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感语文教学

2024-06-19

语感语文教学(共12篇)

语感语文教学 篇1

所谓语感, 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语感敏锐的人, 能对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义和情味作较深刻的理解和感受。《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 注重情感体验, 有较为丰富的积累, 形成良好的语感。”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明确指出过:“语言文字的训练, 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

1 自读, 养成习惯, 感悟语感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因此, 阅读教学要让学生有充分的阅读实践, 也就是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自由朗读。

首先, 要让学生把课文中语句读顺。小学生, 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 由于识字尚少, 在阅读语言材料时要把相当多的精力集中在字音的拼读上, 对词义和句意的理解较差, 朗读起来字句不通顺, 语气平淡, 甚至语不成调, 句不连贯。这时就要让学生依靠汉语拼音辅助自读, 把课文读通读顺。

学生把课文读通顺后, 要让学生自由地朗读, 朗读是语感培养过程中最有效的言语实践方式。古人早有“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之说, 自由地朗读, 能让学生在阅读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获得语感, 是我国传统培养语感的方法。最后还要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反复地读文章, 并且在读书的过程中做到出于口, 入于耳, 并了然在心, 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语感。

2 品读, 启迪思维, 领悟语感

根据个人理解不同, 应启发学生在阅读时有自己个性化的理解及行为。可以指导学生从语言运用的角度, 抓住课文中关键、重点的词句, 运用各种方法, 结合语境细心品味, 从中领悟语感, 启迪学生的思维。如教学《荷花》这一课时, 我就是抓住“冒”、“挨挨挤挤”、“翩翩起舞”等词语, 让学生闭上眼睛, 随着朗读的内容展开想象, 品赏这段文字的情味。

在培养学生品读的过程中, 指导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是非常有必要的, 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便注意在读书时的圈、点、批、画。 (圈, 圈出不会的字词;点, 点出重点词句;批, 做好批语, 加上自己的理解;画, 画出不理解的、有疑问的地方。) 如著名特级教师支玉恒教《第一场雪》时安排了三遍读:第一遍读, 整体感知, 了解大意 (即圈、画) ;第二遍读, 理解内容 (即点、批) ;第三遍读, 让学生吟诵揣摩, 通过对朗读中轻重缓急、虚实浓淡的体会来紧抠语言文字。支老师要求把这场雪“读得很大很大”, 把山村冬夜“读得很静很静”, 把雪景“读得很美很美”, 学生在读中真正领悟了语感。

在学生朗读时, 教师还应培养学生良好的边读边思的习惯。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意思是读者应沉浸在文章中, 深入品味、细细推敲, 领会作者巧妙的文字运用, 感悟深层次的意蕴, 体会作者的感情, 既读也思, 使读者由感性直觉步入理性直觉, 夏丐尊先生曾说过:“在语感敏锐的心里, ‘赤’不但解作红色, ‘夜’不但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解作种种菜的地方, ‘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这样深刻、理性、敏锐的读感就是在反复的阅读品味中形成的。

3 美读、享受、语感

朗读可以使语言变得美妙, 而美读是朗读的外在表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美读不仅仅可以使儿童的心灵得到滋润, 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智慧。笔者认为, 美读是一种欣赏性的读, 让学生通过朗读, 跟着语感和作者的意境走到一起, 并且表达出感悟到的思想感情。这就要求朗读时, 要读得抑扬顿挫, 有快有慢, 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激昂处还他个激昂, 委婉处还他个委婉”, 在美读时并陶醉于作品的美好内容与意境之中, 与作者同感以期达到心灵相通, 情感共鸣。为了激发学生美读的兴趣, 在教学中可以安排几种美读的形式, 例如:个别读、齐读、赛读、引读、小组读……让学生在读中享受了审美乐趣。

4 背诵, 熏陶情趣, 积累语感

语感能力的培养, 须注重语言积累, 没有积累, 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语文学习是很难做到一蹴而就的, 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因此对学生语感的培养, 须注重语言的积累。古往今来有成就的名人和伟人都十分重视语言的积累。文豪巴金说:“我背诵得较熟的几部书中间有一部《古文观之》……读多了, 读熟了, 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 也就慢慢体会到它们的好处……”毛泽东在长沙读书时能默写《韩昌黎全集》;茅盾能背诵《红楼梦》等等。足可以领悟到大师们的语言能力之所以高超, 与他们的语言积累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背诵过程中, 学生经历了审美体验, 受到了情感及文化的熏陶。因此, 背诵是一种体验的过程、感悟的过程和接受熏陶的过程。我们语文的学习过程, 必须与坚定不移地坚持背诵和积累语感紧密结合。

5 演读, 加深理解, 升华语感

以境生情, 以情生境, 使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置身于课文的情境之中, 设身处地充当课文中的角色, 让学生的语感能力不由自主地得到训练和培养。在学习一篇课文时, 当学生的情感与作者发生共鸣时, 课文就容易被理解;当学生入情、入境、入文、入戏, 角色移位之后, 学生便是在与老师分享自己学习的乐趣。如在《小伙伴》的教学中, 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 进行角色移位, 学生在轻松地理解课文的同时, 其接受知识的乐趣不自觉地融化在自己优美的、抑扬顿挫的演读中。

让学生表演课本中的剧情, 得到的不仅仅是对课文字面的理解, 还有其他方面的:在这之中, 很多方面得到了锻炼, 不仅表现欲被激发了, 学生在演读中加深了理解, 接受了乐趣, 并升华了语感。

6 延读, 提高能力, 运用语感

课后组织学生书面写作活动, 使学生在实际运用中, 进一步感悟语言的妙用, 把握住语言的精髓, 使课文思想升华, 提高学生的自身感悟。如:《风筝》, 在教学之后, 让每位学生回忆多姿多彩的童年生活, 先跟老师同学们说一说, 然后将这些童年的趣事记下来。课堂上, 学生兴高采烈地述说着、微笑着并分享着自己的童年, 甚至在下课后, 浮现在脸上的童真还意犹未尽。让学生课后写自己曾经做过的、熟悉的或观察到的、自己发现的, 也就是生活之中的所见所闻, 写出自己的所思所想, 其语感即得以运用。

综上所述, 语文课离开语言, 离开读, 就失去了语文的灵魂。这正如叶圣陶先生评论的:“阅读教学总得读。”张田若先生也曾经建议:“阅读教学, 第一是读, 第二是读, 第三还是读。”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是课文内容理解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 学生便很容易地体会了文章的思想感情, 从而使得学生的语感自然而然地提高。培养学生的语感, 听、说、读、写这四个方面是前提, 在此前提下, 如果训练学生具备良好的语感, 就能使得学生更好地掌握听、说、读、写这四方面的基本能力, 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摘要:语感, 是对语言文字的感知能力, 是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基础, 也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乐趣之源。本文从自读、品读、美读、背诵、演读和延读六个方面, 对小学生语感的培养与升华进行了逐一性、系统性和综合性的分析, 并结合笔者二十几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进行举例, 分析如何在“读”中培养语感。

关键词:语感,阅读,体验,感悟

语感语文教学 篇2

但语感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更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也正因为如此,在讲究高效率、快节奏的今天,语感能力的培养越来越不被人们重视。

首先,语感的培养需要多读书,多品味,揣摩比较,才能不断提高欣赏感受能力。但现在学生读书少已是不争的事实。因为没有时间,有点时间还得赶紧做理化题,做英语题,还得上各种辅导班。即使是课文,也是学生读一遍,老师就匆匆讲解,学生根本来不及品味文中精彩的语言。常常是课文讲完了,后面提到这一课,有些同学还不知道是什么内容。

语感的培养还需要多朗诵,这也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但学生几乎没有时间朗诵,只有时间来背诵考试说明中需要背诵的内容,主要是古诗文,范围也太窄了些。记得我们上学的时候,印象中也没有那么多的古文要背,于是就朗读课文,反复地读,不知不觉就背过了。后来写作文,不自觉地就会想起文中优美的段落、词句,有时还会引用上几句。多年以后想起某篇课文,很多句子还能背出来,甚至还能评判他用得是否恰当。

还要多听,听时政新闻,听电视散文展播。听得多了,那些好词好句就在你头脑中安了家,使用起来就会驾轻就熟,可是现在学生大多住校,学校不组织学生去看,他们根本没有机会接触新闻中的词汇,偶尔回一次家,就如同被囚禁了很久刚刚释放一般,疯狂地玩电脑。所以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在做语文题的时候,尤其是修改病句的时候,你一眼能看出毛病的句子,他们却以为正确,有时我也觉得很为难,讲不出为什么。这就是语感在起作用。

遇到这种情况,我经常会想,我们的教育方式是不是有问题,是不是有些舍本逐末。还拿修改病句来说,如果让孩子们从小就多读书,多朗诵,多品味比较,有了较强的语感能力,他们出病句的机会就会减少,也就能够比较准确地修改句子。可许多老师不舍得花时间让孩子们读不在考试范围之内的书,却舍得花大力气让他们背诵那些所谓专家教授总结出来的“秘笈”,诸如“成分残缺、搭配不当、不合逻辑、误用关联词……”背诵半天,许多同学因为缺乏语感,仍常常会“把聋子治成哑巴,把好人治成偏瘫”。

作文同样如此,谁都知道读书对于写作的重要性,“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的多了,积累多了,语感能力增强了,写作自然就会水到渠成。可有的老师却把本该用于读书的时间让学生看作文指导,煞费苦心给学生总结如何写出吸引老师的开头和结尾,如何以一个作文套子应付万变的作文题。结果学生因为语言贫乏,内容空洞,用这样的套子写出来的作文就成了“两张皮”,如同一个相貌奇丑又肮脏不堪的人穿了件华丽的衣裳,是那么不协调。

语感——语文教学之匙 篇3

王尚文教授在《语感论》中对“语感”的作用有过这样一番描述:“假如你来测试一个学生的语感能力,如果一篇文章只让他读一遍,就能简洁地说出其主要内容;或让他听一遍故事,就能一下子听出其中的奥妙;或让他听两个人之间的争辩,能迅速地分辨出谁是谁非,并正确地说出自己的观点,那么,这个人的语感能力就算是强的。”

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清楚一个问题,即语感具有两个基本要素:一是对语言敏锐的感受能力,二是能熟练地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那么如何在学生现有阅读面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语感呢?

一、多听多读

听和读是培养语感的基础和关键。

听,在教学过程中受到一些客观因素的限制,往往容易被大多数语文教学者忽略,事实上有选择地让学生听一些优美的语段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是很有帮助的。耳听为聪,一篇优美的文章,让学生多听几遍一些名家的范读,充分去感受语言的节奏美、韵律美和字里行间所蕴涵的内在美,久而久之,感悟语言美的能力就可以得到明显的提升。

读,其实也就是读给自己听,是培养语感的主要途径。言为心声,阅读不是单向输入,而是心灵的对话和交融。平日许多零星、散乱的生活体验,并不自觉,但在阅读中往往会被文本的言语所唤醒,凝聚起来,进而燃烧起来,把人带进一个全新的精神境界。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古诗文和散文,一定要让学生反复读,“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二、吟咏背诵

吟咏背诵是一种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古人有个不二法门,就是熟读名文,读着读着,自己领悟。长期以来,不少人在采用这种方法时,往往强调背诵,忽视吟咏,结果是吟诵变成了有口无心的机械读背,致使学生常常感到乏味,甚至把读书看成了一种负担,效果当然是不好的。其实,提供一定数量的、语言规范的、文质兼美的语感训练实例材料,供学生吟咏背诵,是一种十分有效的语感训练法。不过,在指导学生吟诵时,一定要要求学生注意声调的抑扬,节奏的快慢、语气的缓急,注意感受文词的优美,体味语句的内涵,领悟文章的旨趣。这样,学生才会规仿其声调,玩索其语气,寻绎其意味,产生读而有味,读而致乐之感,久而久之,吟诵的内容多了,语言的积累就越来越多,语言的体验就越来越深,语感能力也就会越来越强,每到用时,便能厚积薄发,其感悟的直接性、爆发性,反馈的应激性、速效性就能表现得较为敏捷。

由此看来,吟咏背诵为培养语感的一种有效方法,特别有助于打好学生语感能力的基础。

三、思辨分析

如果说吟咏背诵是一种固基型的语感能力培养方法,主要属于感性层面,那么“思辨分析”便是一种升华型的语感能力培养方法,主要属于理性层面了。为什么?因为人对于语言信号光有一定量的积累,光有对词义、句义、文义的体味,还仅仅是对语言信号浅表层面的认知和理解,单有这种认知和理解,即使有时对语言的感悟和反馈也能表现得迅捷和敏锐,但由于缺乏对于语言信号的深入的思辨和内化过程,往往容易流于浅薄和浮泛,缺乏准确性和深刻性,因此,要培养深层次的语感能力,还必须采用思辨分析法。

在具体操作上,作为语文教师,要摒弃流行较广的语言知识、语文知识和文章构成一类的机械讲析方法,而从所提供的语感训练实例材料本身出发,通过对语言的增删、调换去质疑、分析和研讨,激发学生的思辨欲望,发掘语言信号的隐含意义和文章的内在意蕴,寻觅语言信号的言外之意和文章的弦外之音,提炼语言信号的要点难点和文章的主旨所在,进而引导学生循文辨理,内化吸收,或者激励学生追根探源,推陈出新。总而言之,语文教师要設法把教学过程变为思辨的过程,变为研讨的过程,变为创新的过程。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对语言信号的感悟和反馈能力,亦即语感能力就能不断地变浅薄为深刻,变浮泛为缜密。因此,思辨分析法是一种推动学生语感能力向着理性方向升华的有效方法。

四、情境陶冶

文学即人学,文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如实地反映生活。语文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所以,教师在进行语感训练教学时有意识地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来创设情境,制造意境,把间接的生活经验和语感教学沟通起来,或是通过自己语言的渲染和描绘,唤起学生对现实生活的联想和想象;或是借助挂图、实物等教具,给学生以直感,勾起学生对现实生活的回忆和遐思;或是运用多媒体的教学课件,展现现实生活的某些场景,激起学生身临其境般的真切感、亲切感。如《变形记》的教学,可以让学生静静地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变成一只甲虫的感受。总之,有了这些创设的情境,制造的意境,学生便有了将现实生活和语感养成联系起来的条件和可能,其语感能力的训练便有了生活的基础,对语言信号的感悟和反馈的程度和水平便可赖以提高和发展。

语感语文教学 篇4

一、在学习中诵读品味, 让语文更有语文味

1. 诵读。

“操千曲而后晓声, 观千剑而后识器”, 无意识“不自觉”的掌握变成有意识“自觉”的学习。教师劳累不已得咬文嚼字, 把文章分析得支离破碎、枯燥乏味, 把学生弄得一头雾水、莫名其妙。这样得不偿失, 还不如让学生多朗读更务实。即使是一些老师精心构思安排、师生交流热烈、活动热闹的公开课, 是否缺了那么点语文味?

其实中国古代教学很重视朗读, 蒙学“三百千”、“四书五经”、文学理论、诸子百家、史书传记、只是读背, 反反复复, 颠来倒去, 滚瓜烂熟。这种教学注重语感的培养, 不管是文学修为、为人处世、世间道理, 统统都靠读背获得。

2. 赏读。

叶圣陶先生说过:“文艺作品往往不是倾倒筐地说的, 说出来的只是一部分罢了, 还有一部分所谓言外之意, 弦外之音, 没有说出来, 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 才能够领会它。如果拘泥于有迹象的文字, 而抛弃了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至多只能够鉴赏一半, 有时连一半也鉴赏不到, 因为那没有说出来的一部分反而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教师教学、课堂书本只是一种渠道, 一种促进手段, 生活才最终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实践空间。重视学生的感受注重情境的创设。反复朗读, 语感会在无意识间通过语音、字形表现语意, 同时又在表达内容的基础上“唤醒”学生。在学习屠格涅夫《蔚蓝的王国》中, 朗读时必不可少的, 更要引导学生注意去体验感受形象。不仅要知道各种修辞手法的好处, 更要多给学生时间去感受:闭上眼睛去聆听去联想想象。“你去过海边吗?你印象中的大海是什么样的?”在优美的音乐中细细回味。在分析“随同花儿和鸟儿一起飘来一阵甜滋滋的声音……”中问问同学:“你作文中什么时候会用到这个词:甜滋滋?”不必点出“通感”这个对初中生难度较大的修辞, 而是让学生自己把生活中的感受调动起来, 加以引申, 做实做细。同学们切切实实的感受有了深刻的体会。

语感更多的是对语言形式的对错敏感, 而言语内容上的深入理解就必须靠具有专业知识、加上理性思考过程的头脑来判断了———要想再进一步深入地了解言语带来的深层含义, 就必须依靠思维获得, 语感的理解终究是带有局限性的。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只学习, 不思考, 是学不到知识的;只思考, 不学习, 就会更糊涂, 只有把“学”与“思”结合起来, 才能获得真知灼见。

课程改革以来, 重素质教育, 似乎把语文基础知识部分淡化了。但字词、语法、逻辑等基础知识如同参天大树的根本, 怎么能忽视?浩瀚大海也需要冰川溪流的汇聚。理性分析为深入地整体地理解一篇文章的旨趣所必需, 解疑、析难、归纳、总结等在教学中多则无益, 但是必不可少的。仔细玩味作品中词语的妙用、音调的协调、句式句型的奇妙变换, 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进行理性的分析, 不断形成和巩固学生的语感。教学效果才有保证。

3. 品读。

以课内的实例和理论指导课外阅读的积累, 滴水穿石, 有效广泛的阅读培养语感。但很多同学反映, 爱看课外书, 可是看课外书没有什么立竿见影的效果。其实有些文章不是看上一遍两遍就能有所得的。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 进行有效阅读, 才能逐渐积累语感。

4. 写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欣赏文学作品, 能有自己的情感体现, 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 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 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不仅读后留点时间给学生回味, 而且要把转瞬即逝的语感固定下来, 巩固和积累。或者小组讨论, 或者写作生化, 给学生消化吸收的空间。

二、在生活中感受, 让生活更加美好

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性质相比有种特殊性, 这就是它与人类语言的密不可分。叶圣陶先生说过“要求语感的敏锐, 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 而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 “单靠翻查字典, 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 惟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 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点积累起来, 积聚的越多, 了解越见深刻”。读《甜甜的泥土》这篇文章, 有一位学生感同身受 (处在离异家庭的她平时内向沉默) , 在老师的启发中泪流满面, 引起强烈共鸣。涉世不深, 还没有什么人生阅历的学生读来, 不可能有刻骨铭心的感受。只有她, 能够在娓娓道来的文字中看到自己的生活。更多的同学则只知道索取爱, 不知道付出。如果多给学生点时间让学生自己去体验感受自己身边的无处不在的广博的大地之爱, 我想读完这篇课文, 很多同学都能打开心房, 在人生的道路上战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关爱他人, 勇敢地走下去。

反思语文语感教学法 篇5

我试图在教学中进行语文语感教学法,现在我该好好反思反思了。

把语文课上到学生灵魂深处去,就要让学生从灵魂深处学语文,唤醒学生的生活积累和情感积淀,途径就是语感教学,有了语感就有了感悟,有了语感就有了触动,有了语感就有了共鸣,有了语感就有了进入灵魂深处的记忆,这记忆又会产生语感进而丰富语感,语感教学就是这样一个生生不息的循环,也就是在这样的循环中完成了语文教学的使命,培养了全面发展的人才,正如苏联教育家达尼洛夫所说“本族语本身包含着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的最大可能性”。

什么是语感?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文的锐敏的感觉。”吕叔湘先生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马克思说:“人不仅通过思维,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任何一个对象对我的意义都以我的感觉所及的程度为限”。语言当然 也不例外。特别是汉语,它“偏重心理,略于形式”(黎锦熙语),与西洋的“法治”的语言不同,是一种“人治”的语言(王力语),就更不能完全依赖有关“形式”的知识,而必须特别重视言语主体的心理因素,主要就是语感。

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含义、正误、情味等自动而又迅速地作出判断,对语文现象敏锐感知和迅速领悟的一种能力,是对语言文字从语表到语里、从形式到内容,包括文感、象感、意感和情感等的一种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是衡量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志。语感能力不强,学习和运用语言就会费时费力,甚至词不达意。

文感,即从语言文字入手,全面感知文章的外在形式,包括语音感、语法感、语气感、语体感、畅达感、分寸感等,由字而词,由词而句,由句而段,由段而篇,感知文章的思路、结构、写作特点、表达方式、风格神韵等。

象感, 即在感知语言文字的同时,感知文章的材料,即组成文章基本内容的人、事、景、物、情、理等六个方面的具体、实际的材料,感知通过语言文字描述、勾勒、反映的种种生活现象。

意感, 即明了语言文字的意义,语表意义和语里意义,以及用语言文字组合起来的“象”的意义,包括意蕴感、道德感、理智感等。

情感,指作者流露或渗透在语言文字中的思想感情、理想抱负、情操气质、人格品德等,包括情趣感、情味感、审美感等。语感最突出的一个特征是直觉性,即表现出思维过程与结果的直接性,它是对语言的一种下意识的本能反应,超越、省略了中间的分析、推断和验证的具体环节,在一刹那之间就能自然而然地识别和理解别人的言语, “知其义,究其义蕴”,包括表层意义和深层意义中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景外之景、象外之象、韵外之旨,并能熟练地创造与生成新的言语。正缘以此,语言大师萨亚尔说,语言是“千千万万个人的直觉的总结”。

语感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训练语感除了教师的点拨、解惑、讲解外,主要靠学生自己在教师的指导下实践。“训练”,一端是教师的“指导”——“训”,一端是学生的“实践”——“练”;训而练之,练而训之,螺旋式地循环往复,强化语言的习得机制,积累语言的种种表象材料,最终建立一种正确的语言习惯、一种敏锐的语言直觉。

(一)让学生到图书馆去,到阅读室去,到大大小小的书店去。让他们课上学读书,课外爱读书,会读书,扩大学生阅读面,做好读书笔记,使语感的培养得到延伸和实践。

周作人先生在《我学国文的经验》中说:“我的国文都是看小说来的。”一个“看”字正说出语感培养的重要作用。“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一个人如果没有贮存一定的语言材料,不可能出口成章,下笔成文。引导学生学好教材的语言外,重视阅读课外书刊,搜集各个领域的材料,根据自己兴趣爱好做各种形式的读书笔记。如概括文章的内容,梳理文章的思路,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写自己阅读的感想等,可长可短,形式不拘,兴致所至,即时书写。学生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积累大量资料,提高了分析能力,作文时就可厚积薄发了。

(二)情感经验的积累与丰富,是生成文学语感的催化剂。叶圣陶说得好:“如果单靠翻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到的一点一点积聚起来,积聚得越多,了解就越深切。”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殊的反映方式,是主体对待客体态度的体验,这样可以形成人脑的记忆内容,即情感记忆,情感记忆不断丰富。毋庸置疑,一个情感体验深刻的人,他对社会生活的感知也是深刻的,他所采撷的生活表象也必然体现他的情感价值取向的。正是从这一点出发,有人说:“艺术品就是„情感生活‟在空间、时间或诗中的投影”(苏姆·朗格《艺术问题》)情憾经验构成了“生活经验”的一部分,是文学语感的有机组成部分。

另一方面,当阅读主体凭借自己的情感图式同客体产生情感共鸣时,这其中也就包含了主体对客体作出的情感价值判断,而情感的价值判断又受到主 体的世界观、思想方式、个人品格气质诸多因素的制约,因此,情感判断中必然有理性思维的积淀。例如,阅读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最后一句:“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阅读主体只有在了解了词人此时的际遇并对词人的遭遇深表同情才可能深入地体悟、判断这一“梦”,一“酹”中的情感内涵;其中有倍受压抑的激愤与苦闷,有徒伤老大的无奈,有报国无门的自伤自怜,有遭受打击后的消沉悲哀,更有几分超脱与旷达。如此深厚的情感容,仅靠译“语”成“象”是无法体味得到的,没有情感经验的催化,没有情感判断的渗入,也是难以感受净尽的。

(三)适当运用渲染语为语感的培养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于漪老师讲到他教学成功的奥秘时曾说:“首先,一个教师要让教材中的情感,来点燃起自己的情感之火,然后,再用自己的情感之火,去燃起整个班上数十颗心灵的情感的火焰。”这说明,运用激励渲染,有助于教学和教育。渲染语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设计和运用的用以渲染课堂情绪,激活学生学习情感的简语。优秀的渲染语富于简洁性、针对性、感染性、鼓动性和时效性。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根据学情科学设计和巧妙运用这一语言手法,为教学服务,是教师的基本功。一两句简语,工整、明快、严谨,激励渲染的力量非常强,可充分适应学生的兴趣需要调动集体情绪,突出课型特点,加速教学进程,提高课堂效率。

文学是人学,文学作品的阅读比实用文阅读更重情感体验;文学写作是创造,鉴赏也是创造,从这一原理出发,文学作品教学就更应该采取在自读中激发学生情感和创造力的方法,营造和谐的阅读氛围,让鉴赏主体和鉴赏客体的情况融为一体,阅读才能取得明显的效果。为此,教师要热情地发挥主导地位的作用,帮助学生克服因读书量不多,因阅历浅薄,生活体验的局限而难进入角色的困难,运用适当的渲染语,引导他们较快地投入作品的情景之中。

(四)有感情有表情的诵读,这种读,正如叶老所说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读书法”。在语调上应该抑扬顿挫,读出文字中所蕴含的情感与哲理。不但知道作者在说什么,而且懂得作者在想什么。所谓“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读到传神发兴的地步。

在教学中可以对学生的读书提出如下章法:第一遍观其大略,谓之粗读,读后要动笔列出提纲;第二遍对照注释细嚼慢咽,谓之细读,读后要提出疑难;第三遍据其要点,居高临下,谓之深读,读后要释疑解难,言之成理;第四遍吸取精髓,举一反三,谓之精读,读后要有所发现,联想翩翩。当然,这里的一遍并不等于一次,有时是两次或多次。同时,强调手脑并用,用心发现。如读《扬州慢》中的“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不但语调要低沉,而且情绪要凄婉,于字里行间去体味那种“悲怆美”。而读“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时,则应强调高昂激越,声音铿锵有力,表现出“雄浑豪爽”之美。这样的读,是语文教学中培养语感的主要手段,是变学生的被动为主动的语感实践,绝不可等闲视之。书本中有些不可言传只可意会的东西,往往是作者情感的最高境界。要进入这种境界,全靠读书人的参悟,非强拉所能至也。因此表情朗读得好,不但表现出自己的语感能力强,而且会使听众产生同样的语感。

(五)联想、想象、创造性的解读文本。叶老曾以读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为例说,要领会这两句诗,必须想象中睁开眼睛来,看这十个字构成的画面:大漠、长河、孤烟、落日,传出北方旷远荒凉的印象。给“孤烟”加上个“直”字,见得没有一丝风,当然也没有风声,于是来了个静寂的印象。给“落日”加上个“圆”字,是说落日挂在地平线上的时候才见得“圆”。圆圆的一轮“落日”不声不响地衬托在“长河”的背后,这又是多么寂静的境界啊!这样的想象,其实是叶老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教学范例。正如他所说“可以通过语感判断情感,判断语意,有助于深入理解思想内容”。

(五)借助现代教学手段,品味语言的表现力,品味语言的情意感受,培养学生语感。好的作品的语言一定是准确、鲜明、生动的。所谓品味语言的表现力,就是引导学生努力去理解课文语言何以是准确、鲜明、生动的,去具体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究竟有哪些好处。例如《阿房宫赋》,尽管学生读得认真,但由于缺少必要的积累,也不一定能想像出阿房宫的形貌、气势,也就为品味作品的语言造成了一定的障碍,像读“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漫回,檐牙雕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这样的名子。如果我们恰当地演示一些图片影像资料,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这些材料较容易地进行表象组合,形成接近于作品的所描绘的形象,再联系作品语言,从而就为其进行深入地体味分析语言地表现力和深刻地理解文章主旨。奠定感性基础,达到培养语感的目的。

(六)让听与说、读与说有机地结合起来

同一信息元不断刺激大脑皮层,便可以将信息储存在大脑的神经中枢。读,将语言的信息进入大脑,观察可以将影像聚于大脑,听也可以将知识的信息输入大脑的神经中枢,说是对前面几种形式的反馈。因此,教学中必须让听与说、读与说有机结合起来。如学习《金岳霖先生》,学生默读后,让学生讨论下面问题:你眼中的金岳霖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同学们在讨论中理解课文内容,归纳金岳霖先生的形象,促进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有时,讲完一个重点问题,让学生重现这个重点问题,使知识重点又一次刺激大脑并反馈出来。解答某一问题,要学生说出解题思路、解题角度和根据。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时刻注意将听与说、读与说结合起来,会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语感能力。

(七)求同和求异思维的方法,从某一角度出发,世界上很多事物都是同异并存的。我们借助这点来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可减少一些思维障碍,加速语感能力的形成。为了让学生认识某一知识特征,引导学生从事物的相同点来思考。对《海燕》描写大海景物的理解,先要回忆《白杨礼赞》,那黄绿主宰、无边无垠、坦荡如砥的黄土高原,交代了白杨树生长的环境,衬托白杨树的高大形象。由此推出《海燕》中写大海、狂风、乌云,是点明了海燕所处的环境,烘托海燕的战斗雄姿。另外,读书是为了指导人生,而生活又可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在教学活动中将两者结合,提高学生求同和求异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欣赏《杜少府之任蜀州》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亲身经历说出送别场面:依依不舍,无边的叮咛,两手执看泪眼,这些场面不可取。学生具备这些生活阅历,再从相反的角度设想,那么理解“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便水到渠成。教会学生求异、求同的思维方法,学生的知识得到了迁移,运用已有的知识感受新的东西。

(八)积累与写作相结合 写作是积累的反馈,是作者平时的生活积累和阅读积累经过作者内化后迸发出的火花。引导学生写读书笔记、观察日记。学生在课内外积累大量规范化的语言,必须观察具体事物,记录事物的特征,才能形成自己的语言。“感物风动,故形于色”,事物的特点是从种种表象中显露的。观察事物应该从各个方面了解事物的特征,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在观察中,要学生不能毫无取舍地记录生活。有时记一个细节,有时记事件的梗概,有时仅记一句话或几个字。见到一个人,不是记这个人的姓名,而是记这个人的脾性,决不放过有价值的一颦一笑。每日记一事一物,细水长流,汇成江海,到达质的飞跃。尽管有时写出来令人觉得幼稚,但充满生活气息,是难得的素材。

曹雪芹并不是语文教育学家,他对语文教学没有作过专门的立论,但是我们可以从他对香菱学诗的叙述中,领会到他对语文学习的主张。《红楼梦》第48回写香菱要学做诗,拜林黛玉为师,黛玉并不给她讲如何去做诗,而是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一百首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百二十首老杜的七言律,次之再把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百二十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做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刘、谢、阮、庚、鲍等人的一看……不用一年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香菱按照黛玉的指导,读得很认真。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等诗句,无不细心揣摩、反复体味、熟读成诵。有了这番底子后,香菱便学着做诗。黛玉也并不讲什么高深的理论,只是从旁点拨。果然,半年时间不到,香菱的诗就做得“不但好,而且新巧有意趣”,受到了众姐妹的夸奖。由此我们可以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培养语文能力的基本途径是语文实践,即广泛阅读、涵泳体味、熟读成诵、反复练习。只要多读多看,“细心揣摩”,语感就强,再学着去写,边写边琢磨、修改,语文水平就会提高。

总之,语感是衡量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志,语感不是逻辑化的理性,而是理性的直觉。叶圣陶先生也说过:“一个人即使不预备鉴赏文艺,也得训练语感,因为这对于治事接物都有用处。为了鉴赏文艺,训练语感更是基本的准备。”所以,我们就是要通过语感的培养,使学生认识到,语文是所有学科中最有趣味最有魅力,最让人心旷神怡又最为简单易学的学科,把语文课真正上到学生灵魂深处。

语感教学初探 篇6

一、通过加强“说”来增强语感

“说”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一项本领,是我们最不自觉最下意识运用和训练语言的一项活动。有人觉得这很容易,也很平常,甚至不屑一顾,其实不然,“说”是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因为“说”不仅要说准音,还要“说”语气,“说”出态度,“说”出情感色彩,我们常说的“说得动听”“说得得体”……就充分体现了“说”的重要性。因此,我们教师要注重学生“说”的训练。让他们“说”出感觉,“说”出色彩,“说”出情感,从而增强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即增强语感。

二、通过加强朗读来增强语感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句话充分显示了“朗读”的重要性。朗读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对文字的鉴赏力,增进对文章的理解。那些优美的诗词,抒情的文章,通过反复朗读,可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久而久之,便会对此类语句产生一种感觉——语感,那即便“不会作诗”也“会吟”了,写起文章来便会“信手拈来”。当然,读的方法很多,但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学生自己有感情地朗读,老师在旁作指导,并要达到预期的读的效果。

三、通过强化各种训练来增强语感

语感教学是以培养语感从而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民族语言能力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教学新体系,因此,强化训练运用语言的能力是培养语感的途径之一。

1.写作训练

写作是语文教学中训练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最好途径,也是培养语感的最好方法。我们知道,学生往往是谈“写作”而“色”变,甚至许多学生都认为那是尖子生的殿堂,因为作文所要表达的意境一般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也就是一种所谓的“悟性”,即“语言感觉”。教师必须“想方设法”,进行“强化训练”,这样可以降低写作的难度,例如,在七年级上册时作文写作要求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本人尝试组织学生开展课堂竞赛,围绕一组词语写一段话,A组题为“灯光、海洋、讲台”,B组为“秋天、土地、奖杯”,哪组说得多,哪组就赢(不能重复)。学生沉思了片刻之后,踊跃发言。其中一名男生是这样写的:“20年后的一个秋天,我抱着中国期待已久的‘诺贝尔文学奖奖杯缓缓地走下飞机,踏上中国的坚实的土地,心中有说不出的喜悦和自豪。”这个片段同学们一致给了他最高分。这样的活动无非就是让学生觉得写作文就像说话那样简单,写着写着创作欲望越来越强,那时语感已悄悄走进了学生的心里。

2.辩论训练

俗话说:“话越说越明,理越辩越清。”从口语训练中增强对文本的理解,从而增强语感。如,学习课文《送东阳马生序》时,教师在分析“宋濂家贫嗜学,乐以忘忧,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的态度时,给学生提出“21世纪学生该不该继承和发扬这种学习态度和尊师重道的处事原则?”这一问题,让他们在班进行辩论。教室里开始了热烈的讨论,学生针锋相对,你来我往,各不相让。赞同的说:“书山有路勤为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不赞同的说“条条大路通罗马”“老师不是圣人,也有错的时候。”……他们为了自己的观点而滔滔不绝,说明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已经很深入了,语感教学的目的已达到了,这堂课成功了。

“教育就是唤醒”,语感教学为语文教学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唤醒途径,学生的心智一旦被开启,就能和课文的内容产生共鸣,和作者的心灵相互沟通,就能以寻求精神家园的执著走进语文的世界,走进文学艺术的殿堂。

语感语文教学 篇7

一、在阅读中积累语感

阅读是手、眼、脑等感官协调活动的过程,是直觉体悟语言的基本方式之一。在抓好精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速读广览,这是训练直觉思维的有效途径。高中语文课本中的篇章大多文质兼美,情文并茂,鼓励学生读背这些文章是学生积累知识、丰富语感的重要途径。听和说是口语交际的两个表现形式。“听话是凭借语言、理解说话者所讲的意思。听的言语活动不是机械、被动地接受和简单重复反映信息,而是积极主动思考,重组语言材料,创造性地理解和接受信息的过程。”可见,听是接收信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端正听的态度,培养学生多听、会听,在听中积极感知。听是吸收,说是表达。说是对听的检验。因此,听后还需多说,让学生经过大量的语言实践,把听到的语言材料中所蕴涵的内容、意义说出来,以进一步锻炼他们的感知。如此经常练习,学生的语感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二、在情境中深化语感

文学作品不仅具有字面意义,而且还有言外之意或语外之意的高情远韵和“可解不可解”之意,这种语感才是最敏锐、最深切的。精鹜八极、心游万仞的想象与联想,对于这种最敏锐、最深切的语感的形成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由于语感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理性思维的参与,离不开对语言文字的灵敏感觉,离不开学生的悟性。因此,我就积极创设语感情境,让学生学会分析、琢磨,从而实现对语言的准确领悟。

领悟的最佳方法是“熟读精思,分析琢磨”。在诗歌单元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熟读,整体感知诗歌的内容,然后再引导学生分析、推敲,让学生独立思考,用心用情去体验、去感悟,品味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揣摩作者的思路、情感。我舍得花时间,学会耐心地等待,热情地唤醒,巧妙地点拨,使学生由浅入深,从迷茫走到开朗再到顿悟。分析的最佳方法是思考,思考越深入,领悟越深切,久而久之,诗歌中所蕴涵的“玄机”就会通过有血有肉的语言从学生的口中传出来,这样,学生的语感就会得到进一步锻炼。

三、在训练中内化语感

语言的书面语学习大都采用习得方式。学生在语言习得中,“不仅接触经过专家精心选定的话语材料,而且接触各种语言知识,并有各种各样的实践训练”。因此,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练,必须有教师的训。但有的人将训简单地等同于“讲”,于是学堂变讲堂,教师大讲特讲,一讲到底,这种违背训示规则的“讲”,一者表现为逐字逐句的“串讲”,二者表现为过分执着于逐层逐段的“讲析”。“串讲”“讲析”往往是见字不见词、见词不见句、见句不见段、见段不见篇,好端端的一篇文章被碎尸万段,忽略学生对整体作品的感知与直觉体悟。对于一般人来说,应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而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应是知有不言,言有不尽。知有不言指学生已懂的不讲,与教学目标无关的不讲,暂时不需要理解的不讲;言有不尽则是点到为止,给想象力腾出自由的场地。这才是讲的艺术,才是真正地将“训”理解为“讲”。

四、在想象中培养语感

语感的产生是以“感”为主,它离不开具体生动的想象。因而,要得到敏锐、丰富、深切的语感,应让学生运用形象思维,品味语言文字,启发想象,达到“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的境地。语感同想象是紧密联系的,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形象思维,启发学生想象,必然会在学生的心中产生“内心视像”。它能使课文内容像电影一样,在学生头脑中一一闪过,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引起感情共鸣。

由此,我认为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放开手脚,让学生自主地、自由地培养语感。学生完全可以借助思维和审视能力,展开自身合理的想象和联想,对语言材料进行品评与鉴赏。这是学生与作者在生活体验上的一种沟通。它需要学生不仅能充分领会语言文字的字面意义,还要能领会语言文字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如果单靠查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惟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积聚得多了,了解得就越深切。直到自己的语感和作者的不相上下,那时候去鉴赏作品就真能够接近作者的旨趣了。”这样学生的语感能力才会发生质的飞跃。

语感语文教学 篇8

一、认识语文, 体会汉语魅力

学习语文第一步就是要认识汉语, 汉语是世界上最优美也是最复杂的语言文化之一, 更是语文学科的基础和精髓所在。认识学科意义、感受文字语言吸引力是低年级学生最直接的语感培养渠道。

1. 重视识字教学, 奠定语感基础

识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教师应抓住汉字的象形性和丰富的生活信息特点, 为学生独立揣摩文字、培养学习情感建立引导。比如在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5》的教学中, 笔者围绕“风、沙、贝、浪”等生字教学内容, 采用了形音展示法, 目的是让学生记忆更深、感受力更充足。比如“风”字, 我这样形容:“这像不像飘动的窗帘, 还在中间划出了交叉的折痕呀?风来的时候窗帘就飘起来了。”符合心理认知的描述让学生们愉快地记住了字形, 我还让学生们模仿风声加深记忆。形象地认识文字让学生们有了更敏锐的语感动力, 很容易举一反三, 练习组词时, 学生们给出了:“起风了、风景画、风声”等情感丰富、生动的答案。

2. 加强朗读训练, 巩固语感认知

朗读训练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最基本的学习手段。例如, 在学习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课文《司马光》时, 笔者便充分利用了朗读的优势。我在教学过程中除了重点抓“光、缸、慌”等相似音的区分, 还引导学生带着故事探究的心情去朗读, 对此我设置了:司马光和小朋友在玩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 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司马光最后做了什么?如果是你你还有什么办法?等问题。学生们在大声朗读中都调动了脑筋找答案, 在回答中也很自然地引用了课文中“有的……有的……”句式。朗读不但能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而且能让学生通过朗读节奏、情感熟悉句式、提升语感。

二、培养想象, 锻炼语境思维

培养语感不仅需要形象化的引导, 更需要想象力的牵引。丰富的想象力可以是情境联想, 也可以是角色扮演等。比如学到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课文《云房子》时, 完成课文讲解后, 我引导学生们开启想象:“大家觉得白云像什么呀?”有人说像棉花糖, 有人说像大蘑菇, “如果你们是课文里的小鸟, 会造什么样的房子呢?”学生们立刻投入到语言情境中, 有的说要造比小鸟的冬瓜房子还要大的南瓜房, 有的说要造有很多层的蛋糕房子, 也有学生说要造一个云朵学校。想象力的延伸让学生们对语感的体会尤其通透, 读到“太阳公公来不及把云全收回去”时, 有学生还说出了“太阳公公一定有两个大袋子, 心情好的时候就让白云出来, 不高兴了就放出乌云”的妙语, 想象力为学生们插上了感悟的翅膀, 施展开语文的魔法。

三、实践应用, 培养语言领悟

语感的锤炼是从感受到实践的过程, 只有通过不断地积累应用, 学生才能够将语感由散碎的概念组合为形神兼备的语文学习技能。低年级学生更应该从写话、表达的基本训练做起。

1. 开启写话兴趣, 提炼语感意识

写话是写作的前奏, 不拘于正规的日记或作文格式, 可以是灵感的片段, 也可以是情感抒发, 写话锻炼能够增强学生的语感意识。例如, 在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雨后》一文的教学中, 我融入了写话环节。对于这样一篇充满诗意、人物刻画细致的课文来说, 仅仅阅读是不够的, 我让学生们以课文内容为启发, 以雨后情景为中心, 进行课堂写话, 并且请同学们朗读自己的作品。在我“大胆联想、学习用词”的引导下, 学生们展示出了不少惊喜:“雨后的清晨, 花瓣上挂着水珠, 闪亮闪亮的。”、“雨后的公园里, 两个小伙伴开心地打闹着, 他们甩着雨伞上的水珠, 衣服湿了, 还是露出圆圆的笑脸。”这些生动的描述充分体现了学生们对语感的吸收和掌握。

2. 强化口语表达, 融汇语感应用

语言和写作向来是相互影响的, 语言表达是语感应用的有效方向, 语文课堂不能只有单调的听与记, 多说才能让语感意识融会贯通。比如在进行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练习2春天来了》的教学中, 笔者着重强化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训练。在图文引导下, 我让学生们用“春天来了, 春天来了, 来到了……”的句式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口语与写话不同的是即兴性更强, 学生们需要凭第一反应和语感积累快速地表达。我听到了不少好句子, 如“春天来了, 春天来了, 来到了小镇上, 小朋友们脱下了厚厚的棉袄。”在学生有感情的表达中, 他们的语感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释放与提升。

低年级语文在传统的教学中缺乏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关注, 令学生们容易错失语感培养的起步时期。如今素质教改的提倡让语感培养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育的细化内容, 利用低龄学生的较强可塑造性和惊人的想象力, 将语感糅合成一种意识、一种学习技巧, 一种具体的目标。在教学中更离不开教师的巧妙设计, 听、说、读、写各个环节都要面面俱到, 感染力十足, 才能收获效果。

参考文献

[1]丁时辉.培养小学生语感的途径[J].云南教育2000年19期

语感与教学 篇9

语感通俗地说是对语言的敏锐感觉。凡是会使用语言的人, 都会不同程度的具有语感;语感科学地说是一种语言修养, 是一种对话语系统的敏锐感觉, 它是在长期规范语言的感受和运用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的感悟语言的能力。叶圣陶说:“至于文字语言的训练, 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可见语感的训练对教学的促进作用。而且在新《大纲》的教学要求中也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使学生在阅读能力上“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语感是语文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

乐感是音乐能力的核心, 语感是语文能力的核心。语文教学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语感。学生的语感能力强了, 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都会不断进步。加强语感教学, 就是要让学生具备一定的语感能力, 从而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 做题能力。

一、加强语言文字训练

培养语感离不开语言文字训练。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理解和掌握语音语义的训练, 这是培养语感的基本训练。如:对词语的理解, 不仅仅知道意思, 还要细细品味辨析。要注意词语下列几种情况:注意多义词, 注意辨析近义词, 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在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时候, 通过启发、提问等方式让学生思考、比较、辨析, 直到理解, 从而形成良好的语感。

二、指导学生自己学习语言

教师要指导学生自己学习语言, 增强语言的感知力。让学生独立阅读、动口、动手、动脑, 然后教师进行指导、点拨, 逐步让学生自己感知课文的语言。如:指导学生朗读重点段落, 朗读时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的感情, 注重语言的抑扬顿挫及其字里行间的情感。在学生朗诵后纠正他们的错误读音和平淡的读书方式, 字面上强调发音的圆满和高低, 给文字注入感情, 句式上强调高音快慢, 进一步感悟语言的妙处, 把握语言的精髓, 在语言实践中学会语感。

三、注重语言积累

丰富的语言积累能更好地积淀语感。因为是民族地区学生, 考虑到学生语文水平参差不齐, 培养学生语感积累极其重要。在课外特别强调学生注重积累, 引导学生读经典名著, 每天布置最少一篇, 让学生课外熟读, 并做好笔记, 每周要求写一篇读后感, 不要求字数, 但是要写出体会。这样既积累了学生的知识, 又培养了语感。另外由于学生参与自己积累, 提高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

综上所述, 语感是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 要形成这种技能必须以领会知识为重要条件。而语感教学, 就是要让学生通过读、听, 辨知语言文字的意义、正误、情感;语感教学, 就是要让学生形成一种技能。在这个过程中, 要反复地对各式各样的语言材料进行感受和领悟, 反复地进行感性的和理性的认识。这样, 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就会逐渐从片面、肤浅、迟钝走向全面、深刻、灵敏。

语感教学初探 篇10

一、通过加强“说”来增强语感

“说”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一项本领,是我们最不自觉最下意识运用和训练语言的一项活动。有人觉得这很容易,也很平常,甚至不屑一顾,其实不然“,说”是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因为“说”不仅要说准音,还要“说”语气,“说”出态度,“说”出情感色彩,我们常说的“说得动听”“说得得体”……就充分体现了“说”的重要性。因此,我们教师要注重学生“说”的训练。让他们“说”出感觉,“说”出色彩,“说”出情感,从而增强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即增强语感。

二、通过加强朗读来增强语感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句话充分显示了“朗读”的重要性。朗读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对文字的鉴赏力,增进对文章的理解。那些优美的诗词,抒情的文章,通过反复朗读,可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久而久之,便会对此类语句产生一种感觉———语感,那即便“不会作诗”也“会吟” 了,写起文章来便会“信手拈来”。当然,读的方法很多,但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学生自己有感情地朗读,老师在旁作指导,并要达到预期的读的效果。

三、通过强化各种训练来增强语感

语感教学是以培养语感从而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民族语言能力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教学新体系,因此,强化训练运用语言的能力是培养语感的途径之一。

1.写作训练

写作是语文教学中训练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最好途径, 也是培养语感的最好方法。我们知道,学生往往是谈“写作”而“色” 变,甚至许多学生都认为那是尖子生的殿堂,因为作文所要表达的意境一般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也就是一种所谓的“悟性”,即 “语言感觉”。教师必须“想方设法”,进行“强化训练”,这样可以降低写作的难度,例如,在七年级上册时作文写作要求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本人尝试组织学生开展课堂竞赛,围绕一组词语写一段话,A组题为“灯光、海洋、讲台”,B组为“秋天、土地、奖杯”,哪组说得多,哪组就赢(不能重复)。学生沉思了片刻之后,踊跃发言。其中一名男生是这样写的:“20年后的一个秋天,我抱着中国期待已久的‘诺贝尔文学奖’奖杯缓缓地走下飞机,踏上中国的坚实的土地,心中有说不出的喜悦和自豪。”这个片段同学们一致给了他最高分。这样的活动无非就是让学生觉得写作文就像说话那样简单, 写着写着创作欲望越来越强,那时语感已悄悄走进了学生的心里。

2.辩论训练

俗话说:“话越说越明,理越辩越清。”从口语训练中增强对文本的理解,从而增强语感。如,学习课文《送东阳马生序》时,教师在分析“宋濂家贫嗜学,乐以忘忧,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 的态度时,给学生提出“21世纪学生该不该继承和发扬这种学习态度和尊师重道的处事原则?”这一问题,让他们在班进行辩论。教室里开始了热烈的讨论,学生针锋相对,你来我往,各不相让。赞同的说:“书山有路勤为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不赞同的说 “条条大路通罗马”“老师不是圣人,也有错的时候。”……他们为了自己的观点而滔滔不绝,说明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已经很深入了,语感教学的目的已达到了,这堂课成功了。

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感\教学 篇11

语感不是先天就有的,它必须建立在对语言现象条件反射般熟悉的基础之上的,具有直觉性的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典范的语言材料进行感受,获得认知上的直觉能力。这种直觉感受最有效的途径是大量反复的诵读。因为,讲解是死的,而诵读却是活的,如同给作品以生命。古人的“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正是这个道理。中学课本中有不少文质兼美的抒情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解放思想,减少繁琐的讲解,删除一些繁重的练习,淡化一些知识的传授,适当引导学生诵读吟咏,以触发学生的语感。

一、在拓展训练时强化语感

在培养语感的过程中,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对文中语音、文字、词语、句子等的品味与琢磨上,还要重视学生对语言直觉感受的丰富性与多元性,设计科学合理、发展学生思维个性的练习,使其成为在教师正确启发引导之下以直觉思维活动为媒介、以培养语感为目的的语言训练。应该把听、说、读、写等言语活动的训练作为语感广化、深化的杠杆。有所感才能有所言,正所谓“由感而发”,因而在教学中我们以读促说,以说促写,组织学生经常开展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创造性的口头语言表达,或书面的写作,让学生在语言的运用过程中,进一步感悟语言之神妙,不仅使课文的思想得以延续,而且自身的语感也在水到渠成的引导中得以发展。吕叔湘先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二、在启发想象中激发语感

想象是在头脑中改造记忆的表象而创造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也是过去经验中已形成的那些暂时联系进行新的结合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借助学生无穷的想象力也是培养语感的一条不可多得的重要途径。教学中,教师可以凭借语言材料运用对比、补充等或凭借形象的插图、声音等材料进行再造想象能力的培养;也可以利用教材中的悬念进行创造性想象训练,将抽象的语言材料,在角色体验和连缀画面中再现出来。我们发现,创造性翅膀丰满的过程就是语感充盈的过程。别林斯基曾说:“阅读时,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但却看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却听不到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没有想象,就无从对语言进行感受和理解。因此,在语感培养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凭借想象,“于有字处想无字文”,走进作品所描述的那个看得见、摸得着,能闻其味、听其音、辨其色的活生生的具体形象的世界,运用形象思维去感受语言文字的意蕴和情感。

三、在阅读中积累语感

阅读是手、眼、脑等感官协调活动的过程,是直觉体悟语言的基本方式之一。在抓好精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速读广览,这是训练直觉思维的有效途径。高中语文课本中很多篇章,大多文质兼美,情文并茂,鼓励学生读背这些文章,是学生积累知识、丰富语感的很重要的途径。听和说是口语交际的两个表现形式。“听话是凭借语言理解说话者所讲的意思。听的言语活动不是机械、被动地接受和简单重复反映信息,而是积极主动思考,重组语言材料,创造性地理解和接受信息的过程。”可见,听是接收信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端正听的态度,培养学生多听、会听,在听中积极感知。听是吸收,说是表达。说是对听的检验。因此,听后还须多说,让学生经过大量的语言实践,把听到的语言材料中所蕴含的内容、意义说出来,以进一步锻炼他们的感知。如此经常练习,学生的语感能力就会不断提高。阅读是积累语感的有效途径。多读、熟读、读后深思,能有效地激发语感。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诵读的效果。古时的私塾先生们就很看重诵读,他们要求学生反复读,仔细读,做到熟读成诵。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诵读中语调、节奏、语流反复刺激,便在学习者特定的精神上留下“声音映像”,这种内在的映像遇到外界的刺激,熟悉的语言流便自然而然地从记忆中溢出。学生在读中获得感知之后,还要进一步要求他们展开联想与想象,进行必要的练笔,加以巩固读的成果,这样,良好的语感就会在读中得到积累,在写中得到发展。

四、在吟咏中体味语感

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感觉,是在长期体验、训练、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的领会和感悟能力,是一种较高级的语文综合能力。语文素质的核心内容是听、说、读、写四种能力。语感强的人话听得明白,说得得体;文读得透彻,写得畅达。语感弱的人则反之。

五、在情境中深化语感

文学作品不仅具有字面意义,而且还有言外之意或语外之意的高情远韵和“可解不可解”之意,这种语感才是最敏锐、最深切的。精鹜八极,心游万仞的想象与联想,对于这种最敏锐、最深切的语感的形成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由于语感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理性思维的参与,离不开对语言文字的灵敏感觉,离不开学生的悟性。因此,我就积极创设语感情境,让学生学会分析、琢磨,从而实现对语言的准确领悟。

浅谈语感教学 篇12

一、让学生到图书馆去, 到阅读室去, 到大大小小的书店去

周作人先生在《我学国文的经验》中说:“我的国文都是看小说学来的。”一个“看”字正说出语感培养的重要作用。一个人如果没有贮存一定的语言材料, 不可能出口成章, 下笔成文。引导学生学好教材的语言外, 重视阅读课外书刊, 搜集

各个领域的材料, 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做各种形式的读书笔记。学生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 积累大量资料, 提高了分析能力, 作文就可以厚积薄发了。

二、情感经验的积累与丰富, 是生成文学语感的催化剂

叶圣陶说得好:“如果单靠翻字典, 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 把生活所得到的一点一点积聚起来, 积聚得越多, 了解就越深切。”

例如, 阅读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最后一句:“人生如梦, 一樽还酹江月”。阅读主体只有在了解了词人此时的际遇并对词人的遭遇深表同情才可能深入地体悟、判断这一“梦”, 一“酹”中的情感内涵;其中有倍受压抑的激愤与苦闷, 有徒伤老大的无奈, 有报国无门的自伤自怜, 有遭受打击后的消沉悲哀, 更有几分超脱与旷达。如此深厚的情感, 仅靠译“语”成“象”是无法体味得到的, 没有情感经验的催化, 没有情感判断的渗入, 也是难以感受净尽的。

三、适当运用渲染语为语感的培养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于漪老师讲到他教学成功的奥秘时曾说:“首先, 一个教师要让教材中的情感, 来点燃起自己的情感之火, 然后, 再用自己的情感之火, 去燃起整个班上数十颗心灵的情感的火焰。”这说明, 运用激励渲染, 有助于教学和教育。渲染语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设计和运用的用以渲染课堂情绪, 激活学生学习情感的简语。优秀的渲染语言富于简洁性、针对性、感染性、鼓动性和时效性。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 根据学情科学设计和巧妙运用这一语言手法, 为教学服务, 是教师的基本功。一两句简语, 工整、明快、严谨, 激励渲染的力量非常强, 可充分适应学生的兴趣需要调动集体情绪, 突出课型特点, 加速教学进程, 提高课堂效率。

四、有感情有表情的诵读, 这种读, 正如叶老所说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读书法”

在教学中可以对学生的读书提出如下章法:第一遍观其大略, 谓之粗读, 读后要动笔列出提纲;第二遍对照注释细嚼慢咽, 谓之细读, 读后要提出疑难;第三遍据其要点, 居高临下, 谓之深读, 读后要释疑解难, 言之成理;第四遍吸取精髓, 举一反三, 谓之精读, 读后要有所发现, 联想翩翩。当然, 这里的一遍并不等于一次, 有时是两次或多次。同时, 强调手脑并用, 用心发现。

五、联想、想象、创造性的解读文本

叶老曾以读王维的“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为例说, 要领会这两句诗, 必须在想象中睁开眼睛来, 看这十个字构成的画面:大漠、长河、孤烟、落日, 传出北方旷远荒凉的印象。给“孤烟”加上个”直”字, 见得没有一丝风, 当然也没有风声, 于是来了个静寂的印象。给“落日”加上个“圆”字, 是说落日挂在地平线上的时候才见得“圆”。圆圆的一轮“落日”不声不响地衬托在”长河”的背后, 这又是多么寂静的境界啊!这样的想象, 其实是叶老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教学范例。正如他所说“可以通过语感判断情感, 判断语意, 有助于深入理解思想内容”。

六、借助现代教学手段, 品味语言的表现力, 品味语言的情意感受, 培养学生语感

好的作品语言一定是准确、鲜明、生动的。所谓品味语言的表现力, 就是引导学生努力去理解课文语言何以是准确、鲜明、生动的, 去具体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究竟有哪些好处。例如, 在教学《阿房宫赋》时, 尽管学生读得很认真, 但由于缺少必要的积累, 也不一定能想象出阿房宫的形貌、气势, 也就为品味作品的语言造成了一定的障碍。如果我们恰当地演示一些图片影像资料, 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这些材料较容易地进行表象组合, 形成接近于作品的所描绘的形象, 再联系作品语言, 从而就为其进行深入地体味分析语言的表现力和深刻地理解文章主旨, 奠定感性基础, 达到培养语感的目的。

七、积累与写作相结合

写作是积累的反馈, 是作者平时的生活积累和阅读积累经过作者内化后迸发出的火花。应引导学生写读书笔记、观察日记。学生在课内外积累大量规范化的语言的同时, 必须观察具体事物, 记录事物的特征, 才能形成自己的语言。“感物风动, 故形于色”, 事物的特点是从种种表象中显露的。观察事物应该从各个方面了解事物的特征, 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在观察中, 学生不能毫无取舍地记录生活。有时记一个细节, 有时记事件的梗概, 有时仅记一句话或几个字。见到一个人, 不是记这个人的姓名, 而是记这个人的脾性, 决不放过有价值的一颦一笑。每日记一事一物, 细水长流, 汇成江海, 达到质的飞跃。尽管有时写出来令人觉得幼稚, 但充满生活气息, 是难得的素材。

上一篇:音频技巧下一篇:新媒体互动式广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