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的人文素养教育(精选4篇)
幼师的人文素养教育 篇1
摘要:幼儿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 幼儿教师则是幼儿教育不可或缺的夯基人。作为承担着为各级各类幼儿园培养教师和管理人员任务的中职学校, 应不断完善幼师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 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主要着力点在于:充分认识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 明确人文素养教育目标, 科学构建课程体系, 完善评价体系。
关键词:中职学校,幼师专业,人文素养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 社会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 这也反复印证了人文素养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中等职业院校幼师专业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承担着为各级各类幼儿园培养教师和管理人员的任务。而当今的幼儿教育行业需要的是既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 又具有较强创造能力、学习能力和较高人文素养的可持续发展人才。因此, 提高幼师专业学生职业人文素养, 增强其综合素质尤为重要, 中职学校必须从思想到实践, 努力培养既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又具有一定人文素养的人才, 并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一、中职学校幼师专业学生人文素养培养中的问题分析
1. 学生方面
与一般教师职业不同, 幼儿教师不是某一学科的教师, 不仅仅要开展教学工作, 也要做好幼儿保育工作, 担负着全面的幼儿保教工作, 所以, 幼儿教师不仅仅要掌握“一技之长”, 还需要具备健全的心理、扎实的文化基础、博雅的涵养、诚信敬业的精神、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等基本的人文素养。
然而, 在中职学校幼师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 人文素养教育往往得不到重视甚至缺失, 这会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幼师专业的学生心理素质脆弱, 公德意识低下, 思想水平不高, 缺乏正确的儿童观和发展观, 缺乏开拓精神和创新精神。当学生走出校门之后, 往往缺乏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适应社会的应变能力, 以及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这种道德、心理和科学素养等方面的薄弱与缺失, 极易使学生在工作、生活中遭受挫折, 甚至迷失方向。
2. 学校方面
目前我国中职学校中有几种“唯专业教育论”的观念流行:一是有部分人从学生毕业后的出路着眼, 主张中职学校只需要致力于专业教育, 不必在人文教育上浪费时间;二是认为中职学生仅需要进行与专业有关的人文知识教育;三是认为职业教育的目标在于使学生习得一技之长, 进而脱贫致富, 没必要进行人文教育。这些“唯专业教育论”的观念影响着幼师专业建设。各类中职学校都忙于扩规模、求效益, 提升就业率, 而忽视了幼师专业内涵的发展。在培养目标上, 偏重于幼师专业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 而对于学生的独立人格、健全心理, 以及较强的创新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人文素养教育重视不够, 对学生的人文知识教育、人文精神培养也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 人文素养教育处于边缘状态。比如在编制教学计划时, 一味向技能课倾斜, 大多压缩文化基础课程课时, 甚至有些基础文化课被挤出计划之外, 导致幼师专业学生的基础文化素质的下降。
3. 教师方面
学生人文素质的高低与教师的人文素养水平是密切相关的。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毕竟人文素质差, 他们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与帮助。但中职教师的人文素质现状却不容乐观。
有些教师除了专业知识外, 其他相关科学知识所知甚少, 甚至可以说是“有知识, 无文化”“高学历, 低素养”;有些教师尚未摆脱旧的教育观念, 还在沿用旧的教学模式。总之, 多数教师仍停留在只传授专业知识技能的层面上, 忽略和轻视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认为人文素质教育只是专业人文学科教师和专门机构 (如党团组织) 的任务, 与他们无关, 因此并不注重针对学生的专业实际和未来从事的工作岗位渗透相应内容的人文教育, 造成了学生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的缺失。很多教师在专业课教学中未能经常对学生进行诚信、责任、创业、敬业等人文素质方面的教育, 使得人文素养教育呈现单一化局面, 无法形成全面的网络格局。
4. 用人单位方面
由于用人单位不易在短时间内对应聘者的内在素质作出判断, 这导致用人单位大多不把人文素养的好坏列入考核标准中。多数幼儿园在招聘时多看重学生的专业技能, 比如唱歌、绘画、跳舞、弹钢琴、口才, 等等, 对于学生其他的内在素养很少考察。用人单位的选人标准会直接影响学校的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 也影响着在校学生的学习观念和职业生涯规划。学校会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专业技能课上, 不管是在课程门类和课时量上都有所倾斜, 这些都以削减具有人文教育价值的文化基础课为代价, 同时也把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置于了边缘化的境地。学生会认为只要学习专业技能, 能弹会唱、能跳会画就能找个好工作, 其他的无所谓, 从而降低对自己的要求, 不认真学习全面的知识, 也不注重内在素质的提高, 这使得自身综合素养越来越低。
二、中职学校幼师专业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必要性分析
1. 现代社会和幼儿教育需要高素质的幼儿教师
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高低, 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深度和广度, 拥有科技人才的数量, 特别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人才的数量, 将成为决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国际竞争和世界格局中的地位的关键因素。而国民素质的提高、创造性人才的培养都主要依赖于教育, 依赖于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幼儿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 幼儿教师则是幼儿教育不可或缺的夯基人。当今的幼儿教育行业需要的是既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 又具有较强创造能力、学习能力和较高人文素养的可持续发展人才。
作为人文范畴里的幼儿教育, 应体现以儿童为本的思想, 体现对儿童的深切关注。幼儿教师, 应拥有人文的情怀, 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 形成科学的教育理念, 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使作为基础教育的幼儿教育, 成为儿童终身发展的基础。
2. 中职阶段是培养幼师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关键期
学校把培养幼儿园教师和管理人员作为幼师专业的培养目标, 这本身没有错, 但不能仅以学生能在毕业时被幼儿园录用为最终目标。学生在学校学习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只是她们终身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 作为教育者, 我们应该关注他们走出校门之后能不能获得持续发展, 而良好的人文素养正是她们适应各种就业环境、获得长远发展所必需的, 同时也能让她们受益一生。处在中职教育阶段的幼师专业学生思想观念、人生态度、性格等方面正处在养成阶段, 也是关键阶段, 如果抓住这个关键期, 教育效果会事半功倍。
三、中职学校幼师专业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途径
1. 转变思想观念, 充分认识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人文素质教育的兴起, 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素质教育、终身教育等教育观念的确立, 使人们认识到职业教育不仅是专业人才教育, 而是更高层次的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缺乏起码的人文学科知识, 不仅会影响日常的文化交流, 而且必将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使学生的思维方式机械呆板, 缺乏后劲。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要求中职幼师教育必须紧跟时代步伐, 培养一大批具有较高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的实用型幼教人才。
2. 提高幼师专业任课教师的人文素质
教师人文素质的高低, 对教师本人的道德修养和教师本人各方面的发展起着促进或限制的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他们的文化修养和人格风范, 并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生。因此学校在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中, 也应重视教师队伍人文素质的提高。
教师首先要懂得做人的道理, 处理好与他人、自然和社会的关系。既要把自己掌握的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 又要把行为规范、做人的准则教给学生, 使学生既有学问, 又有良好的德行。其次, 教师要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和严谨的教学作风, 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修养, 如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以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以及谦虚谨慎、和而不同、相互尊重的人文精神感染学生, 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最后, 幼师专业任课教师必须转变人文素质教育是社科教师的职责的观念, 加强自身的人文素养, 在教好专业课的同时, 把人文素质教育内容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
3. 明确人文素养教育目标
不能一味强调职业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 这是触及人才培养理念的大问题。职业教育的特色之一就是它的市场导向性。这种市场导向使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对社会有直接作用的人, 以适应现实社会的选择需要。但实际上, 通过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幼师学生虽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 却缺少必要的人文涵养, 更不用说全面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了。这与我们的教育目标还相差甚远。因此要想改变这种状况, 使我们培养的学生不被时代大潮所淹没, 那就需要彻底改变我们的教育理念, 将人文素养教育的思想渗透教育的每个环节。
4. 科学构建课程体系, 注重人文学科的建设和人文素质教育实践活动
应结合学生和专业的实际, 不能随意削减人文学科的份量和比重。同时, 除《职业道德》《法律基础知识》等德育学科之外, 《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心理健康辅导》等学科对学生的人生观、儿童观和教育观的形成大有益处。通过这些学科的教学, 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方法, 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培养学生的伦理道德和人文精神。同时应注重多方面、多渠道地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实践活动, 如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社会服务等, 使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 在与人和社会、自然的交往中开拓视野, 关注社会, 认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自然的关系, 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培养和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
5. 完善评价体系, 构建人文素质评估标准
应按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要求, 把人文素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整体规划, 构建人才素质的评估标准。完善幼师专业学生素质评估内容和评估手段, 将学生在参加各种文化社团、文体活动、艺术竞赛、演讲比赛及人文社科类知识竞赛时所取得的成绩和表现作为学生人文素质的主要评价依据。比如, 可在评估时加入以下评价标准: (1) 有没有爱心; (2) 有没有责任心; (3) 有没有自信心; (4) 有没有坚强的意志; (5) 有没有高雅的意境。这样一来, 既能引导学生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 又能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情操。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幼儿教育学基础[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2]刘夏亮.为中职生可持续发展搭台[J].成才与就业, 2007 (20) .
[3]张刘祥.教师要有人文素养[J].教育在线论坛, 2005 (8) .
幼师的人文素养教育 篇2
临海市中等职技校 林娟
摘 要
学生接受教育,其目的就是要学会自我教育,因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大多数职高学生道德品质有待完善,更不要说进行自我教育。作为职高语文教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尝试,把对学生的自我教育同语文教学结合起来,由于职高语文教材在内容的编排上,突出认识自我,学会交往和合作,学会生存发展等特点,因此在教学中就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分别从介绍、阅读、写作、实践和生活等方面结合进行自我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实现学生的终身教育。
关键词
自我教育、语文、课堂教学、道德修养、渗透
近年来,国内的心理专家和教育工作者对大中学生的心理健康、自我教育、传统美德等方面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当前学生的这些方面情况不容乐观。特别在自我教育方面,以职高学生来看,由于学习基础普遍差,学习能力低下,很少有主动提出道德修养的目标,并且以实际行动完善和培养自己人格品质的,如果有,那也是极少数的学生。而道德修养、品格等的不健全,也成了影响和谐社会生活的一大隐患。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自我教育,以此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就显得必要了。
一、认识自我教育。
所谓自我教育,广义指“受教育者以一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主观世界和教育自己的全部过程”﹐又称自我修养。即人们以自己已经形成的思想品德为基础﹐而提出一定的奋斗目标﹐监督自己去实现这些目标﹐并评价自己实践结果的过程。它是个人品德修养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是在自我评价能力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自我认识是自我教育的基础。而对于自我修养,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历来重视。如孔丘强调立志,一切人们“志於道”,“择善而固执之”,他提倡“内自省”,“内自讼”,要求人们自觉地改过迁善。《大学》说的“君子必慎其独”,也是一种自我修养的功夫。孟轲强调德性涵养要依靠“自得”,他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2004年的《新职高语文教学大纲(试行)》明确提出要培养品格健全的有一技之长的社会有用之才。当今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作为职高语文教师,必须在理论上加以分析,在实践中进行探索、思考和总结,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结合语文教材,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切实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水平,培养高尚健全的人格品质,是当前职高语文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如果说小学初中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不成熟,到了高中,学生的这些方面正逐渐形成。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自我教育从认识自我开始,自我认识是自我教育的前提和基础。”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而真正的自我教育,作为自我完善的方法是在青少年时期形成的。因而必须抓住时机,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水平。
二、语文教材分析 新教材本身就具有极强的教育性和激励性。教师要善于发挥教材的教育激励因素,发现学生的吸收和融合因素,使之产生教育的激励作用。新教材在对学生的道德修养,自我教育等方面突出了以下教学内容:
1、认识自我。培养民族自豪感和爱国心,学会自我介绍;领会自信心对个人发展的重要作用;让学生明确应该为谁做事,做什么事,怎样做事;学习他人的高尚情操和献身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发展学生的特长;思考人生的价值与意义,树立自立自强的生活信念;能对自己的生活道路进行反思和设想。
2、交往和合作。学会与父母、朋友沟通,正确认识与父母的矛盾,克服逆反心理;养成积极与父母、朋友、同学交往,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提高生活适应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学会在社会交往中的谦让。
3、学会生存。提高学生正视挫折、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尊自爱、善待他人的优秀品质,为其将来的就业蓄积良好的职业素养;培养学生善于沟通、善解人意、善良热忱、助人为乐等做人与从业的道德素养;学会说话做事认真,讲诚信的职业素养;培养学生敏于发现问题和善于提出问题的努力,养成善于思索、善于形成独特见解的好习惯;培养强烈的“求知创新”意识;面对社会生活中的困难和逆境,能够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学会超越自我。
针对教材中自我教育方面的内容,新教材在突出思想性、文学性、教育性的同时,更多的强调了人文性、实践性的特点。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获取课本知识用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新教材对教学的要求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行动。
三、实现自我教育的途径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自我教育整合,并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需要教育者帮助学生认识到社会、思想、道德准则,并努力让自己的言行符合这些准则,产生自我教育动机;客观的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正确的进行自我评价;同时结合教材,通过阅读、写作、实践等提高自己思想道德修养。自我教育不是个人自发的,它作为个人道德品质和个性特征发展的内部力量,依赖于外部教育的影响,是教育者正确地组织教育工作的结果。研究证明,教育过程不仅是自我教育的先决条件,而且也直接反映自我教育的过程。以下是笔者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对语文教学与自我教育整合的几点尝试。
1、在介绍中认识自我。根据自我教育要求,教育者要运用种种自我激励的手段,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的自觉性﹑积极性﹐使他们能把教育者的要求﹐变为自己努力的目标。新教材第一册第一单元就明确提出了认清自我,学会自我介绍。借助这点,课文《向中国人脱帽致敬》、《胡同文化》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国家观念,乡土观念,是非观念,区别真伪、善恶和美丑。在新生例行的自我介绍就可以跟它们结合起来,要求学生说说我们祖国引以为自豪的,自己家乡值得骄傲的,还有寻找自己身上的优点,或者同学互相找优点,以此激励学生,实现客观的自我认识。当然也要敢于找自己的缺点,找同学的缺点,要求学生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教育自己,并把这些优点、缺点分别贴于自己课桌上,以此不断激励或督促自己。常被家长、老师批评的学生找缺点容易,可是要找优点他们愁眉不展了,于是请同桌尽力帮忙,老师也尽力多补充。有些学生看着自己有这么多的优点,竟有点不相信,但从学生神情中可以看到他们的自信。
2、在阅读中激励。典型的素材、典型的人物及其典型事例,同样具有极强的激励作用,能发人深省,催人 奋进。教师在教学中要凭借教材中的典型人和事,以及教材外相关的典型的人和事去激励学生,产生自我激励教育作用。在教学《跨越百年的美丽》、《挺起人格的脊梁》和《都江堰》课文时,汲取典型人物身上的高尚品质,如居里夫人的永不褪色的美丽,钟南山为国家、为人民的奉献精神,还有那李冰父子造福子孙后代的高尚品质等。联系学生实际,设计一些自我评价,自我激励的问题,让学生在阅读中寻找答案。如我们身上有哪些美丽的东西?我们的周围又有哪些美丽的人和事?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不同的专业有如何做到美丽?学生在说心得体会中,真切地感受到我也可以变得美丽起来。又如《冬天的阳光地滴下来》一文,就是一篇自我教育的好文章,和谐的社会,和谐的心灵,暖暖的情意,在“寒风凛冽的严冬”里,弥足珍贵,这在老师的指点下,通过对文章的阅读、理解,原本对学习豪无兴趣的同学,也参与了讨论:我曾给过他人温暖吗?公交车上曾让过座吗?让座之后而没有听到谢谢,你在意过吗?在公共场所因自己的不注意给他人带来麻烦而道歉过吗?学生的回答竟出乎我的意料,这些各方面看似差得不能再差的学生,还有闪光的时候,真令人刮目相看。学生听到久违的表扬,也激动起来。学习这篇课文的自我教育设计,看来远远超过了老师空洞的说教效果。
3、在实践中积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展示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平台,自我教育也可以借助这一载体进行渗透。比如当课文牵涉到亲情方面的内容时,我给学生布置了采访自己母亲的作业,问清名字的含义,以及母亲在抚育你的过程中经历了怎样的困难,母亲因你的哪件事感到骄傲过,最后用一句你最想想说的话送给你的母亲。这份采访活动作业学生完成得很不错:其中卓庭庭写道:想不到妈妈生我时要吃那么多的苦,可我还经常和妈妈吵架,真对不起妈妈。杨红辉同学写道:通过这次机会采访妈妈,我才真正明白妈妈怀我时竟然吃了那么苦,现在我还要跟妈妈使小性子,把妈妈的话当耳旁风,有时把妈妈气得吃不下饭,想想真是惭愧。男生叶耀辉写道:有关我的名字含义,以前都是听家人说,自己并没有真正放在心上,通过这次采访,亲耳听到妈妈对我的期望,我感到非常惭愧,特别是我的调皮,顽固竟让妈妈受了那么多的苦。看着学生真诚的文字,鲜活丰富的材料,动情的诉说,作为常常因无法解决学生与家长的沟通而苦恼的教师,我感到高兴,因为他们在感恩、责任、奉献、道德积累自己的精神财富。
4、在合作交流中锻炼。一位哲学家曾说:“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之后每个人就有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思想。”新教改的重点之一就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应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教师指导下,在课堂上开展合作学习,为学生创造更多的相互学习、交流的机会,拓宽他们获取知识的渠道,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认识他人和社会,进而进行自我教育。
课堂上开展合作学习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既可以“师生互动”,也可以“生生互动”。根据职高学生特点,提倡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的合作学习形式。在开展活动前,教师应事先确定自我教育的目标,要求学生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在分组学习中汇报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小组成员通过议论、互议,再结合课文,听听老师的归纳、总结,获得对整篇课文的正确理解,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上《提醒幸福》一课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是一个有效的方法。教师可以依据班级情况将学生分成适当小组,让学生在小组中谈谈影响他们感到不幸福的都有哪些,及其对此自己应采取的态度。从中归纳出:对于身边美好的事物,我们应当努力去追求、感受;而对影响我们感到幸福的,甚至侵蚀我们健康的思想的不良诱惑,要果断地拒绝。另外,分组寻找我们身边的幸福事例,在全班发表珍惜幸福的感言。
在这种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里,学生摆脱传统教学的压抑、循规蹈矩和胆怯状况,学生都思维活跃,乐于发表意见。学生从课前准备到课堂合作,反映出他们的思想认识、口头表达、同学间的谦让等综合素质在不断提高,他们的是非辨别能力也在明显增强。
5、在写作中成长。学生的自我教育是在教师的引导与督促下,一种发自内心的心理活动。马克思主义者的德育论认为﹐教育同自我教育是统一的过程﹔自我教育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是教育的结果﹐又是进一步教育的条件或内部动力。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主体作用。而写作是衡量学生语文能力一个重要手段,也是关注学生心理变化的一个重要窗口。为了达到对学生产生自我教育的目的,写作成了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俗话说:言为心声。通过对学生言行、思想的观察,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题目:如《说说我这个人》、《我在母爱中成长》、《一件让我诚实的事》、《我的专业,我骄傲》、《老师,谢谢您!》等等。原来写作文,学生都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怨声载道,由于这些题目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倒也乐意写了。批改学生作文,看到好的,当众表扬,并把一些精彩的语句加以朗读,特别是一些激励自己的语句,重点进行点评,并以此号召大家学习他。有些学生作文从来没有被表扬过,就是其中的几句被表扬,也能看出他们的自豪感。在潜移默化中,学生进行了自我教育。
6、在生活中延续。语文课堂教学确实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认识,培养了学生高尚的品质,积极,乐观,坚强的人生观,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自我教育的功效。但对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并不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细水长流,需要教育者不光是在课堂上进行循循善诱,耐心启发,还要引导学生走出课文,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人与事,情与景,能对生活中的美与丑,荣与耻,加以对比、分析、评价,从而懂得要做一个自立自强、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因此,走进生活,把自我教育从课堂引向生活,从教师督促引向同学自觉,最终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这也是语文教育者所应该关注的。
总之,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意识的加强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教”最高的目标是为了达到“不教”,只要我们对学生引导得法、得 当,必将产生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不仅如此,还将对学生的终身自我教育产生深远影响。教师教育学生的时间是短暂的,而学生自己教育自己的时间则是长久的。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当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职高《语文》(共用基础平台)
第一至四册
倪文锦总主编
2、《语文教学参考书》(共用基础平台)
3、《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作者 冉乃彦
4、《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漫谈》孙春成编著
P340
5、《语文教学艺术论》韦志成主编
幼师的人文素养教育 篇3
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是教育的必然趋势
爱因斯坦曾经说道:“仅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 通过专业教育, 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 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的感情, 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意鲜明的辨别力, 否则, 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 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因此, 一种能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必然是把科学和人文知识相融合, 提高科学认知与运用水平, 对价值观念具有判断与选择能力的教育。
1. 人的发展要求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
人的存在与发展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来维系, 同时也要有对精神的体验与享受。同时满足人的外在物质和内在精神的发展需要则要通过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才能实现。美国圣母大学校长赫斯柏认为:“完整的教育应同时包括学习做事 (learning to do) 与学习做人 (learning to be) 两部分。学习做事必须接受科学教育, 养成科学精神;学习做人必须接受人文教育, 养成人文精神。”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们在关心物质世界的同时, 也关注着自己的人生目标、人类生存的终极意义, 科学和人文精神因此有了更高层次的融合。人们的物质生产水平不断提高, 为人文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同时, 人文理论也需要具有说服力的科学理论来充实和支撑, 而科学技术的发展也需要人文理念的正确引导, 才能使社会向更高层次发展。所以, 加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是当今教育的必然选择, 也体现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时代走向。
2. 教育发展趋势引导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
世界各国普遍开始加强人文和科学知识的教育, 把培养更为全面自由发展的人才作为教育的目标。美国教育在培养高端技术人才的同时, 也非常注重人文教育。相比较而言, 中国的高等教育形式单一, 偏重政治理论课程, 只是把人文教育课程作为选修课, 削弱了学生学习人文知识的积极性;再加上传统的中国应试教育模式根深蒂固, 因此不易培养出创新型人才, 也不利于中国教育发展。
所以这两种教育相辅相成、和谐统一是高等教育的发展所必需的, 让大学生既会做学问, 又会做事, 更会做人, 这也是现代大学应当追求的教育理念。我国教育改革必须直面这一问题。
二、融合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是教育的作用对象, 既是工具, 也是目的本身。要达到“人是人的最高本质”目的, 应致力于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 也就是说, 作为一个完整的人, 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 实现人向自身、向社会的人的复归, “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 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 成为自己本身的主人——自由的人”。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应停留在知识灌输的传统定位上, 而应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指导下, 以科学和人文知识作为实体内容, 以人文素养——“价值理性”、科学素养——“工具理性”作为价值取向, 在追求自然、社会、人自身规律的过程中要合乎客观发展规律, 合乎主体目的, 尊重主体价值, 进而实现规律性与目的性的统一, 教育主体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共同、协调发展。
三、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视野下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结合的途径
1. 树立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相统一的教育办学理念
(1) 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是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结合的前提。教育观念建立在人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的基础上, 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和时代特征, 是对教育发展规律及其内在本质的理性认识。当今社会, 人们正是因为意识到了科学发展与人文发展和谐统一、相互融合的重要性, 逐渐提高了对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相结合的重视。
(2) 树立教育“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的价值观。教育促进经济的发展, 培养人的个性特长, 开发创新能力以及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使人们更加深刻认识到科学发展与人文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不可缺少的双翼, 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是社会的需要, 而在此基础上, 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结合又成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实现方式。这就要求教育要首先确定与之相适应的价值理念, 因而, “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的新的教育价值观, 就成为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相结合的重要思想引导与坐标。
2. 重视教学环节的改革, 实现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结合
(1) 开发、构建、实践多种教学模式, 积极运用网络教学资源, 重视实践教学, 改善评估方式, 加大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力度, 使科学教育课程建设产生质的飞跃;将应用型教学理念贯彻教学过程始终, 通过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系列精品课程的建设和开发, 使学生夯实基础, 提升文化素质, 提高学生基本技能水平, 在实现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互融的课程建设过程中, 确保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课程建设健康持续发展。授课方式应由连续式细节授课转变为跳跃式平台教育, 教学形式应由单一式课堂教学转化为多样式互动教学。
(2)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从而促使其成为有益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因此,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与科学、人文素养融合的研究在个性发展、文化传承发展、完善教育等方面有着实际的应用价值。
3. 在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学校应鼓励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校外实践活动, 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根据新时代的新要求, 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 为培养素质全面、适应社会发展的新人才而努力。其好处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方面, 有利于学生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知识应用于实际, 并服务于社会。另一方面, 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的过程中, 可以增加对社会各方面的了解, 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与培养人文精神, 从而增强对祖国的使命感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摘要:教育的主客体都是人, 人在生产力诸要素中最为活跃。如果将教育中的人当成一种“工具”, 而忽视他的价值、本质、需要, 则是对教育生命本质的漠视, 并将教育引向“工具化”的歧路。因此, 教育必须将科学与人文巧妙结合, 创建一种新的人文主义思想和新的科技文化理念模式, 并将其运用到实践中去, 坚持以人为本,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科技,教育,素养,人文
参考文献
[1]龚光军.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与重构[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2) :37-40.
幼师的人文素养教育 篇4
摘要:人文素养教育应是中学历史教育的永恒目标。中学历史教育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要求,顺应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遵循历史教育的本质目标,履行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适应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需要。中学历史教育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基本内容应包括民族精神、公民意识、国际意识、人格意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的教育,可以使学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逐步确立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公民意识教育更能使学生养成责任心、树立自信心;在有智慧地参与社会生活;在有能力地选择生活方式中解决我们可能遇到的这样那样的生存问题、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等等。国际意识的教育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形成学习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的积极情感与基本态度。人格意识教育可以启迪和帮助学生对人生有深度的开悟,有利于学生陶冶思想德性,匡正人格心灵,提高精神境界。人格完善应被视为人文素养教育的最终目的。中学历史教育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策略包括历史教学目标凸现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观念中形成人文精神,历史教学活动体现自主、探究、合作,在行动中提升人文素质,历史教学评价呈现个性、多元、开放,在评价中促进学生成长。关键词 人文素养 民族精神 公民意识 国际意识人格意识
教育可以分为技术教育、导入教育和人文教育。技术教育主要是让学生获得生存的技术;导入教育主要是将学生融入社会之中,使学生更具有社会性;人文教育则关心人的各种潜能的开发,使之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法国作家孔巴兹说:“未来的学校应该培养灵魂,锻炼精神,优化情感,使学生成为热爱世界的主人。”人文素养教育应是中学历史教育的永恒目标。
一中学历史教育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五点依据
1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要求:人文素养是科学时代人应必备的素养,是国民整体素质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提倡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作为基础教育中人文学科核心之一的历史课程,着眼于心灵改造和品格塑造,促使青少年人格系统健康发展,进行人文素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顺应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1995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8次会议在重新界定基础教育的使命时,提出了为最终实现真正的世界公民的目标而必须予以思考的几个问题:
1)培养和平、人权和民主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所依赖的价值观念 2)不能再只是强调认知学习,还要强调情感和行为学习3)学作世界公民,是以把共同的价值观念和知识应用于实践为基础的。由此可见,高扬人文精神是现代教育的崇高使命。遵循历史教育的本质目标:历史学科的本质是人文社会学科,历史教育是每个公民都应该享有的普及教育。历史教育应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主动地思考自己的权利、责任,以及在公民社会中应该做出何种贡献。历史教育的本质,即承载人文素质的教育功能,在素质教育中起着人格养成和文化熏陶的基础性作用。履行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历史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层面,以极大的篇幅和字数突出地彰显了历史课程之人文性质属性。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成为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1。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特点之一,即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适应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需要:中学生是正在成长中的人,他们有半生不熟的社会经验,有正在形成中的个性,有尚待养成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更重要的是,他们渴望了解社会,走向生活,渴望发现自我,实现自我。这些特点,使历史教育既可成为个人发展的有力 1
手段,也可成为个人发展的巨大障碍。历史教育应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 中学历史教育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基本内容
人文素养教育之价值,在于“唤醒个人自觉,凝聚民族精神,为社会发展提供人文导向,以及克服唯智教育的偏失”2。历史教育所谓的人文素养极其丰富,它不仅指对人文知识的掌握,更主要指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的人文精神,同时又通过人的具体语言、行为外显出来的人文素质。
“人文性”具有民族性、时代性和发展性,不同的社会和时代,对“人文性”有不同的界定。我们所提倡的历史教育的人文素养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特殊的情境性。中学历史教育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基本内容应包括民族精神、公民意识、国际意识、人格意识。
1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经历了五千年的漫长历史,由世世代代无数中华各族儿女共同创造培育而成。古代历史上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追求真理的爱国主义情怀;孟子“富贵不能淫,贫*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浩然正气的民族气节;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把个人命运与祖国前途紧密联系起来的忧患意识。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写照。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结合时代发展要求,在不断继承丰富发展原有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基础上,又培育了新的民族精神。民主革命斗争中培育、形成了井冈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培养了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培育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勇于改革、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这些宝贵精神财富,是民族精神的进一步发扬光大。
中学历史教育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的教育,可以使学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逐步确立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培养和健全公民意识
随着时代的进步,对公民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现代社会发展追求的基本精神是社会公正,而造就合格的公民是实现社会公正的基础。历史学科的内容贯穿古今,涉及中外,包括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科学,社会生活,风俗民情等各方面内容,在实践公民教育中发挥着其他学科难以替代的作用,能给大家带来许多关于公共精神的思考,如自立,公心,宽容,理解,同情,正义,责任,参与,奉献等。
中学历史教育进行公民意识教育既能使学生了解公民意识是社会近代化的产物,又能形成在认同国家、民族概念的基础上,选举、参政、教育、福利、健康、安全等权利体现主权在民的思想的基本观念,更能使学生养成责任心、树立自信心;在有智慧地参与社会生活;在有能力地选择生活方式中解决我们可能遇到的这样那样的生存问题、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等等。开拓与完善国际意识
国际意识,指的是站在世界的高度了解世界历史和当今国际社会、关注人类共同的命运、评价本国的地位和作用、认识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的意识。中学历史教育中完整的国际意识应包括:1)国家平等的意识 2)对外开放的意识 3)宽容尊重异域文明的意识 4)全球利益的意识
世界近代现代史教材站在全球的立场,遴选对人类历史产生重要影响的国家、地区或民族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典章制度、国际关系等方面的典型素材,它能帮助学生了解人类历史的嬗变和当今国际社会的现状,是进行国际意识教育的绝妙载体。
在进行中国史的教学中,应将中国史和相应的世界史联系起来,以进行国际意识的教育。近
现代两次原因不同的闭关锁国,给中国带来的是与世界越来越大的差距。痛定思痛,我们确立了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决定向世界全方位的开放。
中学历史教育通过国际意识的教育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形成学习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的积极情感与基本态度。塑造健康的人格意识
人格是一个人各种反映趋势的总和,是个体所具有的兴趣、态度、气质、性格、价值观、人际关系、情感以及其他行为差异的混合体。3历史教育在教养上关注人的意志、道德品格、理想、信仰、精神状态、情绪倾向,以及反映、智慧、自尊等人格要素的综合。
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有许多宝贵的精神文明财富,形成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人格特质,如热爱真、善、美,讲求礼、智、信,勤劳节俭,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等,这些传统的优秀人格品质,需要通过普遍化的人格教育去挖掘和发现,使之在现代青少年身上发扬光大。
世界史教学中也有很多进行人格教育的素材,如介绍罗斯福身残志坚事迹,帮助学生养成矢志不移的顽强意志;介绍布鲁诺、居里夫人、等人事迹,培养学生追求科学和真理而勇于献身的求知态度,介绍哥伦布、麦哲伦等人事迹,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勇于探索的品质;介绍列宁、甘地等革命家的光辉业绩,帮助学生树立笑对挫折、胸怀坦荡的意志品格。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奈斯比特与阿伯迪妮指出:“21世纪最激动人心的突破之所以将发生,不是因为科技的进步,而是因为人性论的发展。”中学历史教育进行人格意识教育可以启迪和帮助学生对人生有深度的开悟,有利于学生陶冶思想德性,匡正人格心灵,提高精神境界。人格完善应被视为人文素养教育的最终目的。
三 中学历史教育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策略历史教学目标凸现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观念中形成人文精神
如《新文化运动》一课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设计可以从以下四方面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新文化运动是先进的中国人为振兴中华,改造黑暗的旧中国而进行的新探索,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激发学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
2)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思想的近代化,使学生得出先进的思想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历史结论。认识到中国要富强必须要提倡民主与科学,弘扬民主和科学精神是当代中学生的责任与使命。
3)通过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事迹的介绍与交流,学习新文化运动的战士身上敢于怀疑、挑战的勇气,批判精神,善于反思,勤于学习先进文化的珍贵品质,使学生形成要学习先进文化,敢于创新的精神和态度
4)通过对如何看待儒家传统文化的讨论,使学生形成正确看待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中学历史教育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因素,情感不但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更是指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学习责任,更是指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的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在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4历史教学活动体现自主、探究、合作,在行动中提升人文素质
如《第二次科学技术革命》一课课堂教学活动可以有三种方式:讨论、交流、分析。通过对第二次科学技术革命中科技成就影响的讨论,认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大促进了经济发展,明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道理。形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应更加弘扬科学精神,重视科学技术的观念。通过对第二次科学技术革命中科学家的事迹的交流,感受刻苦,钻研,创新精神在他们研究中的影响。明确刻苦,钻研,创新精神更应是当代中学生所追求的人格境界之一。通过对第二次科学技术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分析,认识到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类更应有全球利益意识:关注地球环境的保护,关注人类和平,关注人类的共同发展,关注人类自身的道德建设。
历史教学活动调动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教师要创造平等、民主、和谐、合作、互动的课堂氛围, 教学语言要富于激励性、启发性,使学生有参与的热情和勇气;问题的广度和深度要切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激发学生对探求知识的责任感,唤醒学生的潜在力,促使学生从内部产生一种主动的力量;采用多种让学生参与的形式,如谈话、讨论、辩论、角色扮演、材料研习、调查访问,以及采用国际上流行的案例教学的方式来组织教学活动等,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这样的教学活动合乎人性的要求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历史教学评价呈现个性、多元、开放,在评价中促进学生成长
中学历史教育进行人文素养教育必须要改革传统的“一刀切”式的历史教育评价方式,构建个性化、多元化的历史教育评价体系。在评价方法上,除了常用的纸笔书面测验法之外,还应当综合采用观察法、活动法(如辩论、演讲、制作、知识竞赛、社会调查、历史考察等)、个人成长档案袋法、自我评价法,等等。在考试形式上,亦可以采取开放式(开卷式)、分层式、自主选择式,等等。在评价效果上,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结果的量化评价,更应当关注其学习过程的质性评价。
个性、多元、开放的评价手段、评价方式和科学的评价体系,对于实现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提升人文素养将是具有极其重要的关键性意义的。
【幼师的人文素养教育】推荐阅读:
人文素养教育10-23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07-05
护士人文素养教育09-27
人文素养大学音乐教育05-13
医学教育与人文素养11-02
基于人文素养教育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之探讨08-24
学《教师人文素养》,做有人文素养的教师05-29
人文素养的养成05-11
职业教育在人文素养教育方面的思考论文08-13
主题教学的人文素养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