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英语语感培养

2024-07-20

小学生英语语感培养(精选12篇)

小学生英语语感培养 篇1

一、养成大声朗读和背诵的习惯, 培养基本的语感

英语是一种语言, 语言运用的最高境界是“四会”, 即会听、会读、会说、会写, 其中, 多读和多听有助于在潜移默化中语感的发生和形成。在这一方面对于没有英语语言环境的中国学生来说, 大声的朗读和背诵是培养语感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大家时常会发现, 在教学中, 一部分学生由于不正确的读音而被同学取笑, 所以不愿大声朗读和背诵, 这样就束缚了学生的学习行为, 阻碍了学生语感的发展。

因此, 笔者的做法是:首先, 从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入手, 每一节课前利用几分钟, 树立几个典型, 带领学生大声朗读或背诵, 学生惯于模仿, 看到别人可以这样做, 自己也慢慢地放开心理恐惧。其次, 轮流大声领读, 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领读, 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成就感。再次, 分阶段安排不同的背诵任务。具体做法为:学习能力较好的同学, 要求背诵每个单元的重点句子和文章的同时, 适量背诵一些阅读短文。学习能力中等的同学, 只要求背诵课文的重点段落、重点句子以及复习要点中有用的习惯表达部分。学习能力较弱的同学, 只要求背诵一些重点词组和单词。

二、创设自然丰富的环境氛围, 培养具体情境的语感

1. 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在教学中教师要坚持“尽量使用英语, 适当利用母语”的教学原则, 在教学中尽量运用英语进行交流。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尽量减少母语为中介, 若教学中一种语言个别的词、句很难用另一种语言解释得一一对应, 完全正确时, 教师可以给出一些包含该词、该句的句子, 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去猜测、理解。所给的语境应尽量和该词、句的语境相似。这样既可以给学生的理解以铺垫, 达到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词、句的目的, 又能增强语言实践的量, 也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理解能力, 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教师在课堂上还应多提供给学生自由交流的机会, 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接触, 把乏味的句型操练带到英语交流中, 带进学生自己组织语言的思维中, 从而达到熟练掌握。

2. 增加学生的语言实践量。

在教学中, 教师应有意识地开展多种活动, 运用多种手段, 创设各种情境来增加学生的语言实践量, 借此来巩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 增加学生对未知语言规律的感性认识, 帮助学生消化吸收语言知识, 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为他们体验、领悟创造机会。例如, 用多媒体开展各种听说活动, 充分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 开展师生双边活动, 还可以借助课文中的一些图片进行提问, 让学生回答, 或创设一些真实情境, 如:go%shopping (买东西) 、问候等, 让学生扮演各种角色, 让他们进入模拟状态。

3. 积极开展英语课外活动。

要学好一门外语, 仅依靠有限的课堂训练是不够的。因此, 教师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 创设更多的英语环境, 这样既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又能提高他们的运用语言的能力。如:办英语报、英语广播、英语角等活动, 让学生自编、自排、自演节目。用争取学科之间互相渗透的办法, 诱发学生复习英语, 增强语感。

三、指导开展合理、有效的课外阅读, 提高阅读中的语感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 在我们尝试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时候, 难免摆脱不了汉语对英语思维的影响,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汉语式的英语。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仿照了汉语的表达习惯和方法而产生了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句式或表达方法, 其中就包括由于没有考虑到中西文化的差异而出现的貌似正确实则错误的表达。分析这种现象的深层原因是不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而产生的。不了解交际对象的文化背景, 势必会产生歧义, 也就不能做到确切理解和正确表达思想。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 而减少错误的发生呢?事实证明, 通过有效的阅读, 才能获得各种表达习惯和文化信息, 才能摆脱汉语式英语的思维定式。“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这句话对英语表达也同样适用, 阅读量的增加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语言的感知能力。

四、坚持循序渐进的写作训练, 发展写作中的语感

多读和多听有助于语感的发生和形成, 这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的, 而多写有助于语感的表现和成熟, 由潜意识进入有意识, 由内在的潜能转化为外在的行为, 使语感得到全面的发展。因此, 要学好英语, 培养语感, 就必须重视英语的写作练习。写作的好处就是对听、说、读的最好反馈。这种反馈是其他的学习和练习形式代替不了的。英语语感的成熟就是形成英语思维的能力, 而写作对英语能力的发展有极大好处, 在学生初学阶段可让学生写一两句, 然后逐渐增加, 只要坚持写作, 就会让语感有所发展。

小学生英语语感培养 篇2

语感指的是一个人对语言敏锐而正确的感受能力。这种感受能力是固定在人的头脑之中,不需要经过理智的思索即可运用自如的。四五岁的儿童虽然并不懂语法规则,但已能熟练地说话,他所依靠的就是长期在语言环境中潜移默化自然形成的语感。这就充分说明了语感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树立“英语学习首先是英语本身,而不是有关英语知识”的观念,下大力气培养学生的语感,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语感的培养,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经过听、说、读等形式,让学生接触丰富的语言材料,在掌握大量词汇的基础上,自然地把语言规则内化,从而达到熟练运用的目的。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理解、运用和重复,使语言文字的规律、含意和情味等,在大脑皮层的细胞之间形成牢固的联系系统。为此,首先,应该从新教材情境对话较多、注重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特点出发,充分利用教材中所给的对话、课文等语言材料;其次,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为学生提供大量的阅读材料;第三,采取多种形式,积极为学生创设运用语言的条件。当然,根据各年级学生特点的差异,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

初中一年级学生大部分是初次接触英语,一般都有一种新鲜感和好奇感,获取知识的要求强烈。这一阶段应主要让他们读一些内容简单、趣味性强、图文并茂的连环画、画报等,教他们唱一些节奏轻快活泼、歌词简单易懂的英文歌曲。同时,还应结合学习、生活实际,补充一些简单的日常用语,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充词汇量,逐步培养他们运用英语思考问题的能力。我在教学中,用3个月左右时间,使大部分学生基本掌握课堂、校园以及家庭的最常见的简单用语,要求学生尽可能在这些场合使用英语,对表达较好的给以表扬;在期末时教学生一些祝福新年的英语,帮助他们自制英语贺年片,送给同学好友。由于我从一开始就把“学以致用”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因此,英语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初二学生已经有了相当的词汇量,阅读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这时应该让他们在掌握书本知识的基础上,阅读一些简单的英文读物,如富有哲理的小故事、小幽默等。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先试着推敲翻译,说明大致意思,然后再加以补充和完善,揭示其深刻道理。把英语格言引入课堂教学和学生的日常活动,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搜集一些生动有益的格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并开展互赠格言活动;也可以在上课前把有关的格言写到黑板或图片上,让学生去合理想象推测。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提高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另一方面对学生也起到了激励作用,使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充实心灵,在愉悦的情感中产生浓厚的积极求学心理。学生在阅读能力提高的同时,语感也会随之增强。通过多读多看,学生就会自觉不自觉地进行英语对话,把所学语言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从而达到边学习边应用、在应用中学习巩固的目的。

小学英语语感培养策略 篇3

关键词 英语教学 培养语感 策略 提升能力

英语语感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因为语言知识、生活经验、思维成果的积累是一个长期的、漫长的过程,因此在学生学英语的第一天就要有意识地耐心培养。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英语语感呢?结合自身的教学经历,我有如下几点思考:

一、准确发音,从音标教学入手

在教学中,我发现仍个别学生用汉语或拼音给不会读的或记不住读音的单词注音,这既不利于单词的朗读,也不利于学生记忆单词。因此,我认为,音标教学势在必行。

起初,适时渗透音标,感受读音规则。重视语音教学,把好语音关,培养学生拥有较好的英语口语和语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书本教材从4A开始,每个单元后面都有了listen and repeat这一部分,目的就在于让学生慢慢感知音标,体会字母、字母组合的发音以及音标间发音的细微差别,在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寻找规律,尝试进行归类,为读准做好准备。

继而,努力教好音标,使学生迅速入门。在学生进入高年级后,考虑到他们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教师可以结合单词开展音标教学。在教五年级的学生时,我经常用彩色粉笔写出单词中发元音部分的字母或字母组合,并用同一种颜写出音标,帮助学生将音、形有效地结合起来,也有利于他们背诵。如果遇到较难读准的单词,我会要求他们把音标写在书上,通过采用音形结合的方法,很好地帮助了学生背诵单词,并能够准确读出单词,这对培养学生的语感很有好处。

再次,注重言语声音的磨炼,使学生获得英语信息的审美感受。音准:语言声音最基本的要求。若把握得不够好,即使英语言语的量增加了,其效果也是事倍功半;音速:即言语速率——快、慢或缓。着重防止两种倾向:一是过缓——观念陈旧、缺乏效率意识的慢牵牛灌入式。二是过快——违背信息短时记忆规律,盲目追求快节奏;音量:即言语声音的强弱、响度。若声音太小,传出的信息不易被接受;若声音太大,就会有悖语言自身的艺术特性,效果自然不会心想事成。故应根据实际情况对音量进行恰当控制;音调:言语的抑扬顿挫,声音的高低。要使学生听来优美、得体、生动、悦耳。

二、培养语感,用英语直接思维

首先,坚持“尽量使用英语,适当利用母语”的教学原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借助体态语言以及多媒体等辅助媒体,尽量使用英文开展教学工作,这样既能加强信息的输入量,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对促进学生良好口语语感形成也有较大帮助。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必须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英语素养,使自己的口语纯正地道,语音语调抑扬顿挫,给学生以美的感受,一种语音语调的熏陶,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同时,也能让学生在一种无意识状态下自然地感知语言,接受语言,理解语言,从而体会语感的形成。

其次,尽量利用英语释义。在学习的过程中,总会遇到不熟悉的生词,而在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中生词本身占有了较大的比重,在解释这些生词时,我认为应不用或少用汉语,即使用了汉语翻译,也应该加强分析、对比,鼓励学生从英文→英文的直接英语思维中获取语言信息,这也利于他们准确掌握词汇的内涵和外延,为形成良好的英语语感打下基礎。

再次,在英语直接思维中形成良好语感。在教高年级的时候,我们还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就是有些语言知识很难用汉语解释清楚,甚至还会出现越解释越难的现象。遇到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给出若干包含该词、句的学生熟悉的句子,让他们在具体的语境中去猜测、体会和感悟。培养用英语直接思维的能力,达到学习的目的,增大语言实践量,使学生在直接思维的过程中有效地生成初步的英语口语语感。

三、提升语感,增大语言实践

首先,重视朗读。对于英语的学习,读得越好,越是滚瓜烂熟时,文章或对话的短句子、表达方法就会被学生消化吸收,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对语言文字敏锐的感受力,对语感的形成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我常常要求学生把一些重要的、经典的句子摘抄下来,然后大声地朗读。同时,我还要求学生多多朗读一些英语小诗、绕口令等,让他们在大量地朗读中体会出英语语言的独特魅力,感受英语的内在韵律,从而逐步培养出良好的英语语感。

其次,重视听说与实践。在课堂中,我常常利用多媒体、录音机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让学生多听英美人士朗读的磁带,鼓励孩子们多看看英语电视节目,让学生多多接触英语信息,丰富英语知识,从而能更好地学习语言。此外,让学生广泛地阅读,扩大学生的英语词汇量。因为英文单词和短语,只有在上下文中、在特定的语境中,才有血有肉、生动鲜活,容易记忆。在日常交往中,我要求学生坚持使用英语进行对话,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也坚持用英语交流,从而进一步巩固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增强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小学生英语语感的培养途径 篇4

我将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如何培养小学生英语语感,提出些许建议:

一、大量阅读,反复朗读,培养语感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可见朗读是培养语感的基本方法,“做”出来的语感过于生硬,“读”出来的语感才自然、地道。这里的“读”切忌“死读”,“死读”英语,那就缺乏乐趣,对小学生而言,若启蒙阶段都觉得英语难学,那对以后的英语学习都会有不同程度的阴影。语言学家朱光潜也说过:“与其单纯地死背单词或语法规则,不如精选几篇经得起推敲的文章, 把它们懂透背熟,真正消化成为自己的营养,这样就会培养起敏锐的语感。”

对于小学生而言,阅读选材应尽可能轻松、有趣、生动并富有启发性。这样学生才能产生阅读欲望,在扩大知识面的同时,又能提高自己的英语素养。在教学中, 我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多读,小学英语教材涉及到很多儿歌、童谣、绕口令或是短对话,这些多富有节奏感,易上口,所以在朗读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感受其语音语调、节奏、韵律以及停顿,适时地加入表情动作或是相关小故事,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会英语的魅力,让学生在启蒙阶段就慢慢培养出英语语感。例如就mouse一词,我就自编了一个顺口溜:“Mouse,mouse,where’s the mouse? House,house,it’s in the house.”这样学生就能在朗朗上口的韵律中,不仅学习了mouse,又复习了house。

二、创造语言环境,培养英语思维

语感是一种定向反射,如果学生置身于良好的英语环境中,思维习惯就会受到影响。小学生对英语是陌生的,所以可塑性很强,是培养语感的最佳时期,教师应把握这一契机,引导学生直接用英语进行思维,并作为切入点,加强发音、拼读、朗读,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语感。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避免“中文→英文”讲解,而应坚持“英语为主,母语为辅”的教学原则,加强英语输入,减少对母语的依赖性。因为两种不同的语言, 不一定能做到完全匹配,母语和英语的双重使用,可能造成语意偏差和表达歧义,反而混淆了学生的理解。例如单词mother可用Mum解释,father可用Dad来解释, all right可借yes表示,see you可借助good bye。这样能避免母语思维对英语学习的负迁移,促进英语良好语感的形成。

再者,在英语学习中,常会出现疑难单词或语境,很难解释,特别对小学生而言,认知和理解都不够成熟。 这时候可以构建出学生熟悉的、易理解的语境辅助讲解。例如在讲解favorite时,可先造句“I like... best.”这一结构,给学生的理解做好了铺垫,再过渡到“My favor-ite... is...”,使学生获得了对该词的认知和运用能力。 当然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语境创设的切入点很多,比如利用多媒体、投影机等现成教学资源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比如观看生动形象的教学录像、动画片、影视作品加强视觉与听觉上的英语刺激;比如编制小对话、小故事,创造生词语境等等。只有不断地用英语环境去刺激学生,才能渐渐培养起学生的英语思维,加强学生的英语语感。

三、融入生活,提高英语素养,培养英语语感

钱学森说过:“讲外语要讲得文理优美,有风趣,那就不是一项简单的技艺,而是文化素养的问题。”作为一门语言,就必要有人文性,而并非只建立于英语知识的传授和训练。英语的主体是语感,要使得学生说英语能像母语一样亲切、自然,而不是将之作为机械式的交流工具,这就需要加强学生自身的英语文化素养,了解中西方文化的背景与差异,就好比我们的日常生活,只有了解了、熟悉了,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比如“excuse me”,询问事情的时候解释为“请问”;打扰别人时解释成“对不起”;希望得到帮助时,变成“劳驾”;要先行离开表示“先走一步”等等。再比如,中国人姓在前,名在后, 但是英语中是名在前,姓在后;另外,中国人在提起自己的观点时,会直接说,然而英语中,则习惯加上“I think” 或“In my opinion”以此表示对别人的尊重。不难看出, 只有了解相应的背景文化,提升自己的英语素养,才能够表达得当,才会有良好的语感。

说离不开交流,对于中国人而言,从小学习英语,就是为了能更好地与人交流和沟通,交流离不开生活、离不开交际。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尽可能地联系生活实际,构建生活情景,加以运用。不难看出,现今中、小学教材生活气息都十分浓厚,这些都为英语教学的生活化提供了可能。在教学中,若是老师以生活为切入点, 把英语教学中的读、听、说,自然而然地转化为生活中的读、听、说,引起学生共鸣,实现生活与学习的融合,那必定会为学生良好的英语语感的形成推波助澜。

浅谈中学生英语语感的培养 篇5

浅谈中学生英语语感的培养

在中学生英语教学中语感的培养非常重要,培养良好的语感能有效提高中学生对语言运用的灵敏度和准确性,进而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些培养中学生英语语感的措施.

作 者:刘福英 作者单位:宜春实验中学,江西,宜春,336000刊 名:科技信息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7)分类号:G63关键词:英语 语感 培养

小学英语语感的培养 篇6

一、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文化差异是创造学习语感最基础的条件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不了解交际对象的文化背景,势必会产生歧义,也就不可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人们常说的汉语式英语是指仿照汉语的表达习惯和方法产生的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句式或表达法,其中就包括由于没有考虑中西文化差异而出现。

二、大量阅读、反复朗读、背诵、大胆模仿

学习任何语言都需要大量阅读。学习英语也需要大量阅读。英语学得好的人,一般说来,都读过相当数量的书;反之,只有读得比较多的人,才能真正学好英语。这个道理虽然简单,但不少学英语的人却未必明白。很多人都热衷于做题目,以为这是学习英语的正确途径。结果做的练习册一本又一本,试卷一套又一套,做得头昏眼花,兴趣全无,英语水平却并没有实质性提高。

学习英语的确要做适当练习。但归根结底,好的英语是读出来的,不是做练习做出来的。读出来的英语是地道的、自然的,因为使用者依持的是语感;做出来的英语往往流于生硬,因为使用者是依赖语法规则硬做的。

一谈到阅读,人们便不由自主地想到苦读。如果把这两个字理解成读书需要花功夫,倒也有理。但如果认为阅读一定是很苦的,很少有欢乐,那就大错特错了。然而,目前的很多英语学习者都视英语阅读为苦事,常常是不得已而为之。教师让学生读点英语材料,就像给孩童吃中药,需要捏着鼻子硬灌下去。自然效果也不会好。

阅读英语应当轻松愉快,也可以轻松愉快。要做到这一点,阅读材料的选择是首要的。也就是说,要选择生动、有趣、富有吸引力而又能启发心智的书籍。这类书具有以下几个共同特点:1.可读性很强,让人立即产生阅读的欲望,一旦上手,就放不下来了,不会感到学英语是沉重负担了。2.容易读,不大会产生阅读障碍。3.有助于扩大知识面,提高文化素养。

至于阅读的方法,我认为需要一口气读下去,即便有个别单词挡道,只要不影响整体内容的理解,就不必停下来查字典,更没有必要见到好句子停下来就抄。因为那样会打断思路,影响阅读速度,甚至扼杀阅读的兴趣。不要以为读完一本书没有记下某个词语或某个句子就是一无所得。阅读的主要目的在于语言吸收上的潜移默化,在于获得语感。阅读需要量,没有大量的语言输入,是难以学好英语的。而我们国内的英语学习者恰恰语言输入量太少,当然输出量就更少。结果往往事倍功半。

三、强化语音教学,培养韵律感

语音教学是语言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自然规范的语音、语调将为有效的口语交际打下良好的基础。语音学习,模仿是关键。学习者要在模仿中锻炼自己的口腔肌肉的完全不同的发音技巧,体会语言的韵律,节奏感,和语音的强弱轻重。我想要提出的是我们要求学生模仿的不但是发音,还有说话者的情绪、情感和语调。我们现在的英语教学有一个误区,老师和学生都认为要学好英语一定要大声读,我们在课堂上经常听老师说:Louder, please! Lets have a competition。而事实上,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它的优美体现在它自身的韵律,节奏感,而通过比赛喊叫出来的英语,毫无语感可言,更谈不上美的享受了。学生先入为主,以后恐怕要花很大的代价才能纠正过来。分角色朗读,朗诵、默读等都是好的揣摩韵律、节奏等好方法。通过这样的联系,学生的语音、语调、韵律感、节奏感能明显改善。因此,一开始让学生接触英语时,教师本人一定要使用标准的语音语调,尽量多的让学生模仿磁带和碟片,让学生一开始就接触和感受地道、纯正的英语。为了让学生感受真实语言的韵律感,我在语音教学中比较注重语义与语境、语调与语流相结合,从不一味追求单音的准确性,这也正是《英语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

四、营造输出环境,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

在低年级的课堂上,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设计出适合年龄提点的话题和表达方式,努力营造语言环境和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感悟、品味、体验,使他们能够在实际运用英语中获得语感。在高年级的课堂上,教师可以适时增加写作的内容。多读多听有利于语感潜意识的发生和发展,但要使语感由潜意识的发展转化为外在的行动,使其得到更全面的发展,就要多写英文。写是对听和读的最好反馈。这种反馈是其他学习形式、其他练习形式所代替不了的。这里所说的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机械的写:常规的听写、默写。一是创造性的写,如英语作文,记英文日记等。我觉得安排学生“写话”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我要求学生每周写三篇。可以缩写,可以转述,可以描述一个人,一件事,一种现象。我要求他们在写话时把自己人心理上降到小学二三年级学生学语文的水平,把话写明白,语法不准出错,尤其在动词的形式,名词的数,代词的使用,句子结构的完整等方面不得出错。学生只有老老实实地先写自己会写的,才能真正脚踏实地地一步一步地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语感 篇7

语感既是语言训练达到熟练程度的重要标志, 也是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最高体现。语感的形成是基于锲而不舍的听、说、读、写的反复实践, 日积月累而形成的一种条件反射。语感好坏对于学生英语能力的高低有着重要的影响。语感强的人理解能力强, 语言表达能力强, 应用能力、反应速度等都出类拔萃。语言如音乐。良好的英语语感之于英语学习者如同良好的乐感之于音乐家, 都是极重要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呢?

一、重视语音, 为语感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培养语感, 首先要培养“语音感”。规范而又标准的语音、语调是极为重要的。我们在学生初学英语阶段要运用音形结合的方法, 适时进行音标教学。教学中我们常发现有些学生用汉语或汉语拼音给英语单词注音的现象, 这不利于学生准确地听说英语, 不利于学生掌握单词的音与形的联系, 不利于创造英语语境。学生说出来的英语, 听起来别扭生硬, 严重影响学生学好英语的信心, 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生开始学单词时, 可以结合单词教学进行音标教学。在教学中, 我经常运用彩色粉笔, 用同一种颜色的粉笔分别写出单词中的某一字母或字母组合以及与此相对应的音标。这样可以形象地帮助学生把字母与读音联系起来, 以加强音形联系。要求学生在需要注音时必须用音标, 而不能用汉语。用音形结合的方法进行音标教学, 学生不仅能顺利准确地给单词标音标或根据音标读准单词, 而且还有助于学生在听到读音或能说出、想起读音的情况下, 准确写出或头脑中马上就能反应出该词的拼写形式, 并能够准确读出单词, 这对培养学生的语感很有好处。

二、重视英语思维能力的培养

英语思维能力是直接运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 培养学生直接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对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用英语进行直接思维必须有良好的英语语言氛围。这就要求教师能用一口比较流利的英语教学,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知不觉地用英语参与到英语实践活动中来, 并在参与的过程中逐步养成用英语进行思维的习惯, 从而促使英语语感的初步形成。因此, 在教学中, 我们要坚持“尽量使用英语, 适当利用母语”的教学原则, 尽量用英语进行对话、交流。教师应创设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 促进学生良好语感的形成。同时, 应该尽量避免让学生从“中文→英文”的翻译过程中获得信息或语言知识, 而要鼓励学生从“英文→英文”的直接英语思维中提取语言信息, 并在一定语境中通过强化、运用形成良好的语感。在进行英语课文教学中, 我们要告诫学生“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尽量不孤立地学习英语词汇, 要把整个英语语言知识融为一体, 在特定的上下文和环境中去体会、领悟。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听的过程中理解英语的含义, 而不是边听边翻译成汉语。

三、注重朗读背诵, 培养语感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朗读背诵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基本方法, 也是提高听说能力的前提。只有多读、多背诵, 才能更好地理解句子或文章的意思。许国璋先生的英语根基就得益于启蒙时的朗读和背诵。可见朗读背诵对语感培养的重要性, 我在平时上课时尽量让学生多读多背, 特别要学生注意语音语调, 读出英语的韵味和美感来。对于教材中的对话和短文基本都要求学生背诵, 做到词不离句, 句不离文, 并且每天要求学生听音、朗读、背诵30分钟, 每个单元的课文我都一一检查背诵过关。同时, 我经常在班级举行朗诵比赛, 这样既提高了学生英语背诵的兴趣, 同时使其语感也得到了提高。

四、努力培养学生善于积累的习惯

语感的培养离不开大量的语言材料。大量的语言输入可为语言的输出创造可能性。在平时的学习中, 教师应要求学生养成记笔记的习惯, 让学生随时注意记录一些有用的词、短语、精彩的句子和短文, 并让他们经常朗读或背诵, 然后去模仿运用, 为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培养语感奠定坚实的基础。在知识的积累过程中, 课外的积累远远大于课内的积累。因此可以让学生在课外进行大量的阅读,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 从而积累更多的语言材料, 增强语感。

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学生的学习方法对于语感的获得, 乃至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是至关重要的。而阅读是学生增加接触外语语言材料、接受信息、活跃思维、增长智力的一种途径, 也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理解能力, 培养和增强语感的好方法。教师应指导学生在阅读时不必拘泥于单个详细用法, 也不要力求每读一篇文章必须百分之百地了解, 而要做到精读与泛读相结合。其次强化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 全面调动眼手口耳等感官协调活动, 产生一种更直接、更强烈的体会语言的方式, 达到更富有成效的学习目的和结果。

六、高度重视pairwork, 创设英语情境

虽然很多学生经过了大量的背诵, 但还没有在实践中进行过有效的对话, 还不能说是完全掌握。学英语的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即使是在大量背诵的基础上, 在陌生环境中想表达自己的想法时, 脑海中最先出现的仍可能是几个关键词, 而不是整句话。所以在实际生活的自由表达中, 会有不知从何说起的感觉。

英语是一门语言, 语言自然就要用于交流。Go for it新目标英语教材的听力材料, 早已设计了大量的pairwork素材, 让学生在section A的教学环节中, 进行最大限度的操练。除此以外, 听力材料的内容更可以作为早读的绝佳内

(上接第92页)

解决问题的思路, 预测结果。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 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 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 可以借助两个平面组合图形求其面积之和的过程, 简明、形象地呈现不易理解的乘法分配律的产生和由来, 运用几何直观, 把抽象的乘法分配律变得简明、形象, 易于学生理解和识记。下面是笔者引导学生发现乘法分配律的教学过程, 步骤如下: (1) 上课伊始, 引导学生取出一张准备好的长方形纸, 给这个长方形的长写上字母“m”, 宽写上字母“a”, 再写出它的面积:s=m×a。 (2) 接下来, 引导学生把这个长方形分为左右两个小长方形, 且两个小长方形的“宽”都是“a”, 将两个小长方形的“长”分别写上“b”和“c”, 且m=b+c, 那么大长方形的面积等于两个小长方形的面积之和, 即:m×a=b×a+c×a。反过来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因为两个小长方形的面积之和正好等于这个大长方形的面积, 即b×a+c×a=m×a=﹙b+c﹚×a, 所以, ﹙b+c﹚×a=b×a+c×a。从而得到结论:“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 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 容。我们也可以借鉴“疯狂英语”的教学模式, 通过鼓励学生开口说英语, 通过大量的练习实现脱口而出, 让学生的口语水平大大提高, 其他能力也就能得到相应的提高。教师应尽量给学生创造进行口语练习的氛围, 如在班上设立英语角, 编排课本剧等, 努力培养学生语言交际的能力。积极开展英语课外活动, 创设更多的英语环境, 通过大量的口语练习, 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就能形成对语言比较直接、迅速、灵敏的领会和感悟能力, 语感从而得到提升。

七、重视写作练习, 提升语感

要学好英语, 培养英语语感, 就要多写英语。写作的好处就是对读、听、说的最好反馈。教师应教会学生从单词到句型再到段落, 将这种写作练习渗透到平时的学习中去, 从而培养学生写的习惯。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模仿范文, 新教材里每单元都有写作训练题, 我们千万不可忽视这一环节。写作应从初中甚至小学开始抓起, 一点一滴,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渐渐适应, 逐步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

总之, 语感的形成是基于锲而不舍的听、说、读、写的反复实践, 日积月累而形成的一种熟能生巧的表现。培养学生的语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效果的, 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采取有效措施,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语感。只有获得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语感, 学生学习英语才会显得轻松自如、得心应手, 才能有效地提高英语的应用能力。

再相加, 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显然, 以上“乘法分配律”的教学, 充分运用平面几何———长方形的直观作用和效果及求其面积的过程, 将颇为复杂且难于理解的“乘法分配律”问题, 变得简明、形象、易解了, 有效帮助学生打开了思路, 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与

又如, 在教学《数的认识》时,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利用圆形、三角形、正方形或长方形等纸片, 直观理解数量和数的意义;在教学《解决复杂数量关系的问题》时, 要善于利用线段图来描述和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在解决“鸡兔同笼”等问题时, 要重视通过列表分析解决问题;在探索事件发生的变化规律时, 要重视利用统计图表帮助学生直观感受事件发生的变化规律并预测结果;在探索函数关系的变化规律时, 要重视利用表格、图象进行描述和分析等。

培养学生良好英语语感的方法 篇8

语感 (Language Sense) 是一种修养, 是在长期的规范语言运用和语言训练中养成的对语言文字 (包括口头语和书面语) 比较直接、迅速、灵敏地领会和感悟能力。有些人说起话来“出口成章”, 写起文章来“下笔如有神”, 做起英语练习来似乎未经任何考虑, 完全跟着感觉走。其实这就是语感的作用。它来自语言实践, 又反过来指导语言实践。要想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离不开语感的培养。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呢?

一、重视语音, 为语感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培养语感, 首先要培养“语音感”。规范而又标准的语音、语调有助于表达思想感情, 也有助于读者感悟文章中所隐含的作者的意图和态度。例如, 著名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的演讲“I Have a Dream”至今仍被广为传颂, 被许多学校列为必背篇目。这并不仅仅得益于其精彩的演讲词, 听众更为其纯正、浑厚的语音, 抑扬顿挫的语调所感染, 其演讲也就大获成功。再如, 对于一些诗歌, 你如果不能用规范的语音、语调来朗读, 你就感悟不到作者的思想感情, 更谈不上诗歌中所隐含的作者的意图和态度。可见, 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之中, 语音是极为重要的。而语音教学的关键在以下三个方面。

1. 教师要注重自身语音修养。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 任何人的语音都是靠有意无意地模仿得来的, 而老师的语音最容易被学生模仿。俗话说, “打铁还需自身硬。”如果一位老师语音语调不规范、不纯正, 他的学生自然就“南腔北调”了。这无疑为它们今后学习英语制造了障碍。这就对教师的语音修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2. 语音教学要注意选材, 应尽量把地道的英语语音素材提供给学生。

语音教学的选材要真实、多样、即时, 教师要尽量结合人物、情景、场合、文化等各方面的因素, 引导学生去理解语音语调, 包括节奏、重音的各种变化及其所隐含的意图和态度 (高考听力测试中就有根据语调推测说话者的意图和态度的题型) , 手段要更丰富。例如, 给学生播放英美电影片断和他们的日常生活的对话录像, 让学生感受地道的英语, 通过视听了解英语的语调、节奏、重音与情感、态度的关系, 这是形成语感的基础。

3. 语音教学要长抓不懈。

语音的学习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不可能一蹴而就, 而应伴随英语教学始终, 学生的英语语音水平是随着学习时间的延续和认知水平的提高而逐步完善的, 所以应养成长期学习甚至终生学习语音的习惯。

二、创设英语氛围, 体验英语, 形成语感

许多学生只会用汉语思维, 而不会用英语思维。他们在运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时, 大都经过了一个“心译”的过程 (即把听、读到的英语在心里面翻译成汉语, 用汉语去理解;把想要表达的内容用汉语想好了, 先在心里翻译成英语, 然后才表达出来。这就是汉语思维。) 。这无疑会影响交际效果。因此, 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学生能否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很大关系。由于受环境影响, 学生接触英语的机会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英语课堂。在英语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遵循“尽量使用英语, 适当使用母语”的原则。教英语就得用英语教, 在教学中只有加强英语实践, 创设真实的语境, 多使用英语, 让学生大量接触和体验英语, 并沉浸在使用英语的氛围中, 才能有效地排除母语的干扰, 形成英语思维。教室布置、班级墙报等都应尽可能使用英语, 如:教室布置:英文地图、《中学生守则》英文版等;墙报方面, 可每天让学生收集英语名人名言、英语谚语等, 写在黑板报上, 供全班同学交流。另外, 教师应鼓励学生使用“英—英”字典, 避免总是把英语翻译成汉语和用汉语去理解英语、注释英语的习惯, 这也是养成用英语思维的好方法。

三、渗透文化意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提升英语语感

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要想真正掌握一门外语, 就必须学习和理解目标语言国家的文化。文化背景不同, 语言得体性的标准自然就不同。例如, 在我们中国, 客人夸主人做的饭菜好吃, 主人往往会客套一番, 说:“我只是随便做的。”而西方人遇到这种情况往往会这样回答:“Thank you.I am glad you like it.”在他们看来, 请别人去做客, 却随便做点菜, 是不够客气的。语言也是发展变化的, 我们在书本上学到的英语, 有些是英语国家五六十年代的语言, 如果我们用这种语言与老外交流, 那肯定会影响交际效果。有的人在国内把英语学得很好, 但到了国外, 就发现和当地人交流起来还是很困难, 这就说明他们在学英语时, 忽视了语言的现实性。因此, 在教学中教师就必须渗透文化意识,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从而真正提升语感。

四、通过朗诵、背诵, 不断锻炼语感

朗诵是最基本的语言训练, 用规范而又标准的语音、语调朗诵文章是形成语感的基础。背诵是建立在朗诵的基础上的更高一级的语言训练。“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可见, 在语言学习中朗诵、背诵是相当重要的。旧社会, 私塾中的教师都是在学生把文章背得滚瓜烂熟后才开始讲解。事实证明, 这种教法是行之有效的。因为, 在朗诵、背诵中学生对语言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 也就是说, 有了初步的语感, 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学习, 自然就容易多了。在教学中, 教师应指导学生去朗诵、背诵, 但不能孤立地背单词, 要做到字不离句、句不离篇。除了背课文外, 还可背一些经典名著、名人名篇 (如名人、伟人的演讲词等) 。当然, 背诵时也应注意语音、语调。

五、在阅读中积累语感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日常教学中我们发现有些学生写起文章来洋洋洒洒, 一气呵成, 真可谓“下笔如有神”。其实, 这都是博览群书的结果。语感来自大量的语言实践, 阅读是语言实践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阅读的宗旨就是培养英语语感和丰富语言文化背景知识。《课程标准》指出, 高中英语教学应侧重阅读能力的培养。《课程标准》八级目标要求学生完成三十六万字的课外阅读量, 其目的就是通过广泛而大量的阅读, 培养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 从而积累语感。进行阅读教学, 教师应使用好课堂这一主战场, 利用课文中“Reading”部分,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技巧, 在阅读中, 帮助学生克服“心译” (即一边读一边在心里将英语译成汉语) 。克服心译的最好做法就是限时阅读。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 教师还应鼓励学生阅读原著, 阅读多种多样的题材和体材, 尽可能涵盖英语国家文化所有领域的各种文章。

六、让学生开口说英语, 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

语感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口感”。学习英语的最终目标就是为了交际, 而口头交际是交际的一种重要形式。但在现实交际中, 许多学生用汉语想好了要表达的内容, 心译成英语再说出来, 这无疑影响了交际效果。这主要是因为大班上课、学生开口机会少和部分教师不重视口语教学等因素。听、说、读、写四种能力是相辅相成的, 忽视了哪一方面都不行。“疯狂英语”的教学模式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成功的, 它通过强迫学习者开口说英语, 通过大量的练习实现脱口而出, 口语水平大大提高, 其他能力也就能得到相应的提高。进行口语练习的途径很多, 如英语角 (有条件的学校可请外教) , 编排课本剧等。还有一种学生非常喜爱的方式——配音。NSEFC中的课程资源非常丰富, 许多素材 (尤其是戏剧类) 都提供了录像, 录像中场景真实, 演员均来自英美国家, 语言自然就地道了。我先让学生模仿录音, 然后做配音训练——用多媒体播放录像, 并作消音处理, 叫学生扮演角色, 对着屏幕配说台词。在这种训练中, 学生“绘声绘色”, 仿佛亲临其境, 大大增强了交际效果。通过大量的口语练习, 学生就能形成对语言文字比较直接、迅速、灵敏的领会和感悟能力。

总之, 语感是一种修养, 也是一种能力, 它来自语言实践, 又反过来指导语言实践。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 学生不仅形成了语感, 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在语感指导下的语言实践, 也显得轻松自如, 得心应手了。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高中英语新课程理念与实施.海南出版社.

如何培养中学生英语语感 篇9

具备语感牵涉到学生的学习经验、生活经验、心理经验、情感经验, 包含着理解能力、判断能力、联想能力等诸多因素, 是一种具备了更为高层次的学习经验和综合能力的体现。

一、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1982年出版的《叶圣陶论创作·写作漫谈》中指出:“文字语言的训练, 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时代的发展, 使得语感学习变得可训练可培养化, 已不再充满神秘色彩。我们将先从兴趣爱好着手。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 重译写和语法教学, 轻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英语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学习尤为被动, 缺乏生气, 教学效果亦是勉强。在英语教学中, 老师可以注重语言的幽默, 并以丰富的肢体语言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开课之前可播放一段事先准备的音频来引学生入胜, 并可让学生轮流讲述英语笑话、经典片段等。在此种兴趣的调节下, 学生将自我增加素材的积累。英文教学的基础知识积累和学生的经验感受密不可分, 英文材料的积累是学生增强语感的前提。学生英文单词积累越多, 理解表达能力也便越强, 知识的积累是语感敏捷性的客观要求。

很多教师会让学生进行大量的填鸭式教育, 不断让学生做测验背诵单词、短语, 导致学生的厌倦。而真正的教学教师应该是可以唤起学生好奇心, 引发其兴趣爱好, 这才能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 从而更好地学习与扩充知识。英文作为外文学习对中学生而言首先没有语言环境, 其次经过老师的讲解再次断代, 由此兴趣爱好极为重要。它可以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发觉更多学习材料, 更为贴近语言环境。城市中英语角的存在也可以便于兴趣生去那里交流沟通。

而磁带、光盘、原著、产品说明等都可以成为教师引导学生的英语素材, 它们可以极大地充实学生的感官体验, 使得学生把教学内容与自己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 达到很好的英语教学效果。

二、训练学生的语感

人们对语言的直接感觉能力, 源于对语言法则或方法的认知和体会。语言是博大精深的学问, 人们有时对不甚明了的话语做出正确的诠释或者说出了听起来顺耳的话语便是语感在作用。这听起来或者不可思议, 然而实际上是感性中的理性认识。

教师在教学中要坚持“尽量英语, 适当母语”的教学原则, 因为我们无法忽视语言环境的重要性。阅读作为学习实践的重要途径, 学生的中英文阅读不容忽视。随着图书市场的日益发达, 市面已越来越多的中英文对读书刊。这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 学生在阅读到动人篇章的同时, 会背诵一些自己极喜欢的篇章片段, 这增加了他们的词语、句子构架能力, 也锻炼了篇章结构的组织技能。“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这很好地诠释了学习中阅读的重要性。

基础知识的积累中除了阅读起的作用, 大声朗诵和背诵的力量更是一鸣惊人。近年来英语的学习方法层出不穷, 但是大都推崇学生“大声说, 大声读, 大声背”。因为朗诵是根据文章内在要求, 停顿、处理重音、调控速度的连续动作, 不然朗读者自己也会觉得奇怪。诵读过程中, 学生除了手、眼、口的配合外, 更需注意的是心到。多方位的配合才能体会语言的韵味和情感, 这是培养语感的前提。我国大诗人白居易早有言: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可见学生动情才是他们学习的最大动力。这种动力可以推动他们不但“知其然”, 更要“知其所以然”。

语感显现一个人的文化层次, 文化气息浓厚、思想内容深远、语言富有魅力的同学语感往往很好, 因为语感并不是一个神秘莫测的词语, 而是个人综合语言能力的考量。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学生在最初阅读时完全不必强己所难, 可以试着先找出关键词和关键句, 陌生的词句可以做出合理的推理, 并了解作者的语言习惯。这很有利于学生的阅读情况。除了英文原材料的阅读外, 适当地跳跃阅读也很必要。

培养职高学生英语语感的策略 篇10

一、加强规范的语音指导

笔者发现, 职高学生生虽具有一定的英语阅读能力和词汇量, 但他们的听说能力相对来说较差, 他们从未真正过关的应该是语音, 加上他们对语音学, 尤其是词汇的连贯、句子的节奏、韵律等方面的知识不甚了解, 对世界上主要地区, 如美国、英国发音的地方差异也知之甚少, 所以常常对独立发音和实际读音不一样而混淆不解。这对英语语感的培养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 平时笔者广泛地向学生介绍一些规范的语音知识及语音的地方性差异, 重点讲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难点和方法, 使他们在朗读上有了起色, 而且在连贯的说话和交际中具备正确的发音和语流, 能顺其自然的进行交际, 使得语感形成在不知不觉中。笔者以为, 教师应该有深入浅出, 通俗易懂的指导方法:, 要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且满怀信心, 且让他们体会到学到的语音知识看得见而且马上能用得着, 让他们体悟到只要得到了正确指点, 不但能学好语音, 形成良好得语感, 而且还会其乐无穷。

二、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作为英语教师, 在教学中要坚持一个教学原则:尽量使用英语, 适当利用母语, 以减少母语对英语教学的负迁移和学生对母语的依赖。用母语为中介的翻译法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中尽量不要使用, 即使使用了也应该多进行分析对比。要求学生使用英汉双解词典并逐步过渡到使用英英词典, 这有利于学生对词汇的内含和外延的准确掌握, 因为用一种语言解释另一种语言也不一定做到完美, 它们也不一定能一一对应, 完全准确。凡是英语教师都有类似的经历, 即有些英语词、句用汉语很难解释, 甚至会越解释越说不清的尴尬现象。在这种情况下, 笔者是这样做的, 经常给出一些包含该词、句的句子, 让学生猜测、理解于具体的语境中。所给出的语境应尽力相似于该词、句所处的语境, 而且是学生容易接受或熟悉的, 这样既可以为学生的理解作了铺垫, 达到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词、句的目的, 又能增强语言实践的量, 也能使学生的英语理解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三、培养学生多说多写

语言首先是有声的, 培养英语语感的又一途径是多说多写。如每次上课, 教师可根据当天授课的主题, 设计一些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 这些话题源于生活, 说的是身边事、身边人, 使学生感到有话可说。在真实的语境中进行的交流, 不仅可以加大语言的实践量, 而且使课上课下融为一体, 非常行之有效。多写有助于语感的表现和成熟, 由潜意识进入意识, 由内在潜能转化为外在行动, 使语感得到全面的发展。因此, 要学好英语, 培养英语语感, 就要多写英语。写作的好处就是对读、听、说的最好反馈。这种反馈是其他学习形式、其他练习形式所替代不了的。所以在日常教学中笔者要求同学们每天用英语写日记。刚开始要求低一点, 只要坚持, 日积月累, 就能形成良好的英语思维习惯和良好的语感。

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语言能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特点, 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见解、生活方法和思维方法。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 互相作用, 懂得语言必须懂得文化, 懂得文化必须懂得语言。人们常说的汉语式的英语是指仿照汉语的表达习惯和方法产生的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句式或表达法, 其中就包含由于没有考虑到中西文化的差别而涌现的貌似正确实则毛病的表达。正是由于汉英思维模式的不同, 所以在句子表达时的时序和句序对应也不同, 因此在教学汉英语句的表达时, 就应根据各自的思维模式, 尽量摆脱相互间的影响。尤其对于职高生来说, 在懂得汉英思维模式的基础上, 学习和运用英语要能不拘泥于汉语句子的结构, 要按照汉英各自的造句规律予以安排, 从而学到地道的英文, 获得正确的英语语感。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不仅是一套符号系统, 人们的语言表现形式要受语言赖以存在的社会的习俗, 生活方式, 行为方式, 价值观念, 思维方式, 宗教信仰, 民族心理和性格等的制约和影响。由于在英语的教学中跨文化意识没得到重视, 所以在英语的学习或用英语进行交际中屡屡出现歧义。这对语感的培养有不良的影响。因此, 我们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就要让学生了解中西文化差异, 只有这样, 他们才能确切理解和正确表达思想。

有效培养学生英语语感的思考 篇11

那么,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笔者根据教学实践探索发现,可以通过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英语语言技能来培养他们的英语语感。英语语言能力与英语语感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语感是一种内化的语言运用能力。各国的英语语言能力量表中都将听、说、读、写这几项技能作为衡量语言学习者能力的维度。听、说、读、写作为语言输入和输出的实践形式,是学生构建语言能力的必要手段,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各项语言能力对建构英语语感非常重要。

一、通过多听培养语感

语感的培养离不开大量的语言材料和语言环境,因此,要增强语感,必须多创设英语环境,尤其是英语听说环境,使学生时时沉浸在英语的海洋中。为此,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地采用全英文教学模式。同时,在课堂上播放原版标准英语录音,让学生直接接触地道的英语语音,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多听、多感受、多模仿,使学生充分感知标准的语音、语调、意群停顿、句子重音和节奏语气等,建立声音图式记忆,从而形成英语语感的第一性感觉。

教师充分发挥其示范作用,尽量使用得体的英语语音进行授课,包括问候、指示、解释练习、纠正错误、表扬等,还要用英语简单解释某些语法结构和某些词汇,从而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增加感知英语的次数,使课堂英语气氛更加浓厚,使学生进一步感知语感。

二、通过多说培养语感

听是对语感的感知,说就是对语感的直觉体验,能使学生对语感的认知从理论走向实践。首先,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每节课的前5分钟通过daily report的形式让学生充分施展其说的才华,讲故事、朗诵等。这样学生轮流“演说”,日积月累,循序渐进,不断体验,口语的表达能力就会不断提高,语感也会初见端倪。其次,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地回答问题。课堂是师生双边活动的主阵地,学生个个跃跃欲试,教师及时肯定,适时引导,这样学生会尽力表现自己的能力,不断演练,语感也会不断地磨合。再次,课间,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尽量用英语进行交谈。最后,充分利用英语广播、英语园地黑板报、英语角会话、英语竞赛等活动,从而有效地对语感进行整合。

三、通过多读培养语感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Robert Mills Gagne)认为学习的过程是逐渐积累的过程,语言学习更需要加强积累。阅读是英语输入、积累的有效方法之一,也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手段之一。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仅能感受作品中的语言,领略作品的气势,还能探索语言内在的含义和情感。学生阅读语言的过程是模仿、迁移的过程。汉语中有句俗语:“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就充分说明了这个道理。同样,多读英、美国家的文章,模仿其语音、语调,久而久之语言的流畅感、节奏感、和谐感就可以自然而然的形成。

需要指出的是,在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时应当采用多种方法,如朗诵、背诵、分角色朗读等,在多姿多彩的阅读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让学生能积极投入其中、沉浸其中做到眼、口、心并用,即“词形眼到——语音口到—— 语义心到”。

四、通过多写培养语感

语感的培养必须既重视主体语言知识的内化,又重视语言知识的外化,即听说读写不可分割、相互渗透、互为基础,又呈螺旋式提高。写就是语感外化的一种形式,写的形式多种多样,如写日记、写作文、改写课文、写演讲稿等。让学生随时注意记录一些有用的单词、短语、精彩的句子和短文,还要他们经常翻阅或者多加模仿运用,使优美的词、各种表达方式、写作技巧烂熟于心。只有有了深厚的语言功底,深刻的语言感悟,才有可能下笔如有神。

参考文献:

1.尹刚,陈静波. 给英语教师的 101 条建议[M].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王尚文. 语感论[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3.王尚文. 语感与语言能力[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王继虎,男,1982——,硕士,现从事英语教学及研究。

浅论学生英语语感的培养 篇12

一、引导学生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在开展教学过程中, 我们要秉持“尽量使用英语, 适当利用母语”的教学原则, 减少学生对母语的依赖性和母语对英语教学的负迁移作用。不管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应避免以母语为中介的翻译法, 如一定要使用, 也应该对两者加强分析对比。平时课堂上要求学生使用英汉汉英双解词典并逐渐过渡到使用英英词典, 这对于学生准确掌握词汇的内涵和外延很有帮助, 因为用汉语解释英语不一定都能做到一一对应且完全准确。在英语教学中, 有些词、句用汉语很难解释, 有时还会出现越解释越难理解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 我经常给出一些包含该词、句的语段, 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体会、理解。所给出的语段应尽量和该词、句所在的语境相似, 且易于学生理解, 这样既能够为学生的理解做好铺垫, 达到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词、句的目标, 又能够增加语言实践的量, 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理解能力, 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二、注重朗读背诵, 培养语感

中国的旧式私塾是书声琅琅的。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这是学习汉语的方法, 学习外语也是同样的道理。朗读背诵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基本方法, 也是提高听说能力的前提。只有多读、多背诵, 才能更好地理解句子或文章的意思。著名语言学家朱光潜说过:我觉得初学外语者与其费那么大劲去死记单词, 做那些支离破碎的语法练习, 倒不如精选几篇经得起仔细推敲的文章作品, 把它们懂透背熟, 真正消化成为自己的营养, 这样就会培养其敏锐的语感。这位名家的言谈道出了朗读背诵对语感培养的重要性。因此, 我在平时上课时尽量让学生多读多背, 特别要学生注意语音语调、意群停顿, 读出英语的韵味和美感。而在此之前, 我更注意范读, 让同学们有美的享受, 让他们有欲望主动模仿与表达。一种语言有一种语言的精神, 而传达这种精神的是音调, 语感只能从音调中体会出来。平时在课堂上经常教给学生一些小诗、谚语、绕口令、小韵文等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 也有利于学生对音调的把握。对于教材中的课文都要求学生多听多读, 特别是朗读时要注意把每个音节读出来, 不能含糊其辞, 要握好单词重音、句子语调、意群停顿, 读出英语的韵味和美感。为了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 可以在班级举行朗读比赛, 让学生竞技性地上台朗读。

三、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的环境和氛围

正常情况下, 幼儿在生活中都能渐渐学会母语, 学会分辨词的轻重, 语音语调的高低, 这充分说明语境在语感的培养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在英语学习中, 不仅学生自己要经常朗读和对话, 还要有良好的语言环境和氛围。教师应给学生多创造无意识记的学习环境, 诸如学校或教室的口号、标语可用英汉两种语言一同书写, 学校还可以办一些英语墙报, 开设英语广播, 举办英语角, 等等。

学习语言最怕缺乏语言环境, 课上没有英语气氛, 会使具有好动、情感易变特性的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如果用录音或录像并结合一些其他多媒体等直观教具为学生创设情境, 将要教学内容融于其中, 就能达到较好的效果。例如, 在教学生认识中外教育区别的时候, 先给他们看些中外课堂教育的短片, 这样, 学生就有身临其境之感。在这样的情景中学习并操练, 学生感到生动有趣且印象深刻。又如, 让学生听录音机预先录下的动物的声音, 猜测动物的种类, 再学习有关动物的内容。学生喜欢这样的课堂情景和英语气氛, 从而乐于接受教学内容。另外教师经常利用实物、图片等辅助教具可以使学生较快地获取知识。例如, 在教Christmas时, 老师拿着图片告诉学生Christmastree, presents等, 然后让学生学习这些单词, 使他们很快得到直接概念, 并教他们一些与圣诞有关的歌曲, 同时, 编一些相关的角色表演。图片的直观启示, 为学生学说学唱扫除了不少障碍, 使他们保持较高兴致。

四、使学生透彻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 如果要使交流能够顺利进行, 则首先要了解交流对象的文化背景, 不然必定会产生歧义, 一旦有了歧义, 也就谈不上培养学生的语感了。我们常说的中式的英语是指说话者按照汉语的表达习惯和表述方法构建出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句式或表达方法, 这也包括了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而造成的貌似正确实则错误的表达。只有彻底了解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 才能做到确切理解和正确表达思想。培养学生对不同的文化的积极理解的态度。文化是有差异的, 通过发现对方的不同点, 反过来加深对自身文化的理解, 从而做到客观把握各自的文化特性。在发现差异的过程中, 也要注意不可忽视共通之处。

五、注重指导学生学习方法

“教师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是指教师在传学过程中应注意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 因为只有学生牢固掌握了学习方法, 才能够自主独立地学习, 进而达到“不教”的目的。如, 泛读文章应教授学生采用默读的方法, 此外, 在泛读时还要求学生兼顾速度和理解的准确度, 这样就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精读文章可让学生采用先默读, 再朗读, 背诵的方法。朗读在培养学生的语感方面有重要作用, 朱熹说:“凡读书, 须要读得字字响亮, 不可误一字, 不可少一字, 不可多一字, 不可倒一字, 不可牵强暗记, 只要多读数遍, 自然上口, 久远不忘。”

总之, 语感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对语言的感觉, 但它又实实在在存在, 而且非常有用。我们不能忽视培养学生的语感。培养学生良好英语语感的必要前提是优化英语课堂教学, 此外, 在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的前提下, 教师还应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用有效的措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语感。

摘要:英语语感是人们对英语这种语言的感觉, 它包括人们对英语的语音感受、语意感受、语言情感色彩的感受等。英语语感对英语教学和英语的运用起重要作用。因此, 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应采取有效措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感。本文从英语思维、朗读背诵、英语环境、文化差异、学法指导等方面论述了英语语感的培养。

关键词:英语教学,英语语感,培养方法

参考文献

[1]朱光潜.谈读书.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8.

上一篇:职教明珠下一篇:临床缓解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