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2024-08-14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通用11篇)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篇1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内容提要】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人的语言能力,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语感的强弱。“语感”是语文教学研究中一个历久而弥新的话题,而语感往往是在有效的在阅读中得到培养和提高,并在长期的阅读训练中不断得到积累。所以,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启发、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言语。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应强调以读为本,注重积累,讲究品评,不断提高自已的语感。从而把文质兼美的文章言语有效地转化为学生的语感素质。

【关键词】

语感

阅读教学

朗读

积累

语言实践

在教学实践中,许多语文教师都有这样的感受,那些语感差的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都比较低,要提高语文成绩,需要花费很大的努力。一些其他学科的教师也反映,有的学生听课抓不住要点,发言词不达意。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这些学生的语感能力较差。那么,什么是语感呢?所谓语感,就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的正确、敏锐、丰富的感受力,是由语言活动引起的复杂心理活动和认知活动的过程,是人们直接地感受、领悟,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

留意一下,我们不难发现“语感”是语文教学中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吕淑湘先生也曾说过:“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而我们的语文新大纲中明确规定:“语文教学旨在使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听说读写的语言能力和一定的语言感知能力。”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语言文字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离开的交际工具,在瞬息的时间和空间交流信息,不可能花很多时间,去字字作逻辑推理,句句以理性分析,加以处理。人们在交际的过程中,靠得就是语感的直觉性和敏锐性。因此,语感的培养具有辅助交际的功能。此外,语感还有促进理解的功能,从语文教学的历史看,古代语文教学虽有许多不足之处,但是培养语感却是很成功的,从《三字经》、《百家姓》到《四书五经》,古代的私塾先生要求学生读、背,读得多,背得也多。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嘛!由是观之,语文教学的目的,并不在于语文知识,而在于语文能力,即语言的运用。所以培养学生的语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笔者认为语感往往是在有效的阅读中得到培养和提高的,所以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语感能力的培养,就显得特别重要了。但是,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仍能看到一些教师津津乐道于课文内容的分析、讲解,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分析来,分析去,把一篇富有感受染力的文章搞得支离破碎,味同嚼蜡,那些课文也就成学生心目中毫无生气的内容梗概和语言符号。那是因为我们的语文教学走入了一个误区:有的教师误认为讲深、讲透,学生就能理解,就能感悟、领会,然而,这种以分析、理解取代感悟的现象是造成学生语感不强的最大原因。实际上,我们应当意识到,课文的阅读教学的根本着眼点应该是使学生增强阅读内容和阅读形式的感受性,只有让学生潜心读书,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体验语言文字的感情,才能实现。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启发、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把文质兼美的文章言语能力化为学生的语感素质。

那么,如何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培养语感能力呢?

一、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在语文课的教学中,应该提倡学生反复朗读通过朗读揣摩来培养学生的语感。用美学家朱光潜先生的话说就是:“把数量不多的好诗熟读成诵,反复吟咏,仔细揣摩,不但要弄懂每字每句的确切意义,还要推敲全篇的气势脉络和声音节奏,使它沉浸到自己的心胸和筋肉里,等到自己动笔时,于无意中支配自己的思路和气势。”

叶圣陶指出:“从前人读书,多数不注重内容与理法的讨究,单在吟诵上用功夫,这自然不是好办法。现在国文教学,在内容与理法的讨究上比从前注重多了;可是学生吟诵的工夫太少,多数只是看看而已。这又是偏向了一面,丢开了一面。惟有不忽略讨究,也不忽略吟诵,那才全而不偏。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

可以说朗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也是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法。阅读教学中朗读的形式很多,有齐读、轮读、指名读、分角色读、引读等等。无论哪种朗读,都不仅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帮助学生培养语感,理解课文内涵,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之一。现行教材中的文学作品者是经过精心挑选和编排的,这些文学作品作为朗读材料被师生经过仔细分析,深入体味,并通过自己的有声语言加以表达,这绝不只是“念字出声”的无思维活动,而是动员了自己全部精力的再创造。于是,多次反复朗读之后,学生不仅理解了某些词句的含义,而且多少难说清的语感,搭配习惯,语言规律等问题在不知不觉中迎刃而解,也体会到了文章的内涵了。甚至,学生可以举一反三,对类似的文章进行鉴赏。可以在自己写作时模仿那文笔,还可以在说话时应用那词章,从而使学生的口头表达迅速趋向准确和生动。

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1、指导学生朗读要理解在先

叶圣陶在分析如何把握吟咏的语调时,曾具体指出:“大概文句之中的特别主眼,或是前后的词彼此关联照应的,发声都是高一点。就一句来说,如意义未完的文句,命令或呼叫的文句,疑问或惊讶的文句,都得前低后高。意义是完足的文句,祈求或感激的文句,都得前高后低”;“表示悲壮、快活、叱责或慷慨的文句,句的头部宜加强。表示不平、热诚或确信的文句,句的尾部宜加强。表示庄重,满足或优美的文句,句的中部宜加强”;“含有庄重、敬畏、沉郁、悲哀、仁慈、疑惑等等情味的文句,须得缓读。含有快活、确信、愤怒、惊愕、恐怖、怨恨等等情味的文句,须得急读。”

2、讲究朗读的方法,注重范读、情读和美读

对于范读,叶圣陶指出要“把文章中的神情理趣,在声调里曲曲传达出来,让学生耳与心谋,得到深切的了解。”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则材料:有位教师在教《阿Q正传》时,请班上一位学生范读阿Q宣布革命的那段心理活动描写,因为在此之前已有过师生之间的简单的互相讨论,这位学生便有意识地注意到了阿Q从“勉强”到下决心参加革命的这个心理变化过程,在朗诵时就作出了这样的处理:“革命也好吧”中的“也”读重音;“革妈妈的的命”中的两个“的”,前一个紧跟“妈妈”,语速较快;“太可恶!太可恨!”因出自阿Q的内心呼喊,所以读得感情真,语气狠,但却并不响;“便是我,也要投降革命党了”中的“投降”处理为重音,有迫不得已豁出去的意思。朗读结束,这位学生自己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而其余的学生也露出赞许的神情。不难理会到,同学们在范读和聆听范读的过程中,已不知不觉地接受了绝妙的语感教育。

“情读”之“情”,是情感之情。就是要读出作品中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人物性格和人物思想感情。庄子说得好:“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虽悲不哀,强怒虽严不威,强亲虽笑不和。”只有切入作品所塑造的生活情境,置身于作品所描绘的特定情境、氛围之中,才能透彻理解人物的个性和作者所寄托的思想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将那活鲜鲜的生活情境、独具个性的生命语言,通过我们的“口”、“容”、“形”,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来。而这一点适用于叙事抒情的诗歌和散文类作品。

3、通过朗读与激发想像有机结合,诱发语感

笔者认为有效的读的训练,必须同思维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特别是同想象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诱发学生的语感。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别林斯基也曾说过:“阅读时,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但却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却听不到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因此,没有想象,就无从对语言进行感受和理解。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帮助学生凭借想象走进作品所描述的那个看得见、模得着,能闻其味、听其音、辨其色的活生生的具体形象的世界。同时,运用形象思维去感受语言文字的意蕴和情感。而教师要重在引导学生进入想象的境界。如笔者在教学《山中访友》第三段,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作者与树融为一体,人与自然物我交融的境界,笔者设计了一个类似于电影中的画外音来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让同学们闭上眼睛,想像自己也成为一棵树的样子。在学生闭眼的同时,教师可进行轻声的画外音:“此时,我走进了一片宁静而神秘的小树林,被那优美的景色深深吸引了,那青翠的要树枝迎风招展,探出头来,像是在跟我招手,树上的鸟儿欢快地鸣叫,嬉戏着,像是叫着我的名字,欢迎我的到来。这时,一缕阳光透过树梢,照在亮晶晶的露珠上,那露珠显得越发晶莹剔透了,像是在和我调皮地挤眉弄眼,和我交换眼神,你们不把我当外人,我又怎能见外呢?我闭上眼,觉得我被他们同化了,觉得也变成了一株树。我的脚长出根须,我的头发长成树冠,我的手变成树枝,我的思想变成树汁,最后长出树籽,被鸟儿衔向远山远水、、、、、、”结束画外音后,轻声问学生们:“你们变成一棵树了吗?”“就让我们作为树林中的一分子,再来读一读这段文字吧。”这样一来,学生的再次朗读中,似乎真的找到了那种物我合一的感觉。读得非常好。

此外,我们可以通过电教手段,如播放录像,展示课件等到触发想象,把学生带进情景之中,在情境中唤起学生情感与作者的共鸣。笔者在教学艾青的爱国诗歌《我爱这土地》时,可让学生配乐朗读,播放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乐曲,体会那汹涌澎湃、如火如荼的抗日激情,体会作者那和着泪,和着血的爱国之情,从而让学生受到感受染。在教学《斑羚飞渡》时,为了让学生体会老斑羚用牺牲一半,保全一半的方法延续自己的后代而用身体作桥墩飞渡时,边结合文中对这一场面的描写,边利用多媒体播放配乐的“飞渡”的FLASH动画。从而对文章的理解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积累语言,深化感悟

应该说,直觉性是语感的最基本特点,而无论直觉的内容如何丰富,形式如何变化,其心理素质无一例外地来自主题原先在学习与实践中获得并储存在记忆中的信息。因此,在课内和课处的阅读过程中,注重积累就显得十分必要了。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认为:“学习的过程是逐渐积累的过程。”语言学习更需要积累。巴金先生曾说:“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也就慢慢体会到他们的好处,也就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调子。”“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应该讲得就是积累语言的好处吧。

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笔者觉得首先应该注重对字、词、句的积累,特别是对于刚进入初中的七年级学生。汉语的字词具有很强的模糊性和意象性,内涵的自由度很大。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一定数量的词语作为语感的训练基础,通过大量的阅读训练,使学生词汇积累如滚雪球般地增多。在课内,语文教师可以对课文中的关键词进行必要的点拨,并传授给学生学习词语的方法。促使学生对词语进行准确的理解,从而走也词汇积累的第一步。课外,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工具书,进行思考、讨论,勤作摘记,这样一来,学生对这个词由生疏到熟悉,由不懂到懂,这个词在不同语境中的规律也能掌握了。其次应该注重意象的积累。夏丐尊先生就举过这样的例子:“在语感敏锐的人的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只有读者脑中有丰富的意象积累,才能被作品的词语迅速唤起,组成相对应的准确鲜明的新意象。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形成竟象积累,就要求我们语文老师在讲课时做到声情并茂,努力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境界,调动头脑中的相似经验,缩小学生认识结构与课文之间的差距。迅速形成新意象,使语事情活动畅通无阻。然而,仅靠课内的四十五分钟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广泛浏览,才能有效地增因其词汇、句式、意象的储存,扩大视野,丰富其感知对象,厚积薄发,从而促进其语言知识向语言能力转化。

三、推敲品析,增强感悟

咬文嚼字,体味语言是语感得以提高的关键环节。对此,宋代朱熹曾有过精辟的解释:“大凡读书,须是熟读,读熟了自精读,精读后理自见得,如吃果子一般,劈头方咬开,未见滋味便吃,须是细嚼教烂,则滋味自出,方始识得这个是甜,是苦,是辛,始为知味。”(朱子语录)叶圣陶先生讲到语感训练时也曾说,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情味,单靠查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引导学生推敲、揣摩、细细品味。这样,学生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可见语感训练的关键是“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并通过文字这座桥梁与作者会面,从而使阅读教学成为“学生、作品、编者和教师之间平等对话。” 在具体的实践中,可以就以下几点进行:

1、揣摩比较中,感悟用词的准确性

比较,是培养语感精确性的有效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减减、换换、调调、加加等形式展开推敲、揣摩语言运用的准确精妙,挖掘其蕴含意义,从而有所感悟。笔者在教学《山中访友》第二段时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把“你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你累吗?”改成“你在这涧水上站了好几百年了,你一点也不累。”你觉得怎么样?通过改变句式来体会作者对德高望重的老桥的亲切问候之情。又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道:“连最末次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似乎”表示作者对自己的印象不能完全肯定,“确凿”是完全肯定的语气。有矛盾吗?该怎样理解作者的用意?这就必须引导学生细细揣摩。

2、品评领会中,体验语句的情感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就是说作者有了感情再发为文辞,读者先看了文辞,再体味到感情。培养学生的语感要把语言和品析和情感体味联系起来,使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感受到作者起伏的情感。如《山中访友》记述了作者独自到山野林间的一天游历。为什么不取名为《山中赏景》。这就得引导学生仔细品评领会文章的内容,并通过比较方可明白原题的佳妙和不可更改的理由。当然,语感的培养可从多方面进行。在阅读之外,还应该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培养。因为语感和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是分不开的。无论是对字、词、句的理解和运用,还是对事物的感悟,都可从生活中获得。一般来说,生活在用普通话交流的家庭的学生有较好的语感。经常读报看书的城镇学生,语感相对来说比农村学生要敏锐。所以,为了使学生的语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要求语文教育建立一个开放系统,给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广阔天地,立足课堂,延伸课外,通过广播、影视、书报、交际等多角度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扩充学生的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为形成终身受用的语感能力打下良好基础。而教师要善于策划、组织、启发、指导,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之主动参与,自觉投入,切身感悟其中的规律和意蕴。

与此同时,还应该加强学生的语言实践。“要能游泳,必须下水”。学生在阅读中获得的语感,只有在更多的语言实践中运用才能使语感不断强化。如:课前两分钟说话练习,指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复述、进行演讲、朗诵比赛。让学生在说中强化语感;练习扩写、仿写、改写、写读后感、影评等,让学生在练中强化语感。

总之,语文是一门知识性、趣味性很强的学科,在语文教学中实行情感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不仅有利于开启学生智慧的火花,而且有利于教育教学的发展,能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正如美术课教学在色彩感上一样,语感教学是语文的“牛鼻子”。郭沫若曾说:“大凡一个作家或诗人总要有利于语言的敏感。这东西‘如水到口,冷暖自知。’感觉不能灌输、粘贴、转让。语感能力培养不能停留在单纯的言语直觉经验的低层次上,还要在学习分析语文知识中取得理性认识和经验,并用之于新的言语活动的实践,在理论的指导下提高语感的层次。“语感是个总的名称”,在语音感、语义感、语法感、语用感等训练过程中,都应该注重在学习中获得理性知识,在练习中取得理性经验。

参考文献: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叶圣陶论创作·写作漫谈》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语感论》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篇2

一、注重听说训练培养学生语感

在阅读教学中,听话和说话是口语交际的两种表现形式。而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阅读教学的基础,也是教学的最终目标。听话是基础,指导学生听话要听清、听准、听完,还要积极主动思考。听话是为了说话,说话才是目的。听后,指导学生说话、表达,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现有的新教材就注重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在七年级语文教材中,每单元就有专项设置,内容十分丰富,有“自我介绍”、“说家乡”、“讲故事、评故事”、“交流学习体会”等等。我就结合单元教学要求,有目的地让学生在课上进行短暂的交流表达,每天坚持,每个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这样先听后说,听说结合,长期坚持训练下去,确实能培养学生的语感。

二、结合文本教学培养学生语感

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文本的教学。在阅读教学中,结合字、词、句的教学来培养学生的语感。

在字词的教学中,结合语境,引导学生对关键字词的理解、辨别、推敲来体会语感。比如,《夜泊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绿”字怎么理解?王安石用“绿”字有何妙处?《春》中“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大小小的蝴蝶飞来飞去。”一句中,体会“闹”字的妙处。我将“闹”字换成“叫”、“吵”、“飞”、“舞”等字,让学生推敲体会,用哪个词更能准确再现当时的情景。这样在具体的语境中,让学生体会锤炼字词的妙处,在潜移默化中语感就形成了。

在语句的教学中,也要有目的地培养语感。在诗歌教学中,《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一句体现了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为了让学生理解借景抒情的写法,我就引导学生迁移学过的古诗中,表现依依惜别之情的诗句。如: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岑参的“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等名句,要求学生对比阅读,体会古人们尽管要远隔千山万水,那质朴而深厚的情谊是割不断的。以此,让学生体会诗歌的感情,语感就得到进一步提高了。

三、组织朗读活动培养学生语感

朗读是提高语感的有效途径。语感只有通过多读才能获得。在教学中,适当组织一些朗读活动,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朗读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小组人人参与,推荐两名;然后在全班进行朗读,评出一、二、三名。男生和女生开展朗读擂台赛,男生和女生一对一决高低。组与组之间有展开朗读竞赛。从朗读作品内容、音量、面部表情等方面来评价朗读水平。

特别是对古诗的朗读上,活动的气氛和场面都可以说是热烈的。课前先布置学生将学过的古诗收集整理,但学生不知道按怎样的顺序排列。活动时,我要主持人按诗歌的创作时间先后(按朝代)排列,叫学生朗读古诗;然后,归类按要求即兴朗读古诗,如:描写景物的、描写思乡的、描写月色的、抒发爱国情怀的、抒发惜别之情的等。学生积极踊跃,优美的诗句脱口而出。

朗读内容从课本上的延伸到课外的,参与人数之多,朗读数量之多,知识面拓宽了,朗读水平提高了,也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四、加强写作练习培养学生语感

学生对语感有了兴趣,还要通过写作练习来加强。在阅读的基础上,要进行必要的练笔,良好的语感在读中积累,在写作中得到发展。

首先,要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要学生对写作产生了兴趣,产生了爱好,以写作为乐趣,写作教学就有了成功的基础。结合课文教学,把写作的方法、技巧渗透到阅读中,如:《背影》中朴素的叙述,爸爸朴实的话语,买橘子时的动作等对表达文章中心的作用。接着,就仿照课文的写法,以人物的一个部分为题,来表现人物的感情。这样,很自然地导入写作,学生易于接受。

其次,要加强对学生写作的指导。阅读教学是要落实在写作上的,适当的指导能教会学生必要的写作思路。写人也好,记事也好,都有基本的方法,再结合具体的课文进行写作指导效果更好。教给学生怎样去观察生活、积累生活、思考生活,根据中心选材,确立主题,谋篇布局等等,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笔下有话。学习了《我的老师》、《一面》写人记事的课文后,要及时指导学生写作。这样,学生乐意去写,自然水到渠成。

培养学生语感,还要增加写作量。“读不离口,写不离手”,要不断地练笔,才能手熟,才能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我要求学生天天练笔,每天写300字以上的文字,或生活感悟,或读书心得,内容不限,形式不拘,让学生写真话,抒真情。定期检查,针对问题及时指导,对学生点滴进步要给予表扬,增强学生写作的信心,持之以恒,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篇3

对于中学生来说,语感应具备形象感、意蕴感、情趣感、畅达感。形象感指在阅读时脑海里要把文字符号转化为生动活泼的主体画面;意蕴感就是读出文字背后的意思,领悟蕴藏文字之中而放逸于文字之外的风骨神韵;情趣感就是要披情入文,品味文章所包含的人生况味,与作者同喜同乐,产生情感共鸣;畅达感就是要把文字的思路和语言组织规则印入脑际,以致形成熟悉的套路。

阅读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同是一篇文章,有的同学读起来声情并茂,动人心弦,有的同学读起来结结巴巴,听了乏味;有的同学能读出作者的言外之意,有的同学却只能停留在文章的表面意思。写作时,有的同学下笔如神挥洒自如,有的同学绞尽脑汁无话可说,以上存在的问题与语感能力的高低有很大关系。吕叔湘先生曾指出:“一个学生的语感强了,他在理解方面和表达方面都会不断前进。而课堂教学是培养语感的主阵地,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思考,有所感悟,收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

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阅读教学中是如何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

一、朗读与激发想象有机结合,诱发语感

别林斯基说:“阅读时,你到处感覺到他的存在,但却看不到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却听不到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摹拟人物情态诵读,如抑扬的语调,变化的速度,语音的轻重等。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老先生的自我陶醉;《藤野先生》中体现藤野先生学者风范的自我介绍的阅读等。可以引导学生进入意境,体现氛围。如在引导学生阅读高尔基的《海燕》时,让学生反复用多层次的语调进行吟诵,体会意境,逐渐进入艺术境界之中。

诵读可以采用多种方式,除了老师范读,多媒体教读之外,还可以采用让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方式,避免学生多读生厌。此外,还应精心设计指导学生读什么,有所计划,从而使学生每读一遍都有所得,经过诵读训练,促进学生语言经验,知识向语言能力转化,从而培养了语感能力,提高了阅读水平。另外,吟咏诵读还可以使学生领悟作文之道。

由此看见,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凭借想象走进作品所描述的那个看得见、摸得着,能闻其味,听其音,辨其色的活生生的具体形象世界,培养形象感。

二、朗读与揣摩结合,体味语感

朱光潜先生说“把数量不多的好诗文熟读成诵,反复吟咏,仔细揣摩,不但要弄清每字每句的确切意义,还要推敲出全篇的气势脉络和声音节奏,使它沉浸到自己的心胸和筋肉里,等到自己动笔时,于玩意中支配自己的思路和气势”, 人们在交际的过程中,总是尽可能地选择那些表现力较强的词语传情达意,交流思想,以期唤起他人的关注。揣摩研究词语,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基础。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抓住那些具有一定表现力的词语来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锐感觉。这道出了朗读、揣摩的实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意蕴感、情趣感。

三、读写结合,引用语感

古人云“读书如销铜,作文如铸器,劳于读书,易于作文。”读和写是密切相关的,借助多种形式的学习引导学生走进课文进行感受、体验、品味,培养学生的语感,然后从每篇课文中努力挖掘读写结合的训练点,帮助学生把从课文中汲取的东西学以致用,培养畅达感。

描绘自然山水的诗文,如《观潮》向我们展现了钱塘湖的雄伟壮观,在引导学生感受钱塘湖的雄伟壮观后,我和学生边读边品析了文章的写法:从视觉、听觉两个角度,由远及近,引用比喻、夸张、引用等修辞,写出了潮的形、色、声、势,把潮全方位多角度地呈现在读者面前,生动形象、具体可感;同时正侧面描写结合,更加突出了潮的雄奇壮美。接下来,我又让学生欣赏了潮来时的几幅图片,还有鲁彦的《听潮》录音,丰富了学生对潮的立体感受。然后趁热打铁让学生把眼中的景物描绘出来。这样学生不仅尝到了“鱼”的味道,而且还学会了“渔”的技巧。

欣赏精美文段,通过目视、口诵、耳闻、心思多种感官加工,让书本内容在学生头脑中活起来。这样,语感的培养也就水到渠成了。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多思考,多观察,必将有所见;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在教学过程中,应多指导学生阅读并积累语言材料,多为学生创设语言实践机会,让学生在课堂上读、说、写,在自己学习课文语言的过程中,增强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和驾驭能力以达到提高阅读水平和表达能力的目的。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篇4

摘 要:近年来中考试题对阅读能力的考查越来越多,中学数学教学也要把阅读能力的培养作为一个明确的要求提出并实施。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要给学生提供阅读的机会,找到学生阅读的薄弱环节,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阅读能力在解题中的作用,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数学 阅读能力 培养

一提到阅读能力,人们往往就想到语文阅读,其实随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阅读成了最重要的一项活动,是汲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中学数学教学要把阅读能力的培养作为一个明确的要求提出并实施。培养初中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充分利用教材,给学生提供阅读机会

阅读是一种学习形式,是学生必备的素质之一。可以加深理解能力培养认知。很多教师没能充分利用教材,课堂上先是深入浅出、声情并茂地讲解或师生共同讨论,之后是学生做课本练习题、总结、布置课下作业。一节课就这样结束了,忽略了学生阅读教材的`环节,仅仅把课本当成习题集。其实教材是学生学习内容的来源,是一个模板。我们应重视这一环节,在教师讲解师生共同探讨之后,先让学生通篇阅读教材,回味、消化、反思,再做练习,完成其他环节。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意识就会增强,阅读能力就会逐步提高,自学能力也就随之提高。

二、找到学生阅读能力的薄弱环节,对症下药

中学数学阅读包括概念、定义的阅读,公式、性质、定理的阅读,纯数学题目的阅读,应用题题目的阅读等。从学生解题中出现的问题看出,失误的原因很多都是没有通过阅读关。比如括弧中给出的条件没看到,让选择错误选项选成正确的,没看到某个关键的字、词,给出四个命题让判断正确的个数,后面给出四个选项,而学生看到第一个命题正确就选择了A,给出图表中的关键点没有注意到等。

其实就是有些学生阅读起来浮光掠影,一目十行,丢三落四,抓不准要点,抓不住关键字词,读不出其中的隐含条件,有的根本没有读完,只看了开头,仅凭大脑中对熟题的认知,没注意到所涉及题目与印象中题目的区别就盲目动笔。教师应该找准学生阅读中的这些薄弱环节,让学生认识到阅读在数学中的作用,引起学生重视,提高学生的阅读意识,认真对待阅读,避免以上问题的出现。只有对症下药,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会使学生自主地培养阅读能力,促进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的提高。

三、培养学生阅读的具体方法

数学中的概念、定义、公式、性质、定理、具体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步骤的表述,都应该是科学的、严谨的、有序的,应当言必有据,条理清晰,因果关系顺理成章。因此我们应让学生学会咬文嚼字地阅读,每个关键字词、表格、图像都应反复阅读。应让学生像语文上分析句子成分一样,找出每一句的主谓宾,搞清哪些是修饰限制成分,这些修饰成分对题目有什么作用,哪些只是点缀,对数学问题的解决没有影响,从而使学生真正领会其中的含义。例如“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学生阅读时就应如下分解:定理的主语是距离,谓语相等,修饰限制成分就应该仔细分析了:是什么距离?这样逐字逐句地分析,层层递进,学生怎么能搞不清定理的实质呢?真正理解了,一切问题便会迎刃而解。 为了提高阅读能力,要培养学生有意识的选择性复读。如概念、定义、公式、定理等就应该反复阅读,把关键字词在课本上标注出来。较长的题目,也应反复阅读,一遍读不懂就多读两遍,直到理解题意,能正确解答为止。循序渐进,水到渠成,阅读能力自然会提高。那么学生如何能判断自己真正读懂,真正理解题意了呢?我曾这样尝试过:在当天布置的作业中让学生自己任选一题,先把自己阅读该题的所知所得书面表达出来,然后再解答该题。阅读内容表达包括已知、所求,二者之间通过什么知识联系起来,该题阅读容易忽略的问题是什么,有什么隐含条件。这样就有意识地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学习数学的能力也随之提高。

四、培养自信心,发挥阅读能力在解题中的作用

有时学生不能顺利解题,并不是阅读能力差,而是学生不相信自己能读懂题意,遇到较长的题目,尤其长篇幅应用题,会直接放弃。其实如果静下心来,慢慢阅读分析,就能解答出来,此时阻碍学生的不是阅读能力,而是对自己阅读能力的不自信,学生主观认为自己不会,审题是浪费时间,从而出现会而不敢下笔做、不得分的情况。因为有了这样的认知,学生脑海中始终萦绕的只有两个字“不会”,学生即使审题,大脑也不会在题目上积极思考,有这样的潜意识暗示,就真的做不出来了。症结并不是阅读能力问题,而是自信心和耐心问题影响了阅读能力的发挥。因此应在培养学生自信心和耐心上下功夫,使学生认识到只要有耐心、有信心就能读懂题目,提高学生对阅读能力自信心的认知,提高大脑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使阅读能力在解题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在阅读教学中感悟语言培养语感 篇5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生应具备一定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这对于我们中职类的语文课程应当同样适用。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语文老师感觉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低下影响到教学效果,于是在教学时往往把语文课朝着有趣的方向发展,在语言应用能力方面有所淡化,认为语言运用可以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可是,语文是一门学科,同样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和不断的练习才能学好,作为语文老师不仅要在课堂上展示语文丰富的文化内涵,还要抓住时机因势利导,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语言培养良好的语感。

一、善于把握课堂突发环节

语言的学习是在一篇篇或优美或理性的课文中展开,老师在分析文章的过程中可能会引导学生注意语言运用的妙处,然而语言本身是非常灵活的,只有通过亲身感悟往往才更见成效。所以善于把握课堂突发环节,在课堂上多和学生交流阅读内容,在交流碰撞中可能更能引发学生对语言的兴趣。比如《故都的秋》这篇课文,第三自然段开头说到:“且不说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要求学生回答作者描写了哪些故都景色时,不止一个学生的答案就是上文引述的内容,我觉得这是阅读习惯所致,所以没有简单的否定学生,而是通过读课题、读段落最后让学生自己也觉得答案很矛盾,这时大部分学生才恍然大悟的说“且不说”就是否定后面的内容啊。通过这次看似无意的插曲让学生意识到句子本身的逻辑性,我觉得比解决课堂预设问题有意义的多。还有一次在上《琵琶行》一课时,学生把“妆成每被秋娘妒”一句翻译成“人们都很妒忌琵琶女的美貌”,我及时指出他们的错误却没有给出答案,而是引导他们在反复阅读中思考出翻译成“羡慕”似乎更符合语句的感情色彩,只有通过实际阅读培养出的语感才能习惯成自然的运用到阅读和表达中去。

二、重视学生的说和写

长期以来,学生在课堂上已经不习惯积极主动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了,更多的时候学生对某问题的回答需要老师挤牙膏式的帮助,还常常辞不达意、如鲠在喉,这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缺乏训练的表现。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在课堂上持续不断的逼迫学生说和写。比如象《永远的蝴蝶》这样感情细腻的文章就要求学生直接在课文旁写下自己对文中爱情的感受,看似三言两语,实际上是帮助学生把脑海中不连贯的感悟变成逻辑清晰的语言。再如上《醉花阴》这一课时,学生同样写下了对这首词的感受,在交流时有位同学说李清照在重阳节这天怀着凄凉的心情抒发了对丈夫的思念,立刻有学生认为“凄凉”一词不太恰当,结果学生各抒己见,不仅分析了词作者写作时的生活背景、还从人之常情的角度给予审视,有的同学还拿作者后期的《声声慢》作对比,认为前者是孤独寂寞,后者才是凄凉哀婉,虽然只有少数同学具有这种较高的能力,但是他们在课堂上带动了其他同学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语言感悟中去,这种氛围对学习语言也很有利。除了课堂以外,我要求学生一周一篇美文抄写,强迫他们阅读较好的散文、小说;对一周一篇的练笔,有时我要求学生抄或写读后感,有时是对课文仿写比如《荷塘月色》《我的空中楼阁》等,有时是根据学校大的活动而定,我给学生布置的作文篇篇内容明确,要求也简单,就是要说清楚想说的,把内容和语感放在首位。

三、调动诵读积极性

语言需要勇敢的表达,所以历来语文课堂上的诵读都非常受重视,可是不知几时,课堂诵读成了朗读好的同学的专利了,慢慢地朗诵录音似乎又占据了示范朗读的半壁江山,我觉得对于课堂诵读我们不能视为流程,认为只要示范朗读、全班齐读、个人诵读每个环节都做到了,就是语文课上的充分诵读,就能给学生感悟语言表达语言的机会了。实际上,看似单纯的诵读环节需要我们根据教学课文的不同安排不同形式的读才更加有效。比如《致橡树》这首诗歌学生都非常喜欢,我先安排齐读,一遍读完同学们觉得很有气势,我说大家能够感悟到了诗歌中慷慨激昂的宣言,可是这是首爱情诗歌,还应当饱含深情啊,于是请了一位朗读较好的同学示范诵读,然后请程度不同的同学诵读,尽管声音条件不同,可是每位同学都很认真的模仿,感情很真诚,这就是对语言最好的感悟。最后我播放了录音,但要求同学们注意的是重音、停顿等细节化的问题,完善同学们的诵读。对于一些较容易的散文,我通常把阅读的机会让给普通学生,她们最需要在这样的场合大声锻炼自己,大胆的用自己的感情诠释课文。在课堂诵读中,老师应积极参与进来,有的老师习惯播放录音,会给学生造成心理差距,认为读得这么好我肯定达不到这水平。而老师的诵读,尽管有的地方不够完美,却是学生喜欢模仿的对象也更加亲切,实际效果会更好。

四、展开想象、品味语言

文学是想象的艺术,优秀的文学作品需要我们反复品味语言、展开想象,感受文字的魅力。现在,多媒体教学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在语文课堂上已被广泛运用,很多教师喜欢制作精美的课件营造课堂氛围,引领学生进入良好的课堂情境,适度的画面和音乐渲染的确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然而如果过分依赖多媒体就会喧宾夺主,学生只重视声画刺激而不重视文章内涵的理解,更不会去品味语言,感受文字想象的空间。我曾经有过一次公开课的经历,当时上的是季羡林先生的《清塘荷韵》,我利用movemake技术制作了精美的荷花动画,虽然那篇教学设计获得省一等奖,但别人最大感受就是课件做的很花哨,这对我触动很大,后来在参加说课比赛时恰好又抽中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这次我吸取教训根据教学构想设计了朴实的课件,它很好的表达了我的课堂构思,获得了评委认可。还记得当时一位评委问一个参赛者“你的教学内容是荷塘月色,可你课件中的画面多数是白天,这会不会影响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后来我又在别人的课堂教学中得到同样的启发,记得那是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间一段描绘田园风光的诗句,授课老师并没有急于用画面帮助学生明确悠远宁静的意境,而是反复要求学生对“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几句进行想象描述,并从远近、动静和色彩等角度多重提示,直到学生在不断描述中渐渐明确这是一幅非常和谐充满生机的画面,才展示了一幅总结式的课件,我觉得这样的语言品味真正帮助学生理解了诗歌中淡泊明志的精神,同时还教会学生如何欣赏语言本身的魅力,提高了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非常值得借鉴。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篇6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张田若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而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不少文章文质间美,只有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学生才能入情入景,在脑海中活灵活现地再现文本的世界。由此可见,学生朗读能力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因此,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一、示范朗读引导学生读好课文

小学教材中选的许多课文都是声情并茂、如诗如画的,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类课文,可以使学生在读中入情入境,从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受到强烈 的情感感染和思想教育。

首先教会读,或一篇文章,首先要求学生读课文时,哪怕是一段话,或一个句子,都要用普通话读读得清楚、正确,做到不丢字,不添字,不吞吐,不唱读;再次教给朗读技巧,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这是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关键。教师要特别注意学生的个别唱读和集体唱读。

学生产生唱读的原因,大致是一字一字地读和长句不会分词组正确停顿造成的。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可及时进行示范朗读。如《师恩难忘》倒数第二自然段,作者充满深情的回忆自己四十年后再见田老师时的满怀敬意和感激之情向老师敬礼,田老师却淡淡地说只是“无心插柳”。教师的示范朗读,不是单纯地古板地教学生朗读,而是要让学生进行朗读的对比、评析。于是,教师示范朗读后,问学生自己和老师的朗读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学生通过认真体会,就会说自己是怎么读的,老师又是怎样读的。老师的朗读好在哪。如,学生会说:“老师读‘村边’和‘河畔堤坡’时,词语有轻重变化,让我们体会到作者不管在哪里遇到老师,都会恭恭敬敬地给老师敬礼。”学生还会说:“老师在读老人摇摇头说时,变换了语气,就想真的是作者的老师在说‘这不过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一样,体现了田老师认真教学和谦虚的品质。”通过个别学生的回答,全体学生就会逐渐从老师的朗读中领悟了语感,体会了感情,然后仿读,更一步体会出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这样学生在有效地掌握了朗读方法后,尽快学会了朗读课文。

二、书声琅琅贯穿阅读教学始终

“书声琅琅”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特征之一。有人说:如果说写文章是一种创造,朗读则是一种再创造。在阅读教学中,围绕有感情地朗读,是朗读训练取得实效的有力措施。

《走月亮》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以“我和阿妈走月亮”为线索,描绘了故乡溪水和田园的秋收景象,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和对亲情的眷恋。全文共九个自然段,以“啊,我和阿妈走月亮”为线索,自然划分为四个意义段。教学中,用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多美的夜晚”切入,让学生思考“我是从什么地方知道作者说‘这是一个多美的夜晚啊’”,分别品读四个意义段。

如,学生在读第一意义段时,知道学生重读“淘洗”,体会出月亮的明亮,月光的柔和,月夜的美。语气由轻到重读出月夜的美,美在明亮的月亮照亮了点苍山,照亮了大青树,照亮了点苍山,大道和小路。从省略号中,体会到明亮的月亮,还可能照到其他许多与作者生活环境有关的地方。在这样洒满银辉的小路上走月亮,还有母亲的陪伴是多么的幸福啊。于是,“啊,我和阿妈走月亮”一句的朗读,就渗透了浓浓的母爱。为进一步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品味文章的语言美,更深刻地体会与阿妈浓浓的亲情及“我”的幸福和快乐,打下了基础。

在余下的意义段中,让学生读出作者情感隐蕴处的绕梁余音。优美的语言中,感受月亮的美,所引发的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从而受到热爱生活的教育。因此,有感情地朗读,真正体现了“读”是阅读教学的主线之一。

三、尽可能提供自主读书时间

教师除了在课堂上,尽可能多地提供学生自主读书的时间。还要利用学生在校一日中的其他有限时间,保证学生有机会充分朗读。如,利用每天晨读10分钟的主要途径,可使学生将课堂学习中的正确朗读,在晨读中得以积累和巩固。教师可指导领读员,组织学生开火车读,分角色读,有感情地背诵课文等,使每个学生都有读的时间,都能使朗读训练得到提高。另外,利用班队会,进行召开故事会、表演课本剧等形式的活动,也可使朗读训练既生动活泼,又能激发学生朗读兴趣。

四、教师的评价促进学生朗读

教师评价的语言,直接影响学生对自己朗读情况的认识。及时对学生朗读进行评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教师可根据课文不同的语言特点,对学生的朗读予以评价,促进学生提高朗读水平。

1、利用情景语进行评价

对学生的朗读,教师不采用直接的评价词句,而是结合课文语境对学生朗读作出反馈。如《草原》第二自然段,围绕“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写。读学生第一次读完后,教师问:“同学们,你们读出了草原由‘静寂’变‘热闹’了吗?”学生不约而同地说:“没有„„”“那好,想象自己与作者一起去草原,感受由草原怎样‘静寂’变‘热闹’。”学生自读后再齐读,果然读出了草原的一望无际和蒙古族人民的热情。这样的评价语生动形象,使学生始终处于课文传达的氛围中。

2、利用幽默语进行评价

它是调节课堂气氛的手段,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机智,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如《飞向月球》第二自然段,写飞船向月球加速前进后,宇航员感到自己的身体“轻飘飘”的。由于学生把“轻飘飘”读得过于响亮,教师故作惊慌地说:“你们这么读,把老师都吓了一大跳跑了„„”学生们听后,会意地一笑,再读“轻飘飘”,读出了宇航员失重的状态。在愉悦的氛围中,领悟到朗读此段的处理方法。

3、利用修辞语进行评价

在《爱我中华》中有许多比喻句,学生朗读完第一小节后,教师在学生读完后,赞叹地说:“从你的朗读中,老师听懂了我们祖国民族真多,而这么多民族还非常团结。” 学生就会从老师的评价中,及时反思自己为什么朗读得有感情,从而提高朗读水平。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篇7

一、在对比中体会形象美

对比是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发现文章中美与丑的强烈对比, 不断在揣摩、理解中感受到美的形象。如《少年闰土》这篇课文, 鲁迅笔下的“知道无穷无尽的稀奇事”的少年闰土与“素不知道这一切”少爷公子们的两种形象就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教学中, 教师要让学生把握住少年闰土“知道海边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与少爷们“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四角的天空”进行比较, 学生便会发现闰土是一个活泼可爱、知识丰富的农村少年, 而少爷们只不过一群孤陋寡闻、鼠目寸光的纨绔子弟。通过强烈的形象对比, 在学生的心目中, 一个健康活泼、聪明能干、知识丰富的农村少年的形象跃然纸上。诸如此类的优秀形象还有许多, 有伟人, 有贫民, 有中国的, 有外国的, 有古代的, 有现代的, 美丽纷呈, 各具特色。而这些形象的美往往通过对立的两个方面体现出来。因此, 教师应着力引导学生对人物之间的外表与内心、客观与主观、形象与本质进行相互比较, 让他们在对比中认识美、体验美和评判美。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打好审美的基础。如《西门豹》这篇课文, 就有强烈的对比特点。教学中,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以西门豹和巫婆为代表的两种人和事进行比较分析, 组织学生展开讨论, 各自在不同的角度上发表对美与丑的不同看法, 通过借鉴、比较, 使学生认识到什么是真、善、美, 什么是假、恶、丑, 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对美丑的认识, 培养学生强烈的审美能力。

二、在想象中拓展意境美

我们教育的对象是小学生, 他们毕竟受教育知识及生活阅历的局限, 对事物的认识是肤浅的, 对美的鉴赏力不高。因此, 教师除了要鼓励他们展开大胆、合理的想象外, 还得教给他们掌握想象的方法, 在想象中不断体味文章所表达的美的意境。所以, 教师在教学中, 要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特点, 凭借熟悉的有关情景让学生展开想象, 根据事物的发展, 让学生进行推理想象, 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合理想象,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两个写景的句子, 诗人融情于景, 借景抒情, 展现了深邃的艺术意境。为了开拓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以“假如我就是诗人, 那是怎样的情景”的假设进入原有的意境, 这样, 学生就可根据教师的点拨, 展开想象的翅膀, 体会这首诗的诗情画意;春暖花开的长江两岸, 彩碟翩翩起舞, 百花散发着芬芳, 江面滚滚的波浪向东流去, 一叶扁舟借着长江之水, 一直漂到水天相接的地方, 最后消失了……这美妙的想象融入了学生对美的理解和创造之中, 即使是不同程度的学生也能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 要充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在推敲中欣赏语言美

在小学语文课文中, 诗歌用字精练传神, 散文句式优美多样, 记叙文对话富有个性。教学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推敲、欣赏, 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语感, 又能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

(1) 推敲传神的词语。一般地说, 诗人和作家都十分注重用词的传神, 它的精妙之处就在于既形象又包含丰富的内容。课文《鸟的天堂》中作者写道:“那么多的绿叶, 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 不留一点缝隙, 那翠绿的颜色, 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 似乎每一片树叶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这段话写得很生动, 其中的“堆”字用得特别传神, 它描绘了树叶一片挨着一片, 层层叠叠的情景, “明亮”一词形象地写出树叶的色彩明亮富有光泽, “颤动”一词把静态的树叶描绘得栩栩如生。这些词语我们如不引导学生认识琢磨, 就很难体会出文章所表达的美感。

(2) 欣赏优美的句子。散文在小学语文教材占有一定的比例, 每一篇散文都是一个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好素材。生动的语言总是依靠优美的句式来表现。有的句式对称, 讲究工整美, 有的句式参差, 讲究段落美。如《桂林山水》这一课, 作者不仅用词十分传神, 而且句式也非常讲究, 在写出“山、水”这两段中, 恰到好处地运用了工整的排比, 琅琅上口的语感, 把水“静、清、绿”和山“奇、秀、险”的特点描绘得淋漓尽致。在教这类句子时, 我们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 分析各分句之间的结构联系, 使学生充分回味其优美韵味, 使学生在欣赏中得到美的熏陶。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篇8

关键词:阅读;语感;策略

语言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运用的过程,而理解是引导学生积累和运用语言的前提。再精妙的思想,再动人的情感,如果没有言语这一载体,它们都将黯然失色。然而在日常教学中,学生说话吞吞吐吐,畏首畏尾,作文语句干瘪贫乏、辞不达意等现象数不胜数。这一切,都是缘于学生对语言没有感觉。

语感是人把握言语的主要方式,它专注于人对言语的感知、领悟和把握,涉及语言的发展和言语的生成、理解。小学生记性好,但语言的理解能力有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关注课文言语,引导学生充分理解、感受、积累和运用,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感素质。下面,笔者结合实践,谈谈阅读教学中言语理解的几点策略。

一、言语和表象相依

表象作为一种反射型心理活动,经常与言语、词血肉相连。它可以由具体事物的刺激引起,也可以由言语和词的刺激引起。语言的理解离不开表象,激活表象是理解语言的一大重要策略。

翻开小学语文新教材,我们会发现每一篇课文都是具体生动、形象可感的。学生在感知语言后,心中便形成语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通过朗读、画画等形式,激活学生头脑中储存的与文字相关的表象,使语言和有活性的表象建立心理联系,从而理解文章的语言美,同时丰富积累。

如《秋天》一课,作者运用比拟手法描画了金黄的梨、红红的苹果、红色的高梁、紫色的葡萄所构成的秋天丰收热闹的情景及人们的喜悦之情。文中“一曲酒歌在心灵酿造”,使我们对创造这一切的勤劳的人们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油然而生。

教学时,在学生通读的基础上,出示句子:“稻穗儿熟,蝉声儿消,成熟的向日葵在低头弯腰;野菊花香了田间羊肠小路,牛儿羊儿都长了肥膘。”首先让学生读读说说自己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以激活表象,构建形象,再引导学生关注言语,通过细细品味,理解言语及言语形式,然后指导感情朗读,使学生在朗读中内化语言;最后练习说话,力求培养语感,发展语言。

语言的理解不能没有想象的参与。教学时要从整体形象入手,引导学生将抽象的文字还原为具体感性的形象。对那些深奥的、曲折委婉的、情深意厚的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形象思维展开想象,把课文内容转化为“如见

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立体画面,从而真正达到语形同构的目的。

二、言语和情感相融

言语作为一种学习对象,它不但是遇“识”之所,也是有“情”之物。情感是言语的生命所在,并位居于言语的最高层次。在教学中,我们要以言语为凭借,在学生充分感知的基础上,通过对语言的咀嚼进入语境,理解内容,体验情感,最终完成由语言到情感的消化吸收。

如《天安门广场》一课的教学,怎样让学生感受天安门广场的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天安门广场、热爱祖国首都的思想感情呢?一位教师是这样教的:

师:课文哪些语句写出了天安门广场的宏伟壮观呢?请划出来交流。

生:广场中间有人民英雄纪念碑。我从这里看出天安门雄伟壮观。

生:天安门红墙黄瓦,雕梁画栋,显得雄伟壮丽。

生:天安门广场是新中国的象征。

……

从学生的学情来看,大多数学生都没有理解语言。如此读读、议议,议议、读读,直到逐段逐句地讲完全文,最后点出中心:我们要爱天安门广场,爱北京,爱祖国。那么怎么激发学生的情感呢?

我认为教师要探寻文本语言和情感的融合点。天安门广场是雄伟壮观的:天安门、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如果仅用“雄伟壮观”一词来形容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种美有其具体的内容,并不空洞。教师要引导学生细细品味言语对象的遣词造句和语音、语气、语调,在咬文嚼字中把握言语的情感和情绪色彩,品味语言的个性,从而培养语感。

三、言语和事理相拥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如果把一只胳膊从躯体上砍下来,那就不是胳膊了。”就阅读教学而言,每一篇课文都是一个活的、有机的整体,尤其是故事性较强的文章,感悟时要坚决摒弃那种把课文肢解得七零八碎的做法。教师应引导学生从整体出发,感知课文写什么、是怎样写的。只有进行整体感悟,学生才能感受到课文的事理美,从而在头脑中形成比较完整的印象。

如《科利亚的木匣》一课,通常很多老师是这样教的:在感知课文内容后,提问:“科利亚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请同学们划出有关句子读读,体会体会。”在交流汇报时,学生这里一句,那里一段,老师又没有很好地加以引导,最后留给学生的是成人化、口号化的道理。显然,这不是编者的初衷。

有一位老师是这样教学的:上课伊始,老师联系文本内容,出示数学等式“10=5”,唤醒了学生的阅读期待。在通读课文感知内容后,引导学生依次讲述“埋木匣”、“挖木匣”的故事。具体分两步操作:首先一组一组出示相关词语,让学生练习朗读,力求读准确、读得字正腔圆,并通过看图、想象和示范讲解等方式理解词意。然后让学生把整组词语意思连起来想想、读读,旨在引导学生复述故事。学生比较清晰地了解“埋木匣”、“挖木匣”的故事后,老师再引导学生复述整个故事。这样,通过对文本语言的理解、内化,实现了由关注文本思想到文本言语的转变。

接下来,让学生抄写上述语词,加深学生的理解,有效强化事物的形象。最后启发思考:“科利亚5岁的时候从家门口向前走了10步埋下自己的小木匣,四年后走了5步就挖出了木匣。读了这个有趣的故事,你明白了些什么呢?”,交流后学生顿悟事物是发展变化的。最后引导学生课外阅读,让学生试着用重点词语讲故事。这样,从故事内容入手,紧扣文本语言,感悟事理,遵循了从感性到理性的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篇9

一.抓住课题练说。

课文题目有的直接表明了所写的人物和事情发生的地点。如《雪地里的小画家》《小猴子下山》《阳阳在家里》等,有的课题揭示了所写的事件的过程和内容。如《骄傲的孔雀》《难忘的泼水节》等,还有的课题寓意含蓄深刻。如:《刻舟求剑》、《狐假虎威》等。如此种种我充分利用课题的知识含量,在学生初读课文之后,精心引导学生进行说话训练。如《雪地里的小画家》。先让学生说出什么季节,在此基础上,说出什么地方,--一群小画家都是谁?他们各自画什么画?经过引导学生练说,锻炼了学生说话的能力,还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

二.借助小标题练说。

复述课文是训练学生说话的重要方法之一。它一种让学生进行再创造的过程,也是一种强化说话训练的方法。以《雷雨》为例,在分析课文后,让学生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列出小标题: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然后,让学生借助小标题,按课文“先讲……然后讲……接着讲……最后讲……”的顺序练习说话。要求学生尽可能用课文的语言结构,加上自己的新词进行复述,这种训练,既能达到学习巩固课文内容的目的,又提高了学生的说话的技能技巧。强化了说话的训练。

三.巧借想象练说。

想象是人脑在原有的表象的基础上加工改选形成的过程。想象是发展儿童语言和思维的重要途径之一。教材中,有些课文读完后,总给人一种言尽而意为完的感觉,让人思考与流连,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引导学生去发掘出那些深含着的因素,以用作说话的材料。无疑对学生的所谓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学完《我要的是葫芦》一课,我对学生说:“这个喜欢葫芦的人还会再种葫芦吗?如果他第二年还会种会怎样做呢?请小朋友帮忙,说出这个人今后会怎样做?经过启发,学生们高兴极了,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展开想象,争相给这个古人来设计未来;经过这事后,种葫芦的人是如何吸取了教训,明白了什么道理。再种葫芦他怎么管理……最后得到了许多大葫芦。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说话的逻辑性和思维能力都能得到很好的锻炼和发展。

四.仿照句式练说。

句式仿说是说话训练的一项最基本的训练内容,对低年级的学生更适用。它能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能帮助学生掌握表达技巧,熟练表达技能。阅读教材中句式的类型非常丰富。如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被字句、把字句、比喻句、排比句、递进句等等。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句式进行说话训练。可达到提高学生说话能力的目的。如在《蜜蜂引路》课文中有”一边……一边……“的句式。训练时,可先指导认真读原文,”列宁一边走一边看……。"读后让学生体会这种句式的构成特点。接着让学生表演动作,口述自己看到的在同一时间里做的两件不同的事,然后让学生自由地进行仿说。经过三步的进行,由扶到放,层层深入使学生牢牢的掌握该句式的特点。达到了运用自如的目的。

在阅读教学中训练学生说话能力有多中方法,只要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训练,一定能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感能力3.1 篇10

水口小学邹金山

在小学阶段学习的作品中,有一部分作品,作者是通过一定的语言文字去表达胸中的某一情境的,反之,一旦学生看到了作者所描写的那个情境,也会豁然领悟用以表达这一情境的语言文字。由此可见,创设情境是促使学生感悟的催化剂。语文作为一门得天独厚的课程,为学生提供了贴近生活的最大可能。基于语文与生活有着这样密切的联系,我们认为语感的培养,离不开丰富的生活体验,每个人必须通过自己的生命活动获得某种对生活的体验,才能去掌握言语所标示的东西及其背后潜藏的思想与情感。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凭借多种教学手段创设相应的情境:可感的生活场景、生动的画面、音乐的旋律、实物的演示等,这些都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使语言文字变成鲜明形象印在脑海中,使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感悟语言,在潜移默化中得到语感训练。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弱,理解事物比较直观,要领悟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涵,应充分调动他们的形象思维。通过形象思维的“引路”,把语言文字描绘的情景“转换”成生动的“图像”材料,让学生在身临其境般的体验中陶冶情感,感悟课文的意境,获得丰富的语感。如:《圆明园的毁灭》。“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引导学生感悟这部分内容时,由于圆明园很多风景已不复存在,对圆明园的美只能凭空想像。要想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必须化抽象为具体,借助图片,音乐等媒体,联系生活,激发想象,让学生体验、感受、以直观的形式让学生从中感受到语感。

教学中,应先引导学生想象画面,让语言文字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幅幅迷人的画面,接着出示平湖秋月、雷峰夕照等图片,让学生一边听音乐,一边欣赏图片,与自己想象中的画面进行对照。在图片的引领下,学生进入了美不胜收,引人入胜的境界,油然而生出赞美,自豪之情。此时,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图片(某个景点),把这一幅幅图片的画面具体地描述出来。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篇11

关键词:小学阅读教学;阅读能力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意义

1、丰富小学生的知识。小学生在知识获得方面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种是小学神话通过吱声的实践经验来直接获取知识,另一种是通过阅读课外知识与材料来间接获取知识。书本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知识的保存与传递,书本对于人的教育作用与自身的教育功能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重大作用,小学生通过阅读教学能够丰富自身的知识,辨别是非,明晓道理,所以,小学生阅读教学可以使小学生扩大阅读量,丰富知识。

2、促进小学生智力的发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教育功能不仅体现在传授知识上,还体现在促进小学生智力发展培养阅读能力,促进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语文的新课标的要求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所以,在小学阅读教学中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势在必行。

3、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新课标下新的课程标准要求阅读要极力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要促进学生处立文字信息,认知世界能力的提升与形象思维的发展,阅读教学中,小学生对于字词的理解,对于文章思想感情的感悟,对于优美文字的欣赏等等都有利于学生感悟能力的发展,认知思维的提高与审美情趣的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小学生的阅读教学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与意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阅读能力等具有重要有意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关系到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关系到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探索小学生阅读能力替身的有效策略。

二、小学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

1、教师在教学中要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讲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分别对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矫正者,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开发者、在学习中占有主动权,教师要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不要将自身作为课堂教学中的权威者,而对于学生进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在阅读学习中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与阅读的重要意义,学生的求知欲望无法得到激发,学习中情绪低迷,兴趣低落,参与度与主观能动性不能够充分完全的调度,学生最基本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都不具备,学生的阅读能力难以提升,例如在学习《可贵的沉默》这样比较长的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与教学要求,引导学生进行预习,并且布置相关的有价值的问题,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文章,学生在阅读中会聚精会神,既能够全面的阅读文章,又能够找到文章需要的重点与难点,学生会产生学习的激情与兴趣,逐渐的学生的阅读能力也会随之提升。

2、教师在教学中要倡导合理的多元解读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倡导合理的多元解读教学模式,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对阅读文本进行多元解读,这一前提条件就是教师自身能够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教师要对教材进行深刻的认知与理解,教师在不断题设自身的专业素质与文化素养的基础上,对与阅读文本进行深刻的理解,教师在自身对于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多角度的对阅读文本进行理解,倡导学生多元阅读,学生有不同的理解,有不同的视角,学生在多元阅读的基础上进行积极的探讨与探索,教师的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差异,尊重学生在同一问题上的不同理解,尊重学生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阅读兴趣与学习激情逐渐得到激发,学生逐渐爱上学习,爱上阅读,积极与学生进行探索,主动进行合作探究,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这种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的得到提升,因此,教师在多元阅读的方向要进行积极探索。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和谐统一。新的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的基本特点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效统一,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果只追求阅读教学的工具性,那么教学过程只剩下了组词、造句、理解文章的意义,阅读教学本身的魅力与内涵将会得不到发挥,学生在阅读学习中将也会感受不到阅读文本的语言美、意境美与深刻的思想内涵,如果过度强度阅读教学的人文性,那么阅读教学就单单的成为了知识的传递,不论是重视哪一方面与,语文阅读教学都失去了他应该有的魅力与内涵呢,学生都会失去阅读的兴趣与热情,只有将二者完美结合,学生才会将阅读教学的魅力进行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心灵会受到感触,心为情动,对于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都会得到巨大的提升,因此,在小学教学中若想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一定要寻找阅读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并且将这两节完美结合。

总而言之,小学阅读教学对于学生的阅读能力与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小学的阅读教学对于其他学科的发展也有重要影响,小学语文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探索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与策略,让语文阅读教学简单实用,返璞归真,提高小学阅读教学的实用性与时效性,让语文课堂散发出生机与活力。

上一篇:政教校长述职报告下一篇:中班语文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