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审美与人文素养

2024-11-13

阅读、审美与人文素养(精选8篇)

阅读、审美与人文素养 篇1

“美育”思想历史悠久, 早在我国春秋时期的儒家思想中便通过礼乐教化来培养人的审美情操。德国著名美学家席勒于18 世纪在《美育书简》一书中就“美育”做了解释:“为了在社会经验中解决突出的政治问题, 人们必须经历美育的途径, 正是因为穿越美, 人们才可以走向追求的自由。”的确, 美育教学在学生健康科学的审美观培养上起到了巨大作用, 并有力地促进了学生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在“终身教育”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国际教育大环境中, 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科学化、越来越现代化, 这要求学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 不仅要培养人的综合应用性, 还要培养人的审美修养、创新思维、精神世界等。在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引领下, 改进美育教学, 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要求, 也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充分肯定。艺术教育应该怎样摆脱落后的教育理念以及怎样改善传统的教学方法, 适应现代化教育发展需求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人文素养, 成为它在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和机遇。

一、我国高职院校艺术教育的成绩与不足

目前高职院校艺术教育已取得了一定成就, 这些成就主要体现在:我国在教育方针中进一步明确了“美育教育”的重要地位, 这为艺术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从中央到地方, 各级教育部门不断改进和完善管理模式、教研机构, 使艺术教育的发展方向更加明确。《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 》等文件的颁布, 使艺术教育在内涵与形式上的发展得到了充分保障。在高职教育的课程改革中, 艺术教育开课率以及课时的增加, 基本改变了艺术教育“豆芽儿科”的身份。各类专业竞技比赛的开展以及国外艺术教育方法的引进, 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 促使一支专业化师资队伍的出现。校内外艺术活动的广泛开展、教学器材的增加、教材内容的改进等, 夯实了艺术教育的基础, 促进了艺术教育的发展。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我国高职院校的艺术教育仍存在着一些不足。教育部在有关文件中曾指出“一些地方和学校没有把艺术教育摆上应有的位置, 艺术课程开课率不足、活动形式单一、教师短缺、资源匮乏等情况不同程度存在着”, 这些问题使艺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相对滞后, 使之没有真正发挥出美育的重要作用, 影响了我国高职教育的全面提升和稳步发展, 特别是严重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艺术教育业余化教学模式与专业化教学模式之间的矛盾

作为学校开展美育教学重要途径和方法的艺术教育,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两个突出的矛盾, 导致了美育教学开展的不均衡性。

(一) 任课教师没有正确理解美育教学的重要作用, 导致教学的片面性、业余化。在教学过程中, 只是单纯地为了完成教学安排而授课内容, 忽视了这些课程在提高学生审美修养、提高精神追求、培养创新思维、健全人格魅力等方面的重要功能。在这种模式下导致艺术教师的能力不足或退化, 兼职教师想上得更专业而不能, 专业教师想上得更精细而不愿。

(二) 部分学校的教育管理理念仍活在“应试教育”的阴影之中, 从而产生了专业化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育理念的驱使下, 忽略了学生审美能力的特征, 忽略了素质教育的精神, 严格走专业化的培养道路, 无论在教学内容还是方法上都深受专业院校的影响。这种专业化的教育模式, 只把焦点落在别处, 侧重于讲授, 忽视学生的主动性, 一味地进行知识的灌输, 缺乏情感体验的培养, 没有顾及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规律, 抑制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甚至导致学生对原本感兴趣的爱好也产生了排斥和厌恶。这种方式不符合“美育”教学理念, 也违背了“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相关要求。

三、“知行合一”提升审美与人文素养

上世纪美国提出“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变化, 将会在未来的道路上对音乐教育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 这一论断引发了人们对“未来能够影响音乐教育发展的社会条件和科学技术有哪些”的思考, 这些思考一定程度上给美育教学的发展指引了方向。笔者认为教师应当先搞清楚什么是美育、什么是审美、什么是人文素养。只有搞清楚这几个概念与艺术教育之间的关系, 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美育教学。

“审美”是人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 是人在理性认知基础上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种关系的科学认识, 是这三者达到内在和谐统一的纽带。“人文素养”是人们对人类社会展开的科学研究能力和认知水平, 以及由此而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与以人为中心的科学精神, 其实质是人自身的内涵。反过来看, 要提升人文素养, 就要加强审美理念的培养。要形成科学的审美理念, 需实行美育教学。要实现美育教学, 归根到底在于艺术教育, 因为艺术教育是实现美育的基本途径。

(一) 突出教学主体。教育的主体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管理式讲授, 而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服务式教学。胡锦涛同志曾提出“培养什么人, 怎么培养人”的问题, 让我们想到应该科学育人, 要认真做到“以生为本, 以学为本”。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健全学生的个人修养, 要注重因材施教,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让学生觉得学习是享受, 真正做到对学生审美能力的科学培养, 促进人文素养的提高。

(二) 重视能力培养。教育不仅要注重过程, 还应落脚到能力。美育不是简单的说教, 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想象力。以音乐为例,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 歌唱是最能够打动人、最具有表现力、最能够引起听众产生共鸣的形式, 这主要是基于演唱作品时的情感体验。“情动于中, 而发于外”, 要实现用心歌唱、用情歌唱, 就需要充分发挥艺术想象力, 达到通觉效果, 在结合歌词的基础上, 通过聆听将听觉转换成视觉、味觉、触觉等, 这种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能力。

(三) 强调知行合一。“博学之, 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辨之, 笃行之”是我国古代教育留下的宝贵经验, 也是孔子在育人中, 十分强调的“知行合一”理念。这一理念由明朝著名思想家王守仁最早提出, 他强调“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知识与实践的结合”。艺术教育是教学中最具参与性、活动性和实践性的课程之一, 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艺术课应该接地气, 要生活化、大众化。

(四) 坚持与时俱进。我们的教育要实现现代化, 要放眼于世界, 着手于未来。这幅蓝图生动地道出了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教育应当有效服务于现代化的建设;第二层含义是指教育本身要进入现代化, 即教育的制度和思想以及方法, 甚至包括教学的手段等都要进行改革创新, 要紧跟时代步伐, 要科学地把握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 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 突出美育的特点。

综上所述, 要想有效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需要教师准确把握艺术教育中业余化教学与专业化教学矛盾的关键。从问题的根源入手, 有效地掌握艺术教育、美育教学、审美理念、人文素养几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运用科学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实现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

摘要:近年来, 我国高职院校在美育教学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但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与人文素养方面仍存在着不足。这主要归因于高职院校中艺术教育工作的发展理念滞后和艺术教师自身工作与业务能力的欠缺, 出现了业余化教学与专业化教学的差异, 加上对艺术教育的不重视, 导致任课教师在尚未掌握艺术教育、美育教学、审美理念和人文素养之间关系的情形下实施教学, 没有达到真正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与人文素养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美育,知行合一,审美,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席勒.美育书简[M].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84:39.

[2]刘沛.世纪之交的美国音乐教育战略·《豪斯赖特宣言》前瞻2020年音乐教育的观念与行动纲领[J].中国音乐学, 2001 (4) :29-32.

[3]胡郁青.中国古代音乐美学简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14.

阅读、审美与人文素养 篇2

国学,是一个令我们读起来有一种神秘而厚重的词汇,对国学的定义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热点。一般来说,“国学”又称“汉学”或“中国学”,泛指传统的中华文化与学术。国学包括中国古代的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以及中医学、农学、术数、地理、政治、经济及书画、音乐、建筑等诸多方面。现“国学”概念产生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当时 “西学东渐”改良之风正值炽热,张之洞、魏源等人为了与西学相对,提出“中学”(中国之学)这一概念,并主张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一方面学习西方文明,同时又恢复两汉经学。

我们谈及国学,不仅仅应该为它的博大精深而自豪,也不仅应该为它的深沉厚重而感到敬畏。诚然,国学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精髓所在,是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无上瑰宝,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我们每个人都肩负着将国学发扬光大的重任。然而,国学并不是摆在故宫里的一件件国宝,可望而不可触摸。国学应该在我们身边,从小到大我们所接触的语言,教育无一不透着国学的影子,还记得小时候最爱看的西游记,里面的孙悟空一身正气,不畏神魔鬼怪,只为心中的信念。还记得小时候父母老师告诉我们做人的仁义礼智信,这么多年来一直是我做人立身的准则。其实,在我看来国学就是中华文化的缩影,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文字浮现,我们无时不刻不在受到国学的影响,我们的语言,我们的信念,我们的精神不断地受到国学的洗礼。

因此,国学是伟大的,而我认为我们不应该将国学看的神秘而遥远,不应该只认为国学是那些泛着书卷气息的汉字。国学真正的伟大在于对人文情怀的培养,对人生方向的启迪,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体会到国学的价值,国学才能融入我们的筋骨,流入我们的血脉,一代代传承下去。

阅读、审美与人文素养 篇3

关键词:美育;育人环境;人文环境;审美素养;人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1-0038-02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部分特别强调“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目前,美育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属于薄弱环节,与当下提倡的素质教育和综合性人才的培养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改进美育教学,宣传正确的审美取向、培养健康的审美态度和加强审美的正能量影响,是当前我国中小学教育的重要任务。

基于以上认识,结合学校发展实际,我校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更新观念,强化美育的重要地位,发挥校园主阵地和课堂主渠道的作用,通过打造学校特色,明确学校办学方向,拓宽办学途径,搭建实践活动平台,以美育人,以情育人,使学生在审美体验的乐趣中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为深入推进美育工作创设了良好的环境氛围,有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一、改进美育教学应着力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改进美育教学成为新时代教育的要求,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关系全民素养。当前的美育已经不是简单的美术教育和音乐教育,它是各学科的综合体现。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学生的美育,培养学生认识美、欣赏美、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除了从美的画面、美的事物中找到美,还要从生活中、学习中发现美,这才是真正的审美教育。。

几年来我校通过创设美育环境,开发多样美育内容,开创多样化的美育手段,运用多种美育方法,着力打造以“葵花朵朵向阳开,心中永远充满爱”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涵盖了课程发展、课堂教学改革、教师队伍建设、学生素质培养等诸多方面,“美育”作为一大亮点位列其中,美育工作已经贯穿于我校教育发展的全过程,校园真正成为学生求知的的学园,生动、活泼的乐园,充满亲情的家园,美丽的花园,色彩缤纷的文艺百花园。

校园是本活的教科书,创设学校环境,发挥校园主阵地的美育功能,我们的立足点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我们在研究中选好定位,把切入点放在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上。

1.校园的绿化、硬化、美化、亮化。

为打造学校品牌,提升办学水平,近三年,学校多方筹措资金,争取各方支持,加大了硬件建设的投入,学校教学楼墙体的翻新、操场的休整、围墙的修建、食堂的建造、乒乓球室、科学实验室、多功能语音室、阅览室、网球场、排球场、钢架式篮球场的建设、一、二年级班级的室内改造、各种教学设备、仪器、图书、乐器的配备,使学校拥有了理想的硬件设施,校园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积极开展校园绿化美化活动,栽花、种树、除草、浇水、墙壁的粉刷、卫生清扫……这一系列活动,无一不是师生共同努力完成的,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洒下了师生们辛勤的汗水,同时坚持卫生天天查,红旗周周评,主题月月有,切实做到校园的绿化、硬化、美化、亮化。

2.独具特色的主题校园文化的建设。

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借鉴先进经验,在发展中逐步创建体现学校特色的“葵花朵朵向阳开,心中永远充满爱”主题型校园文化建设。

为此我们设计了与主题相适应的校标、室内外展板、葵花主题雕刻、葵花教师墙、葵花明星墙、葵花展示板、葵花大字,增强环境建设的功能性。我们根据教学需要及学生的特点设计建设了20多个特色教室;我校所有的环境布置,设施装饰无不体现出学校文化的特点。从校园花木的置放到图案设计,从学校大门两侧的葵花墙和笑脸墙的构思到走廊、教室的设置,从台阶上的名言警句到楼梯两侧焦文锋主任50多幅葵花文化主题的书法作品……每个角落的构建或装饰都巧妙展现了葵花绽放姿态。我们让环境建设彰显发展性,让环境引发师生关注,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师生的观念与意识。

3.张扬个性的班级、走廊环境建设。

对于班级环境的建设,溶知识性、艺术性、教育性为一体,陶冶师生的情操,张扬学生的个性,孩子们在班级、走廊环境的建设中亲自动手实践。

我们根据每层楼学生的特点布置走廊环境。校内校外的每一个角落都显示了设计者的巧妙用心,孩子们也确实在这些设计中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整个身心都得以健康和谐的发展,审美意识得以增强,审美能力得以提高。

二、改进美育教学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改进美育教学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以深入的课堂教学,培育学生关怀人、关心人的情感与情怀,使其情感世界得以更好地社会化。它要求美育教学要着重培育学生关怀人、关心人的情感倾向,养成他们以人为本的价值情怀。因此我们以人文环境的建设为中心,重点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建设:

1.学风建设。

学风建设所特有的激励、凝聚、导向、塑造功能是不容忽视的。

我们根据学校“全面发展、突出发展”的办学目标,通过广播、手抄报、演讲、主题班队会等形式广泛宣传,适时向师生提出了“勤奋、自主、合作、创新”的要求,并展开讨论明确了目标,制定了学风建设的具体措施。利用班队会、重大节日、读书读报、社会实践、主题教育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风。围绕“创设和谐宽松育人环境”,以少队部为龙头,开展多种形式的育人活动,提升美育效果。

2.开发、多元的课程文化建设。

我们根据“葵花朵朵向阳开,心中永远充满爱”这一主题型学校文化,提炼出我校的课程文化的特色:每周开展三次必修、选修“二课堂”活动,定期开展各学科研讨课活动,即每周一节国学经典必修课,二节以培养兴趣、发展特长为主的选修课,包括音乐、美术、体育、语文、数学、英语、科技等多门学科的延伸,让课程成为学生全面主动发展的载体。

nlc202309010347

通过学校各具文化特色的设计、匠心独运的学校装饰,学校的每一寸空间都成为了隐形的课堂,环境设施成为了课程资源,丰富的实践活动成为灵活的课程。教师不拘泥于教材,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真实需要出发创造性地挖掘课程资源,我们注重每一个学生在活动中的感受和体验,形成了“生活处处有课程,一言一行皆教育,少教多学重培养,综合能力必实现”的课程观,让生活美、自然美走进课堂,从而实现全面而又主动的发展。

3.丰富多彩的学生文化建设。

“孩子是学校的灵魂”,我们关注学生发展,让每一次活动都给每一个孩子留下成长的痕迹。在开展美育教学的过程中,学校经历了由重点艺术特长生培养到对全体学生普及艺术教育的过程,学校明确提出要让每个孩子在艺术的摇篮中成长,并为此开设了多个艺术类兴趣小组。篮球队、足球队、田径队、绘画组、葵花艺术团、科技组、网球、乒乓球、书法班、红领巾广播站、文明监督员等文化机构的设立大大满足了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优美的环境,逐步完善的配套设施,洋溢青春活力的特色课堂,独具特色的艺术教育,学校的教学管理、课堂教学、学生学习活动中,处处体现着美育元素,充分发挥美育的育人功能,涵养美育意识,修炼审美能力,逐步成为推进我校素质教育的有效方式和重要渠道。

三、改进美育教学策略之梦想

1.构建起学校“大美育”格局。在美学理论、教育理论指导下,完善与德育、智育、体育协调实施的美育工作体制,实行全员美育、全程美育、全面美育。

2.多切入点、多途径实施美育。通过学校文化实施美育,创新美育载体,丰富美育内涵,打造各具特色的美育文化。通过学科课程实施美育,增强教学艺术性,寓教于美,引导学生获得生动的审美体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通过校外实践实施美育,组织指导学生参观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科技馆,欣赏优秀影视剧和文艺演出等,让其接受美的熏陶,增加美的品位。通过艺术体验实施美育,发挥艺术学科教师和特长生的带动作用,为学生搭建体验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平台。

3.加强美育科研工作,发挥有效支撑作用。要通过教科研提高师资水平,开发学校美育课程,营造浓厚的美育科研氛围,不断提升美育工作效果;将美育作为一个系统工程进行实践探索,确定学科美育教学计划,整合课程方案,提高师生对美育的认识,努力营造重视美育、研究美育、推进美育的浓厚氛围。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康的强大源泉。审美教育正可以借助引导孩子发现美、认识美、追求美从而达到修身养性、提高道德修养的培养目标。”我们将继续在美育的路上虔行,争取将美育工作做的更有实效,让美育真正成为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再提升的助推器!

参考文献:

[1]马建辉,《坚持改进美育教学的正确方向》N中国教育报。

[2]孟韵,《校园文化氛围与素质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1999,(2):21.

[3]任瑞珍,《强化素质教育 培养全面人才》[M].职业卫生教育.2003.5.

[4]潘霄,《良好的育人环境功能》 [J];吉林教育;2011年12期。

作者简介:路宜娟,工作单位:吉林省和龙市光明小学, 职称:小教高级;第一学历:延边第二师范学校 第二学历:东北师大中文系汉语言专业,目前主要从事小学教学和小学教育研究工作。

在审美教育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篇4

一.走进语文教材, 激发美好感情

“情感是语文教学的根”在语文课本中, 有不少文学作品是描绘祖国大好河山的, 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 把学生带进教材, 让他们在身临其境中把握作品内在的思想感情, 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长江三峡》是—篇描绘三峡自然风光, 诗情浓郁的游记佳作。根据作者巫山“简直象江上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廓”、“突然是深灰色石岩从高空直垂而下, 浸入江心, 令人想到一个巨大的惊叹号”等描写景物的句子, 加上自己游三峡时的所见所感, 制作成图文并茂的立体课件, 引导学生朗读、欣赏描绘作者传神之笔, 启发学生联想三峡的壮丽风光, 置身于浩荡的江水之中, 聆听江水的澎拜, 体味“江山如此多娇”的美感。既让学生掌握了写景技巧, 也唤起了他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心驰神往, 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 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自豪。

二.把握精神魅力, 树立学习榜样

人物美之根本源于人格的熠熠光彩, 精神世界的伟大高尚。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 还可结合课文中的英雄人物, 运用榜样的力量来感染学生, 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班固的《苏武传》是一篇歌颂苏武民族气节的人物传记, 教学时, 首先要求学生认真阅读课文, 并将苏武的话语、行动划出来, 初步认识苏武是一位富贵不淫、威武不屈、贫贱不移的民族英雄。其次让学生讲“两次自戮”、“卫律劝降”、“李陵劝降”、“北海牧羊”等场面, 咀嚼“事如此, 此必及我。见犯乃死, 重负国”、“屈节辱命, 虽生, 何面目归汉”等话语的精髓, 用高尚的形象和美好的人格来撞击学生的心灵, 激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再次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认识到苏武克服困难的精神源泉, 懂得只有树立了为国献身的理想, 才能无比忠贞、英勇顽强。这种层层推进, 步步升温的教法, 使学生正确理解了作品思想内容, 掌握了人物传记写作技巧。

三.推敲经典诗句, 鼓舞学生斗志

杜甫是一个对中国诗坛有过重大影响的诗人, “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集中体现了他忧国忧民情怀。他的具有高度人民性和爱国精神的系列诗篇让无数读者敬仰。赏析杜甫的诗歌, 可采用一解, 二读, 三评, 四想的方法进行。一解诗的含义, 引导学生树立报效祖国, 爱国爱民的赤诚之心;二让学生反复吟诵诗句, 在激昂的情绪中思想感情得到升华, 使诗句如出己口, 如出己心;三结合历史, 评论杜甫精神的积极意义, 认识中华民族的精髓。四是联系现实, 懂得时代赋予自己的职责, 要肩负起振兴中华的重任, 就必须更加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刻苦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这种层层深人的方法, 给学生以鼓舞和力量。

阅读、审美与人文素养 篇5

摘要:《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美术课程是富有人文性的课程,通过美术与生活、美术与情感、美术与文化、美术与科学的连接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情趣逐步形成和提高。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程标准;审美能力;人文素养

艺术不是技能,所以艺术不能教,只能引导、启发、感悟。“艺术教育的最高目标是让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充满精神愉悦,充满含义、充满趣味、充满创新,使人在创造的过程中变得更富有创造力,而不管这种创造力将施用于何处,假如孩子长大了,由他的美感经验获得较高的创造力,并将之用于生活和职业,那么艺术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就达成了。”(罗恩菲德语)

为此,教师在教学中特别要注重通过审美活动,来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完善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性格,让美洋溢在学生心中。笔者认为,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及人文素养。

一、提升教师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教师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是学校实施美育的基本条件和根本保证,教师平时必须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不要穿奇装异服,不然学生是有样学样的。特别是高段五、六年级学生正处在成长时期,求知和成长的愿望决定了他们具有“向师性”心理。

今年我所教的六年级班里有一个男同学,他本人长得较阳光,较帅气,但平常的穿着古里古怪,穿花哨的衣裤,佩戴项链,戴耳环,在学校里是典型的“坏胚子”,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多次劝说他都不改。后来我了解到他是典型的“留守儿童”,多次课余时间找他谈话,首先肯定他是懂得美的,但这是外在的美,应怎样装饰自己的内在美以及内在美的好处,并多次关心鼓励他,明确让他做一个规范的小学生,后来渐发现他不戴手链了。

二、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从生活乐趣的体验中,提高审美情趣及人文素养

美术课程是富有人文性的人文课程,在多学科综合的美术教育中,通过美术与生活、美术与情感、美术与文化、美术与科学的连接达到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情趣的逐步形成和提高。通过优化美术课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欣赏美、学习美、创造美,陶冶人的精神情操,完善人的品性人格。为此,我在美术教学中特别注意创设美的情景,营造审美化的课堂。

三、结合道德修养,引导学生学会做人,提高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许多教育专家认为,将来的“文盲”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一些没有学会如何获取知识,不会自己钻研问题,没有预见的人,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必须学会做人。

做事先做人,做人要做事,两者是内在统一的。在学习《策划一次校园活动》一课时,要求学生分组合作,在学习创作中要求学生学会分工,互帮互助来完成作业,更能体会到如何展示自己的校园之美,让他们在动手中感受到会做人的人有人缘,有得心应手的环境,做事的能力和特长能够得到发挥,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

四、注重多元文化,结合家庭、社会教育,提高审美能力及人文素养

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符号性载体之一,记录和再现了人类文化和思想的发生、发展过程。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所以美术教学可结合社会、社区、家庭各方面的教育影响,引领学生走向生活、走向自然、走向社会。

五、各学科有机整合,提高审美能力及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身心协调发展

学科间的整合或统整,是现代教育理念,也是美术课程改革的内容之一。在进行《未来的我》教学时,学生的兴趣产生之后,就会迫不及待地要求去尝试实践活动,这时是教师启发引导和基本技能训练的最好时机。我们要进行引导,用课件展示:你梦想着有一天学业有成,头顶博士帽、手持毕业证书站在同学们面前;你曾在梦中穿上威武的军装,庄重地敬上一个军礼;或许你想驾驶属于自己的豪华跑车周游世界;或许你想成为足球明星哪怕是和明星在一起合影留念,也会满足你深藏心底的愿望;或许你想和“哈里?波特”一起步入美丽而神秘的童话世界;也可能穿上宇航服遨游太空,成为中国第一太空人才是你真正的梦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并体验到了创造乐趣。

在美术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人文素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是一个在美术学习中逐步积淀的过程,这需要教师有全新的教育理念,始终以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为本,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为学生今后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相信不久的将来,审美能力和人文精神的培养与教育必将成为美术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

参考文献:

阅读、审美与人文素养 篇6

【关键词】语文教学 审美 人文素养 培养

“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这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的,为培育学生的师者提出了更加明确的教育目标。立德成人的关键即是一个人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而审美却是建立在人文素养之上的,缺少人文关怀,审美便会世俗,低级,而只有人文关怀,缺少审美,世界便会缺少色彩,不再斑斓美好。因此,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审美与素养的高低,决定一个人最终能达到的高度,它与文凭无关,不是你有多高学历就有多好的素养。素养是内在的,灵魂的纯洁与高尚的完美体现,具有思想的广度与深度。教育部高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马建辉在《改进美育教学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素养》一文中说:人文素养对人的行为具有正向推动作用,对社会进步发生积极的影响。

审美与人文素养内涵的界定 “审美一词来源于希腊語aisthetikos。最初的意义是“对感观的感受”。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人与世界(社会和自然)形成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审美是在理智与情感、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统一上追求真理、追求发展,背离真理与发展的审美,是不会得到社会长久普遍赞美的。”审美是一个人对事物美与丑的判断和认知,这一认知,包括外在的表象,更包含内在的深度;人文素养则是一个人内在的素质和修养,是灵魂的纯洁与高尚的完美体现,具有思想的广度与深度。也有人把它归结为三个层次:“基本层——人性;发展层——理性;高境界层——超越性。”笔者认为,小学阶段,我们只培养学生最基本,最人性化的理念便已足够。

小学阶段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的对策与途径:

一、以语文课堂教学为主,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段,循序渐进地进行培养提高。而课堂教学最能发挥作用的便是语文教学。课堂上,应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通过品词析句,感受文字之美,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从而提高自身对美的理解与运用。如教学古诗“春风又绿江南岸”,可以品析“绿”字,并与作者定稿之前用过的字比较,发现“绿”用字之精妙。再如让学生体会“僧推月下门”和“僧敲月下门”的不同,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

二、充分发挥阅读的功效,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领略山水意境之美;感受人间真情之美;体味伟人志存高远之美;清楚名人拼搏奋进之美……“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书引导我们生活在一个最美好的社会里,让我们置身于古往今来那些伟大的心灵之中,瞻仰他们的风采,亲沐他们的行谊,聆听他们的言论,坐育其间,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吸取他们的经验,不知不觉把自己融进他们匠心独运的幽美意境之中,如沐春风,一生都受用不尽呢!”(斯迈尔斯)从两位智者口中,不难看出阅读之重要,所以说,阅读绝对是有效提高审美和人文素养的手段之一。

三、结合实际,联手“国学”,对学生进行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思想观念等的熏陶与陶冶。

例如:在配合课标唐诗宋词的教学中,在低年级穿插《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经典国学内容的学习,在中高年级穿插更难一点的古文名篇的学习,让学生在背诵经典名篇的过程中感悟古人“首孝悌,次谨信”“亲师友,习礼仪”的人文情怀;感受“昔仲尼,师相槖”的谦虚好学;领略“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的如饥似渴;体会“如负薪,如挂角”、“如囊萤,如映雪”的勤奋刻苦;理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千古佳训……在如此浓厚的先人氛围中熏陶,学生们耳濡目染,定会提高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四、抓住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提高人文素养。

例如:结合古诗文的学习,开展“诗配画”大赛,让学生用自己的双手,为自己喜欢的诗文配画,这不仅能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更能提升他们的文化品位。

还可以结合节假日,开展手抄报比赛,让学生用画笔和文字抒发自己对节日的理解与认知。

到了中高年级,就可在班级成立文学社团,有效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定期出版自己的报刊,班内发行,不仅能达到积累提升,还能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另外,不定期的辩论会,在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知识整合、语言表达等能力。

总之 ,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只要找准途径,用对方法,不仅注重人的社会性,更注重人的人文性,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改进美育教学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素养》马建辉

《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忻娟

《论人文素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彰显》黄林

提升人文素养提高阅读能力 篇7

关键词:人文素养,语文素养,阅读教学,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是学生应具备的一项重要技能, 现代文阅读水平一直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也是教学的难点。从历年高考结果看, 现代文阅读部分得分率明显低于其他语文知识, 因此, 提高阅读能力是教师和学生所共同关心的问题。

一、激发兴趣, 发挥学生主动性

任何一门课程, 学习的兴趣尤为关键, 语文的阅读兴趣更为明显。学生往往是解答出一道数理化难题成就感十足, 而读完一篇文章, 冥思苦想之后, 发现自己的答案竟然与专业命题的答案相距甚远, 一下就泄了气, 再也不愿钻进那让人头痛的文字堆里。基于这一点, 我们的阅读教学, 开始可以不涉及任何问题, 让学生自由地去读, 给他们一个广阔的、自由的空间, 而后, 就他们的个人所得, 随便谈出来, 无论正确与否, 老师都应从不同的角度予以肯定。这样, 学生的阅读兴趣才会提高, 才有了阅读的主动性。

二、整体把握, 提高人文素养

提高阅读能力不单单是为了理解作品, 同时也是为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这是一个综合效益。

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苦心孤诣的一个世界, 作品体现着作者的审美理念。它可以从思想、情感、知识、构思、写法、行文、语言等诸多方面为我们提供学习欣赏的范本, 而这些正是文学鉴赏的重要内容。许多文本内涵深厚, 需要我们反复品味方有所得, 这就必须使学生有一个宽松的心境和积极的心态。但是, 现在的阅读训练往往使学生只关注与试题有关的文本内容, 追随命题肢解文本, 多数情况下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最终导致答题肤浅甚至错误。这样也无益于学生的赏析和写作能力的提高。因此, 让学生自由、自主、自觉地去全面解读赏析文本, 按照阅读鉴赏的普遍规律和基本要求对文本做全方位多层面的解析评价, 既是阅读的最终目标, 也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前提条件。

文章阅读训练的直接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训练要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地对文本进行多方面的解析, 无论主题、材料、还是技巧、语言, 假以时日, 就会收到拓展学生认知视野、丰富学生材料积累、磨砺学生思想锋芒、提高学生写作技巧和语言水平的效果。而这些又反过来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

在阅读教学中采用阅读与解答分离的做法, 让学生在自由状态下反复品读甚至自由争论文本有关的内容和疑难问题, 学生形成自己的认知判断评价。最后自己的所得内化为语文素养, 转化为能力。

三、强调主体, 提高阅读能力

学生在全面把握所读文本的信息之后, 就会产生阅读结果检测的欲望。此时, 不要急于让学生去接触试题, 而是借助第一环节的自由想象和第二环节的全面解读, 就阅读文本自主命题和解答, 并将自己的试题与答案拿出来与文本的专业命题比较, 这一过程不仅再次激发学生的兴趣, 而且加强了学生探求的深度。学生有了参照, 有了对手也就有了动力, 有了难度也就有了压力, 学生的阅读就会由一般的了解变为深入的理解, 由一般的赏析变为细致的研究, 学生会自觉地去认真研究文本, 细心把握行文脉络, 选取命题切入点。在此基础上, 再研究命题的特点、角度、格式、试题的答题要求及答案要点。因为期望自己的命题完全契合文本原有的试题样式, 所以学生会使出浑身解数, 不遗余力地去做好各个环节。这样, 精密取代了粗放, 随意升华为规范, 这种变化本身就是很大的进步。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强化了思维的深度, 规范了操作的过程, 在命题结果的比较展示中给了学生一个互相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机会。

学生在对文本有了较为全面的理解把握和对命题的预测之后, 对可能接触到的命题的处理有了一定的把握。这时我们再让学生独立解决文本有关的试题, 使学生的思维由分散指向集中, 让学生会调整自己的思维角度, 适应命题的变化, 把命题要求与自己的理解把握进行对接, 经过一番斟酌筛选、组织之后, 形成自己的解答方案。这个方案的形成, 从整体看会比直接接触试题探求答案来得更快捷、更准确、更有深度, 也更加科学和规范。接着, 让学生把答案展示出来, 使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争论, 最后形成较为一致的答题方案。最后再将试题原有的标准 (参考) 答案展示给学生, 让学生评比领悟。让学生以命题者和解题者的双重身份参与学习活动, 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效率。

如何提高中学生的审美阅读素养 篇8

因此,要改变现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这种状况,就必须重视指导学生自己读书,通过朗读、涵泳、鉴赏,提高学生的审美阅读素养。

一、指导学生多读勤写,提高审美阅读素养

1、勤读。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语文阅读素养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多读,但是目前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很多,而其中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学生“欠读”。鲁迅先生描述的那种“人声鼎沸”的读书场面很难看到,不少教师能让学生在课堂把课文读一遍,或者在课中读一两个片断,这就算不错的了。更有甚者,只是让学生在预习时泛泛地读一下课文,一上课就开始讲解、分析,整堂课没有学生自己读书的活动,更谈不上审美阅读。因此,指导学生诵读、美读,显得十分重要。提高学生阅读素养的途径很多,除了上语文课时指导学生进行美读、涵泳外,平时也应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籍。在学习课文节选的名著时,要指导学生阅读全书,并为他们提供声、像等教学辅导材料。

2、勤讲。利用每节语文课前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轮流到讲台上背诗文、讲故事,也可以让学生即兴演讲。通过这些活动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并逐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学生们从熟悉、揣摩、记忆材料,到把材料讲给大家听,这个过程本身就使他们赏析作品的能力得到训练,也提高了学生审美阅读素养。

3、勤写。“读书破外卷,下笔如有神。”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的,光读不写,语文阅读素养得不到提高,光写不读,写作会变成无源之水,久必枯竭。因此,语文老师除了要求学生每期写一定篇数的课堂作文,还应鼓励学生订阅《语文报》、《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等报刊杂志,并组织读报征文竞赛,办剪报评报集,办手抄报等活动,还可以成立文学社、办文学社刊。以“写”带“读”,以读促写,无形中也就培养了自主阅读、赏析文章的能力。

二、指导学生感悟语文,提高审美阅读素养

要实现审美阅读,首先必须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欲望,培养阅读兴趣。要达到上述目标,教师的引导显得尤为重要。有位专家说,“引”就是确定阅读目标,就是制定阅读步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导”就是指导阅读方法,组织阅读交流,进行阅读评价。有的课文,学生一读就懂,容易浅尝辄止;有的课文学生似懂非懂,容易丧失信心,教师就应激励学生细致揣摩,使人们于“无疑处生疑”,激发他们深入细致地思考,获得更加深刻的领悟。

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让学生学会品读非常重要。“情”是读出来的、品出来的,“读”是要用心去读。文章的情感和韵味,气势和神采,音韵美和节奏感,不用心去诵读几遍很难体会得到蕴含在字里行间的妙处。如《再别康桥》就像一首忧伤的小夜曲,教师教学这首诗,可以使用配乐朗诵、范诵等方法让学生领悟文中那种微波轻烟似的、淡淡的离情别绪,跌宕起伏的音节和轻柔舒缓的旋律,特别是文中“轻轻的”、“悄悄的”等词,只有让学生通过美读、品读才能咀嚼出其中的情和美。

学生自己阅读课文应是他们感悟课文的基本途径,传统教学中教师注入式的灌输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摈弃,但是值得重视的是,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会弱化学生文本阅读,剥夺学生感悟的权利。有声有画的多媒体技术确实可使教学取得很好的效果,但就阅读而言,它不能代替学生对课文的文本感悟,笔者认为,没有学生自己阅读感受的过程,而借助其他任何途径使学生领悟都不是审美阅读教学所必需的领悟。

三、指导学生融景寄情,提高审美阅读素养

文学作品是作家人物艺术典型形象、意境以及蕴涵于其中的作家的思想感情、审美情趣的载体。它的外在形式是语言文字,陆机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笔者认为,要入情,必须入景,要入景就得披文。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要让学生理解这种江山多娇、气势如虹的画面和作者豁达、豪迈的胸襟,就必须引导学生运用意识流手法,展开想象的翅膀去穿越时间隧道与作者進行对话。这样才能融情于景,借景抒情。

引导学生进行审美阅读,触发审美灵感,并凭借审美对象引起学生的审美愉悦快感,既是一种享受,也是种陶冶,这样做也符合黑格尔的“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这一美学观点。

上一篇:动态加权下一篇:城市周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