实社会,如果没有创新,就没有语文的立锥之地。发展是任何一个领域的硬道理,如果语文教师自身缺乏这种意识,那么又怎能期望学生对语文感兴趣。

在下雪的冬天,我们可以走出教室,让学生拿着课本到操场学习鲁迅先生的《雪》,这一创新不仅可让学生很容易地理解江南雪的滋润与美艳,更可培养学生对故乡的热爱之情。此时学生的表现,语文课堂将不再沉闷,可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2. 培养对话与合作的人文意识。

对话是一种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现代人文意识。语文教师如果能学会与文本对话、与学生对话,那么,语文必然会渐臻佳境。在对话的同时,语文教学的成功也离不开合作意识。合作是多方面的,它既包括学生与教师的合作,又包括学生与学生的合作。提高教师的对话与合作的能力,可使教师的责任意识增强,才能让学生走近语文。

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师生双向交流,但是在语文的课堂上有这样一个怪圈,只有老师居高临下地提问,学生老实地答,却没有对话,因此教师应该设计和学生对话与合作的环节。如让学生充当记者采访老师,让学生设计问题,让学生与老师辩论,等等,让学生和老师对话与合作,让学生成为语文教学的主人。也只有如此才能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才能走近语文。

3. 培养民主和开放的人文意识。

随着时代的进步,学生的信息来源日益多样化,因此,教师如果死守权威意识,那么必然会沦为笑料。聪明的语文教师应淡化权威意识,强化民主意识。在民主的大语文背景下,语文教师需要有开放意识。凡是有利于学生亲近语文的各种举措,都可以施之于教学之中。

在学魏巍《我的老师》时,老师必然讲到蔡老师是一个“温柔而美丽”的老师。然而许多学生会有疑问:蔡老师长得美吗?这时候老师可能会恼怒地说课文就是这样写的。换个开放的角度,这时候老师不妨让学生说说理由。学生的理由是课文中蔡老师的嘴角有榆钱大小的一块黑痣。这时候可以在黑板上醒目地板书:一个人不能选择……但可以选择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再让他们自由回答。最后老师也可以说一个答案:“一个人无法选择自己的外貌,正如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一样,但我们可以像蔡老师一样,选择善良。”教师用自己的民主开放意识,既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又让学生亲近了语文。

二、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在师生形成人文意识的基础上,应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有效的实践,既让学生完成对语文从近到亲的转变,又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呢?

语文教师应该谨记“有效课堂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宗旨,更加明确语文这门课程的任务:它是通过语文教学的人文实践让学生感悟生活,发展思想;展示个性,塑造灵魂;陶冶情操,培养情趣。弘扬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给学生奠定坚实的精神的“底子”,努力在以下几方面下工夫,力争让学生主动亲近语文。

1. 感悟生活,发展思想。

教学的对象是人,而人是在实践中感悟生活,在感悟生活中实现思想的发展的。充满人文的语文教学,自然是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所以,语文教学应密切关注学生人文情感的各种需要,关注学生认知的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使语文教学的互动实践充满民主、平等、关爱氛围。

如初一上半学期有篇文章:《端午日》,此文描写了传统节日端午日的一些风俗,尤其是“赛龙舟”的场面,可以利用这段材料,让学生表达对这种场面的感悟。我们可以这样: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其中的一名赛手或观众,并组织学生在教师室模拟“赛龙舟”的场面,有演赛手的,有演观众的,这样,既可活跃课堂氛围,又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培养想象力,同时,也可让学生充分体会“团结合作、奋勇争先”的精神。

一篇文章,会引导学生更好地认识生活、思考人生。学生在文章人文的参与中受到文章所设意境的熏陶,同时感悟出生活的哲理。

2. 展示个性,塑造灵魂。

课堂中的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叶圣陶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学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让学生在课堂上追求真知、吐露真言、抒发真情,使他们的个性化人格得到健康发展,让学生大胆地展示真实的自我,这也是学生亲近语文的动力。在老师教学《岳阳楼记》的主旨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时,在引导学生明确作者的忧乐观后,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于是发问:“我们面对忧乐通常会怎么想?怎么做?我们看爱国文人范仲淹怎么想和做的。”学生思考后有许多个性的回答:“他不是享乐在前,吃苦在后。”“他只要别人快乐,自己宁愿受苦。”“他是先己后人。”……这样的课堂实践让学生个性得到充分释放,使其成为课堂的主人。同时教师接着

“少教多学”中教师的有效指导

赵艳文

(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中学,河北秦皇岛

摘要:“少教多学”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少教多学”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教师指导主要体现在:研究学情,确定适合的教学目标,让“多学”更有针对性;精心设问,让“多学”更有方向性;有效指导,让“多学”更高效。

关键词:少教多学教师指导指导方法

“未来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那些不会学习的人”,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必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少教多学”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学校就好比是水,老师和学生好比是水中的鱼,老师是大鱼,学生是小鱼,老师在前面游,学生在后面跟,共同驶向知识的海洋。”这表明教学中学生自学应该是在老师引导下进行的。“少教多学”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少教多学”中如何体现教师指导呢?

一、研究学情,确定适合的教学目标,让“多学”更有针对性。

“少教多学”要以学定教,把学放在更加重要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对“学情”和教学进度进行细致认真的分析,对学生基本的学习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和掌握。例如:学生已具备了哪些知识,哪些还比较模糊,哪些知识学生通过自学能够掌握,哪些知识还需要老师进行点拨、引导……教师要教的是学生不会的,是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还无法掌握的。

学习目标在学习活动中起着方向性和决定性的作用。“少教多学”是否卓有成效,关键看教师提出的学习目标是否合理、有针对性。目标太多,学生难以当堂完成,学习成就感就会降低,学习热情就会削弱。目标太泛,学生茫然无措,不知从何学起,学习有效性就会大打折扣。教学目标的制定要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根据教材单元目标。要求教师课前备学生,摸清本班学生底细,定好适合本班学生水平、切实可行的目标,并且能尽量照顾到优、中、差层次的学生,给予每位学生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学习目标要具体明确,简明扼要,通俗易懂。

二、精心设问,让“多学”更有方向性。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马歇尔说过:教师所面对的挑战不再说:“像范仲淹这种宁愿自己遭受痛苦,首先想到的是百姓的苦乐,这是一种多么崇高而博大的胸怀啊!”这里,学生在自己的参与中感受古人的伟大情怀,在潜移默化中升华了自己的思想,塑造了自己的灵魂。

余光中的一首《乡愁》短短的几行文字,让学生自由演绎诗歌中几个画面,体会其中积淀的作者的全部人生经验与情感体验,解读作品本身就是解读余光中的人生经历与人生况味,在这样的参与中对学生情感的培养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在艺术作品中照鉴自己的灵魂,发现自身的美德,这是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具体体现,也让学生亲近了语文。

3. 陶冶情操,培养情趣。

语文教学在注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的同时还要提高文化品位,培养审美情趣。中学语文课本中选入的课文音韵和谐、意蕴丰富,把人引入美的世界,陶冶人的情操,有了学生的参与,使得这种美更有了载体。

在教学朱自清的《绿》时,要求学生找出文中喜欢的词句,并说出自己的感受。有学生说:“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因为作者把

是教50分钟书,而是如何设计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并引导学生提高思考能力。“少教多学”要求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保证学生有足够的学习时间和思维空间,教师更要精心设计问题,问题的设计要紧扣学习目标,落实学习目标。比如在教学《观舞记》时,单元目标是感受文章精妙的语言魅力,品味赏析文章优美生动的语句。因此,我设计了这样的思考题:(1)卡拉玛姐妹的舞蹈有什么特点?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卡拉玛姐妹舞蹈的“飞动的美”的?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加以评点。(2)从文中找出自己认为写得精妙的词句段,有感情地读出来,说一说写得“精妙”的地方。思考题不能大而空,要明确具体,富有启发性,便于学生理解课文。教学《春酒》时,我让学生谈谈对文章最后一句话的理解,学生看到问题后一脸茫然,不知道如何理解。于是我把问题改成:仔细品读文章最后一句,说说这句话蕴含作者怎样的感情?学生一看就明白了,脸上露出了笑容。

三、有效指导,让“多学”更高效。

新课程强调:指导的本职属性是教师不充当课堂学习活动的主角,不占学生的位子,为学生营造支持性的学习环境,采用恰当的形式给予学生心理上的安全感和精神上的鼓舞。教师通过指导让学生懂得如何学习,于有疑处点拨,平淡处升华。

1. 明确内容,学有方向。

教师要让学生明确每节课要学习什么,怎样学,学多长时间,学到什么程度,最后达到什么要求。

2. 指导方法,会学乐学。

学生在自主学习时,困惑的是不知如何有效地学。此时,教师既要介绍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又要指出学生学法上的不当之处,还要帮助学生摸索、总结出适合自己的有效学法。

“课文无非是例子”。所谓“例子”,它应该能提供给学生学习方法、方式上的启迪和教益。所以,在分析解决问题时,不仅要对问题进行评析,更重要的是要进行方法引导。在学习散文、小说时,同时也在传授散文、小说的鉴赏,甚至写作的方法和要领;在教学文言文时,指导学生如何翻译、如何断句、如何绿比作裙幅、处女的心、鸡蛋清形象地写出了绿的质地、亮度等方面的特点,把梅雨潭的绿写得让人浮想联翩,使人形象可感。也有学生说:“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真是把绿写绝了,引起了人们对绿的丰富的想象,好像领略绿的神奇之美。对这些句子的理解让学生感受了自然之美,更培养了美的情感。

在《一双手》的教学中,让学生想象张迎善的手“掌面鼓皮样硬,老茧布满每个角落。手指特别粗大肥圆,一只手指头就像一根三节老甘蔗。”的同时伸出自己的手和其对比。学生说张迎善的手是勤劳的手,是美丽的手。在一系列的手的欣赏中更培养了学生的高尚情操,提高了学生审美能力。如此学生不仅亲近了语文,在亲近的过程中更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注重内涵建设提升人文素养 篇11

一、以环境建设营造人文教育氛围

1. 校园文化建设。

首先,校园文化建设要围绕素质教育“一切为了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理念进行创建,因为学校的办学目标、校训、校徽、校雕、校刊、校风、学风等都应不乏人文素养。其次,校园的名人塑像、墙体文化、专栏标语、守则规范也应该注入人文教育因素。

2. 班级文化建设。

首先,要以班级文化建设“十个一”为基础,形成基本的班容班貌。其二,要依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打造特色班级文化。特色的班级文化建设应以人文精神为目标,以人文素养为内容,以学生的自觉自主和共同认可为原则,让班级的学生通过阶段性的共同努力相互鞭策,营造具有浓厚人文素养的教育氛围。

3. 常规文化建设。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懂得遵守规则本身就是人文素养的基本要求。《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中就有许多人文教育的内涵,因此,常规文化建设必须在夯实“规范”与“守则”教育的层面上下工夫,让每位学生都能明确自己应该遵守什么规则。还必须根据班级具体实际,制定《班级一日常规》与学生个人的《我的一日常规》,帮助学生养成自我教育的习惯,以达到扬长避短,进而不断提升个人的人文素养。

二、以师资建设焕发人文教育魅力

1. 转变观念。

当前社会对人才业已提出很高的要求,既要具备专业技能,又要具较强的创造力、思辨力和较高的情商及可持续发展新型人才。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树立现代教育思想和理念,充分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作用。学校要通过组织培训、读书活动、专题研讨、经验交流等方式提高教师人文素养,并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促进学生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知识能力等方面的全面提高。

2. 培养情趣。

一个富有生活情趣的教师,其审美能力也会高人一筹,在教学中自然而然地会派上用场。教师的工作很辛苦,但在工作之余也应该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寻找生活乐趣。学校在大力倡导教职工培养兴趣爱好的同时,也要积极开展诸如才艺展示、亲近自然、主题演讲、健身娱乐等活动,为教师缓解工作压力、愉悦身心,培养情趣、发展特长,提供展示与交流人文精神风貌的舞台。

3. 加强反思。

反思是教学成败的关键,也是一个人品质高尚的表现。会反思的人具有谦虚内敛的性格,具有不服输的劲头,具有探索的精神,具有持续发展的动力。我们要大力倡导教师经常从教学中加强反思,通过反思学会从学生的目光中读出愿望,学会从学生的回答中听出创造,并通过有效的策略,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老师的人文关怀,感受到学习的轻松愉悦。

三、以活动建设搭建人文教育平台

1. 主题活动的系列性。

提升人文素养,并非一蹴而就,也非靠空谈说教。人文教育主题活动的系列性对于拓宽活动的时空,夯实人文教育的厚度,培养人文素养的效度都有莫大的好处。人文教育活动主题的确立要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为价值取向,主题活动系列的构建要以可行性和实效性为原则。比如,以“诚实守信”为主题活动的系列性,可以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开主题班会、讲故事比赛、手抄报评比、榜样学习、总结表彰等方面开展活动,让学生通过多维度的活动体验,增强如何与人相处的人文修养。

2. 专题活动的探究性。

当下,在为学生减负高呼不下,人文教育的专题活动宜在综合实践课程中开展,通过综合实践课程探究人文因素的专题活动,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3. 常规活动的教育性。

一是利用每周的升旗仪式和班队会,有计划地开展爱国、爱校、爱家的“三爱”教育活动和在校做个小主人、在家做个小助手、在社会做个小公民的“三小”教育活动,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二是利用每天的早会活动,交流、反馈前一天的思想、行为表现,通过典型案例剖析,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三是利用节日与纪念日,开展了解背景、着眼未来的实践体验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汲取人文素养。

四、以课堂建设巩固人文教育阵地

1. 挖掘人文因素。

现行小学教材中,如品生、品社、语文、美术、音乐、综合实践等学科都不乏人文因素,课堂教学中的人文教育关键在于教师对人文因素的挖掘与利用。教师要根据教材中显性与隐性的人文因素,通过学科有效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灵感,引导学生学习中华民族文化,汲取民族精神,从而让学生获得人文素养的熏陶与感染。

2. 改善教学方式。

新课程标准的课程改革,要使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成为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的角色定位。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呈现的“自主、合作、探究”,则成为各学科课堂教学衡量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的基本形态。其实,“自主、合作、探究”也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最佳学习方式。可以这么说,课堂教学中改善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程度就是教师落实人文教育的程度。“自主、合作、探究”包含了对自己、对他人、对科学三个方面的人文素养。而这三方面的人文素养靠灌输是无法做到的,只有在日常教学中坚持为学生提供、创造条件,让“自主、合作、探究”成为发挥主体作用的学习方式,学生才能在实践中内化为自己的意识,形成习惯,并用于指导自己的一生。因此,无论是哪门课程,都必须确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才能使提升学生人文素养落到实处。

3. 贴近学生生活。

生活是人文教育的源泉。人文素养体现于具体的生活之中,人文素养的程度与人们的幸福指数和社会的和谐程度成正比。只有把生活引入课堂,课堂教学才会充满无限的生机。课堂教学中的人文教育要贴近学生生活,就是要根据学科和教材的人文因素,或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或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或拓展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人文素养的滋润和人文教育的乐趣,并自觉运用于日常生活之中。

综观学校的教育并不缺乏人文因素,缺乏的是用人文意识明确指导下的教育,或者说缺乏的是站在培养人文素养高度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校的人文教育不到位,使学生的人文素养缺失的现实。所以,注重内涵建设,提升人文素养应作为学校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课题。

体育人文素养 篇12

科技的发展给世界带来的巨大利益是不可否认的。但是, 利益面前, 科技的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近年来, 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呈现出各种问题:网络安全、人口膨胀、生态恶化、自然资源危机, 核威胁等层出不穷, 同时它引起的问题更深层次地表现在科技的快速进步与人文关怀忽视之间的背离所导致的主体性的失落、人的失落。在经历了科技带来的好处的兴奋之后, “人们发现, 代表着‘理性’与‘进步’的科学技术带给人类的并不全是幸福与安乐, 人类陷入了空前的生存危机和价值迷失之中” (1) 。人、社会、自然界之间等各种矛盾的加深, 导致关系到人类生存的社会问题的日益尖锐 (2) 。人们认识到要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对当前的教育发展模式进行改革。

二、人文视野中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现状

教育一直都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 但是长期以来, 我国对于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差。大多数人对于教育都存在工具理性主义的倾向。正所谓“学而优则仕”, 教育在很大的程度上被当作通往上层阶级或是维护统治的工具。教育的主体与客体都是人, 人是教育活动的主要因素, 这是教育的生命基础, 也是教育的生命本质。因此, 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当前, 从人文视野的角度来看, 在我国的教育中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现状主要存在以下两点不足。

(一)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分离限制了人的事业的发展

科学教育在教育界的巨大影响力是不可否认的, “被看成为是某种超出人类或高于人类的本质, 成为一种自我存在的实体, 或者被当作是一种脱离了它赖以产生和发展的人类状况、需要和利益的母体的‘事物’” (3) 。自然科学课程在整个教育课程中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科学课程与人文课程分开教学, 这种教育模式在工业化初期极大地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对于人才的需求, 对于社会的进步和个人的生存也有极大的帮助。但是, 随着社会的发展, 这种能力结构过于专一的人才已不能满足社会进一步的发展需求。因此, 更高层次上的具有综合能力的人才成为了当前社会发展的急需人才。过于专业化的教育会限制人才的进一步发展, 也会对其终身教育构成障碍。

(二)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分离限制了人的本性的发展

当前,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方针在很大程度上鼓励着人们以经济利益为价值目标。因而, 在教育领域出现了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各种科学课程的开设层出不穷,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越过了人文教育的课程。科学素养与人文素素养的分离是我国当前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不论是在教育内容, 还是在教育方法、教学理念等方面, 我国当前的教育都分离成了两个板块。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学科呈一种不平衡的状态发展着, 重理轻文的教育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将人作为一种“工具”进行开发, 而忽视了人的本性的发展。当前教育的功利性还导致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的产生。人们对当前的教育现状开始进行反思, 由于专业化教育引起的人的发展单一化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三、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融合的必要性和现实性

法国教育学家涂尔干认为, 人类的知识领域分为两大块: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社会知识。因而, 从人文视野的角度来看, 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融合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一) 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融合是人的发展的本质要求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 人的需求层次分为五个阶段———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及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些需求层次由低到高构成有序的等级。当前, 我国广大人民普遍上实现了最基础的生理需要等层次, 对于实现更高层次上的其他需求如: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有着更强烈的渴望。华中科技大学杨叔子教授曾说, 教育是“育人”而非“制器”。 (4) 其出发点在于培养优秀的人才。这就决定了在教育的过程中要重视人的主体性。教育要实现其生命关怀和人人都有充分发展的可能性。但是, 在现实的教育过程中, 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分离, 导致了学生的知识结构之间和个人素养之间的分离。现在社会要求更高层次上的精神上的满足, 这就需要培养全面发展和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人。而实现这个教育目标就必须实施具有生命化的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二) 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融合是社会文化发展的要求

广义上的文化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的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及与其相适应的文化制度和组织机构。 (5) 社会的文化结构主要是由社会的意识形态构成的。而教育对文化的发展具有不可否认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教育具有传递文化的功能;其次, 教育具有传播文化的功能;再次, 教育具有选择文化的功能;最后, 教育能够创造和更新文化。可见, 教育对于社会文化的发展的作用是巨大的。但是, 在教育实践的操作过程中由于社会大环境的“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口号, 引导着中国的教育的发展朝着更为“务实”的方向前进。当前, 不论是中小学教育还是我国的高等教育, 在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上都更倾向于科学教育。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是整个社会教育的重点, 而对于其文化素养的构建则被湮没在科学的浪潮下。整个社会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发展极度不平衡。现在人们在实现了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后, 对于精神上的需要具有了更高层次的需求, 而在不平衡的教育体系下培养出来的社会文化的发展速度和质量远落后于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由于人才素养结构的偏失, 我国当前的社会文化比较落后, 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 因而, 在教育中实现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融合是社会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 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融合是民族精神发展的要求

自从人类大力发展科技以后, 世界的又一重大变化表现在地球村的形成。国际化的浪潮席卷了全球, 教育也在其影响范围之内。中国在认识到科技的力量以后就一直大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以加快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步伐。因此, 长期以来, 为了配合经济建设, 我国的教育领域一直存在着重理轻文的现象。对于社会文化发展的忽视导致的我国文化上的落后, 以及外国“自由”、“开放”“高科技”思想的涌入, 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国社会文化的国际化。社会文化的国度国际化对于我国的民族精神造成了很大的冲击。要重振中华民族精神, 必须着重解决我国现在的社会发展模式问题, 必须走科技与人文并重的道路。

四、从人文视角实现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融合的几条途径

(一) 从观念上改变当前的教育对于人文教育认识的误区

造成我国人文教育衰落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大家认为人文主义的文化是一种非理性主义的文化;二是与科学技术相比, 人文不具有“生产力”。因而, 在教育体系内, 人们默认了科学教育及其科学素养的重要性。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就此被分离。虽然, 随着时代的发展, 现在有一部分人已经认识到了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统一性, 但是就社会整理而言, 人们对人文素养的地位还是存在误解。只有使大众认识到人文素养的重要性, 理解其对于科学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重要作用, 才有可能实现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真正意义上的融合。

(二) 融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于日常生活中

从本质上来说, 教育是为生活服务的。其活动目的是通过教育活动培养出具有高水平的人才, 以创造出能够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成果。也就是说, 日常生活对于教育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在日常生活中, 这种人文素养的趋势现象屡见不鲜, 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水准。科学素养的提升能够确保物质生活的质量, 高水平人文素养又能够丰富人的精神生活, 将这两种素养融合在日常生活中不仅有利于其知识水平的提升, 更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及社会文化的丰富。

参考文献

[1]杨现勇.论科学精神的人文复归[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2004.

[2]王占宝.促进学生充分发展的教育模式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2007.

[3]宋剑, 扈中平.教育与人性:教育人学研究的永恒命题[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7, 9, (27) .

[4]孟建伟.试析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分离的根源—从科学观与人文观的角度看[J].教育研究, 2004, 1.

上一篇:全向移动机器人下一篇:强化统一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