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英语语感培养

2024-06-12

大学生英语语感培养(精选12篇)

大学生英语语感培养 篇1

自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施以来,很多教师及学者从教师与学生、理论与实践等角度阐述了提高大学生英语学习水平的教学方法及学习方法,其作用并不显著。多年的教学经验使笔者深感语感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因而认为大学英语教学应把对学生语感的培养置于首位。而语感是通过听(听觉)和读(视觉)两个并行渠道吸收、培养而来的[1](黎昌抱,周崇明,2004)。基于此,该文主要从听、读两个方面对学生英语语感的培养进行探讨。

1 语感的定义及特点

目前,语言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语感作出了不同的解释。有人称之为“音感”[2](引自钱冠连,1990),语感(或音感)可分为预言感受和感知两个紧密相连的方面。语音感受指一种语言的声音与形态(文字)在人脑中产生的感觉(即留下的印象);语音感知指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作用于人体各种分析器(视分析器、听分析器等)引起大脑辨析、联想、理解、记忆等一系列活动。有人把语言运用者下意识地、直觉地运用这些规则进行判断、选择或使用正确句子的现象称为“语感”[3](引自赵海波,淳于永琦,1992)。朱志烈(2002)认为,所谓语感就是对词汇及语法的关系感,语言的单音之间以及完整的语音复合体之间的异同感,包括节奏感、动力感、旋律感和作为说话之基础的发音动感及对词语是否适用于特定社会语言环境之感觉[4]。梁文武,武春福(2004)认为语感是一个人对语言的感受能力,语感来自于听觉,是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有声信息不断作用于一个人的听觉系统的结果[5]。

根据当代生成语言学理论的观点语言语感可被理解为:人脑的某些先于经验的结构在后天语言经验的诱发及相互作用下形成的语言规则转换生成系统。语感有三个显著特征,即:隐含性、不可习得性和自动性。“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指的就是语感的隐含性,也就是为什么即使英语国家的人也无法解释清楚为什么要说“I don’t think you are right.”,而不说“I think you are not right.”语感是一个人的潜在的、隐含的语言能力。即教师的课堂传授或学生之间的经验交流都不能培养语感,语感只能是在学习者不断的学习、实践中无意识地激发或逐渐培养的起来的。英语达到一定水平的学习者自然而然就知道“Joe is patient.”和“John is a patient.”两句话中的patient的用法是有区别的。

2 通过提高听读能力培养大学生的英语语感

2.1 通过听来培养学生的语感

听是一个完全的实时过程,它要求听者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内,对所听到的内容作出迅速反应,正确地理解和有效记忆。调查发现,部分教师上听力课时,教学方法过于传统,一味地强调“多听”而忽略了“怎样听”,再加上听力课课时少,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较差,进入大学才开始接触听力,因此很难听懂听力内容,结果是越听不懂,就越着急,越着急情况就更糟。畏难心理产生出来,渐渐地也失去了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如何改变该种状况呢?Krashen,S.认为“只有克服心理障碍,才能使语言材料顺利进入学习者的知识结构,有效实现学习习得目的[6]。”良好的心理和精神状态是提高听力教学效率的良好保障。首先,教师要想办法使学生在轻松有趣的环境中充满信心地学习。教师要保持亲和力,并尽可能将听力内容难度降低,教师可采用讲小故事,幽默,笑话等方法来缓解学生的心理负担,训练学生的听力,并促使之养成自主听力的习惯,以此来培养语感。Krashen,S.的输入理论强调课堂应尽量接近自然环境,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原生态的语言输入。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播放原版影视片,给学生提供听自然口语的机会,可以使听力教学更具有吸引力和趣味性,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听懂”和“会说”英语的乐趣和成就感。事实证明,这种听力课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器官的综合作用,完成单纯依赖听觉无法捕捉到的非言语表达的信息,利用比如形体语、场景、画面等的辅助作用,为学生提供一个能摆脱母语羁绊,调动学习者眼、耳、口、大脑甚至整个身心做出反应的立体化语境教学模式,最大限度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其组织者,引导者,调控者的作用,精心组织课堂和合理安排听力内容,来调动学生参与听力的积极性。教师可采用各种灵活的方式播放影像材料,如:分段放像,反复播放等,并设计小组活动如电影配音,猜台词等给学生创造随时参加课堂活动的机会,提高他们听的能力。听得能力提高了,语感也逐渐形成。

2.2 通过读来培养学生的语感

英国伦敦大学教授C.Gimson指出:“不论讲任何一种语言,一个人都必须几乎百分之百地了解这种语言的语音,而只需了解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语法知识和百分之一的词汇就够了。”可见,语音在英语学习中重要性。对大学生来讲,他们在中学期间几乎没有接受语音训练的机会,多数人存在发音不准,辨音和读音有困难的问题,因此,在大学阶段,打下扎实的语音基础就显得尤为重要。杨惠中指出,除了要单个音发音准确,更要重视所谓超音段音位的学习,也就是在连续语流中的词重音、句重音,原因弱化、连读、语调等等[8]。因此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错误发音,给予及时纠正,使学生掌握准确的英语发音。同时教师要安排有针对性的练习,让学生反复进行操练,以此来提高学生语音语调的准确程度。第二,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模仿、阅读和背诵习惯。模仿是英语学习的基础,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手段,学生者需要字正腔圆地模仿出教师或录音机里所播放所的内容。一般来说,要求学习者对英美人士的较纯正的口音进行模仿,因此鼓励学习者模仿欣赏英美电影中的精彩对白或对英美歌曲进行模仿。众所周知,朗读是语言学习的有效方式之一,因为它是对语言的直接感受。只有通过朗读才能将文章中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内涵、独特的修辞方法,充分地体现出来。“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就是这个道理。朗读是背诵的基础。而背诵的过程又是建立在朗读的基础上,同时综合运用脑、耳、口等功能的动态语言学习过程。学生每日模仿、朗读属于输入性练习,背诵英语除了可以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3 结束语

听与读都是认知和言语交际的过程,也是极为复杂的生理和心理过程,学习者的智力水平、生理条件、兴趣和个性、社会经济文化背景、语言基础、学习方法等都影响着学习者听读水平的提高。听和读的整个过程其实都是一个语法转换的过程。在听的过程中,学习者要在估计、预期、推断、想象等技能的相互作用下,运用听觉进行感知、解码和推断;而在读的过程中,学习者要在充分了解从各种渠道有效、迅速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解码和判断。可见,听和读的过程基本上是一致的。因此,通过听和读来提高学生的英语语感是有效的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黎昌抱,周崇明.语感培养与听力理解[J].外语电话教学,2004(4):40-44.

[2]钱冠连.音感召唤[J].外语学刊,1990(5).

[3]赵海波,淳于永琦.语感初探[J].外语学刊,1992(5).

[4]朱志烈.朗读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20(2):122.

[5]梁文武,武春福.基于英语动画片的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初探[J].外语电化教学,2004(1):14-17.

[6]Krashen S D.The Input Hypothesis:Issue and Implications[M].Longman,1985.

[7]杨惠中.怎样提高英语听说能力[J].外语界,2008(1):1-14.

大学生英语语感培养 篇2

小学生语感的培养总结

英语语感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感觉,它包括人们对英语的语音感受、语意感受、语言情感色彩的感受等。语感来自于语言实践,又指导语言实践,英语语感对英语学习和英语的运用起着重要作用,是学生迈开英语学习的重要一步。

纵观当前英语学习的状况,低龄化已成大势所趋。小学英语教学也不再只满足于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会读几个英语单词,会讲“How are you?”、“What’s your name?”。小学英语教学,特别是中高年级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训练学生对英语的敏锐感觉,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进而把语言层次上升到思维层次。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至于文字语言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唯有通过语感的培养,才有利于其形成正确、熟练的语音语调,有利于语法和词汇的巩固,有利于语感的发展和口语及书面语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记忆力的锻炼和增强。

注重听说读诵生成语感。朱光潜先生说:“学生从第一节课开始,走进教室,就不说一句中国语,借助眼神、手势、音调、动作、图片等等作辅助,专心听,然后学着说。”众所周知,一个孩子在习得母语的过程中总是先学会口语,在他用口语表达自己的意愿时并不懂得语言的语法规则,而是在语音、词汇、句子中感受和领悟语言的实际意义,在实际交际中不断掌握母语。这样,当学龄儿童开始学母语文字时,已经不会有很大的语感困难。

因此,英语语感的培养和训练也可以从听说和朗读背诵入手。我是利用下面一些做法来培养学生的语感的。

(1)坚持搞好课前“Free Talk”。

教师每节课上课前2-3分钟留给学生,让他们进行自由对话和交谈。起初,可以设计一些较简单的对话进行训练,往后逐渐推进,过渡到学生自由选题、自由对话,实现自主学习。为了降低难度,提高会话时效,可让学生课前做好充分准备。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循序渐进的练习,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分析能力会大大提高,从而有效地训练了语感。

(2)强化朗读。

总而言之,课文是基础,对课文读得越多,越熟悉课文,越容易掌握语感。朗读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学习汉语的方法。对于学好英语,道理是一样的。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基本方法,也是提高听说能力的前提,只有多朗读,才能更好地理解句子或对话的意思。教师要指导学生读出语言的轻重缓急,读出语调的抑扬顿挫;还要指导学生对朗读内容进行深入理解,比较准确地把握感情,读出英语的韵味和美感来。我国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形象地说明了“熟能生巧”这个道理,学生读多了也就自然而然地领悟了语感,提高了英语表达能力。

(3)多听多仿语音语调。

现在来说,学生最轻易得到的英语本地语音材料是教科书的录音,是一流的语调。多听,就能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到英语语言中的语音感觉,多模仿就更能体验英语其中抑扬顿挫的感觉,进而灵活运用。

(4)在教学当中,多制造机会给学生听英语本地语音,除了课文外,还可以让学生听一些英语歌曲,让他们在大量的语音输入中培养对语言的感觉。

在语音模仿方面,在短短的35分钟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模仿语音语调。创设语言情境激活语感如果将语感比做一棵小树,那么大量的语言实践就是它的根基,而培植它的土壤就是语言环境。试想假如没有“土壤”,“小树”何以能正常地生存?要激活英语语感,教师应尽力在学校生活中创设类似真实的语言习得环境,让学生的思维没有约束地沉浸在英语看、听、说的海洋里。

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 篇3

语感就是对语言的自我感受、领悟的能力。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反映了使用者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我们知道,一个孩子在学习母语的过程中,总是先学会言语,即口语,然后再学习语言文字。在他学习口语并表达自己意愿的时候并不懂得语言的语法规则,而是在语音、词汇、句子中感受语言的实际意义,在实际交流中不断掌握母语。这样,当学龄儿童开始学习母语文字时,已经不会有很大的语感困难了。学习外语则不同,学生学习外语语音、词汇、语法的过程是同时进行的。对外语的感知,认知是从无到有、从简到繁,因此,外语教学的“听”、“说”也应该从培养语感入手,以听说为主,培养他们的语言感受能力,使他们大胆开口,能听、会说,排除学习外语的心理障碍。

在英语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英语的语感呢?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的:

通过听力课,安排好听说训练,在课堂上,学生通过听,从听不懂到听懂,从部分理解到全部理解,从重复原句到模仿表演,逐步产生对外语的良好感觉。让学生多阅读短文或者原版文章的节选。根据教材的安排,老师让学生做许多语法练习,这是必要的,但是不能只停留在从语法到语法的练习上。在学生的语感还不太理想的情况下,过多地强调语法练习,会使一些学生感到枯燥,影响学习外语的兴趣和效果。所以,在学英语的初级阶段,教师要尽可能的将语法放在一定的语境中来教,并让学生多阅读难度适宜的短文,不会的词自己查阅,老师再进行适当讲解,长此以往,学生便会把所学的语法知识和词汇联系起来理解和运用,学生的语感也会日益增强。

学任何语言都要语言环境,让学生自编、自演短剧,用英语讲述短小精彩的故事,通过集体交流,会有效地增强语感。举行适当形式的小型竞赛。学生都有自己比别人强的心理,参加小型比赛,如:听力、朗读、讲故事等。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随时准备提取大脑中储存的信息,竞赛中思考、表达的过程又是对平时知识集中、概括的过程,这样便增强了语感。

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 篇4

英语是一种语言, 语言运用的最高境界是“四会”, 即会听、会读、会说、会写, 其中, 多读和多听有助于在潜移默化中语感的发生和形成。在这一方面对于没有英语语言环境的中国学生来说, 大声的朗读和背诵是培养语感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大家时常会发现, 在教学中, 一部分学生由于不正确的读音而被同学取笑, 所以不愿大声朗读和背诵, 这样就束缚了学生的学习行为, 阻碍了学生语感的发展。

因此, 笔者的做法是:首先, 从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入手, 每一节课前利用几分钟, 树立几个典型, 带领学生大声朗读或背诵, 学生惯于模仿, 看到别人可以这样做, 自己也慢慢地放开心理恐惧。其次, 轮流大声领读, 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领读, 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成就感。再次, 分阶段安排不同的背诵任务。具体做法为:学习能力较好的同学, 要求背诵每个单元的重点句子和文章的同时, 适量背诵一些阅读短文。学习能力中等的同学, 只要求背诵课文的重点段落、重点句子以及复习要点中有用的习惯表达部分。学习能力较弱的同学, 只要求背诵一些重点词组和单词。

二、创设自然丰富的环境氛围, 培养具体情境的语感

1. 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在教学中教师要坚持“尽量使用英语, 适当利用母语”的教学原则, 在教学中尽量运用英语进行交流。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尽量减少母语为中介, 若教学中一种语言个别的词、句很难用另一种语言解释得一一对应, 完全正确时, 教师可以给出一些包含该词、该句的句子, 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去猜测、理解。所给的语境应尽量和该词、句的语境相似。这样既可以给学生的理解以铺垫, 达到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词、句的目的, 又能增强语言实践的量, 也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理解能力, 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教师在课堂上还应多提供给学生自由交流的机会, 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接触, 把乏味的句型操练带到英语交流中, 带进学生自己组织语言的思维中, 从而达到熟练掌握。

2. 增加学生的语言实践量。

在教学中, 教师应有意识地开展多种活动, 运用多种手段, 创设各种情境来增加学生的语言实践量, 借此来巩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 增加学生对未知语言规律的感性认识, 帮助学生消化吸收语言知识, 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为他们体验、领悟创造机会。例如, 用多媒体开展各种听说活动, 充分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 开展师生双边活动, 还可以借助课文中的一些图片进行提问, 让学生回答, 或创设一些真实情境, 如:go%shopping (买东西) 、问候等, 让学生扮演各种角色, 让他们进入模拟状态。

3. 积极开展英语课外活动。

要学好一门外语, 仅依靠有限的课堂训练是不够的。因此, 教师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 创设更多的英语环境, 这样既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又能提高他们的运用语言的能力。如:办英语报、英语广播、英语角等活动, 让学生自编、自排、自演节目。用争取学科之间互相渗透的办法, 诱发学生复习英语, 增强语感。

三、指导开展合理、有效的课外阅读, 提高阅读中的语感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 在我们尝试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时候, 难免摆脱不了汉语对英语思维的影响,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汉语式的英语。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仿照了汉语的表达习惯和方法而产生了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句式或表达方法, 其中就包括由于没有考虑到中西文化的差异而出现的貌似正确实则错误的表达。分析这种现象的深层原因是不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而产生的。不了解交际对象的文化背景, 势必会产生歧义, 也就不能做到确切理解和正确表达思想。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 而减少错误的发生呢?事实证明, 通过有效的阅读, 才能获得各种表达习惯和文化信息, 才能摆脱汉语式英语的思维定式。“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这句话对英语表达也同样适用, 阅读量的增加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语言的感知能力。

四、坚持循序渐进的写作训练, 发展写作中的语感

大学生英语语感培养 篇5

语感是语言习得过程中客观存在的现象,它在人类的语言实践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语感训练是语言教学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本文试图界定语感的定义,强调语感训练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提出了训练语感的基本方法.

作 者:张静 高媛 杜渤 作者单位:张静,杜渤(河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北,保定 071001)

高媛(河北经贸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00)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 篇6

一.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思考的习惯

在教学中教师要坚持“尽量使用英语,适当利用母语”的教学原则,以减少学生对母语的依赖性和母语对英语教学的负迁移。在教学过程中给出语境,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去猜测、理解句意。这样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理解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思考的习惯。

二.增大学生的语言实践量

我认为不仅读有精泛之分,听说也应有经精泛之分。“精”的教学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迅速掌握语言规律,提高他们的语言实践能力。“泛”的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规律,能提高语言的复现率,帮助学生消化吸收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又为他们体验领悟语言创造机会。

三.培养学生善于积累的习惯

教学中,要求学生养成记笔记的习惯,让学生随时记一些有用的词、短语和句子,要他们经常翻阅或背诵,并多运用,使这些表达方式、写作技巧烂熟于心,为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培养语感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创造学习英语的环境和氛围

正常幼儿都能逐渐学会母语,这有力地说明语境对语感培养的重要作用。学习英语除了学生自己经常练习外,还应有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多给学生创造一些无意识记和学习的环境,如办英语墙报、英语角等。

五.让学生了解中西文化差异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不了解交际对象的文化背景,势必会产生歧义,也就不可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不了解中西文化差异,我们就不能做到确切理解和正确表达思想。

六.重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教师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教师要注意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只有学生掌握了独立的学习方法,才能达到教师“不教”的目的,如学生的泛读应运用默读的方法,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精读可采用先默读,之后要朗读和背诵的方法。朗读对培养学生的语感很有作用。

培养学生良好英语语感的方法 篇7

语感 (Language Sense) 是一种修养, 是在长期的规范语言运用和语言训练中养成的对语言文字 (包括口头语和书面语) 比较直接、迅速、灵敏地领会和感悟能力。有些人说起话来“出口成章”, 写起文章来“下笔如有神”, 做起英语练习来似乎未经任何考虑, 完全跟着感觉走。其实这就是语感的作用。它来自语言实践, 又反过来指导语言实践。要想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离不开语感的培养。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呢?

一、重视语音, 为语感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培养语感, 首先要培养“语音感”。规范而又标准的语音、语调有助于表达思想感情, 也有助于读者感悟文章中所隐含的作者的意图和态度。例如, 著名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的演讲“I Have a Dream”至今仍被广为传颂, 被许多学校列为必背篇目。这并不仅仅得益于其精彩的演讲词, 听众更为其纯正、浑厚的语音, 抑扬顿挫的语调所感染, 其演讲也就大获成功。再如, 对于一些诗歌, 你如果不能用规范的语音、语调来朗读, 你就感悟不到作者的思想感情, 更谈不上诗歌中所隐含的作者的意图和态度。可见, 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之中, 语音是极为重要的。而语音教学的关键在以下三个方面。

1. 教师要注重自身语音修养。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 任何人的语音都是靠有意无意地模仿得来的, 而老师的语音最容易被学生模仿。俗话说, “打铁还需自身硬。”如果一位老师语音语调不规范、不纯正, 他的学生自然就“南腔北调”了。这无疑为它们今后学习英语制造了障碍。这就对教师的语音修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2. 语音教学要注意选材, 应尽量把地道的英语语音素材提供给学生。

语音教学的选材要真实、多样、即时, 教师要尽量结合人物、情景、场合、文化等各方面的因素, 引导学生去理解语音语调, 包括节奏、重音的各种变化及其所隐含的意图和态度 (高考听力测试中就有根据语调推测说话者的意图和态度的题型) , 手段要更丰富。例如, 给学生播放英美电影片断和他们的日常生活的对话录像, 让学生感受地道的英语, 通过视听了解英语的语调、节奏、重音与情感、态度的关系, 这是形成语感的基础。

3. 语音教学要长抓不懈。

语音的学习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不可能一蹴而就, 而应伴随英语教学始终, 学生的英语语音水平是随着学习时间的延续和认知水平的提高而逐步完善的, 所以应养成长期学习甚至终生学习语音的习惯。

二、创设英语氛围, 体验英语, 形成语感

许多学生只会用汉语思维, 而不会用英语思维。他们在运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时, 大都经过了一个“心译”的过程 (即把听、读到的英语在心里面翻译成汉语, 用汉语去理解;把想要表达的内容用汉语想好了, 先在心里翻译成英语, 然后才表达出来。这就是汉语思维。) 。这无疑会影响交际效果。因此, 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学生能否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很大关系。由于受环境影响, 学生接触英语的机会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英语课堂。在英语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遵循“尽量使用英语, 适当使用母语”的原则。教英语就得用英语教, 在教学中只有加强英语实践, 创设真实的语境, 多使用英语, 让学生大量接触和体验英语, 并沉浸在使用英语的氛围中, 才能有效地排除母语的干扰, 形成英语思维。教室布置、班级墙报等都应尽可能使用英语, 如:教室布置:英文地图、《中学生守则》英文版等;墙报方面, 可每天让学生收集英语名人名言、英语谚语等, 写在黑板报上, 供全班同学交流。另外, 教师应鼓励学生使用“英—英”字典, 避免总是把英语翻译成汉语和用汉语去理解英语、注释英语的习惯, 这也是养成用英语思维的好方法。

三、渗透文化意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提升英语语感

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要想真正掌握一门外语, 就必须学习和理解目标语言国家的文化。文化背景不同, 语言得体性的标准自然就不同。例如, 在我们中国, 客人夸主人做的饭菜好吃, 主人往往会客套一番, 说:“我只是随便做的。”而西方人遇到这种情况往往会这样回答:“Thank you.I am glad you like it.”在他们看来, 请别人去做客, 却随便做点菜, 是不够客气的。语言也是发展变化的, 我们在书本上学到的英语, 有些是英语国家五六十年代的语言, 如果我们用这种语言与老外交流, 那肯定会影响交际效果。有的人在国内把英语学得很好, 但到了国外, 就发现和当地人交流起来还是很困难, 这就说明他们在学英语时, 忽视了语言的现实性。因此, 在教学中教师就必须渗透文化意识,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从而真正提升语感。

四、通过朗诵、背诵, 不断锻炼语感

朗诵是最基本的语言训练, 用规范而又标准的语音、语调朗诵文章是形成语感的基础。背诵是建立在朗诵的基础上的更高一级的语言训练。“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可见, 在语言学习中朗诵、背诵是相当重要的。旧社会, 私塾中的教师都是在学生把文章背得滚瓜烂熟后才开始讲解。事实证明, 这种教法是行之有效的。因为, 在朗诵、背诵中学生对语言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 也就是说, 有了初步的语感, 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学习, 自然就容易多了。在教学中, 教师应指导学生去朗诵、背诵, 但不能孤立地背单词, 要做到字不离句、句不离篇。除了背课文外, 还可背一些经典名著、名人名篇 (如名人、伟人的演讲词等) 。当然, 背诵时也应注意语音、语调。

五、在阅读中积累语感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日常教学中我们发现有些学生写起文章来洋洋洒洒, 一气呵成, 真可谓“下笔如有神”。其实, 这都是博览群书的结果。语感来自大量的语言实践, 阅读是语言实践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阅读的宗旨就是培养英语语感和丰富语言文化背景知识。《课程标准》指出, 高中英语教学应侧重阅读能力的培养。《课程标准》八级目标要求学生完成三十六万字的课外阅读量, 其目的就是通过广泛而大量的阅读, 培养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 从而积累语感。进行阅读教学, 教师应使用好课堂这一主战场, 利用课文中“Reading”部分,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技巧, 在阅读中, 帮助学生克服“心译” (即一边读一边在心里将英语译成汉语) 。克服心译的最好做法就是限时阅读。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 教师还应鼓励学生阅读原著, 阅读多种多样的题材和体材, 尽可能涵盖英语国家文化所有领域的各种文章。

六、让学生开口说英语, 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

语感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口感”。学习英语的最终目标就是为了交际, 而口头交际是交际的一种重要形式。但在现实交际中, 许多学生用汉语想好了要表达的内容, 心译成英语再说出来, 这无疑影响了交际效果。这主要是因为大班上课、学生开口机会少和部分教师不重视口语教学等因素。听、说、读、写四种能力是相辅相成的, 忽视了哪一方面都不行。“疯狂英语”的教学模式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成功的, 它通过强迫学习者开口说英语, 通过大量的练习实现脱口而出, 口语水平大大提高, 其他能力也就能得到相应的提高。进行口语练习的途径很多, 如英语角 (有条件的学校可请外教) , 编排课本剧等。还有一种学生非常喜爱的方式——配音。NSEFC中的课程资源非常丰富, 许多素材 (尤其是戏剧类) 都提供了录像, 录像中场景真实, 演员均来自英美国家, 语言自然就地道了。我先让学生模仿录音, 然后做配音训练——用多媒体播放录像, 并作消音处理, 叫学生扮演角色, 对着屏幕配说台词。在这种训练中, 学生“绘声绘色”, 仿佛亲临其境, 大大增强了交际效果。通过大量的口语练习, 学生就能形成对语言文字比较直接、迅速、灵敏的领会和感悟能力。

总之, 语感是一种修养, 也是一种能力, 它来自语言实践, 又反过来指导语言实践。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 学生不仅形成了语感, 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在语感指导下的语言实践, 也显得轻松自如, 得心应手了。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高中英语新课程理念与实施.海南出版社.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语感 篇8

一、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在教学中教师要坚持“尽量使用英语, 适当利用母语”的教学原则, 以减少学生对母语的依赖性和母语对英语教学的负迁移。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尽量不用母语为中介的翻译法, 即使使用也应该加强分析对比。要求学生使用英汉双解词典并逐步过渡到使用英英词典, 这有利于学生准确掌握词汇的内含和外延, 因为用一种语言解释另一种语言不一定都能做到一一对应完全准确。教师都有这样的经历, 即有些英语词、句用汉语很难解释, 甚至会出现越解释越难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 我经常给出一些包含该词、句的句子, 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去猜测、理解。所给出的语境应尽力和该词、句所处的语境相似, 而且是学生熟悉或容易接受的, 这样既可以给学生的理解以铺垫, 达到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词、句的目的, 又能增强语言实践的量, 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理解能力, 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二、增大学生语言实践的量

我认为不仅阅读应有精泛之分, 听、说、写也应有精泛之分。“精”的教学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迅速掌握语言规律, 提高他们的语言实践能力。“泛”的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规律, 也可以增加学生对未知语言规律的感性认识, 为以后的语言规律的学习和掌握奠定基础。这样既能提高语言的复现率, 帮助学生消化吸收语言知识, 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又为他们体验领悟语言创造机会。幼儿学会母语的事实能充分说明“泛”的重要作用。在“泛”的语言实践中, 学生出现错误是在所难免的, 要通过“泛”与“精”相结合的实践让学生去发现和认识错误, 逐渐改正错误, 以达到掌握语言的目的。当然, “泛”不等于“滥”, 教师应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让学生“泛”的实践尽量在学生的能力和水平范围之内。

三、培养学生善于积累的习惯

大量背读古文是过去人们学习汉语的常用方法, 现代语言学习的理论也告诉我们大量的语言输入为语言的输出创造可能性, 这些都是告诉我们积累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教学中, 教师应要求学生养成记笔记的习惯, 让学生随时注意记录一些有用的词、短语、精彩的句子和短文, 还要他们经常翻阅或背诵, 并多加模仿运用, 使优美的词、各种表达方式、写作技巧烂熟于心, 为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培养语感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创造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的环境和氛围

正常幼儿都能逐渐学会母语, 能分辨词的轻重, 语调的高低, 这有力地说明语境对语感培养的重要作用。学习英语除了学生自己要经常练习外, 还应有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多给学生创造一些无意识记和学习的环境, 如学校或教室的标语可用英汉两种语言书写, 学校可办英语墙报、英语广播、英语角等。还可采取学科之间互相渗透的办法, 如联系许多理科中公式的字母代号是相关英语单词的首位字母教单词。这样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过程有时就成了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深化英语知识的过程, 其他学科的某些知识点就成了诱发学生复习英语的因素。

五、运用音形结合的方法, 适时进行音标教学

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有些学生用汉语或汉语拼音给英语单词注音的现象, 这不利于学生准确地听说英语, 不利于学生掌握单词的音与形的联系, 不利于创造英语语境。学生说出来的英语, 汉语味很浓, 听起来别扭生硬, 严重影响学生学好英语的信心, 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生开始学单词时, 可以结合单词教学进行音标教学。在教学中, 教师可经常运用彩色粉笔, 用同一种颜色的粉笔分别写出单词中的某一字母或字母组合以及与此相对应的音标。这样可以形象地帮助学生把字母与读音联系起来, 以加强音形联系。要求学生在需要注音时必须用音标, 而不能用汉语。用音形结合的方法进行音标教学, 学生不仅能顺利准确地给单词标注音标或根据音标读准单词, 而且还有助于学生在听到读音或能说出、想起读音的情况下, 准确写出或头脑中马上就能反应出该词的拼写形式, 并能够准确读出单词, 这对培养学生的语感很有好处。

六、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 不了解交际对象的文化背景, 势必会产生歧义, 也就不可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人们常说的汉语式的英语是指仿照汉语的表达习惯和方法产生的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句式或表达法, 其中就包括由于没有考虑到中西文化的差异而出现的貌似正确实则错误的表达。不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 我们就不能做到确切理解和正确表达思想。

七、重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教师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教师要注意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 只有学生掌握了独立学习的方法, 才能达到教师“不教”的目的, 如学生的泛读应运用默读的方法, 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要求学生在泛读时要兼顾速度和理解的准确度。精读可采用先默读, 学了之后要朗读和背诵的方法。朗读对培养学生的语感很有作用, 朱熹曾说过:“凡读书, 须要读得字字响亮, 不可误一字, 不可少一字, 不可多一字, 不可倒一字, 不可牵强暗记, 只要多读数遍, 自然上口, 久远不忘。”

培养职高学生英语语感的策略 篇9

一、加强规范的语音指导

笔者发现, 职高学生生虽具有一定的英语阅读能力和词汇量, 但他们的听说能力相对来说较差, 他们从未真正过关的应该是语音, 加上他们对语音学, 尤其是词汇的连贯、句子的节奏、韵律等方面的知识不甚了解, 对世界上主要地区, 如美国、英国发音的地方差异也知之甚少, 所以常常对独立发音和实际读音不一样而混淆不解。这对英语语感的培养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 平时笔者广泛地向学生介绍一些规范的语音知识及语音的地方性差异, 重点讲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难点和方法, 使他们在朗读上有了起色, 而且在连贯的说话和交际中具备正确的发音和语流, 能顺其自然的进行交际, 使得语感形成在不知不觉中。笔者以为, 教师应该有深入浅出, 通俗易懂的指导方法:, 要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且满怀信心, 且让他们体会到学到的语音知识看得见而且马上能用得着, 让他们体悟到只要得到了正确指点, 不但能学好语音, 形成良好得语感, 而且还会其乐无穷。

二、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作为英语教师, 在教学中要坚持一个教学原则:尽量使用英语, 适当利用母语, 以减少母语对英语教学的负迁移和学生对母语的依赖。用母语为中介的翻译法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中尽量不要使用, 即使使用了也应该多进行分析对比。要求学生使用英汉双解词典并逐步过渡到使用英英词典, 这有利于学生对词汇的内含和外延的准确掌握, 因为用一种语言解释另一种语言也不一定做到完美, 它们也不一定能一一对应, 完全准确。凡是英语教师都有类似的经历, 即有些英语词、句用汉语很难解释, 甚至会越解释越说不清的尴尬现象。在这种情况下, 笔者是这样做的, 经常给出一些包含该词、句的句子, 让学生猜测、理解于具体的语境中。所给出的语境应尽力相似于该词、句所处的语境, 而且是学生容易接受或熟悉的, 这样既可以为学生的理解作了铺垫, 达到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词、句的目的, 又能增强语言实践的量, 也能使学生的英语理解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三、培养学生多说多写

语言首先是有声的, 培养英语语感的又一途径是多说多写。如每次上课, 教师可根据当天授课的主题, 设计一些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 这些话题源于生活, 说的是身边事、身边人, 使学生感到有话可说。在真实的语境中进行的交流, 不仅可以加大语言的实践量, 而且使课上课下融为一体, 非常行之有效。多写有助于语感的表现和成熟, 由潜意识进入意识, 由内在潜能转化为外在行动, 使语感得到全面的发展。因此, 要学好英语, 培养英语语感, 就要多写英语。写作的好处就是对读、听、说的最好反馈。这种反馈是其他学习形式、其他练习形式所替代不了的。所以在日常教学中笔者要求同学们每天用英语写日记。刚开始要求低一点, 只要坚持, 日积月累, 就能形成良好的英语思维习惯和良好的语感。

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语言能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特点, 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见解、生活方法和思维方法。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 互相作用, 懂得语言必须懂得文化, 懂得文化必须懂得语言。人们常说的汉语式的英语是指仿照汉语的表达习惯和方法产生的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句式或表达法, 其中就包含由于没有考虑到中西文化的差别而涌现的貌似正确实则毛病的表达。正是由于汉英思维模式的不同, 所以在句子表达时的时序和句序对应也不同, 因此在教学汉英语句的表达时, 就应根据各自的思维模式, 尽量摆脱相互间的影响。尤其对于职高生来说, 在懂得汉英思维模式的基础上, 学习和运用英语要能不拘泥于汉语句子的结构, 要按照汉英各自的造句规律予以安排, 从而学到地道的英文, 获得正确的英语语感。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不仅是一套符号系统, 人们的语言表现形式要受语言赖以存在的社会的习俗, 生活方式, 行为方式, 价值观念, 思维方式, 宗教信仰, 民族心理和性格等的制约和影响。由于在英语的教学中跨文化意识没得到重视, 所以在英语的学习或用英语进行交际中屡屡出现歧义。这对语感的培养有不良的影响。因此, 我们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就要让学生了解中西文化差异, 只有这样, 他们才能确切理解和正确表达思想。

浅论学生英语语感的培养 篇10

一、引导学生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在开展教学过程中, 我们要秉持“尽量使用英语, 适当利用母语”的教学原则, 减少学生对母语的依赖性和母语对英语教学的负迁移作用。不管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应避免以母语为中介的翻译法, 如一定要使用, 也应该对两者加强分析对比。平时课堂上要求学生使用英汉汉英双解词典并逐渐过渡到使用英英词典, 这对于学生准确掌握词汇的内涵和外延很有帮助, 因为用汉语解释英语不一定都能做到一一对应且完全准确。在英语教学中, 有些词、句用汉语很难解释, 有时还会出现越解释越难理解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 我经常给出一些包含该词、句的语段, 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体会、理解。所给出的语段应尽量和该词、句所在的语境相似, 且易于学生理解, 这样既能够为学生的理解做好铺垫, 达到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词、句的目标, 又能够增加语言实践的量, 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理解能力, 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二、注重朗读背诵, 培养语感

中国的旧式私塾是书声琅琅的。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这是学习汉语的方法, 学习外语也是同样的道理。朗读背诵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基本方法, 也是提高听说能力的前提。只有多读、多背诵, 才能更好地理解句子或文章的意思。著名语言学家朱光潜说过:我觉得初学外语者与其费那么大劲去死记单词, 做那些支离破碎的语法练习, 倒不如精选几篇经得起仔细推敲的文章作品, 把它们懂透背熟, 真正消化成为自己的营养, 这样就会培养其敏锐的语感。这位名家的言谈道出了朗读背诵对语感培养的重要性。因此, 我在平时上课时尽量让学生多读多背, 特别要学生注意语音语调、意群停顿, 读出英语的韵味和美感。而在此之前, 我更注意范读, 让同学们有美的享受, 让他们有欲望主动模仿与表达。一种语言有一种语言的精神, 而传达这种精神的是音调, 语感只能从音调中体会出来。平时在课堂上经常教给学生一些小诗、谚语、绕口令、小韵文等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 也有利于学生对音调的把握。对于教材中的课文都要求学生多听多读, 特别是朗读时要注意把每个音节读出来, 不能含糊其辞, 要握好单词重音、句子语调、意群停顿, 读出英语的韵味和美感。为了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 可以在班级举行朗读比赛, 让学生竞技性地上台朗读。

三、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的环境和氛围

正常情况下, 幼儿在生活中都能渐渐学会母语, 学会分辨词的轻重, 语音语调的高低, 这充分说明语境在语感的培养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在英语学习中, 不仅学生自己要经常朗读和对话, 还要有良好的语言环境和氛围。教师应给学生多创造无意识记的学习环境, 诸如学校或教室的口号、标语可用英汉两种语言一同书写, 学校还可以办一些英语墙报, 开设英语广播, 举办英语角, 等等。

学习语言最怕缺乏语言环境, 课上没有英语气氛, 会使具有好动、情感易变特性的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如果用录音或录像并结合一些其他多媒体等直观教具为学生创设情境, 将要教学内容融于其中, 就能达到较好的效果。例如, 在教学生认识中外教育区别的时候, 先给他们看些中外课堂教育的短片, 这样, 学生就有身临其境之感。在这样的情景中学习并操练, 学生感到生动有趣且印象深刻。又如, 让学生听录音机预先录下的动物的声音, 猜测动物的种类, 再学习有关动物的内容。学生喜欢这样的课堂情景和英语气氛, 从而乐于接受教学内容。另外教师经常利用实物、图片等辅助教具可以使学生较快地获取知识。例如, 在教Christmas时, 老师拿着图片告诉学生Christmastree, presents等, 然后让学生学习这些单词, 使他们很快得到直接概念, 并教他们一些与圣诞有关的歌曲, 同时, 编一些相关的角色表演。图片的直观启示, 为学生学说学唱扫除了不少障碍, 使他们保持较高兴致。

四、使学生透彻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 如果要使交流能够顺利进行, 则首先要了解交流对象的文化背景, 不然必定会产生歧义, 一旦有了歧义, 也就谈不上培养学生的语感了。我们常说的中式的英语是指说话者按照汉语的表达习惯和表述方法构建出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句式或表达方法, 这也包括了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而造成的貌似正确实则错误的表达。只有彻底了解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 才能做到确切理解和正确表达思想。培养学生对不同的文化的积极理解的态度。文化是有差异的, 通过发现对方的不同点, 反过来加深对自身文化的理解, 从而做到客观把握各自的文化特性。在发现差异的过程中, 也要注意不可忽视共通之处。

五、注重指导学生学习方法

“教师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是指教师在传学过程中应注意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 因为只有学生牢固掌握了学习方法, 才能够自主独立地学习, 进而达到“不教”的目的。如, 泛读文章应教授学生采用默读的方法, 此外, 在泛读时还要求学生兼顾速度和理解的准确度, 这样就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精读文章可让学生采用先默读, 再朗读, 背诵的方法。朗读在培养学生的语感方面有重要作用, 朱熹说:“凡读书, 须要读得字字响亮, 不可误一字, 不可少一字, 不可多一字, 不可倒一字, 不可牵强暗记, 只要多读数遍, 自然上口, 久远不忘。”

总之, 语感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对语言的感觉, 但它又实实在在存在, 而且非常有用。我们不能忽视培养学生的语感。培养学生良好英语语感的必要前提是优化英语课堂教学, 此外, 在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的前提下, 教师还应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用有效的措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语感。

摘要:英语语感是人们对英语这种语言的感觉, 它包括人们对英语的语音感受、语意感受、语言情感色彩的感受等。英语语感对英语教学和英语的运用起重要作用。因此, 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应采取有效措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感。本文从英语思维、朗读背诵、英语环境、文化差异、学法指导等方面论述了英语语感的培养。

关键词:英语教学,英语语感,培养方法

参考文献

[1]朱光潜.谈读书.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8.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英语语感 篇11

关键词:英语语感;语感培养;有效的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3-249-01

英语语感又称英语思维,是人脑不经过逻辑翻译策略,直接把语言和语义进行非意识转换的思维过程。它是集语法,语义,词汇于一体的一种大脑语言中枢的能力。在外语学习中,语感起很重要的作用,它是依靠长期并且大量的输入来获得的。

由于大部分地区条件有限,家长也不太重视小学英语,为此,课堂便成了学习英语、培养语感的主阵地。

一、语音教学法是培养英语语感的基础

在英语教学的起始阶段,语音教学主要是通过模仿来进行的,教师应提供大量听音、反复模仿和实践的机会,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发音习惯。目前,直呼式英语教学法和高效韵律英语教学都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它们把学生从繁重的学习负担中解放出来,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例如在字母教学中,我把字母本身音和其在单词中的读音结合起来学习,并结合具体的例子来帮助学生消化理解。降低了学习字母的枯燥,让学生有迹可循,事实证明,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英语学习过程中最繁重的任务是记忆单词,因为单词是组成句子的材料,如何将记忆单词这一复杂的过程化难为易就需要教师开动脑筋,除了利用英语单词中富有变化的元音字母Aa Ee Ii Oo Uu进行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教学外,还可以采用韵律教学法,例如:wh是朋友,常在一起手拉手,其后有O就读/h/,无O读/w/别放过。R音节,巧区分,重读长音是根本;ar读/a:/要记准;er,ir和ur,一律读/e:/要记准。

使记忆单词的过程变成一个富有快乐的学习过程,把学习的自主性还给学生。在低年级阶段,要让学生感觉到学习英语很好学,很简单,很有趣,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欲望。为更长时间的学习英语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反复输入输出法是培养英语语感的关键

首先,教师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专业技能,因为对于学生来说,教师是他们传播知识、输入信息的主要来源。当然,教师也做不到十全十美,我们可以借助高科技和现代化的装备来弥补自己的不足。让学生尽量接受地道的英语。

其次,我们的课堂必须是高效的。

教师必须要树立上“精品课”的意识,从备课到上课,每一节课都要精心准备。提高课堂的参与度,激发并保持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只有学生乐于参与,课堂效果才能得到保证。记得在国培“影子教师”实践阶段,荆老师的一节词汇教学课,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节课最主要的特点是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特别的高,我们统计了一下,这个班有50名学生,每个人站起来操练或回答问题的次数平均为10次,整节课中,都是在不停的输入输出交替中进行的,这节课的效果显而易见。在反复的输入输出中,锻炼了学生的听说的能力,语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培养。

三、加强听说读写的练习是培养英语语感的重要方法。

听和说是语言输入的过程,读和写是语言输出的过程。为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读写习惯至关重要。听要做到:听清楚、听准确,听是语言的输入过程,只有输入的信号是正确的,才是有效的。可以通过许多种方式来练习听力,如听录音、听老师、听同学,说要做到说准确,说清楚,要大胆表达,读要读出抑扬顿挫,讲究方法,读出感情,读出体会,写要写的流畅、规范。

四、语言氛围的营造是培养英语语感的重要途径

正常幼儿都能逐渐学会母语,能分辨词的轻重、语调的高低,这有力的说明语境对语感培养的重要作用。学习英语除了学生自己经常练习之外,还应有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在教学中,我们要做到:导入艺术情景化; 课堂教学情境化; 课外活动情景化。创造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的环境和氛围。

总之,英语语感的培养不能一蹴而就,我们要时时树立培养语感的意识,从高处着眼、细处着手、自然地、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就会有效果。

参考文献:

[1] 《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大学生英语语感培养 篇12

(1) 将英美文学经典导读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中

大学英语课程是面向非英语专业学生、课时为两年四个学期的必修课。在四个学期的英语课程中, 教师就应适当地、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英美文学经典的阅读;同时, 还应很好地利用学生剩余的两年时间来进行大学英语的后续教育, 最好的办法就是实施英美文学经典导读。课时可以缩短一些, 考核方式应灵活一些, 最重要的是轻松阅读、兴趣阅读。教师应精选有意义的、情节生动的文学作品推荐给学生, 并帮助他们解决阅读中的困难。

(2) 要求学生泛读名著以形成语感

建构英语语感的最好办法就是泛读名篇名著, 因为细水长流的泛读比任何定时定点的培训都更能使人受益。教师可对学生进行快速浏览的专项训练, 在阅读时限定时间、限定篇幅、提出要求, 以促使他们快速捕捉信息、把握内容, 使他们逐步形成快速阅读、快速捕捉、快速感知的能力。其间不必看重知识的传授, 尽量避免向学生灌输系统性、完整性的学科知识, 而应贯彻通识教育理念, 重在引导学生通过体会、领悟而使知识得以升华与内化。

(3) 引领学生精读名篇以积累语感

所谓“精读”, 就是逐字逐句品读文章, 弄清楚每个词、每句话的确切含义, 仔细分析文中的种种语言现象, 记熟文中的词汇和短语, 并知道该如何使用它们, 同时也要求从总体上把握文章, 研究作者是如何组织材料、布局谋篇的, 总之要吃透文章, 借此增强语感、学习写作。精读是有效接受信息、活跃思维、增长智慧的一种基本途径, 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提高其阅读理解力的好方法。教师应注意引领学生对具体作品进行探究式阅读, 努力实现由“结果性阅读教学”向“过程性阅读教学”的转变, 借此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长期坚持, 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和水平, 而且必将提高其文化素养。大学生通过深入学习篇幅短小的名篇, 能够体验到英语语言特点、篇章结构、异族文化、表达习惯、思维方式等, 进而达到积累语感的目的。

(4) 指导学生进行合作式阅读以提升语感

培养英语语感的最理想方法是亲临英语语言环境, 感受其文化氛围, 并且不断地运用英语进行表达与交流。只有将理论知识和人际对话相结合, 将多读和多听相结合, 活学活用, 才能真正掌握英语语言。一方面, 必须强化关于阅读策略的教学, 使学生学会合作式阅读, 及时了解学习效果, 不断调整阅读方式且善于采取补救措施。另一方面, 更应注重从合作式阅读中相互学习, 取长补短, 让学生通过对话全面认识文本, 重新认识自我和世界。英语教师应指导学生将个人独立诵读和小组合作阅读、全班集体阅读较好地结合起来, 帮助学生逐步养成合作式阅读的习惯, 使之不断提高其英语语感的品质。

(5) 教会学生读写互动以完善语感

英语语感成熟的标志就是形成用英语思维的能力, 而读写结合对于英语思维能力的发展极有好处, 有助于语感由潜意识状态进入意识状态, 由内在潜能转化为外在表现, 从而趋于成熟和完善。英语写作能力的逐步提升, 和英语语感的渐趋完善是相辅相成的。这是因为, 写作练习既有助于提高大学生英语表达能力及其英语语言的准确性, 又有助于锻炼其逻辑思维和组织材料及论点的能力。在读经诵典的同时笔耕不辍, 英语写作的内容会更加丰富多彩, 写作方式会更加灵活多样。结合阅读进行写作, 每次写作的内容可随感而发, 文章篇幅可长可短, 文体形式不拘一格。教师应将经典阅读教学与英语写作训练结合起来, 使学生在读经诵典中建构知识, 进而通过自身生活经验与作品内容的相互作用而建构起作品的意义, 在提高英语读写水平的同时完善英语语感。

参考文献

[1]Jeremy, Harmer.How to Teach English (怎样教英语)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68-78.

[2]丁言仁.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英语教育出版社, 2004:15-18.

[3]兰昌勤, 曾洁.对培养我国外语学习者学习自主性的思考[J].外语界, 2004 (4) :24-25.

上一篇:三讲下一篇: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