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中审美乐趣培养(精选11篇)
阅读中审美乐趣培养 篇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那么, 怎样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挖掘教材, 引导学生发现美
入编小学语文教材的文章都是名篇佳作, 涉及到古今中外, 涵括了天、地、人、事、物等, 有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 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 凝炼生动的优美词句, 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 都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所有这些, 都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极好内容和形式, 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 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要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美, 教师就要认真挖掘课文中美的因素, 引导学生领略课文中的语言美、意境美、人物形象美, 使学生得到美的体验, 丰富美的情感。如:《敦煌莫高窟》中介绍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中精美的塑像和艳丽多姿的壁画, 这是一种绘画艺术的美。另外小学语文教材中还给我们提供了许多人物所体现的社会美, 如《钱学森》《滴水穿石的启示》等课文, 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为实现理想锲而不舍”这一社会美内容, 通过教学, 可使学生感受人类对真理的探索追求和为正义事业而献身的精神。
二、因“材”施教, 引导学生欣赏美
“用审美的眼光来观察, 语文课就是一个琳琅满目的美的世界!用审美的心灵来感受, 语文课就是一个满足人的精神需要的无尽的宝藏!”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在学生面前展现了多姿多彩的美, 在教师充分挖掘出课文中美的因素的时候, 更要善于因“材”施教, 采用多种手段和方法, 以达到相同的目的———引导学生欣赏美。
(1) 赏析重点词句, 让学生品味语言美。语言文字的美具体体现在准确、生动、优美的遣词造句以及清晰合理的篇章结构之中, 对文章的语言文字理解得正确、透彻, 其中的美感也就能体会出来。《小镇的早晨》是一篇淡雅清丽的散文, 描写了水乡小镇特有的风韵, 特别是第一自然段更能体现小镇的静态美, 应引导学生抓住文本“美点”, 通过自主的阅读实践活动, 让学生感受水乡小镇的魅力, 欣赏优美、精美的语言。在学习这一自然段时抓住“惊醒”和“唤醒”两个词语进行教学, 通过辨析“惊醒”与“唤醒”, 学生体会到了乡村早晨“恬静”的美”, 为后面环节的教学作好铺垫和衔接。
(2) 加强朗读指导, 让学生领略意境美。外在的自然风景与内在的心灵互相迭印, 相融为一, 这即为意境。为学生创设一种美好的意境, 朗读是一种很好的形式。教师可根据课文的特点, 运用范读、自读、引读、议读、齐读等多种形式来引导学生深入感悟文中的意境美。教学时有目的地采用多种形式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 学生会情不自禁地被课文所吸引, 进入美的意境, 体验美的情趣, 受到美的熏陶和教育。如《桂林山水》一文, 描写桂林的山运用排比句式, 语句对称工整。教学这样的句子, 可通过引读、齐读、议读、分小组读等朗读方式, 理解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进而使学生体会出美的韵味来。
(3) 剖析人物形象, 让学生感受形象美。审美的主要对象是形象, 美是通过具体的形象来表现的。在小学语文教材课文中, 作者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审美评价, 总是通过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而自然流露出来的, 并以此感染人、教育人。而人物的对比又是剖析形象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形象的美丑往往在相互对比中显现。如《嫦娥奔月》这篇课文, 就含有对比因素。教学中, 可引导学生抓住以嫦娥、后羿和逄蒙为代表的两种人和事进行比较分析, 使学生认识到什么是真、善、美, 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培养学生鉴别美丑的能力。
三、发挥想象, 引导学生拓展美
学生虽然审美经验不多, 但也绝不是一张白纸, 教师应当结合课文内容引导他们选择角度, 用自己的经验去补充形象、丰富形象, 再创造出新的审美意象来。宋代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里有这样两句诗:“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此句运用以少胜多的独特写法, 写出了诗人游园虽未遇主人, 却从伸出墙头的一枝红杏看到了满园春色后的喜悦心情, 充满理趣, 从而成为千古名句, 被人们所传诵。为了开拓学生的想象, 我设计了一个小练笔:假如你是诗人, 透过这“一枝红杏”会看到怎样的“满园春色”呢, 发挥你的想象, 将你看到的景色写下来。学生饶有兴致, 立刻提笔写作, 美妙的想象融入了学生对美的理解和创造, 这样, 学生就不会觉得美是抽象的, 而是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美, 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
总之, 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审美修养, 努力探索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的途径和方法, 只要从学生和教材的实际出发, 重视美育的渗透, 就能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 逐步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练就一双发现美的慧眼, 把语文课程标准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要求落到实处。
阅读中审美乐趣培养 篇2
虽说人类具有爱美的天性,但一个人与生俱来的审美意识存在着模糊性和朦胧性,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更重要的是靠后天的学习和实践。因此,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让学生大量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文学名著都经过历史的考验,才成为人们公认的具有审美价值的精神财富,它们无不是作者“情动于衷”的呕心沥血之作,生活美、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无不见诸其中,经常性地阅读名著可以使学生凭借个人的经验,通过感知、想象、理解和投射,自觉地去发现美、感受美、学习美、领悟美和创造美,从而丰富审美情感,提升审美能力。
一.形象再现,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
审美感知力就是指个人把握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各种审美特点的能力,是审美主体全部审美过程的第一步。它往往取决于主体的意识指向。它的形成不是单纯地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而是从具体审美对象出发,通过生动的直观,由单一到丰富的过程。朱光潜说:“美感起于形象直觉。”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总是从感知开始的。换言之,感知是学生开始审美的初级层次,需调动学生审美直觉力去感受作品的语言和形象。感知又是美感的门户,审美必须有一个对象作为外来刺激,主体通过感知才能产生美感。因此,学生审美感知力的培养离不开具体的文学形象。
对于众多文质兼美的作品,要感知作品的语言美就要从朗读开始,因朗读是感知的主要方式,是获取作品美感的途径,把无声的文字演绎成有声的语言。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实现“学生--文本--作者”三者的直接对话,才能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美感。如有感情地朗读《繁星春水》、《爱的教育》、《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傅雷家书》等作品,可以借助作品的语言文字,使读者置身于作品的情感氛围中,再现形象,跨越时空,跟作家、作品进行心灵对话,从而感悟和体验到作品真挚而深沉的思想精髓,感知爱的真谛,产生美的体验。
文学作品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社会的,同时又以形象教育读者,影响读者整个精神世界。阅读时,人们总要调动以往的经验作为补充,把过去曾经建立的某种暂时的联系恢复起来,从而使过去经验中的情绪附着在当下的表象上,使审美对象融入某种程度的情绪因素。也就是把作品中的形象付诸于生活的实际,从再现形象中感知美、领悟美。刘勰将这种审美感知特点形象地描绘为“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在作品阅读中,教师就要帮助学生将主观情绪与审美对象所带有的情绪色彩和谐统一,并使之活跃起来。
二.意象透视,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
审美想象力是将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组合成能产生审美感受的新表象的能力。想象对于审美非常重要,英国批评家艾狄生曾说:“一个人如果想真能鉴赏一部作品,并能给予恰当的评价,他就得天生有很好的想象力。”因为文学有着超越文字表面的丰富的意象世界,如果不能领悟文章深层次的意境,就无法感受到其中的审美价值。一部部文学作品其实就是一个个具体而微化、人化的自然,就是一个个森罗万象、神秘多元的世界,这也是美的根本源泉。学生走向这个美的世界就是从阅读开始的。他们从一个个抽象的文字符号出发,凭着他人的描述,透过意象,通过想象,使那些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形象鲜活起来。这种审美想象力越丰富,他们对审美对象的认识与把握就越具体,对审美对象的再造就越真实。
“形美以感目,音美以感耳,意美以感心。”“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把握,关键在于读者“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对作品意象进行透视解码,发挥读者的审美想象力。语文教师应借助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指导学生通过诗歌的意象、散文的意境、小说的情节和环境的蕴含、戏剧的潜台词,结合他们的生活体验去感受和想象,让作品中的画面活在眼前,使作者的意蕴酿于心中,以此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和对作品优劣的判断能力。
如《老人与海》中老渔夫桑地亚哥在经过三昼夜战胜巨大的大马林鱼后,又反复遇到鲨鱼的袭击,在搏斗武器一件件失去时,能凭着永不言败的精神杀死、打伤无数……这样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搏斗场面,可以使人产生一种心灵的震撼:人类在跟强大势力搏斗时,具有非凡的毅力、坚韧的斗志和无与伦比的力量。这样的美,只有在经过对一系列的意象进行透视后再能感受到。
三.人物剖析,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力
儿童文学作家秦文君认为,“最好的素质教育就是让孩子懂得鉴赏”。审美鉴赏力是指在理性的层面上,对审美对象的意蕴和外在形式进行鉴别、批评的能力。它除了可以从作品中的形象、意象上进行训练外,还需要对作品中的人物进行性格剖析和价值判断。
文学作品“是人性、社会性与大自然的调和”,又“是主体内在精神和独特个性的自由显现,是生命力、创造力的文字外化”。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就是通过对作品中的人物、事物、内容的分析,使读者在对作品体验的基础上,由情入理,借助语言感知形象,产生审美效应,把审美感受上升到审美意识上来,以此提高审美能力。文学作品的美包含着人们对生活的真实感受和情感,如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和离情。从作品中人物的身上,读者分明可以感受到人世间的离愁别怨、爱恨情仇,无不洋溢着人情和人性的霞光,无不给人以深深的启迪和顿悟。在剖析和对照中,潜移默化地使读者的心灵得到净化,使人格得到升华。
即使是悲剧人物和丑恶形象,也同样有着很高的审美价值。
对于悲剧人物,如可怜的窦娥、不幸的祥林嫂、隐忍的鲁侍萍、绝望的安娜卡列尼娜、悲惨的芳汀等,作家有意将他们身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通过挖掘这些人物的悲剧实质,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正直善良的品质,激发他们同情友善的审美情感,同时,还使他们学会理性分析现实,探究悲剧产生的社会根源,从而提高审美情趣。
对于像《红楼梦》中的王熙凤、《儒林外史》中的严贡生、《祝福》中的鲁四老爷、《人间喜剧》中的葛朗台、《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别里科夫等,都是集百丑于一身的“至丑”。作家正是通过对丑的赤裸裸的暴露和鞭挞,曲折地反映出作家的审美理想。阅读指导时,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作品中的丑行,剖析丑类们肮脏的灵魂,以此培养批判与憎恶的情感,通过“审丑”达到“审美”的目的。对丑的厌恶越深,便是对美的向往愈切。由此,具有负价值的丑类便成了具有审美价值的典型,培养学生丰富的审美情感,同样少不了这类形象。
四.主题挖掘,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
席勒在《美育书简》中认为,在力量的王国中,人与人以力相遇,因而人的活动受到限制;在伦理的王国中,人与人以法律相对峙,人仍要受到限制;只有在审美的王国中,人可通过自由去给予自由,因而会给社会带来和谐,也使人成为和谐的整体。这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审美与创造的内在机制,也就是说,通过审美,解放了人的感性,激发了人的灵性,开拓了人想象的空间,从而开发了人的审美创造力。
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有“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无畏精神,有“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的仁爱之道,有“礼之用,和为贵”的宽容之心,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善心德行,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节操守,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襟,有“将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的信仰追求……这些载入史册的人文精神于当今时代仍值得继承和发扬。当审美情趣上升到对时代文明的认同时,“关爱他人、乐于奉献”的公德意识、“开拓创新、勇于拼搏”的进取精神、“爱我家乡、兴我中华”的爱国情怀等,这些放射着理性审美光芒的主题,将会在学生的笔下、身上得到演绎和光大。
如读《鲁滨逊漂流记》可以让人领悟到:“一个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只要有志气、有毅力、爱劳动,就可以作出不平凡的事业”等美学主题。指导阅读时,帮助学生获得理性的共鸣,进而要求他们把这些美好情操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指南,以此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
语文教育是人文化的教育,我们语文教师要把学生培养成理解文学、并懂得表达内心对美的感悟的人,就要鼓励学生放开活跃的思维,去探究、感悟文艺作品中所蕴含的社会意义、历史意义、人生意义,甚至哲学理念,用他们的智慧去作伦理的、社会的、政治的、历史的实践、探索和表达,让情与理和谐外化,实现审美的再造和升华。
总之,让学生广泛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可以让他们在探究到文学美的同时,学会分辨生活中的真善美、假恶丑,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明确人生理想当追求崇高与伟大,人生价值在于矢志不渝地为理想而奋斗……这应该就是在课外阅读中培养学生审美探究能力的意义之所在吧!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篇3
关键词:朗读中欣赏美;充分地读;感受语言美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099-01
《语文新课标》中指出:“语文课程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广泛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而阅读教育是学生获得审美体验,提高审美素质的重要途径。作为教师,应该遵循教学规律,让我们的课堂焕发审美的光辉,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在朗读中欣赏美
朗读,即放声地诵读课文,把作品的感情表达出来,读时不但要动口,还要动脑、动情,而这一过程却是在形象地展示课文的语言美、形象美、情感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激发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享受审美的乐趣。《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又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由此可见,朗读在阅读教学的重要作用。我们课文中有许多生动感人的形象,自然优美的景致,快乐繁琐的小事,这些内容要很好地理解和把握,要借助于我们的朗读。通过朗读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生动感人的画面,在朗读时入情入境地品味语言美,但是这一环节里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每一篇课文都适合朗读,朗读也并不都相同。
1、充分地读
学生每拿到一篇课文,首先应该让他们对文章充分地读,一定要读在先。这时不求甚解,但一定要读得充分,读足读够,学生在尽情地朗读中,自然可以达到整体感知,并有所感悟,为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可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1)自由读,这种读具有全面性、全体性。让全班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但注意要出声读、大声读。
(2)选择读,这种读是在点上。在自由读的基础上,让学生选择最喜欢的一段来读或选择自己读得最好的一段来读,这一环节可以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充分地展示自己。学生会无形中学会选择学会评价。同时,也可以促进同学间的相互学习与提高。
2、一石激起千层浪——感受语言美
一篇适合朗读的课文不可能同一内容都带给学生相同的感受,学生的感受会随着作者情感的起伏而有所不同,但是相同的是都有一个兴奋点。在这个点上学生的情感最活跃,学生的感受最深刻,学生的领悟最到位。那么,我们就要抓住这个“最佳时机”激起“千层浪 ”。大多数课文中总会有几个句式在朗读中特别上口或者特能激起学生的朗读欲望,那么这就是最好的突破口。在教学《桂林山水》一文时,当学生读到文中“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围绕着这样的山,在……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段时,学生的语调有了明显的变化,因为这段使学生领略到祖国的大好河山的自然美,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快乐无比,提高了阅读的兴趣。
二、在理解中读,感受意境美、形象美、品味语言美
在初步学习,充分朗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将进入课文内容时,我们还是应以读为本,要将理解与朗读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读启悟,以悟促读,从而在理解的基础上更深入更深刻地朗读,以便于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1、借助音乐,感受意境美
阅读的过程是把文字信息转化为生动的表象组合的过程,如果是朗读,还是把一个无声的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过程。这个过程充满想象,充满着不可理喻的情感体验,对文字的理解,对思想的发掘,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凭借这个过程来实现,如指导朗读《索溪山谷的‘野》一文中,作者描绘山所具有的独特魅力时运用了很多优美的词语和佳句,为了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它的美丽,我在设计这环节时,为学生配了一段舒缓的音乐,让学生在音乐中如情入境,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从而与作者产生共鸣。又如《匆匆》一文是朱自清写的一篇散文,对于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于是我便在相应的文字处配上合适的音乐,借助音乐让学生体会到朱自清对于自己曾经虚度时光的悔恨,体会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美,从而懂得珍惜时间。
2、借助多媒体,感受形象美
在教学《鸟的天堂》一课时,多媒体动态画面,在那丛绿得耀眼的榕树丛中,不时地飞过数不胜数的鸟儿,它们或白、或灰、或黑、或花、或歌、或扑翅、或追逐……这种自然美无不让人在那静谧优雅的环境中精神为之一振,确如天堂的感觉,同时也让学生深深地体会到了作者为什么在离别时会感到一些留恋,发出“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的感叹,仔细欣赏完图后,再让学生从文中找出具体表现画面内容的句子,再加以朗读,这样一来,图文对照,使学生对大榕树的外形美,以及众鸟欢腾的热闹气氛有了真切的感受。又如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为了使学生深刻领会邱少云的严守纪律,勇于献身精神。我精心安排学生朗读第八自然段。当学生读到“像千钧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不动”时,我播放了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在动感的画面里感受邱少云为了整个作战的计划,为了整个班,这位伟大的战士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也一动不动。看了这部录像后,学生真切地感受到邱少云的伟大,一种敬意之情油然而生。此刻让学生来读,学生的情感很自然地和文章融为一体,和作者产生共鸣,在心灵上受到震撼。
阅读中审美乐趣培养 篇4
一、在对比中体会形象美
对比是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发现文章中美与丑的强烈对比, 不断在揣摩、理解中感受到美的形象。如《少年闰土》这篇课文, 鲁迅笔下的“知道无穷无尽的稀奇事”的少年闰土与“素不知道这一切”少爷公子们的两种形象就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教学中, 教师要让学生把握住少年闰土“知道海边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与少爷们“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四角的天空”进行比较, 学生便会发现闰土是一个活泼可爱、知识丰富的农村少年, 而少爷们只不过一群孤陋寡闻、鼠目寸光的纨绔子弟。通过强烈的形象对比, 在学生的心目中, 一个健康活泼、聪明能干、知识丰富的农村少年的形象跃然纸上。诸如此类的优秀形象还有许多, 有伟人, 有贫民, 有中国的, 有外国的, 有古代的, 有现代的, 美丽纷呈, 各具特色。而这些形象的美往往通过对立的两个方面体现出来。因此, 教师应着力引导学生对人物之间的外表与内心、客观与主观、形象与本质进行相互比较, 让他们在对比中认识美、体验美和评判美。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打好审美的基础。如《西门豹》这篇课文, 就有强烈的对比特点。教学中,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以西门豹和巫婆为代表的两种人和事进行比较分析, 组织学生展开讨论, 各自在不同的角度上发表对美与丑的不同看法, 通过借鉴、比较, 使学生认识到什么是真、善、美, 什么是假、恶、丑, 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对美丑的认识, 培养学生强烈的审美能力。
二、在想象中拓展意境美
我们教育的对象是小学生, 他们毕竟受教育知识及生活阅历的局限, 对事物的认识是肤浅的, 对美的鉴赏力不高。因此, 教师除了要鼓励他们展开大胆、合理的想象外, 还得教给他们掌握想象的方法, 在想象中不断体味文章所表达的美的意境。所以, 教师在教学中, 要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特点, 凭借熟悉的有关情景让学生展开想象, 根据事物的发展, 让学生进行推理想象, 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合理想象,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两个写景的句子, 诗人融情于景, 借景抒情, 展现了深邃的艺术意境。为了开拓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以“假如我就是诗人, 那是怎样的情景”的假设进入原有的意境, 这样, 学生就可根据教师的点拨, 展开想象的翅膀, 体会这首诗的诗情画意;春暖花开的长江两岸, 彩碟翩翩起舞, 百花散发着芬芳, 江面滚滚的波浪向东流去, 一叶扁舟借着长江之水, 一直漂到水天相接的地方, 最后消失了……这美妙的想象融入了学生对美的理解和创造之中, 即使是不同程度的学生也能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 要充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在推敲中欣赏语言美
在小学语文课文中, 诗歌用字精练传神, 散文句式优美多样, 记叙文对话富有个性。教学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推敲、欣赏, 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语感, 又能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
(1) 推敲传神的词语。一般地说, 诗人和作家都十分注重用词的传神, 它的精妙之处就在于既形象又包含丰富的内容。课文《鸟的天堂》中作者写道:“那么多的绿叶, 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 不留一点缝隙, 那翠绿的颜色, 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 似乎每一片树叶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这段话写得很生动, 其中的“堆”字用得特别传神, 它描绘了树叶一片挨着一片, 层层叠叠的情景, “明亮”一词形象地写出树叶的色彩明亮富有光泽, “颤动”一词把静态的树叶描绘得栩栩如生。这些词语我们如不引导学生认识琢磨, 就很难体会出文章所表达的美感。
(2) 欣赏优美的句子。散文在小学语文教材占有一定的比例, 每一篇散文都是一个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好素材。生动的语言总是依靠优美的句式来表现。有的句式对称, 讲究工整美, 有的句式参差, 讲究段落美。如《桂林山水》这一课, 作者不仅用词十分传神, 而且句式也非常讲究, 在写出“山、水”这两段中, 恰到好处地运用了工整的排比, 琅琅上口的语感, 把水“静、清、绿”和山“奇、秀、险”的特点描绘得淋漓尽致。在教这类句子时, 我们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 分析各分句之间的结构联系, 使学生充分回味其优美韵味, 使学生在欣赏中得到美的熏陶。
阅读中审美乐趣培养 篇5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 审美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3-0190-01
语文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基础性课程之一,语文教学影响着小学生语言素质、审美能力、理解能力、社交能力、价值观、情感态度的形成与发展,而阅读教学时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做好阅读教学,对促进学生上述素质与能力的发展均有着重要的意义。但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多重视知识的讲解和课文分析,却忽视了审美教育,导致学生感受不到美文的“美”,久而久之将造成审美意识淡薄、审美能力低下的问题,因此,将审美教育渗透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势在必行。
一、激发兴趣,营造审美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使学生将阅读当做习惯,从而自主地在课堂上和课外时间进行阅读,进而使语言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变得事半功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采用的材料多为儿童文学作品,包括儿歌、儿童诗、童话、寓言、儿童散文、儿童小说等等,这些作品本身具备一定的趣味性,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充分挖掘并展现作品的趣味性,以激发阅读兴趣。
对此,我们可以通过导读,或示范朗读课文或阅读材料的片段来营造审美氛围,或者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与文章有关的图片、视频、音乐等,来渲染美的氛围,更可以借助语言描述渲染美。总之,只有充分激起学生对文章的兴趣,并营造出轻松、愉悦的审美氛围,才能在阅读教学中更顺利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二、强化品读,发现语言美感
汉语言文学的审美因素大多是隐性的,多蕴含在语言文字当中,而小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如不加以点拨则难以使其体会到语言的美。因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应重视品读教学,尤其要找出课文或阅读材料中精彩的语句或字词,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小组讨论、聆听老师讲解的方式来分析和品位其中的情趣与美感,进而体会到语言文字和语言含义的统一性,并领略到语言文字内敛、流畅、和谐的美感,久而久之学会发现美、感受美。
三、加强朗读,引发情感共鸣
文学作品的“美”,不仅仅停留在文字表面,也蕴含于文章的思想情感,因此,要使学生全面体会文章的美,应引导其揣摩和感受文章的思想情感。而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讲究“以声传情、以情感人”,也就是说,可通过朗读,来使学生感受文章的思想情感,并以文章所体现出来的,作家高尚的情操和独特的思想来感染学生,并使学生感受到其中的“美”。因此,在学习新的课文或阅读材料时,我们可鼓励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文章,并边读边体会文章的思想情感。但值得注意的是,小学生的理解水平和人生阅历有限,有时难以快速理解文章中蕴含的情感,因此在朗读前,我们可进行适当的铺垫和讲解,如介绍作者的生平、文章的写作背景等,以此为学生挖掘和体会文章思想情感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激发想象,引发审美体验
文学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许多课文和阅读材料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抓住文章与生活的联系,则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想想和联想,通过想象,我们可以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和阅读材料所描绘的景象和展现的思想情感,进而引发相应的审美体验。例如,在学习《望庐山瀑布》时,“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我们引导学生联想生活中见过的,或在电视上、网络视频上见过的瀑布的景象,使瀑布的景象浮现在他们的脑海,进而使其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诗人所描绘的瀑布喷涌而出的美好景象,进而对诗中的意境产生更深刻的体会使审美情绪更加丰富。
五、重视审美,优化评价体系
在以往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往往很少将审美意识及其相关指标纳入教学评价体系,学生的审美意识培养情况得不到及时、客观的评价和反思,进而被长期忽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进一步优化小学语文阅读评价体系,对此可采取以下两项措施:一是丰富评价内容。将审美意识相关指标纳入评价体系,例如学生能否判断文章的语言风格,能否体会语言的美感,能否用自己的话表述自己喜欢的美文“美”在何处等等;二是丰富评价主体。由于审美意识的评价是一项定性评价,需要人们的全面观察才能做出合理的评价和判断,而阅读教学中,教师一人需要面对几十名学生,难免对部分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能力做出片面的评价,因此,我们应将学生自评、小组成员互评、家长评价、教师评价等评价策略结合起来,使评价主体进一步丰富,进而对学生的审美意识、能力做出更合理的判断,并通过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基于学生更有效地激励。
综上所述,小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通过激发学习兴趣,创新教学方法和模式,分层教学以及优化评价策略等手段来引发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审美体验,以逐渐提升其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悦.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与审美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3(3):179.
[2]张忠艳.探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审美素养的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4(1):84.
[3]礼贺元.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构建[J].中国校外教育.2016(2):7.
阅读中审美乐趣培养 篇6
关键词:阅读鉴赏,审美情思,语文教学
人的审美需要是随着人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 是人表现自己的生命并从这种表现中获得享受的需要。青年学生限于阅读经验, 思想还不够成熟, 容易形成偏激和片面, 因此更需要美的熏陶使自己完美起来。如何在语文阅读鉴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思, 一直以来是我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 经过多年的教学积累, 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细读深研梳理分析
矛盾先生曾介绍自己的阅读心得:“第一遍最好很快把它读完, 它好像在飞机上鸟瞰桂林城的全景;第二遍要慢慢地读, 细细地咀嚼, 注意到各章各段的结构;第三遍就要细细的一段一段地读, 这时要注意到它的炼句炼字。”就文学作品而言, 按照“整体—局部—整体”的方式阅读, 是一个较好的方法, 这样就可对作品有个既具体又全面、既微观又宏观的认识。在语文阅读鉴赏的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善于把大作品读“小”, 把小作品读“大”。具体地说, 就是阅读篇幅较大的作品时, 要有一种抽象的概括能力, 能抓住作品的主要线索, 理清故事的主要情节, 把握人物的主要特征。在阅读篇幅短小的作品时, 要运用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去填补作品的思想空间和艺术空间, 从一片小天地中看到一个大世界。如《宝玉挨打》一文很长, 通读全文时最好很快把它读完, 梳理故事的来龙去脉、主要人物;然后抓住“挨打”这个线索细读, 理解挨打前“山雨欲来”的层层虚实铺垫, 挨打中的电闪雷鸣的激烈状态, 挨打后各色人物的登台表现;最后再高屋建瓴地审视全文, 将自己对各部分、各方面的理解与分析放在宏观的条件下概括、综合, 在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中获得对作品主旨、人物形象及艺术成就的认识。
二、抓住要素关注性格
小说有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三要素。作品的人物不是现实的人, 而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杂取种种, 合成一个”创造出来的典型人物, 通过这样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 更集中、更有普遍的代表性。阅读作品, 要注意理解人物形象, 分析人物性格特征。故事情节描写生活事件发展、演变的全过程, 是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旨的手段。如《宝玉挨打》中就通过宝玉结交艺人、私赠礼物、同情弱女子、惨遭毒打也不改初衷等层层推进的情节, 揭示了他蔑视功名利禄、追求个性自由的叛逆性格。再如《雷雨》, 它在错综复杂的人物纠葛中反映了旧社会的残酷现实, 展示了畸形的具有强烈封建性的资产阶级的罪恶, 表现了工人阶级和资本家的阶级矛盾, 从而透露出那畸形的社会制度必然崩溃的信息。鉴赏时, 要注意剧中所表现的矛盾冲突, 分析这些矛盾冲突的形成和发展, 体会语言所表现的人物性格特征。人物的活动和情节的发生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环境描写为刻画人物性格、展开故事情节提供了背景。如《荷花淀》中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 渲染了清新宁静的氛围, 烘托了水生嫂勤劳淳朴、温顺善良的形象。情景相生, 表现了人物爱国爱家乡的感情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场景更迭, 也为情节的展开作了铺垫。
三、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文学鉴赏是对作品感知、体验、判断、评价的过程, 也是一种审美心理活动。“入乎其内”指阅读者要“进入”作品, 对作品进行审美感知和审美体验。阅读一部好作品, 我们常常手不释卷, 甚至废寝忘食。这是因为阅读时通过语言的媒介, 获得了对文学作品中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 引起思想感情上的强热反应, 得到审美的愉悦和享受。当我们对作品做进一步的审视和欣赏时, 通过想象和联想就会在自己头脑中“再造”出作品中的艺术形象, 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去补充它、丰富它。这时美的感受更加丰富和强烈, 自己的情感也融入艺术形象, 甚至与他同悲同喜, 形成情感共鸣, 整个身心沉醉于美的体验之中。“出乎其外”是指鉴赏者要能走出作品, 进行理智思考, 对作品作出审美判断和审美评价。在进入作品时, 我们的情感常常是不能自主、不能控制的, 体验是强烈的、情不自禁的, 来不及进行理性的思考。而当走出作品时, 掩卷而思, 就会从“入迷”中清醒过来, 恢复正常的认识过程。对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各个方面开始理性判断, 并进一步分析、对比、概括、推理, 挖掘形象的深刻意蕴, 悉心领会艺术美的真谛, 探索作品的社会意义。如小说《蓝蝴蝶》清晰地反映了战士冷小刚对白衣天使安玲审美的心路历程:审美知觉—审美想象—情感共鸣—审美理解—感悟创造。这是一首美的颂歌, 我们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认识到美对于人的生存、生活, 对于人的精神境界和终极关怀的巨大作用和深远意义。小说从一个侧面歌颂了白衣天使安玲的心灵美, 介绍了她恪尽职守, 忘我抢救战士生命的感人事迹。可以说, “出乎其外”更多的是审美理解, 它把握了对象的本质意义, 能推动人理智又感性地去创造美、发展美。
四、领悟意蕴升华人格
文学形象中蕴涵的思想感情等构成了某种深厚的审美意蕴, 我们应在对文学形象的感受体验中去了解历史与现实, 丰富生活经验, 洞悉人生真谛, 使自身人格得到升华, 心灵得到了净化。如《石缝间的生命》通过对“洒落到天涯海角的”的石缝间生命的描述, 赞美了石缝间的生命那种倔强和崇高的品格, 生动形象地向人们揭示了生命是不可遏制的, 生命的内涵就是拼搏。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启示学生积极思考, 做生活的强者, 在最困厄的环境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锤炼自己, 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 生命才会更为辉煌壮丽。俄国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艺术能在任何人身上产生作用, 不管他的文明程度如何, 而且图画、声音和形象能感染每一个人, 不管他处在某种进化的阶段。”当年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纪念馆开馆时曾接到一个邮包, 是一个曾经的小偷寄来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他在读过小说之后幡然大悟, 终于成了一位自食其力的工人。这是艺术意蕴的魅力, 感召着人们去自觉地把自己锤炼成一个人格高尚的人, 从而不断提高自身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总之, 文学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 通过曲折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形式。文学艺术形象不能通过读者的审美感官来直接感知, 而要靠读者以语言符号为中介, 通过联想和想象间接地来体味、把握和理解, 然后作品的形象方能转化为读者的头脑中的形象。因此, 教师在语文阅读鉴赏的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掌握阅读文学作品、感受艺术形象的方法, 并且能够运用这些方法再塑艺术形象, 领悟审美意蕴, 使我们在悦耳、愉目、赏心、怡神的精神享受中得到思想、认识、道德、情操等方面的教益, 进而加深对人生的了解, 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 增强对生活的热爱。
参考文献
[1]于淑杰, 张谷平.语文应用基础教学参考[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2]王杰.美学原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阅读中审美乐趣培养 篇7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审美素质,阅读能力
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采用丰富多彩、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 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促使其积极参与, 通过丰富的情感、情境体验, 在对课文的感知中深化审美能力, 将自己转化为阅读的主人, 提高阅读能力。
1 审美素质的培养
1.1 在对比中体会形象美
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发现文章中美与丑的强烈对比, 不断在揣摩、理解中感受到美的形象。如《少年闰土》这篇课文, 鲁迅笔下的“知道无穷无尽的稀奇事”的少年闰土与“素不知道这一切”的少爷公子们的两种形象就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教学中, 教师要让学生把握住少年闰土“知道海边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与少爷们“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四脚的天空”进行比较, 学生便会发现闰土是一个活泼可爱、知识丰富的农村少年, 而少爷们只不过是一群孤陋寡闻、鼠目寸光的纨绔子弟。通过强烈的形象对比, 在学生的心目中, 一个健康活泼、聪明能干、知识丰富的农村少年的形象跃然纸上。诸如此类的优秀形象还有许多, 各具特色。而这些形象的美往往通过对立的两个方面体现出来。因此, 教师应着力引导学生对人物之间的外表与内心、客观与主观、形象与本质进行相互比较, 让他们在对比中认识美、体验美和评判美。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1.2 在推敲中欣赏语言美
首先, 推敲传神的词语。一般地说, 诗人和作家都十分注重用词的传神, 它的精妙之处就在于既形象又包含丰富的内容。课文《鸟的天堂》中作者写道:“那么多的绿叶, 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 不留一点缝隙, 那翠绿的颜色, 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 似乎每一片树叶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这段话写得很生动, 其中的“堆”字用得特别传神, 它描绘了树叶一片挨着一片, 层层叠叠的情景, “明亮”一词形象地写出树叶的色彩明亮富有光泽, “颤动”一词把静态的树叶描绘得栩栩如生。这些词语我们如不引导学生认识琢磨, 就很难体会出文章所表达的美感。
其次, 欣赏优美的句子。散文在小学语文教材占有一定的比例, 每一篇散文都是一个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好素材。生动的语言总是依靠优美的句式来表现。有的句式对称, 讲究工整美, 有的句式参差, 讲究段落美。在教这类句子时, 我们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 分析各分句之间的结构联系, 使学生充分回味其优美韵味, 使学生在欣赏中得到美的熏陶, 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秀丽多姿的桂林山水的强烈情感。
再次, 琢磨富有个性的对话。人物对话是刻画人物形象的一种方法, 在引导学生琢磨人物对话时思考, 为什么这句话他 (她) 讲合适, 别人讲就不合适。从而体会出人物性格特点乃至思想品质之美感。
1.3 审美创造力素养的培养培养
学生审美创造力是小学语文审美教育的最高目标, 也是小学生素养的最高境界。审美创造力教学就是通过语文审美教育, 启迪学生创造美的灵性, 点燃审美的智慧灭花, 使他们在语文课的教学中, 有所发现, 有所创造。学生学会了发现文美、感受文美、表达文美、创造文美, 这本身就涵盖了语文的基本功能。以《望庐山瀑布》一课为例, 确立本课“寻找美——表达美——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美育主线,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字词“生、挂、飞流、直下、疑、落”等, 结合字词的意境去领会读的节奏、情感, 继而鼓励学生用所积累的语言文字自由表达自然景观。带着这些初步的感受进入课文的学习, 在学习中体会、感悟文章所表达的语言文字美、作者的情感美、描写的意境美, 在感悟的基础上再进入鉴赏和创造的环节。教师可以让学生模仿《望庐山瀑布》的意境, 通过浏览家乡的名山大川, 创作一篇体现学生自我感受的诗歌或散文, 进一步挖掘学生创造美的潜质, 提升审美创造力的素养。
2 阅读能力的培养
2.1 创设意境, 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首先, 创设良好语言环境。教师的教学语言既是承载教学内容的载体, 又是学生的语言样本。《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提出,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精心设计导言, 尽快把学生引入语文的情境上来, 使他们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 渴望阅读, 期待阅读。同时, 教师不仅要精心设计“导言”和“结语”, 更要讲究教学语言艺术, 还要体现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 贯穿于与学生的交流过程。
其次, 音乐渲染气氛。运用音乐来渲染情境, 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课文中的形象、画面及作者的感情。教师精选那些和课文内容、意境、作者情感相一致的乐曲。教学开始时营造气氛, 教学过程中烘托气氛;也可以采取配乐朗读等形式, 既能体现学科之间的整合, 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次, 角色表演展示。在那些描写人物形象、动物形象的课文中, 通过学生和教师分别扮演课文中的角色, 学生既熟悉了角色和课文内容, 又在展示情境中自然而然地由入境而入情, 逐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作者表达情感的体验。《小母鸡种稻子》这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涉及稻子及种稻子的过程, 对于农村的孩子并不陌生。学习本文时, 我设计一个分角色表演。根据课文内容, 先让学生在小组内分角色表演“小鸡、小鸭、小猫和小猪”, 再由各组推荐一个同学合作表演, 以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 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2 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会阅读
有目标地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是提高阅读速度和质量的有效策略。这里的“目标”, 首先是指导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阅读计划。补充与课文同步的阅读材料。如每学完一篇课文, 引导学生阅读与课本相配套的阅读材料。这样, 学生可以明确读什么, 为什么读, 怎样读。其次是指导学生关注语文教材中重点文章所表达的重点语句, 关注自己认为重点的语句或信息, 使学生在阅读中能有区别地阅读重点的和非重点的信息。平时注意引导学生学会精读吟诵, 学会快速阅读。
2.3 启发学生在阅读中积累
积累, 顾名思义, 靠的是日积月累的功夫。毛泽东说过“语言这东西, 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 非下苦功不可。”这里所说的“苦功”就是指多读多写。不熟读、背诵、博览大量的诗文, 不进行相当数量的练笔, 要想学会读写是不可能的。低年级学生只对动感强的事物或事情过程中动感强的感兴趣, 注意的过程也是以无意注意为主。因而, 教师在语言表达和积累方面, 首先要增强学生的语言感受力。其次, 要增加学生的词语积累。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在口头或书面表达时, 如果没有丰富的词汇就不能准确地描绘事物, 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所以, 在阅读教学中注意词语积累显得尤其重要。鼓励学生采取多诵读、多记忆、勤动笔等方法进行积累。同时, 学到好的词、句、段时, 引导学生体会“好”在哪里, 同时让学生做好笔记;引导学生多举例、多运用, 进行理解性的记忆。
参考文献
[1]黄刚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初探[J].吉林教育, 2009 (5) .
[2]许晓宏.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 2008 (36) .
[3]卢凤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J].企业家天地, 2007 (6) .
[4]刘中慧.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J].科教文汇 (中旬刊) , 2009 (5) .
[5]孙玉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J].新课程 (小学版) , 2009 (5) .
[6]张艳琴.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之浅见[J].新课程 (小学版) , 2009 (5) .
阅读中审美乐趣培养 篇8
一、精心设计导读,激发审美兴趣
学生阅读的动力源于兴趣,只有有兴趣,阅读的动力才会越来越强烈,阅读效果也会更好,教师也才能更好地渗透审美。为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导读,通过精彩的导读,将学生的审美兴趣激发出来,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融入语文阅读课堂。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台湾的蝴蝶谷》这一课时,教师以语言加图片的形式设计导读,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师:同学们,大家有没有看见过蝴蝶呢?
生:有,我们在学校的花丛中经常都能见到各种蝴蝶,美丽极了。
师:大家有没有见过成群的色彩斑斓的蝴蝶呢?
(学生摇头)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台湾的蝴蝶谷》,为什么台湾有蝴蝶谷呢?台湾蝴蝶谷的蝴蝶又是怎么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组有关台湾蝴蝶谷的精美图片。
教师利用多媒体幻灯片,自动播放台湾蝴蝶谷的图片,让学生陶醉其中,审美兴趣不断被激发出来。随着图片的轮回播放,学生被各种各样的蝴蝶图片吸引住了,学习情绪不断高涨。此时,教师抓住机会,带领学生一起阅读文本,欣赏作者笔下美丽的蝴蝶谷,体验蝴蝶之美。
二、丰富课堂策略,培养审美情操
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操并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和策略,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发展需要,不断丰富语文课堂审美教学策略,不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促进学生发展。
1.主题感悟,体会自然美。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不乏描绘大自然美景的文章。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展开主题感悟活动,引导学生体会自然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目前,小学生缺乏的正是发现美的眼睛,很多自然美景美不胜收,但小学生却无动于衷。为此,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审美情感,利用语言有意识地促进学生感悟,从而发现美、体会美。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黄果树瀑布》时,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感悟山川景色之美。黄果树瀑布作为大自然的杰作,其落差之大,让人为之震撼。在语文阅读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瀑布之美,体会瀑布的壮观气势。再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夕阳真美》这一课时,教师主要引导学生感受夕阳西下的黄昏之美。本文以“夕阳西斜—下沉—躲到西山背后”为顺序,紧扣“美”的字眼,描绘出夕阳之美。在语文阅读课堂上,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与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夕阳相联系,深入体会,激发深层次的审美兴趣,体会到:只要用心感悟,“美就在身边”。通过主题感悟活动,学生的审美情操得到培养,也深化了对“美”的理解和感悟。
2.融入想象,拓展意境美。小学生尽管年龄小,但是他们从不会停下追求美的脚步。也就是说,小学生对美的事物也充满着期待与想象。由于生活经验有限,活动区域也比较狭小,小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待提高,他们有着非常丰厚的想象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融入想象,拓展意境美。小学语文阅读教材中,有很多内容含有丰富的意境,教师可以将这些意境美通过图片形式展现给学生;也可以引导学生驰骋在想象的海洋中,通过朗读,并融入想象,表达出意境之美。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望庐山瀑布》这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拓展意境美,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课堂上,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与这首绝句相配的图片,再播放与之相适应的背景音乐,引导学生闭上眼睛,静心思考、感受,把绝句中的意境利用语言描述出来。有学生说“:庐山非常巍峨,瀑布仿佛从天而降,真是气势磅礴……”有学生说:“瀑布犹如诗人笔下的银河,我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其磅礴的气势。”在这个案例中,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发挥,审美能力也因此上了一个台阶。
三、引导精读探究,深化审美理解
1.推敲词语,感受词语之美。一般而言,作者在写作时都会特别注重词语的推敲与使用,也因此造就了很多美文。在语文阅读审美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推敲文本词语,感受词语之美。引导学生在字形中感受美,可以深化学生对美的理解,从而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感受美,升华审美情操。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赶海》这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仔细推敲词语,感受词语之美,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赶海》这篇课文原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一只螃蟹不甘束手就擒,正东逃西窜哩。”教师主要引导学生推敲“不甘、束手就擒、东逃西窜”这几个词语,从而深入体会作者笔下呈现的赶海的动态之美,将螃蟹拟人化,从而让文章更生动传神,更具动态美。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思考:(1)你认为“不甘、束手就擒、东逃西窜”一般是用来描述什么的?用在这里给人怎样的感受?(2)你能用其他词语替换原文的词语吗?对比分析你换的词语,你感觉怎么样?
通过思考、交流、讨论,学生深化了对这些词语的理解,从更深层次体会到语言的动态美、传神美。
2.引导朗读,感受句子之美。语文教材中不乏审美的素材,很多阅读篇章有优美的句子,让人在读的过程中感受到句子之美,也在读中浮现句子中所蕴含的情境,从而促进自我审美情操的提升。在语文阅读课堂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朗读,边读边想,边读边体会,感受句子之美、情境之美。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四年级《雾凇》这一课时,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感受句子之美,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原文开头这样描述:“三九严寒,大地冰封。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洁白晶莹的雪花缀满了枝头,在阳光照耀下,银光闪烁,美丽动人。这就是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奇观。”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饱含感情,抓住关键词,读出其中的意境,体会句子之美。如洁白晶莹的、缀满枝头、银光闪烁、美丽动人等。这到底是怎样的情景?是如何的美丽动人?为何在作者笔下雾凇是那么的传神、美丽?反复朗读,体会其中的优美韵味,强化美的体验。
培养阅读技能 领略悦读乐趣 篇9
一、充分利用课堂教学, 积极构造阅读框架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渠道, 我们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 深挖阅读教材的内涵。
(1) 激活背景知识, 提高教学效率
激活背景知识是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激活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也可以使其对阅读材料的理解更加透彻, 从而获得更多的知识, 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提高英语阅读教学效率。
(2) 提升教师素养, 打造魅力课堂
首先, 身为教师, 我们的口语表达能力相当重要。教师个性化的语言经常会展现出独特的课堂魅力。教师的教学充满激情又幽默生动必然会带来浓厚的课堂感染力, 激起学生的兴趣, 令学生沉醉。在潜移默化中, 增强学生对教师的喜爱。其次, 如果我们教师能够妥当地运用体态语, 绘声绘色地对形象内容进行表演, 活跃的课堂气氛也能够很容易地营造出来。兴趣被激发出来的学生能很容易地发挥出主观能动性, 这样, 在欢声笑语中阅读文章就得到了理解, 题目当然迎刃而解。不过, 通过有魅力的课堂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需要我们教师运用教学智慧努力实践。
(3) 巧妙渗透情感教育, 高效提高学生阅读水平
评价是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有效构建课堂交互活动的重要保障。恰当的评价可以使学生深受鼓舞, 从而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教师的表扬语言要丰富多彩, 方式要多样, 可以用表情、手势和眼神等来代表语言。表扬能够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喜悦, 从而更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提高阅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要训练学生将理解的信息联系起来, 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要做到如下几点:
(1) 扩大词汇量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丰富的词汇量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 它是成功阅读的有力保障。词汇量的大小决定一个人英语各方面能力的大小, 而词汇量的增大要靠日积月累。词汇量扩大能促进阅读, 阅读反过来又可以使学生的词汇量扩大, 二者相辅相成, 互为补充。因为词汇量的大小与中学生阅读能力高低成正比, 所以, 无论是课文学习还是课外阅读时, 不仅要加强对新知识词义的记忆, 也要做到对单词、词组、句型能够举一反三, 并且尽最大可能地使用所学的新词练习组句、写文。
(2) 扩大阅读量, 增强阅读理解能力
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指导, 帮助学生选择适合他们英语水平又有趣味的阅读材料, 使他们看得明白, 读得有趣。可以建议学生订阅英语课外辅导报, 推荐他们阅读《快乐英语》等课外书籍, 耐心解答他们遇到的问题, 鼓励学生们在阅读实践中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联系自己的感受, 帮助学生养成理解文章而不是翻译文章, 真正有体会地去读文章的良好习惯。
(3) 学会分析句子结构
文章中的一些较长、较复杂的难句是学生阅读中感到最为困惑的地方。帮助他们理清句式结构, 弄清主句、从句关系, 理解短语搭配的构成, 才能有助于学生们准确地掌握大意。
(4) 整体阅读
整体阅读法要求阅读者宏观把握篇章内容, 总揽全局而不是纠结于个别零星词语。当我们看到阅读篇章开头的某些关键性词语时, 应马上尝试判断是否为阅读篇章的主要内容;随后, 在进一步阅读的时候, 通过对有关词语的理解、分析, 不停地验证、加深开始时的判断与预测, 最终完成对整体内容的综合把握。经常进行这样的阅读强化训练, 可以令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很快提高, 并能加强他们对篇章内容的整体把握。
三、进行技巧训练, 点面结合, 激活学生阅读思维
阅读材料根据类型的差异, 适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如对具体信息的查找应采用直接查阅的方式;直接浏览查阅不到的信息, 特别是难缠的生词、专有名词等要快速跳过, 否则难免会影响阅读进度。不少文章在起始段就开门见山点出话题, 并且各段的首句也常常是主题句, 攻克此类型阅读材料一般采用如下的方法:
(1) 提高阅读速度
帮助学生掌握速读技巧, 比如略读 (skimming) 、跳读 (scanning) 等, 这些方法令学生可以用很短的时间迅速掌握文章大意, 很快发现一些细节题的答案出处。在阅读过程中, 对信息的把握要有轻重、主次之分, 一定不能对每个信息“一视同仁”。进行第一次阅读时, 尽量运用快速的方法, 信息的搜寻过程中高度关注关键词, 碰到个别不认识的生词要忽略, 把重点放在整体的把握上。第二次阅读时, 认真看各个段落, 揣摩字里行间的准确意思。这样一来, 不仅可以积极地扩大词汇量、加强语感, 还可以积累知识, 一石二鸟。
(2) 培养阅读技巧
日常教学中, 我们还需要强化阅读训练, 比如, 概括段落大意、抓要点、抓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等, 这些都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做推理判断和主旨大意题的能力。推理判断是阅读理解过程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它对理解语言非常重要。我们要教给学生方法, 帮助并训练他们根据不同语言材料采取不同的信息推测技巧, 先从整体到部分, 再从部分到整体, 宏观与微观相结合。通过对整句、整段的阅读归纳, 达到对全文总体的准确领会。通过借助上、下文来揣摩并确认词义来弄清句子字里行间的意思, 通过利用构词法、词语固定搭配、句子成分、单句、并列句、复合句的知识帮助准确理解句子含义。
(3) 提升阅读策略
阅读策略分为读前、读中和读后。读前策略, 比如预测文章大意、自我提问、根据文章标题和插图猜测内容;读中策略, 比如反思自己的读前问题是不是可以找到答案、对材料的把握达到几成、如何理解难点部分;读后策略, 比如有目的地口头概括文章内容, 看看能不能掌握文章内容, 或做读后理解题检测阅读效果。我们必须多鼓励学生扩大阅读量, 主动进行上述各种阅读技能训练, 让他们熟练运用多种阅读技巧、策略, 从而真正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并最终提高解题能力。
总之, 我们要想提高阅读能力, 一定要掌握基础的语言知识, 当然还要有一定的技能与策略。英语阅读过程是主客观条件互相作用的, 是可以通过个人努力提高的过程。通过阅读教学实践,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巩固积累知识、培养和发展思维能力, 就一定能够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水平, 使他们的阅读理解成为作者要表达的真实意思的有效沟通, 使他们的阅读过程成为一种成就感带来的精神上的享受。这种愉悦必将对他们日后的学习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张青莉.浅谈英语阅读训练中的策略[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2 (S2) .
[2]李娟.如何运用阅读策略提高阅读能力[J].河北教育, 2005 (10) .
阅读中审美乐趣培养 篇10
一、初入境界,发现美
发现美的能力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基础。朱光潜说“有审美的眼睛才能见到美”。初中教材中的美比比皆是,但我们经常会发现学生对文本中美的感受能力是不同的。有的学生在读完文本后会表现出心领神会的样子,会点头,会赞叹;而有的学生只是像完成了一项不得不做的工作后,如释重负地长舒一口气,可见他丝毫没有感受到作品中的美。发现美的能力并不是每个学生与生俱来的,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培养。
1.通过朗读训练引导。这里的朗读是指有指导的朗读。在齐读前,教师应分析文本文字的音韵特点、大致感情基调等,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边读边细细品味和思考。普通话较好的老师还可以采用范读的方法,将自己的理解和感情倾注于文本的朗读中,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体会感情,初步感知文本的美。我曾经听过一位老师的公开课,她在朗读完余光中的《乡愁》后,整个教室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当中,学生动情地说:“这首诗真美啊!”正是朗读让学生发现了文本中的美。
2.创设情境让学生发现美。有些学生对于美的发现还需要借助于一定的外物。美学原理告诉我们:“从客观条件来说,审美的个体性发生还有赖于外物对个体情感的感发和激荡。”教师运用外物来创设情境,能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引领学生迅速进入文本,发现文本之美。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故事法、设置问题法、语言描述法、运用多媒体法等,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选择最适合的方法。在教授《七律·长征》时,由于学生对那个阶段的历史不甚了解,于是在课上我先给学生讲述了长征的起因、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的困难,还给学生讲了“七根火柴”的故事,学生都被红军长征中的献身精神所感染。当他们读诗歌的时候,自然就体会到了红军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下却依然乐观自信的精神美。
二、渐入佳境,感受美
感受美的能力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深入。学生对文本有了初步的感知后,教师就要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地感受文本之美,引导学生多角度地感知文本之美。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渐入佳境,感受文本的情感美、思想美和生命美。
1.领略情感美。白居易曾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优秀的文学作品浸透了作者全部心血和炽烈感情,要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领略作者的爱、感恩、同情、纯真等美好的感情,通过学生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去培养他们感受美的能力。朱自清的《背影》最能体现这一点,虽然文章文字朴实,但我们可以让学生注意体会平实叙述中父亲和儿子爱的流露,学生也就不难体会文中充溢的浓浓的父子之情。
2.欣赏思想美。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接触。”这个“心灵接触”我理解为思想的碰撞和交流。教师要善于通过阅读指导,让学生产生思想的觉醒和心灵的震撼。我们可以从《陋室铭》中感受安贫乐道的情怀,从《散步》中感受责任的重要,从《威尼斯商人》中感受人文主义的光芒……
3.感知生命美。学会审美,学生的生命意识才会得到加强,“审美活动的过程使人们获得生命被激活和豁然开朗的体验,从而超越个体的有限走向无限”。教师应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感知文本中的生命之美,唤起学生生命意识的觉醒,让学生在《紫藤萝瀑布》中感受生命长河的永恒,在《热爱生命》中感受生命的顽强,在《享受生活》中感受生命的乐观……
三、精研深品,探索美
探索美的能力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文本深处的美是需要教师和学生潜心钻研、深入挖掘才能体会到的。学生内心对美的探求是有一定的渴望的,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学生的精神世界中,有一种特别强烈的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他们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如何探索美,从而培養他们的审美能力。
1.品味语言美。“语言赋予了文学阅读无可替代的审美意义”,阅读教学的意义就在于将抽象的文字符号转化为审美的意象,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文字中所蕴含的独特魅力。如鲁迅的《雪》中,写江南雪人的眼睛用了“灼灼”二字来形容,学生阅读时很容易一带而过。这时就应引导学生来体会这个词的美妙之处。雪人本无生命,“灼灼”的目光赋予雪人以生命,这就使江南的景物带上了生机,学生就能体会到鲁迅笔下江南雪的滋润美艳、充满生机的美感了。
2.追踪细节美。余映潮曾说:“课文研读要讲究‘美’字,要对课文进行美点追踪,进行妙要举例。”而引导学生对文本的细节描写进行探寻,就是美点追踪的过程。文学作品中的细节描写可以展现人物个性,突出作品主题,是学生理解文本的重要信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探究作品中的各种细节,如《孔乙己》中写主人公青白脸色的外貌细节,突出了人物生活经历的坎坷;《背影》中父亲爬月台的动作细节,突出了父亲的艰难,更彰显了父爱的伟大……
四、神领意会,创造美
创造美的能力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终极。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受到美的熏陶,能对文本中的美进行感知、理解、评价,并将这些美进行自我投射。这样的过程使学生的思想得到启迪,人格得到完善,身心得到愉悦,学生就会不自觉地产生追求美的需求。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就要适时地引导学生去创造美,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1.运用想象创造美。学生作为阅读主体是具有能动作用的,他们对文本有自己的认知和理解,在尊重原著作者意图的前提下,我们应鼓励学生对文本有自己的解读,鼓励学生通过想象创造性地再现文本画面,用文字表述出来。如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窗》时发挥想象,将两个病人的心理描写出来,从而洞悉人物的内心,把握人物的性格。
2.仿写、续写延续关。学生进行美的创造,其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应遵循循序渐进的方法。运用仿写,可以让学生在模仿的同时,逐渐地锻炼自己的创造能力。如《繁星》中对夜晚的星空描写极为生动,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仿照文章的写作手法,选取自然中的景物,抒发自己的情感。
陶行知说:“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他们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真善美的活人是我们的神。”可见,对于一个人来说,美是与真、善并存的,是极为重要的品质。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浸润美,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且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提升学生的人格。
阅读中审美乐趣培养 篇11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排头兵”,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渠道。
应该说,传统的语文教学几乎剥夺了学生阅读的权利,扼杀了学生阅读的灵感,尽管我们早就强调读、说、听、写综合语文能力,但读———阅这一环节几乎被忽略了。“读”之前,教师长期牵着学生鼻子走,牵制学生思维,学生没有乐趣可言。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和想象力也是纸上谈兵。
1提倡阅读教学,让学生在阅读中享受乐趣
本文提倡的阅读教学,主张自由阅读、自行发现,通过研讨合作,解决疑难,确确实实地培养综合语文能力,让学生在阅读中享受乐趣。
1.1“发现”———使其快乐
阅读课中,应突出强调学生自己阅读,通过读去理解文章,给学生自己发现的机会,绝不剥夺学生的阅读权利,更不能在学生没有读透之时,教者己把一篇很有阅读价值的文章肢解,零散地呈现于学生面前。现在的学生求新求异的意识很强,有很强的自主意识,况且语文教学中的很多文章有许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东西,应让学生自由发现。这种发现的快乐可在教师的引导下,但绝不是教师代替学生发现,这种发现的快乐不是来自别人现成的结论,而是来自学生自己的阅读。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将“呈现———接受”模式,转变为“引导———活动———发现”模式,充分展示学生的探索过程。如在教学《藤野先生》一文时,经过反复阅读,让学生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一名学生当即提出:“文章开篇就说‘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也’字前后都没有交待,为何用这样一个副词,它有何作用?”于是,我把这一问题交给学生,让他们讨论。同学们纷纷表达自己的看法,有的说这是一声长叹,隐藏了作者深深的惆怅之情。因为鲁迅时时关注人民疾苦,在国外看到中国留学生不学无术,故此,他大失所望,情不自禁的感叹。若是把这“也”字的作用,贴标签似的先告诉学生,令其死记这一知识点,而不是让其充分阅读,在阅读中发现、研讨、解决这一问题,便剥夺了学生阅读中“发现”的机会和乐趣。长此以往,会使学生失去阅读的兴趣。
1.2“有感”———使其快乐
语文教材用无声的文字描绘出多姿多彩的生活画面,形象性、生活性是它区别于理科的鲜明特征,为了让这些静止的文字在学生头脑中活起来,得到情感熏陶,就应设法激活主体,创造性地活化教材,让学生捕捉那些可“感”的东西。如教学《安塞腰鼓》一文,学生们对安塞腰鼓所表现出来的蓬勃的力量较难理解,我便抓住文中的排比句让学生反复阅读,然后欣赏打击乐曲《威风锣鼓》,让学生谈从鼓声中听出哪些内容,有怎样的感受,使学生理解安塞腰鼓所歌颂的蓬勃的生命力量。在教学“劝君更尽一杯酒”时,就抓住一个“更”字,让学生反复体验,“更”字既含有殷勤劝酒之意,又暗示诗人和朋友酒已经喝了不少,随着殷勤的劝酒,时光正悄悄地流逝,酒越喝越多,分别的时间也越来越近,在频频的劝酒中透露出诗人对朋友的真挚之情,对离别的难舍之情,对友人今后孤独寂寞生活的关怀之情;并综合现实生活中分别场面加以体会,让学生有更深切的感受。
叶老师别强调语言的实践,而语言实践的目的就在于找到语言的感觉,这个过程是别人不能代替的。对作品中人物性格的感受,更离不开阅读,在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情等描写的朗读中,特别是一部分美文的教学,对文中美感的体验,更离不开阅读。如教学《春》一文时,对各种春景的感受不够具体,反复阅读一幅幅春意盎然的图画,那春花秋实的境界就不难呈现在眼前。这种美的体验,是头脑中的一种再创造,是学生在反复阅读中感受到的,是教师无法用语言传递的。
1.3“悟道”———使其快乐
这其中的“道”有两种含义,一是文章写法,二是文章的思想内容。人们常说:“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渔”。阅读教学应授之以法。今天我们教给同学们某阅读法,或用某法阅读,开宗明义,吸引自然是有的,但要做到游刃有余,不在有“法”,而在得“道”。阅读之法,因人而异,因文而异,阅读若有法,我认为“悟道”是根本。悟出对文章的写法理解,悟出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是学生最大的收获,会让他们终生享用。当他们把一篇文章读得烂熟,只要教师稍加点化,学生便能把整文拆装自如。他们也会发现其中的玄妙之处———文章的写法,从而在他们的习作中借鉴运用这些写法,这是他们“悟道”的结晶,他们会从中享受这种快乐的。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精心的阅读之后,便会对文章思想、内容有所理解,即道在文中。文载以道,我觉得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远没有对文章章法理解那样艰辛,一部《红岩》影响了几代人,而能写出这样作品的又能有几人呢?可见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要优于对文章章法的理解。如在教学《提醒幸福》一文时,我并没有急于告诉学生什么是幸福,而是让学生反复读文,并注意文中所列举的诸多生活现象,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谈谈对幸福的理解。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充分理解文题中的“提醒”的含义,学生对文章的思想内容理解得更完美了,也尝试了“悟道”的快乐。
1.4“品味比较”———使其快乐
乌申斯基指出“比较是思维的基础”。品味比较是阅读文章、悟其神妙的重要方式,教学中让学生选择课文中的精湛词语同与其相近词语进行认真比较,仔细品味词语在一定的语境中的意义范围、程度、色彩、趣味等方面的细微差别,体会作者推敲斟酌的艺术匠心,对于培养学生锤炼语言极为有利。如“随风潜入夜”中“潜”与“飘”比较,有“潜”字一字传神,写出春雨稍无声息地降临人间的情态,更写出春雨默默奉献的精神。
议论文、说明文难以引起学生阅读学习的兴趣,难以使学生产生积极阅读的心境,这就需要语文教师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创设足以引发他们阅读兴趣的情景。如“统筹方法”一文,可采用教学前,先将几项相关的繁琐事务交给他们,让他们自行解决,评出最佳方案,再让学生阅读学习课文,学生便会乐在其中。
2让学生充分享受语文阅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1语文学科的性质具有综合性、开阔性等特点,它包含了知识和智力两大门类。阅读则是综合性的体现。阅读中涉及到的思想认识、道德修养、思维训练、情感体验、完美教育和知识储备以及语言文字的表达与人的创造能力密切相关。在一定意义上说,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是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2.2从语文教材的特点来看,教材的编排都是按自身的知识内容的逻辑系统安排的,有严密的体系。同一篇文章,各种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学,非常容易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教材中的课文内容就蕴含着创新教育因素,有利于教师鼓励、启发、诱导学生多提问题。
2.2.1语文学科的特点与其他学科比较,偏重于展现形象、体验情感,需要我们在实际教学中体味语言,唤起想象,诱导发展语感。这样才能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和思路去学习分析解决问题,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2.2.2要努力培养学生积极的创新意识。教师应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和条件,挖掘创造性因素,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和理解,达到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必要条件和前提。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创造性思维是以问题开始的。教学设疑是语文教学中师生间交流,展开思维活动常用的途径,通过质疑问难,可以有效地诱导和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活动。“思维从惊奇和疑问开始”,在教学中,要设法把学生引入教学过程,教师的讲解应是对学生思路的开拓,对学习方法的指点,切忌过早评析或越俎代庖,否则会使学生思维迟钝,并产生依赖思维,限制创新思维的展开。
激发想象,鼓励“幻想”。一切创造思维,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的萌发与培育必然伴随着想象、幻想、联想。因而想象力的培养很重要。例如,丰富学生的试听表象,给他们留下“幻想”的空间。教师利用语文教学声情并茂的特点,借助教材、图片、投影、录像、录音、实物等帮助学生积累丰富表象,学生的想象力会逐步发展。如学习《咏柳》,让学生想起柳树的美,并将其画出来,再用语言描述,展现柳树的美。
3结语
阅读教学易于机械、形式单一、枯燥乏味,若没有一点“乐”可言,实在是对不起学生,更对不起“语文”。愿语文教师还阅读教学以“乐趣”,回报学生,也让自己的教学变得轻松。
摘要:在此提倡的阅读教学,主张自由阅读、自行发现。通过研讨合作,解决疑难,那样才会确确实实地培养综合语文能力,让学生在阅读中享受乐趣。同时,语文阅读教学培养的乐趣有利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应让学生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
关键词:语文,阅读,乐趣,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郝朝良.培养高中生古典诗词鉴赏能力的教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阅读中审美乐趣培养】推荐阅读:
培养学生的阅读审美能力初探——以《槐乡五月》教学为例08-23
审美阅读教学论文07-22
阅读教学与审美感知05-27
阅读教学的审美教育09-28
散文审美性阅读教学05-15
培养孩子阅读的乐趣08-19
诗歌类文本的审美阅读技巧之意象与意境10-14
培养审美能力10-20
审美素养培养09-05
学生审美能力培养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