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感训练四部曲

2024-08-01

语感训练四部曲(通用3篇)

语感训练四部曲 篇1

语感是一种主体对言语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生成能力和判断能力。具备了良好的语感能使人感受言语之精妙, 洞见言语之精髓, 把握言语之理趣, 更能使其步入丰富而又美妙的精神世界, 受到诸如文化、审美的熏陶。由此可见, 语感的培养是语文素养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在诵读中积累语感

古人云:“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朱熹对此也有精辟的解释:“大凡读书, 须是熟读, 读熟了自精熟, 精熟后理自见得。”训练学生的语感应倡导反复吟诵, 这种诵读并不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反复朗读, 而是强调在熟读的基础上的精思和诵读的抑扬顿挫。重视对教材语言的形象、节奏、气势及感情色彩的推敲, 品味, 通过诵读把文字化成有声有色的事, 有血有肉的人, 色彩缤纷的景, 感人肺腑的情, 品味个中情味和旨趣。苏教版中有很多声情并茂的美文, 是诵读培养语感的好材料, 如教学《庐山的云雾》, 学生在听录音和反复地自由朗读中, 便会渐渐领略到庐山云雾“变化多端”、“千姿百态”的特点, 感悟到文中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妙处。学生在诵读中能充分感知语言的优美和领略文章的韵味。

二、在品析中内化语感

叶圣陶先生曾说:“一篇作品只读一两遍, 未必理解得透, 必须多揣摩。”点出了揣摩品析的重要性。语感是由语言文字引起的心理活动和认识过程, 语感的获得不能停留在单纯的言语直觉、经验的低层次上, 还必须鼓励学生咬文嚼字, 考究某个字或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的“微言大义”, 仔细琢磨精彩句子、段落的妙处及其蕴含的艺术魅力。如《夹竹桃》中的两句话:“夜来香的香气熏透了整个庭院, 是我什么时候也不会忘记的。你站在它下面, 花朵是一团模糊;但是香气却毫不含糊, 浓浓烈烈地从花枝上袭下来。”它指的是夹竹桃。

三、在实践中形成语感

叶圣陶先生认为:“凡是技能, 唯有在实践中方能练就。”语感是学习规范语言长期积淀的结晶, 只有强化口语交际和读写的实践, 持之以恒, 养成良好习惯才能形成对文章的感受能力。所以必须以学生为训练主体, 着力“口语交际”, 在对话中将学生语感体悟的能力体现出来, 再加以纠正指导, 以便更快地培养语感。然后是“写”, 只有多实践, 才能从中总结出理论来, 从而达到巩固运用语言的目的。因此, 教师应经常督促学生写日记、周记、读书心得, 还应当重视语文的综合性学习, 使学生在不断运用语言中, 进一步实践与积累, 逐步培养语感能力。

语感培养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目标, 在语文教学中教会学生诵读、品析, 并用于实践, 就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感。

语感训练四部曲 篇2

如果说,当一个人已具备了相当水平的语感能力时,它可以充分发挥直觉思维的作用,即不需要逐步推理验证,迅速地“猜度”语言文字的意蕴。不管语感的发生如何迅速,一听到、一眼看到就能获得语言文字的深刻感受,尽管其复杂的心理过程被浓缩于一瞬间,然而,在语感的训练过程中,则表现为一种由浅层直觉不断向深层直觉发展的渐进过程。也就是说离不开运用心智对语言文字作理法分析。

理法分析首先应与吟诵结合起来,“对于讨究所觉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叶圣陶语)

语感不仅指理解文章的内容,同时还包括把握文章的形式。如句式、结构、风格、气势、音韵、节奏等。如歌德所说的,“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只有有心人得之,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秘密”。因此,在教学中应重视传授字、词、句、段、篇的知识和运用规律,使学生有了理法基础,能对语言技巧和文章理法作出分析,以准确地把握分寸感。

理法分析一般可以采用叶圣陶先生提出的“综合感受法”,即阅读时,首先应当通读全文,“知道文章之大概”,继而“用自己的眼光通读下去”,以把握全篇文章的语脉文思,并进而对局部的标点、词语、句子,乃至段落产生正确的感知。这种方法,正体现了《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的“由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教学顺序。它既符合语言规律,又符合儿童学习心理发展规律,因而有助于语感的培养。

课文中有许多精美的诗文,它们形式灵活多样,语言优美,思想内涵深刻,教学这些作品,可采用“欣赏法”。即以审美为主干的阅读方法。在这种学习过程中,首先打动学生的是美,美的形象,美的语言,美的表达形式与结构。像傅雷先生谈到欣赏《长恨歌》那样:“看的时候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方法,一是分出段落看叙事的起伏转折;二是看情绪的忽悲忽喜,忽而沉潜,忽而飘逸;三是体会全诗音节字韵的变化。”理法分析还可以采用“动态分析法”。即在理解课文内容、中心思想和表达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深究为什么要这样写?除了这一种写法外,是否还有别的写法?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高效能的阅读过程。由于能及时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想法与原文进行比较,学生能更好地领悟作者遣词造句和布局谋篇的匠心,甚至读懂书上没有的东西。如作者由于种种原因表达时采用隐晦、幽默、含蓄、影射等“障眼”手法。

如何科学地指导语感训练 篇3

宗白华先生说:“只有到了徽州,登临黄山,方可领悟中国之诗、山水、艺术的韵味和意境。”叶圣陶先生也说:“要求语感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单靠翻查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积聚多了,了解越见深切。因为,感受力包括“物感”和语感,“物感”是对事物的观察、感受、体会能力,语感是对语言文字感受理解能力。二者是相互作用的。敏锐的语感是和对生活的敏锐感受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语言文字的感知力的培养离不开“物感”与语感的协调发展。茅盾先生曾说,理解文章应一边读,一边回想自己所经历的相似的人生,或者一边读,一边到现实生活中去。可见,语感训练中应善于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展开联想和想象,再现人物的神态,推测人物的内心,设想人物的语言,让作品的人物形象完整地立起来。如果学生没有直接的生活体验,也可以采用间接的生活体验。如教《颐和园》一课,学生没有游览园景的生活体验,可以通过放《颐和园》的录像,让学生观赏到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得到间接的生活体验。

也可用比照法。即拿学生生活中可以看到的同类事物来与课文中描写的未曾见过的事物作比照,以引发学生的形象和情感体验。如教《麻雀》一课,老麻雀保护小麻雀时,“蓬起了全身的羽毛,样子很难看,绝望地尖叫”,“浑身发抖了,发出嘶哑的声音”,“呆立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的情景,学生一般难以见到。教学中,可启发学生拿在生活中常能见到的猫或狗要扑向小鸡时,老母鸡保护小鸡的情形来作比照。这样,老麻雀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形象就会浮现于学生的头脑中。

除此之外,还应引导学生平时多观察,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同时,能自觉地把经验与语言紧密地联系起来,研究表现生活的语言,揣摩语言文字在反映生活中的细微差别和变化。

上一篇:肛肠疾病护理下一篇:创新与前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