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素养英语文学(共10篇)
人文素养英语文学 篇1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以下简称新大纲) 提出21世纪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除了具备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开阔的思路外还必须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比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黄源深 (2001) 认为“英语是一门人文学科, 人文素养的培养在当今社会尤为重要。”吴国盛 (2004) 认为“现代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强调人文化和科学化, 而且重点在人文化上。”所以, 英语在注重语言技能教育的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特别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实现。阅读文学经典不仅可以积累文化, 还可以积累情感和智慧。通过阅读文学经典, 我们可以“从审美出发进入到发展知识, 从发展知识到丰富精神世界。” (许军娥, 2008) 因此, 文学经典的阅读在英语人文素质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 英语专业学生阅读文学经典的现状及其原因
关于人文经典阅读的现状, 不少笔者做过调查研究, 如“浙江工商大学及华南师范大学的梁春芳教授、余皓明教授等对广州和杭州26所高校的大学生课外阅读状况进行了调查, 结果显示, 很多大学生虽意识到阅读文学名著的重要性, 但常困惑于不知道该读什么样的书和怎样去读书。” (陈品, 2010) 另外, 吕和发等于2003年10月至2004年3月期间对国内16所外语院校的317名英语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研, 分析表明中国大学英语专业阅读的动机以求知、求新、消遣、求美、获取人生经验为主。时隔多年, 为了解英语专业学生文学经典阅读现状, 笔者对湖北某地区高校大二英语专业学生的文学经典阅读的阅读数量、时间和方式进行了调查, 结果发现70%学生每学期阅读文学经典数量不足4本, 60%的学生每周阅读时间不到6小时, 70%的学生阅读方式基本是阅读梗概, 或者观看文学经典的视频, 很少有学生从头到尾阅读, 可见英语专业学生文学经典阅读数量时间严重不足, 阅读方式不足以领略人文经典的精华, 其现状不容乐观。结合英语学科的特点及现状的分析, 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1) 外语教育功用性的影响
张中载 (2003) 认为, 外语是功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 但由于其本身的功用性和市场经济强大的导向性, 外语教育表现出极强的重功利轻人文性, 而忽视人文修养和人文关怀, 并且已经引起教育界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黄源深 (2010) 再次分析了英语专业教学的现状, 认为“在知识的传授中, 重语言知识, 轻其他人文知识;在教学方法上, 重背诵、记忆、模仿、复述等机械脑力劳动, 轻视或忽略有利于发展思维能力、鼓励独立思考的讨论与争辩。”当今越来越多的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目标是通过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 根本无暇顾及文学经典阅读, 表现出重实用轻素质、重功利轻人文的特点。
(2) 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
从《新大纲》来看, 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听、说、读、写、译等专业技能课程占65%, 文学、语言学等专业知识课程占15%, 相关专业知识课程占20%。所以教学是以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为纲, 通过对听、说、读、写、译等专业技能的训练, 帮助学习者获得语言技能。黄源深 (2001) 认为;“长期以来外语教学强调通过模仿、复现、记忆等方法来教授占65%的技能课, 忽略了与外语有关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知识。”由此可见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及教学过分强调英语的技能训练, 而忽略了文学、文化等相关专业知识, 即重视工具性, 忽视了人文性。由此, 属于相关专业知识的文学经典阅读也必然得不到重视。
(3) 环境的影响
20世纪末中国社会进入了经济快速发展时期, 各种消费主义文化思潮随之兴起, 产生了一系列文化现象如:网络文化、消费文化及大众文化。大众文化主要有现代性、商业性、时效性、广泛性和娱乐性等特点, 这些特点决定了这种特殊文化现象的批量生产和快餐消费性质, 它的流行对文学经典带来了某种程度的冲击与危害。英语专业学生的阅读兴趣发生了转移, 阅读的动机由求知、审美转向了消遣、娱乐, 大量的通俗读物、休闲读物、图文书受到欢迎, 而文学经典却乏人问津。笔者研究结果显示60%的学生每周阅读时间不到6小时, 70%的学生阅读方式基本是阅读梗概, 或者观看文学经典的视频, 平时他们在闲暇时间忙着刷微博、看八卦、浏览论坛, 因为信息爆炸, 他们养成了一种“浅阅读”的快餐阅读方式和习惯, 虽然阅读量可能在增加, 但是阅读质量却不一定能得到保证。谷彦君 (2001) 认为:由于社会的功利导向, 文学作品已沦为外语教学中的“灰姑娘”。
2提高英语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对策
结合《新大纲》的要求、培养目标及英语专业学生经典阅读的实际情况, 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加以改善:
(1) 加强英语教育的人文性
面对长期以来英语重工具性、忽视人文性的现象, 胡文仲和孙有中 (2006) 呼吁, “我国英语专业应该回归人文学科本位, 致力于重点培养人文通识型英语人才, 并兼顾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张兰 (2003) 也强调“英语应该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特别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实现, 而不是单纯的语言技能教育。”所以, 我们要让学生认识到英语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通过专四、专八考试, 而要注重人文素养的积累与沉淀。
(2) 彻底改革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方式
在课程设置上, 加大有利于提高人文素养的课程, 特别是文学经典课程, 如:英美文学、名著、诗歌、小说、戏剧、文化等;在知识结构的营建上, 低年级注重语言技能传授, 高年级重人文知识、人文素养的培养;在教学方法上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其融入课堂教学中, 尽力改变传统的背诵、记忆、模仿、复述等机械脑力劳动, 可以充分地利用学校的多媒体和网络资源, 采用讨论、朗诵比赛、读书报告、观看由经典作品拍摄的影视录像、编排演出短剧或撰写小论文等形式, 鼓励有利于发展思维能力、独立思考的讨论与争辩, 充分调动并激发学生阅读文学经典的兴趣和动机。
(3) 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要形成学校领导及教师关心重视经典阅读的机制, 加大经典阅读活动的经费投入, 切实加强经典阅读所需的基础设施, 完善学校图书馆、阅览室, 丰富经典书目的数量, 提高图书的质量。完善班级图书角, 书柜设置。通过多种阅读活动如读书比赛、读书报告、课堂讨论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加大课外阅读引导的力度, 积极培养学生的阅读动机、阅读兴趣和良好阅读习惯。
3 结语
文学经典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典范权威的作品, 其语言真实生动、内容丰富, 是最有价值、最完美、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文学作品。英语专业的学生阅读文学经典,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阅读技能, 增强思辨能力, 提升人文素养, 培养文化意识。对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提升所具有的意义和价值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应该克服消费文化的影响, 从加强外语教育的人文性、改革英语专业课程及教学方式、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完善全面的评价机制几个方面加强文学经典阅读, 充分发挥其对人文素养的提升作用。
人文素养英语文学 篇2
一、以校园文学社团为载体,给青少年提供一个展示写作才华、展现青春魅力的舞台
校园文学是一方神圣“乐土”,因为校园学生创作的小说、散文、诗歌等作品,往往都蕴涵着很“精美的词采、飞扬的激情和丰富的想象力”,她的文学性是纯洁美好的,一尘不染。纯洁的校园文学,就象一叶轻舟,能掀起波澜,为文坛注入新鲜活力的血液。校园文学拒绝商利,拒绝附庸,拒绝无病呻吟,真情宣泄青春情感的真实创作姿态,是文学坚守“纯文学写作”的强大阵地。
我们更注重指导、搭建平台,教育学生成为视野开阔、感情丰富健康、艺术修养不断提升的真正的人。积极培养学生乐于表达、善于动笔的兴趣。提供展示写作才华、展现青春魅力的舞台。
我们尽力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平台,定下了校园版“学生写、写学生、学生读”的办刊方针,创办的文学刊物《青果》,鼓励学生积极投稿。启发他们自办班级刊物,充分发挥他们各自的文字特长、美术特长、电脑打字特长,人人动手,共同完成。这种方式,最大程度调动每个集体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好形式。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变成铅字,闻到油墨散发的清香,他们的文章被尽相传阅,这给他们的鼓舞多么巨大,学生在活动中既动脑又动手,亲自体验到参加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以及看到劳动果实时而流露出来的幸福感。这才明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工作”。
这些文章,显示了文学的才分和生机,那种无拘无束,那种自由不羁的精神,在作品里随时都能发现和感受得到,而这些气息无疑是属于文学本身的,是文学最天然的财富。作品以其清新、率真的笔触,记录了青少年成长中的真实,展示了社会发展对年轻心灵的触动。他们自如和放松的写作姿态,显示出了文学创作的活力;他们的语言习惯、写作方式,以及对文体样式的理解,具备着新的文学特质和潜质。校园文学在内容和形式上所透露出的新的文学气象,对未来文学创作的发展走向,是具有相当的预示性的,虽然他们的文笔是那么稚嫩,他们的感悟是那么肤浅,他们的瑕疵是那么明显。但是,蛟龙终将冲出浅滩,雄鹰必定搏击长空。推荐学生作文中的佳作,可以极大激发学生写作热情,有时对学生未来发展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往往构成学生青少年时代的“神圣记忆”的一个灿烂的瞬间。
二、让学生行万里路,走出小校园,融入大社会
写作离不开丰富的生活阅历。校园文学,从价值层面上不应只限于校园内。因为校园生活毕竟是窄层面的,校园文学一定是要摆脱偏安一隅的自赏状态,而与广阔多元化的社会同步接轨。涞水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人文底蕴非常深厚,历史上曾出过许多杰出人物,最有影响的有东晋时期的祖逖、南北朝时期的祖冲之,以及当代的郭琨等。名胜古迹遍布城区及其周围,这里有酷似桂林的拒马风光,有世界罕风的峡谷奇观,有幽深莫测的溶洞,有神秘难解的鱼泉,还有苍劲的摩崖石刻,巍峨的长城,保存完好的平西抗日烈士陵园等人文景观……我们结合语文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关注家乡名人,寻找文化名人的踪迹,游览家乡名胜,在实践活动中,在与家乡的山山水水和文化名人的心灵接触中,学生受到的是古人文化人格的熏陶,这为青少年学生的精神构建奠定了良好的内在基础。
三、在写作训练中,向学生灌输“书写自我”的写作理念,激发起学生提升自我的欲望和塑造新我的审美激情
文学的最高命题:文学就是人学。一个人就是一部丰富的作品,甚至一个人就可以是一部历史。一花一世界,一草一菩提。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一个人也完全能够透示出时代的全部信息。在书写自我时,学生可以不断地进行扩充阅读与自我反思。在书写自我时,一开始,学生可能会粉饰自己的生活,虚饰自己的感情世界。但是随着写作的深入,他会逐渐意识到正确认识自我的重要。而当在伪装自己的时候,他会觉得无边的寂寞与空虚,会觉得写作是一种艰难的事情。可一旦反过来,他则会感到写作是一件多么愉快的事情。那么在写作中,就会不断地激发起学生提升自己的欲望和迸发出塑造新我的审美激情。在写作的初期,是一个人的才情支撑着作品,但随着写作的不断进行,我们就会发现,是人格支撑才情,而不是才情支撑人格。随着不断地写作,写作者会渐渐觉得人可能没有必要表现得那么富有才气。写作到这一境界其实是一种真正的提升,这就是所谓的大象无形,大音稀声,大波若平、大智若愚,大巧若拙。这不仅仅是哲学,也不仅仅是辩证法,而是一种水准,一种心态。而如果我们将中学生的写作引导到这一步,那么,我们便能够向社会作出完美的交代,我们在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的同时,我们也完成了对学生的精神的培养与塑造。
“本于内心的郁积,发乎情性的自然”,优秀的作品就是这样产生的。“锁着你的钥匙在你自己手里”,教学改革就是要这样大声地提醒学生,让他们真正意识到自己手中的钥匙,能打开心灵的这把锁、这样,也就是挖掘了写作的潜力,也就是激发了写作的内驱力,包袱甩掉了,思路开阔了,文思也就流畅了,写什么都将会是那么生动精彩,那么令人信服。
人文素养英语文学 篇3
经典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性。关于经典,有很多种诠释。例如:经典是一定的时代、一定的阶级认为最重要的、有指导作用的著作;经典常常蕴藏有气势磅礴的感人力量;经典往往向人们揭示出一些社会人生的博大精深的看法等。从潘裕民《唐宋文学六十家》一书中,我们看到了文学经典的独特魅力与多重价值。
一、经典的价值在于“重读”
经典的价值不是封闭的终结存在,也不是某些人一劳永逸的诠释,而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经典的意蕴在人们的“重读”中生成着,把人们引向历史限定之处的无限可能。正如《红楼梦》中贾宝玉终生伴侣的选择避开健康大度的薛宝钗而指向了多病狭隘的林黛玉一样,不合常人之情,却展示了一种引人深思的终生伴侣选择的可能性。“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们在经典的“无限可能”中经由每一次“重读”,每一次都“发现”着。
意大利著名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说:“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每次读都像你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即使我们初读也像是在重温的书。”在“重读”中生成,在生成中“重读”,循环往复,一代接一代,构成了人类经典独特的意义“发现”史。
《唐宋文学六十家》一书就是作者潘裕民“重读”唐宋文学经典“发现”的历史。例如潘裕民在读孟浩然诗《过故人庄》时写道:“作者从日常生活中提炼出浓郁的诗意,不仅描绘出农村的风光,也表现了与田家朋友的友谊。全诗语言清新淡雅,朴素自然,几乎‘淡到看不见诗’。”潘裕民在“重读”中,不仅体会到常人所言孟诗一般的“韵致飘逸、风格恬淡”特点,还不断捕捉和不断发现孟诗的“淡到看不见”这一难以言说只能在“重读”中体会的独特诗味。这是一种怎样的诗味?由于它无法言说,所以也只有“重读”才能慢慢品味。经典就是这样“每次读都像你初读那样带来发现”。这正是经典“重读”的价值所在。
二、经典的价值在于不断启迪
经典是经过历史长河反复检验而传承下来的珍品,潘裕民《唐宋文学六十家》一书中所记录的唐宋文学六十家都是唐宋文学的经典。西方哲学家施莱格尔说:“一部古典作品必定永远不能被完全理解,但是受其熏陶并正在教导它们的人必定总想从它们中学会更多的东西。”
唐代是这样一个道不尽说不完的盛世:多年开拓,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思想兼容,文化融合,士人进取,气度恢弘。唐代也是这样的乱世:战祸空前,杀戮破坏,颠沛流离,灾难深重。唐代社会生活本身就为文学家提供了极为丰富的题材和广阔的视野。面对这样时代,文学家们会有何等的激情和怎样的歌吟!
宋代沿袭唐代,社会生活也多有起伏,文学与唐代相比风格有所改变,但也是流派纷呈,风格各异。就词而言,柳永、苏轼、秦观、周邦彦、李清照、辛弃疾、姜夔、吴文英等诸多大词人的出现,足以把宋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推上与唐诗媲美的高度。唐宋文学经典不论是从文学本身还是从文学所折射的社会生活都带给我们以源源不竭的启迪。
潘裕民《唐宋文学六十家》一书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选取唐宋文学六十家经典作品为点,结合全唐全宋的社会生活和文学风貌为面,把唐宋文学经典连成一体。这部作品不仅仅是一部作家传记,更是在介绍作家生平与创作的同时,尽可能地顾及他们风格的转变以及在当时和对后世的影响,给人以完整的、‘史’的印象。在这部“史”里我们可以看到,不论是平民还是达官贵人,不论是仕途通达还是失意的官吏,不论是“苦吟”诗人还是“诗豪”,不论是现实主义者还是浪漫主义者,不论是至情至性的情性中人还是“诗佛”等的经典作品。《唐宋文学六十家》打开了一个广阔的经典世界,也打开了一个让人可以获取极为丰富启迪的广阔视野。
例如,书中论及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诗最为人所传诵,不仅很好地体现了白居易有关内容与形式关系的诗歌理论:“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与元九书》)其中“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联歌颂的是野草的顽强生命力,同时又折射出天地间生命生生不息的普遍规律,充满哲理,历来被人传颂,给不同时代不同的人以不尽的启迪。不论你来自何方,不论你处于何时,经典都能给你带来丰富启迪,这正是经典的价值所在。
三、经典的价值在于促人提高
经典的价值绝不是使你旁观,而是促使你参与,最终促使你提高。经典都是人的主体性在某一特定时期特定场合以某种特定方式的大展示,经典蕴涵了人类的丰厚的精神财富。如果能够沉下心来阅读经典,它必将带你身临其境,让你体验并提升主体意识。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书中说过:“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两百本书。”经典是这样的一份精神宝藏,你读它就带你走进它的世界,丰富你的精神生活,提高你的精神境界,使你成为一个真正的人。经典的作用常常是潜在的,但是蕴涵着深层次的巨大的能量。
潘裕民写作《唐宋文学六十家》的目的可以说不只是为了写一部唐宋文学的浓缩史,而是把它作为一个唐宋文学经典的展示窗口,让人们参与到读经典的行列中,“涵泳古代的人文智慧”,提高“文学鉴赏力”,精神日渐丰富,有所“成长”。例如,该书展现唐宋八大家经典散文的博大醇美和无限情趣,从不同角度介绍唐宋八大家的生平事迹、人生价值取向、写作风格和写作手法,让你能够从中了解古代散文丰富的文学内涵、哲理内涵和文化内涵,培养鉴赏古代散文的能力,为进一步了解中华文化、提升人生境界打下坚实基础,又可以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积极高尚的人格。
该书还结合唐宋八大家的经典作品引导读者深入佳境,品味经典的魅力。例如,该书对苏轼《前赤壁赋》开头的一段赏析:“读了这一段优美动人的文字,我们仿佛和作者一起坐在苇叶一样的小船上,有着‘遗世’‘羽化’的感受。这里,充满了诗情画意的境界——清风明月,白露茫茫,主客秋夜荡舟,酌酒诵诗,情驰以骋。全篇写景、抒情、议理熔为一炉、浑然一体,真可谓字字如画,句句似诗。”
《唐宋文学六十家》重提经典对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的作用,在当今社会,特别是对提高教师人文素养有一定的意义。现在是消费时代,文学成为消费品,娱乐化倾向明显,呈现出迎合大众趣味的趋势。娱乐化大众文学、网络文学、影视文学等粗制滥造的作品泛滥,使得很多人丧失了审美判断力,阅读选择有些盲目。特别是对未成熟、辨别力差、可塑性强的学生而言,他们面对大量的粗制滥造作品,很容易成为它们的俘虏。
另一方面,新的课改精神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更加重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情感感染、文化熏陶,更加重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使人的思想更加健康,品质更加高尚,个性更加张扬”。在这样的背景中,重提读经典很有必要。教师要能成为学生很好的阅读引路人,自己首先就要不断地读经典,不断地提高审美鉴别力,不断地提高人文素养。一个教师人文素养的高低很大程度取决于阅读习惯的有无、阅读内容的精博和阅读积淀的厚薄。一个教师只有置身于阅读的“大水源”,在广博的基础上突出读经典的地位,不断充实自己,提升自己,才能夯实人文底蕴,提高思想境界与文化品位,促进专业成长。
人文素养英语文学 篇4
【关 键 词】文学教育;青少年;人文素养;人文精神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5-0059-04
人文素养,是在人文知识、人文方法、人文思想、人文精神、人文氛围化育下形成的个人人格、气质、修养,是由一个人的学识、才能、思维方式、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审美情趣、人格追求等多种因素综合生成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体现。人文素养是与科学素养相对而言的人的基本素质。人文素养的核心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青少年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青少年的人文素养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和家庭的幸福,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兴盛。
但是,以实际情况而言,当下青少年的人文素养、文学素养普遍不高。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自1992年我国宣布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中国进入急剧变革和加速发展的转型时期。以经济体制转轨为基础的中国社会转型,不仅是工业和经济领域的转型,即从农业国向工业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而且是一场广泛的社会领域的转型,中国的社会结构、社会形态及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心理结构、价值观念等正在发生全面、深刻的变革。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一方面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社会的面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也出现了负面效应,产生了严重的社会问题,诸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环境恶化、贫富分化、心理疾患等等。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人文精神的缺失、人文素养的下降。以青少年而言,受社会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不良思想、风气影响,一些青少年迷恋金钱,贪图物质享受,沉醉于感官刺激;同时,由于现代社会经济主义与工具理性主义的泛滥,还由于单纯强调专业化的实用主义教育所造成的片面追求升学率,对人文精神及其与之有关的文学艺术和文学艺术教育造成了巨大冲击;再加上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在不断侵蚀文学的领地,挤缩着文学读者群,特别是由于近年来大众传媒所存在的娱乐化、媚俗乃至低俗风气影响,文学艺术教育受到空前严重的削弱,导致青少年的人文素养较低,滋生了诸如价值混乱、道德失范、缺乏责任、理想消解、精神萎靡、漠视生命、违法犯罪等比较严重的现象。
人文素质的缺乏,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影响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危及到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自身的和谐,都离不开人文精神的培育、离不开优秀文化的滋养。特别是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加速期,如果不重视培育理性和谐的理念和精神,不注重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就不可能有社会的和谐稳定”。[1]因此,如何加强青少年文学素质教育,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成为人们十分关注的重大课题。特别是在我国出生率下降,人口红利面临枯竭,并且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及农村留守未成年子女激增的大背景下,怎样有效培养我国青少年的文学素质,以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为我国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后备建设者,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培养青少年的人文素养有多种路径,但通过文学教育培养青少年的人文素养是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文学作为人学,作为文化的集中体现,它包含着人的全部生命要素,具有娱情悦性、育美启智、锻造品德、增长知识、促进交流、讽谏教化、建构人心的多重复合效能,它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如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般滋润着读者的心灵,对人的影响是深入、长久和全面的。因此,文学承担着丰富青少年精神世界、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塑造健全高尚的人格、提升青少年精神境界的崇高使命。
通过文学教育培养青少年人文素养的主导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更新观念,提升文学素质教育的层次。文学是文化的载体,是人的精神家园,尽管它具有增长知识、讽谏教化、锻造品德、开发思维的功能,但它最终关注的是人的精神,使人获得精神的支持,得到心灵的自由和解放,给人提供的是终极关怀。因此,搞好文学素质教育必须更新观念,全面、深入认识文学教育的价值和作用。文学教育的目的是全面、完整地培养健全高尚的人格、塑造完美理想的人性,使每个人都有一个理想、完美的生命,都能自由全面地发展。那种把文学艺术教育视作思想政治教育的补充,等同于文学艺术知识传授和技艺训练的狭隘的功利化的认识和做法,弱化了文学艺术的价值和功用,是十分短视和有害的。
2. 建构文学教育主体。通过文学教育培养青少年人文素养,入手点是文学教育,目标指向是青少年的人文素养。因此,要基于文学教育培养青少年的人文素养,必须重视文学教育主体的建构。文学教育主体包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个方面。建构主体性文学教育模式必须充分发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性。
(1)发挥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文学教育者的主体性表现为教育者在文学教育活动中体现出来的主导性、能动性、创造性、前瞻性。主导性指文学教育者在文学教育中起着组织、指导、引导作用。能动性是指文学教育者能积极主动进行文学教育,并通过文学教育培养青少年的人文素养。前瞻性是指文学教育既要立足现实,从受教育者的现实情况出发,又要放眼未来,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来培养人。创造性是指在文学教育中,教育者要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要不断优化文学教育内容,创新文学教育的机制、方式、方法、手段,取得良好的成效。文学教育者主体性发挥程度如何,决定着文学教育的功能与效率,决定着青少年人文素养培育的效果。
nlc202309031944
(2)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文学教育者在文学教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没有受教育对象的积极参与、配合,文学教育是很难收到很好效果的。传统文学教育过分地强调教育者权威、过分强调政治思想道德内容的灌输,在很大程度上抑制受教育者的思想,阻碍受教育者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不利于文学教育目标的实现。要克服传统文学教育模式的弊端,就不应只是把受教育者当作被动的接受对象,而应把受教育者视为具有能动性的主体,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这样才有利于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使其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文学教育过程中来,从而使文学教育、青少年人文素养培育收到更加理想的成效。
3. 提高文学教育者的人文素质,为青少年立表率。培养青少年的人文素养既是内化于心的养成工程,更是外化于行的实践工程,既要使青少年学习人文知识、人文思想,将人文精神内化于心,使他们得到人文精神的浸润滋养、感受到人文精神沉厚博大的力量;更重要的是要躬行实践,知行统一,将人文精神化为有形的力量,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事业中通过言行举止体现出自己的人文修养。
这就要求文学教育工作者一方面要加强文艺理论学习,准确把握文学的性质、规律,深刻认识、运用文学教育培养青少年人文精神的重要性,熟练掌握并创造性地运用文学教育培养青少年人文精神的特殊规律和操作策略;深入领悟几千年来中外文学作品中所包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思想、人文精神内蕴,涵养人文精神,锻造高尚的人格。另一方面,身教重于言教,文学教育者的人格对正处于快速发展形成过程的青少年的人格起着感染、激励和垂范作用。因此,文学教育者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人生境界启发、影响青少年,以自己的行为、做法感动、带动青少年。同时,在文学教育工作中要将人文精神、人文关怀融入教学和管理全过程,关心青少年生存、生活,尊重、关切青少年的需求、尊严与价值,让青少年在充满人文关怀的环境中健康发展和成长。
4. 政策导向,制度保障。青少年文学素质培养不只是文学教育者的行为,要搞好青少年文学素质培养工作,必须发挥政府的政策导向和管理职能。
(1)确立明确的培养青少年文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政策指向。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政府集中精力发展经济,以产值及其增长率衡量发展成就,GDP成为政绩考核的最重要指标。多年来唯GDP是论的畸形发展观,造成生态环境、食品安全诸方面的危机,损害社会的公平正义,对社会和谐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难以弥补的巨大伤害。要实现社会和谐及经济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使经济建设与社会文化建设协调发展,就必须强化思想、道德、文化建设。提高以青少年为核心的全民人文素质,对于繁荣民族文化,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提高国家和人民的文明程度,增强我国的综合实力具有根本性意义。为此,政府必须彻底转变发展观念,摒弃以GDP为核心的落后的发展观,确立和落实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更重要的是要尽快建立并完善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协调发展的制度设计,以制度保障经济社会文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尽管文学艺术只是对青少年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之一,但是由于文学艺术以语言为媒介,具有深广的文化蕴涵,易于生发人的情感和想象,并以潜移默化的方式给人以长远影响的特点和功用,决定了以文学教育为手段对青少年进行人文素质培养是一种简便易行、低耗高效的方式。因此,党和政府应强化管理和引导职能,大力推进文学艺术事业发展繁荣,坚定不移地以文学教育的方式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及高尚人格的锻造,不断提高青少年的人文素质。
(2)建立有效的目标考核制度。提高青少年的人文素质,是文化建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的重要内容和价值目标。政府要切实履行管理职责,加强统筹安排和组织指导,构建培养青少年人文素质的长效机制和考核制度。但是,相比经济考核,青少年人文素质培养成效的考核是软性、不易量化的。因此,一方面要加强理论研究,建立全面、科学、完善、量化的考核体系,在当前情况下,要认真研究总结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使青少年人文素养的有效做法制度化、管用经验长效化,这样才能真正使青少年人文素质培养常态化,使培养青少年人文素养通过文学教育得到全社会重视。
5. 多管齐下,加强以文学教育培养青少年人文素质所必需的基本建设。运用文学手段培养青少年的人文素质既需要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也需要场地、图书资料建设。要运用多种方式,解决文化馆、文化站、图书馆、图书室、阅览室、家庭书屋的建设,文学书刊及相关声像设备和资料的购置。
(1)政府加大建设力度。政府作为社会事业的管理者和主要投资者,要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从资金、设施、场地、机构、人员等诸方面保障公共文化设施的正常运转和功能的充分发挥。特别是在过去相当长时期为服务经济发展,重视实用技能培训,文化建设投入严重不足,忽视文化类活动,特别是青少年人文素养培养活动的情况下,应优先弥补文学书刊及相关声像设备和资料购置的不足,并且从建设经费中划出较大份额,保证今后文学书刊及相关声像设备和资料购置,为文学教育创造良好的基本条件。
(2)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搞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政府财政投入主渠道之外,也应广泛宣传动员,集合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如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结对帮扶,慈善机构、个人捐助,单位、个人图书资源共享等,弥补政府投入不足,解决城乡、地区、部门或单位发展的不平衡,改善农村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文化建设薄弱的局面,为进行文学教育、提高青少年人文素质提供较好的条件。
6. 创新运用文学素质教育载体。运用文学方式培养青少年的人文素质,除充分运用传统文学书刊及电视、广播外,在当今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大力发展、迅速普及的时代,应大力推进文学教育载体的创新,运用新媒体,增强人文素质培养的有效性。以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数字电视、数字电影、手机媒体、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触摸媒体、IPTV等为代表的新媒体以其文字、图片、图像、视频、声音多媒体融合,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发布使用方便快捷,自主性、共享性、包容性、交互性强的突出特点吸引着广大受众,特别是受到青少年的青睐。以互联网为例,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电脑网民规模3.8亿,手机网民达到3.88亿,其中29岁以下的网民占50.8%,人均每周上网时长19.9小时;网络文学用户数为1.9亿,网民使用率为36.2%。[2]网络成为青少年获取信息,学习、娱乐、社交的重要方式。因此,运用文学教育培养青少年的人文素养应科学合理地利用新媒体平台,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增强文学教育的时代感和吸引力。
nlc202309031944
同时,要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如吟诵地方名胜古迹名人名物的诗词文章、楹联及碑亭石刻铭文、地方作家作品,增强文学教育的生动感和亲和力。
7. 多方设法,提高青少年文学素质培养效果。运用文学教育培养青少年的人文素质,必须发挥青少年的主动性、积极性,为此必须多方设法。
(1)利用市、县(区)文化馆、图书馆,学校图书馆、阅览室,乡镇、社区文化站,乡村图书室,家庭书屋等资源建立文学之家,营造良好的文学阅读、信息交流环境,给青少年提供方便多样的交流平台,使他们不仅各自含英咀华,而且能相互影响、感染和砥砺。
(2)聘请作家、文学研究专家学者、经验丰富的离退休语文教师及具有比较深厚文学素养的青年志愿者担任辅导员,举办“文学鉴赏”、“文学知识”讲座,提高青少年文学阅读的积极性和鉴赏能力。
(3)精心组织以人文精神为内容的多样化的活动,如诗文诵读、影视评论和书评写作、文学创作,当地风景名胜、文物古迹楹联、题诗、题词、石刻、碑文和相关文章以及地方民歌的调查、搜集和交流等活动,激发青少年对地域文学文化的兴趣和热情。
(4)积极利用传统墙报、手抄报、作文集等形式及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Email、BBS、QQ、MSN、博客、微博等方式给青少年提供广阔的自由表达思想情感、展示文学才能的空间。
(5)建立长期有效的激励机制,如以人文精神为主题的定期的诗文朗诵比赛、写作大赛等,激发青少年的积极性、创造性,强化人文素质培养效果。
8. 更新教学观念,发挥学校运用文学教育培养青少年人文素质的主导作用。大、中、小学是运用文学手段对青少年进行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阵地,但是传统的语文教学存在着许多弊端,必须进行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革除传统文学教育的弊病,提高运用文学教育培育青少年人文素养的成效。
(1)体系封闭,内容陈旧,缺乏时代感。传统文学教育注重教育内容的知识体系,不重视认识、研究教育对象,忽视对教育对象精神需要、兴趣爱好和接受能力的了解,联系社会实际特别是学生生活、思想实际不够,教育内容缺乏时代感。要突破统编教材的束缚,选用最新的文学作品,或自编文学阅读教材,特别是乡土教材。地方文学资源是弥足珍贵的具有独特个性的文学教育素材。深入挖掘、合理利用地方优质文化资源可以在得到审美享受的同时,激发青少年对家乡、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激发他们的自豪感。
(2)重知识传授,忽视学生审美素质培养和人格养成。传统文学教育重文学知识、文学技巧的学习,重文学作品的政治内容宣扬,忽视文学作品深广的文化内涵,忽视对学生综合人文学养、健全人格、人生境界的培养和提升。必须打破传统的利用文学作品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及语文知识教育的藩篱,把重心移到审美教育上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
(3)教学方法陈旧。传统文学教育是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度过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缺乏双向、积极的思想情感交流互动,教学注重细节分析而缺少宏观把握,丧失了文学作品的生动感、鲜活感,学生缺乏兴趣。应抓住文学作品的特点,尊重文学作品教学的规律,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在诵读、品味中感悟文学作品的美,从而得到美的启发和精神的升华,获得心灵的解放、思想的自由、想象的驰骋和个性的张扬。
参考文献:
[1]谢振华.用科学的眼光看文化建设[N].湖南日报,2012-
07-23.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nnic.net.cn/r-
esearch/bgxz/tjbg/201207/t20120719_32247.html,2012-7-19.
[3]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高校如何成为培育人文精神的主渠道和主阵地[N].人民日报,2012-06-21.
人文素养英语文学 篇5
人文素养与古代文学的关系十分密切,在众多的古代文学作品之中包含着许多人文素养的内容。文学作品中的人文精神体现应该在大学校园内被广泛提出,因为大学文化是一所大学在传承整理和创新知识的过程中,所创造并能体现自身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的文化,其中也包括重要的人文素养精神的体现。
二、人文素养培养在古代文学教学中的实现对策
1. 实现古代文学的学科定位
古代文学教学过程中完成人文素养的培养目标必须重新定位古代文学的学科位置,要做好学科定位就必须处理好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与古代文学教育之间的关系。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以“德育”为核心,处处彰显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些教育内容是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是形成大学生健康向上动力的源泉,而古代文学则是有着五千年德育精神的宝贵教材,应该与人文素养的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学科的正确定位。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明确古代文学的基本教学目标。古代文学作为历史的产物,是祖先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古代文学教学中,文化与语言是同等重要的,它们共同为中华文化的传播作贡献。每一次的教学目标设置都要包括相关文化内容的目标设计。例如:教学《段太尉逸事状》的过程中,教学目标的设置包括字词、语句和句子的分析探索,对全面系统的文章结构与文学艺术特色的分析;还应该包括对段太尉正直品格的人物能量分析,以及这种正直人品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的运用与分析。
2. 改革古代文学教学方法
人文素养在古代文学教学之中的运用,要求教师必须尽快改革古代文学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学方法的提升来让学生更快地具备人文素养。一方面,须加强对学生自学的督促、检查和辅导。职业院校的学生自学能力较差,因此教师必须加强学生全面的自学能力培养,让学生能够主动阅读古代文学作品,分析其中具备的人文内容,并将这些人文内容整理分析出来。当然,短期之内是不能够形成完备的自学能力的,教师要在初期进行经常性的自学检查,让学生在教师的要求下逐步形成自学能力。另外,教师也要对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相关的指导,师生共同掌握怎样用读书笔记进行记录,怎样进行相关读后感的书写与发表,让学生将古代文学作品之中的人文精华提炼出来。另一方面,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职业院校的学生对于较为复杂的古文相关文学作品内容,往往会感到很困惑,因此教师要利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在课堂上教师要提出各种切实可行的办法,如多提问、适当讨论、注重诵读、古诗文写作练习等,并将这些内容与竞争的方式结合起来,与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结合起来,让学生的行动更有动力。另外,教师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还可以采用网络教育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将自己对古代文学的感悟发表到网络日志、微信等公共平台上,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结合实际丰富教学内容
人文素养在古代文学教学中的实现还需要结合实际,全面丰富教学内容。一方面,要鼓励学生拓展古代文学的课外学习的空间。依据古代文学文本学习是不足的,必须尽快拓展课外文学的内容,这样学生的文学知识储备就丰富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就能够有足够的空间和可能性。例如:在教学清代著名词人纳兰容若的相关内容时,不仅需要使学生明白他的作品及所抒发的情怀,还应当鼓励学生通过图书馆和互联网等平台借阅相关著作评论。之后,教师还要布置相关的课外作业,让学生将纳兰容若与李煜进行对比,更多地阅读两个人的相关作品,提出相关的评论对比思想。另一方面,拓展教育教学内容要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充分发挥课程教学主渠道的引导作用。
综上所述,人文素养培养在古代文学教学中的实现要实现古代文学的学科定位,改革古代文学教学方法,结合实际丰富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龙治勇,彭琳.高职古代文学教学中人文素质的培养[J].文学教育(下),2015,(2).
人文素养英语文学 篇6
我国九年义务教育音乐教学大纲言明“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 对于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提高民族素质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着重要作用”。我国在全面发展教育中, 在素质教育中, 都不可以轻忽美育, 不可以轻忽音乐。甚至可以这样说, 作为人的素质构成, 音乐是精神层面上的须臾不可或缺的中心内容。
音乐欣赏作为音乐教育的一种手段, 是一种具有全民性、终生性、广泛性、社会性的现实可行的方式。集体的学习形式与过程、音乐深层的品格吸取、潜移默化的人格培养, 颇堪正视。
国内高校目前普遍开设公共选修课《音乐欣赏》, 这是可喜之象。《音乐欣赏》课程教学的开展,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创造性的想象、善良丰富的情感、娴熟的艺术表现技巧、丰富的生活、深刻的洞察力、正直的道德品格、较高思想修养和良好艺术修养等;有助于提高思想的生动性、思维的灵动性、意志的坚忍不拔性、心性的恬淡性、精神的悠远性、行为的专一性等”, [1]益处多多。《音乐欣赏》课程教学, 不仅具有重要性, 而且具有迫切性。据调查, 我国大学生的音乐素养普遍较低, 60%以上同学不识谱, 能够熟练掌握一门乐器的只占1.5%, 大多数同学没有系统学习过音乐基本理论, 大学生对音乐教育的渴望与实际具有的音乐素养形成了强烈的反差。[2]直面如此严峻的情势, 须大力推展《音乐欣赏》课程教学, 妥为因应。
笔者执教多年, 十分重视《音乐欣赏》课程教学。依笔者看来, 作曲家通过不同的音乐表现手法传达音乐形象和音乐情绪, 属于音乐的第一创作;表演者根据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而予以表现, 属于第二创作;学生在欣赏音乐时, 实际上是将听到的音乐转化为自己理解的形象或情绪, 则属于第三创作。《音乐欣赏》课程的任课教师, 需要帮助学生进行第三创作, 即通过正确的引导以促使学生的理解更加接近作者的本意。
一般而言, 《音乐欣赏》课程教学, 首先是要讲授基本乐理, 包括音与音高、音值、节奏与节拍、常用记号、音程、和弦、调式、调与转调、主题发展、曲式、主调音乐与复调音乐、五线谱、指挥法等, 其次是组织学习阅读音乐知识, 而把教学重点放在乐曲欣赏方面, 包括声乐作品、民族器乐曲、钢琴独奏曲、小提琴独奏曲、室内乐作品、管弦乐曲、协奏曲、交响曲、歌剧音乐、舞剧音乐、戏曲音乐、曲艺音乐等。[3]比如组织学生欣赏刘天华的二胡独奏曲《空山鸟语》, 向学生较有深度地介绍了中国民族乐器“二胡”的丰富表现力。而在组织学生欣赏圣桑的大提琴独奏曲《天鹅》时, 则向学生侧重分析作者采用分解和弦进行伴奏, 从而达到模仿流水声音的意图。
相关的教学心得, 着实不少。一言以蔽之, 那就是与文学相结合, 扎实推进素质教育。
二、与文学结合
文学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 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居于支柱性的地位。文学教育的内涵是相当广泛的, 而反映在作品中的事、理、情、志等人文精神尤应受到重视。“语言文学及其组合运用, 凝结着人的情感、思想, 体现出丰富的人文内涵, 特别是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在陶冶情操和培养审美情趣方面具有直观、直接的功效, 被视为语文人文性最重要的内容”。[4]文学表达形式中蕴含的音节、凝练、韵律、格调、结构等美也是一种重要的人文内容, 表述着比较内隐的民族精神和民族特性。此外, 在分科教学背景下, 各门学科都承担着根据自身特点促进学生人格完善的任务, 而文学教育也较好地配合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工作, 推进了对大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
自实践而言, 我国的文学教育尤其是古典文学教育较多地运用了音乐元素, 创设教学情境, 收效较好。如在讲授《愚公移山》一文时, 可以播放江涛的同名歌曲, 让学生在气势如虹的音乐氛围中去领略坚忍不拔、庄敬自强的愚公精神;在讲授《孔雀东南飞》时, 可以播放屠洪纲的同名歌曲, 让学生体验那段凄艳哀婉的千古绝唱;在讲授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 亦可以播放王菲的同名歌曲, 引领学生去感受词人对天上人间的美丽憧憬以及对亲友一族的善良祝愿。毕竟, 古代的诗歌是兼具音乐性的, 中国曾经走过了一段诗、乐、舞一体化的历程。此外, 作文教学与音乐也有较多的结合, 甚至巧用流行歌曲的歌词来进行作文拟题, 如《我的未来不是梦》、《伤心总是难免的》、《就这样被你征服》等等, 不一而足。
文学教育能够很好地与音乐相结合, 音乐教育亦能够很好地与文学相结合, 《音乐欣赏》的课程教学更是如此。笔者执教《音乐欣赏》课程多年, 一贯力主联结文学, 并在课堂上作过《音乐文学论》、《歌词创作浅谈》、《刍议音韵与曲调之关系》、《漫谈诗词歌曲》等专题讲座。将声乐、流行音乐等区块的教学, 与文学相结合, 更具可操作性。
笔者曾在课堂上和学生一同欣赏韩红演唱的歌曲《天亮了》, 歌词简单、通俗, 但故事着实感人, 加上音乐的感染, 催人泪下, 也让广大学生接受了极其深致的亲情伦理的教育。
笔者还曾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欣赏赵咏华演唱的歌曲《最浪漫的事》, 歌词虽然简单, 但表达感情却很真切, 可谓是平凡中见浪漫, 寓浪漫于诚挚。此类明心见性的歌词, 亦有益于大学生的爱情伦理教育。
三、扎实推进素质教育
“所谓素质教育, 是指根据受教育者的已有发展水平和可能发展潜力, 注重发展, 强调内化的教育”。[5]素质教育概念的提出, 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 亦体现了教育改革深化和发展的需要。进一步讲, 它是在改革应试教育过程中提出来的。
素质教育是改革现行人才培养模式, 开创人才培养新局面的需要, 也是高等教育自身迎接挑战的需要, 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音乐欣赏》课程教学不能自外于素质教育的潮流, 且应身体力行, 扎实推进素质教育。
(一) 助推思想政治素质教育
近年来, 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件, 体现了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是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价值观和道德观教育、政治观和法制观教育, 涵盖理想信念、价值追求、道德修养、社会规范等方方面面。
由于音乐能够承载并传递思想政治工作信息, 所以音乐教育能够为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做出贡献。考虑到音乐是一种传播速度较快的艺术, 拥有庞大的受众群体, 善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音乐形式, 往往能够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音乐欣赏》课程教学, 应与文学相结合, 充分利用动机、情感、体验、直觉等因素, 加强现阶段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工作。
应该承认, 前一阶段的《音乐欣赏》课程教学, 在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方面, 取得了相当显著的成效。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 以其强烈的爱国之情, 打动过一代又一代大学生的心灵;1997年, 香港回归, 刘德华的《中国人》表达了与伟大祖国同舟一命、共体时艰的深挚情感;高枫的《大中国》以及孙楠的《红旗飘飘》等歌曲, 激发了民众的爱国热情, 并且传唱至今。今后的《音乐欣赏》课程教学, 可有意识地选取一些较好的音乐作品, 如小型声乐作品、合唱及大型声乐套曲、独奏曲、重奏曲、合奏曲等, 以供道德教育之需。道德原则只有与具体的道德情境、个体的意义相联系时才具有真正的意义。笔者主张以《音乐欣赏》课堂为平台, 运用引导、对话和体验等方式, 大力开展生活德育, 并且一以贯之。
(二) 增进人文知识素质教育
“知识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结和概括, 它包括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6]知识能够塑造人的品德, 启迪人的智慧, 指导人的实践。可以说, 知识素质是人的素质的核心。当然, 没有知识的人自是无良好的知识素质可言, 而知识结构不佳的人亦难称得上有良好的知识素质。
合理的知识结构应当遵循整体性原则、层次性原则以及实践性原则。大学生应在基础知识层面追求宽厚、广博, 在专业知识层面追求先进、精深, 而在横向知识上则应兼而有之。反观国内现状, 很多大学生在知识方面注重实用, 偏求功利, 轻视基础, 淡化理论, 导致知识结构不尽合理。这种对知识价值的短视倾向应予以矫正, 以求知识素质的不断提高。
科学与人文是大学素质教育的两翼, 不可偏废。人文素质是人才基础的基础, 绝不可以奉行“自然科学至上”而轻忽人文社会科学。美国的哈佛大学早在1978年就提出“要回到基础”, 要加强“五大领域”, 即所有大学生必须在每一领域中选修一门课, 这五个领域是文学和艺术、历史、社会分析和道德判断、数学和自然科学、外国语言和外国文学。笔者主张国内高校应该着手建构并完善大学生知识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普遍开设人文选修课与举行中国语文考试, 理工科学生4年内必须选修6个学分的人文选修课。
音乐教育不是简单的技能教育, 它是渗透到学生心底的人文教育、素质教育。《音乐欣赏》课程教学的开展, 能够增进对大学生的人文知识素质教育。如能与人文性极强的文学教学相结合, 效果尤佳。笔者执教《音乐欣赏》课程, 引导学生系统学习声乐知识 (含声乐体裁、声部类型、演唱类型) 、器乐知识 (含民族乐器、外国乐器、乐队类型、演奏类型、器乐体裁) , 并了解音乐的种类与流派, 希望能够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增进学生的人文素质。
(三) 加强审美素质教育
大学生要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不仅要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思维素质等, 还应该具备良好的审美素质。可以说, 审美素质是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
马克思主义认为, 美是人与客观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美是能够愉悦身心的形象, 美是劳动产生的, 是社会的。“所谓审美, 是指领会事物或艺术品的美, 它是人们在欣赏活动中的一种特殊心理现象和意识活动”。[7]与其他心理现象和意识活动相比, 审美具有直接性、社会功利性、愉悦性。
审美观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 审美素质能够拉抬道德素质, 也能够催化知识素质。国内高校应该重视审美素质教育, 努力提振大学生的审美素质。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音乐以美的音色、美的节奏、美的和声、美的旋律构成美的艺术形象, 音乐教育通过对音乐作品 (健康向上的) 的演唱、演奏、欣赏等教学活动, 把受教育者带进一个真善美的艺术天地, 使他们接受审美教育的熏陶, 激发其情感, 培养高尚的情操和审美情趣, 完善人格的构建, 提高整体素质”。[8]作为公选课的《音乐欣赏》, 面向广大学子, 其课程教学可以充分发挥音乐在提高人的审美素质中的作用, 培养受教育者的音乐审美能力乃至对音乐的审美创造力, 促成受教育者全面提升心灵美、仪表美、语言美、行为美等方面的修养。
“人类进入现代文明社会后, 世界各国的优秀音乐作品作为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 已经成为一种跨越民族和国界的语言, 成为沟通人类精神世界的桥梁, 成为可供全人类共享的精神财富”。[9]《音乐欣赏》课程教学的成功开展, 端赖引领学生愉悦赏析相当数量的中外名曲。无论是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 抑或是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都可以美化人们的灵魂, 点燃人们对美好光明不懈追求的热情, 进而成就事业。
(四) 培养团队精神
“所谓团队精神, 就是大学生在集体生活中能够具有较高的大局意识、较强的协作和无私的服务等精神的总和, 是大学生集体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10]如我们所知,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演变, 当代大学生的个体竞争意识得到了增强, 这固然是可喜之象, 但团队协调精神的弱化, 却是不争的事实, 也构成社会的隐忧。毕竟, 团队精神的养成, 攸关大学生自身的素质, 攸关相关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也攸关相关团队的整体运作绩效。
《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 尤其是音乐表演活动的开展, 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对唱、合唱、乐队表演等音乐表演形式, 需要不同的角色参与其中, 通过彼此间的协调与合作, 才能有完美的体现。毫无疑问, 此类音乐表演活动的开展, 能够促使大学生遵守纪律和服从调度, 帮助大学生培植了集体主义荣誉感并提升了团结协作的能力。
笔者执教《音乐欣赏》, 视该课程教学为培养大学生团队精神的利器。笔者认为, 大学生在练习、排练等过程中, 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出团队意识, 倡行自实践层面上培养大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大局意识。笔者曾在课堂上系统讲授了齐唱、重唱、合唱等唱法, 并多次组织了合唱比赛, 如无伴奏合唱《回声》、《牧歌》、《半个月亮爬上来》等。此外, 笔者亦指导大学生组建民族乐队、管弦乐队、电声乐队等, 有计划地开展群体音乐活动, 收效还算令人满意。
摘要:国内高校目前普遍开设公共选修课《音乐欣赏》。将音乐欣赏与文学教育对接, 借助于文学的人文性, 不但可以大幅提升《音乐欣赏》课程教学的实效, 而且有助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音乐欣赏》,文学,人文,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李晶.议高等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价值取向[J].当代教育论坛, 2012, (6) .
[2]王丽娜.论我国当代大学生音乐文化的构建[J].中国音乐, 2009, (1) .
[3]参见周复三、黄正刚编著.音乐欣赏教程[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4.
[4]李学.也论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及其实现[J].中国教育学刊, 2012, (12) .
[5]何士青, 陈少岚.大学生素质教育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
[6]何士青, 陈少岚.大学生素质教育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
[7]何士青, 陈少岚.大学生素质教育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
[8]张静波.音乐审美教育与大学素质教育, 刊于龚放主编.素质教育——南京大学的思考与实践[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9]张静波.音乐审美教育与大学素质教育, 刊于龚放主编.素质教育——南京大学的思考与实践[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人文素养英语文学 篇7
关键词:文学作品,人文素养,思辨能力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提出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是“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这些人才应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也就是要在打好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牢固掌握英语专业知识的前提下, 拓宽人文学科知识和科技知 识, 掌握与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有关的专业基础知识, 注重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的创新的能力, 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作为英语专业主干课程之一的《综合英语》, 应贯彻好该大纲精神, 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和思辨能力, 担负起培养英语专业人才的任务。
一、现状介绍
1.《综合英语》课程教学性质和目标
综合英语是一门综合英语技能课, 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等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该课程主要通过语言基础训练与篇章讲解分析, 使学生逐步提高语篇阅读理解能力, 了解英语常见文体的特点, 扩大词汇量和掌握常用句型, 具备基本的口头与笔头表达能力。该课程在基础阶段课程中处于重要位置, 在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2.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现代社会是一个知识爆炸的社会, 学生仅凭在学校学习四年的知识无法适应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 因此在大学的学习中, 最重要的是培养应用能力和自学能力。这样, 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 才能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完善自己, 适应社会的需求。《综合英语》的教材中选编有大量的文学体裁文章, 然而在传统的综合英语教学中, 教师是课堂的中心, 以满堂灌的形式向学生传授各种语言知识, 对于作品本身的欣赏方法和利用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方面关注较少, 教学过程组织与实施基本上仍是课堂、教师、书本“三中心”。通过这种教学方法, 教师虽然能够向学生灌输大量的知识, 但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 通过各项测试发现, 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学生对于所学的知识食而不化或消化较少, 而且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自学能力得不到锻炼。
二、研究型教学模式
1.研究性教学的基本内容
研究性教学的核心是一种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方法, 是一种以学生为主导、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通过各种形式的训练载体, 对所提炼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与判断, 旨在深化对课程知识的理解能力, 提高学生可持续的自主学习能力。
2.研究型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区别及其作用
开展研究型教学, 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其与传统教学所存在的几点区别, 实现以下转变:教学思路的转变:由“知识点讲解型”向“以问题为导向型”转变;课程训练环节多元化的转变:由多元化课程训练环节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角色的转变:由“灌输者”向“引导者”转变;学生角色的转变:由“被动接受者”向“自主学习者”转变;教学考核方式的转变:由“应试型”向“多元型”转变 。
研究型教学注重知识的应用过程, 可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能够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为学生提升辨析思维能力提供实践机会, 有助于发现和运用学习资源,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为今后职业生涯奠定基础。
三、基于研究型教学模式, 利用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思辨能力
《现代大学英语精读》第四册第七课“春耕”描述了在传统的农业国家背景下爱尔兰的一对新婚夫妇的第一个春天播种的第一天, 故事没有太多的情节, 但作者抓住了年轻夫妇的生活非常戏剧性的时刻, 并通过对他们春播微小的细节的描述阐述了他们的生活和梦想。
1.该课文的教学剖析
现在以该课文为例, 从教学任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训练载体及其设计等方面阐述如何在《综合英语》课程中开展研究型教学。
通过细节描写, 学习农民的传统美德:勤劳、朴实、朴素、乐观等;英文微妙的细节描写:包括早晨的描写、劳动场面的描写、农闲休息场面、农作之后黄昏的描写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拟声词和拟人两种修辞格。通过微妙的细节描写, 使学生从中体会语言之美, 掌握对于早晨、农耕、休息、朴素的爱情、午饭等不同场景的描写技巧和表达方式;通过对比文学的方式, 使学生了解英汉语中相近的拟人和黄昏的表达方式, 从而更好地掌握本文的语言特点;通过语言描写, 总结农民的传统美德, 讨论其现实意义。理论课程内容包括词汇的学习和课文篇章的分析;实践课程内容包括对于词汇中构词法的总结、对于不同场景描写的自我展示、文章主题现实意义的讨论和课后练习。
2.本课程教学的实施方案
在授课目标和内容确定的基础上, 根据载体设计, 确定教学实施过程进程表, 提供本课程的参考资料, 确定课程考核方式。在《综合英语》教学中把“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 把“授人以鱼”转变为“授人以渔”, 通过“交互式教学法”和“任务型教学法”以及“网络自主学习模式”的引入, 使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自学能力得到提高。在教学中, 应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研究式的教学方法, 在加强基础训练的同时,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四、结论
作为英语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 《综合英语》课程肩负重担, 而教材中的文学作品更是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文学素养和思辨能力的重任。用研究型教学的理念来指导该课程的教学, 促进学生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的同时, 可以加强英语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 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维能力。该理念符合英语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趋势,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如何进行该理念下的课程设计则需要任课教师对不同的课程进行认真研究, 确定课程的教学目标, 设计好研究型教学的实施方案。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1.
人文素养英语文学 篇8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人文素养,提升方法
随着我国经济政治体制的持续发展和完善, 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新时代下的人才竞争是专业知识和人文素养的综合竞争, 人文素养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教育活动。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 在我国高等教育中, 加强人文素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的教育思想越来越受人们重视。
一、什么是人文素养
现代汉语词典对“人文素养”的解释如下:“人文”, 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素养”, 指人们后天形成的知识、能力、思想修养等的总合。综合以上两个方面可知, 人文素养是指人所具有的文学、史学、哲学和艺术等人文学科知识和由此所反映出来的精神在心理上的综合体现。具体说来, 人文素养就是指人们在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中, 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 使之内化为气质、修养和人格, 成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其核心是学会做人——做一个有智慧的人, 一个有良知的人, 一个有修养的人。
二、英语教学对提升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的作用
英语教学的目的不仅是掌握语言基本技能, 更是一个了解文化、提高素养、拓展思维的过程。学习外国语言, 掌握其技能, 了解其文化, 可以使学生更直接、更迅速、更全面、更频繁地接触和体验两种不同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与其他学科的教学相比而言, 英语教学更是一个跨文化底蕴积累与升华的过程, 是一个人文素养提高的过程。要运用一种语言进行交流, 仅仅掌握一定的语言专业知识是不够的, 还要了解这种语言所附着的文化知识, 因此, 英语教学必须重视人文性, 重视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需求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此类人才需要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由此可见, 促进高职院校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对培养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对于高职英语教学而言, 它不是只为语言教学而教学, 或只为等级考试而教学, 而是要通过改革教学方式, 在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同时, 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新版《英语课程标准》清晰地阐述了英语课程教学的目的, 即在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中,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提升整体国民素质, 促进科技创新和跨文化人才的培养。也就是说, 英语课程不再是单纯的工具性课程, 而是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的课程。语言的确具有交流功能, 但交流并不是语言的全部功能, 学生学习英语不仅是掌握一种工具, 更是改变他们生活与思考的方式。英语教育应该培养的是一种多元文化的人、心胸开阔的人、关心他人的人、敢于冒险和均衡发展的人, 这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完全吻合。
三、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教育及英语教学现状
当前, 许多职业院校重视职业技能培训, 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职业资格考试, 并在课堂教学和各种考试的辅导培训上加大投入, 从而强化学生的职业素养, 但这在某种程度上忽略了人文素质教育。高职教育越来越重视工作技能教育, 而忽视了与人的个性发展紧密相连的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的缺失必将导致学生普遍存在有知识缺文化、有智商缺人性、有教育缺教养的问题。因此, 人文教育在技能型人才培养中具有基础和优先地位。
人文素养已成为目前教育中的一个热门话题, 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也是现代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长久以来, 人文素养培养的任务总是落在语文学科上, 多年来, 我国的人文教育出现了不可忽视的缺陷。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现代教育的目标, 英语作为语言文化学习的一门学科, 在人文素养教育中承担着重要任务, 英语教育也要体现人文精神。高职院校中的英语教学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片面重视知识能力的培养, 忽视具有动力作用的情感教育, 使学生产生消极情绪, 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影响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和高尚情操的培养。当前的高职英语教育受到广泛关注, 其中包括一些批评, 这是因为英语教育在某些方面做得还不够好。现在需要做的是通过进一步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而不是所谓的给英语教育“降温”。
四、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一) 转变教师角色, 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教师的本职工作是教书育人, 使学生从一个自然的人发展成为一个社会的人, 即具有人文素养的人。人文精神的培养是英语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因此, 教师不仅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而且要改变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 以适应新形势下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学习, 而且要关注学生的人文情怀, 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变成教学活动的组织者, 由教学中的决定者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创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 营造民主、活跃、和谐的教学氛围, 给学生留出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空间, 使学生通过语言实践发展语言能力, 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作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职责, 坚信每一位高职学生都有学习的潜力, 尽可能为他们创造语言实践的机会, 让每一位学生时刻体会到来自教师的温暖与关怀, 这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古语云:“亲其师, 信其道。”学生在情感上信赖老师, 就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 从而有效实施人文素养教育。
(二) 利用课本资源, 注重文化渗透, 拓宽学生视野。
人文素养需要文化知识的积淀, 需要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充实与提高。教师应充分发掘和利用课本资源,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创造学习情景, 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蕴含在教材文化背景中的人文内涵, 在提高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同时, 帮助学生积淀文化底蕴, 提升其综合人文素养。
高职院校的学生虽然自身英语水平不高, 但是这并不等同于他们不必了解外国文学名著或外文读物。高职学生可以阅读中文的和英文的文学名著, 既了解本国的文学知识, 又学到很多西方文学知识, 对于提高他们的自身素养很有帮助, 与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相吻合。
重视人文素养,创建和谐英语课堂 篇9
【关键词】 新课改 人文素养 和谐英语课堂
教育不只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也应关注人文素养的培养。“人文素养”主要指人的知识、社会能力和人文精神的统一。当我们在教学中重视人文素养,课堂就会处处闪现和谐的光辉,学生就会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培养品格,得到全面发展。长久以来,人文素养培养的任务总是落在语文学科上,其实英语教育也应该、也能够体现人文精神。
一、当前高中英语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规定,情感态度和语言技能、语言知识、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被列为英语课程目标结构的五个方面,这是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中缺一不可的。重知识、轻情感的教学状况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素质的全面发展。作为一门工具性的人文科学,英语教育必须突出“人本”,突出人文关怀。反之,如果舍弃了“人文素养”,也就舍弃了语言教学的精髓,舍弃了和谐教育。作为英语课堂的实施者,我们应当体现“人文性”的教学理念,让学生能得到整体素质的提升与发展。
二、重视高中英语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
1.关注学生情感,营造和谐的英语学习气氛。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都有这样感受,若学习能满足他们需要,他们便对学习产生积极情感,反之,则产生消极情感。教师通过经常接触学生,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帮助他们解决在学习、生活、交往、成才等方面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这样,教师关心、体贴的话语,和善的笑容,理解、尊重的态度,自然会使学生感到亲近和愉快,情感沟通也就有了基础。古人说,“亲其师”而“信其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饱满的工作热情,合理的情感导入,恰当的语言表达,循循善诱的教学方式,都会形成一种外界的力量去感染学生接受教育,使得他们对教育内容保持一种积极情绪,乐于学习。
具体到英语这门课程,教师应在课堂上创设情景,把激情带进课堂,学生间有交流,师生之间有交流。要给学生体验成功快乐的机会,以积极乐观的情绪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尊重每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不断尝试,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事实上,有的学生学不好英语就是因为他们性格内向,不善表达;或语言天赋不好。因此英语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特别关注他们,尽可能多地为他们创造语言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知识海洋里愉快遨游。
2.利用有效教学策略,激发英语学习动机。在英语课堂上,在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时,我习惯性采用“启发式”、“导学式”教学法,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做到深入浅出。备课时,我常会分析哪些材料让学生自学;哪些材料需要我精讲;哪些材料用讲、练结合形式进行,尽力把教学重点从“教”转移到“学”上,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和学习热情,增强学习自信心和积极性。尤其对于学困生和性格内向生更要多表扬,多激励。教师还可以在教学目标的设置、提问的准备、作业的安排等方面分层次,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都能得到成功的体验。比如说,在班级或小组之间展开学习竞赛,形成你追我赶和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也会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3.掌握并运用各种学习策略是获取和谐课堂的保证。对学生进行各种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的指导,使学生产生从“学会”向“会学”的质变,在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培养自主创新精神、获得实践能力。教师不仅要看重学生的“学会”,更要看重学生的“会学”。学生要会学,必须要学会自我评价、自我调节和自我计划。
每上完一单元,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总结,可以帮助学生总结经验、反思得失,取长补短,以便更加丰富和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实践得知这种模式很有利于学生提升学习能力。
4.利用课本资源,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自己人文素养。人文素养需要文化知识的积淀,教师应发掘和利用课本资源,营造教学情景,扩展知识渠道,帮助学生积淀文化底蕴,提高其综合人文素养。牛津版高中英语教材里丰富的语言文化和人文背景知识,便是培养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很好资源。例如:M5U3 the perfect copy 让学生了解到克隆技术的利与弊,培养学生辨析认知事物本质的能力。M6U4 the UN - bring everyone closer together 阐述了联合国的宗旨和作用,激起学生为社会多做贡献的责任感。老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和讨论等形式拓展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M7U4 the first underground in the world,讲述了地铁的产生给人类社会带来的便利,可激发学生有更多的科学热情。
5.改变评价机制,提升人文素养的高度。长期以来,在教育教学领域,我们往往以考代评,把评价简单地等同于考试,片面夸大考试的意义和作用,严重违背了教育教学的宗旨,扼杀了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创造能力。因此改变对学生的评价机制是必须要做的。首先,要进行多元评价,如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其次,把考试观转变为评价观,强调教育目标的整体性与广泛性,设计对学生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全面评价,在给学生评定等级或评分时,提倡对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描述性评价,提出改进学习的指导意见。
人文素养英语文学 篇10
新的高中课程与以往的课程相比较, 最核心的转变是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其最重要的是教育观念的转变, 高中课程改革方案确立了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 力求从根本上扭转应试教育的局面, 既要求学生全面发展, 又强调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空间, 比较好地阐释了新世纪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人教社2004版) 明确规定:要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 帮助学生拓展视野, 提高他们对中外异同文化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 为他们以后进行跨文化交际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这种新课改的呼唤下, 要求教师不能像以前那样片面地、孤立地传授语言知识而忽视文化背景知识, 这样既无法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又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笔者认为, 现代高中英语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地利用新教材, 适时地渗透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 努力地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 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众所周知,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文化是语言形成所负载的内容。所以, 语言本身、语言的学习和运用都不可能脱离文化而单独存在。语言又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 每种语言都具有明显的民族、地域、历史等色彩。我们要掌握和运用一种语言, 就必须了解产生这种语言的社会文化背景。在中学英语教学中, 文化主要指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与原教材相比, 新版高中英语教材在指导思想、内容选择等方面均有较大突破, 还凸显了贴近时代、贴近生活、面向世界、面向学生、英语教学生活化等诸多特点。新教材采用了“模块”设置, 把整个高中三个年级的教材分为5个必修模块和6个选修模块。这样, 老师们可以灵活地、有选择地、根据学生特点来处理教材。新版教材保留了以“话题”为核心, 结构和功能项目为主线贯穿全书的特色, 每个单元围绕一个话题, 这些话题就涉及到文化的方方面面。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 除了要深层次、多角度地吃透教材、驾驭教材, 还要根据培养目标深层次地挖掘教材中的文化背景知识, 切实有效地进行文化输入。我们教师应当充分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 努力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消除由于文化差异给英语教与学带来的障碍, 从而使学生达到运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的目的。
文化知识在现行英语新教材 (主要讲“必修”5个模块, 罗马数字表示“必修”模块) 中的体现 (如表1) 。
针对这套新教材的特点, 我简单地谈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文化输入时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1) 善于对英汉两种文化进行比较。在学习模块3, Unit 1中的阅读文章Festivals a nd Celebrations时, 阅读之前可以给学生们展示两组图片, 西方的万圣节和中国的清明节、西方的圣诞节和中国的春节。然后让学生们分组讨论, 画出表格。从节日的来源、节日的时间、节日的庆祝方式、庆祝活动、人们的感受以及对待节日的看法上分别作出比较, 使得学生有一个比较清楚的了解之后, 再进入到阅读文章, 这样效果会更好。或者可以把日历和教学的实际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 把每个月的中外节日作为专题, 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分工查找相关资料, 并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演示。这样, 不仅让学生了解了国外一些重要节日和宗教传统, 更重要的是通过感受国外文化, 经过对中国传统节日和风俗的描述和与西方文化的比较, 进一步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再比如模块1, Unit 2 reading:The Road To Modern English中, 你可以先引导学生从我们自身的母语——汉语入手, 讨论现代汉语几千年的成长历程, 古时期的汉语与现在汉语的区别、他们之间的联系、演变的历史进程和其渊源, 以及因为地理方位而导致的各种方言。通过对我们大家都很熟悉的母语——“汉语”的发展来类比“英语”的发展之路, 相信学生们会有一个更为清楚的脉络。
(2) 运用直观的手段使学生感受文化激发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模块1, Unit 3Travel journal中讲的是“沿湄公河而下的旅程”, 我们老师可以展示关于湄公河流经地区的挂图, 让学生观察湄公河的流向以及途经的国家, 或者通过形象生动的幻灯片给与学生一定的视觉冲击, 使其印象深刻, 随后再让他们阅读, 这样可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将篇章的语言信息和脑海中的图片信息有效地结合起来, 容易引起共鸣。另外, 在学生阅读完后, 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艺术才能, 让他们通过画图再现文中有关湄公河的信息, 同时也能考查他们对文段的理解程度。又如学习模块3, Unit 5 Ca nada——“The True North”和模块5 Unit2 The United Kingdom时, 教师们可以利用一些声像资料, 让学生们随着摄像机的镜头, 跟随英语导游, 游览广袤的加拿大或英国, 观赏其独特的风土人情。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的真实生动的情景和丰富地道的语言, 能让学生身临其境般地了解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和人文风光, 就如同把学生带到英语国家去, 边“旅游”, 边学英语, 有利于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
(3) 创设有利于英语学习的语言环境。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千方百计为学生创造语言环境, 并采取寓教于乐的形式,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和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及文化背景知识。在模块3, Unit 2 Healthy eating中, 我尝试开了一个party, 把学生们分成小组, 各小组带来他们准备好的食物, 并在课堂上讲解这些食物制作的过程及其特点, 还要他们对中西方食物进行区别比较。这样, 不仅使学生了解了各类各种食物, 同时还促动了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又比如:模块3, Unit 3 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 te中, 我们可以在学完阅读之后把教室布置成舞台的形式, 让学生们参与到这场戏剧表演中来, 发挥学生们的表演才能, 这样可以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文化都得到了一个很好的巩固过程, 而且不易忘记, 印象深刻。另外, 模块2, Unit 5 Music中, 我们教师更是可以组织学生们开一个音乐演奏会, 这样不仅避免了有时英语课上的枯燥性, 学生们乐意参与, 同时也是给学生们一个展示自我才能的平台, 使老师可以更好地了解我们的学生, 从而可以帮助以后课堂教学中的互动, 更好地促进教和学。
最后, 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可以利用一些不经意的、小的技巧向学生输入文化知识。譬如在讲解新单词时, 我们可以扩充一些相关的成语、谚语等;在讲到人物主题时, 我们可以让学生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并到课堂上进行三分钟人物专题演讲;我们甚至可以联系教材给学生放英语原声电影, 比如《卡萨布拉卡》 (又名《北非谍影》) 、《真实的谎言》、《绝望主妇》等, 让学生们徜徉在地地道道的英语语言中, 不仅摄入了语言知识, 还实实在在地感受了异国文化, 可谓一举两得。
其实, 在对学生进行文化渗透时, 我们教师可以利用一切的教材信息, 挖掘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根据不同的话题, 运用不同的方式向学生灌输, 帮助其积累, 从而逐渐地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 培养其良好的文化素养, 为其今后在学习或工作生活中顺利地实现跨文化交际奠定基础。
【人文素养英语文学】推荐阅读:
学《教师人文素养》,做有人文素养的教师05-29
基于人文素养教育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之探讨08-24
学生人文素养07-14
教师人文素养05-16
融合人文素养07-07
职业人文素养09-18
体育人文素养10-13
人文素养教育10-23
医学人文素养12-03
教师人文素养漫谈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