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感教学法

2024-06-07

语感教学法(共12篇)

语感教学法 篇1

所谓语感, 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语感敏锐的人, 能对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义和情味作较深刻的理解和感受。《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 注重情感体验, 有较为丰富的积累, 形成良好的语感。”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明确指出过:“语言文字的训练, 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

1 自读, 养成习惯, 感悟语感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因此, 阅读教学要让学生有充分的阅读实践, 也就是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自由朗读。

首先, 要让学生把课文中语句读顺。小学生, 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 由于识字尚少, 在阅读语言材料时要把相当多的精力集中在字音的拼读上, 对词义和句意的理解较差, 朗读起来字句不通顺, 语气平淡, 甚至语不成调, 句不连贯。这时就要让学生依靠汉语拼音辅助自读, 把课文读通读顺。

学生把课文读通顺后, 要让学生自由地朗读, 朗读是语感培养过程中最有效的言语实践方式。古人早有“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之说, 自由地朗读, 能让学生在阅读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获得语感, 是我国传统培养语感的方法。最后还要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反复地读文章, 并且在读书的过程中做到出于口, 入于耳, 并了然在心, 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语感。

2 品读, 启迪思维, 领悟语感

根据个人理解不同, 应启发学生在阅读时有自己个性化的理解及行为。可以指导学生从语言运用的角度, 抓住课文中关键、重点的词句, 运用各种方法, 结合语境细心品味, 从中领悟语感, 启迪学生的思维。如教学《荷花》这一课时, 我就是抓住“冒”、“挨挨挤挤”、“翩翩起舞”等词语, 让学生闭上眼睛, 随着朗读的内容展开想象, 品赏这段文字的情味。

在培养学生品读的过程中, 指导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是非常有必要的, 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便注意在读书时的圈、点、批、画。 (圈, 圈出不会的字词;点, 点出重点词句;批, 做好批语, 加上自己的理解;画, 画出不理解的、有疑问的地方。) 如著名特级教师支玉恒教《第一场雪》时安排了三遍读:第一遍读, 整体感知, 了解大意 (即圈、画) ;第二遍读, 理解内容 (即点、批) ;第三遍读, 让学生吟诵揣摩, 通过对朗读中轻重缓急、虚实浓淡的体会来紧抠语言文字。支老师要求把这场雪“读得很大很大”, 把山村冬夜“读得很静很静”, 把雪景“读得很美很美”, 学生在读中真正领悟了语感。

在学生朗读时, 教师还应培养学生良好的边读边思的习惯。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意思是读者应沉浸在文章中, 深入品味、细细推敲, 领会作者巧妙的文字运用, 感悟深层次的意蕴, 体会作者的感情, 既读也思, 使读者由感性直觉步入理性直觉, 夏丐尊先生曾说过:“在语感敏锐的心里, ‘赤’不但解作红色, ‘夜’不但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解作种种菜的地方, ‘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这样深刻、理性、敏锐的读感就是在反复的阅读品味中形成的。

3 美读、享受、语感

朗读可以使语言变得美妙, 而美读是朗读的外在表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美读不仅仅可以使儿童的心灵得到滋润, 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智慧。笔者认为, 美读是一种欣赏性的读, 让学生通过朗读, 跟着语感和作者的意境走到一起, 并且表达出感悟到的思想感情。这就要求朗读时, 要读得抑扬顿挫, 有快有慢, 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激昂处还他个激昂, 委婉处还他个委婉”, 在美读时并陶醉于作品的美好内容与意境之中, 与作者同感以期达到心灵相通, 情感共鸣。为了激发学生美读的兴趣, 在教学中可以安排几种美读的形式, 例如:个别读、齐读、赛读、引读、小组读……让学生在读中享受了审美乐趣。

4 背诵, 熏陶情趣, 积累语感

语感能力的培养, 须注重语言积累, 没有积累, 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语文学习是很难做到一蹴而就的, 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因此对学生语感的培养, 须注重语言的积累。古往今来有成就的名人和伟人都十分重视语言的积累。文豪巴金说:“我背诵得较熟的几部书中间有一部《古文观之》……读多了, 读熟了, 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 也就慢慢体会到它们的好处……”毛泽东在长沙读书时能默写《韩昌黎全集》;茅盾能背诵《红楼梦》等等。足可以领悟到大师们的语言能力之所以高超, 与他们的语言积累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背诵过程中, 学生经历了审美体验, 受到了情感及文化的熏陶。因此, 背诵是一种体验的过程、感悟的过程和接受熏陶的过程。我们语文的学习过程, 必须与坚定不移地坚持背诵和积累语感紧密结合。

5 演读, 加深理解, 升华语感

以境生情, 以情生境, 使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置身于课文的情境之中, 设身处地充当课文中的角色, 让学生的语感能力不由自主地得到训练和培养。在学习一篇课文时, 当学生的情感与作者发生共鸣时, 课文就容易被理解;当学生入情、入境、入文、入戏, 角色移位之后, 学生便是在与老师分享自己学习的乐趣。如在《小伙伴》的教学中, 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 进行角色移位, 学生在轻松地理解课文的同时, 其接受知识的乐趣不自觉地融化在自己优美的、抑扬顿挫的演读中。

让学生表演课本中的剧情, 得到的不仅仅是对课文字面的理解, 还有其他方面的:在这之中, 很多方面得到了锻炼, 不仅表现欲被激发了, 学生在演读中加深了理解, 接受了乐趣, 并升华了语感。

6 延读, 提高能力, 运用语感

课后组织学生书面写作活动, 使学生在实际运用中, 进一步感悟语言的妙用, 把握住语言的精髓, 使课文思想升华, 提高学生的自身感悟。如:《风筝》, 在教学之后, 让每位学生回忆多姿多彩的童年生活, 先跟老师同学们说一说, 然后将这些童年的趣事记下来。课堂上, 学生兴高采烈地述说着、微笑着并分享着自己的童年, 甚至在下课后, 浮现在脸上的童真还意犹未尽。让学生课后写自己曾经做过的、熟悉的或观察到的、自己发现的, 也就是生活之中的所见所闻, 写出自己的所思所想, 其语感即得以运用。

综上所述, 语文课离开语言, 离开读, 就失去了语文的灵魂。这正如叶圣陶先生评论的:“阅读教学总得读。”张田若先生也曾经建议:“阅读教学, 第一是读, 第二是读, 第三还是读。”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是课文内容理解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 学生便很容易地体会了文章的思想感情, 从而使得学生的语感自然而然地提高。培养学生的语感, 听、说、读、写这四个方面是前提, 在此前提下, 如果训练学生具备良好的语感, 就能使得学生更好地掌握听、说、读、写这四方面的基本能力, 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摘要:语感, 是对语言文字的感知能力, 是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基础, 也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乐趣之源。本文从自读、品读、美读、背诵、演读和延读六个方面, 对小学生语感的培养与升华进行了逐一性、系统性和综合性的分析, 并结合笔者二十几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进行举例, 分析如何在“读”中培养语感。

关键词:语感,阅读,体验,感悟

语感教学法 篇2

语感教学,自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等开始倡导以来,已逐渐为人们理解和认同,许多人从理论上进行 了深入的研讨,并进行了认真的实践。本文拟就语感的性质、意义和训练,说一点看法。

一、语感的性质

什么是语感?语感是一种修养,是在长期的规范语言运用和语言训练中养成的一种对语言文字(包括口头 语言、书面符号)比较直接、迅速、灵敏的领会和感悟能力。它具有如下一些特性:

(一)锐敏性

一篇文章写得通不通,好不好,只要自己读两三遍,就可知是否“上口”“顺耳”,即可发现哪些地方“ 畅达”或“拗口”,哪些地方用词精妙或有语病,哪些地方要润色或删改。这,就是对语言锐敏感知的结果。

(二)直觉性

它一般不依赖分析思维,并未用语法规则和其它语文知识去进行专门分析,没有经过明确的思维步骤,靠 直觉思维便能比较准确、敏捷地捕捉到某种语感。

例如,《木兰诗》的开头: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主体者透过(十三辙)“以欺”的细微韵:唧、织、息,便能感到木兰停机叹息时内心的苦痛。在她凯旋 时“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 还故乡”,通过改用(十三辙)洪亮的“江洋”韵:堂、强、郎、乡,也便感受到她欢乐愉快的心情。这种带 有直觉感受、直觉判断性质的语感,即是思维主体凭借直觉思维获得的。

(三)整体性

感受的整体性,指的是把语言文字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完整地感受其表达的意蕴,而不是条分缕析作具体的 理解和切分。如读到“狼烟”一词,不必训诂式地具体理解为古代边境上将狼粪燃烧后垂直升起的烟雾”,整 体把握为“战事”即可。黄河浪《故乡的榕树》围绕故乡的榕树,在回忆中描述了许多有关的人、事(儿时划 船的趣事、神话传说、烧纸钱、用液汁治癣、折枝祭祀、榕树下的休憩谈笑、夏夜纳凉……),其深厚的意蕴 便是旨在抒发他长期蓄积在心头的浓浓的思乡情。

(四)联想性

夏丐尊曾指出:“在语感敏锐的人心里,‘赤’不但解释作红色,‘夜’不但解释作‘昼’的反面吧。… …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意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 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读巴金的《灯》,便会从作者“眼前的灯――回忆的灯――联想的灯” 的联想与想象中,领悟出灯给人以温暖和希望,领略到作者在抗战的年代向往光明与胜利的信念,造成丰富的 语感。

(五)体验性

叶圣陶说过:“要求语感的锐敏,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例 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有“袅娜”一词,按词典作“柔软细长”解,缺乏语感,也难运用。但如果联系 翩翩起舞的少女的苗条体态、迎风婆娑摆动的杨柳枝、神话中仙子的飘带等,“袅娜”便有了具体、生动、真 切的语感。

语感虽然具有模糊性、会意性,甚至“非理性化”,但仍可将它作科学的、辩证的分解,从而分项确定其 训练目标。从大处看,语感可分为听感、说感、读感、写感四个系统。可从两个角度归类:

(附图 {图})

听感、读感,是接受性的,不难理解;说、写,是表达性的,存不存在语感呢?很多人可能将“感”狭隘 地理解为对外界刺激的承受。其实,这里的“感”还应包括口头和书面表达的自我感觉、自我意识。播音员、 相声演员的“说感”超出常人,作家的“写感”高出常人。教学的失误往往表现在对不同类型的语感训练厚此 薄彼,学生则常表现为语感强弱的殊异。

跳出听、说、读、写的“老四项”,也有人把语感分为“直觉性语感”和“理解性语感”两类。一个人的 语感能力大致可分解为互相关联的两种判断能力:一是对语言对象在语言知识方面的正误判断能力,包括语音 感、语义感、语法感和语气感等;二是对语言对象在内容上真伪是非与形式上美丑的判断能力,它包括思想观 念、情感意志、人格状态、审美鉴赏等。

无论从形成过程还是从分类、构成因素等角度看,语感并不玄虚。揭开语感的神秘面纱,拨去语感玄虚论 的迷雾,我们就能理解并深入语感培养的堂奥。

二、语感教学的重要性

当前,语感成了语文教学的一个支点和热点。“新一代语文学家他们把语感和语感教学看作语文教学的本 质和核心,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当然,这还值得研究)其实,语感训练的重要性并不是现在才提出来 的。叶圣陶曾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语感训练,就是对语文的锐敏感觉。”吕叔湘也指出 “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现在,新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终于明确地将培养学生 的语感列为重要的教学目标了。

今天,我们之所以要特别强调和提出加强语感训练的课题,是基于以下的理由。第一,是由语文性质决定 的。语文是基础性工具,基础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传统语文教学观强调的诸如文道统一 、情意统一等,正是语文教学中包含的道德情操、个人品格、人生价值、审美情趣等方面的人文因素,与语感 处在同一层面上。在语文教学中加强语感培养和训练,更融进了现代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思维科学的成 果,是基于传统又超越传统的积极扬弃。第二,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语文教学根本的第一位的任务是教育学 生学习语言。而学习语言的途径应该是:“感受――领悟――积累――运用。”学习语言,就要在学习语言的 实践中培养学生直接迅速地领悟语言文字的能力。第三,是贯彻落实国家教委颁布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语 文教学大纲》关于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语感能力”的规定。长期以来,语文课片面强调课文思想内容的分析 ,忽视了语言能力的培养,忽视了让学生去对语文材料进行感受和领悟,使语文教学陷入误区。

从各地实施的经验看,加强语感教学有利于实施“五个转变”:1.由注重语文知识的传授,转变到注重语 文能力的培养;2.由注重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转变到对语言材料的感受领悟;3.由注重 篇章结构的详尽剖 析,转变到对语言的品味;4.由注重静态的语言分析,转变到注重学生动态语言的学习和教师教学语言的示范 ;5.由单纯重视语言表达,转变到同时重视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因此,第四,应该纠正语文教学长期存在的弊 端。

三、语感训练的途径和方法

* * *

课、书面语言或口头表达练习课,以及语言能力测评

* * *

语感之“感”,源于所感之“语”。它是客观语言对象对人的语言器官长期雕琢、不断积淀的结果。因此 ,培养准确、敏捷语感的第一条途径是语感实践。

第一是多看多记。多看,既看生活,又看书本。现在的中学生,学习负担太重,接触社会与生活少,除课 本之外,能大量阅读的人实在不多。缺少了对语言材料理解和领悟的机会,语感能力就无从提高。要记的东西 ,该记而没有记的也太多。中外名著,文化、文学常识,成语、典故,少得令人寒心。传统语文教学中的背诵 ,现行课本中的篇目本来就不多,也被忽视了。对丰富的语言材料连起码的记忆也谈不上,怎么能有感受呢? 所以,观察和积累是培养语感最基础的第一步。

第二是强调诵读。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又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这 实在是道出了“读书”的真谛。因为“读”的本身,就是一种琢磨和体验的过程。通过“诵读”,语言材料的 音质感、音量感;对语流中意义组块的整体感应能力和层次分隔的感悟能力;填补语言空白的敏悟性;捕捉语 言主旨的能力;迅速伴随评价的意识等感悟能力,都会得到培养和提高。

除诵读与朗读外,还要加强默读,提高阅读速度和质量,这样也才可能对语言有时间去进行涵咏、揣摩。

第三是凭借生活经验获取语感。比如,当我们读到郁达夫《故都的秋》中“天可真凉了――”那别有韵味 的一声叹息时,如果不能联系生活经验去体味,即便是作者在这句话的后面专门加了一个注脚(这“了”字念 得很高,拖得很长),怕也难以体会这“了”字的.情韵。

第四是依靠对语言行为意义的感知。语感的对象表面上是语言,实际上是语言背后的那个语言行为的主体 ――即语言的使用者。语感,实际上是经由语言透过语言又超越语言去感受语言使用者(作者)的内心,他的 情感和思维。举个例吧: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为什么不说“都是枣树”而非得分开说不可呢?显然作者(鲁讯)说这句话的意图不在于介绍树种,而在 于表达出另一种意义:孤独和寂寞。其意图在于表现枣树(它的象征意义是革命者)在孤寂中的顽强意志。语 感超越语言、逼近语言后面人的内心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感是要进行人的心灵和情感的交流与感应的。

第五是细体味,深领悟。语言,尤其是文学语言,除字、句的基本意义外,还产生理性、形象、感情等附 加意义,要细体味,深领悟。例如,学习王维诗《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 相照。)教师要启发点拨,洞幽发微,让学生达到深刻领悟的程度。抓住“深林人不知”中的“人”字,是谁 ?是诗人,还是外边的人。通过引导,学生领悟到是诗人自己。因为他沉浸于大自然,浑然忘我,以至不知不 觉明月已爬上树梢。诗句体现了诗人沉醉大自然的心态,从而悟到其写法的妙处。

其次是语感分析。

同是语法感,1994年语文高考第3题要求考生挑出四个句中加点词使用正确的一句,许多考生用语感解题, 通过目测,就锐敏地识别“七百多个岁月”“染指金牌的项目”是搭配不当;“发表了几首小诗,可见文学造 诣很深”为用词不当;只有“这家报纸改版后面貌一新,……很多报纸都跟着仿效起来”一句,才是正确的。 但有时对词语的超常搭配、组合的感受判别,就必须进行语感分析。例如,鲁迅的《药》中有这么一段:“( 康大叔)刚进门,便对老栓嚷道:‘吃了么?好了么?就是运气了你!你运气,要不是我信息灵……’。”“ 运气”可作名词,如“碰到了好运气”;可作形容词,如“我很运气”,但绝不能作动词,更不能带宾语。这 里是不是用错了呢?是用错了,而且是有意错用的,是一种超常的组合、搭配。因为这是出自康大叔之口,正 好符合这样一位凶狠残忍、粗野无知的刽子手身份。这不仅不是误笔,恰恰给人以适境感。再如,同样是拿洋 钱,华大妈是掏出;华老栓是摸出;孔乙己则是斯文地排出(九文钱)来――这是由分析人物的人格状态获得 的语感。

语感分析最大的难点是把握语言的隐含信息。例如:“这王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了一回,仍 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 宗外孙女,竟是一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不忘……’。”(《林黛玉进贾府》)这段人物 的话明显信息是:夸赞林黛玉。其隐含信息是为了取悦、讨好贾母,借以巩固自己的权势;不得罪在场的迎春 等人;王熙凤随机应变,善于逢迎讨好、察言观色,是个阴险狡诈、两面三刀的人。

语感实践和语感分析有很大的互补性,应有机结合起来。但不是使用任何语言材料都对语感获得有帮助, 教师要在指导学生对课文整体阅读的基础上,理清思路,把握准文章的主旨,对课文中语感因素强的地方进行 品味,并设计若干训练语感实践的项目。

为了把语感训练贯穿到教学的全过程,可以创设语言基础训练课、教师指导品读课、学生自读涵咏课、书 面语言或口头表达练习课,以及语言能力测评课等课型。

加强语感训练,必须采取“感受――领悟――积累――运用”的途径,其核心是多读。新《大纲》对阅读 训练规定了18项具体要求,因为这是学生进入语感训练的必由门户。有人把语感训练的课堂教学结构概括为“ 四读”:“一读――领悟主旨;二读――体会语脉(句、段连缀与结构);三读――品味语言;四读――感受 语情。”这是不无道理的。

在语感教学中,笔者也认同要逐步建立训练的总体序列,以免雷同、重复和不科学等弊病。新《大纲》( 初中)遵照6册(四五学制8册)新教材,逐次培养语言的描摹、解说、论辩、实用和欣赏能力的序列,是可行 的,也是具有启迪与借鉴作用的。

语言是载体,同思维、感情密不可分。我们要加强研究语感训练如何跟思想教育、思维训练、审美情趣等 方面统一起来。

语感教学初探 篇3

一、通过加强“说”来增强语感

“说”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一项本领,是我们最不自觉最下意识运用和训练语言的一项活动。有人觉得这很容易,也很平常,甚至不屑一顾,其实不然,“说”是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因为“说”不仅要说准音,还要“说”语气,“说”出态度,“说”出情感色彩,我们常说的“说得动听”“说得得体”……就充分体现了“说”的重要性。因此,我们教师要注重学生“说”的训练。让他们“说”出感觉,“说”出色彩,“说”出情感,从而增强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即增强语感。

二、通过加强朗读来增强语感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句话充分显示了“朗读”的重要性。朗读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对文字的鉴赏力,增进对文章的理解。那些优美的诗词,抒情的文章,通过反复朗读,可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久而久之,便会对此类语句产生一种感觉——语感,那即便“不会作诗”也“会吟”了,写起文章来便会“信手拈来”。当然,读的方法很多,但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学生自己有感情地朗读,老师在旁作指导,并要达到预期的读的效果。

三、通过强化各种训练来增强语感

语感教学是以培养语感从而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民族语言能力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教学新体系,因此,强化训练运用语言的能力是培养语感的途径之一。

1.写作训练

写作是语文教学中训练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最好途径,也是培养语感的最好方法。我们知道,学生往往是谈“写作”而“色”变,甚至许多学生都认为那是尖子生的殿堂,因为作文所要表达的意境一般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也就是一种所谓的“悟性”,即“语言感觉”。教师必须“想方设法”,进行“强化训练”,这样可以降低写作的难度,例如,在七年级上册时作文写作要求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本人尝试组织学生开展课堂竞赛,围绕一组词语写一段话,A组题为“灯光、海洋、讲台”,B组为“秋天、土地、奖杯”,哪组说得多,哪组就赢(不能重复)。学生沉思了片刻之后,踊跃发言。其中一名男生是这样写的:“20年后的一个秋天,我抱着中国期待已久的‘诺贝尔文学奖奖杯缓缓地走下飞机,踏上中国的坚实的土地,心中有说不出的喜悦和自豪。”这个片段同学们一致给了他最高分。这样的活动无非就是让学生觉得写作文就像说话那样简单,写着写着创作欲望越来越强,那时语感已悄悄走进了学生的心里。

2.辩论训练

俗话说:“话越说越明,理越辩越清。”从口语训练中增强对文本的理解,从而增强语感。如,学习课文《送东阳马生序》时,教师在分析“宋濂家贫嗜学,乐以忘忧,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的态度时,给学生提出“21世纪学生该不该继承和发扬这种学习态度和尊师重道的处事原则?”这一问题,让他们在班进行辩论。教室里开始了热烈的讨论,学生针锋相对,你来我往,各不相让。赞同的说:“书山有路勤为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不赞同的说“条条大路通罗马”“老师不是圣人,也有错的时候。”……他们为了自己的观点而滔滔不绝,说明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已经很深入了,语感教学的目的已达到了,这堂课成功了。

“教育就是唤醒”,语感教学为语文教学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唤醒途径,学生的心智一旦被开启,就能和课文的内容产生共鸣,和作者的心灵相互沟通,就能以寻求精神家园的执著走进语文的世界,走进文学艺术的殿堂。

语感与教学 篇4

语感通俗地说是对语言的敏锐感觉。凡是会使用语言的人, 都会不同程度的具有语感;语感科学地说是一种语言修养, 是一种对话语系统的敏锐感觉, 它是在长期规范语言的感受和运用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的感悟语言的能力。叶圣陶说:“至于文字语言的训练, 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可见语感的训练对教学的促进作用。而且在新《大纲》的教学要求中也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使学生在阅读能力上“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语感是语文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

乐感是音乐能力的核心, 语感是语文能力的核心。语文教学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语感。学生的语感能力强了, 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都会不断进步。加强语感教学, 就是要让学生具备一定的语感能力, 从而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 做题能力。

一、加强语言文字训练

培养语感离不开语言文字训练。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理解和掌握语音语义的训练, 这是培养语感的基本训练。如:对词语的理解, 不仅仅知道意思, 还要细细品味辨析。要注意词语下列几种情况:注意多义词, 注意辨析近义词, 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在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时候, 通过启发、提问等方式让学生思考、比较、辨析, 直到理解, 从而形成良好的语感。

二、指导学生自己学习语言

教师要指导学生自己学习语言, 增强语言的感知力。让学生独立阅读、动口、动手、动脑, 然后教师进行指导、点拨, 逐步让学生自己感知课文的语言。如:指导学生朗读重点段落, 朗读时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的感情, 注重语言的抑扬顿挫及其字里行间的情感。在学生朗诵后纠正他们的错误读音和平淡的读书方式, 字面上强调发音的圆满和高低, 给文字注入感情, 句式上强调高音快慢, 进一步感悟语言的妙处, 把握语言的精髓, 在语言实践中学会语感。

三、注重语言积累

丰富的语言积累能更好地积淀语感。因为是民族地区学生, 考虑到学生语文水平参差不齐, 培养学生语感积累极其重要。在课外特别强调学生注重积累, 引导学生读经典名著, 每天布置最少一篇, 让学生课外熟读, 并做好笔记, 每周要求写一篇读后感, 不要求字数, 但是要写出体会。这样既积累了学生的知识, 又培养了语感。另外由于学生参与自己积累, 提高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

综上所述, 语感是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 要形成这种技能必须以领会知识为重要条件。而语感教学, 就是要让学生通过读、听, 辨知语言文字的意义、正误、情感;语感教学, 就是要让学生形成一种技能。在这个过程中, 要反复地对各式各样的语言材料进行感受和领悟, 反复地进行感性的和理性的认识。这样, 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就会逐渐从片面、肤浅、迟钝走向全面、深刻、灵敏。

英语语感教学浅析论文 篇5

同所有的语言一样,英语也是声音和意义结合的统一体,音和义的关系则是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约定俗成的。人们可根据不同的交际需要,对这种由社会约定俗成的符号进行任意的排列组合,造出无限的句子。试比较:

①Ilostmybagonly.(我不过丢了包而已。)

②Ilostonlymybag.(我丢的只是包。)

③OnlyIlostmybag.(只有我丢了包。)

④Ionlylostmybag.(我只丢了包。)

⑤Ilostmyonlybag.(我丢了唯一的包。)

以上句子中只有五个单词,由于位置不同,表达的意义也不同;强调的部分不同,表达的情感态度也迥然各异。至于强调哪一部分,则看当时的具体情景。可见,在交际中,除了上述由词义的组合表现出来的意义外,还有一部分意义是由语境补充、确定的。由于语言表达思想的功能有它本身的局限性,如言不尽意、言内意外、弦外之音等现象,所以,不同的听话对象或读者因自身的经验、体会、感受各不相同,对同一内容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有的人能和说话人或读者的心情相契合,对语言有一种本能的直觉。这种直觉是对语言有敏锐的感受和正确的理解,并把感受理解的内容充分准确地表达出来。语感便是这种深刻的直觉。

语感作为对语言的直觉,它是对阅读心理的一种描述。它以感觉为起点,即以对语言表层意义的感受为起点,将现实现象与音义结合,形成浅层直觉;浅层直觉通过各种途径(如下所述)得到深化,达到对语言的深层意义的理解。这种理解经过强化,在言语主体内部成为一种条件反射性的语言习惯和心理习惯,使表层意义立即反映到与之对应的深层意义上,形成语感。这一完整而具体的过程是瞬间完成的。作为语言所表达的内容,是经过感官化了的;而真实思想的注入,又扬弃了浅薄的感官追求,感官又反过来提升思想,最终在感官上留下最真实的思想情感内涵。也可以说,浅层直觉是在定势化了的感觉器官中产生的,是发现式的直觉;而深层直觉是激发出来,并伴随着感觉器官功能的调整过程而产生的,是顿悟式的直觉。

由于语言符号的组合具有任意性,它不是单向地平面性地展开,而是在时间的线条上一个个依次出现,构成不同的结构,语言系统内部(包括语音、词义、句法、章法)各要素之间以及系统彼此之间都有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局部的变化往往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在语感的深层结构中,这种关系性强化到离开整个语言系统根本无法看懂某个句子、领略某个词组、品味某种转折的地步。有时,且不说某个句子,即便是整个段落,一旦离开特定的语言系统就会顿时失去意义,成为一堆要素性的语符材料。深层语感的`这一特性在文学作品中表现尤为明显。如济慈的《夜莺之歌》有如下的句子:

Nowmorethaneverseemsitrichtodie,

Tocleseuponthemidnightwithnopain,

Whilethouartpouringforththesoulabroad,

Insuchaneastasy.

(而现在,哦,死更是多么美丽,

在午夜里,溘然魂离人间,

当你正在倾泻你的心怀,发出这般狂喜。)

在这些诗句中,找不到任何对夜莺啼声的摹仿,即使是响亮的“O”在诗中重复时造成的渐强效果也不是真正的摹仿。而全部诗句组成的结构模式却体现出了鸟啼的本领。这种深潜的语感并不要求对原型的外在雷同,当许多形象中的每一个都很自然地为它所包含的共同意义服务时,语感已具有表达抽象的功能。

可见,通过深刻强烈的语感,既能把握相似的语音,又能分清相关词的相似性对立性以及它们造成的语义效果,抓住语言形式所容括的更多的信息。

语感具有一听就清,一说就顺,一写就通,一读就懂的功能。当然,具体到每一个,语感的素质就有高下之分,即其深度、广度、美度、敏度因人而异。在同一教室里学习的初中学生,女生英语往往比男生学得好,因为女生普遍比男生有较强的语感,这是语感的敏度有差异。高中学生对英语的感知能力比初中学生强,这是因为实践与练习机会不等,语感的深度与广度不同。正如乔姆斯基所说:“后天经验是决定语感的变量。”那么,在英语语感教学中,这个变量又由哪些因素决定呢?

一、教师的语言教学

泰戈尔说:教师的语言是表现情绪与情感的语言。通过教师生动的引入,富有情感的范读,创造一种情境,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利用语言的变化,把喜怒哀乐直接传递给学生,引起相应的情感体验。如:问一英美女士“Howoldareyou?”回答:Ah,it'sase-crel!教师可通过语调的曲折变化,来表示拒绝或不悦,引起学生对背景知识的注意。

二、教师的非语言教学

非语言在语言教学中起辅助作用。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克特・W・巴克认为,非语言交流有时能够表达言语难以表达的情感和态度。它具有如下功能:

①补偿功能:面部表情、手势姿态能添加阐明语言的含义。英美人士总是表情丰富,并伴随不断的手势讲话,这一点在看教学录相时不难看到。有的甚至连最明白不过的问题也带着手势。如两人谈话,问:Whowilgothere?答:YouandI.答者就会指一下对方和自己。

②强调功能:对于言语信息中心的特别之处,点到前后时停顿一下,给学生以品味和理解的机会。

③代替功能: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尽管在大多数情况下,伴随语言起到补充或加强语言表达的作用,但某些特定情况下,非语言行为可单独传递信息,如摇头点头等等。

三、使用教具,强化语感

①根据内容,辅之以多样化的训练手段,如绘制彩图,放映幻灯,引进乐器演奏等等,通过设置场面,充分挖掘和展现情境,使学生的内心体验和理解不断得到深化。

②激发学生表现欲望,培养表现能力,鼓励他们在做动作和表演过程中把握自我表现的分寸。同时也有利于教师的正确引导和调控。

四、设置环境,印证语感

由于词义的组合表现出一定的意义,还有一部分意义是环境补充、确定的,因此只有结合具体的语境,才能深入理解字里行间所表现的意义。如:Iwonderwhattimeitis?Themilkmanhasjustcome.在这种情况下,回答的是言外之意,即时间与听说两人共知的送奶时间相联系。另外,“环境”还可以从更广阔的意义上来理解,把社会文化历史背景也包括在内。特别是英美cousin,aunt等一些亲属中称谓的关系,以及在当时的某一地域堂兄弟姊妹可以通婚等等。了解语言反映的时代风貌和民族习惯有助于深入理解文字的意义。

五、学生摹仿

摹仿是一个复习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为唤起语感注意。恩格斯说,重复产生力量。通过摹仿,才能使别人的体验转化为自己的感受,由陌生到熟练,由模糊到明朗。语感注意不是教师教会的,而是学生在经常不断的各种实践活动中日积月累自然而然形成的,通过不断的发现与探索产生对语感的顿悟。正如叶圣陶说:“语感为什么会敏锐,就在于它有深切的生活经验。”

六、阅读

1.朗读。朗读的一个重要益处就是它能够培养学生对声音――符号之间关系的意识,丰富口语词汇,培养语音语调,掌握句法结构知识,帮助划分意群,加强对材料的整体理解能力。朗读使学生既能掌握有关知识,又能增加对英语的听觉体验。

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感\教学 篇6

语感不是先天就有的,它必须建立在对语言现象条件反射般熟悉的基础之上的,具有直觉性的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典范的语言材料进行感受,获得认知上的直觉能力。这种直觉感受最有效的途径是大量反复的诵读。因为,讲解是死的,而诵读却是活的,如同给作品以生命。古人的“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正是这个道理。中学课本中有不少文质兼美的抒情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解放思想,减少繁琐的讲解,删除一些繁重的练习,淡化一些知识的传授,适当引导学生诵读吟咏,以触发学生的语感。

一、在拓展训练时强化语感

在培养语感的过程中,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对文中语音、文字、词语、句子等的品味与琢磨上,还要重视学生对语言直觉感受的丰富性与多元性,设计科学合理、发展学生思维个性的练习,使其成为在教师正确启发引导之下以直觉思维活动为媒介、以培养语感为目的的语言训练。应该把听、说、读、写等言语活动的训练作为语感广化、深化的杠杆。有所感才能有所言,正所谓“由感而发”,因而在教学中我们以读促说,以说促写,组织学生经常开展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创造性的口头语言表达,或书面的写作,让学生在语言的运用过程中,进一步感悟语言之神妙,不仅使课文的思想得以延续,而且自身的语感也在水到渠成的引导中得以发展。吕叔湘先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二、在启发想象中激发语感

想象是在头脑中改造记忆的表象而创造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也是过去经验中已形成的那些暂时联系进行新的结合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借助学生无穷的想象力也是培养语感的一条不可多得的重要途径。教学中,教师可以凭借语言材料运用对比、补充等或凭借形象的插图、声音等材料进行再造想象能力的培养;也可以利用教材中的悬念进行创造性想象训练,将抽象的语言材料,在角色体验和连缀画面中再现出来。我们发现,创造性翅膀丰满的过程就是语感充盈的过程。别林斯基曾说:“阅读时,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但却看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却听不到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没有想象,就无从对语言进行感受和理解。因此,在语感培养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凭借想象,“于有字处想无字文”,走进作品所描述的那个看得见、摸得着,能闻其味、听其音、辨其色的活生生的具体形象的世界,运用形象思维去感受语言文字的意蕴和情感。

三、在阅读中积累语感

阅读是手、眼、脑等感官协调活动的过程,是直觉体悟语言的基本方式之一。在抓好精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速读广览,这是训练直觉思维的有效途径。高中语文课本中很多篇章,大多文质兼美,情文并茂,鼓励学生读背这些文章,是学生积累知识、丰富语感的很重要的途径。听和说是口语交际的两个表现形式。“听话是凭借语言理解说话者所讲的意思。听的言语活动不是机械、被动地接受和简单重复反映信息,而是积极主动思考,重组语言材料,创造性地理解和接受信息的过程。”可见,听是接收信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端正听的态度,培养学生多听、会听,在听中积极感知。听是吸收,说是表达。说是对听的检验。因此,听后还须多说,让学生经过大量的语言实践,把听到的语言材料中所蕴含的内容、意义说出来,以进一步锻炼他们的感知。如此经常练习,学生的语感能力就会不断提高。阅读是积累语感的有效途径。多读、熟读、读后深思,能有效地激发语感。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诵读的效果。古时的私塾先生们就很看重诵读,他们要求学生反复读,仔细读,做到熟读成诵。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诵读中语调、节奏、语流反复刺激,便在学习者特定的精神上留下“声音映像”,这种内在的映像遇到外界的刺激,熟悉的语言流便自然而然地从记忆中溢出。学生在读中获得感知之后,还要进一步要求他们展开联想与想象,进行必要的练笔,加以巩固读的成果,这样,良好的语感就会在读中得到积累,在写中得到发展。

四、在吟咏中体味语感

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感觉,是在长期体验、训练、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的领会和感悟能力,是一种较高级的语文综合能力。语文素质的核心内容是听、说、读、写四种能力。语感强的人话听得明白,说得得体;文读得透彻,写得畅达。语感弱的人则反之。

五、在情境中深化语感

文学作品不仅具有字面意义,而且还有言外之意或语外之意的高情远韵和“可解不可解”之意,这种语感才是最敏锐、最深切的。精鹜八极,心游万仞的想象与联想,对于这种最敏锐、最深切的语感的形成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由于语感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理性思维的参与,离不开对语言文字的灵敏感觉,离不开学生的悟性。因此,我就积极创设语感情境,让学生学会分析、琢磨,从而实现对语言的准确领悟。

浅谈语感教学 篇7

一、让学生到图书馆去, 到阅读室去, 到大大小小的书店去

周作人先生在《我学国文的经验》中说:“我的国文都是看小说学来的。”一个“看”字正说出语感培养的重要作用。一个人如果没有贮存一定的语言材料, 不可能出口成章, 下笔成文。引导学生学好教材的语言外, 重视阅读课外书刊, 搜集

各个领域的材料, 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做各种形式的读书笔记。学生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 积累大量资料, 提高了分析能力, 作文就可以厚积薄发了。

二、情感经验的积累与丰富, 是生成文学语感的催化剂

叶圣陶说得好:“如果单靠翻字典, 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 把生活所得到的一点一点积聚起来, 积聚得越多, 了解就越深切。”

例如, 阅读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最后一句:“人生如梦, 一樽还酹江月”。阅读主体只有在了解了词人此时的际遇并对词人的遭遇深表同情才可能深入地体悟、判断这一“梦”, 一“酹”中的情感内涵;其中有倍受压抑的激愤与苦闷, 有徒伤老大的无奈, 有报国无门的自伤自怜, 有遭受打击后的消沉悲哀, 更有几分超脱与旷达。如此深厚的情感, 仅靠译“语”成“象”是无法体味得到的, 没有情感经验的催化, 没有情感判断的渗入, 也是难以感受净尽的。

三、适当运用渲染语为语感的培养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于漪老师讲到他教学成功的奥秘时曾说:“首先, 一个教师要让教材中的情感, 来点燃起自己的情感之火, 然后, 再用自己的情感之火, 去燃起整个班上数十颗心灵的情感的火焰。”这说明, 运用激励渲染, 有助于教学和教育。渲染语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设计和运用的用以渲染课堂情绪, 激活学生学习情感的简语。优秀的渲染语言富于简洁性、针对性、感染性、鼓动性和时效性。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 根据学情科学设计和巧妙运用这一语言手法, 为教学服务, 是教师的基本功。一两句简语, 工整、明快、严谨, 激励渲染的力量非常强, 可充分适应学生的兴趣需要调动集体情绪, 突出课型特点, 加速教学进程, 提高课堂效率。

四、有感情有表情的诵读, 这种读, 正如叶老所说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读书法”

在教学中可以对学生的读书提出如下章法:第一遍观其大略, 谓之粗读, 读后要动笔列出提纲;第二遍对照注释细嚼慢咽, 谓之细读, 读后要提出疑难;第三遍据其要点, 居高临下, 谓之深读, 读后要释疑解难, 言之成理;第四遍吸取精髓, 举一反三, 谓之精读, 读后要有所发现, 联想翩翩。当然, 这里的一遍并不等于一次, 有时是两次或多次。同时, 强调手脑并用, 用心发现。

五、联想、想象、创造性的解读文本

叶老曾以读王维的“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为例说, 要领会这两句诗, 必须在想象中睁开眼睛来, 看这十个字构成的画面:大漠、长河、孤烟、落日, 传出北方旷远荒凉的印象。给“孤烟”加上个”直”字, 见得没有一丝风, 当然也没有风声, 于是来了个静寂的印象。给“落日”加上个“圆”字, 是说落日挂在地平线上的时候才见得“圆”。圆圆的一轮“落日”不声不响地衬托在”长河”的背后, 这又是多么寂静的境界啊!这样的想象, 其实是叶老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教学范例。正如他所说“可以通过语感判断情感, 判断语意, 有助于深入理解思想内容”。

六、借助现代教学手段, 品味语言的表现力, 品味语言的情意感受, 培养学生语感

好的作品语言一定是准确、鲜明、生动的。所谓品味语言的表现力, 就是引导学生努力去理解课文语言何以是准确、鲜明、生动的, 去具体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究竟有哪些好处。例如, 在教学《阿房宫赋》时, 尽管学生读得很认真, 但由于缺少必要的积累, 也不一定能想象出阿房宫的形貌、气势, 也就为品味作品的语言造成了一定的障碍。如果我们恰当地演示一些图片影像资料, 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这些材料较容易地进行表象组合, 形成接近于作品的所描绘的形象, 再联系作品语言, 从而就为其进行深入地体味分析语言的表现力和深刻地理解文章主旨, 奠定感性基础, 达到培养语感的目的。

七、积累与写作相结合

写作是积累的反馈, 是作者平时的生活积累和阅读积累经过作者内化后迸发出的火花。应引导学生写读书笔记、观察日记。学生在课内外积累大量规范化的语言的同时, 必须观察具体事物, 记录事物的特征, 才能形成自己的语言。“感物风动, 故形于色”, 事物的特点是从种种表象中显露的。观察事物应该从各个方面了解事物的特征, 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在观察中, 学生不能毫无取舍地记录生活。有时记一个细节, 有时记事件的梗概, 有时仅记一句话或几个字。见到一个人, 不是记这个人的姓名, 而是记这个人的脾性, 决不放过有价值的一颦一笑。每日记一事一物, 细水长流, 汇成江海, 达到质的飞跃。尽管有时写出来令人觉得幼稚, 但充满生活气息, 是难得的素材。

语感教学法 篇8

一、唤醒生活体验, 培养学生语感

语文教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因此, 教师必须想方设法丰富学生生活体验, 因为只有丰富体验, 才能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语言背后所隐藏的特定情感和思想感情。以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燕子》这一课的教学为例, 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开场白:春风拂面, 万物复苏, 到处春意盎然, 燕子是春天的使者, 看看它带给我们什么?接着, 教师直接切入燕子这一课的教学中。在学习完生词后, 教师开始精讲课文, 让学生品读第二自然段, 引发学生感悟, 如让我们一起走进春景图, 感受春光美, 那春景图到底是怎么样的呢?你们可以告诉教师, 你们心目中的想法吗?教师让学生边想边阅读。有学生说春天到处都是绿油油的, 有些学生说看到很多人在草地上放风筝, 在草地上嬉戏, 同时看到了很多燕子, 有些学生则说大地变绿了, 我看到到处都是生机勃勃的景象……教师接着问:“有些同学此时看到了燕子, 在其他季节同学们看到过燕子吗?燕子在你们心中是什么样子的?”有些学生说好像在其他季节没有看到燕子, 燕子羽毛是黑色的, 而且非常光亮, 尾巴像一把剪刀。其实, 学生的回答并未虚构, 而是融入了自己对春天的真实体验。所以, 教师只需要在课堂上适当点拨, 引发学生思考, 激活生活体验, 强化语感。

二、强化语言实践, 夯实语感培养

语感的培养需要持之以恒的语言实践。因此, 语文教师必须不断强化学生的语言实践, 从朗读、品析语言入手, 提升语感能力。

1. 注重语文朗读, 培养语感

培养学生语感应该注重学生语文朗读, 因为朗读可以加快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过程, 学生在朗读过程中, 既要动口, 又要动脑, 充分调动了学生多方面的感官, 并且切身体验语言的语音、节奏和结构。以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小小的船》这一课为例, 教师在第一次带领小学生朗读的时候, 学生只是像平常一样跟读, 并不流露感情。此时教师说:“老师怎么感觉不到月亮是弯弯的呢, 也感受不到小小的呢?”教师一说, 学生顿时领悟了, 有的学生在读到“弯弯”的时候, 故意侧着头以表示出“弯弯”, 而有的学生在读到“弯弯的”、“小小的”时候, 则把词语重读, 拉长声音, 以突出这首诗的美。教师在引导学生朗读的时候, 并不是直接说出哪里应该重读, 哪里应该停顿, 而是稍作点拨, 让学生自己感受作品, 让学生形成独体的作品体验, 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2. 注重语言品析, 强化语感

单单依靠朗读来培养学生的语感是远远不够的, 教师还应该在语文教学时注重语言的品析。由此可见, 学生了解字词的含义和韵味是非常必要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教师应该注重让学生了解每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下意义会有所区别, 应该多下功夫仔细揣摩词语、句子和段落。以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望洞庭》这一首诗歌的教学为例, 这首诗歌主要突出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教师启发学生重点研讨:“镜未磨”, 让学生相互探讨诗人为什么把湖面比喻成没有磨拭的铜镜呢?经过分析, 学生恍然大悟, 原来作者观察是在晚间, 湖面在月光的照映下, 有点迷蒙, 不是非常清晰, 而这正像是没有磨拭过的铜镜啊。教师通过对语言进行细化品析, 让学生亲近语言, 感受语言, 这对语感的提升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3. 加强写作锻炼, 培养语感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阅读是语感养成的捷径, 但教师却忽略了写作对语感的作用。其实, 锻炼学生随笔写作, 有助于学生语感能力的提升, 更能促进学生养成动手写作的优良习惯。教师在课堂内外、读书活动等方面强化学生的随笔写作, 让学生随时感受到语言的美、语言带来的愉悦感。长此以往, 学生的语感能力自然会有提高。教师必须着重强调, 在新课改背景下, 学生的写作目的并不是为了应付考试, 而是注重学生情感的表露, 学会用文字与人沟通和交流, 调动学生文字的情感。以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教师, 您好》这一课的教学为例, 教师在教完之后, 可以让学生习作, 但需要在作品中抒发学生对教师的敬爱之情, 体裁由学生自己定。学生在此次练习中, 自己组织语言, 表达对教师的情感。实践证明, 教师加强学生的写作锻炼, 可以明显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

总之, 在小学基础教育阶段, 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 彰显课堂魅力, 让学生真正爱上语文课堂, 并使语感能力得到真正提升。教师可以从唤醒学生生活体验入手, 然后从注重学生朗读和语言品析这两方面强化学生的语言实践, 最后加强写作锻炼, 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语感, 促进学生语文整体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柳向阳.品读感悟注重积累引导体验———小学语文高年级语感培养摭谈[J].小学教学参考, 2007 (18) .

简析阅读教学的语感 篇9

何谓语感?它在语文教学中有何意义?让我们先来阅读一篇课文《木叶》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 。文章伊始提出问题:照字面解释, “木叶”就是“树叶”, 可古代诗歌中很少用“树叶”一词, 往往要不称“树”, 要不称“叶”, 简洁得很;但一遇到“木叶”, 似乎不再考虑简洁, 甚至发展到用“落木”, 为什么呢?问题的关键在于“木”字。作者借助大量诗句考证出, “木”本身就含有“落叶”的因素, 暗含着“疏朗”的形象, “微黄”的颜色, “干燥”的感觉。故“木叶”与秋风、典型的清秋性格连接在一起。而“树”与繁茂的枝叶相连, 与“叶”一样都暗含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因此, “树叶”和“木叶”在词语的概念层面上似乎一致, 但是, 这两个概念所指向的形象是有很大区别的。由此可见, 言语文字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意味, 只有当读者能够透过言语感受到潜藏的意味, 并产生具体的形象联想时, 才能进入文字内部, 将文字变成有生命的东西。而这种言语文字的感受能力, 就是我们所谓的语感。正如著名语文教育家夏丏尊先生所论述:“在语感敏锐的人的心里, ‘赤’不但解作红色, ‘夜’不但解作昼的反面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 ‘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二字, 就会感到希望, 自然的化工, 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 见了‘落叶’二字, 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可见, 语感和言语所指概念或事物的形象、意味、旨趣紧密相连, 不需要借助思考, 语感可以迅速反映出与言语相连的形象意味。

语感本身具有整体性, 既有语言形式的因素, 又有精神内涵的因素, 是两者的心理同构物。如果对整体语感进行透视、解析, 可以将语感结构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内容的。包括语像感、语意感、语情感等。语像感是人对言语所含形象的感悟;语意感是人对言语意义的心灵感悟;语情感是人对言语情感信息的感受。客观的言语在人的心理上产生的语像感、语意感、语情感, 是交融在一起的。如我们读到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立即在脑际浮现这样的动人画面:诗人眼看着孟浩然登上孤独的小舟, 风鼓白帆, 船身由近而远, 渐渐消失在蔚蓝的天际。但诗人并没有立即离去, 他久久伫立江岸, 深情地凝视着水天一色的远方。诗人也许在想:老朋友今番远去, 何时再能相会?他孤零零一人, 旅途中是否寂寞?但愿他此去一帆风顺, 旅途平安!在这幅画面中, 我们不仅感悟到诗句的形象, 也感悟了它的意义与情感, 而这正是语感的功能。二是形式的。包括语音感、语技感和语法感等。语音感是人对言语声音形式的心灵感受, 不仅指对言语发音的感知, 还包括对言语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感受。语技感是指人对言语表达技巧的心灵感受。语法感是人对言语规则的感受, 是语言的结构方式、特征在人的心理上打下的烙印, 是人经过一定量的言语感知和言语实践后在心理上自动形成的语言原型。“安史之乱”平息, 杜甫欣喜若狂之下欣然命笔《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全诗八句, 只首句叙事, 余皆抒情。火山一般炽热的感情借助于铺叙的赋的手法, 因而痛快淋漓, 一泻千里, 使我们感受到该诗的“有意味的形式”。

通过以上简单分析我们知道, 所谓语感, 是对言语文字和语文现象的敏锐感知和迅速领悟的能力, 是对言语文字从语表到语里, 从形式到内容的一种“正确丰富的了解” (叶圣陶语) 。可见, 语感具有两个基本特征:第一是对言语对象感知的敏感性、快速的领悟力和思维的直觉性。人们认识、把握言语对象, 有时需要反复推敲, 再三玩味, 深思熟虑, 穷情究理。有时仿佛不经一番理智思考和逻辑判断, 便对言语现象敏锐地、快速地领悟。如读了一篇美文, 立刻拍案叫绝, 大声叫好;听了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 你立刻觉得“绿”字用得妙, 可谓“一字用妥, 尽得风流”。一个语感能力强的人, 就在感知言语文字的同时, 几乎不需要经过思考过程, 凭着语感就能迅速得到其中的内蕴, 丰富的情味, 甚至包括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味。语感的这一特点, 发展了学生的直接思维能力, 使学生的思维既活又新, 必然带来语文教学又好又快的效果, 这也是我们倡导语感培养的重要原因之一。第二是对言语现象感知的综合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语感成分的综合性, 二是多种心理活动刹那间联翩而至的综合性。语感对言语文字认识不仅是迅捷的, 而且是丰富的。这种丰富不仅包括了内容上的像、意、性诸感, 而且包括了形式上的音、技、法诸感。这些感受, 往往在感知言语文字的同时, 刹那间一并收获。并且, 在获得语感的过程中, 多种心理活动联翩而至:感觉、知觉、表象、联想、想象、理解、情感等, 从而获得对言语文字的“正确丰富的了解”。

语言文字作品是作者将自己所要传达的形象、情感、思想转化成言语文字符号, 并以自己特有的风格显现出来的。解读这些语言文字作品, 就得尽可能地将凝聚在符号中的形象、情感、思想还原, 并复制出作者的风格, 力求不丢失所有的言语信息。这一解读、还原过程的实现, 有赖于读者对作品的言语感受能力。从理论上说, 读者只有具备了与作者大致相当的言语感受能力, 才能实现真正的全部还原, 否则只是部分还原, 甚至不是还原而是误解。所以, 为了尽可能准确地解读文本, 确切地表情达意, 必须采用多种正确的途径、方法、手段, 为学生语感能力的提升提供广阔的“智力背景”, 打好坚实的基础。

1. 学习语言知识。

不懂语言知识的人, 依然可以说话、读书、做文章, 因为言语规则在语言运用中可以习得。但懂些语言知识, 会增强对言语的省察能力, 能较快、较准确地捕捉到言语的意义和意味。在理论的高度反观言语, 可以纯正个人的语感。比如, 鲁迅《拿来主义》中有这样一句:“总之, 活人代替了古董, 我敢说, 也可以算是显出一点进步了。”这句话的含义显然不是字面的意思, 根据上下文可知, 这里有很强烈的讽刺意味。倘若了解“反语”这一修辞手法, 那就能肯定自己的语感, 用“倒退”去理解鲁迅对国民党媚外的的言语材料内容、形式上的特点的多少。所谓敏度是指对某一言语现象作出反应的速度。这三个指标能在很大程度上衡量一个人语感的优劣。而提升他们最直接的办法是大量阅读并积累对言语材料的直接感受, 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 进而提升自己的语感品质。语言体现文化。萨丕尔指出:“语言是不脱离文化而存在, 不脱离社会流传下来的, 决定我们生活面貌的风俗和信仰的总体。”所有的文化形式都是符号形式, 而语言文字则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符号形式。文化修养的差异, 必然体现于言语活动之中, 并且, 首先体现于语感的差异之中。一个不识字的文盲就没有书面语言的视觉语感, 即使听别人读, 也会有程度不一的残缺现象。能够吸引一个小学生的言语作品, 大学生可能毫无兴趣;对一个自然科学家来说明白晓畅的言语作品, 一位诗人可能会感到佶屈聱牙。也就是说, 不同的文化修养会表现出对言语作品的不同价值取向, 即便取向一致也会由于文化修养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角度, 对言语文字的感受会出现不同的广度、深度和敏度。这就需要我们指导学生大量阅读, 不断扩大视野, 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 为语感品质的提升奠定基础, 创造条件。可耻行为的批评。适当学习一些语言知识中的词汇、语法、修辞, 是纯正个人语感的正途。

2.积累阅读成果。

语感是有品质的, 一般说可以从广度、深度、敏度等方面加以衡量。所谓广度, 是指语感所能把握的语言对象的量的多少、面的宽窄, 也就是积累的词汇量的多少, 对不同类型的言语材料的把握理解程度。所谓深度, 是指语感对某一言语现象的形式与内涵感受的深浅程度, 也就是语感所能领悟的言语材料内容、形式上的特点的多少。所谓敏度是指对某一言语现象作出反应的速度。这三个指标能在很大程度上衡量一个人语感的优劣。而提升他们最直接的办法是大量阅读并积累对言语材料的直接感受, 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 进而提升自己的语感品质。语言体现文化。萨丕尔指出:“语言是不脱离文化而存在, 不脱离社会流传下来的, 决定我们生活面貌的风俗和信仰的总体。”所有的文化形式都是符号形式, 而语言文字则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符号形式。文化修养的差异, 必然体现于言语活动之中, 并且, 首先体现于语感的差异之中。一个不识字的文盲就没有书面语言的视觉语感, 即使听别人读, 也会有程度不一的残缺现象。能够吸引一个小学生的言语作品, 大学生可能毫无兴趣;对一个自然科学家来说明白晓畅的言语作品, 一位诗人可能会感到佶屈聱牙。也就是说, 不同的文化修养会表现出对言语作品的不同价值取向, 即便取向一致也会由于文化修养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角度, 对言语文字的感受会出现不同的广度、深度和敏度。这就需要我们指导学生大量阅读, 不断扩大视野, 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 为语感品质的提升奠定基础, 创造条件。

3. 深入体验生活。

言语和作品来源于生活, 只有回到源头, 才能培养出良好的语感。叶圣陶先生谆谆告诫我们:“要求语感的敏锐, 不能但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 而应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单靠翻查字典, 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 , 惟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点积聚下来, 积聚得越多, 了解越见真切。”理解、运用语言文字, 光是记住它们的语言结构、内容意义、使用方式等等是不能奏效的。最重要的是使用, 而使用又不是机械地模仿, 而是出自生活的真实需要, 介入学生的生命活动、心灵活动。语感是人的生命之花, 语感是人的心灵之果。学生语感的生成是和生命历程、心灵成长同步的。而其生命活动、心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 即听说读写活动。因此, 我们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 深入生活, 体验生活, 学会在生活中倾听别人的“言说”, 理解别人“言说”的意义, 体悟别人“言说”的情感, 分析别人“言说”的结构, 欣赏别人“言说”的妙处, 找出别人“言说”的缺陷。这样在感悟别人“言说”这一生命活动、精神活动中, 汲取别人“言说”中的营养, 规范自己的“言说”行为, 以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特别是语感能力和品质。不仅如此, 还要学会把在生活中的观察、思考所得随时记下来、写出来, 编撰自己的“言语录”、“观察手记”等等, 在“言说”中发现, 在“言说”中发展, 在“言说”中提升自己的精神品位、表达水平和语感能力。这一点已经被无数的语言大师的成长经历所证明。

尽管有专家认为语文教学的外延和生活相等, 尽管学生课外、校外的语文实践对语感的培养十分重要, 但是, 语感培养的主阵地还应该是语文课堂教学。语文课堂教学训练学生的语感, 除了教师的点拨、解惑、讲解外, 主要靠指导学生自己去实践。这种实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诵读。

诵读是把无声的言语变成有声的言语。教师要指导学生在深入了解作者的时代、生平及其个性等的基础上, 真切地去体验他在这一规定情境中的思想感情, 从而用自己的声音真实地把它复现出来。诵读过程中, 教师指导学生沿着字、词、句的阶梯去“攀登”作者的精神境界。“攀登”的过程就是作品的思想感情内化为学生的思想感情的过程。诵读, 必须读得正确、流利, 读出感情, 有些精彩片断、篇章, 还须熟读。多读、熟读, 是我国语文教育的传统经验。用清人唐彪的话来说就是:“文章读之极熟, 则与我为化, 不知是人之文, 我之文也。”读书到了这种境界, 言语对象自然就能充分地内化为学生的语感图式, 学生的语感能力、读写水平的提高也就不在话下了。

2. 感受。

语感源于人的感官和心灵对言语的感受, 并由这种感受不断积淀而成。通过感官和心灵直接感受优秀的言语作品是语感创造的必由之路。所谓感受, 用古人的话来说, 就是“感之于外, 受之于心”, 即通过感知使外在于主体的客观对象变成主体内心的感情波澜。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去感受课文的言语, 以他们自己的感觉、知觉、认识、情感去触摸它, 使学生之心“入乎其中”, 与言语对象的那一颗心发生共振共鸣;又要“出乎其外”, 玩索言语对象表达的独特之处, 在出入往复之中使感受不断深化。感受深化的过程也就是语感和理解能力增强的过程。一位作家回忆他读中学时语文老师上林觉民《与妻书》一课时写道:她在简要地介绍了作者和解释了“绝命书”一词后, 对课文内容未作任何分析讲解, 就开始用她沉静的语调动情地朗读课文。他们深深地受到感染, “都不约而同地低下头, 寂无人声的教室响起一片唏嘘”, 竟至“放声哭泣”。“尽管文中有许多词句似懂非懂, 但由老师传递给我们的烈士那丰富的感情和赴死前的坚定和从容, 却滴滴入心, 灼灼耀目。我们不用等待老师讲解, 就理解了它的意思, 甚至连文章的主题都能准确地表达出来。”这是感受促进理解、增强语感的绝好案例。正如席勒在《美育书简》中所指出的:“必须经过心灵才能打开通向头脑的路, 感受能力的培养是时代最急迫的需要, 这不仅是因为它是一种改善人生洞察力的手段, 而且因为它本身就会唤起洞察力的改善。”而语感能力正是一种“洞察力”。

3. 涵泳。

宋代陆九渊说得好:“读书切戒在慌忙, 涵泳功夫兴味长。”涵泳常用的方法是与原文比较:一是“增”。如《少年闰土》一文开头, 鲁迅用极其简练的笔墨, 刻画了海边西瓜地里一位刺猹少年的形象。为了让学生体会作品语言的简洁之美, 老师出示一段话让学生比较:“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圆圆的, 亮亮的。下面是海边的一片宽阔的沙地, 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就像春天郁郁葱葱的麦田。”与原文比, 增加了“圆圆的”、“亮亮的”、“就像春天郁郁葱葱的麦田”。两相比较, 学生体会到“简洁”与“啰嗦”、“准确”与“牵强”的差异, 体会到鲁迅先生用词准确, 语言简洁, 值得学习。二是“删”。《燕子》一课描写春天的美景非常精彩:“阳春三月, 下过几阵蒙蒙细雨, 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舒展开黄绿眉眼的柔柳。”作者细腻地描摹了春天特有的美景。教学时, 可出示“三月, 下过雨, 风吹拂着柳”, 让学生比较体味原句细腻具体、形象生动之美。三是“替换”。《粜米》一课的“‘还是不要粜的好, 我们摇回去放在家里吧!’从简单的心里喷出了这样的愤激的话”。“话”分明是“说”出来的, 这儿为什么是“喷”出来的?让学生体会“喷”字, 体会词的感情色彩, 掂出它的分量。四是前后“改动”。《桂林山水》写漓江之美, 运用排比的方法, 取得了很好的表达效果。在学生理解并感受到漓江美时, 将前后改动的一段话与原文相比:“漓江的水很静, 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很清, 连江底的沙石也看得见;漓江的水也很绿, 就像一块无瑕的翡翠。”让学生体会课文优美的节奏、整齐的句式、逐渐增强的语势, 不仅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具体理解了排比句的作用, 而且在比较、体味中增长了语感能力。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0.

[2]萨丕尔.语言论.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0.

[3]张斌.一课的思念.教育时报, 1987-08-06.

[4]王尚文.语感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7.

[5]蔡肇基.高中现代文阅读.海口:南方出版社, 2004.

[6]杨金林.为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而教.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1.

如何用语感教学升华教学效果 篇10

一、注重语文能力的培养

随着多元文化时代的到来, 教育应着重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语文教学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教给学生某种语文知识, 更重要的是从一篇篇凝聚着作者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 通过教学互动场的构建, 强化师生之间的交流、对话和激励, 内化为教师和学生的情感、情操, 影响他们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 并最终积淀成为他们的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例如:《小鹰学飞》中有这样一处:“小鹰一抬头, 只见白云上面还有几只鹰在盘旋呢!”结合课文内容, 让学生发挥想象, 说说小鹰看到这些会想些什么, 它会怎么做?《夕阳真美》一课的教学, 我为了是学生充分感受到夕阳的美, 指导学生观看夕阳图, 感受它的美, 并且让学生对夕阳的美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学了《狐狸和乌鸦》这篇课文, 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 揣摩狐狸和乌鸦的神情, 动作, 语言等进行表演。既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说话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学了《美丽的丹顶鹤》这一课, 我们学了丹顶鹤的外形, 老师就乘机让学生去写一种小动物的外形, 使学生能把知识迁移, 融会贯通, 活学活用。语文教学通过教学互动场的构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让学生形成自我发展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让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引导学生善于合作, 让学生个体和集体形成协同发展的动力。

二、注重对语言材料的感受领悟

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的自我建构, 它是建立在学生自主理解基础上的, 教学中一定要摒弃繁琐的内容分析和枯燥的语言分析, 摒弃形形色色的“老师牵着学生走”的做法,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突出重点, 引导注重对语言的品味。如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孔子游春》一文中:春天到了, 孔子带领学生来到泗水河边游玩。弟子们有的垂钓, 有的赏景, 有的嬉戏, 而唯独“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绿波”, 意味深长地发表了一番“水是真君子”的论述, 不仅潜移默化地教育了他的弟子, 而且对我们后人也有深远的教育意义。学生凭借语言材料, 通过品读、体味、深有感触, 原来司空见惯的水, 也包含着深刻的道理。紧接着教师随机引导学生:“同学们, 我们长大后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学生让学生在感受、体验、交流中, 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构建和提升。

三、注重学生动态语言的学习和教师教学语言的示范

语文教学中, 学生的眼睛、嘴巴、耳朵、大脑使用比较多, 而双手仅仅是举手而已。让学生的双手也能真正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上来呢?这要教师要根据教材, 有意识地让学生动起手来, 通过动手加深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比如上《乌鸦喝水》这一课时, 教师往往采用边读边想或者进行课本剧表演的方法, 让学生学习课文。如果让学生动手体验, 那收到的效果是意想不到的:以小组为单位, 分成三组, 给第一组的同学半瓶水, 细石子;给第二组同学也是半瓶水, 粗石子;给第三组同学小半瓶水, 细石子, 然后让学生学乌鸦的样子, 把石子一粒一粒地放进瓶子里, 然后去观察瓶中的水有什么变化。第一组的同学发现水升高了, 第二组的同学发现水没有升高, 第三组的同学发现水是升高了一点点。大家通过动手实验发现, 聪明的乌鸦不仅想到了朝小瓶里叼石头使水位升高, 让自己喝到了水。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 乌鸦知道石子的大小与能喝到水有密切的关系。乌鸦懂得只有叼细石子才能使水位提升而喝到水, 如果叼粗石子的话只能无功而返, 徒劳无获了。它还知道水瓶里的水太少, 即使叼细石子, 也只能可望而不可及的。教师这样有意识地安排学生动手实验, 得到的收获远远比讲、读、想来得多。让他们在语文课上动起手来, 往往能起到“它山之石可攻玉”的教学效果。

四、单纯重视语言表达——同时重视学生对生活的体验

语文与生活紧密相连, 是生活给了语文以生命。在语文教学中, 应该注重学生与生活的“对话”, 要注重对生活经验的提炼和再造, 要将学生的视野引入到更广阔的生活空间, 进而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最大的麦穗》一文凭借课文语言材料, 引导学生领悟必须善于抓住机遇, 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教学中引导学生重点讨论: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 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 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句话的理解与体会。学生有的说:时间一去不回头, 机会失去难挽留。我们要好好地把握每一次机会。有的说:人的一生仿佛是在麦地中行走, 人人都在追求一个最高的理想, 犹如在麦地中寻找那一株最大的麦穗。如果好高骛远, 不能脚踏实地, 到头来只会落得两手空空。有的说:我认为, 人的追求应该是最大的, 但抓住面前的每一次机会却是最重要的。因为, 通向理想的道路是眼前的每一次机会铺成的。……这就是生活语文, 它是一个开放的、自由的、博大的天空。我们的语文老师, 更要把生活引进课堂, 引导学生在语文的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感受生活, 进而增长才干。因为, 生活, 才是真正的语文, 才是真正富有生气的语文。

语感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方向 篇11

阅读教学内容摘要:在语言能力系统中,语感能力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能力。语感是人对语言这一对象的直觉的、整体的感受,是有语言文字而弓『起的复杂心理活动和认识活动的过程,是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要全面正确地认识语感,需要切实弄清楚它的构成要素。语感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改革方向。

语感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核心,语文知识教学应为语感训练服务。语感教学有利于正确实施思想教育,语感教学是语文美育的有效手段。在阅读教学中,大量浏览和阅读各种文体的文学作品,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培养数学语感的前提和基础。

叶圣陶说:“语感是对于辞类的感觉力。"他曾在《文艺作品的鉴赏》中对语感作了描述:“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查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这是我国关于语感的最早解释。在语言能力系统中,语感能力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能力。语感是人对语言这一对象的直觉的、整体的感受,是有语言文字而引起的复杂心理活动和认识活动的过程,是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

第一语感的构成要全面正确地认识语感,需要切实弄清楚它的构成要素。我认为:当人们进行语感操作时都表现为一种语言感受现象,语感能力的显现即语言感受现象的发生过程,包括两大要素系统。

l.客体要素系统

语感的直接客体无疑是语言文字,但给读者或听者语言文字并不是作者或说话人的目的所在,真正的目的在于通过一定的语言文字表达一定的内容。

2.主体要素系统

作为语感主体的人,应有健全的言语印入心理系统。在语感的主体要素系统中,从语感的形成和教育功能考察,感受语言文字的心理系统的重要性远胜于生理系统。

第二,语感教学的意义

1.语感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改革方向。传统的语文教学最大的弊端和失误就在于以语文知识传授为中心。我国的教学实践已经确凿表明,只有确立了语感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核心地位,教学及改革才可望走上正轨,才可为语文教学的科学化和高效率找到正确的突破口。

2.语感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核心。语言能力是一个层次多侧面的复杂系统,语感是它的核心。语感是左右读写听说等言语活动的质量和效率的杠杆,在所有的言语活动中起关键作用。

3.语文知识教学应为语感训练服务。强调语感作用,决不意味着排斥或轻视语文知识的教学。语感虽然以直觉的语言经验为前提,但语文知识可以提高语感的质量。

4.语感教学有利于正确实施思想教育。思想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职责之一,而不是“渗透”进去的份外之事。学生正确的思想、健康的情感、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觉悟,应通过感受具体作品,让作品的思想教育因素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撞击闪光,认同接受,从而收到思想教育的实效。”

5.语感教学是语文美育的有效手段。“语言美感教育是语感教学的最高目标。语文教学既基于语感又终于语感,也应从这个角度来理解。

第三,语感教学的途径和方法

1.语感教学的途径可以分两大类:语感实践和语感分析

2.语感教学的方法:(1)指导学生朗读、吟诵。(2)引导学生揣摩、比较。(3)指导学生切身体验。(4)启发学生联想和想象。从认识的角度,从语文学科的特点,从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对“如何培养良好的语感”这一问题,我们应以阅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阅读中重视语感,进而提高阅读能力。

现代的阅读教学要求破除以讲授、分析、说明为主的知识灌输,把阅读教学课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使学生能说会道,能读书能熟练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情达意。阅读教学的重点应放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上,而语言文字素质的综合体现就是语感。

阅读教学中的语文知识并不等同于语感。前者是知识,后者是能力,中间需要一个转化的环节。一个能把一篇文章背得滚瓜烂熟的人未必能理解语言。我们以阅读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为例:文中描写了作者四次流泪。第一次,(我)不禁簌簌地流下了眼泪。第二次,我的泪很快地流卜来了。第三次,我的眼泪又来了。第四次,“在晶莹的汨光巾,又石见……,’第一次足作者在徐州见到父新。看到凄惨的家境,祖母去世,父亲失业,于是一股凄凉感涌上心头,难过的流下一眼泪。第二次足望父买橘,流下的是感激的泪,这足感情的高潮。第三次是车站离别,父亲的背影消欠了,流下了辛酸的泪。第四次是作者在收到父亲的来信,想到颓唐的父亲,流下了,愧疚的眼泪。文章虽然连写四次流泪,但文字并不重复雷同。作者的四次流泪,感情是丰富真挚的,语言是跌宕起伏的。不同的人,因其生活经历、所受的教育、知识程度、年龄层次、心理性格,在感知语言时,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表现出鲜明的个人色彩。阅读教学对于学生从自觉的掌握语言提高到自觉掌握语言尤为重要,良好的语感不是单靠学生自己能形成的,它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训练密切相关,学生是否具备良好的语感能力,关键是教师是否有意识的引导和训练学生。

习惯是教育力量的基础,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对形成学生的语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阅读是语感的运用和体现,没有阅读也就谈不上语感。大量浏览和阅读各种文体的文学作品,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培养数学语感的前提和基础。

语感教学法 篇12

一、在阅读中积累语感

阅读是手、眼、脑等感官协调活动的过程,是直觉体悟语言的基本方式之一。在抓好精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速读广览,这是训练直觉思维的有效途径。高中语文课本中的篇章大多文质兼美,情文并茂,鼓励学生读背这些文章是学生积累知识、丰富语感的重要途径。听和说是口语交际的两个表现形式。“听话是凭借语言、理解说话者所讲的意思。听的言语活动不是机械、被动地接受和简单重复反映信息,而是积极主动思考,重组语言材料,创造性地理解和接受信息的过程。”可见,听是接收信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端正听的态度,培养学生多听、会听,在听中积极感知。听是吸收,说是表达。说是对听的检验。因此,听后还需多说,让学生经过大量的语言实践,把听到的语言材料中所蕴涵的内容、意义说出来,以进一步锻炼他们的感知。如此经常练习,学生的语感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二、在情境中深化语感

文学作品不仅具有字面意义,而且还有言外之意或语外之意的高情远韵和“可解不可解”之意,这种语感才是最敏锐、最深切的。精鹜八极、心游万仞的想象与联想,对于这种最敏锐、最深切的语感的形成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由于语感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理性思维的参与,离不开对语言文字的灵敏感觉,离不开学生的悟性。因此,我就积极创设语感情境,让学生学会分析、琢磨,从而实现对语言的准确领悟。

领悟的最佳方法是“熟读精思,分析琢磨”。在诗歌单元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熟读,整体感知诗歌的内容,然后再引导学生分析、推敲,让学生独立思考,用心用情去体验、去感悟,品味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揣摩作者的思路、情感。我舍得花时间,学会耐心地等待,热情地唤醒,巧妙地点拨,使学生由浅入深,从迷茫走到开朗再到顿悟。分析的最佳方法是思考,思考越深入,领悟越深切,久而久之,诗歌中所蕴涵的“玄机”就会通过有血有肉的语言从学生的口中传出来,这样,学生的语感就会得到进一步锻炼。

三、在训练中内化语感

语言的书面语学习大都采用习得方式。学生在语言习得中,“不仅接触经过专家精心选定的话语材料,而且接触各种语言知识,并有各种各样的实践训练”。因此,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练,必须有教师的训。但有的人将训简单地等同于“讲”,于是学堂变讲堂,教师大讲特讲,一讲到底,这种违背训示规则的“讲”,一者表现为逐字逐句的“串讲”,二者表现为过分执着于逐层逐段的“讲析”。“串讲”“讲析”往往是见字不见词、见词不见句、见句不见段、见段不见篇,好端端的一篇文章被碎尸万段,忽略学生对整体作品的感知与直觉体悟。对于一般人来说,应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而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应是知有不言,言有不尽。知有不言指学生已懂的不讲,与教学目标无关的不讲,暂时不需要理解的不讲;言有不尽则是点到为止,给想象力腾出自由的场地。这才是讲的艺术,才是真正地将“训”理解为“讲”。

四、在想象中培养语感

语感的产生是以“感”为主,它离不开具体生动的想象。因而,要得到敏锐、丰富、深切的语感,应让学生运用形象思维,品味语言文字,启发想象,达到“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的境地。语感同想象是紧密联系的,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形象思维,启发学生想象,必然会在学生的心中产生“内心视像”。它能使课文内容像电影一样,在学生头脑中一一闪过,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引起感情共鸣。

由此,我认为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放开手脚,让学生自主地、自由地培养语感。学生完全可以借助思维和审视能力,展开自身合理的想象和联想,对语言材料进行品评与鉴赏。这是学生与作者在生活体验上的一种沟通。它需要学生不仅能充分领会语言文字的字面意义,还要能领会语言文字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如果单靠查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惟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积聚得多了,了解得就越深切。直到自己的语感和作者的不相上下,那时候去鉴赏作品就真能够接近作者的旨趣了。”这样学生的语感能力才会发生质的飞跃。

上一篇:高职护生通用能力培养下一篇:高中政治新课创新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