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爱心培养

2024-09-27

小学生爱心培养(共12篇)

小学生爱心培养 篇1

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 将他们培育成一名全面发展的、优秀的少年, 是每一位小学教师的职责。然而将学生培养成一名全面发展的优秀的少年却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 但是在这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中有一个基本点, 就是培养他们的爱心。爱心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形成社会责任感的基础, 是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和对自己行为承担责任的前提。因此, 培养学生的爱心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环节。那么, 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的爱心, 使他们成长为有责任感, 有良好道德品质和对社会有用的人呢?

一、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培养观念

很多教师在教育培养学生问题上容易陷入这样一个误区:教师的职责就是将书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并引导学生解决他们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和困难, 把他们培养成为聪明好学, 能考出好成绩的优秀生。这样的认识虽然不能说是错误的, 但是却很不全面。我认为, 教师培养学生的目的应该是将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 教会他们怎样从小做人。一名学生只有真正学会做人, 那么他日后成材才具有积极的意义, 而做人的根本就是在爱心基础上形成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一个被培养成才思敏捷, 成绩优异却无半点爱心的学生, 他的生活是暗淡的, 残缺的, 绝不会丰富多彩。教师注重对学生爱心培养, 绝不意味着对智力教育的排斥, 而有爱心和强烈的责任感将会促进学生在学习上的进步, 二者相互促进, 而前者是根本。

二、教师的正义感和人格力量是培养学生爱心的重要因素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 他们共同点特点是:自私、自利, 独立性差, 缺少同情心和互相帮助的精神。更有一些被宠坏了的学生, 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在班内为所欲为, 欺负弱小, 破坏公物, 造成了很坏的影响。如果教师对这样的学生不注意培养他们的爱心, 将会使他们变成害群之马。例如, 有的学生歧视、辱骂、欺辱身有残疾的同学, 如果不纠正这样的行为, 一方面会对残疾学生身心造成严重的伤害, 另一方面将会使这些学生养成恶习。再如, 有的男生, 经常打架斗殴、破坏公物, 还撒谎推卸责任, 如果不对这种学生的行为进行教育, 他们长大后对社会的危害就会更大。因此, 班主任在工作中要公正、公平地处理班级中的纠纷。公正也是最有说服力的教育方式, 是教师获得学生信任的精神支柱。如果教师在处理这些纠纷时因为某些关系而对错误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那么将会对学生的身心造成消极的影响。

公正是班主任培养学生爱心最不可或缺的人格力量。如果一个教师的身上只能或者经常被学生看到灰色的或阴暗的“东西”, 那么这样的教师将会丧失学生对他的信赖和尊重, 他也不可能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

三、教师的宽容大度对培养学生的爱心具有积极作用

学生会经常犯一些这样那样的小错误, 教师不要害怕学生犯错误, 而是要欢迎他们改正错误。能容忍学生犯错误, 甚至针对教师的错误, 将会促进学生积极上进。有的学生背地里直呼教师的名字, 教师知道后, 学生肯定会害怕, 这时教师要认识到名字就是让人叫的, 学生叫叫自己的名字没什么大不了, 要宽容地对待这件事, 否则, 如果教师因此对学生产生憎恶心理, 这将会使学生由于害怕教师报复而整天郁郁寡欢, 不知所措, 从而对学生的内心造成伤害。

四、教师组织班队活动会激发学生的爱心

班主任是学校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每学期, 班主任要根据学校少先大队的安排和班级活动计划, 组织有针对性的班队活动, 让学生自己在活动的准备中和活动过程中发现来自他人的关爱, 同时用心感受这种爱, 并传递这种爱, 用爱唤醒每个同学心中的爱。例如, 在母亲节时, 班主任可要求每一名学生回家给妈妈洗一次脚, 为妈妈做一件好事, 给妈妈写一句感谢的话语等, 让学生在给妈妈过节的同时学会怎样爱家人。又如, 结合当前的社会现实发动学生给地震灾区、贫困山区、重病儿童等困难群体捐款、捐物。每逢过年组织小队员们为困难家庭、敬老院、福利院、残疾人等弱势群体进行新春大拜年的活动, 小队员们一起为孤寡老人打扫房间, 让孤苦伶仃的老人们也能过上一个干净、祥和的新年;小队员们一起到幼儿园为小弟弟小妹妹们表演精彩节目, 唱一首好听的歌曲、讲一个动听的故事, 祝福他们在新的一年里快乐成长。这样能让学生在献爱心活动中感受到“赠人玫瑰, 手有余香”的快乐。

“爱”是人类社会一个不可缺少而又举足轻重的因素。对于学生, 我们不但要为他们创设一个被爱的环境, 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学会如何去爱别人。只有在“爱”与“被爱”的双重环境下, 我们的下一代才可能健康地成长起来。因此, 教师在给予学生爱的同时, 也要不失时机地对他们进行“爱心教育”, 努力让学生的个性品质得到全面的发展, 从而使我们的下一代拥有一个更加光明、辉煌的未来!

小学生爱心培养 篇2

现在的幼儿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倍受家长的宠爱。有些家长在把全部的爱倾注给孩子的同时,没有注意培养孩子也去爱别人,家长对孩子的情感呈现出“单向输入”,而不是“双向交流”。久而久之,孩子只知道获取,而不知去爱别人,不会体谅他人的难处与痛苦,爱心缺乏现象在我国儿童中相当普遍。据报道,在对某幼儿园幼儿的心理测试中,绝大多数幼儿对置无家可归的小猫于死地的办法心致勃勃;对不小心冒犯了自己的人大多数决定采取报复;对处于困难中幼儿有一半孩子表示不愿意提供帮助。这与当今的素质教育目标是多么的不和谐。

作家雨果说:“人世间没有爱,太阳也会死。”关爱他人不仅是一种传统美德,也是未来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在历次召开的“未来世界教育的国际研讨会”中各国代表提出的一致看法是:要教儿童“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关心”。特别指出应帮助儿童学会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关心其他物种、关心真理等。没有爱心就没有合作,没有合作在未来就无法发展甚至生存。如果我们的孩子失去了爱心,不会爱,那将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因此,对幼儿进行爱心教育已经是早期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其自我人格的建构、社会性的发展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研究对象:中二班幼儿

三、研究方法及步骤

(一)对该年龄段的幼儿爱的情感发展状况的调查

内容分三项:在关心教师和同伴意识中的“共享”、“帮助伙伴”、“关心老师”意识的占80%。对父母有关爱意识的占71%。与同伴相处时,如:“玩具共享”、“图书共享”、“关心伙伴”等有关爱表现的占24%。

(二)教育实施:对幼儿进行爱心教育的方法与措施

1、教师要以身作则,注重身教

孩子单纯、幼稚,喜欢摸仿。作为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对人对事热忱友好,为幼儿树立楷模。爱心是在人与人的接触中培养起来的,孩子可以从成人爱心的谈话和行为中,感受并学习成人心灵深处的这种优良品质。记得有一次钱钱带来一只受伤的小鸟,我看到后同情的抚摸着它的羽毛,这时小朋友也被我的真情打动了,纷纷学着我的样关心起小鸟来,还问小鸟疼不疼,有的还要带回家去养。通过这件事,我进一步体会到教师投入真情的重要性。只有教师自身具有丰富的爱心并能自然而真切的表现出来,才能自然地带动幼儿产生爱心,使幼儿能主动地关心、帮助那些需要关心、帮助的人。可以这样说:教师的真情投入在幼儿爱心的培养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2、提高道德认识培养幼儿积极的情感。通过有组织的教育活动,使其懂得为什么要关心父母、老师和伙伴。

A、利用文学作品帮助幼儿懂得理解他人对自己的爱,促进幼儿利他,培养角色换位能力。

如:讲“野花”的故事,帮助幼儿理解对老师的爱;讲“七色花”理解主人公关爱伙伴、他人的行为;学习歌表演“我的好妈妈”、“小乌鸦爱妈妈”、“我为爷爷捶捶背”,从表演的动作活动中体验关爱别人时所产生的愉悦情绪;听红军爷爷的战斗故事,了解老一辈为我们今天幸福付的一切。

B、围绕周围人如何爱自己为题的讨论;

如:妈妈是怎样爱我的?

妈妈每天为我忙碌、操劳,“我生病时妈妈整夜守护照顾”;“是谁把操场扫的这么干净?操场上没有一点点垃圾和落叶”;

又如:幼儿园老师和同伴是怎样关心我们的?“我生病时吐了好多,老师为我洗干净”;“我摔倒了小朋友把我扶起来”。

通过一系列的话动,幼儿道德认识上有了较大提高。如懂得珍惜他人的劳动,有的小朋友随地扔纸,陆嘉羽经过说:阿姨打扫院子多辛苦”;张民把别人组装的玩具弄坏了,励可欣批评说:“人家组装好小汽车多不容易,你干吗破坏掉”。懂得得了关心别人,张齐岚见生病的妈妈来接他,第一句话就问“妈妈还烧吗?”;朱宇琦的妈妈说:“琦琦看到妈妈蹲着干活时就将小凳子拿来让妈妈坐”;

c、借助媒体育爱心

让幼儿观看影视中救护、援助、服务、合作等方面的报道及阅读以互助友爱为主题的童话、故事等,培养幼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如:让幼儿观看抗洪的纪实报道,启迪孩子幼小的心灵,让孩子学习解放军叔叔和武警官兵誓死坚守大堤,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抗洪精神。让幼儿观看非典时期医务人员抢救病人的报道,学习医生们的无私奉献精神。组织幼儿给灾区人民捐献物资,激发幼儿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感。虽然幼儿对祖国这个概念不太理解,但“中国人爱自己的祖国”这颗种子必须在早期就埋进孩子的心田。通过各种方式,让幼儿了解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急需救助以及缺水问题等,组织幼儿开展“献爱心”活动,让幼儿捐出自己的零花钱,向贫困山区的人民伸出友谊的手,激发幼儿的同情心和爱心。

3、通过爱的认知、爱的体验、爱的行为的培养,以及情境表演、创设情境等活动引导幼儿学会怎样关心别人,并付诸行动。

A、爱的认知的培养。认知是产生情感和行为的前提和基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引导观察什么情况会让别人难过,别人什么时候需要自己的帮助。如,有的小朋友生病了很难受,他希望别的小朋友能关心他;有小朋友摔到了,别的小朋友不应该站在旁边看,而应该把他扶起来,并帮助他拍拍身上的灰,问问他疼不疼。我们还随时引导幼儿关注困难者,帮助他人,如看到有的小朋友没玩具时,就应该邀请他一起玩;对个别能力差的幼儿,小朋友不能嘲笑他,说他“笨”,而应该耐心、友好地去帮助他。

B、爱的体验的培养。情感是行为的内在动机,我们通过多种途径唤起幼儿内在的情感体验。首先,我们以身作则,对需要关心的幼儿予以安慰关怀,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如屠晨晨的父母离异,有时她情绪不好,爱哭,我们就常常亲切的安慰她,搂搂她,亲亲她,告诉她老师非常喜欢她,这样不仅使晨晨的情绪有所好转,也使别的幼儿受到感染。其次,我们还设计了“他摔倒了”、“她为什么哭了”、“我来帮助你”、“小鱼怎么了”等教育活动,运用角色转换、移情等方法,引导幼儿体验当自己处于他人的情景时的情感、愿望。例如,如果你生病了,你希望别的小朋友怎么做;如果你摔倒了,你希望别的小朋友怎么对你;如果你不会做游戏或做不好,你希望别的小朋友不理你、笑话你,还是帮助你。从而让幼儿更好地体验理解他人的情感,知道自己在别人需要帮助时该怎样做。

C、爱的行为的培养。在幼儿获得了爱的认知,产生了爱的情感后,我们就引导幼儿把认知、情感若实在行动上,教给幼儿相应的积极的行为方式。我们发现幼儿表现爱的行为方式往往比较单一,缺乏多样性。如,看到一个小朋友摔倒了,全班小朋友都去扶他,结果挤成一团,而没有人想到采用其他的安慰方式;看到一个小朋友哭了,好几个小朋友都掏出手绢为他擦眼泪,反而弄的哪个小朋友不知所措。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引导幼儿讨论还可以用什么别的方式表示自己对摔倒的小朋友的关心与帮助,于是幼儿想出了为他掸土、搬椅子请他坐下、询问他疼不疼、为他揉腿等方式。同时我们还创造机会让幼儿实践,鼓励幼儿做出各种各样的关心、友爱行为,适时强化他们的好行为

D、创设情境及情境表演等活动,进行练习、强化幼儿行为。如情境表演:“我为妈妈过生日”体现孩子对妈妈的爱,一个吻,一句“妈妈辛苦了”,一个自制的小礼物,表达了孩子爱妈妈的情感。又如情境创设“老师病了”则引导幼儿对他人的痛苦产生同情、关怀的情感体验,教育幼儿在言语、行动上关心帮助他人。

E、爱护小动物,激发幼儿的爱心。平时除了通过故事让幼儿知道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并让幼儿自然角里饲养易于管理小动物,如:金鱼、小蝌蚪、小白兔等,培养幼儿爱护小动物的感情。同时设置一些情景以激发幼儿的爱心,如:小蝌蚪找不到妈妈了,小朋友怎么办?兔妈妈去拔萝卜了,大灰狼要吃掉小白兔,小朋友应该怎样帮助它?幼儿通过以上情景的回答,起爱心也会在无形中得到培养。

4、加强家园联系,家园共育培养幼儿的爱心。

培养幼儿的爱心,家庭和学校必须密切配合,形成一种合力,才能收到最佳效果,因此我们就加强了家园间的互动。但在对幼儿进行爱心培养的初期,很多家长不太理解我们的教育工作,存在着许多不正确的观念。如,有的认为爱心培养可有可无;有的虽然表示有培养的必要,但认为无需进行专门的教育活动;有的希望幼儿园加大智力开发的力度与知识技能的传授;还有的甚至认为培养幼儿的爱心,会使孩子从小吃亏,长大窝囊等,针对各种各样的认识,我们在“家长园地”中向家长宣传了爱心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爱心培养的目标、内容,使家长对爱心培养工作游乐初步的认识,并帮助家长分析幼儿忽视长辈的辛苦、任性、乱发脾气、不知体贴大人、随意对待小动物等缺乏爱心的表现,对幼儿今后社会性、人格发展的危害,促使家长转变他们的一些不正确的观念。同时,我们还经常通过“家长园地”向家长介绍一些培养爱心的方法。如:如何在家庭中营造友爱和谐的精神环境、如何树立正确的行为榜样、如何强化幼儿的爱心行为等,使家长逐步掌握合适的教育方法,从而更有力地配合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为了促进家园之间、家长之间的相互交流,我们开设了“我的教育经验“、”夸夸我的好宝贝“小信箱”等栏目,很多家长纷纷投稿,大家分享着培养孩子的经验与收获。此外,我们还组织家长就“当孩子做出关爱行为时,我们应该怎么办”这一问题展开讨论,使家长了解到用正确方法适时地强化幼儿的良好行为,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积极行为的巩固与内化。

四、幼儿爱心培养的实效

在实施了爱心培养之后,幼儿的整体面貌有了明显的变化,幼儿对是非善恶行为和社会道德规范有了进一步认识,道德认识的提高,促使产生积极的道德情感,且形成内部动力。在教师提出的道德要求或客观环境出现需要做出相应的行为反映时,幼儿能主动接受积极执行。爱心培养结果表明,提高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行为训练,强化成为习惯,是由知到行的转化,达到知行统一的预期成效。

(一)实证性效果

幼儿关心老师和同伴的行为提高了18%;对父母的关爱行为提高了22%,关爱同伴的行为提高65%。

(二)老师观察后的效果评价

爱心培养实施以后,关于幼儿的动人事例一直是教师们交流的话题。觉得我们的孩子更富有爱心了。例如,在一次户外活动中,幼儿在操场上高兴的转着圈,踩着高跷。“呀,齐齐摔倒啦!”“我来扶。”“你疼吗?”“你别哭,是地不好,把你摔疼了,我们来打它。”许多幼儿拍打着地。此情此景让我们体会到的是那种清澈见底的纯情。

幼儿能够对同伴友好宽容。虽然游戏时也会发生一些小争执,但是事后常常能听到:“我们是好朋友”“你是不小心的,我原谅你。”

幼儿更自信了。在学习中幼儿经常抢着说:“老师,让我自己来。”“老师,我能行。”对老师也体贴关心了许多,老师嗓子哑了,幼儿回相互提醒:“嘘,别吵,老师病了,我们乖一点。”

(三)家长对爱心培养的评价

家长对幼儿的变化感受最敏感、最深切。他们觉得爱心培养就象一条红线,把孩子们的各种素质串起来了,所以孩子们的整体面貌发生了变化,他们认为孩子们现在进步快,懂事、体贴人、善于交往、自信有主见。

五、结论

爱心培养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发展中共同关注的热点。认为,使人懂得能得到别人的爱,亦能爱别人是爱的教育的重要内容,母爱使婴儿获得爱,其心理需要得到满足,益于发展成为心理健康的个体,幼儿期爱的教育应该使幼儿懂得接受父母、教师伙伴的关爱,也能关爱他们,自己才能愉快。

(一)、效仿榜样是爱心培养的有力手段。

儿童表现的利他行为有很大差别、利他行为的总数是与父母亲在儿童面前对待别人痛苦的方式有关。母亲的情感反应导致儿童在助人、同情及分享利他行为频率的差异。儿童的母亲不是单纯的从认知上向儿童讲清楚别人的悲痛,他们富于感情的反应,有时深刻的感染儿童,有效地提供利他行为榜样,在幼儿园集体生活中教师取代家长身份关爱体贴照顾孩子的行为,为其现身说法,以身示教,致使教师、家长关爱他人的行为是幼儿仿效的榜样,幼儿表现出高频率的利他行为。

(二)、关爱他人的情感,在实践中积累体验,逐渐形成稳定的行为。

幼儿关爱他人的情感不是依靠“教”才学会的。是在理解他人的痛苦与需要的情感变化过程中逐渐产生同情心,良心驱动下。在角色实践活动过程,小组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是付诸行为强化的结果。

浅议小学生的爱心培养 篇3

一、从孝敬父母中懂得爱

如今的孩子享受着独生子女带来的一切宠爱,爷爷奶奶、外婆、外公、爸爸、妈妈 全围着他们转,完全是泡在爱中,泡在蜜中长大。家长在无怨无悔的付出中却忽略了一点,从不要求孩子对自己付出一点点。正是这种上日积月累的单向付出让孩子养成了自高自大,任性自私,唯我独尊的品性。同时让他们变得自私寡情,不愿为别人奉献一点点爱心。我们应该改变这种相处模式,要让孩子们知道别人也需要关爱,哪怕是一句简单的祝福,一个简单的动作都能表达自己对别人的关爱。而最好的教材就是教会孩子如何去孝敬父母,让他们从孝敬自己的父母中感受到关爱他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从而慢慢学会去关爱他人,奉献爱心。经过多年的探索,我制订了一套孝敬父母的活动方案,让每个学生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从一举一动中去学会怎样回报,怎样关爱,逐步唤醒深藏在每一个孩子意识深处的爱心。

1、每天早上起床后到父母房间问早安,这样做既能让父母感觉到孩子的爱意,也能培养孩子的孝心。

2、父母下班后帮父母拿拖鞋,给父母倒杯水。

3、父母做饭时帮助摘菜。

4、主动分担一些家务。

5、节假日主动邀请父母看望爷爷奶奶。

6、特殊节日给父母送上祝福卡,或者送上自己亲手做的礼物。

这些活动我让学生每月坚持完成,并自我反省,做一个懂得付出的孩子。只有他们自己付出了,他才能感觉爱的可贵,他才能在爱与被爱中健康成长,他才不至于被溺爱之水浇灌成一朵畸形之花。

二、从尊敬师长中学会爱

一个孩子的成长与他所处的环境息息相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必须互相辅助,互相呼应,才能对孩子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小学生爱心的培养,是一项细致而复杂的工程,它不仅限于家庭,学校和社会更是教育培养的另一个天地。而作为教育者更应该将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落到实处,并持之以恒,这样才能有所成效。而学校是孩子们生活的重要集体,我们首先应该从学校的一言一行中来加强对孩子爱心的培养和教育。例如:让学生学会尊敬师长,看见老师要主动问好,不直呼其名,对于老师吩咐的事情要不折不扣的完成,进老师办公室要有礼貌,不论是对本班教师还是其它的任课老师都应该尊敬等等,这些可行易行的小事恰恰就是孩子爱心汇积的基石,只要我们在教育中,不只是限于形式,而是真正将这些言行付诸实践,实行互相监督,随时检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尊重他人,关爱他人,让他们从尊敬师长中学会爱,懂得爱,相信孩子们的爱心一定会在学校这片温馨的土壤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三、从帮助弱小中传递爱

许多小学生的确能够做到在家孝敬父母,在学校尊敬老师,爱护同学。这也许是因为在学校和家庭中有许多规则在约束着他们,可是一旦他们离开学校和家庭,走向社会时,这些规则和约束一下子就被抛到了九霄云外,从而做出一些有悖于社会常理的事情。目前,越来越多关于青少年犯罪的报道向我们一次又一次敲响了警钟,尤其值得深思的是犯罪对象的年龄越来越年轻化。这些现象应该让我们教育工作者深感肩上责任的重大,我们应该意识到,“爱心荒”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现实,对孩子爱心的教育已迫在眉睫。

因此我们对学生爱心的教育不仅仅依赖于学校和家庭,而应该把他们置身于社会这个大环境中。要让他们学会帮助弱小,将自己的爱心传递,在马路上,看到老人或盲人过马路,要主动搀扶或指引;在大街边,看到沿街乞讨的人要伸出援助之手;在校园中对于小弟弟、小妹妹要呵护;对于灾区人民要捐款、捐物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取水、打饭、买东西时不挤、不闹不推、不抢、大型集会时要谦让,让小弟弟、小妹妹坐前面或在行进途中帮助他们拿重物,让他们在这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中,培养社会责任感,在这些点点滴滴行动中将自己的爱心传播到四方。

四、从分享合作中感受爱

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集体,小到一个家庭,大到全社会乃至全世界。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社会的进步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更需要每一个集体的团结协作。

一个孩子如果能与他人合作完成一份工作,他就会产生很大的成就感,在合作中他能感受到同学的关爱,他的付出,也给团队的成功带去了一份神奇的力量。在学校教育中,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培养孩子与同学合作、与家长合作、与教师合作的意识,也可以充分利用身边的社会资源,来让学生们在合作中享受成功,培植爱心。为此,我曾安排孩子们到敬老院去看望孤寡老人,同时给他们表演一台精心准备的节目。整个活动都由学生自己策划、编排、实施。当他们看到老人开心的笑脸时,他们一蹦三尺高,灿烂的笑容里,晶亮的眼神里流露出分明是爱。植树活动,有的扶树苗,有的扛铁锹,有的担水,有的挖土,干得不亦乐乎。看着自己亲手种下的小树苗挺着腰杆在微风中轻轻点头,这些孩子脸上露出的自信的满足的笑容,那不是爱的流露吗?

用爱心培养学生成长 篇4

关键词:爱心,学生,成长

从事教育工作以来, 我多年担任班主任, 近年又负责职业班工作, 力求能审“时”适“人”, 认真负责, 有针对性开展工作, 叫每一个学生都能得以成长。人们评价我带的班级有正气, 有活力, 学生做到了品学兼优, 全面发展。特别是学困生有上进心, 很快就能改变面貌。

我曾经在班主任经验交流会上讲过体会, 班级管理要突出“三抓”工作, 即一抓学习, 二抓思想提升, 三抓日常行为习惯和品行的培养。对学困生要做到“三个方面”, 满腔热忱地希望、相信他们能够进步, 对他们要有特别的爱, 要叫他们“明理, 求知, 立人”, 教育学生明辨是非、美丑, “积识成智”, “化智成德”, “转德成行”, 学习做德才兼备的人。我刚工作时带学校一个特招的高一班, 有县长、法院院长和几个公司经理子女, 这些学生由于家庭特殊情况, 行为散漫, 不爱学习。我根据各个学生学习和思想表现情况, 分阶梯进行组合, 一一结成对子, 互相促使转化, 使学生处于上进的良好状态。突出好的, 加强提高, 充分地开发潜力, 成为“重点大学”的苗;对一般的, 注意调动积极性, 改变学习方法, 找到突破口;决不放弃差的, 进行具体帮扶。我与他们真挚接近, 帮助他们认识到自身存在的毛病, 找到问题症结, 严格要求。有个学生自暴自弃, 贪玩任性, 学习跟不上, 但他发现这个学生参加班级活动积极, 就给予肯定指导, 使他有了信心, 最后通过努力逐步改变了现状。

我到小村小学工作后, 学校当年分配我带五 (2) 班全班四十多个学生, 大部分学习成绩低。很多老师不愿意代这个班的课, 学生也没有信心, 请假甚至旷课人数很多。我当时上课时埋怨责备, 一个学生告诉说她和我的儿子是同桌, 引发我良久的思考, 如果把这些学困生当成自己的孩子, 要怎么去做呢, 就要从心底里高度负责, 做最大的努力。他们学习、生活、思想更需要照顾、关怀, 而且我必须付出特别的爱。第一次开班会, 二十几个学生先后站起来提意见, 我因势利导, “亮”出问题, 分析原因, 帮助他们寻求前进的路径。从此, 结合学生自身发展召开主题班会, 我适当讲学习目的和学习方法, 点拨人生、生活的道理。在休息日, 我主动进行家访, 也进行必要补课, 多方面协助教育, 以自主、自立的行为习惯养成为突破口, 促进学生品学兼顾的发展。他们在诗文朗读、艺术表演和体操比赛中都获得一等奖。经过两年努力, 学习成绩名列全区第二。一个学生学习、纪律及生活怎么样, 关键在于培养习惯, 养成品格。我强烈地意识到文化人格养成行为, 是“育人”的枢纽, 是教育教学的灵魂。

去年我又带四 (1) 班, 开学的第二天一个学生被开水烫伤, 家长纠集了一帮人闹事, 进行了极端的辱骂恐吓, 我忍耐着到医院去看护治疗。随后一个女生又不到校了, 我赶到家里了解情况, 得知她上了网吧, 自己没有吃饭, 找了好几家, 才找到了她, 进行谈心。后来我又发觉一些离异单亲家庭学生性情孤僻, 有心理障碍;一些下岗工人的子弟因生活困难, 放弃自己;一些受家庭和社会的不良影响的学生, 懒于学习, 上课睡觉, 肆意花钱娱乐, 甚而打架斗殴, 等等, 针对这些学生言行表现, 我切合实际地开展学习纪律、行为规范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帮助他们认识自身存在的缺点、弱点, 树立端正的做人态度, 获得上进的信心和力量。我和他们谈心、交心, 讲社会发展形势、人才需求和个人修养问题, 并有计划给以补课, 他们逐步地认识提高了, 学习劲头足了。一个受过挫折而迎头赶上的学生担任了副班长, 对组织管理工作认真负责, 下气力用功夫, 成了“三好学生”和“先进班干部”。我注重学生文化养成教育, 以心性育人, 启导学生向善求美, 自觉加强道德修养, 培养他们成为有用的人才。

德育论文-培养孩子的爱心 篇5

[内容摘要]一个将来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要从小培养,他必须具

备的前提条件是要具有爱心。家庭、学校、社会是培养小孩子爱心的环境,作为一位小学农村一线教师我深知农村孩子具有爱心的重要性。因此,通过近十多年的教育教学,我认为培养孩子的爱心要从小做起;爱心要榜样示范;同时保护好孩子的爱心;为孩子提供爱心教育的场所;提供奉献爱心的机会;让孩子学会感恩。

[关键词] 爱 培养 家庭 学校 父母 老师等。[正文]

爱是人类一种伟大而高尚的情感,是人类借以维持自身发展和繁衍的基本力量。助人为乐、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爱心其实就是知恩知得,能关心人、体贴人、帮助人。然而“爱 这种崇高、无私的情感、不是先天具有的,也不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产生的,更不是只要父母给孩子充分的爱,孩子就会自发产生相应的爱的,而是经过后天培养才会产生的情感。作为一位小学农村一线教师,如何培养农村孩子的爱心呢?

一、爱心要榜样示范。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沃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孩子的

性格、品行、智能、习惯首先在家庭中养成。只有拥有爱心的父母,才能培养出富有爱心的孩子。孩子时时刻刻把父母作为自己的榜样,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身教重于言教就是这个道理。因此,父母平时就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孝敬老人、关心孩子、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等,让孩子觉着父母是富有爱心的人,自己也要做一个富有爱心的人。父母同情别人的困难、痛苦的言行会深深打动孩子的心灵,感染和唤起孩子对别人的关心。比如,邻居家老人生病,父母带着孩子去探望问候,帮老人做事。经常看到大人是怎么同情、关心、帮助他人的,对于培养孩子善良品质是最好不过的了。

二、爱心要从小抓起。

一位儿童教育家说:“只知索取,不知付出;只知爱已,不知爱人,是当前独生子女的通病。” 仁爱是人类最光辉灿烂的人性,最崇高最伟大的品德。教子做人,首先要赋予他一颗仁爱之心。“自私自利”“自我中心”是爱心的大敌,但它不是孩子与生俱来的,不是孩子的天性。它根源于父母的私爱和溺爱。为了不让孩子的爱心枯渴、泯灭,为人父母者不仅要爱孩子,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学会爱。假如只管耕耘不问收获,那么这种父母之爱,就很容易变成一种对孩子的私爱、溺爱。爱心需要一个慢慢培养的过程。在家庭教育中,要善于发现孩子们身上点点滴滴的闪光点,不失时机地对孩子进行爱心教育。

三、保护好孩子的爱心。

卢勤老师说:“孩子的爱心是稚嫩的,你在乎它,它就会长大;你忽视它,它就会枯萎;你打击它,它就会死去。” 然而有的父母由于工作忙或其他原因,对孩子表现出来的爱心视而不见,或训斥一番,把孩子的爱心扼杀在萌芽之中。比如:一个小女孩为刚下班的妈妈倒了一杯茶,妈妈却着急地说:“去去去,快去写作业,谁要你倒茶”。再如有个小孩蹲在地上帮一只受伤的小鸡包扎,妈妈生气地说:“谁让你摸它了,小鸡多脏呀!”孩子的爱心就这样被父母剥夺了。事实上,在很多情况下父母并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在不经意间伤害或剥夺孩子的爱心。如果你想拥有一个富有爱心的孩子,那就请你在生活中培养它、呵护它吧。涓涓之水,汇成江海,爱的殿堂靠一沙一石来构建。

四、提供爱心教育的场所。

班集体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乐园,为孩子营造和谐、有爱心的班集体氛围,让爱心洒满每一个孩子的心间,是我们做班主任的责任。比如:我班有一名学生家庭条件不好,在孩子的言谈中,我得知班里很多孩子欺负他,歧视他。我与家长取得联系后,从家长的谈话中得知:家长在物质上的给予孩子的比较多,但孩子平时在家很少与人交流。于是我找来班上比较活泼、开朗的一名学生,与她谈起这位孩子所处的环境,这名学生听后,很愿意配合老师、家长,主动和那个家庭条件不好的孩子一起玩,一起做

作业并相互交换礼物。慢慢的,更多的同学和那个孩子一起玩,老师适时鼓励,从此再没有同学欺负那个孩子。孩子们在和谐、有爱心的班集体中生活学习。

五、提供奉献爱心的机会。

1、利用节日为孩子提供献爱心的机会。如:每年的“教师节”,让孩子把亲手做的贺卡或礼物交给老师; “三八妇女节”,开展“三个一” 活动(做一朵小红花,讲一句祝贺语、帮妈妈做一件小事);“三月文明礼貌月”,开展“学雷锋活动”(组织学生到街上送水)。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孩子知道妈妈,阿姨及他人工作的辛苦。从中让孩子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长辈用血汗换来的,平时要学会体谅父辈的艰辛,要尊敬长辈、考敬长辈。使孩子从小养成尊老、敬老的良好品德。

2、用身边的实例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如:学校一些特困家庭的孩子因交不起生活费用时,我们便开展献“爱心” 活动,发动孩子捐款,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同时通过与孩子交流,使孩子知道发生在我们周围的事情,如:捐献骨髓、扶贫助学、无偿鲜血、领养孤儿等一系列的动人事迹,让孩子知道,人人都需要爱,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六、让孩子学会感恩。

教育孩子对社会、对环境、对周围的人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恩老师的谆谆教导,感恩父母给予我们生命……我对孩子说,每天都有很多人为我们服务,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并用行动回馈社会。让孩子懂得:关心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而有意义的事情。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会用爱心回报他人和社会。比如:我校现正遇百年不遇的大旱,全校师生正常的生活用水十分紧张。中国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了解到这一情况,及时向我们伸出了援助之手,给全校师生捐了十吨纯净的矿泉水,他们同我们共度难关,给了我们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我找到这一事例让孩子学会感恩。

家长平时注意对孩子一点一滴的培养,一言一行的引导,在平时生活中关注孩子,培养孩子的爱心,那仁慈博大的爱心,就会在孩子心头扎下根,并会随着孩子的成长而不断扩展和升腾。我们的每个孩子都有一颗仁爱之心,爱父母,爱朋友,爱老师,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我们每个人未来的生活也才能更加幸福而安详。老师和父母有责任为孩子营造爱的氛围。为了家庭能多一份温馨,为了社会能多一份祥和,老师和父母应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我们责无旁贷,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参考文献]

1、《云南教育》第九、十期。

2、《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3、《好习惯,成就大未来》

教师要用爱心培养学生的自信 篇6

我曾经抱怨自己的学生过于拘谨,不够自信,也不懂尊重师长。后来读过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书中有这样一个很小的片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新学期“我”去上学,在学校门口碰见去年教“我”的老师,她对“我”说:“喂,安利柯,以后我们就不在一起了!”走到一楼休息室的门口,另外一位以前的老师又跟“我”打招呼:“安利柯!今年你到二楼去了。以后我再也看不到你从这里走过了!”说完,她很难过地看着“我”的脸。

读到这里,我不由得被师生之间真诚的依恋所感动。我恍然大悟: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的,应该是互相尊重的。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做师长的应该以自己的言行教会学生应该怎样尊重别人,而我却总是在学生中间来去匆匆,根本不去主动微留意学生,遇到学生打招呼也只是机械的答应,看不出一点热情。和《爱的教育》中那些19世纪的意大利老师相比,我感到汗颜!也许,尊重与平等的教育,应该从主动跟学生打招呼开始。作为教师,作为班主任,首先应该培养学生的最基本的做人细节。

从此,我一改以前在学生面前高傲的神态,从走进校门的那一刻起,我便面带微笑,热情的迎接他们。一开始,我努力寻找自己班的或是熟悉的学生,主动向他们打招呼,遇到抢在我前面打招呼的同学,我会非常认真的问候他们,每当这时我都会看到他们或者惊讶或者既害羞又非常满意的神情,我的心里也非常高兴。慢慢的我发现主动跟我打招呼的越来越多。

去年冬天的一场大雪后,我刚到校门口碰到了我校有名的“弱智”学生小风(化名),他推着自行车,手套丢在车筐里,两只小手冻的通红,我心疼的说:“小风,天这么冷,快把手套戴上!”他怔了一下,好象才明白过来,赶紧戴上手套,急匆匆的推车走了。一天早晨,我刚停下车子,就听到一个含糊的声音:“老师好。”我回头一看,原来小风就站在我的身后,看的出来他是特意过来问候我的,我有些激动,原来他也懂得尊重。我深情的拍了拍他的头说:“好孩子,你表现的真好!”小风高兴的一溜烟的跑远了。从此以后,他总是想方设法的接近我,虽然话语不多,却很真诚,同事们都把我戏称为这个从不跟老师打招呼的小风的知音。其实他们不知道,我只是把学生当成了同事和领导来看待,使他们得到了应有的尊重,从而我也得到了他们得不到的更大尊重。这种尊重使我受益匪浅,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讲究文明,尊敬师长的做人道理。

我们教师都知道,要想提高班级教学成绩,必须抓好后进生,我认为抓后进生更应该注重情感的培养,从情感尊重他们,帮他们树立信心,逐步提高。

我所任教的班级有五个“差生”,他们缺乏学习主动性,经常不做作业,起初我简单粗暴的方法没有一点作用,后来我改变了思路:他们属于脱群的大雁,关键要让他们树立信心,看到自己的进步,要勇敢的走下去。于是,我将他们划为一个作业小组,第一周他们做单独的作业,每人轮流当一天组长。结果,当组长的那一天都能很好的完成作业,其他时间的作业虽然有很大的进步,却没有我想象的好,第二周情况没有大的改变。第三周的星期一下午,我把上星期天作业好的小路、小林、小雪(化名)的作业改成和其他同学一样的,当时我就发现他们三个很高兴,结果星期二检查作业全部合格。我恍然大悟,他们也是好学生,他们不应该脱离大集体,脱离出去是老师的错,是对他们的放弃和不尊重。于是我将做同样的作业作为他们的奖励,他们很愿意接受,终于改掉了不做作业的坏习惯。更可喜的是他们当中成绩最差的小路,在上次阶段性调研中语文破天荒的考了65分。看着他那高兴的笑脸,我深感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不是学生学不好,而是我们没有找对路子,我们应该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尤其差生更应该倾注我们的特别关注,用爱心用耐心去滋润他们,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只要有了自信就会拥有一切。

小学生爱心培养 篇7

一、给幼儿无微不至的关爱

一个人的幼儿时期是其个性和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候的幼儿, 开始学会并模仿大人的一举一动, 一言一行, 可以说大人带给他们一个模板, 幼儿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三字经里说:“人之初, 性本善。”研究学者也表示:每一个孩子都有着同情心和善良的心, 这是他们的天性。比如, 有的孩子看到别的小朋友在哭, 他就会主动拿出好吃的或者好玩的给对方进行安慰, 这是一种天然的爱心流露。但是, 这些天性需要外界环境的激发才能得到维持。中国人的特点是含蓄而又内敛, 不把自己的感情显露出来, 而现代社会提倡的精神文明都需要有开朗的个性, 乐观向上的积极性。这就需要教师对幼儿进行疏导, 用爱心换来幼儿的真诚。

每一位家长将孩子送到幼儿园, 都希望孩子能够快乐地成长。这就赋予了幼儿教师更多的使命感。一方面, 我们要对幼儿进行学前教育, 让他们对未知的世界有最初的启蒙;另一方面, 我们也要照顾他们的情绪, 用爱心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有人说:“孩子的爱心是稚嫩的, 你在乎它, 它就会长大;你忽视它, 它就会枯萎;你打击它, 它就会死去。”是的, 孩子虽然年纪小, 可是他们已经分得清楚谁对自己好, 也会有自己的喜好。因此, 对于每一个幼儿, 我都会尽自己所能去爱他们。例如, 班里有一位小朋友天生有些缺陷。也许是因为大小便都不能自理, 他也有些不好意思同其他小朋友玩耍。我没有因为这些缺陷而嫌弃他, 而是在向家长问明了情况后, 对他付出了比别的小朋友多一倍的耐心。除了每天按时为他换洗尿布, 也会让他多和其他小朋友玩耍。其实在孩子们的眼中, 能玩得来就行, 没有太多的计较。很快这位小朋友融入了集体, 也变得开朗起来。开始自闭的小男孩变成了乐观搞怪的活宝, 他自己也十分开心, 也因此非常“黏”老师, 对我非常亲近, 还会在家里给我带好吃的小零食。这些都表明他是一个富有爱心、愿意与人亲近的好孩子。

二、在教学中处处都要体现爱心教育

要想让幼儿懂得爱, 就要让他们学会关爱别人。在日常生活当中, 有很多可以体现爱心的细节和小事, 在成人的眼中, 那都是微不足道的, 可是在幼儿心里, 却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 在家庭生活中帮助妈妈干活, 给爷爷捶背, 这会让幼儿从小就感受到爱的含义。在教学中, 教师也要多多提到爱心教育。例如, 大孩子可以帮助小孩子穿衣服, 帮助他们穿鞋;为教师分忧, 帮助教师扫地;有好吃的大家一起分享, 有玩具大家一起玩;小朋友摔倒了大家一起帮忙扶起, 安慰哭鼻子的小朋友、逗他开心等等, 这些都会让孩子感受到爱心带来的快乐和满足。

三、树立榜样, 培养爱心意识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是对于成长期的幼儿, 更要为他们树立一个关心、理解、爱护他人的好榜样。公益广告小男孩看到妈妈给外婆洗脚, 他也偷偷地打来一盆水, 给妈妈洗脚, 这就是耳濡目染、爱心传递的力量。在幼儿园里, 幼儿接触最多的就是同学和教师, 而教师就是他们学习的最好榜样。一个每天都微笑的教师, 可以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每一个幼儿, 让他们感受到快乐, 感受到美好, 就会使他们喜欢上学, 喜欢和小朋友、和教师在一起玩耍。反之, 如果教师冷冰冰地板着一张脸, 就会使学生感受不到热情, 会觉得整个幼儿园有一种不舒服的氛围。因此, 幼儿教师要首先以身作则。其次, 教师要注意言行举止, 为幼儿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告诉他们该做什么, 不该做什么, 该怎么样去做。如对师长要尊重, 对小朋友们要谦让、关心、友爱。教师还让所有的幼儿都向班级里做得好的幼儿学习, 用美好的形象走进幼儿的心灵。

四、爱的表达方式

有一句歌唱到:“爱是人类最美的语言, 爱是正大无私的奉献。”是的, 我们都在爱心中孕育成长, 享受着阳光的温暖, 雨露的滋润, 可以说人类的世界就是充满爱心的世界。幼儿表达爱心的方式最为淳朴和简单, 他们愿意把自己喜欢的和大家一起分享。对于幼儿的示意, 我们要主动接受并让他们感觉到自己非常开心, 避免因为错误的表达而影响他们的情绪。

例如, 班里的一位小男孩兵兵拿了一个苹果去哄另一位小朋友彤彤, 可是这个彤彤因为刚刚不开心, 所以就拒绝了兵兵的苹果, 还很粗暴地冲他嚷。兵兵很委屈, 自己的爱心为什么换来不理解?我及时地发现并把两位小朋友都叫到身边, 跟他们说:“兵兵真有大哥哥的样子, 会把自己的苹果和小朋友一起分享, 真赞!可是彤彤为什么不开心呢?原来彤彤是因为一点小别扭心里不高兴, 而并不是不喜欢兵兵。现在老师要对大家说:兵兵心中有爱, 所以愿意与彤彤一起分享苹果。彤彤是不是不应该拒绝呢?”在一番开导下, 两个小伙伴又一起愉快地玩耍了。

培养幼儿的爱心 篇8

一、在日常生活活动中贯穿爱心教育

幼儿园是孩子生活的大集体, 环境的影响和教育对他们极其重要。作为老师要注重日常生活的教育, 从孩子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如教育孩子:不小心碰着别人要主动说声对不起;别人帮助你要说声谢谢;别人摔倒要关心帮助别人……但是, 工作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又不免令人深思。一天, 幼儿到户外游戏, 恰逢一工人在疏通院中的下水道, 周围都散发着作呕的臭味。“老师, 那位叔叔在干什么啊?”“站在那么脏那么臭的地方, 他可真不讲卫生!”……一些好问的孩子拉开了话匣子。这时有些老师只顾着捂鼻子, 根本没有理会孩子的提问, 而是大声的吆喝着:“臭死了!孩子们快点走, 要不然我们的鼻子可要跑了!”说着, 便将孩子像赶鸭子似的带离了那个活生生的爱心教育现场。

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这一基础包括品德、经验知识和智力等方面, 而品德是核心。但是恰恰这一基础却不为该老师所重视, 不善于捕捉幼儿生活中有教育意义的生活片段.随机对幼儿进行爱心教育。作为教师, 我们有义务让孩子在生活中感受爱的同时, 也学会爱别人。由此可见, 一日生活中教师爱的随机教育固然重要, 可也少不了爱的环境的催化。在环境创设上, 有意识地选择一些以爱为主的内容, 如在主题墙的布置上, 体现爱的教育;在自然角里放些小朋友们喜爱的动植物, 让孩子关心、爱护、照料它们, 体验付出爱心的喜悦;教师应以身作则, 以积极的口吻, 温柔的动作、耐心的态度去感染孩子, 使孩子的爱心在爱的氛围中慢慢充盈起来。

二、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整合爱心教育

1. 充分挖掘学科教材中的“爱心”素材。

在幼儿园的教材中, 有些“爱心”素材可充分利用。如:中班语言活动《三只蝴蝶》, 该活动目标为理解故事内容, 懂得同伴间要相亲相爱。但活动并非到此结束, 要将“爱心”教育延伸下去。让幼儿说说自己还有哪些与同伴相亲相爱的事, 并画下来, 与同伴分享付出爱的喜悦。实践中我们还利用文学、美术、情景表演等艺术手段作为爱心培养的有效途径。听故事、引导幼儿理解并续编故事、角色扮演等都是教师能够应用的方法。比如:请幼儿表演故事《狼和小羊》使他们进行角色表演的同时, 体验对小羊表示同情的情感, 愿意主动去帮助他, 从而使他们懂得, 生活中应该同情弱者, 乐意去帮助需要的人。角色扮演让幼儿根据一定的情节, 扮演某个角色, 并通过言语、行为、姿势动作、表情等来表现该角色特征, 从中体验在某些情境下该角色的心理感受, 进而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类似的情况时, 能做出恰当的反应。在主题活动的实施过程中也应当特别注重结合对幼儿进行爱心教育。

2. 在游戏活动中教给基本的技能与技巧。

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 是教育的重要手段, 将爱心贯穿于游戏中, 让幼儿在娱乐中愉快地体验爱心行动。利用游戏进行教育, 最有利的就是让孩子“置换角色”, 就是让孩子去感受别人的酸甜苦辣, 让孩子体验不幸者的感受, 从而让孩子献出自己的爱。

教师还应教给幼儿一些基本的交往技能和安慰助人的技巧。正确的交往技能, 能使幼儿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萌发关爱之心。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讨论、歌舞等形式, 教授幼儿一些安慰别人的语言和方法, 助人技巧的要领。

三、用随机教育深化爱心教育

幼儿园除了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活动, 在幼儿一日活动中还有随机教育活动。随机教育更具有实效性针对性。例如:一次班中有一名小朋友生病了, 抓住这次教育机会, 我们请幼儿说说自己生病时的感受, 体验生病人的痛苦。从而引发了幼儿探望生病人的愿望, 还想出了一些安慰生病伙伴的方法。然后根据幼儿们的建议, 我们用手机给生病幼儿打了慰问电话, 孩子们在关心别人的同时, 还学会了说许多安慰的话。

也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小事对孩子进行情感教育。如:在公交车上, 看到老年人时, 可以对孩子说:“你看, 奶奶年龄这么大, 站着多累, 给奶奶让个座吧”。如:在三八节、六一儿童节、教师节时, 组织幼儿进行主题讨论, 理解父母的慈爱, 小伙伴的友爱, 老师的关爱。当孩子表现出关心、呵护、帮助他人等爱心行为或为爱心行为作出努力时, 应及时给予肯定或表扬, 进行心理上的强化。

幼儿的年龄虽小, 但情感丰富。一天, 我无意间提了个有关奥运会、世博会的问题, 孩子们马上来了兴趣。他们说了许多关于奥运会、世博会的知识, 表达了自己的期盼之情, 为祖国感到自豪、骄傲, 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四、在家园配合中进行爱心教育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是幼儿园的最佳合作伙伴, 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摇篮。家庭教育潜移默化的影响是社会和幼儿园无法比及的。孩子最依恋的是家庭, 最亲近的是父母, 最爱做的是游戏, 关键时刻配合幼儿园共同教育, 会收到不可估量的效果。

教师应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形式, 如家访、电话、便条、家长会等, 与家长密切联系、配合, 积极宣传爱心教育的重要性, 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防止“一个宝宝两个样”的现象。常言说“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家庭教育的显著特征, 就是潜移默化的熏陶。父母应从家庭实际出发, 根据孩子身心发育的特点, 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抓起, 从点滴抓起, 循循善诱, 以情导行, 以事明理, 寓教于乐, 对孩子进行生动的渗透性的爱心启蒙教育。有这样一个事例:孩子对妈妈说:“爸爸和我一样, 也喜欢看动画片。”妈妈笑着对孩子说:“你爸爸本来不喜欢看动画片, 但为了让你高高兴兴看动画片, 他就不看其他节目了, 你爸爸就是这样, 遇到事情总是先替别人着想, 然后才考虑自己, 你可要向爸爸学习啊!”我想, 这就是自然生动的爱心启蒙教育。

由于幼儿的道德发展处在他律阶段, 思维主要是形象思维, 因此, 利用具体形象的榜样力量去教育影响幼儿, 则可收到良好的效果。如在家庭中父母是孩子的榜样, 家长与左邻右舍的和睦相处, 互相帮助, 对弱者的同情等, 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 使他们产生与人友好相处、具有同情心的情感。家长在注重榜样力量的同时, 还应给孩子爱的机会。对于成人来说, 接受孩子的爱是快乐的、幸福的;对于孩子来说, 给予别人爱, 别人能理解、能接受, 比接受成人的爱更快乐!不妨放开你的手, 让孩子帮帮你, , 让他们有爱别人的机会。父母生病了, 让孩子来照料;父母下班累了, 让孩子多帮忙些家务……让孩子在被人爱的同时感受温暖、快乐, 并由此学会爱别人, 帮助别人。这样才能家园配合进行爱心教育, 让幼儿拥有健康的人格, 珍贵的爱心。

开展爱心教育 培养善良品质 篇9

一、造成孩子爱心缺失的原因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孩子自幼娇生惯养,过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只看重自己的利益,很少替别人着想,缺乏爱心、不关心集体、自私、孤僻,不乐于助人。父母则认为只要孩子成绩好,其他一切事情不重要,使孩子养成唯我独尊的坏习惯。留守儿童长期缺乏父爱母爱和父母的悉心教育、正确引导,也使他们的爱心慢慢地流失。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学校也往往忽视了对孩子的品德、修养等的引导和教育,使教育出现了“重知识轻能力、重认知轻情感、重教书轻育人”的现象。受市场经济和社会转型的负面影响,社会上一些成年人价值观发生了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等给未成年学生的成长和爱心形成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二、对小学生进行爱心教育的重要性

我们的孩子迫切需要更多爱的教育。一个不懂爱的孩子怎么能健康成长,怎么懂得尊重生命,孝敬父母,关心国家、集体,回报社会?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如果我们未来的国家公民自私自利,感情淡漠,“只管自己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就会是空中楼阁,可望而不可及。儿童时期是人生的起步阶段,道德品质、人格理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型,从小在孩子的心灵中撒下爱心的种子,培养一颗善良的同情心,长大后才能有仁慈的品质,成为富有道德情感的正直的公民。也只有尽早地对孩子实施爱心教育,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如何培养孩子的爱心

培养孩子的爱心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只有社会、家庭、学校通力合作,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作为班主任该怎样培养学生的爱心?近年来本人在以下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多种途径、多管齐下提高家长的意识和思想素质,首先使家长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教育素养,那么不管老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学校里一切问题都会在家庭里折射地反应出来,而学校复杂的教学过程产生的一切困难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家长。”当我问那些同学为什么不给患白血病的同学捐款时,他们的理由很简单,爸妈不要他们捐。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就要经常利用家长会、家访、电话联系和互联网等方式跟家长进行经常性、全方位的沟通,使家长认识到,一个孩子有没有爱心比他成绩好不好更重要,从而取得父母的关注、理解、认同,在爱心培养的理念上达成共识、形成合力,消除父母消极甚至反面的行为榜样带给孩子的负面影响。现在互联网普及到了百姓家,班主任可以建立一个家长群或班级网站,搭造一个老师和家长进行思想交流的平台,这样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老师要做好示范。

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良好的道德修养将会潜移默化地影响、陶冶学生的心灵,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教师要真心地爱护学生、尊重学生,尤其是生病或遇到困难的学生、留守学生,教师要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真心地呵护孩子、帮助孩子,使学生感受到爱心无时无处不在。教师自己要带头爱护一草一木虫鱼鸟兽,尊重它们的生命,奉献爱心,塑造学生真善美的心灵。

3. 注重生命教育,教孩子做一个爱惜生命、有孝心的人。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任何人都只有一次。每个人都要爱护自己的生命,也要珍惜别人的生命。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生命都不懂得珍惜,他更不会去爱护别人、关爱别人。一个人如果连对自己的长辈都不懂得去孝敬和感恩,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有爱心和同情心的人。所以生命教育和孝心教育是爱心教育的第一课。

4. 通过课堂教育让学生感受爱心。

爱心教育最忌空洞说教,必须与具体事例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教材教学资源,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充分挖掘学科教材中蕴含的思想教育因素,渗透爱心、责任心的教育,是非常有效的途径。例如在语文课《背影》的教学中让学生体会感人肺腑的父爱,在《掌声》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关心、爱护、同情残疾人,同时懂得生命的脆弱和宝贵。教学《灰雀》时,引导学生懂得不但要爱我们的长辈、亲人和朋友,还要对身边的各种动物和一草一木都要有爱(下转12页)(上接8页)心。再如音乐课教孩子学唱《烛光里的妈妈》,让孩子在催人泪下的情境中感恩父母、感受母爱。

5. 以各种实践活动为载体,激发爱心。

例如展开孝敬父母活动,从他们身边最亲近的人开始,使他们在享受爱的同时学会回报。汶川大地震后展开献爱心活动,使他们懂得捐赠的是爱心、流通的是真情。不定期地组织学生到医院看望病人,到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残疾人,并帮他们干力所能及的事。让他们在亲身实践中,体会老年人、残疾人、病人等弱势人群的不便和苦楚,学会关心人、同情人,珍惜自己拥有的生命、健康和幸福。在组织学生观看汶川大地震展览后,一个学生在作文中写道:“今天我才发现,生命是多么脆弱啊!那么多的生命在一转眼间就从地球上消失了,实在令人痛心……,如果我在现场,不管有多危险,我一定要不顾一切把那些还埋在下面的人们救出来。”

6. 在主题班会中升华爱心。

培养孩子的爱心有妙法 篇10

一、以身示教, 胜于言传

父母、亲人是爱心传递的使者, 尊老爱幼, 用心去影响孩子, 包括尊敬乡邻, 爱护一草一木, 珍惜光阴等, 潜移默化中使孩子拥有爱的感知, 同时, 耐心的给孩子讲解什么是爱, 父母为什么这样做, 结合生活中孩子破坏玩具, 撕毁图书等不良行为, 进行教育, 使爱具体化。 (建议:语言不要成人化, 可拟人化, 如你不爱护玩具, 玩具生气了, 不和你玩儿了) 。孩子会从熟悉的人的生活和言行中汲取爱, 从小让孩子懂得:尊人者, 人敬之;爱人者, 人爱之。爱是相互的, 拥有博爱的人, 是高尚的人, 是受人敬仰的人。

二、转移坏习惯, 引导正确的方向

人非圣贤, 孰能无过?要冷静地对待孩子的缺点, 要宽容地给孩子尝试错误的机会, 善意的批评要讲方式, 用博大的爱心去感化。尊重孩子、理解孩子, 这才是爱。先听听孩子的想法, 你会有新的体会, 才能有目的地、恰当地进行评议, 也只有恰当的评议才能使孩子信服、接受你的建议。不直接地去指责, 埋怨, 多给孩子建议性的引导;不说不能怎么样, 多说如果能怎么样会更好。作为父母, 放下架子, 身入童境, 循循善诱是关键。不怕孩子出错, 就怕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孩子坏习惯的纠正, 全在父母的转移和引导上。

三、欣赏孩子的变化, 促使自爱、自立、自强心的形成

日常生活中, 父母尽可能避免正面批评现状, 而应赞扬“现状”。这样不仅巧妙地让孩子知道什么不对, 应该怎么做, 而且使他感觉到自己原来很优秀, 感到自己在变化中长大, 从而产生自爱、自立, 努力把握正确的方向学会自强。例如:当孩子作业确实很认真时, 家长不应吝啬表扬, 另外, 家长不妨经常把孩子的好作业拿给来访的客人看, 让孩子体验只要认真劳动总是有回报的, 这种回报最好来自精神方面。

四、教孩子学会移情能力

爱心人士精心指导培养 篇11

去过市社会福利院的人对党山英都应该有很深的印象,她因患小儿麻痹症被父母遗弃,从小在福利院长大,是个心灵手巧的姑娘。她吹的葫芦丝乐曲《竹林深处》婉转悠扬,引人入胜;她绣的十字绣《牡丹花开》漂洋过海,成为美国朋友珍藏的礼物;她做的手工编织是福利院义卖中最抢手的物品。此外,她还能熟练操作Word、Excel、Photoshop等办公软件。

看着来之不易的钢琴证书,党山英说:“我最感谢我的钢琴老师艾芳,如果不是她送我一架钢琴,我不会知道世界上还会有如此美妙的旋律;如果不是她五年如一日的义务指导,我也不可能取得今天的成绩。福利院的阿姨们和社会上的爱心人士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她们让我的生命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的爱心 篇12

我看完这个故事心被深深地刺痛了,这是怎样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这又是怎样一个让人痛心的女儿。这不能不让人思考: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孩子心中的爱呢?

由此可见,幼儿爱心的培养是我们的重要工作。那么,怎样指导家长走出爱的误区,怎样培养孩子拥有一颗爱心呢?

首先,要教育孩子爱自己。一个连自己都不爱的人,谈何爱别人?

爱自己,从爱护自己的身体入手。在工作中,开展系列活动:我的身体真有趣;吃出来的健康;快乐睡眠个子高;这样锻炼身体壮等。还要遵守公共秩序,户外活动时,交代完内容,我会先让孩子们自己说出怎样玩,才会安全快乐,知道遇到危险如何保护自己。

其次,要教育孩子爱父母,爱家人。一个不孝敬父母的人,是不被人信任的。

嘉怡,一个聪明的女孩,一天来园时,看到她妈妈满脸怒气,咬牙切齿的恨意,我很是不解。沟通后才知道嘉怡从小和父亲关系就特别好,而父亲和母亲又矛盾不断,所以嘉怡一直讨厌母亲,不但恶言相加,还会有意挑拨父母的关系,使妈妈伤透了心。于是,我请几位妈妈到班上,给孩子们讲解自己怎样十月怀胎孕育生命,又是怎样艰辛养育小宝宝,以真实的人和事,感动每一个孩子,知道父母的无私与伟大。然后,我和嘉怡谈心,把她母亲的事变成故事讲给她听。使我没有料到的也是我常引以自豪的是,嘉怡竟哭着对我说:老师,我错了,今天晚上回家我给妈妈道歉。我激动地一下子紧紧抱住了她。多懂事的孩子啊!任何状况都不是孩子的错,而是我们的责任没有尽到。第二天,嘉怡妈妈高高兴兴地拉着快乐的女儿,给我送上一束盛开的鲜花……

第三,教育孩子爱身边的人,感受到自己的责任与奉献的快乐。

小路畅是不幸的,胎儿期就遭受严重的铅中毒,至今六岁了,走路还是踉踉跄跄的。她胆小脆弱,眼里时常闪着泪花,哪怕有一丝微风吹过,她都会像一棵无根的小草,倒落一旁,真让人心痛。她时常孤寂地坐在一旁,呆呆地望着天使般的孩子们快乐地嬉戏。而她妈妈每次送她来园总是笑着说:“好孩子,坐着别动,听话,再见。”但在她转过身的瞬间,我分明看到她眼里滑落的泪水,读懂了一位母亲的心痛。

说实话,小路畅刚到我班时,我也不太愿意接收她。可脑中挥之不去的是路畅那渴望的无助的眼神和她妈妈无奈的泪光。我的心不由得揪紧了。是的,每一个孩子的童年都应该是快乐的,我们没有理由剥夺她受教育的权利,我们更不应该让残酷的现实剥夺她生活中的快乐,不是吗?她已经很不幸了,为什么不多给她一些温暖,让她的天空明亮多彩起来?而这不也正是培养幼儿奉献爱心的最佳时机吗?要让孩子们感受到帮助路畅是自己的责任,同时自己也会因此而快乐。第一步,我用故事的形式向孩子们讲述了小路畅的不幸和她的渴望,她是多么需要我们的帮助和关爱啊!孩子们哭了,自觉地无声地扶她去洗手间,帮她搬椅子擦桌子……小路畅脸上开始有了笑容。第二步,我对小路畅的要求是,自己的事情尽量自己去完成。因为只有运动、活动才能得到康复锻炼,才能自信。她的路还很长,所以必须学会坚强,学会微笑面对生活。现在,你能相信吗?路畅的文具是自己整理的,袜子是自己穿自己洗的,尽管每次都花别人几倍的时间。如今,小路畅和班上健康孩子一样快乐着、成长着。

徐昊,典型的家园不一。在园挑不出一点毛病,可在家里,由于爷爷奶奶的过度溺爱,他会向奶奶刚做好的饭里扔进一只袜子;在姑姑男友第一次登门拜访的餐桌上,将口水吐进他的茶杯里……除了幼儿园以外的任何场所,只要看到比自己弱小的孩子,甚至走路不便的老人,都会上前推打一掌一拳或吐口水。对此,我和他父母共同制订计划:(1)斩断他的保护伞,偷拍下他的言行,给爷爷奶奶敲响警钟,痛下决心,支持我们的工作;(2)亲身体验被更强大的人欺负的愤怒与无助;(3)在班上开展“我是家园好娃娃”的评选活动,大家共同制订好娃娃的标准,并在墙面设评比园地。如:给父母洗脚,帮助小伙伴,尊敬长辈等可得到一朵小红花。我会随时关注徐昊的红花并及时表扬鼓励。在我们不懈的共同努力下,他终于变了样:有礼貌,讲文明,有爱心,尊敬长辈,真的是棒极了。

第四,大爱无限,为孩子提供奉献爱心的机会。

施爱与接受爱是相互的,如果让孩子只是接受,渐渐地,他们就会丧失了施爱的能力,只知索取,不知给予。所以变小爱为大爱,为孩子提供奉献爱心的机会是我们工作的重要一环。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如:阳光手拉手、九九重阳节敬老院里送温暖、福利院献爱心等活动。这一次次爱的历程,让孩子们知道自己是多么幸福,懂得了自己存在的另一种价值。

让我终身难忘的是5.12汶川大地震,班上一个和奶奶相依为命仅靠奶奶捡废品和帮工的收入才入园的东东,捐出十二个因攥的太紧而潮湿发亮的硬币,这可是他的“全部财产”;爱美的嘉嘉把买漂亮衣服的钱投进爱心箱,送她来园的小保姆也捐出自己的一个月工资;一向任性自私的禄路也倾囊献出存钱罐的三百枚硬币……我的泪水,一次次模糊了视线,一遍一遍用颤抖的声音说:我替灾区的小朋友谢谢你们!那次,我班共捐款2794元。

在灾难面前,充分体现了人性的纯美;在这里,爱心得到了洗礼,思想得以升华,生命因爱而伟大,爱是生命共同的语言。

上一篇:老年专科下一篇:高校青年志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