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教学中语感培养

2024-10-04

诗歌教学中语感培养(共12篇)

诗歌教学中语感培养 篇1

一、“语感”教学的概念界定

语感, 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感受能力。“语感教学”是利用学生对语言的直觉顿悟能力来进行知识传授的教学策略。这种教学方式, 可以加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 熟练性, 是学生对语言文字进行认知、理解、内化的一个过程。语感教学最早由夏丏尊先生提出, 后来经过叶圣陶、吕叔湘等名家的深化、细化, 与其他阅读教学方式相比, 具有时效性, 经验性的特点, 能够迅速直接地将知识内化。正是由于语感教学的这类优越性, 有许多中学老师开始重视语感培养对学生遣词造句的写作能力的提升。

语感本身是一种能力, 但这种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训练, 离不开学生的积累, 因而被纳入到中小学语文教学中, 并逐步凸显其优越性。语感能力对中学生诗歌创作能力的提升也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诗歌, 是一种寄托, 更是一种情怀。孔子说:“不学诗, 无以言。”早期蒙学教材中大多也是诗类文本。所以,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既是对自身的丰盈, 也是对国学的传承。随着时代发展, 诗歌已经逐步分流, 形成了多种体式。古体诗, 现代诗, 散文诗, 甚至还出现了“梨花体”一类的口语诗。对学生的“诗意”情操的培养也是十分重要的。

二、诗歌的特性决定了语感培养的可能性

1、语言凝练, 便于记忆。诗歌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 并且可以承载丰富的情感和内容, 譬如杜甫《登高》, 仅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短短14 个字就承载了6 个意象, 不累赘, 不繁琐。诗歌的凝练特性决定了它便于记忆。诗歌作为个体情感的传达, 是艺术表达的载体, 一直都贴近生活, 可以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

2、张力较大, 容易截取。诗歌具有“跳跃性”, 诗歌的跳跃性形成了句间空白, 充满张力。即使学生在对诗歌进行仿写创作时, 不能背完整首诗, 也可以通过对诗歌进行“截断”, 加以延伸想象, 这样, 不仅避免了程式僵化的单纯模仿, 并且会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语感的整体效应是一种意境上的把握, 这种艺术效果更多的是表现为一种“意会”, 一种领悟, 语感整体性特性与直觉思维相关, 能使创作灵感得以尽情释放。

三、语感教学对诗歌创作能力培养的路径

从“语感能力”到“诗歌创作”的内化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熟读成诵, 口头表达。学习诗歌, 首先在一个“读”字。诗者, 歌也。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便是一本歌集。汉代乐府诗也是用来演唱的歌本。学生的语感能力基础各有差异, 有些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要强一些, 有些学生则略显不足, 这时候“语言训练”就显得十分重要, 语感培养必须是诵读, 大声的读, 做到烂熟于心。

2、读思结合, 内外兼顾。在学生阅读背诵的过程中, 并不是“嘴动心不动”, 语感培养是一种将视觉、听觉、心理活动三者相结合的阅读模式, 诵读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诵读的要义是“得他滋味” (朱熹语) 。读是一种方式, 也是诗歌的理解过程, 每读一次, 对诗歌就会产生新的体验。学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 丰富自己的诗意情感, 体味把玩, 加深自己对诗歌的印象。

3、发挥联想, 举一反三。语文学习需要敏锐的感觉以及细腻的情感。语言本身没有直接可感性, 因而需要借助想象来领会, 如, 人们读到“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的诗句, 就仿佛看到荒漠中那一缕轻烟, 余晖下那波光粼粼的河面。当我们学习到了古诗中的“折柳”惜别, 我们能够以“柳”为题写一首抒情诗。当我们在 《短歌行》中体会到一代枭雄的豪情壮志后, 我们可以模仿李商隐在《无题》中对西楚霸王的刻画, 将《短歌行》改写为五言格律。

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是提高学生对语言的应用能力, 而语感是语言能力结构的核心要素, 老一辈语言教育家早就阐述过语感教学的核心地位。语感教学作为一种语文教学策略, 对中学生诗歌创作能力的提升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诗歌教学中语感培养 篇2

两市镇三完小 张丽娟

语感著名专家王尚文先生指出:“语文教师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是学生高品位语感的创造者;语文教师的困难之处,也在于他必须创造学生高品位的语感。”由此可以看出,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语感。“语感教学是语文教学的牛鼻子”(王尚文语)。而古诗是祖国文化艺术长廊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它语言凝练,意境优美,哲理深刻,音韵和谐,是语感培养的宝贵资源。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古诗教学中语感培养的点滴做法。

一、在朗读中触发语感。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在读中培养语感。我采取范读、齐读、诵读、配音朗读等多种形式的读,触发学生的语感。

1、在读中体会音韵感。古诗讲究韵律,读来琅琅上口,通过朗读,能充分体会到其中的音韵美感。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诵习一字,当识音形义三。口诵耳闻其声,目察其形,心通其意,三识并用,一字之功乃全……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教师在指导朗读中要抓住音韵的平仄、节奏、停顿、重音、韵脚等的特点,通过教师的范读、学生的朗读,充分感受古诗的音韵美感,为深入感悟古诗的内蕴打下基础。

2、在读中体悟情味感。诗言志。志即情感、态度、胸襟、气度、爱憎、情趣等。教师要在读中触发学生的情味感,让学生的心靠近诗人的心,让学生的情感融进诗人的情感。“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的童真童趣跃然纸上;“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是何等坚强不屈的意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多么积极乐观的胸襟;“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充满高风亮节的人格魅力;“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是诗人历经人生风雨的经验总结,对后人几多谆谆劝勉……不同的诗表达着不同的思想感情,我们要在读的训练中把握它,理解它,表现它。

二、在品味中体悟语感。

古诗语言凝练,一字一句包含着丰富的意境和深刻的含义。教学时应该把这些精美的语言瑰宝展现给学生,让学生体会到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和诗人运用语言文字的高超本领。“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僧敲月下门”的“敲”,是品味古诗用词的典范。我在教学毛泽东的《长征》一诗时,为了帮助学生感悟“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中的“暖”与“寒”的意思,我先让学生回忆了《飞夺泸定桥》的内容,运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一节红军夺取泸定桥的战斗录象,充分体验环境之险、水势之恶、敌人之凶、战争之酷,这一切作者就用一个“寒”字高度概括。但红军是坚强的,对革命充满了必胜的信心。你听,金沙江翻腾的江水拍打两岸,似乎给我们送来了阵阵掌声;太阳温暖的照 在耸入云端的山崖,似乎感受到了光明的未来就在眼前。此时此刻,作者感慨万千,激情澎湃,对牺牲了的战友的崇敬,对克服困难的坚定信念、对革命必胜的信心……作者把千言万语浓缩在一个“暖”字里面!通过对“寒”与“暖”的对比品味,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了诗歌的内涵,体会到作者丰富的情感,学生语义感的训练得到落实。

三、在想象中深化语感。

语感与想象是紧密联系着的,加强想象的训练也是获得语感的重要方法。而诗歌离不开想象,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作者“心骛八极,神游万里”,在神奇的想象中创造出瑰丽的诗句。在古诗教学中应该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想象中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深化语感的培养。例如教学《锄禾》时,让学生想象农民为一粒粮食所付出的艰辛。从播种、锄草、施肥、杀虫、收获到饭桌,每一个环节都要付出多少汗水、多少心血,让学生深深的懂得“粒粒皆辛苦”的含义。通过想象,把诗歌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更加深入体会到诗的情意,产生强烈的感情,从而获得丰富的语感。

四、在意境中增强语感。

“一切景语皆情语”。意境是主观的情思(意)与客观的自然景物或生活画面(境)相融合的艺术境界,它能引发读者的想象并使读者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古诗讲究意境,我国古 代文学批评家常以意境的高下来衡量作品的成败。在教学古诗时可通过图画、音乐、多媒体、语言描述等手段把学生带进诗人所创造的意境之中,让他们去认识、鉴赏、创造古诗的意境美,陶冶情操,增强语感。例如教学孟郊的《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时,我运用课件显示春天的美好景物,然后用配乐的描述性语言再创春天的美好情境。“是啊,春天的太阳温暖的普照大地,在融融的春光中,大地雪融冰消了;在暖暖的和风中,小草快乐的舒茎展叶。没有春晖的深情抚爱,哪有小草的茁壮成长?没有母亲的细心呵护,哪有儿女的幸福温馨?”学生在优美的意境中内化了诗歌所表达的情感,领悟到诗歌运用比喻手法的特殊效果。

朗读教学中语感培养初探 篇3

关键词: 诵读名篇;创设情景;凭借想象;挖掘内容;背诵佳作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先后多次提及有关“培养语感”的问题并把它作为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明确提了出来“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什么是语感语感就是人们对语言文字正确、敏锐、丰富的感受力由语言文字引起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和认识活动的过程是人们直觉地感受、领悟、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可见语感对一个人学好语文、接受或输出语言文字信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我们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语感培养呢笔者认为主要可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策略措施。

一、指导学生诵读名篇佳作培养语感

初中语文课本中选有很多名篇。这些文章词句优美生动形象加强对这些文章的诵读是帮助学生积累知识丰富语感的重要途径。诵读是中华民族学习语文的优秀传统也是培养语感的一个重要途径。研究表明由于诵读中语调、节奏、语流的反复刺激便会在学习者特定的精神上留下“声音映像”这种内在映像如遇到外界的刺激熟悉的语言流便自然而然地会从记忆中溢出。因此我们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当少一点分析讲解多挤出一些时间指导学生诵读语言材料尤其是精彩语段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教学小说《最后一课》的最后一部分时让学生联系上文进行反复诵读并组织评读无需老师分析讲解学生自能较好地理解韩麦尔先生的形象。尤其是其中的“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一句通过诵读学生自能把两个破折号作出正确理解那是由于感情过于激动喉咙受阻所造成的语塞、停顿。学生通过诵读可以清晰地感悟到韩麦尔先生那种痛苦不堪的表情和无比激动的内心深切地感受到他的那股强烈的爱国热情这是教师抽象枯燥的讲解分析所难以达到的效果。

二、创设教学情景为学生搭建领悟语感的平台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语感能力离不开对语言文字的灵敏感觉离不开学生的悟性。教师要积极创设语感情景让学生学会分析、琢磨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在思维、想象、情感等心智活动的参与下达到对语言材料的内涵及语言组织形式的深层把握使主客一体让读者与作者达到“心神合一”的境界。如教《钱塘湖春行》一诗时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体味诗中的美感教师或可以先让学生闭上眼睛聆听录音去感触诗中所表现的美妙境界或可以由教师或朗读水平高的学生范读让学生从中受到感染。为了使感情色彩更浓还可以配乐朗读。这样运用多样的形式朗读加深学生对诗的意境的感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维养成学生的语感能力。

三、引导学生凭借想象从而获得语感、体验情感

语感是基于生活经验通过联想和想象产生的想象是获得语感的一条重要通道。语感教学需要大量形象思维的参与形象思维能力是语言感觉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凭借想象将语言文字在脑海中还原成或接近于作者所记叙、描绘的那一客观事物使其产生一种如见其人、如睹其物、如临其境的心理状态形成一种内心视像从而获得语感、体验情感。

四、挖掘教学内容进行多途径的语感实践

语感是建立在一定语言内容基础上的“语感要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去感知”。因此教师要注意在教学内容的挖掘上下功夫指导学生进行多途径的语感实践使学生领悟语感。如在教学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文时可作这样的引导作者仕途受挫多次被贬经历过“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还能够积极乐观的面对人生对未来充满理想同学们你们经历过困难吗挫折吗不幸吗你又是如何做的呢这样学生就能结合自己的实际畅谈感受。学生通过感受和体验学习就可升华情感、态度、价值观。又如教学朱自清的《背影》中父亲买橘子一段时教师可变读有关句子如把“蹒跚”、“慢慢”、“用两手”、“用脚”、“努力”等词语略去让学生对照课文比较少掉了什么这些语词有什么作用通过讨论学生就会明确“蹒跚”说明父亲老了腿脚不灵便“慢慢”、“用两手”、“用脚”说明行动艰难“努力”表示父亲竭力克服艰难。在分析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品味这感人的父子深情。

五、指导学生背诵名篇佳作积淀语感

诚然生活经验和自身的知识积累是语感的源泉但初中学生由于生活经历不足实践经验有限所以勤记多背积累知识将语言材料内化为自己的言语将是积累、丰富语感的重要途径。初中语文课本上选自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很多文章精美语言规范。教师要指导学生朗读成诵让他们真切领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揣摩文章语气、情感的变化体味文脉的起伏文气的贯通进而充分吸收文章精华使他们便于学习借鉴。如果没有背诵我们就无法实现语言的积累和语感的积淀。背诵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我们尤其要重视“感知与试背结合法”即对要背诵的材料先品读上几遍然后就尝试回忆接着再品读品读后再尝试回忆。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语感是一项较为漫长而又细致的工程。我们只有在语文的教学实践中重视对学生的语感的培养并施之于有效的训练方法才能使语文教学有声有色。为了使我们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真正姓“语”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必须从“应试”怪圈中走出来少一点分析讲解多一点语感培养切实提高初中学生的语文素质让他们能在语文天地里自由翱翔。

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篇4

阅文字的敏锐感受, 是在长期的阅读实践活动和规范的读有个人经验性的语言训练中逐步养、成的比较直、接带

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的综

教重要条合能力。件语, 也是一个人语文感是学好语文的学平县一新◇水平高低、加强朗读指的重要标志。导, 培中扬武养语感俗话说:“书读百遍, 其

语学地朗读小义自见。, 其”最读, 大特点是便于尤其是有感情感丽顿挫童以声传, 语情, 速的快慢急缓通过语音的抑, 就扬的情莉能把、韵语, 淋漓尽致地表言中包含的音、意现出、培领来。可见悟课文, 内涵和情感的极朗读是引导学生养1佳途径.教。师范读引起学生

共鸣

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的

范读, 体现了教师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其表情、语气、语调、体态都作为一种信息, 直接传递给学生, 学生看得到、听得清, 可以模仿和学习, 可以引起学生感情的共鸣, 起到“情染语感”的作用。

例如, 教学《一夜的工作》一课, 在范读课文时, 我注意把握情调, 掌握感情色彩, 以真挚、深沉、敬重的基调, 以轻而缓的语气, 将学生带入那无限的崇敬与自豪的情景中。如第七自然段第一句:“在/回来的/路上, 我/不断地/想, 不断地/对自己/说”。指导学生用缓慢、真挚的语调朗读, 让学生体会到作者澎湃的激情。通过朗读训练, 让学生品出言中之意, 悟出言中之理, 感受言中之情, 既丰富了语言库存, 又陶冶了情操, 训练了语感。

2.学生在朗读体验中实践

教师的范读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固然很重要, 但是如果不注重从多角度去训练, 收效也是甚微。学生富有感情的朗读本身就是他对语言文字有敏锐感觉, 教师要多角度地让学生朗读。自由读, 便于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感受来读, 边读边品味课文的情感, 如果觉得没有充分领悟的地方, 就慢慢读, 多读几遍, 从而不断加深学生的感受;分角色读, 指学生运用不同的语气、语调和语速朗读, 可以充分感受课文所塑造的形象, 从而使学生对课文有更深的理解。如《晏子使楚》一课, 楚王说的话要读出傲慢、轻蔑的神情, 而晏子说的话要读得稳重而坚决, 读出不卑不亢、理直气壮的神情。学生在角色朗读中与主人公一起思考, 一起感受, 对故事中楚王以强欺弱, 晏子不畏强敌、刚正不阿的形象就能真切地体会到。

二、深化语文实践、培养语感

语文教材内容丰富, 语言生动优美、学生通过阅读, 积累了不少语言。教学中, 要鼓励学生运用积累的语言反映生活, 让语言积累内化为语感。

1.“说”中深化语感

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努力创设情境, 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 或者让学生复述课文、甚至表演剧本, 让学生把个体对言语的感受与语言世界直接联系起来, 深化听和说的语感。如在教学《奴隶英雄》一课时, 我安排几个大胆而敢于表现的学生进行表演, 表演前指导他们有感情地朗读剧本, 要求他们对自己的角色进行认真考虑, 并在语言、动作、表情等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

2.“写”中深化语感

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语感 篇5

新课程标准强调:义务教育阶段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朗读是培养学生语言感悟能力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道出了学习语文的真谛。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能力训练,是培养语感的基本手段。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意指在反复吟诵中,对语音、文字、词语、句子等仔细地品味与琢磨,从读中感悟领会其中含意,收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文质兼优的课文,教师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范读,可以把文字上无法表达出来的内在情感,通过轻重缓急或抑扬顿挫的朗读形象地表达出来,把学生吸引到优美的语境中,使学生对语言有所顿悟,给学生以整体的感知,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体会语感。如朗读《观潮》( S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一文时,先引导学生领悟潮来前的情景,用平缓、柔和的语调朗读环境描写的语句,再结合画面,启发学生想象,让学生仿佛置身于钱塘江边上……之后又辅之以声情并茂的范读,激发学生通过“白浪翻滚”联想到“白色城墙”的雄伟图景;由“浪潮越来越近”联想到“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时那浩浩荡荡的飞奔场面;由“声音”联想到“山崩地裂”的惊人气势。把波涛汹涌的钱塘江潮展现在学生的脑海中,使学生置身其中领略钱塘江大潮的雄浑壮美,从而领会这的确是“天下奇观”,由此达到训练语感的目的。

语感的培养需要感受,没有感受就没有语感。文本的语感寄寓于所描绘的形象中,只有引导学生去认识形象,感悟形象,在感悟形象中动情,在动情中抓住课文重点句子进行朗读,学生的情感才能与作者相通,学生才能体会到真正的语感。如朗读《我的战友邱少云》(S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时,着重引导学生抓住“我”的内心活动和邱少云在烈火中壮烈牺牲这两段话,要求学生围绕“我”“焦虑、担心、祈求、难受”的复杂感情,用略带颤抖、低沉的声音去读。

二、推敲品析,增强感悟

叶圣陶先生讲到语感训练时曾说: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单靠查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引导学生推敲、揣摩、细细品味。有比较才有鉴别。在教学中,往往发现课文中有些词语虽然并不深奥,表层意思也不难理解,但用得精妙传神,耐人寻味。可通过减一减、换一换、比一比、加一加等形式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推敲、揣摩语言运用的准确精妙,挖掘其蕴含意义。

《麻雀》( S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一文,“一只老麻雀从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这句话中的“像一块石头似的”修饰成分删掉,让学生体会这样删掉行不行。经过讨论得出删掉修饰成分不行,不能形象地表现出老麻雀飞落时用力之猛,动作之快和老麻雀的着急,紧张的心情和它的勇敢;《我的战友邱少云》这课,“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

“看看时间从发起冲锋到战斗结束才20多分钟。”通过比较同学感觉到虽然是同一个“才”字,在不同的语境表达的意思是不同的。第一个“才”用在句中,表现了作者觉得半个小时太长了,第二个“才”字用在句中,表现作者觉得二十分钟太短了。可见,学生只有在不同词语、不同句式、不同语序的揣摩比较当中,才能发现课文中语言运用的妙处,品评语言的意韵和情味,从而培养、促进语感的发展。

三、积累语言,深化感悟

巴金先生曾说:“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也就慢慢体会到他们的好处,也就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调子。”可见,博览群书,熟读成诵,是储备语言材料,培养语感,发展语言能力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应多从课外精选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用规范的、经典的语言,文学名著等,以弥补教材阅读量的不足。再者,现代社会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电脑、电视、广播、社会交际、课外活动……,这都是有效的阅读渠道。教师要多加引导,指导学生有选择地观看,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积累语言、感悟语言、欣赏语言。

小学语文语感培养的策略研究

一、品词析句,体悟语感

引导学生对文章的重点部分进行各种形式的朗读。把握文章的语气、节奏、句式、格调,揣摩作者蕴涵的情趣和意旨。运用增、删、换等方法充分感知课文正确的用词。生动的造句,巧妙的布局,感人的情趣等,使课文内容立体化,形象化,进而对文章的内容产生真切的感受,自然而然的浸润到学生的内心深处,从而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语言的感受能力,培养语感。如:①抓重点词。如在教学中,教者抓住对威尼斯小艇的描写语段,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进行反复地朗读,对课文形象生动的语言作细细品味,体悟动静结合。②比较句子。在教学时,把“仿佛田沟里的水蛇”中“仿佛”一词,分析句式,替换成“好像”一词,通过对比朗读,就可感受到作者在用词方面的讲究。在教学中让学生经常性地对语言进行比比、读读、想想、议议,使学生体会到谴词造句的准确生动。从而感受祖国语言文字富有变化的无穷魅力。

二、潜心涵咏,培养语感的深刻性

潜心涵咏,是一种在熟读基础上潜心专注的研读策略,面对语言文字,揣摩、推敲、咀嚼,“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语言是有温度、深度、广度的,在语感分析训练中,让品读从“支离破碎”回归语境。如在词语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句子中还原、比较词语的实际意义,在句子学习中,要提示学生在段落中思考句子的深层内涵,体会语言的表达效果;在重点段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理,解段与段的关系,实现了对文本表达方式的领悟。

三、运用表达,发展语感

在读中习得语感方法,要迁移到有针对性的习作实践中去,才能形成学生独特的言语能力。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本人以随文练笔的方式,引导督促学生在不同文本中领悟其语言表达功能有所不同,通过灵活的迁移运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语感的发展。

不同的文本,体裁不同,其写作特点也不同。教学时适时地渗透一些文体知识表达技巧,并及时迁移运用,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发展学生的语感。如《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人教版教材小学四年级上册的课文。文中有三处写了绿绿的爬山虎。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文章借爬山虎的绿,既抒情又喻人,语言含蓄而富有象征意义,表达方式富有特色。教学重点是安排小练笔,让学生模仿文中三处描写爬山虎的语言,初步掌握借物抒情,借景喻人的表达方法,并迁移到自己的习作中。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文体,结合随文练笔的方式,有效地促进学生在表达中积累一些文体语感,在创作过程中,能自觉或不自觉地规范写作言语的“内在尺度”,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语感发展。

四、联系生活,敏锐感知

敏锐的语感是和对生活的敏锐感受密切联系在一起的。阅读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积累,设身处地地体验课文中人物的境遇,就会使语言文字在头脑中形成的图像逐渐鲜明,逐渐具体,进而入情入境。如《第一场雪》一课中写“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堆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这两句优美的文字,运用了“毛茸茸”、“亮晶晶”、“蓬松松”、“沉甸甸”几个叠词,贴切地描绘了雪落枝头的美景。

语文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篇6

一、积淀语文知识,提高字词感受力

语言是一种表情达意的符号体系,因此,阅读者需要具备系统的专门知识和技能。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数量的字词,对文字的社会功能、汉字的字形、词汇的构成、短语的组合已经有一定的了解。但学生还缺乏敏锐的语言感受力,所以培养语感首先要从字词积累着手。

中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力,他们积累词语并不仅仅依靠字典、词典,而是在大量的阅读中得到的。但说话者、写作者却千方百计地挣脱语言系统的规则,以便把自己想要传达的内涵意义表达出来,而这往往是流动的、可变的,具有个人倾向。学生要真正体会其中韵味,就必须有相应的语文知识的积淀。如欣赏李清照的《醉花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个“瘦”字,写出了深秋时节多愁善感、独守空闺的妇人怀念亲人、孤独寂寞的情思,这种意味哪是字典上能查到的?再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出现的九个名词:“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在词典上的解释能与作者表现的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的惆怅之情划上等号吗?主体性原先积累与储存的经验、知识跟当前所面临的问题相互撞击,才会迸发出耀眼的直觉思维的火花。没有主体原有的经验、知识做前提,直觉思维只能是飘忽不定的镜花水月。一般说来,语文学习的经验越丰富,对语文知识理解得越透彻,就越容易对语文中的现象与问题产生直觉。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字词感受力,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感。

二、强调诵读,增强整体感知力

对于学生来说,想要培养良好的语感素质,除了引导他们自觉感知客观社会言语对象,丰富语感素质的感性因素外,主要是“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大量地阅读文章,当所汲取的言语作用达到某种程度,即言语本身的规则在言语主体身上积淀到相对完整和巩固的程度时,积淀在言语主体的言语规则自动进行组合、调整,最终形成一种语言直觉结构。要使学生形成语言直觉结构,教师必须加强学生的诵读。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对阅读内容和形式的感受性,启发、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言语,把文质兼美的课文言语转化为学生的语感素质。如朱自清的《背影》是篇叙事散文,描写了20年前的父亲在火车站送“我”的情景,从所记内容看,作者为什么不选用“回忆我的父亲”这个既通俗又朴实的题目?从所记情景看,作者为什么不用“送别”这个更见凄切的标题?这就得引导学生仔细揣摩文章的内容,通过比较方可明白原题的佳妙和不可更改的理由。写父亲过铁道为“我”买橘子的过程一系列的动作描写,教师利用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想像、揣摩,读读悟悟,教师点拨:“‘蹒跚可见步履的不便,从月台下上去所以用‘探,‘攀和‘缩可以想像爬的困难。”通过抓重点词句的品味训练,让学生既明白语意,也悟到语言的情味,从而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感。

总之,语感像一股流水,教师通过对学生的阅读训练,增大它的流量;同时要注意对学生的引导,使它流向既定目标。

三、理性分析,加强言语实践

一个人的语感素质也得益于后天的理性成分。每一个正常的人都有一定的语感技能,否则人们便无法进行言语交际了。但是,后天接受语文教育的差异,会造成人们语感素质和技能的差异。具体到每一个人,语感的素质有高下之分,即其深度、广度、美度、敏度等,无不因人而异,其语感技能自然就有强、弱之别。一般地说,文化程度和语文素质越高,接受和发出言语符号的范围和深度就更为广阔和深入,精神、心理活动更易趋向细致和深刻,语感素质就更高,语感技能就更强。一个大学教授和一个文盲的语感水平是不能同日而语的。强调语感作用,决不意味着排斥或轻视语文知识的教学。语文知识可以提高语感的质量,因为“只有理解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毛泽东语)。语感主体只有经常地、有目的地进行对言语对象的认知、感受和理解,才能提高语感素质的水平,使之由初级的、浅层次的语感水平向高级的、深层的语感水平推进。

言语实践亦即语感实践,让学生自己接触和使用语文材料。因此,只有通过长期有效的训练,在学生的意识与行为之间建立起条件反射性的关系模式,才能将有意识的语言知识规则等变成无意识的感觉。近年来,语文教学界已有越来越多的人更加重视语文实践活动,如朗诵、演讲、作文等,各种实践活动既有对内容的美的追求,又有对文学语言的美的追求,二者在美感修养上是息息相通的,都能使学生获得良好的语感训练。

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 篇7

一、在语言积累中培养语感

从语言学习的角度看,当代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认为,人类有一种“语言习得机制”,它存在于人脑中,来自遗传而又为人类所独有。个体通过接触言语材料,以一种我们至今还难以解释清楚的语言学习能力演绎出复杂的语言规律并据此去运用语言,尤其是母语的口语学习更是如此。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种有用的母语学习机制,让学生广泛接触并积累言语材料,凭借记忆的检索功能形成直觉思维,在语言积累中培养良好的语感。

第一、引导学生在课内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在现今的语文课堂上学生的琅琅读书声少,烦琐的理性分析多,陷入了思而不读的怪圈。对文章形式的分析可谓具体详尽,而学完后文章内容却没有几篇能够入心入骨。形式上的条分缕析,使学生失去了一份在诵读中唤起生活经验,引发联想和想象的读书之乐。我们使用的教材中的课文都是一些语言生动、形象,有着丰富情感的优美范文。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得多了,自然就理解了内容,其中的优美语句也就在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话作文便能信手拈来,为我所用。 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加强语言的实际运用,帮助学生积累语言。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实践,在实践中加强理解,形成能力。

第二、引导学生在课外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数量是有限的,远远达不到 《新课程标准》 中要求的阅读量,因此教师要结合本校本班的实际,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阅读水平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我认为首先可以选择和教材配套的资料,这些资料与学生的日常学习联系紧密便于迁移自学。其次可以根据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要求每个人订阅一种或多种课外读物并组织学生交换阅读。

二、在语言训练中培养语感

(一)激发情感,突出语感

现行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和编排的,注意到知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有着生动活泼的语气、节奏、句式、格调,蕴含着作者的情感意旨。因此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的情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情趣教学,引导探究”,培养学生的美育素质,挖掘教材的内在潜力,对知识信息进行吸呐、消化、更新,形成属于学生自己的新知识。教师运用良好的教学机制,调节和控制学生的学习情绪,激起他们对学习的需求,使他们在热情、生动、活泼的情绪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用健康的意境催化冷漠的知识,充分开展创造性思维,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对知识获得的成功感和对未来知识的期盼,实现教与学的完美结合。

(二) 理解词句,启迪语感

语感分析就是让学生在语感实践中,就语言材料的内容、形式和感受过程本身,以理性的方式作出分析判断,“分析语言的语境意义(或隐含意义),分析语言的使用”, (叶圣陶) 语感的会意性特征决定了人们要求获得语感,需要对语言材料进行反复揣摩、品味,从而具有认知上的会意能力。美学老人朱光潜也说:“把数量不多的好诗文熟读成诵,反复吟咏,仔细揣摩,不但要弄懂每字每句的确切意义,还要推敲出全篇的气势脉络和声音节奏,使它沉浸到自己的心胸和筋网里,等到自己动笔时,于无意中支配自己的思路和气势。”朱老先生这段精辟的描述,便是朗读、揣摩的实质。

(三) 感情朗读,训练语感

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篇8

一、抓住关键词, 增强语感

朗读教学应把握好句子中的关键词来培养学生的语感, 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 让学生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如在教授《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一文时, “他勉励自己要工作、工作, 再工作”这一句抓住“要”“再”的重读, 来感悟肖邦把亡国的痛苦和对祖国前途的忧虑, 全部倾注在自己的音乐创作之中。“肖邦紧紧地握着姐姐路德维卡的手, 喃喃地说:‘我死后, 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 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这一句要抓住“紧紧”“喃喃地”来体会肖邦临死之前的恳求, 要把“我死后, 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 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这一句读得轻缓些, 让学生试读、品读, 来感悟肖邦至死不忘祖国的爱国情怀。

再如教授《鞋匠的儿子》一文时, “我非常感激你使我想起我的父亲, 他已经过世了。我一定会永远记住你的忠告, 我永远是鞋匠的儿子。我知道我做总统, 永远无法像父亲做鞋匠那样做得那么好。”这一句中抓住“非常感激”“永远”“永远”“永远”, 指导学生品析, 感悟林肯因为自己是鞋匠的儿子而感到自豪及对父亲的尊敬、爱戴、感激, 体会出林肯宽容大度的胸襟。朗读时让学生抓住关键词, 揣摩语言, 发现其中的妙处, 再细细欣赏和体会, 让学生在精读课文的同时, 培养他们深思熟虑的习惯和揣摩语言的能力。

二、注重对比, 增强语感

小学语文课文精选出来的都是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优美文章, 许多课文用词准确生动, 语句简洁传神, 甚至到了非此词不用的程度。在教学中, 可以用多种比较方法推敲词语, 感知词语。如教授《珍珠鸟》一文时, “看着这可爱的小家伙”一句中, 我把“小家伙”改成“珍珠鸟”, 让学生对比品读, 让学生自己揣摩, 哪一种表达更能体现出“珍珠鸟”的可爱及作者与珍珠鸟的亲切以及喜爱之情。“小家伙一会儿落在柜顶上, 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 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晃动”这一句中, 把三个“一会儿”去掉, 让学生边读边揣摩哪一种表达更能体现珍珠鸟的可爱, 读出人与动物之间的和睦、信赖。

再如教授《半截蜡烛》一文时, “说着, 轻轻把蜡烛吹熄, 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和“他似乎感到德军那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让学生对这两句话提出质疑:这两句话中的“似乎”能不能去掉?去掉了意思是否一样?让学生对比品析、揣摩, 更深刻地体会出危机的过去只是暂时的, 深刻领会“似乎”所传达出来的令人窒息的紧张氛围。

三、展开想象, 增强语感

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形象思维, 启发学生想象, 必然会在学生的心中产生“内心视像”, 它能使课文内容像电影一样, 在学生头脑中一一闪过, 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引起感情共鸣。如教学《烟台的海》一文时, 在引导学生领悟描写冬天烟台的海壮观景象时, 对描写冬天烟台的海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 再结合画面, 启发学生想象, 让学生也置身于游客之中。“小山似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 从北边的天际前赴后继, 锲而不舍地扑向堤岸, 溅起数丈高的浪花, 发出雷鸣般的轰响”……想象之后, 又辅之以声情并茂、抑扬顿挫地朗读, 把学生带到波涛汹涌的大海边, 领略冬天烟台的海的壮观景象。

再如教学《草原》一文时, 指导学生朗读描写草原美景的语句时, 借助画面, 启发学生想象, 让学生也置身于草原之上, 四面都有小丘, 平地是绿的, 小丘也是绿的,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 一会儿又下来, 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想象之后, 又加之美美地朗读, 让学生领略如诗如画的草原美景,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四、注重标点, 增强语感

标点是无声的语言。教学中要抓住标点引导学生剖析、挖掘, 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语言魅力。如《孔子游春》一文中, 描写孔子讲述水的特性时是这样写的:“水奔流不息, 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 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 或方或长, 流必向下, 和顺温柔, 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 凿石壁, 从无惧色, 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 必能荡涤污垢, 它好像善施教化……”这里的省略号说明水还有其他特点, 让学生想象水还有哪些特点呢?想一想, 说一说, 充分感受省略号的作用, 感受语言的丰富底蕴, 从而增强学生的语感。

再如教授《天游峰的扫路人》一文中, “天游峰———武夷山第一险峰”和“我听见哗———哗———的声音”。这两句中虽然都有破折号, 但是他们的意思不同, 读法也不同, 第一句要指导学生停顿、干脆利落, 第二句指导学生在破折号处要拖长。“可是这位老人, 每天都要一级一级扫上去, 在一级一级扫上去, 再一级一级扫下来……我不禁倒抽了一口气。”想象省略号的内容, 读出标点的魅力, 读出对老人由衷的敬佩。

五、注重体态语言, 增强语感

如教授《大海睡了》一文时, 让学生边读边加上动作来读。特别是读到“大海睡了”这一句时, 让学生闭上眼睛, 想象大海的鼾声。再如教授《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一文时, 当学生读到“我想变一条小鱼”“我想变一只蝴蝶”“我想变一只蝈蝈”“我想变眨眼的星星”“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时, 让学生边读边加上“小鱼”“蝴蝶”“蝈蝈”“星星”“荷叶”的动作。培养学生对美好大自然的向往, 体会亲近大自然的愉快。

如教授《雨点》一文时, 当学生读到“雨点落进池塘里, 在池塘里睡觉, 雨点落进小溪里, 在小溪里散步, 雨点落进江河里, 在江河里奔跑, 雨点落进海洋里, 在海洋里跳跃”时, 从学生的动作变化了解“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特点。再如教授《天游峰的扫路人》一文时, 当学生读到“老人摇摇头, 伸出七个指头, 然后悠然地说”和“我紧紧地抓住他的双手说”时, 让学生加上动作来读, 体会作者对老人的敬佩以及“我”内心的激动。

词语教学中的语感培养 篇9

师:“浩如烟海”是什么意思?请结合“资料”一词说说。

生:魏格纳为寻找证据查阅的资料很多, 可用不计其数来形容。

师:除了从数量角度, 还可以从什么角度理解?

生:我认为, “浩如烟海”不但指魏格纳翻阅资料的数量多, 还指他翻阅资料的种类繁多, 比如, 生物学、地质学、考古学等方面的资料。

师:不错, “浩如烟海”还指资料的种类多如“烟海”。面对这么多的资料, 为了尽早证实假设, 你仿佛看到他怎样寻找呢?

生:我仿佛看到他在寒冷的深夜, 挑灯寻找。

师:他会怎样寻找?请加上动作。

生:他一会儿埋头圈圈点点, 一会儿摘抄什么, 一会儿在地图上用笔描着每个板块的海岸线。

生:他一会儿轻轻地读, 一会儿咬着笔杆思考问题。

生:我还看到他在酷暑难耐的夏夜, 一手捧着厚厚的资料, 一手不停地驱赶蚊虫。

生:我还看到他上厕所捧着书找, 躺在床上双手举着书找。

生:老师, 我听到他的呼噜声了, 他竟然趴在桌子上睡着了!

师:是呀, 魏格纳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寻找得着实太辛苦了。此时, 看着“浩如烟海”, 你想对发现大陆漂移的他说些什么?

生:魏格纳, 你不肯放弃的精神值得我敬佩、学习。

师:这位同学激动得改变了人称, 魏格纳好像就站在他的面前。

生:魏格纳, 你没有听从柯彭教授的“忠告”, 而是继续寻找证据, 你真的很执著!

生:魏格纳, 在科学的道路上就需要你这样有恒心有毅力的人!

生:魏格纳, 在地质学研究的路上你一定会走得更远, 因为你有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

……

【评议】

此教学片段,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悉心赏析“浩如烟海”, 再现寻找证据的过程, 体悟魏格纳的科学精神, 让词语深植于学生的思维、精神中去。在王崧舟老师“三感” (语意感、语像感、语情感) 的启迪下, 我认为这段教学有以下三点可借鉴:

一是巧妙提示, 培养语意感。语意感是对词语言外之意和深层含义的品味。教师的巧妙提示:“请结合‘资料’一词说说”“除了从数量角度, 还可以从什么角度理解?”使学生没有停留在词语的表面, 而是紧扣文本对“浩如烟海”进行了多角度理解。

二是想象“寻找”, 培养语像感。所谓语像感就是借助语言, 看到立体的鲜明的画面, 即“内心视像”活于脑。对“浩如烟海”进行语意理解后, 教师相机巧掷一石———面对这么多的资料, 为了尽早证实假设, 你仿佛看到他怎样寻找呢?一石激起千层浪, 精彩随之生成, 语像感在表达中得以培养。

论中文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篇10

关键词:中文,教学,语言,语感

语言是包含着多方面内容的复杂系统, 对语言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对语言体系各因素的理解与认知。语感是语言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对语言的理解与认知过程中, 能够体现语感的内涵, 并通过内涵拓展到其外延, 使其更具象化。语言体系的诸多内容包括结构关系、语用修辞、构成成分等。而语感在这个体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 语感对语言的教学也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学生在中文学习的过程中, 通过对所学知识背景的了解, 并结合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丰富想象力, 从而对文章的解读有着各自的理解与诠释, 进而对课文的思想内涵具有了更深层次的领悟与感知。最终完成感悟的最高境界。本文通过对量化语感的简要分析, 试图找到培养语感的最佳途径。

1 初步培养、体验、领悟和感知语感

语感是在不经意间, 对语言的一种感知, 这个过程可以不加思考, 通过联想和想象, 利用语言传递的信息, 加上主观的理解, 如果从心理学的层面上来讲, 这是一种心理活动的体现。语感需要进行准确而且规范的培养, 在这个基础上, 才能逐渐的加强对语言的感知能力, 尤其要对生活有深切的体验, 方能在朗诵和吟背上累计对语感的领悟。

1.1 良好的理解语言资料, 在朗诵范文的时候注意情感的表达

在朗读的过程中, 读与听是最能直接的感受到语言的美感的, 在此过程里, 真切的体会出扑面而来的文字气息, 领略文学的美, 同时体会语感的韵味。古人云:“道人之所不道, 到人之所不到”, 只有在认识上有新见解, 才能在语言上有所创造, 只有当领略了感人的语言内容, 才能朗读出感人的语感。

从古至今, 朗读都是最好的理解语感的方式, 从中抒发情怀, 有感而发方能悟出语感来。在中文教学中, 经常有需要朗读的课文, 声情并茂的进行朗读, 也是学生学好语文, 体会语言文字, 领略和感知语感的最好途径。

语感需要很强的领悟能力, 需要平时所掌握知识的积累与经验去进行感知, 从而对整体上有全面的领悟与认知。所以说, 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 对语言材料的正确认知是非常重要的。对一篇文章的正确理解, 需要对语调进行错综地分析。在对其进行吟诵的过程中把握好缓急、高低、强弱。使语调更富有情感力度。如在吟诵鲁迅的作品时, 语调的拿捏就分外重要。在他的文章里, 语素的运用是最能够打动人心灵的重要因素。他的语调充满了爱恨、时而充满了情感时而有满怀讥讽。但可以看到, 他的语调从来就没有中立的时候。从他的语调里能鲜明地感受到他的爱恨, 他的情绪变化。对鲁迅的作品要进行多次诵读, 在诵读的过程中对其语调进行细致的研究, 就能够清晰地感知到鲁迅的作品中所要传达的思想内涵与情感需求。

1.2 在生活中深入体验, 实践中积累语感

语感不是凭空而来的, 它需要在平时学习中去积累。语感是在言语实践的过程中慢慢积累的。它遵循的是一个由低到高、由简单到辅助、由片面到完整的过程。所以, 对语感的培养不是个简单的仅从语言实践就可得来的片面理解。只有生活的积累, 只有对语言材料的充分感知, 才能够在丰富的知识积累与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与完善。

2 对语言材料进行语感分析

分析语言的字词运用、语境意义, 就是语感分析。这是在初步感知语言材料的基础上理性的提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 抓住关键词语进行分析

关键词语一般指能揭示文章主旨, 能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 富有表现力的, 耐人寻味的词语。叶圣陶曾以王维的“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为例, 指出诗中的关键词是“直”和“圆”。他分析说, 给“孤烟”加上个“直”字, 见得没有一丝的风, 当然也没有风声, 于是更来了个静寂的印象。给“落日”加上个“圆”字, 并不是说惟有“落日”才圆, 而是说“落日”挂在地平线上的时候才见得圆。圆圆的一轮“落日”不声不响地衬托在“长河”的背后, 这也是多么静寂的世界啊!抓住“直”“圆”两个“字眼”, 仔细品味, “旷远、荒凉、静寂”的大漠宛然就在眼前。这里不须作任何语言表面特征的分析, 人们就能感悟出诗句所描绘的情景和意味。

2.2 把握作品中事件的背景, 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语感具有整体性的特点, 它往往是对语言材料的整体感悟。而这种感悟多数需要补充作品事件的背景材料。所以我们读一些外国文学名著, 要仔细阅读其注释;读巴金、鲁迅的某些小说、散文, 要知道当时的社会背景;读古诗文要有历史知识和作者的生平介绍等材料;这些补充的东西都是用来辅助我们理解、领悟作者作品里头的思想感情的桥梁。白居易的《琵琶行》写于他被贬到江州之后, 如果不了解这一背景, 我们对于他为什么在听到琵琶曲时能引起那么强烈的反应———“江州司马青衫湿”就很难理解;对于“醉不成欢惨将别”、“似诉平生不得志”、“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曾相识”这几个诗句, 就难以捕捉到其确切的情感;反之, 就能对全篇产生更清晰的思路:原来白居易写的不止是琵琶女, 更多地是对自己不得志的感慨万千, 唏嘘不已。

2.3 从分析语言材料的隐含意义入手, 进行语感分析

语言, 是承载着情感信息的, 尤其是文学作品。巴金的《灯》一文中, “我们不是单靠吃米活着”这一句话含蓄地指出, 米并不是我们惟一的需要。我们还需要精神, 需要的是光明, 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理想, 是超越生物、生理需求的社会的、哲学的需求。对这句话的理解, 必须结合作者对灯的回忆和有关灯光的传说和故事来感知其深层意义。这样朴素的语言, 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鞭策人们奋进。此外, 还要辨析词语感情色彩, 揣摩语序的变异和特殊搭配, 分析语言空白处 (包括虚笔、休止、省略、残缺等) 的隐含意义的语感分析训练, 这都是培养语感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张普.关于语感与流通度的思考[J].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9, (2) .

[2]刘连庚.学习语法和培养语感——访吕叔湘先生[J].语文学习, 1985, (1) .

[3]王培光.语言运用能力与语言审析能力的分析与验证[J].中国语文, 1996, (6) .

语文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篇11

一、在读中培养语感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学习是离不开读的。读,注入目,闻于耳,记于心。反复读,学生能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能理清作者的思路及文章脉络。1分角色读。可安排学生分角色朗读。朗读要注意语气、语调和语速。如朗读《小马过河》这篇课文时,小马的声音应天真活泼、清脆、甜甜的;老马的声音应慈祥温和,声音低一点,语速较慢。有时还可以一人多角色进行练习。经过这样反复练习,学生就能体会角色的语言,体会角色的表情神态,从而又加深对作者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描写的理解,能更深人地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写作意图。2.教师范读。虽然现在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已广泛使用,但我认为教师的范读不可少。教师的范读体现了教师对这篇课文的理解,体现出教师的朗读技巧。范读时教师的表情、语气语调、体态都能作为一种信息直接传递给学生。教师的范读,学生听得见,看得着,可以模仿,可以学习。教师朗读得好,可以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3.多读。一篇文章读一两遍,只能扫除字词中的障碍,多读几遍,才能深入理解作者的思路及写作的特色。一般的课文,要求学生最少读五遍。好的课文,我要求学生全文背。学生在学习中,仅读课文是不够的,还应多读适合少儿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的书。像格林的童话、安徒生的童话、革命历史故事等书,这对强烈敏锐的语感形成是大有益处的。

二、加强读书时间和语感积淀

培养学生语感,关键要创造条件让学生更多地进行读书实践,通过实践来强化对语言的感悟,最终建立起一种正确的语言习惯和敏锐的语言直觉。学生通过读书实践,逐步形成一定的语感积淀。文章是作者情趣意旨的载体,只有通过反复的诵读。让学生充分接触文章内容,才能使学生对文章获得真切的、敏锐的感受,产生情感的共鸣。但是仅靠诵读揣摩是不够的,还应当运用生活经验去感受。叶圣陶认为:“要求语感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是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只有读到的语言文字和自己的生活经验沟通起来,借助想象和联想,才能深得文章旨趣。因此,这就要求主体对自己周围的生活现象有敏锐的洞察力,有丰富的实践积累。

三、由“繁琐分析”变为“读中感悟”

长期以来,教师在课堂上繁琐分析课文,学生机械被动地接受知识,致使语文教学枯燥无味。《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语文教学改革的实践中,我引领学生在积极主动地阅读实践中感悟和思考,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如我在教一年级上册《雨点儿》一课时,不再像过去那样讲解雨水和植物生长的关系,而是重视让学生自读——充分感悟语言材料:自悟——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语文积淀与课文、同学、老师对话,探究课文内涵。

四、注重整体感知、尊重主体感悟,重视情感激励

语文的学习是在学习者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实现的。因此应该强调主动探究性的学习,而阅读主体对课文产生的“感悟”则是语文探究性学习的主要方式。同时,语文学习又是学习者个性化的行为。比如,阅读应该是学习者直接进入课文米莸取阅读材料的信息、理解阅读材料的内容的过程,教师的分析应该用来启发学生的思考,而不能代替学生的理解。正因为“感悟”是一种个性化行为,具有不同的形式,不同的层次,能体现“阅读主体”的个人风格。不同的人,由于其知识水平、人生经历、价值观念等不同,他们对事物的感悟不会相同;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其感悟的层次也会有所差异。因此,我们一方面必须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心理自由,阅读实践和畅想空间,让学生去感悟;另一方面,我们应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尊重学生的感悟,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保护他们“自我感悟”的积极性,让学生的个性和灵性在课堂飞扬。

阅读教学中语感能力培养途径初探 篇12

一.阅读教学中语感能力培养的现状

综合来看, 当前初中阶段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能力培养的现状并不尽如人意,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语文知识积累不够

在当前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中, 学生只是被动的学习。他们的学习重心放在了读背课文、习字、语文考试上来, 课堂显得枯燥而无味, 学生的积极性也很难被调动起来。在学习重压之下, 学生的兴趣和自主性被忽视, 加上课外时间的有限性, 学生往往很难在课堂之外去阅读一些感兴趣的文章、刊物、文学作品等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积累更多的知识, 更难以将课堂上学习的知识运用到现实当中去。这就使得学生的语文学习被完全地限制在了课堂上, 阅读的兴趣被压抑, 进而对语文失去兴趣。然而, 兴趣是语言学习的最好的老师, 因此, 我们当前应该改变以课堂为重心的局面, 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以帮助其语文知识的积累。

2.教学语言的枯燥乏味

初中语文教学中, 有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上由于语言能力稍差, 因此在表达上通常显得枯燥和乏味, 缺乏生动性和趣味性, 一方面使得学生很难通过教师的讲解来全面、正确理解课文, 另一方面, 课堂的乏味很容易使学生丧失对语文的兴趣, 不利于学生语感的培养, 甚至会降低语文成绩, 这也正是语感教学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3.课文朗读的效果较差

在应试教育体制下, 当前语文教学中, 很多老师和学生往往认识不到朗读的重要性, 有的甚至认为课堂朗读是对时间的一种浪费, 相对于朗读, 他们更愿意将时间放在做习题、讲技巧上面。但是, 课堂朗读在语文教学中实际上是十分重要的。它是语言积累、语感培养的重要途径, 是教师水平和教学改革的重要标志, 更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因此, 我们应该走出对课堂朗读认识上的误区, 让课堂朗读重新走入课堂, 让学生在美妙迷人、悦耳动听的朗读中真正的读懂作者, 有所感悟。

二.阅读教学中语感能力培养途径

结合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笔者认为阅读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以下方面来着手。

1.从生活中培养语感

生活是情感的来源, 也是情感的依托, 任何文学作品都来源于生活, 而作品中所蕴含的种种情感也来自生活。一个漠视生活、脱离生活的人很难会有丰富的情感和语感。因此, 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便是引导学生在体验生活中思考和感悟生活, 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这样才会对语言和文字有丰富的、正确的了解。因此, 我们要注意认真的观察和体验生活, 注重生活经验量和质的积累, 积累得越多, 感悟就越深切, 就更有助于学生语感的培养。

2.通过朗读培养语感

朗读是一种心、眼、耳、口并用的学习方法, 是语言积累、语感培养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 在朗读中深入思考和体会, 能准确、深刻地体会蕴含在文章中的深切感情, 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力和感悟力, 培养其透过文字看本质的判断力和敏锐性。例如, 在讲授《观潮》一文时, 学生可以通过富含感情的吟诵慢慢地融入到课文中, 结合文章的描述, 运用丰富的想象力来想象大海的波澜壮阔和起潮时的汹涌澎湃、惊涛拍岸的场景, 从而感受到作者当时内心强烈的震撼。因此, 我们应尽快改变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朗读缺失的局面, 让朗读重回课堂。

3.情境教学激发情感

上一篇:美食养生的美丽人生下一篇:小学语文的有效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