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训练与语感培养

2024-09-24

朗读训练与语感培养(精选9篇)

朗读训练与语感培养 篇1

朗读训练是阅读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朗读, 在将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的同时, 也在传达着文本蕴藉的美, 从而使学生获得滋味无穷的美感, 诚如古人所言“诵之不辍, 其境愈熟, 其味愈长”。这里, 突出了朗诵对于意境的把握、韵味的咀嚼所产生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这一意义上来说, 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中, 要紧密联系语义、语法、语境, 通过朗读实践活动, 在让学生获得语感的同时, 接受美感的滋润, 从而达到完善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的目的。

一、在朗读训练中培养语义感

朗读, 作为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 首先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义感。换言之, 这正如新的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要理解性地朗读。朗读, 将语句层面的声音形态、情感变化, 通过语音、语调和节奏的交互作用, 转化为跌宕起伏的语势、疾徐腾挪的语流。从而达到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 使其义皆出于吾之心的朗读境界。

如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 (上册)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篇末写道:

不久, 儿子收到了高尔基从远方寄来的信, 信里说道:

“你回去了, 可是你栽的花留了下来, 我望着它们, 心里想:我的儿子在岛上留下了美好的东西———鲜花。”

“要是你无论在什么时候, 什么地方, 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 那你的生活该会多么愉快啊!”

“那时候, 你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你要知道, 永远比‘拿’愉快……”

这段话发人深省。篇末点示哲理:“给”, 永远比“拿”愉快。作者在花与人之间找到了思维的链接点, 产生了由此及彼的联想。在指导学生朗读中, 侧重于对“花”的联想。“花”“鲜花”是联想的载体, 宜用重音轻读的方法加以突出, 给人以想象的空间。正如文中所述:“春天到了, 儿子种的花全都开了。春风吹来, 姹紫嫣红的花儿轻轻摇晃着, 散发出阵阵花香, 引来了一只只蜜蜂。”因此, 当读到“我望着它们”时, 自然回想起那段对花的描写。作者在形象思维的酝酿中, 产生对鲜花美好的情感, 提炼出对“美好”这一概念的哲理性思考。语段中两次提到“美好的东西”。如果稍不注意, 就会觉得都是指“鲜花”。这时, 要让学生反复诵读, 进而体会到后一处“美好的东西”泛指一切美好的事物, 包括美好的思想, 美好的情操, 乃至为人类创造美好的生活而作的无私的分奉献。因此, “美好”就成了朗读中的关键词。若以重音轻读的方法加以突出, 则会引起人们对“美好的东西”的深层次的思考:“给”, 永远比“拿”愉快。至此, 水到渠成, 境界全出。

如果在朗读训练中, 教师仅仅注意到哲理的点示, 那么学生只能是囫囵吞枣。这样, 不但于语义的理解有碍, 而且于学生日后写作无补。可见, 在朗读中培养学生的语义感, 有利于学生自读悟解, 熟读背诵。

二、在朗读训练中培养学生的语法感

句子是按一定的语法结构组成的, 因此, 在朗读中, 要通过语序的变化、节奏的快慢、音调的高低, 把句子读得圆润流畅, 抑扬顿挫, 起伏跌宕。这里所说的语法感, 并非是对句子作语法结构分析, 而是指在朗读的停顿或提顿中显示句子内部的意义关系。需提及的是停顿是语气延续过程中的间歇, 而非语气的中断。只有在语音、语气、语调的错综变化中, 才能表现出句子内部的结构美, 凸现句子意义间的整体美。

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月光启蒙》。“母亲唱累了, 就给我讲嫦娥奔月的故事, 讲牛郎织女天河相会的故事……高深莫测的夜空竟是个神话的世界。此时明月已至中天, 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 像一尊玉石雕像。她又为我唱起了幽默风趣的童谣, 把我的思绪从天上引到人间……”

这段文字情绵绵, 意切切, 既描叙了母亲对“我”启蒙教育的动人片段, 又流露出“我”对母亲的感恩之情。句子虽长, 但如果注意句子的意义结构, 那么, 朗读中就会觉得轻盈流畅, 犹如行云流水。如“母亲/唱累了, 就给我讲/嫦娥奔月的故事, 讲/牛郎织女天河相会的/故事” (“/”表停顿) , 从而突出了故事的中心内容, 一是嫦娥奔月的故事, 二是牛郎织女天河相会的故事。即使到了中学, 每当回忆起小学读书的情景, 他们也会记忆犹新, 对句子的意义结构不言自明。又如“高深莫测的夜空/竟是个神话的世界。”这就显示了句子中陈述和被陈述的关系;再如“她又为我/唱起了/幽默风趣的童谣, 把我的思绪/从天上引到人间……”通过诵读, 凸现出句子的主干意义, 又说明了“唱”的动机。可见, 母亲对我的启蒙教育用心是何其良苦!对以上的认识, 学生在反复诵读中, 意会、默认、感叹。至此, 诵读就不仅是声音的传递, 而且是感情的溢流。在指导朗读中, 要根据句子的内部结构, 标出需要突出的意义单位, 让学生融情于读, 于思而读, 接受美的熏陶。

三、在朗读中培养学生的语境感

语境, 是由内容的外在形式和情感的内部因素构成的。为了让学生在朗读中入境融情, 必须引导学生触摸语言产生的背景, 把握文章的发展思路, 寻觅语与境的结合点。这样, 学生在朗读中才会神游其间, 凭借联想与想象, 再现生活的层层涟漪。

如苏教版四年级 (上册) 《雾凇》。本文描叙了雾凇形成的过程, 突出了雾凇的特点, 抒发了作者对雾凇奇观的赞美之情, 篇末写道:

清早, 寒风吹拂, 雾气缭绕。人们漫步在松花江边, 观赏着这千姿百态的琼花玉树, 便会情不自禁的赞叹:这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呀!

这一段是作者在特定环境下所产生的联想, 由眼前之景联想到咏雪名句, 借此来赞美“千姿百态的琼枝玉树”。在指导学生朗读时, 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 回想“千姿百态”的具体表现。正如文中所述:“这蒸腾的雾气, 慢慢地, 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最初像银线, 逐渐变成银条, 最后十里长堤上都是银松雪柳了。”然后, 引导学生找出“万树梨花”与“琼枝玉树”的类比点, 以眼前之景猜度“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奇妙景观, 并通过朗读, 反复玩味。这样, 既表现了视觉上的感受, 又突出了心灵上的感悟。从“观赏”到“赞叹”, 是作者心理体验的内化过程, 是触景生情的心灵感悟。在指导朗读中, 要结合词的语境义, 表现出情不自禁的感慨, 读出赞叹的语气。

泰戈尔说:“不是锤的打击, 而是水的载歌载舞, 才使鹅卵石臻于完美的。”鹅卵石之所以完美, 是因为有“水的载歌载舞”的不断抚摸, 而不是锤子的几下敲击。学生语感的形成, 不是一朝一夕而能一蹴而就的, 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积淀过程。因此, 在指导学生的朗读训练中, 要通过声音、气色、节奏, 显示文章的风骨神采, 传达语音的意态情趣, 从而在无数次的诵读中, 培养学生清晰的语感, 完善学生的审美结构。

摘要:作为一种技能训练, 朗读承载着感受美感、培养语感的双重任务。本文从朗读训练与语义感、语法感、语境感的培养的关系方面阐述其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及其价值取向。

关键词:朗读训练,语感培养,审美心理

加强朗读训练 培养学生语感 篇2

关键词:范读 揣摩 品味 诱发语感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操的作用。”朗读可以有效地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也是语感最初形成的基本手段。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加强朗读训练,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鉴赏文章的能力,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应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一、教师范读,学生感知语感

小学生年龄小,读书经验少,让学生对言语文字感兴趣,适应语感直觉性的特点,教师范读至关重要。当需要激情引趣或学生读的不到位时,宜用范读指导。老师以声情并茂的范读创设出浓郁的教学氛围,唤起学生的情感。教师范读时,首先要入情,通过眼神、面部表情、姿势等体态语言把课文中所表达的喜怒哀乐,直接传递给学生,让学生直观、形象地进行情感体验。同时,根据范读时的轻重、缓急、停顿、语气、语调,全面调动学生的各种器官,加上有意识地模仿,加深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知。

二、通过朗读、揣摩,培养语感

朗读是培养语感的一种好方式,是自己揣摩表达自己感悟的方法。在教学中不断地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就可以增强学生对语音的感受能力,增强对语言规范的敏感性和鉴别力。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反复朗读,读出作品的精妙之处,读出自己的发现,允许并鼓励学生通过各种独特的视角去体会,去解读文本。学生口诵文字,心入其境,以朗读来倾吐自己的心声,就会读得有声有色,惟妙惟肖地再现其情其境,把文中人物的所思所感活脱脱地表达出来。

三、朗读与激发想象结合,诱发语感

阅读教学中,朗读不仅是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帮助学生培养语感,理解课文内涵,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帮助学生走进作品所描述的语境,以朗读来倾吐自己的心声。教师应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想象。如:我在教学《桂林山水》、《林海》时,我就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作者—— 一位细致、敏感的游客,同时播放多媒体课件,优美的画面,美妙的音乐把学生带入如诗如画的意境中。学生带着情,带着景来朗读课文,就会读得有声有色,惟妙惟肖。这样,才能诱发学生的语感。

培养语感,从朗读训练入手 篇3

一、通过朗读揣摩, 培养语感

“把不多见的好诗文熟读成诵, 反复吟咏, 仔细揣摩, 不但要弄懂每字每句的确切含义, 还要推敲出全篇的气势脉络和声音节奏, 使它沉浸到自己的心胸和筋肉里, 等到自己动笔时, 于无意中支配自己的思路和气势。”朱光潜先生的这段精辟的描述, 道出了朗读揣摩的实质。可见, 朗读教学的重点是要指导学生读出情感。现行语文教材精心选编的每一篇文学作品, 都为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提供了可能, 这些文章大多有着生动活泼的语气、节奏、句式、格调, 蕴含着作者的情感。因此, 教学中, 教师应引导学生反复朗读, 通过朗读揣摩, 培养学生的语感。教师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 充分体会课文的情感因素, 并在此基础上, 通过朗读表达出自己体会到的感情。指导学生朗读时, 教师必须明确怎样的语言适宜于培养怎样的语感。一般说来, 构成画面的语言适宜培养形象感;含义深刻、寓意丰富的语言适宜培养意蕴感;对话、独白式的语言适宜培养情趣感。此外, 还要引导学生将作品中的语言文字转化为自己的写作词汇。

二、朗读与想象有机结合, 诱发语感

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重要手段之一。朗读的形式很多, 有齐读、轮读、指名读、分角色读、引读等。

1. 角色朗读

(1) 作导游员

这种方法可用于写景课文。如, 《美丽的武夷山》一文的教学, 我对学生提出了这样的思考问题:“为什么游武夷山会有‘入诗入画’的感受?”在完成这一教学任务时, 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我们的眼前就是美丽的武夷山, 现在我们要请导游来为我们介绍, 看谁能当最佳导游。接下来是学生争当最佳导游的活动, 谁争取到的游客多, 谁就获得“最佳导游”的称号。学生的兴奋点被激活, 他们争先恐后地朗读, 朗读的质量在教师的点拨下不断提高。

(2) 作解说员

这种方法适用于介绍性或叙述性的课文。如, 《远行靠什么》一课, 这是一篇知识性的短文, 有很强的叙述色彩, 教学中可创设这样的情境:“今天展览馆的领导要来我们班招聘解说员。解说员不仅要能把讲述内容清楚、流利地讲给观众, 还要有声有色、声情并茂, 你们有信心应聘吗?”然后出示文中的六幅图画, 分别是:马车、帆船、轮船、蒸汽火车、磁悬浮列车、各种飞行器,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幅图画讲。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 在跃跃欲试和大胆尝试中收获了成功的喜悦。

(3) 作小诗人

这种方法适用于诗歌体的课文。如, 《老农, 在田边走着……》这首诗的教学中, 教师可针对这首诗感情深沉的特点, 设计这样的环节:首先启发学生:“同学们,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有位老农漫步在美丽的田野上, 他会看到什么?会思考些什么?你们能想象出他当时的样子吗?有人想象这些情境, 作了一首小诗, 现在你们能有感情地朗读出来吗?”学生们都争先恐后地当小诗人, 朗读自然有感情, 有质量。

2. 借助现代教学手段创设情境

加强朗读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感 篇4

一、加强朗读训练,把朗读和想象结合起来

朗读要求正确读好词句,如词和词组要连读,要把长句子当中的句子成分读得完整,不可以打乱等。严格训练词句的朗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语言结构,养成辨析句子的习惯。如果学生遇到一个句子在遣词造句方面有什么毛病,读起来就不顺口,可以凭借语言直觉来判断正误,这样语感就容易培养起来了。在加强朗读的同时还必须把朗读和想象结合起来。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中有一个比喻句:“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几百里连成一片”表示林广树多,学生进而产生想象:连绵起伏的群岭上郁郁葱葱的树林,几百里连成一片,多像大海里绿色的波浪;风吹树林,林鸣谷应,那声响多像大海里喧腾涛声。这样,学生就从林海的形、声、色三个方面去领略用“绿色的海洋”比喻小兴安岭的树林是多么形象而又贴切,同时敏锐的语感也就蕴含其间了。

二、注重朗读指导,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

读书时学生必须做到眼到、口到、心到。通过认真的阅读,学生能感受到语言的活力,发展感悟能力。如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教学《翠鸟》一课时,于老师总是说:“这一段你能读好吗?(生跃跃欲试)老师还是不放心,再练练吧!”一遍一遍地练,一遍一遍地试,好了还要再好。教师自己的语感敏锐了吗?我认为可以从教师对学生的朗读要求上看出来。学生要充分朗读,入境入情。于老师说:“翠鸟们,你们的声音真好听!”“唱歌给老师听!你们是怎样捕鱼的?”于老师不是在给学生上课,而是听一群可爱翠鸟的歌唱,看一群可爱翠鸟的表演。学生入情入境,感悟深刻。大纲要求,小学生要学习有感情地朗读。在于老师的指导下,学生把握住了总的基调,他们的思想感情与文章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这样敏锐的语感就会在朗读过程中得到不断的培养。课程标准还特别指出,有感情地朗读还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思想感情的表达和形象思维的发展都是培养语感所必要的。在朗读过程,形象和感情融合在一起,学生通过朗读,才能更好地体味文章所包含的思想感情,文章的气势韵味和语言的美。有感情地朗读本身就是学生的语言文字有敏锐感觉的表现。在指导学生诵读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做到一是明确,二是调动。首先,明确怎样的语言适宜于培养怎样的语感。一般说来,构成画面的语言适宜培养形象感;含意深刻、寓意丰富的语言适当培养意蕴感;对话、独白式的语言适宜培养情趣感。其次,教师还要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扩大视读广度,培养学生将作品中的语言文字化为自己的言谈,自己的写作词汇。这也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基本方式。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细细咀嚼的习惯。有了这种良好的阅读习惯,敏锐的语感是不难培养出来的。敏锐的语感不可能在短期内培养出来,它是经过学生在长时间的读写实践中,对纷繁的语言现象不断进行比较、揣摩,对精美语言进行欣赏后获得的。

敏锐的语感是和对生活的敏锐感受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我以《雨中》一课中的“雨帘”一词为例,学生要有必需的生活实践,明白帘子是什么一种东西,在脑海中才能再现如“雨丝做成的帘子”的表象。可见,语感是一种特殊的言语能力,是对文学语言的敏锐的感受力。直觉性、综合性、形象性和情感性是语感的主要特征,这与语文素养的特征高度吻合,从而使语感的培养在新课标中的地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培养语感也就是培养感悟、体验意境的能力,也就是在很大程度上培养理解和鉴赏文学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等,其中“见”“作”“吟”均是有所感悟的表现,也是语感的初步生成。这样积累一多,语感不断得以积淀,学生的语文素养自然形成。

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有系统、有步骤地教给学生一些典型的语言图式,使他们在课内文本教学和课外美文阅读中感受这种语言图式,以此来规范和丰富学生的语言结构,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语感,提高运用语言来表达情感、交流思想的能力。教师可以增加写的训练,指导写的方法,开展多种运用语言的途径。比如讲故事、写日记、做摘抄、编小报、诵美文、编故事等语言学习活动。这学期,为了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我们班办了一期以“读书”为主题的手抄报。学生为了办报大量阅读,然后对所读知识进行选择,编辑,抄写,插图,还真办出了像模像样的报纸。学生的手抄报不论好坏,我都给他们张贴展览。学生在相互观摩,相互学习比较中,又悟到很多东西。这样的活动每学期可组织几次,使学生在办报的过程中,提高选择及加工信息的能力。

语言能力是人的重要能力,也是最基本的学习能力,发展语言能力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应有的课题,也是终身教育应有的课题。国外语言学家对语言能力与人的发展的关系研究表明,发展语言能力对培育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至关重要。所以带领学生学好祖国的语言文字,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我们语文教师神圣的职责。

本文系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科研规划课题:“经典美文与语文课堂读写教学研究”总课题(总课题编号:05060434)

子课题:“如何在美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子课题立项编号:050604300387)系列论文。

朗读训练与语感培养 篇5

一、以范读感染学生

教师的范读对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有的课文中有些地方需要以读代讲, 有些地方不读好就不利于理解课文内容。教师的范读还可以营造气氛, 使课堂气氛达到最高点。所以, 教师自身要研究朗读, 朗读好课文, 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师生共同进入角色。教师在范读时要提醒学生边听边想, 边看边画, 正确听出节奏、停顿和速度, 引导学生进入意境。对一些感情色彩很浓厚的课文, 更应该通过朗读来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假如教师在学生面前将《十里长街送总理》朗读得平平淡淡, 那就无法表达出全国人民在十里长街盼灵车, 送总理的悲痛情境, 以及人民永远怀念总理的无限深情。假如教师朗读《再见了, 亲人!》时不能读出情感, 那就不利于学生体会中朝两国人民同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依依惜别之情, 不利于学生体会到中朝两国人民之间用生命和鲜血凝成的深情厚谊。为了达到以上目的, 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 首先自己必须声情并茂地朗读, 以感染学生, 为理解课文奠定基础。

二、根据教材特点指导朗读

课文中有诗歌、散文、小说、童话、寓言、说明文等不同体裁, 因此, 教师在指导朗读时, 要根据不同的文体来进行指导。如朗读感情浓郁, 笔调活泼, 语言优美的《桂林山水》, 就要采取鲜明的节奏、一气呵成的语势、抑扬的语调来朗读, 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 体会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美好的情感。在朗读《激光》这样的说明文时, 则要采取不同的风格, 因为《激光》是用具体数据来说明激光的特点与作用的, 如果仍沿用《桂林山水》那样的节奏、语势、语调、情感来读就不妥当了。这种文体的课文, 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层次清楚, 从读中理解课文内容, 从读中发展思维和语言, 这就达到目的了。

在课文分析的基础上, 要让学生多读, 让学生自己去品尝, 去咀嚼, 同时还要指导学生用恰当的情感去朗读课文, 训练语感。在《草原》一文中,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表示我的愉快”时, 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正确地停顿;二是读出重音。“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 空气是那么清鲜, 天空/是那么明朗, 使我/总想高歌一曲, 表示我的/愉快。”通过这样的朗读指导, 让学生感受到草原的天由于没有任何遮挡, 显得格外开阔, 也让人特别愉快。有了这样的体会, 就自然而然地进入了课文意境, 就能够无拘无束地读出作者那种对草原的热爱的深情。

三、重点句段着重朗读

好多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词、句、段, 含义很深刻, 对表现中心思想具有很关键的作用。指导学生读好这些重点词、句、段, 对学生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非常有帮助。如, 《难忘的一课》中“这里原来画的都是日本的伟人, 现在‘光复’了, 画上了我们中国自己的伟人”和“我紧紧地握着这位年轻的台湾教师的手, 但是想不到还有什么话, 比他刚才教给孩子的那句简单的话, 更足以表达我这时的全部感情。”对这些语句的指导, 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理解句子中带点的词, 之后反复进行朗读, 要求把带点词语读出重音, 读出感情来, 从而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这个礼堂原来画的都是日本的伟人, 现在光复了, 画上了中国自己的伟人, 这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啊!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谊使作者的眼睛湿润了。《第一场雪》课文中的第六自然段, 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雪后迷人的景象, 突出了雪景的绚丽多姿。教师在指导朗读时, 就要着重指导学生读好句中的儿化韵, 之后再让学生反复朗读, 从而体会雪后的自然美, 读出作者喜爱雪后美景之情。教师通过对重点语句和段落的朗读指导, 促进学生对重点段中含义深刻的语句意思的理解, 进而加深对课文中心意思的理解。

四、熟读成诵激发兴趣

“讲读是死的, 如同进行解剖, 朗读是活的, 如同给伤口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 而朗读更能使人感受” (《朱作仁谈朗读》) 。朗读不仅可以感受文中的思想美, 情感美, 而且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在教学《将相和》一文时, 可以引导学生找出廉颇说的话来读一读, 特别是可以抓住“很不服气”这个词来理解整段话, 突出他有“计较个人地位”的思想。如“攻无不克, 战无不胜”要读得急重些, 突出廉颇对蔺相如地位比自己高而不服气。而蔺相如又是怎样对待廉颇的呢?要引导学生认真朗读蔺相如说的那段话:“秦王我都不怕, 还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 秦国之所以不敢进攻赵国, 就是因为我们武有廉颇, 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 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 秦国必然乘机攻打我们。所以避着廉将军, 为的是我们赵国的利益啊!”教师要特别指导学生读好第一句, 可用两种不同的语气来指导, 第一种用读普通反问句时的高声调、重语气来读, 第二种用沉缓的语气来读, 让学生对比, 哪一种语气让人觉得蔺相如是在自吹自擂, 哪一种语气更能反映出蔺相如“对敌狠, 对己和”的高尚品质。通过这样的朗读训练, 把学生的学路直接引向文章的思路, 从而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朗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 篇6

一、创设情境, 培养学生感受课文的能力

朗读训练要注重情景, 正如电影的开头, 通过情景展现, 把人的思想能瞬间带入其情其境, 所以, 教师要认真设计情境, 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让学生真正喜欢读、乐意读、急于了解课文, 感受到文本情景的魔力, 培养学生初步感受课文意境的能力。

如在教学《雷雨》这篇课文时, 教师可精心制作课件, 配上表现雷雨逼真的音乐, 加上色彩鲜明的各种景物在雷雨中的表象, 学生想学、爱学的欲望就自然被调动起来, 兴趣也一下子被激发了。教学中, 可以设计一个环节, 让学生仔细观察雷雨中小树的形象, 感受小树被大风吹着的样子, 让学生做一做, 小树被风吹得摇摆不定的动作。小朋友和着呼呼风声、隆隆雷声一起动了起来, 让人真的感觉到了大风刮向小树的场景。在这逼真的音乐中, 在丰富生动的画面里, 学生此时已入情入境, 在不知不觉中把自己带入了课文。此时引导学生体会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不同景象, 他们的内心会不断掀起情感的波澜, 与课文产生共鸣, 从而自觉地理解、感受到课文中的语言文字的精妙。因此, 创设情境, 能让学生产生朗读的兴趣, 促使学生自觉地从语言文字中去感受文中所蕴涵的情感。

二、教师范读, 培养学生体验课文的能力

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必须注重教师的范读, 而精彩的范读又能使学生很快地进入“角色”, 同时受到感染和熏陶。因此, 教师要认真地研究朗读, 把课文朗读精彩, 把情感恰如其分地融入到语言文字中, 培养、启发、激发学生对课文情感的体验。全国优秀班主任魏书生在上公开课时, 曾经给小学六年级的同学上过一篇初中的古文《硕鼠》, 他在范读时声情并茂, 肢体语言感染了每一个学生, 令开始非常畏惧的学生一下子轻松了, 对学习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随之不由自主地高声朗读, 自然流露的感情也随之穿越时空, 融入到那个久远年代的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中。通过诵读, 学生就在这不知不觉中, 感受到了语言文字的魅力, 体验到文中所表现的情感。所以, 精彩的范读能给学生深刻的情感体验, 让学生能切身感受到语言文字的感染力。同时, 教师范读过程中, 音调的高低起伏, 语速的轻重缓急, 表情的丰富变化, 都会让学生进入情境。因此, 教师要研究朗读技巧, 通过范读, 培养学生体验课文情感的能力。

三、反复朗读, 培养学生理解课文的能力

理解课文要以朗读为前提, 朗读要以理解为基础, 通过朗读才能促进学生对文章的感悟、品味。因此, 教师要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 熟练地理解文中的语言和表情, 才能深刻地感受它。在教学《晏子使楚》这篇课文时, 让学生反复读晏子与楚王的几次对话, 理解每一次读都有不同体验的效果, 最后学生要在反复读的过程中, 真正明白晏子和楚王的对话实际上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是一场品质与智慧的较量。通过这类文章的学习诵读, 让学生明白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人等, 学生想的会很多很多。所以在理解中朗读、在朗读中理解、能让学生充分走进课文, 获得独特的感悟。由此, 反复朗读能培养学生理解课文的能力, 从而让学生更好、更准确地把握文中的思想内涵。

四、角色表演, 培养学生语言实践的能力

角色表演是在学生充分朗读课文、熟悉课文以后, 让学生或老师把自己变成教学内容中的主人, 交流自己的想法, 表达自己的情感, 从而更好地培养和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如教学《三个儿子》, 就是要让学生明白妈妈的辛苦和劳累, 让儿子们知道怎样去帮助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和懂得感恩。但是如何让学生明白妈妈们很辛苦劳累, 如何去帮助?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见一个儿子呢?这时, 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扮演提着水桶的妈妈, 让他们亲身感受到妈妈工作的辛苦和劳累。同时让他们说出自己此时的切身感受, 如果学生做得不投入, 教师还可以利用肢体语言, 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 也激发了他们对语言文字充分理解的兴趣, 更培养了学生应用语言文字的实践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的语言文字交际越来越显示它的重要作用。因此, 刘文华先生指出:“语文教学要以培养语感为最高最终目标。”可见, 语感的培养, 关系到语文教学的整体改革, 所以, 语文教师要认真研究, 在语文教学中, 特别在朗读教学中自觉运用语言规律和儿童心理发展规律, 注重学生情感的体验, 有效地指导学生的语感训练。

朗读训练与语感培养 篇7

我们都知道, 是先有语言后有文字。虽然当今世界上还有一些民族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 但是, 没有一个民族是只有文字而没有语言的。有些古代语言, 如希腊语、拉丁语和希伯来语等, 现在已经没有人使用它们了, 但是, 研究这些语言的人必须会读。我们中国人学英语, 即使不是为了从事口译工作, 而是为了阅读英文版的专业书籍, 在掌握了一定数量的词汇和语法知识后, 还应该选一些小说、游记、传记、散文等等作为阅读之用, 而且不仅阅读, 还应该练习朗读。朗读非常重要, 它使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现在我们有了收录机、电视机, 大大增加了听英语的机会, 但是, 朗读是永远没有机器能代替得了的。

旧中国的私塾先生就已经认识到朗读的重要性, 他们要求学生高声朗读《离骚》、《易经》、《三字经》、《增广贤文》、《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等优秀文学作品, 学生也觉得这是一种享受。古代中国人就是这样把文章写出来的。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现在有了很多语法专著, 对我们了解语言的结构变化有很大帮助, 但是, 光靠死啃语法是不能把文章写好的。著名语言学家朱光潜说:“我觉得初学外语者与其费那么大劲去死记单词, 做那些支离破碎的语法练习, 倒不如精选几篇经得起推敲的文学作品, 把它们读懂背熟, 真正消化成自己的营养, 这样就会培养起敏锐的语感。”世界著名的语言天才H·修得曼精通许多国家的语言, 他通常只用三到六个月的时间就能学会一门外语, 而他主要的方法就是朗读, 他每天都要大声地反复朗读外语文章。疯狂英语的创始人李阳, 也倡导最大声、最快速、最清晰地朗读英语, 直至脱口而出。

朗读应该在泛读的基础上进行, 在阅读一篇文章时, 可以根据自己的心情, 时而默读, 时而大声朗读。但一定要有一种旁若无人之慨。也就是说, 要全神贯注, 千万不能开小差。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美国一位世界女子网球冠军威尔斯·摩第夫人 (Wills Moody) 练球每天只练六局。她说, 如果疲倦了还继续练, 只会起到巩固错误动作的作用。这话对朗读也同样适用。因此, 笔者认为,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或者学生自己朗读的时间不宜过长, 最多不超过半小时, 而且要聚精会神, 一旦疲倦或脑子开小差就立刻停止, 以免巩固错误的语音语调。在朗读英语时, 不仅要眼看词句, 口读语音, 而且还要耳听音调, 脑思形义, 把发音器官、听觉器官、和大脑神经都调动起来积极参与, 构成综合的训练方式, 有助于建立起词形、声符和语义之间的联系, 有效促使英语语感的养成。

语言的存在都是以语音为基础的, 语音教学是朗读教学的起点。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之前, 必须对他们进行严格、规范的语音训练, 否则, 要求学生准确、流畅地朗读就成了一句空话。准确朗读就是音调标准, 吐词清楚, 不漏词, 不添词, 不颠倒词序, 意群划分正确, 停顿恰当;流畅朗读就是音调标准, 语速适宜, 节奏适当, 流利顺畅, 读出抑扬顿挫, 读出英语的韵味来。要达到这个目的, 帮助学生打好语音基础就显得非常重要。首先, 教师要教学生学会音标, 掌握拼读规则, 能独立拼读单词, 让他们知道单词的重读与非重读的读法, 失去爆破和连读的读法, 句子的重读规律。如短语half an hour ago, first of all, it is over a year, after all等, 要像读多音节词一样读, 不能分成一个一个读。如果学生不会连读, 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口语水平和听力水平的提高。在朗读教学中, 教师应该给学生做示范性的朗读, 最好还播放课文录音, 要求学生认真听, 遇到那些较长的句子或者有短语连读的句子, 应该多放几遍, 然后让学生反复模仿跟读, 向学生强调朗读的要求, 要求他们注意语音语调、不完全爆破、单词重音、句子重读、意群停顿、连读等。在这期间, 教师要在全班走动, 如发现学生的语音语调错误, 要及时给予纠正。让学生在学习、模仿的过程中达到朗读流畅的目的。同时, 还要教学生学会运用面部表情、手势等肢体语言, 做到声情并茂, 使朗读变得更加生动、活泼。

古人说:“读书不知义, 等于啃树皮。”朗读除了需要有扎实的语音功底外, 还应该有较强的理解能力, 能正确理解所朗读文章的内容。因为理解是朗读的基础和前提, 只有理解了文章的内容, 才能通过朗读准确传达文章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朗读, 有助于增强记忆, 更快、更有效地培养语感, 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因此, 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打好语音基础, 而且还要教他们学会如何分析句子的基本结构, 掌握一些常用的翻译技巧 (如:直译、意译、增译、省译等) , 准确理解句子或短文的意思。

对那些英语成绩优秀或者有语言天赋的学生, 教师应该帮助他们选一些英语课外读物作为朗读材料。选材要根据他们在不同阶段的程度, 难度要适中, 既不要太难, 也不要太容易, 太难会使他们失去信心, 降低求知欲;太容易引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更不会激起他们的求知欲, 甚至有可能使他们骄傲自满。生词也不能太多, 如果生词太多, 会迫使他们不停地查词典, 既影响朗读的速度, 又影响朗读的乐趣, 不然就只能囫囵吞枣地读下去, 这样也会兴趣索然。另外, 选材最好选英美人写的以及论述英美人和事的作品, 不要选转译的作品和论述英美以外事物的作品。转译的作品在遣词造句上总比原著词汇单调, 句法变化少, 就像照片经过翻版一样, 色调层次总是没有原件好。描写英美以外事物的作品总不免出现一些外来语, 不适合初中学生学习。

朗读训练与语感培养 篇8

一、朗读语感及其特征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从朗读教学的实践来看, 朗读语感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直觉性

朗读语感具有直觉性特征, 即对语言中各种微妙复杂含义和表达效果进行直觉性领悟, 能在不假思索的状态中驾驭语言各要素。但这种直觉不是没有经过逻辑推理就有直接接受的感受、判断和认识, 而是建立在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感性经验积累之上的一种潜意识, 是在对语言的理解、认识基础上与自己的情感经历等整合起来之后的一种灵气和悟性, 只有经历从自觉到不自觉的过程才能形成。朗读语感好的学生在看作品的时候, 一方面迅速对文字符号直觉领悟, 另一方面又会在内心听觉上构建出有声语言声音形式的直觉设想, 这使他们在瞬间采用适宜的有声语言形式将内心的感悟外化, 使作品的精神内涵通过朗读得以完美体现, 使他们的精神境界得以升华, 从而完成他们的审美再创造活动。

朗读语感的直觉是天性, 更是修养。朗读语感直觉的形成虽然要求一定的生理、心理条件, 如健全的听觉、视觉、思维及发音正常等, 但这些只是朗读语感直觉形成的基础。语感直觉形成的关键是长期的积累和训练,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正确方法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获得关于语言的敏锐直觉, 使他们在接受语言的瞬间迅速领悟语言符号所表达的全部意义, 以及蕴涵的感情色彩上的细微差别, 并可以凭借对于语言内容及形式的敏锐感知, 驾驭语言信息的发出, 是形成提高语感直觉的重要方法。

2. 转换性

朗读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造性活动。它的创造性体现在朗读者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把作用于人的视觉的文字符号转化为作用于人的听觉的有声符号, 这种转化不是从文字到声音的简单对应, 而是朗读者全身心投入的精神活动。它首先要求朗读者真正进入作者的精神世界, 在看到文字的同时, 运用自己的全部感官积极联想想象, 既听到声音, 看到形象, 又触及情感;在理解、感悟和体验的基础上, 敏锐地捕捉文字作品的言外之意, 未尽之言, 潜在情味, 进行创造性的填空补缺;迅速、准确、传神地对语言文字进行组合加工合成, 完成符合听觉规律的有声语言的整合, 忠实、准确地表现作品的精神实质, 鲜明、生动地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其次, 朗读语感的侧重点是由文字符号转化而来的口头语言声音形成的语言流, 它要求朗读者对语流的各个层面有敏锐的洞察力、辨别力和驾驭能力, 声音高低、轻重、长短、明暗变化细腻准确, 语句、句群、段落、篇章语意表达恰如其分, 情感色彩分寸把握细致入微, 文体、语体语言样式选择恰当得体。同时还要掌握有声语言的表达规律和技巧, 恰当使用停连、重音、语气、节奏等方法, 运用千变万化、生动传神的有声语言描摹作品, 传情达意, 使朗读具有生动感人的艺术效果。

3. 情感性

一方面, 语文教科书中多数文章是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 它们是情感的负载者, 字里行间凝聚着强烈的人间真情。另一方面, 传情达意是朗读最重要的功能, 朗读时从文学作品到声音作品的转化主要依靠情感的力量, 朗读感染人、教育人的社会功能也由此体现。朗读作品的突出特征之一是对作品情感的辨别、领悟与表现。朗读从理解认知入手, 借助想象, 迅速引发积聚情感, 并使有声语言始终伴随着准确、具体、细腻、复杂变化的感情。

新课标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朗读语感要求的不仅仅是情感体验, 还有情感释放。它不仅要求敏锐感知书面语的含义、情调、感情、韵味、作者的心情和情感, 而且要有表现这种含义、情调、感情的有声语言敏感和灵性, 心随人走, 声随情动, 使理解与表达完美统一。

二、朗读语感的培养方法

朗读语感是语言的一种社会现象, 是人们在千百次的语言实践中逐渐形成的, 它虽以直觉形式存在, 却是建立在有意注意的思维积累之上, 建立在丰富的语文知识和大量感性经验积累之上的。朗读语感的形成是在朗读实践中获得的。而目前中小学语文课的朗读教学大多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 朗读创作方法的指导非常薄弱, 经常是照字出声, 有声无情, 缺乏内心感受和体验, 表达效果较差, 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更不用说培养学生的语感了。针对这一现象, 我认为目前的语文课应加强朗读教学, 培养学生正确的朗读方法, 提高他们的朗读技能, 并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语感。

1. 强化语言感受能力

朗读是一种愉悦身心的艺术审美活动, 而“审美的根源在于感受力”。声情并茂地朗读根植于朗读者对作品所反映的意、理、情、趣、蕴的深切灵动的感受, 即朗读作品时能透过文字符号感觉到文字所代表的客观事物的存在, 从而产生内心反应与体会。它要求对文字符号高度专注和敏感, 集中精力, 能动思维, 调动所有的感觉器官迅速接受文字符号的刺激, 辨析词语的意义、判断情感色彩;置身于作品的情境之中, 借助自身展开联想想象等一系列思维和感情活动, 切身体验作品人物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 把抽象平面的词语变成形象立体的画面和流动的情感;同时将这种感受和对作品的理解相结合, 使理解感受不断深化, 从而深刻把握作品的形象、思想和感情。这一心理过程是朗读创作的桥梁和基础, 这种全身心投入的体味感悟作品的语言实践活动反复进行, 是一种感性经验的积累过程, 对提高朗读语感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2. 强化情感体验与表现

在朗读语感直觉中, 情感往往表现为对作品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审美产生情感共鸣和情感愉悦后所迸发出的一吐为快的表达欲望, 以及朗读过程中呈现的激情状态。这种积极活跃的心理状态是朗读不可或缺的, 没有这种有声语言应有的状态, 朗读必然是冷漠的、懈怠的, 只能是字形到字音的表层转换。因而在朗读中应充分利用直觉思维的力量, 启动学生情感的闸门, 使他们在反复中丰富情感积累, 形成情感鲜明的良好语感。

“笔锋常带感情”是文学作品的魅力所在, 但这感情蕴涵在字里行间, 只有通过体味、感悟才能把握住。朗读则进一步要求在意会的基础上言传, 它所具有的直觉可感性使它比文字语言更能生动细腻地表现人的思想感情。朗读教学应注重从文本入手加强情感敏感度的引导与训练, 使学生感同身受, 产生情感体验, 并在理解感受与表达过程中使情感的感受力、分辨力、表现力得以提高。教师要指导学生从作品每一句话所包含的语义要素分析入手, 揣摩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态度情感;立足全篇, 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的起伏变化的发展轨迹。要引导学生运用联想想象的方法, 调动自己的所有感觉器官体验作品, 结合个人生活阅历和生活、知识积累激活自己的情感, 以深刻理解感受作品的思想感情并与之产生共鸣和交融;给予学生情感表达技巧和方法的点拨和指导, 使学生的朗读达到鲜明生动的思想感情与丰富多变的声音和形式的完美统一。

3. 强化朗读技巧的传授和运用

朗读是创造性的艺术活动, 这种创造不仅体现在能动理解感受作品上, 更体现在能用声音传情达意、引人入胜。而朗读技巧的正确使用为有声语言的构思和传达提供了重要方法, 是完美表现作品之精妙的必不可少的要素。只有正确使用停连、重音、语气、节奏等技巧对有声语言进行艺术加工, 才能使作品思想感情表达得更准确、鲜明和生动。例如恰当使用停连技巧, 能在文字语言序列转化为声音序列的过程中根据思想感情的变化整合词语间的疏密关系, 断连好词句, 使表情达意完整清晰;确定并强调好重音使语句内部词或词组关系主次分明、语言目的清晰明确;处理好每个语句思想感情色彩和分量变化的声音形态, 使朗读声音多姿多彩, 细腻丰富;使用节奏技巧, 能够在把握全篇作品思想感情波澜起伏变化的基础上使声音形式形成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回环往复, 形成美感。教师不仅要娴熟掌握使用这些技巧, 而且要教会学生, 让他们在朗读实践中掌握以声传情的多种方法, 并在朗读训练中反复使用, 于潜移默化中在头脑里形成丰富的表达形式仓库, 从而在使用时得心应手, 招之即来。

加强初中英语朗读训练,增强语感 篇9

关键词:朗读训练 朗读技巧 初中英语 语感

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并非是单纯地带读,而是对学生在语音、语调、语感等方面的有声训练。那么这种训练应该怎样进行呢?实践中我们将朗读和语感培养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朗读是对语言文字由外而内的吸收,语感则是对语言文字吸收内化的感受。语感是一种很难客观化的英语学习能力,而形成语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朗读。朗读训练与语言感悟能力相辅相成,教师可以通过加强朗读训练来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感悟能力。英语是节奏感非常强的语言,语音的正确、语调的流畅,使英语语言具有一种韵律美。培养语感能力,正是以优美的言语对象作用于人的语言器官,激活人在阅读过程中的感悟能力。语言感悟能力的形成提高了朗读的质量。学生语感的提高使他们体会到了英语的美感,学生潜意识地体会到朗读训练的作用及其重要性,学会了在朗读课文中做到正确、流利和连贯,准确判断语言,鉴赏语言,在朗读时迅速地捕捉语言信息,感悟到语言信息真切而具体的内韵,提高了朗读的质量。那么如何更好地训练学生的朗读呢?本文对此进行一些探讨。教学中我们初步摸索出了一套朗读训练方式,在培养学生的语感方面获得了一定的效果。具体介绍如下:

一、选择合适的朗读材料

1.课文。教材中的课文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材料,朗读课文能训练学生掌握句子停顿和断句的能力。

2.语言简练的诗歌、儿歌和谚语。这类材料既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朗读的兴趣,又能丰富他们的语言知识。

3.内容健康、语言简单的短剧和故事。这类材料适合集体朗诵,或是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分角色朗读。

二、选择恰当的朗读训练方法

实践中采用的朗读训练方法包括预读、译读、课堂带读和写读四个步骤。

1.预读。上新课之前,让学生先听读新课的录音,使学生预先熟悉新课句型的语音语调,这就叫预读。预读材料一般是新课的一部分或全部,时间一般为二十分钟。预读只要求学生熟悉新课句型语调的高低、语句中的连续与停顿以及整个语流。这种预读能使学生在无人辅导的情况下预习新课文。预读的录音磁带是由教师录制的。其特点是速度慢,每句中间有一定时间的停顿。学生在模仿中,瞬间记忆能充分发挥作用,印象较深。

2.译读。预读后一天,就对学生进行巩固性的译读。所谓译读,就是让一个句子用两种语言交叉出现三遍,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朗读。这种译读的录音磁带也是由教师录制的,其方式是:教师先读一句英语、学生跟着模仿、教师读该句的汉语译文、学生再还原用英语读出、教师用英语重读一遍,使学生得到巩固,并且纠正自己的错误。译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读的次数不宜过多。这种译读的好处是,学生在朗读时能无意识地对两种语言进行比较,自己理解其语法特点和进而理解原句意思。当然,预读时学生也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不过译读有助于加深理解罢了。

3.课堂带读。经过预读和译读后,学生对语句和课文的意思有了大概的理解,对语音语调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上新课时,兴趣就相对要浓一些。但在经过预读和译读后,学生在发音上仍有许多不准的地方,有些甚至是关键性的错误,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带读予以纠正。纠正时以关键性的单词和语调为主。这种纠正学生印象深,改得快。

4.写读。课堂带读后,由于反复朗读,学生对所学内容已基本熟悉了。这时就需要把学生的语音和单词的正确拼写结合起来,做到拼写跟上。写读就是为这一目的而设计的。方法是这样:放译读磁带,同时学生跟着录音机边听、边读、边看书、边写。读时可小声,也可无声默念。这样,学生的耳、口、手、心等记忆器官都充分调动起来了,学习趋于自觉,效果较好。

三、训练朗读技巧并培养语感

1.利用语音、语调朗读技巧培养语感

单词教学时,教师要强调单词的读音及升降调。让学生根据单词的发音规则用更形象的方法记住。只有准确地读出了单词,才能更好地朗读文章。在单词读音准确的基础上,教师应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语调朗读句子。很多学生不知道语调的规律,而乱用语调,使朗读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因此,教师应告诉学生语调的规律,让他们能正确地运用语调,提高朗读的水平。

2.利用节奏朗读技巧培养语感

许多学生朗读存在节奏感缺失问题,一部分学生朗读英语拖音很重。在教学中有意地将所教内容编成朗朗上口的英文儿歌,可以提高趣味性,拓展课堂内容,训练学生的节奏感和语音语调,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

3.利用连读、重读及语流技巧培养语感

许多学生并不知道连读的规则,但在英语朗读中少不了连读与重读。教师应在朗读教学中适当对这些内容进行训练。只要教师朗读示范正确并加以训练,学生的语感逐渐形成,他们即使在不知道规则的情况下也能正确地读出连读,形成正确的语流。

总之,朗读习惯的形成和语感的培养需要多方面、多途径、全过程进行,它需要一个严格的训练过程,应贯穿于英语教学的始终。只有学生的朗读能力得到提高、语感得到培养,才能激发对英语的热爱。此外,学生们养成了良好的朗读习惯,基本上克服了学生对英语的畏惧感和厌恶感,解决了英语学习中学生不愿开口、不敢开口、不能开口的问题,为以后进一步地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上一篇:监管设计下一篇:数学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