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教学与语感培养

2024-09-24

朗读教学与语感培养(精选9篇)

朗读教学与语感培养 篇1

朗读训练是阅读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朗读, 在将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的同时, 也在传达着文本蕴藉的美, 从而使学生获得滋味无穷的美感, 诚如古人所言“诵之不辍, 其境愈熟, 其味愈长”。这里, 突出了朗诵对于意境的把握、韵味的咀嚼所产生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这一意义上来说, 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中, 要紧密联系语义、语法、语境, 通过朗读实践活动, 在让学生获得语感的同时, 接受美感的滋润, 从而达到完善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的目的。

一、在朗读训练中培养语义感

朗读, 作为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 首先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义感。换言之, 这正如新的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要理解性地朗读。朗读, 将语句层面的声音形态、情感变化, 通过语音、语调和节奏的交互作用, 转化为跌宕起伏的语势、疾徐腾挪的语流。从而达到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 使其义皆出于吾之心的朗读境界。

如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 (上册)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篇末写道:

不久, 儿子收到了高尔基从远方寄来的信, 信里说道:

“你回去了, 可是你栽的花留了下来, 我望着它们, 心里想:我的儿子在岛上留下了美好的东西———鲜花。”

“要是你无论在什么时候, 什么地方, 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 那你的生活该会多么愉快啊!”

“那时候, 你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你要知道, 永远比‘拿’愉快……”

这段话发人深省。篇末点示哲理:“给”, 永远比“拿”愉快。作者在花与人之间找到了思维的链接点, 产生了由此及彼的联想。在指导学生朗读中, 侧重于对“花”的联想。“花”“鲜花”是联想的载体, 宜用重音轻读的方法加以突出, 给人以想象的空间。正如文中所述:“春天到了, 儿子种的花全都开了。春风吹来, 姹紫嫣红的花儿轻轻摇晃着, 散发出阵阵花香, 引来了一只只蜜蜂。”因此, 当读到“我望着它们”时, 自然回想起那段对花的描写。作者在形象思维的酝酿中, 产生对鲜花美好的情感, 提炼出对“美好”这一概念的哲理性思考。语段中两次提到“美好的东西”。如果稍不注意, 就会觉得都是指“鲜花”。这时, 要让学生反复诵读, 进而体会到后一处“美好的东西”泛指一切美好的事物, 包括美好的思想, 美好的情操, 乃至为人类创造美好的生活而作的无私的分奉献。因此, “美好”就成了朗读中的关键词。若以重音轻读的方法加以突出, 则会引起人们对“美好的东西”的深层次的思考:“给”, 永远比“拿”愉快。至此, 水到渠成, 境界全出。

如果在朗读训练中, 教师仅仅注意到哲理的点示, 那么学生只能是囫囵吞枣。这样, 不但于语义的理解有碍, 而且于学生日后写作无补。可见, 在朗读中培养学生的语义感, 有利于学生自读悟解, 熟读背诵。

二、在朗读训练中培养学生的语法感

句子是按一定的语法结构组成的, 因此, 在朗读中, 要通过语序的变化、节奏的快慢、音调的高低, 把句子读得圆润流畅, 抑扬顿挫, 起伏跌宕。这里所说的语法感, 并非是对句子作语法结构分析, 而是指在朗读的停顿或提顿中显示句子内部的意义关系。需提及的是停顿是语气延续过程中的间歇, 而非语气的中断。只有在语音、语气、语调的错综变化中, 才能表现出句子内部的结构美, 凸现句子意义间的整体美。

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月光启蒙》。“母亲唱累了, 就给我讲嫦娥奔月的故事, 讲牛郎织女天河相会的故事……高深莫测的夜空竟是个神话的世界。此时明月已至中天, 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 像一尊玉石雕像。她又为我唱起了幽默风趣的童谣, 把我的思绪从天上引到人间……”

这段文字情绵绵, 意切切, 既描叙了母亲对“我”启蒙教育的动人片段, 又流露出“我”对母亲的感恩之情。句子虽长, 但如果注意句子的意义结构, 那么, 朗读中就会觉得轻盈流畅, 犹如行云流水。如“母亲/唱累了, 就给我讲/嫦娥奔月的故事, 讲/牛郎织女天河相会的/故事” (“/”表停顿) , 从而突出了故事的中心内容, 一是嫦娥奔月的故事, 二是牛郎织女天河相会的故事。即使到了中学, 每当回忆起小学读书的情景, 他们也会记忆犹新, 对句子的意义结构不言自明。又如“高深莫测的夜空/竟是个神话的世界。”这就显示了句子中陈述和被陈述的关系;再如“她又为我/唱起了/幽默风趣的童谣, 把我的思绪/从天上引到人间……”通过诵读, 凸现出句子的主干意义, 又说明了“唱”的动机。可见, 母亲对我的启蒙教育用心是何其良苦!对以上的认识, 学生在反复诵读中, 意会、默认、感叹。至此, 诵读就不仅是声音的传递, 而且是感情的溢流。在指导朗读中, 要根据句子的内部结构, 标出需要突出的意义单位, 让学生融情于读, 于思而读, 接受美的熏陶。

三、在朗读中培养学生的语境感

语境, 是由内容的外在形式和情感的内部因素构成的。为了让学生在朗读中入境融情, 必须引导学生触摸语言产生的背景, 把握文章的发展思路, 寻觅语与境的结合点。这样, 学生在朗读中才会神游其间, 凭借联想与想象, 再现生活的层层涟漪。

如苏教版四年级 (上册) 《雾凇》。本文描叙了雾凇形成的过程, 突出了雾凇的特点, 抒发了作者对雾凇奇观的赞美之情, 篇末写道:

清早, 寒风吹拂, 雾气缭绕。人们漫步在松花江边, 观赏着这千姿百态的琼花玉树, 便会情不自禁的赞叹:这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呀!

这一段是作者在特定环境下所产生的联想, 由眼前之景联想到咏雪名句, 借此来赞美“千姿百态的琼枝玉树”。在指导学生朗读时, 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 回想“千姿百态”的具体表现。正如文中所述:“这蒸腾的雾气, 慢慢地, 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最初像银线, 逐渐变成银条, 最后十里长堤上都是银松雪柳了。”然后, 引导学生找出“万树梨花”与“琼枝玉树”的类比点, 以眼前之景猜度“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奇妙景观, 并通过朗读, 反复玩味。这样, 既表现了视觉上的感受, 又突出了心灵上的感悟。从“观赏”到“赞叹”, 是作者心理体验的内化过程, 是触景生情的心灵感悟。在指导朗读中, 要结合词的语境义, 表现出情不自禁的感慨, 读出赞叹的语气。

泰戈尔说:“不是锤的打击, 而是水的载歌载舞, 才使鹅卵石臻于完美的。”鹅卵石之所以完美, 是因为有“水的载歌载舞”的不断抚摸, 而不是锤子的几下敲击。学生语感的形成, 不是一朝一夕而能一蹴而就的, 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积淀过程。因此, 在指导学生的朗读训练中, 要通过声音、气色、节奏, 显示文章的风骨神采, 传达语音的意态情趣, 从而在无数次的诵读中, 培养学生清晰的语感, 完善学生的审美结构。

摘要:作为一种技能训练, 朗读承载着感受美感、培养语感的双重任务。本文从朗读训练与语义感、语法感、语境感的培养的关系方面阐述其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及其价值取向。

关键词:朗读训练,语感培养,审美心理

朗读教学中语感培养初探 篇2

关键词: 诵读名篇;创设情景;凭借想象;挖掘内容;背诵佳作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先后多次提及有关“培养语感”的问题并把它作为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明确提了出来“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什么是语感语感就是人们对语言文字正确、敏锐、丰富的感受力由语言文字引起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和认识活动的过程是人们直觉地感受、领悟、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可见语感对一个人学好语文、接受或输出语言文字信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我们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语感培养呢笔者认为主要可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策略措施。

一、指导学生诵读名篇佳作培养语感

初中语文课本中选有很多名篇。这些文章词句优美生动形象加强对这些文章的诵读是帮助学生积累知识丰富语感的重要途径。诵读是中华民族学习语文的优秀传统也是培养语感的一个重要途径。研究表明由于诵读中语调、节奏、语流的反复刺激便会在学习者特定的精神上留下“声音映像”这种内在映像如遇到外界的刺激熟悉的语言流便自然而然地会从记忆中溢出。因此我们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当少一点分析讲解多挤出一些时间指导学生诵读语言材料尤其是精彩语段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教学小说《最后一课》的最后一部分时让学生联系上文进行反复诵读并组织评读无需老师分析讲解学生自能较好地理解韩麦尔先生的形象。尤其是其中的“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一句通过诵读学生自能把两个破折号作出正确理解那是由于感情过于激动喉咙受阻所造成的语塞、停顿。学生通过诵读可以清晰地感悟到韩麦尔先生那种痛苦不堪的表情和无比激动的内心深切地感受到他的那股强烈的爱国热情这是教师抽象枯燥的讲解分析所难以达到的效果。

二、创设教学情景为学生搭建领悟语感的平台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语感能力离不开对语言文字的灵敏感觉离不开学生的悟性。教师要积极创设语感情景让学生学会分析、琢磨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在思维、想象、情感等心智活动的参与下达到对语言材料的内涵及语言组织形式的深层把握使主客一体让读者与作者达到“心神合一”的境界。如教《钱塘湖春行》一诗时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体味诗中的美感教师或可以先让学生闭上眼睛聆听录音去感触诗中所表现的美妙境界或可以由教师或朗读水平高的学生范读让学生从中受到感染。为了使感情色彩更浓还可以配乐朗读。这样运用多样的形式朗读加深学生对诗的意境的感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维养成学生的语感能力。

三、引导学生凭借想象从而获得语感、体验情感

语感是基于生活经验通过联想和想象产生的想象是获得语感的一条重要通道。语感教学需要大量形象思维的参与形象思维能力是语言感觉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凭借想象将语言文字在脑海中还原成或接近于作者所记叙、描绘的那一客观事物使其产生一种如见其人、如睹其物、如临其境的心理状态形成一种内心视像从而获得语感、体验情感。

四、挖掘教学内容进行多途径的语感实践

语感是建立在一定语言内容基础上的“语感要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去感知”。因此教师要注意在教学内容的挖掘上下功夫指导学生进行多途径的语感实践使学生领悟语感。如在教学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文时可作这样的引导作者仕途受挫多次被贬经历过“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还能够积极乐观的面对人生对未来充满理想同学们你们经历过困难吗挫折吗不幸吗你又是如何做的呢这样学生就能结合自己的实际畅谈感受。学生通过感受和体验学习就可升华情感、态度、价值观。又如教学朱自清的《背影》中父亲买橘子一段时教师可变读有关句子如把“蹒跚”、“慢慢”、“用两手”、“用脚”、“努力”等词语略去让学生对照课文比较少掉了什么这些语词有什么作用通过讨论学生就会明确“蹒跚”说明父亲老了腿脚不灵便“慢慢”、“用两手”、“用脚”说明行动艰难“努力”表示父亲竭力克服艰难。在分析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品味这感人的父子深情。

五、指导学生背诵名篇佳作积淀语感

诚然生活经验和自身的知识积累是语感的源泉但初中学生由于生活经历不足实践经验有限所以勤记多背积累知识将语言材料内化为自己的言语将是积累、丰富语感的重要途径。初中语文课本上选自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很多文章精美语言规范。教师要指导学生朗读成诵让他们真切领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揣摩文章语气、情感的变化体味文脉的起伏文气的贯通进而充分吸收文章精华使他们便于学习借鉴。如果没有背诵我们就无法实现语言的积累和语感的积淀。背诵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我们尤其要重视“感知与试背结合法”即对要背诵的材料先品读上几遍然后就尝试回忆接着再品读品读后再尝试回忆。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语感是一项较为漫长而又细致的工程。我们只有在语文的教学实践中重视对学生的语感的培养并施之于有效的训练方法才能使语文教学有声有色。为了使我们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真正姓“语”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必须从“应试”怪圈中走出来少一点分析讲解多一点语感培养切实提高初中学生的语文素质让他们能在语文天地里自由翱翔。

朗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 篇3

一、创设情境, 培养学生感受课文的能力

朗读训练要注重情景, 正如电影的开头, 通过情景展现, 把人的思想能瞬间带入其情其境, 所以, 教师要认真设计情境, 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让学生真正喜欢读、乐意读、急于了解课文, 感受到文本情景的魔力, 培养学生初步感受课文意境的能力。

如在教学《雷雨》这篇课文时, 教师可精心制作课件, 配上表现雷雨逼真的音乐, 加上色彩鲜明的各种景物在雷雨中的表象, 学生想学、爱学的欲望就自然被调动起来, 兴趣也一下子被激发了。教学中, 可以设计一个环节, 让学生仔细观察雷雨中小树的形象, 感受小树被大风吹着的样子, 让学生做一做, 小树被风吹得摇摆不定的动作。小朋友和着呼呼风声、隆隆雷声一起动了起来, 让人真的感觉到了大风刮向小树的场景。在这逼真的音乐中, 在丰富生动的画面里, 学生此时已入情入境, 在不知不觉中把自己带入了课文。此时引导学生体会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不同景象, 他们的内心会不断掀起情感的波澜, 与课文产生共鸣, 从而自觉地理解、感受到课文中的语言文字的精妙。因此, 创设情境, 能让学生产生朗读的兴趣, 促使学生自觉地从语言文字中去感受文中所蕴涵的情感。

二、教师范读, 培养学生体验课文的能力

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必须注重教师的范读, 而精彩的范读又能使学生很快地进入“角色”, 同时受到感染和熏陶。因此, 教师要认真地研究朗读, 把课文朗读精彩, 把情感恰如其分地融入到语言文字中, 培养、启发、激发学生对课文情感的体验。全国优秀班主任魏书生在上公开课时, 曾经给小学六年级的同学上过一篇初中的古文《硕鼠》, 他在范读时声情并茂, 肢体语言感染了每一个学生, 令开始非常畏惧的学生一下子轻松了, 对学习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随之不由自主地高声朗读, 自然流露的感情也随之穿越时空, 融入到那个久远年代的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中。通过诵读, 学生就在这不知不觉中, 感受到了语言文字的魅力, 体验到文中所表现的情感。所以, 精彩的范读能给学生深刻的情感体验, 让学生能切身感受到语言文字的感染力。同时, 教师范读过程中, 音调的高低起伏, 语速的轻重缓急, 表情的丰富变化, 都会让学生进入情境。因此, 教师要研究朗读技巧, 通过范读, 培养学生体验课文情感的能力。

三、反复朗读, 培养学生理解课文的能力

理解课文要以朗读为前提, 朗读要以理解为基础, 通过朗读才能促进学生对文章的感悟、品味。因此, 教师要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 熟练地理解文中的语言和表情, 才能深刻地感受它。在教学《晏子使楚》这篇课文时, 让学生反复读晏子与楚王的几次对话, 理解每一次读都有不同体验的效果, 最后学生要在反复读的过程中, 真正明白晏子和楚王的对话实际上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是一场品质与智慧的较量。通过这类文章的学习诵读, 让学生明白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人等, 学生想的会很多很多。所以在理解中朗读、在朗读中理解、能让学生充分走进课文, 获得独特的感悟。由此, 反复朗读能培养学生理解课文的能力, 从而让学生更好、更准确地把握文中的思想内涵。

四、角色表演, 培养学生语言实践的能力

角色表演是在学生充分朗读课文、熟悉课文以后, 让学生或老师把自己变成教学内容中的主人, 交流自己的想法, 表达自己的情感, 从而更好地培养和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如教学《三个儿子》, 就是要让学生明白妈妈的辛苦和劳累, 让儿子们知道怎样去帮助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和懂得感恩。但是如何让学生明白妈妈们很辛苦劳累, 如何去帮助?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见一个儿子呢?这时, 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扮演提着水桶的妈妈, 让他们亲身感受到妈妈工作的辛苦和劳累。同时让他们说出自己此时的切身感受, 如果学生做得不投入, 教师还可以利用肢体语言, 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 也激发了他们对语言文字充分理解的兴趣, 更培养了学生应用语言文字的实践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的语言文字交际越来越显示它的重要作用。因此, 刘文华先生指出:“语文教学要以培养语感为最高最终目标。”可见, 语感的培养, 关系到语文教学的整体改革, 所以, 语文教师要认真研究, 在语文教学中, 特别在朗读教学中自觉运用语言规律和儿童心理发展规律, 注重学生情感的体验, 有效地指导学生的语感训练。

如何在朗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篇4

[关键词]朗读教学 语感培养 感受形象 品析词句 比较朗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1-065

任何一个作家、诗人对语言都很敏感,语言在他们眼里就如同水在我们口中,冷暖自知,感受分明。儿童时期进行语言敏感性的培养很重要。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语感。

一、感受鲜活形象,培养学生语感

朗读课文是学生结合已有的认知,运用理智和情感,把文字转换成声情并茂的言语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带入课文所创设的情境中,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

如《教学卢沟桥烽火》,我让学生静心默读描写敌我双方的句子,并进行批注,再边读边想象当时双方激战的情景。指导朗读描写日寇的语句时,抓住“气势汹汹、恼羞成怒、鬼哭狼嚎、抱头鼠窜”等词语,让学生边读边揣摩日寇个性凶残的特点,读时声音要粗一点,语气强硬一点,内心是憎恶的情绪;读描写中国军队的句子时则抓住“同仇敌忾、冒着、冲出、砍去”等词语,让学生揣摩军民英勇顽强的精神,从而产生敬仰之情。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时,文中有这样一句:“班长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莲花瓣走去。”教学中,我让学生在“走”前面加上“我们”,改成“班长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我们走!带头向莲花瓣走去”。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揣摩,很快领悟到在当时情势危急的情况下,不可能有多余的话语,一个“走”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充分展现了班长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英雄形象。

二、朗读中作比较,培养学生语感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比较朗读来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语感。即把课文中的一些精妙的语句或段落进行适当的调整,再引导学生将调整后的语句与原句进行比较朗读。

如《半截蜡烛》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教学中可将句中的“似乎”去掉,改成:“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一场危机过去了。”然后让学生比较朗读,细细品味,语感敏锐的学生便会感受到“似乎”一词的妙处。因为 “似乎” 可以增加文章的真实性。藏着秘密的蜡烛吹熄了,应当是危机过去了。但是,随后德国人又点起了蜡烛,表明危机并非完全过去。此处的“似乎”最准确地表达了这一情况,也表明了当时多变的现实环境。又如《莫高窟》一文。文中有一句:“站在这样的壁画前,眼前的一切就好像都是活的,你不仅可以看到优美动人的舞姿,似乎还可以听到叮叮咚咚的乐曲声。”我这样问学生:“‘好像一词删去行吗?”学生通过比较朗读后明白:“好像”一词不能删去,因为眼前的一切并没有真的变活,是为了更好地说明作者对莫高窟壁画入了迷。

三、品析关键词句,培养学生语感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反复品读关键词句,这样既能积累学生的语言,还能训练学生的语感。

《荷花》一文有这样一句:“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冒”字用得异常巧妙,我这样提问:“可以把‘冒字换成哪些字?”学生分别换成了“长、伸、探、攀”等字。我让学生把这些字带进句子中进行朗读品味,学生很快就发现它们都没有“冒”字好。因为“冒”字给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也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了荷花的动态美。在阅读教学中,对话朗读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在角色体验中去揣摩人物的心理、情感世界。如教学《两只小狮子》一文,为了让学生体会到懒狮子想依靠父母生活的错误想法,我重点抓住了文中对话里出现的“慢吞吞”“凭着”等词语引导学生品析,懒狮子爱炫耀、高傲的形象自然就跃然纸上。

四、多种形式朗读,培养学生语感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学生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过程中,会潜移默化地学习文中的遣词造句方法,感知课文巧妙的布局、感人的情境等。

如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我就用了多种朗读形式培养学生的语感。从“不敢、不敢”体会林冲的忍让谦卑;从“挺着胸脯,歪戴头巾”等体会洪教头的粗俗不堪,傲慢无礼。我让学生分角色读林冲、柴进、洪教头的对话,使人物形象和具体情境浮现于眼前,引发学生敏锐的语感。之后,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课本剧的表演,将人物形象活灵活现的表现出来。教学《黄山奇松》一文时,我引导学生带着“黄山奇松‘奇在哪里?”这个关键问题,用多种形式反复朗读描写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三大名松的重点语句,使学生感受到黄山奇松“奇”在位置、“奇”在姿态、“奇”在顽强的生命力。读着读着,学生对黄山的喜爱之情,就自然而然地表达了出来。

总之,语感训练是语文教学的方向,语感的形成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不断思考,勇于实践。

做好朗读指导,培养学生语感 篇5

一、巧用“向师”, 仿中有我

朗读起步教学面对的是毫无朗读经验的儿童, 在其接触正规的语文教学的起初, 如果教师能够用声情并茂的朗读, 让其感受到汉语的节奏和韵律美, 产生向往与崇敬之情, 培养语感就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但范读很容易会出现一个问题, 就是教师只管读, 学生只管模仿, 一味单纯地模仿, 会让学生不知其所以然。而薛法根老师在范读《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中一段文字时是这样处理的。

师: (示范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小骆驼在小溪边照“镜子”, 小红马看见了, 就喷着响鼻对小骆驼说―― (插话) “喷着响鼻”, 你见过吗?

生:我见过, 马会发出这种声音。 (学生模仿马打响鼻, 众大笑) 马在看不起别人, 或者认为别的动物不如自己的时候就会发出这样的响鼻。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我在书上看到的?

师 (赞叹他) :老师都没有看到过的。

师 (继续往下读) :你的脚掌又大又厚。 (插话, 自言自语地) 看看我小红马的脚掌, 轻快灵巧, 跑起来“得得得”, 多好听! (继续读) 眼皮上长着两层眼毛。 (插话) 两层眼毛好看吗? (继续读) 背上还有两个肉疙瘩, 多难看呀! (插话) 你们背上有个肉疙瘩, 会怎么样?

生:羞死人了!

师:这么一想, 再这么一读, 你是不是好像看到小红马和小骆驼了?你会像老师那样读吗?

(生模仿老师的语气, 读得绘声绘色)

在这里, 薛老师在提出要求以前巧妙地把范读与插话结合起来, 学生跟着老师感受课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 经过感受后的朗读, 语言就不光是从口里说出来的, 还是从心里流淌出来的。因此, 老师不光自己具备一定的文字以及诵读功底, 还要让自己的示范莫使学生迷失自我才行, 让学生仿得“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二、心灵共鸣, 创造形象

1. 移情于文

儿童的世界是童话的世界, 他们把周围的事物视同自己一样, 老师可以利用这种儿童特有的体物方法, 将学生引入课文朗读, 体验文中角色的情绪、思想及活动, 从而在朗读中产生相应的情绪化反应。比如教学《沉香救母》时, 引导学生假设自己就是沉香, 站在烈日或寒风中有何感受。

生:“寒冬腊月”, 北风刺骨, 冻得人浑身发抖, “盛夏酷暑”, 骄阳似火, 衣衫湿透了, 还在习武练功, 太不容易了。

生:“寒冬腊月”, 我们在操场上跑一会步, 我都能听到自己牙齿打架的声音, 可沉香整个冬天都在坚持着, 他真勇敢!

学生移情于沉香, 把自己个人生活经验不知不觉地融入到角色中, 让自我与沉香共鸣, 朗读时物我两忘, 分不清是自己还是沉香。

2. 勾勒画面

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 可以恰当地运用音乐、图画或者多媒体演示作为支撑想象的材料, 帮助学生凭借想象走进作品中所描述的那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形象的世界, 从而在朗读中感受言语的形象性, 体会言语之美, 提升语感。例如教学《识字5》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 , 我想把学生引入一个神奇的动物世界, 在读到“狮子”一词时, 我设问:在无边的大草原上, 狮子能让你想到些什么?

生:我看到狮子张开血盆大口, 撕咬自己的猎物。

生:狮子用闪电般的速度冲向羚羊。

一番想象之后, 话中有画, 学生的朗读灵活又奇趣无比。教师应充分利用儿童爱幻想、情感丰富、乐于接受新事物的天性, 找准契机, 创设语境, 让心灵与自然共鸣, 让其亲身体会到朗读的快乐和美好, 从而激发他们对朗读以及对言语探索的兴趣。

三、指导评读, 交流反思

评读也是朗读训练的一个有效手段, 要求学生能够静心听他人朗读, 然后根据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进行分析点评。这是积极地、自觉主动地参与, 在点评他人的过程中, 促进了彼此间的交流, 也提高了自身的朗读意识, 促进自我反思, 自我提升。在指导学生进行评议朗读时, 应讲究方法, 有层次, 有步骤。

第一步应关注读的正确、流畅与否。思想家朱熹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 不可误一字, 不可少一字, 不可多一字, 不可倒一字, 不可牵强暗记, 只要多诵遍数, 自然上口, 久远不忘。”这可作为读书的最基本要求。

第二步再来评情感的处理, 可以引导学生从语音语调的恰当性、停顿起伏的合理性来评, 还可以用自己的朗读与他人进行对照评议。

例如在评读《这儿真好》中“一年, 两年, 小树苗长大了, 漫山遍野, 绿叶成阴。”这个句子时, 小朋友就有这样一段精彩的评议。一个学生读完后, 学生们议论纷纷:

生:他读得正确流利, 但“一年, 两年”中间有个逗号隔开, 他没有停顿一下。

生:小树苗是慢慢长大的, 我觉得“一年, 两年”要读慢一些。

生:“一年, 两年”中, 小熊肯定种了很多很多的树, 所以我也觉得要读得慢些。

学生在争议中细细地品, 慢慢地读, 体会着小熊的辛苦, 自然把这句话的味儿读到骨子里去了。

培养语感,从朗读训练入手 篇6

一、通过朗读揣摩, 培养语感

“把不多见的好诗文熟读成诵, 反复吟咏, 仔细揣摩, 不但要弄懂每字每句的确切含义, 还要推敲出全篇的气势脉络和声音节奏, 使它沉浸到自己的心胸和筋肉里, 等到自己动笔时, 于无意中支配自己的思路和气势。”朱光潜先生的这段精辟的描述, 道出了朗读揣摩的实质。可见, 朗读教学的重点是要指导学生读出情感。现行语文教材精心选编的每一篇文学作品, 都为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提供了可能, 这些文章大多有着生动活泼的语气、节奏、句式、格调, 蕴含着作者的情感。因此, 教学中, 教师应引导学生反复朗读, 通过朗读揣摩, 培养学生的语感。教师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 充分体会课文的情感因素, 并在此基础上, 通过朗读表达出自己体会到的感情。指导学生朗读时, 教师必须明确怎样的语言适宜于培养怎样的语感。一般说来, 构成画面的语言适宜培养形象感;含义深刻、寓意丰富的语言适宜培养意蕴感;对话、独白式的语言适宜培养情趣感。此外, 还要引导学生将作品中的语言文字转化为自己的写作词汇。

二、朗读与想象有机结合, 诱发语感

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重要手段之一。朗读的形式很多, 有齐读、轮读、指名读、分角色读、引读等。

1. 角色朗读

(1) 作导游员

这种方法可用于写景课文。如, 《美丽的武夷山》一文的教学, 我对学生提出了这样的思考问题:“为什么游武夷山会有‘入诗入画’的感受?”在完成这一教学任务时, 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我们的眼前就是美丽的武夷山, 现在我们要请导游来为我们介绍, 看谁能当最佳导游。接下来是学生争当最佳导游的活动, 谁争取到的游客多, 谁就获得“最佳导游”的称号。学生的兴奋点被激活, 他们争先恐后地朗读, 朗读的质量在教师的点拨下不断提高。

(2) 作解说员

这种方法适用于介绍性或叙述性的课文。如, 《远行靠什么》一课, 这是一篇知识性的短文, 有很强的叙述色彩, 教学中可创设这样的情境:“今天展览馆的领导要来我们班招聘解说员。解说员不仅要能把讲述内容清楚、流利地讲给观众, 还要有声有色、声情并茂, 你们有信心应聘吗?”然后出示文中的六幅图画, 分别是:马车、帆船、轮船、蒸汽火车、磁悬浮列车、各种飞行器,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幅图画讲。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 在跃跃欲试和大胆尝试中收获了成功的喜悦。

(3) 作小诗人

这种方法适用于诗歌体的课文。如, 《老农, 在田边走着……》这首诗的教学中, 教师可针对这首诗感情深沉的特点, 设计这样的环节:首先启发学生:“同学们,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有位老农漫步在美丽的田野上, 他会看到什么?会思考些什么?你们能想象出他当时的样子吗?有人想象这些情境, 作了一首小诗, 现在你们能有感情地朗读出来吗?”学生们都争先恐后地当小诗人, 朗读自然有感情, 有质量。

2. 借助现代教学手段创设情境

朗读教学与语感培养 篇7

我们都知道, 是先有语言后有文字。虽然当今世界上还有一些民族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 但是, 没有一个民族是只有文字而没有语言的。有些古代语言, 如希腊语、拉丁语和希伯来语等, 现在已经没有人使用它们了, 但是, 研究这些语言的人必须会读。我们中国人学英语, 即使不是为了从事口译工作, 而是为了阅读英文版的专业书籍, 在掌握了一定数量的词汇和语法知识后, 还应该选一些小说、游记、传记、散文等等作为阅读之用, 而且不仅阅读, 还应该练习朗读。朗读非常重要, 它使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现在我们有了收录机、电视机, 大大增加了听英语的机会, 但是, 朗读是永远没有机器能代替得了的。

旧中国的私塾先生就已经认识到朗读的重要性, 他们要求学生高声朗读《离骚》、《易经》、《三字经》、《增广贤文》、《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等优秀文学作品, 学生也觉得这是一种享受。古代中国人就是这样把文章写出来的。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现在有了很多语法专著, 对我们了解语言的结构变化有很大帮助, 但是, 光靠死啃语法是不能把文章写好的。著名语言学家朱光潜说:“我觉得初学外语者与其费那么大劲去死记单词, 做那些支离破碎的语法练习, 倒不如精选几篇经得起推敲的文学作品, 把它们读懂背熟, 真正消化成自己的营养, 这样就会培养起敏锐的语感。”世界著名的语言天才H·修得曼精通许多国家的语言, 他通常只用三到六个月的时间就能学会一门外语, 而他主要的方法就是朗读, 他每天都要大声地反复朗读外语文章。疯狂英语的创始人李阳, 也倡导最大声、最快速、最清晰地朗读英语, 直至脱口而出。

朗读应该在泛读的基础上进行, 在阅读一篇文章时, 可以根据自己的心情, 时而默读, 时而大声朗读。但一定要有一种旁若无人之慨。也就是说, 要全神贯注, 千万不能开小差。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美国一位世界女子网球冠军威尔斯·摩第夫人 (Wills Moody) 练球每天只练六局。她说, 如果疲倦了还继续练, 只会起到巩固错误动作的作用。这话对朗读也同样适用。因此, 笔者认为,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或者学生自己朗读的时间不宜过长, 最多不超过半小时, 而且要聚精会神, 一旦疲倦或脑子开小差就立刻停止, 以免巩固错误的语音语调。在朗读英语时, 不仅要眼看词句, 口读语音, 而且还要耳听音调, 脑思形义, 把发音器官、听觉器官、和大脑神经都调动起来积极参与, 构成综合的训练方式, 有助于建立起词形、声符和语义之间的联系, 有效促使英语语感的养成。

语言的存在都是以语音为基础的, 语音教学是朗读教学的起点。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之前, 必须对他们进行严格、规范的语音训练, 否则, 要求学生准确、流畅地朗读就成了一句空话。准确朗读就是音调标准, 吐词清楚, 不漏词, 不添词, 不颠倒词序, 意群划分正确, 停顿恰当;流畅朗读就是音调标准, 语速适宜, 节奏适当, 流利顺畅, 读出抑扬顿挫, 读出英语的韵味来。要达到这个目的, 帮助学生打好语音基础就显得非常重要。首先, 教师要教学生学会音标, 掌握拼读规则, 能独立拼读单词, 让他们知道单词的重读与非重读的读法, 失去爆破和连读的读法, 句子的重读规律。如短语half an hour ago, first of all, it is over a year, after all等, 要像读多音节词一样读, 不能分成一个一个读。如果学生不会连读, 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口语水平和听力水平的提高。在朗读教学中, 教师应该给学生做示范性的朗读, 最好还播放课文录音, 要求学生认真听, 遇到那些较长的句子或者有短语连读的句子, 应该多放几遍, 然后让学生反复模仿跟读, 向学生强调朗读的要求, 要求他们注意语音语调、不完全爆破、单词重音、句子重读、意群停顿、连读等。在这期间, 教师要在全班走动, 如发现学生的语音语调错误, 要及时给予纠正。让学生在学习、模仿的过程中达到朗读流畅的目的。同时, 还要教学生学会运用面部表情、手势等肢体语言, 做到声情并茂, 使朗读变得更加生动、活泼。

古人说:“读书不知义, 等于啃树皮。”朗读除了需要有扎实的语音功底外, 还应该有较强的理解能力, 能正确理解所朗读文章的内容。因为理解是朗读的基础和前提, 只有理解了文章的内容, 才能通过朗读准确传达文章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朗读, 有助于增强记忆, 更快、更有效地培养语感, 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因此, 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打好语音基础, 而且还要教他们学会如何分析句子的基本结构, 掌握一些常用的翻译技巧 (如:直译、意译、增译、省译等) , 准确理解句子或短文的意思。

对那些英语成绩优秀或者有语言天赋的学生, 教师应该帮助他们选一些英语课外读物作为朗读材料。选材要根据他们在不同阶段的程度, 难度要适中, 既不要太难, 也不要太容易, 太难会使他们失去信心, 降低求知欲;太容易引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更不会激起他们的求知欲, 甚至有可能使他们骄傲自满。生词也不能太多, 如果生词太多, 会迫使他们不停地查词典, 既影响朗读的速度, 又影响朗读的乐趣, 不然就只能囫囵吞枣地读下去, 这样也会兴趣索然。另外, 选材最好选英美人写的以及论述英美人和事的作品, 不要选转译的作品和论述英美以外事物的作品。转译的作品在遣词造句上总比原著词汇单调, 句法变化少, 就像照片经过翻版一样, 色调层次总是没有原件好。描写英美以外事物的作品总不免出现一些外来语, 不适合初中学生学习。

朗读教学与语感培养 篇8

一、朗读语感及其特征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从朗读教学的实践来看, 朗读语感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直觉性

朗读语感具有直觉性特征, 即对语言中各种微妙复杂含义和表达效果进行直觉性领悟, 能在不假思索的状态中驾驭语言各要素。但这种直觉不是没有经过逻辑推理就有直接接受的感受、判断和认识, 而是建立在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感性经验积累之上的一种潜意识, 是在对语言的理解、认识基础上与自己的情感经历等整合起来之后的一种灵气和悟性, 只有经历从自觉到不自觉的过程才能形成。朗读语感好的学生在看作品的时候, 一方面迅速对文字符号直觉领悟, 另一方面又会在内心听觉上构建出有声语言声音形式的直觉设想, 这使他们在瞬间采用适宜的有声语言形式将内心的感悟外化, 使作品的精神内涵通过朗读得以完美体现, 使他们的精神境界得以升华, 从而完成他们的审美再创造活动。

朗读语感的直觉是天性, 更是修养。朗读语感直觉的形成虽然要求一定的生理、心理条件, 如健全的听觉、视觉、思维及发音正常等, 但这些只是朗读语感直觉形成的基础。语感直觉形成的关键是长期的积累和训练,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正确方法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获得关于语言的敏锐直觉, 使他们在接受语言的瞬间迅速领悟语言符号所表达的全部意义, 以及蕴涵的感情色彩上的细微差别, 并可以凭借对于语言内容及形式的敏锐感知, 驾驭语言信息的发出, 是形成提高语感直觉的重要方法。

2. 转换性

朗读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造性活动。它的创造性体现在朗读者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把作用于人的视觉的文字符号转化为作用于人的听觉的有声符号, 这种转化不是从文字到声音的简单对应, 而是朗读者全身心投入的精神活动。它首先要求朗读者真正进入作者的精神世界, 在看到文字的同时, 运用自己的全部感官积极联想想象, 既听到声音, 看到形象, 又触及情感;在理解、感悟和体验的基础上, 敏锐地捕捉文字作品的言外之意, 未尽之言, 潜在情味, 进行创造性的填空补缺;迅速、准确、传神地对语言文字进行组合加工合成, 完成符合听觉规律的有声语言的整合, 忠实、准确地表现作品的精神实质, 鲜明、生动地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其次, 朗读语感的侧重点是由文字符号转化而来的口头语言声音形成的语言流, 它要求朗读者对语流的各个层面有敏锐的洞察力、辨别力和驾驭能力, 声音高低、轻重、长短、明暗变化细腻准确, 语句、句群、段落、篇章语意表达恰如其分, 情感色彩分寸把握细致入微, 文体、语体语言样式选择恰当得体。同时还要掌握有声语言的表达规律和技巧, 恰当使用停连、重音、语气、节奏等方法, 运用千变万化、生动传神的有声语言描摹作品, 传情达意, 使朗读具有生动感人的艺术效果。

3. 情感性

一方面, 语文教科书中多数文章是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 它们是情感的负载者, 字里行间凝聚着强烈的人间真情。另一方面, 传情达意是朗读最重要的功能, 朗读时从文学作品到声音作品的转化主要依靠情感的力量, 朗读感染人、教育人的社会功能也由此体现。朗读作品的突出特征之一是对作品情感的辨别、领悟与表现。朗读从理解认知入手, 借助想象, 迅速引发积聚情感, 并使有声语言始终伴随着准确、具体、细腻、复杂变化的感情。

新课标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朗读语感要求的不仅仅是情感体验, 还有情感释放。它不仅要求敏锐感知书面语的含义、情调、感情、韵味、作者的心情和情感, 而且要有表现这种含义、情调、感情的有声语言敏感和灵性, 心随人走, 声随情动, 使理解与表达完美统一。

二、朗读语感的培养方法

朗读语感是语言的一种社会现象, 是人们在千百次的语言实践中逐渐形成的, 它虽以直觉形式存在, 却是建立在有意注意的思维积累之上, 建立在丰富的语文知识和大量感性经验积累之上的。朗读语感的形成是在朗读实践中获得的。而目前中小学语文课的朗读教学大多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 朗读创作方法的指导非常薄弱, 经常是照字出声, 有声无情, 缺乏内心感受和体验, 表达效果较差, 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更不用说培养学生的语感了。针对这一现象, 我认为目前的语文课应加强朗读教学, 培养学生正确的朗读方法, 提高他们的朗读技能, 并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语感。

1. 强化语言感受能力

朗读是一种愉悦身心的艺术审美活动, 而“审美的根源在于感受力”。声情并茂地朗读根植于朗读者对作品所反映的意、理、情、趣、蕴的深切灵动的感受, 即朗读作品时能透过文字符号感觉到文字所代表的客观事物的存在, 从而产生内心反应与体会。它要求对文字符号高度专注和敏感, 集中精力, 能动思维, 调动所有的感觉器官迅速接受文字符号的刺激, 辨析词语的意义、判断情感色彩;置身于作品的情境之中, 借助自身展开联想想象等一系列思维和感情活动, 切身体验作品人物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 把抽象平面的词语变成形象立体的画面和流动的情感;同时将这种感受和对作品的理解相结合, 使理解感受不断深化, 从而深刻把握作品的形象、思想和感情。这一心理过程是朗读创作的桥梁和基础, 这种全身心投入的体味感悟作品的语言实践活动反复进行, 是一种感性经验的积累过程, 对提高朗读语感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2. 强化情感体验与表现

在朗读语感直觉中, 情感往往表现为对作品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审美产生情感共鸣和情感愉悦后所迸发出的一吐为快的表达欲望, 以及朗读过程中呈现的激情状态。这种积极活跃的心理状态是朗读不可或缺的, 没有这种有声语言应有的状态, 朗读必然是冷漠的、懈怠的, 只能是字形到字音的表层转换。因而在朗读中应充分利用直觉思维的力量, 启动学生情感的闸门, 使他们在反复中丰富情感积累, 形成情感鲜明的良好语感。

“笔锋常带感情”是文学作品的魅力所在, 但这感情蕴涵在字里行间, 只有通过体味、感悟才能把握住。朗读则进一步要求在意会的基础上言传, 它所具有的直觉可感性使它比文字语言更能生动细腻地表现人的思想感情。朗读教学应注重从文本入手加强情感敏感度的引导与训练, 使学生感同身受, 产生情感体验, 并在理解感受与表达过程中使情感的感受力、分辨力、表现力得以提高。教师要指导学生从作品每一句话所包含的语义要素分析入手, 揣摩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态度情感;立足全篇, 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的起伏变化的发展轨迹。要引导学生运用联想想象的方法, 调动自己的所有感觉器官体验作品, 结合个人生活阅历和生活、知识积累激活自己的情感, 以深刻理解感受作品的思想感情并与之产生共鸣和交融;给予学生情感表达技巧和方法的点拨和指导, 使学生的朗读达到鲜明生动的思想感情与丰富多变的声音和形式的完美统一。

3. 强化朗读技巧的传授和运用

朗读是创造性的艺术活动, 这种创造不仅体现在能动理解感受作品上, 更体现在能用声音传情达意、引人入胜。而朗读技巧的正确使用为有声语言的构思和传达提供了重要方法, 是完美表现作品之精妙的必不可少的要素。只有正确使用停连、重音、语气、节奏等技巧对有声语言进行艺术加工, 才能使作品思想感情表达得更准确、鲜明和生动。例如恰当使用停连技巧, 能在文字语言序列转化为声音序列的过程中根据思想感情的变化整合词语间的疏密关系, 断连好词句, 使表情达意完整清晰;确定并强调好重音使语句内部词或词组关系主次分明、语言目的清晰明确;处理好每个语句思想感情色彩和分量变化的声音形态, 使朗读声音多姿多彩, 细腻丰富;使用节奏技巧, 能够在把握全篇作品思想感情波澜起伏变化的基础上使声音形式形成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回环往复, 形成美感。教师不仅要娴熟掌握使用这些技巧, 而且要教会学生, 让他们在朗读实践中掌握以声传情的多种方法, 并在朗读训练中反复使用, 于潜移默化中在头脑里形成丰富的表达形式仓库, 从而在使用时得心应手, 招之即来。

指导朗读培养语感 篇9

语感训练,离不开通过书面语言理解他人的思想感情的阅读过程。对学生来讲,通过书面语言的理解阅读过程,除吸取知识、提高认识、发展智力、丰富思想、陶冶感情之外,还要掌握阅读方法,学会阅读,提高独立阅读能力。

朗读是一种多感官参与的以声释义的活动。但是,我国的语言文字丰富多彩,魅力无穷,要达到“语语悟其神”的境地,还需凭借朗读时的节奏、声调、语气、情感等来加强感知。因此,教师要不断加强对朗读这一重要语感培养途径的指导。

一、字斟句酌,深刻理解

对文句内容和情感的深刻理解是读好的前提。有的语句含义深刻,要读得好,确切把握语感,就必须先准确理解语句的深层含义。如四年级下册《趵突泉》一文中有这么一句:“假如没有趵突泉,济南会失去他一半的妩媚。”在学生预习时,不少同学对它疑惑不解:“怎么是失去一半的妩媚?这句话又有什么含义?”在引导学生阅读理解时,我便紧抓这一既是重点又是难点的句子细读赏析。“妩媚”是姿态美好、可爱的意思。这“一半”不是刚好二分之一,而应是“很多”的意思。因此这句话是说:假如没有趵突泉,济南会失去它很多的美。进而领悟句子的深层含义,作者着力赞美了趵突泉的美,强调了趵突泉在济南美景中的重要地位。在学生通过细读初步理解句子含义之后,我顺势而导:“这样,我们要用什么样的语气来朗读这句话呢?”学生不难回答应用赞美的语气来朗读,于是我便指导学生如何用赞美的语气来读这句话。这句话虽是在赞美趵突泉,但它不是直接的赞美,而是用假设的形式,以退为进的方法来强调趵突泉的美。因此,朗读时语调不宜过高,特别是前半句“假如没有趵突泉”,语调应平缓些,而后半句“济南会失去它的一半的妩媚”,语调要有所提高,且要用绝对肯定的语气来读,同时重点词“一半”要加以突出。这样的朗读训练产生了先抑后扬的效果。为了让学生更恰如其分地把握朗读的情感,我便做了恰当的范读。这样,学生朗读时对情感的把握已能达到要求,也就达到了语感训练的目的。

二、比较朗读,准确把握

课文中有些语句,直接读它,往往难以确切理解其义,用比较法朗读,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四年级上册《猫》一文中有这么两句:“说它老实吧”和“说它贪玩吧”,学生很难准确把握其义。我便出示两组句子,让学生反复比较朗读。

(1)它很老实。说它老实吧。

(2)它很贪玩。说它贪玩吧。

通过比较,学生就不难体会到:“它很老实”只讲猫老实,是完全肯定的,而“说它老实吧”除了讲猫老实外,还带有其他的意思,是不完全肯定的。同样,“说它贪玩吧”也不仅仅讲猫贪玩,还带有其他的意思。因此,文中的两个句子都应用不完全肯定的语气来读它。

也有的语句,读的语气不同,语意会大为不一,甚至完全不同。例如六年级上册《穷人》文中描写桑娜内心活动的句子:“……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学生在朗读时总没把握语气,我便让学生分别用肯定和疑问两种语气来朗读,并进行比较,学生惊讶地发现,用这两种语气读出的语意截然不同,我再引导学生注意句末的感叹号,让他们明白应用肯定的语气朗读,学生也正确理解了句意,达到语感训练的目的。

三、听读揣摩,加强感悟

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离不开其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教师的指导固然重要,但真正达到语感训练的目的,更需要学生不断的、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学生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形:教师刚指导后的朗读,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要求很容易达成,但过后再读便“走调”了。这时,教师得及时提醒,唤起学生对某一具体句段的语言感觉的记忆,并经常进行语言实践,使语感培养成为一种常态训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听读机会,让同类语言现象不断重复出现,从而以这些经验为基础,自行感受其义,领悟其神,把握好语感,达到触类旁通、学以致用的目的。

例如教学三年级下册《燕子》一课,在学生通读全文后,燕子的形象一下子就浮现在学生的脑海中,但让学生对燕子进行描述时,学生只是将文中一些词语进行叠加堆砌呈现,毫无细致描述与感情参与。这时,我用播放录音和声情并茂的朗读、指名读的方法,让学生全神贯注地投入朗读所创设出来的情境中,在情境中听读揣摩燕子的形象与文章所表现的意象准确而全面地展现在学生积极的学习活动中,语言感悟水到渠成。

阅读是语言和思维的统一过程。它既是逻辑思维过程,也是形象思维过程,要对作品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推理、判断、比较、归纳的逻辑思维活动,尤其是文学作品进行联想、想象的形象思维活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朗读训练,在语言实践过程中发展语感,就能为正确理解并欣赏作者是如何表情达意、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提升语言感悟与表达能力。

上一篇:回归原点策略下一篇:成矿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