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人文素养漫谈

2024-07-14

教师人文素养漫谈(共10篇)

教师人文素养漫谈 篇1

一、教师素养与文本解读

所谓文本, 在语文教学中就是指某一具体的文字材料;所谓的解读, 借用词典解释即“通过分析来理解”。语文课堂的“文本解读”, 就是师生通过对文字材料或与文字材料相关联内容的分析、体验、感悟, 来达成对文字材料的充分理解, 从而提升学习者的文学鉴赏水平和言语表达能力。

文本解读并不神秘, 它是语文教师每天都在做着的事情。文本解读的功夫, 几乎时时处处用到。不要以为一定要读出新奇的结论来才是文本解读, 日常教学中, 每一次阅读教学的前奏, 都是文本解读。静心想想, 无论是常态课、竞赛课还是公开课, 只要教师一张口, 就知道他读文本究竟到了怎样的程度, 他对文本的解读合理与否、恰切与否, 往往直接决定着整个教学的合理、恰切与否, 而教学方式的选择, 也与他的文本解读程度紧密相关。

笔者认为, 文本解读能力的高低, 本质上是文字感知能力的高低以及读文字所需要的文学文化视野的宽窄。好的文本解读取决于良好的文字感受力和宽广的阅读背景。王尚文先生在《漫话“语文品质”》里说:“任何语言作品无不都是作者语感的投射, 或者说是对象化, 而语文品质的优劣高下实际上也无不取决于作者语感的敏度、广度、深度、美度。”在此借用这四个“度”来说话, 语文教师的解读, 何尝不是以自己的敏度“发现”作者的敏度, 以自己的广度“对接”作者的广度, 以自己的深度“透视”作者的深度, 以自己的美度“欣赏”作者的美度呢!而语文教学, 正是在师生与文本的多重对话中, 去触摸这体现“敏度、广度、深度、美度”的语感, 从而在体验、感悟中获得自身语感的“敏度、广度、深度、美度”。

近年来, 在全国各地执教观摩课比较成功也比较有影响力的一批人, 窦桂梅、王君、韩军、黄厚江等, 他们的课堂, 包括小学、初中、高中语文课, 为什么能够深刻地触动听课者的心灵?又为什么可称之为好课?在笔者看来, 其一, 这些课的“好”无一不建立在好的文本解读之上;其二, 这些课的“好”无一不在探索与回答真正理想的语文教学是什么。

好的语文教学取决于好的文本解读。文本解读能力, 是语文教师的基本能力, 也是核心能力。而敏锐的文字感受力、深厚的学养、丰富的积淀、宽广的视野, 是文本解读能力的根基所在, 更是文本解读所需的阅读素养。可以说, 教师阅读的高度与广度, 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深度与宽度。

教师素养与文本解读之间的关系, 借用上海市特级教师李海林的话说是这样的:阅读素养的高低, 决定于也表现于它与文本的哪一层面“结合”“关涉”, 决定于也表现于他从哪一层面上有效接纳和介入文本的结构。与文本更深层面、更基础层面的“结合”和“关涉”, 则能创造出更深厚、更丰富的“阅读素养”。

笔者坚定地认为, 以良好的阅读素养为支撑的语文教学, 才可能会是理想的语文教学。借用拙作《我的经典语文》里的话来表达:我所力图突破的, 是寻求宽广的阅读背景, 为文本解读带来多元的角度与探寻的深度。我所寻求的教学艺术, 是在宽广的阅读背景中所能达成的灵活适宜的教学方式的自如选择。我所期盼的课堂是打开视界的阅读和以此为基础的自由理性的良好表达。

二、钝化、弱化与“去蔽”、复苏

“去蔽”这个词来自福建师大的孙绍振先生, 在此借用它来表达语文教师文本解读的紧要问题。“蔽”是什么?是遮蔽。遮蔽有很多种, 比如文本解读的故有结论, 比如文本入选教材时的删节意图和主题定位, 比如自我的认知与学识局限, 比如以往的阅读经验和阅读印象, 等等。

遮蔽的存在, 从教参一边而言, 使得文本的解读有了一个公认的、固定的结论;从教师一边看, 使得教学有了一个可供参照的安全庇护。很长一段时间里, 一线教师普遍遵守并享受着这种庇护, 也无法想象可以用另一个解读去代替教参的结论。长此以往, 教师的依赖产生了, 一是不得不依赖, 二是不依赖白不依赖。长期的依赖, 必然导致麻木。记得多年前学者谢泳曾经说过一段话:“中学语文教材和一些教学方法, 已近于无聊的程度, 但我们许多语文教师却没有什么察觉。一个从事人文教育的人, 麻木到了如此程度, 实在是一件让人忧虑的事。”其实何止是中学, 语文教师皆如是。里面提到的“麻木”, 其实也可以称之为“遮蔽”状态, 教师对文字的感觉, 对作品的体会, 被一些东西遮蔽着的时候, 便不能“觉察”。当丧失了“觉察”的能力, 即便身处悖谬, 也无法自觉自知了。

例子俯拾皆是。提到《项链》, 自然想到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提到《我的叔叔于勒》, 熟悉的主题是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提到周朴园, 首先想到伪善冷酷、道貌岸然;提到王熙凤, 必然是两面三刀、心狠手辣;提到祥林嫂, 必然是深刻揭露中国封建社会的吃人本质。因为长期的解读定论成了标准答案, 其他的解读便被遮蔽了, 这些解读结论写进教参, 一切成了答案, 教师便不敢也不愿越雷池一步。在顺理成章的接受中, 教学便普遍呈现这样的状态:要么宏观张贴标签, 要么转嫁“标准”结论。总之, 安于输送, 做解读结论的二道贩子, 教师自己与文本却终究有“隔”, 对文字的感觉随之慢慢退化, 感受文本、解读文本的能力也日渐萎缩了。教师凭着不断重复的记忆和经验去教读文本, 认识便慢慢被“固化”, 接近文本的心灵被“钝化”, 解读文本的能力也明显被“弱化”。

多元解读在语文教育中的需求与市场, 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产生的。新课程改革以来, 教学参考的开放状态即可说是文本解读的开放状态, 这种开放使糟糕的语文教学局面好转了许多, 这是不争的事实。只不过, 许多人早已经习惯了一元定论时代的标准答案传输方式, 虽然新课程鼓励多元, 但人们意识深处还是不能真正做到“去蔽”。

本文强调的“去蔽”, 不是要刻意求新, 更不是要否定教参, 而是提倡和包容作品的多元解读。“去蔽”, 不是每篇文章要得出多个结论, 而是唤醒教师主体对文本的感知能力, 并开阔解读文本的视野。“去蔽”, 就是去除麻木着语文教师语言“神经末梢”的一系列遮蔽, 包括自我认知的局限和已有经验, 从而走出文本解读的固化、钝化与弱化的困境。以韩军老师的《背影》《雷雨》《老王》为例, 他实际上是完成了三个层面的“去蔽”, 一是去除了《背影》入选教材时的主题先行之弊。主题一旦定位, 人们便觉得“父子之情”是不可颠覆的, 而韩老师在不排除“父子之情”的基础上, 结合文本细节、作者思想, 以宽广的视野解读出“生之背, 死之影”, 以厚重的“生命意识”开掘出经典散文更为丰富的内涵。二是去除戏剧“节选”局限及传统解读定论之弊, 结合《雷雨》全剧, 又处处从剧中寻找依据, 参照作者自己对作品的定位, 获得了较为贴近原创意图的解读, 以“悲悯情怀”的介入, 完成了对阶级论、社会学解读的超越。三是去除了自己旧有的认知之弊。韩老师说, 他不满意《老王》现有的解读但又还没找到更恰切的领悟时, 在不甚满意的状态中, 着魔一般地深入文本, 并阅读杨绛的其他作品, 去探寻、去发现、去寻找那把揭开文本谜底的钥匙, 终于获得了对自我认知的超越和对经典作品的全新解读, 继而抛开简单的标签式解读, 回归到社会与人性的较深层面, 完善了作品的意义。

“去蔽”, 唤醒自我文字感觉的复苏, 对于语文教师来说至关重要。这里有两点需要重视。

一是重视对文本本身的钻研。每一个经典文本, 本身就充满魔力。几乎所有赢得赞赏、触动人心的公开课, 执教者在备课的时候, 都有对文本着魔一般钻研的经历。他们重视文本本身, 而不是轻易地获取别人现成的分析与解读结论。这需要精读文本、静读文本、细读文本。记得江苏省特级教师黄厚江说过, 为一篇文章做教学设计之前, 至少要读十八遍, 才可能真正得要领。一线教师任务繁重, 不见得有读十八遍的功夫, 可是, 教师在阅读教学之前, 至少该静下心来, 自己做初始化阅读, 寻找初读的感觉, 再寻找深入文本的感觉。对文本有真切的体验之后, 再站到学生的立场设计与之共读文本的对话, 通过对话获得对文本的参悟, 又在参悟中提升阅读的方法与能力, 并获得言语表达的智慧。

教师对文字的感受力, 表现在整体阅读时能捕捉要害、重心、旨趣所在处, 还表现在细微处的感觉与发现。文本细读的能力, 体现在从别人看来平常的地方, 看出不平常来。这需要保持对文字的敏感。语文教师面对文字, 要永远睁着孩童一般新奇的眼睛, 要用心灵去面对、去碰撞, 才能有所体悟和发现。

二是在不断积累中打开自我认知。解读文本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受年龄、阅历、视野、积淀影响, 其深度与广度, 是一个没有止境的过程。现在提倡“细读文本”, 细读的功夫, 显出深度;细读的本领, 靠的却是教师视野的广读。宽广的阅读背景作为支撑, 这是长久之功, 是内功, 需花硬功夫。对于年轻教师而言, “视野”的拓宽可谓“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 最对路、最实惠、最有效、最有回报的做法就是加强自身的阅读, 尤其是顺着教学的需要进行深度的专题阅读, 这是一个优秀语文教师的深厚底蕴和真功夫所在。对于年长的教师而言, 更需要对自己已有的认知充满警惕, 要不断去除已有意识的遮蔽, 因为经典总是常读常新的, 阅读积累加上人生阅历, 使执教者总能在解读文本的时候有一些令自己惊喜的发现, 每一届的教学都不会停留在同一个平面, 这也是语文教学的乐趣之所在。

三、多元解读与“多元有界”

为什么近年较有影响力的那些语文课的解读是对的、是新的, 究竟新在哪里?这几个问题都是一个答案:解读的视角不一样。

这些视角, 西方解读理论与中国传统经验都有, 简言之, 比如“读者中心论”, 侧重于读者的心理、认知、思考、碰撞与重构, 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中国的审美经验中与之相类的有以意逆志、不求甚解、诗无达诂、共鸣、见仁见智、得意妄言等。如“作者中心论”, 强调只有作者自己的意愿才是完全符合作品内涵和本意的;中国则有知人论世、考据、索隐等。如“文本中心论”, 强调意义为文本所固有并被作者所赋予;中国则有滋味、涵泳、品味、斟酌、推敲。其他视角还有阶级论、社会学、文体论、文化阐释等。观照文本的视角不同, 文本呈现的意义和对这一意义的阐释就不一样。

理论看似复杂, 但本质就只有一个, 即文本解读, 本身是一件既荒谬又合理的事情。恰如鲁迅言:一部红楼梦, “经学家看见‘易’, 道学家看见淫, 才子看见缠绵, 革命家看见排满, 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在文本解读这个事件里, 基于读者角度, 你只能看见你想看见的, 你只能看见你视野之内所能看见的, 或者, 你只能看见需要看见的;基于作者角度, 你要看到作者想让你看到的;基于文本角度, 你要看到文字、词汇、修辞、结构、线索、主题所实际表达的。

视角的不同, 决定了作品多元解读的合理性。排斥这一点, 语文教学几乎无以成立。事实上, 新课程改革以来, 从教材、教参、教法、考试方方面面已经发生的、正在发生的、必将继续发生的变化和进步, 都是以接受多元解读这一存在为基础的。否定和遏制教师在文本解读方面的努力, 无异于否定新课改的变化与进步。

但是, 多元解读并不等于自说自话的无厘头或者无限泛滥的标新立异, 如《背影》中的父亲违反交通规则这一解读便是人们熟知的极端案例。我们在力图“去蔽”的同时, 又要懂得“多元有界”之说。那么, 多元有界, 界在何处呢?这里参考专家研究, 提供几个意见。

其一, 中小学语文课堂, 要紧紧抓住“文本”展开。可借鉴语义学阅读方法:从文本中特定的字、词、句含义的释读入手;从细致分析表达手法和修辞技巧入手;从层层解剖文本内在的结构层次入手;以上述几点为基础多侧面开掘主题内涵。课堂上学生的想法千奇百怪, 有的纯粹是不着边际的突发奇想, 要寻找合理的解读, 唯一可靠的方法是回到文本寻找依据加以参证, 从而获得可靠的阅读经验。

其二, 任何解读都要力求把握文本最基本、最本质的东西。借赖瑞云的话:“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而一千个哈姆雷特还是哈姆雷特。”总不能把哈姆雷特解读成罗密欧吧。借李海林的陈述:创造性阅读, 是以承认文本的可变性、未定性为前提的。但我们也必须承认, 文本的背景、结构和逻辑, 则是客观的、确定的。在创造性阅读教学中, 我们一方面鼓励、引导学生用自己的人生经验、思想感情、社会知识来补充、改造、创新那些可变性内容, 另一方面我们引导、鼓励学生理解、读懂文本中那些确定性因素, 并且在二者固有的张力中达到一种既以我为主, 又开放接纳;既思接万载, 又内外补充;既情感激荡, 又思维缜密的阅读境界。

其三, 解读结论的合理性要经得起文辞、文意、文脉的系统而全面的推究。借朱自清的话是“多义当以切合为准”, “必须贯通上下文或全篇的才算数”。借孙绍振的陈述:文章的信息是个有序的有机系统, 有着相互联系的统一的层次。……所谓多元, 也就是多个的一元。每个一元, 都是以系统的、统一的、层层深入、贯彻到底为特征的。因而, 大而化之的感想, 七零八落的论断, 不成为一元, 更不成其为多元。

其四, 文本解读不是为得出新奇的结论, 要确定文本解读的课程意义, 即解读过程是在课程框架内完成语文学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说“: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 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文本解读的价值, 就是在完成多重对话中, 走进文本, 增进体验, 加深感悟, 获得审美鉴赏能力和言语表达能力, 这一点可以作为判别某堂语文课是否越界的标志。换言之, 文本解读的“深浅”并不是判别语文与非语文的标志, 而是看解读的推进过程是否在学语文。解读的“深浅”拿捏也没有死的标准, 一切要看学生阅读文本之前的认知基础与学习文本之后的认知提升, 学生不领会无提升, 再浅也不对;学生领会了提升了, 再深不为过。总之, 要包容和鼓励对文本内涵进行深入开掘的课堂, 只要是紧紧抓住文本, 在解读中推进学生的认知, 增进学生体验并使之获得“语文”的素养与能力, 就是好的语文课!

教师人文素养漫谈 篇2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规范的教师礼仪不仅能使师德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和教育要素, 也是师德师风的社会价值得以实现的一种基本途径。它不仅有利于维护教师的职业尊严,构建师生互相信任理解的教育渠道,也有利于增强教师行为的道德示范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道德情感。教师不仅仅是教授知识的源泉,而且是传承文明的导师,是育人的园丁,是道德的楷模。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体会到教师自身的形象和表现出的礼仪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要责任,作为教师应注重自身的外在形象——仪容、衣着等,要处处“为人师表”。即教师应有良好的卫生习惯,教师的穿着要整洁、朴素,不必入时,但必须得体。教师还应该用轻松、愉快的心情感染学生,呈现给学生朝气蓬勃的形象。教师的良好外在形象是学生对老师的感性认识,那么教师良好的道德修养、广博的知识等内在素养,就是学生对老师的理性认识。后者远比前者更为重要,对学生的影响也更为深刻和久远。首先,教师的道德不同于其他行业的职业道德。教育劳动自始至终是人与人的相互接触、相互影响,教育劳动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职业道德比其他行业的道德要求更高。教师应具有敬业精神,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教师的劳动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奉献。

其次,教书育人,以教在先,教师如果没有专业知识,不懂专业知识,则只会误人子弟。一个教师仅仅具有潇洒的外表,而没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专业知识素养,那么他的形象是不可想象的。一般说来,教师的学识越丰富,教学水平越高,学生所付出的时间越少,得到的东西越多,学生学得越易,兴趣越高,效果也越好,这样的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自然非同一般。只有品行端正、知识渊博的教师才会给学生留下美好的印象,才会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影响。“身教胜于言教。”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学生的心里,教师就是榜样。作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承认个体的差异,对学生一视同仁,以“宽容”之心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特别是有错误的学生;办事要公道,不徇私情。要分清是非,主持正义,赏罚分明。教师尊重、关怀和

理解学生,是建立新型、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很大影响。

论政治教师的人文素养 篇3

“人文”,当为确定的“人文科学”(如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哲学、文学、法学等),高中政治教育是典型的人文学科;而“素养”是由“能力要素”和“精神要素”组合而成的。所谓的“人文素养”,即“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人的内在品质”。人文素养的灵魂,不是“能力”,而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这就是“人文精神”。

那么,如何提高政治教师的人文素养呢?我认为应从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人文行为三大方面作为着力点。

首先,人文知识是人文素养的内涵、基础,它包括哲学、艺术、历史、心理学、宗教、文物考古等方面的知识。教师只有具备扎实的人文知识储备,才能够对教材的知识点、设计意图理解透彻到位,才能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比如,政治教材的哲学模块内容涉及到庄子的一些思想。如何把庄子这位中华传统文化大师的思想讲出文学的美和哲学的思辨,这需要政治教师精心的课堂设计。我在课堂教学中以李商隐的《锦瑟》导入,当念到“庄生晓梦迷蝴蝶”时抛出了问题:既然做梦时我们经常感到是一种真实的存在,那么此时此地你我所感受到真实存在又为什么不是梦呢?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气氛立即被点燃,学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很多孩子的旁征博引、口若悬河是令你侧目,那是平日你见不到的一种激情,是作为一名教师理想中的课堂。再比如文化生活中感悟中国传统文化,讲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展示瓷器的发展历程,背景音乐放的是周杰伦的中国风歌曲“青花瓷”,教室流淌出的是一种古色古香的文化情调。最后,ppt上打出了一句歌词“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我抛出了问题“请大家谈一谈你对这句歌词的体会”。

学生们表现出来很大的兴趣。有的从文学审美角度,有的从情感体验角度,有的从修辞手法角度……很显然,刚才的他们确实经历了一次传统文化美的历程。最后,我总结说“此话据传语出宋徽宗,因当时的汝窑专供宋皇室使用,而窑官将汝窑瓷烧制完成后,请示宋徽宗为其色定名时,徽宗御批: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此后,天青色即为汝窑瓷钦定的颜色名。”学生流露出了对老师学识的钦佩,也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感悟。最后,一些学生得出的一些观点很让我惊喜,比如有的学生说“一切没有传统文化打底的文艺都是肤浅的”、“没有底蕴的风花雪月只会速朽”……这样的观点是经过他们自己思考得出的结果。这样的课堂效果是需要教师有很高的的课堂驾驭能力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政治教师在忙碌而繁重的教学任务完成后,一定要有更高的精神追求,要能在浮华世界保持内心的自我,多读经典。只有自己是一桶水,才能满足学生一杯水的需要。

人文精神是人文素养的核心、灵魂,它强调人为本,强调人在万事万物中的主体地位。这是我国教育人本论的核心思想,其具体的表现就是尊重、关心、理解与信任每一个学生。其中,尊重学生又是最基本的。这主要表现在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对学生的人格尊重和对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今天我们提素质教育,其实质是一种以素质培养素质、以灵魂撼动灵魂、以人格影响人格的教育。龙应台说过“我们拼命地学习如何成功冲刺一百米,但是没有人教过我们:你跌倒时,怎么跌得有尊严;你的膝盖破得血肉模糊时,怎么清洗伤口、怎么包扎;你痛得无法忍受时,用什么样的表情去面对别人;你一头栽下时,怎么治疗内心淌血的创痛,怎么获得心灵深层的平静;心像玻璃一样碎了一地时,怎么收拾?”作为教师,我们更多的应该教会学生什么,而什么对于他们的将来更为重要,答案是很显然的。

人文行为是人文素养的实践和外显,是指在人文精神的引领下,应用人文知识对某一特定人、事物、观念的看法和采取的行动。人文知识的内化即人文精神,人文知识的外化便是人文行为,这也是人文素养的最终目的。在教师的行为中,表现为优雅而有涵养的举止、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审美品味、每一个教育细节的处理方式。这种“身教”的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远胜于“言传”的。

教师的人文素养 篇4

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人文素养”呢?

一、由衷而又终极的关爱情怀

教师的爱, 应该是一种由衷的、发自心灵深处的、指向终极的关爱。这是一种情怀, 一种更高的境界。这种关爱, 是建立在“人”之上的, 是对“人”的尊重、对“人”的珍视、对“人”的终极关怀。因此, 它是民主的、平等的, 无私而不带功利、朴素而又无比高尚、自觉而又永恒持久的。在“人”的基础上, 教师的爱至少还应具有三个要义:一是“同情”, 对弱小者、落后者、不幸者的同情 (而不是歧视、遗弃) ;二是“宽容”, 对幼稚的原谅, 对过失的包容, 对冒犯的宽怀 (而不是苛责、惩罚) ;三是“赞赏”, 由衷地赞美每一个学生, 相信他们将有作为, 珍视他们的体验、感悟、潜能、智慧及他们每一次小小的进步。

二、广博而又丰腴的文化底蕴

教师的文化底蕴, 一要“渊博”。传统上我们更注重“渊”, 当然, 仅有“渊”是不够的, 教师更应强调“博”, 要成为“杂家”, 对人类文化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都要有所涉猎, 熟谙诸子百家, 略通天文地理;二要“丰腴”。要广泛涉猎, 并消化吸收, 长成自己的人文“血肉”。改变课程缺乏整合的现状, 是教育改革的要务之一。因此, 教师除了广泛涉猎, 还要“整合”, 要形成自己对生命、对生活、对历史、对社会的独特理解、感悟、态度和信念。

三、敏锐而又深邃的时代感悟

教师的时代感悟, 首先应表现为一种状态。它要求教师随时张开获取信息的触须, 时政的、自然科学的、教育教学的……现实生活、当代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 都应是教师视野所及———这是一种生命的状态、生活的境界。

教师的时代感悟, 更应是一种悟性。表现为教师不仅要有足够的信息量, 更要有“悟得”。有个性化的、深刻的洞察和体验, 反思和批判, 感悟和思考;有理的启迪、情的激荡、美的浸染, 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智慧和灵性。

四、和谐而又优雅的审美品位

教师的审美品位, 应该是和谐而又优雅的。和谐, 让学生感受到恬静和陶醉;优雅, 让学生崇敬、向往。这种审美应成为一种意象、一种氛围、一种力量、一种磁场, 体现于教师的仪表、言谈、举止, 体现于教学内容的呈现、教学手段的选用、教学流程的设计上。以美激智、以美发辞、以美冶情、以美育德、以美立人。通过富有美感的教育过程, 实现对学生情感与智慧的滋养和润泽。

五、独特而又鲜明的个性魅力

教师的个性, 首先应该是独特的。这种独特性, 应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对材料独特的感悟、对教学素材独特的呈现方式、对学生多元反应独特的处置方法。其次是鲜明, 如果说独特指向性质, 那么鲜明指向强度, 它将使教师的教学烙上个性印记, 深刻而隽永。独特而鲜明将形成一种强力, 一种风格, 震撼学生, 感染学生。

六、积极而又多彩的生活情趣

教师的生活情趣, 应该是积极而又多彩的。表现为:一是富有童心, 充满对新鲜事物的强烈好奇;二是开朗乐观, 幽默风趣, 充满生活的机智;三是丰富而多姿多彩, 充满动感和蓬勃朝气;四是昂扬而奋发进取, 充满对理想生活的执著追求。这是教师永葆青春活力的秘诀, 是一种以前未被重视的、新的而又有效的课程资源。它将让学生看到有血有肉的教师, 它将熏陶和感染学生, 让他们形成对生命的理解、对生活的感悟、对人生的信念。

学习教师人文素养心得 篇5

随着课改的深入,一个问题再次成为争论的焦点:那就是教育到底是什么。迄今为止,还没有人比爱因斯坦说的更为透彻。他说:“当你把学校教给你的东西都忘记以后,剩下的就是教育。”勿庸置疑,人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终点,点化和润泽生命是教育的核心,也是教育的本源。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教育是生命活动的需要;也就是说,学生学习,不只是学习知识,也不只是训练能力,更重要的是要丰富心灵、完善人格。因此教学更应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张扬学生的人文精神。朱永新先生说得好,关注人文,实际上就是关注我们人类自己,关注我们人类的未来。如何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呢?

一、要打造教师的育人理念。

教师的根本任务是要培养出健康加健全的人才;两个“健”字中,最重要的蕴涵是学生理想的人格的培养。没有人格培养的教育就是失败的教育;没有人文精神的教育,就是没有灵魂的教育。秦立老师说的好:“办有灵魂的教育,育有底气的新人。”所谓“有灵魂的教育”,就是人格培养的教育,就是富有人文精神的教育;而“底气”从何而来,当然从科学和人文的交融中而来,决不可能从一条腿的瘸子和侏儒中来。

二、要审视三个世界。

知识经济时代,每个人都需要面对三个世界。生活世界、知识世界和心灵世界。生活世界的教育需要通过家长和社会完成;知识世界的教育首先由学校完成,再通过自己的终身教育完成;而心灵世界最复杂,可以通过人文学科的教育、人文精神的熏陶来逐渐完善。所以,教师首先要正视自己的三个世界,尤其是要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心灵世界,用自己的人格塑造学生的人格,用自己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精神,使学生从心灵深处流淌出人文精神之泉。

读《教师素养》随笔

金城镇仁政小学 原伟宁

一、强化几个意识。

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必须强化教育中的几个意识。第一,国际意识。善于理解世界潮流,正确把握世界大势。教育中既要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又要注重多元文化的吸收,集思广益,厚积薄发。第二,信息意识。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改变传统的获取知识的手段,培养自己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从而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第三,服务意识。教师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牢固树立服务意识,真正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真正为学生的成长服务,为学生的成材服务,为学生的成人服务。

二、重视两组关系。

第一,人文教育要人文化。人文精神是诗性的,充满浪漫色彩和美好理想;但它同时又是理性的、经验主义的。它尊重每一个活生生的人生体验和智慧,尊重每一个人独立的认知、情感和价值选择的自主性,尊重每个人避苦求乐的自然人性和对美好生活追求。胡绳说:“每个人都是独立自主的,有独立的思考能力,有自主决定能力,有思想行为自由。”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也说“人类伟大来自思想”。只有尊重思想自由,人们才能独立思考、探索,才有创新思维的生成,才有科学真理的不断发现,才有美好人格的最终形成。

由此看来,没有人文教育不行,只用灌输式来推动“人文教育”更不行。人文教育应该以人文化的形式进行。应该抛弃传统教学中的权威性、强制性、灌输性、说教性、训导性等呆滞的教育方法,综合运用观察法、实验法、发现法、探究法等学习方法,使学生通过感知、体验,讨论、对话、实践、反省,来唤醒人文精神和审美意识。在讨论中使学生双方的立场得以展现,在对话中使双方的观点受到质凝,在实践中使学生感受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价值,在反省中使学生发现内心的矛盾与冲突。只有通过这些方法,人文教学才能克服抽象的、空洞的、无力的弊端,把人文知识换算成滋养人类脆弱心灵的氧份和脑白金。

第二,人文知识要精神化。

人文当然有利于提高人的素质,但是,应该知道,人文教育并不等于只向学生传授某些人文知识,使其掌握某方面的技能。要使人文教育真正起到提高人的素质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还必须将人文知识转化为人自身内在的人文精神。潘懋元先生认为:“人文学科知识必须内化为人文精神,并外表为行为习惯,才能构成相对稳定的品质结构。所以,进行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内化‟,即将人文知识转化为人文素养。”

鉴于此,教师要重视引导,重视经历,重视唤醒,重视感染,重视熏陶,并以此来强化学生重视感受,重视体验,重视创造,从而引领学生重视„内化‟,自我提升,自我塑造。

提升教师素养

金城镇仁政小学

栾熙芬

一、提高教师阅读涵养

语文要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去,必须抓住人文教育的核心。人文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以震撼人的灵魂为出发点和归宿,是一种精神的再造。那么这种精神的再造,如何进行呢?

朱永新先生认为:“一个人精神的发展史,就是他的阅读史。”通常一个人只有几十年的阅历,很狭小的生活空间,很难支撑人精神世界的大厦,因此,必须借助阅读来丰富心灵,提升精神品格。阅读什么?当然是阅读经典。

由于人类的文明和文化,除了少部分以物化的方式延续下来,更多的是蕴藏在经典作品中。一代一代的人把那个时代的精神,把那个时代的高峰用文字记录下来,所以经典作品能经受时间的考验而历久弥新,并最终成为我们精神的源泉和维生素。

而且经典作品,还以经典的方式触及、思考和表达了人类生存的基本问题,其深度和广度为后世难以超越,并能给人永恒持久的魅力。经典作品还能给人关于全部人类文明社会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给人丰富深厚的人生体验。另外经典作品中包含着对生命价值、生活意义、以及得失荣辱、贫富贵贱、安危穷达、爱恨善恶的深刻思考,积淀着人类几千年关于人生的思索和生活的智慧,能很好的抚慰和赞助人类单薄的生命。因此在《巴黎圣母院》中我们看到了什么是美,什么是丑;在《安徒生童话》里面,我们读到了什么是同情,什么是爱心。在《老人与海》中,我们认识了什么是坚强,什么是坚韧,“人生,不是可以用来打败的!”,更是掷地有声……

经典阅读给人的阅读体验,就像林语堂所言,“是灵魂的壮游!”接受经典,珍惜经典,是文明的标志,也是创新的开始。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张汝伦说:“没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人,是谈不上真正的有价值的创新,而拒绝经典的人是根本谈不上什么文化底蕴的。任何真正的创造者总是从经典中吸取充分的资源与养料,作为自己创新的源泉。”

因此,阅读经典无疑成了我们涵养人文的最佳途径。

加强经典阅读,决不是口头的提倡,而应该动真格,下大气力,通过一系列的具体措施来强化实施。

第一,促使功利阅读向经典阅读转化。功利阅读的目的一是放松,二是考试。但是经典阅读却可以优化人的心灵。通过对人的智慧高峰的攀登,对人类文化珍果的品尝,可以帮助学生扩展心灵,提升心灵,充盈心灵,成为精神丰富的人。回归经典阅读,关键在于教师引导。老师一定要制定具体的经典作品阅读书目,和更为详尽的阅读计划。同时开设阅读指导课程,介绍文学流派,走进大师生平,赏析精彩片段等,为学生阅读提供方法。

第二,从兴趣阅读向意志阅读转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促使学生阅读的最大保证。但兴趣阅读常常是随意的、片面的、情绪化的;而一些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经典作品,学生却不一定有兴趣。由此看来,阅读仅仅靠兴趣来支撑,不但不长久,而且也难以取得良好的成效。因此,教师的阅读指导,不能完全迁就学生的兴趣,而应该在激发兴趣的同时,注重阅读意志的培养和磨练,促使学生从兴趣阅读向意志阅读攀升。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势必要开动脑筋。首先,通过分解目标导引,加强阅读的定向作用,以此强化学生的阅读的动力。其次,是强化阅读的成功体验。经常开展读书节、报告会、名篇荐评等活动。一方面检测学生的阅读成效,另一方面就是深化学生阅读的成功体验。成功的体验总是幸福的,而这种幸福,不仅大大消减阅读过程的艰辛,甚至有可能演变成阅读的乐趣。

第三,从学生阅读向师生同读转化。

阅读是教师的立身之本,只有爱读书的老师,课堂上才能左右逢源,如鱼得水;只有爱读书的老师,才能体验阅读的甘苦,才能和学生产生心灵的共鸣!模仿央视的“同一首歌”,我们也开辟了一个版块——“同一本书”,每隔一段时间,师生都要同读一本书。教师力争与学生有相似的天真,相似的梦想,当然作为学生阅读的领路人,教师还要多读经典名著的评论文章,指导学生,当好学生的引路人。同时还要和学生及时沟通,进行心灵对话,交流阅读经验,分享阅读成果,必要时还可仿照央视的“对话”栏目,开展对经典名著的研讨、交锋、辩论。为了活跃气氛,在节假日,要有意识的播放一些经典老片,开展影展、影评等新颖的活动,来辅助经典作品的阅读。

让学生与教师共同提高素养

金城镇仁政小学

栾熙芬

一、环境濡染。

人文精神是深入心灵的东西,千万不要忽视环境的濡染。泰戈尔就曾说过:“不是锤的击打,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环境濡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班级文化。

学生有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在校园内度过,因此,打造班级文化,对涵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至关重要。班级文化建设,可从氛围营造、环境布置、活动开展几个方面来进行。

教师要积极营造一种“同行、同心、同乐”的民主氛围,在集体之内,力争做到人人心胸开阔,个个阳光灿烂,让生命获得一种安全感,让微笑从心底流淌出来,让每个个体都赢得统一的尊重,得到同样的重视,获得同等的发展机会。让每个个体都有成功感,都有灵魂的依靠,都感到做人的幸福和快乐。

在环境布置上,我采用“每周一新”的方式,包干到组,每组四人,每周之内,让班级焕然一“新”。通过张贴大师画像,名言精粹,介绍名人传奇,名人业绩,让班级充满文化气息。同时让资料的提供者,举办一次主题名人的讲座或故事会,让名人的经典在学生的脑海中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在活动开展上,我坚持一项原则,活动内容由学生讨论决定,不拘一格,唯求实效。可以是经典影片的影评,可以是读书经验的交流,可以是有关阅读的辩论,还可以是文化遗迹的走访……特别是美文荐评活动,深受学生欢迎,成效显著。学生用自己的眼光,荐评美文,再把它编辑出来,“奇文共赏”,“疑义相析”,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第二,书香校园。

朱永新先生曾积极倡导“书香校园”,何为书香校园?我的理解是,校园之内,到处书香弥漫,人文洋溢,就可称的上是书香校园。如何建设书香校园呢?

从硬件方面,学校要有较大的图书馆和阅览室,并且要免费对学生开放。教师要为学生开列书目,并写上推荐理由,指导学生阅读,努力使每个学生都成为“读书一族”,成为书香校园里的书香人。

从软件方面,学校领导要从过去的行政领导、权力领导、制度领导,向道德领导、道德管理方向转化。大到人性化的规章制度,小到给每幢楼、每条路、每道水、每块石头,都取一个温暖的名字——哈佛楼、北大路、清华水,张骞石等等。学生徜徉其间,耳濡目染,善莫大焉!再有就是“大师冲击波”,把大师请进校园,与学生面对面,例如,让周国平谈哲学,余秋雨侃文化等等,这种震撼影响和冲击作用不可低估。最后,就是校训,我主张把校训立为四个字“大爱、大智”。清华大学的老校长梅贻琦说:“大学之大,不在大楼,不在大师,而在大爱!”人文的精髓就在于一个“爱”字,爱自己、爱别人、爱人类、爱社会、爱国家、爱自然……如何去爱,如何达到“大爱”,当然还要有智慧,这就是“大智”。真正的书香校园,就在于让所有的师生都成为“大爱和大智”之人。

第三,引领社区。

很多学生在校园里,往往是乖孩子,可一旦出了校门,回到社区,不少人又成了脱僵的野马,沾染上世俗的恶习。由此可见,很多老师认为学生回到社区就与学校无关的想法,是极其错误的。相反,学校应该引领社区,发挥积极作用。当然,学校发挥作用,主要还是着眼于学生,通过学生的读书活动,带动父母的读书活动,让父母离开酒桌和麻将桌,业余活动从庸俗走向高雅。孩子所写的亲情文章,老师也请父母参与评价,打破代沟,冲破隔阂,沟通从心开始,感情由此升华,以此营造浓郁的家庭亲情氛围。学校还通过家长学校,密切家长之间的交往,定期举办家长联谊会,坦诚教育的挫折和辛酸,分享教育的经验和快乐,家长们的感情加深了,学生之间的感情也更加牢固,而且有助于教育的社会化。

实践证明,我们通过引领社区文化建设,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通过鼓励家长非功利性的交往,打破邻里之间的壁垒,使社区成为人们经常交流的地方,成为互相帮助的地方,成为情感聚焦的场所。让我们的学生,从小就生活在一个人与人之间有充分交往,深度交流的共同体中,养成诚实守信、互助友爱、热情善良的优秀品质,为学校的人文教育开辟一条新路。

教师人文素养漫谈 篇6

关键词:语文教学,人文意识,人文素养

教育部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是这样给“语文”定义的: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于漪老师说:“学语文就是学做人,伴随语言文字读、写、听、说训练,渗透着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思想教育。语言文字不是单纯的符号体系,而是一个民族认识世界,阐释世界的意义体系和价值体系。它与深厚的民族文化联系在一起。”

在现实应试教育环境中,语文教师只从应试角度进行语文知识的训练,抹杀了语文的趣味性和人性之美,造成语文课的单调、枯燥、沉闷。让学生对语文望而却步、敬而远之,甚至到了“对抗”的地步。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应该让语文充满人文性,从而让学生主动亲近语文,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如何充分彰显语文的人文性,让人文性成为学生亲近语文重要因素?我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多做努力。

一、凸显语文老师的人文意识

语文教学承载着传统文化的内容,弘扬着文化精神。这就要求作为语文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的教师有人文意识。语文教师要从自身抓起,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人文意识的教师。相信学生会亲近老师、亲近课堂、更加亲近语文。

1. 培养创新和发展的人文意识。

语文教学有优良的传统,但面临复杂多变的现实社会,如果没有创新,就没有语文的立锥之地。发展是任何一个领域的硬道理,如果语文教师自身缺乏这种意识,那么又怎能期望学生对语文感兴趣。

在下雪的冬天,我们可以走出教室,让学生拿着课本到操场学习鲁迅先生的《雪》,这一创新不仅可让学生很容易地理解江南雪的滋润与美艳,更可培养学生对故乡的热爱之情。此时学生的表现,语文课堂将不再沉闷,可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2. 培养对话与合作的人文意识。

对话是一种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现代人文意识。语文教师如果能学会与文本对话、与学生对话,那么,语文必然会渐臻佳境。在对话的同时,语文教学的成功也离不开合作意识。合作是多方面的,它既包括学生与教师的合作,又包括学生与学生的合作。提高教师的对话与合作的能力,可使教师的责任意识增强,才能让学生走近语文。

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师生双向交流,但是在语文的课堂上有这样一个怪圈,只有老师居高临下地提问,学生老实地答,却没有对话,因此教师应该设计和学生对话与合作的环节。如让学生充当记者采访老师,让学生设计问题,让学生与老师辩论,等等,让学生和老师对话与合作,让学生成为语文教学的主人。也只有如此才能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才能走近语文。

3. 培养民主和开放的人文意识。

随着时代的进步,学生的信息来源日益多样化,因此,教师如果死守权威意识,那么必然会沦为笑料。聪明的语文教师应淡化权威意识,强化民主意识。在民主的大语文背景下,语文教师需要有开放意识。凡是有利于学生亲近语文的各种举措,都可以施之于教学之中。

在学魏巍《我的老师》时,老师必然讲到蔡老师是一个“温柔而美丽”的老师。然而许多学生会有疑问:蔡老师长得美吗?这时候老师可能会恼怒地说课文就是这样写的。换个开放的角度,这时候老师不妨让学生说说理由。学生的理由是课文中蔡老师的嘴角有榆钱大小的一块黑痣。这时候可以在黑板上醒目地板书:一个人不能选择……但可以选择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再让他们自由回答。最后老师也可以说一个答案:“一个人无法选择自己的外貌,正如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一样,但我们可以像蔡老师一样,选择善良。”教师用自己的民主开放意识,既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又让学生亲近了语文。

二、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在师生形成人文意识的基础上,应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有效的实践,既让学生完成对语文从近到亲的转变,又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呢?

语文教师应该谨记“有效课堂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宗旨,更加明确语文这门课程的任务:它是通过语文教学的人文实践让学生感悟生活,发展思想;展示个性,塑造灵魂;陶冶情操,培养情趣。弘扬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给学生奠定坚实的精神的“底子”,努力在以下几方面下工夫,力争让学生主动亲近语文。

1. 感悟生活,发展思想。

教学的对象是人,而人是在实践中感悟生活,在感悟生活中实现思想的发展的。充满人文的语文教学,自然是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所以,语文教学应密切关注学生人文情感的各种需要,关注学生认知的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使语文教学的互动实践充满民主、平等、关爱氛围。

如初一上半学期有篇文章:《端午日》,此文描写了传统节日端午日的一些风俗,尤其是“赛龙舟”的场面,可以利用这段材料,让学生表达对这种场面的感悟。我们可以这样: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其中的一名赛手或观众,并组织学生在教师室模拟“赛龙舟”的场面,有演赛手的,有演观众的,这样,既可活跃课堂氛围,又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培养想象力,同时,也可让学生充分体会“团结合作、奋勇争先”的精神。

一篇文章,会引导学生更好地认识生活、思考人生。学生在文章人文的参与中受到文章所设意境的熏陶,同时感悟出生活的哲理。

2. 展示个性,塑造灵魂。

课堂中的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叶圣陶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学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让学生在课堂上追求真知、吐露真言、抒发真情,使他们的个性化人格得到健康发展,让学生大胆地展示真实的自我,这也是学生亲近语文的动力。在老师教学《岳阳楼记》的主旨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时,在引导学生明确作者的忧乐观后,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于是发问:“我们面对忧乐通常会怎么想?怎么做?我们看爱国文人范仲淹怎么想和做的。”学生思考后有许多个性的回答:“他不是享乐在前,吃苦在后。”“他只要别人快乐,自己宁愿受苦。”“他是先己后人。”……这样的课堂实践让学生个性得到充分释放,使其成为课堂的主人。同时教师接着

“少教多学”中教师的有效指导

赵艳文

(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中学,河北秦皇岛

摘要:“少教多学”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少教多学”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教师指导主要体现在:研究学情,确定适合的教学目标,让“多学”更有针对性;精心设问,让“多学”更有方向性;有效指导,让“多学”更高效。

关键词:少教多学教师指导指导方法

“未来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那些不会学习的人”,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必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少教多学”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学校就好比是水,老师和学生好比是水中的鱼,老师是大鱼,学生是小鱼,老师在前面游,学生在后面跟,共同驶向知识的海洋。”这表明教学中学生自学应该是在老师引导下进行的。“少教多学”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少教多学”中如何体现教师指导呢?

一、研究学情,确定适合的教学目标,让“多学”更有针对性。

“少教多学”要以学定教,把学放在更加重要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对“学情”和教学进度进行细致认真的分析,对学生基本的学习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和掌握。例如:学生已具备了哪些知识,哪些还比较模糊,哪些知识学生通过自学能够掌握,哪些知识还需要老师进行点拨、引导……教师要教的是学生不会的,是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还无法掌握的。

学习目标在学习活动中起着方向性和决定性的作用。“少教多学”是否卓有成效,关键看教师提出的学习目标是否合理、有针对性。目标太多,学生难以当堂完成,学习成就感就会降低,学习热情就会削弱。目标太泛,学生茫然无措,不知从何学起,学习有效性就会大打折扣。教学目标的制定要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根据教材单元目标。要求教师课前备学生,摸清本班学生底细,定好适合本班学生水平、切实可行的目标,并且能尽量照顾到优、中、差层次的学生,给予每位学生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学习目标要具体明确,简明扼要,通俗易懂。

二、精心设问,让“多学”更有方向性。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马歇尔说过:教师所面对的挑战不再说:“像范仲淹这种宁愿自己遭受痛苦,首先想到的是百姓的苦乐,这是一种多么崇高而博大的胸怀啊!”这里,学生在自己的参与中感受古人的伟大情怀,在潜移默化中升华了自己的思想,塑造了自己的灵魂。

余光中的一首《乡愁》短短的几行文字,让学生自由演绎诗歌中几个画面,体会其中积淀的作者的全部人生经验与情感体验,解读作品本身就是解读余光中的人生经历与人生况味,在这样的参与中对学生情感的培养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在艺术作品中照鉴自己的灵魂,发现自身的美德,这是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具体体现,也让学生亲近了语文。

3. 陶冶情操,培养情趣。

语文教学在注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的同时还要提高文化品位,培养审美情趣。中学语文课本中选入的课文音韵和谐、意蕴丰富,把人引入美的世界,陶冶人的情操,有了学生的参与,使得这种美更有了载体。

在教学朱自清的《绿》时,要求学生找出文中喜欢的词句,并说出自己的感受。有学生说:“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因为作者把

是教50分钟书,而是如何设计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并引导学生提高思考能力。“少教多学”要求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保证学生有足够的学习时间和思维空间,教师更要精心设计问题,问题的设计要紧扣学习目标,落实学习目标。比如在教学《观舞记》时,单元目标是感受文章精妙的语言魅力,品味赏析文章优美生动的语句。因此,我设计了这样的思考题:(1)卡拉玛姐妹的舞蹈有什么特点?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卡拉玛姐妹舞蹈的“飞动的美”的?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加以评点。(2)从文中找出自己认为写得精妙的词句段,有感情地读出来,说一说写得“精妙”的地方。思考题不能大而空,要明确具体,富有启发性,便于学生理解课文。教学《春酒》时,我让学生谈谈对文章最后一句话的理解,学生看到问题后一脸茫然,不知道如何理解。于是我把问题改成:仔细品读文章最后一句,说说这句话蕴含作者怎样的感情?学生一看就明白了,脸上露出了笑容。

三、有效指导,让“多学”更高效。

新课程强调:指导的本职属性是教师不充当课堂学习活动的主角,不占学生的位子,为学生营造支持性的学习环境,采用恰当的形式给予学生心理上的安全感和精神上的鼓舞。教师通过指导让学生懂得如何学习,于有疑处点拨,平淡处升华。

1. 明确内容,学有方向。

教师要让学生明确每节课要学习什么,怎样学,学多长时间,学到什么程度,最后达到什么要求。

2. 指导方法,会学乐学。

学生在自主学习时,困惑的是不知如何有效地学。此时,教师既要介绍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又要指出学生学法上的不当之处,还要帮助学生摸索、总结出适合自己的有效学法。

“课文无非是例子”。所谓“例子”,它应该能提供给学生学习方法、方式上的启迪和教益。所以,在分析解决问题时,不仅要对问题进行评析,更重要的是要进行方法引导。在学习散文、小说时,同时也在传授散文、小说的鉴赏,甚至写作的方法和要领;在教学文言文时,指导学生如何翻译、如何断句、如何绿比作裙幅、处女的心、鸡蛋清形象地写出了绿的质地、亮度等方面的特点,把梅雨潭的绿写得让人浮想联翩,使人形象可感。也有学生说:“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真是把绿写绝了,引起了人们对绿的丰富的想象,好像领略绿的神奇之美。对这些句子的理解让学生感受了自然之美,更培养了美的情感。

在《一双手》的教学中,让学生想象张迎善的手“掌面鼓皮样硬,老茧布满每个角落。手指特别粗大肥圆,一只手指头就像一根三节老甘蔗。”的同时伸出自己的手和其对比。学生说张迎善的手是勤劳的手,是美丽的手。在一系列的手的欣赏中更培养了学生的高尚情操,提高了学生审美能力。如此学生不仅亲近了语文,在亲近的过程中更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提高教师人文素养的意义 篇7

教师的人文素养增强了, 其责任心必然增强, 会更加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包括“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 尤其是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 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 学习探究的方法, 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

在课堂上, 教师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效率。要让学生意识到他们是学习的主体, 是性格气质、心理活动机制各不相同的活生生的个人。

教与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 不论是面对老师, 还是教材, 都不应该消极被动地接受, 而必须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储备, 主动积极去理解、评价外来信息。只有促使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 学生才能显露出生动活泼, 富有个性的真面目。

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 教师的责任意识增强, 才会努力提高课堂效率。

例如, 学习《狼》一课, 布置学生认真研读课文, 根据情节画一组连环画。学生以极大的兴趣投入预习, 其作品当然五花八门。选出有代表性的十几幅, 让学生对比讨论, 也让作者谈绘画理由, 如原来有一幅屠户持刀刺狼的插图, 而有一位同学画的却是屠户抡着一把很大的刀, 有的同学质疑, 为什么和文中的图不一样呢?那位同学答:“课文中说‘以刀劈首’, 而插图中的小刀不足以表现‘劈’的力量。”可见学生对课文的细节理解还是很深刻的。为了让学生有兴趣、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学习, 每节课的设计要力求灵活多样。

在教魏巍《我的老师》一课时,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蔡老师长得美吗?

许多学生发言指出蔡老师是一个“美丽”的老师, 因为课文就是这样写的。“是这样吗?”老师适时点拨, 蔡老师的嘴角有榆钱大小的一块黑痣, 这就是一个破相, 她长得不美。这一下, 学生陷入了沉默。我随即在黑板上醒目地板书了这样一句话:“一个人不能选择———美丽, 但可以选择……”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的学习热情一下子被激发起来, 纷纷举手争着补充省略号的内容。

我深情地小结说:“是的, 我们每个人都无法选择我们的相貌, 但我们都可以像蔡老师一样, 选择善良。”

在学习《我儿子一家》时, 文中写道:“我还没出生时, 妈妈爸爸就各自开列了一长串名字, 妈妈拟的是女孩名, 爸爸拟的是男孩名。”而下文又提到了“当我出生时爸爸知道我是男孩时, 颓然应声道‘糟了’。”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爸爸拟的是男孩名, 知道我是男孩又说‘糟了’?”这个问题, 我在备课时未曾想到, 如果不是学生对课文钻研很深是很难想到的。这样一来有如“一石激起千层浪”, 引起了热烈讨论, 各种答案纷出, 反而一时难以统一, 于是我灵机一动, 将问题演变为课外理解题:要求学生回去了解父母在你即将出生的时候, 他们在想些什么?这样做不是为了摆脱课堂上的争论, 而是将课堂内容引导到学生生活本身, 由课内扩大到校外, 增加了课程的容量。后来, 当问题答案反馈上来以后, 我发现问题的答案极其丰富, 根本不是课堂上所能找到的。例如, 名字中带“龙”, 是要望子成龙, 名字中带“慧”, 是希望女儿聪明可爱的, 名字中带“浩”, 意谓志向远大, 其他如有希望健康向上的, 有希望少而有成的, 有希望平安淡静的……不一而足。从同学反馈的各种答案中, 同学们发现几乎每一个中国人的名字, 都寄托着长辈的理想、愿望, 也从某个侧面反映出家长的文化修养、个人素质以及家庭背景等, 这堂交流课变成了一堂生动的“名相研究”课。这也可以说是个意外收获吧。

语文是最开放的, 最容易和社会生活发生联系的学科,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语文课堂理应向社会延伸。

保障与促进对教师人文素养的培养 篇8

一、确立培育目标,规划与保障教师人文素养的提高

1. 分析校情,确立人文培育目标

在全面推进各项改革,加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中,我们为落实“文化立校”办学理念,做出了很多努力。硬件再好,没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支撑,也是不行的,难以形成优秀的学校文化。虽然我校一直有着比较好的学校文化传统,但在市场经济浪潮的背景下,教师人文素养的缺失与不足,导致了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它已成为制约学校前进发展的瓶颈,成为教师专业提升的障碍。教师人文素养的培育和提升成为学校亟待建设的重要内容,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也成为学校进一步发展提升的重要环节。因此,我校在基于校情的基础上提出:以师资队伍建设为目标,以培育教师人文素养为具体抓手,大力推进学校的文化建设和师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以此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促进教师专业的全面发展,并将其作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实践载体。

2. 制订规划,建立组织保障机制

为尽快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我校在认真分析和总结现有师资队伍的基础上,研究制订了《教师人文素养五年培养规划》和《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纲要》,旨在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培训、实践考察、实地体验、文化熏陶和人文课题的研究,有计划、有步骤地提升教师人文知识、人文意识、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怀,切实有效地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坚定教师的理想信念和职业追求,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丰富教师的精神世界,将人文精神、人文底蕴转化为教书育人的能力,进而提高教师的文化品质和和生命质量,从而推动学校前行。

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落实学校“文化立校”办学理念,是我校形成学校特色的具体途径,是我校“以文立身、以文益智、以文孕美”措施的具体落实与体现,也是有效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工程。我校将其列为优先发展的战略决策,列入学校的常规工作和每年的实事工程。为此,我校将专门组织成立“师生人文素养培育领导小组”,学校党政工团齐抓共管,从行政导向、组织机构、制度保障、人力资源等方面给予全面推进;由校务办和人力资源部负责这些规划的实施与督察,由师训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的开展、落实及管理考核;学校各行政职能部门通力协作,共同配合,开展好此项事关学校长远发展大计的重点工作。

二、搭建实践平台,促进与培育教师人文素养的提升

1. 阅读经典,丰富教师人文知识结构

为努力构建学习型组织,丰富教师人文知识结构,我校制订了《中光高级中学提升教师人文素养资源目录》,有计划地开展教师经典阅读研讨活动。一是配合校园文化节活动,开展教育理论类、文学名著类等人文性书籍的阅读,开设读书交流论坛;二是组织教育史、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经典书籍阅读,并组织交流活动;三是组织部分教育文集、哲学类经典书籍的导读,开设讲座与研修论坛;四是进行历史学著作、艺术类作品、民族传统文化类书籍的学习、鉴赏,学习论文撰写。我校有计划地将教师们一篇篇蕴涵教育感悟、教学智慧、生活情趣的论文汇编成论文集,先后出版了《人文札记》《讲坛心语》《教化探索》《亲近大西北》《七彩云南行》等教师人文感悟类书籍,激励教师相互学习借鉴,有效激发了教师们的学习兴趣。我校还通过分阶段汲取人文养料的阅读、观赏、研讨等学习活动,以及撰写自学笔记等多种交流形式,使得教师们在丰富知识结构的同时,加深文化积淀,提高人文素养。

2. 走进高雅,提高教师艺术审美能力

我校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对教师审美情趣的培训,组织教师观赏高雅艺术,利用每周五政治学习的部分时间开展高雅艺术讲座,让教师欣赏交响乐、芭蕾舞等;组织教师进行古今中外名画赏析,阅读世界名著美文等;组织教师先后赴上海大剧院、上海音乐厅、东方艺术中心观赏音乐、舞蹈;到上海影城、新天地影剧院欣赏国内外艺术剧目;组织教师在新疆大巴扎欣赏正宗的民族风情表演,在甘肃敦煌欣赏飞天主题的大型音乐歌舞晚会,并深入蒙古包、葡萄园体验地道的民间歌舞艺术。随后,我们组织教师交流观后感。

这些走进高雅欣赏活动形成了教师专题培训系列,激发了教师们了解高雅艺术的兴趣。许多教师自己购买了相关艺术欣赏光盘,利用业余时间深入研究,从而拓展了认知领域和思维空间,提高了教师们对各种艺术作品的感悟和赏鉴能力,也深化了民族认同感,提高了教师的生活品质和职业幸福感,更促进了校园和谐。教师对素质教育的理解认识,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对学校所开展的各类活动等都有了新的认识与提高。

3. 体验文化,拓展教师的认知视野

根据不同的教师群体和年龄特点,我们分批分类地组织教职工参加各类“行万里路”的活动,看名山,访古迹,观现代。在每次走山访水与高雅艺术欣赏前,我校会制订培训计划,整理出相关资料,组织教师进行理性认知培训。

近年来,教师们的足迹跨越南北,遍布东西。走进海派建筑,纵观发展变化:教师们参观了石库门、南汇鲜花港、洋山深水港、东海大桥、东方明珠、环球金融中心。静观古镇名城,细品吴越人文:教师们走进了苏州园林、南京古都、古镇朱家角、名镇周庄。走访儒学胜地,探寻摩崖文化:教师们探访曲阜孔庙,攀登泰山。此外,我们还组织教师体验黄河羊皮筏子,感悟西北和中原文化,探访丝绸之路,体验西域民族文化。“曲阜孔庙”留下教师研儒问学的身影,“苏州古迹”触发教师对仕隐哲学的研究,“黄山之巅”使教师发出江山多娇的感慨,“敦煌壁画”带给教师礼佛赏画的情趣,“高昌古城”引发教师对盛衰之理的深思。

我们还组织教师参加外省市德育研讨,拓宽教师的教育视野,引发教师对教育改革的深入思考。通过学习,教师们开拓了视野,在博取众长、不断反思的同时,提升了自身的人文素养。“行万里路”考察回来后,我校组织教师撰写总结论文,开设文化交流论坛,展示摄影作品,出版相关论文集。

4. 研发课程,促进教师人文素养内化

在培育教师人文素养的同时,我校组织教师研讨如何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有计划地组织教师依据社会的需求,个人的兴趣指向、特长爱好和能力所及,开发校本课程,培育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我校努力建立校本课程开发的保障机制,指导教师将所学知识与技能运用于教育教学中,有机地渗透于教书育人的全程中。我们引导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加深对教材文本的理解,对所教授的优秀文化成果进行深入感知,提高认识,提出富有教师个性特点、专长特色的创新解读。

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过程,就是自己不断深入学习,上升理性认识,完善知识结构,提升人文素养的过程。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教师掌握了很多知识,了解了很多人文典故,自己的知识体系也有了很大的完善与扩充。

我校在“文化、艺术、科技、技能”四大类系列校本课程的研发和教学中,既提升了教师研究能力,培育了文化涵养,又使得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了培育与提高。教师带动学生,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了广泛的选择性,为培养学生的广泛兴趣、良好的性格品质与生活情趣,奠定了基础。

5. 建立教工社团

教师人文素养漫谈 篇9

一、教师素养的含义与组成

1. 教师素养的含义

初中教师素养是指专门从事初中教学工作的教师, 为完成初中教学任务, 所必备的素质修养。首先, 教师要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其二, 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其三, 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其四, 要在教学实践中与学生共同进步。其五, 要严以律己, 以身作则。它可由教师通过职前和职后学习, 根据不同时期教学的具体要求不断提高, 教师素养不同于其他人员的素养, 有着自身很大的特点。教师首先要教会学生懂得怎样做人, 怎样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就要求教师能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及审美情趣融于一身, 使人类一切美好的情感在自己身上具体化, 以特有的个性魅力吸引学生、影响学生。因此, 要适应时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教师的人文素养也得不断提高[3]。

2. 教师素养的组成

(1) 人文素养

教师的人文素养就是教师所具有的人文精神以及在教师的日常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思想、道德、情感、心理、性格、思维模式等方面的气质和修养。而我们知道, 基础教育教学本质的双重性决定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功能是育智功能、工具性功能和自我完善功能的统一体[4]。教育的价值体现在可以通过思想和精神提升人的精神生活, 也提高了教师的人文素养。

(2) 科学素养

科学本质和科学探究是科学教育的核心理念, 我国现行的科学课程标准和2010年8月完成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 (1~6年级) 》送审稿都强调了教师对科学本质和科学探究的学习和理解。传统上科学的本质仅限于科学知识的特征, 例如, 它是暂定性的, 而且涉及创造性、主观性, 等等。这些特征来自于科学知识的产生过程, 也就是科学探究。科学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是怎样产生的, 以及这个知识产生过程的种种局限, 并知道如何从事科学探究[5]。

二、初中教师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的现状

此次调查发放问卷36份, 回收问卷36份, 回收率100%, 有效率也为100%。通过此次调查, 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应试教育”思想根深蒂固。一些教师多年来从事的是“应试教育”, 他们对“应试教育”已经产生了极端的依赖性。从问卷上看, 经过这些年的宣传, 教师对“素质教育”的认识有了较大的提高。在“您对‘素质教育’的看法”一问中, 只有2人选择“素质教育只是一个口号, 不可能真正实行”。

对师生关系这一问题的认识上, 几千年来的“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仍在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您对教师这一工作的看法”选项中, 30人选择“既然干了这一行, 就把它干好”, 这一回答表明了大多数人从事教师这一职业的真实心态:当教师大多不是自己的主动的选择, 但进入教师这一角色后, 绝大部分教师有敬业爱岗精神和甘于奉献乐为人梯的精神。

专业知识上, 学历合格人数为25人, 合格率为69.4%, 而在这部分学历合格的教师中, 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或观念陈旧、知识老化;或不安心工作, 三心二意;或不思进取, 缺乏教学能力。

同时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 一些教师形成了片面的质量观。他们认为, 教学质量的好坏, 主要是看学生的考试分数。这些年, 经过媒体的宣传, 人们对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有了相当的认识, 但是对教师“眼高手低”的现象却认识不足。调查表明, 在“工作以来发表过作品或获奖”的教师只有5人, 其余的31人则从未发表过作品或获奖。

三、初中教师人文与科学素养协调培养的措施

1. 提升教师的现代化人文素养

在网络媒体越来越发达的条件下, 各类学科之间的知识壁垒正在逐渐消失, 学科之间的整合趋势越来越明显, 教与学双方借以了解各类学科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广, 正因为这样, 无论教或者学甚或管理者都容易迷失在知识、技术的汪洋中, 使得教学成为运用新媒体倒贩知识的窗口。学校传统文学教育同样也存在这方面的问题。实际上, 新时期学校传统文学教育的目的再不是为了让学生只了解、知道, 甚或可以背诵记忆传统文学、传统文学史, 而是要他们获得传统文学的感染与浸润, 从而真正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而且, 传统文学教育在新的条件下的惟一优势是它的理念与专业优势。既然教学目的已由知识传播转变为人文素养的培养, 那么, 学校应加强图书馆教师阅览室的建设, 充实、配备“教师人文素养提升必读与选读书目”, 通过各种途径为教师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让教师参与图书选购, 满足教师学习需求, 鼓励教师博览群书。

2. 重视校本科学课程开发

本文调查显示, 本地区初中学校校本课程开发能力依然薄弱, 同时在领导和现实的暗示和要求下, 校本课程开发依旧没有跳出考试第一位思想的怪圈。我们认为, 规范的学术论文只是教育科研表达的一种形式, 除此之外, 教育科研还完全可以更自然、更朴素、更诗意地表达。对基础教育教师来说, 科研必然伴随着实践、阅读与思考。它与实践相随, 与阅读同行, 与思考为伴[6]。实践是它的源泉, 阅读是它的基础, 思考是它的灵魂。基础教育教师的教学科研是在教学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校可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培训教师, 逐步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如采取电化教育、理论培训、教学演示、教学观摩、课件制作、多媒体操作等教育手段。还可以开展教学创新、说课、评课、指导课等研究活动。

3. 强化教师的职业认同感

职业认同是指一个人对所从事的职业在内心里认为它有价值、有意义, 并能从中找到乐趣。职业认同, 既指一种过程, 也指一种状态。“过程”是说教师从自己的经历中逐渐发展、确认自己的教师角色的过程。“状态”是教师当前对自己所从事的教师职业的认同程度。基础教育教师只有真正热爱基础教育教师职业, 才会对教学充满热情与动力, 不断追求自我的提升。新课程中, 基础教育教师尤其要强化其职业角色的转换认同感, 即成为新课程的开发者和新课堂的建设者、教育学意义上的对话者、学生课程学习和终身发展的激励者、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的反思性研究者, 在自身职业及角色转换的高度认同中实现素养的优化[7]。

4. 积极创新教学人性化管理

应试教育的怪圈已给教师戴上了枷锁, 在此体制下, 社会给学校施压, 学校给教师施压, 在升学率等重压下的基础教育教师内外交困, 成了“戴着镣铐跳舞”的技师。为此我们认为, 学校在制度建设上, 尤其要注重创新教学管理, 给予基础教育教师素养优化的有力支持。因此, 学校领导应针对工龄、文化程度、职称等有针对性地开展干预活动, 提高教师的健康水平。教师应做到生活有规律, 自我减压, 保证有效睡眠, 劳逸结合。工作时间长时应合理制定作息时间, 合理安排每天活动, 调节心理状态。工作压力大时要保持良好心态, 通过心理调节, 维持心理平衡, 保持宽松心态。认识工作压力过大对自身的影响, 学习自我减压的方法。学校也要建立科学的职业危险防护制度, 对教师进行防护意识和知识的培训与教育, 特别是要注意贯彻落实各项防护措施, 真正保护广大教师。学校构建双主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 即启发和探究兼容、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启发式教学促进学生思维发展;通过探究式教学,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精神。同时建设师生平等、民主讨论的学习风气,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的作用;增强教师的道德表率和教学氛围上的道德感染力, 注重学生学习品质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提高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积极性,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参考文献

[1]何江.浅谈新课标中教师应具备的素养.新课程 (教师版) , 2005 (7) .

[2]徐明筱.现代教师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内江科技, 2015 (S1) .

[3]王怀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数学教师文化修养的提高.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0 (9) .

[4]刘洪翔.初中数学教育与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调查研究.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5) .

[5]李辉.浅论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教育与职业, 2005 (18) .

[6]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 (五卷本)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8.

浅谈初中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 篇10

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是指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 既决定教学效果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陶冶教化作用的综合素养, 作为一种主要通过非强制性的文化手段去陶冶学生心灵的隐性课程, 在语文教育过程中, 教师的人文素养极富影响力与渗透力。一个人文素养较高的语文教师, 其渊博的学识、高尚的品德、精湛的教学技艺、独特的人格魅力, 无不吸引学生的目光、熏染学生的心灵, 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某些外在教学条件的欠缺, 成为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活的教科书, 对学生的能力获得、人格成长和精神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正因如此, 笔者认为学科特点和改革需要也对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具体表现在:

一、语文教师人文素养的基础——独特、进取而又健康积极的生活情趣

笔者认为,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还应该是一个富有独特而进取、健康而积极的生活情趣的人。在瞬息万变、炫目多彩的社会发展背景下, 作为一个肩负着母语教学重任的语文教师, 他的爱心、素养、教学艺术固然重要, 然而这一切总要通过某种方式、途径表现出来, 才能起到教育、影响学生的目的。

教师用什么样的方式是最具有深远影响力的呢?我想应是身教。教师用自身的品格、兴趣、习惯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是一种最直接、最自然、最有效的育人方式。具体表现在:其一:应具有一颗永不熄灭的童心, 对新鲜事物永远充满强烈的好奇;其二:应有健康乐观开朗的心态, 要直面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艰难与困惑, 要幽默风趣, 沉着积极, 充满生活的睿智;其三:要表现出语文教师独有的内在气质、生机活力;其四:最重要的一点是必须保持对理想生活的不懈追求, 坚定执着而积极进取。这是语文教师永葆青春活力的密诀, 这是现行状况下语文教师新的有效的语文课程资源。

二、语文教师人文素养的灵魂——拥有“关爱、尊重、宽容、赞赏”之心

“人非草木, 孰能无情”。教育实践证明, 激发学生良好的心理动机, 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创造热情, 离不开行之有效的情感激励。而关爱他人是人文精神的内容之一, 教育教学中许多孩子生动地描述了好老师在他们生病或有困难时出现在身旁的情景, 这暗示了教师的另一种人文素养:作为一个好教师应该能够关爱、尊重、宽容、赞赏学生, 时刻把学生的冷暖、喜怒衷乐放在心上。

传统意义上的师爱, 是非平等的、非双方自愿的, 有强加之嫌, 施舍倾向严重, 教师居高临下的爱, 常常“为了学生好”却“不讨学生好”, 一些教师急功近利, 甚至演出一幕幕“爱”的悲剧。然而,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爱, 应该是一种由衷的、发自内心深处的、指向终极的关爱;更应是对“人”的尊重, 对“人”的宽容、对“人”的赞赏的博大的爱。实际工作中面对学生应平等相待, 宽容大度, 不粗暴, 特别是对后进生、不幸者 (尤其是单亲家庭的学生) 、弱者不鄙视、不讽刺、不挖苦、不放弃, 应该同情和尊重;对幼稚的原谅, 对过失的宽容, 对冒犯的宽恕, 时时事事怀有一颗宽容之心, 而不是呵责、惩罚;更要由衷地赞赏每位学生, 相信他们都是可造之才, 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用“赞赏”的眼光来珍视他们的体验、感悟、潜能、智慧及鼓励他们一次次微小的进步, 而不是忽视和疏忽。这样才是一种由衷的、发自内心深处的、指向终极的关爱、尊重、宽容、赞赏, 更利于营造和谐的教育氛围。

三、语文教师人文素养的支点——与时俱进、鲜明深刻的时代感悟

教师的时代感悟, 首先表现为一种积极感受时代气息的精神状态。现实生活中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 都应是语文教师视野所及。教师的的时代感悟, 更应是一种悟性, 感受各方面的信息, 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更要悟有所得, 所得才是特有的, 个性化的, 与时俱进的, 它包括深刻的洞察和体验、反思和批判、感悟和思考;有理的启迪、情的激荡、美的浸染, 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个性魅力。

四、语文教师人文素养的积淀——清醒高尚、和谐优雅的审美情感

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 知识的种子就播在这个土壤上。是的, 丰富的情感恰如肥沃的土壤, 可以耕耘、可以收获。教师只有具备了清醒高尚、和谐优雅的审美情感才会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恬静而陶醉;才能使学生崇敬而向往。这种审美情感在教学中要自觉的成为一种教学的氛围, 一种心灵的磁场, 一种灵魂的感召。它可以体现在教师的端庄仪表中, 也可以蕴含在温文尔雅的言谈举止中, 还可以体现在教学内容的选择, 教学手段的采用, 教学程序的设计上。只有做到了这一点, 语文教师工作才有“源头活水”, 课堂教学效果才会非常好。现行教育状况下学生需要具有清醒高尚、和谐优雅的教师, 这样整个教育过程才会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曹卫军《浅论语文教师人文素养培养》

上一篇:移民扶贫开发下一篇:网站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