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语感教学(精选12篇)
语文语感教学 篇1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这种语文能力不是别的,就是语感。语感是指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知和迅速领悟的能力,是对语言文字直觉的、整体的把握,是构成一个人语文素质的核心因素。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因此,中学语文教学必须走进生活,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在对生活的体验过程中训练学生的语感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呢?下面,我就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来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在阅读中积累语感
阅读是手、眼、脑等感官协调活动的过程,是直觉体悟语言的基本方式之一。在抓好精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速读广览,这是训练直觉思维的有效途径。高中语文课本中的篇章大多文质兼美,情文并茂,鼓励学生读背这些文章是学生积累知识、丰富语感的重要途径。听和说是口语交际的两个表现形式。“听话是凭借语言、理解说话者所讲的意思。听的言语活动不是机械、被动地接受和简单重复反映信息,而是积极主动思考,重组语言材料,创造性地理解和接受信息的过程。”可见,听是接收信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端正听的态度,培养学生多听、会听,在听中积极感知。听是吸收,说是表达。说是对听的检验。因此,听后还需多说,让学生经过大量的语言实践,把听到的语言材料中所蕴涵的内容、意义说出来,以进一步锻炼他们的感知。如此经常练习,学生的语感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二、在情境中深化语感
文学作品不仅具有字面意义,而且还有言外之意或语外之意的高情远韵和“可解不可解”之意,这种语感才是最敏锐、最深切的。精鹜八极、心游万仞的想象与联想,对于这种最敏锐、最深切的语感的形成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由于语感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理性思维的参与,离不开对语言文字的灵敏感觉,离不开学生的悟性。因此,我就积极创设语感情境,让学生学会分析、琢磨,从而实现对语言的准确领悟。
领悟的最佳方法是“熟读精思,分析琢磨”。在诗歌单元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熟读,整体感知诗歌的内容,然后再引导学生分析、推敲,让学生独立思考,用心用情去体验、去感悟,品味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揣摩作者的思路、情感。我舍得花时间,学会耐心地等待,热情地唤醒,巧妙地点拨,使学生由浅入深,从迷茫走到开朗再到顿悟。分析的最佳方法是思考,思考越深入,领悟越深切,久而久之,诗歌中所蕴涵的“玄机”就会通过有血有肉的语言从学生的口中传出来,这样,学生的语感就会得到进一步锻炼。
三、在训练中内化语感
语言的书面语学习大都采用习得方式。学生在语言习得中,“不仅接触经过专家精心选定的话语材料,而且接触各种语言知识,并有各种各样的实践训练”。因此,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练,必须有教师的训。但有的人将训简单地等同于“讲”,于是学堂变讲堂,教师大讲特讲,一讲到底,这种违背训示规则的“讲”,一者表现为逐字逐句的“串讲”,二者表现为过分执着于逐层逐段的“讲析”。“串讲”“讲析”往往是见字不见词、见词不见句、见句不见段、见段不见篇,好端端的一篇文章被碎尸万段,忽略学生对整体作品的感知与直觉体悟。对于一般人来说,应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而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应是知有不言,言有不尽。知有不言指学生已懂的不讲,与教学目标无关的不讲,暂时不需要理解的不讲;言有不尽则是点到为止,给想象力腾出自由的场地。这才是讲的艺术,才是真正地将“训”理解为“讲”。
四、在想象中培养语感
语感的产生是以“感”为主,它离不开具体生动的想象。因而,要得到敏锐、丰富、深切的语感,应让学生运用形象思维,品味语言文字,启发想象,达到“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的境地。语感同想象是紧密联系的,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形象思维,启发学生想象,必然会在学生的心中产生“内心视像”。它能使课文内容像电影一样,在学生头脑中一一闪过,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引起感情共鸣。
由此,我认为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放开手脚,让学生自主地、自由地培养语感。学生完全可以借助思维和审视能力,展开自身合理的想象和联想,对语言材料进行品评与鉴赏。这是学生与作者在生活体验上的一种沟通。它需要学生不仅能充分领会语言文字的字面意义,还要能领会语言文字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如果单靠查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惟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积聚得多了,了解得就越深切。直到自己的语感和作者的不相上下,那时候去鉴赏作品就真能够接近作者的旨趣了。”这样学生的语感能力才会发生质的飞跃。
总之,语感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本质和核心,这是由语文的学科特点和教学活动规律所决定的。现代化语文教学就是要做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用有限的知识孕育和启迪最多的能力。为人师者,应时刻做有心人,挖掘捕捉“语感”点,让我们的孩子从小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打下扎实的语言功底。让他们真正与所教的课文有一个心灵的对话和交流。
语文语感教学 篇2
但语感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更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也正因为如此,在讲究高效率、快节奏的今天,语感能力的培养越来越不被人们重视。
首先,语感的培养需要多读书,多品味,揣摩比较,才能不断提高欣赏感受能力。但现在学生读书少已是不争的事实。因为没有时间,有点时间还得赶紧做理化题,做英语题,还得上各种辅导班。即使是课文,也是学生读一遍,老师就匆匆讲解,学生根本来不及品味文中精彩的语言。常常是课文讲完了,后面提到这一课,有些同学还不知道是什么内容。
语感的培养还需要多朗诵,这也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但学生几乎没有时间朗诵,只有时间来背诵考试说明中需要背诵的内容,主要是古诗文,范围也太窄了些。记得我们上学的时候,印象中也没有那么多的古文要背,于是就朗读课文,反复地读,不知不觉就背过了。后来写作文,不自觉地就会想起文中优美的段落、词句,有时还会引用上几句。多年以后想起某篇课文,很多句子还能背出来,甚至还能评判他用得是否恰当。
还要多听,听时政新闻,听电视散文展播。听得多了,那些好词好句就在你头脑中安了家,使用起来就会驾轻就熟,可是现在学生大多住校,学校不组织学生去看,他们根本没有机会接触新闻中的词汇,偶尔回一次家,就如同被囚禁了很久刚刚释放一般,疯狂地玩电脑。所以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在做语文题的时候,尤其是修改病句的时候,你一眼能看出毛病的句子,他们却以为正确,有时我也觉得很为难,讲不出为什么。这就是语感在起作用。
遇到这种情况,我经常会想,我们的教育方式是不是有问题,是不是有些舍本逐末。还拿修改病句来说,如果让孩子们从小就多读书,多朗诵,多品味比较,有了较强的语感能力,他们出病句的机会就会减少,也就能够比较准确地修改句子。可许多老师不舍得花时间让孩子们读不在考试范围之内的书,却舍得花大力气让他们背诵那些所谓专家教授总结出来的“秘笈”,诸如“成分残缺、搭配不当、不合逻辑、误用关联词……”背诵半天,许多同学因为缺乏语感,仍常常会“把聋子治成哑巴,把好人治成偏瘫”。
作文同样如此,谁都知道读书对于写作的重要性,“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的多了,积累多了,语感能力增强了,写作自然就会水到渠成。可有的老师却把本该用于读书的时间让学生看作文指导,煞费苦心给学生总结如何写出吸引老师的开头和结尾,如何以一个作文套子应付万变的作文题。结果学生因为语言贫乏,内容空洞,用这样的套子写出来的作文就成了“两张皮”,如同一个相貌奇丑又肮脏不堪的人穿了件华丽的衣裳,是那么不协调。
用语感助推语文诗歌教学 篇3
一、拓展意境想象的空间,给学生提供想象环境
新编教材和课程标准,已将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课程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有利因素,尤其是文学作品提供的材料,抓住文中的想象点,设计训练点,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再造想象。这尤其体现在古典诗词的教学中,当然要以文学作品的语言作为想象的切入点。在讲解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教师可以利用“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等词句激活学生的想象。学生想象出来的情景虽然不尽相同,但是长江在他们心目中无疑是一幅壮丽的画卷,教师可以让学生驰骋想象,力图进入词中惊心动魄的奇险境界中,如临绝壁,如闻涛声,如见千堆雪似的浪花;此外教学中也可引导学生想象与此相关的三国风云人物,如驰马射虎的孙权,神机妙算的诸葛亮,才情四射的曹操,风流倜傥的周瑜……再如《诗经·伐檀》中奴隶们劳动的场面,这都可以引导学生去想象。
二、进行换位移情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
这是一种通过变换人物,把自己想象成作者或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的思维方式,要引导学生进入诗人的感情世界中去,达到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例如在学习姜夔的《杨州慢》中,要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作品中的人物。当自己历尽世事的沧桑辗转来到昔日繁华富庶的扬州城时,却看到了金兵铁蹄践踏过后的一幅萧条冷落、民不聊生的景象,引起了他心中的悲凉之情,一种黍离之悲油然而生。这样不仅缩短了学生与词作者之间的距离,促进学生与作者思想感情的沟通和交流,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同样白居易的《琵琶行》中作者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呼声时,他的心理活动是怎样的?其实学生可以设身处地地把自己想象成诗中的白居易,以此来理解他丰富的情感世界。还有李白的《赠汪伦》,也可以运用换位移情的方式来理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那种炽热的感情。
三、结合诗人的创作背景,充分培养学生的联想力
在欣赏古代文学作品时,学会必须结合作者的思想品格、生活经历、时代背景等进行相关联想,只有这样才能深刻理解字面意义下的作者深切的思想感情。如欣赏杜甫的《登高》一诗,可以让学生根据“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两句,结合作者的生活处境、思想品格进行联想。诗人历经安史之乱平息五个年头以后,依然漂泊异乡,面对深秋飘零的落叶,自然联想到自己报国无门的处境。由故乡的遥远联想到自己有家不能归的身世之叹,再由身世之叹联想到自己颠沛流离,暮年已至。最后再由暮年已至联想到自己衰老多病,更觉悲凉不堪。根据这些描述,联系上下两句更加突出作者他乡作客、万里作客、经常作客、衰秋作客等多层飘零之感,也暗含了作者深秋登台、独自登台、多病登台、暮年登台的身世之叹。显然,联系安史之乱的史实,我们了解到杜甫的悲秋既是悲个人身世之秋,也是慨国家多事之秋,内涵极为深广。
四、根据特定意象进行联想,充分感受诗人的情感
自然界中的一些景物,有些早已成为某种人格的象征,如菊花、梅花、松柏、莲花等,是高洁品格的象征;梧桐、杜鹃鸟、寒蝉则是凄凉悲伤的象征;月亮、鸿雁则寄寓着思乡之情等。一钩新月,会让人联想到初生的、萌芽的事物。一般而言,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它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古代的“雁”也是一种意象,因为它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如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李清照的《声声慢》中的“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怎样理解女主人公的心情呢?那就围绕“雁”这个意象进行联想。李清照是从北方中原来到江南的,所以称雁是“旧时相识”。靖康之难,词人逃亡南方时,丈夫赵明诚尚在,而此时此刻见到雁过,赵明诚却已亡故。雁过依旧,而观者非,赵明诚仙逝,李清照寡居,因而见雁过便触发了故国沦亡,家破夫逝的痛楚。学生可根据这些思路进行联想,就能很容易把握住李清照南渡后孑然一身的无尽愁绪之感。
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能力,不仅能克服学生诗歌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思维缺陷,还能调动学生学习诗歌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诗歌的鉴赏能力和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本朝.网络诗歌的文学史意义[J].江汉论坛,2013,(05).
[2]吴转群.试论诗歌教学中探究能力的培养[J].教育导刊,2012,(08).
语文教学需要培养语感 篇4
那么, 究竟什么是语感?语感是一种主体对言语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生成能力和判断能力。具备良好的语感能力能使人感受语言的精妙、精髓之处, 进入丰富而又美妙的精神世界, 领略到大家名著的风采。长此以往, 定会达到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训练。”然而长时间以来, 大多数教师并没有找到一条合适的途径。那么, 究竟怎样教学才能逐步培养学生的语感呢?笔者认为应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教师正确讲解, 学生进行语言强化训练
培养学生的语感主要是依靠主体的心理因素和对语言的敏锐的直觉感受, 是使作者与读者, 说者与听者通过语言文字以沟通, 构筑“同见”、“同感”, 形成语感。因而, 教师要重视学生对语言直觉感受的丰富性与多元性。设计出科学合理、能发展学生思维个性的练习, 使其成为在教师正确启发引导之下以直觉思维活动为媒介, 以培养语感为目的的语言训练。
这一点需要师生间的配合, 因为学生的语言强化训练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掌握语言, 从而形成言语能力的。要让学生练, 必须有教师的“训”。但不能把教师的“训”简单地理解为讲解, 如果在课堂上教师大讲特讲, 一讲到底, 这种违背训示规则的“讲”, 一者表现为逐字逐句的“串讲”, 二者表现为过分执着于逐层逐段的“讲析”。好端端的一篇文章被“碎尸万段”, 忽略了学生对整体作品的感知与直觉体悟。那么, 究竟怎样讲才是正确的呢?对于语文教师来说, 应是知有不言, 言有不尽。知有不言指学生已懂的不讲, 与教学目标无关的不讲, 暂时不需要理解的不讲;言有不尽则是点到为止, 给想象力腾出自由的场地。这才是讲的艺术, 才是真正地将“训”理解为讲。学生在语言训练中, 不仅要接触专家经过精心选定的话语材料, 而且还要接触各种语言知识, 进行各种各样的实践训练。因此, 强化语言训练与教师正确讲解之间存在着一致性。教师在正确讲解的同时必须加强语言训练, 使学生通过科学规范的练习将语言知识、规律内化以形成语言直觉, 形成较强的语感。
二、走进生活, 寻找语感的源泉
叶圣陶曾经这样表述生活体验对语感生成的重要性。他说:“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 单靠翻字典、词典是不够的, 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 得到真实的经验, 对于语言文字, 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 换句话说, 对于语言文字, 才会有灵敏的感觉, 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语文作为一门得天独厚的课程, 最大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了贴近生活的材料。作为语文教师就是要善于在学生对言语的感悟中, 进行多方引导、点拨, 将其隐藏于内心深处的各种体验调入前台。这样学生对言语的理解就会变得更加容易, 感悟就会更加深刻。激发学生生活体验的方法有很多, 只要我们在教学中, 潜心摸索, 一定会有所发现。在这里略谈几个方面。首先, 利用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进行语感训练, 因为对生活的体验是对语言文字最好的注释。如教师在教学老舍的《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时, 许多学生没有见过济南的山, 而老师又未能采取其他方式来弥补这一体验的空缺, 学生在读到这段文字时, 脑海中就不能产生“一圈的山”的想象, 也就无法感受到言语的意趣和情境的美妙, 更无法达到“入境始与亲”的境地。所以脱离了生活体验的“语感培养”是苍白的。其次, 语感的丰富、深刻、敏锐、美妙, 必须建立在开启个人体验的基石之上。如在教学朱自清的《春》这篇课文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对自己身边的景色进行描述。这样, 学生对春天的描述就不是凭空虚构, 而是融入了自己对春天的切身体会。然后, 教师在这里再巧妙地以联想为桥梁, 将语言文字与生活体验连接在一起, 使学生融入课文所描画的意境, 迸发出对美好春天的喜爱之情。
三、强化对名篇佳作的诵读体会
千百年来的语文教学实践也证明, 依靠熟读成诵而习得语言的方法非常有效。所以, 对于前人留下的经典名著, 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多读, 多体味。因为, 名篇佳作在表达思想的同时, 体现着思维的方式和思维的过程。叙事、写景、抒情、议论都是学生学习的典范, 是间接的经验。这对学生的感性认识有正确的导向性。诵读就是反复感受典范语言的环境。在这个过程中, 体现着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 使认识和理解逐步深化。诵读调动了多种感觉器官, 并伴有多种思维形式。学生对名篇佳作的理解性诵读, 既直接感知具体语境的表达技巧, 语言气势、风格风味, 又引发思维的聚合发散。只有反复感受典范语言, 才能发现情境里蕴含着语感产生的契机。青少年正处于诵读记忆的最佳时期, 如能对其加强诵读的指导, 授之以节奏、重音、停顿、押韵等诵读知识, 必然会提高其诵读的兴趣, 促成其诵读习惯的养成。诵读的文章多了, 语言运用的规则就会在脑海里自动整合成一种语言直觉, 产生强烈的语感。
谈谈小学语文语感教学探究 篇5
谈谈小学语文语感教学探究
1.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不能依靠教师对词法、语法、章法的讲解讲出来,也不能依靠教师对课文的详尽分析分析出来,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只有在学生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实现,只有在学生自身主动参与的语文课。语文教学应该摒弃繁琐分析,注重感悟。让学生在教师启发、诱导和鼓励下,自己用心去思考语言文字的内涵,去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体验语言文字中蕴含着的思想感情。
我们平时教学强调的仅仅是语文分析能力、语法逻辑能力、综合判断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往往忽视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忽视在读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己去感悟。表现在语文教学中即是重理解轻积累,重分析研究轻语文实践;追求讲深讲透,忽视自悟自得——语感的培养。因此,语文教学改革必须把培养学生的语感放在重要地位。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校里应当有一种高度的言语素质,有一种对词的高度敏感的气氛。”1这里所指的“一种高度的言语素质”想必就是现时所谓的“语感”吧。其实早在四、五十年代,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就明确指出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2语言学家吕叔湘也表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3从倡导“开展语文教学应重视语感训练”起,至今已过去了整整半个世纪。在新旧世纪交替的今天,随着我们对语文教学的重新思考,重新定位。人们越来越感受到,语感作为一个人必备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它的培养是何其重要。
1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二版,第43页。叶圣陶,《叶圣陶论创作-写作漫谈》,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3《学习语法与培养语感—访吕叔湘先生》,《语文学习》1985年,第一期。新疆师范大学成人高等教育2014届本科毕业论文
2013年教育部颁布的最新修订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其中多次提到了“语感及语文素养”,如其基本理念部分强调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2.问题与思考
的确,具备了良好的语感不仅能使人“感受到言语之精妙,洞见言语之精髓,把握言语之理趣,” 4更能使之步入丰富而又美妙的精神世界,受到诸如文化、审美的熏陶。但很长时期以来,许多教师一直在“语感教学”的探索领域之外徘徊,更不敢妄谈什么语感的培养。我认为使其望而却步的原因有两点: 2.1.是由于语感定义的不确定
“语感为何物?”不同的人在对语感研究、探讨的过程中,赋予了其不同的内涵。最早提倡“语感”的夏丏尊和教育家叶圣陶在《文心、语汇与语感》中说,语感是“对于辞类的感觉力。” 5后来又有人分别从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的角度来认识语感。对于什么是“语感”,人们众说纷纭,这使从事语文实践的教育工作者们一片茫然。不知“语感”为何物,语感的培养又从何谈起呢?我个人则认为王尚文先生对“什么是语感”的阐释精辟且全面。他说:“语感是一种言语主体对言语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判断能力和生成能力。” 6[8] 45卞安宇,《语感:阅读教学的核心》,《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5年,第11期。叶圣陶,《叶圣陶集》第十三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378页。6王尚文,《语感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8页。新疆师范大学成人高等教育2014届本科毕业论文
这就涵盖了输出性(说写)语感和输入性(听读)语感两个方面,不同于以往哪些只侧重于从输入性语感一个方面来对语感的界定。
2.2.是因为广大教师认为高品质语感的目标是那么地遥不可及,难以实现
比如有人描述高品质的语感是会“不假思索地判断词语的好坏,句子的正误,表达的优劣,文气的畅滞,在需要表达时,就会如涌泉之水,源源不断地注入笔端”。7又有人认为:“一个具有良好语感能力的人,往往能够一听就清,一说就顺,一看就懂,一写就通,而且听得真,说得好。看得清,写得美。”8 很多老师认为达到这种语感境界谈何容易呢?“如源泉之水”“一说就顺,一写就通”,只怕是作家也难以做到吧!他们不是也有“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常恨言语浅,不如人意深”的时候吗?更何况对于学生群体而言,则如阳春白雪难以企及。其实,语感的培养如同乐感、美感的培养一样,并不是高深莫测、不可琢磨的,更不是只针对少数悟性高、禀赋好的学生而言的。而且由于人的头脑中存在着一个先天的“语言习得机制”,这样它比乐感、美感的培养就更具有了优势。即使是很难达到,如果越来越接近不也是成功的吗?只要我们能找到一条有效的语感培养途径,不断的发挥学生的潜能,高品质语感的达成就一定会成为现实。
但是我们现在还欠缺这样一条行之有效的语感培养途径。论述语感的文章不少,但大多数文章停留在对语感性质、特征的探讨上,只有少部分才论及语感教学的具体操作方法。其中用的最多的有“语感分析”法。一些论者认为“语感分析”“是一条培养学生语感的最重要途径”。9 “它是对语言材料的内容、形式和感受过程本身,以理性的方式做出分析判断。重点是分析语言意义的生 78陈仲圻,《培养语感》,无锡新传媒.教育频道,2002年1月29日。王尚文,《语感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8页。9曹有国,《“语感中心说”献疑》,《语文学习》1995年,第一期。新疆师范大学成人高等教育2014届本科毕业论文
成机制,分析语言在这里是怎样使用的。”10并强调应以语感分析为辅,以言语实践为主。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看到许多老师却用繁琐的分析讲解,纠缠于课堂内容的训练,替代了学生的阅读领悟和言语实践。“这种重视技术训练而忽视学生个性和独特感受的作法” 11使一篇篇生动、富有感染力的文章失去了自身的魅力,变成一堆堆干巴巴的符号。过分偏重“语感分析”,不但学生的语感能力得不到提高,怕是连学习语文的兴趣也失却了吧。其次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太过关注对课文内容的探究、延伸,忽略了对语言本身的感悟。例如,有的教师在课上抛开书本,让学生海阔天空地谈从网上看到的资料、新闻,以作为对课堂内容的补充。这样学生投入读书的时间少了,对文章理解、品味、运用的时间也被挤掉了。这种作法在一味地的强调培养搜集、检索信息能力同时,又失去了更多。还有不少研究课在广泛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不时地以画面图释文字解读文本,取代品读、想象和思考。但是“任何媒体都不能取代‘语言’这个重要媒体,人机对话也不能取代师生情感的交流。”12语文教学在脱离文本这个重要的语言环境之后,又何谓语文教学呢?就更不必谈语感的培养了吧。
鉴于以上认识,我在寻求语感培养的途径方面作了一些粗浅的尝试,论点如下: 3.培养途径
3.1.生活积累,是积累语感的基础
生活有多么宽广,语文就有多么宽广。语文作为一门得天独厚的课程,为学生提供了贴近生活的最大可能。基于语文与生活有着这样密切的联系,我们认为语感的培养,离不开丰富的生活体验,每个人必须通过自己的生命活动获 1011赵乔翔 张文海,《试论语感和语感教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6年第八、九期。杨再隋,《语文课又怎么啦!》,《小学语文教学》2002年,第十期。12杨再隋,《语文课又怎么啦!》,《小学语文教学》2002年,第十期。新疆师范大学成人高等教育2014届本科毕业论文
得某种对生活的体验,才能去掌握言语所标示的东西及其背后潜藏的思想与情感。
叶圣陶是这样表述生活体验对语感生成的重要性的。他说:“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字典、词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 13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学生用词混乱,是因为这些词没有跟他自己所做、做见、所观察和所想的东西联系起来。” 14是的,过往的体验才是对语言文字最好的注释。例如《燕子》一课中写道“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如果学生不知道什么是“五线谱”,不曾亲眼见过,而老师又未能采取其它方式来弥补这一体验的空缺,学生在读到这段文字时,脑海中就不能产生“五线谱”的表象,也无法感受到言语的意趣和情境的美妙,更无法达到“入境始与亲”的境地。
所以脱离了生活体验的“语感培养”是苍白的。语感的丰富、深刻、敏锐、美妙,必须建立在开启个人体验的基石之上。作为语文教师就是要善于在学生对言语的感悟中,进行多方引导、点拨。将其隐藏于内心深处的各种体验调入前台。这样学生对言语的理解就会变得更加容易,感悟就会更加深刻。
激发生活体验的方法有很多很多,只要我们在教学中,潜心摸索,一定会有所发现。例如:一位教师在讲授《游园不值》一课时,是运用了联想的方法来激活体验,培养语感的。
师:同学们,诗人没能进到朋友的园子里,没有观赏到满园的春色,1314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1980年版,第267页。
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二版,第44、45页。新疆师范大学成人高等教育2014届本科毕业论文
多令人遗憾呀!但是你能猜出园里是什么样的吗?
生1:我想园子里一定有一个大花坛,里面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花儿上面还飞舞着蝴蝶、蜜蜂。
生2:园中间会有一条石子铺成的路,路旁是青青的垂柳。
生3:还有一个大水塘,里面有鱼儿在游来游去。岸边种着桃树、杏树、梨树,散发出花的清香,枝头还传来鸟的鸣叫。
……
学生的描述不是凭空虚构的,而是融入了自己对春天的切身体会。教师在这里巧妙地以联想为桥梁,将语言文字与生活体验连接在一起,使学生融入进诗所描画的意境,迸发出对美好春天的喜爱之情。
激活体验还可以采用比较的方法。比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中写道:“这个伟大的战士,在生命的最后一息,没有挪动一寸地方,没有发出一声呻吟。”老师问:“这里为什么要用‘挪动’,而不用‘移动’呢?”学生根据日常经验很快得出“挪动”是慢慢地,一点一点儿地动,而“移动”要比“挪动”的幅度大。用“挪动”写出了邱少云为了遵守作战纪律,为了完成隐蔽任务,在熊熊烈火中连哪怕一点点的挣扎也没有过,是很了不起的。这是学生在启动生活体验后作为读者的一次发现,一次情感激荡。这种发现和激荡是用老师的告诉代替不了的。
3.2.加强言语实践,是培养语感的一个重要手段
加强言语实践是培养语感的一个重要手段。因为语感是在反复的言语实践中,在对言语对象的直接感受中积淀而成的。正如马克思所言:感觉是在自己的实践中成为理论家的。培养语感一定要在课堂中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真正去动嘴、动手、动脑、动情。一位教师在讲古诗《江畔独步寻花》 新疆师范大学成人高等教育2014届本科毕业论文
时,将课上的十五分钟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作一回诗人,也来“创作”一首描写春天的诗。学生的热情很高,写得非常投入,有的一边写一边窃笑,大概认为自己写的哪里是诗呀!有的写完一句就低吟一遍,认为通顺了再写下去。学生心中的诗是什么样子的,就大胆的写成什么样子吧!来感受一次“古诗文”创作的喜乐,焕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向往。从一首首稚嫩的诗行中,我们看到了智慧和创造的灵光在闪亮。“读”是在语感习得过程中一个最有效的言语实践方式。古人早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之说,不少教育学者也强调,人在反复的诵读中,脑海中会贮存丰富的书面语言模式。促进言语主体对言语对象的内化。
读有多种,如朗读、精读、速读、泛读等等,类型不同对语感培养的侧重也就不同。
朗读可使语感细腻。它是一种心、眼、口、耳并用的学习方法。学生在朗读时,能从言语的声音、语气、句式等更多个角度体察作品的内蕴,“使其言皆出于我之口”、“使其意若出于吾之心”15美读使语感美妙。它要求学生在读文时把作者的情感传达出来,要读得抑扬顿挫,感情充沛,“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陶醉于作品美好的内容与形式之中”16与作者同悲共喜,实现心灵的交融。美读应尊重学生对作品的个性化理解,对读法不宜作统一的要求。如一位教师在指导学生美美地读《小小的船》一课时,开始学生读得很平淡,老师微笑着说:“我怎么觉得这个月亮不够弯,不够小呢?”学生们一下子领悟了,在第二次读的时候,有的歪着头轻轻地读,有的将“弯弯的”“小小的”两处拉长声读,每一种都读出了小诗的韵美。学生对作品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情感体验,这位教师显然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并没有生硬地讲哪 1516朱熹,《朱子语录》。
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125页。新疆师范大学成人高等教育2014届本科毕业论文
里该轻读,哪里要重读,仅仅是稍加点拨而已。
精读使语感深刻。朱熹说过:“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精读就是要边读书边思考。读者沉浸在作品中,对关键词语深入品味,对语气变化细细推敲,从而领会出作者潜词造句的妙处,发掘出作品背后深藏的意蕴和情感。精读是语感由感性直觉步入理性直觉的关键。夏丏尊先生曾说过:“在语感锐敏的人的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 17 这样敏锐、深刻的语感就是在反复的品读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在精读时,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教会他们一些做批注的方法,如好词好句可用“OO”来表示,重点句可用“==”来表示,疑点可用“?”来表示,还可在文旁写下所思所感。
速读使语感敏锐。速读即浏览,是说一个人能在短暂的时间内,从言语作品中提取出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捕捉到文章的要旨。是一种对言语迅速的反应和敏锐的直觉能力。如今社会已步入信息化时代,只有那些对众多的信息能快速把握,做出准确判断的人,才可适应社会竞争的需要。在这种情形之下,对学生进行速读训练,提高语感的敏感性,就显得极其重要了。
泛读使语感丰富。语文能力的提高只局限于课堂四十分钟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只有在进行了大量的阅读之后,头脑中才能形成更牢固、更多样的语感模式。所以教师应将学生的目光引向更加宽广的书的世界,让他们在其中自由呼吸,快乐徜徉,为不同的风格而喝彩,因迥异的情节而感动。教师要随时注意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的欲望,让读书成为他们生命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例如可以将自己精心挑选过的文章拿到课堂上读给同学们听,可以在课间与大家 17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267页。新疆师范大学成人高等教育2014届本科毕业论文
交流读书的感想,还可以做每周一次的“好书导读” 等。我的作法是在每周一早自习时,为学生读一两篇从《读者文摘》或《青年文摘》中选取的精美文章,并把文中隽永、深刻的句子抄在黑板上供他们抄诵。每当我深情诵读时,教室里总是很静很静。所有的孩子都在屏息倾听,语言的魅力让人心动。“这世界上没有哪一艘船,也没有哪一匹马可以像书那样把人带向那么遥远。”(狄金森)我们的学生在博览群书中势必会语感变得丰富,心灵变得丰富。
值得注意的,是言语实践特别是课外的言语实践一定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要以能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中有所收获为原则,切不可以加大学业负担为代价。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在进行语感培养的探究中开展了课前三分钟口语训练,作文接龙游戏,小小编辑部、辩论会等一系列的言语实践活动。这些活动在培养学生语感生成能力的同时,亦点燃了他们学习语文的热情。3.3.语言积累,是培养语感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认为:“学习的过程是逐渐积累的过程。语言学习更需要积累。”巴金先生曾说:“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也慢慢体会到他们的好处,也就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调子。”“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广泛阅读,熟读成诵,是储备语言材料,培养语感,发展语言能力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3.3.1.熟读成诵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小学生记忆力强。小语教材中许多课文出自名家之笔,文质兼美,让学生把课文中的精彩片段背下来,绝不会是过重的负担。通过背诵,学生积累大量的佳词妙句,精美篇章,不断充实语言库存,并从背诵中进一步领悟作者谋篇布局、谴词造句的精妙,悟出表达方法的精巧,这将使学生受益终身。新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课 新疆师范大学成人高等教育2014届本科毕业论文
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80首,如此,有利于学生贮存语言,积淀语感,从而扎扎实实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不断提高。3.3.2.广泛阅读
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知识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规定课外阅读总量:小学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做到一篇带多篇。教育家们研究减轻学生负担,使学习变得轻松的解决办法之一是使学生大量阅读。实践也表明:大凡爱看书的学生语感强,表现为想象力富,语言表达能力强,对语言文字的把握非常准确。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可补充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以弥补现行教材的阅读量的不足。如学习《春雨》这首诗后,我引导学生读《春夜喜雨》整首诗;学习了《沉香救母》后,我就介绍学生读《宝莲灯》等。现在学校每个学生每天都有一定的阅读量,如每天回家读《亲近母语》,在校教师指导阅读校本课程《笋芽儿》(这是学生的优秀习作选集),单周四队活动课上师生一起阅读由本校教师和专家一起合编的《走进五彩的阅读世界》(分低、中、高年段),双周五下午学生自由到校图书馆借阅图书。在这些阅读教学中,我们在引导学生阅读的基础上,记录好词、佳句、精彩片段等。也根据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自己喜爱的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强的读物,以开拓学生视野,扩大知识面,让学生在反复、大量感受语言材料的过程中,丰富语言,增强语感。
4.加强朗读训练,读中感悟
语文阅读教学要达到培养语感的目的,关键在于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把宝贵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多读,以读代析,读中求悟。4.1.增加读的机会 新疆师范大学成人高等教育2014届本科毕业论文
小学语文课文一般来讲篇幅比较短小,内容比较浅显,学生大多能够依靠多读来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想。因此,我把“以读为本”的教学思想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上,从学生读的角度来设计教学。课堂上要让学生人人读起来,增加个体读的时间。如初读课文时,让学生自由诵读;了解课文时,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轻读;精读课文时,引导学生斟酌词句地读。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同时用比比、赛赛的方法激起学生读的兴趣。这样,既能保证每个学生读书的量,又能提高学生读书的质,使学生在读中体味课文内容、表达方法和思想感情,增强语感。4.2.丰富读的方式
读的形式过于单一,学生就会感到乏味,收不到预期的效果。老师要善于调动多种读的形式。对于结构严谨的段落,可采用“问读”的形式,为理清层次、分析段落做准备;对于段落较长,精彩句子较多的段落,可采用“选择读”,便于激发学生的情趣。对于文章的对话部分,老师要指导学生抓住人物表达感情的提示语“分角色朗读。”此外,还可采用“接读、默读、轻声读、集体读、个人读、感情读”等多种读的形式,为体现文章的思想服务,为深刻理解课文表达的感情服务,依据教材特点,教学需要灵活、科学地安排读的形式,既提高了学生读的兴趣,又可起到激活语感的作用。通过灵活多样的朗读,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所蕴含的形象、情感、色彩和内在意蕴直接敏锐的感知力。学生一旦形成了良好的语感能力,则其朗读水平也就会大大提高,所以朗读与语感两者是相互促进的。4.3.加强范读的指导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范读可以起到“传染语感”的作用。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是对学生语感有效的训练,它能激起学生读的兴趣,让他们在听中获得 新疆师范大学成人高等教育2014届本科毕业论文
语感的熏陶、协调,注意重音、停顿,把握节奏、语气等,促进对语言的感受力。如《雨点》是一篇韵律感强、层次分明的诗歌。范读本文首先让学生把握全文,弄清感情波浪的层次,感受“睡觉”、“散步”、“奔跑”、“跳跃”动作的不同。在声调的处理上,要注意声音由低到高,读出四种动作的差别,开始定调子不要太高,高低声调要处理得当。5.揣摩推敲,析中感悟
咬文嚼字,体味语言是语感训练的关键环节。叶圣陶先生讲到语感训练时曾说,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单靠查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引导学生推敲、揣摩、细细品味。这样,学生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可见语感训练的关键是“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并通过文字这座桥梁与作者会面,交流,使阅读教学成为“学生、文本和教师之间的平等对话。”
5.1.比较中训练,感悟用词的准确性
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是培养语感精确性的有效手段。在阅读教学中,往往发现课文中有些词语虽然并不深奥,表层意思也不难理解,但用得精妙传神,耐人寻味。可通过减一减、换一换、调一调、加一加等形式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推敲、揣摩语言运用的准确精妙,挖掘其蕴含意义,从而有所感悟。如将“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换作“过、入、到、拂”等,让学生细细品味,最后终于明白了“绿”表达的意境以及作者用词的精确。通过调换词语,培养学生感知语言文字隐含的丰富含义,体会作者用词的精确。5.2.想象中训练,感悟语句的意境
语文教材是将各种文化信息用抽象的文字记录下来的一种“阅读材料”。只有充分利用语言材料进行想象,才能深切地感受语言的原始信息。因而,要 新疆师范大学成人高等教育2014届本科毕业论文
得到敏锐、丰富、深切的语感,应让学生运用形象思维,品味语言文字,启发想象,达到身临其境的境地,让学生感悟课文的意境,获得丰富的语感。因此我在教学中非常重视引导学生运用想象来培养语感。如对《莫泊桑拜师》中福楼拜指导莫泊桑写作时说道“那富丽堂皇的马车,跟装饰简陋的马车是一样的走法吗?烈日炎炎下的马车是怎样走的?狂风暴雨中的马车是怎样走的?马车上坡时,马怎样用力?车下坡时,赶车人怎样吆喝?他的表情是什么样的?”福楼拜一连提了6个问题,我在教学时在句子后面添了“„„”,我让学生想象省略部分的具体内容,说一说福楼拜还会指导莫泊桑什么。学生通过想象和交流,感悟到福楼拜的循循善诱。
语感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方向 篇6
阅读教学内容摘要:在语言能力系统中,语感能力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能力。语感是人对语言这一对象的直觉的、整体的感受,是有语言文字而弓『起的复杂心理活动和认识活动的过程,是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要全面正确地认识语感,需要切实弄清楚它的构成要素。语感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改革方向。
语感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核心,语文知识教学应为语感训练服务。语感教学有利于正确实施思想教育,语感教学是语文美育的有效手段。在阅读教学中,大量浏览和阅读各种文体的文学作品,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培养数学语感的前提和基础。
叶圣陶说:“语感是对于辞类的感觉力。"他曾在《文艺作品的鉴赏》中对语感作了描述:“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查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这是我国关于语感的最早解释。在语言能力系统中,语感能力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能力。语感是人对语言这一对象的直觉的、整体的感受,是有语言文字而引起的复杂心理活动和认识活动的过程,是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
第一语感的构成要全面正确地认识语感,需要切实弄清楚它的构成要素。我认为:当人们进行语感操作时都表现为一种语言感受现象,语感能力的显现即语言感受现象的发生过程,包括两大要素系统。
l.客体要素系统
语感的直接客体无疑是语言文字,但给读者或听者语言文字并不是作者或说话人的目的所在,真正的目的在于通过一定的语言文字表达一定的内容。
2.主体要素系统
作为语感主体的人,应有健全的言语印入心理系统。在语感的主体要素系统中,从语感的形成和教育功能考察,感受语言文字的心理系统的重要性远胜于生理系统。
第二,语感教学的意义
1.语感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改革方向。传统的语文教学最大的弊端和失误就在于以语文知识传授为中心。我国的教学实践已经确凿表明,只有确立了语感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核心地位,教学及改革才可望走上正轨,才可为语文教学的科学化和高效率找到正确的突破口。
2.语感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核心。语言能力是一个层次多侧面的复杂系统,语感是它的核心。语感是左右读写听说等言语活动的质量和效率的杠杆,在所有的言语活动中起关键作用。
3.语文知识教学应为语感训练服务。强调语感作用,决不意味着排斥或轻视语文知识的教学。语感虽然以直觉的语言经验为前提,但语文知识可以提高语感的质量。
4.语感教学有利于正确实施思想教育。思想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职责之一,而不是“渗透”进去的份外之事。学生正确的思想、健康的情感、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觉悟,应通过感受具体作品,让作品的思想教育因素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撞击闪光,认同接受,从而收到思想教育的实效。”
5.语感教学是语文美育的有效手段。“语言美感教育是语感教学的最高目标。语文教学既基于语感又终于语感,也应从这个角度来理解。
第三,语感教学的途径和方法
1.语感教学的途径可以分两大类:语感实践和语感分析
2.语感教学的方法:(1)指导学生朗读、吟诵。(2)引导学生揣摩、比较。(3)指导学生切身体验。(4)启发学生联想和想象。从认识的角度,从语文学科的特点,从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对“如何培养良好的语感”这一问题,我们应以阅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阅读中重视语感,进而提高阅读能力。
现代的阅读教学要求破除以讲授、分析、说明为主的知识灌输,把阅读教学课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使学生能说会道,能读书能熟练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情达意。阅读教学的重点应放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上,而语言文字素质的综合体现就是语感。
阅读教学中的语文知识并不等同于语感。前者是知识,后者是能力,中间需要一个转化的环节。一个能把一篇文章背得滚瓜烂熟的人未必能理解语言。我们以阅读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为例:文中描写了作者四次流泪。第一次,(我)不禁簌簌地流下了眼泪。第二次,我的泪很快地流卜来了。第三次,我的眼泪又来了。第四次,“在晶莹的汨光巾,又石见……,’第一次足作者在徐州见到父新。看到凄惨的家境,祖母去世,父亲失业,于是一股凄凉感涌上心头,难过的流下一眼泪。第二次足望父买橘,流下的是感激的泪,这足感情的高潮。第三次是车站离别,父亲的背影消欠了,流下了辛酸的泪。第四次是作者在收到父亲的来信,想到颓唐的父亲,流下了,愧疚的眼泪。文章虽然连写四次流泪,但文字并不重复雷同。作者的四次流泪,感情是丰富真挚的,语言是跌宕起伏的。不同的人,因其生活经历、所受的教育、知识程度、年龄层次、心理性格,在感知语言时,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表现出鲜明的个人色彩。阅读教学对于学生从自觉的掌握语言提高到自觉掌握语言尤为重要,良好的语感不是单靠学生自己能形成的,它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训练密切相关,学生是否具备良好的语感能力,关键是教师是否有意识的引导和训练学生。
习惯是教育力量的基础,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对形成学生的语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阅读是语感的运用和体现,没有阅读也就谈不上语感。大量浏览和阅读各种文体的文学作品,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培养数学语感的前提和基础。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教学探究 篇7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语感教学
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与现实生活脱离,只是给学生灌输一些语文基础知识,这种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必须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方式进行改革,要拓展语文阅读教学的广度和深度。我国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结合,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学生语感的培养,将对学生语感的培养作为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对语感教学方法的探究非常有必要。
一、培养学生的文体意识
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技巧。目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只注重阅读后面的问题的回答, 不重视阅读本身,不能让学生从整体上理解文章。同时,在教学中缺乏对文体的指导,学生的文体意识淡薄,这对阅读效果和语感的培养极为不利。要想培养学生的语感,必须让学生明确阅读文章的文体。教师可以将文体教学贯穿到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根据不同文体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
(一)论述类文章语感培养要注重语言思想的深刻性
论述类文章的思辨性比较强,注重说理,揭示事物之间的辩证关系。在阅读这一类文章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握论点与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分析作者是如何用论据证明某一个论点的,学生要理解语言文字蕴含的思想的深刻性,逻辑思维的严密性和语言的准确性。例如:教师在讲《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时,对文章中所反映的社会现实的感悟和理解也是一方面,但是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把握文体,对文章的逻辑性、科学性、严密性以及创作手法的分析应该作为教学的重点。这样学生就会对论说文的语言有一个大概的认识,对学生语感的培养和以后的发展都是有好处的。
(二)实用类文章的语感培养要注重语言的真实性
实用类文章的实用性较强,在讲实用类文章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重视材料的来源和真实性。事实与观点的联系等。此外,对文章的实用功能和基本格式都要有所了解。学生要能够自学阅读科普文章,这类文章的难度较大,学生只要能读懂大概就可以了。例如: 在讲《中国建筑的特征》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写作思路,把握这一类文章的语言特点,而不是死扣一些专业性问题。 这种阅读教学模式才能更好地达到高中语文实用类文章培养语感的教学目标。
(三)文学类文章语感的培养注重感受语言的美感
高中语文教材中文学作品所占的比重较大,这些文学作品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学生通过朗读此类文章可以陶冶情操。目前,高中文学作品教学缺少对语言的鉴赏,只是一味地讲解文章的意思, 这样的教学不能让学生感悟文学语言的美感,因此教学方式应该有所转变。教师在讲解一些基本的语言知识外,要着重引导学生揣摩文学语言,感受文学语言之美,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有一种审美的享受,这对学生语感的培养非常重要。
二、培养学生的语言意识
高中语文教学要注重字词的学习,但在此基础上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意识。阅读教学实际上也是一种语言学习,文体不同语言特征就不同,将语言大概可以分为科学语言和文学语言,这两种语言的风格是不同的。通过对语言的品味,不断增强学生的语感, 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使学生的语言表达更加丰富。
(一)通过议论文和说明文培养科学语言的语感
现阶段,我国高中语文教学存在忽视学生科学语言培养的现象。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学生必须要有科学语言能力。因此,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应该重视科学语言的培养。科学语言主要存在于科学论著、法律文书等议论文和说明文中。随着时代的发展,每个人在生活和工作中必须处理一些科学性较强的信息,因此,必须培养学生科学素养,能够迅速处理科学信息。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科学语言语感,包括严谨的语言表达能力、 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做事科学严谨的态度和创新能力。
(二)通过文学作品培养文学语言的语感
文学语言主要存在于诗歌、小说和散文等文学作品中,它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和情感需要,对文学语言的鉴赏可以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因此,在文学作品阅读教学时应该以引导揣摩文章的语言美、形象美和音乐美作为教学重点,这样才能形成文学语言的语感,学生在遇到类似的语言文字刺激时,才会自然而然地领会和理解文章的思想和情感。具体来讲,在诗歌散文的阅读教学中要着重从意境和情感方面体会语言,在小说和戏曲的阅读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从环境描写、人物个性描写方面感悟语言。
三、总结
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篇8
一、抓住关键词, 增强语感
朗读教学应把握好句子中的关键词来培养学生的语感, 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 让学生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如在教授《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一文时, “他勉励自己要工作、工作, 再工作”这一句抓住“要”“再”的重读, 来感悟肖邦把亡国的痛苦和对祖国前途的忧虑, 全部倾注在自己的音乐创作之中。“肖邦紧紧地握着姐姐路德维卡的手, 喃喃地说:‘我死后, 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 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这一句要抓住“紧紧”“喃喃地”来体会肖邦临死之前的恳求, 要把“我死后, 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 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这一句读得轻缓些, 让学生试读、品读, 来感悟肖邦至死不忘祖国的爱国情怀。
再如教授《鞋匠的儿子》一文时, “我非常感激你使我想起我的父亲, 他已经过世了。我一定会永远记住你的忠告, 我永远是鞋匠的儿子。我知道我做总统, 永远无法像父亲做鞋匠那样做得那么好。”这一句中抓住“非常感激”“永远”“永远”“永远”, 指导学生品析, 感悟林肯因为自己是鞋匠的儿子而感到自豪及对父亲的尊敬、爱戴、感激, 体会出林肯宽容大度的胸襟。朗读时让学生抓住关键词, 揣摩语言, 发现其中的妙处, 再细细欣赏和体会, 让学生在精读课文的同时, 培养他们深思熟虑的习惯和揣摩语言的能力。
二、注重对比, 增强语感
小学语文课文精选出来的都是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优美文章, 许多课文用词准确生动, 语句简洁传神, 甚至到了非此词不用的程度。在教学中, 可以用多种比较方法推敲词语, 感知词语。如教授《珍珠鸟》一文时, “看着这可爱的小家伙”一句中, 我把“小家伙”改成“珍珠鸟”, 让学生对比品读, 让学生自己揣摩, 哪一种表达更能体现出“珍珠鸟”的可爱及作者与珍珠鸟的亲切以及喜爱之情。“小家伙一会儿落在柜顶上, 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 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晃动”这一句中, 把三个“一会儿”去掉, 让学生边读边揣摩哪一种表达更能体现珍珠鸟的可爱, 读出人与动物之间的和睦、信赖。
再如教授《半截蜡烛》一文时, “说着, 轻轻把蜡烛吹熄, 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和“他似乎感到德军那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让学生对这两句话提出质疑:这两句话中的“似乎”能不能去掉?去掉了意思是否一样?让学生对比品析、揣摩, 更深刻地体会出危机的过去只是暂时的, 深刻领会“似乎”所传达出来的令人窒息的紧张氛围。
三、展开想象, 增强语感
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形象思维, 启发学生想象, 必然会在学生的心中产生“内心视像”, 它能使课文内容像电影一样, 在学生头脑中一一闪过, 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引起感情共鸣。如教学《烟台的海》一文时, 在引导学生领悟描写冬天烟台的海壮观景象时, 对描写冬天烟台的海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 再结合画面, 启发学生想象, 让学生也置身于游客之中。“小山似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 从北边的天际前赴后继, 锲而不舍地扑向堤岸, 溅起数丈高的浪花, 发出雷鸣般的轰响”……想象之后, 又辅之以声情并茂、抑扬顿挫地朗读, 把学生带到波涛汹涌的大海边, 领略冬天烟台的海的壮观景象。
再如教学《草原》一文时, 指导学生朗读描写草原美景的语句时, 借助画面, 启发学生想象, 让学生也置身于草原之上, 四面都有小丘, 平地是绿的, 小丘也是绿的,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 一会儿又下来, 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想象之后, 又加之美美地朗读, 让学生领略如诗如画的草原美景,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四、注重标点, 增强语感
标点是无声的语言。教学中要抓住标点引导学生剖析、挖掘, 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语言魅力。如《孔子游春》一文中, 描写孔子讲述水的特性时是这样写的:“水奔流不息, 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 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 或方或长, 流必向下, 和顺温柔, 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 凿石壁, 从无惧色, 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 必能荡涤污垢, 它好像善施教化……”这里的省略号说明水还有其他特点, 让学生想象水还有哪些特点呢?想一想, 说一说, 充分感受省略号的作用, 感受语言的丰富底蕴, 从而增强学生的语感。
再如教授《天游峰的扫路人》一文中, “天游峰———武夷山第一险峰”和“我听见哗———哗———的声音”。这两句中虽然都有破折号, 但是他们的意思不同, 读法也不同, 第一句要指导学生停顿、干脆利落, 第二句指导学生在破折号处要拖长。“可是这位老人, 每天都要一级一级扫上去, 在一级一级扫上去, 再一级一级扫下来……我不禁倒抽了一口气。”想象省略号的内容, 读出标点的魅力, 读出对老人由衷的敬佩。
五、注重体态语言, 增强语感
如教授《大海睡了》一文时, 让学生边读边加上动作来读。特别是读到“大海睡了”这一句时, 让学生闭上眼睛, 想象大海的鼾声。再如教授《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一文时, 当学生读到“我想变一条小鱼”“我想变一只蝴蝶”“我想变一只蝈蝈”“我想变眨眼的星星”“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时, 让学生边读边加上“小鱼”“蝴蝶”“蝈蝈”“星星”“荷叶”的动作。培养学生对美好大自然的向往, 体会亲近大自然的愉快。
如教授《雨点》一文时, 当学生读到“雨点落进池塘里, 在池塘里睡觉, 雨点落进小溪里, 在小溪里散步, 雨点落进江河里, 在江河里奔跑, 雨点落进海洋里, 在海洋里跳跃”时, 从学生的动作变化了解“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特点。再如教授《天游峰的扫路人》一文时, 当学生读到“老人摇摇头, 伸出七个指头, 然后悠然地说”和“我紧紧地抓住他的双手说”时, 让学生加上动作来读, 体会作者对老人的敬佩以及“我”内心的激动。
小学语文语感培养教学策略谈 篇9
一、激活生活体验, 培养敏锐的语感
叶圣陶先生指出:“要求感悟的敏锐, 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 而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当学生接触到语言文字时, 要引导他们思考这些语言文字表现的是什么事物, 只有把生活经验和语言、文字联系起来, 敏锐的语感才能培养出来。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出现的九个名词:“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在词典上的解释能与词作者表现的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的惆怅之情画上等号吗?主体性原先积累与储存的经验、知识跟当前所面临的问题相互撞击, 才会迸发出耀眼的直觉思维的火花。西蒙说, 直觉是“利用了已有的知识认识了当前的情景”。布洛赫也指出:“我认为直觉和经验二者是密切相关的, 所谓直觉, 是把那些你已经了解得很充分的事物的认识拼起来形成一个更完整的认识。”没有主体原有的经验、知识作前提, 直觉思维只能是飘忽不定的镜花水月。一般说来, 语文学习的经验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 越丰富, 对语文知识理解得越透彻, 就越容易对语文中的现象与问题产生直觉。所以, 在语文教学中, 脱离了生活体验的“语感培养”是苍白的。语感的丰富、深刻、敏锐、美妙必须建立在开启个人生活体验上。教师就是要善于在学生对言语的感悟中, 进行多方引导点拨, 将其隐藏于内心深处的各种体验调入到作品中, 以使学生对言语的理解更加容易, 感悟更加深刻。
二、充分运用朗读, 在语言训练中培养语感
朗读是直觉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琅琅成韵的诵读, 是眼、手、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协调活动的过程, 与阅览相比, 更是直觉体悟语言的一个基本方式。吟咏诵读可以感悟文章真谛, 在不经意之间对语言那抑扬顿挫的语音、错落有致的节奏与奇特严谨的结构拥有深切的体验, 进入这样一个美妙的境界。培养语感, 有的要从声音上去吟味。在具体的语境中, 让学生反复朗读吟诵, 不同的语调、节奏朗读中思考, 吟诵中品味, 会其义自现, 入情明理的。《金色的鱼钩》中老班长看到三个小战士不喝鱼汤时, 说:“怎么了, 吃不下?要是不吃, 咱们就走不出这草地。同志们, 为了革命, 你们必须吃下去。小梁, 你不要太脆弱!”第一句着急地发问, 第二句爱怜地说理, 第三句果断地命令, 第四句严厉地暗示。结合上下文, 了解当时说话的语境, 让学生反复诵读, 抑扬的语调, 变化的速度, 语音的轻重, 使学生体会到了句子的深刻含义, 老班长关心同志, 忠于革命的精神也输入学生的心田。另外, 吟咏诵读可以使学生领悟作文之道。语言训练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具备语言运用的能力, 因此, 要重视学生对语言直觉感受的丰富性与多元性, 设计出科学合理、能发展学生思维个性的练习, 使其成为在教师正确启发引导之下以直觉思维活动为媒介、以培养语感为目的的语言训练。
三、尊重学生个性, 珍视体验, 训练学生的语感
在日常教学中, 教师应尽量利用多种方式诱导学生在读文时把作者的情感表达出来, 注意尊重学生对作品的个性化理解, 对读法不作统一的要求。如特级教师李卫东老师教学《可爱的草塘》时, 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个性来训练学生的语感:
师:无论谁看到这么美的景色, 都要发自内心地去赞美, 谁来读第六自然段?
生:“我情不自禁地说:‘这草塘真美啊!’”
师:你是这样赞美它。
(又有五名学生读第六自然段, 语气各不相同。)
师: (教师又示范了几种不同读法) 我们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这才叫真正的朗读。
学生对作品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情感体验, 应让学生自主诵读, 揣摩与品味语言, 语感就会在反复品读的过程中逐步形成。
四、引导学生充分进行语言实践, 促进语感的形成
语感的形成主要靠理解, 靠在实践中积累。因此, 要让学生充分进行语言实践。语感是学习规范语言长期积淀的结晶, 只有强化听说读写的实践, 持之以恒, 养成习惯才能形成对文章的感受能力。这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的实践活动:听, 就是教师创设一定的语言环境, 诸如, 上课听讲、听别人讲话、听广播电视等。在这一过程中, 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 及时捕捉语言信息, 了解内容, 抓住中心和要点等。这有助于学生对语言的感受, 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说, 就是在一定的场合中, 让学生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这一过程就是言语的口头运用。在说的过程中, 学生的思维在积极的活动, 组织语言极为快。因而, 要求说话的语言准确、连贯、得体。因此, 教师要在教学中安排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运用语言中, 既能够仔细推敲词句, 激发自身的语言积淀, 又能促进语感的形成。
语文教学中如何训练语感 篇10
叶圣陶先生曾说:“文字语言的训练, 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语感, 是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 是语文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培养学生语感能力尤为重要, 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那么, 怎样训练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知能力呢?
一、落实一个“读”字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读, 能发展儿童思维, 培养儿童语感。汉语言中的许多词语具有模糊性, 往往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 只能凭借语感去“破译”, 才能感知和理解。因此, 语感的训练要以读为基本的方法。
1. 默读中体验语感
默读, 是不出声的读, 最有利于思考。而语感训练的着力点应该在“想”, 边读边想, 才能领略语言内涵, 使语感迅速长进。但是我们在教学中不能只让学生单独地读, 教师在读前应提出明确的默读要求,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默读, 通过比较, 思辩、领会语感。
例如:《中彩那天》一文中父亲为什么中彩还不高兴的段落, 针对于“母亲安慰我说:‘不要烦恼, 你父亲正面临着一个道德难题”这句话, 我让学生默读时就提出了如下要求: (1) 划出这句话中难以理解的词语。 (2) 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指的是什么?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思考, 从“难题、道德”这两词语中揣摩父亲是把车留着自己拥有, 还是给同事库伯的问题上思考斗争是很激烈的, 学生通过这样的思考, 掌握了从平实的词句中体会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 从而体验了语感。
2. 朗读中感悟语感
古人说:“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语文学习离不开朗读。朗读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 它将无声的文字化为有声有色, 有趣的情境。这就要求读者很快地判断词语和句法, 迅速地分析一字一句的含义, 揣摩作者的内心, 模拟作者的口吻。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锻炼读者敏锐的语感。
如:我在指导读《再见了, 亲人》一文, 赞扬了中朝两国人民的深情及亲人的惜别之情的语句, 尤其是课文的最后两句, 重复“再见了”, 更是全部感情的流露, 发出内心的喊声, 一句比一句读的缓慢、深沉, 加重语气, 读出了难舍难分的眷恋之情。
3. 背诵中积累语感
语感是讲究技法的, 在一篇篇文章的研读中, 学生已经获得了一些感知语言的技法, 教师应适时地指导学生通过“忆”, 把技法系统化、深刻化, 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背诵。背诵是熟读的结果, 也是诵读的积累。它能起到通过朗读领悟语言文字情感和内蕴的作用, 还能储存语言, 锤炼对语言的感知力。其中集体背诵, 有气势, 利于协调, 可以促进语感较差的学生对语言的感知力;配乐背诵, 声情并茂, 始于情抒、感染、熟能生巧、巧能生精。这样通过多种方式的背诵,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背诵喜欢的佳句、佳段、佳文;让学生口、耳、眼、心并用, 使学生感悟语言内蕴、文章气势, 领会其布局谋篇, 遣词造句之精妙, 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 增进文字的鉴赏力, 强化语感。
二、推敲赏析, 突出一个“品”字
语感是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一种对语言的悟性;是一种语言进行再加工和创造的心理行为。所以, 语感训练必须深入推敲词语, 让学生学会如何具体地品位语言。
1. 比较词语, 品出味道
有比较就会有发现。进行语感训练, 也应让学生通过比较, 比出问题, 领会语境。在阅读教学中, 我们往往发现课文中有些词语虽然并不深奥, 表层意思也不难理解, 但却用的很传神, 耐人寻味。我们可以通过比较, 反复揣摩、品赏、挖掘其隐含意义, 锤炼学生的语感。
例如:《她是我的朋友》一文, 在描写阮恒献血时, 曾三次写阮恒的“哭”, 用了三个不同的词语:“啜泣”, “呜咽”, “抽泣”, 学生通过比较这三个词语在词义上的细微差别, 知道阮恒的哭声是越来越小。他自以为快要死了, 内心痛苦不断加剧, 应该放声大哭, 可为什么他的哭声却越来越小呢?这里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阮恒在竭力压制哭泣和强忍内心痛苦的原因, 就是因为“她是我的朋友”, 帮助她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通过比较, 学生比出了味道, 体会到作者用词的精妙。
2. 调换词语, 品出规范
在范文中, 有许多语言是经过作者反复推敲, 认真磨练后才用上的。在阅读教学中, 我们可以采用换词的形式, 让学生通过两词的比较来细细品位作者运用语言文字的准确, 精练, 领悟语言运用的规范意义。
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中有这样的一句话:“春天, 树木抽出新的枝条, 长出嫩绿的叶子。”我引导学生用其他的词语替换“抽出”, 比如“长出”等, 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因为“抽出”把枝条快速长出来的情况写了出来, 非常形象, 生动;而“长出”则不能体现这一现象。这样, 就抓准关键词语, 品位出精妙词语的个性特征, 也揣摩到作者用词的规范。这样通过调换词语, 培养学生感知语言文字所隐含的丰富意义, 体会作者用词的精练。
3. 想象中品出精华
想象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想象, 把抽象的语言文字所描绘的生动情景和形象, 通过大脑加工改造, “转换”成“生动”的“图象”材料, 以便加深学生的感悟和领悟。通过语言文字想象“画面”, 再通过想象中的“画面”感悟语言, 这就是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一种途径。
如: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仅靠抽象的分析、综合, 或者教师的具体的讲解, 学生往往难以体验诗中所蕴涵的感情, 只有当教师引导学生对“日照”下的香庐峰, “挂前川”的瀑布, “直下”的飞流, “落九天”的“银河”展开丰富的想象, 才能体验诗中的内涵和意韵, 让学生仿佛有一种身临其境、如见其景、如闻其声的真切体验与感受, 从而陶冶情感, 感悟语言文字。
语文教学如何注重语感培养 篇11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语感培养
语文教学中的语感犹如美术教学中的美感一样,是语文素养的基本内容。语文教学根本目的就是使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和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丰富的语文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叶圣陶先生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认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語感。”王尚文先生明确指出:“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语感,要千方百计提高学生语感素质。”在语文教学中,语感教学是纲,其他是目,纲举目张,否则纲不举则目也难张。因此,要把培养学生的语感作为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要特别注重语感的培养。
一、充分认识加强语感培养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教学观
首先,语感实际上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是一种对语言文字的正确的丰富的了解力。语感强调的是个人的经验、个人的感悟、个人的语言修养。培养语感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对语文的实践感悟和个体经验感悟的创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语言实践训练而获得经验意义上的启迪,从而创造性地获得了适合自己个性和学科特点的学习方法,进而能主动地学习探究。语感教学注重在语言训练中学得语感,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语言实践和语言分析活动,积累了语言材料,从而形成了自己的认读经验和认知结构。在以后的阅读中,学生就可以用这些已有的认读经验和认知结构去感知理解。在感知理解时,可选择和自己已有认知结构相似的语言块,归纳到自己的语言信息库中去,这是“同化”;对于与自己语言经验不相适应的语句,也能通过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而适应这种新的语言现象,这是“顺应”。在这样反复的过程中,学生的认知结构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从而更趋于完善。这样,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立性会逐渐增强,最终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其次,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而语言能力是一个多层面多侧面的复杂的系统,而语感就是这个系统中的核心。因为语言文字并不是只带有机械的语义知识,而往往带有作者很强的感情色彩,同一个词同一句话在不同的语境中也会表达出不同的意思。因而语文教学绝不能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必须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形式来感悟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感情。而同时语文知识要通过大量言语对象反复作用于学生的感觉,从而附着于学生的心理结构,这样的语文知识才能转化为一定的语言能力。因此,语文教学的核心不是传授语义知识,而是培养学生的语感,传授知识只是语文教学的一个中间环节。再次,语感培养的过程就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思维能力是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语言和思维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一方面任何思维活动要建立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人类的思维成果也必须依靠语言才能得到表达、巩固和发展。另一方面,语言的发展也离不开思维。语言要通过思维才能表示与客观事物的联系,才能成为交际的工具。
二、紧密结合语文教学,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感
1、赏析词语,培养语感。教材中所选文本都是经典之作,每个文字的运用都是恰到好处,需要学生认真分析,仔细斟酌,在感悟词句中培养语感。赏析词语,可以让学生运用增、删、换等方法充分感知课文准确的用词,生动的造句,巧妙的布局,感人的情趣等,使课文内容立体化,形象化,进而对文章的内容产生真切的感受,自然而然的浸润到学生的内心深处,从而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语言的感受能力,培养语感。如在教学《一粒种子》时,把“春风在唱歌,泉水在唱歌,小鸟在唱歌,小朋友也在唱歌。”改为“春风在吹,泉水在流,小鸟在叫,小朋友在唱歌。”通过对比朗读,就可感受到作者把春风,泉水,小鸟都当作了人来写,就显得很生动,很有趣,他们发出的“呼呼”“叮叮咚咚”“叽叽喳喳”的声音组成了春天的合奏曲,是多么的美妙动听,可以想象春天是多么得美好。再如《荷花》一文中写到:“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中冒出来。”其中,“挨挨挤挤”可以看出池里碧绿碧绿的一张张荷叶,你靠着我,我挤着你,连成一片,几乎没有任何空隙,显得生机勃勃;“冒”字写出了荷花顶开荷叶向外钻,向上升,突出地显露在眼前,这些词语十分逼真的描绘了荷花的美。让学生抓住这些重点词进行反复地朗读,对课文形象生动的语言作细细品味。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培养语感。有感情地朗读是朗读的外在表现形式与朗读内容的完美统一,可以使学生的心灵得到滋润,智慧受到激发。让学生通过读,跟着语感和作者到一起,再把所体会到的文章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如《十里长街送总理》是一篇感情十分深厚的文章,在教学中先用沉重悲痛的语调范读课文创设情境,再让学生反复地进行感情朗读,将当时人们悼念总理的无限哀思、肝肠寸断、催人泪下、庄严肃穆的悲壮情景再现出来,学生对周总理的无限崇敬、爱戴和深切怀念之情便油然而生,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初中语文教学的语感培养 篇12
关键词:初中语文,语感,作用,方法
一、语感的含义
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夏丏尊先生曾经这样说过:“在语感敏锐的人的心里, ‘赤’不但解作红色, ‘夜’不但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 ‘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两字, 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两字, 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说不尽的意味吧。”对语感的作用做了深入浅出的解释。由此可见, 语感就是一种对语言文字的敏感能力, 对语言的把握能力。语感重视的是个人的经验、个人的感受以及个人的语言修养。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成熟的语言能力, 要看这个人是否对语言具有强烈的感受能力、言语思维是否敏捷、语言表达是否快速且正确。通常语感敏锐的人能够迅速地捕捉到文字信息所蕴含的意义, 除了字面意义以外, 还能体会到弦外之意。
二、培养语感的作用
(一) 培养学生的语感有利于提高学生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
培养初中学生的语感是为了帮助学生获得对语文的实践感悟和个体经验感悟, 从而实现感悟的创造过程。学生通过语文课堂上的语感训练, 可以找到最合适自己的个性和学科特点的学习方法, 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打下基础。语感教学通常是在语言训练中获得语感, 语文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语言的训练和语言的分析活动, 并且不断地积累语言材料, 逐渐地使学生形成自己的认知和理解能力。进而在学生今后的学习中, 就可以利用自己已经形成的语言认知去分析和理解。在感知理解时, 可选择和自己已有认知结构相似的语言块, 归纳到自己的语言信息库中去, 这是“同化”;对于与自己语言经验不相适应的语句, 也能通过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而适应这种新的语言现象, 这是“顺应”。通过这种反复的练习, 学生的认知会不断得到调整, 使得自己的语感能够更加完善。渐渐地, 学生在阅读中的语感就会体现出来, 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也会逐渐增强, 最终有利于提高学生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
(二) 培养学生的语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语文知识
初中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语感正是语言能力当中的一种, 也是整个语言中的核心。语言文字并不仅只是一句话, 而是带有作者很强的感情色彩, 不同的语言在不同的环境中具有不同的含义。因此, 初中语文教学不能单纯地教学课本知识, 而是应当多方面地去培养学生, 从听说能力到读写能力去培养学生的语感。
(三) 培养学生的语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语言与思维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语言是交流的工具, 也是思维的工具, 任何思维活动都只有建立在语言材料之上才能表达思维。而语言的发展同样也离不开思维活动, 只有具备思维的语言才是有意义的语言。语感是语言知识中的核心, 而创造性思维是思维中的最高境界。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积累语言中的知识和情感, 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从而有助于挖掘学生的创造能力。通常情况下, 语感能力强的学生比语感差的学生能够更敏锐地察觉和体会到语言文字中的重点和情感, 也能够更好地激发想象力, 帮助学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四) 培养学生的语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培养学生的语感不是一个理性的认识过程, 而必须要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丰富情感等因素的参与。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对直觉形象进行了感受, 审美情趣得以激发, 这其实就是一个审美教学的过程。美的形象性和语感的直觉特征是统一的。审美教育要通过培养良好的语感来完成。语感能力的高低决定着审美能力的高低。
三、培养语感的措施和方法
(一) 加强朗读, 感受语感
语感的培养来源于语言文字的认知能力, 通过朗读能够体会到作者的情感、优美的文章意境, 进而激发学生与作者的情感共鸣。如果朗读时仅是简单地把文字流畅地读出来, 就无法体会作者的感情, 也就不能深入理解文意。因此, 朗读时要感情充沛, 甚至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感情与作者的感情尽可能融为一体。文章的思路、作者的情感、优美的意境会自然而然地浸润到学生的内心深处, 激起他们情感的共鸣, 从而使其语感、审美能力等都得到潜移默化的培养和提高, 同时也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朗读是语感培养的基本方法, 教师要真正认识到它的重要地位, 用有效的方法去训练学生。
(二) 指导背诵, 积淀语感
语文课本上选自古今中外的名篇很多, 文章精美, 语言规范。指导学生朗读成诵, 让他们真切领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 揣摩文章语气、情感的变化, 体味文脉的起伏、文气的贯通, 进而充分吸收文章精华, 使他们便于学习借鉴。没有背诵之功, 我们就无法实现语言的积累和语感的积淀。背诵的方法有多种, 尤其要重视“感知与试背结合法”。这种方法就是对要背诵的材料, 品读上几遍后就尝试回忆, 然后再品读, 品读后再尝试回忆, 循环往复, 直到把材料回忆起来为止。
(三) 丰富课外活动, 强化语感
语感的培养除了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以外, 还可利用课外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口述新闻或社会焦点问题, 既训练学生听的能力, 又开阔学生的视野;开辩论会来培养多说的习惯, 有条件地进行报刊资料剪辑, 积累资料等等。通过丰富的课外活动, 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能强化语感。
参考文献
[1]吴玉霞.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语感培养策略初探[J].读与写 (教育教学刊) , 2011 (2) .
[2]方婉莹.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语感培养[D].合肥:安徽师范大学, 2007.
[3]郝彦君.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语感培养[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 2010.
【语文语感教学】推荐阅读:
语感语文教学06-19
中学语文语感教学08-28
语感培养与语文教学05-26
语文教学中语感培养07-01
语文语感教学的教学论文07-25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05-11
语文诵读语感论文06-21
语感培养与语文07-08
初中语文语感培养08-20
高中语文语感培养论文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