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学生语感(共12篇)
怎样培养学生语感 篇1
语感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正确、敏锐、丰富的领悟能力。语感是语文素养的核心之一, 培养学生语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支点和重点。语感的强弱直接反映学生阅读文章和体会思想感情的能力, 反映学生的语文素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本来就很有限, 所以我们应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的语感训练。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创设情境, 在富于情趣的学习氛围中培养语感
小学语文课本中很多作品的语言准确而又传神, 作者把自己感受到的事物通过真实、生动、内涵丰富的形象呈现给读者。要使这些文章充分显露其意蕴, 使学生充分领会其中意境, 我们可以把学生引入作者创设的情境中, 品词赏句, 从而启发学生想象。
1.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巧妙运用多媒体改造课堂教学环境, 创设生动、形象、具有感染力的课堂情景, 就能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创设情境, 品词赏句。
教材中精选的那些典范作品, 其语言精雕细刻, 妙不可言。我们应切实在语言文字训练上下功夫, 特别是抓住那些重点的、精美的语句作为培养点, 让学生进行品味、欣赏, 获得深刻的理解和感受。由于学生的认识、能力及生活经验等方面的局限, 有些词句学生还不能够理解, 甚至一些优美的描写也无法从语言中体会, 因此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展开品词赏句的活动。
二、在朗读中想象, 感悟语言
1. 反复咏读, 体会语言。
朗读是眼、手、口、耳、脑等多种器官协调活动的过程。吟咏诵读可以感悟文章真谛, 在不经意间对语言那抑扬顿挫的语音、错落有致的节奏与奇特严谨的结构产生深切的体验, 进入一个美妙的境界。古代私塾中的传统语文教育, 主要是通过吟咏、背诵, 让学生自己直接体会、感悟, 入情明理, 其义自见, 从而达到语言运用的阶段。
2. 展开想象, 入境明理。
想象是培养语感的翅膀, 想象的过程不但是引发学生生活体验和调动知识储备的过程, 而且是学生感知作品内容的表象形式的过程。在小学古诗教学中, 应引导学生大胆想象, 进入作品, 领悟意境, 进一步感受文学语言形象性的特点。
三、强化学法指导, 训练语感
1. 删和留相比较训练语感。
阅读教学中, 为便于学生理解词意句情, 品味用词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我们经常让学生从删留的比较中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所在。先假设删去某处关键性词语或句子, 与原句比较, 然后留下某词句, 则意境突出, 生动准确。此法在中低年级的思考练习中很常见。
2. 换词比较法训练语感。
对一些较抽象的或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的关键性词句, 训练时用意义相近的词语替换, 之后从语意轻重、范围宽狭、前后照应、语体风格等多角度加以辨析、比较, 这样能充分领悟课文语言的准确、鲜明和得体, 体会其真正含义。
3. 品味精彩片断训练语感。
高年级学生的理解、表达和朗读能力都有一定基础, 对含义较深的词句或结构复杂的句子, 要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或体会感情色彩。教材里的思考练习中有“读读下面的句子, 体会句子里的思想感情, 注意带点词语”和“结合课文, 注意带点词语, 体会句子含义”等题型。
四、生活积累是语感积累的基础
叶圣陶先生说:“要求语感的敏锐, 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 应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又说:“单靠翻字典, 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 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滴积聚起来, 积聚得越多, 了解越见深切。”从叶老这些话中, 我们领会到:生活经验与语感积累有非常大的关系。
因而, 我们要唤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让每一天的生活都会给他们留下美好、愉快的回忆。热爱生活, 才会追求美好的生活。在小学生的眼中, 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 是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意识、有目的地组织各种活动, 能够更好地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培养语感。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要组织不同层次的实践活动, 低年级重在词语的积累, 简单事件的描述, 中年级重在对事件过程的描述, 且能抓住要点。在大量的活动中, 建立词语与生活的联系。
五、指导语言实践, 注重运用与表达
1. 听——教师创设一定的语言环境。
学生上课听讲、听别人讲话、听广播等, 都是处在语言环境之中, 而由老师创造的课堂语言环境无疑处于主体地位。在这一过程中, 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 及时捕捉语言信息, 了解内容, 抓住中心和要点等。
2. 说——在一定的场合中, 让学生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这是语言的口头运用。在说的过程中, 学生的思维在积极地活动, 把语言组织得准确、连贯、得体。教师要在教学中安排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如开故事会、举行朗诵比赛、表演话剧等, 在语言运用中增强学生的语感。
3. 写——调动头脑中的语言信息来交流、筛选。
写作使学生既能仔细推敲词句, 又能促进语感的形成, 通过写作可以达到锻炼和巩固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
总之,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 既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也是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所有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学生的语感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培养出来的。这就要求老师要注重平时教学过程中的积极引导, 只有长期坚持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怎样培养学生语感 篇2
新课程标准强调:义务教育阶段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朗读是培养学生语言感悟能力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道出了学习语文的真谛。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能力训练,是培养语感的基本手段。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意指在反复吟诵中,对语音、文字、词语、句子等仔细地品味与琢磨,从读中感悟领会其中含意,收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文质兼优的课文,教师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范读,可以把文字上无法表达出来的内在情感,通过轻重缓急或抑扬顿挫的朗读形象地表达出来,把学生吸引到优美的语境中,使学生对语言有所顿悟,给学生以整体的感知,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体会语感。如朗读《观潮》( S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一文时,先引导学生领悟潮来前的情景,用平缓、柔和的语调朗读环境描写的语句,再结合画面,启发学生想象,让学生仿佛置身于钱塘江边上……之后又辅之以声情并茂的范读,激发学生通过“白浪翻滚”联想到“白色城墙”的雄伟图景;由“浪潮越来越近”联想到“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时那浩浩荡荡的飞奔场面;由“声音”联想到“山崩地裂”的惊人气势。把波涛汹涌的钱塘江潮展现在学生的脑海中,使学生置身其中领略钱塘江大潮的雄浑壮美,从而领会这的确是“天下奇观”,由此达到训练语感的目的。
语感的培养需要感受,没有感受就没有语感。文本的语感寄寓于所描绘的形象中,只有引导学生去认识形象,感悟形象,在感悟形象中动情,在动情中抓住课文重点句子进行朗读,学生的情感才能与作者相通,学生才能体会到真正的语感。如朗读《我的战友邱少云》(S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时,着重引导学生抓住“我”的内心活动和邱少云在烈火中壮烈牺牲这两段话,要求学生围绕“我”“焦虑、担心、祈求、难受”的复杂感情,用略带颤抖、低沉的声音去读。
二、推敲品析,增强感悟
叶圣陶先生讲到语感训练时曾说: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单靠查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引导学生推敲、揣摩、细细品味。有比较才有鉴别。在教学中,往往发现课文中有些词语虽然并不深奥,表层意思也不难理解,但用得精妙传神,耐人寻味。可通过减一减、换一换、比一比、加一加等形式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推敲、揣摩语言运用的准确精妙,挖掘其蕴含意义。
《麻雀》( S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一文,“一只老麻雀从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这句话中的“像一块石头似的”修饰成分删掉,让学生体会这样删掉行不行。经过讨论得出删掉修饰成分不行,不能形象地表现出老麻雀飞落时用力之猛,动作之快和老麻雀的着急,紧张的心情和它的勇敢;《我的战友邱少云》这课,“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
“看看时间从发起冲锋到战斗结束才20多分钟。”通过比较同学感觉到虽然是同一个“才”字,在不同的语境表达的意思是不同的。第一个“才”用在句中,表现了作者觉得半个小时太长了,第二个“才”字用在句中,表现作者觉得二十分钟太短了。可见,学生只有在不同词语、不同句式、不同语序的揣摩比较当中,才能发现课文中语言运用的妙处,品评语言的意韵和情味,从而培养、促进语感的发展。
三、积累语言,深化感悟
巴金先生曾说:“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也就慢慢体会到他们的好处,也就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调子。”可见,博览群书,熟读成诵,是储备语言材料,培养语感,发展语言能力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应多从课外精选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用规范的、经典的语言,文学名著等,以弥补教材阅读量的不足。再者,现代社会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电脑、电视、广播、社会交际、课外活动……,这都是有效的阅读渠道。教师要多加引导,指导学生有选择地观看,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积累语言、感悟语言、欣赏语言。
小学语文语感培养的策略研究
一、品词析句,体悟语感
引导学生对文章的重点部分进行各种形式的朗读。把握文章的语气、节奏、句式、格调,揣摩作者蕴涵的情趣和意旨。运用增、删、换等方法充分感知课文正确的用词。生动的造句,巧妙的布局,感人的情趣等,使课文内容立体化,形象化,进而对文章的内容产生真切的感受,自然而然的浸润到学生的内心深处,从而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语言的感受能力,培养语感。如:①抓重点词。如在教学中,教者抓住对威尼斯小艇的描写语段,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进行反复地朗读,对课文形象生动的语言作细细品味,体悟动静结合。②比较句子。在教学时,把“仿佛田沟里的水蛇”中“仿佛”一词,分析句式,替换成“好像”一词,通过对比朗读,就可感受到作者在用词方面的讲究。在教学中让学生经常性地对语言进行比比、读读、想想、议议,使学生体会到谴词造句的准确生动。从而感受祖国语言文字富有变化的无穷魅力。
二、潜心涵咏,培养语感的深刻性
潜心涵咏,是一种在熟读基础上潜心专注的研读策略,面对语言文字,揣摩、推敲、咀嚼,“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语言是有温度、深度、广度的,在语感分析训练中,让品读从“支离破碎”回归语境。如在词语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句子中还原、比较词语的实际意义,在句子学习中,要提示学生在段落中思考句子的深层内涵,体会语言的表达效果;在重点段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理,解段与段的关系,实现了对文本表达方式的领悟。
三、运用表达,发展语感
在读中习得语感方法,要迁移到有针对性的习作实践中去,才能形成学生独特的言语能力。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本人以随文练笔的方式,引导督促学生在不同文本中领悟其语言表达功能有所不同,通过灵活的迁移运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语感的发展。
不同的文本,体裁不同,其写作特点也不同。教学时适时地渗透一些文体知识表达技巧,并及时迁移运用,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发展学生的语感。如《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人教版教材小学四年级上册的课文。文中有三处写了绿绿的爬山虎。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文章借爬山虎的绿,既抒情又喻人,语言含蓄而富有象征意义,表达方式富有特色。教学重点是安排小练笔,让学生模仿文中三处描写爬山虎的语言,初步掌握借物抒情,借景喻人的表达方法,并迁移到自己的习作中。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文体,结合随文练笔的方式,有效地促进学生在表达中积累一些文体语感,在创作过程中,能自觉或不自觉地规范写作言语的“内在尺度”,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语感发展。
四、联系生活,敏锐感知
敏锐的语感是和对生活的敏锐感受密切联系在一起的。阅读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积累,设身处地地体验课文中人物的境遇,就会使语言文字在头脑中形成的图像逐渐鲜明,逐渐具体,进而入情入境。如《第一场雪》一课中写“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堆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这两句优美的文字,运用了“毛茸茸”、“亮晶晶”、“蓬松松”、“沉甸甸”几个叠词,贴切地描绘了雪落枝头的美景。
怎样依靠课文情景培养学生语感 篇3
关键词:学生;语感;课文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9-198-01
一、对语感及语感教学的理解
学生学习母语主要靠语感。学生学习母语,因为有早已具备的口语语感做基础,有熟悉本国本民族的文化背景为条件,身处母语环境、心受母语儒染,大量的、成套的母语图式早已内化为学生的心理结构。因此,学习母语不必从系统的语言知识和语法规则入手,而应重视对语文材料的积累、感悟,培养良好的语感。
从语感类别的角度看,语感教学策略主要包括:培养形象感的教学策略、培养情味感的教学策略、培养意蕴感的教学策略等。培养形象感,要注意激活学生头脑中储存的与文字相关的表象;倡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将语言转化为形象鲜明的内心视象,使语言和生动的表象建立心理联系。培养情味感,一要想方设法帮助学生增加对课文背景及相关内容的了解;二要努力挖掘和体验教材的情感因素,发挥教师自身的情感传导作用;三要引导学生在对课文的分析和朗读中体验作者的情感。
培养意蕴感,就是要引导学生体会和揣摩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从语感生成的角度看,语感教学策略主要包括:反复诵读、比较品评、潜心涵咏、切己体察、展开想象等。反复诵读是培养语感的最佳策略,要求眼到、耳到、口到、心到,强调对语言文字的直接的整体的领悟,这与语感的直接感悟是完全一致的。比较品评,是课堂语感教学的有效策略,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学生只有在不同词语、不同句式、不同语序的比较当中,才能发现课文中语言运用的妙处,品评语言的意蕴和情味,从而培养语感。潜心涵咏,是一种在熟读基础上潜心专注的研读策略,面对语言文字,揣摩、推敲、咀嚼,“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鉴赏玩味,掂量比较,获得审美感、情味感、意蕴感等。切己体察,就是把眼前所读的语言文字与自己的生活经验、阅读积淀相沟通,通过文字的桥梁,触摸作者的心灵。语言文字符号本身没有直接可感性,必须借助联想和想象,化干瘪枯燥的符号为形象鲜活的画面;还可通过重组表象,创造出新的情境和意境。这样获得的语感才是丰富深切的。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
1、创设情景,为进行语感训练创设最佳条件
在教学中创设出浓郁的语感情景,能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调动多种感官,积极地进行相应的课堂活动,为进行语感训练创设最佳条件。
2、引导想象,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
想象是通过多种手段帮助学生把语言文字转化成生动的画面,或是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历和实际认知水平在思维上发散延伸,使其对语言文字有更加深刻的感悟。如:《丰碑》中有这样一段话:“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丰碑”是什么?为何说雪覆盖下的军需处长是一座晶莹的“丰碑”?这里的“丰碑”是指什么?通过想象更能加深学生的理解,升华学生的情感,感悟到军需处长的伟大。
3、释义悟情,为培养语感打下基礎
朗读既是一种把书面语言用声音表达出来的言语活动,也是一种讲究吐字、表情达意的艺术,所以培养语感就必须在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基础上进行。其中最基本的是对文章中词句的理解。
一些词语比较生辟,又带有一定的专业性,可用直观演示的形式来释义。《五彩池》中有“折射”一词,教师直接打开投影仪,一束光线垂直射到天花板上,再把一枚三棱镜放到投影仪上,光线发生了变化,告诉学生这就叫“折射”。
一些词语拟人化程度很强,可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加以理解。一些词语的运用精当、准确、具体,但学生体会起来也会有难度,可用删、换比较或填空的形式进行理解。如讲《锡林郭勒大草原》中描写湖水的句子“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话故事中的宝镜一样”与“草滩上,有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光芒”加以比较,为学生感受草原的美景、读出美感打下基础。
4、巧加提示,培养语感
适时适当的提示语,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学生在学习记事、写人的文章时对话内容较多,对于人物语言及其内心世界的把握是个难点。如:《马背上的小红军》里,小鬼说:“你先走,我还要等我的同伴!”由于学生对人物内心很难揣摩,所以朗读起来比较平淡。老师巧妙地加上提示语“小鬼不假思索地说”或“小鬼毫不犹豫地说”,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小鬼是装出来满不在乎的样子。学生朗读的语调也由原来的理直气壮变得没有了底气。教师的巧妙提示,使培养学生语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5、进行句式练习,达到培养语感和进行语言训练的双重功效
句式练习具有培养语感和进行语言训练的双重功效。《海滨小城》一课,重点是感受海滨小城的美丽景色。描写海滨部分主要是通过色彩美来表现景色美的,如课文第一自然段写道:“天是(蓝)的,海也是(蓝)的,海天交接的水平线上,(棕色)的机帆船,(银白色)的海鸥,还有和海鸥一样颜色的云朵。”在学生初读感知的基础上,通过填空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多彩的画面,从而感悟到海滨的美多在色彩,同时完成了词语的积累。
总之,语文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感,为激活并训练学生的语感提供十分有利的条件。采用多种有效的策略指导学生领悟语言的内涵,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语感。
参考文献:
[1] 杨艳玲.试谈语感的培养[J].社会科学论坛,2006(03).
[2] 谭美云.论语文学习中语感能力的培养[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5).
怎样培养学生语感 篇4
一、在朗读中培养语感
朗读是多种感官参与的以声释义的活动, 是把文字符号转化成声音, 直接感受语言, 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在教学中, 学生对课文内容可通过朗读去获得感知, 在此基础上, 引导学生对文章的重点部分进行各种形式的朗读, 掌握文章的语气、节奏、句式;揣摩作者蕴含的情趣和意念, 充分感知课文准确的用词, 生动的造句, 巧妙的布局, 感人的情境等, 使课文内容生动化、形象化, 进而对文章内容产生真切敏锐的感受, 即“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如教学《春》一文时, 可利用多媒体手段, 先播放视频让学生感受一下春回大地、万物复苏、鸟语花香的情景, 然后让学生反复诵读全文, 正确处理课文深情、婉转、舒缓、欢快等不同的语气变化, 并抓住关键语句“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 欣欣然张开了眼”等, 从而真切感受朱自清笔下春天那美不胜收、生机盎然的景象。
二、在想象中培养语感
“作者胸有境, 入境始与亲。”在教学中如何使学生领悟文章的情境呢?叶圣陶曾说:“必须驱谴我们的想象, 才能通过文字, 达到这个目的。”我在讲读《天上的街市》一诗时, 就特别强调学生要展开想象, 从诗人“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短短的诗句中去想象天街繁华富庶, 商品琳琅满目, 赶集的人们熙熙攘攘, 社会和谐繁荣的美好景象。再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 学生不难感悟出作者把天街描绘得如此美好, 原来是要表达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语感同想象是紧密联系的,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形象思维, 启发学生想象, 必然会在学生的心中产生“内心视像”, 它能使课文内容像电影一样, 在学生头脑中一一闪过, 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引起感情共鸣, 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语感的目的。
三、从深究中培养语感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 应当抓住那些对表现文章中心, 表达作者情感具有重要作用的词句, 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 细细体会, 学生的语感定会不断增强。
例如, 《孔乙己》中写孔乙己初到咸亨酒店喝酒时“便排出九文大钱”, 一个“排”字刻画出孔乙己对短衣帮摆阔气, 炫耀自己有钱的情态, 真是活灵活现。而孔乙己最后一次来喝酒时“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 一个“摸”字把孔乙己生极为拮据, 再无力向短衣帮炫耀的凄苦情态刻画得真实贴切, 学生通过反复朗读, 细致品味, 真正领悟到孔乙己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 一步步穷愁潦倒, 走向死亡的悲惨命运。通过这样的分析与比较, 不但加深了学生对思想内容的理解, 还训练了他们的语感。
四、在应用中培养语感
借助生活实际, 教师将语文教学延伸到课外, 引导学生咀嚼一些诗句的绝妙所在, 同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如早春时节, 老师带领学生户外踏青, 让学生领略“草色遥看近却无”那春天悄悄来到, 春草萌生, 远看绿意点点, 近看若隐若现的意韵;中秋佳节, 学校可以组织留守儿童吃月饼, 给远在他乡打工挣钱的父母打电话, 体会“每逢佳节倍思亲”如何道出了人之常情, 人间温情。
总之, 学生语感的培养贯穿于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中。给学生一杯水, 教师就要有一桶水。要增强学生的语感, 提高学生的领悟能力, 教师一定要加强自身的基本功训练。
摘要:读一篇文章, 能很快抓住中心, 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 靠的就是精准的语感。为了让学生今后能适应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 有较强的社交能力,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采用各种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就显得尤其重要和迫切。
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 篇5
语感的培养离不开大量的语言材料和语言环境,中国学生缺少自然的英语环境,因此要增强语感,必须多创设英语环境,尤其是英语听说环境,让学生时时沉浸在英语的海洋中。
(1)坚持用英语授课
任何一门技巧的入门都是从模仿开始的。我们经常发现,某些学生说话的语气、语调跟老师如出一辙,这就是长期“语言同化”的结果。所以作为英语教师,对自己的英语口语耍有严格的.要求,课堂上坚持以清晰明快、抑扬顿挫的英语口语给学生鲜活、生动的语言示范,使学生享受到良好的语言熏陶。
(2)组织各种听说活动
充分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展师生双边活动,应用录音机、投影机、语音室、多媒体教室创设形象生动的英语听说情景。上课时还可以通过英语值日生做汇报,看图说话,复述课文,讨论问题等多种形式,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听多说,增加学生接触英语,感受英语的机会。
(3)积极开展课外活动
要培养一种能力,光靠课内4O分钟是不够的,应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如鼓励学生课外多听课文录音、英美人士朗读的磁带;观看如《疯狂英语》等录像;定期收看英语电视节目;课间,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交谈尽量用英语进行;开通英语之声校园广播,开辟校园英语园地黑板报等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听说氛围中,逐渐感知、模仿语言,不知不觉中增强自己的语感。
二、注重朗读训练,习得语感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学习汉语的方法。对于学好英语,道理是一样的,读得越多,读得越好,文章中的短语、句子、表达方法就会被学生在无意中消化和吸收,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对语言文字敏锐的感受力。
(1)适时进行语音教学
英语教学中怎样帮助学生培养语感 篇6
【关键词】英语思维 语感 学法指导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2.064
语感对学生英语的学习和运用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它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感知,包括语言感受、语意感受、情感色彩的感受等。它是人们对英语语言法则或语言组织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是经过反复感性认识后升为理性认识的经验和体会。语感形成于语言实践。虽然语感随着语言实践的积累必然会产生,但教师认识到语感的存在和它的积极作用,并采取有效措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感,会加速学生语感的早日形成和优化。
一、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在教学中,教师要坚持“尽量使用英语,适当用母语”的教学原则,以减少学生对母语的依赖性和母语对英语教学的负迁移。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尽量不用母语为中介的翻译法,即使使用也应该加强分析对比。要求学生使用英汉双解司典,并逐步过渡到使用英英词典,这有助于学生准确掌握词汇的内涵和外延。
二、加大学生语言实践的量
英语教学中,我们提倡教师精讲精练。因为“精”的教学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迅速掌握语言规律,提高他们的语言实践能力。但“精”的教学必须辅以相当量的语言实践。“泛”的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规律,也可以增加学生对未知语言规律的感性认识,为以后语言规律的学习和掌握奠定基础。这样能提高语言的复现率,帮助学生消化吸收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又为他们体验领悟语言创造机会。
三、创造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的环境和氛围
正常幼儿都能逐渐学会母语,能分辨词的轻重、语调的高低,这有力地说明语境对语感培养的重要作用。学习英语除了学生自己要经常练习外,还应有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多给学生创造一些无意识记和学习的环境,如学校或教室的标语可用英汉两种语言书写,学校可办英语墙报、英语广播、英语角等。
四、培养学生有意识积累的习惯
大量背读古文是过去人们学习汉语的常用方法,现代语言学习的理论也告诉我们大量的语言输入为语言的输出创造可能性。这些都告訴我们积累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养成记笔记的习惯,让学生随时注意记录一些有用的词、短语、精彩的句子和短文,还要求他们经常翻阅或背诵,并多加模仿运用,使优美的词、各种表达方式、写作技巧烂熟于心,为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培养语感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运用音形结合的方法,适时进行音标教学
我们经常发现有些学生用汉语或汉语拼音给英语单词注音的现象,这不利于学生准确地听说英语,不利于学生掌握单词音与形的联系,不利于创造英语语境。在教学中,教师可经常运用彩色粉笔,用同种颜色的粉笔分别写出单词中的某一字母或字母组合以及与此相对应的音标。这样可以形象地帮助学生把字母与读音联系起来,以加强音形联系。用音形结合的方法进行音标教学,学生不仅能顺利准确地给单词标注音标或根据音标读准单词,而且还有助于学生在听到读音或能说出、想起读音的情况下,准确写出或头脑中马上就能反应出该词的拼写形式,并能够准确读出单词,这对培养学生的语感很有好处。
六、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不了解交际对象的文化背景,势必会产生歧义,也就不可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人们常说的中国式英语是指依照汉语的表达习惯和方法产生的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句式或表达法,其中就包括由于没有考虑到中西文化的差异而出现的貌似正确实则错误的表达。不了解中西文文化差异,我们就不能确切理解和正确表达思想。
七、重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教师要注意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只有学生掌握了独立学习的方法,才能达到教师“不教”?的目的。如学生泛读应运用默读的方法,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求学生在泛读时要兼顾速度和理解的准确度;精读可采用先默读,学了之后再朗读和背诵的方法。
学生语感的培养 篇7
一、注重积累, 获得语感
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敏锐、丰富的感受力。这种感受力首先就是能感觉出某种说法是对还是错。这是凭借经验积累起来的直觉。比如“目标”需要“明确”, “态度”是要“端正”, “缺点”可以“改正”, “错误”却要“纠正”。语言中有了大量的积累, 就会有对语言文字的正误感。
培养这种对语言的正误感, 首先是多读语言规范的文章。在语文课的教学中, 应提倡让学生反复朗读, 通过朗读、揣摩, 来培养学生的语感。用美学老人朱光潜的话说就是“把数量不多的好诗文熟读成诵, 反复吟咏, 仔细揣摩, 不但要弄懂每字每句的确切意义, 还要推敲出全篇的气势脉络和声音节奏, 使它沉浸到自己的心胸和筋肉里, 等到自己动笔时, 于无意中支配自己的思路和气势。”朱老先生这段精辟的描述, 便是语言积累的实质。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材有许多内涵丰富的精美的文章, 如《三味书屋》、《春雨的色彩》、《小珊迪》、《观潮》、《爬山虎的脚》、《桂林山水》、《鸟的天堂》等。教学中, 应安排较多的时间, 利用声像教材指导学生表情、有节奏地潜心诵读, 使其步步深入作者情感的变化和语言的音韵变化中, 悟出仅凭语言分析难以真切理解的内涵。慢慢学生的语感就会形成。
其次, 是要让学生多分辨, 多纠错。听说训练, 花几分钟让学生听辨几个句子, 判断正误;注意听别的学生说的话有无正误, 有则指出来并且改正, 费时不多, 收效却不少。作文讲评课, 拿出一些学生习作中的病句, 让学生来判断和改正;作文写完了, 一定要多读几遍, 让学生自己发现病句并改正。
二、品词析句, 培养语感
对语言有了正误感的基础, 进一步就要有优劣之分。一句话, 这样说就好, 那样说就不那么好;用某个词语恰到好处, 换一个就逊色不少。能分辨言语的优劣, 不仅有了鉴赏能力, 进而自己说话写作业也会用词妥帖, 出语不凡。
1. 对比品评。
在平时的教学中, 多引导学生对词语句式的推敲。如《鸟的天堂》中:“我们陆续跳在一只船上。一个朋友解开绳子, 拿起竹竿一拨, 船缓缓地动了, 向河中间流去。”这段话中, “陆续”和“移”两个词用得尤为妙。首先“陆续”一词用比较法, 拿“继续”与“陆续”比较, 学生体会到了“用词要恰当”。而“移”字的妙处则用换词的方法体会, 学生说出了“飘”———显得小船行驶没有目的;又换成了“驶”———又觉得动静太大, 速度太快, 与下文内容不协调;再换成“挪”, 又显得船很笨重, 速度过于慢……经过分析与比较, 学生体会用“移”字既能写出船行驶速度的缓慢, 又体会到“静”字, 更隐含了作者和朋友们的那份闲情逸致———懂得了“用词要精妙”。
2. 结合语境。
感悟词语的优劣, 不能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比如“牵牛花开了”跟“牵牛花吹起紫色的小喇叭”这两种说法, 哪一种好, 不能一概而论, 得看用在什么语言环境中。用在写景的散文中, 后一种更好, 如果是一篇科学考察报告, 用后一种说法就不大恰当。
3. 前后联系。
很多时候, 就词论词、就句论句, 特别是叙事抒情类课文, 是很难找到语句蕴含的“弦外之音”的。事实上, 文章是一个整体, 语言文字内在的意蕴, 是隐藏在前后左右的相关联的句段、语境当中。
如《难忘的一课》中:他用粉笔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写着:“我是中国人, 我爱中国。”他写得很认真, 也很吃力。怎么引导学生理解这段话的内涵呢?
(1) 铺垫:在学习课文中“光复”一词的含义时, 便介绍台湾光复的历史背景。
(2) 辅助:通过课文插图, 理解台湾老师也是与学生一样才开始学习祖国语言文字, 从而理解“吃力”的含义。
(3) 领悟:用“尽管……还……”, 连起来说说台湾老师是怎样写这句话的, 从而领会台湾老师热爱祖国文字的无限深情。
这样在句与句、段与段、图与文的前后联系中, 引导学生将一个句子放到文本这个整体语境当中思考, 实际上是拓宽了学生深入领悟语言文字内在内涵的背景, 在一个大环境中考虑问题, 水到渠成地获得一种整体层面上的意义。
三、展开想象, 诱发语感
别林斯基曾说:“阅读时, 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 但却看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 却听不到他的声音, 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没有想象, 就无从对语言进行感受和理解。因此, 在指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时, 要帮助学生凭借想象走进作品所描述的那个看得见、摸得着, 能闻其味、听其音、辨其色的活生生的具体形象的世界。同时, 运用形象思维去感受语言文字的意蕴和情感。如《观潮》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只见白浪翻滚, 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 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 ……”其中“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等句子如不运用形象思维, 便不会让人感受到大潮的雄伟、壮观。教学中, 可通过电教手段, 如播放录像、展示课件等激发想象, 使其在语感中起推波助澜的作用, 增强学生对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的感性认识。可激发学生通过“白浪翻滚”联想到“白色城墙”的雄伟图景;由“浪潮越来越近”联想到“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时那浩浩荡荡的飞奔场面;由“声音”联想到“山崩地裂”的惊人气势。然后, 对整段文字进行反复感情朗读, 使学生置身其中, 感受大潮的雄伟、壮观,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培养他们的语感。
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篇8
在丰富的情景中培养语感
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自我追求,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教师可以通过声像画面,为学生创设出浓郁的语感情境,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调动多种感官,积极地进行相应的学习活动。小学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都是图文并茂的,利用挂图、插图、投影、剪贴,生动再现课文描述的情景。教学中,不仅可以充分运用画面再现情景,而且应注重为静止的画面增添动的感觉,让学生静中看到动,从有限的画面到无限的画外,感受画中的情,听到画外的音。我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由于小兴安岭在祖国的东北方,我们几乎无一人到过那里,因此,学生对于小兴安岭的美丽难以理解。我主要借助于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再现小兴安岭如诗如画的风景,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直观的印象。在学生自读课文时,教师利用音像资料,让学生结合画面去读课文,在头脑中形成直观的画面。在教学”春天”一段时,先让学生通过看画面读课文,知道这段描写了树木、积雪、小溪、小鹿、原木等景物。在熟读课文阶段,让学生抓住描写景物特点的语句进行精读感悟。学生在感悟小兴安岭春天生机勃勃的自然美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后,再用自豪的语气去诵读。夏、秋、冬三部分内容引导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去感悟。
在语言训练中培养语感
语感训练是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新时代的语文教学应强化语感训练。通过听读抄背讲写的实践,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朗读是直觉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琅琅成韵的诵读,是眼、手、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协调活动的过程,与阅览相比,更是直觉体悟语言的一个基本方式。吟咏诵读可以感悟文章真谛,在不经意之间对那抑扬顿挫的语音、错落有致的节奏与奇特严谨的结构拥有深切的体验,进入这样一个美妙的境界。培养语感,有的要从声音上去吟味。在具体的语境中,让学生反复朗读吟诵。《金色的鱼钩》中老班长看到三个小战士不喝鱼汤时,说:“怎么了,吃不下?要是不吃,咱们就走不出这草地。同志们,为了革命,你们必须吃下去。小梁,你不要太脆弱!”第一句着急地发问,第二句爱怜地说理,第三句果断地命令,第四句严厉地暗示。结合上下文,了解当时说话的语境,让学生反复诵读,使学生体会到了句子的深刻含义,老班长关心同志、忠于革命的精神也被输入学生的心田。另外,吟咏诵读可以使学生领悟作文之道。古代私塾中的传统语文教育,主要是通过吟咏诵读,让学生体悟语言规律从而达到语言运用的阶段。语言训练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具备语言运用的能力,因此,要重视学生对语言直觉感受的丰富性与多元性,设计出科学合理、能发展学生思维个性的练习,使其成为在教师正确启发引导之下以直觉思维活动为媒介、以培养语感为目的的语言训练。
在反复背诵中积累,积淀学生的语感
就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小学语文学习的普遍规律而言,必要的记忆是学好语文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没有足够的语言积累,语文能力的提高就是空中楼阁。语感能力就是在大量阅读、大量背诵的过程中逐渐地积累、内化而成的。心理学研究表明,6—13岁儿童是人一生中记忆的黄金时间,趁此时大量地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多背诵一些诗文佳作,名言警句,多积累一些语言材料,多积淀一些语感经验,日后的阅读、表达就会多一些敏锐,多一些顿悟,多一份神采。只有储存大量的优美词句和名著佳句,让语言材料深深烙印在学生的脑海里,并使之转化为自己的语言,才能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苏教版小语教材题材多样,内容丰富,语言优美,文辞精彩,犹如一幅幅画卷,让人陶醉,使人遐想。教学这些课文,教师要指导学生反复诵读,积累语言。对于低年级儿童,教师可以采用引背、比赛背、做动作背等多种形式指导学生背诵。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理解了课文内容,给人以美的感受,同时发展了语感。
在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中培养语感
联想和想象是依据言语对象的描述,由此想到彼,或构想出某种事物的形象。可以使人对言语的感受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鲜活的形象、生动的景物、丰富的情感、深刻的哲理……图画是激发学生阅读的一种强有力的兴奋剂。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图画,这些图画常能唤起学生的观察、联想和阅读的兴趣。如教学《小小的船》第三句时,指导学生观察:丁丁划着小船,在无边无际的蓝天下遨游,星星在他身边闪烁。学生被带到了神奇无比的天空中。此时让学生展开想象,自己如果到宇宙旅行,将会看到什么,是不是“只看到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学生打开思维的闸门,张开想象的翅膀,说出自己可能看到“宇宙飞船”、“外星人”、“人造卫星”等,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和思维,把学生带入课文所描绘的境界,充分感知和领略课文,促进了对语言文字由表及里的消化吸收。
读写结合,升华语感
多读和多写有助于语感的发生与形成。这种发生常常是潜意识的,而多写有助于语感的表现和成熟,由潜意识进入显意识,由内在潜能转化为外在行动,使语感得到全面发展。因此,培养学生的语感,要注意读写结合。写是对读、听、说最好的反馈,这种反馈是其他学习形式、练习方式所代替不了的。培养语感是为了更好地写作,同时,不断地写作也能转化语感。我们可以用不同的写作方式来培养语感,如抄写、仿写、改写、语句的积累、日记等形式都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手段。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 篇9
一、反复诵读, 读中感悟
诵读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 文章从别人的外部语言向自己的内部语言过渡的过程。只有通过反复的诵读, 学生心中的情感与作品中的情感才得以交织、碰撞、情感语感才能够培养。一个作家说过:“读多了, 读熟了, 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 也就慢慢体会到它们的好处。”正如人们常说的:“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在反复诵读中, 我们会体味到文本通过声、景、情所传达出来的深厚意蕴与无限美感。当诵读成为学生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形成自然的习惯后, 它便会产生巨大的力量。那么, 怎样才能通过诵读来达到培养语感的目的呢?
(1) 示范美读。叶老十分重视推崇美读, 他认为, “所谓美读, 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表达出来, 激昂处还他个激昂, 委婉处还他个委婉。”“美读得其法, 不但了解作者说什么, 而且与作者心灵相通, 无论兴味方面还是受用方面都有很大的收获。”这就需要教师的示范作用, 教师范读时的感情、语气、语调、体态等学生看得见、听得见, 是可以模仿和学习的, 本身就是对学生的一种语感训练, 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齐读。齐读可以大声地放开来读, 使节奏分明, 气势一致, 迅速创设情景, 形成强大的感染力, 就连平时不愿学习、阅读能力差的学生, 也会自觉不自觉地融入朗读之中。齐读应该用于每一堂课中。如教学朱自清先生的《春》时, 先指导美读:“盼望着……春天的脚步近了。”两个“盼望着”要读的轻快而短促, 读出急切和期待;“近了”“来了”要读的渐快渐响, 表现迎春时的喜悦之情。然后让学生齐读, “大珠小珠落玉盘”, 叮当有声, 错落有致, 读出了语言的韵味, 读出了文章的情境, 真切地了解散文的抒情性。
二、分析训练, 领悟语感
(1) 整体感知语言。语感的整体性特征决定了语感的养成需要对语言材料从整体上进行感知, 既要分析字词, 品味语句, 又要综合相关内容从本质上认识语言材料。它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语言鉴别能力, 它要求读者有更高的立足点和广阔的视野, 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文章主旨, 深刻体会作家情感和作品的语言风格, 从而获得语感。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上阕咏赤壁, 着重写景。前三句不仅写出了大江的气势, 而且把千古英雄人物都概括进来, 表达了对英雄的向往之情。接着, 假借“人道是”以引出所咏的人物。“乱”“穿”“惊”“拍”“卷”等词语的运用, 精妙独到地勾画了古战场的险要形势, 写出了它的雄奇壮丽景象, 从而为下阕所追怀的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渲染了环境气氛。下阕着重写人, 借对周瑜的仰慕, 抒发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写“小乔”在于烘托周瑜才华横溢、意气风发, 突出人物的风姿, 中间描写周瑜的战功意在反衬自己的年老无为。“多情”后几句虽表达了伤感之情, 但这种感情其实正是词人不甘沉沦, 积极进取, 奋发向上的表现, 仍不失英雄豪迈本色。
(2) 根据语境, 解读语意。例如, 在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文中, “月光如流水一般, 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一句中, 将“泻”换成“照”字, 行不行?“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一句中, 将“浮”换成“升”字, 又是否可以呢?———不行。因为一个“泻”字, 把本来静止的月光写出动感来了;而用“浮”字, 能显示出雾的轻飘状态, 是轻而缓的出来。这就是依据语境分析词语而获得的语感。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 依据教材, 分析具体语境下词语或语句的不同意义,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感力。
三、注重实践、强化语感
叶老认为:“凡是技能, 唯有在实践中方能得到练就。”语感是学习规范语言长期积淀的结晶, 只有强化听说读写的实践, 持之以恒, 养成良好的习惯才能形成对语言的感受能力。所以, 必须将学生置于训练主体地位, 着力“听说”。听, 要注意了解内容, 抓住中心和要点;说:要做到准确、连贯、得体。尤其是要突出“读写”。读, 博览群书, 才能给大脑皮层形成多侧面语言刺激, 逐渐形成语感。当然, 为了提高阅读的效益, 老师有必要在读物的选择、阅读的方法等方面进行有效指导。写, 是调动头脑中的语言信息来激发大脑皮层细胞之间的信息, 回忆、交流、筛选, 从而达到巩固运用语言的目的。写的方式是多样的。可以写日记、周记, 或办黑板报、手抄报、墙报, 让学生在不断运用语言中, 既激发自身的语言积淀, 又促进语感的形成。
四、热爱生活, 积累语感
叶老说:“要求语感的敏锐, 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 应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单靠翻字典, 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 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滴积聚起来, 积聚得越多, 了解越见深切。”从叶老的这段话中, 我们也感知到:生活经验与语感积累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唤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让他们为每一天的生活留下美好愉快的回忆。热爱生活, 才会追求美好的生活。在学生的眼中, 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 是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意识有目的地组织的各种活动, 更能积累语感。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 篇10
一、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
从教学角度来说, 训练语感最基本、最有效的方式是诵读。诵读, 是一种能充分传达文章情意的自然读法。不求声音宏大, 但求读的清楚、自然, 不求字正腔圆, 但求读出节奏、情感。该激昂处还它个激昂, 该委婉处还它个委婉。
1. 多读读熟。
对名家名篇, 精粹短文, 要熟读背诵, 烂熟于心, 日积月累, 便会熟识各种形式结构, 习得语言知识, 增强艺术语感。有句哲言说的好:“语感是言语对象对人们语言器官长期雕琢的结果, 是学习规范语言长期积淀的结晶”。“长期雕琢”和“积淀结晶”, 正说明了多读熟读对培养语感的重要性, 也说明了培养语感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2. 强化朗读。
朗读要“目视、口诵、耳听、心维”, 多方面立体化感知文章, 使文中之意皆出于我之口, 文中之情皆出于我之心。只有通过反复的朗读训练, 体会领悟文中的情感, 加上适当的语气、语调, 才能产生较好的语感效果。朗读训练, 可以采取两种形式。一是整体朗读。即以一则相对完整的材料或一篇文章为朗读对象, 以感知作者思想感情或审美倾向为目的的朗读。教师可事先作示范朗读, 学生试读后, 作评价、点拨, 再让学生带着倾向性分角色朗读。如此反复两三次, 学生便能够较全面深刻而又主动地感知作品的意旨和审美情趣了。二是情境朗读。在学生朗读前设置情境, 把学生导入某种情境之中, 让主客体达到一定的和谐, 再进行朗读, 会加快感知的速度, 易引起朗读者与作者的共鸣, 甚至产生对原作品的艺术再创造。
二、词句训练, 品味语言
语感是读者对语言直觉的整体的感受, 是由语言文字引起的复杂心理活动和认识的过程。训练语感, 必须了解字词的意义和情味。在阅读教学中应加强词句方面的训练, 从课本名篇中寻找精彩的字、词、句、段, 引导学生比较归纳、品味揣摩, 从而让学生领悟语感。
1. 比较归纳。
在阅读过程中, 教师可以通过对句子中的词语的删留让学生讨论, 在比较中深入了解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把具有丰富内涵的词语改换成另一词语, 让学生在比较中去推敲。在阅读教学时, 教师还可以有意识地对原文句子进行改换, 在比较中体会不同文体语言的不同特色。记叙文中的改换比较, 可以让学生体会其语言的生动性;说明文中句子的改换比较, 可体会到语言的准确性;议论文中的改换, 可体会到语言的严谨性。这样, 学生在比较中就能更深刻地感受语言的丰富内涵, 从而引导学生归纳语言, 培养语感。
2. 品味揣摩。
品味语言, 主要是对语言材料的意蕴、情味、结构, 进行品析, 展开联想和想象。在阅读教学时, 教师根据作者在字里行间留下的暗示, 引导学生品味词语的深层之意、言外之意。有时由于写作目的的需要, 出现褒贬通用现象, 引导学生辨析文中词语的感情色彩, 揣摩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在篇章、段落的教学中, 引导学生理解句子的含义与作用, 把握段落的类型与结构方式, 领会篇章结构的精妙, 从而增强学生的语感。
三、生活体验, 语感之源
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 还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 不断丰富他们的社会生活与自然、人生的知识经验。
1. 观察生活。
教学中, 可让学生观察一个实用的文具、一堂有趣的课, 观察教师、同学、父母、亲朋好友等熟悉的人物。运动会、开学典礼、升旗仪式、入团宣誓等都是组织学生观察生活的好机会, 一个市场、一座新的建筑、一个十字路口、一户农家等都是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的好教材。鼓励学生写广播稿、出黑板报、办手抄报、排演节目、开辩论会、举行演讲比赛等, 让学生在观察生活中实践语感, 加深语感。
2. 体验生活。
如何培养学生语感 篇11
关键词:培养语感 积累 联想 比较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语感,是在长期的规范语言运用和语言训练中养成的一种对语言文字比较直接、迅速、灵敏的领会和感悟能力。简单地说,也就是人对语言的感受、认识、把握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一、积累,让语感更具厚度
王尚文先生说:“语感是一种半意识的语言能力。”笔者认为,这种半意识的语言能力绝非与生俱来先天赋予的,而源于后天积淀和培养。作为炎黄子孙,积累大量中华文化的“养料”,从而窥探出中华文化独有的语言密码,形成深厚的带有中华传统文化烙印的语感能力。
中华古典诗词有些物象,极富象征意味。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望月》一文有很多有关于月亮的古诗,这些古诗都是历代咏月的佳句,手法精妙,意境悠远。如让学生泛泛而读,既是对古典传统文化的漠视,又很难让“景——诗——人”达到三位一体的融合。因此,我课前就布置学生搜集与写月诗句相关的整首诗,诵读涵泳。课堂上我又抛出问题:“在诗人们的眼中,月亮是一个什么样的月亮?”意在让学生对古诗意蕴作整体考量。学生们通过诵读比照,渐渐发现月亮其实是一种诗人们排遣寂寞的慰藉、对月思乡的寄托。我还趁热打铁,让学生开展作诗比赛。在学生比赛积累的过程中,他们心中一定了然月亮在中国文化史上独特地位,一定会神会古人,对月当歌。我分明看见他们眼中那一轮轮清清亮亮的月。
再如《黄鹤楼送别》有一处:“此时,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这一句真的是单纯写景吗?”我先抛出这样的质疑,学生议论纷纷。随后,我补充了关于古代折柳的诗句:“客亭门外柳,折尽向南枝”“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柳絮)愁杀渡江人”等等,让学生诵读积累,并补充介绍古代折柳送别等习俗,学生立刻明悟文中写景句还暗含李白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意,原来此句是写景和抒情的完美融合。
通过诵读积累,“杨柳”“明月”等中华文化独特风景,定会深深植根学生心中,形成比较深厚稳固的语感图式。在今后经典阅读时,定能与作者更好对话,实现文化认同与皈依。
二、 联想,让语感更具广度
接受美学认为,文本只是一个不确定的“召唤结构”,其中有许多“空白”。这些“空白”应留给读者去补充,去想象,去进行再创造。语文的联想,即是学生凭借语言材料,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关联的表象,填充那些“空白点”,从而获得审美感受的心理活动。在此过程中,枯燥的文字化为丰富鲜活的画面,抽象的符号变成丰满生动的形象,既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又能培养学生丰富精微的语感能力。
如五年级下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诗中“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一句,生动地描写了夏日风雨欲来及至夏雨滂沱之势。此时,我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展开联想。一想翻墨之势,学生有过类似经验,立刻悟出黑云来势急、面积大、色度深等等形态。二想跳珠之景,学生不难想象夏雨晶莹洁白、雨滴粗大、纷杂四溅之状,甚至还产生如闻其声、调皮可爱之感。简简单单的一句比喻,竟让学生有如此丰富的感触!
夏■尊先生曾指出:“在语感敏锐的人心里,‘赤不但解释作红色,‘夜不但解释作‘昼的反面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意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语言文字不仅有工具性,还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我们只有通过联想,透过语言文字符号,品咂事物属性,揣摩文字背后的意蕴,形成丰富表象,才能使学生形成全面而宽广的语感。
三、比较,让语感更具敏感度
比较,是揭示语言本质规律的一条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遣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比照,定能提高学生对语法规则的敏感度。
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水》一文中有这么一段话:“母亲一手从水窖中打起一勺水,从头顶倾注而下的水滑过了我们的脸,像一条小溪流,顺着脖子缓缓地滑过了我们胸和背,然后又滑过了我们的大腿和膝盖……”作者在这里连用了三个“滑”字,有何妙处?我启发学生:“同学们能否将这里的‘滑换成‘流呢?”学生经过细心比对,推敲揣摩,各抒己见。有学生说:“‘流的水量大,‘滑的水量小,说明村子里确实缺水。”有学生回答:“‘滑的感觉像丝绸一样,而‘流却没有这种感觉。‘滑字更能体现夏天淋浴的畅快淋漓之感。”我又顺水推舟:“那么,明明一句话‘水从头顶滑到了我们的脚面就能叙述清楚,作者为何不厌其烦地用一长句来描写呢?”学生通过比较交流,终于感悟到作者之所以极力渲染水滑落的过程,是因为这样写更能表达出淋浴的酣畅淋漓之感。
文章的表达方式特异,其背后一定隐藏着作者特有的写作意图。比较赏析不同的表达方法,定能立刻把握文章主旨,从而提升学生语感的敏感度。如《我和祖父的园子》一文,写蜂子是“胖圆圆的就跟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而写植物却“一切都活了”,你看“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我将两句话集中呈现,学生经过比较,立刻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在作者的笔下,动物不动,而植物却在“动”。为什么有如此别具一格的表达方式呢?我让学生回到整篇文章中观照,学生终于体会出原来在祖父的园子里,动物是自由的,植物是自由的,人是自由的,甚至连表达方式都是自由的。一切都没有规范约束,一切都是自由的。
在这里,我们运用孙绍振先生的“还原法”,还原出表达方式的有悖常理之处,再通过比较辨别,继而把握文章的灵魂主旨。学生运用“还原法”进行思考,长此以往进行训练,对语言的感知能力一定会越来越敏锐。
四、朗诵,让语感更具音韵美
吕叔湘先生说:“语感,这是一个总的名称。里面包括语义感,就是对词语的意义和色彩的敏感;包括语法感,就是对一种语法现象是正常还是特殊,几种语法格式之间的相同相异等等的敏感;当然还包括语音感。”汉语言除了其固有的表意功能,还有特有的音韵之美。这尤其在古典诗词中,音韵和节奏就是生命。在教学中,通过反复诵读品味,寤寐求之,学生一定会对古诗词的音韵之美怦然心动,让语感变得超然优美。
有人说,苏东坡的豪放词适宜关东大汉吟诵,苍凉而悲壮;李清照的婉约词则适合歌女执琵琶轻拢慢捻抹复挑,浅吟且低唱。为什么两种词给人以不同感受呢?我在教学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和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时,除了让学生揣摩词人造境之工,还让学生将目光投向词的韵脚。苏词押“ang”韵,而在这首易安词里,韵脚则是“ou”。我让学生反复吟诵两首词,学生们在浅吟低唱中终于悟出“ang”韵给人以一种慷慨激昂、沉郁苍凉之感,而“ou”韵则拂来小家碧玉清新悠远之风。让学生扣住诗词韵脚,通过诵读体悟,构筑诗歌之意象,体味诗歌之风味。在“入乎其内,发乎其声”的诵读中,语感会更为丰润,更为优美。
语感能力的培养,说到底,还是得“养”,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在教学过程中,我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的同时,还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感知感悟语言材料,使学生的语感在积累中深厚,在联想中拓展,在比较中敏锐,在朗诵中致美。如此,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语言之真味。◆(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仙林分校小学部)
浅谈学生语感培养 篇12
关键词:语感,听的训练,推敲比较,朗读吟诵,表达运用
语感是经过长期的规范的训练、逐步形成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受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简单地说“就是对语言的敏锐的感觉”。对学生加强语感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表达能力,尤其是阅读理解能力。所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意训练和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就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这一问题谈谈几点看法。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下面,就这一问题结合我的多年教学经验,谈几点做法。
一、在听的训练中感悟语言
听的能力直接影响语感能力的提高。我们在听一句话的时候,经过大脑的分析和判断,能从这句话中提取到有用信息并进行处理或者储存备用。所以,要提高学生的语感,应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听的习惯的同时,教给学生听的方法。具体讲,就是要培养学生在听的时候,做到有目的的听,边听边记边思考,要用心的听,认真理解并判断语言表达的优劣。培养听的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要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逐渐培养。以《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写春天的一段句子为例,第一步老师读这一段句子让学生听,让学生在听读的过程中分析课文描写春天时抓住的几种景物:树木、小溪、小鹿、木排;第二步老师再读这一段文字,要求学生听后说说课文是怎样写这些景物的,从而训练学生在听懂大意的基础上感悟语言的表达。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把类似的训练听力的句子引导学生去发现,并能从中体会到其中的意境美。
二、在推敲比较中提高悟性
语感是对语言的感性和理解相统一的一种悟性。语感训练必须指导学生深入推敲词语、品味语言、提高悟性。在教学中,我们往往发现课文中有些词语虽然并不深奥,表层意思也不难理解,但却用得精妙传神、耐人寻味。我们可以通过推敲比较、品尝挖掘其隐含意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独特魅力,锤炼学生的语感,使其达到对词语意境的领悟。如《她是我的朋友》一文在描写阮恒献血时曾三次写出阮恒的“哭”,用了三个不同的词语:“啜泣”、“抽泣”、“呜咽”。学生通过比较这三个词在词义上的细微差别之后,自然能体会到作者的用意和语言的巨大表达能力。阮恒自以为朋友马上要死了,她内心的痛苦不断在加剧,她应该放声大哭才对,可为什么她的哭声逐渐变小呢?授课时要引导学生去发现这一问题。当我们知道她是阮恒的朋友时,我们回过头来才能够理解阮恒的哭声:原来阮恒在想,“她是我的朋友”,救助她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阮恒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救助朋友这件事情上,集中在了她还活着、她还有希望这件事情上,所以她不能分散精力,要竭力制止哭泣和强忍内心痛苦。到此,我们才领悟到作者用词的高度准确性,同时也体会到了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巨大差异性。
三、在朗读吟诵中熏陶语感
朗读吟诵是用有声的语文再现文章的内容。学生在反复朗读吟诵过程中,通过对语句音调节奏的把握,在头脑中能够再现事件经历的过程,就会产生如经其事、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睹其物的感受。通过朗读吟诵,学生能够在体验文章内容的同时得到情感上的感染,从而进入情绪体验和悟性体验的境界之中。如在讲授《小珊迪》一文时,小男孩卖火柴这部分的句子是细节描写,作者措辞准确鲜明、形象具体。教师在教授时要指导学生发复朗读这一部分文字,要读出语调、读出平仄、读出感情,要根据小珊迪语言的变化,体验他急于卖出火柴的急迫心情,从而感受这个可怜的小男孩饱受饥寒的处境。学生只有反复朗读、走进课文、进入角色,他们的感情才能沉浸在催人泪下的气氛之中,仿佛一个衣衫褴褛、骨瘦如柴的男孩就在自己面前,对小珊迪的同情也就会油然而生,文章的思想教育目的才能够达到。反过来,在体会到了文章的思想内涵之后,再朗读吟诵课文,语感又能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四、在表达运用中强化语感
经过前三个层次的训练,教师可在表达运用阶段将听说训练和读写训练结合起来,采用多种方式来强化语感。其中围绕课文谈读后感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这篇文章很容易能够激起学生的强烈感情。在学习课文之后的谈读后感环节中,一位学生这样讲到“读到这儿,我忍了许久的泪水终于夺眶而出。小女孩呀,你不要走,请你来我家,我们一定会好好款待你。你不要走,请你来我们学校,同学们一定会 向你热情 地伸出援 助之手……”这一段话,表达了学生们的心声,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学生在表达这一段话的时候,语感突出,形神兼备,可以说教学取得了艺术效果。所以,我们教师在平时授课过程中,要刻意强化我们刚刚把学生培养起来的一点点语感能力,注重多让学生抒发感情,多给学生表达的机会。此外,我们教师还可以利用口语课进行读写训练,利用作文课进行语言交流训练,利用讲评作文时让学生进行评议,这些课堂都能够为学生提供语言表达的机会,都能够训练学生的语感。
【怎样培养学生语感】推荐阅读: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语感08-12
教学中怎样培养语感11-24
怎样培养学生品格06-16
怎样培养学生阅读兴趣06-10
学校应培养怎样的学生08-12
怎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08-17
怎样培养学生的好习惯09-20
怎样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09-27
怎样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09-12
怎样才能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