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审美感知培养

2024-06-16

小学生审美感知培养(精选10篇)

小学生审美感知培养 篇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中明确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 让学生得到美的熏陶, 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能力, 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语文教学具有丰富的审美因素, 中学语文课本选编的文学作品, 大都是文质兼美的典范文章, 有涉及语言艺术美的, 如《西游记》《茶馆》等;有涉及想象、意境美的, 如《诗经》《陌上桑》等;有涉及人情人性美的, 如《荷花淀》等;还有涉及创新美和科技美的, 如《詹天佑》等;涉及风光美的, 如《出塞》等。这些文章集各种美之大成, 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美的体系。语文审美教育在中学各种美育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有着其他美育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过程中, 教师应当遵循审美规律, 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人们对客观世界和客观现象的认识, 都是从感知开始的。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感知和领会美, 这是审美教育的基础和关键, 是审美素养的核心。语文教学中, 老师将培养学生敏锐的感知力, 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朱自清的《春》时, 教师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 组织春游, 通过踏青赏春, 让学生感受明媚的春光, 引导学生感悟人生的春季, 感受时代的春天。这正是把审美注意具体化到对审美对象的感知, 进入美感实现阶段, 让学生充分领悟文章内涵的同时深化了对生活的理解和体会。

那么, 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呢?

一、培养学生的审美器官对审美对象的感知能力

触觉、味觉、嗅觉在审美感知中处于从属地位, 而视觉和听觉却起着主导作用, 为其他感觉器官所不能替代的作用。中学生随着生活阅历的增长、文化知识的不断积累, 其感知能力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 各种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的刺激都十分敏感, 加之好奇心比较强, 他们对新颖、离奇的事物更敏锐。比如, 新小说、新戏剧、新歌曲往往会引起他们的关注和较大的兴趣。在教学中, 教师要重视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采用配音、影视、音像等手段, 提高学生感知的强度与广度, 加深学生对作品美的感知效果和体验。如教学《听潮》《春》《白杨礼赞》等散文时, 教师要尽可能地采取配音、音像等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语感力去感知作品, 体验作品表现出来的审美感受, 在此基础上,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心理位置互换, 让学生置于作者位置逆向推进, 从视觉、听觉、嗅觉、心理、空间、时间等方面去感知大海、春天的景象, 整体上获得对大海春景和大漠白杨的审美感知, 从中领悟作者审美感受获得的方法, 强化感知, 丰富感知, 达到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 同时得到写作能力和独创性的训练。一位学生这样写道:“上语文课是最美的享受, 可以登泰山看日出, 可以去海边听海潮, 可以上天山看奇景, 可以顺长江游三峡……每一课每一篇就像一朵美丽的花儿一样, 带着一股幽幽的清香, 飞入每一个学生的心田。”可见, 这位同学在学习课文时, 通过自己的想象和联想, 对课文有一个敏锐的审美感知, 达到了“思接千载, 视通万里”的审美境界。

二、培养对审美情感表现和内在意蕴的感知能力

在对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中, 老师尤其要注意对审美对象的情感表现和内在意蕴的感知能力的培养。审美感知具有情感性、选择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教师应从这三个方面出发, 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

审美感知饱含着浓厚的感情色彩。只有当学生与审美对象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学生才能深刻理解审美对象饱含的“美”, 才能在精神上受到鼓舞, 才能在欣赏中获得美的感受。在欣赏《狼牙山五壮士》时, 教师先让学生感受作品中的人物, 狼牙山五壮士虽饱受磨难, 但仍然顽强抗争, 他们那种不畏强暴、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 让学生油然起敬。从作品体现出的惨烈与壮美, 使学生感悟出作者创作这篇文章的最具震撼力的价值所在。

审美感知具有选择性的特点。当今, 文化产品日益丰富多样, 学生的文化视野也很开阔, 老师们更应像歌德所认为的那样, 即鉴赏力不是光靠观赏中等作品而是靠观赏最好的作品才能培育成的, 所以他只让学生看最好的作品, 等学生在最好的作品中打下牢固的基础, 学生就有了衡量其他作品的标准, 估价不至于高, 而是恰如其分。在阅读课中, 老师必须对阅读课进行精选, 有系统、分层次地向学生介绍、推荐古今中外的精品, 指导他们如何阅读、如何摘抄、如何做笔记, 让他们细细去领略名著名篇中无穷的魅力, 这样会使学生在对课文的感知中培养出对文学作品的感悟力, 进而达到发展学生的审美力, 提升学生自身的人生质量的目的。

审美感知具有整体性的特点,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生阅读、写作时, 注重对文章形与神、动与静、虚与实、个别与一般、偶然与必然等等之间的辩证关系, 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感知作用, 同时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让他们在有限的既定印象中, 获得更为丰富的感受和独特的创造力。

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 就是要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 让学生不断积累并总结经验, 加强审美体验, 善于捕捉并发现美。审美感知的培养是长期渗透到每个教学环节中的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中学语文教学中要不断转变观念, 努力实践, 使学生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实到我们的每个语文教学工作中去。

鉴赏形象培养审美感知力 篇2

一、品味

品味就是正确理解词句含义,把握词句的感情色彩,掌握不同的句型、语调及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的“落木”,既写出了秋天的特点,又描绘出落叶的色彩,渲染出一种悲凉气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的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满目凄然。这些虽是写景,但实为抒情,寄情于物。对于这些词语,我们如不引导学生认真琢磨,反复推敲,就很难体会出诗歌所表达的美感。

学习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可以分析“雪天捕鸟”的动词运用,“支、撒、系、拉、罩”这些动词准确地写出捕鸟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及所体现的情韵美、节奏美;学习吴功正的《阿里山纪行》一文,可以分析文中叠词的运用,那些叠字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阿里山的喜爱之情。

当然,在品味中,教师应把学生获得的感性认识及时上升到理性认识,深化学生的美感。

例如,阿累在《一面》中写得最深刻、最感人、最精彩的是对鲁迅先生的三次外貌描写,文章前后反复地使用一个“瘦”字,突出渲染一个“瘦”字,有何用意?教学中要紧紧抓住这个关键词,引导学生讨论思考,从外部形态直入本质意义。作者正是通过与鲁迅先生相见一面留下的印象,从“一面”的“瘦”中,传神地表现出鲁迅先生为革命、为人民、为民族奋不顾身、鞠躬尽瘁的献身精神,真可谓一字见骨。

又如,鲁迅在《故乡》一文中写到“豆腐西施”和“圆规”,“小英雄”和“木偶人”,作者似乎信手拈来、不费力气,实则匠心独运、大有深意。经过分析、推敲,学生明白,从“豆腐西施”到“圆规”,形象地概括了杨二嫂饱经沧桑的悲惨历程,反映了中国城镇小市民的破产与衰败;而闰土从“小英雄”变为“木偶人”的巨大反差,则涵盖了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民在政治上、经济上和精神上受到的重重压迫。这两个人物形象的前后变化,集中而深刻地表现了文章的主题思想。

再如,讲授叶圣陶的《苏州园林》,教师要通过讲述,引导学生随作者的踪迹,神游园林胜景,领略那“隔而未隔,界而未界”、“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一幅美景”的技术与艺术的浑然合一,让学生从中获得美的感受。此外,还要激发审美情趣。若仅让学生感知外露的、显而易见的美还不够,重要的是把学生带进作品所表现的意境中去,去感知形象蕴涵的更为动人细腻的美。在引导学生神游苏州园林获得美感后,教师应带领学生更进一步寻幽探胜,通过对“假山和池沼讲究配合”、“花草树木讲究高低和映衬”、“近景远景讲究层次”和“在空白处补种几株芭蕉或竹子”等词句的分析,再现苏州园林作为人间天堂的精美,从而揭示出我国古代人文景观的美妙之处。这样由感知形象外在的美到感知形象蕴涵的美,步步深入,诱导学生把身心沉浸于美的意境之中,使他们心有所感,情为所动,从而更加热爱美、追求美。

丰富多彩的语文内容寄寓着作者的审美情感。这就要求教师去启发、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了解人的自身,了解人的情感和内心世界,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二、诵读

品味固然可以获得审美感受,诵读却是感知美的又一捷径。

当前,“重讲解轻美读”依然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一大误区。俗话说:“三分文章七分读。”语文课中的文学作品属于语言艺术,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的,它不像美术、雕塑、舞蹈,直接由视觉了解其形象,语言只有经过感知才能再现形象。因此,在指导学生阅读欣赏文学作品时,首先要设法让学生在绘声绘色的诵读中进行语言的感知,唤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和立体感觉,产生如见其人、如观其物、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审美感受。

文学作品所流露出的或婉约、或豪放、或悲怆的情思,往往是教师语言无法穷尽的,而学生却能通过反复朗读吟诵,体会其中的细腻难言之处,在心灵深处产生共鸣。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大都是文质兼美、情文并茂的经典之作,作者用优美的语言塑造了一系列美的形象和意境。如黄山的秀美、西湖的艳丽、三峡的奇峻,处处显示出大自然的迷人景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根据美的特点,捕捉形象进行分析,运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向学生展开作品描绘的生动画面,帮助学生打开心灵的窗户,在作品所描绘的形象与学生思维之间用诵读架起一座桥梁,使他们感受美、热爱美。

例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全文400多字,作者锤字炼句,创造性地运用了21个“也”字构筑整篇文章,整齐而富有变化的21个“也”字使文章回环往复,形成一种咏叹情调,并富有节奏感,充分表现了语言艺术的魅力。在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在分析各分句之间的结构联系的基础上反复诵读,就能让学生充分回味其优美韵味,并在欣赏中得到美的熏陶。

再如,朗读《最后一课》的结尾“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一句时,指导学生音量应稍轻,语速要放慢,以表现下课钟声在韩麦尔的心头引起的巨大震颤与痛楚。“‘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两处破折号要求读出间断,以显示韩麦尔哽噎语塞、悲恸万状的感情。“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这一连串动作,读时速度要加快,力度要增强,“法兰西万岁”两词要一词一顿,铿锵呼喊,以表达韩麦尔激越高亢的爱国热忱。最后一小节,“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须读得轻缓,末句可按三个音步断开,每一音步有气无力地细声拖读,以传达韩麦尔先生力不能支、口不忍言的手势含义。学生在诵读中进入角色,就会从韩麦尔先生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中受到深刻陶冶,从小说结尾这种凄怆美、悲壮美中受到强烈感染。

小学生审美感知培养 篇3

一、学生音乐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在有高师学习中的重要性

“美”是艺术的灵魂。对学生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 是进行音乐学习的必要条件, 是积累丰富的内在情感的重要手段, 也是培养其它音乐学习能力的基础。可以说, 培养审美感知能力是培养学生音乐学习能力的关键所在。学生的音乐审美感知能力主要是感知节奏、旋律、和声、音色、调式等音乐语言要素中的美, 辨别生活中各种音乐现象的美与丑, 体验音乐感情等方面的能力。音乐审美感知, 虽是对音乐客体的感性认识, 但由于音乐这一特殊的审美客体, 能以其丰富的表现形式和内蕴同时作用于人的感官, 使人产生感知音乐形象、理解音乐思想、想象音乐情境、融会音乐感情等综合效应, 致使音乐审美感知不同于一般的感性认识:一是审美感知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人在审美感知中自然地运用对比、联想和想象, 从感性认识中概括出音乐作品所反映的社会内容。其次, 它又是思想与情感的结合。人在感知音乐时, 总是始终充溢着丰富的感情, 并时刻与音乐所表达的思想同步。

二、声乐集体课教学中音乐审美感知能力的具体内容

在声乐集体课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感知能力, 应把握以下两点:

(一) 、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感觉能力。

感觉, 虽是一种最简单、低级的心理现象, 但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都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3]因而, 音乐审美感觉是进行音乐审美活动的开端, 是培养和发展音乐审美能力、获得音乐美感享受的根本。学生如果不积极主动地接受音乐的直接作用, 就不可能感受出音乐中的美, 就不可能产生和发展音乐美感能力。所以, 在音乐教学中, 加强训练学生的审美感官是十分重要的。没有审美音乐的感官, 就等于没有美的音乐, 马克思曾经说过“对于非音乐的耳朵, 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于是, 必须通过大量的音乐欣赏和音乐实践活动, 训练学生敏锐的音乐感觉, 培养他们的音乐感觉能力。

(二)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

学生在感知音乐美的过程中, 总离不开对比、联想和想象, 对一定音乐客体美的属性进行不同程度的区分, 从中辨出美与丑。同时在音乐刺激下, 突破时空的限制, 在具体的音乐形象中展开联想和想象, 进而更多地捕捉音乐审美因素, 最大限度地得到美的享受。这种美的享受, 是对音乐美的一种情感反应, 是陶冶学生性情的源泉。因而, 发展学生对比、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培养他们对音乐美感因素的情感体验也是音乐审美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例如:在学习歌曲《鼓浪屿之波》之前, 教师要先介绍词曲作者和歌曲背景, 学生对歌曲背景材料的全面了解可以直接影响学生对这首歌曲的情感体验。而后教师让学生可分段欣赏在介绍每段时教师要把主旋律明确地指出让学生随唱以便学生更易把握主旋律所树立的音乐形象。在欣赏音乐时由于每个学生的阅历不同, 理解能力不同, 对所欣赏音乐的感受也就会各自有所不同。这时, 教师可以引导、组织学生对某一段或某个作品的情感体验进行讨论, 发表自己的感受, 通过广泛地议论, 各抒己见, 使学生对作品所表现的意境有进一步的理解和想象。

三、利用集体课教学的优势培养学生审美感知能力的途径

学生对音乐的审美感觉和情感体验一般不是独立存在的, 它们是分不开的。在声乐集体课教学中, 利用集体课教学的优势, 运用了以下几种形式来培养学生审美感知能力:

(一) 、教师直接范唱的形式。

音像资料不是每时每刻都可以利用或必须利用的, 范唱是声乐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是培养学生审美感知的重要手段。利用人声丰富的音色及教师对歌词的个性的表达来培养学生的感知音乐要素的能力。由于人声本身的可变部位较多, 可造成各种形态的组合, 多种音色的选择, 这样以来, 教师范唱一首歌曲时, 就可根据不同歌曲需要选用不同的音色来演唱, 从而引领学生走进一个色彩缤纷的人声世界, 从感性上更直观地去认识人声的魅力, 认识人声在树立音乐形象所产生的作用, 而且通过对歌词的反复表达能让学生对歌曲内容有进一步的了解。比如, 歌曲《鳟鱼》 (奥地利歌曲, 舒巴尔特词, 舒伯特曲) , 教师就要唱出作者和渔夫两个人物心理的不同的音色, 并通过歌词表达出作者看着鳟鱼受欺骗的全部过程的心理波动, 让学生如身临其境, 充分感受音乐的魅力。

(二) 、利用多媒体直接播放的形式。

现代科技的发展为声乐教学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平台, 使声乐教学能够采用多媒体形式进行。先进的音响设备, 可以放置CD、DVD光碟。再以歌曲《鳟鱼》为例, 教师首先用视屏效果对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做一下简单的介绍, 然后让学生欣赏歌曲的第一段和第二段并对这两段进行音色上的对比, 两种音色表现两种人物不同的心理。通过音色的对比, 学生很容易就分出作者和渔夫两种不同的角色。最后让学生欣赏最后一段, 体验作者看到小鳟鱼被钓出水面的深重而富有感情的心理波动。因音色的不同可以使学生有更深的感情体验, 感觉到音乐的美感, 这时学生自然而然的就会体会到歌曲是怎样的情绪, 在歌唱时就会尽量表现出各个不同的心理。

四、结语

在声乐集体课教学中个性与共性同样是相互依赖的两个方面, 学生的个性发展依赖于集体, 是在集体共性中发展的。而集体的共性又有各个不同的个性组成, 在集体课中我们要培养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必须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大海.高教师范专业声乐教法初探[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8, (06) .

小学生审美感知培养 篇4

关键词:直觉;朗读;训练

“文学是审美教育的最佳途径,文学是以培养审美的人为最终旨归的,文学也是以审美的方式作用于阅读主体来实现其自身价值的。”因此,本文试从“审美感知”的角度谈一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有效渗透文学教育的问题。

一、以形象的直觉感知美

朱光潜在《文艺心理学》中明确提出美感经验是一种“形象的直觉”。

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具有直觉性的特征。如读到吴冠中的《桥之美》:“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我们会不假思索地赞叹:“啊,真美!”这种美的感受,就是美感直觉性的生动具体的体现。

语文教材主要是借助语言文字来构成人、事、景、物,反映社会生活的,语文教学主要是通过语言交际进行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审美感知能力应着重通过语言感知美。如在教授《苏州园林》一文时,不能抽象为几个干巴巴的“知识点”“概念群”,应借助语言引导学生去感知苏州园林之美。如“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中“蔓延”和“补”就表现出匠师们的细心,善于化静为动、化单调为多彩。如此,文本就不仅仅是一种文本知识的范本,它更成了提升学生审美感知、享受审美乐趣的一个范本。

二、以反复的朗读感知美

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地朗读是一种自我享受,也是一种开拓心灵世界的艺术。

语文教材就是优秀文章的合集,具有较强的文学教育功能,能在很大程度上去熏陶学生,陶冶他们的性情,培养美的情操和提高艺术鉴赏能力,让他们形成良好的素质。朗读能营造出良好的阅读教学氛围,有了学生对作者情感的体悟,审美感知就变得轻松多了,达成阅读教学的任务就比较容易了。

当然,如何在朗读中“以声入美”因文而异,读无定法。就文言文而言,我常以“三读”来引导学生“以声入美”。识读的关键在于将学生带入优美的意境之中,扫清阅读障碍,初步感知文章。译读的关键在于在引导学生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把握朗读的节律。朗读与说话不同,朗读必须得尊重原作,没有选词造句的权利,只能在原有的声韵序列上切分并补出文字无法表示的节律。因此,要读出节律,必须对文本有一定的了解。品读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透过文字充分调动想象和联想“入美”,从而读出文字旨趣。三个环节的朗读,环环相扣,有利于升华学生的情感,提高审美感知能力。

三、以恰当的训练感知美

“美总是首先诉之于人的感官,然后作用于人的理智”。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训练和调动学生的各种审美感官,让学生有所见、有所闻、有所思,提升审美感知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读文章时具有欣赏一幅绝美的画面的审美意识。如在教授王维的《使至塞上》时,就可引导学生用想象和联想的方式还原“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画面。試想,那茫茫无边的沙漠,纯然一色、荒凉无边,在这背景之上,那烽火台上燃起的一缕白烟直上云霄;苍茫的沙漠,没有山,没有树,只有黄河横贯其间。视野所及,大漠无边无际,黄河杳无尽头,而“长河”之上,是那一轮圆圆的落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去感知这幅画面的构图之美、线条之美、色彩之美、意境之美。

同时还可以以有效的文本拓展,训练和调动学生的各种审美感官,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如在讲授《三峡》一文之后,时值秋季,我就布置了一个拓展作业:请仔细观察秋天的落叶,写一段有关落叶的文字。

学生甲:秋风起,秋叶落。该是它们灿烂的时候,尽情绿意盎然!该是它们退出的时候,毫无留恋!更难能可贵的是在它们生命即将闭幕之时,化作春泥,为大树明年的辉煌奠基!人生不也应该如此吗?

学生乙:飘落的树叶犹如黄色的蝴蝶在秋风中翩翩起舞,没有一丝悲伤,欢快地跳着自己的舞蹈,在绿意盎然的杨柳树的映衬下,更显其璀璨!

这样的文本拓展,就能有效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现实世界,让他们在生动活泼的现实现象中感受美,从而提升他们的审美感知能力。

综上所述,“形象的直觉”“反复的朗读”“恰当的训练”是提升审美感知的有效途径。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做到有效渗透文学教育就必须重视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唯有如此,语文阅读教学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刘彩云.浅析文学审美教学与研究.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5).

[2]朱光潜.文艺心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04.

[3]朱彦.文学鉴赏中的审美感知力及其培养.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

(作者单位 江苏省无锡市刘潭实验学校)

小学生审美感知培养 篇5

1 音乐审美感知的内涵

审美感知是对事物形式特征的整体把握, 是将杂乱无章的对象形式改造成一定的结构完形。这当然同时也是它的主动性、选择性。它关注、选择对象的形式特征及其所暗示的东西, 从完形中获得某种本质性的领悟, 是一种主动性的情感体验方式。而这种感知是在审美的活动中逐步形成的, 在婴幼儿时期, 认识基本上不具备什么感知的能力的, 在到两三岁的时候有的孩子能够从众多的歌曲中选择出自己喜欢的歌曲反复聆听, 说明了其已经具备简单的审美感知。只有经过严谨系统的训练、培养和熏陶, 人的审美感知才能达到很高的程度。

一名成功的音乐家具有良好的审美感知能力, 有的人是与生俱来的但是多数的还是经过后天的不断锻炼二培养的, 而审美感知的培养在音乐爱好者初期学习过程中尤为重要。高师院校培养的学生未来的从业方向主要趋向于基础教育, 高师院校的学生将来多数是初学者的启蒙老师, 因此具备良好的审美感知力是尤为重要的。因此在高师院校的长笛教学中不仅仅要训练学生的基本演奏技能、技巧, 培养学生审美感知力, 为将来的从业能够更好的践行音乐教育也是同样重要的。下面本文从不同时期的长笛音乐的不同风格为切入点, 探求长笛教学的审美感知培养。

2 长笛教学中审美感知力的重要性

当我们听到一首曲子的音符, 便会在我们内心呈现出饱满的形象, 这是一种真实情感的流露, 而如果相反的, 当一首曲子演奏的过程中, 演奏者大脑一片空白, 或者说全是一个一个的音符或者谱例, 这对演奏者来说仅仅是技术上实现了熟练而已而长笛艺术不仅仅是一种熟练的技法掌握, 更多的是通过乐曲的情感架起演奏者和听众之间的桥梁。在乐曲演奏时演奏者对音乐的“情”与“理”的掌握, 是一种真实的情感流露, 通过对音乐敏锐的感知产生音乐的审美知觉, 对音乐的透彻的感悟和想象, 让内心的音乐走在吹奏过程的前面吹奏与内心的想象最终合二为一的自然流动。审美感知力与演奏者的知识修养以及艺术修养息息相关。正所谓“演奏家见识多了, 修养高了, 演奏出来的音乐就会不一样” (王永新) 。长笛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传入中国, 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是迄今仍让没有形成影响深远的艺术作品, 同时我国的长笛艺术与西方国家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在长笛的历史发展以及长笛艺术特征的掌握都对审美感知力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长笛音色悠扬柔美, 情感丰富多彩, 如果演奏者对民族音乐与长笛的融合具有审美感知, 则极易在长笛的传统演奏技能技法上进行二度的创作与提升在中华民族这片具有历史文化的土地上得以继续和发展。

目前, 高师院校学生的审美感知力并不强, 他们缺乏对艺术的激情以及热衷。而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是教师在教授课程中只注重学生的技法训练, 下面是某高校的长笛教学目标:本专业课程将为学生们在音乐表现能力、对音乐内容及音乐风格理解和专业技巧等方面打好扎实的基础, 使之具备一定的独奏表演、室内乐和乐队合奏能力, 能够与国际专业水平接轨, 重点培养和训练专业实用性, 毕业后可担任各大院校和专业音乐团体的教学与演奏工作。在这个教学目标中更多的是注重学生演奏能力的培养以及音乐风格的理解, 并没有提出对学生审美能力的要求, 而现在的高师院校中很多的学生也并不具备良好的审美能力, 因此,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十分注重审美感知力的培养。

3 在教学中培养审美感知力

长笛教学过程中多数是小班上课, 因此, 在刚刚进入高校学习的学生, 笔者十分注重学生的感知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 每节课的开始都播放长笛相关优秀的音乐作品, 让学生仔细的聆听并写出欣赏的感受在这些工作做完之后, 让学生模仿长笛大师的演奏技能, 模仿完之后再写出音乐感受。这不仅完善与锻炼了学生的感知能力而且提升了学生的个人艺术修养, 提高了对乐曲整体风格和内容的把握, 在训练过程中培养正确的感知能力, 不仅用心去完成演奏过程, 而且也不断地思考了。在选择曲子方面, 中西结合, 注重民族音乐感知的培养。在课堂上笔者十分注重学生的心理感受, 结合学生的当天课堂的心情去选择不同的曲子, 一般课堂前会准备喜怒哀乐等不同风格的曲子, 上课前观察学生的心理状况, 并选择相应的曲目来练习, 让学生达到心灵与曲风最大的重合。当然长笛教学后, 舞台经验的积累也是十分重要的, 在舞台表演的时候, 如果缺少舞台经验, 极易造成吹奏曲子的同时, 忘记内心的感知, 而使得演奏变成了技法的死记硬背, 因此, 在一定阶段教学过后, 还要训练学生登台演奏, 增加舞台的实际经验。

总之, 高师院校的长笛教学工作中审美能力的培养是及其重要和必要的, 根据新课程标准总的指导思想, 未来的基础教育是培养以审美为核心的全面型合格人才, 而作为培养基础教育工作者的高师院校则更加需要培养出更多的具有审美情怀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易禾.音乐表演艺术原理与应用[M].安徽文艺出版社, 2003.

小学生审美感知培养 篇6

关键词:速写,意象,写意,审美意识,美术教育

一、意象表现性绘画在当今世界中的发展趋势

艺术家主观思想的表现与个性化的风格语汇,是绘画中不可缺少的两个审美元素,也是绘画形式能够多元化发展,不囿于一隅的重要原因。东西方艺术虽在历史长河中各自演化着不同的发展轨迹,但在西方表现性绘画出现后,东西方绘画开始在艺术理念及审美方式上出现近似的特点,即均不以客观描摹作为主要的表达方式,转而更多的以表现创作主体的主观精神作为创作原则。这既是人类文明不断探索自身、解放思想的结果,也是绘画形式演进的必然趋势。

东方意象表现性绘画又称写意绘画,它不以客观复现为主,注重表达个人化的主观情思与感受,具有利于情感宣泄,表达愉悦自由,易于唤起人们思想上的审美共鸣等特点,具备极高的美学价值和人文价值。

意象性绘画虽能直接切入艺术表现,其理念的掌握和运用却非易事。尤其我国现有的艺术类高考模式,在长期的填鸭式教学中,早已对学生的“艺术”认知形成了错误引导。因此如何矫正学生的艺术认知理念,尽快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艺术审美观念和判断意识,便是绘画教学中日益面临的教学问题。

二、“速写”“意象”及“写意”在绘画理念和表达方式上的契合

速写在《辞海》中指:“绘画术语,素描之一种。一般指用简练的线条在短时间内扼要地画出对象形体、动作和神态的简笔画。其目的在于及时地记录生活、反映现实;为创作准备素材;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及迅速捕捉对象特征的能力。”①

与严谨的素描体面训练不同,速写作为素描练习之一种具有造型相对简练、概括,易于表现生动的艺术形象及提炼形式韵味等特点。造型严谨的体面训练虽能够锻炼学生理性、细化的判断意识,但却容易扼制学生感性思维的释放,而速写训练,则利于释放学生的感性知觉意识,而感性知觉的认知与培养,则与意象化的感知意识接近,利于直接切入艺术的认知领域。

20世纪初,美国诗人庞德在《意象主义者的几个“不”》中对意象曾做出阐释“意象是一刹那间思想和感情的复合体”。“意象”不是创作主体对自然事物的简单重复和再现,而是结合了画者本身的审美尺度、情感关注的综合“意念之象”;是主、客观融为一体,经过主观意识处理和加工的产物。它强调描绘客观事物的同时必须表达创作者的主观感受和体验,赋予客观事物以新的生命和情感。

由于“意象”是主客观交融的意识产物,在形象感知上具有近似、模糊、印象化的感知特点,因此过于理性的精细描摹对再现意象形态不利,而不求工细再现的写意手法则利于意象形象的感知和表现。

由于“速写”具有快速记录、捕捉和表现对象的含义,因此在观察方式上与“写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两者均有快速观察、形成意象,并快速抒写之意,具有极为近似的意象化表现形态。

速写利于习画者形成意象化的感知意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观察方式的转换。其特殊的短时间作画方式,要求初学者必须转变理性、固化的思考模式,在相应时段下,开发自己快速观察、判断和感知事物的能力,加快处理物象造型的能力和方法。而在思维和观察转变的同时,其主观意识也会逐步渗入,从对物象细节的客观索取逐步转向对自身主观意象的感知与探求,并最终形成个人化的意象表达形态;二是个性化的形式提炼和表现。经过一番体验和经历后,初学者会在直观意象的指引下,运用点、线、面元素,画出富有艺术韵味的意象化造型。由于时段限制,可不必过分受制于理性思维的支配,不需过多顾忌造型准确与否或是否再现了合理的光色体系,解放思想,从直观的角度出发,直抒胸臆地去表现各自对形式元素的理解和运用,并最终形成个性化的用笔趣味及造型特点。因此,作画过程会更加自由愉悦,表现形式也会极富意蕴感。

程晋华先生在《意象绘画中精神的抽象性》中总结:“意象绘画就是画家将自身的审美认识、审美情感融合到把握到的客观物象中,并且把一定的艺术变现规律和手段当作媒介,最终形成存在于人们观念中的绘画艺术形象。”②由于速写具有短时间内训练特点,使得初学者在习画期间得以解放思想,去除顾虑,真正使自己体悟到何谓艺术所需的情感宣泄,领悟如何运用个性化语言去表现自身情感的作画目的。

三、当今国内美术院校中的速写教学现状

(一)课时压缩,教学观念过于保守固化

目前国内各艺术类院校在素描教学上明显侧重传统的明暗体面素描训练,而忽视和缺乏速写教学的引导,极大挤压了学生的意象审美意识的培养空间。

由于明暗体面素描训练重在培养学生的理性判断意识,在培养时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各美术院校在素描课程上普遍偏重传统的素描训练课,并一再挤压甚至取消速写课设置。这对培养学生理性的解析意识固然有所保障,但也容易导致学生认知上过于趋向理性,从而扼制自身感性思维的培养。

(二)教学目的不明确,教学方法单一、固化

在速写教学的目的上,目前多数艺术类高校依然没有明确的指导方向。大部分高校在稀缺的速写课中,仅将速写定位为课后收集创作素材,记录生活场景的速记用途,未有意识地将速写作为调整和引导学生意象感知意识的培养途径,教学目的尚有待提高和转变。

而在教学方法上,多数高校依然局限或停留在类似考前阶段的小尺幅作业训练。既没有展开相应研究,开发多样化的训练手法,也没有深入分析和细化,形成能够引导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方法,导致教学方式单一、固化。既然教授的目的及方法都不明确,更难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建构意象化的感知理念了。

四、速写教学的多样化训练与教学改进

(一)观察方式的逐步转换,速写中的慢写性训练

在现行的基础绘画教学中,经过长期的考前辅导,学生们已对艺术产生了狭隘、片面的理解。认为多画精细化的明暗体面素描才是步入艺术的康庄大道,导致其后的高年级教学进程颇为艰难,教师很难对其行为进行认知调整。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谭平说过:“我们惯常的教学常常要求学生临摹与写生,在好的造型基础上进行发展,这是其中的一种方法。但是还有另外一个方法,就是:所有学习的东西都是你的对立面,在这种态度指导下的学习,结果是不一样的。你会有角度、有分析、有个人性,这样才能呈现你自己的特点。这是一个重要的观念性转折。我曾给学生上过大师作品临摹的课程,要求分析它,并且用自己的方法解构它。”③

通过时段相对充裕的慢写训练,可使学生在几课时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用归纳和简化的手法去挖掘和表现物象,改变观察方式,迫使学生从原本注重形体细节,逐步转向提炼大的意象感知的观察意识,并以此锻炼心、眼、手的快速分析和表现能力。而观察方式的转变则会相应带动认知方向的转变,转换思想认识,并在多次练习中逐步获取意象美的感知经验。这对促进学生审美认知上的转变有着重要的理念建构作用。

(二)教学评定方式的改进,感性意识的培养与释放

速写作为绘画艺术之一种,同样应具备高度的艺术欣赏性。作为意象感知意识的训练方法,不应以趋同于理性素描的评价体系为标准,而应放开限制,以相对宽松的评价方式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便捷的引导条件。

如前所述,意象感知中的物象形象,是经过主观意识加工与提炼后的产物,与对象近似,但又有所区别。由于特殊的时间限定,习画者需尽可能在短时间内捕捉对象的总体印象并快速画下,而这一快速表现的过程往往会出错。不像明暗素描对造型表现的苛刻要求,速写教学应允许学生作画时出错甚至保留出错痕迹,因为这些近似性的误差,往往在视觉上会产生类似气流般的运动感,增加画面的艺术氛围。因此在速写的评定和表现中,应倡导学生不必拘泥细节,以精简、概括的手法去捕捉物像形象。通过放宽限制,营造宽松的评价机制,真正使学生在心理上解除顾虑,获得自由的情感释放,为快捷地达到意象美的感知意识创造自由、开放的引导条件。

(三)意象感知意识对个性化用笔的培养与表现

笔触的表现力直接反映了绘画者的性格特点与审美倾向,而个性化用笔则直接影响着画家的绘画风格。理性的明暗体面素描训练,需要耗费作画者过多的精力用于再现形体细节,导致学生难以集中精力去感知和生发自身的个性化用笔;而精简的速写形式,则便于学生释放情感,寻找出符合自身性情的用笔特点。

在挖掘个性化用笔时,无论是光色体系,还是非光色体系,都可以根据个人化的心理情绪为导向,主观地对点、线、面形式加以提炼。通过运用粗、细、浓、淡等不同的笔墨语言形态,达到强化和适应自身个性化运笔的需求,增强学生对形式美的审美感知,并逐步形成个性化的用笔意味与审美特点。

此外,为进一步引导学生的研究兴趣,应在速写表现上,鼓励学生尝试多种媒介材料。除铅、炭等干性媒介外,还可使用诸如色粉、丙烯、水彩、水墨等水性材料进行多样化的形式研究。尤其水性材料,其近似于水墨画的材质特性,更便于学生直接体悟意象形式中的舒畅美。而便利的水彩媒介,则在水墨特性的基础上增添了色彩的丰富性,既可以锻炼学生意象化的用笔情趣,也可以练习主观色彩的表现和运用,为保证学生适应多元化的艺术发展,提供了开放的认知渠道。

(四)主观情趣的意象化提炼和表现

如前所述,速写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意象化感知意识,而意象化感知形象则是作者的主观思想与现实世界交互反映后的结果。它既要艺术家尊重客观自然,通过对自然的观察与索取,去把握对象大的整体意蕴;同时又不能过分受限于自然,需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对现实物象予以取舍和制约。如此,才能在近似客观现实的基础上,营造出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的艺术形象,才能使绘画主体的艺术精神获得彰显和升华。

谈到艺术形象的处理关系,谭平甚至主张“编”画面,他说:“……这些训练最重要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观念上从被动变为主动,这个世界不仅在你眼前,更在你心中。”④通过速写教学,可使学生在表达物象的过程中学会如何关注内心感悟,如何表现心中意象的教学目的,做到有机平衡,有感而发,真正实现客观物象与主观意象间的融合与表现。

记得美国画家卡特琳曾对艺术创作有过一段精彩评述,他说道:“灵感应该凌驾于一切技术之上。”⑤这句话应包含两层含义:1.一切技艺的方法和学习最终都将应用和服务于艺术家自身的艺术体系需要,也就是技艺应该由个人的选择需要决定。同时每个人的性格也绝非一致,因此每个人都应能创作出独有的艺术作品;2.当灵感来临时,先前所学的绘画技艺,固然重要,但相对于艺术家可贵的灵感来说,这些技法依然只是可选择的工具,可要,也可不要。因此,某些看似有深度的技法研习,从一方面讲,它有可能是知识的结晶,是历代画家竞相研习的技术,但从高层次的精神传递层面来说,它更有可能是一种累赘,是思想上的负担。

尤其在数码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传统的写实类艺术正日益面临多媒体数控技术的挑战,如何在视觉形象上避免与媒体成像过于重复,拉开距离,有效地展现人的主观能动性,便是今后我国绘画教学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因此培养学生的意象感知意识,培养学生的主动创造能力和审美意识,便是基础绘画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培养目标。

目前国内艺术类院校中的多数新生受“考前教学”影响,偏重于客观的描摹物象,而欠缺主动表现内心意象的能力。我们应通过速写训练,引导学生转变认知观念,在要求学生避免客观描摹的同时,教授学生提炼心中意象美的感知意识,传授“似与不似”的美学内涵,使学生能够发挥自身的主体能动性,做到画前立意明确、成竹在胸,如此才能使学生的作品赋予相应的情感表现,达至真正的艺术审美效果。

上述速写教学方式,可引导学生突破固化的认知思维,建构主观表现的意象审美意识,为后期自身的艺术风格奠定正确的认知基础。

结语

艺术之表现在于艺术家如何灵活地运用自身所学去再现主观情思、传递情感,表达自己看待和理解事物的方式。从这点出发,艺术的基础并不仅止于学习工细化地再现技能就可达到,因为它更多指向的是一种技法学习,而非对学艺者思维与性情的培养。

基础绘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相应的艺术审美思维,引导学生释放自身的主观感受,让自己在绘画过程中得以自由、愉悦地表达和发挥。而速写,作为一种灵活、轻松的训练方法,无疑为锻炼学画者的意象审美能力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教学平台。

注释

1夏征农.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

2程晋华.意象绘画中精神的抽象性[M].数位时尚(新视觉艺术),2013(3).

3来源于雅昌艺术网《关于教育我想说的是》(下)。

4来源于雅昌艺术网《关于教育我想说的是》(上)。

审美感知:儿童美育第一步 篇7

在审美心理学中把审美感觉和审美知觉合在一起, 统称为审美感知。这是审美感受的基本心理形式。感觉, 按心理学的分析, 是对事物个别特性的反映, 如对事物的色彩、线条、声音、质地的感官印象。它是通过感官与对象的直接接触而获得的。人的耳、眼、鼻、舌、身和大脑神经系统专门组成了听、视、嗅、味、触的感官分析器官, 接受和传达外界各种信息。 (1) 较高级复杂的心理现象, 如知觉、想象、情感、理解等, 都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 正如著名美学家王朝闻曾指出的“只有诉诸感觉的东西, 才能引起强烈的感动”。因此, 当我们感到的某种色彩、声音、线条、质地而产生愉快时, 这种愉快就起于感觉。外界的客观对象, 只有经过感觉, 才有可能引起美感, 这些愉快的感觉虽然是生理上的, 但却是美感经验的基础和出发点。

审美感知力是从具体审美对象出发, 通过生动的直观, 由单一到丰富的过程, 是我们在审美观过程中把握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各种审美特点的能力, 它的形成不是单纯地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 往往取决于主体的意识指向.朱光潜说:“美感起于形象直觉。”从再现形象中感知美、领悟美, 刘勰将这种审美感知特点形象地描绘为“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

儿童的审美心理结构主要包括敏锐的感知能力、丰富的想象力、透彻的理解力等方面的内容。其中, 审美感知能力对于学前儿童来说是审美心理结构中最基本, 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如果我们能关注和帮助孩子发展感官审美能力, 使孩子对美和艺术有着敏锐的感知力, 那么, 就一定能让孩子具有更好的情操、理想和志趣, 必将拥有更加和谐完善的人生。当我们面对外界的世界会想到“如果改变一下这里, 效果会怎么样、会不会比较好?”要产生这种的创意, 就必须先感受到对颜色、形状、声音、素材的微妙差异。日本艺术教育专家山本美芽在著名著作《美感是最好的家教》中指出, 塑造五感基础的最好年龄只到十岁为止, 我们必须在这个年龄前就培养好孩子的感知习惯, 具备了这个的基础后, 到了下一个阶段开始, 他就能够自己延伸发展并提升他的感知。然后到青年时, 他们的旺盛的吸收能力将是一般的成人所无法比拟的。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从美术、音乐和文学等多种艺术领域出发, 比较全面地探讨了人从出生到二十岁审美感知的发展历程。他把人的审美感知发展分成五个阶段:婴儿的感知 (0一2岁) ——儿童在出生后的头两年里, 还不能把艺术品看.成是审美对象, 而只能把它们看成是生活中的一般客体。但是, 给这个时期的儿童呈现各种艺术品有助于婴儿一般感知能力的发展;符号的认识 (2—7岁) ——婴儿期以后, 儿童变得能够用语言去“阅读"自己所接触到的物体和人。到了该阶段末期, 儿童能够相当流利地运用口头语言, 并能听懂它的意义。“写实主义”的高峰 (7—9岁) ——在这一阶段, 儿童用“写实主义”的评价标准来评价作品。 (2) “写实主义”高峰的衰退和审美感受性的出现 (9—13岁) ——这一时期是儿童审美感知发展的转变时期。他们开始对标准化的美的事物敞开心扉, 并对艺术训练课程表现出极大的开放度和感受性。审美专注的危机期 (13—20岁) ——由于情感态度出现较大变化, 加上青春期过分的批判能力, 许多青少年从各种艺术形式中退出来。他们停止创作艺术品, 并对其他人的艺术成果漠不关心。在生命的最初两年, 儿童还不能直接卷入到艺术客体中。但2岁以后, 宝贝的审美感知能力开始出现分化。幼儿在经历了模糊、可跟随移动和产生立体感三大最基本的视力发育阶段后, 其眼睛感官呈现出初始性、直感性等特征, 视觉注意力逐渐增强, 由于不受既定和无关视觉对象的干扰, 幼儿的眼睛对色彩、形式等美的直觉能力比成人要强, 具备极好的视觉审美潜能, 是训练开发的关键期。幼儿嗅觉和味觉的灵敏感知判断对完整的审美体验十分重要, 是美感教育中不能忽视的感知能力。在审美活动中触觉能更加直观地把握审美对象, 为其他感官美的感知提供最直接和深刻的经验储备, 从而是一种很重要的美的感知手段。

儿童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 是进行艺术欣赏和艺术创作活动的必要条件, 是培养丰富的审美想象力、透彻的审美理解力和活跃的审美创造力的基础, 是积累丰富的内在情感的重要手段。可以说, 培养敏锐的审美感知能力是对学前儿童进行审美教育的关键所在。苏霍姆林斯基说:“对美的感知和理解是审美教育的核心, 是审美的要点。”美育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而审美能力的核心在于对美的感知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 美的感知欣赏能力比美的创造能力更为重要, 一个对美感知迟钝的人谈不上欣赏, 也很难想像他能创造出美的事物来。

传统的幼儿艺术教育的重心放在艺术创作的环节上, 而忽视了审美感知能力、审美想象力和审美理解力的培养。科学家研究发现, 当一个人刚刚出世的时候, 对于视觉美的感知力就已经存在了。尽管对于美的感知力似乎是与生俱来的, 但后天对各种感知能力的引导和训练对于美的感知力的定型来说仍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我们在孩子阶段, 就让他们养成美的感知的好习惯, 譬如:去赏花、看夕阳、听美好的音乐、画最爱的颜色……让孩子去感受颜色、形状、声音、素材的微妙差异。这样的孩子相信在日后一定可以具备对美有独特的鉴赏能力。而如果在家庭美育中忽视了美的感知能力的培养, 就会像阿恩海姆所说的那样, 现在“我们忽视了通过感觉到的经验去了解事物的天赋”, “从所见的事物外观中发现意义的能力丧失了” (3) , 我们“天生具有通过眼睛来理解艺术的能力也沉睡了” (4) 。具备了认知和发现潜力的感官如果得不到科学有效的训练, 是不会变成具有自觉敏锐审美能力的感官的。良好的审美感知力是审美能力持续发展的关键, 而审美感知力的形成则必须以审美感官的有效训练和科学发展为基础。因此, 家庭美育中对幼儿审美感官的训练和培养是发展其审美能力的关键。

如何能让孩子拥有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聆听美的耳朵感知美的心灵呢, 怎样让孩子能自觉而敏锐地捕捉和感知这个世界的美呢?其实, 生活中、社会中、大自然中处处都有让孩子欣赏美的内容, 问题是父母们如何挖掘、引导, 让孩子用眼、耳、鼻、舌、身、心去感知美的存在, 从而激发孩子美的创造力。人的发展与金字塔一样, 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都是很早出现的感官, 宝宝一切探索的行为都需要这些感官作工具。如果基础打不好, 就会影响到宝宝今后的学习。如果在家庭中能够根据幼儿感官的特性, 在实践中运用科学的方法为幼儿开辟感官综合训练和运用的渠道, 全面培养幼儿感官的审美能力, 必将为学龄前儿童审美能力的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著名美学家滕守尧先生认为, 培养审美感知能力的重要途径是积极引导儿童去亲身体验和感受现实世界和艺术作品, 使自己的感知活动逐渐适应对象世界中对称、均衡、节奏、有机统一等美的活动模式, 最后形成一种对这样一些模式的敏锐选择能力和同情能力。因此, 根据宝宝的感知器官特点, 积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领会和体验生命运动的特有模式, 逐渐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感性认识、倾向或习惯, 是培养儿童敏锐的审美感知能力的关键所在, 也是审美教育本质之所在 (5) 。

参考文献

①http://www.0086art.com/art/News/20057220342.html

②加德纳的儿童审美感知发展阶段http://baike.baby868.com/lilun/201006/22-92362.html

③④阿恩海姆著, 腾守尧译《艺术与视知觉》, 光明日报出版社

初中散文审美化感知获得初探 篇8

感知是散文审美性阅读教学的初始阶段, 其目的是提取文本信息。审美既是对客体美的认识, 又是展开形象思维进行能动创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主体通过求同性、求异性探究, 把握对象的审美特性, 使主客体之间、主体审美心理要素之间的矛盾、差异达到和谐、统一, 获得美感;或者保持主客体之间的矛盾、差异、对立, 以确保自己审美、创造美的独立性、自主性和独特个性。因此, 作为审美阅读主体的学生, 他们的审美体验具有探究性。只有通过深思和比较, 学生才能更好地体验这种充满个性色彩的文体的审美特征。那么, 在散文阅读教学当中, 审美体验怎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呢?

1、品味语言

《新课标》在课程目标阅读方面作了如下规定:“欣赏文学作品, 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 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 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 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 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在教学散文过程中除了让学生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以外, 另一方面就是要抓住住文章中优美的语言, 领略散文的形式美。

新课改提倡:“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我们在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的过程中如何体现这一思想呢?笔者认为应该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 让学生参与知识获得的过程, 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对散文生动优美的语言进行感知和品味, 提出自己对语言的理解和感受。例如在教学《济南的冬天》一课时, 就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活动:让学生四人一组, 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 互相说说喜欢的理由。然后小组选派代表对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进行讲解。学生们各抒己见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学生1说:“我喜欢第3段中的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如‘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 微微露出点粉色’, 这让我联想到好像有一个害羞的小姑娘站在我们面前。”学生2说:“我喜欢第3段, 作者从山上写到山尖, 再到山坡, 最后到山腰, 按一定顺序来写”。学生3说:“我喜欢第2段中的‘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 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因为摇篮能挡住寒风, 让里面的婴儿感到温暖。”学生在参与知识获得的过程中, 不仅学到一些写景的技巧, 而且也探究了济南冬天的气候成因, 这样所达到的效果无疑要比老师单纯分析修辞、语法要生动得多。

2、揣摩构思

我们在欣赏一篇精彩的散文时, 会为作者精妙的艺术构造而倾倒。散文教学就要着力发掘作品的构思美。

例如, 散文名篇《岳阳楼记》, 范仲淹因情而构设了一实二虚三幅画面, 两幅虚的画面先后叠映在实的画面上面, 给读者带来视觉的美感享受。第一幅是场面宏阔、气象壮观的洞庭全景图, 第二、三幅是叠映在全景图之上的阴雨图和晴明图——两幅动态的虚景图。阴雨图写览物而悲者, 惊心动魄的氛围和气势创造出文章的悲壮美。晴明图则写览物而喜者, 春和景明、花草盈岸的风光, 令人心胸开阔, 赏心悦目。然而作者所追求的却是前两者迥然不同的哲理, 即古仁人的“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和“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的思想境界。全文构思精巧, 新颖独特, 最后以议论方式把文章的思想感情推向高峰。

3、领悟意境

文学之美, 美在意境。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事、所有的景都让作者动一样的情, 而且即便是同一种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 一个人在不同的状况下反映它们, 也有可能产生带有不同感情。所以抓住作者动情点对深刻理解作品意境就非常重要了。

例如, 朱自清的《背影》中“父亲”的“背影”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为什么能产生这样的效果呢?主要在于作者巧妙地把“父亲”的“背影”放到了特定情境中去:“祖母死了, 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 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家里伤心的一幕展现在我们面前。在分别时, 年老而行动不便的“父亲”出于对“我”的关心和安慰, 硬要爬上爬下地穿过铁道给“我”买橘子, “父亲”的背影深深地刻在“我”的心中。学生能体会作者所创设的情境, 就能领悟到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和思想感情, 进而产生感情上的共鸣, 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4、阐释文化

语文学科具有浓郁的文化性。在教学中我们完全可以开放视野、拓展思路, 从多种文化角度对课文进行审美体验。在教师分析某些具有表现力的词语特别是诗歌散文时, 为使学生获得更丰富的感性认识, 可尝试运用音乐艺术。

如《琵琶行》中关于琵琶弹奏的精彩描写, 完全可以通过欣赏琵琶演奏来感受:“江流宛转绕芳甸”中“宛转”一词也可用曲调来表现。又如在游记散文中的山水美景, 若从绘画艺术的角度来引导学生欣赏, 必是受益匪浅。在《长江三峡》中, “我像在一支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一句, 作者先把视觉上长江浩浩荡荡的气势与听觉上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沟通, 然后又用“飞翔”一词为我们描绘出“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诗情画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毕文荟《个性化阅读中值得思考的问题》《山西教育》2004年07期.

培养小学生色彩感知力的教学点滴 篇9

一、强化色彩基础知识训练

色彩知识在小学各年级由浅到深逐渐深入,到高年级几乎对三原色,三间色,暖色、冷色、对比色、柔和色,以及明度等等的知识都涉猎过,就是没有形成知识链,运用不足导致,在高年级的学习园地开辟一块美术园地,由美术课代表及美术骨干制作色彩知识板块,每节课我都提醒大家回顾色彩知识。一段时间之后在技能课上学生有很好的表现,一节《时尚的风格》课,我要求(1)补色巧搭配;(2)相近色的运用。由于本课接近生活实际,学生感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使学生有清晰的思路,我制作课件,搜罗大量服装色彩搭配内容,同时带有讲解,让学生在心理有一个大体的思路。然后我自己制作大量的服装卡片,丰富的色彩,学生搭配训练,这项分组进行,然后以服装展销的形式评比,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比,评述也由学生自己进行,通过学生的语言表述,很多色彩知识以及专业术语应用很恰当,在作品中对补色搭配有很大进步,对同类色有进一步的认识,强化了色彩感受力。同时提高了学生高雅的审美水准,也会很好的指导自己着装的时尚感,体现出文化素养。

二、对色彩节奏感的理解

学生对色彩节奏的理解不像对音乐那样深刻,而且都很生疏,为使学生从感性上理解,我以色彩夸张的农民画为例进行直观的讲解,大屏幕出示农民画《花狮子》,感受色彩的鲜艳,夸张,让学生找出最亮的色彩,找出最暗的颜色。白色为最亮的、黑色是最暗的。学生很快找出来。其余的是中间色。去掉最亮的色与最暗的色,看看感觉如何。学生马上感觉到画面平淡,感觉没有原来的好看了。原因在于那两个颜色在画里很重要,就像歌曲没有高音、没有低音的起伏,音乐就没有感染力。亮色与暗色衬托得其他色彩更加鲜艳,画面更有起伏与感染力,这就是色彩节奏感的魅力。

三、对色彩情感的感悟

学生简单能理解冷色暖色的感觉,但是对情绪,情感的宣泄了解不多,本课我以欣赏教学为手段,提高学生的感受色彩力。《查灵克罗斯大桥》(油画)安德烈。德兰(德国)以课件形式演示出现,意图以学生的感受为出发点,凭感觉说说感受,学生踊跃发言:“色彩不像真实的景物”、“色彩简单不细腻”、“感觉跳动”。学生都能说出感觉到的东西,本画的作者以强烈的色彩对比使画面产生动感,表现了画家面对城市的清晨产生的激动心情。通过色彩的对比表现心情,来感染、感动自己与他人,这就是色彩给人的情感体验。而后我出示与之相同的写实照片画面,对比之下学生对色彩的抒情感悟更深。在潜移默化的感受色彩,理解色彩带给人们的情感体验中,慢慢的这些美学知识与素养渗透到孩子们的心灵,在提升个体的文化艺术修养,为孩子们形成完美人格做出这方面的努力,我觉得很有意义。

学生音乐感知力的培养策略 篇10

一、视觉联想, 获得音乐感知力

小学生由于心智与心理发展的原因, 对外部世界的接受基本上以直观、感性的视觉具象为主。由于音乐形象的表现所特有的模糊、迁移和不确定等特点, 音乐内容的表达与理解、形象的创立, 涉及多种复杂的心理操纵过程。如果音乐学习不仅以听觉的刺激出现, 而且将其与所表现的情绪、内容以相关的视觉画面相结合出现, 使学生在听觉上对音乐接受的同时, 从视觉上获取具象, 这些与音乐不可分割的具象能直接与外界形象和内心所储存的形象发生共鸣, 从而使学生对音乐所表达的情绪、内容更易于接受, 而且感受更深、更直接, 对音乐的兴趣也会大大地提高, 便很自然地在视觉音乐中接受和理解音乐。

(一) 环境设计, 打通感知通道

片段一:一位老师上《月光光》 (人音版二年级上册第八课《静静的》) 这一课时, 一上课, 教师就将教室内的灯关掉, 拉上窗帘, 室内只有少许光透进来, 加上抒情优美的背景音乐, 课件出示宁静的夜空, 让学生一进来就感受到黑夜里安详宁静的感觉。

7~13岁的学生对自己周围的新鲜事物都表现出好奇的心理。周围环境的变化, 通常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通过视觉这一感觉器官对周围环境作出整体的感受。环境的变化打通了学生的感知通道, 使学生通过视觉的联想, 更快地融入到《月光光》所描绘的宁静的月夜中, 产生了与音乐作品相一致的情感。

(二) 实物关联, 诱发知觉链接

片段二:《这是什么》 (人音版二年级上册第二课《时间的歌》)

师:喜欢猜谜的小朋友请坐正。会走没有腿, 会说没有嘴, 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睡觉。

生:闹钟。

师: (教师出示闹钟) 老师这里啊有个小闹钟, 谁来听一听它走动的声音是怎么样的? (请小朋友听)

生:“嘀嗒, 嘀嗒”。

师出示节奏××××|××××|

嘀嗒嘀嗒|嘀嗒嘀嗒|

学生模仿小闹钟的嘀嗒声。

音乐表现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的, 但其表现形式却又是高度抽象的,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特点决定了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的过程, 他们对于形象的东西易于接受, 易于理解。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 我们可以将一些特定实物带进课堂, 通过对实物的关联, 诱发知觉链接, 获得音乐感知力。在案例中, 教师以谜语导入将闹钟出示, 要求小朋友听秒针走动的声音并模仿, 于是不用教师讲解, 孩子们就知道应该用轻声、清脆的声音将嘀嗒声模仿得惟妙惟肖。

(三) 巧用多媒体, 实现知觉迁移

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一改以往音乐教学中单一、乏味的教学形式, 使教学内容丰富, 趣味性也增强了。音乐所表现的内容, 有时用语言难以描绘清楚, 因此, 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丰富学生的音乐感知, 实现知觉的迁移。如《我的家在日喀则》 (人音版二年级上册第四课《跳起舞》) 是一首藏族民歌, 教学时, 教师将藏族的建筑、歌舞形式、风俗、服装等做成课件《走进西藏》, 让学生充分了解这一民族的文化。学生通过知觉的迁移, 将这种情感带入歌曲的演唱中。那歌声、那表情无不透露着对日喀则的喜爱之情。

二、元素挖掘, 保持音乐感知力

音乐语言由音高、节拍、节奏、速度、力度、旋律、曲式等方面构成, 它们像词汇一样共同工作, 造出表象的“句子”。相同的元素的不同组合可以传导出不同的信息。对于音乐作品中这些元素组合所蕴涵的美, 如果没有相应的表现手段, 学生是很难深入理解的。因此,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 多手段、多渠道地挖掘音乐作品中的各个元素, 加强元素之间的融合统一, 创造适合小学生的方法来发展学生的音乐感知力, 从而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一) 手势模拟, 关联元素

生跟教师用手势模拟。

在音乐教学实践中, 手势的作用实在是非同小可。如在感受旋律的行进中, 教师可以用手势比画出一条随音乐起伏不定、运行有致的旋律线, 学生可以从这条用手势模拟的旋律线中, 感知这首乐曲音域的宽窄、节奏的疏密、情绪的张弛等音乐元素, 从而进一步理解音乐作品。案例中, 学生通过手势模拟很快就掌握了音的高低起伏, 进一步了解了歌曲《海》所表现的平静的海面。在学唱时, 教师要及时地纠正学生歌唱的错误, 也可借助手势调整音的不正确。

师:听录音一起用手臂表现你听到的乐曲所描绘的大海。

(二) 有效律动, 融合元素

片段四:《加伏特舞曲》 (人音版二年级第四册第四课《快乐的舞蹈》)

在欣赏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设计了简单的舞步, 根据音乐的节奏, 走四步, 插腰跳三跳。如下图。

在音乐教学中, 学生可根据节奏律动来感受和表现音乐, 也可通过上升、下降的动作感受旋律形态。将各种音乐元素有机融合, 进行有效的律动, 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中的不同元素带来的作品情感。案例中, 在简单舞步的走步律动中, 学生自然而然地区分了不同段落的情绪、节奏、力度等。这样的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 而且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从音乐中获得了丰富的情感体验。

三、情境创设, 提升音乐感知力

课程标准指出, 音乐教育不再是单纯地教学生唱歌, 学生还要会看、会听、会动。要让学生充分地去感受音乐、体验音乐、表现音乐与创造音乐。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重要的是要以优美的艺术形象感染学生、陶冶学生, 以达到审美体验。小学音乐教学只有加强学生情感体验, 用“情”字架起心灵与音乐间理解和沟通的桥梁, 才能实现音乐的审美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以情激情, 点燃学生对音乐的情感火种。

(一) 语言情境, 亮化情致

语言不但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媒介, 也是表情达意的工具。音乐教师的语言更要擅长形象描绘, 绘声绘色, 让人听了情思并涌, 沉浸在音乐作品所表现的情感中。如教学《歌唱二小放牛郞》 (人音版五年级上册《足迹》) 时, 教师在悲伤低沉的旋律烘托下, 用上哀伤的语调, 慢慢讲述了一个勇敢的少年为了消灭敌人, 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将敌人引入埋伏圈, 最后惨死在敌人刀尖下这样一个故事, 以此导入欣赏。这一语言情境唤起了学生的情感, 全班同学都沉浸在悲伤的气氛中, 学生的情感油然而生。

(二) 图显情境, 深化情绪

片段五:《牧童》 (人音版一年级下册第二课《放牧》

师: (出示多媒体课件, 用优美的语言描述“蓝蓝的天, 白白的云, 绿绿的水, 青青的草, 小牧童悠闲地放着羊儿唱着歌”) 你听。 (播放范唱)

生看着图上的美丽风光, 感受牧童的生活。

师:牧童的家乡这么漂亮, 那小牧童放着羊儿唱着歌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表情又是怎样?谁来演一演。

生借助图片, 表演在蓝蓝的天空下, 感受着美丽的自然风光, 悠闲地放着羊儿。

对音乐作品的欣赏需要对作品的再想象。想象是否丰富, 直接影响对作品的理解与感悟。儿童的想象是在感知材料的基础上形成的, 适当丰富感知材料能使儿童有效地扩展想象。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于一些图画、动画等, 简单地演示歌曲意境, 从而触发他们的创造性想象, 来了解明白歌曲情绪、角色心情等, 从而提升对音乐的感知。案例中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牧童生活的场景, 教师根据歌词制作了多媒体课件, 美丽的田野风光图展示在孩子们的面前。在聆听歌曲范唱时, 让孩子们想象牧童挥着鞭儿、唱着牧歌赶羊的场景, 在此基础上学唱歌曲。接着再运用图片引导学生继续想象牧童在这么美丽的地方, 放羊唱歌时的样子。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更喜欢这样的地方, 深化了对歌曲音乐形象的感知。

四、表演展现, 内化音乐感知力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很大程度上, 取决于学生内在的心理状态, 情绪高昂, 则效果倍增, 情绪低落, 则效果微小。”音乐表演以它特有的趣味性深受学生的喜爱。他们喜欢在音乐活动中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 来体验作品所表达的不同情感。

片段六:《森林的歌声》 (人音版四年级下册第四课《森林的歌》)

师:同学们, 今天我们要一起去森林中参加盛大的森林音乐会, 森林中的小动物们为了迎接我们的到来, 为我们带来了第一个表演节目, 请你听一听都有哪些小动物参加了演出。 (初听全曲)

生交流, 学生自由说。 (小青蛙、山羊、蟾蜍……) 师:与我们同行的三位乐器朋友也带来了它们的表演, 请听, 第一位上台的是哪位乐器朋友?听第一主题的演奏乐器。

……

师:笛子想与我们一起来合作, 用响板×-|××|节奏为第一主题伴奏。

……

师:用彩带为第二主题伴舞。

……

师:第三主题是在情绪最热烈的地方 (音高最高, 节奏拉宽处) , 用举铃鼓的方式表演。

……

师:音乐会要接近尾声了, 我们也要离开了, 在离开前我们也来个节目感谢森林中的小动物吧, 大家来想想。

生:……让我们一起和三位乐器朋友以及森林中的小动物们来为此次森林音乐会作压轴演出。 (分组表演三个不同主题, 第一主题用响板×-|××|节奏伴奏, 第二主题伴舞, 第三主题举铃鼓)

音乐表演是音乐的再创作活动, 能使学生深度体验音乐作品的情感, 进而将对音乐作品的感受通过自己的方式再度创作, 内化成自己的东西。案例中, 学生用三种不同的方式为三个主题进行表演, 学生通过表演, 更深刻地体验了乐曲, 这一再度创作, 是学生了解了作品情绪, 是自己对音乐作品的感受, 经过自己的想法, 内化而成的。

上一篇:中国与世博会下一篇:虚拟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