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方法

2024-07-19

高中语文教学方法(共12篇)

高中语文教学方法 篇1

摘要:教学方法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一种具体手段, 教师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应用, 语文教学方法种类繁多, 本文从三个方面加以归纳:以教为主的方法;以学为主的方法;教、学兼重的方法。这三个分系统体现着各自的特点, 发挥各自不同的作用。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方法,教,学

教学方法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一种具体手段, 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事关成败的重要环节。恰当地借助这种手段, 可以引导学生感知知识, 掌握知识, 发展思维, 开发智力, 进而形成技能、技巧, 并能使学生在道德、情操、审美意识等方面得到发展。因此, 恰当而有效地选择运用教学方法, 是每位教师必须重视的问题, 而语文学科的独特性和丰富广阔性, 尤其对语文教学法提出了更新的要求。

教无定法, 教师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应用, 到底谁采用什么教学方法效果最好, 这要经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去进行验证。根据个人实际和教学实际去选择适于自己教学实践的教学方法。

语文教学方法种类繁多, 如果将它看作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可以将众多的教学方法从三个方面加以归纳:以教为主的方法系统;以学为主的方法系统;教、学兼重的方法系统。这三个分系统体现着各自的特点, 发挥各自不同的作用。

一、教为主的教学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主要是以语言为媒体, 传递知识信息, 靠教师的讲述和讲解, 使学生掌握语文知识。

1、讲授法

讲授法主要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语文知识的一种基本教法。主要用于导语、指示语、结束语、介绍作家作品和时代背景, 叙述教材基本事实, 分析课文, 提示重点, 阐明事物和事理, 评述写作范文和习作例文等。

讲授法是传统的教学方法, 也是目前学校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 运用讲授法能使知识系统化, 在较短的时间内交给学生以全面而准确的知识。在具体教学中, 我们鼓励教师根据教学实际, 该讲则讲, 而且要讲到位。教师的讲解和示范目的是为了传授知识, 并让学生了解方法, 不要因为担心背上"满堂灌"的嫌疑而忽视对知识的系统传授。

2、串讲法

串讲法是文言文教学中有“讲”有“串”的传统教学方法。“讲”即讲解, “串”即串连, 就是把上下文串通起来, 实质是“讲”, 讲的特征是“串”, 即把词、句、语段、段落、全篇连贯起来的系统讲解。串讲法一般有两种, 一种是翻译式串讲, 一种是概括式串讲。翻译式串讲, 就是以今语释古语, 从现在注释的角度说, 就是把古文译成白话。

串讲法的应用有利于发挥教师"讲"的主导作用, 保持讲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变单方面的教师讲为师生双边活动, 避免繁锁, 兴之所至, 信口开河, 而有利于提高讲的艺术性, 抓住重点, 以保持学生注意力的高度集中,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要防止教师唱独角戏, 主观注入, 平铺直叙。

二、学为主的教学方法

以学为主的教学方法就是教师努力培养学生乐于学习, 学会学习的方法。

1、小组讨论法

小组讨论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与学生间能够进行合作, 教师与学生之间也能够进行合作。在语文课堂中教师要适当的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然后大家合作研究探讨问题。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 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达到取长补短的教学目的。并且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在情感上也会有所交流, 这也利于学生之间的友谊, 增进了语文课的人文性。需要教师注意的是教师本人一定要参与到学生的研究探讨中去, 在参与的过程中也一定要有自己的观点和主张, 师生间的合作能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这样学生学起语文来乐趣便在课堂中了, 也会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变的更加生动活泼。

2、自主探究法

自主探究法是指学生能够自己做主探索研究学习的过程。确立这种教学方法是根据学生的特点来定的, 当前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 有些同学在初中时没有认真的学习导致成绩不理想而未能上普通的高中, 所以在他们的心中就有一种自卑的心理在作怪, 自信心及其差, 他们认为自己哪个方面也不行, 对于这样的学生我用“自主探究法”。因为“自主探究法”能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能够使学生树立学习语文的信心。帮助他们慢慢改变他们的自卑心理, 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的目的和动机。例如在具体的课文讲解的过程中, 先鼓励学生自己看书理清文章的思路, 然后按照自己的想法提出问题, 自己设想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些问题都教会学生自己做, 记得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这样说过:“先生的任务不在于教, 而在于教学生学。”通过这种方法帮助每个学生都树立“我能行”的观点, 这样一篇课文即使没有教师的指导, 也能使学生有一些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也能够克服我们前面所说的自卑心理, 这种教学方法延续下去一定会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而达到了语文教学的目的。

三、教、学兼重的教学方法

1、问答法

问答法是在语文教学中, 以问题为中心组织课堂教学的一种常用教法。主要通过教师提问, 学生答问, 或学生质疑问难, 教师引导学生解疑辩难的对话形式,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在现代教育培养全面型人才理论指导下创新的教学方法。强调要进行情感教育, 以情动人, 以美感人;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 充分发掘语文课的教育功能。教师和学生的思想感情, 交融互渗于作品所描绘的客观景物之中, 形成主观情思和客观景物相统一的审美境界, 使学生获得美的感受, 培养其高尚的审美情操, 进而使学生思维水平不断提高。

情境教学法突出了语文教学的审美特性, 强调了教学中要以美去激发爱, 以美感染人, 从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促进学生主动和谐、生动活泼地全面发展, 优化了语文教学效果。

四、应注意的问题

上述各种教学方法, 虽然在以往的教学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并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但是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 我们还应努力探索, 适应素质教育的切实可行的新方法, 以便逐渐形成适应素质教育的教学方法体系。在当前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 如何应用和完善传统教学方法, 笔者认为, 首先应处理好两种关系:

第一, 正确处理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的关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教与学是互为对象和前提的。现代语文教学严格区别于传统语文教学的最大特点是:教法与学法的统一。教师无论是对教法的选择和运用, 还是对学法的指导与实践, 无不贯穿着这种统一。两者要相辅相成, 相得益彰。

第二, 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教学方法的发展, 首先应注意继承。继承是事物发展阶段性和连续性的联结纽带, 它客观存在于语文教学方法历史发展的全部进程中。教学方法的形成和发展, 是随着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逐步形成和完善的, 是在此前的教育教学基础上逐步丰富的, 因此教学方法的选用, 尤需重视继承, 在批判的继承中严格选择, 不能丢弃传统的精华。

总之, 不管哪一位语文教师, 对教学法的选择, 既不能一哄而起的刻意模仿、生搬硬套, 又不能墨守陈规, 不敢越雷池一步, 更不能仅凭一时的热情冲动, 而应该经深思熟虑、反复摸索之后, 慎重选择出既符合学生实际, 又体现自己教学个性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高中语文教学方法 篇2

目前,很多高中语文教师都己经忽略了范读的重要性。范读不仅能激发学生读的兴趣,而且当教师全情投入到文本之中时,教师会通过声音将自己的理解传达给学生,并用声音中渗透出的感情来感染学生。在教师范读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反复诵读,学生就能通过诵读把自己的感悟表达出来。有的人认为教师的范读会给学生的诵读带来固定的范式,会造成学生的诵读就是模仿教师的诵读的情况。但是在学生的审美和欣赏品位尚未达到一定标准之时,如果省略了教师的范读,那么就很难保证学生对于文章感悟的质量,所以教师的指导是不可缺少的。

在范读的过程中,教师充满激情且流利的诵读,可以帮助学生对文章的认知,还可以教给学生诵读的技巧,以激发学生学习诵读的兴趣和诵读的效率。

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高中语文教学方法探讨 篇3

关键词:语文教学;多媒体; 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3-09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3.064

一、通过情景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受到内、外因素驱动的。外因包括来自社会的认可、家庭的压力等因素;内因包括自我压力、兴趣和爱好等因素。而其中,兴趣爱好又是最直接、最强劲的动力之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师依靠书本、粉笔,结合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在黑板上为学生描绘出书中的“黄金屋”。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现在的学生大部分都是信息时代的“原住民”,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仅无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更无法适应教学的发展。因此,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促进教学方法的改变是非常有必要的。

“从高空俯视,在一片山水相间的万绿丛中,千峰竞秀,万壑藏云,郁郁葱葱,飞红滴翠。”柯蓝在《飞红滴翠记黄山》中,用精彩的文字带我们去欣赏黄山的奇松怪石、云海温泉。教师在讲授这篇文章时,可以借助计算机网络下载与黄山相关的文字、图片、影音资料,并利用多媒体进行展示,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黄山的峻美,更深入地理解文章中所使用的修饰手法和表达方式。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二、发挥多媒体优势,扩展知识的内外延伸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仅靠教材内容是无法满足学生对更多知识、更多信息需求的。而互联网技术能有效弥补这一缺陷,拓展课堂教学容量,让学生能够汲取更多书本之外的知识,并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明天我们不封阳台》想要告诉我们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人们不能总以自然征服者自居。在教学时,教师可以收集自然美好风光以及水土流失、洪涝灾害、焚毁山林的图片和影音,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展示,让学生通过两者之间的对比,看到大自然的美好,看到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也看到自然对人类触目惊心的惩罚,从而产生对自然的敬畏心理,增强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内涵。运用多媒体技术,根据教学内容和课程安排收集资源,既突出了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又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和信息容量。

三、培养创新意识,拓宽思考的维度和宽度

多媒体技术通过具体的音频、视频、图文等形式将抽象的文字进行直观的展现;通常学生在阅读文字时,脑海里也会描绘出自己理解的画面,在将二者进行对比分析后,既有利于理解掌握相关内容和知识,又在一定程度上训练了形象思维的能力。教师利用多媒体设计出更具综合性、多样性的课堂问答,促进学生想象能力的提高,从而培养其创新意识,拓宽其看待问题的角度及思考问题的维度。

杜甫是唐朝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的代表,其作品多反映社会矛盾和民间疾苦。在《登岳阳楼》中,诗人采用想象与写实相结合的写作手法,既描绘了洞庭湖的壮阔,又展现了诗人的广阔胸怀。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诗人将茅屋被秋风所迫的焦虑,升华为忧民之情;这也是诗人广阔胸怀的另一种体现。在教学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两首诗所表现的画面,既有助于学生理解诗句的内涵和诗人的情怀,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扩宽学生思考的维度和宽度。

四、实现多媒体技术的有效使用,促进教学方法改革的优质和高效

多媒体信息技术对语文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显而易见,但是为了达到更加优质高效的教学效果,在具体使用中,教师仍然需要注意几个问题。

(一)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技术只是教师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所借助的辅助工具。无论社会发展到什么阶段,它都无法取代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教师必须正确认识多媒体技术,使之真正服务于课堂教学。

在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时,如果教师“照本宣科”,让学生跟着课件的“思维”进行学习,不仅会失去课堂示范作用,更会失去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和魅力。教学是一个不断变化、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过程。如果一味依赖多媒体教学,忽视课堂中的师生互动,错过学生一闪而过的创造,将使学生形成定性思维,遏制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提高,阻碍学生思维活跃性及创新性的发展。因此,要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的意义,根据教学内容合理选择教学形式,而不是一味地乱用、滥用。

(二)正确认识语文文科的特殊性

与其他学科最大的不同是,语文通过文字表述内容,传达情感,并给我们带来无限的遐想。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语文素养,如果以多媒体为教学的主要形式,以影音和图片代替学生的阅读和想象,不仅无法实现语文教学的目的和意义,更会弱化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文字品味能力和文章阅读能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也无从谈起。

综上所述,多媒体技术有其独特的优势,对我们的教学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对于这一新生事物,我们既要努力去适应去使用,但也应该有冷静的头脑,在课堂中真正做到适当、适量,合理而高效地使用它,让这一新生事物充分发挥其应用的效用。

参考文献:

[1] 成平广.浅谈现代教育技术与高校就业指导工作[J].科技资讯,2005(6).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方法 篇4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问题,措施

一、目前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 高中语文教学问题众多, 包括在语文教学中过多地强调了技巧, 忽略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提高;注重课堂授课的收效, 忽略了对学生的预习、复习的监督和检测;过多地突出了自己的预设意旨, 忽略了学生本身感受语文的特点和差异。

二、高中语文教学的改进方法

1. 选取课文中的要素, 创设情境

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和鼓舞。而创设情境便是为了激励, 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兴趣是学习的先导, 只有有了兴趣, 课堂上学生才会兴奋起来, 才会乐学, 才会有成效。创设情境, 试着把每一位学生的情感都调动起来。刚接触语文时, 学生们面对的信息是陌生的, 我们只有将那些陌生的信息与一些学生熟悉的形象、可感知的东西加以联想、比较, 他们的心理才会相融而欣然接受。

2. 深化认识, 净化心灵, 将知识更新转化为智慧

年轻, 这点使我更有利于和学生沟通, 多年的学习经验及切身体会告诉我, 教育为学生提供了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 但仅仅让学生掌握知识远不是教育的目的, 教育的理想在于将一个孩子的知识转化为智慧, 推动他们去体验人生、去关注了解社会, 从而构建起一个现代人所应有的价值观, 而这一切的获得是不能强迫的, 是不能靠教师灌输的, 只能让他们在平等的、有被人欣赏和关爱的温暖和幸福中去获取。

3. 营造与学生自主创造精神相一致的语文课堂教学氛围

在教学中, 教师不能将学生视为容纳知识的器皿, 而是从人格平等的基本观念出发, 允许堂上有不同的声音出现。如何营造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气氛呢?首先是创设平等的氛围, 消除老师的神秘感和权威性, 将师生活动建立在友好、亲切、和谐的氛围之中。其次是倡导平等参与课堂教学的双边活动。课堂上的教授过程由明到隐, 特别是在感受新知识后的问题探究阶段, 更应该让学生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地主动学习, 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地体现出来。最后是教法设计尽量做到灵活多样。教师通过新鲜的刺激来引发学生的兴趣, 创设愉悦的氛围, 想方设法让学生通过各种活动获得学习的乐趣, 唤起求知的欲望。

4. 分解大目标, 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俗话说, “信心是成功之舟”。自信心是人们完成任何一项工作的重要心理因素。一件很容易完成的工作, 往往只是因为缺乏足够的自信心而导致失败, 这在生活中司空见惯。自信心对于高三学生更为重要, 高三学生考试频繁, 情绪波动大, 一旦哪门学科有两次考试滑坡, 马上就自暴自弃。这时, 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改善学生作为学习者的自我概念是非常有必要的, 教师的表扬和奖励代表着一种权威的认可, 它能够使学生的自尊心得到极大的满足, 使学生的自信心得到极大的增强。

5. 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思考习惯和积累习惯

国外研究表明, 学生学习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有关, 80%与信心、意志、习惯、性格等非智力因素有关。其中, 习惯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我觉得高中语文教学最值得关注的三种习惯就是学生学习的习惯、思考的习惯和积累的习惯。就语文学科而言, 学生学习的习惯应包括:说普通话的习惯、写规范字的习惯、查工具书的习惯、独立阅读和独立写作的习惯等等。

6. 加强课外阅读的方法指导

我们必须教给学生课外阅读方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应紧紧抓住课文, 实行精讲

英语教学中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成为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性学习能力日益成为广大教师探究的热门课题。那么,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

自主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 它的首要条件是学生主体性的确立, 即在自主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帮助者, 而不是学习的控制者、包办者。下面从几个方面对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一些简单的阐述:

一、多措并举, 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一种天生的好奇心理, 喜欢探索未知世界, 喜欢探究问题的答案。以往的教学中, 黑板、粉笔加教材构成了单一课堂教学模式。这种单一、呆板的教学方法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 而且不能体现语言的生动性。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从较传统的语言实验室到多媒体, 若使用得当就能够在语言教学中发挥很好的作用。例如, 充分发挥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或多媒体技术, 用生动的形象、真实的画面、优美动人的语言和音乐, 增大课堂信息容量和趣味性, 调节课堂气氛, 刺激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增强学生的记忆效果, 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完成教学目的。

多读, 教会学生独立阅读的方法, 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自觉性。学生在课堂上学会了独立阅读的方法, 在课外阅读中能自主地进行阅读, 丰富了语文材料, 扩大了知识面。进行阅读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而阅读能力的核心是理解。提高理解能力是一个从肤浅到深刻, 从理解不确切到确切理解, 从被动记结论到主动思考理解的过程。

总之, 语文教学影响着其他学科的学习, 也影响着一个学生整个人今后的发展。高中语文教学旨在使学生养成自主读书的习惯, 使其具备最起码的表达能力, 进而为学生整个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最坚实的基础, 为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开启一扇窗户。

参考文献

[1]周崇启.高中语文课程改革新论[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0.1.

高中语文教学方法 篇5

1.轻视语文的态度

漠视语文的学生表现为对语文的学习抱无所谓态度,特别是语文基本功较好的学生,认为语文过去学得不错,可以先放一放,临上阵前再搞突出,于是,语文就被他们打入了“冷宫”。他们认为语文可学可不学,因为学得再认真,在高考中也考不到数理化那样的高分,不认真学,分数也低不到哪儿去。

2.丧失信心的表现

这类学生对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但由于基本功差和学习方法不当等原因,尽管在语文学习上付出了一定的努力,但考试成绩不见提高甚至出现倒退,于是,他们便对语文学习失去了信心。考试时不能集中注意力,时刻担心失败,并想象失败后的情境,无法发挥正常水平。这样几个轮回之后,他们有种筹莫展的感觉,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3.投机取巧的心理

有些学生不是能学好语文,也不是不知道语文重要,而是认为高考语文不考课本,试题全部来自课外,抱着投机取巧的心理,大搞题海战术,今天一套资料,明天一套试题,见题就做,企图能够“碰”上高考试题,对老师提出的紧扣课本、多读文章、培养语感的要求充耳不闻。还有一些学生,题目也不做。他们抱着“我聪明”、“我运气”的心理,等到考场“超常发挥”。这是一批最典型的投机取巧者。

学生出现以上问题,原因是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语文学科的特点,不注重语文的长期积累,不懂得高考试题与教材的关系是“流”与“源”的关系,再加上重视轻文。针对这些问题,在教学中要采取以下方法。

二、教学中解决的办法

1.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感觉到学习的需要。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需要能生成目的,目的能推动行动,行动能优化心态。高中学生学习语文之所以出现种种消极心理,很大程度上是部分同学认为凭着十多年积累的老底够了,“我不需要学了”,如果能让他们自己发现知识上的“空洞”,产生“我想学,我要学”的心理,他们就能付诸行动。

2.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诱人的情境。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爱好和兴趣在学习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者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方法 篇6

一、激发学生兴趣

面对我们的高中生我不禁有些害怕,他们已经习惯教师代劳一切,尤其是理解性题目,总怕与老师的答案不完全一致,不说:总怕错,不说,久而久之成了教师一人说,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直线下降。他们总期盼别的同学来发言,然后都举双手赞成,所以答案总是唯一的。其实语文教学中有些题目就有不同答案。拿分段来说吧,面对一篇文章总的分清层次脉络,然后才理解赏析。一篇文章也如一个多面体,不同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会划出不同层次,只要有道理,合乎逻辑就要及时予以肯定,不要在他们发言的第一次就扼杀他们的创新能力。并且阅读一篇文章,你不拘泥于一种成型的看法,而多思考多琢磨,经常从多角度来划分层次,能使学生的思维严密、全面、深刻、灵活。推而广之,看一切事物、事件、分析人物也就都能从不同的角度去提炼、研究,激起自己的创新意识。在《祝福》教学中,我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用一句话来说明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大家七嘴八舌,各抒己见。他们争先恐后地说出了几十种答案,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这样的发散思维中以或多或少的渗入了创造性阅读的内容,这样的学生不但知道了知识,有培养了能力,你看,大家说得多好啊!

二、全新的指导方法

在课文中适时地对重点段进行阅读指导,可有针对性地出一些题目来让学生做,以提高同学们的阅读能力。但课内阅读时十分有限的,更多的是课外阅读,学生自主阅读,只有大量地课外阅读才能真正起到增长见识的作用,因此要对课外阅读进行艺术指导、有创造性地指导:(1)指导学生制定课外阅读计划。这是学生课外阅读时间的标志,可一期一订,中途作必要修改,使其长新,保证切实可行。(2)指导学生获得基本阅读方法。教给他们默读深思、朗诵吟咏、背诵记忆、精读提炼、速读猎取等方法,以达到开卷有益。(3)指导学生形成基本阅读能力。在阅读中必须从内容到形式,由形式到内容反复深化,并适当使用工具书。(4)阅读后要及时写出体会、心得。(5)要指导学生适时检查阅读情况。用以上方法达到创新阅读并得到良好的效果的目的。

作文只有“读书万卷”,才能“行万里路”,有了材料,才能“下笔如有神”,作文重在积累材料。在作文训练中,我认为应当这样:(1)提前明确写作任务,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准备材料。(2)写作时间不必局限于两节课,可适当推后。(3)可改一周一篇为两周一篇,以培养学生写作兴趣。(4)为保证大面积提高写作水平,就要加强检查力度,增加交流次数,提高评析质量。另外,还可借办黑板报、手办小报,向社会投稿等方法激发学生创作欲望,提高写作层次。

三、多角度思维方式

一直以来教师主宰课堂,学生大多低分高能,何谈创新?为此,要把学生的活动变为“思维体操”,强调学生“跳起来摘桃子”。课堂上,根据学生实际设疑或让学生互相设疑,启发学生多思解疑。如讲《六国论》后,学生肯定秦统一天下的好处,然而有的学生有逆向思维,提出秦的残暴的看法。还通过一题多问,一问多答等方法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如前面对《祝福》故事的概括,这样不仅使学生触类旁通,解决各种疑难,还能培养其创造力。

四、情操培养

教育理论上曾说“智育不好出次品,体育不好出废品,德育不好出危险品。”可见一个人的德育好坏与否在人的一生中是至关重要的。在语文教学中可根据不同的课外读物内容来解决这个问题,可及时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用故事中的人物的高尚品德来感染学生,用文章所体现的积极内容来陶冶学生。

高中历史教学方法 篇7

一、历史课的知识串联法

所谓知识串联法, 就是抓住历史线索。这线索犹如网之纲, 纲举目张, 基本知识就会一网而尽。历史知识一般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几个基本要素构成。上历史课必须把这些基本要素讲清楚, 这是历史课与其他课程的最大区别。这些要素又可演化成为历史的基本线索, 并以这些基本线索把相关历史知识串联起来, 好像用线串珠子一样。

比如, 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 列出大事年表;以空间的转移为线索, 按一定的地点、区域或国别范围来讲授历史;以人物的活动为线索, 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 (无论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 , 往往贯穿了整个时代, 中国民主革命史与孙中山、毛泽东的名字几乎密不可分;以历史事件的发展为线索, 讲清起因、经过和结果, 就可以知道每一种历史现象的兴衰过程。此外, 还可以把握一定的社会矛盾为线索, 分清两个历史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解决矛盾的基本方式 (改革和革命) , 以及矛盾产生、发展、激化和消失的过程。用马克思主义的矛盾论原理来分析历史问题, 我们就会发现一切历史事件都是由一定的社会矛盾引发的, 而历史事件又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 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都必须同一定的社会矛盾联系起来, 如评价历史事件的性质要看其主要方面, 评价历史人物的作用要一分为二。

可见, 历史教学抓线索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线索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思路, 教学思路又是由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及教学条件来决定的。一个成熟的教师, 其教学思路必然是十分清楚的, 有条不紊的, 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思维方式的, 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要采用不同的思路来组织教学。

二、历史课的点面交叉法

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最重要的是要找准“点”, 以“点”带“面”。所谓“点”, 就是历史纵向和横向联系的交叉点, 即坐标。我上课时, 往往抓住某一个知识点, 谈今论古, 谈古论今, 或者谈中国论外国, 或谈外国论中国。比如讲到世界某段历史时, 我就问:“这时的中国怎么样?”公元1~2世纪, 西方有个罗马帝国, 东方有个东汉帝国, 不同的是前者是个奴隶制帝国, 后者是个封建制帝国。讲到现在的“中东和谈”, 就说一说犹太人的苦难历史、现代的几次中东战争, 帮助学生分清是非曲直, 并介绍一些书目让学生去借阅。这种点面交叉法, 大大丰富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历史课的教学点, 还包括现实社会的一些“热点”和“焦点”问题, 启发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思考这些问题。有人也许会认为这样做, 上历史课会离题, 扯得太远了。其实不然, 首先从历史的角度讲现实问题, 是符合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教学原则的;其次, 学生对现实问题比较关注, 也感到比较困惑, 如果我们从本学科的实际出发, 对这些问题进行有说服力的讲解, 利用课堂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其效果将是不言而喻的。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刍议 篇8

一、引导学生知人论世, 发挥想象, 领悟内涵

文章的作者与我们的学生相比, 他们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语言修养都不可能在一个层面上, 这中间的距离有时简直难以逾越。教学中, 需要我们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在这中间架设心灵的桥梁, 让学生走近作者, 走进时代, 与文本对话, 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 并领悟内涵。

如学习《陈情表》中, 李密推辞晋武帝的一次次官位越来越高的征召, 为什么不肯出仕做晋朝的官员呢?说自己的祖母年事已高, 无人照料当然是事实, 可是仅此而已了吗?如何透过这情深意切的语言, 领悟作者难以言传的复杂心理和情感呢?只有走进那个时代, 激活想象, 架设桥梁, 才会感受作者丰富的思想内涵。课堂上我问学生:你们了解那个时代的文人士大夫的思想情感吗?有的说, 学成文武艺, 货卖帝王家;有的说, 宁为玉碎, 不为瓦全;有的说, 忠臣不事二主。接着问作为亡国臣子的李密非但不敢明目张胆对抗, 还得委婉地说明推辞理由, 解除新王朝皇帝的猜疑, 你能想象一下李密此时的心情吗?侍奉祖母的骨肉之情、对已经灭亡的蜀国的怀旧之情、对新王朝的疑虑之情和对新王朝皇帝征辟的惶惑之情, 都搅和在了一起, 使他进退维谷, 无所适从。这样就理清文章的一条基本的情感线索, 这就是以侍奉祖母的“孝”为主线, 竭力让新王朝的皇帝既不至于怀疑自己的忠诚之心, 答应自己请求, 又能够保全自己的名节乃至生命, 不必在蜀国刚刚灭亡不久就去为新王朝效忠。如果不走进那个时代, 激发学生的想象, 不在中间作适当的点拨, 那么文章的情感内涵就难以理解。

二、与现实生活链接, 调动内因, 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

在语文教学中, 我们应把语文教学与现实生活链接, 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如学习英国作家高尔斯华绥的《品质》一文, 分析完鞋匠格斯拉的形象后, 我问学生:“现实生活中, 我们的身边有‘格斯拉’样的人, 你欣赏他们吗?”有的说格斯拉太固执了, 他要亲手制作靴子, 不让别人插手, 他精心制作, 不惜时间, 用最好的皮子。有的说格拉斯跟不上时代的潮流, 如在对待靴子问题上, 他比顾客还认真;他只注意靴子的品质, 不追求时尚;他认为他是懂得靴子的, 可是顾客要的是时髦;他只注意靴子的品质第一是经久耐穿, 但是顾客也许喜新厌旧。根据学生的回答我继续提问:我们不欣赏, 可生活中需要这样的人吗?学生联系生活中牛奶里的三聚氰胺, 鸭蛋中的苏丹红, 长江堤坝中的豆腐渣工程, 得出了面对诱惑时恪守职业道德和商业诚信的可贵。

阅读应把学生已有的生活方面的知识、经验、体验、情感唤醒, 让其充分融合到对文章的阅读, 对文章的理解中, 这就要求阅读教学要时刻关注学生的个体存在状况, 要能把学生阅读与现实生活链接, 使学生的认识能力、联想能力、创新思维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培养。

三、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引导学生学会阅读, 激发创新能力

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 良好的教学环境能使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情境中充分地发挥他们的知识水平和展示他们的个性心理特征。多媒体的运用使语文阅读教学形象、生动、具体而直观, 具有极强的表现力。

提高高中语文教学实效的方法 篇9

一、发挥自身优势,施展人格魅力

中国教育有一古训叫“亲其师,信其道”。老师应该把握好在学生面前的第一次亮相,发挥自身优势,施展人格魅力,让学生喜欢自己的老师,进而喜欢这门学科。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过:“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古往今来的教育家,无不强调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的重要性。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挡不住的诱惑”。爱心是教师品德的核心,爱是人间最美的语言。有了爱心,才有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有了爱心,才能尊重发展学生的个性;有了爱心,才有诲人不倦的满腔热情;有了爱心,才有师生之间的默契共鸣。爱心是沟通课堂、形成合力、赢得教学高效的情感基础。敬业是教师品德的支柱。只有敬业,才能爱业;只有敬业,才能精业;只有敬业,才能兴业。只有敬业者,才能厚积薄发,精益求精,敬业是完善自我,赢得教学高效的坚实后盾。奉献是教师品德的灵魂,教师的奉献,胜过千言万语的说教,强于千辛万苦的叮咛。爱心不足,敬业不够,奉献不行,怎能做一名好教师?如果你具有强烈的爱心和敬业、奉献精神,你就具备赢得学生钦佩和尊重的“润物细无声”的品格力量。

语文老师不仅要砥砺自己的品行,而且要发挥语文学科教师的优势,施展人格魅力。语文教师应该放下架子,发挥学科与自身优势,与学生交往、交流,促进心灵的相通,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与热情。语文课上,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从他们的发言中,教师可以了解一下他们的思想动态和个性,以便更好地与学生交流,因材施教。教师还可充分利用作文教学促进与学生的交流。每周的一篇周记,每两周一次的大作文,教师应鼓励学生写真人,说真事,谈心里话,并要认真批阅这些周记、作文,写上评语。学生希望在作文本上看到老师的评语,不管是多还是少,不管是生活方面的指点,还是学习方法的指导。老师完全可以利用写评语这一方式与学生交流,让学生感受你的诚心、爱心、责任心,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信任语文老师,也就乐于说心里话,乐于写作,乐于学习语文,这是学生学好语文的一个重要前提。还记得我新接高二班时,有一个成绩差的同学在第一篇周记上这样写到:“您一定早就听说我的‘大名’和劣迹,在高二这一新学年里,我想一改以往的面貌,可是我怕坚持不了……”读着这段文字,我被学生的直率、坦诚、决心所感动,于是动笔写下这样一段文字:“如果我说没听说过你的名字,这是假话,但我认为新学年会有新气象,会出现一个全新的你。我相信你一定能行,我会为你加油、鼓励!”高二这一学年中,该同学虽然语文基础很差,但学习特别认真,进步也很大,这是对我的最大回报。语文教师应充分发挥优势,施展人格魅力,主动去关心、爱护学生,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这是语文教学成功的前提。

二、激活教材资源,激发学习兴趣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否则,学生就可能只是勉强地去学习。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是这个道理。

学习的最佳动力乃是对所学材料的乐趣,老师可依据教材的脉络和课文,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个性特征,别具匠心地设计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高一学生来到新学校,既觉得自己长大了,是个成熟的高中生了,有满怀的豪情,远大的志向,又觉得有些茫然和胆怯,不知如何去面对新的老师和同学,不知怎么去学习高中课程。高一开学第一节课,可以让学生自我介绍,“要求说出自己的个性特征,让同学很快记住你。语言要有特色,50字左右。”学生觉得对自己最了解了,说起来头头是道,而且好好把握了在同学面前第一次亮相的机会。老师可即时对自我介绍做点评,可点评学生的或老练或拘谨的演讲,也可点评他们的写作特色,甚至点评他们的演讲时的站姿、语速、礼仪。学生不仅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到了演讲、点评、写作、沟通等技巧知识,而且能更快更好地融入班集体。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主题是“向青春举杯”,引导词是“十六七岁的青年,在人生的航道上,应该珍爱青春,敞开心扉,感受多彩的生活,编织斑斓的梦想,实现精神的成长”。学生学习了食指的《相信未来》,感受到诗人永不泯灭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树立了面对高中学习的信心和勇气。老师趁热打铁,让他们模仿诗人的写法,写了现代诗《相信自己》。学生精心选择意象,模仿诗人的句式结构,用真情的笔触抒发自己的心境。老师避免照本宣科,要依托教材,合理利用教材,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精心选择教法,增加课堂姿彩

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教学形式过于单调,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低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这一角色,灵活选择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刺激他们的感官,让他们积极参与、融入课堂。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就能够明显地改变这一状况。这主要是因为多媒体技术可以将丰富的网络资源调用到课堂之上,将原来教材中单纯的文字描述转换为图片、视频或者其他形式,让教学更加生动形象。例如在教必修五的《长亭送别》时,教师可以用幻灯片的方式展示曲中所描述的“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的美丽场景,并且可以与《沁园春·长沙》所描述的“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进行画面、炼字的比较,这样学生就能够直观地接受知识,进而理解诗词中所讲授的意境。教完课文后,我选择了由黄梅戏艺术家马兰主演的为时13分钟的视频,该视频完整地表现了课文表现的画面和场景,让学生真切地感受画面美、意境美、情感美,相信这样的教学效果肯定会较以往有很大的提升。我们往往对文科加试中名著阅读的教学感到头痛,认为数量大、考点细,感觉无处下手。我在复习《红楼梦》时,采取“七步法”教学方法:第一步让学生看书;第二步让学生给每一回写100字左右的故事梗概;第三步让学生脱稿复述;第四步让其他学生点评内容是否完备;第五步让学生针对每一回自己出测试题;第六步出示历年相关的题自;第七步看87版电视剧《红楼梦》。上《雷雨》《罗密欧与朱丽叶》时,让学生表演其中的一些片断。这样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起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

好多老师上语文课时,非常急切地要把新的知识教给学生,讲得唾沫乱飞,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老师和学生都吃力。教学中除了用讲授法,还可用讨论法,让学生去思考、探究、讨论。学生各抒己见,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获益匪浅。例如在教必修五“直面人生”单元时,学生学习了小版块“生存选择”下的《渔父》和《报任安书》,我设计了这个问题:“悠悠中华五千年,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人生难题,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选择。屈原、司马迁、渔父面临困顿,选择了不同的道路,你更欣赏谁的做法呢?”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生死问题。我们认为屈原壮烈地死,是以死明志,体现不屈的气节;司马迁勇敢地生,是以生践志,体现坚韧的意志;渔父超然地活,是隐忍守志,体现自由的灵魂。经过老师的引导,课堂教学效果明显。

四、紧跟时代步伐举行多彩活动

尽管语文老师使出浑身解数,把语文课上得有声有色,可是学生仍要学习巩固语文基础知识。学生会觉得知识多,记忆难度大,效果差,考试时基础知识失分较多。老师只能靠抽查默写这种方式来督促学生认真复习,可效果不太理想。我们看到《汉字听写大会》这个节目很火,节目涉及读音、书写、解释,比赛时考验选手的心理素质,临场发挥。于是,我抽空让学生看了几期节目,学生兴趣很浓,边看边拿笔听写,那专注认真的劲头好像在节目现场比赛。在阶段复习时,老师规定课本的考查范围,让学生按照该节目的赛制安排出题、审题、比赛分工等。学生用心查找课本上的词语,绞尽脑汁想要难住对方。比赛首先在班内进行,学生热情高涨。然后在班级之间进行挑战赛,全年级掀起了学好汉字的高潮。老师只要做好布置监督工作,为学生呐喊助威,就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在复习成语时,老师可效仿《中国成语大会》的做法,在快乐轻松的氛围中牢固掌握了基础知识。我们学校也会根据学生特点举办一些语文竞赛,包括文言文现代文阅读、作文、演讲比赛等。学生代表班级比赛,积极准备,认真参赛,带动了整个学校学习语文的热情。

高中语文教学基本的探究方法 篇10

关键词:高中语文,探究学习,管见

一给学生充足的自主探究时间, 把握好组织探究的时机

探究性学习过程中, 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思考时间和提问时间, 让学生充分地阅读、讨论、感知、感悟, 努力做到问题由学生提出, 思路由学生探索, 方法由学生寻找, 难点由学生突破。课堂上不能以尖子生阅读的速度来安排读书时间, 要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活动起来。

课堂上, 教师要掌握时机, 抓住中心议题或关键性问题, 采取生生合作、小组合作或全班集体探究等形式, 让学生发挥各自的优势, 相互启发, 各抒己见。如果学生的探究欲望还未被激发, 便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探究, 就会出现少数优秀学生当“讲师”, 多数学生当听众或陪衬的现象。这种象征性的讨论虽然很热闹, 但并没有思想的交流和碰撞, 使合作探究流于形式。只有当学生遇到了个人难以解决的问题而处于跃跃欲试的状态时, 合作交流才有意义;也只有当学生意见不一, 感到有必要争论探讨时, 合作才更有价值, 也才会收到实效。

二给学生充足的探究自主权, 鼓励他们各抒己见

在实施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 如果不按照老师的统一要求, 让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内容作为重点去探究, 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更浓厚, 探究也会更深入。当然, 探究时, 应选择有探究价值的内容, 不恰当与不必要的探究会导致探究浅层化和庸俗化。

传统的阅读教学很少关注学生如何把自己的发现、感悟、批判带进阅读中去, 实现阅读的个性化。而现今的探究性阅读教学, 则允许学生给教材“挑刺”, 鼓励他们发表独立见解, 不唯书是从, 让探究的过程成为充分展示学生个体生命风采的过程。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时刻注意, 对学生的创见, 要充分鼓励, 对学生的意见, 要尊重理解, 对学生的误解, 要宽容引导。

三重视探究后的点拨和评价

中学生由于知识和阅历的限制, 他们关注的范围是有限的, 教师应从宏观上把握问题, 帮助学生确定探究方向。对问题探究的宽度、深度要做到心中有数, 对学生提出的探究问题, 教师要仔细研究, 认真推敲。如问题范围太大, 应缩小视角;问题缺乏创意, 应转换视角;问题空泛浮夸, 应果断删除。教师还应解决有关探究题目中隐含的争议性问题, 以使学生多角度认识和分析问题。学生探究时, 教师要深入各组, 参与讨论, 发现问题, 作必要的启示和点拨, 引导学生再读书, 在读中解决重难点, 把读和议有机地结合起来。

教师应对每一个参与探究的学生给予恰当的评价, 要把评价的重点放在探究的过程、获得探究的方法上。如在学生回答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时, 可说“敢于积极发表意见, 若能换一个思路就更好了”, “这个问题答对了一半, 请再想想, 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回答。”教师的赞赏、激励的评价语言不仅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而且能交流师生情感, 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坚定自主学习的信心。

四转变观念, 转换角色, 加强学习, 提高自身素质

面对探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 教师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第一, 教师失去了对学生学习内容的权威与垄断。学生提出“千奇百怪”的问题, 在探究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困惑都超出了教师的事前设定, 甚至超出了教师的专业领域。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较强的随机应变的能力, 要有驾驭课堂的高超技巧, 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以适应探究性学习的要求。第二, 教学内容的拓展直接导致了师生关系的改变。学生才是主角, 一切教学活动都遵从学生的意愿和思路。探究性学习的形式使教师不再高高在上, 教师与学生一样是探究的同伴, 教学由过去的“听我说”变为一起讨论、一起商量。

要想组织学生开展好探究性学习, 教师必须加强学习。学习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理论、认知结构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以及国内外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有关经验, 逐渐由研究“教”转向研究“学”, 实现角色的转变。

五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探究方法

开展探究性学习,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非常重要。问题意识实际上就是一种质疑精神, 它是创造的起点。课堂上, 学生因自己的经历、学识以及理解能力的限制, 会产生许许多多的疑问。疑问最能够刺激人的求知欲望, 调动人的求知动机。这种积极性带动他们主动地探索, 收获的知识比单纯由老师传授给他们的知识要多许多。刚开始, 学生可能不会提问, 或提问较肤浅, 或不着边际, 这时教师一定要加以鼓励, 持之以恒, 要善于把握学生思维的火花闪耀的瞬间, 使它燃起智慧的火炬。

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 教师要适时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探究方法, 如观察法、比较法、查阅资料法、讨论法、实验探究法等。

六语文探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 既要立足语言文字, 又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把文本的解读作为阅读教学的唯一任务的做法与语文的人文性特征背道而驰。只用文本引出话题, 师生活动信马由缰、任意驰骋, 或者是为了说明文本中的一个词或一段话, 引用了大量的与文本内容相去甚远的知识, 甚至花上大量的时间去听歌、看录像, 也是有悖于语文教学的。

高中历史教学方法 篇11

一、历史课的知识串联法

所谓知识串联法,就是抓住历史线索。这线索犹如网之纲,纲举目张,基本知识就会一网而尽。历史知识一般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几个基本要素构成。上历史课必须把这些基本要素讲清楚,这是历史课与其他课程的最大区别。这些要素又可演化成为历史的基本线索,并以这些基本线索把相关历史知识串联起来,好像用线串珠子一样。

比如,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列出大事年表;以空间的转移为线索,按一定的地点、区域或国别范围来讲授历史;以人物的活动为线索,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无论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往往贯穿了整个时代,中国民主革命史与孙中山、毛泽东的名字几乎密不可分;以历史事件的发展为线索,讲清起因、经过和结果,就可以知道每一种历史现象的兴衰过程。此外,还可以把握一定的社会矛盾为线索,分清两个历史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解决矛盾的基本方式(改革和革命),以及矛盾产生、发展、激化和消失的过程。用马克思主义的矛盾论原理来分析历史问题,我们就会发现一切历史事件都是由一定的社会矛盾引发的,而历史事件又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都必须同一定的社会矛盾联系起来,如评价历史事件的性质要看其主要方面,评价历史人物的作用要一分为二。

可见,历史教学抓线索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线索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思路,教学思路又是由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及教学条件来决定的。一个成熟的教师,其教学思路必然是十分清楚的,有条不紊的,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思维方式的,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要采用不同的思路来组织教学。

二、历史课的点面交叉法

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最重要的是要找准“点”,以“点”带“面”。所谓“点”,就是历史纵向和横向联系的交叉点,即坐标。我上课时,往往抓住某一个知识点,谈今论古,谈古论今,或者谈中国论外国,或谈外国论中国。比如讲到世界某段历史时,我就问:“这时的中国怎么样?”公元1~2世纪,西方有个罗马帝国,东方有个东汉帝国,不同的是前者是个奴隶制帝国,后者是个封建制帝国。讲到现在的“中东和谈”,就说一说犹太人的苦难历史、现代的几次中东战争,帮助学生分清是非曲直,并介绍一些书目让学生去借阅。这种点面交叉法,大大丰富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历史课的教学点,还包括现实社会的一些“热点”和“焦点”问题,启发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思考这些问题。有人也许会认为这样做,上历史课会离题,扯得太远了。其实不然,首先从历史的角度讲现实问题,是符合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教学原则的;其次,学生对现实问题比较关注,也感到比较困惑,如果我们从本学科的实际出发,对这些问题进行有说服力的讲解,利用课堂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其效果将是不言而喻的。

历史课的点面交叉法,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尽量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并使之融会贯通。为此,要求教师必须要有厚实的知识基础。培根有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我们教育界有一句行话叫“给学生半桶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所以,教师平时知识的积累是很重要的。我坚持看书学习,特别是注意收看电视新闻、专题报道,阅读报纸杂志,以扩充和更新自己的知识,上课时补充一些教材之外的材料。我收集资料的办法多种多样,或做索引,或剪报,或抄录于卡片和笔记本,或记下自己的心得体会,学生作业做得好的我也保留下来。我把这些资料归纳分类,使用起来很方便。

高中小说教学方法初探 篇12

一.教学中的困惑

1、篇幅较长, 时间不易把握。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在教学活动中, 熟读课文是最基本的要求。但小说与其它文体相比, 篇幅普遍要长, 与一般诗歌相比, 简直就是“庞然大物”。就拿本单元几篇课文来说吧, 《林黛玉进贾府》, 《祝福》, 《老人与海》, 任何一篇, 只要稍微看仔细点儿, 一节课是看不完的。篇幅过长, 时间又有限, 认认真真读一遍已难能可贵, 又何暇熟读?而读, 还只是整个教学活动这一万里长征之第一步, 如此长篇文章, 教学时间岂易把握?

2、容量较大, 内容不易把握。

小说篇幅长, 所容纳的东西相应也多。拿《林黛玉进贾府》为例, 纷繁的人物, 锦簇的服饰, 万变的场景, 精妙的布局, 精彩的语言, 巧妙的构思, 高超的技巧, 深邃的思想, 还有什么世态、文化、习俗……不一而足, 简直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教学中, 讲了这个, 舍不得那个, 讲了很多, 还觉不够, 面面俱到, 疲于奔命, 或无从入手, 望洋兴叹!

3、内蕴较深, 思想不易把握。

课文选入的三篇小说 (前面提到的) 都是经过时间检验的文质皆美的绝对经典之作, 它丰蕴的思想更是让人觉得美不胜收, 令人叹为观止。可有的学生从中获得一种什么样的“美”呢?有位老师在讲解《祝福》中关于祥林嫂逢人诉苦“我真傻, 真的……”场面时, 有些同学竟忍不住开心地笑了起来;也有个班级在探讨《老人与海》中老渔翁桑地亚哥与鲨鱼展开数次惊心动魄的搏斗后拖着鱼骸疲倦而回的壮举时, 大家竟一致认为他是徒劳无功, 无获而反, “早知如此, 何必当初!”……一篇篇经典著作竟被学生读出这样的东西来, 这种个体化的解读也真够让人“叹观止矣!”

4、印象较淡, 记忆难以持久。

课文上完了, 当时可能觉得很有趣, 可过一段时间, 问他最喜欢的人, 最感兴趣的事, 印象深刻的场景, 精彩的词语、句子, 则可能在脑海中苦苦思索, 已难以找到答案了。这种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读的不熟、接受的太乱、理解的不深, 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一些知识, 浮光掠影, 肤浅在外, 所学不能内化为己有;前面的努力, 收效颇微, 假以时日, 自然是遗忘无余。如此, 作为老师, 怎能不惑?

二.探讨后的对策

1、整体把握, 重点突破。

教学是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达到预设目的的活动。文章篇幅过长, 在教学上会不易把握。我们可以这样来操作:

首先, 纵观全篇, 浏览全文, 了解情节, 对文章形成整体性印象;然后, 把握重点, 有的放矢, 对其细细读、细细品、细细思、细细悟……如教学《林黛玉进贾府》, 老师在简单介绍前几回情节后, 可让同学们速速阅读全文, 追随林黛玉的行踪, 让贾府整个布局、整个环境、众多的人物在脑海中留下一个整体初步性的印象, 然后集中时间着重分析讲解“熙凤出场”“宝黛初会”两个精彩的场景, 同时, 将其放在整个环境 (全文) 中横向比较, 全面探讨, 深入挖掘, 分析王熙凤与贾宝玉在贾府中特殊的身份地位及他们各自的形象性格, 这样, 先由面到点, 继而以点带面, 点面结合, 既节省了时间, 又把握了整体, 同时也突破了重点———一举数得, 何乐而不为?

2、扣准文体, 抓住纲目。

“文以意为先”。主题是小说的灵魂, 主题的深浅实际上就决定着作品价值的高低。因此, 欣赏小说就必须着重理解他的主题, 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围绕主题展开。

教学的方向确定了, 但到底该如何着手呢?

首先我们要明确小说这一文体, 它的核心任务就是刻画人物, 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本质性的东西。可见, 人物形象与主题有着密切的联系, 那么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便自然成了教学的突破口、切入点。

人都是社会中的人, 人的性格也不会一成不变, 小说家往往通过设置情节和环境来塑造人物的形象, 使他们变得有血有肉, 栩栩如生起来。如《祝福》中祥林嫂的人生悲剧, 就是在鲁镇这个社会舞台上, 在祝福这个特定环境里, 由一个个事件连缀起来, 她的性格也在情节的发展中逐渐丰满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因此, 分析情节和环境便成了把握形象进而把握主题的必经之路。

最后, 还要领会小说的艺术特色。文学是一门艺术, 小说家只有通过一定的艺术手段才能恰如其分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如《老人如海》重在阐发对人生的思考, 无论故事还是人物形象都充满象征意味, 在艺术上更多地运用了现代派的表现手法。而我们抓住了这些特色, 也就能够更好地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如上所述, 我们在教学中如果能扣准小说文体的特征, 从小说的三要素———情节、人物、环境, 再加上艺术技巧这四方面入手, 便能删繁就简、纲举目张, 从而更有效地完成相关的教学内容。

3、延伸探究, 辅助拓展。

小说是艺术家的一种艺术创作, 这种艺术创作一方面需要借用现实和历史中的某些生活材料, 另一方面要在自己的社会理想和审美理想的支配下, 对这些材料进行艺术的加工, 进而运用艺术的想象力和结构力, 并按照生活的逻辑和艺术的逻辑创造出一种新的生活、一种新的世界。这种新的生活、新的世界既同现实和历史有一定的联系, 又不同于现实和历史的世界, 是对于现实和历史的一种超越。

这就告诉我们, 没有一定的历史知识, 没有一定的时代背景常识, 没有一定的文学素养, 对小说思想内涵的把握就会不深入, 甚至是不准确。而这正是跨入高中校门时间还不长久的同学身上所严重欠缺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讲解教材的同时, 做到适当的延伸拓展, 介绍必要的背景常识, 营造一定的环境气氛, 帮其弥补自身的不足。如教学《祝福》, 可将其与《这也是一个人》 (叶绍钧) 、《为奴隶的母亲》 (柔石) 、《人, 又少了一个》 (聂华苓) 等比较;可回顾大家熟知的孔乙己、闰土、范进、刘兰芝、杜十娘等等人物形象;可向同学们介绍封建思想对人性特别是对女子的戕害等知识, 如“三从”“四德”;也有必要将祥林嫂置身于我们现在生存的社会来重新审视探讨……

4、形象感知, 加深印象。

成功的教学, 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 也一定会给学生留下些深刻的印象、难忘的记忆等让人回味的东西。教学中, 我们在综合性地做好以上几点的同时, 还有必要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

心理学研究表明, 形象思维在青少年和成人中, 仍是一种很重要的思维类型。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指出:“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 都要通过事物本身来进行教学, 那就是说, 应该尽可能地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图像放在面前, 让学生去看看、摸摸、听听、闻闻等等。”现在影视事业发展非常迅速, 多媒体教学已相当普及, 这就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便利。在教学时, 播放一些相关的影片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经典的画面结合文本文字, 相信一个个情节、人物会在同学们的脑海中留下“永不磨灭”的印象。

如《林黛玉进贾府》中的王熙凤:一双丹凤三角眼, 两弯柳叶吊梢眉, 身量苗条, 体格风骚, 粉面含春微不露, 丹唇未启笑先闻。这到底是什么样的形象呢?单凭文字, 也许很难在大家脑海里留下清晰、深刻的印象, 如借机展示出相关的经典画面 (如老版电视剧《红楼梦》中的王熙凤) , 同学们文图对照, 一番评点, 印象也自会加深。

在小说教学中, 我们要根据文体特点, 抓住重点、有的放矢, 适当延伸拓展, 调动各种有利因素, 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当然, 教学无定法, 要因材施教、因人施导, 以上只是笔者和同事们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不到之处, 望方家海涵。

参考文献

①《教育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3.3。

②《文学理论》,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8。

上一篇:人格思想下一篇: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策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