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素养教育

2024-10-23

人文素养教育(精选12篇)

人文素养教育 篇1

人文教育倡导以人为中心, 它不仅关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处理, 而且注重人与整个精神世界的关系处理, 通过传授人文知识的方式, 培养人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 引导人们对社会的各类现象包括自己的行为做出合理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科学教育则提倡以客观事物为中心, 它关注的是人与物、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整个物质世界的关系处理, 通过传授科学知识来培养人们的科学精神, 提高科学素养, 探索大自然的各种规律, 做到求实求真。人的发展要实现改造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一, 也就是要在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下实现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结合, 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是教育的必然趋势

爱因斯坦曾经说道:“仅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 通过专业教育, 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 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的感情, 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意鲜明的辨别力, 否则, 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 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因此, 一种能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必然是把科学和人文知识相融合, 提高科学认知与运用水平, 对价值观念具有判断与选择能力的教育。

1. 人的发展要求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

人的存在与发展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来维系, 同时也要有对精神的体验与享受。同时满足人的外在物质和内在精神的发展需要则要通过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才能实现。美国圣母大学校长赫斯柏认为:“完整的教育应同时包括学习做事 (learning to do) 与学习做人 (learning to be) 两部分。学习做事必须接受科学教育, 养成科学精神;学习做人必须接受人文教育, 养成人文精神。”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们在关心物质世界的同时, 也关注着自己的人生目标、人类生存的终极意义, 科学和人文精神因此有了更高层次的融合。人们的物质生产水平不断提高, 为人文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同时, 人文理论也需要具有说服力的科学理论来充实和支撑, 而科学技术的发展也需要人文理念的正确引导, 才能使社会向更高层次发展。所以, 加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是当今教育的必然选择, 也体现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时代走向。

2. 教育发展趋势引导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

世界各国普遍开始加强人文和科学知识的教育, 把培养更为全面自由发展的人才作为教育的目标。美国教育在培养高端技术人才的同时, 也非常注重人文教育。相比较而言, 中国的高等教育形式单一, 偏重政治理论课程, 只是把人文教育课程作为选修课, 削弱了学生学习人文知识的积极性;再加上传统的中国应试教育模式根深蒂固, 因此不易培养出创新型人才, 也不利于中国教育发展。

所以这两种教育相辅相成、和谐统一是高等教育的发展所必需的, 让大学生既会做学问, 又会做事, 更会做人, 这也是现代大学应当追求的教育理念。我国教育改革必须直面这一问题。

二、融合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是教育的作用对象, 既是工具, 也是目的本身。要达到“人是人的最高本质”目的, 应致力于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 也就是说, 作为一个完整的人, 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 实现人向自身、向社会的人的复归, “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 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 成为自己本身的主人——自由的人”。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应停留在知识灌输的传统定位上, 而应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指导下, 以科学和人文知识作为实体内容, 以人文素养——“价值理性”、科学素养——“工具理性”作为价值取向, 在追求自然、社会、人自身规律的过程中要合乎客观发展规律, 合乎主体目的, 尊重主体价值, 进而实现规律性与目的性的统一, 教育主体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共同、协调发展。

三、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视野下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结合的途径

1. 树立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相统一的教育办学理念

(1) 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是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结合的前提。教育观念建立在人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的基础上, 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和时代特征, 是对教育发展规律及其内在本质的理性认识。当今社会, 人们正是因为意识到了科学发展与人文发展和谐统一、相互融合的重要性, 逐渐提高了对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相结合的重视。

(2) 树立教育“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的价值观。教育促进经济的发展, 培养人的个性特长, 开发创新能力以及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使人们更加深刻认识到科学发展与人文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不可缺少的双翼, 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是社会的需要, 而在此基础上, 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结合又成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实现方式。这就要求教育要首先确定与之相适应的价值理念, 因而, “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的新的教育价值观, 就成为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相结合的重要思想引导与坐标。

2. 重视教学环节的改革, 实现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结合

(1) 开发、构建、实践多种教学模式, 积极运用网络教学资源, 重视实践教学, 改善评估方式, 加大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力度, 使科学教育课程建设产生质的飞跃;将应用型教学理念贯彻教学过程始终, 通过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系列精品课程的建设和开发, 使学生夯实基础, 提升文化素质, 提高学生基本技能水平, 在实现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互融的课程建设过程中, 确保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课程建设健康持续发展。授课方式应由连续式细节授课转变为跳跃式平台教育, 教学形式应由单一式课堂教学转化为多样式互动教学。

(2)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从而促使其成为有益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因此,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与科学、人文素养融合的研究在个性发展、文化传承发展、完善教育等方面有着实际的应用价值。

3. 在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学校应鼓励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校外实践活动, 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根据新时代的新要求, 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 为培养素质全面、适应社会发展的新人才而努力。其好处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方面, 有利于学生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知识应用于实际, 并服务于社会。另一方面, 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的过程中, 可以增加对社会各方面的了解, 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与培养人文精神, 从而增强对祖国的使命感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摘要:教育的主客体都是人, 人在生产力诸要素中最为活跃。如果将教育中的人当成一种“工具”, 而忽视他的价值、本质、需要, 则是对教育生命本质的漠视, 并将教育引向“工具化”的歧路。因此, 教育必须将科学与人文巧妙结合, 创建一种新的人文主义思想和新的科技文化理念模式, 并将其运用到实践中去, 坚持以人为本,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科技,教育,素养,人文

参考文献

[1]龚光军.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与重构[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2) :37-40.

[2]林坚, 黄婷.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整合[J].科普研究, 2011, (S1) :61-65.

人文素养教育 篇2

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来看,它是为社会生产、建设、管理和培养生产第一线的,具备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职教育不是在单纯地培养专业人和职业人,而是培养社会型的人才。基于高职院校中人文教育的现状,在高职学院中树立全面成长、综合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不断探索适合高职办学目的,实现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和人文素养教育有效地结合,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职院校教育改革义不容辞的责任。人文素养教育是我国提高全民综合素质的重要突破口,它对提高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功能。

从以上文献,我们可以发现研究的重点集中在人文素养教育在高职教育的重要性层面,而在人文素养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的融合上关注不够。因而,以高职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为最终落脚点,进一步探究高职院校如何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又培养和提升他们的人文精神和综合能力,以关注文素养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的融合的对策显得更为重要。应主要关注以下三点,一是人文素养教育之于高职学生的基本内涵,二是人文素养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失衡的原因分析,三是人文素养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融合的思路和对策。

高职亟须“补足”人文素养教育 篇3

众所周知,科学与人文对于一个人的发展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尽管技能培养是高职教育的特色与优势,但如果过度追求技能,忽视了人文素养的培养,对于高职生的长远发展而言非常不利。在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走向社会的高职生,不仅仅需要掌握一门“手艺”,更需要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素质。

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职业技术教育的建议》中强调:“为就业做准备的职业技术教育,应当为卓有成效地愉快满意地工作打下基础。为此,使受教育者获得在某一领域内从事几种工作所需要的广泛知识和基本技能。”显然,对于拥有技能优势的高职生而言,人文教育的“补缺”就显得至关重要。

在开展人文素养教育层面,西方职教发达国家已经走在了前面,德国、美国、日本等国家,都在高职课程设计中加入了“人文”因素,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我国高职管理者应以更宽广的视野、更科学的认知予以高职人文素养教育以应有的地位。

加强人文教育是一个涵盖理念、机制、职能、资源、队伍、制度等管理要素的全息概念和全面改革,必须有强有力的保障措施,使人文教育入人心、入体系、入制度。这其中,除了必要的人文课程设计,人文教育师资更是关键要素。如果说技能培养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机器设备等“物”的因素,那么开展人文教育“人”的因素就显得至关重要。

除此之外,高职教育还应该广泛借鉴普通高校中比较成熟的“通识教育”的理念与教学方法,以使自身的人文素养教育有一个更高的起点。通识教育之所以称为“通识”,就是有别于专注于训练专才的“实用教育”,以注重学生的人文精神熏陶,凸顯人格完善与修养提高,做到时时有人文、事事有人文。

值得一提的是,人文素养教育十分注重环境的熏陶,这就需要高职院校重视自身学校文化建设,从而为学生营造一个具有人文气息的校园环境。在资源拓展方面,要充分发挥高职教育产学结合的优势,充分利用校外人文教育资源,一方面能够弥补人文素养教育资源上的不足,另一方面,在利用资源的过程中,更能够丰富人文教育内容,从而体现高职教育特点。

论商科院校的人文素养教育 篇4

关键词:商科院校,人文素养,教育体系,措施

一、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内涵

《周易》载:“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程颐《伊川易传》释作:“天文, 天之理也;人文, 人之道也。”可见, 在中国古代, 人文包括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在西方, 人文是指高雅学问和高超技艺的教育与训练, 统称教养。“素养”是人们后天形成的知识、能力和道德修养的总和。人文素养, 就是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内在素质和修养, 其内涵十分丰富, 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主要包括知识、能力和素养三个层面, 大致可分为六方面。

1.科学素养。

这是人们在认识自然和应用科学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内部特质, 主要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据中国新闻网报道, 2010年我国只有3.27%的公民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 相当于上世纪80年代末日本、欧盟国家的水平。科学素养是科技发展的“软实力”, 只有切实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养, 才能增强其创业能力, 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2.传统文化素养。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它不仅外显于民俗民风、建筑艺术、经典文献当中, 也内化为中国人特有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等。传统文化对于提升大学生自身修养, 增强社会责任感, 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价值观具有深刻影响。

3.文学素养。

这是一个人的语言、行为、思想体现在文学方面的综合能力和修养。观其文, 秉其性, 知其人。文学素养可以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审美情趣以及阅读、写作、思辨和交际的能力。商科院校的大学生尤其需要加强文学素养, 具备丰富的文学史、文学理论知识, 通晓古今中外主要作家和作品, 熟悉儿童文学、民间文学常识, 学会文学创作。

4.艺术素养。

主要指对艺术的认知、体验与创作等方面的素质和修养。大学生艺术素养主要表现在对艺术的兴趣、鉴赏、体验与创作等。商科院校应注重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 鼓励学生了解多种艺术形式、流派, 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提高其艺术修养。

5.历史素养。

这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认识而形成的内在品质。“以史为鉴, 可以知兴替”, “读史可以明智”。良好的历史素养, 不仅可以使人开阔视野, 启迪智慧, 明辨是非, 还可以培养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 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6.法律素养。

这是公民具有法律知识、法律意识并自觉应用法律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和素质。目前, 不少大学生法律知识匮乏、法律意识淡薄, 由此引发的恶性案件亦屡见不鲜, 如2004年“马加爵杀人案”, 2010年药家鑫杀人案等, 其案犯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 培养其良好的法律素养具有战略意义, 影响深远。商科院校尤其要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契约精神。

二、商科院校加强人文素养教育的意义

1.顺应现代教育改革潮流

《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指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民族素质, 多出人才, 出好人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逐步转入大众化时代, 高等教育也承担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大责任, 重视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趋势。

国务院颁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高等教育要非常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 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商科院校主要培养现代商科人才, 应顺应教育改革潮流, 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观念, 既要重视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培养, 更要切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将学校建设成传授科学知识与倡导人文精神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

2.商科院校培养特色人才

国内外的商科院校大都将办学目标定位于培养具有较好的文化知识和实践技能、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商科专门人才, 尤其注重学生素养的培养。如美国斯坦福大学商学院明确提出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道德情操、富有洞察力和深刻见解的, 有文化教养、合格的社会公民。北京工商大学2004年启动“新世纪十大教改工程”, 明确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商科人才的总体要求。湖南商学院坚持培养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 具有市场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商科院校承担着为社会输送高素质商科人才的责任, 加强人文素养教育是实现其特色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3.WTO时代社会亟需高素质人才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 中国作为世贸组织的重要成员, 国际贸易快速发展, 已成为举世瞩目的贸易大国, 正在向贸易强国迈进, 高素质人才的匮乏已成为制约国内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重要因素, 这种发展态势为我国商科院校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要求商科院校培养出既懂经济又经营管理、具有较高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的综合型人才, 商科院校加强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亦义不容辞。

4.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

社会的发展, 归根结底是人的发展;只有提高人的素养, 使人得到全面发展, 才能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 商科院校的大学生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不仅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还要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吃苦耐劳的精神及健全的人格等, 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必不可少。首先, 人文素养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对社会、人生的理性认识, 使学生在追求知识、获得技能的同时培养社会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其次, 人文素养教育有利于完善商科院校大学生的知识结构, 丰富其人文知识体系, 培养其人文精神, 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人文素养教育使学生既具有科学素养, 又具有道德修养, 既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 又有健全人格, 保证大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商科院校人文素养教育的主要不足

1.过分强调专业教育, 忽视人文素养陶冶

爱因斯坦曾在《纽约时报》上发表评论文章, 指出仅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 只能使人形成一种有用的“机器”, 而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目前, 商科类院校大都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的培训, 却忽视对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 对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开设的人文素养教育课程偏少, 课时不足, 教学资源缺乏。其次是人文素养教育流于形式, 开设的相关人文课程也主要停留在人文知识的灌输, 缺乏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教师和学生开展人文素养教育的积极性不高。

2.单纯依赖课堂教学, 忽视课外教学

目前, 商科院校的人文素养教育主要通过传统的课堂教学, 大多停留在说教层面, 未能很好地做到“学思结合”和“知行合一”, 学生学习热情不高。因此, 高校必须组织大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人文素养教学活动,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使学生将所学人文知识运用于实践锻炼, 并在实践中得到提升。只有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紧密结合, 才能构成完整的大学教育体系, 这也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3.学生人文素养参差不齐

目前, 商科院校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呈现参差不齐的特点。部分学生人文素养好, 知识全面, 有良好的思想境界和积极健康的心态。但也有不少学生缺乏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 以自我为中心, 好高骛远, 缺乏社会责任感。

四、商科院校应构建立体式人文素养教育体系

1.课堂教学是实施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阵地, 商科院校应构建人文素养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的课程体系, 将人文素养教育纳入学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加强对教学大纲编制、教材选订和教学组织的指导, 开设种类丰富的人文素养课程, 如历史与传统文化课程, 语言与文学课程, 艺术与审美课程, 心理健康课程, 哲学与思想政治课程, 法律与社会伦理课程等等。商科院校应保证人文素养课程在课程体系占有一定比例, 对授课教师的资质和授课方式做出具体要求, 加强教学过程的监控, 不仅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 言传身教, 还应不断改革传统教学方式, 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此外, 还应规定学生必须修满一定量人文素养课程的学分, 使人文素养教育得到贯彻落实, 以确保学生全面发展。

2.大学生社团是商科院校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平台, 它是由具有共同志趣、爱好自愿组成、自主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 以其开放性、学习性、互助性、趣味性吸聚广大学生。据共青团中央调查, 80%以上的大学生参加过高校社团组织。大学生通过参与社团活动, 锻炼了组织、管理、协调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 培养了团队精神, 开阔了视野, 丰富了课余生活。大学生社团也可以组织有特色的活动, 提高社团成员的人文素养。如理论学习型社团, 可组织社员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参观历史文化古迹和革命先烈的遗迹, 提高思想觉悟和政治素养;如学术型科技社团, 可通过组织学术交流、科技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技创新能力;如社会公益型社团、文学艺术社团, 也可组织文艺演出和公益讲座等, 提高学生的文学艺术素养。商科院校要采取多种措施, 积极引导社团蓬勃发展, 培育优秀社团, 使高校社团真正成为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平台。

3.社会是一所大学, 也是商科院校开展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舞台。社会实践拓展了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空间和渠道, 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并学以致用, 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社会实践有利于帮助大学生了解社会, 认识国情, 磨练意志, 坚定信念, 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学生通过社会实践, 能获得比在课堂更直接、更深刻的体验, 社会实践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理想情操、人格信念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商科院校应与社会紧密合作, 整合校内校外多种教育资源, 创新人文素养教育的模式和手段。

五、商科院校加强人文素养教育的措施

1.树立科学的人才培养理念, 加强人文素养课程建设

培养商科类人才是商科院校的核心职能, 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应以学生的成长成才为中心。首先, 高校领导应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理念, 真正认识到人文素养对大学生成才和发展的重要性, 确立以育人为中心, 以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健全人格、创新意识为重点, 切实开展人文素养教育。其次, 加强人文素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聘请人文、艺术、思想政治等人文素养层次高的专任教师担任人文素养教学工作, 采取集中培训、学术交流等形式, 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学骨干队伍。再次, 商科院校要加强人文课程建设, 重视人文素养课程的设置、人文师资的配备、经费投入等, 使人文素养教育得到充裕的资源支持。再次应科学规划和全面监控, 增强人文素质教育的计划性和可执行性。制订相关鼓励政策, 调动师生自觉开展人文素养教育的积极性。此外, 还应加强人文素养教材建设, 组织编写适合商科院校人文素养教育的特色教材, 尽可能采用教育部推荐的优秀人文素养教材。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引导大学生社团健康发展

校园文化建设, 对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具有强大的潜移默化作用, 可从四方面着手。第一, 整合校园文化资源, 着力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 建设专门的校园人文素质教育网站, 通过网络平台, 传播人文知识, 宣传人文素养教育的活动和成果。重视校园的文化中心、文化展厅、文化橱窗的建设, 不定期举办各种类型和层次的文化作品展, 普及人文知识, 宣传人文精神。第二, 举办各类人文素养教育系列讲座。聘请校内外专家学者, 开展多种人文知识讲座, 指导大学生提高自身人文素养。第三, 充分发挥大学生文化艺术节、科技节、大型文艺晚会、人文论坛等校园文化活动的作用, 积极开展健康向上、格调高雅、内容丰富、具有时代特征和商科院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第四, 鼓励大学生积极组建各种有益的学生社团, 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 创造浓郁的文化艺术氛围, 为更多的大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平台, 使社团活动成为商科院校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阵地。

3.校企互动, 加强校外人文素养教育基地建设

校企互动, 高效整合学校、企业的教学资源, 充分调动企业对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热心支持, 达到学校、学生和企业多赢的效果。首先, 商科院校应重视社会实践在育人中的地位, 将社会实践纳入人才培养总体规划和教学大纲, 规定相应的学时和学分, 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领导组织机构和保障体系, 建立社会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其次, 商科院校应结合专业特点, 加强校外人文素养教育基地建设。坚持互利互惠的原则加强与企业的合作, 构建校企合作的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实践平台, 将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与职业教育相融合。充分整合社会资源, 积极开拓企业实践基地, 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与地方经济建设结合起来, 使大学生在企业得到锻炼的同时也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培养学生积极回馈社会的感恩意识、服务意识、协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4.完善科学的评价体系, 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

完善人文素养教育的评价体系和评估标准, 有利于调动师生的积极性, 使人文素养教育达到事半功倍之效。首先, 学校应建立操作性强的人文素养教育评价体系, 出台相应的评估制度和评估细则, 构建多元互动的科学评价体系, 突出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 充分考虑评价的可操作性、针对性和客观性, 避免评价走过场, 敷衍了事。其次, 应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文化社团、艺术活动、体育竞技、演讲辩论及知识竞赛, 并将其作为学生人文素养和能力的评估内容。同时, 学校为学生颁发人文素养教育的结业证书, 完善学生接受人文素养教育的档案, 为学生就业、为企业选用人才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马明华, 涂争鸣.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论[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0.

[2]袁群人.文精神视域下大学生的审美艺术[J].中国成人教育, 2010, (16) .

学前教育专业人文素养的培养论文 篇5

[摘要]人文素养是一种个人内在的素质与修养,对于教师这个职业意义重大,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提高自身人文素养尤为迫切,在教学中,培养其人文素养更是十分必要。因此,我们在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应将培养她们的人文素养贯穿于教育教学始终,体现于教育教学的各环节之中。在学前教育声乐专业课教学中,我们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更应通过一定的方式培养她们的人文素养:在教学中利用情感体验渗透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运用探索学习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在形成学生的职业能力中集中体现对学生人文素养教育。

[关键词]学前教育声乐教学;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其核心内容,主要是指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对人自身生存意义和价值的一种关怀,它追求人生的美好境界,推崇人的感性和情感,强调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世界,即主要表现为人的内在品质,对每个人的情感世界、价值取向和审美体验都具有决定性作用。作为教师,关心学生生存、促进学生发展是我们最鲜明的职业特征和职业要求,拥有较高的人文素养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也是评价教师的核心之一。作为一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而言,自身素养对孩子的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正所谓“身教重于言教”,不仅她们的言行对孩子们影响巨大,她们自身的修养对孩子们更是意义非凡,只有不断提升学生自身的人文素养、充实人文精神,才能胜任和无愧于幼儿教师这一神圣职业。所以,在学前教育学生的声乐教学中,应充分利用专业课程特点,发挥专业课程教育功能,加强对学生音乐综合素养的教育,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让声乐教学成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最佳途径。

一、情感体验,声乐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并不能通过说教实现,通过灌输获得,而是要让学生置身于某种情景中,在自我体验和相互影响中逐渐丰富起来。声乐是情感的艺术,是用优美的歌声传递音乐化的文学语言,生动地塑造乐曲中的人物形象,描绘其意境,表达其思想感情的音乐艺术。情感是歌唱的灵魂,富于真情实感的演唱才能引起人们心灵的共鸣,将丰富的情感体验贯穿在整个音乐作品表现过程中,才能使歌唱具有生命力。意大利音乐家巴基尼说过:“艺术的目的不是惊人,而是动人”,说明歌唱的`目的和使命是传达音乐作品中丰富的精神内涵进而感动人。歌唱是一种生理和心理的共同活动,只有把歌唱技巧和情感相结合,才能达到演唱的完美与统一。在声乐教学中,通过创设情景,启发学生想象,引导学生用情歌唱;通过教师范唱、音乐欣赏和即兴演奏,激发学生的歌唱兴趣;通过教师绘声绘色地讲解与分析歌曲,让学生了解歌曲真正的含义,理解歌曲所蕴含的情感。教师把满腔的热情融入课堂教学,用真情拉近和学生的距离,让学生积极参与,互相交流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体验。在教与学的互动活动中,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歌唱欲望,调整演唱心境,引起情感共鸣。如在教唱《鼓浪屿之波》时,先让学生充分了解台湾是祖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这首歌也真正体现了和祖国水乳交融的真实感情,体现了和祖国文化同根同源的最佳艺术表现。通过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催生学生盼望祖国早日实现统一的愿望,为演唱该歌曲积蓄足够的情感。有了这样的感情基础,学生演唱时就会更加投入,并且学会用歌唱来表达情感,用歌声来传递情感。通过歌唱中不断的情感体验,将人文素养渗透在教学中,让学生深刻感受音乐的魅力与内涵,赋予歌唱以生命力,这样才是最打动人的歌唱,最具感染力的歌唱,才能达到“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

二、探索学习,声乐教学中提升人文素养

在声乐教学中,应打破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加强各专业学科间的相互联系,体现声乐艺术教育教学的综合性。合理设置课程体系,紧密配合语言课程,通过歌唱语言发声训练、文学作品朗诵等,加强学生歌唱中咬字吐字规范性的训练,增强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扩展学生的人文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养;理论联系实践,把声乐技巧训练建立在广博的声乐理论基础之上,使学生奠定系统扎实的声乐理论基础,指导学生认识并遵循声乐艺术的科学规律;在声乐实践活动、表演实践课中,把声乐课与舞蹈、形体课相结合,针对学生的气质、表演、形体等方面加以训练,提高学生舞台表演能力;注重学生技能的拓展学习,通过分析作品,加强对歌曲旋律的认识与对歌词的理解,使学生对演唱作品全面把握,提高学生的创新与创编能力等。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与独立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在探索中切实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如讲授《金凤吹来的时候》这首歌时,主要侧重点放在歌曲的节奏把握与意境揣摩上,要让学生明确傣族音乐的特点,通过掌握音乐特点进而掌握该歌曲的节奏特点。让学生通过课前查阅资料与总结学习,用图片或视频的形式展现傣族文化特点,学生会更直观的了解歌曲,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特点。利用学生在舞蹈课中学习过傣族舞这一便利条件,在教学中,让学生边唱边舞,不尽增强了学习兴趣,还丰富了课堂气氛,增强了歌唱的愉悦性,增进了对歌曲的理解,激发了学生自信。

三、职业能力,声乐教学中体现人文素养

职业能力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包括自我管理能力、工作胜任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社交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等。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社会对学前教育专业的职业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作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不但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还要有较强的职业素养。因此,在声乐教学中,要凸显人文关怀,渗透人文精神,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引导学生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全面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在声乐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最高境界。我们在教学中深刻体会到,学生不会运用知识,在学校学习的知识不知如何运用到岗位上,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将来从事的是幼儿教育教学工作,所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是职业需求,更是社会需求,也是培养其人文素养的必要途径。作为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更应该清楚自己肩上的责任,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研究教学方法,力求在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人文精神强调人的责任感和价值观,而这也是保障社会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加强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培养学生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这是培养其人文素养的关键环节。网络上不断爆出幼儿园虐童事件,一方面体现出一些幼儿教师不懂教育,教育教学及管理方法不到位;另一方面更反映了某些幼儿教师自身文化素养的缺乏、职业道德的缺失,没有责任心,没有爱心。作为学前教育的学生,不但要懂技术,更应该懂教育,通过学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职业生涯中,良好的职业素养更是不可或缺的。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更是心灵的直接语言,比其他学科更善于表达人的思想情感,更易被理解和接受。在丰富的内心体验下、在优美的外在表现中,使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具有感情色彩,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方面更具得天独厚的优势。要培养高素质的幼教师资,不仅需要过硬的声乐教学手段和教学设备,还需要营造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条件,重视声乐教育对学生人文素养形成的重要作用,探索声乐教学的魅力,让学生在声乐教学中切实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邹本初.歌唱学:沈湘歌唱学体系研究[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傅国庆.歌唱技巧与修养[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

基于影视英语的人文素养教育 篇6

张贺兴,杭州绿城育华学校高二英语备课组长

电影《当幸福来敲门》剧照

人文素养是指通过人格、修养和气质体现出的知识、伦理或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内在人文品质,是人类社会良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中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重点应该落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塑造,思想道德的提升,情感意志的培养以及审美情趣的开发等。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解读》中明确指出“高中英语课程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的个性。……学会独立思考,锻炼分析和判断的能力,发展与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增进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通过英语课程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1]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该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关注学生情感,提高人文素养,并且非常凸显了人文教育的必要性和关键性。

中学生人文素养教育是刻不容缓的大课题,英语课程应该借助其自身的人文性在学生人文素养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

一、高中英语课程教学中的人文素养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尽管《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解读》已经明确了英语课程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责任,但是在实际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仍然不能较好体现人文素养教育,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学校过分关注学生成绩,英语教学考核指标不全面

目前几乎所有高中在评判英语教学的质量时,往往仅关注学生的总体成绩,将此作为对教育教学成败的唯一考核标准。虽然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解读》中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性被史无前例地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是学校依然没有改变已有的应试教育宗旨,对老师和学生唯一的要求依然是提高学习成绩,而没有将人文素养教育作为一项考核指标纳入学校英语教学的考核指标体系中,从而高中人文素养教育再次被忽视。

(二)教师大多强调应试教育,忽视人文精神的融入

不少高中英语教师总把学生的思想道德、人文素养的培养任务简单归口到德育教师身上,他们虽然也清楚《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解读》及其理念,但是由于应试的压力以及传统教学思想的根深蒂固,造成他们严重忽视甚至主动放弃了在英语教学中融入人文精神教育。从教师层面来说,由于目前英语课程教学任务紧、考试多、要求高,教师往往疏于利用课程内容的人文性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教育,很多老师甚至认为给学生讲这些与考试无关的内容还不如多分析语法、做多习题。因而在这种思维力量的影响下,高中英语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一直未得到真正重视。

(三)学生深受应试教育思维影响,放弃人文精神的学习

目前的高中学生仍然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对人文精神这些与考试无关的内容,他们往往会主动放弃学习。有些比较关注人文素养教育的英语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会结合英语课文内容给学生讲一些人文知识,但是稍微讲一些人文知识或布置一些小组作业都被学生认为是浪费时间。曾经有学生就问过笔者:“老师,我承认你上课讲的很多知识我们都没听过,都很有用,我们这样上课也很开心,但是你讲的那些不是考试内容啊,还不如多划重点,讲讲题吧。”[2]正是在学生这种排斥心理下,人文精神几乎无法融入到高中英语教学中。

二、“影视英语”选修课的人文素养教育功能

笔者在高中开设《原声影视英语配音与赏析》选修课程三年多,充分利用影视英语的特点,挖掘、总结出这门课程对于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三方面功能。

(一)深挖主题,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传统英语教育模式只注重语言知识教育而轻人文素质教育。当今世界的科技与文化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社会要求各个领域的人才既有人文理性精神,又具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的世界观和理性对待自然与环境的价值观。因此,在高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道德品质以及人格养成教育,引导学生明辨是非,成为人格健全、品德高尚、各种能力均衡发展的人才。

《原声影视英语配音与赏析》选修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原版英文电影。笔者在英文电影的选择中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影片的思想性。电影是道德文化的重要传播载体,将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影片反映的主题必须是积极的、高尚的,有利于培养中学生思想道德情操的。二是影片的健康性。避免选择那些描绘私生活、色情、暴力的影片,这种影片不适合处在高中时期的学生观看,因为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不利于学生英语学习和人文素养的培养。

美国电影《当幸福来敲门》(The Pursuit of Happyness)是很好的教学内容。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电影取材于真实故事,对学生的感染力强;二是电影内容健康,强调父子亲情;三是电影中的英语特色性强,学生容易学习并记忆。该电影故事内容是当今美国黑人投资专家Chris Gardener,从一位濒临破产、爱人离家的落魄业务员,通过自己努力善尽单亲责任,以及在事业上的奋发向上,最后成为知名金融投资家的励志故事。当对该部影片进行赏析时,学生学习的重点围绕着梦想(dream)和幸福(happiness)这两个主题词展开。在影片中,对Chris而言,儿子是他的最大动力,而梦想让他不至于崩溃。其实,幸福是什么?幸福只是你在实现自己目标后的一种心理反应。影片中Chris在和儿子打篮球的时候说:“你有梦,你就要去保护它……你想要什么,你就去努力得到它。”(“You got a dream,you gotta protect it.You want something.Go get it.”)而在回答儿子对“happyness”这个错误的英文拼写时,他说:“在‘幸福’这个单词里有一个‘我’,幸福是没有‘为什么’的,只有‘我’才能体会到幸福。”(It is an“I”in“happiness.”There is no“Y”in“happiness.”It is an I.)那么幸福是什么呢?学生们各抒己见,最终他们总结出了“我们都有自己的梦想,而有能力的人则把梦想变成现实。”

在这些电影的赏析过程中,学生通过在看电影时与电影中的角色进行思想上的沟通,以及观影后相互之间的讨论,对于电影主题的挖掘,从而对于人生道理有了进一步深刻的理解,他们的人文素养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

(二)学贯中西,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利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利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有利于培养世界意识,有利于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1]通过观摩电影,学生们可以快速地了解和熟悉英语国家人们说话的真实状况。英文电影可以通过真实的场景,不仅让学生们深刻地理解英语中一些富有文化内涵的词汇,学会地道、简洁的表达方式,还可以帮助学生们了解英语国家非语言交际系统的作用方式。非语言交际可以粗略地划分成四类: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环境语。从声音的高低快慢到房间的摆设方式、光线、色彩,从时间观念到空间观念,以及话语中的沉默,都属于非语言交际的范畴。这些因素往往是英语教师在以应试为目标的英语课堂上无法示范的内容,因为英语教师和学生们属于同样的文化背景,存在文化上的依附性,而英文电影则可以借助影片中人、景物、声、光、色的集合,让学生了解非语言活动在交际中的意义和作用,弥补英语教师在这方面的不足。

跨文化交际的认知内容应包括语言、语用及社会文化知识,交际者理应具有以下技能:1.掌握必要的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内容;2.掌握一般交际规则及语用原则;3.熟悉交际对方的文化背景,包括观念、价值取向、风俗习惯等;4.了解并能识别语言使用的社会文化特征、对方文化特有的言语行为及语言习惯。[3]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涉及诸多方面,很多内容是无法教会的。电影通过画面和对话向我们传递一种文化。因此,电影赏析是学习跨文化交际能力很好的途径之一。

(三)寓教于做,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表演能力

《原声影视英语配音与赏析》选修课程是一门实践课,教学方式灵活多样,包括从先睹为快、边看边听、边听边读、角色配音,到“脱口秀”翻译练习和开放、拓展的问题讨论。笔者通过运用自编教材为学生开展各种教学活动,围绕提高语言技能和文化素养而精心设计、编排。学生在直观、生动、原汁原味的电影语言感官刺激下,极易形成语言交际兴奋点,教师顺势引导,将课堂转化为学生表现的舞台。比如,在学生对《战马》(War Horse)进行配音时,其中一个士兵的带有德国口音,因此,角色分配的时候就让口语相对薄弱的学生进行模仿配音。再如,在《歌舞青春》(High School Musical)配音中,曾经学过声乐的同学就节选了歌舞剧的片段进行唱歌配音。总之,每位同学都能在配音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将自己的个性发挥得淋漓尽致。

该课程的设计体现了趣味性、活动性和文化性,课堂教学流程设计一般包含五个环节:学生推荐影片、课堂秀、新篇教学、现场展示和课堂小结。课堂教学在轻松快乐、充满鼓励和赞扬的氛围中进行,学生在快乐中习得知识、提高技能、提升情趣、发展能力。

(四)感同身受,教学相长

A同学:在这门选修课上,我最喜欢的是“电影推荐(film recommendation)”板块。当时,我在推荐电影《时间旅行者的妻子》(The Time Traveler’s Wife)时,站在讲台上观察同学们的表情,一个个都是清亮的眼神。感觉到老师和同学们都喜欢我推荐的电影,这种感觉真是很好。一方面,老师会确保每位同学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英语水平,推荐自己最喜欢的电影。这样不仅可以增强我们的自信心,还可以通过观赏多种电影,自然学会分析角色的性格特点,总之,受益匪浅。

B老师:在本学期执教“原声影视英语配音和赏析”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学生的创造性潜能是巨大的,也许他的音色不够圆润,或许他的语音不够纯正完美,但是带着一份好奇和执着,他们来到了这里,面对一种新的文化,与不同文化的人进行直接和间接的沟通,勇敢叩开跨越文化之门。通过赏析一些体现不同文化特色,文化冲突和文化差异的优秀影视作品,较好地消化和吸收跨文化交流的知识,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跨文化实践中可能出现的缺憾。真的很感谢我们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正是他们的个体经验给了我们颇多的灵感。

结语

“原声影视英语配音和赏析”课程的开发理念是“以学生为本,基于学生对英语影视的兴趣,充分发挥和培养学生的语言模仿能力和配音及表演能力,提升学生对外国文化、民俗生活的认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

“原声影视英语配音和赏析”这门选修课程不仅具有语言教学功能,还具有很强的德育教育功能,超越了普通的英语课,真正实现了《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所赋予的任务和要求。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从中获得了一种满足、一份收获和一点感悟。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不是靠教出来的,而是通过春雨润物细无声的熏陶和学生自身的觉悟而慢慢发展形成的。因此,“原声影视英语配音和赏析”选修课程能够利用学生的兴趣点而成为语言、文化、人文素养教育的有效的平台和载体。

[1][3]陈林,王蔷,程晓堂.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试验)解读[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11-28.

[2]王冬艳.怎样在新课标中体现人文素养[J].时代教育,2008(7):200.

在人文教育中养成隐性职业素养 篇7

一、人文教育的积极意义

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其根本任务是帮助学生个体“以一切可能的形式去实现自我, 成为发展与变化的主体, 成为善于实现自我潜能的人”[1]。人文主义教育的思想核心是以人为本, 从教育的层面来看, 包含着以下三个方面, 即注重人文素养、尊重人的尊严、关注人的发展。

人文素养是人成为社会人的立身之本。所谓的人文素养是指, 广泛涉猎人文知识, 使整个社会的文化积淀能够在学生个体身上得到彰显, 从而使自身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因为, 通过人文素养教育能够丰富中职学生的精神世界, 增强其精神力量, 培育他们的民族精神。此外, 通过人文素养教育, 有助于培养中职学生的人文精神。最后, 可以丰富学生的内在情感, 使其情感智慧得到升华。

在人的社会生活中, 尊严是一种基本的同时也是一种十分高贵的精神需求。“我们所作的一切都是要让人们生活的更加幸福、更有尊严。”[2]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尊严都应当受到尊重。人文主义教育旨在维护和逐步提高每个人的人格尊严。

人的发展是教育的最终诉求。学校教育是三种教育力量的主导, 对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人文教育对于中职学生的情感智慧发展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隐性职业素养的内涵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麦克利在1973年提出了著名的“素质冰山模型”, 指出一个人的素质就像水中漂浮的冰山。由两方面构成, 一方面是容易了解和测量的部分水上部分的表层特征如知识、技能等, 不能区分绩效优劣。另一部分是难以测量的水下部分如动机、特质、态度、等。水下部分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关键因素, 能真正鉴别绩效优秀者和一般者的主要依据。根据素质冰山理论, 个人职业素养也可看成一座冰山浮, 只有八分之一是人们看得见的部分在水面以上, 代表一个人的知识、形象、资质、职业行为和职业技能等。这些东西是可以通过各种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来证明。而冰山下隐藏的部分占到整个冰山的八分之七, 才是决定学生职业素养的关键所在。所谓的隐性职业素养即指隐藏在水面以下的素质, 中职生的隐性职业素养通常是指中职生通过校企文化的熏陶、技能教育, 以及岗位所需要养成的职业认知、就业技能、工作态度、职业精神以及其心理状态。它在中职生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优秀的职业素养, 就要重视隐性方面的内容, 因为它占有学生素养的八分之七, 同时还深刻地影响着学生八分之一的显性素养。

学生素养的“水下部分”包括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态度, 是隐性的, 即处在水面以下, 如果不加以激发, 它只能潜意识地起作用, 这方面处于冰山的最下层, 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经常被忽视的, 也经常被人所忽视。然而, 如果学生的隐性素养能够得到足够的培训, 那么对学生的提升将是非常巨大的, 同时对社会的影响也将更加深远。

三、隐性职业素养呼唤人文教育

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而人文主义教育是在教育视域下, 对受教育者的价值与文化引导, 对于中职学生隐性职业素养的养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只交给人一种专门的知识、技术是不够的, 专门知识和技术虽然能使人成为有用的机器, 但不能给人和谐的人格。最重要的是人借着教育得到对事物及人生的了解和感觉, 人必须对从属于道德性质的美和善有亲切的感觉, 对于人类的各种动机、各种期望、各种痛苦都有所了解, 才能和别的人和社会有合适的关系。”

首先, 人文课程与专业课程相结合。职业教育的属性, 决定了它培养出来的人才应具有以道德品质为基础, 人文素质为依托, 从业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为核心的职业素养人才。教师在传授专业技能知识的同时, 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要充分发掘专业课程中的人文知识, 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和教育。人文精神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从而生长出隐性职业素养, 形成更为合理的职业能力能力结构;如此, 不仅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劳动者, 还要把学生塑造成具有健全人格和深厚隐性职业素养的完整和谐发展的职业人。

其次, 创设良好的课堂实践。教师的专业实践教学, 要积极创设不仅是锻炼学生技能并且同时是人文素养的实践环境。让学生在模拟工作过程的实践中学到技术技能, 并且充分意识到缺失了责任、合作、诚信、应变等人文素养, 技术技能可能就无用武之地。让学生在实践中接受教育、增长才干, 使人文素养与专业技能相融合, 让个人的潜能在职业生涯中进一步得到发挥。

再次, 着力打造人文环境。班级、校园环境, 对学生的隐性职业素养培养也具有重要的感染、激励和引导作用。职校也应努力把班级、校园建成一个富有人文气息、充满人文关怀的环境。同时也要让学生自主参与到班级、校园的建设中来, 让学生在自己的劳动中体会创造美和感受美的幸福, 在参与中感受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同时, 建设高品位的校园活动, 使学生时时处处感受到健康、高雅, 文明的环境气氛, 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

最后, 用行业文化、企业文化渗透专业。在现代行业、企业管理中由于专业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行业文化、企业文化。为了最大化激发职员的工作热情, 在这些文化中充满着人文精神。正是这些人文精神起到了对职员感染、熏陶和引导的作用。行业文化、企业文化对职员的内在影响是十分重大的。因此在学生们还是“准职员”的时候, 就要在专业课、文化课中渗透行业文化和企业文化。有利于学生们形成关于行业的正确的认知, 以及产生关于企业的强大信念力量和心理力量从而形成隐性职业素养。职校学生在走向社会岗位时, 由于隐性职业素养的强大支撑, 可以发展成为完整和谐的职业人。“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 通过人文教育培养的人文素养是构成隐性职业素养的重要基石。

参考文献

[1]杨晓慧, 吴朝国.《关于成人意识与职业意识教育》.《职业教育研究》, 2009年第3期.

[2]温家宝.《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载人民网, 2010年3月5日.

人文素养教育 篇8

一、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将人文精神的培养渗入历史教学目标中

传统的历史教学以知识、能力、情感作为教学的三大目标,而三者之中,又以知识、能力目标为主,教学中虽然也涉及情感目标,但往往多是空洞无物不切实际的说教。因此,历史教师首要的工作应该是充分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价值,重视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突破思维定势,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在备课时将“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作为重要目标。

二、认真发掘教材,营造积极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感悟

历史学科是研究人类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其中包含有许多鲜活的富有个性的历史人物,蕴藏着非常丰富的做人道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学习历史人物的事迹及其思想,感受具体的人文情怀,从而学会做人,并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同时,还要认真钻研教材并充分发掘教材本身的人文内涵,营造充满浓郁人文气息的教学环境和氛围,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平等地关注和尊重每一个学生,给他们以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及展现个人能力的机会,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三、立足历史学科,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历史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现代公民。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特点,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及自身的特点,创新教学模式,立足历史学科本身,选取能够让学生体验美好人生、激发学生积极心理的内容,使学生全面认识历史,陶冶情操,认识人类智慧力量的伟大,产生对人类文明的敬重感;要立足历史学科辐射相关学科,联系现实,选取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素材,培养学生关注现实、关注人类共同命运的朴素情感和责任意识;要立足历史学科,开展丰富多彩的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如开展课堂讨论、组织辫论会、举行历史故事会、举办历史讲座、组织学生考察历史遗址和遗迹、让学生采访历史见证人、编演历史剧等,为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合作与交流提供条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使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和陶冶;要立足历史学科,结合校本课程的开发,利用学校、社会人文资源环境,选取具有潜在教育意义的素材,确立学习内容,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校外的历史考察和社会调查,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运用已学的历史知识、技能和方法解决问题,提高实践能力,有效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从美学的角度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也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美育是以形象为先导,以情感为中介的教育,情感性是美育的一个基本特征,没有情感的参与,就不能发挥历史教育的审美功能,不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学法,不仅本身体现了美的意蕴,而且能唤起学生心灵深处的审美情趣,更有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历史教学中的美感教育能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学生高尚向善的情操,寓教育于审美愉悦之中,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传媒专业教育呼唤人文素养的培养 篇9

一、传媒专业教育中人文素养培养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90后”的大学生的思想特点, 本身就需要引导和塑造。

日本著名的媒介研究者林雄二郎曾在《信息化社会:硬件社会向软件社会的转变》中提出了“电视人”概念, 认为伴随着电视的普及而诞生和成长的一代与在印刷媒介环境中成长的他们的父辈重理性、重视逻辑思维的行为方式形成鲜明的对比。而在网络媒介中成长起来的“90后”大学生, 可以说是典型的“网络人”。网络是“90后”学生离不开的生活伙伴、学习工具, 从网络等新媒体中, 学生可以获得各种信息, 扩大了知识面, 但正是这种便利让“90后”大学生出现了“浅阅读”现象, 缺乏进一步学习和思考。由于“快餐”文化的影响, 知识较丰富, 但缺乏深度;思想较活跃, 但过于碎片化。而且网络的虚构世界, 也使学生缺少了与现实世界的沟通与交流, 对现实世界的关注越来越少。此外, “90后”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 往往父母地过分呵护会导致其存在以自我为中心, 合作意识、责任意识淡漠等问题。然而, 浅层思维、快餐文化、碎片化语言、对现实社会甚少地关注和体验、缺乏责任意识、缺乏理想和信仰。这些都是与媒介的责任、新闻的价值追求、媒介从业者的标准背道而驰的。因此, 怎样针对“90后”的大学生进行传媒教育就为当前传媒教育提出了很多新的问题和要求。

2、当前一些不良的社会和媒介环境, 容易导致急功近利的问题。

从当前的社会层面来看, 效益观念日益盛行, 功利行为增多。社会阶段竞争激烈、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价值观更加现实。对物质的欲求日趋扩张, 物质越来越成为“成功”的代名词, 而精神的重要性在现实社会中显得有些无力, 因此, 执著的追求人文理念显得越发的困难。

同时, 从当前媒体面对收视率、收听率、售卖量的巨大压力, 自然对于媒体的守望功能轻薄和怠慢。媒体娱乐之风盛行, 知音体、咆哮体、羊羔体等的盛行, 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当前我国媒体对文化、对思想、对道德、传统、人文等传播的弱视抑或是弱势。这对于未来的媒体从业者是一个“示范”, 更是一个“引导”,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未来的媒体从业者们。以电视媒介为例, 媒体在一味地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 往往会偏离社会效益的轴心, 急功近利、心态浮躁, 对人文关怀缺乏理性思考, 从而导致了报道中人文关怀的表达不甚充分。如《高龄女保洁员再遭飞车撞》 (《西安晚报》2003年11月8日) 《坐台小姐抢坐台小姐》 (《重庆晚报》2005年10月31日) 等。这些新闻标题在涉及有关城市边缘人和弱势群体的内容时, 并没有采取平等、审慎、同情的态度, 更多的偏重于猎奇、追求感官刺激, 对抢劫、凶杀、心理疾病等社会现象不是站在公立、平等、同情、探究的角度, 而是采取旁观和娱乐的手法来撰写, 缺乏最基本的人文关怀。[1]

3、传媒专业招生的生源情况加剧了人文追求的匮乏。

传媒专业在最初的招生阶段, 本身就有一定的“不公平”。这里所说的“不公平”是指不能均衡的按照我国人口的比例和阶层来获得相应比例的学生。这个问题显而易见, 比如这几年发展得如火如荼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在招生中, 往往是那些能支付高昂的培训费、繁杂的报考费、化妆费、服装费、交通费等费用, 还有每年1万元左右高昂的学费的家庭的孩子能够来报考这样的专业。此外, 日常生活中语音练习、气质培养等优越的环境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素。这样的选拔标准自然而然的把很多学生排除在了选拔之外。所以, 传媒专业所招收的学生, 本身就不具备普遍的代表性, 那么, 他们话语的表达、观点的选取上, 自然而然地就会促使媒体成为中产阶层及其以上的代言。这些在蜜罐中长大的孩子, 没有经历过苦难, 没有真实的体验过人生百态, 就很难会有深厚的社会责任感和悲悯之心。

4、专业院校的培养模式也忽视了人文素养培养的问题。

浙江传媒学院管理学院院长陈兵教授就曾表示, 传媒院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 “课程设置急功近利, 教学只满足于对操作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 而忽视对基本理念和基本观念的传授, 忽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知识的积淀, 忽视现代人文素养的塑造和公民意识的培育。背离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剧了毕业生就业困难。[2]传媒教育还存在定位的缺失。比如, 目前全国与传媒相关的本科教学单位有877个, 几乎所有本科以上院校都在办传媒类专业。但联系到农村这个占中国三分之二的受众的媒体人才供应环节, 我国的高等教育机构并没有在涉农传播领域交出令人满意的答卷。服务农村的理念在各大院校传媒教育中并未确立, 重点院校毕业生停留在大都市, 专业类院校传媒人才毕业定位主要是进入专业传媒领域, 如法制频道、财经频道。由于我国媒体对农传播资源和投入欠缺, 媒介从业人员对农传播还停留在较强的“先入为主”的主观立场上, 对农村受众群体“新农村”建设的多方面信息需求不甚了解。一些反映“新农村”建设的报道, 呈现出的多是物质生活水平极高的典型, 并不考虑农民群体的接受态度。一些媒体从业人员固执在校学习期间对农村的认识, 仍把农民置于弱势信息接收者的地位, 僵硬地把主观评价的媒体符号投放到媒介中, 从而造成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偏颇态度。[3]

二、传媒专业教育人文素养培养的途径和建议

1、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审美情趣是指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对审美对象所产生的主观倾向, 是人的审美意识的组成部分, 是人的审美情感、审美态度、审美理想、审美能力的综合表现。曾经的一次上课经验, 让我感受到当前的大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是比较匮乏的。我在当给学生上课时, 让学生描述早晨的第一缕阳光时, 学生竟然觉得可笑;让学生描述母亲的微笑时, 学生竟然觉得煽情, 他们对高尚的审美、细微的体味观察充满鄙夷, 反而以丑为美、以异为美、以自己妄自尊大的自我欣赏为美、以外表的所谓名牌、时尚为美。审美, 包括观察美、感受美、体验美、鉴赏美、创造美等活动, 是人类特有的精神活动, 也是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贯穿于大学生人生的全过程。因此, 充分认识审美在大学生人生中的地位和作用, 开阔审美视野, 对大学生活多一些科学的合乎美学规律的审美评价, 自觉地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让精神世界更加丰富和美好, 对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 创造更有价值的人生, 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17世纪日本著名自然主义诗人芭蕉有一天在小路上散步, 看到一棵小花在默默地开着, 于是触动了他的怜爱情感, 写下了一首俳句:“当我细细看, 啊!一棵荠花, 开在篱墙边!”表达自己对自然之美的无限热爱。当观看《杨善洲》的电视片时, 不禁为他的忠诚无私、崇高的品格所震撼, 心灵受到一次冲击和荡涤;当观看抢险救灾的电视直播时, 心里激起强烈的欲望, 摈弃卑微与自私, 为社会和祖国的发展去努力奋斗。美可启真、美可储善、美可怡情、美可陶冶情操。审美可使大学生成为一个有高素质修养的人, 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一个不断自我完善的人。可见, 审美活动有助于传媒专业的大学生调动自己的敏锐的感知力, 增强择善之心, 升华情感境界。

2、着重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是立足于人的尊严、独立、自由的个性, 给人的生存和发展以关注, 旨在提高人的生活质量, 提升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传媒人本身承载着重大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事务的参与性, 但这种参与是一种真诚的职业参与而不是去投机。媒体从业者应该为各个阶层发出声音, 在于是否具有坚持真理的勇气和修正错误的诚意。我们怀念传媒批评的底层感和平民意识。对于新闻从业者来说, 没有平民情结, 没有对百姓的理解、支持和鼓励, 没有把深蕴在人民心中的心理的问题明白地表述出来并担当起来, 你的工作就可能成为一种职业化的重复, 新闻媒介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怎样让学生步入社会前, 在传媒教育中融入人文关怀的思想教育呢?第一, 传媒教育要努力做到“三贴近”, 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众。我们的媒体也不是精英的媒体, 因此, 传媒教育就应该以平常人、平常事教育学生。英雄、明星值得关注, 但普通人的生存状态更值得关注。第二, 传媒教育要明确自我定位, 对人文关怀的有清醒的认识。传媒教育是大众的引导者和教育者, 但近年来多数院校的传媒教育缺乏人文品位, 对人文关怀缺乏理性思考, 因此, 应该增加中国史、中国经典研读、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等人文类课程, 让学生具备深厚的人文底蕴。第三, 传媒教育要不断提高学生自身的人文素质, 包括高尚的情操、敏锐的观察力、坚守良知、维护正义、有理性有激情。传媒人不应成为金钱和物质技术的奴隶, 而有责任推崇向上的人文理想、启人心智、关注弱势群体、规避个人隐私、规避报道对象及相关人员的情感和感受, 做一个有良知的媒体人。[4]

3、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 做社会的守望者。

从中国的传统文化来看, 中国文化“文以载道”的优秀传统深刻影响了中国新闻教育的前世今生和价值判断。媒体的守望功能是人们所熟悉的。要做文化的守望者、思想的守望者, 成为许多媒体人的理想。诚如当年以笔为旗的“文学圣侠”张承志所言:永远有对人心、人道和对于人的本身的尊重;永远有底层、穷人、正义的选择;永远有青春、反抗、自由的气质。何谓具有独立精神的学生, 就是能够高瞻远瞩、高屋建瓴, 窥一斑而知全豹, 有较好的整体感知和纵深感, 能够把握事物的主次, 主流发展方向;有独立精神的学生, 就是敢于质疑批判, 有敏锐的洞察力, 有主见, 勇于坚持自己的观点的学生。有独立精神的学生, 就是能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生活、教育方式, 主动辨别吸纳扬弃知识, 不唯师, 不唯本, 主动、活泼、自然发展的学生。

在文章的结束时, 我想到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 教授、博导、广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范以锦在总结一些年轻人为何成为令人尊敬的“年度记者”时, 提出了几点启示:

充满理想和激情, 才能有前进的动力;理想、激情与务实相结合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成功永远属于敢于面对困难的百折不挠的人。我想, 这位老新闻工作者的语重心长的话语值得我们传媒教育者去思考和借鉴。

摘要:传媒教育决定着未来媒介的发展, 而当前的传媒教育存在着人文情怀匮乏的问题。本文对目前的传媒专业教育存在人文教育缺失的现状、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和阐述, 并试图提出相应的建议和解决途径。

关键词:传媒教育,人文素养,培养

参考文献

[1]浅谈新闻媒介及其如何体现人文关怀http://wenku.baidu.com/view/95b6ea97dd88d0d233d46a65.html

[2]王文娟:《对当前传媒教育与人才培养的思考——访浙江传媒学院管理学院院长陈兵教授》, 载于《今传媒》2011年第2期。

[3]李彬、霍速:《“新农村”话语构建中农业院校的传媒教育构想》, 载于《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9月。

人文素养教育 篇10

高等职业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顺应了我国新型工业化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取得了迅猛发展。随着社会发展对劳动者素质需求的不断提高,如何在培养学生拥有一技之长的同时,也重视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使学生成为具有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和谐职业人,已成为高职院校亟需研究、加强的工作。

一、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教育“边缘化”的现状

目前,高职教育在办学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重专业技能、轻人文素养教育的倾向,人文素养教育被“边缘化”表现日益显现:

(一)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职业至上”

有的高职院校对职业能力的内涵认识简单化,仅仅考虑到企业和岗位对职业技能的单一需要,过度强调职业教育的工具性价值,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和谐人格、健全心理的教育,职业教育成了功利性的技能工具教育。这种“工具化”倾向,表现在一些高职院校没有将人文教育列入培养规划,在针对不同类型、不同专业的26所高等职业中,院校的987名教师、4035名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中,教师认为学生人文素质“好”的只占5.1%;认占39.3%;1/3的学生不能完整地回答的我国古代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哪些著作;有24.9%的学生不能正确回答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包括哪些国家;有36.3%的学生不知道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南京条约》。这表明高职院校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明显欠缺,学生的人文素养十分薄弱。

(二)在课程设置上“唯专业论”,人文课程比例不足

不少人认为: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而致力于专业的技能教育,只要使学生掌握一技之长,顺利地就业,大可不必在人文教育上浪费时间,44.6%的教师、45.3%的学生认为学校人文课程比例不足或严重不足,人文学科缺失,导致学生的从业素质能力不足。某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曾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学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学生,对涂装工艺得心应手,但在为家庭或公司进行涂装时,有的雇主希望他们美化一下居室色彩,却往往事与愿违。原来,学生虽有技术,但缺乏美学知识和艺术欣赏力,调配出来的颜色很不协调,只能把涂装当作一件体力活来干。学生缺乏一定的人文素养,文化贫瘠,缺乏审美能力,那只能是低层次的劳动力。

(三)育人方式和过程缺乏人文素养教育的渗透和关怀

由于受自身人文素养不足的制约,有的教师缺乏“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把学生认定为单纯为社会服务的“工具人”,不关注学生的情感、人格,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专业知识的讲授只指向未来的职业生活。还有的教师虽精通课本,但忽视课本知识蕴含的人文精髓,局限于对学生进行本专业有限知识的狭窄训练,教育过程也越来越多地趋于技术化,传授知识教条、机械、刻板。这种缺乏人文精髓的“苍白乏力”的教育,不利于形成学生良好的职业心理、职业道德、职业形象,他们对人生缺乏思考,变成现代化工业生产流水线上的“机器人”。

二、加强人文素养教育,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高职教育要实现可持续的健康发展,必须确立以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的内涵式发展理念,既教给学生职业技能知识,更要重视起人文素养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一)走出高职教育“工具化”误区,确立人文素养教育的育人理念

在现代社会中,任何给定的知识都注定是不完备的。唯有内在的人文素养可以成为人生的重要动力和创新的重要源泉。高职教育具有的高等教育的属性,决定了其培养出来的人才应具有以道德品质为基础,以人文素质为依托,以从业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为核心的综合能力。高职教育的内涵发展,必须“以人为本”,摒弃重职业教育而轻人文教育的偏颇做法,重视对学生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着力培养学生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以及尊重人的尊严、价值的生命意识,并能与社会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人文素养。爱因斯坦曾说过:“只用专业知识育人是很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它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够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专业技能与人文素养对高职学生的发展,如同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高职教育只有实现了人的素质的全面提升,才真正体现了其内涵的发展。

(二)增设人文素养教育课程,实现职业技能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课程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最直接的载体,高职院校要改变过去专业课程挤兑人文课程的状况,实现职业技能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相互融合,专业课程与人文课程是相互融通的,人文素养教育完全可以渗透到专业教学中。一方面,可以结合专业特色,开设职业人文教育课程,例如,给读商科的学生开设“商业史”,给工科的学生开设“工业发展史”,旅游专业的开设“旅游美学”、“旅游文化”,建材专业的开设“环境保护”,建筑专业的开设“环境艺术”、“设计美学”等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挖掘技术教育本身的人文精神,把科学性和人文性统一于课程的文化内涵中。另一方面,开设人文素养教育的基础课程,是高职院校加强人文素养教育的有效途径。《大学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不仅起到认知教育的作用,而且具有审美教育和伦理教育的作用。它既是语言的载体同时传递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对培养人的精神趣味,拓展人的精神空间,陶冶人的情感,形成学生对自然、对人生的的终极关怀的人文素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倡导非功利阅读,建设人文素养教育的高职校园文化

倡导非功利阅读的高职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养成犹为重要。阅读是教育中最本质的活动,那些最伟大的教育思想家毫无例外地都推崇阅读。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校颇具危险性的通病是缺乏读书气氛,没有读书的需求,整个教育制度就会垮掉。阅读不仅包括“知性教育”,还包括道德,即人文生活中的“德行教育”。阅读是人参与到发现生命智慧的过程,能够体验到生命世界中的另类思想与情感;阅读是一种快乐的生活,能够促进生命的自主成长;阅读造就做人的精神高度,鄙视或摈弃阅读,将使人生缺失精神的家园。尤其是那些经典名著,既是民族与人类文化的结晶,也是语言艺术的典范,经典名著的忧患意识、神圣意识,对形成学生的人文素养不可或缺。营造书香充盈的高职校园文化,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四)建设富有人文素养的教师队伍,践行高职人文素养教育

一支富有人文素养的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实现培养目标内涵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教师的职责不仅要教书,而且要育人。它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应该是文化的传播者,教师更应具备人文关怀、人文精神和良好的人文素养。首先,教师的专业成长,应建立在丰厚的人文知识的高地上,要改变由于我国的教育体制学校教育的专业划分过早、过细,导致许多教师知识面窄,只局限于本学科专业有限的知识状况。第二,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和知识价值观。在教育中,能够真正发现人、理解人、尊重人、发展人,激发学生对自我价值的肯定与实现。能够将知识的科学性和人文性统一起来,不仅仅限于传授知识,同时要引导学生领悟科学探索中求真、务实、严谨的科学精神;理解技术与人的关系、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体会技术之中的人文精神;启发学生去发现和鉴赏科学技术的美。教育的人文精神是教育的本质力量,也是教育的本源属性,它以人性发展的可能性为起点,以关怀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核心和最高目标,教师应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承载者和实践者。

顺应社会发展对劳动者综合素质能力需求的日益增长,抛弃传统职业教育陈旧的教育理念,既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又重视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身心和谐健全的高素质劳动者,这是高职教育发展的真正内涵。

摘要: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教育日益“边缘化”,要实现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必须走出高职教育的工具化误区,通过职业技能教育与人文素养教育的融合,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和谐职业人。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人文素养,内涵式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宝立.人文教育:高职院校不可忽视的责任——基于一项调查的分析与思考[N].中国教育报,2007-10-1.

[2]刘琴.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学生精于涂装工艺,却不会美化居室色彩——高职生专业技能人文素养能否“兼得”[N].中国教育报,2007-4-10.

等待和包容是人文教育必备的素养 篇11

一个合格的教师不但应具备有和蔼可亲的态度,还应具有正确的学生观,学会从学生的思维角度思考问题,时刻保护好学生学习的兴趣,注意到自己的每一个教学细节不要伤到学生,保证学生有人格尊严。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学生的心理,才能真正了解学生,营造出和谐、自由的教学氛围,建立平安课堂与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

教师能取得学生的信任,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学生就能大胆的回答问题,从而进入学习状态,自主建构新知,切不可因学生回答的问题和预想的答案不符合,就轻易否定学生。其实,每一个学生的话语,即使错了,也应该是老师在这一节课的教学资源,这才有了新课改。老师是教材的研究者和开发者,学生的话语就可以当着教材来开发利用。好教师不是只教教材,放弃了身边的教学资源。一个好教师要让学生在课堂上享受回答问题的快乐,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的“自信”提供充足的养料和环境,有利于学生今后的人生开花、结果。

师生们的生活如果能多一些沟通和交流,相互包容和等待,少一些指令性的语言,大家也就相互尊重了,民主、和谐的文化也就自然地建设起来了。

人文素养教育 篇12

一、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现状与存在问题

高等学校的功能不仅体现在传授专业知识与培养技能方面,而且体现在全面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良好道德观,以及积极、健康向上的人格。在当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媒体时代,大学生作为一个求知欲强、易接受新生事物的知识群体,接触和使用媒介非常频繁,然而,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不容乐观,其特点可以归纳为两方面:一是大学生在日常接触媒介的经验中通过直觉感悟自发地形成了浅层次、低水平的媒介素养;二是大学生媒介素养侧重在媒介的技术层面,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媒介的道德规范认识比较模糊。可以说,目前我国高校学生的媒介素养整体还是处于低层次和低水平阶段,大学生们无法对媒介传播信息的方式和信息本身作出更为准确的评价,无法将自身的信息需求与媒介所提供的内容有效联系起来,未能有效地辨别信息的价值,也因此不能充分有效地利用媒介资源。

二、媒介素养教育对高校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人生观。

大学生涯虽然只有四年时间,却是个人人生观、价值观成型、成熟的重要阶段,也是个人成长发展阶段的关键时刻,大学生容易接受新事物,面对多元文化的诱惑,难免把握不住自我。当今一些大众传媒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所传播的流行文化,往往是在倡导一些消极的甚至不健康的思想,极大地误导了社会成员的精神追求,尤其是对青少年、大学生的成长产生各种负面影响。特别是在多元化的网络时代,各类网络文化容易使得大学生陷入信息迷局,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大学生有必要接受专门化、系统化的媒介课程的学习,以此形成媒介批判意识,培养能够辨别和抵御大众传媒不良影响的能力。

(二)有利于构建高校人文精神,提升高校文化层次和品味。

媒介素养教育通过指导大学生正确理解,合理地、积极地运用大众传播媒体及其信息和文化资源,正确解读媒介信息,建设性利用媒介完善自我,改变他们行为上的媚俗性、功利性,帮助大学生追求行为文化的“雅”,直接提升大学文化层次和品位,丰富大学文化的时代内涵。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人文精神是大学文化的精髓和核心之所在。高校的人文精神体现为以人为本的仁爱精神、追求真知的求索精神、勇于挑战的创新精神、富于理性和思辨的批判精神等。媒介素养教育在建设高校人文精神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主要体现在:媒介素养教育能够提供高校学生解读媒介信息的正确视角,提升大学生的媒介道德水准,帮助大学生追求永恒的道德精神;塑造和丰富大学生的文化批判意识和精神。

三、构建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

面对日益复杂的信息传播语境与格局,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媒介批判能力与意识,既是当代大学生自我成长成才的需要,又是大学生完全社会化、成为信息时代合格公民的需要;既是高校的素质教育工程,又是一项社会的战略工程。具体来说,高校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设置应包含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两大部分内容。

(一)理论教育。

通过课程教学,要让大学生了解媒介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作用以及媒介技术对人类社会进程的影响,认识到媒介构建的信息环境的真实性和虚构性的区别,理解隐藏在媒介信息之后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媒介理论教育目标应该是帮助大学生初步建立关于媒介的思想,构建对信息批判的反应模式,提高对负面信息的免疫能力,培养分析、解读信息能力。

理论课程教学首先要改革高校选修课的课程体系,增加媒介素养类课程。高校的选修课分为专业限选修和任意选修课。任意选修课是学生根据兴趣爱好结合实际需要选择的任意一门课程,是学生有意识的自我培养。媒介素养课程可在任意选修课中单独列出一个模块,建构自己的媒介素养课程体系。在具体课程设置上可以以具体媒介对象为课程方向,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导向,由此可以吸引不同专业的学生参加,如设置时事解读、时事大讲堂、影视作品赏析、流行文化解析、新媒体制作、音乐欣赏等课程。

其次,在理论课程的教学方式方法上提倡采用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能够使学生对大众传媒的生产传播过程有一个更为直观和感性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对信息真假的辨别能力。例如教师可以选择不同媒体对同一新闻事件的不同报道进行课堂讨论,请学生寻找并讨论报道的内容、主题、报道方式和手法各存在哪些差异,分析导致差异形成的原因,从差异中得出媒体报道的倾向性,以及分析倾向形成的原因。开设媒介素养课程重在提高学生对媒介信息的辨别力、赏析力和批判力,因此在讲解案例、欣赏媒介产品时,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对媒介现象和问题的深入思考,而不是让学生仅仅停留在“知道”的层面。

最后,高校可以尝试在非媒体课程中融入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例如在写作学或者应用语言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不同风格的报刊,分析不同的报刊与文章的语言风格、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的运用,区分客观陈述与表达意见的不同手法;此类课程不仅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而且能培养他们的媒介素养。诚然,这样的教学首先要求高校教师普遍具备相应的媒介素养。高校可以根据自身师资情况,请媒体的专家或新闻传播学的相关老师利用假期时间对教师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培训,或开出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应书单方便教师自学。

(二)实践教育。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第二个组成部分是实践教育,即注重大学生新闻实践能力的培养,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实现。

1. 充分利用校园媒体平台,增强校园媒体与学生接触频率与互动性。我国高校一般都拥有具备一定设施的校园媒体系统,如校报、校刊、广播站、校园网,部分有条件的高校还设置有校园电视台和用于录制校园节目的演播室。然而不少高校媒体在媒介产品的制作和传播上往往只对少数学生(如校报、校刊、广播站记者、播音员)开放,广大学生只能被动地接收校园媒介产品,他们和校园媒介之间是比较疏远和陌生的,缺少直观的感受,以至于在讲授媒介理论课程的时候,学生普遍对媒体的内部运作机制很难理解。因此,校园媒体可以定期、定量地开放给学生参观,让学生了解媒介产品的制作过程与传播过程,同时,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也可以将校园媒体作为媒介素养理论课程的实训室,允许学生参与到媒介传播的实践活动中,丰富学生对媒介活动的感性认识。

2. 高校可以组织和开展丰富多彩的媒介活动,充分调动广大学生参与媒介的积极性,比如举办校报或校刊设计大赛、博客制作大赛和校园DV制作比赛,主题可以围绕高校和学生学习、生活进行。通过形式多样的媒介活动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媒介敏感性,而且可以起到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和媒介实践能力的作用。我在媒介素养课程教学中曾让学生以“秀出我自己”为主题制作个人博客,学生们普遍热情性很高,很多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还主动查阅博客制作的相关书籍,作品完成后,学生们普遍反映,通过一次亲身实践感受到了媒介传播的无穷乐趣,以及媒介产品制作的艰辛,这些单纯的理论课程教学无法给予。

摘要:媒介素养教育是指引导受众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本文从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现状与存在问题入手, 论述媒介教育对高校学生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 并从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两方面分析了如何构建高校媒介素养教育。

上一篇:宽带接入发展策略下一篇:信息交换流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