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把握诗歌的情感

2024-06-26

准确把握诗歌的情感(精选10篇)

准确把握诗歌的情感 篇1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准确把握演讲中的情感语调

作者:齐 跃

来源:《现代交际》2010年第04期

[摘要]演讲就是一个人以众多听者为对象,就某一事物、事情或主题发表谈话,阐述自己的观点,表明立场的语言交际沟通行为。同时它又是一门艺术。它的艺术美既体现在文体上,又体现在非语言因素上。演讲文体上的美通过语音语调、词汇、修辞、句式等来表达,而非语言那样通过仪容、眼神、面部表情、手势、体态、神态、风度等态势语来传递。

[关键词]演讲 情感情调 口才表达

[中图分类号]H0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4-0038-01

演讲到底该怎样去讲呢?这是摆在我们初学者面前的一道题。其实演讲无定式,一百个人就有一百种讲法。只要符合自身身份、性格和年龄特点,用真情实感去讲就行了。演讲讲的是你的心声,你的情感,要用“心”去讲、去叙述,应该是声情并茂,声随情走而得到一种升华。所以说演讲最难的是:语言情感的准确释放。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在演讲中如果缺少了情,你就没有办法去把握演讲的基调,就没有办法使用一切技巧,也就无法准确传达演讲稿的内涵。情感的正确使用是把握技巧中的关键,也是演讲的成败因素。在这我想提示的是:在演讲中用“情”就是“你”要融入演讲稿、融入故事,有机的结合,使“你”和你的作品浑然成为一体,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演讲者要到生活中和艺术中去寻找和体验语言的暖色调和冷色调,就是我们所说的高兴和悲伤的语气语调,在演讲中常常会使用到。这些语调的正确使用,就需要我们特别注意在使用时的语感,语感要随“情”而动。为了加强语感,让我们来观察一下亲朋好友在聚会中,相互问候或对某一感兴趣的话题展开热烈讨论的情景,你一言我一语,甚至有人高谈阔论,欢声笑语汇聚一堂,那种亲情、那种友情,时快时慢的语速,绘声绘色的声调,恰到好处的手势,朗朗的欢笑声,其乐融融。大家在这种环境中身心放松,语调自然柔和、温馨,此时的语调就是暖色调。为了对比起见,再谈一下痛苦悲伤的语调(冷色调)的处理方式。在我们的演讲中有很多表达伤心痛苦的事例。当你讲到亲朋好友中有人离故之时,悲腔的运用是不可少的。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大家都知道诸葛亮舌战群儒的片段,其实最考验诸葛亮口才的是他为周瑜吊孝哭诉。孙、刘两家这对昔日的盟友为荆州之地翻脸。周瑜兴兵誓要夺回荆州,结果兵败殒命。诸葛亮为大局,毅然前往东吴大营给周瑜吊孝。面对杀气腾腾,凶险莫测的虎穴禁地,诸葛亮依靠智慧,运用朴实的睿智语言、哭诉衷肠,用真情感动了东吴人,得到谅解,从而化险为夷。再次为孙、刘两家继续联合抗曹立下伟绩。这个哭诉就是一个精彩的演说过程,诸葛亮把演讲的语感发挥到了极致,也只有这样他才能虎口脱险。

说以上例子的目的就是想强调一下,在演讲中,任何高兴的口吻和悲伤的腔调的使用,都来不得半点虚假、做作和过分。喜悦代表着朝阳,悲伤表示着夜暮。一切都要自然,要不然在演讲中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就会适得其反。试想一下,诸葛亮的语音语调和表情要有半点失真的话,他有多少个脑袋也不够别人砍啊!

在演讲中,口语表达和演讲稿一样也要有层次感、要有大局观和感染力。当你在准备演讲素材时,围绕着演讲的有关语气语调问题也就随之展开,直至演讲结束,它涵盖了整个过程。一个演讲的完成它包含着写作技巧、口语技巧、表演技巧等,它是一个综合体,演讲技巧不是孤零零的,它蕴含着真情和丰富的生活。但每一项都与演讲情感语调的运用密不可分,我们要把写作、口语、表演等巧妙地综合起来润色。比如,当我们在演讲中叙述某一件事,你必然会娓娓道来,语调随其内容变化而变化。时而高兴、时而悲伤;时而高亢,时而低沉;时而急促,时而舒缓;有时需要声断气不断,有时需要一字一顿;还有就是演讲的语速明显快于朗诵,咬字要实,铿锵有力。目的就是围绕主题把“情”用“调”准确恰当地演绎出来。在练习时,要克服语音平淡的方法就是按照以上要求去做。要注意,声音的高低起伏不是忽大忽小。忽大忽小的声音刺激听觉器官,使人感觉不舒服。而是音色、音量的均衡平滑的逐渐增大或减小,要注意过渡。一般以暖色调为主,声调略高于平常说话,语音亲切。

在语言表达上,男性要体现果敢刚毅的阳刚之气,女性要体现温柔细腻的阴柔之美。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各自的特点和长处。

在刚开始练习的过程中可能会感觉有点难,或找不着感觉或不适应,这都是正常现象。要多多揣摩文字内涵,吃透要表达的意思,要动脑,依靠智慧,苦干加巧干,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勤学苦练之后的又一要素。

在这需要提醒的是:千万不要为了技巧而玩弄技巧,朴实无华其实也是一种重要的技巧。所有的技巧都是为辅助演讲的情感语调而展现的,目的就是为了感染打动现场的每一位听众。

【参考文献】

[1]唐树芝.演讲语言技巧与实践.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01.[2]琼•戴兹,冯丁妮,马军.成功演讲技巧.海南出版社,2008.06.

准确把握诗歌的情感 篇2

演讲者要到生活中和艺术中去寻找和体验语言的暖色调和冷色调, 就是我们所说的高兴和悲伤的语气语调, 在演讲中常常会使用到。这些语调的正确使用, 就需要我们特别注意在使用时的语感, 语感要随“情”而动。为了加强语感, 让我们来观察一下亲朋好友在聚会中, 相互问候或对某一感兴趣的话题展开热烈讨论的情景, 你一言我一语, 甚至有人高谈阔论, 欢声笑语汇聚一堂, 那种亲情、那种友情, 时快时慢的语速, 绘声绘色的声调, 恰到好处的手势, 朗朗的欢笑声, 其乐融融。大家在这种环境中身心放松, 语调自然柔和、温馨, 此时的语调就是暖色调。为了对比起见, 再谈一下痛苦悲伤的语调 (冷色调) 的处理方式。在我们的演讲中有很多表达伤心痛苦的事例。当你讲到亲朋好友中有人离故之时, 悲腔的运用是不可少的。在小说《三国演义》中, 大家都知道诸葛亮舌战群儒的片段, 其实最考验诸葛亮口才的是他为周瑜吊孝哭诉。孙、刘两家这对昔日的盟友为荆州之地翻脸。周瑜兴兵誓要夺回荆州, 结果兵败殒命。诸葛亮为大局, 毅然前往东吴大营给周瑜吊孝。面对杀气腾腾, 凶险莫测的虎穴禁地, 诸葛亮依靠智慧, 运用朴实的睿智语言、哭诉衷肠, 用真情感动了东吴人, 得到谅解, 从而化险为夷。再次为孙、刘两家继续联合抗曹立下伟绩。这个哭诉就是一个精彩的演说过程, 诸葛亮把演讲的语感发挥到了极致, 也只有这样他才能虎口脱险。

说以上例子的目的就是想强调一下, 在演讲中, 任何高兴的口吻和悲伤的腔调的使用, 都来不得半点虚假、做作和过分。喜悦代表着朝阳, 悲伤表示着夜暮。一切都要自然, 要不然在演讲中就会适得其反。试想一下, 诸葛亮的语音语调和表情要有半点失真的话, 他有多少个脑袋也不够别人砍啊!

在演讲中, 口语表达和演讲稿一样也要有层次感、要有大局观和感染力。当你在准备演讲素材时, 围绕着演讲的有关语气语调问题也就随之展开, 直至演讲结束, 它涵盖了整个过程。一个演讲的完成它包含着写作技巧、口语技巧、表演技巧等, 它是一个综合体, 演讲技巧不是孤零零的, 它蕴含着真情和丰富的生活。但每一项都与演讲情感语调的运用密不可分, 我们要把写作、口语、表演等巧妙地综合起来润色。比如, 当我们在演讲中叙述某一件事, 你必然会娓娓道来, 语调随其内容变化而变化。时而高兴、时而悲伤;时而高亢, 时而低沉;时而急促, 时而舒缓;有时需要声断气不断, 有时需要一字一顿;还有就是演讲的语速明显快于朗诵, 咬字要实, 铿锵有力。目的就是围绕主题把“情”用“调”准确恰当地演绎出来。在练习时, 要克服语音平淡的方法就是按照以上要求去做。要注意, 声音的高低起伏不是忽大忽小。忽大忽小的声音刺激听觉器官, 使人感觉不舒服。而是音色、音量的均衡平滑的逐渐增大或减小, 要注意过渡。一般以暖色调为主, 声调略高于平常说话, 语音亲切。

在语言表达上, 男性要体现果敢刚毅的阳刚之气, 女性要体现温柔细腻的阴柔之美。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各自的特点和长处。

在刚开始练习的过程中可能会感觉有点难, 或找不着感觉或不适应, 这都是正常现象。要多多揣摩文字内涵, 吃透要表达的意思, 要动脑, 依靠智慧, 苦干加巧干, 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是勤学苦练之后的又一要素。

在这需要提醒的是:千万不要为了技巧而玩弄技巧, 朴实无华其实也是一种重要的技巧。所有的技巧都是为辅助演讲的情感语调而展现的, 目的就是为了感染打动现场的每一位听众。

参考文献

[1]唐树芝.演讲语言技巧与实践.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01.

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 篇3

一、逐句分析,把握诗歌思想情感的丰富性

诗歌所蕴含的情感信息,往往不是单一的。诗人往往将复杂的感情通过种种形式将其或叠加、或组合、或交织在同一首诗里,使诗中的情感信息表现出丰富性。这源自诗人复杂的内心。诗人总是围绕某一人、某一事展开多样化的思绪,随之衍生出多种多样的情感,既有主导的,也有次要的;既有并行的,也有包容的。它们或明或暗地潜伏在诗中,在外表现为意象的丰富性,叙事的多变性;在内营造了奇妙的思想之美、情感之美,耐人细细寻味。但大多数学生在解诗歌鉴赏题时,思维是单一平面的,或者只扣最明显的一点,而忽略其他,或者抓住几点,却不够全面,从而导致了不必要的失分。而大多数情况下,诗人丰富的思想情感是分布在整首诗歌中,甚至遍布于每一个句子里,因为要把握诗歌情感信息的丰富性,必须逐句分析以免遗漏。

【例】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问题。

古风(其三十九)

李白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辉①,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鸳鸾③,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辉:落日余晖。②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③鸳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结合全诗,简述结尾句“剑歌行路难”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010年北京卷)

【诗歌鉴赏】 诗歌一开始四句写景,苍凉萧索,既是深秋实景,又是社会冰冷的写照。五、六句说明诗人的遭遇。李白受召入长安,供奉翰林。但他秉性耿直,对权贵不阿谀奉承,因而遭谗言诋毁,被迫辞官离京。第七、第八句,说明他的不顺际遇是因“白日掩徂辉,浮云无定端”所致。“徂辉”即落日之余辉,这里暗喻朝政不明。“浮云”,喻谗毁他的恶势力。第九、十句,进一步说明当时朝廷用人不当的现象。“鸳鸯”竟栖身于“枳棘”, “燕雀”却栖于“梧桐”,对比鲜明,以此上下错位的现象比喻君子失所、小人得志的社会现象,同时也具体说明了本身所遭遇到的正是有才而不得善待的情况。最后两句,说明诗人无奈的心情。

【参考答案】 表达了诗人对荣华易逝、世事多舛的人生境遇的感慨,对黑白颠倒、小人得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对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自身遭遇的激愤。

【方法运用】 通过逐句的分析鉴赏,我们发现在五、六句中,作者是对荣华万事的感慨,言其像东流水一样,从而可以总结为“对荣华易逝、世事多舛的人生境遇的感慨”,而九、十句既反映了上下错位、小人得志、君子失位的现象,又暗寓自己有才而得不到施展的情况,因而可以总结为“对黑白颠倒、小人得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对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自身遭遇的激愤”。

二、辨证分析,把握诗歌思想情感的矛盾性

诗歌中的思想情感具有丰富性,在前面已经具体讲到。但是所有的情感信息并不完全同为正面情感,也不完全是负面情感,许多时候是正面情感与负面情感交织在一起,从而呈现出矛盾性的特点。也就是说诗人在表达喜悦的时候,又可能在诗句中隐含着悲哀;诗句中表现出激昂的格调,又可能流露悲慨的情绪;字里行间可以是对时局的担忧,又可以表露出对个人进退的忧虑。诗歌思想感情的矛盾性是最容易被学生忽略的,因为学生不会对诗歌的情感信息做辩证思考,总是片面、局部、静止地看待诗歌。

【例】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注:蔡家亲:表亲

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诗歌鉴赏】这首诗是作者因表弟卢纶到家拜访有感而作。首句是写作者悲凉的境遇:年老独居荒野,近无四邻,孤苦无依,生活贫困。“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一联写景抒情,把一位穷愁潦倒的白头老人的形象刻画得很丰满。后两句写对表弟到来的感激,这是写“喜”,但喜中仍有悲。喜的是因为自己被贬沉沦,亲人还来探望,自然喜出望外;但自己的处境不佳,又感到对不起亲人,所以仍感辛酸惭愧。全诗语言朴实,语调低沉悲切,真实感人。

【参考答案】 此诗表达了诗人悲喜交加(或悲中有喜,喜中带悲)的感情。

【方法运用】 这一首诗的标题为“喜外弟卢纶见宿”,一个“喜”字,道出作者情感的一个层面,但是我们不能忽略情感复杂而矛盾的特点,因为具体到诗歌中去,我们可以明显感到一种悲凉的气息:遭遇悲凉,生活困窘,独老无邻(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处境不佳,心怀愧疚,深感辛酸(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可见,除“喜”之外,“悲”也是切实存在的,所以绝不能忽略这一要点。

三、深入挖掘,把握诗歌思想情感的隐寓性

诗歌忌直白,直白的句子读之一般无诗味可言。诗人借诗言志抒情,却又习惯性地把情意心志掩藏起来,含而不露,隐而不显,使诗歌呈现出含蓄蕴藉的特点,也就是说诗歌的思想情感具有隐寓性。这种隐寓性一方面借助意象的深层内涵而存在,另一方面又借助诗人个性化的心理体验与人们普遍性的心理意识之间的共鸣来营造。所以在鉴赏诗歌、品味其思想感情的过程中,我们既要利用自己对生活人生的感悟理解来揣摩诗人的写作目的,又要披文入情,揭开种种意象之下的情感密码。但是许多学生浅尝辄止,流于字词表象,而不深入挖掘,对诗歌的理解过于肤浅而无法答中要点。那么,如何挖掘诗歌思想感情信息呢?我们可以以诗句中关键语句、重要意象为切入点,通过“为什么”和“是什么”的追问,刨根究底,直捣诗人的内心。

【例】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

小重山·端午

[元]舒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①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②。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注:①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②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汨罗江。

从全词看,“空惆怅”和“无人解”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歌鉴赏】 诗歌开篇写“过端午”,人们准备“碧艾香蒲”,着一“忙”字,足以见家家户户“庆端阳”的热闹。“细缠五色臂丝长”,写出楚地端午风俗。家家热闹,人人喜庆,诗人却“空惆怅”,与“庆端阳”的喜庆热闹形成鲜明的对比。而紧承一句“谁复吊沅湘”,交代了“空惆怅”的原因:人们忙着过端午,而忘却了这个特殊节日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谁还记得那爱国诗人屈原呢?下片仍然运用了对比手法直抒自己的感情。词人在端午读罢《离骚》而生伤感之情。而那些忙着“庆端阳”的人们,却无人解“其中味”,诗人借此希望人们能记住这位富有“忠义气”、美好的品格与天地比寿与日月齐光的屈大夫。

【参考答案】 空惆怅:慨叹世人忙于节日的喜庆,而不理解或淡忘了端午节厚重的历史内涵,表达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之情。无人解:抒发了作者不为世俗理解的孤寂落寞情怀,也表达了对屈原忠义气节的崇敬。

【方法运用】 大多数学生面对这个题目无从下手。但是如果通过“为什么”“是什么”的追问,可以让答案一一展现。如问作者为什么“惆怅”,答案很明显:无人吊沅湘,即屈原。接着可以问:作者为什么会因为无人吊屈原而惆怅?很显然,是因为人们只忙于节日的喜庆,而忽略了以屈原为主角的端午节背后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又如“无人解”,我们可以这样问,“无人解”的是什么?答案可以是“我”,即在人们庆端阳时,作者吊屈原而产生的不为理解的孤寂落寞之情;答案可以是屈原,也就是词中所写的“千年忠义气,日星光”,即屈原的与日月齐光的忠义气节。

把握诗歌情感感受古诗魅力 篇4

摘要:古诗文鉴赏作为高考语文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在高中学习中也有其重要的地位,因此,如何高效的开展古诗词鉴赏的教学工作,对于学校来说,也是一直探索的方向。笔者这篇文章从古诗情感的把握上,浅谈自己在实践中总结出的教学经验,并对高考答题技巧进行了相关探讨。

关键词:古诗文鉴赏;高中语文;教学实践

引言:

在高中阶段,古诗文鉴赏主要考查的是一个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与分析能力,所以高考题型往往分为以下两种形式,一是对于技巧的考量,如人物的形象特征、艺术的表现手法、语言的表达技巧等;二是对于诗歌情感的把握,如作者的思想心境、观点态度等,技巧可以以条论说,是学习的基础,而作者情感的把握对于学生来说,却是一个需要漫长积累的过程。所以本篇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具体阐述诗歌的鉴赏方法。

一、加强阅读能力,赋予古诗意境与美感

有言之曰,于学习,听与读,并重之。诵读文学作品,往往可以调动人身上的多个感官,使得人的大脑处于一个高度集中的状态,不仅增强记忆,让大脑中留下深刻印象,这样的一种全身上下协调统一的状态下,对于作者情感的把握也可以更加准确。《死亡诗社》中基延教授让同学们用大声朗读的方式,跟随他进入了一个酣畅淋漓的世界,让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感受融入他们的生活,这其实就是给我们传统的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即诵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不知不觉的积累过程慢慢增强的是学生的语感,提高的是学生的学习能力。那么该怎样读好诗歌,笔者认为大致应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音准必须恪守,方可深究其意

学生在上课前,需预习次日学习的内容,利用工具书等辅助工具,查找学习文章相关材料,熟悉每一个字的发音和释义。老师则需在课堂上强调通假字、重音字等一些重点理解的内容,让同学们对是个有一个初期的了解,对于历史的诗句,弄清典故的渊源和出处[1]。让学生在学习之初,就确定好诗歌的发音及文意,否则在后期的大量阅读后,改变错误的读音就会变得难上加难。

(二)节奏则为关键,美感从中体现

古诗词讲究的是韵味与节奏,培养的是学生对于美的一种感觉。所以在节奏的划分中,分句停顿就显得格外关键。如《诗经》中五言名篇往往采取的就会二二一的读法,而四言则喜欢从中句断开,比如“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就读做“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样的一种划分方式是源自于人们的阅读习惯,让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可以说诗歌的美就是靠着朗读的形式体现出来的。

(三)融入自身感情,达到情感共鸣

诗歌这样一种题材,事实上最开始就是用来抒发情感的,最开始没有成为一种体裁的时候,表情达意才是诗歌创作的最初目的。所以在朗读时,走进作者,了解他的诗歌特色与风格,才是阅读最重要的部分。如边塞诗人的诗歌往往沉郁顿挫,或者慷慨激昂,就不可以婉约惆怅之语表达。

二、全面了解作者,知人则可论世

有过教学经验的老师往往知道,在开始讲述一篇古诗文的时候,一定要先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迹,以及本首古诗文创作于这个作者的哪个时期。因为一个作者创作风格的形成和他所处的时代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谓知人则可论世,就是此道理。我们从作者的其它作品出发,深入探索作家的创作之路,可以在拿到一个陌生的古诗文时,快速进入赏析。比如杜甫一生坎坷,他的诗歌往往包含报国无门,忧国思家之情,而李白则家境相对优越,诗歌风格也主要以豪放为主。著名的南唐后主李煜在乱世沦为阶下囚,深感无助与悲哀,创造下的《虞美人》自然也有肝肠寸断的悲伤。这些或念或思,或悲或喜的感情,正是诗歌的精华,也是真正能引起读者共鸣的地方,所以认真研究作者生平,对于古诗文情感的把握会有一个很大的帮助。

但是,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学生也不可出现惯性思维,看到作者的名字就决定了这篇文章本身的感情基调。一个人的一生是一个跌宕起伏的过程,诗人把这种起伏会表达在古诗文中,所以注意区分诗歌创作的时期也是赏析的重点,比如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前期诗歌写的是少女情窦初开,透着轻快之意,而后期历经坎坷,只剩下了惆怅,哀愁成了诗歌的主要基调。这些都需要学生仔细把握,避免出现理解偏差过大的问题。

三、意象与意境的体悟,是诗歌情感把握的突破口

古代诗歌的形象分为意境与意象两个部分。意象是指带有作者思想感情的人物事物?c景物,意境则是诗人思想感情与客观存在事物结合而产生的艺术境界[2]。在古诗文鉴赏教学中,不仅需要一定的表达技巧,更多的还需要走进作者与作品本身,将自己的情感融入作品,才能引起最大程度的共鸣。古诗文这样一种以语言的极度精炼著称的文学体裁,深究其背后丰富的含义才是学习的重点[3]。

作者的感情往往融入在客观存在的景物里,因为经过数千年的文化积累,许多自然界中的事物被赋予了它独特的意义,莲花象征一种纯洁,而松、竹、梅被借代为君子;也有许多作者把文学作品中的形象运用在诗歌中,《山海经》中曾提到一种白猿,它的鸣叫有着悲伤之意,所以有了“猿鸣三声泪沾裳”,有了“杜鹃啼血猿哀鸣”。在阅读中,这些固有的形象背后的意思必须要熟练掌握,才可以对于作者的感情有一个精准的把握,而不会偏离主题[4]。

四、结束语

具体的教学中,老师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按照作者的铺陈叙述展开联想与想象,这样有助于学生对于古诗文的理解,也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课堂活跃度。语文试卷中的诗歌鉴赏题是语文考试中比较重要的简答类题,虽然分值不多,但也是拉开考生分数差距的关键,需要受到学生和老师的一并重视。古诗文阅读与鉴赏中,对于精准把握诗歌情感感受的探索,依然是任重而道远,往往大量平时工作的积累,才能真正从质变转为量变,“诗眼”的抓取等也不做过多的渗透,灵活运用答题技巧,若有兴趣,可以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

参考文献:

准确把握党校的功能与使命 篇5

——中央党校“纪念建校80周年暨深化‘两个规律’研究

理论研讨会”述要

张垚

2013-4-10 5:06:33来源:《 人民日报 》(2013年04月10日 07 版)深化干部成长规律和党校教育规律“两个规律”的研究,是党中央对干部培养和党校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促进干部全面健康成长、实现党校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近日,中央党校在京召开“纪念建校80周年暨深化‘两个规律’研究理论研讨会”,与会者围绕党校的功能与使命、党校教学改革等问题进行了研讨。

与会者提出,中央党校自建校以来,为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培养了大批领导干部,在坚持党的思想路线、推进党的理论创新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积极探索和研究“两个规律”,为不断提高党校工作科学化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党校教育要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领导干部头脑,增强其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提高其运用科学理论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准确把握语言 篇6

兴平市西城办中心小学 冯伟

学校教学的中心环节是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是师生面对面通过语言交流,完成整个教学过程。语言是教师讲解文化知识、传递信息的主要载体。因此,教学语言艺术与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样,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知识的讲解,学生的反馈,探究活动的组织与实施,都离不开数学语言的运用。所以,教师语言表达艺术是课堂教学艺术的中心内容。笔者认为,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表达艺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数学课堂教学语言要力求生动形象

数学内容抽象性强,公式、概念、定理定律较多,加之学生思维能力较差,使得学生学习起来感觉困难较大。这时,教师要善于运用语言魅力,让抽象的数学知识、概念、公式、定理定律变为具体活动的景象,让死知识转化为鲜明的活画面。

首先,对于不易理解和记忆的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和规律,可以利用夸张、形象的比喻,利用学生较为熟知的过程进行比喻、对比,使知识“死而复活”,有利于学生掌握和理解。

另外,还可以利用幽默、有趣的语言或故事来吸引学生,使学生消除意识疲劳,集中注意力,让学生在笑声中加深印象,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比如,在学习《体积和容积》这节课时,我就采用了有趣的故事和魔术表演的方法导入新课,是学生愉快的进入到了课堂学习当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掌握多种语言技巧提高表达效果

为什么人们都比较爱听相声、评书,就是因为在讲评书的过程中恰当地运用了各种语言技巧。所以,数学教师也要掌握这些语言技巧,使教学语言随着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的不同而波澜起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率。教师要多收集不同领域的语言技巧,将其利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使其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但应用不同语言技巧时,也要注意几点:第一,普通语言一定要表达准确,这是发挥语言技巧的前提。第二,注意语调和语速。同一个词语或句子,用不同的语调或语速说出来,会让人产生不同的理解,容易使人产生误会。重要的内容要将语速放慢,语调提高,加上适当的重复,加深印象;举例子可以变速变调的说出,使例子生动,具有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第三,音量要适度。音量太小不能引起学生注意,使学生产生消极情绪,太大则不仅教师易疲劳,学生也易产生听觉疲劳,容易分散注意力或产生困意。因此,音量要适中,让每个位置的学生都能听清即可。

三,专业性语言要科学准确严密

要善于用科学准确的专业性语言表达数学过程,每个概念、公式、定理定律的内容。如在叙述“在同一圆内,直径是半径的2倍”时,要给学生重点强调,教师首先要注意语言的严密性,才能让学生学到准确的知识。其次就是要运用准确的数学语言叙述生活中的现象,言传身教,使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同样,对于学生感到较为抽象的,难懂的词语,应在科学的基础上,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出来。

四、肢体语言升华教学的艺术性

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利用无声的语言传递某种特殊信息,就是利用手势、姿态和表情来表达教师的某种意思的肢体语言。教师如果能在课堂教学中熟练准确地运用肢体语言这种无声的语言来辅助教学,可以在师生间建立一种微妙的关系。你的一个手势,一个眼神都能起到很好的教育教学目的,师生间的这种默契,可以让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比如,当你讲解完一部分内容后,你可以从学生的眼神、表情中读懂他们是否理解,当你提出一个问题,如果发现某同学犹犹豫豫,想回答又不敢,这时你向他投去鼓励、信任的目光,比任何语言都有说服力,都能收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特殊效果。

准确把握诗歌的情感 篇7

关键词:诗歌,把握,渲染,基调

有人说, 诗歌是无谱的音乐, 欣赏音乐要用“心”聆听, 整体感悟。你能把音乐拆成“碎片”来欣赏吗?诗歌也应该是这样的。一定要注意做到整体把握。这就要求教师要想方设法将学生带入诗歌的情境之中。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来实现:

一、深入内心法

引导学生深入到作者的内心深处, 把握作者的情感波澜。诗歌是情感郁积的产物, 情郁于中, 自然要发之于外。把作者的“情”参透了, 其他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结合时代背景以及作者的经历, 让学生把自己当作作者, 感受作者写作此诗的情感态度, 理出诗歌情感轨迹。

比如学习现代诗歌曾卓的《悬崖边的树》, 我们就应该先向学生介绍作者的情况。曾卓1922年出生于武汉, 14岁开始写作, 17岁正式发表作品, 是在抗日救亡运动中成长起来的一代诗人。诗人一生境遇坎坷, 1955年被卷入所谓的“反党集团”。教师尤其要介绍这一点:文化大革命中再次受迫害, 诗人经受着灵魂和肉体的双重煎熬, 整整做了25年的囚犯, 直到1980年诗人才获得“解放”。本诗创作于1970年, 那时中国正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 这首诗是正直而勇敢的诗人面对厄运时的内心独白, 表现了生活中一个强者的信念与追求。

我就有一张曾卓的图片:图片中, 曾卓满头银发, 一脸沧桑, 但是却带着发自内心的灿烂笑容。这个笑容中有诗人对25年囚犯生活一扫而过的淡定和平静, 有诗人独特的细腻和睿智, 有对沧桑岁月艰苦磨砺的乐观和坚毅, 更多的是一种正直顽强的内心独白。其实我自己都在曾卓的笑容中被感动了, 我们的这些情绪, 也是可以适时传递给学生的, 动情的语言渲染使学生的思维、兴趣集中到你所设置的情境中去, 造成浓厚的情境氛围, 唤起学生的共鸣, 激发学生情感, 从而促使学生能够更好感悟诗歌的情韵。

二、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诗歌和绘画是艺术家族的孪生姊妹, 它们相互依存, 触类旁通。我国很多优美的诗歌, 既是一首精美的诗, 又是一幅绝妙的画。教读诗歌,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 通过再现画面的方式, 让学生深入诗歌的艺术构思, 感悟诗歌所构筑的优美意境, 进而体会诗中流露出的诗人的思想感情。比如在教读《根》一文时, 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根的形状的图片, 引导同学们分析看了之后有什么感受, 在学生的自由发言后, 将同学们的思路引到诗中“向下, 向下……我相信地心有一个太阳”这两句话, 从而帮助学生体会根的信念和追求, 这两句话是诗中的精髓, 也是我们理解这首诗的关键。抓住了关键诗句, 就能迅速打开了解读诗歌的思路。

三、用音乐来渲染气氛, 将学生带入诗歌情境

诗歌是情感郁积的产物, 情郁于中, 自然要发之于外。每一首诗歌都有它的感情基调, 或热情奔放, 或忧郁感伤, 或慷慨激昂, 或悲痛愤怒等等。准确地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也就是准确地把握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在教读诗歌时播放与诗歌内容及情感相适应的乐曲, 就能一下子扣住学生的心弦, 使他们的思维、兴趣集中到你所设置的情境中去, 从而能够更好感悟诗歌的情韵。

把握诗歌复杂情感的“四法则” 篇8

从最近几年的高考诗歌题来看,对情感的考查有难度逐年提高的趋势。这是因为诗歌中情感的表达常常呈现出下几个特点:第一是情感多是含蓄、隐晦的,少有直白的。第二是:多是丰富、复杂的,少有单一的。第三是:有时是发展变化的,而不是固定,静止的。这就给考生在把握诗歌的情感时带来了困难和困惑。那么,怎样才能把握住情感复杂这类诗歌的情感,做到答题时要点不偏、不缺、不漏呢?笔者认为主要要用好以下“四个法则”:

法则一:强化诗歌情感复杂多样的意识

在解答诗歌鉴赏题之前,考生应该先树立这样一种意识:一首诗歌的情感通常是比较复杂的,一首诗中会同时表达多种情感,一首诗中诗人的情感可能是变化着的,一首诗中的不同情感可能是交错交织的。树立这样的意识有利于考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去把握情感,有利于在情感的概括上做到不缺不漏。为了帮助考生强化诗歌情感复杂多样变化的意识,可以先让考生回顾我们教材上学过的一些诗歌。如杜甫的《登高》,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苏轼的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王勃的《滕王阁序》等等,这些诗歌的情感都呈现出复杂,变化,交错交织的特点。

法则二:综合利用把握诗歌情感的“7个借助”

1.借助诗歌标题。如《春夜喜雨》中的“喜”字,《书愤》中的“愤” 字。

2.借助作者生平和写作背景,即知人论世。如李清照《如梦令》《醉花阴》《声声慢》,这三首诗分别写于李清照的青年、中年、晚年,对应的情感分别是:少女时代的欢愉,中年婚后的相思之愁和离别之愁,晚年的丧夫之哀和亡国之恨。

3.借助意象意境,即缘景明情。如杜甫的《登高》用疾风、高天、哀啼之猿、落木等带有感伤色彩的意象营造凄凉萧瑟的意境抒发诗人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

4.借助诗歌中直接抒情的句子和直接表明情感的字词。如李益《虞美人》中“问君能有几多愁”的“愁”这个字。

5.借助注释。如刘禹锡的《秋词》,这首诗有一个注释: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朗州司马时。利用这条注释就比较好理解诗人“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所表达的乐观豁达。

6.借助考题。有时诗歌的考题上会有一些提示或暗示性的语言,这也能帮助考生理解和把握诗歌的情感。

7.借助诗歌题材分类。同一题材类型的诗通常情况下表达的情感是相对固定的,考生可以通过熟记各种类型诗歌常表达的情感来把握这一类型中某一首诗所要表达的情感,但要注意避免犯先入为主的错误。

需要注意的是因为一首诗的情感比较复杂,所以在分析诗歌情感时,以上7个方面的借助要综合考虑,综合运用,而且把握情感主要依据还是诗句本身,不要犯仅仅只看注释而不顾其它或者只看其中一点而抛开其它不顾的毛病。

法则三:“四类情感”牢记于心

诗歌常表达的情感笔者把它们分为四大类:豪情、喜情、闲情和悲情。常用来描述这四类情感的词语有:

1.豪情:建功立业、建功报国、报国杀敌、收复边关等雄心壮志等。

2.喜情:欢快、愉悦、高兴、兴奋、乐观等。

3.闲情:恬淡、恬静、闲适、宁静和平、悠闲自得等。

4.悲情: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痛苦、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壮志难酬、时光流逝、离愁别恨、思乡思亲之苦等。

考生先记住这四类词语,在训练达到一定量的时候,他们就可以较快地判断出某一首诗所表达的情感类型。

法则四:逐句落实,逐条归纳,不空不漏,全面完整。

考生在分析概括詩歌的情感时要注意对诗句逐句落实,做到分析有理有据,做到全面完整,不偏不漏,每一种情感的得出都要注意不能无中生有更不能空穴来风。

例(1)(2013高考·湖北)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临江仙(欧阳修)

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孤城寒日等闲斜。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

注:欧阳修贬任滁州太守期间,一位同榜及第的朋友将赴任阆州(今四川阆中)通判,远道来访,欧阳修席上作此词相送。词中的“曲江花”代指新科进士的宴会,“阆苑”指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这首词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请简要概括。

【参考答案】①久别重逢的喜悦,②宦海沉浮的悲惋无奈,③离别在即的愁绪。这首诗主要体现了诗歌情感复杂的变化交错和交织,在分析概括时,主要运用了法则二和法则四。“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写出了诗人与远道来访的朋友相聚时回忆往事的高兴和久别重逢的喜悦之情。“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将诗人的那种对宦海浮沉的无奈写了出来。“孤城寒日等闲斜。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写出了孤城寒日,天色将晚,与友人分别在即,离愁难尽。

例(2)

幽居初夏(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余谁共午瓯茶。

【参考答案】①前六句借“幽居初夏”之景,抒发了怡然自得之乐(闲适之情)。②尾联“叹息”,一是叹息志士空老,报国无成;二是叹息往日旧交零落殆尽,顿感寂寞惆怅。这首诗也是主要体现了诗歌情感复杂的变化交错和交织,在分析概括时,也是主要运用了法则二和法则四。学生易犯的错误是看到作者陆游就先入为主,把情感概括为报国无门的慨叹苦闷等,完全忽略了诗句本身的内容。

准确把握“党政分开”内涵 篇9

理解为党政要绝对分开——

准确把握“党政分开”内涵

2013年03月25日08:12 来源:北京日报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这涉及到理论上的一个重大问题,即党政关系问题。所谓党政关系,就是政党与国家政权之间的关系。30多年来,围绕着党政关系,人们主要形成了“党政合一”与“党政分开”两种模式之争,其中包含着很多正确的观点,但也存有失之偏颇的看法。这其中就包括对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党政分开”思想的误读。

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前,国家的政权结构以及党政之间的关系和苏联大体相同,正如邓小平所言,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体制都是从苏联模式来的。”因而,中国的党政关系也是苏联的“党政合一”模式。由于苏联实行的“党政合一”弊端太多,社会主义国家在吃尽苦头之后,应在总体上放弃这一党政关系模式。对于西方国家的“党政分开”,我们已经了解了其中有着很多的借鉴启发之处,这种党政关系的模式在西方国家政治体制内能够进行良性的运转,但是应该看到,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也不可能照搬照套。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采取现有“党政合一”与“党政分开”之外的第三种党政关系模式,即建立“党政分合”的新模式。

“党政分合”的新模式,就是党政关系既分也合的关系,有分有合的关系。实行“党政分合”的新模式,要求我们对原有的党政关系进行一番分开和整合的重构,该分的坚决分出去,该合的坚决合起来。

首先,要进行“党政分合”中的“分”。“分”,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因为原有“党政合一”带来的弊端。1978年,邓小平根据几十年党政关系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提出了解决“党政合一”和实行“党政分开”的问题。他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作的主题报告中指出,过去“加强党的领导,变成了党去包办一切、干预一切;实行一元化领导,变成了党政不分、以党代政;坚持中央的统一领导,变成了‘一切统一口径’。”对此,必须进行改革,实行党政分开。1980年8月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重要讲话中,邓小平系统论述了解决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问题,指出,要“真正建立从国务院到地方各级政府从上到下的强有力的工作系统。今后凡属政府职权范围内的工作,都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讨论、决定和发布文件,不再由党中央和地方党委发指示、作决定。”同年12月在《贯彻调整方针,保证安定团结》中,邓小平说:“从原则上说,各级党组织应该把大量日常行政工作、业务工作,尽可能交给政府、业务部门承担,党的领导机关除了掌握方针政策和决定重要干部的使用以外,要腾出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来做思想政治工作,做人的工作,做群众的工作。”这些论述表明,邓小平认为,党的领导职能和国家政权机关之间的关系就只有最为基本的两项,一是提出国家发展的路线、方针、政策,确立政治方向和目标;二是决定国家机关的重要人选。1986年邓小平指出,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首先是党政要分开,解决党如何善于领导的问题。这是关键,要放在第一位。”这说明,党政分开的基本要求,就是科学地认清党政职能的性质和职权范围,克服党政不分、以党代政、机构重叠、职责混淆等问题,党委不再对行政进行干预,集中精力管好大事,从而建立新型的党政关系。简而言之,“党政分合”的“分”,就是必须把政府的行政权从原来的“党政合一”那里分出来,确切保证政府职能的独立,让政府能够独立地进行行政的全过程工作。党和政府的关系应该这样“分”,党同司法系统的法院、检察院以及其他社会团体组织的关系也应该这样“分”。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的,“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

其次,重构党政关系要进行“党政分合”中的“合”。“合”,就是要坚持和保持党政关系中那些必须联系的部分,并要坚决地把这些部分整合起来。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为什么要提出党政关系的“合”呢?难道邓小平不是明明白白地主张“党政分开”吗?的确,对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党政关系也要实行“党政分开”,这是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就率先提出来的,而且在其后的80、90年代都始终不渝地坚持的。但是,邓小平提出来的“党政分开”思想,既不是西方国家的“党政分开”模式,更不是要把党和政绝对地“分开”来。过去,人们对邓小平的“党政分开”思想的解读,恰恰是错误的解读。这样的误读,不是把邓小平的“党政分开”思想理解为西方国家的“党政分开”模式,就是理解为党政之间的关系要绝对地“分开”。其实,邓小平讲的“党政分开”思想,第一,它不是西方国家的“党政分开”模式。因为,正是邓小平本人始终坚定不移地主张,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加强党的领导和改善党的领导,在所有的国家政权和社会团体组织中,必须保证加强和发展而不是削弱党的组织。邓小平从来是在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前提下,谈论“党政分开”问题的。第二,他也不是认为党政之间的关系要绝对地“分开”,邓小平只是强调要把行政权、审判权、检察权、自治权等从过去的“党政合一”中分出来。而对于党来说,要始终掌握关于国家发展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确立政治方向和目标的权力,即重大政策的决策权;也要掌握决定国家机关的重要人选和出任重要职务的权力,即重大人事的推荐权。由此可知,邓小平的“党政分开”思想,不是单方面的、片面的思想,它实际上包含了党政关系既可“分”又可“合”的全面的认识观点。

从邓小平关于党政关系可“合”的认识观点出发,重构“党政分合”中“合”的部分,就是要在重大政策的决策权、重大人事的推荐权以及思想政治工作和监督权这些领域,把党和政的关系更好地整合起来。这有两个基本要求,一是党要高度重视人民代表大会的工作,通过在人民代表大会的有效工作,掌握国家的立法决策权和重大人事任命的推荐权;二是党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和检察监督工作,党在政府、司法、学校、医院、企业、公司以及社会团体组织中的各级组织,主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和检察监督工作。各级党的组织在各行业和社会组织中起着思想教育和监督制约作用的思想,是列宁和邓小平提出来的。早在1918年,列宁就提出企业管理要实行“一长制”,厂长全权负责,党的组织不干预工厂中的生产以及行政管理工作而只起到监督的作用。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初,也坚决主张实行厂长负责制、校长负责制等责任制,而让党委做好监督和保障的工作。党要通过掌握监督权和解释说服权,保证和实现党的领导。

雅思听力中的数字怎样准确把握 篇10

首先大家应该先把0到9这十个数字的发音掌握的非常熟练。有很多书里面都有数字的练习CD或者是磁带建议各位考生对数字不敏感的去买本练习一下。你也可以在纸上多写几组数字,然后读出来用手机录音。然后听录音自己再把它们写下来。这种方法练习一段时间后,你可以找个搭档,让他快速的无意识的说出一些数字,然后你可以边说边记,这样的话你就会对数字越来越敏感了。

大家需要注意的是雅思考试中电话号码是分开来读的,先读国家代号,地区代号,最后读具体号码。比如说中国北京的一个电话读作86,10,51697800,一个地区的电话号码通常都是有七位或者八位。对于七位的号码,读的时候前三个数字连在一起,后四个数字连在一起,中间有个停顿的。比如说,6139318读作six one three, nine three one eight; 而八位的号码可以四个一组分两组来读。例如:51697866读作five one six nine, seven eight six six.

在出现两个相同的数字时可以用double来代替,考生一定别忘了写两个数字。同理,同时出现三个数字可以用triple这个单词。大家一定要熟悉它的发音啊。例如:6623888可以读作double

six two, three triple eight。这些都是比较难的了,有的雅思考试中的数字考的是房间号码,都是很简单的。但是要注意的是有的题目是数字和字母混合的,建议考生听的时候要多留心。

还有个重点要和大家强调的是“0”在英语中的表达有很多种,考生一定要多留心。比如说:zero, nought ,null等等。在雅思考试中“0”经常被读成“nought”。美国英语里常读成“zero”,这个在托福考试中比较常见。电话号码中被读成“Oh”。这些都是很重要的点,希望考生多听多区分。做完相关的数字练习后对于错误的题目,一定要看看听力原稿中是怎么表达的,记住表达方式,下次同样的情况出现就不能再犯错误了。

雅思考试的听力虽然只放一次,但是对于数字的拼写,一般情况下都会重复一遍的。只要考生考试时别太紧张,这个部分拿分是比较轻松的。数字的分组也会有简短的停顿,写出来比较容易。建议对数字不敏感的考生多加练习,掌握正确的方法,遇到问题及时查找原因,一定能在雅思听力的数字方法大获全胜。加油。

雅思听力旅游场景词汇小结

场景的内容可以分为培训类(General training )和学术类(Academic),这两大类的场景在雅思听力中平衡分布。Section1和Section 2是着重考察培训类即大家所了解的生活类的场景,里面的内容主要都源自于生活,如租房,咨询,注册开学等,同样还有在本篇文章中重点分析的旅游场景;在后面的Section3 和Section4的场景则侧重于还原校园生活即选课,论文讨论、辅导和课程讲座等。普及了最基本的场景信息之后,本篇文章将侧重于讨论旅游场景中的出题思路和考点归纳的问题。

1.出题思路

首先了解的是雅思听力旅游场景中出现的频率,纵观剑桥雅思官方真题,在剑桥雅思真题7中旅游场景出现在每个test。同样纵观2012年47场雅思考试,旅游场景出现了20次,分布于section1和section2当中,出现频率较高。而且根据剑桥官方给出的section1 和section 2 的注解,雅思听力的第1、2部分官方着重考察的就是学生抓事实,细节性信息的能力,所以section1和2中重点还原旅游在实际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那么Section1传统旅游场景中出题思路是两个人咨询关于旅游路线,里面会涉及到的考察信息有行程的组织者,时间,花费,旅游景点和交通工具,甚至考虑到住宿和如何预订酒店。这种主流的考试模式在剑桥雅思4test1 section1,一位学生咨询学校组织的旅游活动,里面除了我们意识当中的trip,还出现了visit,historical interest,specialtrip,等其他都含有旅游相关意思的词语,所以在真实的课堂当中,除了我们司空见惯的travel,还需要补充给学生其他的表示旅游的单词。学校组织旅游的行程安排只是雅思听力旅游场景中出题思路的一种。那么在国外真实的生活中,一部分人的旅游模式都是通过旅行社预订,剑桥雅思5test1 section1都有体现了这种出题思路。

无独有偶,同样的出题思路也出现在2012年8月11日的雅思考试当中,里面涉及到了游客住的酒店,最合适的旅游时间,安排和活动。这里面涉及到的词语有next tour date, hotel name, the price of tour, cost,deposit,book。这些词语也如实的反应了在真实生活中旅游中,旅行社需要和游客沟通的内容。最后一种出题思路也是目前当下最流行的旅游模式,驴友(bag-packer),这部分的出题思路出现在了剑桥雅思4,test2 section 1当中,这部分的考题出现了关于traveler’s cheque, map, bus route, train, market,cathedral, sunset等这些单词,这些单词反应了背包游客在旅行过程中对于整个行程的安排和考虑。

在了解了旅游场景在section 1中的出题思路,那么在section 2当中旅行场景的出题思路有些许的改变和补充。首先了解旅游场景在section1和section2中分布,传统的旅游场景多是在section2出现,这一规律在2012年雅思听力中得以体现,旅游场景在section 2出现了15次。所以旅游在section2出现频率相比在section1当中较高。此外关于section 2考试形式,和section1不同,雅思听力中的第二部分的形式是独白。基于独白多是陈述和介绍为主。那么就赋予了section 2的介绍和陈述性质,所以在这部分中多是考察介绍景点包括景点的最基本信息,建立时间,开放时间,收费,活动等内容。在剑桥8中test 1 section2介绍的dinosaur museum 介绍了最近基本情况如开馆,闭馆的时间,允可的活动等,出现了build dinosaur models, draw,huntingeggs活动类的单词,同样在2012年11月24日这次考试中,也是导游对于旅游景点的介绍,出现了一些的常见动物类单词,如kangaroo,koala,crocodile等,还有water skiing,buy some souvenir, visit cheeseproduction,等活动类的单词。

2. 考试要点

了解了考试思路后,归纳在雅思听力旅游场景中出现的考点便可轻松驾驭。考点可以归为一下四类,分别是安排,景点,活动,花费。

安排:除了所熟悉的关于对行程的安排,如旅游的多种说法,安排,在这个考点当中,最重要的是穿插了关于住宿的安排,旅游当中的住宿类型多是酒店和不同的房型,如youthhostel, motel, single room, twin room, doubleroom.此外还有交通工具的归纳和总结。因为在旅游场景中交通工具尤其是接机成为了一个新的考点,题目可以追寻到剑桥雅思7中 test 1 section1场景,里面出现了car, taxi/cab, shuttle bus, 类似的题目还出现在2012年9月22日雅思听力的section 2当中,描述关于机场到酒店的路线,里面也出现了相关的交通词汇。

景点:这个考点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museum,国外人旅游参观的景点多是和文化相关,博物馆则是一个地区、国家文化的浓缩,而且很多的museum在国外属于免费的项目,这点也激发了很多人参观museum。除此之外,还需要注意的在这个考点当中会出现些大家都耳熟能详的世界的著名景点,如Tower of London, Sydney Opera House.剑桥雅思4中的test 1section 1在行程的安排涉及到了一些著名的英国景观如 Tower of London,Stonehenge。同样在剑桥雅思4中test 2中的section 1, 驴友安排了参加景点的项目,景点就有lookout point,cathedral, church, market, tower 等。

活动:列举了旅游中的活动,如国外的游客都较偏好户外运动,如surfing,climbing hiking,water skiing,diving,excursion等。在2012年10月11日雅思听力当中的section1就涉及到了活动。除此之外,在国外的一些旅游活动中涵括了看动物表演,所以关于动物的单词就成为了必须要背的词汇。如whale, shark, kangaroo,koala, reptile等。这些动物类单词也在剑桥雅思5test 1section2当中出现,同时在已经列举的2012年8月11日的雅思考试当中也出现。

花费: 国外旅行的花费cost包括了路费 fare, 门票,ticket orcharge,但是在国外旅游有不同的花费就是保险insurance,除此之外还有最重要的就是谈妥之后的定金,如在剑桥雅思5中test 1 section1,顾客付的定金。同时在国外的旅游还会涉及买纪念品。

雅思听力走神问题如何有效解决

为什么雅思听力走神?

考试中出现短暂“走神”的根本原因是注意力无法持续集中30分钟,有两种情况:一是前面有听不懂的内容,导致后面意思衔接不上。二是莫名其妙就走神了,脑子一片空白。而在我看来,

“高强度强制性练习”是唯一有效解决方法。

如何解决雅思听力走神问题?

具体方法是:选择适合的难度,每天至少听一个section(5-7分钟),强迫自己集中注意力,一旦走神,把录音停下来,倒回去,重头一遍!听单个section不成问题后,再两篇连续听,同样,一旦走神,重头再听,依次类推。

练习时间:以录音时间两倍的量进行练习,一直训练到考试。这个练习能使大脑的持续作战能力延长到30分钟以上。

以上就是对于造成雅思听力走神的原因以及解决方法的相关介绍,分享给大家,希望遇到相应问题的朋友不妨试试,最后祝大家都能考出好成绩。

雅思听力练习语速语调注意事项

听力考试的独特形式决定了备战听力考试的特殊性。首先,听力考试采用播放录音的形式,这也就需要应试者需要在特定的时间内,争取最高效地把握住转瞬即逝的信息源,在听力考试中取得良好的成绩。机会总是更愿意眷顾有准备的人,将这个原理应用到听力考试中,就是我们应该在可能的情况下,能够更熟悉听力考试中所提供的纸版可阅读的信息。这个可以大概分为两部分,一个是在备考过程中,应试者可以将听力部分的原文当做阅读材料来精度,将其中掌握不太充分的词攻克掉,在做到对听力材料有足够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再来做听力,这样就会使听力过程事半功倍,并且还可以将仍旧没有听懂的地方做下记录,事后可以再翻看材料,找到没有听懂的词或句子,回想当时没有能够跟上录音的原因,这样在攻克听力难点上就可以更有针对性,这是第一个部分。第二个部分,就是在考试过程中,拿到听力题目而听力录音还没有播放的这一段时间,应试者应该很好地利用这一段时间,对听力题目进行大致的浏览,做到能够对即将听到的内容能够有一个大致框架性的了解,并可以以这些内容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对听力材料中可能要出现的情况作出大概的推测,这样在实际地听力过程中就可以更容易地跟上听力材料,使得听力过程能够更加顺手。建议大家上一些雅思听力课程也很有必要。自己在复习时加强雅思听力训练。

其实,以上提到的这两种方法都算是临时抱佛脚、临阵磨枪的做法,能够在短时间内对听力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但从根本上来讲,听力的练习应该是一种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努力。要把目标定在能够听懂听力材料中说话者所说的内容,应试者就应该在发音、语速、语调等方面与英语母语者相接近,也就是说,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应该花些心思在发音、语速、语调等这些方面,如果听力考试中的发音跟自己平时的发音很接近,那么要听懂他所说的内容应该就是件很容易的事情了。

雅思听力练习是需要大家注意的语速语调问题不知道大家了解没有。希望同学们能够注意加强雅思听力训练,多参与一些雅思听力课程的内容,相信大家一定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小编祝大家好运!

雅思听力猜词技巧介绍

雅思听力猜词技巧一、利用句子中的关系词猜词

句子中的关系词,对于句子结构的分析理解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利用好句子中的这些关系词,我们可以顺利理清听力录音中出现的生词与已知信息(即考生能听懂的听力信息)的关系,从而顺利猜出陌生词汇的意思,判断出该陌生词汇是否为解题关键信息点,同时也有利于增强对整篇录音文本意思的理解。下面笔者将结合剑桥雅思4Test 1中的题目进行讲解说明。

烤鸭们在做剑桥雅思4 Test 1的第11题时,会听到以下对应的录音:”The water and the availability of rawmaterials in the area, like minerals and iron ore…”这是一段关于Riverside IndustrialVillage所拥有自然资源的介绍,句子结构非常清晰。很多考生在听到”minerals and ironore”的时候,不禁眉头一皱,根本不知道”minerals and iron ore”这些陌生词汇为何物,从而做题效率以及心情大打折扣。

其实,利用好这个句子中的关系词,”minerals and ironore”这一串看似陌生的单词的意思是可以很容易地猜出来的。下面我们一起来找一下这个句子中的关系词,其中非常明显的在听录音时也很容易听出来的一个举例关系词便是like这个举例关系词了。这个句子前面出现的一个重要单词rawmaterials是原材料的意思,根据举例关系,可以猜测出”minerals and ironore”的意思范围为举例给出的两种原材料,猜测的意思与这两个词的真正意思也相距不远了,从而有利于对整段录音意思的理解以及判断该信息是否为解题关键。

在雅思听力考试中,常见的关系词分为以下几类:并列关系词(and, or, also, as well (as), too, in additionto, besides, both, either…or…, neither…nor…);因果关系词(because, since, as, due to…caused by… given… as a result (of…) ,therefore 、so 、for this reasonconsequently、 thus)、举例关系词(for example, for instance, such as, like, including,to name just a few, to illustrate)、转折对比关系词(but, however, yet, while, whereas,nevertheless, instead, on the other hand, by/in contrast, on thecontrary)。希望同学们认真记忆以上关系词,做到听到录音时能迅速反应,从而在遇到陌生词汇的时候能够积极利用句子中的关系词猜测出其意思,化难为简。

雅思听力猜词技巧二、利用英语常见字母(组合)发音规律猜词

相信考过雅思听力或者做过雅思听力真题的同学都会有这样一种感觉,有的填空题完全不知道该填的那个词是什么意思,但是自己却能把那个词的读音重复默念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建议大家一定好好利用自己能把所填单词读音念出来这一点,大胆把这个词猜出来拼写出来。

由于英语隶属于日耳曼语系,跟我们的母语汉语有着天壤之别,很多英语单词都是怎么读就怎么写,是可以根据它的读音直接拼写出来的。比如说剑五Test 3Section 4中的第32题是这样的:Recycling saves energy and reduces emissions from landfillsites and_____________. 这是一道句子填空题,在划出关键词后听音时答案非常好定位,即就在录音里landfill sitesand后面念的incinerationplants这个名词便是正确答案,incineration这个词属于非常高级生僻的单词,对很多即使水平很好词汇量比较大的同学来说,都是一个陌生的词汇。这个时候,其实我们不必恐慌,因为这个英文单词的发音是非常有规律的,我们只需积极利用常见字母(组合)发音规律猜词,便可以顺利把这个答案词汇拼出来,得到宝贵的一个空的分数。

上一篇:作文600字初中经典下一篇:依法治校领导组名单