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方法技巧

2024-08-13

高中语文方法技巧(共10篇)

高中语文方法技巧 篇1

发下卷子之后大概有五分钟的时间才正式考试,这个阶段可以先浏览一下试卷,对试卷的结构、试题布局等做一个简单了解(特别是作文,先看看,潜意识里会给你构建一个思路),做到心中有数。

作答原则:①力争首次就做对。考场上的时间是非常宝贵的,做过一遍的题目可能就没时间再检查了。而且复查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因此初次作答时最好不要寄希望于复查。②答题应先易后难,从前到后。一开始就答题顺利,有利于集中精神、稳定情绪,使自己尽快进入最佳应试状态。另外,解答容易题通常较快,可节省大量时间,也能为解答难题提供思路。③低档题不失分,中档题得高分,高档题(难题)每分必争。

总的来说,语文是没有多少答题技巧的,重点看你平时的学习和积累。

1、学好语文重点之一:字词、古诗词、古文等的记忆背诵或赏析。这类知识的学习重点在课堂上,课上要专心,课后多花点时间去记忆背诵、理解运用。

2、学好语文重点二:阅读一定要强化,最好能够做到每天练习一篇阅读。另外可以学习一下快速阅读,快速阅读是一种高效的阅读、学习方法,其训练可以激活我们“脑、眼”潜能,培养和提高我们的阅读速度、归纳分析、理解记忆等方面的能力。掌握快速阅读之后,在阅读文章、材料的时候可以快速的提取段落、文章的脉络和重点,促进整理归纳分析,提高做提效率;同时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游刃有余的做其它事情。

高中语文方法技巧 篇2

一、实施分层设计,尊重个体差异

在现阶段的高中语文授课中,许多老师依旧采用统一的授课模式和作业设计方式,以至于使班级课堂中那些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出现“吃不饱”,而那些基础较差,学习能力欠缺的学生出现“吃不下”等问题。因此,为了确保作业设计的质量,相应的高中语文教师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并要在此基础上实施分层作业设计形式,从而确保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均可以从作业学习中有所收获。

基于上述所述,为了更好地贯彻分层作业设计方式,语文教师可以将相应的作业设计分成消化类、拓展类和探究类这三个类别的作业形式。其中的消化类作业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扎实那些基础的知识,是全体学生必须要完成的作业;拓展类作业是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来自由地从丰富的作业内容中去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内容;而探究类作业形式则是为学生设计一些灵活多样的题型,以便引导那些能力强的学生自主探究,从而满足不同能力学生需求,不断提升全体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在开展语文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如下的分层作业内容:消化类的作业内容为要求学生抄写课堂授课中所学文章中所含有的各种重要词语,并要解释这些词语;拓展类作业则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文章语句的基础上进行仿句训练,确保学生所用词语的准确性;而探究类的作业则要求学生自行写一篇立意准确、语言通顺的短文。如此一来,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层次化的作业内容,确保学生可以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扎实自身的理论基础。

二、丰富作业形式,激发参与兴趣

教学研究表明,当前的不少高中生均缺乏做作业的设计,即便他们参与到做作业的活动中,但也只是为了应付教师的检查,而很少有学生是真正地想要自主去做作业。这主要是由于教师大都采用统一的文本作业形式,所以学生缺乏做作业的兴趣,那么作业本来的教学意义也就不复存在。因此,为了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参与到作业学习中来,教师就必须要彻底转变当前作业形式单一性的问题,积极丰富学生的作业形式。以丰富多样的作业形式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作业学习的积极性,使之自主投入到作业中来,从而不断提升学习效果。

基于此,教师可以将语文教学同游戏和活动等进行有效地结合,也可以转变那种单纯以书面文字的作业布置形式,采用口头或者识记等形式的作业设计方式,以充分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例如在讲解《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将班级的学生进行合理地划分,接着让学生分别扮演文章中的邹忌、齐威王等角色形象,为学生留置的作业是要他们在课下熟练模仿和运用他们各自所扮演人物角色的性格和肢体特征,比如邹忌善于词令,足智多谋;齐威王虚心纳谏、宽大明知等,然后在第二天授课的过程中来加以表演。如此一来,学生在满怀激情的兴趣下会更加乐意自主学习,实际的学习效果也自然比较理想。

三、创新作业评价,增强学习效果

理论上讲,激励性评价作为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教育评价方式,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热情的重要手段。与此同时,借助评价活动的开展,教师可以明确各个授课对象的实际学习效果,有利于进一步指导自己的授课内容和进度,从而可以借助作业设计的反馈结果来提升语文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效率。特别是随着教学多元化趋势的加剧,实施多元评价方式是当前现代教育对高中语文授课提出的新的要求。但是在评价学生作业的过程中要充分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以便充分发挥作业评价在提升学生学习质量方面的积极作用。比如,在平时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小组互评、学生自评以及教师总评等多元评价方式或者多次评价方式来充分激发全体学生参与作业学习的兴趣,从而不断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高中语文客观题做题方法与技巧 篇3

现以山东语文高考试题为例对高考语文客观题部分的得分方法和技巧做如下探究。

山东高考语文试题由第一卷(客观题)和第二卷(主观题)两部分组成。第一卷12个选择题,每个选择题3分,共36分。共分为三道大题:第一题,5个基础小题;第二题科技短文阅读,3个小题;第三题文言文阅读,4个题目。不同题型采取不同方法解决,积极调动语文素养,高效完成试题。

一、基础知识部分:巧用排除,凭借语感。

第一题是五个基础知识的考查,分别是字音、字形、词语、标点、语病。这些基础知识除去知识因素,还可以利用非知识因素来做题。因为它是选择题,由4个选项组成。如果能够确认两个或者三个选项,就可以利用排除法做对试题。例如山东2014年高考试题第2题:

如果你只能确定A和B中的错别字,不能确C和D两项哪一个是错误的,那首先就排除掉了A和B,然后在剩余的两项中去选择。如果你不能确定C项中“脉博”的“博”是错误的,但能确定D项中的字形没有错误,这就保证能够做对;如果这两项都不能确定,那就凭语感去选择,觉得哪个正确就选哪一个。

语感较强的同学往往选择正确的答案。因为语文考查的是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语文素养的形成是建立在学生长期积累的基础上的。日积月累,大量的语文知识形成了学生较好的语感,而良好的语感促使学生形成较强的语文能力。虽然不清楚语法,但自觉形成了良好的语文习惯。在平时的大量训练中,老师教给你许多这类题的方法和技巧,但是在时间紧张题量较大的情况下,许多学生是来不及思考做题方法和技巧的,大多还是凭借语感做题,这种方法屡试不爽。比较适合凭借语感做题的是词语(特别是虚词)和语病的考查。例如2014年山东高考题:③这几年虽然很艰难,但我的付出没有白费,经过刻苦的学习和长期的实践我练就了比较过硬的本领。是该选择“总算”还是“终于”?有的同学一读,就能够选择“总算”,因为平时说话大都如此,再加上前面两项的排除,就一定能选择正确答案。

所以,关于基础知识的考查部分,有考语文知识的成分,但大多数情况下还是考查语文素养。做这类题目,最适合的方法与技巧就是使用排除法和凭借语感。

二、社科文:调整心态,积极阅读。

第二大题是社科文的阅读,3个选择题9分。做此类文章,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做题心态,因为许多文章是社会科技短文,专业术语比较强,或者涉及的领域是我们不熟悉的,比如哲学、美学、艺术等各个层面。如果没有一个想阅读的心态就不容易读进去,所以首先要静心深入阅读才行。否则即便题目比较简单,许多同学还是做得一塌糊涂,根本原因就是没有读进去,更别谈读懂了。

读进去了,读懂了,三个选择题一般不会太难。了解了出题人的出题陷阱,比如:偷换概念、以偏概全、夸大其词、不合逻辑等等,对照着原文逐项排查,一般能够做对。当然,2014年的科技说明文的阅读有了较大的改革,更体现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考查。例如山东高考语文第6题就是考查学生对文章主旨的概括,考查归纳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C级。这就更需要学生读懂文章,逐层概括出段意,然后归纳中心。

三、文言文:整篇阅读,寻找各方面信息。

对于文言文阅读,至少要读三遍。第一遍读不懂没关系,但一定要读题目。从题目中筛选文言信息。这四个小题,至少有三个小题可以获得有关文意的信息。

例如:9.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这个题目,在没有深入探究以前,可以姑且把它作为全部正确选项,因为这四个选项有三个选项是正确的,这样至少能够获得三个选项的正确信息。这三个文言实词对你理解文意有很大帮助。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体现詹鼎才能出众的一项是

这个题目姑且不看选项,只从题干中也可以获得一个重要信息,也就是“体现詹鼎才能出众”,从这句话中提取的信息就是这篇文言文重点是写詹鼎才能出众,这实际上就是文章的中心。

读题目给你最多信息的是第12题。选出对原文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四个选项,实际上就是对文言文某些句子的翻译,有三个选项是正确的,而只有一个选项某个细节出现错误,所以在初读文言文的基础上,把这四个选项姑且作为全部选项来理解文意,最后再筛选出错误选项,这种做题方法正确率很高。

这样,关于语文的客观题部分,对于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只要有充分的答题技巧和方法,做到30分以上是完全不成问题的。

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方法技巧 篇4

知人论世法 “诗言志,歌咏言。”诗歌往往是诗人在特定的背景、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下表达的一种特定的情感。我们如果不能够准确把握这种背景性的资料,往往很难准确地把握诗歌的内容和情感。对此,知人论世、弄清史实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所谓知人论世,就是要掌握诗人的生平和他创作诗歌的特定背景知识,作者的经历和意志情趣,作者所生活的时代特点,在了解诗人思想轨迹的基础之上,就会逐渐理清作者要倾吐的心声和想表达的情感;所谓弄清史实,就是对于诗歌当中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要有所了解,这就要求师生要有相应历史知识的积累,以课件展示或者讲故事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示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牢牢握住读懂诗歌的一把钥匙。

意象分析法 意象是构成诗歌意境的重要元素,也是揣摩诗歌意境、领悟诗歌思想情感的关键所在。在诗歌中,常常有一种反复出现的意象来表达诗人特定的情趣和意味,它代表民族和人类共同的情感和体验。也就是说,某些意象某些情感具有对应规律。因此,我们在解读诗歌的过程中,必须以意象为突破口。分析意象类题目,重点要把握住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第一步,要从诗歌当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找出相关的意象,并根据诗中诗句或体现景物特点的关键词语概括意象特点;第二步,要结合诗歌主旨分析诗人为什么要写这意象;第三步,分析诗人描绘这个意象的作用或效果。在诗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对诗歌意象的分析,通过分析意象的自然属性挖掘意象背后深层的内蕴,在分析的过程中注意把握多个意象之间的联系,从而体会诗人要表达的感情。在分析意象的过程中,首先要抓意象的特殊内涵时候。例如: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以折柳表惜别,“柳”是“留”的谐音,折柳有相留之意,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以蝉喻品行高洁;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因此,在诗歌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挖掘意象的特殊内涵,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联想和解读。

高中语文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总结 篇5

“六字” 学习法中的“六字是指记性、韧性、悟性”。这六个字是四川师范大学的李成良教授来治学经验的总结,在高中学习中,这“六字真言”非常有价值。

(1)记性:并非死记硬背

通过背书积累知识,是我们发挥”记性能量的一个重要方法。当然,这里说的绝不是死记硬背。李成良教授认为:学生不背书是肯定不行的。可是,很多学生压根就不去背书,要背的话也就是背背数理化公式和英语单词,而对于那么多的唐诗宋词、绝妙好文是不愿意去理睬的。还有人以为这就叫”减负“。我们只有努力积累知识,才可能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

每天早晨四十分钟左右的早读时间,这千万要抓住,一日之计在于晨,晨读效果是最好的,这段时间千万不要拿来做题,应该拿来背书。

记性二字还有另一层含义,就是要广泛的涉猎,要努力拓宽知识面,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一点点东西是绝对不够的,现在的高考也要求学生的知识面要宽一些。我们应该多读那些看似无用却已有定评的经典著作,语文水平的提高往往是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而成的。

(2)韧性:绝不言败

任何人想要成功,都决不能缺乏持之以恒、锲而不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韧劲。

韧性特别体现在持之以恒上。在学习上要有一个详细的计划,每天要对自己有一些要求,要达到怎样的目标,自己心里应该有数。很多同学都知道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就是不能持之以恒,结果把大好时光白白浪费了。所以,尽量自己定制一个读书计划和进度表,开始的时候可以让家长或老师监督。时间长了就可以形成习惯,就能长期坚持下去了。

韧性的另一种表现是不服输,不怕跌倒,失败了绝不气馁。人在学习和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很多挫折,有时会遇到很大的失败。有的同学基础知识不是太好,成绩老是上不去,或者在一个让人不太满意的中学读书,各个方面都不如别人,于是就失去了信心。其实逆境往往更能锻炼人,正所谓“苦心人,天不负;有志者,事竟成”。古往今来的英雄人物多半都是于艰难困苦中奋起的,读书也一样。一定要有信心,一定不能放弃努力!

只要有韧性、不怕吃苦,你就肯定不会失败!

(3)悟性: 感悟知识

悟性是指一个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力和感悟力。悟性的得来,除了靠勤奋苦读之外,还要靠培养怀疑精神,

靠善于结交学问上的朋友,后两点是非常要紧的。怀疑精神说白一点就是要多提问题。提问题其实并不是一个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 篇6

语文的学习方法

首先,做一次深呼吸,然后告诫自己:“欲速则不达”;尽可能在试卷上将自己思考的痕迹写下;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绝对不轻易留下空白;切记“整洁、美观、有效”的原则; 然后拿起笔,进入到第一卷客观题的选择阶段:

一、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

1.【字音题】 答题技巧:常见字注音正确的可能性小。生僻字一般不会标错音。

审清题干,用排除法是较好的方法。

2.【熟语(含成语)题】答题技巧:

第一,逐字解释熟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

第二,体会熟语的褒义贬义中性等感情色彩;

第三,要注意熟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

第四,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

第五,四个选项权衡比较,选出认为最符合要求的。

要正确理解

④用“和”“或”以及顿号连接的并列成分,注意歧义及内在逻辑顺序是否失当以及意义的从属关系。

⑤前半句使用了“能否”“可否”等双面词语,注意后半句是否与前半句协调。

⑥反问句及疑问句注意是否表意相反。

4、【排序题】答题技巧:先从语句形式方面考虑,要求话题一致,陈述对象一致,叙述角度一致,情调保持一致,上下文句式保持基本一致,与上下文思路保持连贯。还要注意语言音节上的和谐及押韵。再从语句内容方面考虑,在时间上、事理上注意先后顺序。还要在上下语句中找到相对应的信息。语言风格要前后一致。

语段衔接,前瞻后顾,注意上下文主语的承接及逻辑的内在联系。找突破口,用排除法。做题思路是:考查陈述对象(主语)是否一致→→话题是否一致→→前后句式是否一致→→情境是否吻合→→ 音节是否和谐等。

二、古诗文阅读(35分,5-11题)

高考文言文选文标准是:文不甚深,言不甚俗。从以往的选文看,高考虽说回避社会的焦点和热点问题,但倡导并弘扬真善美是永恒的时代主题,结合当前反腐倡廉和社会舆论看,对忠臣廉吏的价值判断依然会影响高考文言文的选文。如何读懂文言文文段,先做最后一道选择题(往往落足在对全文思想的把握上),对全文有一个整通则对,不通则错。

6.【文言虚词题】答题技巧:翻译这个文言虚词成现代汉语进行比较,看是否翻译成同一个词。先理解翻译所学课文中的虚词,再比较文段中的虚词。联系文句的整体意义和上下文的意义,注意辨明上下文的关系。借助语句的结构,看两句中该虚词词性和所作的成分是否相同。虚词比较:每组中利用给出的高中学过的另一句子来推断文中句子的虚词用法。

7.【信息筛选题】 答题技巧:看清题目要求,一字一词地琢磨。选出一两句不相符的,排除部分选项。照应上下文,一般作者评论性的话不能作为选项,别人赞誉的话可考虑。

【性格表现题】答题技巧:先找不能表现题干中要求的任务性格的选项,用排除法选择。特别注意谁的什么性格。

天材教育 哈尔滨一对一天材教育

8.【内容归纳题】答题技巧: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的语句,一一对应。中心、主旨重点分析议论的语句。总体把握文意。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主要是顺序的颠倒、无中生有等。

【全文把握题】注意人物的事迹是否张冠李戴,事件的时间是否准确,人物性格陈述是否恰当,注意联系全文。

总之:所选文章往往是古代贤人良臣的小故事及个人履历表,所以不难读懂意思,只是落实到个别字词,倒是颇让人费神,不过如能胆大,心细,也不可怕。遇到实在不懂的字词,不必着急,放放先读下文,也许过后自然能明白,或者可以到题目中去找答案,若不影响做题目就不要钻牛角尖,不懂就不懂也没什么!

9.(1)【文言断句】断句大致遵循如下几条规律:①找名词(代词)。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名词(代词)一般也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②看虚词,尤其是语气词和一些

①先将句子中的每个字都落实为现代汉语的解释。(“信“)

②再将这些字连成句,要求符合现代人说话习惯。(“达”)

③连字成句时注意尽量多就少改,该补的一定要补出来,该调整顺序的也要落实。使一句话完整通顺。

④个别字词实在无法说通,试试看是否是通假或者活用。

10.【诗歌鉴赏题】

联系作者所处的朝代和作品风格。分析诗题的中人和事。逐字解说诗句,理解诗的大意。诗最后两句一般是运用议论、抒情,是诗的主旨和意境所在。诗题、描述、议论、抒情一致。

【古诗鉴赏表述】这首诗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语言特点】含蓄、幽默、风趣、直露、平实、典雅、粗俗、自然、清新、优美、质朴

【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复等。

【表现手法】象征、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

【意象】作品中具体的11.【名句名篇题】

答题技巧:按规定默写,要求写几句就写几句。上下句的默写,可以根据上句或下句推导提醒。内容提示的默写,可先在头脑中默背有关内容,选取与提示相对应的内容默写。如果默写的内容印象不深,可先记得几个字默写几个字,暂时放过,后面记起来了再默写。

注意: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要象小学生一样写字,切勿卖弄。三、一般论述文阅读(16分,12-15题)

注重整体阅读,说明性的文字抓住基本概念以及对基本概念解释的文字;议论性的文字抓住基本观点以及对观点阐述的文字。认真读懂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并在头脑中大体复述各段内容。标示文章中揭示主旨的句子、揭示文章结构的句子,并用笔划出称代词、关联词、标志词。阅读题目,找出选项相对应的区域。文章内容与题目相互验证。

天材教育 哈尔滨一对一天材教育

总体解题技巧

找出选项所关涉的内容区域,将选项与文章内容逐字逐词逐句进行比较、对照。推导的选项要在原文中找到根据,要有前因后果。注意未然与已然、原因与结果、先与后、夸大与缩小、部分与全体的区别。正常错误有故意混淆,以偏概全,无中生有,张冠李戴

答题技巧:找出推断的根据。注意叙述角度和表达方式的转换。分辨可能与必然、必然与或然、未然与已然、全称与特称。推断不夸大,不缩小,不无中生有。

14、【主观理解题】

答题技巧:找出选项相对应的内容区域,划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联系词语的本义,抓住语境义。

15、【主观理解题】

答题技巧:理清复杂句子的结构关系,适当作些句子成分的分析。其次要对修饰成分认真思考,这这篇文章的情节结构。第二遍阅读时可以只看这些划了的词句,寻找答题的区位,根据题干要求确定答案位置,根据分值和字数限制来组织答案。第三遍主要是核对答案是否符合主旨和题旨。

16.名词术语及概念性试题思路

如果是揭示概念的特点,要根据该词语出现的具体语境来剖析它的具体含义,这必须与句子联系起来考虑,如果是概念间的区别,则要依据语境来判断几个概念间的相互关系,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就要与句群和段落联系起来。一般来说,一个词语(概念)的出现,就在它的前面或后面作者都要做具体的阐释,换一种说法揭示他的内涵。命题者既然出了这个题,那答案就一定在原文中。答题时要找准原文中相关的句子,一般在词语出现的附近或者前后找答案即可。

关键性语句理解思路

对于此类题,做题时要参照主要段落或者全文的整体意旨来考虑,在文意文旨的大语境中来探求核心文句的内涵,解题时才能披文入理,析文入情,瞻前顾后的根据其语段的“形”,深入领悟其语句段的“意”。

17.归纳主旨性试题思路

解题思路:快速读懂原文,深入理解文意(作者记叙、议论了哪些方面的事)→→跳出文章外,整体把一个有机整体的。只要你把作者起承转合的行文思路看出来了,把文章的领起段、过渡段、中心段、归旨段、结语段分辨清楚了,文章的脉络层次就在你眼前了。

18.综合探究题要结合文章本身作答。

①先通读全文,标好段落,初步掌握全文意思。

②能在原文中找到答案的尽量在原文中找,不提倡自作聪明,勉强用自己的话概括。

③实在要概括的题目也请注意分析题干及分值设置,推断得分点。找到原文中出处,前后兼顾,整体把握。

五、【文字表达】(12分)

总体要求:

①审题要仔细:仿句要细到标点符号;概括要注意信息点的把握。

②条件要符合:如果是一句话新闻的概括,注意“报喜不报忧”的特点。

③形式要限制:仿句要注意修辞及字数的规定;概括要注意字数。

④内容要创新:不要照搬照抄,开拓思维,注重积累。

⑤上下要协调:尤其是结合语境下句子,一定要注意上下文的暗示,使上下协

天材教育 哈尔滨一对一天材教育

调。

【语段压缩题】答题技巧:明确题干要求,抓住陈述对象、事件经过及事件结果,画出文中的信息点,或归纳或概述特点,连缀成句,不超文字,不出语病。

【语句扩展题】答题技巧:

(六)【大作文】(60分)

一般是“给材料的话题作文”,强调开放与限制并存。

①看清是命题作文(命题作文不要自拟标题)还是话题作文

②展开联想:由课内到课外,首先打开思路,为了使文章达到800字的基本要求,做到内容充实,需要充分而恰当地进行由此及彼的联想:由正面写到反面,由自己写到别人,由古代写到现代,由中国写到外国,由动物写到植物,由自然界写到人类社会,由学习写到生活,由社会活动写到思想认识,由文学写到艺术,由体育写到军事,由凡人写到伟人„„但无论何种联想,都必须注意回到话题中去,扣住话题以免中途“跑题”。

③材料运用:尽量用自己最熟悉的材料,为了做到材料新鲜,建议多使用近几年出现的新人新事。如十大感动人物、社会新活材料,社会方面的吸毒、腐败、治安改革等问题,科技人员方面的盖茨、袁隆平,自然环境方面的沙尘暴,高科技方面的基因技术、数码技术,经济界的人物,尤其是要结合政治老师列举的典型事例。对一些过于“新鲜”、评卷老师可能不知道的,要适当地交代人物的身份和影响、事件的时间、地点等大体情况,以免给人捏造之感。

④谋篇要出彩:开头末句深奥的科幻小说,写童话、寓言不要过于含蓄,严禁照搬照抄别人的范文。

⑥题目要出新:名言为题,比喻为题,设问句为题,数字为题等。

⑦内容要限制:不要触及敏感的政治事件(如乱说教育的不是等),少政治术语,不要单纯发牢骚。想想阅卷老师的喜好,说他们想听的话。

⑧语言要优美:多用短句少用长句;多引用贴切名言警句;引用流行的通俗歌曲歌词;引用百姓口头民谣(但取向一定要积极向上)。严禁文白夹杂;不用别人看不懂的方言;不使用别人看不懂的词汇;

⑨细节要生动:一定要有细节描写。推己及人,以情动人。

⑩小处要留心:题目不要忘记写(3分);字数要达到(10字1分)写满作文纸;字迹要工整(3个错别字1分);卷面要整洁(可扣3分),不写出格字,不写连笔字,标点规范。

常用增加文采句式提示:

1、对称句:两两相对,相同或相反,不一定字数相同(如白天-黑夜、山上-山下、春天-秋天„„)

2、假设句:通过对、注意满足题旨、注意少用绝对化的句子。

首先,做一次深呼吸,然后告诫自己:“欲速则不达”;尽可能在试卷上将自己思考的痕迹写下;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绝对不轻易留下空白;切记“整洁、美观、有效”的原则; 然后拿起笔,进入到第一卷客观题的选择阶段:

第Ⅰ卷

(一)1.字音辨析题

答题技巧:常见多音字标“次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大,标“常读音”正确的可

天材教育 哈尔滨一对一天材教育

能性小。形声字标“不同声旁读音”的正确可能性大,标“同声旁读音”的正确可能性小。常见字标音正确的可

实词辨析题

答题技巧:对词义的理解,有相同语素又有不相同语素的词语,重点是分析理解不相同语素,可以通过组词来理解,也可以找出反义词来理解,还可以分析形声字的形旁来理解。语素都不相同的词语,重点从用法方面考虑。对词语的运用,一定要在上下文中找到相应的信息,重点是使用场合上的搭配。注意采用排除的方法,将最容易辨析的词语先排除,逐渐减少选项.虚词辨析题

虚词它在语句中起着调节各种语言关系的作用,在口语尤其在书面语中使用频繁。在高考中作虚词题目,主要是凭语感,可以造一些结构相似的句子来分析它的正误,其次是理性分

答题技巧:

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

第二,体会成语的感情色彩;

第三,要注意熟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

第四,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

第五,四个选项权衡比较,选出认为最符合要求的.一般是选择正确的一项,但也得注意是不是选择不正确的一项。

总之:要正确理解熟语的整体意义,要注意语境的组合与搭配情况,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熟语越要注意陷阱。特别陌生的熟语往往是对的。同时必须用?或其他记号来提示自己。

3.病句辨析题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答题技巧:

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有多重否定或还有反问的句子,要将否定换成肯定来理解。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否符合逻辑思维,特别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① 介词“关于”“对于”“对”等开头的句子,注意主语的残缺。

② 类似于“A”是“B”的句子,注意“A”“B”的协调,也可能是句式杂糅。

③ 动词后有很长的修饰词语,注意是否宾语残缺。

④ 用“和”“或”以及顿号连接的并列成分,注意歧义及内在逻辑顺序是否失当以及意义的从属关系。

⑤ 前半句使用了“能否”“可否”等双面词语,注意后半句是否与前半句协调。

⑥反问句及疑问句注意是否表意相反。

(二)现代文阅读

天材教育 哈尔滨一对一天材教育

如何读懂科学类文章

注重整体阅读,说明性的文字抓住基本概念以及对基本概念解释的文字;议论性的文字抓住基本观点以及对观点阐述的文字。认真读懂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并在头脑中大体复述各段内容。标示文章中揭示主旨的句子、揭示文章结构的句子,并用笔划出称代词、关联词、标志词。阅读题目,找出选枝相对应的区域。文章内容与题目相互应证。

科学文总体解题技巧

答题技巧:找出选项相对应的内容区域,划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联系词语的本义,抓住语境义。

5、句子理解题

答题技巧:理清复杂句子的结构关系,适当作些句子成分的分析。其次要对修饰成分认真思考,这是选项比较的重点。找出文中相对应的阐释,与选项逐字逐句对照、比较。分析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分辨先后顺序。检查该选项的解释与全文或全段的倾向性是否一致。

6、信息筛选题

答题技巧:找出选项相对应的内容区域,依次筛选。原文内容与选项保持一致,选项与题干要能构成因果关系。略过无关紧要的信息,如举例、描写等,抓住本质特征。

要点概括题

答题技巧: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抓住文中议论抒情的句子。转述内容要与原文内容逐一相对。概念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因果、前后关系不能颠倒。注意选枝之间的比较,如果选项中有内容矛盾的选项必有一错。

7、推断想象题

我们对文言文题普遍有一定的畏难情绪。其实,只要稍稍作一点准备,就会发现,历年的高考都有一定的规律。高考选文标准是: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符合这一要求的文言文,主要是以下六个方面:“二十四史”中的传记部分和《资治通鉴》中的名段;以《孟子》《韩非子》为代表的先秦浅易文言文;唐宋八大家的散文作品;以《世说新语》为代表的笔记文;以《梦溪笔谈》为代表的古代科技短文;以《聊斋志异》为代表的短篇文言小说。从以往的选文看,高考虽说回避社会的焦点和热点问题,但倡导并弘扬真善美是永恒的时代主题,结合当前反腐倡廉和社会舆论看,对忠臣廉吏的价值判断依然会影响高考文言文的选文。据有关

8.文言实词题

答题技巧:分析错。

文言虚词题

答题技巧:翻译这个文言虚词成现代汉语进行比较,看是否翻译成同一个词。先理解翻译所学课文中的虚词,再比较文段中的虚词。联系文句的整体意义和上下文的意义,注意辨明上下文的关系。借助语句的结构,看两句中该虚词词性和所作的成分是否相同。

虚词比较:每组中利用给出的高中学过的另一句子来推断文中句子的虚词用法。

9.信息筛选题

天材教育 哈尔滨一对一天材教育

答题技巧:看清题目要求,一字一词地琢磨。选出一两句不相符的,排除部分选项。照应上下文,一般作者评论性的话不能作为选项,别人赞誉的话可考虑。

性格表现题:

答题技巧:先找不能表现题干中要求的任务性格的选项,用排除法选择。特别注意谁的什么性格。

10.内容归纳题

答题技巧: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的语句,一一对应。中心、主旨重点分析议论的语句。总体把握文意。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主要是顺序的颠倒、无中生有等。

全文把握题:注意人物的事迹是否张冠李戴,事件的时间是否准确,人物性格陈述是否恰当,注意联系全文,是“忠臣”,而不是“不是忠臣”。

总之:所选文章往

第II卷

(四)11.文句翻译题

答题技巧:

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倾向性。详知译句上下文的含义。逐字对应翻译,做好换、留、删、补、调。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翻译,要与上下文对应,这些字词是得分点。由现代词、成语推导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注意词类活用、倒装、通假、偏义复词。复杂句子要作句子成分分析,抓住主干,注意句间关系。意译词语根据上下文推导,不拘泥于原文结构,由实到虚。组合成句子,前后通顺。

★ 一定要直译,一般不允许意译,要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

① 先将句子中的每个字都落实为现代汉语的解释。(“信”)

② 翻译个别字的最常用方法就是把古汉语中常用的单音节词换成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双音节词。人名地名等专用名词不要翻译,无须自作聪明。

③ 再将这些字连成句,要求符合现代人说话习惯。(“达”)

连字成句时注意尽量多就少改,该补的一定要补出来,该调整顺序的也要落实。使一句话完整通顺。

⑤个别字词实在清新、优美、质朴等。

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复等。

表现手法有:象征、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意象有:作品中具体的人、物、景等。

思想感情有: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作用有:深化意境 深化主旨 意境深远 意境优美 意味深长 耐人寻味 言近旨远等。

特别注意:

①认真研究古诗的题目,有的题目实际上就概括了诗的主要内容。或者给你理解该诗提供了感情基调。

②赏析诗句时注意用词的巧妙、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尤其是常见8种修辞)。

③仔细阅读全诗,注意诗中出现的意象(即描写的对象),调动常识储备,揣摩形象的象征意味。

天材教育 哈尔滨一对一天材教育

⑤ 评价要恰当,严禁人为拔高。围绕人之常情考虑诗歌的感情基调。

⑥储备一些诗歌鉴根据上句或下句推导提醒。内容提示的默写,可先在头脑中默背有关内容,选取与提示相对应的内容默写。如果默写的内容印象不深,可先记得几个字默几个字,暂时放过,后面记起来了再默。

注意: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要象小学生一样写字,切勿卖弄。严禁空白!

(五)现代文阅读

如何去做呢,下面结合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进行思路讲解:

14.名词术语及概念性试题思路

如果是揭示概念的特点,要根据该词语出现的具体语境来剖析它的具体含义,这必须与句子联系起来考虑,如果是概念间的区别,则要依据语境来判断几个概念间的相互关系,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就要与句群和段落联系起来。一般来说,一个词语(概念)的出现,就在它的前面或后面作者都要做具体的阐释,换一种说法揭示他的内涵。命题者既然出了这个题,那答案就一定在原文中。答题时要找准原文中相关的句子,一般在词语出现的附近或者前后找答案即可。

关键性语句理解思路

对于此类题,同学们要既得“意”而又不忘“形”,因为关键性文句的内涵既是深层次的又是丰富多义的甚至是含蓄隐晦的。因此,关键性文句多富有潜在义、引申义、双关义、象征义和多重义等,做题时要参照主要段落或者全文的整体意旨来考虑,在文意文旨的大语境中来探求核心文句的内涵,解题时才能披文入理,析文入情,瞻前顾后的根据其语段的“形”,深入领悟其语句段的“意”。整理提取有效的信息。

清理文思的题型解题思路

本题重在弄清文章是怎么写的:文章各段说的是什么内容,是从哪些角度说的;段与段之间是什么关系,它们之间是如何照应的,又是如何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的。只要你把作者起承转合的行文思路看出来了,把文章的领起段、过渡段、中心段、归旨段、结语段分辨清楚了,文章的脉络层次就在你眼前了。

17.审美鉴赏性试题思路

这一类题要求能分辨出文章语句段的表现技法,领悟其表达技巧,审视他的艺术效果,把握他的独特风格。例如:问你文中用了哪些修辞格(大纲规定的8种),有何表达效果,艺术手法上,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有何作用,文中哪些词语用的如何巧妙,文章构思上某一点几点妙笔好在何处,文章的整体风格(豪放、婉约、明朗、含蓄、雄壮、纤巧等),文章所表现的情况(喜悦、哀婉、明快、灰暗、悲壮等)是如何展示的?其实,审美鉴赏题还是在于理解文意。

对景的分析:抓住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不同侧面的景物的不同特点。

对修辞的理解:抓住修辞本身的特点,再结合语境来解释用这种修辞的妙处。

(六)文字表达(12分)

天材教育 哈尔滨一对一天材教育

★首选把近段时间各地模拟题中的第六大题翻一遍,熟悉题型是答题的关键,估计今年也是两道旧题一道新题的搭配。其次,看到新题型不要慌,慢慢看题目要求,总能有收获。

语段压缩题

答题技巧:明确题干要求,抓住陈述对象、事件经过及事件结果,画出文中的信息点,或归纳或概述特点,连缀成句,不多少文字,不出语病。

解题思路:首先抓住三词、三句找出文章的中心所在;(一般是有解释的或重复较多的),其次去掉肯定不要的信息,包括原因、论据、过程等,其次换,其次数,其次对,最后是理。

语句扩展题

答题技巧:情景式扩展:抓住主题词,突出重点,有景有情,生动形象。事理式扩展:围绕中心,分析论述,正反多角度分析论证此类题关键是要注意题目中“以„„重点”的要求。一般情况下,以“„„”为重点,有两种做法,其一,在其前加上复杂的定语,其二,在其后写一串话(最好运用相关的修辞手法丰富文采)具体解释“„„”的内涵。一般情况下以第二种为好。例如,2000年高考25题,解题思路是,首先考查语境要求:“毕业典礼上”同学们心情愉快,都在憧憬着美好的未来;“考试前夕”有两种情况,一是心情紧张,一是对考试充满信心,但是只有后一种才会有“歌声”,同时还要在语句中出现“毕业典礼上”、“同学们”、“歌声”等几个词语。

句式仿写题

答题技巧:看清求不出语病的句子作答。长短句:抓住句子主干并单列为一个分句,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句中的定语或状语。注意使用润滑剂。

例如:

我有一本红色的书。--我有一本书。这本书是红色的。

我在教室里讲课。--我在教室里。我在讲课。

综合改错题

这一类题其实就是修改病句,关键是要读清题意,注意潜在提示,然后按要求完成。主要参考前面的语病部分的答题技巧。

(七)作文(60分):

今年可能还是考“给材料的话题作文”或命题作文,强调开放与限制并存。

① 今年高考作文应该是继续人文的方向,关注“人生、社会、发展”。可能考的话题有如下一些:

“面对挑战”“竞争与合作” “沟通”

可持续发展--“现代化与环境”“精神家园的保护”“文化的破坏”

呼唤人才--人才的“要求、定位、能力、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

人才要会交际--“沟通”

② 审题要仔细:的基本要求,做到内容充实,需要充分而恰当地进行由此及彼的联想:由正面写到反面,由自己写到别人,由古代写到现代,由中国写到外国,由动物写到植物,由自然界写到人类社会,由学习写到生活,由社会活动写到思想认识,由文学写到艺术,由体育写到军事,由凡人写到伟人„„但无论何种联想,都必须注意回到话题中去,扣住话题以免中途“跑题”。

材料运用:尽量用自己最熟悉的材料,为了做到材料新鲜,建议多使用近几

天材教育 哈尔滨一对一天材教育

年出现的新人新事。如中东和平问题、十大感动人物、抗非典英雄、世乒赛、汤姆斯杯、尤伯杯等社会新活材料,社会方面的吸毒、腐败、治安、电信改革等问题,科技人员方面的盖茨、袁隆平,自然环境方面的沙尘暴,高科技方面的基因技术、数码技术,经济界的之二的篇幅落足于叙述,议论文反之。写记叙文,最好将主人公设定为自己,用第一人称入文,不喊口号,情真意切。写议论文要注意事例贴切、事理的分析、引用后的引申,做到首尾呼应。

少写,最好不写深奥的科幻小说,写童话、寓言不要过于含蓄,严禁照搬照抄别人的范文。

⑥ 题目要出新:名言为题,比喻为题,设问句为题,数字为题等。

⑦ 内容要限制:不要触及敏感的政治事件(如乱说教育的不是等),少政治术语,不要单纯发牢骚。想想阅卷老师的喜好,说他们想听的话。

⑧ 语言要优美:多用短句少用长句;多引用贴切名言警句;可引进部分时代新词汇;引用流行的通俗歌曲歌词;引用百姓口头民谣(但取向一定要积极向上)。严禁文白夹杂;不用别人看不懂的方言;不使用别人看不懂的词汇;

⑨ 细节要生动:一定要有细节描写。推己及人,以情动人。

高中语文多媒体应用技巧 篇7

1.高中语文教学多媒体应用技巧

1.1语文教学内容动画展示

语文教学内容作为高中语文课堂基本内容,是高中生最难理解和学习的内容。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直接讲述教材中的内容,高中生很难理解教材内容,也难以真正体会教材内容真谛,高中生难以掌握语文教学内容的要领。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动画展示语文教学内容,高中生能够直观接触教材内容,增强高中生对语文教学内容的体验和感悟。通过多媒体应用教学,高中生能够准确把握语文教学内容重点,调整语文学习思路,较快掌握语文教学内容。

1.2语文阅读内容录制分析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还可以帮助高中生录制阅读内容,发现自己在语文阅读中存在的情感把握、节奏不明、词句不清等毛病问题,应用多媒体技术录制高中生语文阅读状况,然后再播放给高中生自己听,让高中生自己发现阅读问题,高中生直观体会阅读存在的问题,也能够更直观和深刻的理解阅读要求。将高中语文阅读内容录制后,反复研习语文阅读内容,对比分析精准阅读,不断校正阅读内容,直至阅读标准为止。语文阅读内容录制分析对高中生语文阅读学习有积极作用。

1.3录像功能培养课堂生机

高中生语文课堂表现也是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评价对象,在传统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很难全面掌握课堂教学状况,难以全面衡量高中生课堂表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对高中生课堂表现进行录像,并将高中生课堂表现进行录制,在适当的时候给高中生逐一播放并分析,高中生可以直观剖析自己在课堂表现不足,结合教师的指正慢慢纠正和调整,力求达到最佳的课堂表现,提高高中生语文课堂表现活力。另外,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录制功能,高中生也可以把握整堂课的教学节奏,不断调整和纠正学习状态,提高课堂表现活力。

2.高中语文多媒体作用分析

2.1目的性

高中语文教学中主要培养高中生语文基础理论、理解能力、推理论证能力等全面素质,这就要求高中生具有极强的口头表达能力、品读鉴赏能力等,掌握对语文作品的研读方法,具有较高的语文学习能力。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具有明确的语文教学目的性。在高中语文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语文教学实际进度,选择有效多媒体技术,强化多媒体应用,增强语文课堂教学趣味,紧扣语文教学目标和内容,打造高效语文课堂教学。

2.2交互性

高中语文教学多媒体应用创设多媒体教学氛围,以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多样化形式增强高中生体验和感悟,能够在课堂学习中参与体会,身临其境的感受语文作品中的场景,让高中生在学习中更加贴切的接近语文作品,并且能够利用多媒体技术及时掌握反馈信息,针对学习问题及时纠正,取得理想的语文课堂教学成效。

2.3感染性

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更好的融入情感元素,彻底改变传统语文枯燥教学现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查阅语文教学素材,对其加工处理后以语文知识点的形式呈现给高中生,同时要着重讲解语文作品中的情感元素,将作品的背景知识、写实手法呈现给高中生,帮助高中生理解作者内心情感和思想。高中语文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教学内容,也让高中生学会抒发自己的情感、思想和想法,增强语文作品感染力。

高中历史解题方法与技巧 篇8

新课改的春风已经吹拂多年,而“历史”科目作为实现完成中学基础教育任务的一门基础科目,它的重要性也日益地凸显出来。特别是近几年历史成为文科学生的必选科目,在高考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故而,如何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进行有效的历史教学,从而达到基础知识、能力培养、思想教育三位一体。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高考中处于不败之地。其实。在历史领域里,“知”与“不知”的矛盾并不突出,更多的是“知”得多与少、深与浅的差异。学生要学会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快乐历史记忆法,孔子曰:学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学习充满了兴趣,就会很容易地记住那些枯燥的知识,并且记忆深刻。虽然历史知识纷繁复杂,千头万绪,但是,这里面有很多巧法,利用好这些方法不但使一些易混的知识区分开来,而且记忆深刻,特别是提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积极地去记忆、去思考、去创造。下面我就为大家粗略的讲解一下在高中历史考试中经常会遇到的“主观原因”“根本原因”的解题技巧。

虽说我是一名年轻教师,在这几年的教学中,我还是有了一点点的收获。比如说在课堂教学方面,如何与学生的相处融洽,课堂上如何提高教学效率。然而在这几年里,最让我得意的却是历史练习中关于“主观原因”“根本原因”的分析。在去年的教学中,我深切的感到学生在原因分析这一部分存在很大的困难,特别是容易把这两个原因弄混淆。在每一次的练习中只要出现类似的题目,错误率肯定是极高。所以在今年我很注重在这一部分的讲解。 在平时的教学中遇到原因的分析,我先是认真地给他们分析原因,让他们知道为什么,也就是让他们从历史理论的层面理解为什么。等到这次上完复习课后,我就对这些容易错的“原因”进行汇总,并且告诉了他们一点小技巧。比如说“主观原因”,这四个字中的关键字是这个“主”字。“主”我们可以延伸为“主语”的意思,即这个原因是由于主语自身所造成的,所以在做到这类题目的时候一般要从主语的角度去分析。

如:中国共产党能够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最主要的原因是( )

A. 工人运动遭受挫折 B. 党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 当正确分析了国情 D.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这道题中的“主语”是中国共产党,所以首先就可以排除A 和D这两个,而“B、党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不是主语自身所造成的,它只是一个客观的条件,所以本道题不难得出是C答案。

再比如: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主要原因是( )

A. 蒋介石调集了百万大军

B. 蒋介石采用了步步为营的战略战术

C. “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指导

D. 红军人数少,装备差

这道题的“主语”是红军,所以一下就可以把A和B排除,C和D中只有C是主语的行为产生的后果,D只是一个客观原因,所以这道题正确答案为C。

当然这只是对部分题目适用,在遇到具体问题时还需要具体分析,我们更多的可以用排除法。我之所以把“主要原因”与“根本原因”放在一起分析,主要因为学生大部分会在这两类题目上因混淆而失分。所以在复习课上讲到根本原因的分析时,我给了他们几个关键的字眼:“社会制度”“生产力”“经济”“主要矛盾”(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如:拜上帝教创立后发展迅速,这从本质上反应了( )

A. 拜上帝教有首创精神 B. 人民渴望平等平均

C. 宗教迷信严重 D. 阶级矛盾尖锐

这是一道关于根本原因分析的典型例题,学生都知道“本质”就是根本原因,在没有给出以上“字眼”的时候,很多人错选 B答案即人民渴望平等平均,在给学生做出理性的解释之前,我先把这些“字眼”写在黑板上,让他们看应该选什么,他们一眼就看出选D,因为里面有“阶级矛盾”这几个字。然后我再给他们从历史理论的角度给他们分析为什么选D答案。

再比如: 五四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 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激化了民族矛盾

B. 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激化了国内阶级矛盾

C. 新文化运动做了充分的思想动员

D. 人民民族民主意识日益觉醒

这道题一眼看上去就可以把C和D这两个排除,A和B到底选哪个?熟悉教材的同学一下就选出了答案,但不熟悉教材的同学这时只能靠运气。于是我又把我们现在所学过的教材上的“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做了个总结。唯一的一个民族矛盾的激化就是抗日战争,而五四运动、太平天国农民运动、辛亥革命这些都是国内阶级矛盾激化的结果。然后我又进行了大范围的总结:第一二单元出现的政治制度的根本目的都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第三单元中所有列强侵华的根本原因都是为了在中国获取更多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以发展本国的资本主义,本单元所有战争中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都是社会制度的落后,即中国的封建制度不能战胜资本主义制度。第四单元日本侵华,即抗日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也是日本渴望在中国获取更多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已解决本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困难,国共合作的根本原因是中华民族与外国帝国主义之间矛盾的激化,即民族矛盾的激化,中国之所以能够粉碎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根本原因是国共两党组成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即全民族的抗战。

以上只是我的一些教学感悟,或许在理论上讲不通,并且不是对所有的题目都通用,遇到具体的题目时还需要具体的分析。我只是想通过这些能让学生对历史产生更大的兴趣并且改变他们思想中历史“只要死记硬背就行”的错误认识,希望他们在学历史的时候也用一点脑筋,多一点兴趣。

高中语文病句技巧 篇9

修改病句的方法多种多样,归纳起来有下四种:

1.增补。对成分残缺的病句用增补法,缺什么成分就补什么成分。

2.删除。对成分“赘余”的病句用删除法删去多余的,对自相矛盾的逻辑病句,依据实际情况删除矛盾的一方。

3.调换。对搭配不当的病句,用此法调换词语;对语序不当的病句,用此法调换词语的位置;对前后失却照应的病句,用此法作调整,以使前后照应。

4.精简。对句式杂糅、结构混乱的病句,用此法作精简,以使语句表达方式具有单一性,能用多种方法改的,选 用最简便的一种。

二、修改的原则

1.真实性原则

要尽量保持句子的原意,千万不要违背原意,另起炉灶。如“后来没有办法,他只好打电话给她留的那个地址,但是没有人接,那可真急坏了他”这一句中,“他只好打电话给她留的那个地址”搭配不当,“打电话给地址”说不通。根据全句的意思,参照“她留的那个地址”,有语病的这一部分应该修改为这样:他只好按照她留的地址打电话。这样的修改保持了原句要表达的意思。这是用的“调换”法。如果改为“他只好给她打电话”,就没有保持原句的意思,从考试来说,这样的修改很难得分,因为高考修改病句的试题都规“不得改变原意”。又如“日本政府拒绝投降的声明,为美国政府使用原子弹找到了借口”,这是一个有歧义的句子。介词“为”,可以表示目的,可以表示被动。如果是前者,则说不通,似乎日本主动“为美国使用原子弹”提供借口;如果是后者,基本可通,为了避免歧义,可以修改为:日本政府拒绝投降的声明,让美国政府为使用原子弹找到了借口。这样修改,符合原句要表达的意思。

2.针对性原则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技巧 篇10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答题示例: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绝句二首(其一)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第二种模式 分析技巧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

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是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托物言志,如《墨梅》、《石灰吟》,一般是咏物诗;托物寓理,如“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般是哲理诗。

描写手法主要有:(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正衬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反衬又有动静衬,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声寂衬,如“日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乐景衬哀情,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等。(2)联想和想像,又叫虚实结合,如“野花留宝靥,碧草见罗裙”。(3)对比。(4)白描。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田野无闲田,农夫皆饿死”。

修辞手法在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有:(1)比兴。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先言它物引起所咏之物。(2)比喻。(3)拟人。(4)夸张。(5)双关。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 无晴却有晴”,“晴”暗指感情的“情”。(6)用典。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此外还有设问、反问、反语等。

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

早行

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 反衬出

陈与义

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第三种模式 分析语言特色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

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答题示例:

春怨

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一),“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二)。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第四种模式 炼字型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分析。

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答题示例: 南浦别

白居易

答: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只一“看”字,就淋漓尽其所有致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第五种模式 一词领全诗型

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答题步骤:(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答题示例: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步骤一)。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步骤二)。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2002年高考题)

古诗词曲中常用表达技巧举要

1.直接抒情 即作者在文中把内心强烈的感情不加掩饰地直接叙述出来,让强烈的感情激流直接倾泻而出。

不销魂怎地不销魂。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王实甫《十二月带尧民歌•别情》)(诗歌采用直接抒情的方式,分别从“怕黄昏”、“不销魂”、“新啼痕”、“断肠人”等四个角度将少妇别后的相思之悄表现得淋漓尽致。)2.借景抒情 属间接抒情的一种,通过对实景的描写来抒发作者的感情。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十艮,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所写的景并非晴朗的月夜,万里无云的碧空,而是迷蒙的烟月,笼罩着寒水白沙,景色是那么黯淡,氛围是那么冷寂,这就给后两句写作者的忧虑情绪增添了气氛,加浓了色泽,两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3托物言志 属间接抒情的一种,托物言志就是通对事物的描写和叙述,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垂缕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咏蝉》)3 在诗歌中作者真正所要抒发的人生感怀是:凡是品格高尚的人,总是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地提高自身修养,因而美好的声名白可远扬,不需要依*其他人吹嘘。由此可见,写蝉是依据,而抒怀言志才是真正目的。

4.情景交融 在景物描写中融人了作者的主观感情,使诗歌达到“物我合一”,分不清哪是“景”,哪是“情”。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饮酒》)(划线的四句,表面上是写景,而实际上则隐寓着诗人的一种超脱尘世、热爱自然、远离官场的感情境界。在这里既是写“景”,也是写“情”,已分不开哪是“景”,那是“情”。)5.动静结合 指对人、事、景处于动态或相对静态时的描写。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查慎行《舟夜书所见》)(全诗用白描手法写出了诗人夜晚在船上看到的景色,前两句写静态,后两句写动态。)6.以动衬静 属反衬手法中的一种,即通过对动态的描写、渲染、反衬出静态,也就是在动态描写中显示出动态。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诗歌中所写景物如花落、月出、鸟鸣等都是动景,同时又通过这些动景,更加突出显示了春涧的幽静。“鸟鸣山更幽”,动中见静,愈见其静,这里面包含着辩证法。)7。乐景写哀 属反衬手法中的一种,表面上写的是一种欢乐的场景,而实际上是借此来表达一种悲哀、凄楚的情绪。

《孔雀东南飞》文中写迎娶刘兰芝的场面,“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其场面写得越热闹,其悲情越强烈。

8.以景结情 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从军行七首》)(诗歌的前三句均是就乐声抒情,说到“边愁”用了“听不尽”三字,那末结句如何以有限的七字尽此“不尽”之情呢?诗人这时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更加深了诗人的思想感情。此时征戍者内心是浓浓的乡思,还是渴望建功立业?是对现实的忧虑,还是对祖国河山深沉的爱呢?……不得而知,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像空间。)9.铺排 即《诗经》表现手法中的“赋”。“赋者,铺陈其事而直言之”,指的是不厌其烦地多角度地进行铺叙陈述。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杜牧《阿房宫赋))(文章在这里多角度地写出阿房宫楼阁之多、构造之奇、布局之巧,体现出阿房宫的气势雄伟)10.渲染 我国传统画技之一,后借用来指文艺创作中为突出人物形象和环境所采用的强调、反复等多方面着意的铺叙等写作技法。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薰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王昌龄《秋词》)(首句破题,以描写秋景来渲染深宫寒夜的气氛。)11.烘托 衬托中的正衬,原是我国传统画技之一。亦称“烘云托月”。后借用指一种写作技法,即指通过特定的环境气氛的描写,以突出人物某种心绪或突现人物形象的技法。具体说 来就是不说本意,只说与此有关的事物,达到烘托本意的目的。此种手法常与渲染手法结合起来使用,易混淆。

……新来瘦,非关病酒,不是悲秋。……(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萧))(要说的明是相思的苦,却不直说,而用“非关病酒,不是悲秋”来烘托)12.点化(化用)对前人书面作品的语言和群众的口头创造,进行再加工创造,赋予它新的内容和意境。可分三种:字词点化、内容升华、意境开拓。

①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西厢记》)②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毛泽东《沁园春》)③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白居易《长恨歌》)(①句点化了范仲淹《苏幕遮》中的“碧云天,黄叶地”的字词。②句点化了苏轼名句“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的内容。③句点化韦应物的“西施且一笑,众女安得妍”的诗句意境。)13.用典 也叫用事。它是指援引历史故事或古书中的词语来说明白己观点的一种修辞方式。用典有明用,也有暗用。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用了孙权、刘裕、刘义隆、霍去病、廉颇等五个历史故事的典故。借“怀古”赞扬了孙权、刘裕的抗敌业绩;批评南宋当政者像刘义隆那样的仓猝冒险行动;以廉颇自比,表示自己虽老却不忘为国效劳的忠贞之情。

14.实虚结合 实写,指对人物或事件进行直接的、正面的叙述和描写。虚写,指采用侧面交代或烘托性的叙述与描写。虚实结合,即两种手法在叙述、描写中同时使用。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王建《十五夜望月》)(诗人开始写“地”、写“鸦”,而不写月,但却让我们分明感到月亮的存在,因为“地白”、“栖鸦”是月亮朗照的结果,既然地白如霜,栖鸦可见,可知诗人虽没有明写“月明”,但我们却处处感到“月明皎洁”,因此它是实写“地白”、“栖鸦”,虚写“月明”,暗扣“望月”这一诗题。)15。抑扬 我们在表扬或批评某一事物的时候,为了使别人信服,或预先防止别人的反驳,往往把要表扬的先从某一缺点加以批评,把要批评的先从某一优点加以表扬,这种修辞手法就叫做抑扬。抑扬可分两种:1.欲扬先抑法;2.欲抑先扬法。

应怜履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诗前两句写诗人乘兴游园,被拒之门外;后两句却写出诗人另有所得,看到了满园春色,前后感情有个落差,前面遗憾,后面高兴。这里采用了欲扬先抑法。

16.叠词 为了表达的需要,把同一的多音词接二连三地用在一起,这种修辞手法,叫做叠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开头十四个叠字为全诗定下了一个残秋和孤独的感情基调,渲染了词人晚年孤苦无依的生活情景以及内心深处的凄凉。)17.互文 上下文中相对举而独立的两个词语在意义上互相补充、互相渗透,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这种修辞方式就叫互文。互文的形式常见的有当句互见和对句互见两种。翻译时容易译错,应特别注意。

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正确翻译是:秦朝和汉朝的明月与关城。容易误译为:秦朝的明月与汉朝的关城。)18.意象组合(蒙太奇式的画面组合)蒙太奇是电影艺术的表现形式和方法,主要是指由镜头组接成生活的片断和场景。场景随着剧情发展而时时在变化,给人以鲜明的形象感。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秋思))(此首词出现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等 5 9个并列的名词组成的不同景物意象。它们巧妙地组织在一个画面里,渲染出一派凄凉萧瑟的晚秋气氛,从而含蓄地烘托出旅人的哀愁。)19.白描与工笔

白描原是中国水墨画中纯用墨线、不着颜色来粗笔勾勒物象轮廓的一种笔法。后借用于文学写作,指使用简练的笔墨,不加渲染烘托而描画出鲜明生动形象的一种描写方法。工笔,原是一种绘画的笔法,后指精雕细刻、重彩浓墨的描绘。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萍洲。(《温庭筠<望江南))(这首词采用了白描手法,写一位女子从早到晚盼望情人归来的心情。)

标点误用主要有以下十六种情况: 1.非疑问句用问号

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

(如果孤立来看前半句是疑问句,但是与后半句一起考虑,前面就不是一个单句,而是主谓词组做主语,与后面的谓语部分“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合起来组成一个陈述句,应改为逗号。)

2.倒装句中问号前置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厂长严肃地说。

这是一个倒装句,“同志们”是全句的主语。凡是倒装问句,问号应置于句末,才能准确地表达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

3.分句之间用顿号

浦东展开了翅膀,她是那样欢快、昂扬、奋发、正在向辉煌的明天飞去。

这里实际上有三个分句,在第二个分句和第三个分句之间(即“奋发”之后),应用逗号而不是顿号。“欢快、昂扬、奋发”,是并列短语。凡是并列短语,最后一个成分后面不能用顿号。

4.并列短语不同层次的词语之间用顿号

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会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

“越剧、沪剧、淮剧”是一个层次,它和“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组成并列词组,又是一个层次。不同层次之间都用顿号,必然脉络不清。“淮剧”“黄梅戏”之后应改用逗号。

5.连词前面用顿号

观众长时间地等待,只为一睹她的风采、或签上一个名。

“或”是连词。在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或”“和”“及”“与”)前面,均不能用顿号。可根据句子的不同情况,或者删去顿号,或者改用逗号。

6.概数之间用顿号

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三四”是邻近的两个数字连用,表示大概数量。既然是概数,便不能加顿号。

7.集合词语误用顿号

这次严打的成功,和广大公安干、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和公安干、警家属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公安干警”是集合词语,“干”指干部,“警”指警察。集合词语是紧密结构,不能用顿号分隔开来。

8.句中没有逗号直接用分号

打好这一仗的关键是:一要发动群众;二要找准目标;三要速战速决。

顿号、逗号、分号、冒号,虽然同为句内点号,但停顿的时间有长短之分,一般应先用停顿短的逗号,再用停顿长的分号,不能乱了秩序;只有在“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才能直接用分号。

9.句中已用句号再用分号

一、学习贵在自觉。要有笨鸟先飞的精神,自我加压;

二、学习贵在刻苦。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持之以恒;……

句号是句末点号,分号是句内点号,既然已经用了句号,表明整个句子已结束,再用分号,便显得不伦不类。应将句号改为逗号,或将分号改为句号。

10.冒号提示范围不清

毛泽东有两句诗:“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我从中感受到了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

从表面上看,冒号后面的内容全是提示的范围。其实不然,这里提示的只是两句诗。修改方法:或将冒号删去,或将“我从中”前面逗号改为引号内句号。

11.句中短暂停顿用冒号

本市文坛三位女杰: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在一起谈笑风生。

“三位女杰”和“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是同位短语,中间只需短暂停顿,不必用标点符号。如果一定要用,只宜用破折号,让“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充当“三位女杰”的说明性短语。

12.同一句中用两个冒号

晚上开大会,张书记宣布:厂里要实行两项改革措施:一是持证上岗,二是脱产培训。“宣布”后面是冒号,“措施”后面又是冒号,这是不符合标点符号使用习惯的。本句两个冒号中应有一个改为逗号。

13.引语中句末点号误置

(1)李白的诗多豪迈:“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2)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神形兼备,充满生机。”

用了引号后,句末点号究竟是放在引号内还是引号外,关键是看引用部分是独立成句的,还是从属于引用者的。前一句中李白的诗是完整的两句,句末点号应放在引号内;下一句“神形兼备,充满生机”,只是句中的谓语部分,句末点号应放到引号外。

14.不是书名误用书名号

他从报上看到某大学研究生院和《中国文化》编委会联合主办《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暑期讲习班》的招生启事,立刻写信去报名。

书名号用于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暑期讲习班”是不能用书名号的,只能用引号。

15. 省略号与“等等”并用

事实也是如此,我对字画、古玩、盆景、古典家什、玲珑湖石……等等都有兴趣。省略号与“等等”意思是重复的,二者应该删去其一。

16. 句内括号与句外括号相混淆如果想对中国古代史的史料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可以参阅《四库全书简明目录》。(1957年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了铅印本;此目录包括经、史、子、集。)他培育了许多香花,收养了许多小动物(他后来还曾照顾动物园里一条没有母虎的乳虎,每天一匙一匙地用牛奶喂它)。

上一篇:朗读者开场白那段文字下一篇:劳动合同书(保安保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