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阅读培养

2024-05-28

小学生数学阅读培养(精选12篇)

小学生数学阅读培养 篇1

阅读是思维的过程, 数学阅读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数学课的阅读来认识数字符号、语言符号、数学语言等, 使学生养成正确的思维习惯, 积累有效地思维方法。数学阅读是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的重要途径, 是提高数学成绩的有效手段, 也有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因此, 在今天的数学课堂中, 关注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数学阅读的特殊性

数学不仅仅是自然科学的语言和工具, 它已经成为所有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的工具和语言。数学语言与日常语言不同, 它是慎重的、有意的而且经常是精心设计的, 它具有符号化、逻辑性、严谨性、抽象性、精确性、简洁性等特点, 这就决定了数学阅读的特殊性。

数学阅读是学生个体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 通过阅读数学材料掌握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学习活动, 是学生主动获取信息、汲取知识、发展数学思维、学习数学语言的重要途径。所以, 我们让学生在数学阅读中理解, 在数学阅读中培养学生的思维。

1. 数学阅读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 在进行数学阅读时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学课本中的数学术语和符号等都是高度概括抽象出来的, 理解每个术语和符号, 才能正确分析它们的逻辑关系, 达到对课本的真正理解, 形成知识结构。

比如, 乘法分配律: (a+b) ×c=ac+bc。一个简单的算式, 高度概括了乘法分配律。要真正读懂这个公式, 需要明白“为什么两数的和与第三个数相乘就等于这两个数分别与第三个数相乘的积再相加”, 整个的理解过程就是一个逻辑推理的过程, 因此说数学阅读需要较强的思维能力。

2. 数学阅读是读写结合的过程。

数学阅读一般是读写结合的过程。教材编写为了简捷, 常将数学推理的理由省略, 运算证明过程比较简略, 阅读时跨度较大, 有时需动手画图, 有时需动手演绎, 有时需动手作注释、作记号, 以便顺利阅读, 而且一边读一边写还可以加强理解和记忆。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1. 将数学阅读融于课堂教学。

在课堂指导中, 教师要抓住细节, 做一定的示范或引导, 教会学生从何处思考, 深挖教材的思维因素, 教会学生找问题来突破重点、难点和关键之处, 通过对阅读内容的思考来理解其内涵。

例如, 在教授《等式的基本性质》时, 许多学生只说出了“等式的两边同乘或除以相同的一个数, 等式仍然成立”, 而漏掉了“0除外”这一关键内容。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把所看到的内容一字不落地读出来, 培养学生的严谨性。还要让学生自己想想“为什么要把0除外”?通过阅读和思考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的能力。

2. 将数学阅读延伸到课外。

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 为此, 我们还应该在课外进行阅读。可以让学生看一些有趣的、有一定难度的课外读物, 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例如:在学习完圆周率后, 可以让学生读有关祖冲之的故事, 还可以让学生利用计算机等现代工具来尝试各种方法计算圆周率, 让自己和圆周率有一个亲密接触, 探索圆周率的秘密, 激发学生的兴趣, 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

3. 将数学阅读结合其他学科。

部分学生觉得数学课单调、乏味, 不如轻松欢快的音乐课, 多彩多姿的美术课, 自由奔放的体育课等。当然我们也可以结合其他学科来进行数学阅读, 极大地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的兴趣以及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例如, 在教学二年级的《测量》时, 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通过不断比划“一米”、“一分米”和“一厘米”具体有多长, 大部分学生对这三个单位的认识比较好, 也能体会三者之间的不同, 可以很好地应用。可是有的学生不感兴趣, 对三个单位总是混淆。于是就利用音乐课上学的长声, 在读“一米”的“米”时拖长音, 而读“分米”时声音稍微短些, 读“厘米”时就更短, 学生根据读音的长短来记住几个单位的大小。数学课变成了音乐课, 学生学得开心, 掌握得扎实, 从中体会到了数学的乐趣。

当然, 数学阅读除了结合其他学科之外, 更重要的是跟学生自己的生活结合, 才能够让学生在数学阅读的过程中感到其乐无穷, 阅读能力也会大大提高。

总之, 作为教师的我们, 要将学生的终身发展放在第一位, 教会学生方法, 通过指导学生阅读, 提高学生数学阅读的能力, 学生才能会思考, 才能有更好的数学思维。重视数学阅读, 培养阅读兴趣, 养成阅读习惯, 提高阅读能力, 从点滴做起, 坚持不懈, 相信会卓有成效的。

小学生数学阅读培养 篇2

(一)构建知识体系

知识是一个系统,我们所学的知识也呈螺旋上升的趋势,低年级的知识体系处于一个比较基础的部分。如小学知识体系分为几个阶段,内容分为几个部分等。为了让学生有系统、有步骤地学习,课标与教材都是精心设计与安排的。

如“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那么学习乘法,就是在学习加法的基础上提升的。

(二)思考与阅读相结合

数学学习对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发散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教学手段将学生的思维与阅读结合起来,提高学生数学阅读能力。

(三)实践与阅读相结合

如学习估算的时候,估算是求近似数,不要用一种固定的模式规定学生去估算,要通过四舍五入法、去尾法、进一法等。

(四)重点内容重点训练

前面已经说过了,数学知识是一个系统,那么我们学习数学中,老师首先要有系统的概念,每一阶段的内容,哪些是重点和难点,并把它作为重点内容来训练。如一年级的加法的意义,二年级乘除法,图形的认识中的“角的分类”等。通过重点训练,学生在某一方面的发展是比较持久与巩固的。

(五)不同学生区别对待

“龙生九子,各有不同”,我们不能要求每个孩子都一样聪明,一样勤奋,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正是因为这些特殊性,也造成了教学的难度。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过“因材施教”,我们现代更需要不同学生区别对待。在我们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等时候,都需要这样的区别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层次的需求。如在教学一年级时,我们经常遇到“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有的学生阅读能力强,一下子就能自己提出问题并解答出来,但有的学生不理解“还”、“问题”,写出来的东西让你苦笑不得。这是因为他们没有读懂数学问题,也是阅读出现了问题。怎么办?需要强调“还”是什么意思、“问题”是什么意思,学生能够理解的时候,这类情况,还要让学生一个个“过关”,让他们“还提出问题”。

重要的三件事

一是从“图”到文,通过科学地看与听把“图”转化为文字,在读“图”中形成数学问题;

二是“图文”结合,运用编、演、画等多种策略,分析题目,解决问题;

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篇3

关键词:小学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数学是一切理科学习的基础,是其他科目的语言与工具。小学数学的学习是学生进行逻辑思维与理科思维能力培养的基础。对小学生的数学教学中工作只放在课堂上呆板的教材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的课外知识阅读空间的拓展,提高学生的课外数学阅读能力。所谓“学问来源于知识,知识来源于自然”,只有回归自然,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数学探索与学习,培养他们对数学的积极性与好奇心,通过不断深化的课外数学阅读,使学生能真正将数学知识牢记于心,能够灵活地运用在生活实践中,才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下面我就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依据自身的教学经验谈几点建议:

一、鼓励学生进行课前阅读,积极预习掌握基础知识

课前阅读是学生进行自我学习的基础,是学生掌握数学教材内容的关键。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学生课前阅读能力的提升,鼓励学生通过在数学课前预习的过程中,掌握教材应学习的知识,不断提升学生自我的独立思考与预习学习的习惯。通过学生自己的课前预习,不仅能使学生全面深刻地对教材知识理解掌握,还可以让教师在课堂上以更短的时间投入到基础知识的讲解,留给教师更多的时间进行基础知识拓展,如此一来,学生的知识层面将得到很大提升,教师也会因此拥有更好的计划与策略应对学生的自我学习情况。例如,在即将讲解“分数的初步认识以及其简单运算”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不仅可以让学生通过回顾生活中存在的分数现象来认识分数,对教材知识有整体的印象,从而更容易接触并理解分数的有关知识,还可以通过这种情景认知,让学生了解到分数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从而以更积极好奇的态度应对分数的学习,掌握分数知识在自然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与价值。通过自己的预习,学生不仅能在基础知识上做到熟练与认知,还能在需要关注的地方做到细心分析,比如“分数的分母不能为0”“假分数与带分数的转换”“分数加法的通分原理”等诸如此类的学习内容,都可以引导学生在自己的预习过程中掌握。这样通过课前认真细致地预习阅读,可以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更好地应对数学知识的学习。

二、引导学生进行课堂阅读,细心思考掌握教材知识

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认真仔细地阅读教材,是教师对学生学习能力考查与学习互动能力的提升基础。数学基础知识来源于教材,所以教材上的知识框架与典型例题是学生必须牢记掌握的知识点。知识框架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方便学生进行记忆的知识结构,只有全面掌握分析知识框架里学生对知识列表的掌握,对教材基础知识的分析,才能更好地做到知识的熟练完善与课外延伸;教材案例是学生必须注重的另一个内容,对典型案例进行认真分析,是学生进行课堂阅读的基础,由于教材案例上有着对本节所学习知识的直接练习,并对知识进行总结与综合,学生可以依据对教材案例的分析,在检测自我本节学习成果的同时,对一些较难的题目进行尝试解答,也可以因此提升自己的独特思维习惯,培养符合自己的数学学习习惯。例如,教师在学习“三角形的特点与相关运算”章节时,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教材知识的阅读分析,让学生在了解掌握三角形有关特征与简单应用的基础上,可以提出许多生活中常见的,诸如“三脚架”“篱笆围墙”“建筑结构”等生活现象,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三角形的应用,在自我创新思维的鼓励中,分析此类题目的解决办法,由此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课堂教学中的阅读能力培养,使学生进行教材知识巩固并自我完善提高,是不断锻炼自己逻辑思维能力的基础,是每个教师必须注重思考的问题。

三、启示发生进行课外阅读,贴近生活感受数学魅力

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是十分重要的,这是促进学生进行知识回归与知识扩展的关键。课外阅读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接触,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展现数学的魅力与价值,让学生更好地体验数学学习的价值,从而以更积极饱满的姿态融入数学学习中。数学教学的课外阅读,不仅可以通过学生的《课外知识期刊》《数学小天地》《数学故事》等的阅读,通过简单趣味的故事引导让学生思考其中蕴含的数学道理,还可以通过学生进行自然生活中数学知识的锻炼,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应用的广泛。比如,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在回家之后对自己本月或家人本月的支出花费进行统计计算等形式,真正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通过启发性的数学课外阅读,可以让学生真正扩展数学知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只有全面贯彻落实数学学科的基础性教学任务,明确引导小学生应掌握的数学知识,是教师应当注重的问题。在新课程理念下,以数学教学目标为载体,以数学阅读习惯培养为方法,培养学生更加准确而丰富的数学逻辑思维语言,理解数学的表现形式,学会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是小学数学应当切实注重的基础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曹艳萍.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J].天津人民出版社,2011-04.

[2]张春华.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

[3]曹庄费.浅谈数学教学能力的思维创新方法[D].江苏师范大学,2013.

小学生数学阅读培养 篇4

提起阅读, 人们自然会跟语文阅读联系起来, 很少有人说数学教学也需要进行阅读指导。但学生在一次次考试后经常发出这样的感慨:“哎呀!这道题目怎么没看清楚。”“我审题不够仔细!”“我没理解题意。”……归根结底还是数学阅读能力差所致。数学是一门科学, 也是一种语言。如何有效地开展小学数学阅读教学, 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呢?笔者认为, 在茫茫教海中, 教师应从“四引”入手, 充分发挥舵手作用, 担当提高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领航人。

一、引导学生在兴趣中阅读

兴趣是学习的最佳营养剂和催化剂。数学教学中, 要设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培养求知欲望。有没有兴趣, 阅读的效果很不一样。有兴趣才能自觉主动地阅读;有兴趣才能有坚持不懈的阅读动力;有兴趣才能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兴趣才能产生阅读热情。只要对数学阅读有兴趣, 学生就会要求学、喜欢学和坚持学。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学习成功的秘诀, 是获取知识的开端, 是求知欲望的基础。比如在学生阅读之前, 如果能够创设一些难度适当的问题情境, 可以诱发和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 在教学工程问题时, 我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修一条长30千米的公路, 甲队独修10天可以完成, 乙队独修15天可以完成, 两队合修多少天完成?在学生解答后, 教师将公路先后改为90千米和18千米, 让学生阅读并思考。学生在计算出第二个变式题后, 就会发现计算结果是相同的, 于是学生产生了好奇, 认知矛盾就产生了:为什么条件变了, 计算结果却不变呢?工作总量与用的工作时间表示的工作效率有关吗?如果去掉“30千米”还能否解答?这时教师再引导学生阅读、讨论, 学生的思维就会非常活跃, 对于这类题目, 学生很有兴趣去探究。因为新知的学习已经成了其自身的需要, 所以创设问题情境时, 可以创设这样新颖有趣、富有启发性的问题。通过呈现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相矛盾的现象, 设置悬念, 或提供几个相互矛盾的方案让学生选择解答, 使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引发学生阅读兴趣。

二、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质疑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 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线, 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是探索和创新的源头。质疑能使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逐渐提高, 思维逐渐严谨缜密。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应指导学生带着阅读中的体会与疑问, 主动与老师或同学交换看法, 探讨是非真伪。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要善于把握契机, 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让学生在交流中真正实现思维的撞击和智慧的交锋。如在教学“加法结合律”时, 教师应适时地要求学生认真阅读这一章节, 引导他们提出问题。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有可能提出:这道题应怎样计算?能不能进行简算?可以用学过的定律计算吗?怎样用定律使计算简便?为什么……在一系列问题提出后,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并结合阅读适当点拨。

三、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比较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 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小学数学中有许多内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在阅读中充分运用比较的方法, 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 突破教学难点, 使学生容易接受新知识, 防止知识的混淆, 提高辨别能力, 从而扎实地掌握数学知识, 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如在应用题教学中, 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极相似的题目同时出现: (1) 要修一段长375千米的路, 前5天修了125千米。照这样计算, 修完全程要多少天? (2) 要修一段长375千米的路, 修了5天, 还剩250千米。照这样计算, 修完全程要多少天?这类题目看似相同, 而实际上在题意和解答方法上是有很大区别的。教学时, 可让学生反复阅读, 再比较这两题的区别, 理解题目的意思, 分析出各题的解答方法, 从而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四、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成长

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是阅读教学的两条腿, 二者不可偏废。打一个也许不太恰当的比方:课内的阅读教学是圈养, 而课外的自主阅读就是放养。但放养绝不是放任自流。牧者要把羊儿带到水草肥美的地方, 还要看着它们吃饱吃好, 管着它们别打架、别让饿狼伤着。教师的作用类似于牧者:“一是帮助学生选择课外读物, 二是帮助学生理解和积累。” (刘国正语) 给学生选择课外读物, 教师要做有心人, 向学生重点推荐一些数学科普读物、数学学习指导丛书和以小学生为读者对象的数学期刊、报纸, 作为他们长期的课外阅读材料, 并要求学生把他学习到的数学史、数学学习方法、趣味数学等知识讲给老师、同学听, 让大家一起分享他的发现、探索的喜悦。如此的课外阅读学生何累之有?相反还会乐此不疲, 兴趣十足呢!正如刘国正先生所说:“有了兴趣和习惯, 你不让他读都难, 几天不看书, 他就会觉得空荡荡的, 难受。”教师要时刻以学生的求知需求为主线, 让作品和学生平等对话, 允许并尊重学生对作品的独特理解。围绕学生提出的问题展开研讨, 最终达到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学生自能读书, 不待老师讲”的理想境界。久而久之, 学生不仅开阔了数学视野, 还使数学课外阅读这一学习过程成为他们的自主行为, 形成一种从“要我读”到“我要读”的重大转变, 进一步培养了他们独立自主的阅读习惯。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方法 篇5

直面数学阅读的现状:在实际教学中,绝大多数的老师把教材中的精髓挖掘出来,又通过自己的理解表达给学生,进而忽视对学生阅读数学课本的能力和习惯的培养,似乎研读数学教材仅仅是老师的事,而对于绝大多数的学生来讲却是被动的接受和理解,觉得自己只要听懂课就满足了。因此常常是老师反复讲解、学生被动接受,一本书快讲完了,而学生仍没有掌握多少,老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知识学了一大堆而能力却提高不多,教学效率比较低下。

针对这种情况,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重视数学阅读的教学,使学生在不断的数学阅读中逐步领悟数学语言,提升数学素养。数学课标指出,“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而“数学阅读”则是读者通过数学语言符号获得意义的一种心理过程,因此专家指出:“数学课堂教学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所以,若要切实加强数学自主学习的思维训练,提高解决问题的准确性,最为重要的一个基点就是强化“数学阅读”。数学阅读是掌握数学语言的前提,是顺利、有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

小学数学阅读能力培养浅析 篇6

一、以“趣味”为先,增强阅读认识

为什么数学也要关注阅读,可能很多学生并不理解。他们更多地认为阅读是语文完成阅读理解题的一个必然手段,忽视了数学阅读训练的必要性。为此,教师要通过趣味性的训练来让学生认识数学也需要阅读,阅读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在“分数的意义”一课教学中,教师为了讲清单位“1”与整数、分数的联系,先出示一个等式“1= 4/4”,要求学生进行思考:“从这样一个很有趣味的等式里,你看出了什么?”然后,教师再用课件出示“一个月饼分成4份”的图片,要求学生看着图片说题义、说思考过程,借机导出“一个月饼,既可用整数也可用分数来表示”。再通过课件将月饼切去1/4,让学生分别围绕单位“1”进行说话,以此来区分看做单位“1”与不满单位“1”的关系。学生在阅读图片和阅读等式的过程中提升了阅读的兴趣,同时培养边读边思的习惯。

二、以“方法”为线,提升阅读能力

获得方法可以让学习事半功倍。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重视对数学阅读的指导,有目的地向学生传授各种阅读方法,使学生在掌握阅读技巧的同时提升阅读能力。

1.边问边阅读

“带着问题去阅读”是数学阅读的关键,教师应要求学生善于在阅读过程中发现问题,同时能够主动提出问题。数学学科的特点是概念性强,规律性多,数理逻辑的语言很难让学生理解。为此,教师要指导学生主动地提出不懂的问题,在爱问、好问、会问中逐渐熟悉数学语言的特点。比如,在教学“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时,我借助语文教学中“咬文嚼字”的教学方式,紧扣住“公”字去分析,从生活中的“公有”现象引导到数学中的“公有”现象,进而理解“公有倍数”的意义。当学生理解了这些现象时,我再不失时机地提出“最小公倍数”这个概念。通过语文教学里的拆词法,巧妙地解决了学生提出的“何谓公倍数,为什么非要求最小公倍数”等问题。

2.边画边阅读

数学应用题教学最大的难点在于,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题义,这实际上就是由于学生的阅读能力欠缺导致的。进一步探析误解应用题题义的原因,在于没有能够抓住题目的主干,导致抓不住重点。为此,可以让学生在阅读数学题目的同时,拿出笔来画出重点,进而围绕重点进行理解。比如,对于“李玲与伙伴约定星期六下午1时到达博物馆门口一起参观博物馆。午饭后,李玲做参观准备要用15分钟,从家乘公交车到博物馆要用25分钟。那么李玲最迟应该什么时间吃午饭?”一题的解决,可以让学生一边读一边画,标出“1时、15分钟、25分钟”这几个数词,然后再进一步分析“1时到”“用15分钟”“用25分钟”,由此顺利地解决问题。

3.边试边阅读

对于一些操作性的或者带有实践性的题目,教师可引导学生一边阅读一边动手尝试。学生在操作中自然会发现问题,也会加深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比如“环形面积计算”一课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一边阅读书本上的内容,一边动手将课前准备好的圆形剪去一个同心的圆。然后再让学生说一说“如何得到这个环形的?在剪的时候注意些什么?”等问题,学生叙述后,会很容易得出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三、以“课堂”为体,增加阅读机会

量的积累必然会带来质的飞跃。要想真正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很有必要在课堂教学中增加阅读的机会,在千锤百炼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所以,教师应改变传统数学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有机融合各种数学阅读形式。比如立足于教材,把握教材预设的“说说、想想、练练”等要求,充分让学生去练习;可借助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知识掌握的不同阶段,提出一定的问题让学生主动去阅读。在阅读形式的变换上,教师也应该注意变换形式,像默读、朗读、整体粗读、关键处细读、精读、小组或同桌齐读等语文课堂的朗读方式,在数学课堂上也应该有选择地加以使用。“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对于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公理的运用,也有着同样的意义。

四、以“活动”为台,拓展阅读空间

现代数学理论认为:“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这句话的实质在于,要让学生重视实践,强化在活动中内化数学阅读。为此,教师应在课外开展各种各样的数学活动,以活动作为数学阅读的平台 ,充分拓展数学阅读的空间,以此来提升学生数学阅读的能力。比如,可以让学生设计数学手抄报,让学生在广泛的数学资料阅读中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编印成报纸;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数学故事、数学趣话的“故事会”,以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可以在班级里专门开辟出一个空间,贴上学生的数学小日记、数学童话,培养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加工组织的能力;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专题研究,撰写数学小论文,或者组建数学兴趣小组,等等。

综上所述,数学阅读能力作为数学学习的基本能力,只有立足于学生自身的实际,充分考虑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以趣为导,才能真正让学生步入“我想阅读、我要阅读、我会阅读”的良性轨道,也才能借助阅读能力的提升实现终身学习的时代要求。

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篇7

传统的教学观念存在很大的缺陷, 教师只重视学生完成作业和考试的结果而忽略了学生学习和思考的过程。这就导致学生在课堂上为追求高分而忽视了自主阅读的自主性。阅读的习惯对学生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广, 教师应更新教学理念,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 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并运用这种能力获取知识。

学习的过程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自然规律, 教师在教学课堂中应充当引导者的角色, 指引学生自主学习, 掌握学习方法, 慢慢探索获取知识。传统教学方法需要进行创新才能适应这个数字时代的快速发展, 教师应该和学生一样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学习、总结。教师对待工作的态度与教学理念创新具有一定的协调、互补作用。教师在培养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基础上进行观念的转变, 不但全面提升了教学质量, 而且有效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与思维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取更多的体验、感悟与实践的机会。

二、在课堂中积极营造数学阅读的学习氛围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 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需要运用语言创设情景, 将教材中的问题与生活相联系并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小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 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在完成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学习的成就感。比如在学习三角形的课堂上, 可以准备火柴棒, 让学生根据课本的要求动手操作, 分析题目的内涵, 并完成相应的任务。这样的课堂既有趣又能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应用题的课堂中, 请学生分组之后一起解决问题, 最后派代表充当小老师在讲台上讲解自己的解答过程, 这种方式也是调动课堂学习氛围的良好方式。数学阅读的过程枯燥乏味, 教师要让小学数学课堂变得活跃, 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学习, 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同时帮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独立思考, 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开展小知识竞赛也是一种加强数学阅读兴趣的方式, 这些类似的趣味游戏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加深其对数学的记忆和理解, 从而提升相应的数学阅读能力。

三、培养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策略

1.教师对学生进行相应的阅读指导, 提高其数学阅读能力

新课标要求小学生运用综合的阅读方式进行阅读, 尤其是课外的阅读量不少于150 万字。这体现了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可农村小学的阅读教学却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学生阅读的兴趣参差不齐, 阅读习惯与阅读量大相径庭且阅读氛围不浓, 阅读时间的可控性差, 阅读的消费少, 阅读量小, 课外阅读几乎是一片空白, 阅读比较随意, 大多是走马观花, 导致读书效果甚微, 养成了很多不良的阅读习惯。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创新教育, 教学理念、观念以及学习氛围等都是基础条件, 而课堂中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才是实现创新教育的重要舞台。

2.精心设计数学阅读课堂活动

美国心理学家杰斯认为:“数学不同于外部控制人的行为, 而应该用于创造条件能够促进人独立自主和自由学习的条件。”新课程改革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与实践能力, 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摆脱传统的理论灌输观念, 响应素质教育的号召, 积极准备课堂的教学活动。在教学方式上不断进行创新, 运用多媒体和教学模具等多种媒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 学会自主思考、自主学习, 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将生活与课堂联系起来进行情景模拟, 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生的学习潜力是无限的, 教师应注重挖掘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 同时将课本中的文字适当转换, 将生活和课堂相联系, 将知识表达得通俗易懂, 有利于学生掌握运用数学文字的本领。

针对小学生的特点, 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可以促进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提高。在课堂教学中注重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 采用以鼓励为主的评价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摆脱题海的束缚, 还可以帮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 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得到加强, 数学素养得到发展, 从而整体提高数学学习效果。

总之,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成长具有深远影响,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应不断完善教学方式, 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 构建一个将娱乐和学习融为一体, 学习氛围活跃的教学环境, 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钱林.尊重教育新理念[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2][美]奥苏伯尔.教育心理学:认知观点[M].佘星南, 宋均, 译.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

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篇8

一、鼓励学生进行课前阅读, 积极预习掌握基础知识

课前阅读是学生进行自我学习的基础, 是学生掌握数学教材内容的关键。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当注重学生课前阅读能力的提升, 鼓励学生通过在数学课前预习的过程中, 掌握教材应学习的知识, 不断提升学生自我的独立思考与预习学习的习惯。通过学生自己的课前预习, 不仅能使学生全面深刻地对教材知识理解掌握, 还可以让教师在课堂上以更短的时间投入到基础知识的讲解, 留给教师更多的时间进行基础知识拓展, 如此一来, 学生的知识层面将得到很大提升, 教师也会因此拥有更好的计划与策略应对学生的自我学习情况。例如, 在即将讲解“分数的初步认识以及其简单运算”这一章节内容时, 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 不仅可以让学生通过回顾生活中存在的分数现象来认识分数, 对教材知识有整体的印象, 从而更容易接触并理解分数的有关知识, 还可以通过这种情景认知, 让学生了解到分数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从而以更积极好奇的态度应对分数的学习, 掌握分数知识在自然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与价值。通过自己的预习, 学生不仅能在基础知识上做到熟练与认知, 还能在需要关注的地方做到细心分析, 比如“分数的分母不能为0”“假分数与带分数的转换”“分数加法的通分原理”等诸如此类的学习内容, 都可以引导学生在自己的预习过程中掌握。这样通过课前认真细致地预习阅读, 可以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让学生更好地应对数学知识的学习。

二、引导学生进行课堂阅读, 细心思考掌握教材知识

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认真仔细地阅读教材, 是教师对学生学习能力考查与学习互动能力的提升基础。数学基础知识来源于教材, 所以教材上的知识框架与典型例题是学生必须牢记掌握的知识点。知识框架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 方便学生进行记忆的知识结构, 只有全面掌握分析知识框架里学生对知识列表的掌握, 对教材基础知识的分析, 才能更好地做到知识的熟练完善与课外延伸;教材案例是学生必须注重的另一个内容, 对典型案例进行认真分析, 是学生进行课堂阅读的基础, 由于教材案例上有着对本节所学习知识的直接练习, 并对知识进行总结与综合, 学生可以依据对教材案例的分析, 在检测自我本节学习成果的同时, 对一些较难的题目进行尝试解答, 也可以因此提升自己的独特思维习惯, 培养符合自己的数学学习习惯。例如, 教师在学习“三角形的特点与相关运算”章节时,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教材知识的阅读分析, 让学生在了解掌握三角形有关特征与简单应用的基础上, 可以提出许多生活中常见的, 诸如“三脚架”“篱笆围墙”“建筑结构”等生活现象, 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三角形的应用, 在自我创新思维的鼓励中, 分析此类题目的解决办法, 由此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课堂教学中的阅读能力培养, 使学生进行教材知识巩固并自我完善提高, 是不断锻炼自己逻辑思维能力的基础, 是每个教师必须注重思考的问题。

三、启示发生进行课外阅读, 贴近生活感受数学魅力

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是十分重要的, 这是促进学生进行知识回归与知识扩展的关键。课外阅读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接触, 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展现数学的魅力与价值, 让学生更好地体验数学学习的价值, 从而以更积极饱满的姿态融入数学学习中。数学教学的课外阅读, 不仅可以通过学生的《课外知识期刊》《数学小天地》《数学故事》等的阅读, 通过简单趣味的故事引导让学生思考其中蕴含的数学道理, 还可以通过学生进行自然生活中数学知识的锻炼, 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应用的广泛。比如, 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在回家之后对自己本月或家人本月的支出花费进行统计计算等形式, 真正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通过启发性的数学课外阅读, 可以让学生真正扩展数学知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 只有全面贯彻落实数学学科的基础性教学任务, 明确引导小学生应掌握的数学知识, 是教师应当注重的问题。在新课程理念下, 以数学教学目标为载体, 以数学阅读习惯培养为方法, 培养学生更加准确而丰富的数学逻辑思维语言, 理解数学的表现形式, 学会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是小学数学应当切实注重的基础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曹艳萍.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J].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1-04.

[2]张春华.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 2015.

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篇9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最大动力。心理学家希尔博士说过:“人与人之间有很少的差距, 那就是对事物有无兴趣, 这种很小的差距所形成的结果却是非常大的, 那就是兴趣可能使你通向成功, 无兴趣可能使你通向失败。”有了兴趣, 学生就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主动进行学习。有没有兴趣, 阅读的效果很不一样, 带着一定的问题去读, 可以使学生从机械阅读向意义阅读转化。为此, 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 以教材为载体, 以语言训练为主要内容, 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阅读兴趣。在学生阅读之前, 教师适当地创设一定难度的问题情境, 可以诱发和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创设问题情境时要注意, 问题要精辟而具体, 要有针对性, 新而有趣, 要有适当难度, 富有启发性。我们可以通过呈现与学生原有知识相矛盾的现象, 设置悬念, 或提供几个相互矛盾的方案、解答, 使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二、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

方法是数学的灵魂, 是学生形成良好认识结构的纽带。读书方法决定了阅读效果。现代心理学研究也表明, 任何学习都是学习者自主建构的过程。因此, 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数学文本的方法是数学教学的关键。

1.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理解

引导学生学会“读”数学课本, 教师要有意识地对每一个术语、概念、法则、性质、公式或数学符号的每一个环节, 以及每句话、每个例题的解题思路和步骤, 都要理解清楚。教师应在平时的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渗透让学生自行读题、独立理解题意。读题时先要求读出声音来, 把书面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 眼、耳、口、心并用, 运用多种感官参与。而且, 在读题时可以让学生有意识地重读需要注意的地方和关键词语。这样不仅训练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还能让学生养成在做题之前要阅读题目要求的良好学习习惯, 逐步提高他们独立阅读的能力。

2.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质疑

阅读过程, 通常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发进行的, 需要一种不迷信、不盲从的独立思考的品质来支撑。“学贵知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因此, 教师要注意鼓励他们大胆质疑, 围绕他们提出的质量较高的问题, 引导他们阅读教材中的有关章节, 并组织讨论, 从而达到自我释疑的目的。

3.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比较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 利用旧知可以帮助学生解决新问题。通过比较新旧知识的联系, 可以实现学习过程的正迁移, 达到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之目的。在数学阅读的过程中, 可以让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体会到数学问题虽然是千变万化的, 但是有很多知识具有内在的联系。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而且还能增强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数学阅读过程, 是一个完整的心理活动过程。但由于数学语言的符号化、逻辑化、严谨性及抽象性等特点, 决定了数学阅读必须勤思多想、读写结合。这对小学生而言, 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够掌握的, 必须依靠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指导数学阅读, 逐渐形成一定的数学阅读习惯。

1.学生自觉阅读习惯的培养

阅读学习就其本质来说, 是一种自主学习, 因此大多数情况下的阅读学习应当是学生的一种自觉行动。自觉阅读, 是主体从无意投入逐渐变为有意投入的过程, 它能激发起学生对信息获得与理解的心态, 它能跃动起深层次的理性思维。从心理学角度看, 即使非自觉目的的随意阅读, 也常常能通过这种自觉的心理趋势, 使无意注意转化为有意注意, 从而使阅读过程从兴趣到乐趣, 再升华为志趣, 实现理解力的飞跃。对小学生来说, 培养自觉阅读习惯应从课前预习阅读和课后复习阅读入手。

(1) 课前预习阅读

课前预习是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恰当的课前预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独立获取新知的能力, 学生带着预习中不懂的问题听课, 也必定会增强听课的效果。课前预习离不开阅读, 为提高预习阅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教师要明确预习的范围和要求。若有必要, 还要设计相应的与旧知联系的带有悬念性的问题或与新知相关的有趣练习题, 促使学生主动预习。

(2) 课后复习阅读

课后复习也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及时的课后复习, 不仅能巩固新知、强化记忆, 促进知识的系统化, 而且能帮助学生对学习活动进行有效的反思, 客观地自身归因, 提高学习的质量。因此, 教师要明确提出课后复习的阅读要求, 并给予必要的方法指导, 使学生在复习阅读后有强烈的收获体验。

2.培养学生阅读思考的习惯

阅读学习进程当中, 依照一定的思路、顺序或步骤感知信息这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透过表面的文字信息深入理解其表达的内涵, 就是阅读时用心思考, 不但知其然, 还要知其所以然。通过主体的分析与思考, 取得理性的概念或结论, 这就需要良好的边读边思的习惯。就数学学科而言, 由于其概念、法则、性质、公式等无一不是思维的结晶, 所以离开积极的思维, 根本没法把握数学知识, 更谈不上灵活运用。

3.培养学生读练结合的习惯

我们知道, 动手操作是增进理解、减少数学学习困难的有效手段。而解题练习又是巩固数学知识、构成技能、培养把数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的重要途径。与其它学科相比, 数学学习特别离不开操作、练习。在阅读学习中, 提倡读练结合, 实际上就是引导学生把已初步理解的一些知识, 运用到新的知识情境中, 用新的知识体系解释新的现象。这类进程既是知识的再现, 又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新学知识的理解记忆, 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把凝固的认知结构转化为能动的能力, 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总之, 作为数学教师, 我们应该重视数学阅读教学, 为学生的主动发展提供可能, 我们的数学教学不仅仅让学生能解决几个数学难题, 更重要的是把数学教学作为一种文化, 更作为一种语言传播, 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基础, 为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能力培养提供坚实的基石。让我们的学生从愿读转变到会读, 最后上升为乐读。让数学教学因阅读而闪光!

参考文献

[1]邵光华.数学阅读——现代数学教育不容忽视的课题.数学通报, 1999, (10) .

[2]周亮.引领学生进行数学阅读.中小学数学 (小学版) , 2006, (9) .

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篇10

一、重视数学阅读教学, 唤起学生阅读兴趣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和数学阅读的组织者, 应认识到数学阅读价值, 改变过去教师讲、读和边讲边练的模式, 变为“教师讲、学生读、同伴交流互助和练”多者结合的教学新模式, 把数学阅读作为教学的主导地位, 同时把数学阅读作为评价学生学习的内容, 才会将阅读的效益发挥到最大.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 让学生阅读什么是分数?分数的意义阅读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一种内部驱动器, 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 最活跃的因素.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巧设疑, 灵布阵, 造悬念, 以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引发学生对数学的探究欲望.在教学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带着一定数学问题有针对性地去阅读数学, 从无意识阅读向有意识和有意义阅读转化.教师应根据教材的特点, 立足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 以教材为载体, 以语言训练为切口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阅读兴趣, 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分析, 增强理解能力.同时又会提高学生阅读的效率和质量, 并进一步诱发和保持其阅读的欲望.

二、根据教学内容, 把握阅读时机

在教师的引导下, 让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教师适时、适地让学生把握阅读时机, 把教师讲解和课本知识联系起来.对于容易理解的, 可以安排在讲课前阅读, 以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对于较抽象, 难以理解的内容, 可以安排在课中阅读;对于知识连贯性、系统性强的内容, 可以安排在课后阅读, 以培养学生的概括判断能力.

例如, 西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 主题图的观察和主题图中的一些数学信息可以安排在课前阅读, 让学生主动获取一些数学信息和初步接触与以前不一样的新知识, 因为这些知识是已学知识 (整数) 的延伸和发展, 难度较大.通过阅读让学生初步了解分数, 认识分数中关于操作部分可以安排在讲授过程中, 因为这部分知识学生初次接触, 不易掌握.“分数认识”、“分数的写法和读法以及各部分的名称”可安排在课后阅读, 以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概括、归纳, 更好地把握教材.

三、重视数学阅读, 培养阅读能力

1. 未来社会高速发展, 瞬息变化, 这决定了将来人们必须要有扎实宽厚的基础知识功底, 更需要他们有较强的自学能力, 以便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而阅读是自学的主要形式, 其核心是其阅读能力, 让学生终身学习的关键就是要教会学生阅读, 培养阅读能力.重视数学阅读, 培养学生以阅读能力为核心的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使他们终身受益.

2.重视数学阅读, 培养阅读能力, 有助于个别化学习, 使每个学生能通过自身的努力达到各自可能达到的水平, 来实现人生的价值.

四、让阅读进入小学数学课堂

阅读是学生独立获取知识、了解信息的主要途径, 学生只有学会了阅读, 才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把握学习的主动权, 提高阅读能力, 帮助孩子更好的解决实际问题.因此, 将阅读指导纳入到课堂教学中.

1. 教师要在平时储备有关数学问题的现实生活材料.材料中蕴涵着许多他们将要学习的数学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储备相关的生活材料, 结合学习内容来进行选材.

2. 数学教材中的很多内容都是以“情境”的方式出现, 它来源于学生的生活, 信息量大, 内容丰富.需要学生对立体的生活世界进行数学语言的加工, 理清条件与问题的联系.因此, 学生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时可分三步阅读. (1) 粗读, 没有经过思维的加工, 只是按照课本的的顺序, 生活的情节, 将情境图中的信息一字不漏的读, 了解文本大概意思. (2) 细读, 这时就要提醒学生再读, 去感知文本中的数学信息, 与问题相关的信息有哪些, 可以删去一些不必要的信息.经过思维的加工, 将生活内容提炼成“数学”语言.通过细读让学生理清了信息、数据之间的关系, 调整读题的顺序. (3) 精读.在对信息、数据整体感知的基础上, 借助教师或同伴的提示去分析和处理条件与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 找出数量之间的关系, 完善原有的认知结构, 为解决数学问题作准备.

3. 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也有一部分是以图文方式呈现的, 这类题是数学的抽象性与语言的形象性相结合的, 读题时需要学生将两种语意相统一.由于学生的观察角度不同, 思维的方法不同, 导致读法不同, 解法不同, 而这又正是图文题的精华, 所以这类题宜用开放式阅读.

如,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是以情景图出现的,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 让学生认识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 然后来学习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图文结合使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4.利用数学文化、童话故事等, 提高学生在阅读中寻找数学知识的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 运用数学的兴趣.如, 节约一滴水;三峡库区生态环境调查;有关数学家的故事等;研究故事中的数学问题等, 从中提出有针对性的数学问题进行引导, 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来帮助孩子理解其中所蕴含的数学知识.通过这种途径的阅读, 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 也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5.合理安排阅读的时间, 切忌流于形式, 把阅读落到实处.抓住数学阅读的基本环节, 善于进行有效的阅读指导, 才能真正实现数学阅读的价值.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 指导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

1.明确阅读的目的.阅读前, 教师要让学生明确阅读的内容、重点、目的、要求, 以及阅读时要思考的数学问题.

2.分层阅读.粗读是指学生容易理解的知识或对初次涉及的数学知识进行大概了解而进行的阅读, 往往一带而过;细读是指在知识的重点、难点、关键词句或发现问题时, 要对相关内容进行推敲、揣摩, 力求理解、领会.精读要求学生正确理解定义中的字、词、句, 并能用数学语言正确表述或替代, 能举出符合定义的实例, 会判断对与错, 能对类似的、容易混淆的概念加以比较, 找出联系和区别.

3.分类阅读.阅读中要根据数学语言的特点和数学知识类型, 运用多种思维方式进行感知、想象、分析、比较, 判断、推理等.教师应指导学生逐步去感悟, 形成技能.例如, 学生还没有理解“单位‘1’”、“平均分”的意义, 就去阅读“分数”的概念, 只会造成简单的接受和机械的记忆.

(二) 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阅读习惯

1.独立思考的习惯

阅读为学生创造了独立思考的机会.

阅读中, 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阅读时要求边读边想;边读边建立知识间的联系, 找规律、抓本质, 而不能只去死记硬背或机械效仿计算的方法、分析的过程, 只有积极、主动地思考, 才能弄懂、学会知识, 掌握思维方式, 提高学习能力.

2.手脑并用的习惯

(1) 划.划出概念、公式、法则等, 以便查阅和记忆;划出语句中的重点字词以便在适当的时候引起重视;划出阅读中不理解的地方, 以便质疑.

(2) 算.数学知识是以计算为基础的, 因此, 阅读中, 边看、边想、边算, 在算中比较、寻求规律, 在算中探索, 在算中验证推理或结论等.

(3) 实践操作.阅读中, 依据教材提供的数学信息, 让学生动手操作, 使学生借助动作思维获得鲜明的感知.例如, 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 学生边读、边想、边运用割补、旋转和平移的方法把三角形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 为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积累感性材料.

3. 善问的习惯

学生在阅读中会产生很多的疑问, 教师要激励学生质疑、善问, 教师应正确对待, 这样, 学生才敢思、敢问.

4. 自悟的习惯

阅读后, 让学生养成总结、自悟的习惯.找出阅读中的得失, 取长补短, 不断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

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篇11

一、“形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形象阅读是指教师在分析题意时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知识经验及生活经验,采用形象化的具体材料,将抽象、空洞的数学信息转化成形象、直观的图形表象,帮助学生更好地读懂数学。

在三年级学生刚刚建立“千米”这一概念后,人教版数学课堂练习中有这样一道题:几个城市之间的路程如下表:(单位:千米)

(1)从北京到石家庄,再到郑州,一共有多少千米?

(2)济南和石家庄,哪个地方离北京近?近多少千米?

(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请列式解答。

本题以表格出示了几个城市之间的路程,对三年级学生来说理解题意有些困难。首先三年级学生的知识贮备不足,其次学生的空间观念并不成熟,根本不能有效地认识城市所处的位置及两地之间的联系。因此,利用图形描述,将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单、形象,有助于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

第一步:中国地图直观认知 第二步:提取重点表象再强化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感知越丰富,建立的表象越具有概括性,就越能发现规律性知识。教师在具体的数学图表信息阅读能力培养中,要加强直观教学,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一方面通过观察,引导学生有目的、有顺序地进行感知;另一方面通过演示、操作,让学生多种感官充分感知,获得丰富的表象。当学生头脑中的数学图表表象越来越清晰、丰富,他们的图表区分能力必然增强。

二、“比读”

比较是认识事物之间相同点和不同点的一种思维方法,数学信息的差异性和同一性是进行合理比较的客观基础。比较数学对象的差异性可以将数学对象加以区别;比较数学对象的同一性,可以认识数学对象间的联系。小学数学中对比式的阅读,就是把两个雷同或相似的习题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分析,进而寻求其同中之异或异中之同的一种阅读手法。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习题间的矛盾,突出两个习题的本质区别。

在教学“分米与毫米”后,有这样一道题:一根绳子长1米,小华把它拉直后,剪成同样长的5小段,每小段绳子长多少?学生能很快作答。后来在综合练习中又碰到了一题:一根绳子长1米,小华把它拉直后,剪了4次剪成同样长的小段,每小段绳子长多少?本以为只是转了一下“小弯”,学生应该没有困难,但结果出人意料,多数学生的解法是1米=100厘米,100÷4=25(厘米)。这种除法学生还没学过,可想而知学生花了很多的精力。基于学生的认识与错误,教师在课堂中直接给出下面两题。

1.一根绳子长1米,小华把它拉直后,剪了4次剪成了同样长的小段,每小段绳子长多少?

2.一根绳子长1米,小华把它拉直后,剪成了同样长的4小段,每小段绳子长多少?

师:看一看,这两道题有什么异同?

生:一个是“剪了4次剪成同样长的小段”,一个是“剪成了同样长的4小段”,其他的一样。

生:是的,就是这句话不同。

师:你明白这两句话表达的含义吗?

生(沉思中):第一句话说剪了4次,第二句话说剪成了同样长的4小段。

生:老师,第一题说剪了4次,那就会剪成5小段。

师:谁理解这位同学表达的含义?你能再来说说吗?

生:我想用画图法说明可以吗?一条线段如果剪4次,就能得到5小段。

师:说得非常好,第一题剪了4次就表示将1米长的绳子剪成同样长的5小段,而第二题是将1米长的绳子剪成同样长的4小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为了帮助学生真正理解数学知识,教师应注重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比较,运用知识进行判断。利用比较式的阅读策略,不仅能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认知,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三、“演读”

数学语言具有抽象化、符号化、形式化等特点,多数教师没有很好地挖掘数学语言的丰富内涵,忽视数学阅读教学,只是让学生被动地读题,不能调动起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表演性的数学阅读不仅能给学生亲身体验的环境,还能使其在活动中感知题意和乐趣,旨在通过引导学生利用游戏式、参与式的亲身表演来分析数学习题,以一种形象的肢体语言来表达对题意的理解,避免数学语言在表述上给学生带来理解困难,也能增强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

在教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后,其中有这样一道题:聪聪家、明明家和钟楼同在一条路上,聪聪家到钟楼有525米,明明家到钟楼有389米,聪聪家到明明家有多远?(他们两家和钟楼的位置能有几种情况?)从学生的作业反馈来看,25%的学生为525-389=136(米),75%的学生为525+389=914(米),能两种解答的学生为0;有5人写了有两种情况,但只解答了一种情况。对此,教师在反馈讲解时并没有进行常规化的题意分析,只是说了三句话:其一,哪些同学愿意演一演聪聪家、明明家和钟楼的相应位置?三位学生自告奋勇上台表演,给他们分配相应的角色根据题意站一站。其二,谁能说一说三位同学表演的意思,两位同学的家有多远?其三,你还想到了哪种站法?可以邀请你的朋友一起来演一演。

这种表演性的数学阅读方式,摈弃了传统的教师问学生答的分析形式,通过让学生主动、亲身地参与情境表演,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感悟、理解题意,避免了抽象性数学理解的枯燥。

四、“辩读”

苏格拉底认为,思维矛盾的揭露以及对立意见的冲突是发现真理的最好办法,通过生与生共同讨论、共同寻求正确答案的方法,有助于激发和推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辩论型数学阅读就是通过让学生讲解与阐述解题思路,引起其他学生的思维共鸣,产生不同的思考方法或见解,通过学生之间思维的简单碰撞对题意进行有效地分析,使学生达成共识的一种阅读方式。

在教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图形的周长”一课后,有这样一道题:有两个长方形,长都是8厘米,宽都是4厘米,把他们拼成一个正方形,求这个正方形的周长?从教师的角度设想,习题为学生提供了非常直观的图形表象,方便了学生对数学信息的分析及题意的理解,但结果还是出乎教师的预料,主要方法有以下三种。

在课堂讲评时,教师首先出示三种不同的解题方法。并提问:你同意哪种做法?说一说解题的思路。根据学生的选择,指明几位学生进行解释。

生1:2×8=16(厘米)表示2条长的长度,2×4=8(厘米)表示2条宽的长度,16+8=24(厘米)是正方形的周长。

生2:4×8=32(厘米)有两个长方形就有4条长,32厘米就是4条长的总长度,4×4=16(厘米)就是4条宽的总长度,32+16=48(厘米)就是两个长方形拼成一个正方形后的周长。

生3:2×8=16(厘米)表示两条长的长度,4×4=16(厘米)表示4条宽的长度,16+16=32(厘米)是正方形的周长。

提问:听了上面三个同学的说明,你同意哪种做法?请你再选择一次。第一种和第二种错在哪里?这道题还能怎么算?

整个过程,教师采用了曝光策略,让学生将自己的错误思维充分暴露,继而使学生在正确解法和错误解法的对比辩论中,明确习题的解答方法。

数学阅读能促进数学语言水平的发展和认知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数学交流能力和数学探究能力的提升,有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和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我们要大力提倡数学阅读教学,即在数学教学中依据教学规律,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寓传授知识、发展能力于数学阅读之中,以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为核心,达到数学教学的目的。

关注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篇12

一、小学生数学阅读现状

现状一

在数学课上,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情形:离下课还有5、6分钟, 老师便会告诉学生, 今天我们学的知识在课本第几页, 请大家看一下以后, 就做课后的习题。于是学生纷纷打开课本, 把例题看一下后, 便埋头沙沙地做起作业来。教师重视自己要吃透教材、钻研教材, 而忽视了学生要阅读教材、理解教材。学生把阅读教材当作软任务, 匆匆过场;把做课后习题当作硬任务, 认真落实。久而久之, 课堂上学生阅读教材成了一种形式, 走过场, 数学课本成了摆设, 成了学生做习题的作业本, 失去了教材的自身价值。

现状二

语文教材图文并茂, 内容丰富, 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从字、词、句到段、篇, 都需要对照教材来理解, 教师往往是边讲解边指导学生阅读, 让学生在阅读中理解, 重视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而数学教材讲究的是准确性和概括性, 有一定的条理性, 知识之间联系密切。每一课时的知识编排也有一定的顺序, 从准备题、例题、试一试到练习, 一成不变。对学生而言, 没有多少新鲜感和吸引力。但数学教材是完成小学数学目的、任务的重要基础, 是教与学的桥梁和中介, 培养学生阅读数学教材的能力不容忽视。

现状三

由于学生缺乏数学阅读能力, 因此学生的自学能力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学生阅读例题时不会运用自学符号, 在思考解题时不会进行旁注, 甚至在考试时还要问老师, 思考题要不要做, 答案要不要写出来。这些都说明学生不知道如何阅读教材, 更不懂教材中的思考题对解题的导向作用。

二、培养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方法

通过长期的观察, 我发现学生, 尤其是学习方面的困难生, 在做题时对题意的理解是相当粗糙的, 或者说根本就理解不了。这不仅与他们的基础知识有关, 而且与他们的语言阅读能力也有很大的关联。因此,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意识地培养其阅读能力是十分必要的。那么, 数学课堂上如何合理安排和指导学生阅读, 以培养其阅读能力呢?

1.唤起兴趣, 激发阅读动机。

心理学认为, 兴趣是心理活动的倾向, 是学习的内在动力, 是开发智力的钥匙。有了兴趣, 学生就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主动进行学习。有没有兴趣, 阅读的效果很不一样, 带着一定的问题去读, 学生可以从机械阅读向意义阅读转化。为此, 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 以教材为载体, 以语言训练为主要内容, 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阅读兴趣。在学生阅读之前, 教师适当地创设一些难度适当的问题情境, 可以诱发和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创设问题情境时要注意, 问题要精辟而具体, 要有针对性, 新而有趣, 要有适当难度, 富有启发性。我们可以通过呈现与学生原有知识相矛盾的现象, 设置悬念;或提供几个相互矛盾的方案、解答, 使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如在教学“被3整除的数”时, 一位老师一开始就说:“今天, 咱们师生进行一次比赛, 你们随便给老师一个数字, 老师一看就能马上知道这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 是不是3的倍数。”学生纷纷给老师报数, 一个学生还报了个七位数:7285610。老师马上回答这个数不能被3整除。学生不信, 偷偷用笔算验证, 果然没错。再报, 再试, 全都答对了。这下子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 纷纷要求老师讲出判断的窍门。老师并没有直接说窍门, 而是告诉学生:“这个诀窍在数学课本里, 只要大家认真阅读这部分教材, 我相信你们每个人都能发现。”听了老师的话, 学生立刻打开课本, 认真地看起来。由此, 激发了学生阅读教材的动机。

2.根据内容, 确定阅读时机。

所谓阅读时机, 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 让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也就是学生想读爱读的状态。许多教师无法确定阅读时机, 往往把阅读时机理解为新课讲完后, 学生进行课堂作业前的中间环节, 意图把教师讲解和课本知识联系起来。其实, 这是对阅读时机的片面理解。那么, 如何确定阅读时机呢?它与教学内容有关。一般来说, 对于较易理解的, 可以安排在讲授前阅读, 以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对于较抽象, 难以理解的内容, 可以安排在讲授过程中;对于知识连贯性、系统性强的内容, 可以安排在讲授结束后, 以培养学生的概括判断能力。

例如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中, “7加几和相应的退位减法”、“6加几和相应的退位减法”可以安排在讲授前阅读, 因为这些知识是已学知识 (9加几、8加几) 的延伸和发展, 难度不大。“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可以安排在讲授过程中, 因为这部分知识学生初次接触, 数位顺序和计算方法不易把握。“图形的认识”、“相差关系的三类应用题”可安排在讲授结束后, 以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概括、归纳, 更好地把握教材。

3.加强指导, 掌握阅读方法。

数学是一种语言。数学阅读过程是一个完整的心理活动过程。但由于数学语言的符号化、逻辑化、严谨性及抽象性等特点, 决定了数学阅读必须勤思多想、读写结合。这对小学生而言, 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够掌握的, 必须依靠教师对数学阅读方法的指导。阅读不能只是用眼浏览, 而应是眼、口、手、脑等器官充分协同参与。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可以使学生较快地提高阅读能力。

(1) 阅读要动口

数学阅读不同于读小说, 快速浏览便知故事情节。数学阅读要对数学概念、定义、定理等知识反复咀嚼, 准确理解。用口默读可以大大提高阅读的准确性。

(2) 阅读要动手

一是动笔圈画。教会学生运用各种符号表示来不同的意义, 以强化阅读重点与关键, 做到自我阅读理解、掌握心中有数, 如:在进行“文字题”、“应用题”的教学时, 可以让学生边读题边圈一圈题中出现了哪些信息。

二为动手操作。指导学生边看内容, 边动手实践, 通过亲身剪、拼、折、量、摆、画、观察、比较、体验, 感悟新知, 深入理解。如:在进行“轴对称图形”的教学时, 学生通过对提供的素材折一折, 画一画, 描述亲身体验中直观感受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三为动笔演练。读中演, 尝试演算验证推理;读后练, 形成技能技巧;练后再读, 反思失误, 总结经验, 回顾内化, 变“厚”为“薄”。

(3) 阅读要动脑

思考是对输入大脑的阅读文字信息的识别与加工。阅读中必有思考, 要指导学生顺着教师依设计的导学提纲和阅读思考题, 联系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思想方法边读边思考, 尤其对重点难点内容要字斟句酌, 咀嚼体味数学语言的内涵, 探究领悟知识的来龙去脉, 理解例题的算理、思路, 形成自己的见解。

4.保证时间, 端正阅读态度

阅读不能流于形式, 教师要舍得在学生阅读教材的环节上花时间, 变教师的讲为学生的读, 使学生能充分的阅读, 静下心来, 思考分析教材。一般来说, 这个环节的时间在3—5分钟左右。

总之, 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绝不可等闲视之, 只有当学生形成了一定的阅读技能和习惯, 在课堂教学中又有充裕的时间进入最佳的阅读状态, 真正实现数学阅读的价值, 才能使数学教学与教材有机地融为一体, 达到数学教学的目的。在我们数学教学中, 应该重视数学阅读的教学, 充分利用阅读的形式,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逐渐提高数学阅读能力, 才能使他们不断提升自己的数学素养, 进而在这个数字化的社会里得到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教师.

上一篇:玉米高产施肥技术下一篇:市场经济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