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诵读教学

2024-05-27

高中语文诵读教学(精选12篇)

高中语文诵读教学 篇1

在语文学习中, 诵读是一种重要的读书方式。同样, 在语文教学中, 诵读教学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它是利用有声的语言对语言文字中艺术形象的再创造, 可以准确、生动、鲜明地反映出文章的思想内容, 让学生从文中获得更多的知识、信息, 实现美好享受。

一.重视文化熏陶, 促进学生人文情感的提升

语文不但是一门重要学科, 还是一种文化艺术。对于语文教育而言, 其本质为文化传递过程, 是灵魂建构、情操陶冶, 推进生命个体向整体构成的过程。因而, 在语文教学中, 其课堂教学肩负着陶冶情操、灵魂、心智, 培养学生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神圣使命。

读书既是学习的一种形式, 还是学习的必要条件。其形式分为三种:诵读、默读、吟诵。其中, 境界最高的则是诵读。那么, 诵读的真正含义为何?即眼睛和心灵的统一, 对文字语言的直接触摸。反复诵读, 则为反复触摸, 长期以往, 则对语言、文字具有敏锐的感觉力,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例如:教学《祖国山川颂》时, 让学生对重点段进行诵读, 品味散文诗的语言, 感悟作者热爱祖国、歌颂祖国的思想感情, 理解爱国这个主题思想在民族文化内涵中的核心地位与重要意义。这样, 通过诵读, 可以让文化得到新生, 从而使课堂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 让学生在诵读中得到文化熏陶, 在诵读中陶冶情操, 同时学会以独特视角来认识生活、审视生活、感悟生活, 提高他们对生活与生命的感受, 提高学生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 提高对他人、自然的尊重。

二.抓住语文本位,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现代语文教学中, 其任务不只是教会学生语言学习, 也就是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 更重要的是渗透人文精神, 充分发挥语文的人文功能, 让学生爱学、会学。而诵读教学中, 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通过语文诵读, 可以调动学生的课堂主动性与积极性, 从而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教师为主体, 而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在诵读教学中, 提倡语文本位的回归, 则应指导学生由语言形式进行切入, 细细品味语言, 培育学生的语文意识, 将人文精神落到实处。通过语文诵读, 将知识与技能相结合, 使教学各环节相互融合。

例如:教学屈原的《离骚》时, 先让学生独立诵读、自主认知。然后鼓励学生把文中自己所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并说句意, 讲感受、理解或句中的情感。其次, 让学生通过诵读, 找出文中表现情感的词, 并总结每种情感针对的对象及产生原因。内容概括如下:哀———民生多艰;怨———君王不察;悔———相道不察;忧———国运艰难;愤———奸佞当道等。这样, 让学生由语言进入, 品味诗词语言, 把握诗人的情感。这整个教学中, 学生都处于主体地位, 进行独立自主的探究, 教师则适时引导。

三.加强师生互动, 体验诵读乐趣

第一、教师与学生互读, 并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诵读, 实际上也是教, 通过教师的适时带读或示范朗读, 学生能够解决课文中的生词、生句, 能够较为全面地理解与把握课文, 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情感, 并放声朗读。

第二、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而诵读。不管是哪种方式, 它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帮助学生积累语文知识, 促进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所以, 为了使学生在诵读中了解与把握更丰富的语文知识, 这就需教师设计好问题, 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诵读。通过这样的方式, 可以让学生明确诵读目的, 把握思考方向, 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第三、引导学生于诵读中慢慢品味。若想将学生培育为一个好思考、有慈心的文本品读者, 教师则应指导学生留意各个细节。在语文教材中, 文学作品的魅力所在往往是较为隐性的, 存在于各细节中, 需要我们细心品读, 善于发掘。在诵读教学中, 教师有着指导与引导的作用, 把学生引入文本的意境中, 使学生进行自由体验, 实现与文本对话, 并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例如:《荷塘月色》的教学中, 笔者运用了三遍诵读的教学方法, 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第一遍先向学生播放课文磁带, 保持课堂安静, 让学生细细品味朱自清笔下所描绘的景色:“月下荷塘, 塘上月光”, 这样, 学生通过听读, 展开想象, 如身临其境, 仿佛可以体会出作者那淡淡哀伤与淡淡愁怨。然后学生带着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积极诵读。第二遍诵读, 教师指导学生尽量读出轻重, 把握文章大意, 发挥想象与联想等。第三遍诵读, 则让学生有感情地读, 读出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并读出文章那朦胧月色及荷塘景色的如画如诗般的意境。这样, 课堂中, 书声琅琅, 富有活力与生机。

高中语文诵读教学 篇2

目前,全国上下大谈素质教育,中小学轰轰烈烈开展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也取得了巨大成果。但是,在个别地方,素质教育也出现了误区,似乎一提素质教育,就是叫老师采用微机教学;就是让学生丢开课本去参加音乐、体育、美术、舞蹈等活动。这些,固然增强了学生素质。可是,我认为:素质教育中,也不应该忽视具有五千年积淀的中华古代优秀文化;对于青少年来说,接受中国古代文化的最好方式莫过于在学习中诵读古诗古文。下面,我谈一谈自己的浅显认识。

第一,在素质教育中大力提倡古诗文诵读是历史的必然要求,是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一体化,文化怎么化,呢?科学技术一体化,自然科学的公式与工程技术的标准不会由于国家不同而改变。但文化中的人文部分,则绝对是民族化的,本土化的。人文文化的民族化、本土化,就是真正的国际化。,如果匿际化没有民族化的人文内容,就单调、就枯燥,这世界就没有生气也没有活力。社会科学有的内容需要国际化,有的则必须保持本民族特色。

我们都说真正能代表中国的还是中国文化,中华民族悠久而丰富的文化举世瞩目,那么,中国文化在哪里呢?如果只在博物馆的藏品之中,只在出土文物的展品当中,这样的文化就和活着的人分离了,就不会有力量。新一代的中国人对中国文化了解很少,我们应当有一种危机感。

诗是文学皇冠上的宝百,艺术宝库中的珍品。民族文化的保存,诗歌首当其冲。.难怪《诗经》、《楚辞》、《唐诗》分别代表了中华民族文化的顶峰。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就是靠浩如烟海的古诗古文传承下来的。从《诗经》。《楚辞》、《史记》、《汉书》到唐诗、宋词、《资治通鉴》,元曲、明清小说等,影响造就了一代又一代先贤圣明,仁人志士。我们可以这样说,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是否开展古诗文诵读,可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存亡,中华文明的延续,国家的兴衰,个人的智愚,事业的成败。遍观古今中外,凡伟大的政治家、科学家,无不对古代文化有浓厚兴趣,妇毛泽东、陈毅、叶剑英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擅写古诗词;数学家苏步青非常喜欢古诗词;当今外交家、前驻美国大使李肇星写了大量古诗词等等。

第二,在学校素质教育中大力开展古诗文诵读,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意识。想象能力是人脑在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爱因斯坦说过: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这充分说明想象力的重要。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离不开科学技术,江泽民主席已多次强调:创新是现代科技的灵魂。台4新,必须借助想象。可以说,想象是创新的桥梁,想象是由此岸到彼岸的翅膀,离开想象,创新是不可能的。今天的学校教育,就担负着是否能为祖国培养出具有想象能力的创新意识的:合格建设人才的重任。古诗文中就有许多能使人展开想象力的佳作,读后使人浮想联牌,一产生境外之境,收到创新的效果。如王维的《使至塞止》、中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读之令人想见在茫茫大漠之中,远善一桂烽坦冲天直上,随着视线向上推移,苍天、黄云、归雁尽收眼底;时值日暮黄昏,遥望蜿埏奔流的黄河尽头,一轮落日滚滚欲下,水天相接,泼光粼粼,一望无垠。给读者展示出一种商远的意境,使人更加领略塞上苍凉而又壮美的风光。又如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一句,作者用“三千丈”来比喻“愁”,形象具体逼真,把无形的“愁”摆到了读者面前,使读者能想象到,给读者对其他抽象事物的理解以启迪,撞开了读者想象的大门。

优美的诗歌、散文,能象音乐一样直接展示宇宙间万物的灵魂,从而激发人们的感情,使其内心直接进入想象世界,产生共鸣,实践证明,长期诵读古诗文的人,想象丰富,而丰富的用心 爱心 专心 1

想象力又必然推动他的创新欲望。

第三,在学校素质教育中开展古诗文诵读,有利于学生吸取古代文化的精华,接受中国古代传统文明的熏陶,这关系到人的素质和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高中语文诵读教学之我见 篇3

【关键词】高中语文;诗意语文;诗意语文的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学科不该只用心和眼来学习,须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与耳。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

然而,现今的高中语文课堂,却很少听到琅琅的读书声。早读课时间被一再压缩,短得形同虚设,甚至被挤做他用,早读变“默读”、课堂齐读“走过场”的现象屡见不鲜。诵读教学已经处于高中语文教学边缘的尴尬境地。其实,“高考语文无口试,与其花时间诵读,还不如多讲应试技巧与多做题来得实惠”的观点是错误的;教师重分析轻诵读,“以讲代学”“以听代读”的做法更是不可取。

一、高中朗读教学法不容忽视的原因

(一)朗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必修课程“阅读与鉴赏”部分要完成“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出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的教学任务;选修课程“阅读与鉴赏”部分则要求做到“诵读是古代诗文教学的重要方法。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指导诵读的方法,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散文与诗歌”的教学目标“应在教学中加强诗文的朗读和诵读,在朗读和诵读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精神的陶冶。”这些所指之处无一例外地告诉了我们朗读是我们高中语文教学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

(二)朗读能让学生体验作者的情感,陶冶自身的情操

朗读这种口、手、心、眼相协调的阅读方式能帮助学生快速地进入文本,通过对字、句、段的揣摩,领悟作者在文本中所渗透出来的情感世界。例如,杜甫的《登高》中颔联落木用“无边”“萧萧”来修饰,让我们看到了秋风萧瑟之状,长江则用“滚滚”“不尽”来形容,那滚滚水势都让我们从落败的景物和深远的意境中体察出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感慨之情和悲凉之心;颈联中“常作客”“独登台”直观地体现出了作者长期漂泊与孤苦伶仃的悲戚,“百年多病”更是写出了作者贫病交迫的悲伤与困窘;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进一步写出了国势艰危,仕途坎坷和自己万般愁绪无以排遣的苦闷。通过对字、句的朗读,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作者蕴含在诗歌中的悲苦。我们借助朗读就这样靠近了诗人,体察了他当时独特的心理情感,而杜甫“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也在这时使得我们心灵得到感化。

(三)朗读可以让学生感悟美,提升审美的能力

诗文辞赋等体裁是适合朗读的,不仅因为这些作品中蕴含了作者丰富的情感,而且因为它们本身所赋予的美感。诗歌中的绝句、律诗严格的讲究字数、对仗、押韵,它们具有严格的形式美;徐志摩、戴望舒诗歌中有言不尽的意象美;而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清新自然、优美典雅、生动凝练的语言则体现了散文的语言美;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一文中给我们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北国之秋“清、静、悲凉”的意境美。所有这些美感都是在朗读的过程中得到深化的。通过朗读我们才能感悟出文字字里行间表现出来的美,只有学会发现美、感悟美,我们才能在美的熏陶中提升我们正确的审美能力。

那么,如何进行有效诵读教学呢?笔者以为,可按“预习通 读——真情范读——指导美读——多样竞读——熟记诵读”的步骤有序进行。

二、朗读教学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预习通读,想象联想

在教新课前,教师应指导学生预习,让学生在查阅并标注生字词的基础上自行诵读全文。这样不仅有助于正音断句,还能让学生课前就对教习内容有所了解,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从而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如教习《琵琶行》,让学生做好课前结合前人对课文“描摹声音至文”的评价,在诵读中进行联想和想象,先行体会诗中的乐声之美和描摹之巧,有助于学生的文字欣赏感悟力的提高。

(二)创设情境,真情范读

有的学生不愿开口诵读的原因是不知如何准确地诵读,缺少诵读激情,体会不到诵读的乐趣。教习新课时,教师就应精心创设情境,做好朗读示范。范读应是教师与作品多次对话、深入理解作品意境后对作品情感的有声再现。范读时教师要在知人论世、缘景明情的基础上进入“我即作者”的状态,抑扬顿挫、急徐有度。只有这样,才能更激发学生的想象,使他们更好地共享作品的情感悲喜,在领略作品美感中产生求知渴望。以教习《再别康桥》为例,教师如能结合康桥美图,在轻悠的乐声中进行声情并茂的范读,就能将学生带入美的情境中,感受徐志摩之诗的音乐美与绘画美,感受诗人如清风般来而又去时的至深情感,感受学子再别母校的万千离愁,从而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的兴趣。成功的范读是引导学生自觉深入文本的重要手段。当然,还可采用多媒体范读的形式,让学生领略名家诵读风采,在名家激情诵读的魅力中受到美的熏陶,获得审美愉悦。

(三)点拨领悟,指导美读

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地朗读称为“美读”——“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务必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感受,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当时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心灵相通。”

然而,真正让学生做到“美读”并不容易。教师应及时做好点拨引导。

首先,要还原作者情感,就要引导学生细读,让学生在感知作品语言文字内容的基础上,有目的地细读与深读,把握作者写作思路,品评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领悟作品中事理与情感,如此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审美能力也就得到了升华;同时,教师要教授朗读技巧,如要教导学生:表达激昂情感的内容,调子要提高,要读得豪迈;表达婉约情感的内容,便应读得舒缓,读出韵味和美感。要引导学生找准关键语句,揣摩品味。如教习李白诗歌《将进酒》,就要让学生从李白的风格、遭遇入手,读出其中的豪迈之气;而读杜甫的作品《登岳阳楼》和《阁夜》,则读出沉郁顿挫之感。同为李清照的词作,前期作品《如梦令·常记溪亭》写的是年轻时溪亭畅游,表达她早期的美好生活情趣,境界优美怡人,要读得轻松愉悦;后期作品《声声慢》写尽作者晚年的凄苦悲愁,则应读得凄婉哀伤。高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使得部分学生怕出错、怕出丑而不愿开口。对此,教师需要及时鼓励和诱导,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培养语感,激发兴趣,让学生乐于张口。

(四)拓展延伸,多样竞读

学生的新鲜感、模仿力、表现力都很强。在学生掌握美读技巧后,便可展开竞读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从而让学生自己真切地感受到诵读的魅力,从而乐读、多读。竞读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激昂的作品可以分组读,多角色叙事作品可以采用个别表演读,诗意作品则适合配乐朗读。如教习《窦娥冤》,就可采用分角色读的形式,让学生扮演文中的角色,与剧中人物同愤同悲,这样角色的形象在学生的再创造中得以再现,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在角色形象的再造中得以发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举行班级诵读竞赛。以小组为单位,各推选几名诵读代表参赛,最后由师生共同评选出诵读冠军。在比赛中,教师及时给予评价与点拨,让学生互相取长补短,进一步提高诵读水平。这也是提高学生审美力与鉴赏力的一个好方法。

(五)熟记诵读,积累提高

对于经典诗文、优美语句,我们还要求学生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背诵。而经过以上情感调动、方法点拨等多层级的诵读教学活动后,学生熟读成诵,无需再走机械式的死记硬背的老路子,自然不会“谈背色变”。正如巴金先生所说“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也就慢慢体会到它们的好处,也就慢慢摸到文章的调子”。通过诵读教学,养成熟记成诵的好习惯,有利于学生积累素材、培养语感,更加得心应手地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在写作中做到表达准确、鲜明、生动,在口语交际中敏捷应对。

三、结语

总之,诵读法优良传统不可弃。让我们端正态度,还阅读教学的诵读法一个空间,充分发挥诵读教学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与能力。

作者简介:蔡丽星,女,1981年生,漳浦人,汉族,在读研究生,学科教学语文。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初探高中语文课堂的诵读教学 篇4

一、营造诵读氛围, 教师向学生讲授诵读的重要性

诵读是传统的优秀教学法。“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诵读可以提高写作水平, 杜甫有“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教师要改变观念, 引导学生很好地读书, 我们采取了一些措施以激发和保持学生诵读课文的兴趣。

1. 教师要提供好的诵读材料。

对美好的语言材料的诵读本身就是一种引发情绪愉快的心理活动, 能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享受。中学语文中文质兼美的名篇佳作不仅表现了大量的自然美、社会美, 也体现了不同形式的艺术美。作者通过美的语言、美的构思, 为我们塑造了美的形象、美的意境, 例如《再别康桥》《雨巷》《滕王阁序》《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因此, 诵读教学要重视审美心理因素, 把学生从消极被动的接受对象转变为积极能动的“审美主体”, 使学生获得求知和情感上的满足和喜悦, 从而产生一种诵读的兴趣和欲望。

2. 要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

诵读学习也当如此。教师要经常正确地评价学生的诵读, 并给予热情的表扬和鼓励;中肯地指出学生在读音、节奏和情感表达上的缺点, 使之能够及时纠正。这样学生就会时时感受到成功和进步的喜悦。这在培养学生诵读的兴趣上, 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保证学生的诵读时间, 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诵读中来, 让学生成为诵读的主体

我们规定早自习必须大声诵读课文。每节语文课前科代表组织全班同学诵读一首诗词, 每个学生都必须有感情地诵读教材上的课文, 教师定期检查, 落实到人、到篇。通过这些途径保证每个学生的诵读。在课堂上, 老师首先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并引导学生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就证明对课文的内容理解深入了, 对文章的思想感情体会出来了。把课文的内容和感情通过自己的声音再现出来, 这是一种再创造, 是赋予作品以生命。师生能读得入情入境的语文课堂, 一定是充满生机、充满灵性、充满情趣的语文课堂。老师通过范读引起学生的共鸣, 深深地打动他们, 学生的诵读入情入境。

三、加强课堂诵读的有效指导

要加强课堂诵读的有效指导, 让学生的诵读在科学的指导下有明显的进步, 让学生在诵读中理解感受课文, 在诵读中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张田若先生说:“评价一节课成功与否, 首先看全班学生是否把课文读熟了。”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就不容易, 更不要说读得有感情了。我们把读正确、读流利当作硬任务, 它是基本要求, 要求人人做到。为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达到读正确、读流利, 我们要严字当头, 就连标点符号也不放过:逗号和句号要读出区别来, 叹号和问号也要读出不同来。

语文诵读教学的艺术 篇5

[内容摘要] 课程改革风起云涌,语文教学改革更是众说纷纭,但不管怎么说,教学者在教学过程中都应抓住语文科目最贴近生活,最丰富多彩的特征,其中诵读教学就是最能体现这一特征的最直接、最强烈的手段。当然,要掌握好这一手段,关键是教学者要不断提高自我诵读教学的艺术水平,重视诵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投入丰富的情感、生动的表情,综合运用好语音、语调、语速、节奏,同时还要很正确地把握作品的主题、情感、艺术风格,在生活当中,还得不断地学习、总结,提高自我的欣赏能力,培养更良好的文学修养,并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兴趣、课内外相结合、培养良好的诵读习惯等多种方式,来实现对学生的诵读训练,最大限度地体现语文课程的特色,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效果。

[关键词] 诵读艺术;文学修养;情景;魅力;语感;

有人说:误尽天下苍生是语文。也有人说在众多的学科中,语文最易教,是老师都会教。学生则称:爱上语文不容易。真是这样吗?语文教学让人迷茫,语文的生命、灵魂、蕴涵的美正逐渐失落、萎缩。作为一个从事语文教学的老师,我不得不对语文教学的形状充满了忧虑和热切的期待。

我所在的学校是一个比较贫困落后的乡镇中学,相较而言,师资条件差,教学资源匮乏,学生阅读面窄,见识少„„现实的无奈,教学任务的繁重,教学效果的低效,极易使语文产生倦怠。对这样的现状,怎样找到一条适合语文教学的路子是如我这样的老师面临的困境。我认为,把握好语文诵读教学的艺术,能放飞语文、还原语文本位。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遍,不会作诗也会吟。”„„我国自古以来都比较重视语文的诵读教学。在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也讲述了读书的情景。当今语文课程改革也把诵读教学提到了很重要的位置。但目前,大多数教师仍主要围绕“讲”字,熟不知讲得多教师费力、学生听得多则劳神。我国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就提倡“少讲多读”,他认为“讲得少,教师才更珍惜讲课的时间,仔细考虑哪是该讲的内容,哪是讲了后学生能记住、能理解的内容。讲得少,学生才有可能记得住。”“读得多,学生才可能提高阅读能力。读的机会多、时间多,学生才自己去思考、琢磨、查字典查资料、问同学,才能形成克服困难的能力。只有学生读书多、多划分层次,才可能形成划分层次的能力”。

吕淑湘也认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要培养学生的语感,而语感就是通过诵读获得的。

其实,不重视诵读教学,其后果是非常严重的。教师讲得多,学生能支配的时间、空间就少,学生缺乏自主性,定然学习兴趣不高,思维无法参与,能力得不到提高。其次,填鸭式的满堂灌,必然导致教与学的分离,课堂成为教师唱独角戏的舞台,学生无法倾注自己的情感,得不到美的享受,对语文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淡,甚至发展到反感厌恶的地步。此外,还会进一步影响说和写的能力。因为不进行长期有效的诵读训练,学生对书面语的口头感知能力就少,表达能力很难提高。学生的头脑里缺少丰富的、鲜活的语言及词汇,组织能力就差、思维枯竭,写出东西干巴巴、空洞洞,没有生命力。难怪有人说“误尽天下苍生是语文”,甚至把语文称为“断臂的维纳斯”。其实,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提高自我语文诵读教学的艺术,语文绝不会“误人子弟”。那么,如何把握诵读教学的艺术,才能让语文获得新生?

一、重视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在语文教学中,诵读教学至关重要,有感情的诵读,往往能使一首优美的诗歌、一篇煽情的散文、一个动人的故事„„更富有魅力。诵读教学,以其声情兼备的独特的方式,创造性地再现作品,还原生活,拉近读者与作者之间的距离,达到彼此气息相通,心灵相融境界,实现学习者对作品的感知、理解和体验,从而为课堂教学注入更为强烈的情感意识、更为浓烈的人文色彩,进而在开发学生心智、陶冶学生情操、健全学生人格方面发挥出无可替代的特殊作用。阅读是通过视觉来感受作品的语言艺术或意境的,而诵读则调动学生听、说、读多种审美功能,使作品的遣词造句妥帖流畅、高昂平实、含蓄明快、清新奇巧,让学生受到双倍的感染。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都能看到这样的现象:凡是诵读能力强的学生,写作能力较强,特别是那些能正确、流畅诵读的学生,其作文语句都比较通顺,而那些诵读中添字、漏字、破读的学生,其作文语病也较多,这些情况能反映一个学生的语感和语言

能力。诵读有助于培养语感,语感是对作品的文字、语言敏锐而丰富的感知,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正确丰富的了解力。学生对课文的反复吟诵,能够通过有声语言再现作品的艺术形象,从而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汉语言的内涵极为丰富,表达的思想感情也极为微妙,每篇文章从语言的表层意义到深层意义仅靠老师的讲解是不行的,必须借助诵读,让学生在诵读中感知、想象、分析、推理,然后挖掘其思想内容,这是一条有效的途径。从事将近十年的语文教学,每年我都发现有一部分学生早晚读不爱读书,常常拿着书看,结果这一部分学生特别容易走神,甚至睡觉,当然这些学生的语文也老上不去,相反,爱读书、勤读书的学生对语文的感悟能力也较好,因为诵读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最为感性的部分,它往往更易于调动人的情感,激发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诵读在语文课堂中的重要性,发挥其特殊的作用。

二、丰富的情感,生动的语言

任何作品表现的都是情感,而诵读则以更直接、更强烈、更细腻的方式表现情感和心灵。

白居易《琵琶行》歌女一生坎坷经历在她道来如泣如诉,使闻者伤心、听者落泪。每人又结合自身的经历,感同身受,于是感慨万千,彼此悲伤的情绪又相互感染,正是她满腔真情的控诉,情感得到升华,彼此产生共鸣,打动在座所有的人,经历了仕途浮沉的白居易更是“青衫湿”。

又如朱自清《背影》,尽管文章语言朴实,却打动了千万读者的心,靠的就是父子情深。虽然历经了世事沧桑、家境变迁、病痛折磨,但父爱至深。而“我”也经历了情感的波澜起伏,心中满是对父亲的爱与忧虑。在这对父子的身上,见证了普天下父子间的深厚感情。而饱满感情的诵读又使这份“情”更加动人,实现作者与读者的对话。

表情则包含动作、姿态、表情等。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使感情的表现更淋漓尽致。诵读过程中肢体语言必须自然、大方,还要随情感的变化而变化。《水调歌头》苏轼的情感此起彼伏、思绪万千。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不禁想到天上去(出世),可毕竟“高处不胜寒”,尽管人间有诸多不如意,但人生从来都如此,“但愿人长久”就算是千里之外也能共婵娟了(入世)。诗人的或喜或悲或旷达的情感,在诵读中,都要结合具体的肢体语言。试想,诵读时就一种表情、一种姿态,或许这首诗歌的艺术效果就很难完美地表现出来。去年上半年我任七年级语文教师,在教这首词之前,我用配

乐,并辅以相应的动作,充满感情地朗读,结果学生听得特别认真,还要求我再来。两遍后,学生表现出跃跃欲试的情绪,于是稍加引导,学生读得非常好,有了这样好的开头,我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把握也相对轻松多。下半年我跟着学生到八年级,当讲到《记承天寺夜游》时,学生对当时讲苏轼的印象还记忆犹新,因此也相对容易理解他那种“闲人”的心态。看来教学者的情感是否丰富、表情是否生动,对知识的把握程度、综合运用的能力以及纵向、横向连系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讲究语音、语调、语速、节奏的配合

俗话说“天不怕、地不怕,最怕洋人讲中国话”。一句抑扬顿挫的话用一个语调,说得阴阳怪气,听起来就是别扭。情感的波澜起伏必须借助语调的抑扬顿挫、此起彼伏来体现,通过语调的变化,可以表达说话人不同的情感态度。

节奏则是诵读的骨骼和脉搏,它体现语气之间的衔接与转换,把握节奏必须立足于整体。不同的节奏体现不同的情感和艺术风格,准确地把握节奏能生动地表达感情,完整地体现文字的的魅力。而在诵读的同时选择恰当的语速(疾、缓、快、慢)则能更好地表达文章的内涵。疾、快表现急迫、紧张;缓、慢则表现安闲、平静,和谐的语速,往往能够生动形象地再现生活场景、烘托环境、渲染气氛,增强艺术表达效果。

而语音要动听、适度,还要优美、规范,做到字正腔圆,正确地把握轻、重音、使语言表达或凄怨哀伤、或婉转流莹、或高亢或奋进„„

其实无论是语音、语调,还是语速、节奏,在诵读时往往者需要综合运用,才能满足不同作品的具体需要,比如都德《最后一课》结尾部分“‘我的朋友啊’,他说‘我-我-’„„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相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这里是情感的精华,交织了韩麦尔先生巨大的悲痛和无与仑比的愤怒以及必胜的坚定信念,这种复杂的心情表现在诵读上,语调时而悲伤、低沉,时而高亢、激昂,节奏语速时疾时缓、时慢时快,轻音、重音,此起彼伏相互融合,只有在诵读过种中综合利用它们,才能完整地再现作品,使文章的艺术效果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来。

在讲述此文的时,我要求学生首先划分好轻重音、节奏、语调、语速等,然后模仿诵读直到能很好地把握韩麦尔先生此时复杂的情感。于是国恨家仇深深地刻在了学生的脑子里。做到这一点,确实能让学生更易理解课文内涵。从事几年的语文教学,我总结出一个

经验,在每一节课课前与课后都利用一定的时间训练学生的诵读能力,并强调轻重音、节奏、语调、语速等的重要性,往往经过半个学期的时间,学生能形成良好的诵读习惯,对语文的感悟能力也会越来越强,往后也不再是为读书而读书,而是把自己融入书本内容,在读书中体会快乐。

四、理解作品,把握作品的艺术风格

正确把握作品的主题、情感和艺术风格,是理解作品的关键。诵读要通过感情体验和艺术分析,形成对作品的深切感受,将作者反映现实生活的创作冲动变成诵读者热切的诵读愿望,并加以开拓和升华,然后从诵读者的角度,展开丰富的想象,对作品的基调进行总体的把握和设计。基调就是作品的主题、情趣、风格等与诵读者特定的语调、语气完美结合的体现。现在的中学教本,基本上是按主题安排课文内容,如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每个单元是一大类,分别是“咏物抒怀、道德修养、事理说明„„”从总体上把握各单元的主题内容,无论是从学习上,还是从复习上,都能够更好地理解作品,特别是复习,我通常都是要求学生先合上课本,回忆每个单元的主题,然后再想想每个单元又包括哪些课文,再具体一点的如作家、作品、背景、中心、写作特点„„这样做往往使学生形成清淅的思路,记忆也更长久。

而要正确理解作品及艺术风格,首先要熟悉作品,从理性上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和精神实质。当然熟悉作品最直接的手段是诵读,从“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这句话就可以知道。其次,了解作者的背景及思想特点,从客观上领会作品的主题、情感、风格。作者生活的时代对其作品的形成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比如伟大诗人李白,由于他生活在盛唐,人民生活富裕,社会安定,因此虽然在从政仕途上他也遭受了排挤,历经了挫折,心中难免失落,但盛唐国泰民安这样特定的时代背景铸就了他豁达的胸怀,因此豪放的风格始终是他诗歌的主流,因此有了“行路难、行路难,难于上青天……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这样的诗风。再如南宋社会动荡,人民流离失所,既要承受来自统治者的剥削,还要遭受来自异族人的掠夺、歧视。公元1127年,北方金族攻破汴京,宋徽宗、宋钦宗父子被俘,宋高宗仓皇南逃,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看不到希望,而生活于此的李清照夫妇也先后渡江南去。第二年,也就是他们结婚29年后,赵明诚死于建康太守任上。赵明诚的死给李清照极大的打击,特别是南渡以后国破家亡,满目惨淡使得她更感凄楚悲凉。于

是,李清照带着丈夫残存的书画、金石、碑帖 等物流徙于各地,最后才落脚于杭州。饱受战乱之苦,又历经离丧之痛,她的诗风也由清雅变为哀怨,可以说这要她命运的分水岭,也是她风格的分水岭,从《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到《渔家做》“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节,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时代背景对一个人创作风格的影响。同时一个人的思想也会影响他的创作倾向,是积极是消极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在作品上,因此我们应该看到背景、思想对创作主题材、风格的重要性。再次根据不同体裁熟悉内容和结构。体裁不同,内容和结构也有所不同,拿小说与诗歌来说,小说要具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还要求塑造特定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形象。如都德《最后一课》,普法战争法国战败,被迫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从此以后,这两个被割让地方就再也不能使用法语,就是这样一个特定的时代背景,唤起像课文主人公“小佛朗士”等等的当地人的民族意识,“小佛朗士”也经历了一个心理成长的过程。诗歌则不同于小说,它不受时间、地点、人物等的限制,但它对字数、格式、修辞、词性„„的要求比较高。同时两者在字数上也不一样,小说大都比较长,诗歌篇幅相对小,此外两者还区别于对表达方式的不同要求,小说大都彩用记叙、议论、抒情、描写来塑造人物的形象,而在诗歌里使用的频率相对要少。确定了体裁,就能够从体裁的特点去把握作品,对于理解就容易得多。熟悉了内容、结构,了解了背景及思想,就能够理解作品,把握作品的艺术风格,从而准确地把握不同的诵读方法。

五、提高欣赏能力、培养良好的文学修养

优美诵读的熏陶对诵读素质的提高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而良好的诵读环境,又可以提高自我的艺术修养。所以平时应多听诵读录音等资料,尤其要多听名家的诵读,还要多看不同艺术形式的演出,如歌剧、话剧、戏曲等,在听看的过程中,不但能听到他们的发音方法,而且还能领悟到他们对艺术作品的不同处理和表现。经过长期的学习和熏陶,能够在这种良好的氛围中自然地树立起正确的诵读状态,培养艺术素养,从中汲取不同风格的表

现手法,增强自我的艺术表现力。对于这一点,我从我儿子的身上体会最深,因为我平常很喜欢诵读优美的诗文,特别是怀孕的时候,每天睡前、醒后,我都会诵读一些优美的诗文,或是唱一些优美的歌曲,儿子出生后,我又爱上了儿歌,跟孩子在一块的时候,我最喜欢哼歌,现在我的儿子不到一岁半,可是他已经会唱很多歌,会说很多话,附近几个一般大的孩子远远比不上他的语言表达能力,我想这得归功于平常的熏陶,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其母也会有其子吧。

古语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得多,不但可以提高文学修养,还可以提高思想和艺术修养。艺术上的成功,除具备高超的技术外,还应以很高的文学思想修养和艺术修养为基础,否则到一定阶段很可能会停滞不前。因此,我们应该多浏览、多诵读一些古今中外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风格的文学艺术作品,既增长了知识又开阔了视野,提高自我的诵读水平,更为使诵读体现作品的美奠定了基础。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语文老师诵读综合艺术表现能力的训练和提高,绝非一日之工,这必须经过长期学习多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做到多听、多看、多读,逐步地加强诵读技巧的训练及艺术表现力,才能使语文教学走出困境,实现课程改革的使命。

此外语文课堂中如何进行诵读教学,才能使诵读发挥更好的作用?我认为:

首先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创设好的情景,能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就能愉快地接受知识,并愉快地投入学习,在诵读中获得灵感。如《阿里山纪行》,这篇文章不仅描述了阿里山美丽如画的风景,还讲述海峡两岸人民血浓于水的深情。课堂教学可以边听边唱歌曲《大海啊故乡》和《高山青》,营造浓浓的抒情氛围,在这样的情景中再现海峡两岸人民共同的心声,如此学生能更好地融入课文,激发求知欲,然后根据学生的诵读引导其进行再创造。只要我们精心创设情境,就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思维活跃,由此可以变被动诵读为主动诵读。

其次以学生为主,张显文章魅力,张扬学生个性

新课程教学目标要求教师把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落实到教学过程中,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提倡体验、实践、参与、交流和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感受成功,并达到用语言进行交际的目的。而学生只有在活动中,才自始到终是自觉主动的语言实践者。

“以学生为主”强调通过学生的自我发现去掌握知识,培养学生对知识本身的兴趣与热爱,使学生把语言的学习看作内在的需要,学生的角色从接受者转变为分析者、探究者。随着阅读能力的提高,依据各自不同的知识水平、社会阅历和性格特征形成具有自我特色的理解能力,从而使文章的魅力得到绽放,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

再次课堂内外诵读相结合

诵读不仅仅限于课堂,毕竟课堂时间有限,学生在课堂上接受到的知识面很窄,必须把课外阅读作为课堂诵读的一种延伸,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大多缺乏文学背景的知识,比如苏轼《记乘天寺夜游》,假如不借助一些材料,学生读了之后,还是很难明白苏轼的“闲人”心态,原来苏轼被贬官到一个边远的地方,做了个有名无实的闲官,对这样的社会难免抱怨,内心难免苦闷,但生性旷达的他,很快又能自我排遣,而甘于做一个不汲汲于各利、不追求功名利碌的“闲人”。像这些内容都只能通过课外阅读来获得,仅靠上课的45分钟老师是很难将那么多的内容把握好的,所以我们必须要求学生,通过课堂内外诵读的结合,借助更多的知识,才能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面,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此外培养学生良好的诵读习惯

许多学生虽然都勤于诵读课文,但仅仅限于读,对于文章感人的地方、精彩的地方,很少有学生把它摘录下来,至于写文章时更是“书到用时方恨少”。所以教师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诵诵读习惯。要求学生诵读时不仅要“动口”,还要“动手”、“动脑”,坚持作好读书笔记,平时点点滴滴的积累,必然成为用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总之,诵读不仅是一项活动,更是一门艺术,是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其在语文的教学中起重要的作用已经被教学实践证明,《语文课程标准》也将“诵读”作为一项培养学生能力的任务,因此,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范读以及对学生诵读的指导与训练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一定要认真对待,并要努力提高自我诵读的艺术水平,使语文课的特点真正得以体现,使学生在诵读中逐步形成良好的语感,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只要我们善于捕捉诵读训练的机会,多学习,多实践,使我们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不断完善,学生的诵读水平一定能够提高,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语言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及交际能力的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正确的诵读训练能发挥其独有的优势,加速这一进程。中学语文教材所选文章多为典范作品,文质兼美,让我们的语文课

堂多些朗朗的读书声,读出背影中凝结的父子深情,读出济南冬天的宜人温情,读出初春时节的新鲜活力,读出草原夜冬不拉的喜悦„„

[参考文献]

高中语文诵读教学 篇6

摘要:文言文教学要重视的是阅读的实际能力,就是“读懂”:即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这主要借助诵读。因此,在课堂上要让学生细细的读、理解的读、入情的读,同时细致体验文本情感的张弛和细微的心理变化,体会淋漓释放阅读感受的情怀和专著投入,表达文本的愉悦享受。

关键词:诵读 文言文 鉴赏 感悟

诵读是一种通过声音、口吻、神情、体态共同作用于文本,方能声情并茂地表达文本的一种有声的阅读方法。诵读是否到位,很大程度上体现出诵者理解文本的深浅程度和感悟文本的高低水平。好的诵读使处于同一纸平面上的看似简单的文字,在刹那间展现出立体化的美妙空间和形象画面,掀起情感的波澜,传达出文本震撼人心的感染力,引人共鸣。尤其是文言文更应如此。清代曾国藩说:“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展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可见,诵读不仅要声音洪亮,疾徐有致,还要眼到、口到、耳到、心到,全身心地投入,从诵读中体会节奏感,品味作品的情趣和神韵。

下面,结合本人的任教经验,来谈谈诵读在古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诵读──文言文入门的途径

古语云:置之齐则齐语,置之楚则楚语。这是说,学习语言要有一个“活”的语境,由此可以得出:学语言需从听入手,文言文也是这样。

文言,是在古汉语口语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提炼而形成的一种以简洁、典雅为特征的书面语体。有很强的可读性,张口一读便听到了,十几个、几十个人齐声朗读,每天都读一阵子,连语境也有了。这样读来读去,许多词、语、句、篇都装在自己的头脑里,入门又有何难?这并非现代人的发明,古人早就这样做了,而且做得极其认真、勤苦,“书声琅琅”、“口舌生疮”这些词儿的出现便是最好的证明。相反,在大部分古文教学中忽视了诵读,把语法分析视为“灵丹妙药”,在这主张下,课堂上只听到教师的“喋喋不休”,而听不到学生的“书声朗朗”,其结果往往是,学生的厌学情绪日益增长,而课外的练习和背诵大抵是为了应对考试。因此,只有诵读才是古文入门的正确途径。

二、诵读——文言文鉴赏的核心

诵读古文不是摇头晃脑的死读,而是要有侧重性,选定内容,指导学生精心诵读,边读边悟,悟后再读,反复体验文本的丰厚内涵和艺术表现力,特别是关键句、段要细读细品,读出文本的精气神,品出文本的底蕴和过人处。这实际上是一个以读带思、以思促读,读思结合的循环学习过程,也是搞好诵读、深入鉴赏文本的核心环节。

《论语》中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鉴赏和诵读的重点仍是四位弟子的“言志”。该以什么样的形态、表情诵读他们的回答,既是训练诵读的重心,也是深入鉴赏文本的起点。子路说话刚直、自信、锋芒毕露,行事略显草率、鲁莽;冉有、公西华口气谦和、礼让,说明二人善察言观色,出语谨慎;曾皙言行从容不迫,反映其志趣高远。诵读时应以不同的语速、语气、神态表现出个人性格的特征。子路的话宜稍快,声音洪亮,语气强烈而自负;冉有、公西华的话宜稍慢,声音略降,语气稍弱而谦让;曾皙答话的快慢、高低、强弱应介于前二类之间,读出君子风范和文人的洒脱、雅致。在比较诵读的过程中,我们逐步领悟到一个道理:四人的志向没大的区别,都有治国之志;所不同的是说话的方式。而孔子正是通过这一点来评判弟子的。从有礼无礼看,孔子笑子路太不谦虚;从有无治国大志看,他便不满意冉有、公西华的过于谦虚。唯有曾皙既谦虚有礼,又有兴礼作乐、化成其民的大志,孔子才是最赞许的。这一结论是在细读细品后才得出的。诵读做得扎实、到位,鉴赏才会产生水到渠成的效果,由难到易,由浅入深,并能享受读与思带来的学习乐趣。

三、诵读——文言文感悟的体验

“注重情感体验”是《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的基本要求。同样的课文,同样的段落,为何教学效果迥然不同?这不禁使我感悟到了,在朗读教学中“情”的落实非常重要。

如《项脊轩志》,借助项脊轩的兴废,写与之有关的家庭琐事和人事变迁,表达了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切怀念,真切感人。

文章最具感情的是第三段,第三段中从细处着手,描写了大家庭分崩离析的悲痛和对母亲和祖母的怀念,尤其是对祖母、母亲的描写,仅一句话“儿寒乎?欲食乎?”没有多余的表达,仅此一句话。情真意切,把母亲当时关心孩子的神态表达的淋漓尽致,诵读时,应领悟到作者的感情,并联想到自己的母亲。这样,就对文章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高中语文诵读教学 篇7

一、提高教师范读质量, 用教师的心灵去感应学生的心 灵, 形成师生心灵共鸣。

要想感动学生, 必须先感动自己。比如在讲授《登高》、《项脊轩志》、《将进酒》等课时, 我的感情随课文内容而波澜起伏, 忽而低沉悲愤、恬静柔美、忽而震撼有力, 而学生也听得如痴如醉。每当读完课文, 学生们呼出长长一口气时, 我就明白, 我的范读已经收到了预期效果。学生对文本的第一感觉油然而生, 教师的教学半功倍, 教师不用多言然而学生就会自明, 诵读的魅力, 从而有了学的动力。

二、因地制宜, 加强诵读指导和评价, 让学生掌握并熟练运用各种诵读技巧。

重视学生的诵读, 不仅体现在诵读的频率和次数上, 更为关键的是要体现在诵读质量的提高, 这就要求教师加强诵读指导, 提高课堂诵读的有效性。

(一) 教师要勤于探索诵读的指导方法, 比如在教学《情真意切释猜嫌》一课时, 我针对选文是小说《红楼梦》选段, 篇幅较长的特点, 指导学生以表演课本剧的形式研读文本。除了诵读指导方法之外, 教师还可以运用范读激趣、揣摩品读、竞赛激励、选读强化等方法指导学生诵读。

(二) 要形成诵读规范, 要求学生在诵读时要做到精神 饱满、眼到心到、言为心声、读出韵味。

(三) 要加强诵读技巧和诵读方法的指导。朗读技巧主要是指对朗读的停顿、语速、重音、语调的处理。朗读有音、意、情、美四个层次。音读是最基本的要求, 读准字音, 读顺语句;意读, 要读懂作品的大致内容, 写了什么, 要点是什么;情读是读出作品所表现的情感;美读是欣赏作品的较高层次, 读出作品的语言美、内容美、生活美和意境美。

(四) 引导学生有效地互相诵读评价。教师在学生诵读后, 可以有意安排其他学生进行诵读评析, 在读中悟, 在悟中读, 不断提升对文本的理解和认识。

三、创设条件, 营造氛围, 最大可能地激发学生诵读的 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不仅仅是课堂教学的对象, 更为重要的是课堂学习的主人, 因而只有充分调动学生诵读的兴趣, 诵读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 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诵读的条件。教师既可以充分利用早读时间指导学生诵读课文, 又可以在课堂上多给学生提供诵读机会。

(二) 为学生营造诵读氛围。“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诵读本身就是一门综合艺术, 教师可以借助于音乐、绘画等其他艺术形式, 通过歌曲、图片、视频等媒介营造氛围, 激发学生读的兴趣。比如我在讲公开课《登高》时, 利用音乐《二泉映月》作配乐示范朗诵课文, 就收到了极好的效果。

四、多读少讲, 树立典型, 综合运用多种诵读方法, 充分 发挥学生在诵读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新课程标准认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充当好幕后“导演”的作用, 要敢于有所为有所不为, 要敢于将课堂还给学生, 少一点滔滔不绝的贴片式的细节赏析, 多一些学生的诵读体悟, 大胆探索高中语文课程的新模式。

(一) 多读少讲。

教师抓住重点讲解, 学生在课堂中多读多悟, 要把课堂上诵读的时间还给学生。

(二) 教师在不违背诵读基本原则的前提下, 尽可能地 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诵读。

正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由于学生的生活体验、知识积累和鉴赏水平不同, 对同样一个作品的文本体悟也会不同, 所以读出来的语速、语气和节奏也会不同。如李白的《将进酒》一诗的前两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一句流露出作者时光易逝的感伤、怀才不遇的悲愤, 但有的学生读“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时高昂急促掷地有声, 如挟天风海雨扑面而来, 再现了诗人狂放的个性;有的学生读“君不见”时较从容亲切, 为下文蓄势, “黄河之水天上来”一气贯通, “天上来”达到语调最高处, “奔流到海”气势恢弘如排山倒海;“不复回”则如瀑布飞流直下, 深惋悲叹。我觉得这些处理都是可行的, 没有充满个性色彩的诵读, 学生就不会产生和作者的共鸣, 不会有自己独特的感悟, 不可能养成独立的审美习惯。

(三) 综合运用多种诵读方法。

诵读方法多样化, 包括教师范读、师生共同朗读、学生集体朗读、个体朗读、小组朗读、男女生朗读、分角色朗读等。例如学习曹禺的《雷雨》时, 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 注意揣摩人物的语言, 通过语言理解人物, 并进一步理解作品, 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 诵读教学既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 但又有新的内容。这种“新”就是要将教师的示范性的读与学生的高质量的读结合起来, 重点放在对学生诵读能力的培养上。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诵读训练, 充分发挥诵读的作用, 有目的有重点地强化诵读教学, 让学生真正在诵读中提高语言感悟能力, 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提升文学素养, 从而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掘来“源头活水”。

参考文献

[1]葛丰善.诵读品味突出方法指导[J].太原.新课程学习 (综合) , 2010 (12) .

高中语文诵读教学 篇8

然而当下的高中语文课堂, 诵读教学日渐式微, 现在的高中语文教学重抽象思维, 轻形象思维;重理解分析, 轻整体识记;重应试能力培养, 轻知识素养传授。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只顾滔滔不绝的讲解分析, 却忽视了对学生诵读能力的培养, 课堂上失去了学生琅琅的诵读之声。教师不抓诵读, 学生不愿读书。认为诵读那是小学和初中的事, 高中语文教学就可以不注重了。这种理解有些偏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普通高中教育是面向大众的, 是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的基础教育”, “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语文素养”的提高, 诵读应是有效的途径之一。

作为传统教学方法的诵读教学, 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我国古代的语文教育, 无论是蒙学教育还是经学教育, 都极为重视诵读。要求学生反复诵读, 整体地感受、品味文章。南宋理学家朱熹就认为诵读, “要读得字响亮, 不可误一字, 不可少一字, 不可多一字, 不可倒一字, 不可牵强暗记, 只要多诵数遍, 自然上口, 久远不忘”。清代古文家曾国藩的诵读体会是, “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展其雄伟之概, 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 他对读出气概、诵出神韵的方法的有效性, 体会是很真切的。教育家叶圣陶认为, 学生通过亲切体会的诵读, 就会在潜移默化中, 将诵读内容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并终生受用不尽。因此说语文课应该高度重视学生诵读, 老师带领学生诵读, 学生自己诵读, 诵读的过程不仅是学生含英咀华的过程, 同时也是把经典语言“化”入个人身心的过程。人们也常说“好书不厌百回读”, “书读百遍, 其义自现”, “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做诗也会吟”, 这些讲的都是诵读的好处。尤其是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最佳载体的古诗文, 处世为人的哲学,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都蕴含其中。多诵读能让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 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高人文素养能起到重要作用。

那么如何激发学生语文诵读的欲望, 让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在诵读的过程中得到充分的锻炼, 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有效地提高呢?

一、高度重视, 理念引领

诵读, 是语文教学的优秀传统和宝贵经验。语文老师要高度重视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独特作用, 语文教学要改革, 但语文教学中的诵读什么时候都不能丢弃。诵读在帮助学生疏通文字、体会感情、理解内容、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材料、训练读书技巧、增强语言的感受力和记忆力, 提高语文素养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新课程的理念明确指出,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上, 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 避免一味的说教。讲诵结合, 以诵读带动讲解, 以讲解促进诵读。使教学相得益彰, 活跃课堂气氛, 诵读之声才能“声声入耳”, 课本上的知识才能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尤其是古诗文、散文这些适合学生自己诵读的文体, 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诵读。

二、营造氛围, 激发兴趣

“营造氛围, 激发兴趣”, 即在诵读教学中营造人性化的特定氛围, 激发学生诵读文章的兴趣。如果学生对诵读感兴趣并且真切感受到其不可或缺的实践作用, 那么他就会积极地投入所诵读的东西。要让学生愉快、有效的诵读, 关键在于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而多种形式的教学氛围的营造, 不仅可以激发学生诵读的热情, 还能够作用于学生的学习心理过程,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把自己的心理和情景融合为一体, 真正地感悟, 从而激发和改善学生的学习心态与学习行为, 让学生获得生命的体验, 以愉悦的学习促成学习的愉悦。孔子就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 在诵读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充分借助语言描述、音乐渲染、视频演示等媒体手段将学生带入诵读的情境中, 提起学生诵读的兴致, 增强学习的实效性。如在《雨霖铃》的诵读教学上, 教师可以播放了一段舒缓低沉的音乐营造氛围, 再播放示范诵读。引导学生在充分感受体味中投入诵读。

三、培养语感, 传授方法

叶圣陶认为, “文字语言的训练, 最紧要的是训练语感”, “多读作品, 多训练语感, 必将能驾驭文字”。王尚文也认为, “语感居于语文素质的核心, 语感的培养是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着眼点和归宿处, 语文教师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是学生高品位语感的创造者, 语文教学的困难之处也在于它必须创造学生高品味的语感”。

要想创造学生高品味的语感, 就要求教师要有熟练的朗读技巧, 能够传授给学生一定的朗读知识和朗读技巧。因为教师的诵读示范对学生影响很大。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 在带领学生赏析课文的过程中, 如果能够给学生提供饱含感情的示范诵读, 不仅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语感, 避免读错字句, 更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并产生情感共鸣, 从而激发学生诵读的欲望, 引导学生透过语言获得美的熏陶。

学生有了诵读的兴趣, 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诵读中来, 这仅仅是开始, 要想“展其雄伟之概”“探其深远之韵”, 学生必须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 掌握正确的诵读方法。要求学生在诵读时首先精神饱满, 眼到心到。读书应该全身心的投入, 朱熹强调读书应“整顿几案, 正身体”等, 正是这个道理。其次在诵读时要排除方言等社会影响, 根据文本思想感情的需要, 以适当的速度诵读。

诵读过程主要包括:初读, 以读准字音, 读清文句为主, 可称之为“音读”;再读, 指在通过与文本对话, 联系背景, 理解了文本形象和作者情感后, 带着理解来读, 可称之为“意读”;三读指运用各种诵读技巧 (抑扬、顿挫、轻重、疾徐等) , 读出韵味, 读出意境, 读出情感的“以声传情”, 可称之为“情读”。当然在诵读时可采用齐读、小组读、分角色读、个性化诵读等多种形式, 充分彰显诵读的魅力。

高中语文诵读教学 篇9

关键词:诵读,修辞,古诗词教学

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 诵读是学生理解诗词内涵, 体会诗词意境与情感的重要手段。这就要求教师给学生预留诵读空间, 留出诵读时间。其次, 在古诗词教学中, 教师还需要结合诗词内容分析修辞方式, 或者利用复习时间, 系统讲解与分析古诗词修辞方法, 让学生整体把握修辞知识, 这既有助于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 也为学生语文写作奠定修辞基础, 学会灵活迁移与运用。

一、注重诵读过程, 读中感悟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 诵读尽管是比较传统的学习方法, 但也是比较有效的方式, 不可忽视。尤其是古诗词学习中, 更需要多多诵读, 以体味诗词意境, 感悟诗词蕴含的思想情感, 领会诗词创作目的, 品味诗词语言韵律, 学会鉴赏诗词, 正所谓“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因此, 在古诗词教学中, 诵读是十分必要的。但在实际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过程中, 不少教师为了完成教学进度, 削减了学生诵读时间, 减少了学生诵读机会。如有的语文教师忽视了学生古诗词诵读过程, 仅仅让学生朗读一遍, 而后详细分析诗词含义, 将文本主旨等内容直接灌输给同学们, 这就制约了学生思维能力与自学能力的发展, 课堂也会显得死气沉沉。实际上, 语文是一门开放而灵活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突显学生课堂主体地位, 让学生自由朗读, 多多诵读, 以提前感知文本内容, 找出疑惑之处, 以便课堂有针对性、更认真地听讲, 从而更好地体悟文本深意。同时, 在学生诵读前后, 教师需要提出一些启发性与探究性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自觉朗读, 积极思考, 以激活课堂氛围。因此, 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 教师应注重学生诵读, 给学生留出诵读空间与时间, 让学生自己细细体会古诗词特点, 感悟诗词蕴含的情感。如教学《虞美人》时, 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多种诵读活动。比如要求学生诵读吟唱感知本词大意。然后指导诵读, 引导学生理解本词的悲婉而凄凉的感情基调。另外, 还可自由读, 交流读, 齐读, 或一人读, 而一人评。而后可带着问题细细品读。比如哪个词能概括全词的感情?哪些信息表现了愁?等等。

二、分析修辞方式, 把握深意

在古诗词中, 虽然语言简短, 但意蕴无穷, 并独具艺术感、韵律美。这不仅仅是作者精炼语言的原因, 还在于作者巧妙运用了不同的修辞手法, 形成了不同的效果, 使得文本更具美感, 读来朗朗上口。尽管在语文教材中介绍了一些古代文化常识, 但没有系统的分析修辞, 这就需要教师适当拓展延伸, 自然渗透修辞知识。反之, 在古诗词学习中, 学生如果不懂修辞方式, 对于一些诗词中的语句则疑惑不解, 或一知半解。因此, 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 教师不能单纯分析诗词内容, 还需讲授一些修辞常识, 分析修辞方式。

在诗词中, 比喻手法是十分常用的, 可以达到化虚为实、生动形象、将抽象事物形象化与具体化的艺术效果。比如李煜的《虞美人》中的比喻句:“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在这句话中, 李煜把一腔无形的愁绪变为有形的流水, 无边无际, 无穷无尽, 沉重而丰盈, 使得作者所抒发的情感更具深度与广度。而借代修辞中, 并没有直接说出要说的任何事物, 而是运用有关事物来替代所要表达的事物。比如《如梦令》 (李清照) :“知否, 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在词中, 李清照运用了“绿”与“红”的颜色代替了叶与花, 描绘出叶之茂盛以及花之凋零。再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终岁不闻丝竹声”, 以“丝竹”来代替了音乐;“门前冷落鞍马稀”, 作者以鞍马来代替了“客人”。

高中语文诵读教学 篇10

一、摆正诵读位置,激发诵读热情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发挥学生主体性与自身指导性,切忌单一讲解与说教,重视课文诵读,以读促讲,以讲促读,以激活课堂教学。在课文学习时,适合学生诵读的,教师则引导学生诵读,而并非教师口若悬河地讲解。特别是散文、诗歌,具有节奏感、韵律感,学生通过诵读才可体会其句式美、词汇美,感受语文之美。在反复诵读中,学生可识字悟义,体会汉语独特审美表现力;可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文章层次、文章主旨,并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若教师只是单一讲解,那么学生难以品味出语言的美妙。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将诸如解说、提示、启发、学生答问、课堂讨论等讲解法与诵读有机结合。如一些需要把握的知识,语文教师可在学生诵读时予以适时讲解,以拓宽学生知识面,让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诵读。例如,学习《成功的花儿》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围绕“成功的花”,此诗是如何表述的?诗中“花”、“芽儿”、“泪泉”、“血雨”各代表了什么?然后让学生有感情地诵读文章,体会诗词所含情感。当学生诵读中碰到难题时,教师则需适时点拨、提示,克服学生诵读障碍,保持学生诵读热情。此外,教师还可简洁而适当地介绍与文章相关,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并有着思想教育功能的背景时代、作者信息等知识。

二、注意诵读方法,感受诵读乐趣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运用多种方式来引导学生诵读文章,如老师范读、录音范读、先读后导、先导后读、对比范读、边读边导、反复引读、情境颂读等。此外,还可采取古文人啸读来演绎古诗词,如诗仙李白的文章,则可进行长啸诵读。又如学习《岳阳楼记》时,新课伊始,教师可先简明扼要地介绍范仲淹及文章创作背景等知识,而后教师播放录音,通过聆听那抑扬顿挫的诵读,使学生感受结构的严谨、文辞的优美,体会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于是学生跃跃欲试,不少同学跟着录音小声读起来。当学生听完录音范读后,教师可因势利导,让他们高声诵读,品味语言,体会作者情感。

另外,教师还需注意诵读效果,不仅引导学生诵读,更升华知识,读活知识。如文章诵读时,需要明白文本内容,理解作者写作意图,同时,在诵读过程中把握文章谋篇布局、语言运用、表达方式等。然后,在课堂上,学生每读一个文段或一篇文章,教师可引导学生交流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相互启发、补充。如在教学《岳阳楼记》时,教师还可进行分段导读,让学生边读边思考。①朗读第一段,交流讨论:“属”有何含义?本段主要内容是什么?其关键词是什么?②朗读第二段,交流讨论:A.巴陵是何“胜状”?B.哪些语句写出了洞庭湖景象与气势?C.如何解释“前人之述备矣”,有何作用?D.文章是如何由景而人,由人而情的?③学生读译第三段:A.落实字、词,如若夫、排空、景明、郁郁等。B.作者描绘出怎样的两幅画卷?是如何描绘的?景与情有何关系?这一部分是写“异”,还是写“同”,说明原因。C.反复朗读该段,把握字音、感情与气势。④学生齐读最后一段,注意句读分明:对于上述情随景移的人,作者是持怎样的态度?如何进行否定的?“嗟乎”有什么作用?这样,通过诵读指导,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文章,体会语言文字之美,感受语文诵读乐趣。

三、强化诵读训练,形成诵读习惯

高中语文诵读教学 篇11

一、诵读教学法的类型

1.朗读

朗读是用有声的语言代替文字的一种创造型活动,是一种有声的阅读方式。从语文教学方面而言,朗读是阅读的开始,是理解课文的一种重要手段。朗读不但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对于学生在情感与思想方面的熏陶与传递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学生在进行朗读时,不仅需要动脑、动眼,更需要学生动情、动口将课文用语言生动精彩的表达出来,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从而激发学生潜在的审美情趣,也加强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朗诵

朗诵要创造性的运用语调、停顿、语速,并以感情为核心基础,以肢体动作、眼神的交流以及丰富的面部表情进行辅助从而将朗读艺术化,使其更加丰富有吸引力。朗读与朗诵是有着本质区别的,朗诵要求的情感表现要比朗读高出许多,朗读更注重的是准确、明亮的读音,而朗诵更加注重于对所朗诵的文章本身情感进行的形象表达,要求语调的抑扬顿挫,同时伴有协调的肢体动作。朗诵是一种更高层次上的语言表达形式,是对文章更深层次的理解与体验。

3.吟诵

吟诵是汉语诗词的传统诵读方式,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在我国历史长河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绝大多数的诗词歌赋是使用吟诵的方式来进行创作的,想要更加深刻地体会这些诗词歌赋的精神内涵及其审美韵味也只能通过吟诵的方法。从本质上来说吟诵就是一种通过音乐节奏来进行唱读的方式。吟诵更是一种以声传情、以声动人的情感朗读方法,它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可以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投入到文章当中,使学生在深刻的理解字词句篇的同时也自觉地接受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4.背诵

背诵是指仅仅凭借记忆而念出读过的文字的一种读书方法,它是读书的众多基本方法之一,也是我国传统语言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背诵需要通过长时间的积累、感悟、沉淀、熏陶,它能使背诵者主动置身在渲染文章的情景之中,直接获得文章的美感感知体验。背诵不但可以储备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并且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但是,在进行背诵训练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点,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来记忆,忌死记硬背。第二点,背诵要掌握好背诵方法,只有学会使用正确的背诵方法才能与书文意相连,血脉贯通,背诵一定要以“悟”为核心,以“读”为辅助手段,使学生可以声情并茂地将文章背诵出来。

二、诵读教学法的特征

1.音象性

诵读要具有形象、逼真,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就要求诵读应具备音象性,也就是指声音的意境化与形象化。通过生动逼真的声音把语言内在的意义表达出来,透彻地分析作品,掌握语言所表达的内涵,比如某些附属内涵就需要从声音表达的形式上来分析从而可以找到一个相对比较合适的声音形式。

2.实践性

诵读是最重要的一种语文教学方法。诵读是由读者与听者共同进行听与读的动作,这就要求读者必须精准无误的掌握了解语言文字,深刻理解作者的思想,并对诵读这一教学方法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锻炼,只有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能力,才可以真正了解诵读所带来的快乐。

3.规范性

诵读规范的作品有利于改正诵读不规范的问题,在诵读时必须使用有声的语言形式,这比仅仅看作品给人带来的印象更加深刻。因此,只有诵读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其实践性与音象性才能表现得更加准确。

三、诵读教学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1.树立正确的诵读教学意识

诵读教学意识不仅仅停留在思想表面,更多的也会受到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例如经济条件的制约,结合本地现有经济条件开展一些适当的诵读教学,这是每个高中老师应有的教学意识。在这种科学诵读意识的引领下,高中语文不仅在教学方法上有所改变,而且这种教学方法也为高中教育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

2.正确认识诵读教学法

科学的认识诵读教学法,现如今,诵读教学法已经成为高中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有效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已经达成高中教育界众多学者的共识。正确地认识诵读教学,并看清其对语文教育界所带来的巨大冲击力,是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及时认识到的事实。应结合现有的教学内容适当的增加些诵读教学,推动高中语文教学的发展。

3.诵读教学技能化

想要真正地了解诵读教学的技巧,首先就要激发诵读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只要有诵读的兴趣,学生就会主动地进行诵读,从而更好地理解诵读,把诵读演变成一种学习习惯。高中的语文教材大部分与现实生活联系得比较紧密,所以,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在课堂中插入一些画面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或者,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并增强教师的教学效果。

诵读对高中教学的重要性 篇12

读书就是把文章读到熟,读到懂,直到理解其中的内涵。叶圣陶先生在《中学国文学习法》一文中指出:“学习文言,必须熟读若干篇,勉强记住不算熟,要能自然成诵才行……要养成熟极如流的看文言的习惯,非先熟读若干篇文言不可。”从这几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诵读诗书的重要性。我们现在的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大纲要求的文言文和诗句,都是要熟记于心的,并且可以理解并且运用于生活当中去的。诵读是学习古诗文的重要的方法,这些课本上的名言名句都是文化的精髓,所以教学大纲才会要求考生去诵写这些名句。一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二来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心理学常识告诉我们,根据每个人的记忆情况不同,我们要随时加强复习,诵读这些名言名句。

高三语文教学主要是高考的备考复习,首先就是根据大纲的要求梳理知识点,我们可以利用早读的时间诵读这些文言文和诗句,利用课下的时间默写这些难记的生词。由于现代文太多,我们不可能每篇都熟记于心,我们要按教师的要求,把一些优美的句子熟记于心,在我们写作文或是教其他的一些题型中,我们可以套用这些优美的例句。还有课外的一些优美的例句,在我们不忙碌的时候也要诵读一些,这也是为我们的作文打下良好的基础。平时我们要按教师的要求,诵读一些好的例文,文学常识和优美的诗句,因为诵读是我们学好语文的一个重要的途径。

二、不同的阶段,诵读的目的不同

诵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语文教学离不开诵读。讲现代文和文言文诗句需要它,讲阅读理解练习时需要它,甚至语文课外读物中也缺不了它的身影。特级教师钱梦龙在谈语文教学时说:“老师特别重视诵读的作用,这非常有利于学生形成对古汉语的语感,熟读和背诵又使学生逐步积累起比较丰富的感性材料,这就为提高语文的阅读能力打下了比较坚实的基础。”(见1997年4月《中学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可见钱梦龙老师十分重视诵读对语文教学的作用。但是不同的人诵读的情况也不同,有的人机械地阅读,不知道这个诗歌或是这篇现代文是什么意思,只管一味地去阅读,大声地阅读,完了,问他什么意思或是有什么感受,他只会说,我什么感觉也没有,我也不知道什么意思以及作者想表达的感情。我们大多数的学生是理解地去读,就是能搞清楚这些基本的内容,但是还达不到完全理解,需要教师详细地讲解之后,才可以明白这篇文章想要表达的感情和写作目的。最高的境界是审美地读,我们大多数的高中生还达不到这个境界。

随着我们知识的增多,阅历的增多,我们持之以恒地理解地诵读,最终会达到审美地诵读。最终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有机会的话教育一代又一代的子孙们。而不是为了高考的目的去诵读一点文言文和诗句,或者是诵读一些好的名言名句、文学常识什么的。但是为了高考我们也要努力理解地诵读一些东西。为了提高我们自身的文化修养,培养我们的文化气质,光靠理解地诵读也是不行的,还需要我们审美地去诵读这些文化的精髓。

三、诵读对语文教学的现实意义

国学经典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精髓。青少年时期是“古诗文经典诵读”的最佳时代。开展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也是青少年学习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打好学生的语言文学功底,使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获得提升,可以全面提高他们的语文修养,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些优秀的文化精髓与语文教学相结合,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涤荡心胸,更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诵读这些优秀的文化知识可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了解中华经典诗歌的丰富内涵,增强民族的凝聚力、自信心和自豪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诵读这些优秀的文化知识也可以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美德。经典诗文中承载着“仁、义、礼、智、信”的道德伦理观,构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观念,对于我们处理人际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具有指导作用。通过诵读这些国学经典,让这些传统美德代代相传,使中华民族的文化永远发扬光大。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结合多种的教学方法,例如,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注意知识的积累和拓宽,能做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不仅仅只是一味地诵读,我们也要时不时地让学生写一下这些诵读完的优美诗句。重视诵读并且结合其他的教学方法,扬长避短,因地适宜地教导学生,能够使教学的质量得到提高。但是我们也要重视诵读的作用,诵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熏陶学生的性情,也可以使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精髓代代发扬光大,使这些精神的熏陶影响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们。作为高中的一名人民教师,我们应该使诵读这项优秀的教学方法继续传承下去,使我们的教学质量节节开花。

摘要: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 对整个世界的文化有重要的影响。作为华夏民族的一员, 我们要继承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 况且我们语文的精髓就是这些文化, 我们要通过自己的诵读来发扬这些文化传统, 同时也能提高我们的文化修养, 提高我们的审美情趣。

关键词:诵读,语文,教学

参考文献

[1].童志斌, 《对诵读法的新认识》[J], 《语文教学通讯 (高中刊) 》, 2007

[2].郑飞艺, 《诵读的教学原理》[J], 《语文学习》, 2002

[3].吴永军, 《关于语文新课程实施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 《语文建设》, 2002

[4].李克东, 《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教程》[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

[5].施仲谋, 《语文能力测试与比较》[M], 语文出版社, 1996

上一篇:英语演讲课论文下一篇:溴化锂制冷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