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朗读教学刍议(精选12篇)
高中语文朗读教学刍议 篇1
一、教学现状:忽视朗读教学
朗读,是通过富有艺术感染力的声音把作品的内容准确、鲜明、形象地传达给听众。朗读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在现在的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忽视朗读的现象。学生一旦进入中学阶段,特别是高中,朗读教学就失去其应有的地位,成为一个被人忽视的领域。
二、朗读的意义
在《说文解字》一书中对“朗读”是这样下的定义:“朗,明也”,“读,诵书也”。由此可知,朗读,就是用清晰明亮的声音诵书,宋代大学者朱熹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由于朗读是清晰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是多种器官的协同活动,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让学生适时进行课文朗读至少还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突出作用:
(一)有助于学生牢固掌握语文基础知识。
文章是由一个一个的汉字组成的。而学生朗读课文,有助于学生牢固掌握课文中每一个汉字的音、形、义。
(二)有助于学生深入领会课文内容。
特别是在诗歌、散文、文言文作品的教学中,朗读更显得至关重要。学生朗读课文的过程,就是一个与作者进行感情、思想交流的过程,朗读的遍数越多,与作者进行的感情、思想交流就越深入,越有利于学生领会课文内容。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较强的语言感悟能力。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教学中,让学生经常朗读课文,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就会越来越强,从而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整体提高。
所以,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应重视学生对课文的朗读,也就是要充分利用一切适当的时间来让学生朗读课文。
三、具体措施
继承传统语文教学中精华,结合语文教学的实际,应是我们搞好高中语文朗读的有效途径。
(一)明确朗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必要性。
首先,朗读于个人而言是学生对文章的自我解读、感受和理解,有利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其次朗读于教学中具有调节节奏、对话交流的作用,能很好地实现师生间的互动及课堂氛围的调整,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二)朗读时目标要明确、具体。
朗读前应给学生一定的要求或目的。在学生初读前,教师可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读顺课文,也可设计几个简单的思考题,让学生有目的地朗读。
(三)朗读时方法要灵活、多样。
朗读的形式纷繁多样,不一而足,但各种形式的朗读有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为能准确指导学生朗读、点燃学生的朗读兴趣、激发学生的朗读感情、促进学生的朗读训练,教师可以借助于丰富多彩的朗读方式,如齐读、单读、一个接一个读、对读、分角色读、赛读、录音朗读、表演朗读,等等。
1. 范读。
当需要激情引趣或学生读得不到位时,宜用范读指导。首先教师的范读要正确标准。我教戴望舒的诗歌《雨巷》时,就自己示范朗读。那优美的朗读声使学生深受感染,他们马上产生了朗读的热情,情不自禁地读起来,从而自然而然地进入诗歌的境界中去。但是,范读只能起“示范启发”作用,而不是让学生机械地模仿,因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节课中范读不能太多,要尽可能多地留些时间让学生自己练读。
2. 美读,即表情朗读。
教师可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比照感悟。如我在教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时先提问学生朗读,当学生无法读出那种少年同学以天下为己任的革命情怀时。播放录音,借助录音使学生感受那幅绚丽的湘江秋景,体味“到中流击水”的壮志豪情。
3. 自由朗读。
要求学生有感情地自由朗读课文,多读才能把握作者的感情,读者的感情可以体现出对课文的理解程度。教师要指导学生,用心去感知课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走到学生中间去,和他们一起参与学习,这样学生学起来更有兴趣。
4. 分角色朗读。
这种朗读方式对于戏剧作品和小说中的对话描写的语段较合适。如我教《庄周买水》这篇故事新编时,请几位朗读水平较好的学生来分别朗读文中的人物的语言,这些学生的声情并茂的朗读使全班同学进入了情境,尤其是无奈的庄周、“西装笔挺”的办事员、“长发披肩”的女秘书、打着官腔的吴主任,《涸辙之鲋》令同学们拍掌叫好,从而也深刻地体会了文章的内涵。
5. 配乐朗读。
可以营造情境,能使学生尽快进入角色,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进行配乐朗读时,应注意乐曲的意境、格调和旋律,它们应与课文内容相协调。配乐朗读的乐声不能太响,以免产生负面影响。如我在教授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就选择班得瑞的《寂静森林》作为背景音乐,轻柔、舒缓的乐曲营造出淡雅的氛围,朗读时读出轻柔、深沉、淡淡的忧伤之韵,使学生在熏陶中领会到诗人与康桥的依依惜别之情。
6. 表演朗读。
这种方式适合于戏剧作品。如在教《一块钱国币》时,我就采用了这种表演朗读的方式,课堂效果极佳。
7. 诵读,即背诵。
这种朗读方式适合于古诗文教学。这样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增强语感,积累名言佳句,陶冶思想情操,培养写作能力,养成高雅气质。
8. 齐读。
当需要渲染气氛、推波助澜时,宜用齐读。如《赤壁怀古》则由男同学齐读,读出一种豪放、慷慨的气势。《雨霖铃》则由女同学齐读,读出一种婉约、清新之韵。《致橡树》则可以男女生分角色齐读,形成对读。但要慎用齐读,齐读虽有造声势、烘气氛,对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集体观念有益,但也可能产生“滥竽充数”和唱读的不良效果。
每种形式的读放在不同的环节,它的作用又有区别,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朗读训练过程,科学合理地选择好每一环节读的形式,让它们各尽其能。
(四)保持朗读的合理性和连续性。
语文学习是一个漫长而螺旋上升的一个过程,在这过程中,应注意朗读在其中的连续性和合理性,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要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一般训练到实用训练,循序渐进。同时,我们还要认识到教学生朗读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应常抓不懈。端正对朗读教学的思想,并把它很好的运用到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去,才能扬长避短,提高我们语文教学水平和质量。
总之,只要我们教师能够正确认识朗读教学,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用心指导学生朗读,科学地进行朗读教学,师生的朗读就能具有声情并茂的节奏,和谐婉转的韵律,呈现出作品的声音美、神韵美,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中学语文.语文学习.教育学.
[2]语文教学通讯.语文教学研究.
高中语文朗读教学刍议 篇2
学生的朗读水平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的水平。张志公先生指出:“要想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根本问题是教师”“教师应当具有扎实的基本功,要有广博的学识,见多识广,要掌握科学教学方法。”因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花大力气,加强教师的继续教育,对全体语文教师进行朗读专题培训,加大语文朗读教学的教研力度,开展朗读教学方面的经验交流,鼓励教师探索、尝试,进行朗读教学实验。
二、创设轻松有趣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
有人说:“一次成功的朗读,胜过一百次蹩脚的分析。”一堂声情并茂、娓娓动听的朗读课,能丰富学生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给人一种艺术的氛围。出色的诵读就如同一首词曲兼美的歌,营造出令人沉迷的艺术氛围。而轻松活泼的氛围是学生发挥积极主动性的前提,老师应以平等、宽容、友善的心态对待学生,让学生的身心自由地表现和舒展开来,培养学生对自己朗读能力的自信。《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朗读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自由地朗读课文,读出自己的感受和个性,创设敢读的氛围,激发朗读的兴趣。
三、做好示范,加强朗读指导
刍议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篇3
【关键词】语文教学 朗读 阅读
在阅读教学中,把朗读与理解截然割裂的现象并非罕见,分析前读一遍,讲解完后再朗读一遍,甚至根本没去理解,就要求学生读出感情来。然而教学实践中的朗读却存在着很多问题。试以自己的观察与思考谈谈这些问题及优化朗读教学的对策,共同搞好语文教学。
一、朗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朗读的时间不够充分
充斥于语文课堂的“讲问教学”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一节课40分钟,学生朗读的时间却不到5分钟,朗读练习往往是来去匆匆,如雁掠过,且又“雁过无痕”。如预习性的朗读,要求学生读通课文,读准生字新词,但实际上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连一遍课文都未读完,教师就“啪—啪—”鼓掌示意学生停下,马上转入下一程序,朗读成了教学中的一个过渡环节而已。
2、朗读的目的性不够明确
甲生读了乙生读,男同学读了女同学读,看似热热闹闹,其实读前没有要求,读中没有指导,读后也没有及时评价反馈,学生只是被教师驱赶着为读而读,没有用心、用情去读,而是有口无心地“念着经”。这样的朗读事倍功半,而且容易导致学生做事心不在焉、缺乏目的性。
二、搞好朗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1、理解与朗读相互依存?
一次,听一位教师上《春》一课,仅仅理清了文章脉络后,她就要求学生读出感情,还说:“春天的景色这么美,请大家美美地读出来。”为何“美美”,景色美又在何方?课后,我问学生:“景色美在哪儿脑中有画面吗?”“哪些词句写出了景色美?”学生茫然不知所措。诚然,我们的祖先有“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古训,但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在瞎弄里摸索,自悟自得的毕竟是少数。所以朗读要以理解为基础,通过朗读又可促进对文章的感悟品味,它们相辅相成的,必须有机结合。一次我上《鸟的天堂》,其中有一句:“这是一棵大树。”我请学生试读,提醒他们:“怎样才算正确地读?”结果,有的把重音落在“这是”上,有的一见“大”字,就把重音落在“大”上,显然,对上下文的理解还未到位。于是,我引导学生再读上下文有关句子,弄清楚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经过比较,学生才恍然大悟,应重读“一棵”,从而强调上文说的“许多棵”、“二棵”都是错误的。朗读到位了,对榕树之大体会也更深了。
2、精选练点,锤锤有声
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叫做“美读”,“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然而真正能读出感情来并不容易,需在朗读技巧上作必要的适当的指导,如停顿、轻重、缓急,语气等等。但这些指导不可能课课皆有,次次具备。因此,要精心选择朗读训练点,每次训练有个侧重点,锤锤敲打,锤锤有声。如《桂林山水》中的“啊”的读法,可进行音变、气声的训练。“啊”的具体读法是:“静啊(nga)、清啊(nga)、绿啊(ya)、奇啊(ya)、秀啊(wa)、险啊(na)”。还可告诉学生,随着读“啊”字,气流也轻轻带出,以达到“以情带声,以声传情”之功效。《山里的孩子》文质兼美,行文活泼流畅,语言颇具层次美、节奏美、形象美,是进行朗读节奏训练的较佳课文。“满山遍野/都有/他们的脚印,/在山冈/在竹林/在小溪,/在草丛……/”前半句读得稍重且慢,“在山冈,在竹林,在小溪”要读得轻快而短促,读出明丽清脆,“在草丛……”要读得渐慢渐轻并有余音,体现省略号的余味无穷。这样读,“大珠小珠落玉盘”,叮当有声,错落有致,读出了语言的韵味,读出了语言的音乐美。
3、形式多样,合理运用
朗读的形式纷繁多样,不一而足,但各种形式的朗读有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当需要激情引趣或学生读得不到位时,宜用范读指导;当需要借助读来帮助学生分清段中的内容、层次时,宜用引读;当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课文时,宜采取分角色朗读;当需要渲染气氛、推波助澜时,宜用齐读……但要注意的是:(1)范读只是引路而已,只能起“示范启发”作用,而不是让学生机械地模仿,因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必须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因情而自得,按“得”去朗读。一节课中范读不能太多,要尽可能多地留些时间让学生自己练读。(2)慎用齐读。齐读虽有造声势、烘气氛之妙用,但也是“滥竿充数”和产生唱读的温床。(3)每种形式的读放在不同的环节,它的作用又有区别,如范读与学生的试读,先后次序互换一下,它们各自所担负的任务、执教者要体现的目的意图也就不同。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朗读训练过程,科学合理地选择好每一环节读的形式,让它们各尽所能。
4、扩大朗读训练面
朗续训练,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全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特别是低段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短,单调的阅读方法只会使学生读得口干舌燥,昏昏欲睡。要适当地创设情境,创设气氛让学生愿读、乐读、争着读。如学生朗读时放些相应的背景音乐,有时请学生配配画外音,也可把学生的朗读现场录音进行比赛等等。有一次,我教《桂林山水》一课,在理解的基础上,我跟学生说:“桂林山水风景秀丽,经常有外宾慕名前来一睹它的风采,谁能做个出色的导游,为外宾介绍”学生情绪高涨,跃跃欲试,我顺势引导要想做好导游,首先要把课文读熟,并要读出感情来——读出桂林山水的优美,这样在介绍时,才能眉飞色舞,生动精彩,让外宾听了赞叹不已。几句话激活了学生的读书欲望,连平时不爱读书的学生也有滋有味地朗读起来。每个班的学生都不是整齐划一的,其水平、能力都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在朗读教学中也应体现层次性。复杂程度不同的语段要因“材”而读,对不同要求的朗读练习也应量“材”录用,对朗读的评价也要因人而评,让学生多一些成功的喜悦。同时,多为“丑小鸭”创造“登台亮相”的机会,要知道美丽的白天鹅也有“丑小鸭”的经历。
三、“读、思、议、导”结合法
阅读教学不能仅限于现成的教材,那样学生的阅读量会太少,阅读面太狭窄,学生的视野放不开。但教师可以利用现成的教材教会学生阅读方法,让学生利用课堂中学到的阅读方法延伸到课外。在一般阅读课文的教学中,应该力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按照让学生“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最后由教师“点拨引导”的阅读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就是让学生先把课文“读一读”,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能发现问题,做到整体感知课文所要表达的一个大概意思是什么;然后让学生“想一想”作者写这些内容的目的是什么;再“议一议”,不仅要找到以上问题的答案,还要“议一议”你对哪些问题或哪个句段、人物、环节感兴趣,感兴趣的原因是什么?最后教师针对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点拨、引导,使学生不仅能解决课文中的问题,而且有一个明确的阅读思路,掌握了这种阅读方法,学生对阅读课文的理解会感觉轻松许多。以前那种教师满堂讲、满堂问的注入式教学方法需要5课时才能解决的问题,现在只需1课时学生就能轻松驾驭。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就会感到阅读量的不足。
例如,在学习了《七颗钻石》这篇童话故事之后,同学们主动找来许多童话故事进行阅读。《大灰狼》、《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许多童话故事和故事集纷纷在同学们中传阅。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扩大了学生们的阅读量,还大大拓宽了学生们的视野,更可喜的是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一个大幅度的提高。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刍议 篇4
一、范读激情, 培养兴趣
“范读”是教师从教材中感受、理解作者的情感, 把无声的语言文字通过有声的朗读来正确、示范地表达出作者情感的一种教学手段。学生的朗读水平与教师的朗读水平密切相关。因此, 教师的示范朗读显得极其重要。
如我在教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一课时, 用低缓有力但充满对天上宫阙的向往的语气, 范读词的上阕, 教室里一片寂静, 老师的范读早已带着学生入情入境。当读完下阕时, 教室里沉寂片刻, 继而响起热烈的掌声, 当我让学生自由练习朗读时, 学生读得十分投入。
可见, 教师声情并茂的精彩范读, 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视其人、如入其境。学生的思想感情就会随教师范读时抑扬顿挫的语调、语气、语态等的变化而活跃、激扬, 和作者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这样, 学生就会表现出一种情绪上的冲动, 产生一种强烈的先读为快的欲望。在教师范读的过程中, 学生通过联想、揣摩、想象、领会、体味等活动, 就可以感受情景交融之美, 体味浓郁的诗情画意, 领会到作者对美好新生活的追求, 这样既增强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 更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培养。
二、加强体验, 注重感受
当学生对书中的情感有了自己的亲身体验时, 就会与作者产生强烈的共鸣。教学中, 教师应创设多种情境, 使学生与作者心灵相融。由于初中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等都很有限, 学生朗读课文时的情感体验将会受到许多阻碍, 而要消除这种阻碍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借助现代教育技术中的视听媒介。如在教学《海燕》片段时, 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营造教学情境, 在将抽象的文字转化为生动形象的画面的同时, 还配上了动听的背景音乐和声情并茂的朗读, 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随着音乐、朗读、画面的变化, 情绪不断高涨, 获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点拨技巧, 个性朗读
朗读是一种艺术。经过精心点拨, 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小小朗读家。在平时的语文课堂中, 我并没有刻意地向学生灌输朗读技能, 而是选择描写精彩的句段、富含哲理的句段或富有抒情性的句段, 进行点拨、渗透。
(一) 描写精彩的句段
在平时教学中, 我十分注重筛选课文中运用排比、比喻、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的句段, 进行朗读指导。如鲁迅先生的《雪》这篇优美的散文, 是一篇很好的朗读素材, 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在读中感受江南雪的滋润美艳, 感悟朔方雪的战斗不止的精神。在实际训练中, 着重让学生掌握不同的内涵采用不同的读法这一基本技巧。
(二) 富含哲理的句段
课文中有些句段蕴含深刻的哲理, 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思考、讨论, 然后理解、领悟。如冰心的《谈生命》一文中有一段话, “要记住: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如海, 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 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学生只有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这句话的深刻含义:生命要不断地努力、不断奋斗, 积极向上, 才更有意义。
(三) 富有抒情性的句段
课文中有些句段, 比较集中地抒发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具有较强的抒情性。比如牛汉的《我的第一本书》一文中:“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 如果不写, 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 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这句话体现了作者对第一本书的敬重、珍爱之情。选择此句让学生反复朗读, 读中感悟作者复杂的情感, 也让学生懂得珍惜现在, 努力学习的重要性。
由于学生性格不同、兴趣有别, 他们在选择朗读内容、形式时, 就会有所差异。因此, 朗读教学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 从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为着眼点, 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尊重学生不同的感悟, 倡导个性化朗读。
如在教学《春》一文时, 我先鼓励学生说说春天带给自己的感受, 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读出自己对春天的独特感受。当学生朗读展示时, 有的读得欢快, 有的读得喜悦, 有的读得激昂, 有的读得平缓……不论是好是坏, 那是学生自己的感受, 学生读出了自己的个性!
文本不是“僵死”的, 它可以在学生个性化的朗读中被“活化”, 教学中要倡导个性化朗读, 让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自己的体会、读出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 从而读出个性。唯有如此, 才能把文本演绎得丰富多彩。
高中语文教学环节应重视朗读 篇5
内容摘要:传统的语文教学重视朗读。因为在朗读的过程中,朗读者能够渐渐进入诗文所创造的意境,积累知识,提高鉴赏与成文能力。但是在今天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朗读却越来越被忽视。本文从高中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的现状、朗读的作用和朗读的方法三个来方面分析,提出了在高中语文教学环节中应重视朗读。
关键词:高中语文 教学环节 朗读
中国传统的语文教学强调读。蒙童入学,文义不懂,先把《三字经》《百家姓》读得滚瓜烂熟。及至年岁既长,“四书”“五经”也往往读得倒背如流。这种“死读”当然有其弊端,然而这种“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在这朗读的过程中,读者能渐渐进入诗文所创造的意境,从而受到审美的教育,陶冶了精神情操,发掘了知识瑰宝,提高了鉴赏与成文能力。但在今天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朗读却几乎被忽视了,学生琅琅书声常常被教师的过分讲解所代替。课上“讲”得多,课后“练”得多,唯独“读”得太少,这不能不说是高语文语文教学的一个遗憾。所以,我们有必要让琅琅书声回到语文课堂上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朗读”也应受到一定的重视。
一、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朗读教学正在被忽视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阅读形式之一。它是把无声的文字化为有声的语言,再现文章思想内容的一种教学活动。朗读既是训练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基本手段,也是语文教学追求的目标之一。《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然而,目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在如今的课堂教学中不同程度地被弱化,学生朗读水平每况愈下。走进高中校园,很难听到“书声朗朗”。有一部分语文教师忽视了正课课堂上学生对课文的朗读。这些教师的理由是:高中学生在小学、初中阶段进行了大量的朗读训练,已经具备了朗读的能力,而高中语文教学时数有限,大多数课文篇幅又较长,因此就用不着在正课课堂上让学生来朗读课文,只要训练好他们的略读、速读等能力就行了。更有少部分高中语文教师,连学校安排给学生进行课文朗读的早读课时间也经常用来进行课文讲解、题目分析等教学活动。这样,学生在校就很少有时间甚至几乎没有时间来朗读课文了。但是到了高三复习时我们就会发现,不少学生对语文新教材所选文章内容还相当不熟悉,更有甚者,对于教师复习时提到的文章是否上过都不清楚。一旦遇到文言文经典篇目,学生只能说出少部分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及用法,翻译部分特殊句式,对文章内容也很陌生。特别是在名篇名句的背诵默写上,学生对于高中课文的记忆不深刻,一部分学生感觉自己今天背了,明天就忘了。但是对于初中的却不然,只要稍加复习,学生就能掌握得很好。究其原因与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忽视了课文的朗读,有直接关系。
二、教学过程中重视朗读的意义
(一)朗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高中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随着高中语文教改的深入,高中语文教材中诗文辞赋,经典美文的大量增加,培养语感的朗读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吕淑湘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没有“琅琅的读”,哪有“出中成章”?可是,朗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仍要进行严格正规训练,使学生朗读能力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二)、朗读有助于阅读能力的提高
在朗读之前,朗读者必须作好充分的准备。这些准备包括细读原文;充分揣摩体会并把握文章在内容、思想与情感等方面的特点。这一准备过程的实现,正好于不知不觉中锻炼并培养了朗读者的阅读理解能力。这种效果是其它教学手段难以达到的。因为朗读者在准备过程中始终是积极主动地在阅读原文,他的思维活动(尤其是情感活动)是异常活跃的,因而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试想,如果使用其他手段(如让学生默读课文),学生处于被动的位置上,难以调动自己的积极性,也难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那么他能很深入地理解文章吗?教学过程中只有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才是能动的。我在上《再别康桥》《雨巷》《荷塘月色》等课文时,就充分运用了朗读这种教学方法。我先给学生们范读了一遍,尽可能按自己的理解读出作品的内涵和韵味,然后给学生补充了一些简单的朗读知识的方法。很快,学生的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他们对课文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都跃跃欲试,想使自己置身于课文的情景里。接下来我要求学生们自由地朗读课文一刻钟,并且尽量读出体会到的作者的情感。一刻钟后,起来发言的学生已经能够大略地把握住文章的感情基调。然后我叉请三四位同学朗读重点段落,其他同学纠正他们朗读中的错误(包括字音、停顿、重音及感情等),最后在学生已经清楚地认识到了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基础上,我进一步讲解朗读的要领,并把名家的朗诵放给大家听,让同学们在比较之中再次深入地体会把握文章。这样,学生们在愉悦的鉴赏气氛中很快理解了文章的内涵。所以,朗读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朗读也是高中阶段记忆,积累知识的有效途径
在语文教学中,我国的传统方法是:多读,多背,熟能成诵,烂熟于心。荀子在《论学》中说:“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意思是采用反复诵读把所学的东西贯穿起来记忆,用深入思考把所学的东西贯通起来理解。北宋教育家张载也说过:“书须成诵,则学进矣。”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些名言都点明了朗读在读书中的重要意义。
高中语文教材中诗文辞赋的大量出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过分强调理解,默记来背诵还是远远不够的。经验证明,我们记忆知识,朗读,吟咏的效果远比默记,理解要好。高中学生处于青少年时期,正是博览强识的好阶段。多读多背,反复朗读,刺激大脑,加深记忆,读得多了,积累声音的语言材料,形成良好的语文素质,从而提高语文能力。如对《滕王阁序》《阿房宫赋》《逍遥游》等文章的学习,如果我们只是理解,默记,不知这样一文章什么时候学生才能学会。如果我们用朗读的方法,就会迅速地把这篇古文背下来,其中的许多难点也会迎刃而解。
(四)、朗读有助于写作能力的提高
朗读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激起读者强烈的审美情感。这些情感使朗读者有一吐为快的冲动,于是他们或找人倾诉,或提笔著文,而后者正属于创作活动。因此,朗读实际上激起了读者的创作欲望,并使之很快进入创作状态。可见,朗读与写作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特别是情感体验丰富的同学,往往读着读着,心里就有了某种感受,他可能会提笔记下这瞬间的心理活动,而这实际上正是在锻炼写作能力。久而久之,他的写作能力也会逐渐提高。
三、如何开展行之有效的朗读教学
首先,把握好朗读的时机,读出兴趣。
高中课堂,一般都注重精讲多练,但经常这样,学生会变得无精打采,死气沉沉,而如果调节时积极引导学生朗读,课堂上便如注入了“源头活水”,课堂气氛便活跃了许多。再者,高中学生的生活节奏本来就快,各种学习压力让他们苦不堪言,课堂上的大声朗读可以使他们将心中的抑郁苦闷释放出来,也让他们从中感受到读书的乐趣。
其次,要灵活变换多种朗读方式,读出新意。
单一的朗读方式,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因此,课堂教学中,朗读方式要丰富多样,不拘一格,既可教师范读,配乐朗读,也可全班齐读,学生分角色读等等。而选择与变换朗读方式,应该考虑到文章的体裁、题材、风格、意境、语言等方面的具体特点,比如说,长篇叙事诗或小说,带有多个人物角色且多有人物对话描写的,可以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式,以促进学生对人物性格形象的感知与理解,如孙犁的《荷花淀》一文,“相约探夫”这一节,就可采用分角色朗读这一方式,通过朗读,四个青年妇女鲜明的个性特征,得以生动地展现出来。而近体诗,如绝句、律诗等则可采用个别读或齐读的方式,有利于体悟作品的情感,又如,婉约词,情感细腻,适合女生个别读,豪放词,境界奔放粗犷,则适合男生读或齐读。交错运用多种朗读方式,可提高学生朗读兴趣,也可促进学生与文本深入对话。
第三,朗读中,要指导学生理解文意,读出作品的真情。
古人云,“诗缘情”,“情动而辞发”。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正确把握文意,感悟作品美好的情味。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豪迈奔放之情,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的淡雅闲情,《项脊轩志》的绵绵深情等,都应在朗读中细细品味,方能读出真情。当然,作品中所蕴涵的情感不同,朗读时语调的轻重、抑扬和舒缓的变化也就不同。如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全文的感情基调是悲愤和沉痛的。开头,作者用了一个长句点明烈士遇害的时间、地点和“我”的沉痛心情。那么朗读时就宜用缓慢而低沉的语调,以表达出作者沉痛的心情。而当作者写到当局的凶残和卑劣时,用了一连串的短句,朗读时,就应用高亢、激越的语调,以表达出作者的愤激之情。
正因为欠缺,所以更需要努力;正因为有遗憾,所以更要看到完美的前景。让我们在朗读中感受语文之美,让我们乘着朗朗书声的翅膀从过去到现在在语文的世界中遨游,读出过去,读向未来。
参考书目:《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实用全书》
《中学教学小百科》
高中语文朗读教学刍议 篇6
【关键词】语文;教学;朗读训练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可以概括为:正确理解和运用我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培养语文能力应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功夫,而听说读写这四个方面能力的训练不是孤立的,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但是在教学中存在着重视写的训练,轻视其他方面训练的情况,尤其是读的训练。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在语文教学中举足轻重。
一、朗读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习就会变成一件有趣的事。而当前的语文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让学生对学语文越来越不感兴趣的做法。如大量的机械的重复抄写之类的作业等,许多学生正在越来越远离语文。为此,语文老师在不断地探索、努力、尝试,让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加强朗读训练是让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的重要途径之一。尤其是低年级的语文教学。教材中有许多的童话、寓言故事等,通过教师的范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能够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二、朗读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写作和语言表达能力
前面提到“听说读写这四个方面能力的训练不是孤立的,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多读多听在阅读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多读,能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逐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并受到感染,受到教育。多听,能逐步培养起学生对别人朗读说话的鉴别、欣赏能力。学生在多读多听中进行思索,设身处地去体会蕴藏于文字背后的东西,他们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就会逐渐增强。在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一文时,读到写扫路老人的外貌时,我抓住重点词语来指导学生朗读:“他身穿一套褪色的衣服,足蹬一双棕色的运动鞋,正拿着竹扫帚清扫路面。”“瘦削的脸,面色黝黑,淡淡的眉毛下,一双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读完后我让学生说说老人是个什么样的人,学生纷纷发言:“他是一个艰苦朴素的人”,“他是一个对工作极其负责的人”,“他是一个善良的人”……接着我又让学生抓住人物的特点来描写自己熟悉的一个人。很快,就有学生写道:“我们的孙老师经常穿一件粉红色的风衣,她戴着一副眼镜,上课时,她总是慈善地看着我们,有时候她会从眼镜框外边向我们看,那一定是有同学没注意认真听讲。”学生朗读时还特意强调了“经常”、“慈善”、“有时候”、“一定”这几个词语。可见,朗读训练的作用还是不容忽视的。
三、朗读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
关于语感产生的心理机制,现代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语言的认识是一个同化与顺应的过程。所谓同化,即将图像纳入到固有心理图式(即认知结构),所谓顺应:指主体心理图式的改变,以顺从对象。语言的感知归根结底是人的认知结构对语言的同化与顺应,认知结构是一个巨大的语义场,过去的经验和知识总是以表现和词的形式保存着,并因之形成:表现系统的概念——词语系统,两个系统相互制约渗透配合,最终构成网络认知结构,在系统里,抽象思维则以表现材料进行想象语言符号进入主体的认知结构经过同化,顺应过程,感情材料受到了审美关照,概念性的词语被激活、唤醒。这样重复实验多次,然后达到自动化。如《桂林山水》一文中关于漓江的山水静、清、绿,奇、秀、险的描写,学生没去过桂林,所以他们没有感性的经验,只有通过观察书上的插图和有感情的朗读来让学生进入到美妙的意境中去。而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讲解词语的含义,分析文章的写法,修辞等,学生很难体会到桂林山水的美,背诵起来也会很困难。
四、朗读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传统的语文教学的思想性往往局限于政治思想道德灌输,这种教育又游离于语言文字的教学之外,使语文教学与思想教育变成“两张皮”,效果较差。同时,现实的语文教学中大量存在烦琐机械分析,缺乏人文精神的倾向。《语文课程标准》中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素养”包括“爱国主义精神、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科学的思想方法和思维品质”、“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等。语文作为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其蕴涵的人文素养,民族精神和历史的熏陶、感染、促进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人文精神应该成为语文的灵魂,失去人文精神的语文教学是干瘪的,毫无意义的,强调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是对语文教学本质的追溯和回归。将思想教育纳入人文素养培养的范畴,就是将思想教育纳入了语文教育本身,思想教育的实效性也落到了实处。如我在教学《我的油布伞》一文时,通过我声情并茂的范读和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再加上饱含深情的讲解,师生个个眼含热泪,都被那崇高的母爱而感动了,接着,又引出了许多感人的关于母爱的故事。《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各个学段都提出了不同的目标,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结构,在教学时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措施,但就整体而言,每个年级都要加强读的训练,尤其是有感情朗读的训练,加强朗读训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提高学生说话和作文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还可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思想教育。叶老说:“多读作品,多培养语感,必将驾驭文字。”可见,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加强朗读训练。
高中语文朗读教学刍议 篇7
一、朗读是一种体悟
语文是学习语言的学科。语言不仅仅是工具和载体, 更是人的生命活动、精神活动的表现。对于文章的精义妙理, 作者的神思匠心, 只有通过反复朗读才能体会得到, 而非教师的分析讲解所能替代。本来完整的一篇文章, 在分析之后变得支离破碎, 这不是语文教学所期望的。因此, 重视朗读教学是让学生体验语文无穷奥妙的重要途径, 也是让学生整体感知的主要方法。
(一) 读书百遍, 其义自现——朗读有助于理解
朗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 通过朗读可以了解作者的神思匠心及文章的要义。文章的难点、妙处只有通过反复朗读才能体味到。对于各种语文知识、技能的获得也靠反复读, 在反复阅读中不断感受语言, 并不是只靠教师的讲授灌输就能得到的。学习语文反对死记硬背, 但如果因此而不记不背那就大错而特错了。走马观花式的浏览远不如反复朗读理解得深透。记忆背诵是向大脑输入文字信息、储存知识的重要手段, 这是语文的基础。其余知识的获得, 对内容的理解与掌握都必须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 没有这个基础, 其他一切都是空中楼阁。朗读的体验作用正在于加强理解, 促进记忆。
(二) 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需要朗读的体验
看看我们周围的高中生, 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是不容乐观的, 一些高中生在公众场合说话结结巴巴, 辞不达意, 即使是上课回答问题也是支支吾吾, 不能简洁完整地表达, 这不能不说是我们语文教学的失败。而朗读能帮助学生克服怯懦心理, 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做诗也会吟。鼓励学生在平时将课文大声地读出来, 反复地朗读, 有助于语言的连贯性和流畅性, 同时逐渐习惯文章的词汇, 使自己的口语和书面语结合起来。传统语文教学重视书面语言的应试教学应该向重视口语的素质教育转变了。所谓的“出口成章”, 也是需要在不断的语言表达积累之上才能形成的。
(三) 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需要朗读的体验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道出了“劳于读书, 逸于作文”的真理, 也形象而深刻地揭示了“读”与“写”之间的辩证关系, 说明只要有了朗读量的积累, 就会产生写作的质的飞跃。人们把到学校接受教育叫做“读书”或“念书”, 从另一侧面突出了读书对人的重要性。读写结合不仅仅是语文教学的一种方法, 更是语文教学的一条重要原则。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是培养语感的主要手段, 也是一种语感的实践, 而语感能力对于表达水平的高低又具有决定作用。没有认真读书这个大前提, 大脑空空, 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写出好文章, 因为读书是接受信息, 而写作是对信息进行处理加工。如果根本没有信息的储存, 那处理信息就无从谈起了。
二、朗读是一门技巧
为什么作为我国语文优秀传统教学法的朗读, 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究其原因, 自然有社会、政治等诸多方面的影响, 限于篇幅不一一指出。但是作为教学第一线的教师, 却应该认识到朗读教学有技巧, 学生朗读也有技巧。我们不希望看到和尚念经式的朗读, 这样做只能是浪费时间, 对学生毫无裨益。因此, 朗读要注意方法, 找到朗读的技巧。
(一) 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学生对朗读产生了兴趣, 才会快乐地去朗读。成功的范读是激发学生朗读兴趣的催化剂。研究表明, 教师富有艺术性的范读具有强烈的渗透力和影响力, 它比录音教学更有效, 范读的正迁移效应也更为明显, 只有听到了有感染力的朗读, 学生的兴趣才会有所激发。学生自己参与的朗读比纯粹地听老师讲解效果要好得多。同时还可采用竞争比赛等形式鼓励学生朗读。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在孩子们的身上激发起来。”在教学中, 我们不妨卖点关子, 关键的时候点到为止, 有意留出相当的空间让学生思考, 使自己的教学更有活力, 更有张力, 真正让学生“活”起来。如在教学《米洛斯的维纳斯》时, 让学生通过阅读找出作者的观点, 即“为了如此秀丽迷人, 必须失去双臂”, 教师不必讲得太多, 让学生通过阅读自己去体味, 谈感想。教师的不说, 带给学生的是一片无限广阔的思维空间。
(二) 以读代讲
在高中语文的课堂内, 更多的是“老师讲、学生听”的情形, 久而久之学生就不会“开口说话”了, 这种情形是令人担忧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朗读更要以学生为主。因此要给学生更多的时间, 而不能只要求学生在课堂上静坐。有时我们也能感受得到, 语文的有些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古人云:“授之以鱼, 莫如授之以渔。”那么就教给学生必要的阅读方法, 让学生自己去朗读, 去感悟吧。把讲的时间给学生去读, 并不是语文教学的不负责任, 而是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好方法, 是对学生的高度负责。
(三) 重视检查
朗读教学之所以未被重视,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很好的检测机制, 它不能在卷面上直接表示出来, 但这不能说明它不重要。语文教师心中应有一个衡量的天平。学生朗读了, 教师就应该即时地反馈, 给学生积极的肯定, 采用朗读比赛或者演讲等都是对学生正向的肯定。在平时也可采用自读提问的方法来完成课堂教学。采用一套行之有效的朗读教学方法, 对学生在朗读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事先有所准备, 对学生的朗读效果不断地关注, 相信学生的语文水平会有一个很大的提高。适当改善评价制度, 转变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念, 是保障朗读教学顺利进行的前提。
(四) 拓展阅读
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不可能就靠课堂上的几十分钟, 语文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所以在学生的朗读时间上, 不应该只是语文课短短的几十分钟, 更要鼓励学生在课外积极地阅读、朗读。早读是很好的时机, 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这段宝贵时间, 选择适宜朗读的段落篇章, 将有助于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鼓励学生在课外自觉地朗读有意义的文章, 养成“读书”的习惯。此外, 在朗读材料上, 教师根据教学需要, 在课堂里朗读与课文相关的课外读物片段, 不但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深化理解, 而且可沟通课内外的阅读联系, 开阔视野,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三、朗读也是一门艺术
语文是实施美育教学的主要科目之一, 朗读教学是让学生懂得美、欣赏美的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朗读作为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再创作, 不仅可以把语言完整地、艺术地表达出来, 而且还能运用语气、语调等传达出那些“不可言传”的蕴藉, “意在言外”的储蓄。语文课文一经朗读, 更具有陶冶学生思想情操、感染学生心灵的作用。它往往比单纯的讲解分析更能使人体察入微、感受至深。
(一) 朗读可以感受语言美
散文语言流畅、优美, 通过朗读散文, 让学生自己感受到语言文字的优美所在。比如说《荷塘月色》是散文大师朱自清的代表作, 文中写到“曲曲折折的荷塘, 密密田田的荷叶, 星星点点的荷花, 脉脉的荷香”都是以“淡淡的月色”为背景而出现的, 这就写出了景色的素雅、朦胧, 静美而有几分清幽。在写到荷香时“微风过处, 送来缕缕清香,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作者把“荷香”比喻成“歌声”, 由嗅觉形象转化为听觉形象, 通过朗读教学可以启迪学生去想象和联想, 去体会荷香时断时续、似有似无的情形, 从而感受到语言的美。老师的讲解和默读都不会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语言中的感情, 只有通过学生自己的朗读, 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空间, 看到语言背后的美丽景象。
(二) 朗读可以感受形式美
朗读还可以感受语言的形式美。古今中外富有生命力的诗词, 无不具有铿锵有力的语言和句式, 或排比, 或反问, 或对偶……工整的诗句, 对仗的言语, 优美的文句, 只有朗读, 才能感受得到那种气势和力量, 只有朗读才能领悟其美感和内在的神韵。语文教材的艺术形式有体裁、结构、语言、韵律、表现手法等, 这些艺术形式蕴含着众多的美育因素。教学中如能引导学生很好地进行评析, 学生就能从中学到丰富的文学知识, 欣赏到各种文学形式的艺术美。以语言来说, 词语的丰富精细, 生动传神;句式的规范整齐, 灵活多变;修辞方式的多种多样, 等等。这些都体现了艺术形式美,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认真地朗读, 积极地去感受和体悟, 那么朗读就会是一门学生喜欢的艺术。
(三) 朗读可以感受情感美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感情的血液在知识这个活的机体中欢腾流动的时候, 知识才会触及人的精神世界。”朗读能唤起学生的内部体验, 感受到文字所要表达的情意, 这是教师讲解所不能达到的, 因为情感的理解是需要自己体验而不能靠灌输的。情感教育, 是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 在潜移默化中, 心理功能上得到和谐, 感情上产生共鸣, 道德情操上得到陶冶, 思想境界上得到净化。特别是对于古代诗歌的欣赏朗读, 因为时间无穷无尽, 空间无边无际, 也就充满了时间与空间、有限与无限的辩证关系。从有限的时空推向无限的时空, 可以获得人生的感悟。
如《前赤壁赋》主要抒写作者月夜泛舟赤壁的感受, 从泛舟而游写到枕舟而卧, 利用主客对话的形式提出矛盾、解决矛盾, 深微曲折地透露出作者的隐忧, 同时也表现了他旷达的人生态度。赋分三层意思展开, 一写夜游之乐, 二写乐极悲来, 三写因悲生悟。情感波折, 层层深入。文笔跌宕变化, 融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景则水月流光, 情则哀乐相生, 理则物我相适, 杂以呜呜箫音, 悠悠古事。体物写志, 妙在不离眼前景, 而议论、见识又不囿于眼前景。情因景发, 景以情显, 两两相触, 缥缈多姿, 创造出美妙的神话般的境界。又借景说理、寓理于情, 使得赋充满诗情画意, 而兼具哲理。学生读到这里, 就会随着作者的思路上升、再上升, 望远、再望远, 在那更广阔的天地里, 视野更开阔了, 心胸更开阔了, 精神境界不断地得到升华、净化。
高中语文朗读教学刍议 篇8
语文素养如何提高呢?笔者认为应从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发展思维、提高审美能力、塑造健康人格这几个方面着手培养。促进这几个方面的培养, 最好的方式便是朗读。因为朗读不仅是语文基本功———“听、说、读、写”的基础, 而且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使学生获得语文知识、技能;可以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思路、情感的理解;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能力, 陶冶性情, 塑造美好的心灵。朗读教学的作用可涉及语文教学各个层面, 无论是字音、字形等较低的能力层级, 还是文学鉴赏较高的能力层级, 以至最终实现语感能力的提高, 都离不开朗读。可见, 朗读对于语文教学十分重要。而纵观现在的一些语文课堂, 虽然“没有读书声”的教学已经很少了, 但是“为朗读而朗读”、“朗读走过场”等照本宣科式的无感情朗读却多了, 其朗读指导的随意性更是充斥着整个语文课堂。从这点看, 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高中的朗读教学, 加强对高中语文朗读教学的研究, 从而提高高中生的语文素养。
既然如此, 如何才能改善高中语文朗读教学的现状呢?笔者通过调查、访谈、研究, 并结合本人所任教学校的朗读教学实践, 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改善高中语文朗读教学的现状:
一、加强对朗读教学的重视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古人尚且如此肯定“读”的重要性, 更何况是我们呢?一个目光远大、认真负责的语文教师应该深刻认识到语文教学的本质, 尊重语文教学的规律, 把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陶冶学生的美好情操渗透到语文教学的细节之中, 为此必须重视朗读教学。语文教师必须克服错误的认识, 冲破应试教育的影响, 明确认识到朗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懂得朗读教学是阅读教学的关键, 是学生理解文章内容、作品思想、作者感情的钥匙, 是活跃课堂气氛、开启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情感的重要措施, 是学好普通话的有效手段, 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重要步骤, 是语文学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作为高中生, 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已逐步形成。因此, 教师可以向学生宣讲朗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指出其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意义, 促使学生对朗读产生学习动机。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学习动机就是激励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心理因素, 它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 它是掌握知识的前提和条件。学生有了学习的动机, 就会积极主动地关注朗读教学, 认真地对待语文教学中的朗读。
二、传授朗读的技巧
高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已由经验型急剧地向理论型转化, 他们的思维具有较高的概括性, 理论思维已经形成, 能从一般的理论原则出发, 进行判断推理和论证。并且随着思维独立性、深刻性和批判性的增强, 更喜欢独立思考, 质疑探究, 在与课文作者思想的交流与碰撞中加深领悟, 提高认识, 他们的朗读也进入了以意逆志的创造性朗读阶段。这一阶段朗读教学的重点是:提高朗读技巧, 尝试朗诵创作。通过初中的朗读学习, 大部分高中生已掌握一些朗读的技巧, 从表情朗读阶段进入表演朗诵阶段。教师应在继续教给学生基本朗读技巧的同时, 对学生的良好身姿体态、生动的表情语音进行专门的训练, 引发学生的朗读创作激情, 迈向更高的朗读境界。在教学方法上, 高中生不再停留在简单的批判评价文本意蕴, 满足精神需要, 获得内在愉悦, 寻找自我存在的欣赏评价阅读阶段, 而是进入一个用生活经验去汇兑文本, 用智慧去思考人生, 以意逆志, 不断超越自我, 生成新我的创造性朗读阶段。教师应当运用诵读、朗诵、吟诵等多样的朗读方法, 引导学生在对课文内涵的多重把握和整体感知中, 用自己的情感体验构建文本的新意义, 活化文本, 读以致用, 创出“要以我用书, 不为书所绊”、“跳出三界外, 不在五行中”的朗读天地。
三、激发学生对朗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激发学生朗读的动力。而现今的语文教学, 教师的讲风过盛, 照本宣科, 千篇一律。这样的语文课, 学生如何有兴趣?如何能喜欢?如何能学好?又如何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因此在朗读教学中, 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去感染学生, 要创建一个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 千方百计去“引逗”学生, 激起他们的朗读欲望, 让他们感到“今天, 我就是主角”。学生学习兴趣浓厚, 对作品的理解、把握就准确, 这样作品优美生动的语言和逻辑思维、形象思维规律逐步“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和思维, 从而提高学生自身的语言能力、思维经验和审美情趣。如在诗歌的教学中, 就适合用朗读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对朗读的兴趣。诗歌是一种语词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的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样式。它的节奏感强, 讲究押韵, 语言凝练含蓄。这些特点决定了诗歌不可讲得太细也不可过于简略。这就需要用朗读去引导学生感悟诗歌的语言美、音乐美、意境美等特点。学生感悟诗歌的能力强了, 鉴赏能力也就随之提高, 自然会乐于朗读, 并对学习诗歌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朗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朗读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有效落实《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朗读教学要求的重要措施。《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 提倡多角度, 有创意地阅读。”这就要求我们在朗读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笔者认为在朗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一种很好的方法。问题意识从认知心理学上讲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 并产生一种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 是一种思维的问题性心理。新课程理念强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强调教学要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就应当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只有成功地使学生产生问题的教学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样, 实施朗读教学往往和问题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实施朗读教学必须确立问题意识。
如何在朗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具体地说, 在实施朗读教学的过程中, 可以直接引导学生想象, 想象文章的内容和所描绘的意境, 带领学生认知体会;可以通过文章中的重点语句或字词, 引导学生进行再造想象, 使得学生很快领会作品的意境;可以利用整个作品的“空白”去想象,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引发对文本的发展和超越,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这种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主要方式, 应该引起广大教师的关注。本人所任教的高中在探索这一问题时的做法是:先给学生时间朗读课文, 让学生在朗读中思考、想象, 然后提出各自的问题, 再分组讨论解决, 解决不了的, 由教师和全班学生共同讨论解决。长期下来, 学生就可养成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习惯。
当然, 除了以上所列举的几个方面, 还可以采取多种形式, 加大对朗读教学的监督和评估力度等方面的研究, 以改善朗读教学的现状, 以便促进高中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真正落实新课标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张颂.朗读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3.
[2]刘联华.重视朗读教学提高语文综合素质[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02 (4) .
[3]林肃程.高中语文教学应重视朗读[J].教书育人, 2000 (11) .
[4]周学红.高中语文新教材朗读教学初探[J].语文学刊, 2003 (1) .
高中语文教学,成绩好自朗读来 篇9
关键词:高中朗读现状训练探索方式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朗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高中生在教师指导下深入文本、体味作者感情、流畅生动地诵读课本文章是高中语文教学的规定内容,是必须达到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 也是看待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程度的重要参照要素之一,更是评价一个高中语文教师业务水准的必然选择。可见朗读教学之于高中学语文学科何其重要!然而, 语文教学的现实状况与此却是大相径庭。 应试教育,一张试卷定终身,注定了朗读教学与中高考缘浅分薄,即使朗读内容在试卷中有所体现,也是应景的摆设,不具备任何实际的操作意义。于是乎,在中学语文课堂上,朗读教学成了赘疣,老师不重视,学生不情愿,课堂无体现,更别说完整的朗读教学体系、系统的朗读训练方法、规范的朗读评价方式。学校之间、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绝少朗读交流,朗读教学水平稂莠互现、参差不齐。面对课文朗读中上气不接下气的紊乱停顿、苍白无力的虚假情感、矫揉造作的夸张语气、急慢失控的脱缰语速,麻木不仁,得过且过。 很少有人对朗读做过专门研究,尽管是每天都在做着教学生学语文、教学生读课文的语文教学工作,可悲啊。长此以往, 学生的语文朗读能力如何培养,生活中朗读水平如何提高,语文教学成绩怎么提升, 社会对语文教学的期许怎么满足?改变中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现状已是当务之急, 刻不容缓。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工作实践中积累了一些朴素的体会认识,愿与大家共享,肯望同行们指正。
唱一首歌曲,调门儿有高有低;读一篇文章,感情基调同样要高低适度。因为诗言志,文诉情,无病呻吟的文章,没有融入作者情感心曲的文章是不会流传于世的,更不用说选做语文教材了。所以, 读课文首先要读作者,看作者写作此文时的生活、心理境况,看作者的阅历生平。 在此基础之上,再去深入课文的字里行间,把握作者情感的抒发、心曲的流露、 文笔的运用。正所谓“荒唐之言满纸,辛酸泪流一把;世人愚痴莫道,你我疯魔互知。”有了如许体味,打下朗读基调,情借声传、声情并茂自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事。作者写作之初,往往是情由心生, 因景而发;触景生情,不得不发。谋篇布局、遣词用句,有意无意之间,下意识里反复酝酿,成竹于胸,一吐为快。读者读文之时,自当逆流而上,反其道而行之, 寻觅作者深沉含蓄、隐匿于白纸黑字中的涓涓情愫。心不可不敏感,情不可不真挚,声不可不象形。
如《我与地坛》这篇课文, 作者史铁生通过描写自己身残后一个人在枯败衰落的地坛公园里静思所得,表现了痛苦之中人生意义价值的顽强探索,表达了作者积极昂扬热爱生活的健康态度、刚强斗志。根据本文具体内容和主题思想, 把本文的朗读基调确定为舒缓、深沉、质感。在作者的感情“愤怒——沉静——欣喜——后悔——刚强”的起伏变化中,适时调整语气、语速、语调的档杆,淋漓尽致地再现史铁生挣扎与生活、醒悟于地坛、钟情与人生的一言一行。
文章由内容和形式两部分组成,其中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务于内容。二者的关系就好比是酒与酒瓶的关系,好酒需要好的酒瓶包装,好的酒瓶是与酒的价值相匹配的。象看包装就可以估测出酒的好坏一样,通过文章的语言品析可以获知文章内容情感,从而确定朗读基调,决定语气、语速、语调的合理使用,以求形神兼备、惟妙惟肖地读出作者的原有之意,给人以美的享受。
如《最美的善举》一文,题目本身就包含了炽热的情感,“善举”指“络腮胡子”通过收买蝉蛹暗中帮助1号床病友的事情;因为“络腮胡子”既帮助了身处困境的人,又使被帮助的人得到尊重,所以说他的善举是“最美”的。题目本身就要求读者朗读时读出真善美的博大、无私。
“尤其是到了中午,他总是喜欢买回五六个酱紫色的猪蹄儿,啃得啧啧作响, 弄得那张原本就腻乎乎的脸像是刚从油锅里浸过一般。”描写相当精彩。用“啃” 和“啧啧”写出了“络腮胡子”吃相的不雅,用词准确而生动;“像是刚从油锅里浸过一般”,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强调)“络腮胡子”脸面油腻的特点。 本句子传神地表达了作者“我”对“络腮胡子” 的厌恶之感。这些在朗读过程中都要逼真地再现出来,不辜负作者的推敲之功。
要想读得好,首先就要能够会听、善听、爱听。听说读写四位一体,营造一流的课堂氛围,设置一流的朗读情景,让作者在课文的朗读声中跃然纸上,让学生在课文的朗读声中亦喜亦嗔,让文中人物在课文的朗读声中翩翩起舞,让语文课堂课文的朗读声中令人向往。
总之,朗读的好处千千万,朗读的技巧无穷尽,朗读之于语文教学必不可少, 他理应成为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利器。随着语文学科地位的提升、分数比重的加大,朗读教学的重要性将为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不只是语文教师和学生。
高中语文朗读教学刍议 篇10
一、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轻视朗读教学。
为数不少的高中语文老师认为语文课堂是学生获得语文知识的主要场所,以“阅”代“读”已成为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主要形式,优良的教学方式———朗读已被淡化甚至遗忘,学生不愿读,老师更不愿教,认为与其把时间花在这无法量化无法考核的内容上,还不如把有限的时间用在对文章的精雕细琢上和对“考点”的猜测模拟上。学生的读书时间被挤掉了,一节语文课中学生朗读的时间很少,有时甚至没有;即使有朗读,也往往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如雁掠过,且雁过无痕。高中语文教学中朗读成了可有可无的“点缀”。
(二)朗读教法不当。
朗读方法用得最多的是齐读和指名朗读,缺少变化,单调枯燥。又或者在语文课堂上,常见教师在分析理解之余来一句“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把这部分朗读一下”或“把怎样怎样的语气读出来”诸如此类不能熔引导、训练于一炉,不能揉理解、感悟于一体的朗读指导。只重声音形式、不重内心体验,只重表层的技巧、不重语言环境中的内蕴的不得要领的朗读指导。读任何文章学生都在有音无义、有声无情地“念经”,千人一腔,千篇一调。殊不知文章有慷慨悲凉、激昂壮烈、婉转缠绵、清新明快等风格的区别,怎能用同一种声音形式表达千变万化的思想感情呢?又或是读前不指导,读后不总结,甚至有的教师仅以读得是否整齐、响亮作为朗读水平优劣的标准。长此以往,学生对朗读渐渐失去了兴趣,也就将其弃置一边了。
(三)重视“点”忽视“面”。
我们不难看到这样的现象:不管是检查性的朗读还是讲析提问之余的所谓的有感情的朗读,教师往往盯住那四五个学生,大部分学生都是规规矩矩坐着当听众;有时朗读的面是广了,但也是男生读了女生读,甲生读了乙生读,看似热热闹闹,其实只是学生被教师驱赶着为读而读,没有真正用心、用情去读,而是有口无心地“念着经”。这在一定程度上就进入了另外一个误区:课堂里,学生的朗读高低起伏,时而抑扬顿挫,时而舒缓婉转,似乎读出了各种朗读技巧,然而表面上“声情并茂”,实质却让朗读变得机械化、模式化。这种只求形式、不求实效的朗读不仅达不到朗读教学的目的,而且容易导致学生做事心不在焉、流于形式。
细思以上存在的三方面问题,我认为症结在于我们对朗读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在高考升学指挥棒的控制下,很多教师和学生认为只要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好就行了。再加上课堂教学容量大,教师担心朗读耽误时间,完不成教学任务,于是以讲代读,搞“满堂灌”。另外,课外布置的朗读训练,很多学生往往敷衍了事。然而真正懂得朗读真谛的人是不会犯这样的错误的,朗读过程绝不是简单的见字发声,而是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心理、生理变化的驾驭语言的过程。要想使朗读收到良好的效果,一定要经历视觉形象—思考—理解—情感—听觉形象这一过程。这一过程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有助于学生对所读文章思想内容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更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文章和写作的能力。也因此达到了语文教学的目的———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
二、朗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朗读能增强学生的语感。
语感是学生对语言的内容及形式的直接把握,是一种直觉思维。叶圣陶先生认为:“鉴赏文艺的人如果对语言文学的意义和情味不很了了,那就如入宝山空手回,结果将一无所得。”这说明了学习语文培养语感的重要性。语感在一般的语文教学中不易形成,而在朗读中却能得到有力的强化,因为在朗读中,看、思、说、听同步运行,根本没有时间进行分析思考,完全是凭语感进行的。朗读能将无声的语言转变成有声的语言,使听的人感受到听觉的刺激,读的人积累语料,同时也增强语感。
(二)朗读能培养阅读能力。
朗读能促进对语意、语境的深入理解。因为朗读水平的高低,不是基本功和技巧问题,而是对作品思想感情的准确把握,从而确定这个作品的朗读基调,所以朗读的过程就是对作品的思想感情进行更深入地理解的过程。朗读有利于学生对文章的深入了解,领会作者在创作时的思路和所要表达的情感。在动情的朗读中,朗读者是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朗读者的心与作者的心融为一体,有了一种“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心灵默契。声情并茂的朗读令朗读者到达忘我的境地,令听者情不自禁地沉浸甚至陶醉,到达忘我的境地。宋代理学家朱熹说:“非高声朗诵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得其深远之韵。”即使一时没有足够的能力鉴赏,不能对文章的内涵完全地心领神会,但只要坚持反复朗读,阅读能力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和提高。
(三)朗读能提高作文能力。
在理解了作品的思想内涵后,要想通过朗读把自己所体会到的东西尽量表达出来,那么就不得不在语法、修辞、逻辑、文章结构上下一番工夫。而在这个过程中,作品中的那些惟妙惟肖的词语,生动鲜活的语法修辞,匠心独运的构思布局,感人至深的情景描写,细腻严谨的逻辑序列,优美的韵律配置等,都会不断地启迪学生的思路。这样学生就会在大脑的信息库中自然而然地贮存了许多可资借鉴、可供取用的为文资料。一旦写起文章来便会作出有意识的查寻或无意识的反映。提起笔也便会滔滔汩汩,左右逢源,妙笔生花了。以读为范,读写结合,这是我国传统汉语教学的一条基本规律。朱熹说:“读得韩(韩愈)文熟,便做出韩文的文字;读得苏(苏轼)文熟,便做得苏文的。”可见,在富有真情实感的朗读中,能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对作品的场景、意境进行想象和联想,这必然会迁移到写作中,从而消除当前学生作文中“无病呻吟”的现象。
(四)朗读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
为了要朗读的成功、精彩,读者就必须用整个心灵去感受、体味文章的内蕴。在理解文章的同时自身也不知不觉地接受了教育,提高了对真善美、假恶丑的分辨能力,在生活中为人处世,也就会自然而然地去靠近真善美,远离假恶丑。正如著名的艺术大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所说的那样:“现象在你的心里造成相应的情绪,它会影响你的心灵,并激起相应的体验。”这种影响是润物无声的,是悄然形成的。朗读能透过文字使朗读者进行形象思维,进入情境,酝酿自己的情感,诗文的形象性从而得以充分展示。配乐也具有形象性,与朗读中的演绎结合起来就形成了诗文的文体感,再结合不同特色的诗文,掌握好朗读艺术中的格律美、节奏美、音乐美等形式美。随着内容美和形式美统一表现,就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去感受美、鉴赏美。
朗读教学能否再次被认同,真正重新被引进高中语文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对语文人文性的重视程度。朗读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增强语感,培养阅读能力,提高表达能力和促进写作,更是为了在朗读中能够“思接千载,视通万里”,领会深邃的思想、学习高尚的情操、感受纯真的心灵,让那些激扬的文字能够浸润朗读者的心田,陶冶学生的性情,让学生们在高尚的精神中感动着,在生动的美感中愉悦着,逐步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崇尚美和发现美。
事实证明:朗读教学这个为古人沿用千载的传统教法,不仅不可摈弃,而且应该很好地继承发扬。因此,实施新课改,就应该让高中语文课堂书声琅琅。如何搞好朗读教学呢?我认为应该继续汲取传统语文教学之精华,按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高中语文教学的实际,让朗读真正走进课堂。
三、提高朗读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一)激发学生朗读兴趣,创设良好教学情境。
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本中大多是精选的文质兼美的作品,寄寓着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审美评价,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课前我准备了名家的朗读录音,利用多媒体播放给学生听,声情并茂的朗读营造了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唤起了学生的想象,拨动了学生的心弦,从而使学生享受到了朗读的愉悦,学生情不自禁地被课文所吸引,进入了美的境界。让学生感受到“书味在胸中,甘于饮陈酒”的朗读的真谛。如在学习李白的古诗《将进酒》时,我播放了台词功底很好的演员濮存昕的配乐朗读,学生听得入了神,听了两遍,还觉得不过瘾。听后,我问他们的感受,学生们积极发言:有的说听出了李白的悲壮;有的说听出了李白的愤恨;有的说,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呐喊,喊出的是李白的洒脱和狂放。通过配乐朗读,学生就已经大致听懂了这首诗。然后我鼓励几位同学依次朗读《将进酒》,他们都开始大声地、大胆地、忘情地、旁若无人地、甚至“肆无忌惮”地朗读,效果都还不错。这给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朗读氛围,有效地调动了朗读的积极性。由此可见,在课堂上教师要做的是让学生用自己感兴趣方式去朗读、去感悟,充分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由“苦读”变为“乐读”,让他们把朗读看作为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负担,一遍比一遍读来过瘾,一遍比一遍体会深刻。
(二)语文教师起好示范作用,练就过硬朗读能力。
语文教师一定要练就过硬的朗读能力,锻炼、培养自己成为朗读的高手,以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为此每讲一篇文章之前,都要朗读,教材要求学生背诵的篇章,我也努力达到熟读成诵的程度,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每次讲课前,我都示范朗读课文,将其率先带入特定的境界,师生共同达成一种情感上的“和谐共振”,一种“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情境。出色的诵读就如同一首词曲兼美的歌,营造出令人沉迷的艺术氛围。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说:“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相通了,无论兴趣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如在朗读《再别康桥》时,我就用钢琴曲配乐,走进《再别康桥》,我和学生仿佛感受到旖旎迷人的风光,清新如画的别离,淡淡如烟的哀愁,兴奋热烈的眷恋,梦幻般的惆怅;走出《再别康桥》,我们依然觉得唇齿留香,含蓄隽永。在朗读《春江花月夜》时配上同名古筝乐曲,学生听完范读后,充分体会了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美,我再让学生配乐轻声齐读,这使学生朗读的兴致更高,效果也更好。
(三)传授朗读方法,注重内心体验感悟。
教师除了让学生愿读,还要让他们会读。因此教师需要传授一定的朗读方法,告诉学生怎样才能读得正确,读得流畅,读得有感情。一方面让学生就必学和喜爱的文章放声朗读,注意停顿、重读、轻读、快速、慢速等,以便学生更准确地感受和表现言语的意义和情感。另一方面,朗读指导也少不了充分有效的文本分析。教师要以入情入理的剖析、生动有感染力的语言,去激发学生的想象、运用形象思维引起诗文的立体感,从而进一步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然后用朗读去强化自己的理解感受。朗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不遗余力地推行朗读教学,注重朗读给人带来的内心体验和感悟,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使学生的朗读能力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必要的朗读方法技巧能让个性朗读锦上添花,但是还是得关注语文素养本身———个人内心的体验和感悟,让学生真正用“心”朗读。
总之,就语文学科的特性、教学内容、目的而言,朗读教学必须是全方位的、系统性的、有针对性的、有目的性的。加强朗读对语文教学大有裨益,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应当积极发挥朗读的作用,特别是在高中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要及时转变观念,正确认识朗读教学,提高自身朗读水平,精心指导学生朗读,在课堂上略去一些繁文缛节的讲述,留一点时间给朗读,让学生纵情朗读,使学生获得朗读的乐趣和美感,激发其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张颂.朗读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0.
[2]刘进才.语言运动和中国现代文学.中华书局, 2001.
[3]朱自清.论朗读.江苏教育出版社, 1988.
[4]吕叔湘.吕叔湘论文集.商务印书馆, 1983.
高中语文朗读教学之我见 篇11
关键词:高中语文 朗读训练
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有相当多的教师忽视了课堂上学生对课文的朗读。他们认为学生的朗读能力在义务教育阶段即应形成,到了高中阶段无须再行教学,或者认为朗读只是一种教学方法或仅仅把朗读看做一种技巧,其本身并不具有自足性教育价值,甚至认为朗读教学功能有限,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没有太大帮助。值得引起我们注意的是这种教学是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实施几年后仍然出现的为数众多也得到大多数专家的肯定,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吸收前人论述的基础上,对朗读进行了深入地阐述,把朗读提高到相当高的地位,新课标在“课程目标”“实施建议”“评价建议”部分均给出了相关表述,例如新课标提出了“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的目标。该表述既表明了新课标有关高中生朗读能力语音层面、技巧层面、言语表达层面的新要求(用普通话、流畅、恰当),同时也包含了新课标对高中阶段朗读教学的作用及功能认定,即朗读教学不仅有助于训练学生的朗读技能,而且也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认识能力,进行语言积累的一条有效途径。这意味着新课标对高中阶段朗读教学重要地位的高度认同。
1、加强朗读,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高中语文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要朗读熟悉一批有代表性的包括各种内容、体裁、风格的诗文,消化领悟,把这些语言材料消化成为自己的语言,多积累典范的规范汉语的语言材料。朗读是眼、手、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协调活动的过程,是通过直觉思维方式直接感受语言,对语言的意义、情态、情味综合地进行感受,与阅览相比,更是直觉体悟语言的一个基本方式。
多读多记规范的、精当的书面语言,诵读准确、生动、鲜明的精彩诗文,口诵心惟,把这些语言材料消化成为自己的语言。由此可见,朗读无疑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有效手段。而且从读入手,带动说写,可以用规范汉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习惯。
2、保持朗读的连续性和合理性
培养学生的朗读技巧,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贵在老师导行,持之以恒;重在实践中落实提高,创造机会多读多练。语文学习是一个漫长而上升的一个过程,在这过程中,应注意朗读在其中的连续性和合理性。
我们反对把早读时齐读式的朗读,提倡早读时朗读的多样性,这才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产生厌烦心理:我们也反对课堂教学中只让学生听专家朗读,老师范读,而不让学生参与的朗读,倡导教学中要因势引导学生参与朗读,这才可调整课堂节奏,实现师生互动,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更反对把朗读扩大化,把什么文章都拿来乱读一气,倡导朗读选择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这才可达到朗读之熏陶渐染,培养语感,升华情操的目的。
同时,还要认识到教学生朗读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应常抓不懈。还要纠正基础年级才需要朗读的错误观点,虽在高考中未直接考学生的朗读的情况,经其中许多题目都关乎朗读,不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都有赖于学生在平时大量的反复朗读来实现的,只靠大量无声的习题只会损伤语文的美感,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出不会运用汉语言文字的考试高手。
3、扩大朗读范围
在一些教师与学生的心目中,似乎有这么一个观念:教材上要求背诵的内容才需要朗读。他们把朗读训练与背诵等同起来,于是乎教师只要求学生去朗读那些教材中规定要求背诵的内容,学生也只是去朗读这些要求背诵的内容.其目的只是为了背诵。这无疑是一种错误的观点,
朗读只是进行背诵的一种方式而已,而不能把这两者等同起来。朗读有助于背诵,这是众所周知的.但朗读的内容应该远远超过教材中所要求背诵的内容。因为朗读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朗读还对学生体会感受文章的形式美、语言美有着重要作用。朗读还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及其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故而,朗读的内容就不可能也不应该只局限于教材中规定的要求背诵的内容,应该立足于全部教材且走出教材,全方位地寻找朗读的材料,以期过到朗读真正的要求与目的。
另外,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朗读训练还有一个问题存在,即许多教师认为朗读只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教师并不需要参与进去。
高中语文朗读教学刍议 篇12
然而, 高中语文课堂比小学、初中语文课堂要安静很多, 往往忽视了朗读教学, 使朗读教学变得可有可无。朗读这一传统教学方式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正逐步淡化, “书声琅琅”已经或正在变成一个只有空壳的课堂词汇。
其实, 好课往往是“读”出来的。特级教师于漪几十年后再回忆两位国文老师朗读诗词的情形, 说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培养了她“课外阅读的兴趣”。《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教学, 即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传统的朗读教学以其独特的魅力, 不但不应该废弃, 反而应该继承并将之发扬光大。我们要高度重视朗读, 还琅琅书声于课堂, 让朗读教学成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进一步明确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朗读在现代教学中, 是极重要的教学方式, 是进行语文教学的一种非常有效的辅助手段。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教会学生运用语言, 而朗读则是达到此目的的重要途径。历代有所建树的人无不重视朗读, 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这三位语文教育大家就“十分强调通过反复诵读来体会范文的意味、情调和文气”。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特殊意义。因此, 教师应进一步明确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 朗读有助于发展和丰富学生语言, 培养学生语感。
“观千剑而后识器, 操千曲而后有声。”手感、乐感的形成离不开“观”和“操”的实践, 语感的培养自然也离不开“读”这种最基本的实践方式。注重课堂朗读教学, 在反复的朗读中让学生学会进入情境, 发展和丰富语言, 培养语感。如:读《故都的秋》, 仿佛走进了郁达夫所写清、静、悲凉的故都之中;读《荷塘月色》要读出作者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交织的思想情感;读《我有一个梦想》, 让自己成为有不屈精神的为民请命的马丁·路德·金。高中语文新教材中选编的文章, 大都是这样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 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提供了丰富隽永的材料。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背诵朗读, 对学生理解语言文字, 掌握规范的语言文字, 发展和丰富语言大有裨益。
语感是一种感性经验, 是从长期的对语言材料的感悟、品味中慢慢习得的。洪宗礼先生曾说:“读书不能只停留在字音和表面字义上, 要在读中精思、悟神、明白, 这样读书才能真正读出书中之味。”
反复地朗读, 能使学生读得正确, 读得流畅, 读得声情并茂, 从中理解掌握词语的含义, 达到一定的词汇量, 发展和丰富学生的语言, 培养学生的语感。
(二) 朗读有助于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叶圣陶先生说:“吟诵的时候, 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 而且亲切地体会, 不知不觉之间, 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 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 必须达到这种境界, 才会终身受用不尽。”
朗读可以促进学生对文意的理解, 让学生感悟作品美好的情味, 进入作品优美的意境。学生通过反复诵读, 明其义理, 悟其趣味。比如:《雨霖铃》的婉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豪放, 《荷塘月色》的朦胧淡雅, 《记念刘和珍君》的义愤沉痛。通过朗读渲染语音表情, 化声音为形象, 用想象展开内心的视角, 身临其境, 体其味, 缘其情, 把握其情感的起伏, “怒而如潮”, “疾而如驰”, “舒而如云”, 以语流的起伏跌宕在听者的心壁上引起共鸣, 从而达到朗读的艺术效果。读者真正感悟到了作品的意境, 体会了作者的感情。加强朗读指导, 学生就能很好地领略文章中反映的情感美, 丰富自身的情感体验。
(三) 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朱熹《熟读精思》中提出:“读书有三到, 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 则眼部看仔细, 心眼既不专一, 却只浪漫诵读, 决不能记, 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 心到最急。心既到矣, 眼口岂不到乎?”这里, 朱熹所谓“心到”指的便人的思维活动, 且“最急”。这说明从严格意义上讲, 朗读时人的思维是处于活跃状态的。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事实上,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 是让学生认识语言、品味语言的过程, 是让学生形成积极思维的过程, 是让学生形成自主审美的过程。例如:指导朗读《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出场的情节时, 注意提示让学生想象、体会王熙凤出场时的精彩描述:人未到声先到、众人屏声息气、黛玉内心疑问及王熙凤穿戴等一系列细节, 让学生们在朗读中细细品味, 一个聪明放肆、精明干练、乖巧虚伪的形象便呈现于学生们眼前了。
学生对王熙凤形象的认识过程, 就是学生思维的过程, 就是对文学形象审美的过程。古人读书, 强调“口诵心惟”, “诵”绝不仅是“口”的发音活动, 还包含了丰富的思维活动和审美活动。因此, 学生在“读”中悟, 在“听”中悟, 心、眼、口、耳并用, 在朗读中不断提高认识, 自是理解的另一番天地, 同时也发展了思维, 提高了审美能力。
二、进一步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地位
(一) 高中语文课堂对朗读教学重视不够。
在现实的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 由于高考功利思想、学生自身认知和性格生理、教师自身素质和认识等因素, 教师在课堂上, 过多地注重讲解、分析, 而朗读教学正在减少甚至被忽视, 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遗憾。一是在高考指挥棒下, 教师和学生认为高考又不考朗读, 只注重语文考点弄懂练透, 只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 放弃了朗读教学的自觉性;二是课堂教学任务重, 教学量大, 教师以讲代读, 搞“满堂灌”, 丢失了朗读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三是教学训练计划中不列朗读教学, 实践中显得盲目、随意, 迷失了朗读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性。忽视朗读给高中语文教学带来的负面效应是显而易见的。
(二) 高中课堂朗读教学应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常态教学方式。
积累是基础, 训练是技巧, 朗读是手段。朗读教学必须成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常态教学方式, 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之一。《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 要让学生充分地读, 在读中整体感知, 在读中培养语感, 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 顾名思义就是用响亮的声音把语言文字念出来, 它是一种言志传神、负载思想感情的口语表达艺术。一篇课文, 通过朗读会更深刻地体味文章的精义妙理, 体味作者的深思妙笔……”
(三) 课堂朗读教学有助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高中课本中所选的课文都是典范性的文质兼美的文章, 各种精妙的词语, 生动活泼的句式, 精彩的语段, 文体形式, 等等, 都可以激发学生追求语言美的情趣。“教学千法读为本”, 这是古代圣贤总结的最佳认知诗书的真理。实施好课堂朗读教学有助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一是教师应指导有方, 教师自己要有较高的朗读水平和技能;二是应组织得法, 要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的时空, 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 对学生进行扎实的训练, 从而为语文教学效率的整体提高做准备。
因此, 高中教师有必要从思想上进一步重视高中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地位, 牢牢抓住朗读这一重要环节, 有效发挥其巨大功能。
三、进一步改进高中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方法
叶圣陶先生说:“吟诵的时候, 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 而且亲切地体会, 不知不觉之间, 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 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 必须达到这种境界, 才会终身受用不尽。”
因此, 让琅琅书声回到课堂, 充分发挥朗读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应进一步改进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策略及方式。
(一) 重视指导, 多元评价。
特级教师钱梦龙说:“教师特别重视诵读指导, 这非常有利于学生形成对古汉语的语感, 熟读和背诵又是学生逐步积累起来比较丰富的感性材料。”注意指导学生朗读方法, 小到读音, 语调、语速的处理, 大到全篇课文的朗读指导, 可分阶段进行:疏通文义的读法, 推理文理的读法, 品味意境的读法。循序渐进, 掌握方法, 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在评价上, 要作多元化评价, 激励学生“乐读”, 可以教师评, 学生评, 家长评, 口头评, 书面评, 师生互评, 运用不同的评价方法, 充分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朗读兴趣。
(二) 花样朗读, 别样效果。
形式多样的朗读方式:自由朗读、齐声朗读、指名朗读、分角色朗读、熟读背诵、配乐朗诵、范读, 等等。朗读的形式纷繁多样, 不一而足, 但各种形式的朗读有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文体、课时采取不同的方式, 以求达到最佳的效果。有经验的教师就很善于利用朗读代替枯燥的讲解, 因为很多时候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朗读比教师单纯地讲要更快地融入课文。如:学习曹禺的《雷雨》、巴尔扎克的《守财奴》等作品时, 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式, 如见其人, 如闻其声, 如临其境。
(三) 借助科技, 创设情境。
要结合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朗读教学, 多媒体朗读教学的运用, 能够以其文、图、声并茂的特点, 给“读”注入全新的活力, 使学生置身于朗读的氛围中, 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养成敢于创造性朗读的习惯。在朗读教学中可运用专家的配乐朗读, 也可自己配乐朗读, 如在朗读《再别康桥》时配上钢琴曲《秋日的私语》, 在朗读《春江花月夜》时配上同名乐曲, 《荷塘月色》则用舒缓的二胡曲营造出朦胧淡雅、忧喜交织的氛围。教师认真创设朗读情境, 让学生准确把握感情基调, 更好地演绎作品, 感受朗读的魅力。
(四) 参加实践, 展示自我。
组织参加班级、年段、教研组, 学校朗读竞赛, 激发竞争意识, 鼓励上进;鼓励学生参加有朗诵节目的各种形式的社会活动 (节日联欢演出) , 在朗诵中展示自我, 成就自我, 进而带动课堂朗读教学的实施。
洪镇涛老师甚至认为朗读是语文第一教法。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 语文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语文素质, 练就扎实的朗读基本功, 摸索出一套以朗读为重点, 以培养语感为核心的教学方法, 让朗朗书声重新回到高中课堂, 使语文课堂教学有声有色, 语文教学变得更加生机勃勃与精彩纷呈。
摘要:朗读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立足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 认为高中教师应进一步明确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进一步重视高中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地位, 进一步改进高中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策略及方式, 呼吁还朗朗书声于高中语文课堂, 提高高中生的朗读水平,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洪镇涛.新课程标准观照下的语感教学.中学语文教与学, 2006.4.
[2]朱海燕.语感实践与语感分析.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7 (20) .
[3]降军光.浅谈朗读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地位及应用.教育部2009教师远程培训, 2009.7.24.
[4]文毅.以“读”为本——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浅思.教育部2010教师远程培训, 2010.8.2.
【高中语文朗读教学刍议】推荐阅读:
高中语文朗读教学08-26
高中语文朗读教学策略10-03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刍议06-02
高中语文汉字教学05-16
阅读教学高中语文05-20
高中语文诵读教学05-27
高中语文文本教学08-13
高中语文散文教学11-07
高中语文分层教学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