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教学中的情感引导

2024-08-11

诗歌教学中的情感引导(共10篇)

诗歌教学中的情感引导 篇1

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的情感状态, 并培养良好的品质是聋校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由于生理缺陷, 大部分聋生情感发展曲线呈劣势, 本文以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多层面对话为基点, 引导学生从有效阅读中获得情感的熏陶和意志的磨练。

一、把握文本, 确定基调, 细研情感生成因素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观文者批文以入情”, 积极情感的迸发, 首先来自于文本本身。以聋校七年级教材为例, 《五彩池》中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高大的皂荚树》中对皂荚树的赞美之情……在细研文本的基础上, 为文章确定一个基调, 简约理解, 高效拓展, 从全局高度把握文本内涵, 可以让积极情感对聋生的思想发展起到有效的引领作用。读书能给人乐趣、文雅和能力, 只有从微观入手, 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地潜入文本, 以心智和情感参与阅读, 完成个体心灵层面的穿越, 教学预设才能生成于学生的大脑。

执教《海滨小城》时, 我以小城美景导入, 利用课间指引学生逐一观察海面、海边、庭院、公园以及街道, 询问感受, 学生异口同声地说:美!再问哪里美, 众口一词:颜色美!因为听障学生更注重视觉感受。初步感知后, 我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将视觉印象进行丰盈, 充分调动情感因素。

例如: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 树叶密不透风。

榕树是我们当地特色植物, 稍加点拨, 孩子们就会觉得这一景点似曾相识:绿绒大伞上点缀着星星点点的粉色的榕花, 清香四溢, 你喜欢吗?你见过吗?在哪里见过……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 挖掘共鸣点, 随机因势利导, 自然而然地注入人文情感。生活无处不隐含教育的意义, 将文本内容与学生的生活体验对接, 本节课的个性色彩就变得极为鲜明, 再看小城, 就好像来到了久别的故里, 有了无限亲切之情。

二、善于分析, 积极引导, 允许情感价值求同存异

阅读文本中往往有一条“入情———动情———移情”的线索于潜移默化中引导教学, 因为残疾学生的理解能力存在个体差异, 对教学对象的情感变化接受具有层次性, 因此其教学结果就有可能出现诸多发散性思维, 这也正是情感教学多元化的具体体现。

学习《我和企鹅》一课后, 我和学生有了下面一段对话:

师:你认为本文主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生1:教育我们要热爱自然爱科学。

生2:我们要爱护小动物。

生3:为了给企鹅一个干净整洁的家, 我们一定要保护环境。

很显然, 生1回答较为接近本文主旨, 生2和生3的回答有所偏差, 但是出发点也没有错误, 如果全盘否定, 肯定会为以后的归纳分析带来负面影响。为了使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得到多元拓展, 我巧妙地运用了“引申义”这一学术语, 将与课文内容有关系的, 但不是主要关系的统统划归于“引申义”, 既对学生积极思考的行为给予肯定, 也从侧面对他们的回答进行了修正, 保证了语文课堂的“一枝为主, 百花齐放”。

三、创设情境, 唤醒情感, 再现身心体验氛围

1. 创设情境, 品读课文, 智慧引领。

文字是理性的, 色彩和画面是感性的, 情理结合, 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孩子们心入其境, 借助丰富的想象去推动情感渗透。教学《五彩池》时, 我充分利用聋生对色彩的敏感度高这一特点, 设计了颜色柔和的光线折射图和色彩斑斓的远景, 让学生对五彩池的美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 不仅是表面的美丽, 而且对其成因也进行了理性的分析, 从认知角度进行深度理解, 使学生对课文的感悟丰富而深刻。在很多细腻的感情面前, 语言往往是苍白的, 而入情入境的朗读则可以传达心中的感受, 从而达到熏陶情感的作用。教材中有很多范例就是很好的素材, 为学生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 潜心其中, 仔细研读, 可以提高对美的感悟和创造能力, 体现了“美育与德育想通, 又互为包含”的教育理念。

2. 互换体验, 内需外化, 意志磨炼。

《鱼游到了纸上》是一篇以聋哑人为主人公的文章, 与残疾孩子的生活环境非常相似, 于是就很容易找到情感共鸣点。通读课文后, 学生被主人公那种细致、认真的学习态度深深打动了, 我建议学生进行角色互换体验。

师:假如你就是这位聋哑人, 你心里想的是什么?

生:我很自豪, 但还要继续努力!

师:你觉得怎样才能画得这么好呢?

生:认真细致、持之以恒、废寝忘食……

师:让我们以这位主人公为榜样, 确定奋斗目标, 大家一起来比一比, 好吗?

学生内心语言需要外化, 情感蓄积需要喷发, 而角色互换、课本剧等练习方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引导学生真正融入文本。因为同是残疾人, 所以他们觉得这名聋哑人是触手可及的真实的目标, 潜在的认同感就会轻而易举被点燃, 实现理想的途径仿佛就在眼前, 从而达到意志的磨炼。

真知识是思想和行为结合而产生的知识, 没有对文本的深层把握, 就不能有知情意的全面发展。因此, 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文本, 全身心投入感悟, 顺应情感主线, 多元化发散思维, 聋校语文课堂定会更加丰富多彩!

摘要:聋校语文教学中要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渗透于教学过程之中, 最有力的手段是加强语文教学的情感功能。教师要把握文本, 确定基调, 细研情感生成因素, 要善于分析, 积极引导, 允许情感价值求同存异, 要创设情境, 唤醒情感, 再现身心体验氛围

关键词:聋校,语文教学,情感价值

诗歌教学中的情感引导 篇2

文天祥是南宋杰出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各种矛盾交错复杂的南宋末年。

文天祥的一生有过很多波折坎坷,但作为封建士大夫,他渴望有所作为,以一展宏图。忠君爱国是其最主要的精神品质。细读其诗作,这种爱国主义情感又表现为:豪情壮志、铮铮铁骨、幽愤情绪、耿耿丹心。

1 “闻鸡坐欲驰”的豪情壮志

文天祥自幼受父亲文仪的熏陶感染。公元1256年,文天祥参加科举考试,20岁的他考取了进士第一名。可天不随人愿,因其父亲病逝,为遵孝道,不得不守制三年。公元1259年守制期满,文天祥被朝廷任命为承事郎、签书宁海节度制官厅公事,自此开启了他光明正义而又艰难坎坷的仕途生涯。

此时文天祥也正值血气方刚的年龄,他怀揣着满腔的热情和雄伟的志向。其《夜坐》中“终有剑心在,闻鸡坐欲驰”化用祖逖闻鸡起舞的典故,抒发了立志报国、勤勉不已的豪情,率真地表达了自己“簸扬且听箕张口,丈夫壮气须冲斗”的雄心和为报效祖国建立不朽勋业的抱负,可见忠肝义胆、气宇轩昂。但因时事艰难,宋朝政廷软弱无能,自己的直言忠谏一时又不能被朝廷所接受,加以得罪朝中权贵,一时难酬抱负。但其奋发有为的思想、立志报国的.志向一直没有变,“惟有一腔忠烈气,碧空长共暮云愁”,“铁石心存无镜变,君臣义重与天期”。

正由于其满怀豪情立志报国的雄伟抱负,使他即便在兵败被俘的日子里都能始终抱定“将以有为也”的信念,跟元军作不懈的斗争。

2 “饿死真吾志”的铮铮铁骨

公元1274年6月,元首忽必烈率20万大军大举进攻南宋政廷,南宋顿时陷入危急境地。此时的文天祥再也按捺不住了,要跟元军作坚决的斗争,于是他四处征集义军,招纳英雄豪杰。至公元1275年4月,文天祥已集结义军一万余人并开赴临安准备抵御元军的进攻,以保大宋江山。由于元军攻势猛烈,江西义军虽作战英勇,但最终还是未能挡住元军锐利的兵锋,临安危急。

后谢太后派文天祥出城与元将伯颜谈判,企图与元军讲和。不料,文天祥到了元军大营却被扣留住了,元帅伯颜企图诱降文天祥,但文天祥软硬不吃,坚贞不屈。后行至镇江,文天祥借机冒险出逃,历尽艰难险阻,到达福州。因其不满张世杰专制朝政,文天祥离开朝政并辗转各地继续联络抗元义军,坚持斗争。至公元1278年冬兵败被俘,于公元1282年底在柴市慷慨就义。

“饿死真吾事,梦中行采薇”,文天祥此时被俘北行途经南安军,如不被俘本能回到故乡庐陵,所以诗人只能发出“归乡如不归”的感叹,可见其心情悲苦。想想自己身系拘囚,不能再为朝廷尽忠尽力,于是就决心饿死以殉国,表示了誓不投降的决心,读来尤其感人肺腑。展现了一个铁骨铮铮的民族英雄形象。

3 “眼看胡马泪痕多”的幽愤情绪

在南宋末年这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文天祥的诗歌还表现出深深的幽愤情绪。眼看南宋政廷一步步走向衰亡,加以自己的豪情壮志一时又难以实现,文天祥的心中不免生发忧虑和惆怅。在得罪权宦董宋臣被贬瑞州事,文天祥不由得忧心忡忡,“修复尽还今宇宙,感伤犹记旧江山。近来又报秋风紧,颇觉忧时鬓欲斑”,虽身处异地,但仍然念念不忘要收拾旧山河。

在兵败被俘、身陷囹圄,南宋政权被元军步步蚕食直至灭亡的那段“非人世所堪”的日子里,文天祥这种悲伤幽愤的情绪在其诗歌中时有体现。可在目睹偏安江南一隅且软弱无能的南宋政权在遭遇元军大肆进取中原而显得手足无措节节败退的情景时,文天祥不由得悲从中来,心中的忧愤一时难以释怀。

又如“诸老丹心付流水,孤臣血泪洒南风”,“独自登楼时柱颊,山川在眼泪浪浪”,“江山有恨销人骨,风雨无情断客魂。泪似空花千点落,鬓如硕果数根存”,“犹是江南佳丽地,徘徊把酒看苍天”,“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这些诗句无不包含着诗人那对祖国命运前途的忧患。

而这种悲伤幽愤的情绪,也正是文天祥忠贞爱国情操的重要体现。

4 “以身殉道不苟生”的耿耿丹心

其实贯穿文天祥诗歌始终的内在情结是其对祖国的一片赤诚、耿耿丹心。在其词《酹江月》中“镜里朱颜都变尽,只有丹心难灭”,可见其对祖国山河的挚爱和愿为之抛头颅洒热血的至死不渝的忠贞。

这种愿意舍身殉国的大气魄,在其代表性长诗《正气歌》中有着最为集中的体现。他饱含深情的笔墨极力歌颂历来愿“以身徇道不苟生”的英雄人物,文天祥也更愿意以身效法他们,为追求“正气”而舍生取义,并且认为这种“正气”“当其贯日月”。因而,他把生死置之度外,可谓义无反顾。《过零丁洋》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同样“感情充沛,笔墨酣畅,具有深沉刚健、悲壮凄凉的艺术风格,洋溢着强烈的爱国情怀和的英雄气概。”

还有,“挽眉北去明妃泪,啼血南飞望帝魂”,“诗书礼义圣贤徒,竭心磬志尽匡扶”皆展现了一位爱国诗人坚贞不屈的威武形象。而且这份忠心从未改变,“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为收复山河,尽忠朝廷他显示出了“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英雄气概,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浅谈诗歌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篇3

[关键词]诗歌教学;情感教育;诗词人情味

一、古诗词鉴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诗词教学功利化

古诗词鉴赏教学受高考的影响,性质完全改变,文化传承的意义已经消失,进而转变为功利化。诗词教学不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只强调诗词鉴赏的技巧性内容,而且更加偏重于答题技巧,完全忽略了古诗词的情感。特别到了高三阶段,在古诗词鉴赏方面,学习的都是考试内容以及考试技巧,鉴赏技巧层出不穷,完全忽视了古诗词的本质属性,无视了这一项内容学习需要遵循的客观规律,片面地追求古诗词鉴赏的数量,并且从题型的角度出发,更多地是为了能够贴近高考的题型,成为一项需要通过机械方式进行学习的考试内容。对古诗词的学习基本忽视了其中的深厚文化内涵,古诗词鉴赏的意义完全被功利化扭曲,完全丧失了古诗词鉴赏的终极意义。

2.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视

古诗词鉴赏强调的是每一个人的主观感受。鉴赏中针对相同的诗词内容,会因人而异产生不同的理想情怀和不同的情感体验以及心理感受,使学生能够领会更高层次的情感和意境。在标准答案的限制下,学生很难通过自身对诗词内容的领会和思考产生独具特色的差异化感想。这样一来,这种单调的学习形式,使学习变得机械僵化,古诗词鉴赏已经脱离了文学鉴赏的范畴。

3.教学方式枯燥单一

古诗词具备内容含蓄、语言凝练、表达巧妙、文句变形且语义跳跃等特征,古诗词不像白话那样浅显易懂,不可能简单地通过文句的挖掘就可明白其内在所蕴含的意义。目前在我国高中语文的古诗词教学中,大部分的教师仍旧采用的是一种“填鸭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古诗词自身语言所具备的灵活气韵得不到展现,使学生创造力以及想象力受到影响、限制,使古诗词教学质量明显下降。教师在鉴赏过程中,通过刻板的形式进行教学,不能够对诗词内容进行深刻领会,理解不了古诗词中蕴含的深远意境,简单粗暴的方式下的鉴赏教学,使教学形式呈现出了必然的单一、陈旧、刻板,课堂氛围也必然十分沉闷,了无生机,学生很难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授白居易的经典作品《琵琶行》时,如果仅仅枯燥单调地讲解诗句,一味地向高考习题靠近,不能通过文字将音乐的内容形象地表现出来,不能把急雨、泉水,还有大珠小珠和私语等还原为音乐中的具体声音,就会丧失名篇《琵琶行》的深远意境,丢掉了《琵琶行》别样的韵味和美感,很难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古诗词情感教学策略的研究

1.在进行古诗词的教学时,指导学生结合诗人所处时代、社会环境以及其自身的生活状况,从整体上把握诗歌,从浅到深地认识和理解诗词所蕴含的意义以及作者创作这篇作品的宗旨。比如山水诗教学时,在对盛唐 “王维和孟浩然”所创作的山水诗和中唐“韦应物和柳宗元”所创作的山水诗之间异同进行比较的时候,应该引导学生对当时唐朝时代背景进行分析,使学生就能够认识到盛唐时期,“王维和孟浩然”所创作的山水诗更多是表达作者对于生活和自然的喜爱;而在中唐时期,“韦应物和柳宗元”所创作的山水诗则更多的反映出了作者低落和无奈的心情,表达了作者自身清淡高远以及孤寂的意趣,进而把握作者的不同情感。

2.挖掘诗词的人情味,滋养学生心田

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让古典精神影响同化学生,内化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在品德修养、气质个性和人际交往中获得提升。高中语文古诗词具有极强的人文性特征,多是人类优秀思想的成果,对学生的品德修养、气质修为具有极强的感化作用,可以滋养学生的心田。语文教学应该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精神,突出在知识学习中受到的精神洗礼。教师在教学中,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素材,并且通过适当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内化到学生的心灵,让学生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和感悟,体会到真善美,进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目前的高中语文教材,其内容更具有人本性和人情味。语文教学的过程其实就是师生之间交流情感和探究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了解作者,感悟作者写作意境的过程,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释放文章中的情感味道,增加课堂教学的人情味,升华学生的情操,激活他们的情感,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环境下成长和成才。课堂中,人情味的注入需要教师认真的研究教材,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并且能通过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能给学生宣传某些思想情感,并且能让学生做出一定的反思和情感的内化。高中语文教材中牵涉到很多的情愫,有爱国情怀、有浓厚的亲情、眷念故土、珍爱青春、感恩亲情和悲天悯人的情感,这些情愫的表达恰恰可以帮助教师实现课堂教学的人情味。

3.在教法上进行突破。随着时代的发展,语言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若是望文生义来理解古诗词,很容易产生误区。在古诗词中,其语言较为含蓄,一般情况下,作者借助于事、景或者物,通过谐音、比喻、用典、互文、拟人或者借代等方式来表达。鉴于这种特性,要想突破古诗词语言理解障碍还必须得掌握相应的技巧技能,从整体出发,根据语境进行联想,对词义进行动态地介绍,将一些困难的古诗词转变成为容易理解的语言。比如高适的《燕歌行》、《封丘作》这两篇诗歌中,有“烟尘”和“风尘”这两个词语,尽管二者只有一词之差,当时在词义上确有很大的不同。在教学时,教师可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讲解,借助于工具书,使学生能够明白《燕歌行》中的“烟尘”指的是战争,而《封丘作》中的“风尘”即可理解成为流言蜚语和地位卑微者的生活,又可理解成为战乱。

4.营造古诗词意境,把握诗人的情感。诗人将客观的物象来作为其创作的素材,通过加工与提炼以后,将其转变成为渗透着诗人自身情感的艺术形象。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明白这一特性,注重学生感官的激发,进行古诗词意境的再现,正确引导学生在这种意境中来解读作者所想要表达的一种思想,借助于具体的物象,使学生可从不同形态上来审视诗词所蕴含的内涵,通过日常体验与观察来逐步增强学生对于物象的感受能力,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诗词的现实意义还应鼓励学生多联想,这样才能使学生通过表面语言符号进入到相应的情境中去,从而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总之,加强学生对古诗词情感把握,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能够深刻认识到古诗词的内涵,更加客观且全面地理解作者自身的情感,继而提高其对古诗词进行鉴赏的能力。教学中教师可抓住文章中所呈现出的意象以及诗歌自身的特征,借助于创造性联想以及具体形象的补充,让学生利用散文式的语言来进行描述,使学生能够切实把握古诗词的意象。

参考文献:

[1]刘晓燕.让古诗词教学别样精彩[J].甘肃教育.2010年10期.

[2]李志阳.高中古诗词鉴赏教学指津[J].考试周刊.2007年42期.

[3]邱建美.古诗词教学的实践尝试[J].广西教育.2009年23期 .

意境欣赏中的情感教育引导 篇4

一、意境想象中陶冶情感

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欣赏的再创造。读意境优美的词, 就要有丰富的想象, 在丰富的想象中理解作者的情感。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几幅优美的移动画面:竹席怀情, 小船忆情, 雁鸣寄情, 托月献情, 把读者带入静美的意境, 融情于景, 读者可以在丰富的想象中分享词人对自然美的感受, 理解词人早期闲适的生活, 对丈夫的刻骨相思和夫君离别后难以排遣的离愁心绪。“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把随时随地无处不在的思念点染得生动、洒脱, 意境朦胧, 笼罩在月光秋意之中。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小轩窗, 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人物的形象和生活美, 在这美的意境中再现, 鲜明、形象、真切, 如在眼前。“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 短松冈。”凄凉意境, 令读者与作者共销魂、齐断肠。苏轼以美的语言、美的形象营造成美的意境, 通过情景的想象使读者真正理解词人夫妻如胶似漆的恩爱和对早亡妻子深切怀念之情。宋末元初词人蒋捷《虞美人·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 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 江阔云底, 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 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也无情, 一任阶前, 点滴到天明。”词中少年听雨的意境:春雨、歌楼、红烛、罗帐, 是少年不知愁滋味的心境;壮年听雨的意境:秋雨、孤舟、孤雁、西风, 是壮年漂泊离愁悔恨的心境;老年听雨的意境:夜雨、僧庐、鬓白、独自, 是老年凄凉感伤悲慨的心境。三幅听雨的意境是他少年浪漫、中年漂泊、晚年凄凉人生体验的写照, 将一生的悲欢歌哭渗透、融汇其中。由此可以想象一个历史时代由兴到衰、由衰到亡的膻变轨迹。朦胧而多姿的雨啊, 你凝聚了词人多少人生梦幻及幻灭的历程。

二、在意境联想中理解情感

理解意境需要想象, 理解情感更离不开想象。有了丰富的联想才能准确地把握作者的脉搏, 理解其表达的真实情感。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当时正值盛唐, 黄鹤楼下, 千帆竞发, 而诗中给我们的意境是:孤帆独影, 突出了作者只关心朋友船的心境。而再看下去, 显性的景观意象背后有一个隐性的视觉, 那就是“远”和“尽”。本来近在眼前的船帆渐渐远去, 变成了影子, 但眼睛还是专注着;越看越远, 越看越出神, 越看越发呆, 最后是“碧空尽”, 看到帆影消失了, 还是在看。这里动人的不仅是语言之内的意境, 而且是景之外的目光追随到固定。这个追随到固定的内涵, 就是情。这个景语才是深邃的情语。望着消失的孤帆, 已经够情深意浓的了, 可是还没有完:“唯见长江天际流。”这个“唯”字的意境, 反映作者心中只有长江在流, 只看到长江在流, 这里暗示着一双眼睛, 朋友的船帆越小, 越难以辨认, 越是专注, 专注到帆影已经消失了, 目光还盯着那一片空空的流水。离别忧愁到让他发呆了。这种意境给人联想的是:眼睛、心灵、感情是实实在在的。马致远的小令《秋思》的意境更为典型:“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前三句写出九种事物, 如何从中领悟其意境呢?就得联想了。“枯、老、昏”, 描述“藤、树、鸦”的特征, 就有深秋晦暗的暮色里, 那枯藤老树上, 晚归的暮鸦在巢前枝头上盘旋着, 小桥流水旁人家透出温馨的光亮, 乌鸦归巢, 家人团聚, 而苍茫的暮色里、瑟瑟西风中, 奔波在古道上游子尚不知投宿何方?这是一幅深沉悲凉的立体画面, 寄托了天涯游子孤寂无依的情怀与心境。通过联想, 读者不由自主地进入诗的意境, 对元代读书人地位低下的凄苦情感产生深切的同情, 对统治者轻视文化, 造就文化沙漠的痛恨。

三、意境体验中唤醒情感

诗歌教学要感受作品的意境, 以获得情感的体验, 心灵共鸣和精神的陶冶。意境具有体验性特征, 在感知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调动思维和情感, 通过意境唤起个体的情感体验。意境的创设是作者对生活感悟和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创造的, 凝聚着作者的生命体验。读者在对作者意境还原, 既有作者创设意境, 又有读者对意境的理解与体验, 达到与作者心灵的沟通、交流。领会作者的意外之意, 境外之境。如唐代诗人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其中的意境是孤独与悲切。作者内心的孤独、苍凉悲怆的心境, 一心报国杀敌的满腔热血, 却无用武之地的事实, 孤立无援, 苦恼而又盼遇圣明的心痛需要读者去还原、回味体验这种情感, 它是作者自己瞬间生命体的迸发和哀怨。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 其意境苍凉悲壮, 心境感奋与感伤, 作者当时既有建功立业的奋发之情、昂扬之志, 又涌动着失意之苦、难言之隐、无奈之情。我们能深切体验诗人“人生如梦, 一樽还酹江月”的感叹, 感悟诗人陷入既超脱又无奈的双重情感。体悟诗人豁达豪放的胸襟, 在人生道路上失意而不失志的人生态度, 理解所透出人尽其才方有社会价值的感慨。再如王维的《使之塞上》:“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美丽的塞外风光, 线条粗犷, 色彩醒目, 笔力苍劲, 视野开阔, 意境雄浑, 表现的意境为荒凉和苍茫, 使读者感觉到作者心灵的孤漠。一个“孤”一个“落”无不让人如身临其境, 体验诗人无穷无尽的情思。

诗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价值 篇5

关键词:诗歌;小学;语文教学;情感价值

诗歌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泱泱中华五千年,诗歌作为一种精神载体,一代代流传下来。学生从小学就开始学习诗歌,不管是唐诗、宋词、元曲,还是中外现代诗歌,一首首,被纳入语文教材中,供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提高人文素养,发展创造性思维,形成正确的人生观。诗歌,它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了社会生活,饱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想象,学习诗歌,不管是从文字美感方面,还是从内在情感方面,都会知道很多东西,让学生的各方面素养都得到提升。小学语文的主要目标就是为了培养小学生的人生观、情感价值观,让他们从小就受到良好的熏陶。诗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情感价值,它对于小学生的成长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一、培养人文素养,提高审美能力

《毛诗·大序》中说:“诗者,志之所在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歌通过精炼而形象的语言,按照一定的音节、韵律的要求,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境界。诗歌的语言优美而富有意境,营造出的是一种美不胜收的氛围;而其表达的情感乃是来源于生活或者自身的内心感受。诗歌会给我们的心灵带来一种美的享受,小学生通过对其的学习,审美能力可以得到提高,而且也培养了他们的人文素养。例如,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静夜思》是李白的一首经典之作,“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短短二十个字,写得清新朴素,给我们呈现的却是一幅寂静月夜思乡图。它的内容是单纯的,同时它也是丰富的;它浅显易懂,却又体味不尽。小学生学习这首诗,会有一种空灵的感觉,对美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其体现出来的思乡之情,对学生的心灵也有着极大的冲击。一旦小学生用心去体验这首诗,他的审美能力就会上升一个层次,同时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

二、给予想象空间,发展创造性思维

诗歌的语言是精炼的,它只是通过那么寥寥数字,就可以表达出那么深刻的感情。也正是因为它篇幅短小,而且又那么含蓄婉约,表达感情不像我们的白话文那样直接,所以学生在学习时,理解其内涵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这时,就需要学生用心体验,发挥自己的想象,才可以读懂诗人的内心世界。例如,人教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一课是诗人元稹的《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这是一首咏菊诗,表达的是诗人对菊花的喜爱以及赞美之情,至于诗人为什么喜爱菊花,这就需要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了。小学生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因为他们还没有真正接触过社会,在他们的世界里,没有现实的无奈,没有梦想的破灭,他们可以幻想,可以天马行空地去思考问题。我们应该保护他们的这种纯真,给予他们足够的想象空间,让他们尽可能地发挥自身的创造潜能。通过学习这些诗歌,孩子们会积极拓展自己的思维,他们的创造性就在这种充分的想象中被开发出来。

三、学习其中情感,形成正确价值观

诗歌是诗人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其中体现出的也许是忧国忧民之感,也许是思乡思亲之意,也许是对自然的喜爱之情,又或者是亲情、友情、爱情……总之,载入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诗歌,表达出的都是积极的一面。小学生通过对这些诗歌的深入学习,会了解其内在情感,知道诗人写这首诗的原因。他们会向诗人学习,拥有像诗人一样的情感,这样,就可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知道自己生而为何。例如,人教版的小学语文课本上会学到《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的这首诗,托物言志,表达出了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学生学习这首诗,就会被他的这种精神所折服,就会羡慕这种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大受鼓舞,自己心中就有了这样的感情。这种人生观,积极向上,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习的,小学生从小接触这些,潜移默化之中,他们就会有自己的人生观。这些诗歌能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让他们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诗歌,从古至今流传下来,每一篇其实都是经典之作。诗歌之美,美在其语言,美在其内涵,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学习这种美,尤其对于小学生而言,更需要读懂它的情感价值,给心灵以洗涤。通过对诗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价值的深入剖析,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养,发展创造性思维,让祖国的花朵灿烂绽放。

参考文献:

[1]曹艳春.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资源浅析[J].学理论,2010(08).

[2]王敏.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诗歌教学[J].新课程学习:上,2011(08).

诗歌教学中的情感引导 篇6

多媒体环境的植入, 对解决上述问题无疑就是一个“支点”或“拐点”。多媒体辅助阅读教学, 带来的不仅仅是“教学技术”的更新升级, 而是让多媒体去熏染和唤醒学生的心灵世界, 辅助情感线, 让学习主体有着更多的语言实践和真诚体验, 带着自己的独特体验去参与学习, 主动构建, 从而自然而然地让自己“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 释放情感力, 盘活新思维。笔者现结合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材现代诗歌的学习, 谈谈自己的几点实践和思考。

一、创设情境, 激活感知思维

2011版课标指出: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 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欣赏文学作品, 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 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这些都与感知感受性阅读思维密切相关。

在诗歌教学中, 感知思维的激发, 往往需要学习者在最佳状态下才能“发酵”而成, 为后续的思维交流和碰撞夯实基础, 铺路搭桥。为此, 我们需要让学生在积极的语言活动中培养感知思维, 积淀感知思维。

感知思维需要情景创设和铺垫。我们知道, 人的认识感受并不是靠外部刺激直接获取的, 而是外部刺激与人的内部心理过程交融交互产生的, 学习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是获得思维感知的友好、有效途径。

多媒体的恰当介入, 正是给了情感元素丰沛的诗歌学习互动而生动的情境。多媒体所创设的, 正是“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直观世界、直面世界, 让学生穿梭在诗歌情境里, “直视无碍”, 感知被激活, 思维更活跃。

譬如学习现代诗人余光中的《乡愁》, 我们为了达到“激活学生感知思维”的目的, 就可以设计如下多媒体辅助方案:

欣赏MTV《乡愁四韵》, 品味“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等句子的朗诵语气和韵味。

在这样的MTV情境里, 优美而感伤的旋律能让学生“怦然心动”, 自觉不自觉地进入特定的意境里, 浓浓的乡愁、深深的哀思、久久的期盼, 如同腊梅花一样的芬芳绽放, 真正让学生体验到了一位漂泊他乡、归国无望的老人的酸楚和无奈, 学生的情结被打开, 思维情点被触动。

反之, 如果没有多媒体音乐和画面的“牵引”和“梳理”, 对于这样深切的情思, 阅历尚浅的初中生又如何能体会得到, 情感思维又如何被激活呢?

二、发散意象, 拓展探究思维

诗歌是意象群的组合, 很多时候, 这样的意象群是抽象而模糊的, 在通往“从文字到旨趣”的道路上, 学生的探究难度可想而知。只有给学生搭建一个支点, 搭建一个阶梯, 学生的诗歌探究思维才能更流畅、更舒畅。

多媒体所互动和辅助的正是这样的“支点”和“阶梯”。在多媒体辅助的环境里, 那些抽象的意象会因为“如临其境, 如在身边”的生动元素而变得形象, 变得清晰, 此时此刻的探究思维也会从“惊奇和问题”开始, 冲破教师预设所不能及的“笆篱”, 萌生新颖的看法和观点, 带来意想不到的神奇和惊喜, 让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提升到新的高度, 对诗歌的情感体悟也会升华到新的温度。

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理想》这篇诗歌时, 面对刚刚踏上“理想”之旅的初一学生, 诗歌丰富而集中的意象显然是“在山的那边”, 如此情形, 我们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更形象、更直观”的动态功能, 对理解和破解意象作一点“铺垫”, 用“他山之石”辅助“攻玉”。

欣赏配乐诗朗诵《理想》, 模仿屏幕上的动态提示语, 仿写句子“理想是______”, 利用电子白板的“擦除”“圈点”和“回看”功能, 看看哪一组写得最精彩。

在这样“有情有景”的氛围里, 学生的探究思维正如袁宏道《满井游记》中所言,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 茅塞顿开, 豁然开朗, 探究热情被点燃, 发散思维被扩散, 一组组充满诗情画意而又极富创造力的句子便跃然纸上。如:

理想是高山上的雪莲, 绽放纯洁的花朵;

理想是梦中的珠穆朗玛, 跨越岁月的坎坎坷坷;

理想是笔尖下的流淌, 理想是众志成城里的船桨;

理想是《少年中国说》, 理想是《梦想中国》;

理想是贝多芬的“命运”, 推开坚强的大门;

理想是海明威的“硬汉”, 演绎百折不挠的精神……

“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在这里, 多媒体“入情入境”的多维触动, 给予学生的恰恰是“零距离”的激发和启示, 让“理想”这一抽象的意象变得可感可知, 大大提升了学生的思维探究度和发散度, 理解更通俗、更便捷、更深刻, 或隐或现地生发出多媒体“互助”的力量。

三、丰富想象, 培养创新思维

新课标指出, “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 拓展思维空间, 提高阅读质量”。诗歌教学因其丰厚的艺术性“难为”“难懂”, 在初中阶段一度被搁浅, 被冷落, 在此背景下, 重拾“拓展思维空间”就显得尤为重要。

品质思维力源自想象力。爱因斯坦曾说过:“比宇宙更辽阔的是什么?是想象力。”诗歌阅读就是要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启迪创新思维, 丰厚语言实践能力。

想象力不是与生俱来的, 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需要培育、培养和培植, 而学生的想象力却是参差不齐的, 我们如果在诗歌教学中一味强调学习个体的“顺其自然”, 就只能导致有的“吃不消”, 有的“吃不了”, “遇强不弱, 遇弱不强”, 效率指数会大大下降。

多媒体辅助和补充的恰恰就是这样的丰实想象力。无论是穿越时空的诗歌背景、音乐背景, 还是入情入境的动态画面补充, 多媒体的艺术世界创设的, 正是穿透文字的丰厚而立体的想象空间。

让我们来看一下《再别康桥》的多媒体设计方案:

夕阳西下, 火焰般的背景下, 逐行动态显示《再别康桥》文字, 背景音乐是《二泉映月》和《梁祝》。师生共赏。

透过这份设计, 我们不难想象到《再别康桥》美美的学习环境, 这样的“唯美”状态, 最适宜盘活学生的想象, 释放他们的创造性思维。终究, 美美的背景音乐、美美的背景图景, 入脑、入耳、入心、入情, 带来的必定是心灵的浸润、情感的熏陶、思维的激越。

作文教学的情感引导 篇7

要改变这种现状, 在我们的作文教学时就应贴近学生实际, 让学生乐于表达, 易于表达。那么教师更应该转变教学理念, 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写作的规律。要让孩子能自由抒写心灵, 老师就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 思考生活。情感是文章的活水源头,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学生作文的情感作了以下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 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的体验。每一个学生的成长经历不同, 生活环境不同, 那么他们对事物的认知应该有差异, 老师应该引导学生抒写真情实感和个人情绪, 跳出繁文缛节的怪圈。“言为心声文贵情真”, 只有感情真挚的文章才能打动人。读《出师表》不哭不忠, 读《陈情表》不哭不孝, 读《祭十二郎文》不哭不友。这三篇文章之所以流传千古, 久诵不衰, 是因为作者在文章中倾注了情感。以往在对作文的好坏进行评价时, 往往是“一刀切”和教条主义, 这扼杀了孩子飞扬灵动的思维, 让孩子从纯真变得世故。结果就是学生懒于动笔, 懒于思考, 敷衍了事, 学生怕写作文, 老师怕改作文。

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要从培养学生的写作内驱力入手, 根据学生的年龄和生活阅历, 让孩子们写熟悉的人, 熟悉的事, 熟悉的环境。平时的语文教学中, 要把学生当成有机的主体, 重视他们自身不同的阅读感受, 应增强学生的文学教育, 通过阅读和思考, 可以增强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 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平时应养成练笔的习惯, 把写日记和摘抄这些方法利用起来, 不流于形式。同时, 对于学生作文的评价, 教师应本着民主化, 建立宽松和谐的思辨氛围。让学生用于怀疑, 大胆思考, 走出思维定式。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见地, 把孩子的思维从点挖到面, 从宽度挖到深度。在写作文之前, 老师还可以尝试提供一些资料让孩子们阅读并讨论, 老师可以帮学生归纳并勾勒出重点。在写作方法的指导上, 应该充分尊重孩子的自我表达和抒写, 让孩子从技巧性的写作中解脱出来, 不要在乎辞藻的华丽与否, 不在乎字数的多少与否, 而是围绕命题让学生展开充分的联想和想象, 让学生以自我的感知为基础, 不用去迎合大多数人的观点。这样, 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轻松的氛围中, 直抒胸臆的个性化作品的出现就不那么难了。

有人说过:“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因为不同的读者对人物的解读是不一样的。作文也一样, 每个人的社会经历不同, 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也会千差万别。要让学生在事物和事件的感知中充分调动自己的触觉, 感受到普通中的不平凡, 平凡中的不普通。老师要引导学生从周而复始的四季景观中挖掘出新的意境, 从貌似平凡的生活中提炼出震耳发聩的启迪。一切与人类生活有关的话题, 都让学生去面对和思考。同时, 教师要明白, 所谓的个性和创新, 不是毫无根本的天马行空和胡言乱语, 而是在一定的文化土壤上, 通过想象、阅读等方法并结合自己独一无二的生活阅历而呈现出来的一种现象。任何的刻意和矫揉造作都不是真正意义的个性与创新。

诗歌教学中的情感引导 篇8

一、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如果教师只是传授语文知识, 是不能让学生真正体验文中所表现的情感的。而在参与课堂活动中, 学生才有兴趣, 而且投入, 这样就很容易让学生进行情感的体验。课堂教学活动的形式很多, 例如:朗诵比赛、分角色读、表演课本剧、阅读材料大讨论等等, 对中学生的吸引力较大, 他们才喜欢去体验, 才会投入。

二、教师以情感人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自己的情感, 他就不能发展和培养好别人的情感。”卢梭也曾经指出:“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之前, 自己就必须造就成一个人, 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自己有感情, 才能去感染学生。例如:教师在读课文时, 能够感情饱满, 就能把学生带入阅读材料的感情基调中去, 让学生产生与情境一致的情感。例如:在学习《黄河颂》时, 教师充满激情的、高昂的范读, 会引领学生感受到黄河雄浑的气魄, 并油然而生热爱和赞美之情。

情感是心灵的体验与感受, 它通过心灵的沟通去感染其他人, 这就是情感所谓的“感染性”, 所以, 如果学生置身于阅读材料的某种情境中, 就会被它感染, 从而产生和它一致的情感。就如在欢乐的氛围中, 自然产生快乐的情感, 置身于悲哀氛围中产生的情感自然是悲伤的。

三、强化学生的想象力

情感体验就是要学生能够由己及人, 设身处地地从他人的角度和立场来思考问题。因此, 学生要能够根据一定的感情转移学生的能力, 充分发挥想象力, 把自己作为文章中的人物, 想象人物所处的环境, 这样才能与阅读材料中的人物产生共鸣, 同喜同悲, 同乐同苦。有的材料中人物的思想和学生的观点反差较大, 学生很难体会人物的喜怒哀乐, 这时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在学生与人物的感情世界中架设桥梁, 使学生不仅理解别人的情感, 而且能走进人物的世界。在学习《猫》时, 当解读到因为“我”的妄下断语, 棒打了第三只猫时, 我让学生把自己当成作者, 想象当时的情境, 并作演示:一时怒气冲天, 拿起楼门旁边的一根木棒, 追打了过去, 从而体会自己为自己的行为感到懊悔、难过、自责。同时进行了语言的训练:猫, 我想对你说……学生的发言很是感人, 有了情感做基础, 发言就不是挖空心思的推断或猜想, 而是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同时学生也受到教育:任何时候都不能妄下断语, 要三思而后行。

总之, 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 如何体验人物的情感, 不能搞一刀切, 让学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只要是言之有理, 就值得肯定。只有这样才会强化学生的想象力, 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如何分析高中语文诗歌中的情感 篇9

关键词:诗歌情感,形象,诗眼

中国的诗歌历史悠久, 凝聚着中国人三千多年的智慧结晶。诗歌不仅语言精炼、优美, 而且向我们展示着众多杰出诗人的多彩生活和情感世界。每首诗歌不仅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们去体味, 更重要的是它所承载的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高中生感悟诗歌情感的过程, 无疑就是享受美、提升个人素养的过程。新课程标准下的一个教学目标就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欣赏诗歌、品味诗歌情感对高中生情商的培养和正确价值观的树立显而易见地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是高中阶段诗歌鉴赏却始终是个难点, 教学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 高中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学习兴趣已经越来越浅淡。早些年的高中生对喜欢的古诗词句反复地背诵, 还会有个别学生把诗句自然而然地用于平时的练笔里, 而现在这种现象已经很少看到了, 大部分学生对学习古典诗词已提不起太大的兴趣。在这样艰难的处境下, 只有调动各种方法让学生更准确地体会诗歌的情感, 并在体会情感的过程中感悟诗歌的魅力, 才能提高学生学习诗歌乃至古典文化的兴趣。根据之前教学的一些经验, 除了让学生在早读和课下多读诗歌培养语感之外, 在如何分析高中语文诗歌中的情感上, 我还归纳出以下几点。

一、知人论世

了解诗人的经历对体悟诗人的不同情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诗歌是诗人有感而发, 而“感”肯定又和诗人的经历有着紧密的联系, 所以想要读懂诗词就先要了解作者。例如, 白居易的《琵琶行》, 只要知人论世, 便可以了解到白居易有着“兼济天下”“为民请命”的理想和信念, 屡次上书针砭时弊。却因为得罪了官僚及皇帝, 43 岁被改职任太子左赞善大夫, 次年由于上书皇帝, 言辞急切, 被加上越职奏事的罪名, 先被贬为江州刺史, 又被贬为江州司马, 《琵琶行》就写于第二年秋天。对于心怀抱负、关心民间疾苦的白居易, 可想而知, 当时失落、悲伤的情绪自然充斥着整个胸臆, 诗人也只能依靠《琵琶行》琵琶女的遭遇共鸣自身天涯沦落的不幸。知道了白居易的经历和诗歌的写作背景, 这首诗歌的情感就很容易把握了。又例如, 李清照, 她的生活经历以南宋为界, 诗歌情感也因北宋、南宋生活变化呈现不同特点。前期多写少女、少妇时期的欢乐美满和相思的愁苦, 清丽明快, 如《点绛唇》《一剪梅》;后期因为丈夫去世再加上亡国伤痛, 诗词变为凄凉悲痛, 抒发怀乡悼亡情感也寄托强烈亡国之思, 具有爱国主义和讽政色彩, 如《武陵春》《夏日绝句》。所以在鉴赏李清照诗歌情感时, 只要知道属于哪个时期写的, 所要表达的情感就很容易体悟了。

二、关注题目

题目是诗歌鉴赏的切入点, 往往透露着诗歌情感方面的信息。古人云:“题者, 额也;目者, 眼也。”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题目是诗歌情感的窗户, 我们可以通过“题目”这个窗户来观察、透视诗歌的情感。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和《归去来兮辞》是很典型的例子, 其中的“归”字很有意味。即使没有读诗, 也可以大致猜到情感主线是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向往。分析完诗歌的内容后, 的确也是如此。题目还暗示着题材, 诗歌题材大致分为: 羁旅思乡诗、送别诗、咏史怀古诗、闺怨诗、边塞诗、咏物言志诗等。能初步断定诗歌的题材, 情感也就更好把握了。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从题目就可以看出这首诗歌属于怀古诗, 而怀古诗所要表达的情感无非就是昔盛今衰的感慨, 壮志难酬的苦闷, 年华流逝的感伤, 渴望建功立业的愿望, 对统治者的劝谏等内容。再结合诗歌内容具体分析, 很容易就发现《念奴娇 ·赤壁怀古》这首诗歌的情感就是其中的两个, 即壮志难酬的苦闷和年华流逝的感伤。

三、把握形象

形象往往是诗歌情感的载体, 鉴赏形象到位了, 情感也就迎刃而解了。诗歌的形象是指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 寄寓了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从形象的定义中便可看出, 形象和诗歌情感的密不可分。如朱敦儒的《好事近·渔父词》, 诗中的渔父是分析这首诗歌情感的突破口。如果能分析出诗人塑造的是一个远离尘世、独钓寒江的渔父形象, 诗人借这个形象所要表达的坚决放弃官场生活、追求恬淡自适的隐居生活的心志就自然而然地浮现于眼前了。再如杜甫的《登高》, 诗歌前两联塑造了特定的景色, 即一幅苍凉凄清的秋景图。国学大师王国维曾经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形象的塑造正是为了渲染氛围, 烘托情感。苍凉凄清的秋景烘托出诗人孤独漂泊、年老多病的悲苦之感。形象中还有一些有特定含义的意象, 如果我们熟悉这些意象, 会给鉴赏诗歌带来很大帮助。比如, 冰雪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月亮, 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 思乡之愁;柳树, 以折柳表惜别等。

四、揣摩语言, 推敲诗眼

“诗眼”是指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 所以抓“诗眼”是鉴赏诗歌的关键。比如, 杜甫的《咏怀古迹》 ( 其三) 中最精炼传神的字就是“怨恨”, 这两个字正点明了这首诗的情感。接下来再分析“谁怨恨”“怨恨什么”又“为什么怨恨”, 便能顺藤摸瓜, 体悟出诗人想要借王昭君表达出的羁旅漂泊、功业无成的悲愤了。再如李清照的《醉花阴》和《声声慢》, 这两首诗的诗眼都是“愁”, 只要抓住这个“愁”字, 弄明白“愁的是什么”“为什么而愁”“诗人又是如何表达这种愁的”, 就能分析出《醉花阴》表达的情感是独处的孤单寂寞和对丈夫的思念, 《声声慢》表达的情感则是亡国之痛、家破之恨、夫死之悲、孀居之苦。

诗歌教学中的情感引导 篇10

一、教师首先要让自己感动

当代语文教育家于漪说过:“语文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让自己感动”。

在阅读教学中, 语文教师首先要认真解读文本, 体会、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所要表达的真实思想感情;对于教学参考书上的理解只可参考, 去劣择优, 千万不能照搬;教师也可以补充自认为较正确的理解, 供学生参考、讨论。

因此, 教师只有遵循“新课标”要求, 认真解读文本, 独立思考, 结合自己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才会备出让自己满意和感动的好课来。这样教师的授课内容才会让学生易于接受以至于感动, 学生才会久久地沉浸在对于课文所蕴涵的思想情感中, 沉浸在课堂上的阅读文本、与教师对话交流和体验感悟的氛围中, 这样的教学效果自然会很好。

二、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独特的情感体验与感悟

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如何让学生进行情感体验与感悟呢?一般说来, 教师既要注意情境的创设和对于学生情感的激发, 还要特别注意点拨、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独特的情感体验与感悟;另外, 还要注意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与见解。

例如, 初中语文课本选编了一篇美国作家海伦·凯勒叙写自己求学经历的文章——《我的老师》。有位语文老师带领学生学习这篇课文时, 先让学生闭起眼睛什么东西也看不见, 捂起耳朵什么声音也听不见, 闭上嘴巴什么话语也说不出, 时间长达2分钟。然后教师让学生谈体会, 明白作为集盲、聋、哑三种残疾于一身的残疾人海伦·凯勒所具有的坚强意志, 克服了种种艰辛求学, 最终成为世界上著名的教育家与作家, 这是多么的不容易。这样, 学生自然而然会对海伦·凯勒产生敬慕之情, 在进一步学习整篇课文时就有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阅读教学中, 当学生思维出现卡壳时, 教师要鼓励要引导, 让学生大胆地说, 只要学生能自圆其说都要给予肯定。作为教师, 最忌越俎代庖, 代替学生说出理解与感受;甚至对学生独到的理解与感受及探索性、创造性的思维见解轻易否定, 冷嘲热讽。

当然, 个别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可能会出现思维偏激甚至有原则性错误的见解, 教师对此不但不能怂恿, 而且要注意及时把学生往正确思路上点拨、引导。

因此, 教师不能轻易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感受和教学参考书上连自己也一知半解的东西, 强加给年纪尚小、阅历尚浅的中小学生, 让他们囫囵吞枣地加以接受, 这就剥夺了他们自己对作品理解感受、体验感悟的权利!

三、教师要采取恰当的方式让学生抒发、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在阅读教学中, 对于优美感人的文章或文学作品, 通过教师的情感激发, 学生肯定会产生各种情感体验。如果学生采用朗读、吟诵、分组讨论、写读后感, 甚至边读边唱等形式进行情感体验, 教师都可以视其为正常, 这说明学生们已真正全身心地投入到文章或文学作品的情感氛围当中, 正在进行或已经进行了情感体验。然后, 学生就可以把各种情感体验与感悟借助声音、语言、文字甚至是肢体语言宣泄和抒发表达出来。

上一篇:海水健康养殖下一篇:机械基础课程趣味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