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怎样培养语感(共12篇)
教学中怎样培养语感 篇1
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的感知体会, 语感水平是语文素养之一。在日益频繁的社会交往中, 人们对语言信息的接受往往引发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 其中强烈敏锐的语感是理解一切文字的基础, 是思想认识逐步通向作者心灵的桥梁。人们之所以可以不假思索地运用语言表达思想, 以及从语句或语段的开头即能预测出整个语句或语段的趋向, 可以在一瞬间辨认出词义的细微差别和感情色彩, 正是凭借语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 注重情感体验, 有较丰富的积累, 形成良好的语感。”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 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培养学生的语感就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阅读分析, 披文而入情, 深入理解语言文字的内在含义, 充分感受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中学语文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 它需要联想、比较、揣摩、领悟等思维活动, 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发展学生的认知水平, 还可以使思想教育落到实处。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培养学生的语感。
一、在朗读中培养语感
朗读是多种感官参与的以声释义的活动, 是把文字符号转化成声音, 直接感受语言, 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在教学中, 学生对课文内容可通过朗读去获得感知, 在此基础上, 引导学生对文章的重点部分进行各种形式的朗读, 掌握文章的语气、节奏、句式;揣摩作者蕴含的情趣和意念, 充分感知课文准确的用词, 生动的造句, 巧妙的布局, 感人的情境等, 使课文内容生动化、形象化, 进而对文章内容产生真切敏锐的感受, 即“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如教学《春》一文时, 可利用多媒体手段, 先播放视频让学生感受一下春回大地、万物复苏、鸟语花香的情景, 然后让学生反复诵读全文, 正确处理课文深情、婉转、舒缓、欢快等不同的语气变化, 并抓住关键语句“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 欣欣然张开了眼”等, 从而真切感受朱自清笔下春天那美不胜收、生机盎然的景象。
二、在想象中培养语感
“作者胸有境, 入境始与亲。”在教学中如何使学生领悟文章的情境呢?叶圣陶曾说:“必须驱谴我们的想象, 才能通过文字, 达到这个目的。”我在讲读《天上的街市》一诗时, 就特别强调学生要展开想象, 从诗人“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短短的诗句中去想象天街繁华富庶, 商品琳琅满目, 赶集的人们熙熙攘攘, 社会和谐繁荣的美好景象。再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 学生不难感悟出作者把天街描绘得如此美好, 原来是要表达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语感同想象是紧密联系的,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形象思维, 启发学生想象, 必然会在学生的心中产生“内心视像”, 它能使课文内容像电影一样, 在学生头脑中一一闪过, 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引起感情共鸣, 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语感的目的。
三、从深究中培养语感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 应当抓住那些对表现文章中心, 表达作者情感具有重要作用的词句, 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 细细体会, 学生的语感定会不断增强。
例如, 《孔乙己》中写孔乙己初到咸亨酒店喝酒时“便排出九文大钱”, 一个“排”字刻画出孔乙己对短衣帮摆阔气, 炫耀自己有钱的情态, 真是活灵活现。而孔乙己最后一次来喝酒时“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 一个“摸”字把孔乙己生极为拮据, 再无力向短衣帮炫耀的凄苦情态刻画得真实贴切, 学生通过反复朗读, 细致品味, 真正领悟到孔乙己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 一步步穷愁潦倒, 走向死亡的悲惨命运。通过这样的分析与比较, 不但加深了学生对思想内容的理解, 还训练了他们的语感。
四、在应用中培养语感
借助生活实际, 教师将语文教学延伸到课外, 引导学生咀嚼一些诗句的绝妙所在, 同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如早春时节, 老师带领学生户外踏青, 让学生领略“草色遥看近却无”那春天悄悄来到, 春草萌生, 远看绿意点点, 近看若隐若现的意韵;中秋佳节, 学校可以组织留守儿童吃月饼, 给远在他乡打工挣钱的父母打电话, 体会“每逢佳节倍思亲”如何道出了人之常情, 人间温情。
总之, 学生语感的培养贯穿于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中。给学生一杯水, 教师就要有一桶水。要增强学生的语感, 提高学生的领悟能力, 教师一定要加强自身的基本功训练。
摘要:读一篇文章, 能很快抓住中心, 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 靠的就是精准的语感。为了让学生今后能适应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 有较强的社交能力,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采用各种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就显得尤其重要和迫切。
关键词:语文教学,语感,培养
教学中怎样培养语感 篇2
在审美情趣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松江区洞泾学校 黄剑
“语感”是人对语言的直觉的整体的感受,是由语言文字而引起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和认识活动的过程,是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它在语言能力系统中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能力。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它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它还指出“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由此可见,语感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其实,早在30年代,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夏丐尊先生就提出“语感”问题,认为:“强烈敏锐的语感,是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核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的敏锐的感觉。”吕淑湘先生更是明确强调:“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可以看出,语文教育家一致认为: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语感的培养。本文从四个方面谈谈在审美情趣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本网网收集 )
一、在“真”的情感交流状态中培养语感。
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师应该是一位情感丰富的教师,他不单是借助一篇篇典范的作品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以自己对学生真挚的爱心,借助作者的感情与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马克思有句名言:“如果你想感化别人,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能实际上鼓舞和推动别人前进的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是感情的传导者。“亲其师,信其道。”在情感的陶冶过程中,教师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学中的情感传递有时是细微的,点点入心田式的;有时是强烈的,声声震憾着心灵。但无论是怎样的传递,交流,情都不能失真。教师应用真情去拨动儿童的`心弦,使它发出最动听的心声。我在上《歌声》一课时,在教到面对汹涌的海浪,小姑娘一次又一次从浪花中冒出头来,用手抹一抹脸上的海水,又继续歌唱,歌声是那样的清脆、激昂,随着海风飘到很远的地方,给遭受海难的人们带来了动力。在观看的发生海难的视频后,学生对人们在海难中的求生欲望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也知道了大自然发怒时的可怕之处。紧接着,我慢慢地拿起课本,有感情地朗读了这一段文字。我的情感拨动了每一位学生的心弦,学生在朗读时倾注了所有的感情,小姑娘勇敢无畏地形象在学生心中也油然而生了。
同样的真情实感在《掌声》一课中也能体现出来。课文描写了一个腿有残疾、个性较强的孩子小君,在新老师不知情的情况下让她上台讲故事,我问大家小君是一个怎样的孩子?那她会怎样来看待自己呢?随着学生的回答又问,如果她是我们的同学你会怎么样对待她?学生们纷纷举手发言,说出了自己的心声。此时,我顺势而下,文中的同学们是怎么鼓励小君的?引出同学们的两次掌声,指导读好这两句话。再想想平时我们老师和同学是怎么样去帮助和鼓励那些有困难的学生的,让大家一起来分享这种友谊,在回归课文朗读中,学生们读得声声入耳,句句有情,完全融入了文中的故事内容之中。
如果学生不能从教师的语言、神情、动作的传递中得到可亲、可信、可敬的情感信息,不能感受到与作者同样的真情流露,那么作者再强的感情在学生心目中也难以产生共鸣,更谈不上语感的培养了。
二、在“美”的感情朗读训练中培养语感。
祖国丰富的语言文字在世界各国中是独具特色的,要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良好的语感,就应从朗读入手。读,注入目,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通过反复的朗读,学生能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能理清作者的思路及文章的脉络。“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对语言文字由外到内的吸收,语感是对语言文字吸收内化的感受。如果没有由外到内的吸收,就谈不上内化的感受,更谈不上语感能力的培养了。由此可见,朗读训练与语感的培养是密不可分的。而朗读必须是“美读”。叶圣陶先生特别提倡“美读”。所谓美读,就是“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了。”听别人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是一种美的享受,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给别人听,也是一种美的欣赏,一条语感培养的必要途径。观看了浙江省特级教师王雷英老师在上《月光曲》一课时,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受文章的美好意境,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她让学生聆听月光曲的片段,听音乐后交流各自的感受。然后设计朗读训练如下:
师:兄妹俩听着贝多芬先生弹奏乐曲,他们感受到了什么?
生:自由读课文――个别读有关语句。
师:从这段话中,你想象到哪些画面?
生:各抒己见。
师:那你能把想象到的画面美美的读一读吗?
生:自由读――个别读。
师:课件出示画面,配乐范读。
生:再自由读读――配乐配画读。
在回读全文时,教师又利用分角色读,配乐等情境朗读,把学生带入一个绘声绘色的情境中,引起学生感情的共鸣,使他们的情感或泛起涟漪,或掀起波涛。
春天是大家都非常喜欢的一个季节,风和日丽,花红柳绿,一切都是那么的生机勃勃,我在教三年级新课程《春的消息》这首诗歌时,通过逐步去引导学生去感受春天的美,让学生感受到美的意境,激发他们回归大自然的情感,读出美的感受。
上课时,我先问同学们喜欢春天吗?回答当然是异口同声的,喜欢。“那你眼中的春天是怎么样子的呢?”自由读诗歌,说说你眼中的春天,学生各抒己见,说出了心中渴望的春天景色。“作者眼里春天是怎么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美好的春天吧”,学生再读诗歌,从中体会作者对春的喜爱之情。学好了,我带着学生们去欣赏了我们校园的春天,再次去感受春来的消息。在文章中逐步去引导学生美好的意境,通过对春景的观察及音乐的配读,读出了诗歌的韵律,培养了学生美的语感,体会了大自然的美。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固然重要,而“美”的感情朗读训练更重要。如果学生每天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各种方式用饱满的感情朗读课文,与作者同悲同喜,声声入情,入情悟理,自然会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感情饱满的朗读中,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而语感培养自然也在其中了。
三、在“准”的语言文字训练中培养语感。
培养语感离不开语言文字这一中心环节。教材中那些典范的作品,其语言都是经过作者精雕细刻,是妙不可言的。教师只有切实在语言文字训练上下功夫,语感的培养才有保证。特别要在作品中抓住那些重点的,精美的词句作为语感培养点,进行比较揣摩、欣赏,进行透彻理解,使学生对它们不仅仅是有所感觉,而且能与生活经验联系在一起,获得更深的感受与理解。例如小学二年级《美丽的西双版纳》是一篇写景的文章,通过对西双版纳植物、动物和当地村子的描写,表现出西双版纳美丽和富饶。文章写了西双版纳是植物的王国和动物的王国,还写了别有情趣的风土人情。我在学生对西双版纳有一定认识的情况下(观看录象),再让学生对一些重点句、关键词进行精读。如第五自然段:“走进西双版纳的村子,你会看见一幢幢别有情趣的建筑:竹楼、竹凉亭、尖顶佛塔……”通过课前的学习掌握,知道西双版纳的特有风情,来理解“别有情趣”的含义,什么样的情况才是“别有情趣”的呢?还有些词语如“耸立云霄、悠然自得”等的教学理解,就这样,我有意识地抓住文章中最能引起学生美感的语言文字,让学生精细研读,咀嚼揣摩,从而使学生欣赏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形象,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从而唤起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的激情,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把握语言文字的能力。
四、在“深”的思想感情体会中培养语感。
每一篇文学作品都必然伴随着作者深厚的情感。文章中作者的思想感情总是蕴含在字、词、句、段之中,教师应利用课文中的感情因素来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关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李吉林老师曾指出:“学生情感的产生是在认识对象的过程中产生的,教材中的形象,教师的情感都成为学生的认识对象。”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教师必须要深入到作者深层次的情感形象之中,使学生在情感形象的感染中把握更深层蕴意。这不仅是培养语感的重要环节,而且还是激发学习兴趣,陶冶情操,开发智力的重要环节,更是小学语文教学渗透思想教育的重要方法。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教材中的重点词句作为语感培养点,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我在教学《哦,让我永远忏悔的狗》一文时,我因为做错了什么事情而忏悔时,在这一部分内容我做了以下的几步安排。
1、读读3、4小节,我做错了哪些事情呢,找找有关的句子?2、找到句子后,用自己的话来说说,我做错的三件事:我不应该把狗藏起来,又不应该在小豆子找狗时吓唬她,更不应该在她受伤时自己却逃走了?这三件事情写出了我的一错再错,让学生引出词语“悔恨交加”,到这时我觉得自己很是后悔。然后过渡,我对小豆子是这样做的,而后来小豆子的病痊愈了,她是怎么对我的呢?3、当我听了小豆子的话以后,我有什么感受呢,当时的我是“又愧又悔”,我为什么愧,为什么悔呢,实际上我愧疚是因为我做错了对不起小豆子的事情,可她却原谅了我,我后悔的是不应该在小豆子受伤时而弃之不顾。4、学生读5节,说说自己的体会。然后我过渡:是啊,小豆子行动不方便,更需要小狗欢欢,而我作为她的好朋友,却因为也喜欢小狗欢欢,做了对不起她的事。可小豆子却原谅了我,还把自己喜欢的小狗欢欢送给了我,她是用一颗宽容的心维护了我们之间的友谊,让我们再次感受小豆子那颗宽容的心。5、学生读好第5节。
这一过程的训练,以发展学生的语文理解能力为核心,通过两次书面练习,理解我的两次心境变化“悔恨交加――又愧又悔”以及小豆子的宽容,引导学生入情入理地读课文,把文章的思想感情用自己的有声语言读出来,进而达到对文章思想感情的更深切的体验,引起感情的共鸣。
教学中怎样培养语感 篇3
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和发展语感呢?
一、积累生活,领悟语感
生活是学生的最大课堂,潜移默化中每个人都形成了自己的爱好,性格、特点及语言感受能力。叶圣陶先生认为“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一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应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单靠翻查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惟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滴积聚起来,积聚的越多了解越真切。”(《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这说明只有经常观察生活,品味生活,留心别人的语言,注意生活中的文字,仔细辨别其中好坏,慢慢地培养自己的语感。如听见“落叶”二字,不但会想到一个落英缤纷的景象,还会想到初秋、寥落、思乡及无常等等意味。
二、积淀语文知识,提高字词感受力
语言是一种表情达意的符号体系,因此,阅读者需要具备系列的专门知识和技能。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数量的字词,对文字的社会功能、汉字的字形、词汇的构成、短语的组合已经有一定的了解。但学生还缺乏敏锐的语言感受力,所以培养语感首先要从字词积累着手。
中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力,他们积累词语并不仅仅依靠字典、词典,而是在大量的阅读中得到的。但说话者、写作者却千方百计地挣脱语言系统的规则,以便把自己想要传达的内涵意义表达出来,而这往往是流动的、可变的,具有个人倾向。学生要真正体会其中韵味,就必须有相应的语文知识的积淀。如欣赏李清照的《醉花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个“瘦”字,写出了深秋时节多愁善感、独守空闺的妇人怀念亲人、孤独寂寞的情思,这种意味哪是字典上能查到的?再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出现的九个名词:“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在词典上的解释能与词作者表现的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的惆怅之情划上等号吗?主体性原先积累与储存的经验、知识跟当前所面临的问题相互撞击,才会迸发出耀眼的直觉思维的火花。西蒙说,直觉是“利用了已有的知识认识了当前的情景”。布洛赫也指出:“我认为直觉和经验二者是密切相关的,所谓直觉,是把那些你已经了解得很充分的事物的认识拼起来形成一个更完整的认识。”没有主体原有的经验、知识作前提,直觉思维只能是飘忽不定的镜花水月。一般说来,语文学习的经验越丰富,对语文知识理解得越透彻,就越容易对语文中的现象与问题产生直觉。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字词感受力,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感。
三、加强朗读、背诵的训练
培养语感,必须让学生反复地接触语言,感受语言,要让学生在朗读训练中感知文字,在读中培养语感。我在教学中十分注重朗读训练,注意引导学生凭借语言文字去感悟课文,使课文描述的人、事、景、物在学生头脑中浮现出来,产生真切的感受,进而感知课文内容,培养语感。“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大量地阅读文章,当所汲取的言语作用达到某种程度,即言语本身的规则在言语主体身上积淀到相对完整和巩固的程度时,积淀在言语主体的言语规则自动进行组合、调整,最终形成一种语言直觉结构。要使学生形成语言直觉结构,教师必须加强学生的诵读。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对阅读内容和形式的感受性,启发、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言语,把文质兼美的课文言语转化为学生的语感素质。如朱自清的《背影》是篇叙事散文,描写了20年前的父亲在火车站送“我”的情景,从所记内容看,作者为什么不选用《回忆我的父亲》这个既通俗又朴实的题目?从所记情景看,作者为什么不用《送别》这个更见凄切的标题?这就得引导学生仔细揣摩文章的内容,通过比较方可明白原题的佳妙和不可更改的理由。写父亲过铁道为“我”买橘子的过程一系列的动作描写,教师利用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想象、揣摩,读读悟悟,教师点拨:“‘蹒跚’可见步履的不便,从月台下去所以用‘探’,‘攀’和‘缩’可以想象爬的困难。”通过抓重点词句的品味训练,让学生既明白语意,也悟到语言的情味,从而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语感。
四、在语文实践中领悟、分析,培养语感
由于语感的培养离不开理性思维的参与,离不开对语言文字的灵敏感觉,离不开学生的悟性。因此,我就积极创设语感情境,让学生学会分析、琢磨,从而实现对语言的准确领悟。
“悟”是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在思维、想象、情感等心智活动的参与下对语言材料的内涵及语言组织形式的深层把握,使主体的“神”与客体的“神”融为一体,达到“物我交融”的境界。领悟的最佳方法是“熟读精思,分析琢磨”。在教学辛弃疾的《西江月》时,我让学生分析后两句“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学生很容易就发现这两句话与注解的话顺序不同。这是为什么?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这是强调作用,表示词人的惊喜之情,因为他找到了避雨的地方,在山野夜行遇雨而又能找到避雨的地方,这时心情会是何等欣慰?这种乐趣不是身临其境的人又怎么体会得到?从而体现这首诗的旨意。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分析,推敲,让学生独立思考,用心用情去体验去感悟,品味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揣摩作者的思路、情感。久之,则诗歌中所蕴含的“玄机”就会通过有血有肉的语言从学生的口中传出来,这样学生的语感就会得到进一步锻炼。
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开展语感教学 篇4
简言之, 就是人对言语的感觉。这种感觉是无意识的, 是人的一种直接本能的反映, 并且有情感的介入。职高学校中, 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普遍较差, 这主要是他们对学习缺乏兴趣, 而语感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的过程。那么, 如何在教学改革中开展语感教学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阅读, ——撑起语感的天空
对于学生而言, 语文课文是创造语感的前提条件, 而中学生与这些优秀的言语作品的沟通、交流的主要途径便是阅读, 因而阅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主要途径。关于阅读的方法, 很多文章都有所介绍, 包括朗读, 泛读, 精读, 细读, 品读, 美读等等, 类型不同对语感培养的侧重也不同。从培养学生语感角度出发, 对职高学生阅读特别提出以下几点要求:
1、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 教师不能越俎代庖。应该把阅读感受课文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教师不能站在学生前面, 努力把学生引到教师事前设计好地圈套中去, 用理性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是站在后方, 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所产生与作者感情的撞击, 起推波助澜的作用。教师的教是为了今后的不教, 所以要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如《雷雨》这篇课文的一个重要学习目标主要是学生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的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周朴园是一个怎样的人?他与鲁侍萍之间是否有真情?在教学时, 要得到答案主要侧重于学生的活动, 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 反复阅读其中的几个片段, 让学生在朗读中自己去体味周朴园的人物性格。在其间, 学生分析、讨论, 各抒己见, 老师只对其回答做简单的评析与适度的指导。
2、尊重学生多元个性的发展
一百个人读《红楼梦》, 就会有一百个林妹妹, 由于生活经验, 情感体验的不同, 对于相同的言语对象, 可能会有不同的感受。教师应多加以引导和鼓励, 允许和尊重学生多元个性的发展, 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在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或在学习课文的重点段落时, 教师予以耐心地启发诱导, 让学生能够多层次、多角度、多侧面地理解课文, 要有创新意识、有自己的见解, 得出有个体差异的答案。现代课堂教学更是一种独特的社会人际交往方式, 允许学生可以保留不同意见, 可以使传统教育的高压型变为宽松型, 让学生自己发挥。
3、重视整体阅读
作为课文的言语作品, 往往是感情充沛, 形象感性的文章, 这些只能是作为整体的课文才能传达的, 而教师为了使学生理解课文整体的思路, 往往喜欢分割课文, 以便使学生理解接受, 然而这恰恰造成学生与课文的疏离和阻塞, 吕叔湘曾在《中小学语文教学问题》一文中谈到这样一个例子:有一篇课文, 学生看时很受感动, 掉下了眼泪, 后来上课时, 讲到那一课, 老师就分析时代背景, 作者生平, 段落大意, 中心思想, 写作方法等等, 结果, 课上完了, 学生的眼泪也流不出来了。这不能不说是忽视整体阅读的一种结果。所以, 现在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 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 但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知识教学。”
生活, ——语感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和其他功课相比, 语文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因为没有一门功课像语文那样与生活联系如此紧密。有人没有上过语文课, 然而却没有人能离开言语交际, 具体而言, 没有人可以离开听、说、读、写。语文课堂只是培养学生语感的一个极小部分, 实际上, 从幼儿开始习得语言时, 便开始他们的语感形成过程, 在整个生命过程中, 都在进行语感的养成。叶圣陶是这样表述生活体验对语感生成的重要作用的, “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 单靠翻字典、词典是不够的, 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 得到真实的经验, 对于语言文字, 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 换句话说, 对于语言文字, 才会有灵敏的感觉, 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因而, 过往的生活体验才是对语言文字的最好注释。
浅谈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篇5
语感是人对语言文字的直接感受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核心。吕叔湘先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语感的培养。对小学生讲,最主要是培养他们的形象感、意蕴感和情趣感。[1]
培养语感对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形成,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训练学生语言的感受能力,以实现“培养学生悟性、灵性”的教育目的。如何使学生具有敏锐的语言感受力,随着语文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这个问题越来越受语文教学界的重视。本文就语感培养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重视生活体验,是培养语感的基础 叶圣陶先生说:“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应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单靠翻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惟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滴积聚起来,积聚得越多,了解越深切” [2]从叶老的这段话中。我们认识到:生活经验与语感积累是非常重要的。是的,要获得具体、敏锐、丰富、深切的语感,不能单靠查字典来理解,也不能单从语言文字去领会,而应当联系生活实际去感悟、生活语感包括对生活知识经验、自然风物知识经验及人生社会知识经验等的体验,没有这种体验,培养语感也是苍白无力的。因此,在教学中,要调动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以类似的情感体验,真切地理解并领悟课文的语言文字、提高对文章的鉴赏力,诱发语感。如《燕子》一课中写道“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如果学生不知道什么是“五线谱”,不曾亲眼见过,而老师又未能采取其它方式来弥补这一体验的空缺,学生在读这段文字时,脑海中就不能产生“五线谱”的表象,也无法感受到言语的趣味和意境的美妙。我在上《颐和园》这课,当读到“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不留一点儿痕迹。”要求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想想能否将“滑”字换成“划”字。思考了一会儿,学生陆续举手发言,有的说可以换成“划”字,有的不能换,其中有位学生说:“如果用立刀旁的“划”字,船过去以后,水面上就会出现
痕迹,而文中说游船、画舫驶过以后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所以用‘滑’字比‘划’字好得多。这位学生以他自己的生活经验感悟出作者用词的妙处。
所以脱离了生活体验的语感培养是苍白的。语感的丰富、深刻、敏锐、必须建立在个人体验的基础上。教师应多引导、点拨。将其隐藏于内心深处的各种体验融入文章的语言文字中,这样对语言的理解就会变得更加容易、感悟也就更深刻。
二、加强言语实践
“读”是语感习得过程中一个最有效的言语实践方式。古人早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之说,不少教育学者也强调,在反复诵读中,脑海中会贮存丰富的书面语言模式,促进言语主体对言语对象的内化。读有多种。如朗读、精读、速读等等,类型不同对语感培养的侧重也就不同。朗读可使语感细腻。它是一种心、眼、口、耳并用的学习方法。学生在朗读时,能从言语的声音、语气、句式等多个角度体察作品的内蕴。
美读使语感美妙。它要求学生在读文时把作者的情感传达出来,要读得抑扬顿挫,感情充沛。美读要尊重学生对作品个性化的理解,对读法不宜作统一要求。如苏教版一年级上册《小小的船》、一位教师在指导学生美美地读课文时,开始学生读得很平淡,老师微笑着说:“我怎么觉得这个月亮不够弯,不够小呢?”学生们一下子领会了。在第二次读的时候,有的将“弯弯的”“小小的”两处拉长声读,读出小诗的韵味。学生对作品有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这位教师显然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并没有生硬地讲
哪里该轻读,哪里要重读,只是稍加点拨而已。
泛读使语感丰富。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欲望,学生只有在进行了大量的阅读之后,头脑中才能形成牢固多样的语感模式。笔者认为可以在每周的一节阅读课上,让学生将自己精心挑选过的文章拿到课堂上读给同学听,并交流读书的感想。低年级学生可读儿歌、童话故事等。教师可为学生读一两篇从课外书籍中选取的精美文章,并把文中隽永、深刻的句子抄在黑板上供他们抄诵。狄金森说过:“这世界上没有哪一艘船,也没有哪一匹马可以像书那样把人带向那么遥远。”我们的学生在博览群书中势必会语感变得丰富,心灵变得丰富。
三、借助电教手段,激发想象,培养语感 别林斯基曾说:“阅读时,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但却看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却听不到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没有想象,就无从对语言进行感受和理解。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弱,理解事物比较直观,要领悟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涵,还应充分调动他们的想象思维。因此,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帮助学生凭借想象走进作品所描述的那个看得见、摸得着、能闻其味、听其声、辨其色的活生生的具体形象的世界。运用形象思维去感受语言
文字的意蕴和情感。如《观潮》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只见百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百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其中“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百色城墙”、“ 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等句子如不运用形象思维,便不会让人感受到大潮的雄伟、壮观。教学时,我借助电教手段,如播放录像、展示课件等激发想象,使其在语感中起推波助澜的作用,增强学生对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的感性认识。可激发学生通过“百浪翻滚”联想到“白色城墙”的雄伟图景;由“浪潮越来越近”联想到“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时那浩浩荡荡的飞奔场面;由“声音”联想到“山崩地裂”的惊人气势。然后,对整段文字进行反复感情朗读,使学生置身其中,感受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语感。
四、比较揣摩,增强语感
词语和句子是构成语言的基础材料,作者的思想感情是通过关键词句来表达的,课文中有些词句,往往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我们要抓住这些重点词句进行分析、比较和细细品味,学生的语感就能得到增强。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颐和园》一课教学中我重点从词句内容和表达方式上引导学生探究,使学生体会到,长廊、佛香阁、昆明湖等景物的特点不同。写长廊部分,用具体详实的数据来表达长廊“长”“间数多”的特点;写佛香阁时,用“耸立”一词可以使我们感受到佛香阁的“高”;“一排排”使我们感受到排云殿占地面积大,从“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又间接地反映出佛香阁很高;“黄、绿、朱红”等颜色,又使人感到古香古色的美,引导学生从这些词句中慢慢品味,领略万寿山壮丽的景观。“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引导学生讨论比较换词,如把“滑”字换成“划”字好不好?为什么?让学生在比较中感悟用词的准确性,“滑”字衬托昆明湖的静,意味无穷颇具匠心,然后让学生反复读,培养语感。
又如《长城》一文中“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我引导学生从“多少”“才”中体会到什么?有的学生说“我体会到万里长城花费了劳动人民大量心血。”有的学生说:“我体会到修建万里长城不容易。”这样通过抓关键词句进行揣摩品味,既理解了语言文字,增强了语感能力。又激发了学生对长城的热爱和对古代劳动人民的崇敬之情。
五、设计练笔,读写迁移,训练语感 有所感方能有所言,正所谓“有感而发”。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以读促写,可组织学生开展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创造性的口头语言表达,书面写作的实践活动,让学
生在实际言语的运用过程中进一步感悟言语之神妙,把握言语之精髓,也使课文的思想得以延续,自身语感得以发展。如我在教学《搭石》一课后,设计了以下练习:
(1)说。学习作者善于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表现美。召开一个“寻找生 活中美”的交流会。
怎样依靠课文情景培养学生语感 篇6
关键词:学生;语感;课文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9-198-01
一、对语感及语感教学的理解
学生学习母语主要靠语感。学生学习母语,因为有早已具备的口语语感做基础,有熟悉本国本民族的文化背景为条件,身处母语环境、心受母语儒染,大量的、成套的母语图式早已内化为学生的心理结构。因此,学习母语不必从系统的语言知识和语法规则入手,而应重视对语文材料的积累、感悟,培养良好的语感。
从语感类别的角度看,语感教学策略主要包括:培养形象感的教学策略、培养情味感的教学策略、培养意蕴感的教学策略等。培养形象感,要注意激活学生头脑中储存的与文字相关的表象;倡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将语言转化为形象鲜明的内心视象,使语言和生动的表象建立心理联系。培养情味感,一要想方设法帮助学生增加对课文背景及相关内容的了解;二要努力挖掘和体验教材的情感因素,发挥教师自身的情感传导作用;三要引导学生在对课文的分析和朗读中体验作者的情感。
培养意蕴感,就是要引导学生体会和揣摩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从语感生成的角度看,语感教学策略主要包括:反复诵读、比较品评、潜心涵咏、切己体察、展开想象等。反复诵读是培养语感的最佳策略,要求眼到、耳到、口到、心到,强调对语言文字的直接的整体的领悟,这与语感的直接感悟是完全一致的。比较品评,是课堂语感教学的有效策略,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学生只有在不同词语、不同句式、不同语序的比较当中,才能发现课文中语言运用的妙处,品评语言的意蕴和情味,从而培养语感。潜心涵咏,是一种在熟读基础上潜心专注的研读策略,面对语言文字,揣摩、推敲、咀嚼,“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鉴赏玩味,掂量比较,获得审美感、情味感、意蕴感等。切己体察,就是把眼前所读的语言文字与自己的生活经验、阅读积淀相沟通,通过文字的桥梁,触摸作者的心灵。语言文字符号本身没有直接可感性,必须借助联想和想象,化干瘪枯燥的符号为形象鲜活的画面;还可通过重组表象,创造出新的情境和意境。这样获得的语感才是丰富深切的。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
1、创设情景,为进行语感训练创设最佳条件
在教学中创设出浓郁的语感情景,能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调动多种感官,积极地进行相应的课堂活动,为进行语感训练创设最佳条件。
2、引导想象,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
想象是通过多种手段帮助学生把语言文字转化成生动的画面,或是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历和实际认知水平在思维上发散延伸,使其对语言文字有更加深刻的感悟。如:《丰碑》中有这样一段话:“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丰碑”是什么?为何说雪覆盖下的军需处长是一座晶莹的“丰碑”?这里的“丰碑”是指什么?通过想象更能加深学生的理解,升华学生的情感,感悟到军需处长的伟大。
3、释义悟情,为培养语感打下基礎
朗读既是一种把书面语言用声音表达出来的言语活动,也是一种讲究吐字、表情达意的艺术,所以培养语感就必须在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基础上进行。其中最基本的是对文章中词句的理解。
一些词语比较生辟,又带有一定的专业性,可用直观演示的形式来释义。《五彩池》中有“折射”一词,教师直接打开投影仪,一束光线垂直射到天花板上,再把一枚三棱镜放到投影仪上,光线发生了变化,告诉学生这就叫“折射”。
一些词语拟人化程度很强,可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加以理解。一些词语的运用精当、准确、具体,但学生体会起来也会有难度,可用删、换比较或填空的形式进行理解。如讲《锡林郭勒大草原》中描写湖水的句子“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话故事中的宝镜一样”与“草滩上,有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光芒”加以比较,为学生感受草原的美景、读出美感打下基础。
4、巧加提示,培养语感
适时适当的提示语,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学生在学习记事、写人的文章时对话内容较多,对于人物语言及其内心世界的把握是个难点。如:《马背上的小红军》里,小鬼说:“你先走,我还要等我的同伴!”由于学生对人物内心很难揣摩,所以朗读起来比较平淡。老师巧妙地加上提示语“小鬼不假思索地说”或“小鬼毫不犹豫地说”,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小鬼是装出来满不在乎的样子。学生朗读的语调也由原来的理直气壮变得没有了底气。教师的巧妙提示,使培养学生语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5、进行句式练习,达到培养语感和进行语言训练的双重功效
句式练习具有培养语感和进行语言训练的双重功效。《海滨小城》一课,重点是感受海滨小城的美丽景色。描写海滨部分主要是通过色彩美来表现景色美的,如课文第一自然段写道:“天是(蓝)的,海也是(蓝)的,海天交接的水平线上,(棕色)的机帆船,(银白色)的海鸥,还有和海鸥一样颜色的云朵。”在学生初读感知的基础上,通过填空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多彩的画面,从而感悟到海滨的美多在色彩,同时完成了词语的积累。
总之,语文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感,为激活并训练学生的语感提供十分有利的条件。采用多种有效的策略指导学生领悟语言的内涵,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语感。
参考文献:
[1] 杨艳玲.试谈语感的培养[J].社会科学论坛,2006(03).
[2] 谭美云.论语文学习中语感能力的培养[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5).
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篇7
阅文字的敏锐感受, 是在长期的阅读实践活动和规范的读有个人经验性的语言训练中逐步养、成的比较直、接带
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的综
教重要条合能力。件语, 也是一个人语文感是学好语文的学平县一新◇水平高低、加强朗读指的重要标志。导, 培中扬武养语感俗话说:“书读百遍, 其
镇
语学地朗读小义自见。, 其”最读, 大特点是便于尤其是有感情感丽顿挫童以声传, 语情, 速的快慢急缓通过语音的抑, 就扬的情莉能把、韵语, 淋漓尽致地表言中包含的音、意现出、培领来。可见悟课文, 内涵和情感的极朗读是引导学生养1佳途径.教。师范读引起学生
共鸣
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的
范读, 体现了教师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其表情、语气、语调、体态都作为一种信息, 直接传递给学生, 学生看得到、听得清, 可以模仿和学习, 可以引起学生感情的共鸣, 起到“情染语感”的作用。
例如, 教学《一夜的工作》一课, 在范读课文时, 我注意把握情调, 掌握感情色彩, 以真挚、深沉、敬重的基调, 以轻而缓的语气, 将学生带入那无限的崇敬与自豪的情景中。如第七自然段第一句:“在/回来的/路上, 我/不断地/想, 不断地/对自己/说”。指导学生用缓慢、真挚的语调朗读, 让学生体会到作者澎湃的激情。通过朗读训练, 让学生品出言中之意, 悟出言中之理, 感受言中之情, 既丰富了语言库存, 又陶冶了情操, 训练了语感。
2.学生在朗读体验中实践
教师的范读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固然很重要, 但是如果不注重从多角度去训练, 收效也是甚微。学生富有感情的朗读本身就是他对语言文字有敏锐感觉, 教师要多角度地让学生朗读。自由读, 便于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感受来读, 边读边品味课文的情感, 如果觉得没有充分领悟的地方, 就慢慢读, 多读几遍, 从而不断加深学生的感受;分角色读, 指学生运用不同的语气、语调和语速朗读, 可以充分感受课文所塑造的形象, 从而使学生对课文有更深的理解。如《晏子使楚》一课, 楚王说的话要读出傲慢、轻蔑的神情, 而晏子说的话要读得稳重而坚决, 读出不卑不亢、理直气壮的神情。学生在角色朗读中与主人公一起思考, 一起感受, 对故事中楚王以强欺弱, 晏子不畏强敌、刚正不阿的形象就能真切地体会到。
二、深化语文实践、培养语感
语文教材内容丰富, 语言生动优美、学生通过阅读, 积累了不少语言。教学中, 要鼓励学生运用积累的语言反映生活, 让语言积累内化为语感。
1.“说”中深化语感
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努力创设情境, 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 或者让学生复述课文、甚至表演剧本, 让学生把个体对言语的感受与语言世界直接联系起来, 深化听和说的语感。如在教学《奴隶英雄》一课时, 我安排几个大胆而敢于表现的学生进行表演, 表演前指导他们有感情地朗读剧本, 要求他们对自己的角色进行认真考虑, 并在语言、动作、表情等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
2.“写”中深化语感
阅读教学中的语感培养 篇8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我主张在课堂上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让我们的课堂动起来, 把阅读的自由还给学生, 把语文的课堂还给学生。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是这样做的:
一.教师助读。语文教材中明确指出:语文学习是要让学生“得法于课内, 得益于课外”。作为教师, 经验和知识积淀使我们对教材的把握自然比学生更准确更深入。那么我们就应该在教学时教给学生方法, 也就是“授人以渔”。
我在教学中通常是先介绍作者的身份, 文章的写作背景等。根据“知人论世”说, 学生不难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调, 待基本的调子定下来以后, 后面在阅读时对情感的把握也就有了大致的方向。
二.学生初读。有些教师习惯自己范读, 我则不然。课堂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地方而不是单纯展现教师才华的处所。我认为只要有可能, 教师应该尽量创造机会, 让学生自己尝试。学生在初读过程中, 我要求他们自己先扫清字词障碍, 尝试把握文本的停顿、断句、语气、语速、语调等。自己的确无法把握的用笔做记号。因为只有自己先思考, 才能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比如, 在教韩愈的《师说》时, 让学生扫清字词障碍, 尝试断句, 就有学生提问:“老师‘彼与彼年’是什么意思啊?”我当时还愣住了, 马上反应过来, 该生是没弄清楚这句话该如何断句, 应该是“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只有让学生自己动手, 他们才有机会去思考, 也才会去思考。作为教师, 我们所应该做的是指导而不是包办。
三.自由朗读。在学生扫清字词障碍, 对文本有了基本的了解后, 接着就该让他们尝试着自己投入感情, 凭着自己对文本的把握, 对作品的感知能力去朗读。我们不应该越俎代庖, 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硬塞给学生, 先入为主地灌输给学生, 这样会很大程度上限制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而应该把语文课堂交给学生。朗读不只是活跃课堂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也不仅仅只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穿插, 它是让学生充分地占有时间, 让学生得到充分的语言训练和技能训练的教学方法。
四.激情诵读。学生经过粗读和自由诵读之后, 对文本的理解更深了一层, 但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并不代表他们诵读时已经完全领会了作品的思想感情。这个过程中, 教师可以让一些学生诵读, 让其他学生认真聆听, 并谈自己的感受, 指出优点缺点。还要谈谈自己认为应该怎么读比较好, 而且要说明理由。如果学生真读好了, 且能说明理由, 也就是算对文本所蕴含的感情有了正确的把握吧, 接下来对文本的理解, 我想就无需教师讲太多了。
五.精读品味。让学生个体激情诵读, 发现了自己的问题后, 我如上面所说的引导了一处的问题, 之后并不多讲, 接着让学生们又开始自己精读品味。这一次的读, 要求“不动笔墨不看书”, 要圈点、要勾画, 要画出感情的跌宕起伏, 还要加旁注。哪里应读得急促, 哪里该读得缓慢, 为什么。比如有学生就谈到“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也将告诉每一个人”这一句应该读得激越、明快, 因为闪电是迅速的, 而且是幸福的闪电, 所以应该读出幸福感。有同学认为“给每一条河, 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应该把“温暖”二字重读, 读出那种温暖, 幸福的感觉……总之, 只要学生真正进入了文本内部, 用心体会了文本, 他们的能力是不能小视的。虽然学生们的读法不都是对的, 但起码他们用心思考了, 他们真正走入了文本, 自己体验了文本。长此以往, 学生的语感会在一次次诵读和赏析中得到提高。
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篇9
一、抓住关键词, 增强语感
朗读教学应把握好句子中的关键词来培养学生的语感, 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 让学生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如在教授《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一文时, “他勉励自己要工作、工作, 再工作”这一句抓住“要”“再”的重读, 来感悟肖邦把亡国的痛苦和对祖国前途的忧虑, 全部倾注在自己的音乐创作之中。“肖邦紧紧地握着姐姐路德维卡的手, 喃喃地说:‘我死后, 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 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这一句要抓住“紧紧”“喃喃地”来体会肖邦临死之前的恳求, 要把“我死后, 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 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这一句读得轻缓些, 让学生试读、品读, 来感悟肖邦至死不忘祖国的爱国情怀。
再如教授《鞋匠的儿子》一文时, “我非常感激你使我想起我的父亲, 他已经过世了。我一定会永远记住你的忠告, 我永远是鞋匠的儿子。我知道我做总统, 永远无法像父亲做鞋匠那样做得那么好。”这一句中抓住“非常感激”“永远”“永远”“永远”, 指导学生品析, 感悟林肯因为自己是鞋匠的儿子而感到自豪及对父亲的尊敬、爱戴、感激, 体会出林肯宽容大度的胸襟。朗读时让学生抓住关键词, 揣摩语言, 发现其中的妙处, 再细细欣赏和体会, 让学生在精读课文的同时, 培养他们深思熟虑的习惯和揣摩语言的能力。
二、注重对比, 增强语感
小学语文课文精选出来的都是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优美文章, 许多课文用词准确生动, 语句简洁传神, 甚至到了非此词不用的程度。在教学中, 可以用多种比较方法推敲词语, 感知词语。如教授《珍珠鸟》一文时, “看着这可爱的小家伙”一句中, 我把“小家伙”改成“珍珠鸟”, 让学生对比品读, 让学生自己揣摩, 哪一种表达更能体现出“珍珠鸟”的可爱及作者与珍珠鸟的亲切以及喜爱之情。“小家伙一会儿落在柜顶上, 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 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晃动”这一句中, 把三个“一会儿”去掉, 让学生边读边揣摩哪一种表达更能体现珍珠鸟的可爱, 读出人与动物之间的和睦、信赖。
再如教授《半截蜡烛》一文时, “说着, 轻轻把蜡烛吹熄, 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和“他似乎感到德军那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让学生对这两句话提出质疑:这两句话中的“似乎”能不能去掉?去掉了意思是否一样?让学生对比品析、揣摩, 更深刻地体会出危机的过去只是暂时的, 深刻领会“似乎”所传达出来的令人窒息的紧张氛围。
三、展开想象, 增强语感
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形象思维, 启发学生想象, 必然会在学生的心中产生“内心视像”, 它能使课文内容像电影一样, 在学生头脑中一一闪过, 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引起感情共鸣。如教学《烟台的海》一文时, 在引导学生领悟描写冬天烟台的海壮观景象时, 对描写冬天烟台的海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 再结合画面, 启发学生想象, 让学生也置身于游客之中。“小山似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 从北边的天际前赴后继, 锲而不舍地扑向堤岸, 溅起数丈高的浪花, 发出雷鸣般的轰响”……想象之后, 又辅之以声情并茂、抑扬顿挫地朗读, 把学生带到波涛汹涌的大海边, 领略冬天烟台的海的壮观景象。
再如教学《草原》一文时, 指导学生朗读描写草原美景的语句时, 借助画面, 启发学生想象, 让学生也置身于草原之上, 四面都有小丘, 平地是绿的, 小丘也是绿的,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 一会儿又下来, 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想象之后, 又加之美美地朗读, 让学生领略如诗如画的草原美景,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四、注重标点, 增强语感
标点是无声的语言。教学中要抓住标点引导学生剖析、挖掘, 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语言魅力。如《孔子游春》一文中, 描写孔子讲述水的特性时是这样写的:“水奔流不息, 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 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 或方或长, 流必向下, 和顺温柔, 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 凿石壁, 从无惧色, 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 必能荡涤污垢, 它好像善施教化……”这里的省略号说明水还有其他特点, 让学生想象水还有哪些特点呢?想一想, 说一说, 充分感受省略号的作用, 感受语言的丰富底蕴, 从而增强学生的语感。
再如教授《天游峰的扫路人》一文中, “天游峰———武夷山第一险峰”和“我听见哗———哗———的声音”。这两句中虽然都有破折号, 但是他们的意思不同, 读法也不同, 第一句要指导学生停顿、干脆利落, 第二句指导学生在破折号处要拖长。“可是这位老人, 每天都要一级一级扫上去, 在一级一级扫上去, 再一级一级扫下来……我不禁倒抽了一口气。”想象省略号的内容, 读出标点的魅力, 读出对老人由衷的敬佩。
五、注重体态语言, 增强语感
如教授《大海睡了》一文时, 让学生边读边加上动作来读。特别是读到“大海睡了”这一句时, 让学生闭上眼睛, 想象大海的鼾声。再如教授《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一文时, 当学生读到“我想变一条小鱼”“我想变一只蝴蝶”“我想变一只蝈蝈”“我想变眨眼的星星”“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时, 让学生边读边加上“小鱼”“蝴蝶”“蝈蝈”“星星”“荷叶”的动作。培养学生对美好大自然的向往, 体会亲近大自然的愉快。
如教授《雨点》一文时, 当学生读到“雨点落进池塘里, 在池塘里睡觉, 雨点落进小溪里, 在小溪里散步, 雨点落进江河里, 在江河里奔跑, 雨点落进海洋里, 在海洋里跳跃”时, 从学生的动作变化了解“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特点。再如教授《天游峰的扫路人》一文时, 当学生读到“老人摇摇头, 伸出七个指头, 然后悠然地说”和“我紧紧地抓住他的双手说”时, 让学生加上动作来读, 体会作者对老人的敬佩以及“我”内心的激动。
谈古诗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篇10
有人把杜甫《登高》中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仅理解为杜甫被病痛折磨、身心俱疲,有人却从中读出了八层意思:“盖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凄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齿暮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八意……”这样的语言敏感力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后天的培养与训练。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其概括性、形象性、抒情性和追求意蕴等特征与语感具备的锐敏感知、形象思维、整体把握、丰富联想、情感体验等品质相吻合。因此,诗评家洪迪把语感看成是“诗的语言魂魄”。下面我就古诗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语感谈几点看法。
一、在多读中培养语感
语文学习离不开读。古诗的朗读训练更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有效途径。通过对古诗的反复诵读,学生能体验到语言的节奏、情感色彩、内在旋律、气势韵味,乃至意会作者蕴含诗中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一般的,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读的方法:(一)自由读,初步感知,萌发情感;(二)老师范读,渲染情感,引入诗境;(三)齐读,抒发情感,读出韵味;(四)配乐默读,展开想象仔细揣摩;(五)吟咏背诵,体会表现手法。这样反复读,能使学生对语言的感悟由浅入深,逐步将语感上升到较高层次。
二、在联想中培养语感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语感的培养往往要借助想象的双翼。教学时启发学生产生“内心视像”,使诗的意境像“电影”一样在学生脑中闪显,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引起共鸣,真切感受诗的意境。例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教学时需结合插图,对湍急的长江,重岩叠嶂的山崖,飞快的轻舟,悲鸣不已的猿类展开丰富想象,就能领悟长江三峡的瑰丽的景象,作者遇赦重返家园的欢乐心情,从而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对诗句灵敏而正确的感受力。
三、在赏析中培养语感
语感比较强调直觉、形象, 但也不能没有必要的鉴赏、分析。如果注意抓住诗中起表情达意作用的关键字词, 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 反复揣摩, 仔细品味, 学生的语感定能不断增强。如《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诗句中“铺”字用得极为传神, 一个“铺”字营造出一幅恬淡柔美的“秋江夕照”图。教学中让学生说说“铺”还可以换成什么词, 然后指导学生对本句诗反复吟诵、理解、想象:黄昏时的太阳, 快接近地平线了, 光线斜照在江面上, 整个江面洒满了夕阳的余晖。这时, 学生就感到“铺”运用得比“照”、“射”更为准确、形象、生动, 它把残阳的光线描绘成可以铺陈的实物。这样的分析、对比, 不仅能让学生更理解暮江绚丽多姿的景物, 而且能体验到诗人的赞美之情, 进而增强语感。
四、在体验中培养语感
叶圣陶先生说:“要求语感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在语言文字上去。”人们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和对生活的敏锐感受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小学生学的古诗大多是写景的。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结合以往的见闻感受理解诗意。有位老师在教学《山行》一诗时,启发学生回忆不久以前游西山寺的情境:一条弯曲的石径,从山脚蜿蜒伸向山间深处……在云雾中隐约可见被树木掩映的山寺。山间的枫叶像灿烂开放的春花……那般景象使同学们流连忘返……读着这诗,想到那境,诗境交融,学生们不仅理解了古诗中内容,而且产生了对语言文字的敏锐的感受力。
五、多样的训练———语感深化的途径
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接触和认识某种事物的意识倾向,是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重要因素。它可以打开情感的阀门,点燃灵感的火花,激发思维的灵犀。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向。”所以,在训练形式上力求多样化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兴趣,也能较快地让学生进入训练氛围,使训练有较高的达成度。
1. 比较
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教师应将不同作家同题和描写同一事物的诗词,或同一作家不同风格的诗词,进行比较阅读,在比较中揣摩异同,提高语感。像唐代虞世南、骆宾王、李商隐都写过咏蝉,由于作者的地位、遭遇、气质不同,同样是比兴寄托,却呈现出殊异的面貌。清人施补华说:“三百篇比兴为多,唐人犹得此意。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端不借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异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比兴不同如此。”
2. 改写
古典诗词具有语言凝练、结构跳跃、含义深远等特点。教师应指导学生对古典诗词进行恰当的改写,达到进一步内化文本,培养语感的目的。北大金克木教授曾将《枫桥夜泊》改写为现代诗:“月亮落下去,乌鸦叫起来,漫天撒开了无数片飞霜。江边有枫叶,渔船有灯火,陪我睡眠的却只有忧伤。”
朗读教学中语感培养初探 篇11
关键词: 诵读名篇;创设情景;凭借想象;挖掘内容;背诵佳作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先后多次提及有关“培养语感”的问题并把它作为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明确提了出来“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什么是语感语感就是人们对语言文字正确、敏锐、丰富的感受力由语言文字引起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和认识活动的过程是人们直觉地感受、领悟、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可见语感对一个人学好语文、接受或输出语言文字信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我们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语感培养呢笔者认为主要可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策略措施。
一、指导学生诵读名篇佳作培养语感
初中语文课本中选有很多名篇。这些文章词句优美生动形象加强对这些文章的诵读是帮助学生积累知识丰富语感的重要途径。诵读是中华民族学习语文的优秀传统也是培养语感的一个重要途径。研究表明由于诵读中语调、节奏、语流的反复刺激便会在学习者特定的精神上留下“声音映像”这种内在映像如遇到外界的刺激熟悉的语言流便自然而然地会从记忆中溢出。因此我们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当少一点分析讲解多挤出一些时间指导学生诵读语言材料尤其是精彩语段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教学小说《最后一课》的最后一部分时让学生联系上文进行反复诵读并组织评读无需老师分析讲解学生自能较好地理解韩麦尔先生的形象。尤其是其中的“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一句通过诵读学生自能把两个破折号作出正确理解那是由于感情过于激动喉咙受阻所造成的语塞、停顿。学生通过诵读可以清晰地感悟到韩麦尔先生那种痛苦不堪的表情和无比激动的内心深切地感受到他的那股强烈的爱国热情这是教师抽象枯燥的讲解分析所难以达到的效果。
二、创设教学情景为学生搭建领悟语感的平台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语感能力离不开对语言文字的灵敏感觉离不开学生的悟性。教师要积极创设语感情景让学生学会分析、琢磨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在思维、想象、情感等心智活动的参与下达到对语言材料的内涵及语言组织形式的深层把握使主客一体让读者与作者达到“心神合一”的境界。如教《钱塘湖春行》一诗时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体味诗中的美感教师或可以先让学生闭上眼睛聆听录音去感触诗中所表现的美妙境界或可以由教师或朗读水平高的学生范读让学生从中受到感染。为了使感情色彩更浓还可以配乐朗读。这样运用多样的形式朗读加深学生对诗的意境的感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维养成学生的语感能力。
三、引导学生凭借想象从而获得语感、体验情感
语感是基于生活经验通过联想和想象产生的想象是获得语感的一条重要通道。语感教学需要大量形象思维的参与形象思维能力是语言感觉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凭借想象将语言文字在脑海中还原成或接近于作者所记叙、描绘的那一客观事物使其产生一种如见其人、如睹其物、如临其境的心理状态形成一种内心视像从而获得语感、体验情感。
四、挖掘教学内容进行多途径的语感实践
语感是建立在一定语言内容基础上的“语感要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去感知”。因此教师要注意在教学内容的挖掘上下功夫指导学生进行多途径的语感实践使学生领悟语感。如在教学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文时可作这样的引导作者仕途受挫多次被贬经历过“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还能够积极乐观的面对人生对未来充满理想同学们你们经历过困难吗挫折吗不幸吗你又是如何做的呢这样学生就能结合自己的实际畅谈感受。学生通过感受和体验学习就可升华情感、态度、价值观。又如教学朱自清的《背影》中父亲买橘子一段时教师可变读有关句子如把“蹒跚”、“慢慢”、“用两手”、“用脚”、“努力”等词语略去让学生对照课文比较少掉了什么这些语词有什么作用通过讨论学生就会明确“蹒跚”说明父亲老了腿脚不灵便“慢慢”、“用两手”、“用脚”说明行动艰难“努力”表示父亲竭力克服艰难。在分析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品味这感人的父子深情。
五、指导学生背诵名篇佳作积淀语感
诚然生活经验和自身的知识积累是语感的源泉但初中学生由于生活经历不足实践经验有限所以勤记多背积累知识将语言材料内化为自己的言语将是积累、丰富语感的重要途径。初中语文课本上选自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很多文章精美语言规范。教师要指导学生朗读成诵让他们真切领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揣摩文章语气、情感的变化体味文脉的起伏文气的贯通进而充分吸收文章精华使他们便于学习借鉴。如果没有背诵我们就无法实现语言的积累和语感的积淀。背诵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我们尤其要重视“感知与试背结合法”即对要背诵的材料先品读上几遍然后就尝试回忆接着再品读品读后再尝试回忆。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语感是一项较为漫长而又细致的工程。我们只有在语文的教学实践中重视对学生的语感的培养并施之于有效的训练方法才能使语文教学有声有色。为了使我们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真正姓“语”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必须从“应试”怪圈中走出来少一点分析讲解多一点语感培养切实提高初中学生的语文素质让他们能在语文天地里自由翱翔。
论中文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篇12
关键词:中文,教学,语言,语感
语言是包含着多方面内容的复杂系统, 对语言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对语言体系各因素的理解与认知。语感是语言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对语言的理解与认知过程中, 能够体现语感的内涵, 并通过内涵拓展到其外延, 使其更具象化。语言体系的诸多内容包括结构关系、语用修辞、构成成分等。而语感在这个体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 语感对语言的教学也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学生在中文学习的过程中, 通过对所学知识背景的了解, 并结合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丰富想象力, 从而对文章的解读有着各自的理解与诠释, 进而对课文的思想内涵具有了更深层次的领悟与感知。最终完成感悟的最高境界。本文通过对量化语感的简要分析, 试图找到培养语感的最佳途径。
1 初步培养、体验、领悟和感知语感
语感是在不经意间, 对语言的一种感知, 这个过程可以不加思考, 通过联想和想象, 利用语言传递的信息, 加上主观的理解, 如果从心理学的层面上来讲, 这是一种心理活动的体现。语感需要进行准确而且规范的培养, 在这个基础上, 才能逐渐的加强对语言的感知能力, 尤其要对生活有深切的体验, 方能在朗诵和吟背上累计对语感的领悟。
1.1 良好的理解语言资料, 在朗诵范文的时候注意情感的表达
在朗读的过程中, 读与听是最能直接的感受到语言的美感的, 在此过程里, 真切的体会出扑面而来的文字气息, 领略文学的美, 同时体会语感的韵味。古人云:“道人之所不道, 到人之所不到”, 只有在认识上有新见解, 才能在语言上有所创造, 只有当领略了感人的语言内容, 才能朗读出感人的语感。
从古至今, 朗读都是最好的理解语感的方式, 从中抒发情怀, 有感而发方能悟出语感来。在中文教学中, 经常有需要朗读的课文, 声情并茂的进行朗读, 也是学生学好语文, 体会语言文字, 领略和感知语感的最好途径。
语感需要很强的领悟能力, 需要平时所掌握知识的积累与经验去进行感知, 从而对整体上有全面的领悟与认知。所以说, 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 对语言材料的正确认知是非常重要的。对一篇文章的正确理解, 需要对语调进行错综地分析。在对其进行吟诵的过程中把握好缓急、高低、强弱。使语调更富有情感力度。如在吟诵鲁迅的作品时, 语调的拿捏就分外重要。在他的文章里, 语素的运用是最能够打动人心灵的重要因素。他的语调充满了爱恨、时而充满了情感时而有满怀讥讽。但可以看到, 他的语调从来就没有中立的时候。从他的语调里能鲜明地感受到他的爱恨, 他的情绪变化。对鲁迅的作品要进行多次诵读, 在诵读的过程中对其语调进行细致的研究, 就能够清晰地感知到鲁迅的作品中所要传达的思想内涵与情感需求。
1.2 在生活中深入体验, 实践中积累语感
语感不是凭空而来的, 它需要在平时学习中去积累。语感是在言语实践的过程中慢慢积累的。它遵循的是一个由低到高、由简单到辅助、由片面到完整的过程。所以, 对语感的培养不是个简单的仅从语言实践就可得来的片面理解。只有生活的积累, 只有对语言材料的充分感知, 才能够在丰富的知识积累与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与完善。
2 对语言材料进行语感分析
分析语言的字词运用、语境意义, 就是语感分析。这是在初步感知语言材料的基础上理性的提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 抓住关键词语进行分析
关键词语一般指能揭示文章主旨, 能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 富有表现力的, 耐人寻味的词语。叶圣陶曾以王维的“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为例, 指出诗中的关键词是“直”和“圆”。他分析说, 给“孤烟”加上个“直”字, 见得没有一丝的风, 当然也没有风声, 于是更来了个静寂的印象。给“落日”加上个“圆”字, 并不是说惟有“落日”才圆, 而是说“落日”挂在地平线上的时候才见得圆。圆圆的一轮“落日”不声不响地衬托在“长河”的背后, 这也是多么静寂的世界啊!抓住“直”“圆”两个“字眼”, 仔细品味, “旷远、荒凉、静寂”的大漠宛然就在眼前。这里不须作任何语言表面特征的分析, 人们就能感悟出诗句所描绘的情景和意味。
2.2 把握作品中事件的背景, 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语感具有整体性的特点, 它往往是对语言材料的整体感悟。而这种感悟多数需要补充作品事件的背景材料。所以我们读一些外国文学名著, 要仔细阅读其注释;读巴金、鲁迅的某些小说、散文, 要知道当时的社会背景;读古诗文要有历史知识和作者的生平介绍等材料;这些补充的东西都是用来辅助我们理解、领悟作者作品里头的思想感情的桥梁。白居易的《琵琶行》写于他被贬到江州之后, 如果不了解这一背景, 我们对于他为什么在听到琵琶曲时能引起那么强烈的反应———“江州司马青衫湿”就很难理解;对于“醉不成欢惨将别”、“似诉平生不得志”、“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曾相识”这几个诗句, 就难以捕捉到其确切的情感;反之, 就能对全篇产生更清晰的思路:原来白居易写的不止是琵琶女, 更多地是对自己不得志的感慨万千, 唏嘘不已。
2.3 从分析语言材料的隐含意义入手, 进行语感分析
语言, 是承载着情感信息的, 尤其是文学作品。巴金的《灯》一文中, “我们不是单靠吃米活着”这一句话含蓄地指出, 米并不是我们惟一的需要。我们还需要精神, 需要的是光明, 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理想, 是超越生物、生理需求的社会的、哲学的需求。对这句话的理解, 必须结合作者对灯的回忆和有关灯光的传说和故事来感知其深层意义。这样朴素的语言, 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鞭策人们奋进。此外, 还要辨析词语感情色彩, 揣摩语序的变异和特殊搭配, 分析语言空白处 (包括虚笔、休止、省略、残缺等) 的隐含意义的语感分析训练, 这都是培养语感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张普.关于语感与流通度的思考[J].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9, (2) .
[2]刘连庚.学习语法和培养语感——访吕叔湘先生[J].语文学习, 1985, (1) .
[3]王培光.语言运用能力与语言审析能力的分析与验证[J].中国语文, 1996, (6) .
【教学中怎样培养语感】推荐阅读:
怎样培养学生语感11-28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语感08-12
诗歌教学中语感培养10-04
语文教学中语感培养07-01
英语教学中语感培养11-17
阅读教学中的语感培养05-24
文言文教学中语感培养07-09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