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语感培养

2024-07-01

语文教学中语感培养(精选12篇)

语文教学中语感培养 篇1

所谓语感, 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语感敏锐的人, 能对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义和情味作较深刻的理解和感受。《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 注重情感体验, 有较为丰富的积累, 形成良好的语感。”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明确指出过:“语言文字的训练, 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

1 自读, 养成习惯, 感悟语感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因此, 阅读教学要让学生有充分的阅读实践, 也就是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自由朗读。

首先, 要让学生把课文中语句读顺。小学生, 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 由于识字尚少, 在阅读语言材料时要把相当多的精力集中在字音的拼读上, 对词义和句意的理解较差, 朗读起来字句不通顺, 语气平淡, 甚至语不成调, 句不连贯。这时就要让学生依靠汉语拼音辅助自读, 把课文读通读顺。

学生把课文读通顺后, 要让学生自由地朗读, 朗读是语感培养过程中最有效的言语实践方式。古人早有“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之说, 自由地朗读, 能让学生在阅读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获得语感, 是我国传统培养语感的方法。最后还要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反复地读文章, 并且在读书的过程中做到出于口, 入于耳, 并了然在心, 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语感。

2 品读, 启迪思维, 领悟语感

根据个人理解不同, 应启发学生在阅读时有自己个性化的理解及行为。可以指导学生从语言运用的角度, 抓住课文中关键、重点的词句, 运用各种方法, 结合语境细心品味, 从中领悟语感, 启迪学生的思维。如教学《荷花》这一课时, 我就是抓住“冒”、“挨挨挤挤”、“翩翩起舞”等词语, 让学生闭上眼睛, 随着朗读的内容展开想象, 品赏这段文字的情味。

在培养学生品读的过程中, 指导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是非常有必要的, 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便注意在读书时的圈、点、批、画。 (圈, 圈出不会的字词;点, 点出重点词句;批, 做好批语, 加上自己的理解;画, 画出不理解的、有疑问的地方。) 如著名特级教师支玉恒教《第一场雪》时安排了三遍读:第一遍读, 整体感知, 了解大意 (即圈、画) ;第二遍读, 理解内容 (即点、批) ;第三遍读, 让学生吟诵揣摩, 通过对朗读中轻重缓急、虚实浓淡的体会来紧抠语言文字。支老师要求把这场雪“读得很大很大”, 把山村冬夜“读得很静很静”, 把雪景“读得很美很美”, 学生在读中真正领悟了语感。

在学生朗读时, 教师还应培养学生良好的边读边思的习惯。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意思是读者应沉浸在文章中, 深入品味、细细推敲, 领会作者巧妙的文字运用, 感悟深层次的意蕴, 体会作者的感情, 既读也思, 使读者由感性直觉步入理性直觉, 夏丐尊先生曾说过:“在语感敏锐的心里, ‘赤’不但解作红色, ‘夜’不但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解作种种菜的地方, ‘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这样深刻、理性、敏锐的读感就是在反复的阅读品味中形成的。

3 美读、享受、语感

朗读可以使语言变得美妙, 而美读是朗读的外在表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美读不仅仅可以使儿童的心灵得到滋润, 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智慧。笔者认为, 美读是一种欣赏性的读, 让学生通过朗读, 跟着语感和作者的意境走到一起, 并且表达出感悟到的思想感情。这就要求朗读时, 要读得抑扬顿挫, 有快有慢, 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激昂处还他个激昂, 委婉处还他个委婉”, 在美读时并陶醉于作品的美好内容与意境之中, 与作者同感以期达到心灵相通, 情感共鸣。为了激发学生美读的兴趣, 在教学中可以安排几种美读的形式, 例如:个别读、齐读、赛读、引读、小组读……让学生在读中享受了审美乐趣。

4 背诵, 熏陶情趣, 积累语感

语感能力的培养, 须注重语言积累, 没有积累, 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语文学习是很难做到一蹴而就的, 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因此对学生语感的培养, 须注重语言的积累。古往今来有成就的名人和伟人都十分重视语言的积累。文豪巴金说:“我背诵得较熟的几部书中间有一部《古文观之》……读多了, 读熟了, 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 也就慢慢体会到它们的好处……”毛泽东在长沙读书时能默写《韩昌黎全集》;茅盾能背诵《红楼梦》等等。足可以领悟到大师们的语言能力之所以高超, 与他们的语言积累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背诵过程中, 学生经历了审美体验, 受到了情感及文化的熏陶。因此, 背诵是一种体验的过程、感悟的过程和接受熏陶的过程。我们语文的学习过程, 必须与坚定不移地坚持背诵和积累语感紧密结合。

5 演读, 加深理解, 升华语感

以境生情, 以情生境, 使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置身于课文的情境之中, 设身处地充当课文中的角色, 让学生的语感能力不由自主地得到训练和培养。在学习一篇课文时, 当学生的情感与作者发生共鸣时, 课文就容易被理解;当学生入情、入境、入文、入戏, 角色移位之后, 学生便是在与老师分享自己学习的乐趣。如在《小伙伴》的教学中, 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 进行角色移位, 学生在轻松地理解课文的同时, 其接受知识的乐趣不自觉地融化在自己优美的、抑扬顿挫的演读中。

让学生表演课本中的剧情, 得到的不仅仅是对课文字面的理解, 还有其他方面的:在这之中, 很多方面得到了锻炼, 不仅表现欲被激发了, 学生在演读中加深了理解, 接受了乐趣, 并升华了语感。

6 延读, 提高能力, 运用语感

课后组织学生书面写作活动, 使学生在实际运用中, 进一步感悟语言的妙用, 把握住语言的精髓, 使课文思想升华, 提高学生的自身感悟。如:《风筝》, 在教学之后, 让每位学生回忆多姿多彩的童年生活, 先跟老师同学们说一说, 然后将这些童年的趣事记下来。课堂上, 学生兴高采烈地述说着、微笑着并分享着自己的童年, 甚至在下课后, 浮现在脸上的童真还意犹未尽。让学生课后写自己曾经做过的、熟悉的或观察到的、自己发现的, 也就是生活之中的所见所闻, 写出自己的所思所想, 其语感即得以运用。

综上所述, 语文课离开语言, 离开读, 就失去了语文的灵魂。这正如叶圣陶先生评论的:“阅读教学总得读。”张田若先生也曾经建议:“阅读教学, 第一是读, 第二是读, 第三还是读。”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是课文内容理解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 学生便很容易地体会了文章的思想感情, 从而使得学生的语感自然而然地提高。培养学生的语感, 听、说、读、写这四个方面是前提, 在此前提下, 如果训练学生具备良好的语感, 就能使得学生更好地掌握听、说、读、写这四方面的基本能力, 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摘要:语感, 是对语言文字的感知能力, 是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基础, 也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乐趣之源。本文从自读、品读、美读、背诵、演读和延读六个方面, 对小学生语感的培养与升华进行了逐一性、系统性和综合性的分析, 并结合笔者二十几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进行举例, 分析如何在“读”中培养语感。

关键词:语感,阅读,体验,感悟

语文教学中语感培养 篇2

什么是语感?顾名思义,就是人们对语言产生感知和感受的心理行为能力。中学生要学习语言,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脱离语感而获得听、说、读、写水平的提高,所以,中学语文教学只有重视语感的培养,语言的学习才能得到长足的深化和升华。

在语文学习中如果能够具备较强的语言感受能力是一种特别好的心理倾向。如何使学生具有敏锐的语言感受力,越来越受到语文教学界的重视。

一、感受字词意蕴,奠定语言基础

中学阶段,学生对词语的积累和感受往往是在大量的阅读中完成的。这是因为语言符号的特点决定了中学生对语言的学习已由最初对“共同性”的识记认知,发展到了对“个体性”的理解感悟阶段。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认为,语言和言语是有差别的。语言是按照一定法规组成的完整的符号系统,它的语词和语义关系是相对稳定的、静态的,即约定俗成的;而言语则是侧重实用性的,就情境的不同,表达的形式也会不同,所以言语的语词和语义关系常常是变化不定的,这就使得语言运用具有了“任意性”的特点。

再从对语言理解的角度来讲,我们根据语法规则来理解所获得的意义往往是对语言“共同性”的认知,而在日常生活中,说话者、写作者却常常为了传达某种特殊的意义、内涵的心理、别样的情绪,总是千方百计地挣脱语言系统固有的规则,于是语言便有了千姿百态的“个性”。对此,古人的见解颇多:例如陆机的“文外曲致”,刘勰的“情在词外”,钟嵘的“文已尽而意有余”,司空图的“味在咸酸之外”,都异曲同工地对“写作时须有言外之意”的要求表达得十分清楚。所以,只有“个性化”的言语,才能使表达变更精彩,更深邃。

面对“个性化”语言组成的作品,学生该如何阅读,怎样领悟?难题一个个摆在眼前,如何解决?只能从培养语感的基础做起。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一定数量的词语积累作为语感训练的素材,辅之以大量的阅读训练,使学生的语汇积累如滚雪球般日益增多。学生面对层出不穷的新词汇、新语言时,可能初见很茫然,二见还不明白,但是反复到十几次甚至几十次时,就一定豁然开朗,了然于心。对语言的学习,永远都离不开语言环境,只有在学习中领悟,在领悟中学习,日积月累,才能有语感的初步形成。

二、激发想象联想,获得生动感受

别林斯基曾说过:“阅读时,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但却看不见他本人,当你读到他的语言,却听不到他的声音时,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特点。”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借助想象走进作品所描述的那个看得见,摸得着,能闻其味,听其音,辨其色的活生生的形象世界里,运用形象思维去感受语言文字所暗示和启发的意蕴与情感。

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这样描写荷花:“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这里用“袅娜”一词写荷花的丰姿,就不能单单理解为“柔软细长”,而应当借助知识经验与生活积累,尽可能地在脑海中呈现舞台上翩翩起舞的苗条体态,公园里迎风摇摆的杨柳细枝,神话中美貌仙子的轻柔飘带……。只有让丰富活跃的想象与联想自然而然地渗透到阅读体验中来,才能使学生领会其内涵,体验其情味,对语言的感受也就随之变得具体、生动、真切了。

阅读时,对语言意象形成感知的速度快慢与否、完整程度,标志着一个人对语言感受能力的高下。作为阅读主体的读者,只有头脑中有丰富的意象积累,才能被一个个语言符号构成的作品语词迅速唤起,进而在头脑中组合成相对准确的、形象鲜明的、情境逼真的新意象。但中学生有限的生活阅历,大大限制了他们想象力的发挥,极大地影响了意象组合的准确性、完整性,因而妨碍了他们对语言感受力的发展。所以,要想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丰富学生头脑中的意象积累,主要的途径还是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

三、加强诵读感悟,夯实语感体会

感情只有向感情说话,因此感情只能为感情所了解。

教材中的名篇佳作,大多语言精美,内涵丰富,它们是课堂教学运用的“法宝”,可以用来作为语感训练的材料。学生的学习过程,其实就是诵读过程,每一位有感情的读者都可以通过有表情、有节奏、有感受地反复诵读,掀起内心情感的惊涛巨澜,不由自主地让自己跟随作者的笔触爱他所爱,恨他所恨,入境入情,最终达到“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的境界。

例如鲁迅小说《药》中的一段:“老栓慌忙摸出洋钱,抖抖的想交给他,却又不敢去接他的东西。那人便焦急起来,嚷道‘怕什么?怎的不拿!’老栓还踌躇着;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嘴里哼着说,‘这老东西……’。”作者用了“嚷”、“抢”、“扯”、“裹”、“塞”、“抓”、“捏”、“哼”等一连串表示动作的词语,刻画出了人物的什么性格?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这些问题呼之欲出,这份情感跃然纸上。如果在读每一篇文章时,都能养成反复揣摩、仔细推敲的好习惯,那么,对提高语言的感受力定然大有裨益。

朗读可以帮助我们在体味作者情感的同时与之共鸣。背诵,可能帮助我们在增长知识的同时丰富阅历。前人言,“《文选》烂,秀才半”。多少语言大师之所以能写出优秀的作品,不都是因为他们“腹有诗书”吗?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诵读过的文章多了,烂熟于心的作品多了,就会在潜移默化中晓悟别人的遣词造句,进而使自己的遣词造句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心应手起来了。

总之,语感既是奠定语言基础、丰富生活体验、培养思想情趣和进行文学欣赏的重要条件,也是衡量一个人文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如果我们能在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培养学生语感,语文学习将焕发生机。

语文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篇3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语感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277-01

我们可以在语文课程标准中:“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可以看出语感的重要性,一个人语感能力的高低就代表了他语文素养的高低。语感训练是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所以,语感训练在语文教学中更应得到重视。在语感的训练和培养中要首先注重知识、能力、情感这三者之间的联系,然后注重语言的感悟和积累以及准确的运用,只有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才能在整体上提高高中生的语文素养。

一、语感的定义

对于什么是语感,众说纷纭。李海林从语言学的角度认为,“语感是一种语言运用能力,是对语言隐含意义的一种深刻的直觉”。杨炳辉①认为,“语感是一种能力心智技能,是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一种悟性,是一种理性的直觉性,或者说是一种直接的理解”。李珊林②从教学论的角度认为,“语感是一种语文修养,是长期的规范的语言运用和语言培训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重经验侧菜的比较直接、迅速地、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王尚文③从哲学的角度认为,“主观的语感源于客观的言语,是客观的言语对象在人身上对象化的实现”。当前对语感的定义可谓是五花八门,大致有22种,至今没有统一的认识。但更多的研究者是从心理学的层面上来界定语感。大致说来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第一种,感受论的定义。“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感受”。这一表述过于宽泛,没有对语感的本质做出揭示,不够深刻。第二种,直觉论的定义。“对语言文字的一种直觉”这是在感受论基础上对语感的更深一层研究,第三种,同化论的定义。李海林认为“语感可定义为对言语对象的一种直觉同化。”语感过程就是一个以言语为对象的学习,认知过程,它的实质与一般学习过程的基本内容是一致的。本人比较赞同徐云之的观点。“语感是一种对语言文字的的感受能力。”因为它具有能力的多种特征:语感具有稳定性、主体性和累积性。

二、在阅读中积累语感

阅读是手、眼、脑等感官协调活动的过程,是直觉体悟语言的基本方式之一。在抓好精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速读广览,这是训练直觉思维的有效途径。高中语文课本中很多篇章,大多文质兼美,情文并茂,鼓励学生读背这些文章,是学生积累知识、丰富语感的很重要的途径。听和说是口语交际的两个表现形式。“听话是凭借语言理解说话者所讲的意思。听的言语活动不是机械、被动地接受和简单重复反映信息,而是积极主动思考,重组语言材料,创造性地理解和接受信息的过程。”可见,听是接收信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端正听的态度,培养学生多听、会听,在听中积极感知。听是吸收,说是表达。说是对听的检验。因此,听后还须多说,让学生经过大量的语言实践,把听到的语言材料中所蕴含的内容、意义说出来,以进一步锻炼他们的感知。如此经常练习,学生的语感能力就会不断提高。阅读是积累语感的有效途径。多读、熟读、读后深思,能有效地激发语感。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诵读的效果。古时的私塾先生们就很看重诵读,他们要求学生反复读,仔细读,做到熟读成诵。

三、在吟咏中体味语感

语感不是先天就有的,它必须建立在对语言现象条件反射般熟悉的基础之上的,具有直觉性的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典范的语言材料进行感受,获得认知上的直觉能力。这种直觉感受最有效的途径是大量反复的诵读。因为,讲解是死的,而诵读却是活的,如同给作品以生命。古人的“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正是这个道理。中学课本中有不少文质兼美的抒情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解放思想,减少繁琐的讲解,删除一些繁重的练习,淡化一些知识的传授,适当引导学生诵读吟咏,以触发学生的语感。

四、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生活经验

语文课堂其实根据生活而来的,语文课堂让学生们最大可能的贴近生活。语文和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所以说培养学生的语感也离不开生活的体验,每个人只有具有对某种生活的体验之后,才能感受到特定情境中的言语所代表的思想与感情。学生应该把生活经验融入到语言文字上去,把生活中一点一滴积攒起来,日积月累,语感也就变得更加真切。

五、加强口语表达和书面写作能力

培养语感另一个十分重要的途径就是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就比如看似非常简单的课堂提问,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提醒学生说完整的句子,也就是要求他们说一段具有明确中心的话,同时注意句子的连贯性和词语的搭配,对句与句之间衔接和前后照应也要有一定能够得要求。让学生在日常的课堂上就得到说的训练,才能提高学生斟词酌句的能力。另外,利用当代学生普遍的表现欲,充分保护他们的积极性,对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合理的部分加以肯定,委婉的指出他们的缺点,让他们有信心下一次继续进行这一种“说”的训练。

可见,语感素质在整个语文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学生除了能在知识领域中得以扩大与加深外,同时也获得美感与道德教育。因此,语文教学中的语感培养,不仅是语文能力形成的一条重要途径,对学生而言更是一种感情的净化,是充满生机的、积极的教育。

注释:

①杨炳辉.谈谈语感的本质[J].中学语文教学,1992(2)

②李珊林.语感训练的思考和做法[J].语文学习,1990(9).

③王尚文.语感管窥[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9(4)

参考文献:

[1]黄利华.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语感训练[J].教育教学论坛.2010. 11:80+71.

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篇4

一、抓住关键词, 增强语感

朗读教学应把握好句子中的关键词来培养学生的语感, 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 让学生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如在教授《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一文时, “他勉励自己要工作、工作, 再工作”这一句抓住“要”“再”的重读, 来感悟肖邦把亡国的痛苦和对祖国前途的忧虑, 全部倾注在自己的音乐创作之中。“肖邦紧紧地握着姐姐路德维卡的手, 喃喃地说:‘我死后, 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 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这一句要抓住“紧紧”“喃喃地”来体会肖邦临死之前的恳求, 要把“我死后, 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 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这一句读得轻缓些, 让学生试读、品读, 来感悟肖邦至死不忘祖国的爱国情怀。

再如教授《鞋匠的儿子》一文时, “我非常感激你使我想起我的父亲, 他已经过世了。我一定会永远记住你的忠告, 我永远是鞋匠的儿子。我知道我做总统, 永远无法像父亲做鞋匠那样做得那么好。”这一句中抓住“非常感激”“永远”“永远”“永远”, 指导学生品析, 感悟林肯因为自己是鞋匠的儿子而感到自豪及对父亲的尊敬、爱戴、感激, 体会出林肯宽容大度的胸襟。朗读时让学生抓住关键词, 揣摩语言, 发现其中的妙处, 再细细欣赏和体会, 让学生在精读课文的同时, 培养他们深思熟虑的习惯和揣摩语言的能力。

二、注重对比, 增强语感

小学语文课文精选出来的都是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优美文章, 许多课文用词准确生动, 语句简洁传神, 甚至到了非此词不用的程度。在教学中, 可以用多种比较方法推敲词语, 感知词语。如教授《珍珠鸟》一文时, “看着这可爱的小家伙”一句中, 我把“小家伙”改成“珍珠鸟”, 让学生对比品读, 让学生自己揣摩, 哪一种表达更能体现出“珍珠鸟”的可爱及作者与珍珠鸟的亲切以及喜爱之情。“小家伙一会儿落在柜顶上, 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 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晃动”这一句中, 把三个“一会儿”去掉, 让学生边读边揣摩哪一种表达更能体现珍珠鸟的可爱, 读出人与动物之间的和睦、信赖。

再如教授《半截蜡烛》一文时, “说着, 轻轻把蜡烛吹熄, 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和“他似乎感到德军那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让学生对这两句话提出质疑:这两句话中的“似乎”能不能去掉?去掉了意思是否一样?让学生对比品析、揣摩, 更深刻地体会出危机的过去只是暂时的, 深刻领会“似乎”所传达出来的令人窒息的紧张氛围。

三、展开想象, 增强语感

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形象思维, 启发学生想象, 必然会在学生的心中产生“内心视像”, 它能使课文内容像电影一样, 在学生头脑中一一闪过, 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引起感情共鸣。如教学《烟台的海》一文时, 在引导学生领悟描写冬天烟台的海壮观景象时, 对描写冬天烟台的海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 再结合画面, 启发学生想象, 让学生也置身于游客之中。“小山似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 从北边的天际前赴后继, 锲而不舍地扑向堤岸, 溅起数丈高的浪花, 发出雷鸣般的轰响”……想象之后, 又辅之以声情并茂、抑扬顿挫地朗读, 把学生带到波涛汹涌的大海边, 领略冬天烟台的海的壮观景象。

再如教学《草原》一文时, 指导学生朗读描写草原美景的语句时, 借助画面, 启发学生想象, 让学生也置身于草原之上, 四面都有小丘, 平地是绿的, 小丘也是绿的,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 一会儿又下来, 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想象之后, 又加之美美地朗读, 让学生领略如诗如画的草原美景,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四、注重标点, 增强语感

标点是无声的语言。教学中要抓住标点引导学生剖析、挖掘, 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语言魅力。如《孔子游春》一文中, 描写孔子讲述水的特性时是这样写的:“水奔流不息, 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 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 或方或长, 流必向下, 和顺温柔, 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 凿石壁, 从无惧色, 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 必能荡涤污垢, 它好像善施教化……”这里的省略号说明水还有其他特点, 让学生想象水还有哪些特点呢?想一想, 说一说, 充分感受省略号的作用, 感受语言的丰富底蕴, 从而增强学生的语感。

再如教授《天游峰的扫路人》一文中, “天游峰———武夷山第一险峰”和“我听见哗———哗———的声音”。这两句中虽然都有破折号, 但是他们的意思不同, 读法也不同, 第一句要指导学生停顿、干脆利落, 第二句指导学生在破折号处要拖长。“可是这位老人, 每天都要一级一级扫上去, 在一级一级扫上去, 再一级一级扫下来……我不禁倒抽了一口气。”想象省略号的内容, 读出标点的魅力, 读出对老人由衷的敬佩。

五、注重体态语言, 增强语感

如教授《大海睡了》一文时, 让学生边读边加上动作来读。特别是读到“大海睡了”这一句时, 让学生闭上眼睛, 想象大海的鼾声。再如教授《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一文时, 当学生读到“我想变一条小鱼”“我想变一只蝴蝶”“我想变一只蝈蝈”“我想变眨眼的星星”“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时, 让学生边读边加上“小鱼”“蝴蝶”“蝈蝈”“星星”“荷叶”的动作。培养学生对美好大自然的向往, 体会亲近大自然的愉快。

如教授《雨点》一文时, 当学生读到“雨点落进池塘里, 在池塘里睡觉, 雨点落进小溪里, 在小溪里散步, 雨点落进江河里, 在江河里奔跑, 雨点落进海洋里, 在海洋里跳跃”时, 从学生的动作变化了解“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特点。再如教授《天游峰的扫路人》一文时, 当学生读到“老人摇摇头, 伸出七个指头, 然后悠然地说”和“我紧紧地抓住他的双手说”时, 让学生加上动作来读, 体会作者对老人的敬佩以及“我”内心的激动。

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篇5

语文教学要以语言实践能力训练为中心,而语言实践能力的训练又以语感训练为中心。语感是语言文字刺激源作用于人的视听感官而产生的心理反应,即通过语言的表层意义迅速而准确的捕捉到深层意义。语感的强弱直接体现学生阅读文章和体会思想感情的能力,反映学生的语文修养。

早在上世纪30年代叶圣陶先生就在《文心语汇与语感》中提出:“语感是对词汇的感觉力”。并倡导语文教学应该重视语感训练,他认为对学生加强语感培养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鉴赏文章的能力,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可是半个世纪过去了,语感教学并没有受到理解和重视,长期以来偏重知识,轻视乃至忽视语感造成了语文教学的“高分低能”。

当《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提出语文教学要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语言感觉能力”的教学要求时,人们才开始意识到我国语文教学中语感教学的滞后,尤其是当《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提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的课程目标后,“语感”在语文教学中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以至于成了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热点。

为什么有的人学历很低很会“说”?为什么学了那么多的语文,有的人到头来却写不通一个完整的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这说明语感作为人的一种能力,有高下优劣之分,而且,只要其先天生理基础具备,语感能力可以在后天进行培养和发展。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和发展语感呢?

1.积累生活,领悟语感

生活是学生的最大课堂,潜移默化中每个人都形成了自己的爱好、性格特点及语言感受能力。叶圣陶先生认为“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一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应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单靠翻查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惟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滴积聚起来,积聚的越多了解越真切。”(《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这说明只有经常观察生活,品味生活,留心别人的语言,注意生活中的文字,仔细辨别其中好坏,慢慢地培养自己的语感。如听见“落叶”二字,不但会想到一个落英缤纷的景象,还会想到初秋、寥落、思乡及无常等等意味。

2.训练学生朗读背诵来积淀语感

诵读是培养语感的主要途径,是积累语感的最佳方式,只要反复诵读就能体会出文章的音韵美,节奏美,气势美,就能让学生真正感到文章的起承转合,气象万千,就能让学生从感性上、从整体上去认识,对村料进行主观的消化吸收,不知不觉间诵读的已经是自己的东西了。对朗读能力的训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朗读示范。学生以教师为模仿标本,并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正确的朗读。学生从教师的朗读中获取信息感受文章的意蕴,近而产生强烈的朗读欲望。

注重朗读技巧。朗读训练中我们要让学生掌握朗读技巧才能准确地表情达意,增强语感。朗读技巧包括:语音的轻重、语速的缓急和语调的抑扬等五方面。

激励学生采取多种样式增加阅读量。在《新课标》推荐篇目的指引下有选择地进行品读,既能开扩视野又能深切体会语言文化的底蕴。品味语言的过程,其实就是形成语感的过程。

背诵是朗读的融会贯通。中国的语言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并流传到今天,让我们把祖国文章的精美充分吸收借鉴于语言表达及写作当中。领略李白的豪放、李清照的婉约、陶渊明的田园这情和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襟,正所谓的“腹有诗书气自华”,让我们的学生记住这些,但要避免机械背诵,让创造性有所拓展,让学生在“品”中积淀语感。

3.指导学生课堂练习把握语感

课堂教学是训练培养学生语感的最主要手段,所以教读课文、领悟教材、写作训练等方面都要注重语感的培养。

课文教读中训练语感的分析能力。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最主要的内容,每一篇优秀的文章都值得我们去挖掘体味。我们首先要让学生揣摸文章的重点词语和关键语句,如《孔乙己》中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钱”中“排”字的使用,通过认真揣摸之后才能提出来他寒酸而又不屑的神气。又如《梦江南》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既写出了春天景象的变化又写了作者对春的喜爱。其次,要深切体味语境、品味语言,培养学生丰富而细腻的语感。如《背影》中父亲买橘子一段的动作描写,“蹒跚”是说明父亲老了,腿脚不灵便;慢慢“用两手、用两脚”说明行动很艰难;“努力”表示父亲竭力克服艰难,从中深深体会到了父亲对儿子的爱。此外还可以通过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等形式扩展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二)写作的训练运用是语文的着眼点。培养语感是为了更好的写作,同时不断地写作也能转化语感,我们可以用不同的写作方式来培养语感,如抄写、仿写、改写、语句的积累、日记等形式都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手段。抄写篇章能使学生积累知识和写作素材,增强鉴别能力;仿写能提高写作技巧和语言的应用能力;改写能锻炼想象思维,拓展思路;日记等形式能让我们在写作积累中形成主观的语感意识。

4.增强学生的课外活动锻炼语感

语感的培养除了要在生活中领悟和诵读积累之外,还要适时的利用课外时间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培养语文的语感。

课外活动是学生学习必不可少的部分,语文课外活动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应辩能力和写作能力,加强语感的培养。如组织学生开展辩论会,以“雷锋精神在当今社会中是不是需要”、“环境是不是一定能改变人”等题目,既可以训练学生听的能力,还能开阔神野,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再如开展普通话演讲比赛,增强语言的组织能力,以及进行口述转述、新闻事件、即兴演讲、社会来访、成语接龙等活动,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能锻炼语感。

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感中心说;知识中心说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0-319-01

一、什么是语感及其产生的心理机制

语感是人把握语言的主要方式,是个体与言语世界的直接联系,是思维并不直接参与作用而由无意识替代的在感觉层面进行言语活动的能力,简称之为“半意识的言语能力”。由于语文是一种社会现象,语感必然是社会的人对其有认识、情感内容的言语全方面的直觉感受与判断,因而决不只是一种语言知识,而是和人的观念、人的情感交织在一起的,是一种具有社会性的深刻而丰富的感觉。它的性质即为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个人性与社会性的统一,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继承性与创造性的统一。而语感的培养是学生作为言语主体自觉积极地参与言语实践的过程,在语感外化(说写活动)与内化(听读活动)的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品德。而良好语感的形成则又是语文素养的集中体现。

语感产生的心理机制,现代认知心理学家认为:语言的认识是一个同化与顺应的过程。所谓同化:即将对象纳入到固有心理图式(即认知结构),所谓顺应:指主体心理图式的改变以顺从对象。语言的感知归根结底是人的认知结构对言语的同化与顺应,认知结构是一个巨大的语义场,过去的经验和知识总是以表象和词的形式保存着,并因之形成:表象系统的概念——词语系统,两个系统相互制约渗透配合最终构成网络状认知结构,在系统里,抽象思维则以表象材料进行想象,语言符号进入主体的认知结构经过同化,顺应过程,感性材料受到了审美观照,概念性的语词被激活、唤醒。这样要重复实践多次,然后达到自动化。即不必进行理智思考和逻辑判断,在读、听之间就能理解语言文字的含义、正误、形象、情味以及具体运用中的细微差别等,在这个阶段,我们称之为“悟性”“审美”即语感。

从语言学习的规律看,小学语文教学应以积累性阅读为主,学生的一个主要任务是学语言。学习语言首先要有积累,在此基础上进行模仿,更高的层次便是创造。没有对语言材料的积累,就不可能深刻的理解语言、表达语言。由于小学生的词汇比较贫乏,掌握的句式也非常有限,因而学习语言的方法不是靠理性的分析,而是靠对语言的直接感受积累。朗读就是对语言的直接感受。好的文章应该尽量让小学生通过朗读来理解和领会。文章中准确、形象、生动的语言,必须通过朗读才能更充分的体现出来。文章读得越好,越能说明学生理解得深刻并受到了感染,通过朗读,还可以使朗读了解词句的各种结构,掌握词句的节奏。

二、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特点及要求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常见的基本训练方式。它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项重点训练项目。朗读是多种感官参与的以声释意的活动。其表现形式为用响亮、清晰的声音来转换书面的文字语言,它是语言教学中最常见的练习形式。在教学中学生对课文内容可通过朗读去获得感知,在此基础之上,引导学生对文章的重点部分进行各种形式的朗读。掌握文章的语气、节奏、句式、格调,揣摩作者蕴涵的情趣和意旨。充分感知课文准确的用词,生动造句,巧妙的布局,感人的情趣等,使课文内容立体化,形象化,进而对文章的内容产生真切墩锐的感受,自然而然的浸润到学生的内心深处,从而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语言的感受能力,培养了语感。

在新大纲中,明确指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在具体教学中,普通话正确即要求读音正确,清楚响亮,不读错字,不丢字,添字,不重复字句,停顿适当。朗读要做到正确,首先要强调“三到”--心到、口到、眼到,集中注意力,防止有口无心,同时教师要做好正音工作,将容易发生错误的字词预先提出,引起学生的注意,防止错误,要做到流利的读,要求朗读中不断读,不读破句,连贯的读,其中关键在于扩大视读广度。视读广度愈大则知觉单位愈大,理解愈完全,中途断读或读破句的情况就愈少。不仅看一个词读一个词,而且能够在读这个词的时候就看到下一个词,迅速的把几个词联系起来,按意群停顿,视觉广度的加大,只能在朗读实践中实现。有感情的朗读要求我们能正确处理重音、停顿,把握好语调的抑扬顿挫、语气的轻重缓急,控制好速度和节奏,做到感情自然流露,不矫揉造作,这是朗读的较高要求。

三、小学语文教学培养语感的主要朗读训练方法

首先,要选好朗读材料,入选到小学语文课文中的文章,并不是每一篇都非常适合朗读,都值得诵读的。加之小学生还要学习其他科学的知识,不可能把每一篇课文都熟读。因此,必须选好朗读材料,教师要根据课文的性质和特点为学生挑选适宜朗读和背诵的作品,如选择那些在篇章结构和谴词造句方面都堪称典范的课文。有些文章也不是每一段都适宜背诵,要挑选那些重要的段落、精彩的片段、警策的语句。好的文章读起来琅琅上口,越读越有滋味,多朗读和背诵这样的文章,将会使学生选择终身受益。

其次,在朗读技巧上,教师应做到:①正确示范:小学生善于模仿,范读对于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十分有效,因此教师自己要经常练习朗读,力求语音准确、富有感情。范读可以是全文,也可以结合课文讲读,范读那些与中心思想关系密切,语言鲜明,生动的段落。②体会感情:准确深入的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是朗读好课文的基础,要启发学生想象、联想、重视和重建表象,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参考文献:

[1] 杨金.中国小学语文教学史[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

[2] 戴兴智.小学语文教学法[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

[3] 《中国新一代》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M]. 2007(03).

语文教学中语感培养 篇7

一、唤醒生活体验, 培养学生语感

语文教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因此, 教师必须想方设法丰富学生生活体验, 因为只有丰富体验, 才能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语言背后所隐藏的特定情感和思想感情。以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燕子》这一课的教学为例, 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开场白:春风拂面, 万物复苏, 到处春意盎然, 燕子是春天的使者, 看看它带给我们什么?接着, 教师直接切入燕子这一课的教学中。在学习完生词后, 教师开始精讲课文, 让学生品读第二自然段, 引发学生感悟, 如让我们一起走进春景图, 感受春光美, 那春景图到底是怎么样的呢?你们可以告诉教师, 你们心目中的想法吗?教师让学生边想边阅读。有学生说春天到处都是绿油油的, 有些学生说看到很多人在草地上放风筝, 在草地上嬉戏, 同时看到了很多燕子, 有些学生则说大地变绿了, 我看到到处都是生机勃勃的景象……教师接着问:“有些同学此时看到了燕子, 在其他季节同学们看到过燕子吗?燕子在你们心中是什么样子的?”有些学生说好像在其他季节没有看到燕子, 燕子羽毛是黑色的, 而且非常光亮, 尾巴像一把剪刀。其实, 学生的回答并未虚构, 而是融入了自己对春天的真实体验。所以, 教师只需要在课堂上适当点拨, 引发学生思考, 激活生活体验, 强化语感。

二、强化语言实践, 夯实语感培养

语感的培养需要持之以恒的语言实践。因此, 语文教师必须不断强化学生的语言实践, 从朗读、品析语言入手, 提升语感能力。

1. 注重语文朗读, 培养语感

培养学生语感应该注重学生语文朗读, 因为朗读可以加快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过程, 学生在朗读过程中, 既要动口, 又要动脑, 充分调动了学生多方面的感官, 并且切身体验语言的语音、节奏和结构。以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小小的船》这一课为例, 教师在第一次带领小学生朗读的时候, 学生只是像平常一样跟读, 并不流露感情。此时教师说:“老师怎么感觉不到月亮是弯弯的呢, 也感受不到小小的呢?”教师一说, 学生顿时领悟了, 有的学生在读到“弯弯”的时候, 故意侧着头以表示出“弯弯”, 而有的学生在读到“弯弯的”、“小小的”时候, 则把词语重读, 拉长声音, 以突出这首诗的美。教师在引导学生朗读的时候, 并不是直接说出哪里应该重读, 哪里应该停顿, 而是稍作点拨, 让学生自己感受作品, 让学生形成独体的作品体验, 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2. 注重语言品析, 强化语感

单单依靠朗读来培养学生的语感是远远不够的, 教师还应该在语文教学时注重语言的品析。由此可见, 学生了解字词的含义和韵味是非常必要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教师应该注重让学生了解每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下意义会有所区别, 应该多下功夫仔细揣摩词语、句子和段落。以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望洞庭》这一首诗歌的教学为例, 这首诗歌主要突出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教师启发学生重点研讨:“镜未磨”, 让学生相互探讨诗人为什么把湖面比喻成没有磨拭的铜镜呢?经过分析, 学生恍然大悟, 原来作者观察是在晚间, 湖面在月光的照映下, 有点迷蒙, 不是非常清晰, 而这正像是没有磨拭过的铜镜啊。教师通过对语言进行细化品析, 让学生亲近语言, 感受语言, 这对语感的提升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3. 加强写作锻炼, 培养语感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阅读是语感养成的捷径, 但教师却忽略了写作对语感的作用。其实, 锻炼学生随笔写作, 有助于学生语感能力的提升, 更能促进学生养成动手写作的优良习惯。教师在课堂内外、读书活动等方面强化学生的随笔写作, 让学生随时感受到语言的美、语言带来的愉悦感。长此以往, 学生的语感能力自然会有提高。教师必须着重强调, 在新课改背景下, 学生的写作目的并不是为了应付考试, 而是注重学生情感的表露, 学会用文字与人沟通和交流, 调动学生文字的情感。以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教师, 您好》这一课的教学为例, 教师在教完之后, 可以让学生习作, 但需要在作品中抒发学生对教师的敬爱之情, 体裁由学生自己定。学生在此次练习中, 自己组织语言, 表达对教师的情感。实践证明, 教师加强学生的写作锻炼, 可以明显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

总之, 在小学基础教育阶段, 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 彰显课堂魅力, 让学生真正爱上语文课堂, 并使语感能力得到真正提升。教师可以从唤醒学生生活体验入手, 然后从注重学生朗读和语言品析这两方面强化学生的语言实践, 最后加强写作锻炼, 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语感, 促进学生语文整体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柳向阳.品读感悟注重积累引导体验———小学语文高年级语感培养摭谈[J].小学教学参考, 2007 (18) .

谈语文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篇8

语感的培养是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共同作用的结果, 离不开对语言文字具体的敏锐感觉, 也离不开学生的悟性。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 我就积极创设语感情境, 让学生在情境中去感知, 进而学会分析、理解, 从而实现对语言的准确领悟, 以达到更高层次的感悟。“悟”是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 在思维、想象、情感等心智活动的参与下对语言材料的内涵及语言组织形式的深层把握使客体的内涵与主体的神会融为一体。达到“物我交融”的境界。领悟的最佳方法是“熟读精思, 分析琢磨”。课本中所选的范文更是绝好的材料, 在教学辛弃疾的《西江月》时, 我让学生分析后两句“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头忽见”, 学生很容易发现这两句诗与注解的语序不同。这是为什么?师生共同讨论后得出结论, 这是强调作用, 表示词人在山野夜行遇雨, 急于寻找曾经熟知的避雨地方, 因一时的紧张与焦急, 慌乱中“路转”后忽地出现在“溪头”的“茅店”时的惊喜和欣慰之情。这种生动的描述不是身临其境的人又怎么能表现出呢?在教学中积极地点拨引导学生感悟、分析, 让学生用情去体验、品味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 揣摩词人的思路情感。久之, 则诗歌中所蕴含的“玄机”就会通过绘声绘色的语言从学生的口中传出来, 这样学生的语感就会得到一次锻炼。

二、在生活运用中培养语感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运用”。运用是培养语感的高级层次。阅读积累如笔之吸墨, 写作犹如墨饱吐墨。因此它的完成需要引导学生通过积累的知识来获得, 除此教师必须引导他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帮助他们展开合理的想象和联想, 借助思维和审视能力, 对语言材料进行品评、鉴赏, 能够惬意地把自己的内心情感倾注笔端。这需要学生与文本对话, 需要学生与作者在生活体验上沟通, 与自己的生活和体验磨合, 需要学生与作者在心灵情感上形成共鸣。这样学生不仅能充分领会语言文字的字面意义, 还会领会语言文字的弦外之音, 言外之意, 才能创造性地抒发出读完文本后的独特的情感体验。

这样反复训练与内化, 学生的语感能力才会发生质的飞跃, 学生才会对语言产生敏感。如叶圣陶先生所言:“如果单靠查字典, 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 把生活所得一点一点地积累起来, 积聚得多了, 了解得就越深切。直到自己的语感和作者的不相上下, 那时候起鉴赏作品就能够接近作者的旨趣了。” (《叶圣陶语文教学论》) 我在教《愚公移山》时, 课堂上学生的发言, 就能充分证明上述的观点。

三、从课外优秀的诗文中感知、积累, 丰富语感

1. 在听说结合中培养语感

“听话是凭借语言、理解说话者所讲的意思。听的言语活动不是机械、被动地接受和简单重复反映信息, 而是积极主动思考, 重组语言材料, 创造性地理解和接收信息的过程”。可见, 听是接受信息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鉴于此, 在语文课堂上, 我们安排了课前师生共同欣赏美文的活动, 方式可灵活多样, 可以让学生读自己选的, 也可以是教师范读的, 还可以是范文录音。学生在选、学、听的过程中接受优美的语言, 经过大脑的加工后, 对听到的美文进行评价, 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多听、会听, 说、会说、乐说, 在听、说中积极主动感知语感。

2. 在读写中培养语感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 都在强调阅读是提高学生人文底蕴、提高语文能力、培养积累语感的有效途径。广博的阅读、强化的熟读、读后思考, 都能有效地形成语感。在阅读中, 对一些优秀的篇章, 要求学生反复读, 仔细读, 做到熟读成诵。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 诵读中语调、节奏、语流的反复刺激, 便在学习者特定的大脑区域留下“声音映像”, 这种内在的映像遇到相似的外界的刺激, 熟悉的语言流便自然而然地从记忆中快速“重视”。

学生在读中获得感知后, 还要进一步要求他们展开联想与想象, 加上自己的理解、看法及独特的情感体验进行必要的练笔, 来巩固读的成果, 这样, 良好的语感就会在读中得到积累, 在写中得到发展。

3. 在记背中丰富语感

语文教学中的语感培养 篇9

那么, 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感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在体验生活中培养语感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要求语感的敏锐, 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 而应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 “单靠翻查字典, 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 只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 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滴积聚起来, 积累的越多, 了解越真切”。如朱自清笔下的“春”只有他才“真正感受过”。但中学生有不同程度地有过对春盼望、春来的欢欣, 有过对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的回味, 无疑是学习《春》所不可缺少的经验基础。由此, 敏锐的语感是和对生活敏锐的感受密切联系在一起。所以, 要培养学生的语感, 就要求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 接触到客观事物要养成思考的习惯, 光思考还不行, 还应注意, 将之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碰到好词好句, 无论是书本上看到的, 还是从人家口里听到的, 都要仔细揣摩一番, 考究一番, 长此以往, 就可以提高对语言的敏感。

二、在朗读中培养语感

朗读是培养语感的主要途径, 语感必须以充分的“读”为前提, 古人说:“书读百遍, 其义自现”。朗读可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增进文字的鉴赏力。那些优美的诗词, 抒情的文章, 往往通过反复朗读, 体验出文中美味, 使学生充满感情。而学生富有感情的朗读本身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的表现。因此, 在教学中要重视朗读, 使学生产生语言直觉。这当中, 教师强烈敏锐的语感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对学生具有示范性, 所以教师的语言, 无论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 应力求做到准确、简练、形象、生动, 有节奏、有美感, 这是养成学生良好语感的一个重要因素。

1.在朗读教学中, 要善于循序渐进, 逐层提出要求, 学生的朗读语感也才能逐渐增强。例如, 学习《济南的冬天》, 可以提出以下阅读要求: (1) 听师配乐范读, 整体感知课文。 (2) 学生自由朗读, 说自己理解的话。 (3) 品味自己欣赏的语句, 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4) 演习朗读, 说自己创造的话。通过以上要求, 并与学生说话结合, 让学生的语感逐层加深, 对文章有了更深的理解, 从而创造出美好的语感氛围。

2.指导学生反复朗读, 并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作者的情感之中去, 如教《黄河颂》 (光未然) 一文中, 导入可播放黄河钢琴奏曲, 大屏幕上自动打出黄河的图片, 老师解说黄河的气势、历史的作用, 及诗人写作背景。在有感情地配乐示范朗诵之后, 让学生自由读, 要求他们把自己想象成来到黄河岸边的诗人, 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诗人的情感之中去。

3.选择有效的朗读方法去训练。既然朗读是培养语感的主要途径, 作为教师就应该加强训练学生朗读, 用有效的方法去训练学生, 如发挥教师朗读的示范作用, 让学生在教师范读中体会文章的意境, 涌起朗读的欲望。又如注重朗读方式的多样化:对于那种感情稍含蓄的, 教师可以放录音, 让学生跟着磁带一起小声读;对于那种充满对话的文学作品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 分角色朗读, 也可表演;对那些感情特别强烈, 很有感染力的文章, 可以选择让全班齐读。再如, 指导学生学会自由品读, 让学生在不受任何限制, 自由支配,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 在读中品味语言, 享受其中的乐趣。

另外, 在中学语文教科书上选取了大量中外名篇, 文章语言优美。对于这些文章, 学生应该平时多揣摩文章语气、感情是如何变化的, 借鉴文章精华, 多多背诵优美的文章, 因为没有背诵, 就没有积累;没有积累, 就没有素材;没有素材难有语感沉淀。积累多了, 便会有敏锐的语感, 所以也要提倡多背诵, 并且要讲究背诵的方法, 在“品”中去背, 背多了, 就可以信手拈来, 运用自如。

三、启发学生联想和想象

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语感教学需要大量形象思维的参与, 形象思维能力是语言感受能力的重要成分, 因而在教学中对联想和想象应予以足够重视。如, 我们读到《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的诗句, 就会立刻借助想象和联想展示景象, 仿佛看到了疾风席卷大地的情景和大雪纷飞随风飘舞的情状, 又仿佛听到了激荡于耳际的狂风的怒吼声, 这是一幅多么壮丽的境界。又如学习《敕勒歌》时, 随着老师对“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诗句的讲解, 学生头脑中就会浮现出大草原辽阔、壮美和牛羊成群的画面。从而会加深对这首诗的理解, 激发起对草原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向往。这些感受是通过联想、想象而产生的, 正因为有了丰富活跃的想象与联想的参与, 语感就越显具体、生动、真切。

四、在应用中强化语感

语感的培养除了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之外, 还可以在课后练习及课外活动中加以培养。

练习可以采用抄写、仿写、改写、积累等方式转化语感。抄写是让学生把精彩的段落、优秀篇章照抄下来, 目的是使学生积累知识和写作素材, 培养语感, 增强鉴别力;仿写是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语言应用能力的有效训练方法, 它对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尤其对那些毫无写作兴趣的学生, 仿写是他们写作的引路人, 改写是让学生把一个好的段落或一篇优秀的作品, 在反复阅读反复领会的前提下, 或局部或整体地按另外的立意, 别样的结构或体裁改写。通过“三写”不仅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而且也会促进客观语言向主观语言的转化。

课外活动可开展口述新闻或社会焦点问题, 既训练学生听说的能力, 又开阔学生的视野;开辩论会来培养听说的习惯及思维的能力等等。通过丰富的课外活动, 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能强化语感。

这样, 语感在有效的阅读中得到培养、提高, 并能顺利地向写作迁移, 这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当然, 听、说、读、写训练是语文科特有的教学内容, 语文教学必须集中力量搞好听、说、读、写的训练, 才能真正落实“双基”教学的任务, 才能真正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感素质, 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感技能。

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语感的方法还有很多, 例如揣摩句式变换, 读写结合……教师要因人而异, 根据学生不同情况, 选择合适的方法培养其语感, 学生也应根据教师指导, 加强语感的培养, 提高学习语文的效率。

摘要: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感, 语感的强弱直接体现学生阅读文章和体会思想感情的能力, 反映学生的语文修养。本人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 对语文教学的语感培养进行了大胆的尝试,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语文教学,语感培养,培养方法

参考文献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语感培养 篇10

所谓语感就是指人对语言文字敏锐而丰富的感受, 它作为感知语言的一种能力, 是语文素养的基本要素。语感的培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加强小学生的语感训练, 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还有助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作文能力的提高, 叶圣陶老先生很早就指出语言文字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因此, 加强语言教学, 就要特别重视对学生语感的培养。

一、在朗读中培养语感

朗读是眼、手、口、耳、脑多个感官协调活动的过程, 朗读时那抑扬顿挫的语音、错落有致的节奏与奇特严谨的结构能将人带入一个美妙的境界。有效的朗读训练, 必须同思维活动紧密结合起来, 特别是要同想象紧密地结合起来, 才能诱发学生的语感, 使课文内容自然而然地浸润学生的内心, 从而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 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如《观潮》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只见白浪翻滚, 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 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 其中“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等句子如不运用形象思维, 便不会感受到大潮的雄伟、壮观。教学中, 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手段, 如播放录像、展示课件等激发学生的想象, 增强学生对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的感性认识, 然后要求学生对整段文字进行反复的有感情的朗读, 使学生置身其中, 感受大潮的雄伟、壮观,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培养学生的语感。

二、在品析词句中深化语感

叶圣陶先生讲到语感训练时曾说:“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 单靠查字典是不够的, 必须引导学生推敲、揣摩、细细品味。”只有这样, 学生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理解。古人讲“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观文者批文以入情”, 意思是说作者是有了情思而发为文辞, 读者却是先看了文辞再体味到作者的情感。情感是一篇文章的主线, 训练学生的语感, 要把语言的品析与情感体味联系起来, 使学生透过语言文字感受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如教学《第一场雪》的“雪后美景”这一部分时, 笔者首先要求学生边读边画出描写雪后美景的词和句子, 学生很快找出“粉妆玉砌”这个形容雪后白茫茫的世界的词, 再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对这个词的理解, 他们不但说出了本义, 而且说出了这个词在课文中的意思, 还能用“白茫茫”、“晶莹透亮”等词来描述雪后美景。接着笔者又让学生对比着朗读“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银条儿”、“松树和柏树上则挂满了雪球儿”这两句, 学生很快体会到“毛茸茸、亮晶晶、蓬松松、沉甸甸”这些叠词描绘出了雪后景色的美丽形态和灿烂夺目的光彩, 说明他们对课文内容已有理性认识, 这样教师在指导朗读时就能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 从而能很好地引领学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境界。

三、在实践中活化语感

“要能游泳, 必须下水”, 学生在阅读中获得语感, 必须在语言实践中加以运用才能使语感不断强化。

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篇11

(一)自悟语感

教师凭借学生已有语感水平,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感悟难度适宜的课文内容,自悟自得。

儿童对于课文中的信息,在记忆贮存中找到与它相似的信息组块以后,进行匹配与识别,从而理解了这部分内容,这种匹配与识别就是凭借语感进行的。在读书时,让学生联系过去相似的生活经验,通过想象与联想,将课文中的文字符号转化为生动、可感的画面,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计划地把难度适宜的课文,放手让学生自读、多读、自悟,在头脑中再现语言文字表述的图像、情景,从而达到对课文直觉感悟的目的。

例如:我们在教学《小猫种鱼》这篇课文时,注重让学生自己去自悟语感。在初读课文阶段,教师通过有感情地范读课文和学生自读课文,让学生初步领悟课文的大概内容:农民春种秋收,春种一粒种子,秋天就能收到很多粮食。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因为小猫最爱吃鱼,它也想收到很多鱼,于是就去種鱼。在悟读阶段,让学生抓住关键性的问题联系上下文来感悟。首先让学生提出不理解的问题,如有的学生提出:小猫能不能收到鱼?为什么?他错在哪里?让学生自读自悟,然后再进行讨论。学生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想象和联想,从而得到结论:鱼种在地里会烂掉,小猫是收不到鱼的。鱼儿离不开水,鱼的生活环境与庄稼不同。违背了客观规律是会做傻事的。从而让学生悟出小猫从农民种玉米、种花生收获很多而得出无论种什么都会有收获的推理方法是错误的。

(二)导悟语感

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课文,学生感到较新奇、陌生的内容,可利用形象刺激。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实物形象、动作形象和言语形象的刺激,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左右脑协同运用,处理并储存信息,利用直觉形象思维的帮助去感悟课文内容。在输出信息的过程中必须借助语感进行情景表述,凭借语感进行修正。在内化的同时,迁移运用语感,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直觉思维和顿悟思维。

例如:我们在教学第五册《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由于小兴安岭在祖国的东北方,我们几乎无一人到过那里,因此,学生对于小兴安岭的美丽难于理解。我们在教学时,主要借助于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再现小兴安岭如诗如画的风景,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直观的映象。我们先让学生听配乐录音,初步感知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在学生自读课文时,教师利用音像资料,让学生结合画面去读课文,在头脑中形成直观的画面。在教学“春天”一段时,先让学生通过看画面读课文,知道这段描写了树木、积雪、小溪、小鹿、原木等景物。在熟读课文阶段,让学生抓住描写景物特点的语句进行精读感悟。例如:树木长出新枝绿叶,写出小鹿可爱姿态的拟人句,原木像舰队在前进的比喻句……学生在感悟出小兴安岭春天生机勃勃的自然美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后,再用自豪的语气去诵读。夏、秋、冬三部分内容引导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去感悟。

(三)迁移表达

迁移表达就是让学生运用在课文中感悟到的表达方法、写作方法进行一些口语和书面写作方面的训练,使学生的语言感知力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在二年级教学时,我们除了对学生进行一些说话、写话训练以外,还设计了一些创设情境交谈、猜谜语、讲故事、编演课本剧等,让学生在应用中不断提高语言感知力。

在三年级教学时,除了让学生间周一次作文以外,我们还设计了一系列创设情境谈话、围绕一个主题演讲辩论、编演课本剧、答记者问、讲故事、演短剧等多种多样的训练形式。作文时,要求学生能凭语感自行修改。

例如:在口语训练方面,在教学二年级时,针对班上一些学生迷恋电视节目,而把学习抛在脑后的实际情况,我们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了一次辩论会,让学生各抒己见。辩论会的中心议题是:“看电视会不会影响学习。”正反方辩论,最后得出结论。

正方:适当看电视对学生有益处,如看一些有益的“少儿节目”和“动物世界”等,可以增长一些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生活方面的知识。

反方:长时间看电视耽误学习、浪费时间,而且影响健康。最后统一认识:适时适量看一些有益的电视节目,不仅不会影响学习,而且可以学到一些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 篇12

一、在语言积累中培养语感

从语言学习的角度看,当代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认为,人类有一种“语言习得机制”,它存在于人脑中,来自遗传而又为人类所独有。个体通过接触言语材料,以一种我们至今还难以解释清楚的语言学习能力演绎出复杂的语言规律并据此去运用语言,尤其是母语的口语学习更是如此。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种有用的母语学习机制,让学生广泛接触并积累言语材料,凭借记忆的检索功能形成直觉思维,在语言积累中培养良好的语感。

第一、引导学生在课内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在现今的语文课堂上学生的琅琅读书声少,烦琐的理性分析多,陷入了思而不读的怪圈。对文章形式的分析可谓具体详尽,而学完后文章内容却没有几篇能够入心入骨。形式上的条分缕析,使学生失去了一份在诵读中唤起生活经验,引发联想和想象的读书之乐。我们使用的教材中的课文都是一些语言生动、形象,有着丰富情感的优美范文。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得多了,自然就理解了内容,其中的优美语句也就在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话作文便能信手拈来,为我所用。 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加强语言的实际运用,帮助学生积累语言。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实践,在实践中加强理解,形成能力。

第二、引导学生在课外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数量是有限的,远远达不到 《新课程标准》 中要求的阅读量,因此教师要结合本校本班的实际,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阅读水平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我认为首先可以选择和教材配套的资料,这些资料与学生的日常学习联系紧密便于迁移自学。其次可以根据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要求每个人订阅一种或多种课外读物并组织学生交换阅读。

二、在语言训练中培养语感

(一)激发情感,突出语感

现行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和编排的,注意到知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有着生动活泼的语气、节奏、句式、格调,蕴含着作者的情感意旨。因此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的情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情趣教学,引导探究”,培养学生的美育素质,挖掘教材的内在潜力,对知识信息进行吸呐、消化、更新,形成属于学生自己的新知识。教师运用良好的教学机制,调节和控制学生的学习情绪,激起他们对学习的需求,使他们在热情、生动、活泼的情绪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用健康的意境催化冷漠的知识,充分开展创造性思维,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对知识获得的成功感和对未来知识的期盼,实现教与学的完美结合。

(二) 理解词句,启迪语感

语感分析就是让学生在语感实践中,就语言材料的内容、形式和感受过程本身,以理性的方式作出分析判断,“分析语言的语境意义(或隐含意义),分析语言的使用”, (叶圣陶) 语感的会意性特征决定了人们要求获得语感,需要对语言材料进行反复揣摩、品味,从而具有认知上的会意能力。美学老人朱光潜也说:“把数量不多的好诗文熟读成诵,反复吟咏,仔细揣摩,不但要弄懂每字每句的确切意义,还要推敲出全篇的气势脉络和声音节奏,使它沉浸到自己的心胸和筋网里,等到自己动笔时,于无意中支配自己的思路和气势。”朱老先生这段精辟的描述,便是朗读、揣摩的实质。

(三) 感情朗读,训练语感

上一篇:神东煤炭公司论文下一篇:求职者的语言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