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中的常见情感

2024-07-06

诗歌中的常见情感(通用12篇)

诗歌中的常见情感 篇1

1、田园山水诗及其意象

意象:高山、流水、明月、清风、农家风光、山间胜景等。

表现情感:宁静、闲适、恬淡、农家乐(丰收喜悦)、隐逸情怀等。

2、咏物诗及其常见意象

意象:松柏、竹、梅、菊、兰、蝉、蜂等。

表现要点:托物言志,以中心物象的本质特征,寄寓诗人的情怀。

3、送别诗及其意象 例:《送元二使安西》(王维)《别董大》(高适)《赠汪伦》(李白)

意象:文题(送、赠、别等),柳,酒,歌,船,长亭短亭,灞陵亭(灞桥),南浦等。

表现情感:离情别恨、深情厚谊、激励劝勉

4、咏史怀古诗诗及其意象 例:《蜀相》、《念奴娇·赤壁怀古》《京口北固亭怀古》《过华清宫》、《越中览古》、意象:古迹、古人、六朝、水、草、月、烟 表现情感:借古讽(谕、伤)今,盛衰无常,物是人非,壮志未酬等

5、边塞诗及其意象

例:《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凉州词》(王之涣)《出塞》(王昌龄)意象:边关、玉门关、羌笛、胡人、胡马、黄河、长城、明月、阴山、黑山等。

表现情感:边塞风光、奋勇杀敌、誓死卫国、征人愁怨、思乡思亲、同情批驳

6、行旅诗及其意象 意象:驿道、征铎、马、船(舟)、杜鹃、鸿雁、客、浮萍、飞蓬等。表现情感:旅途艰辛、漂泊无依、浪迹天涯、归期遥遥、孤独彷徨、思乡思亲

7、爱情诗及其意象

例:《雨霖铃 寒蝉凄切》(柳永)《鹊桥仙 纤云弄巧》(秦观)《一剪梅 红藕香残》(李清照)意象:青鸟、鸿雁、燕子、鸳鸯、桃花、红豆等。

表现情感:绵绵思念、款款深情、离情别恨

诗歌中的常见情感 篇2

关键词:诗歌情感,形象,诗眼

中国的诗歌历史悠久, 凝聚着中国人三千多年的智慧结晶。诗歌不仅语言精炼、优美, 而且向我们展示着众多杰出诗人的多彩生活和情感世界。每首诗歌不仅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们去体味, 更重要的是它所承载的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高中生感悟诗歌情感的过程, 无疑就是享受美、提升个人素养的过程。新课程标准下的一个教学目标就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欣赏诗歌、品味诗歌情感对高中生情商的培养和正确价值观的树立显而易见地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是高中阶段诗歌鉴赏却始终是个难点, 教学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 高中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学习兴趣已经越来越浅淡。早些年的高中生对喜欢的古诗词句反复地背诵, 还会有个别学生把诗句自然而然地用于平时的练笔里, 而现在这种现象已经很少看到了, 大部分学生对学习古典诗词已提不起太大的兴趣。在这样艰难的处境下, 只有调动各种方法让学生更准确地体会诗歌的情感, 并在体会情感的过程中感悟诗歌的魅力, 才能提高学生学习诗歌乃至古典文化的兴趣。根据之前教学的一些经验, 除了让学生在早读和课下多读诗歌培养语感之外, 在如何分析高中语文诗歌中的情感上, 我还归纳出以下几点。

一、知人论世

了解诗人的经历对体悟诗人的不同情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诗歌是诗人有感而发, 而“感”肯定又和诗人的经历有着紧密的联系, 所以想要读懂诗词就先要了解作者。例如, 白居易的《琵琶行》, 只要知人论世, 便可以了解到白居易有着“兼济天下”“为民请命”的理想和信念, 屡次上书针砭时弊。却因为得罪了官僚及皇帝, 43 岁被改职任太子左赞善大夫, 次年由于上书皇帝, 言辞急切, 被加上越职奏事的罪名, 先被贬为江州刺史, 又被贬为江州司马, 《琵琶行》就写于第二年秋天。对于心怀抱负、关心民间疾苦的白居易, 可想而知, 当时失落、悲伤的情绪自然充斥着整个胸臆, 诗人也只能依靠《琵琶行》琵琶女的遭遇共鸣自身天涯沦落的不幸。知道了白居易的经历和诗歌的写作背景, 这首诗歌的情感就很容易把握了。又例如, 李清照, 她的生活经历以南宋为界, 诗歌情感也因北宋、南宋生活变化呈现不同特点。前期多写少女、少妇时期的欢乐美满和相思的愁苦, 清丽明快, 如《点绛唇》《一剪梅》;后期因为丈夫去世再加上亡国伤痛, 诗词变为凄凉悲痛, 抒发怀乡悼亡情感也寄托强烈亡国之思, 具有爱国主义和讽政色彩, 如《武陵春》《夏日绝句》。所以在鉴赏李清照诗歌情感时, 只要知道属于哪个时期写的, 所要表达的情感就很容易体悟了。

二、关注题目

题目是诗歌鉴赏的切入点, 往往透露着诗歌情感方面的信息。古人云:“题者, 额也;目者, 眼也。”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题目是诗歌情感的窗户, 我们可以通过“题目”这个窗户来观察、透视诗歌的情感。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和《归去来兮辞》是很典型的例子, 其中的“归”字很有意味。即使没有读诗, 也可以大致猜到情感主线是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向往。分析完诗歌的内容后, 的确也是如此。题目还暗示着题材, 诗歌题材大致分为: 羁旅思乡诗、送别诗、咏史怀古诗、闺怨诗、边塞诗、咏物言志诗等。能初步断定诗歌的题材, 情感也就更好把握了。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从题目就可以看出这首诗歌属于怀古诗, 而怀古诗所要表达的情感无非就是昔盛今衰的感慨, 壮志难酬的苦闷, 年华流逝的感伤, 渴望建功立业的愿望, 对统治者的劝谏等内容。再结合诗歌内容具体分析, 很容易就发现《念奴娇 ·赤壁怀古》这首诗歌的情感就是其中的两个, 即壮志难酬的苦闷和年华流逝的感伤。

三、把握形象

形象往往是诗歌情感的载体, 鉴赏形象到位了, 情感也就迎刃而解了。诗歌的形象是指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 寄寓了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从形象的定义中便可看出, 形象和诗歌情感的密不可分。如朱敦儒的《好事近·渔父词》, 诗中的渔父是分析这首诗歌情感的突破口。如果能分析出诗人塑造的是一个远离尘世、独钓寒江的渔父形象, 诗人借这个形象所要表达的坚决放弃官场生活、追求恬淡自适的隐居生活的心志就自然而然地浮现于眼前了。再如杜甫的《登高》, 诗歌前两联塑造了特定的景色, 即一幅苍凉凄清的秋景图。国学大师王国维曾经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形象的塑造正是为了渲染氛围, 烘托情感。苍凉凄清的秋景烘托出诗人孤独漂泊、年老多病的悲苦之感。形象中还有一些有特定含义的意象, 如果我们熟悉这些意象, 会给鉴赏诗歌带来很大帮助。比如, 冰雪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月亮, 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 思乡之愁;柳树, 以折柳表惜别等。

四、揣摩语言, 推敲诗眼

“诗眼”是指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 所以抓“诗眼”是鉴赏诗歌的关键。比如, 杜甫的《咏怀古迹》 ( 其三) 中最精炼传神的字就是“怨恨”, 这两个字正点明了这首诗的情感。接下来再分析“谁怨恨”“怨恨什么”又“为什么怨恨”, 便能顺藤摸瓜, 体悟出诗人想要借王昭君表达出的羁旅漂泊、功业无成的悲愤了。再如李清照的《醉花阴》和《声声慢》, 这两首诗的诗眼都是“愁”, 只要抓住这个“愁”字, 弄明白“愁的是什么”“为什么而愁”“诗人又是如何表达这种愁的”, 就能分析出《醉花阴》表达的情感是独处的孤单寂寞和对丈夫的思念, 《声声慢》表达的情感则是亡国之痛、家破之恨、夫死之悲、孀居之苦。

例析诗歌中的情感 篇3

一、月是故乡明——思乡怀人

古人是安土重迁的,即使迫不得已远走他乡,最终也要落叶归根。由此形成了一种“乡土情结”,故乡、思乡、家园、家等也就成了诗人们精神的寄托之所。故乡,诗人精神的归宿。

(2009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寄远

杜牧

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正是客心孤回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本诗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变化?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这两句写正值客心孤寂之时,忽见红袖凭楼的情景时,一下子联想到家人也在盼望自己归来,于是思家之情更加浓重。(或红袖的悠闲和客心的孤回形成鲜明的对照。越发衬托出旅思的凄凉,进一步触发了诗人的思家之情)

【解析】思乡的具体内容无外乎羁旅愁思、思亲念友、边关思乡和闺中怀人。拿到一首诗,通过题目和内容我们大体能够了解其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首诗的题目是《寄远》,诗句中又有“客心”二字,可见其是抒发思家之情的。

前两句分写舟行所见水容天色。“漫悠悠”,见水面的平缓、水流的悠长。也透露出江上的空寂。这景象既显出舟行者的心情比较平静容与,也暗透出他一丝羁旅的孤寂。“水面漫悠悠”,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时的景象。过了一会,风变紧了,云彩因为风的吹送变得稀薄而轻盈,天空显得高远,空气中也散发着秋天的凉意。“欲变秋”的“欲”字,正表现出天气变化的动态。从景物描写可以感到,此刻旅人的心境也由原来的相对平静变得有些骚屑不宁,由原来的一丝淡淡的孤寂进而感到有些清冷了。这些描写,都为第三句的“客心孤回”作了准备。

在客心孤迥之时。意绪本来有些索寞无聊,流目江上,忽然望见岸边的江楼上有红袖女子正在凭栏遥望。精神为之一爽,羁旅的孤寂在一时间似乎冲淡了不少,对旅人有所触动而引起种种的联想。

二、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忧国伤时

中国古代的文人,多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观念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因此,诗文中多表现出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报国无门的悲伤,山河沦丧的痛苦,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对统治者穷兵黩武的愤恨,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等感情。

(2009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注】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

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

【答案】由开头对昔盛今衰的悲慨,对外敌人侵践踏大好河山的愤恨,对统治阶层奢侈误国的隐隐痛心。对抗击敌人收复失地的决心,转到想象中“提锐旅”“清河洛”之后再登黄鹤楼的舒畅心情。

【解析】这首词创作时代比大家耳熟能详的《满江红·怒发冲冠》一词略早,写于岳飞出兵收复襄阳六州驻节鄂州时。

在黄鹤楼之上遥望北方失地,引起对故国往昔“繁华”的回忆。“想当年”三字点题。“花遮柳护”四句极其简练地道出北宋汴京宫苑之风月繁荣。“珠翠绕”“笙歌作”,极力写作了歌舞升平的壮观景象。写北方遍布铁蹄的占领区,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人们的惨痛情景。与上段歌舞升平的景象强烈对比。“铁蹄满效畿,风尘恶”二句,花柳楼阁、珠歌翠舞一扫而空,惊心动魄。

过片处是两组自成问答的短句。“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战士浴血奋战,却伤于锋刃,百姓饥寒交迫,无辜被戮,却死无葬身之地。作者恨不得立即统兵北上解民于水火之中。“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这远非“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的新亭悲泣,而言下正有王导“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之猛志。最后三旬,作者乐观地想象胜利后的欢乐。眼前他虽然登黄鹤楼,作“汉阳游”,但心情是无法宁静的。或许他会暗诵“昔人已乘黄鹤去”的名篇而无限感慨。不过。待到得胜归来,“再续汉阳游”时,一切都会改变,那种快乐,唯恐只有骑鹤的神仙才可体会呢!词的末句“骑黄鹤”三字兼顾现实,深扣题面。表示今日“靖康耻,犹未雪”,未能尽游兴,“待重头收拾旧山河”后,定再驾乘黄鹤归来,重续今日之游以尽兴。乐观必胜的精神与信念洋溢字里行间。

三、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寄情于山水

社会的安定、经济的繁荣给一些诗人提供了悠闲生活的物质条件。使山水田园诗盛行。另外,统治阶级提倡佛老,也造成一种特殊的政治生活局面:面对那些求仕困难的文人。由隐而仕往往是一条“终南捷径”:对那些有高官厚禄的文人,由仕而隐,既不影响生计,甚至可以边仕边隐,名利双收。此外,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发展,也促成隐逸思想的流行。

(2008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答案】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

【解析】王维大约四十多岁以后就开始过着一种亦官亦隐的生活,最初隐居终南别业,后来在蓝田辋川得到宋之问的别墅,生活更为悠闲,“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并吃斋奉佛,“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

王维善于描写自然景物,或以素描见长,或以刻画见工。既然是“山居”,那么必定是“寂寞”的。只有一个人静静地面对落日:“遍”字表现松茂鹤多,“稀”字表现来访者少,两者对照写出山居环境的幽静。紧接着写竹子的苍翠和红莲的可爱;薄暮时分,渡头升起炊烟,这时出现了繁忙热闹的气氛,采菱角的人们纷纷归来。

诗中所描绘的山林中薄暮的景色,以及游离于现实之外的悠闲情调,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

四、松柏有本性——托物言志

文人是清高的,奉行“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处事原则。他们效仿古人,追求一种精神上的高贵;他们羡慕同时代的高人,以能与之交往而自豪。

(2009年高考全国卷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次石湖书扇韵

姜夔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②姜夔(1155-12217):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

【答案】观点一:这种说法有道理。此诗赞誉石湖美景,也包含对石湖主人的赞颂。“人”是指势利小人,这些人在范氏去职归隐后不再与他来往,范氏却不以为意,反而享受田园之乐,这与作者终生不仕的人生态度相契合。

观点一:这种说法不确切。此诗描绘了石湖清幽恬静的美景,表现的是作者对石湖主人归隐田园的赞赏。“人”只是泛指,无人相烦正是幽静的要素,不是写范氏失势后的世态炎凉。

【解析】此诗不仅描绘了一幅精雅、清幽的石湖图卷,而且传达出画笔难于表现的情韵。可以想像姜夔当年是坐船造访石湖的,“桥西一曲水通村”,自然是江南水乡特有的景色,同时也自远渐近,显现出范氏别墅的方位。湖上烟波浩渺,湖岸林荫繁茂,凭什么来认得“水通村”呢?“岸阁浮萍绿有痕”,湖水和溪流相接的岸边滞留着绿色的痕迹。便是村中平静的池塘时飘流出的浮萍。这正像武陵渔人发现水上漂流的桃花而寻到桃花源一样。“别有天地非人间”,这是个多么深邃的所在。

诗歌思想情感教案 篇4

高三语文

教学方法 积累培养语感

考点解读

(二)考题探究 1.抓住题目透视

讨论下列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什么感情(3分)

送 魏 二

王昌龄

(2010江苏)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参考答案:惜别知音,借酒浇愁;凄凄风雨烘托离别时悲凉的心情。

越中览古

苏台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

旧苑荒台杨柳新

义士还家尽锦衣

菱歌清唱不胜春

宫女如花满春殿

只今惟有西江月

只今惟有鹧鸪飞

曾照吴王宫里人 这两首诗(各)抒发了怎样的感慨?(审题)

参考答案:两首诗均通过古今不同景象的对比,抒发了对人事变迁,盛衰无常的感慨,对功名富贵的否定。(1)、答题要点:

根据诗句描述内容,分析所涉及的诗句具体写了什么。(2)、答题步骤:

所抒感情:通过什么内容+抒发什么感情。

2.把握景物象征义

(2009年广东卷)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杜甫

方法 指导

例题 分析

万里瞿唐①月,春来六上弦②。

时时开暗室,故故③满青天。

爽合风襟静,高当泪脸悬。(月高悬对泪脸)

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注】

①瞿唐:瞿塘峡, 安史之乱后, 杜甫曾困居于此。②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

七、初八的弓形月亮。③故故:常常;频频。④爽:清爽,凉爽。合:环绕,充满。风襟:衣襟。

(1)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解析:解答本题,一要紧密结合注释中的“安史之乱”和“曾困居于此”,二要了解“月”这一意象在古诗词中常用来表达思乡之情。把握住这两点,然后结合诗歌的具体语境即可作答。

答案:全诗以明月兴思情,通过咏月 抒发了杜甫遭逢战乱后漂泊流离、思乡怀归的感情。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梅

张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全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答:这首诗描绘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即表达作者对早梅的早早开放的惊喜和赞叹之情,又以梅自喻,表现作者孤寂傲世、坚韧刚强的情感。)

把握景物象征义

诗歌是借助于形象(景象、物象、事象)来抒情的艺术,诗歌的有些景物的象征义被人们约定而俗成,如“残月”表示孤独忧愁的心绪;

“归雁”,表思乡之情,游子思念故乡;

“梅花”表凌霜傲雪,坚强之意;

“秋风”,表示萧条、冷落。假如能掌握一些景物的象征义,那么我们解读诗意就容易多了。

一般说来,沙漠、古道、落日、寒风、冷雨、梧桐、杜鹃、芭蕉等均表示凄婉悲怆的思绪和孤独惆怅的感情;冰雪、松、竹、菊等均象征忠贞与高尚。

3.关注表现手法

总结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2010山东卷)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阮 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①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②使心伤。

【注】①商风:秋风。②怆悢(liàng):悲伤。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4分)

【答案】运用了托物言志(或象征,或比兴)的表现手法(1分)。这里诗人以凤凰白比(自喻,自况,1分),抒发了自己虽志向远大,但迫于时代的凄风苦雨,孤苦无奈(1分)、凌云壮志终无法实现(1分)的思想感情。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从诗中能领悟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本诗借林中鸟与笼中鸟不同境遇的对比,表达了对自由的热情赞美,对束缚个性、禁锢思想、窒息性灵的憎恶和否定。

4.关注诗歌形象(人、景、物象)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诗歌描写了一个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表达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青玉案(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

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注释:蛾儿、雪柳,黄金缕都是妇女的头饰。全词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 此词以元宵节的繁华热闹反衬“那人”的孤寂,表达作者耐得住冷落寂寞,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保持志士操守的高尚品性。(词人对理想的追求的执着和艰辛)。

(三)总结规律

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并非只使用哪一种方法,可能要考虑几个方面才能把握准确,分析到位。回顾总结

• 评价作品的思想情感的方法

1、-----抓住题目透视

2、----把握景物象征义(比喻义等)

3、----关注表现手法

4、----联系诗歌形象(人、景、物象)

现代情感诗歌 篇5

墙外佳人笑,墙内红颜泪。

高山流水水东去,知音难觅觅一世。

谁懂佳人心中笑?谁明红颜泪中愁?

孤独心,残月泪,唯叹流年无罪。

寂寞夜,照心间,两鬓如霜憔悴。

红尘味,复相随,道清人间多无奈。

君子情,小人心,谁言弄清是与非。

泪湿两腮印枕边,孤灯瘦尽又一宵。

都说相思最伤人,我却道仕途更熬人。

头悬梁,锥刺骨,换来一曲悲凉乐府。

愁无奈,忧渺茫,无权无钱愁断肠。

沧桑路上遇彷徨,徘徊来去绕的慌,

不曾有人来一计,怜惜人情甚凄凉。

十字路口多迷茫,摸索前进不在行,

东碰西撞四处游,脑子一愣忘记忧,

路人笑我昏了头,我笑路人阶下求。

春风绿,杨柳吹,吹尽飞絮满天飞。

夏雨翠,荷花急,急追彩碟独恋爱。

秋霜黄,菊花香,香飘千里万里茫。

冬雪寒,梅花白,白了离人一世愁。

此情此景年年甚相似,无奈时间岁岁不等人。

生带哭声来,老伴岁月过,病陪痛煎熬,死留牵挂去。

痛相随,泪相陪,不知道往事怎追忆?

昔日高考独木桥,今日公务员挤破头。

心酸一路不顺风,是否宿命已注定?

情感诗歌:岁末 篇6

一、午后

在南国的小院

复杂的阳光下

岁月感冒了。病情随光恶化

一针溅血的刺穿

坚持蹲在云层的心

此刻,一个怀乡病者

对于远方

那样青蓝色的天空

时光,土地,无忧的云

都是憧憬的

在病榻上闭眼

午后的阳光氰氤而熟络

二、孤寂

房门,半关着清朗的脸

独自的时候

梅开过或者素馨

在干冷的地方

积满飘雪的梦

烟斗黯然缄默

独语

凋零的音乐开始沉想

耀着光泽的木器

在晨雾孤瘦的空间沉郁的描摹

篝火一样严冬的赤体

悲哀自己

和悲哀别人同样的孤独

今天我流过眼泪

心如同云一样的无定

而外面

孤寂悄悄溜进来

像一粒冉冉而起的烟

三、寒夜

薄冰漂泊的.沁凉的

残月

仅隔着门窗

慢慢摇拽

轻吻季节的乔木

深刻触动

摇落一阵苦雨

我是一枚叶子

等待季风

送我一路轻轻的叹息

不堪重负的小桥

载着遥远的梦

架在流年的河岸上

满树灰色的云雀映彻屋檐

落叶划过冷瓦片

一路寒起

夜黑风高

四、流浪

岁月的河流同样

生怕记忆也一样褪色

我又怎敢

轻易打开

生活的画屏

在某个角落被扯碎的

不曾带到你身边的

站在远方的小山上唱着

流浪的诗行

曾经

为一根刺向你呼喊

而心披荆的今天

我不敢

一声也不曾呻吟

内心的呐喊纵使穿透孤山

又怎好惊扰

入梦的你

晨曦把手织的红围巾剪成

烟缕

缭绕城市的眼

不敢洗涤

独特家乡的温馨

五、土地

还抽着黑色烟斗的

飘零的生涯

或者一张抑郁的脸

在怀想

那个青蓝色的天空

在那里

我像母亲怀里的孩子

可哭可笑

或者沉默不语

思量轻轻地逝去

流浪的足迹

对于那样青蓝色的天空

我可以

恬静的睡上一觉

从苍翠的杨树叶上滚到

古朴的摇水钟前

村庄的味道

裹进被窝

安安静静地滚回

土地

诗歌教学中情感体验的深化 篇7

一、诵读涵泳以悟情

诵读涵泳是最首要最直接的体悟诗情的手段。教者应引领学生通过对作品表层的语言、韵律、节奏的诵读, 感受作者在诗歌中抒发的情感, 体悟作品深层的意旨与韵味。《再别康桥》语言清新秀丽, 节奏轻柔委婉, 犹如一曲优雅动听的轻音乐。学习这首诗, 只有用心去诵读、涵泳, 才能感受诗人起伏跳跃的情感。诗的第一节连用三个“轻轻的”写出诗人难舍难分的离情, 朗读时要语调舒缓, 节奏轻快。第二至五节, 诗人用一系列意象:披着夕阳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树荫下的清潭, 将自己无限的欢喜和对康桥的眷恋表现得淋漓尽致, 要用亲切、充满柔情的语调, 轻快的节奏来朗读这几节。“我甘心做一条水草”表现诗人渴望投入康河的怀抱, 让自己尘世的心灵得到彻底洗涤的愿望, 应深情地朗读。“沉淀着彩虹似的梦”逗引着诗人重温往日康桥的柔情, 重温往日那刻骨铭心的恋情, 应用轻柔的叹息般的语调朗读, 这样才能感受诗人对康桥的无限喜爱和深深眷恋。为了追寻“彩虹似的梦”, 诗人撑着长篙, 泛舟到青草更深处去寻找梦想, 情不自禁地要向“星辉斑斓里”放声高歌, 诗人的情绪达到了沸点。朗读时要热情奔放, 语调高昂, 表现出兴奋、喜悦的感情。第六节, 诗人从梦幻跌回到现实, 整节语调应低沉些。第七节应用平稳低柔、逐渐放慢的语速朗读, 两个“悄悄的”声音放轻, “云彩”二字音宜拖长, 语调低缓, 以渲染出深深的离愁。

叶嘉莹教授在她的诗词讲座里不时朗诵一些诗作, 读得古意盎然, 别有风味。叶先生认为, 词是音乐性的美文, 读时要把抑扬顿挫的美感读出来, 且一定要结合自己的感受。她评析李璟的《浣溪沙》, 把“菡萏香销翠叶残”改为“荷花凋零荷花残”, 用替换对比的方法来涵泳体味原词的高明, “菡萏”写出了古雅高远珍贵之感, “香销”用双声词写出了芳香慢慢消逝之感, “翠叶”写出了翠的珍贵, 因此从中可以体悟到“众芳芜秽, 美人迟暮”之感, 也隐藏了南唐危亡之感, 而“荷花凋零荷花残”只是平常的语言, 没有这么多韵味。

在诗歌教学中, 教者要注重对学生朗读的指导, 同时要带着饱满的热情进入课堂, 以浓蕴炽热之情去熔炼学生之心, 让学生自觉地倾注自己的感情去探求诗人内心情感变化的脉络和作品的内涵。

二、介入体验以燃情

大部分诗歌作者都选取特定的景物来烘托、渲染和寄寓情感。作品中的一景一物, 都源自生活。教学时, 要引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 与大自然进行心灵对话, 感受大自然的无限魅力与情怀:能从那奔腾咆哮的黄河中领会到大江的勇往直前, 从遍地丛生的小草中读懂小草顽强的生命力, 从黄昏夕照中体味到天涯游子的肝肠寸断……

教者要善于通过作品唤起学生对生活的美的享受, 用生活体验帮助学生理解作品感受情怀。如读到“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想象这满眼的绿色无边无际, 充溢着作者对绿色的真爱, 对自然的赞叹, 可进一步引导学生关爱自然, 贴近生命本源;读到“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 仿佛看到明亮如雪的月光下, 越发显得高大孤立的楼阁上, 远眺的思妇如何急切地等待情人的归来, 月光寒, 人断肠!读到“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 眼前浮现大雪纷飞随风飘舞的景象, 似乎听到狂风呼啸的激烈, 这是何等壮丽的境界!这场奇丽豪放的送别凝结了诗人多么复杂的心绪。

山东省崂山一中郑成业老师执教《梦游天姥吟留别》时, 引领学生反复诵读诗作, 每读一遍都力求有新的感悟, 他的结语和朗诵更是富有深深的感染力:“傲岸不屈的李白不愿为名利失去人格, 压抑个性, 丢掉自由!他蔑视权贵, 发出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呼喊!李白就是李白, 他凭着一根傲骨, 为自己撑起了一片天空!这首《梦游天姥吟留别》, 不仅仅是一首诗, 更是李白敲击自己的铮铮傲骨发出来的金玉之音!老师本来给大家准备了名家的朗读……但是讲到这里, 老师突然有一种冲动, 我想自己来朗诵这首诗歌, 我的朗诵当然不如名家朗诵得好, 也没有准备配乐, 但是老师非常崇敬李白, 我想用自己的声音表达对这位浪漫诗人的敬意。”郑老师深情的朗诵获得了阵阵的掌声, 这里融入了老师的见识, 融入了老师的情感和价值取向, 与李白产生了共鸣, 情不自禁的朗诵, 怎能不动人呢?这样的课堂, 情感体验该是何等深刻!

三、“知人论事”以解情

孟子曰:“颂其诗, 读其书, 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王国维也说:“是故由其世以知其人, 由其人以逆其志, 则古诗虽有不能解者, 寡矣。”教学中, 如能占有更多与诗作、诗人相关的资料, 无疑会增强对作品对诗人的理解, 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 学生的情感体验也会随之深化。比如, 学习屈原的《离骚》就需要了解屈原其人, 他的诗是时代性和个人性熔铸在一起的, 是他的个人性情和独特遭遇的艺术反映。学习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蜀道难》要结合李白的政治观点和他两进长安的感受体验。他“仗剑去国, 辞亲远游”的选择是世袭、科举之外的第三种谋求功名的可能方式, 这一取向正是当时文人阶层赢得生存和精神双重意义上的相对独立性的表现。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 就需要对苏轼的政治遭遇有所了解, 他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这使得他的人生态度、哲学观点、文化人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他对人的存在有了独到的体悟, 体现了个性的张扬和对主体有限生命的精神超越。

诗人所处的社会时代、生平遭遇、思想主张等对诗歌阅读的情感体验和审美判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资料可以课前印发, 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介绍式的导语、诵读时的渗透、拓展时的补充、比较阅读时的联系等相机提出, 灵活处理。

四、把握意境以赏情

意境是指作者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可以通过诵读、发挥想象、了解诗人的创作风格、理解诗作的构思等途径把握诗歌的意境, 真正触摸到诗的灵魂, 激发起强烈的情感体验和审美体验,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此诗前两句写静态之景, 后两句写动态之景, 其中翩飞的燕子联系了两个时代, 使我们体悟到景物之外的一种意思:兴废之感。读出画外的深意, 这样才算读懂了这首诗, 读透了作者的情思, 这样的情感体验才是深层的。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在读出画外意上下功夫。

王国维说:“何以谓之有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 写景则在人耳目, 述事则如其口出也。”诗歌描绘的情景真切动人, 读者意会到一种情趣而心向往之, 就是对“意境”的欣赏。这种“情趣”也是我们在鉴赏诗歌时应该着力发掘的。

“云无心以出岫, 鸟倦飞而知还”是陶渊明为栖息东篱的心灵飞翔;“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是张若虚对时间流逝生命无穷的人生叩问;“半壁见海日, 空中闻天鸡”是李白见天日思齐、与宇宙等量的人格高度;“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是辛弃疾对古往今来有志之士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使命的悲剧总结……比如读龚自珍的《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此诗写于诗人辞官南归之时, 当时诗人已经四十八岁了。这首诗是简单的吟咏花草么?在古人眼里, 凋谢飘零的落红, 是引起叹息和伤感等消极情绪的“无情物”, 而作者却写出它有情的、积极有为的一面, 用来自比, 表现一种不甘自弃、继续奋斗的精神, 表明要在退出官场后仍然为国、为民贡献自己的一切。

诗歌教学不仅是知识传授、思想分析的过程, 也是学生与作者心灵相通、情感共鸣的活动过程, 还是语文实践和自我人格提升的过程。教者要给学生创建一个平台, 让学生充分的与作品对话、与作者对话、与自然对话, 把握、品味、享受诗歌的情感, 进而丰富自身的积极情感, 只有这样, 诗歌教学才富有永恒的生命力。

情感在诗歌散文教学中的运用 篇8

“诗情画意”——显示了语言艺术的诗歌与空间艺术的绘画它们的形象思维的共同规律与各自的艺术特点,和不同的表现手法。写诗要缘物寄情,以景寓情,以求达到情景交融和意在言外的艺术效果。作为“诗化”的散文也同样如此。本文拟就情感在诗歌、散文教学中的运用方法谈些粗浅的体会。

一、充分参与是情感沟通的前提

《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与文本作者之间的对话过程,即:“多向互动”过程。但是互动课堂教学所关注的不仅仅是学生是否参与学习,更重要的是在什么情感状态氛围下去参与的问题。我们所追求的是在积极情绪状态下的教学全程的参与。这就需要创造一种“双主合谐,充分参与”的氛围。在这种氛围创造过程中,必须重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是多方面的,这里我们从心理学格式塔流派研究成果给我们的启示角度,谈谈教师在诗歌、散文教学设计时的主导作用发挥。格式塔流派认为:“残缺、空白的东西,容易使人产生急于‘填补、充实,并使之匀称、完美的倾向,从而引发一种追求充满紧张感的内驱力”。据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有意识地安排“让学生去发现和补充,去丰富和发展些什么”,不仅可以使教学过程富于张力,而且可以使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出发,举一反三,联想些什么。如学习《周总理,你在哪里》一诗,在读到最后一句“周—总—理—”时,教师可以通过寂静休止的手段,来延伸和扩展课堂的高潮。让学生的思维插上诗人情感的翅膀飞出课堂,飞跃高山、大海、森林,跟随作者寻觅总理的足迹。这种思维活动的填补,不但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言尽而意无穷,而且可以使学生的情感激流在内心汹涌翻腾,向更广阔、更高昂的境地奔涌。不但可以使学生在人生况味的体验中,展开丰富的联想,而且可以使学生的积极肯定性情感注入新的时代活水,从而使情感得到了升华。

二、努力形成“三情交融”的情绪氛围是保障

“三情交融”即三种情感的交流与融通。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使自己的情感,教学内容体现的思想感情,学生的情绪产生共鸣,形成“情感共振”。在此过程中,教师是导演,是关键,教师除了在课堂上运用饱含激情的语言、表情、态度的变化,把诗歌、散文讲得生动、形象、传神入微,把自己的情感作为一种强有力的教育手段影响学生外,还应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准确地找到教材本身体现的思想感情与学生思想感情的焊接点,使学生能够在体会教师感情,领悟教材感情与自己感情的交织网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这种强烈的求知欲刺激大脑中枢并使其迅速进入学习最佳状态,这种“三情交融”情境的创设,关键是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选准“三情”共振点,即教材情感的凝结点,教师对教材情感的着意点,学生对教材情感的认同点。其次创设“三情”共振的动情点。即三种情感的充分唤醒与激发,使三种情感处于动态的交流与融通,以求引发共鸣升华情感。第三,则是求得情感的转化。即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认识去认识教材中的情感状态,并注入新的时代活水,使“三情”在师生的共同观照下转化升华为一种有力于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情绪氛围。如《背影》中父子之间真挚感情的表达是通过“背影”在特定家境、心境中运用饱含深情的语言体现的。尤其是父亲为儿子买桔子一段细节描写,语言朴实,感情真挚。对这篇散文的学习,教师只需抓住“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下身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等细节描写内容,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去品味父子之间相爱相怜的感情,在情感血液的流动中,使学生领悟到“父亲”慈爱而又坚毅的神态,善良及善良厚道中蕴寓着的伟大,进而生发开去品味到劳动人民的伟大。

三、巧妙地运用语言媒体,是实现情感教学的方法

既然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那么,在诗歌、散文教学中采用何种方法使教学内容符合学生需要,产生积极肯定情感呢?语文教学要达到情感的升华,教师就不能不带领学生去领悟作者的审美过程,在领悟的整个过程中,学生受到作者审美情趣的着染,逐步唤起自己的审美意识,明确自己的审美观点,形成自己的审美情感,只有这样,学习的内容才能转化成为学生的需要。如何做到这一点呢?绘声绘色的语言是强有力的情感手段和方法。小学生情感丰富,对生活充满热爱和幻想,而诗歌、散文更容易让他们产生情感的“共鸣”,更容易在语言的激发下积极开展表象活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带有强烈情感的语言媒体把文章内容艺术地传达给学生的听觉器官,使学生受到教师健康、昂奋情感着染,在情感的陶冶中,在美的激荡中,诱发出良好的心境。进入情动而发状态,从而使其在美的体验中从整体上感悟诗歌、散文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基调,然后去想象美,创造美。当然,要根据不同作品的不同情感格调,“因情制宜”,该亢奋时要亢奋,当低沉时要低沉,让浓郁、饱满的情感浸入学生的心田。同时,教师还应注意语言、语速、语调等的变化和结合。

比如,在讲授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文时,采用低沉、缓慢的朗读能渲染出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作者彷徨苦闷,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求解脱却又无法解脱的心情传送给学生,使学生更能准确地理解课文。又如学习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学习这首诗,教师首先应该将自己的感情融化在诗中所描绘的“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的物象之中,使自己的感情与诗人借助物象表达的“别离之愁,思归之渴”的感情发生共振,产生共鸣。在这一物化过程中,实现“诗人、物、我、情、意”统一,使自己的内心活动在诗人所创设的物象上面,并由此而升腾起越来越浓重的悲绪。带着这种感受,再用炽烈、深沉、缓慢的悲愁语调,将诗人溶注在物象上的感情与自己内心活动在物象中的愁绪艺术,通过语言媒体传达出来,使学生在听读过程中受教师情感的着染而走进诗人所创造的意境之中,学生在回环往复的品读中,通过“幼时恋母,以书信寄相思;青年念妻,购船票奔爱之鹊桥;中年母子死别,未了坟前尽孝之愿;现在游子与大陆分离,盼望归一母体之志”的想象,构画,创境操作而使情感逐步向诗人寄寓的情感移动并逐步延伸、扩展诗人情感。这种注入自己情感的操作,会使其对诗中物象寄寓的情感理解更深刻、更丰富、更富于时代气息。整个教与学的活动,通过教师的情—注情—传情;学生的入情—移情—创情来完成。达到教与学的情感升华,使学生不仅对诗人思乡的愁绪有所感,而且对诗人所表达的“游子思归之渴,盼望早日穿过已经变得‘浅浅的海峡归一母体的情怀”有所悟。学生在整个诵读,品析,创造过程中情感始终活动在诗人通过物象寄寓的情感之中。这种“物、我、情”的昂奋状态,是我们进行诗歌、散文情感教学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四、巧妙地运用非语言媒体,是实现情感教学的手段

在教读一些经典散文或诗歌作品时,特别对那些抒情性极浓的,教师还可以运用表情、目光、手势、身势等非语言手段的辅助作用。这些非语言的手段可以增强情感表达的形象性,使语言更富有感染力,同时还能促进学生激情的爆发。把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结合为文体语言,声情并茂,“一石激起千层浪”。尤其可以借助音乐作为朗读背景,指导学生配乐朗诵,把音乐语言与文学语言沟通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器官,使文中所描绘的景和物,所倾吐的情和意,叩击学生的心灵,引起共鸣,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中提升审美情操。在课堂教学中,我多次尝试以音乐作为媒体进行散文、诗歌教学,效果是明显的。如苏轼的《水调歌头》,为了让学生深入领会作者情景交融、境与情合、人景合一的完美境界,我预先剪辑了三段经典民乐(一为《二泉映月》、一为《春江花月夜》、一为《渔舟唱晚》)作为披文入情的触发点,在概括完文段的景物特点后,用多媒体播放出来,要求学生用心去听,把握音乐旋律的感情基调,选择一段旋律作为课文文段的配乐朗读的音乐。其目的是希望通过音乐的感染力来唤醒学生积极、愉快的情绪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通过对节奏、旋律、音响等听觉表现进行分解和综合等心智加工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

古诗常见内容情感归纳 篇9

①李商隐《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讽汉文实刺唐帝,怜贾生实亦自悯。②刘禹锡《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昔盛今衰之感在对比中引人不由感叹世事沧桑。“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咏史诗中或多或少都会有今昔之感和自然永恒而人事易变的感慨。

③《蜀相》写丞相雄才大略和忠心报国,叹惜他壮志未酬身先死的结局,引得千载英雄事业未竟者的共鸣。《过陈琳墓》表面上是凭吊古人,实际上是自抒身世遭遇之感。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历史、自然的延续与人个体生命短暂的冲突总是特别容易引起古人的感怀。二 边塞诗

①抒发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如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艰苦的环境不能改变边关战士的豪情。②思乡怀人的情怀。(有的淡,有的很浓,也可能是通过思妇来侧面表现)如:王昌龄《从军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从将士的角度,写因长期戍边而产生的精神上的痛苦。金昌绪《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从闺中少妇的角度表现对边关将士的思念。

③抒发报国无门的愤懑压抑。范仲淹《渔家傲·秋思》:将军白发征夫泪。

诉连年征战之苦,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政策给老百姓带来的痛苦(战争诗常如此)。如柳中庸《征人怨》: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三 送别诗

①离愁别绪(送人者和被送者),具体来说包括: 依依惜别的深情。王维《送沈子福归江东》。

②对前途渺茫的担忧。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孤帆泊何处? 天涯一望断人肠。

③贬谪或失意的愤懑。柳宗元《别舍弟宗一》: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④激励劝勉。如:“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寄托自己有家难归的悲愤。(常见于客中送客的)四 即事咏怀

①苏轼《定**·沙湖道中遇雨》:“一蓑烟雨任平生”,抒写旷达的人生态度。②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抒发世事沧桑变幻的沉痛。

③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迢迢天汉西南落,喔喔邻鸡一再鸣。壮志病来消欲尽,出门搔首怆平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渴望收复失地、壮志难酬。

痴心情感诗歌欣赏 篇10

遥远的海边

礁石上

坐着一位秀美的女郎

倾听着海风传给她的

安慰

痴痴地等她如意的

情郎

就为一句,我爱你

她痴情的回味,耳边的呢喃

蜜语灌醉了她、羞红的脸

海的涛声如爱语雷鸣

爱的呐喊又陪她

度过思念的一天

柔弱的女郎

心如礁石一般

坚强

妖娆的身体犹如

美人鱼

静静的躺在海岸上

用海螺传递她心中的`

念想

告诉他,等他的人、爱他的心

永远

听---听---听

我爱你--我爱你

那个浑厚的声音

由海风传来

混入撞击礁石的浪花

泼洒在她的脸、秀发上

海水一波,又一波

攻击着她的裙衣

浸透了她的心

坚定的意志,不改痴心

海可枯

石可烂

守望着蓝色海的对岸

不变心

吞噬着海风带给她的誓言

维持着生命

她坚信,总会等到那一天

心爱的人、从天的尽头

悄悄的飘来,突然出现在她的

眼前

兰色的海湾

有那么多的

行船

终有一只靠岸

船上步下爱她的男

汽笛声如爱的宣言

配合着涛声热烈

漫天的海鸥在空中

盘旋

组合成欢迎的场面

两人向着自己的爱

飞奔

很帅的青年与秀美的女郎

浅谈诗歌的情感美 篇11

一、诗的第一要素是情感,无情即无诗

情感是诗歌创作的动力,也是诗歌创作的核心。诗歌本质是抒情的,陆机说:“诗缘情而绮靡。”(《文赋》)严羽认为:“诗者,吟咏性情也。”(《沧浪诗话》)“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白居易《与元九书》)灵魂的净化,思想的升华,是以“情”的投入作为先决条件的。一位诗人以真情并在神圣灵感下所创作的一切诗句,当然是美的,也是能感染读者的心灵的。或者说是情感使诗洋溢着美。

我们读毛泽东的《沁园春 长沙》时,无不为它那潇洒豪放的风格、气韵贯注的流动美所感染。但我们必须承认实际上是因为这首诗里所写壮景、所抒豪情感染了我们,使我们感受到了诗美。“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多美啊!再如普希金的《致大海》,也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诗人感情炽热而又深沉,从临别的忧郁、眷恋,到回忆时相对的沉静和郁郁不平;从追忆拿破仑、拜伦时的热烈、激昂,到最后一次告别时的悲壮、决绝,无不令人心潮澎湃,难以遏抑。而这正是诗美之源:没有情感,就没有诗美。

但诗对情感是有要求的,不可滥情,不可伪情、矫情,否则就不是什么好诗,且伤诗于致命了。归纳起来,我们可从三方面来谈诗对情感的要求:

其一是真挚性。

感情的真挚是诗美的基本素质,矫情或伪情是诗的致命伤,是诗美的大敌。像古人的应酬、应时之作,就谈不上美韵无穷了。有人写诗万篇,但妙篇“奇绝”,当是情真意切缺乏之故。《春江花月夜》“孤篇横绝唐诗”不就因“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之情而千古流传吗?

其二是强烈性。

强烈性是指感情波动的幅度与力量,即覆盖面和作用的范围。只有真挚而强烈的情感,才有打动人心的美学力量。我们读李白的《蜀道难》。诗人开篇即“噫吁唏,危乎高哉”一起,一平“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一落“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给读者以强烈情感冲击。而在诗中,诗人创造性地继承了古代民歌中常见的复沓形式(又称反复),主旨句凡三见。开头,中间,结尾各出现一次。这样就形成了以主旨贯穿始终,内容层层深入的格局。使人产生一叹之不足而再,再叹之不足而至于三的感受,让读者有无穷之叹。难怪清代诗评家沈德潜曾评此诗是“笔阵纵横,如虬飞蠖动,起雷霆于指顾之间”(《唐诗别裁》)。

再如其诗《将进酒》,诗人感情大起大落,发展变化极快:开篇“君不见”两个排比句,如天风海雨,气势壮阔;而从“人生得意”以下六句写欢,是为转悲为欢,耽于眼前朋友聚会的快事之中;酒宴开始又写愤激之情,“但愿长醉不复醒”,一抒心中长期郁积不平之气;而“主人”以下句则为狂放之情。一句“与尔同销万古愁”,令人感慨万千,心潮起伏啊。李白这首诗之所以为千古名篇,也证实了强烈性这一打动人心的美学力量。

其三是深刻性。

这是指感情的纵向体验程度,主要是从诗的情感与思想性关系角度来谈的。在诗中,我们往往看到对祖国对民族对人民的爱的表达,这是一种高级的审美情感,也是诗的永恒感情。滥情或滥感,粗疏浮泛,就缺乏诗的魅力了,这一点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就不再赘述了。

情感是思想的生动体现,而思想美是诗的灵魂,是诗美的重要美学内涵。没有思想美的诗作犹如天空中没有太阳和彩霞,没有月亮和星星,只剩下一片灰黑。诗的思想美是和饱满强烈的感情交融在一起的,即情理交融。没有诗情就没有思想美。正如屈原的《离骚》,陆游的《书愤》《孤愤》等,其内含忧国忧民的浓郁之情,故恒久!

而诗的思想美还可附丽于新鲜的意象,使感情的愉悦、理智的启示与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的欣赏结合起来,例如闻一多的《死水》,穆旦的《赞美》。在《死水》中,诗人故意用“翡翠”“罗绮”“云霞”“绿酒”“珍珠”等美好的形象,来反衬铜绿、铁锈、油腻、白沫等丑恶的事物,目的是为了揭露旧中国表面下的繁华腐朽肮脏的本质。诗人成功地运用了比喻、象征手法,虚实相映,创造出诗的意境美。而这也旗帜鲜明地表明诗人的态度,诗人情感也从这鲜明而强烈的意象对比中,得到极大的张力。穆旦的《赞美》,诗人在诗中塑造的是一农民形象,但诗人却结合山峦、河流、草原,联系村庄、鸡鸣、狗吠,表达出对哺育自己的土地的深切的爱,又用黑暗的茅屋、呻吟的风,表达自己为民族仍将面临耻辱的痛苦、徘徊。这些正体现了诗的情理交融的美。

但诗的思想美,对感情的抒发也是有所制约的。这主要表现在使真善美结合起来。道德伦理标准使感情之醇化为感情之美。诗的思想制约着对感情的提炼,而情感中最富有思想性的是与时代、与人民相通的感情。这一点可在美国作家惠特曼的《啊,船长,我的船长哟》、俄国作家普希金的《致大海》中得到具体而生动的体现。

诗歌是想象和激情的语言,因此,在诗歌中,贯穿其间的往往就是“情感”这条看不见的线索。诗人在诗歌中表达的极具感染力的美好的情感,就体现了诗歌中的情感美。欣赏诗歌,就是欣赏诗歌蕴含的情感美。欣赏的过程就是审美的过程,我们的审美能力自然也会得到提高。

二、把握旨趣,领会情感美

诗总是把人的精神世界坦露于人,即使是对客观生活的描写,也必须经过诗人主观情感的淘洗、酿造、升华,使之充满情感力量。因此,鉴赏诗歌必须首先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把握诗人的抒情基调和情感旨趣。

1.知人论世,找准情感突破口。

欣赏任何一首诗歌,总要对它的作者和它所诞生的时代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否则,我们的欣赏就是盲目的,甚至是歪曲的。要领会情感美,知人论世是第一步。同时,从创作规律来看,诗人平时积淀的情感要受到某种契机的触发,才能演绎成章,把自己的情感倾泻在字里行间,这种契机就是情感突破口。找准情感突破口也是把握诗歌旨趣、领会情感美的有效方法。激发诗人写作灵感的情感突破口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种事物、一次经历或一个念头。艾青正是因为一次被捕、一场大雪,想到了身世凄凉的大堰河,从而引起了对她的怀念、追忆乃至歌颂,写下了《大堰河——我的保姆》。鉴赏诗歌,找准了情感突破口,对诗歌主旨的把握就会更准确,对情感美的领悟就会更深刻。

2.避实就虚,咀嚼诗歌真味。

在诗歌创作中,诗人的主观情感,往往通过具体的生活图画和自然形象来展现,是以实写虚的过程;那么,阅读鉴赏时,我们就得用诗意的眼光避实就虚,慢慢咀嚼出诗歌的真味。以实写虚,化抽象为形象,这是诗人创作的高超本领;避实就虚,反复咀嚼又是我们领会情感美的巧妙途径。

3.由表及里,品读形象寓意。

阅读和鉴赏诗歌时,我们要学会品读形象的寓意,由表及里,探测诗人物化的情绪,领会诗歌的旨趣。由表及里,通过品读形象寓意去发掘情感内涵是领会情感美的重要渠道。

参考文献:

1、《毛泽东诗词集》 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

2、《朱光潜美学论文集》 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送别诗歌中常见意象浅析 篇12

在古代送别诗特别是唐宋送别诗中, 常见的意象如:长亭、阳关、古道、芳草、杨柳、美酒等。这里挑出具有代表性的意象, 结合诗歌来加以分析。

一、长亭和南浦

古代诗歌中经常出现“长亭”的意象, 眼前便会自然地浮现出在长亭古道、衰柳斜阳的背景上古人设宴饯行的情景, 并油然产生依依惜别之情。李叔同的《送别》“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在古代南方送别诗中, “长亭”“短亭”等意象相对较少, 相反与河流相关的“南浦”的意象却常见。所谓“南浦”, 指在某一地区中位于这个地区南侧的水浦, 如《豫章记》中:“南浦亭在广润门外, 往来舣舟之所。”就这样, 古代诗人将离愁别绪的情怀, 不断地添加到“南浦”这一意象上。如盛唐诗人王维《送别》云:“送君南浦泪如丝, 君向东州使我悲。为报故人憔悴尽, 如今不似洛阳时。”白居易《南浦别》诗云:“南浦凄凄别, 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 好去莫回头。”

在“南浦”这个意象上, 积累和沉淀了古代诗人们的离愁别绪, 总是令人黯然神伤。

二、杨柳

杨柳, 是中国古代送别诗中描写得最多、也是最优美动人、情意缠绵的一个意象。较早在诗中写到杨柳、并且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的是《诗经》中的《采薇》篇。诗中最后一章中“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今我来兮, 雨雪霏霏”四句, 最为后人称道。杨柳的依依之态和人们的依依惜别之情和谐地交融在一起, 使“杨柳”这个意象注入了惜别之情的意蕴。

杨柳的意象跟离别联系在一起, 还有一个因素, 就是在汉字中“柳”与“留”谐音相近。折柳送别, 暗中寄寓挽留的意愿。隋朝《送别》诗云:“杨柳青青著地垂, 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 借问行人归不归。”

杨柳意象与离情结合在一起, 如唐朝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中写道“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柳永惜别名篇《雨霖铃》中有名句“多情自古伤别离,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以上均是以实物来歌咏伤春惜春之情, 暗示作者的离愁别绪。

三、美酒

中国古代送别诗中总是泛着酒光、飘着酒香、回荡着“对酒当歌”的高吟低唱。其中唐代诗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岑参《送杨子》诗云:“惜别添壶酒, 临歧赠马鞭。看君颍上去, 新月到家圆。”杜牧《池州春送前进士蒯希逸》诗云:“芳草复芳草, 断肠还断肠。自然堪下泪, 何必更残阳。楚岸千万里, 燕雁三两行。有家归不得, 况举别君觞。”

宋人范仲淹抒写离情的词《御街行》下片:“愁肠已断无由醉, 酒未到先成泪。”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描写离情的词《醉花阴》的下片云:“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上一篇:监理员业务工作总结下一篇:胸襟的话题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